截至2015年3月12日,陕西师范大学拥有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4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8个,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各类研究中心(所)60个。学校设有远程教育学院、教师干部教育学院等办学机构,此外,还设有教育部西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教育部西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陕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研发中心以及中国唐史学会、中国古都学会等几十个学术团体和学术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科研机构教育研究所 西方哲学研究所 古籍整理研究所 毛泽东思想研究所 教育管理科学研究所 环境资源与区域发展研究所 基础数学研究所 古典文献信息研究所 辞书编纂研究所 经济研究所 文学研究所 物理研究所 唐史研究所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所 应用声学研究所 新闻出版科学研究所 动物研究所 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分析科学研究所 生物技术及产品开发研究所 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加拿大教育研究中心 人文研究所 文学影视研究中心 食品科学研究所 周秦汉唐文化研究中心 运动生物学研究所 女性研究中心 教育考试研究所 西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应用化学研究所 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艺术教育研究所 旅游开发研究中心 农产品深加工研究所 民族科技教育研究中心 妇女文化博物馆 陕西省果蔬深加工技术研究中心 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西北民族研究中心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佛教研究所 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博物馆 宗教研究中心 中亚研究所 西北国土资源研究中心 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数据截至 2013年9月30日,资料来源于官网 陕西师范大学重点科研机构一览表序号 名 称 所属学院 立项时间 负责人 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1个) 1 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生命科学学院 2008年6月 王喆之 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4个) 1 药用植物资源与天然药物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生命科学学院 2005年1月 王喆之 2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6年6月 李玉虎 3 应用表面与胶体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化学化工学院 2007年3月 刘昭铁 4 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 2011年11月 胡卫平 三、陕西省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8个) 1 陕西省大分子科学重点实验室 化学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5年3月 杨祖培 2 陕西省超声学重点实验室 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2005年12月 林书玉 3 陕西省生命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 化学化工学院 2006年12月 张成孝 4 陕西省行为与认知心理学重点实验室 心理学院 2006年12月 游旭群 5 陕西省果蔬深加工技术研究中心 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 1988年12月 陈锦屏 6 陕西省GAP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生命科学学院 2003年1月 王喆之 7 陕西省中药材规范化栽培与品种选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生命科学学院 2007年10月 王喆之 8 陕西省文物修复与环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科学研究中心)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9年5月 李玉虎 四、陕西师范大学校重点科研机构(7个) 1 陕西师范大学基因治疗重点实验室 生命科学学院 2007年12月 夏海滨 2 陕西师范大学脑与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 生命科学学院 2007年12月 任维 3 陕西师范大学土地系统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旅游与环境学院 2007年12月 薛东前 4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加工副产品深度开发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 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 2007年12月 李建科 5 陕西师范大学智能信息处理与信息安全实验室 计算机科学学院 2007年12月 李永明 6 陕西师范大学整合与应用动物学重点实验室 生命科学学院 2007年12月 黄原 7 陕西师范大学环境感知与智能信息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计算机科学学院 2010年11月 吴晓军 资料来源于官网 2007年至2011年理工科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累计540项。2010年以来累计发表高层次论文885篇;出版学术著作161部;2011年共有74项成果获得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奖,52项成果获得第十次陕西省哲学和社会科学奖。自然科学方面,2007年至2011年累计发表学术论文6562篇,其中SCI源期刊论文共1463篇;申请专利318件,授权专利174件;出版著作89部,其中专著15部。 2010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陕西师范大学主持申报的5项科技成果全部获奖。其中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CO2/CH4的催化转化及相关绿色过程的基础研究》、《蝗虫的分子系统学和分类鉴定专家系统研究》、《算子矩阵及其应用》、《低频液体表面波声光效应及应用》四个项目荣获二等奖;《渭河流域万年尺度环境变化与土壤发育演变规律》获得三等奖。 陕西师范大学参与完成的两项科技成果《黄土区植被对坡面水蚀过程调控的生态薛机理》、《资源植物对环境的生理生态响应及机理研究》分获得一、二等奖。 2011年,陕西师范大学52项科研成果入选省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5项(著作类3项,论文类2项);二等奖18项(著作类9项,论文类9项),三等奖29项(著作类12项,论文类17项)。截至2011年,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42项,研究成果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8项,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等SCI源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10余篇。 2013年,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王振宏教授团队在国际心理学权威期刊《生物心理学》、《国际心理生理学杂志》等杂志上发表了系列论文,其中《生物心理学》上的《呼吸性窦性节律不齐与特质性积极情感、积极情绪表达的关系》一文发表后,被国际学术新闻网作为心理学与精神病学专题领域重大研究成果予以报道,是当期《生物心理学》发表的论文中唯一被该学术新闻网报道的成果。 馆藏资源截至2015年4月,学校图书馆馆藏纸本藏书353万册,其中馆藏古籍线装图书25万余册,古籍善本700余部,9000余册;历代石刻拓片12000余通;地方志亦收藏较为丰富,尤其是陕西地方志收藏较为完备;另外,大型古籍丛书、古今名人字画收藏丰富。同时,图书馆拥有丰富的电子资源,有各类中外文数据库40余种,电子图书109万册 , 中外文电子期刊 余万种 。学报学校编辑出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当代教师教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艺术教育》等学术刊物,其中《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是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11种高校社科学报之一。学校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出版社是全国年销售额过亿元的10家高校出版社之一;杂志社是由教育部主管的拥有系列教育类刊物的大型期刊社,共发行 9 种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专业期刊,其中4种刊物为国家核心期刊 。
1、王喆出生1982年4月4日,辽宁抚顺,中国。 2、王喆,辽宁抚顺人,上海音乐学院硕士毕业,解放军文工团青年歌唱家,领衔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新十大女高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在读; 3、王喆擅长演唱中国艺术歌曲、地方民歌、中国歌剧,具有宽广的音域、华美的音色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曾荣获第十四、十五届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族唱法银奖、中国音乐“金钟奖”民族唱法银奖第一名;荣立个人三等功三次;领衔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新十大女高音”歌唱家;获得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奖;曾担任中央电视台《寻找刘三姐》《争奇斗艳》栏目声乐导师、评委等。 4、2011年领衔主演电影《发姑》,并演唱主题歌《一生守望》,同年应中央歌剧院邀请参演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音乐会版本。2012年王喆推出单曲《牡丹亭》,6月开始出演国家大剧院首部原创民族歌剧《运河谣》。2013年获得第十五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族唱法银奖。2014年推出两张新专辑《乘梦飞翔》和《牡丹亭》。
计算机信息管理对工作效率的影响论文
【摘要】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企业的信息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将越来越高,只有不断提高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才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开展计算机信息管理,通过计算机等软硬件设施提高企业管理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管理;企业;工作效率;影响
一、计算机信息管理的重要作用
从广义角度来看,企业管理工作中的计算机信息管理,就是将企业管理工作理念与信息化技术充分结合在一起,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处理与存储企业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所有信息,确保信息管理工作安全有序进行,规范统一的管理形式,为信息的查询、浏览以及快速传递提供便利条件。而从狭义的角度来看,计算机信息管理就是根据固定的模式对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信息进行管理。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开展计算机信息管理,有助于企业提高所有种类信息的利用率,促进信息处理效率的提升,并保证重要信息的安全,全面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二、计算机信息管理对企业的影响
(一)有利于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
合理开展计算机信息管理,能够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计算机信息管理是重要的环节之一,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因此,必须做好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工作,没有计算机信息管理作为坚实的基础,企业信息化建设也就无从谈起,而信息化建设则是计算机信息管理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
(二)促进办公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开展计算机信息管理,能够不断提高企业的办公自动化水平,保证企业管理工作具有更高的效率,促进企业的高效运转。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各部门间的信息传递是日常管理工作的重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应用计算机统一管理这些信息,能够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在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的同时,保证企业的高速、稳定运转。
三、计算机信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重视度不高
大多数的企业没有充分意识到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对于新鲜的事物,大部分的决策者都采取的是忽略或者是观望的态度,通过逐步地使用和接受,才能够对其进行接受,因此,在信息管理系统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
(二)投入力度不足
除了思想相对落后之外,企业对于信息管理系统投入的资金情况也不是十分乐观,从而造成了信息管理系统的工作效率不是十分的理想,在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管理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以及技术等内容。只有确保在建设的过程中,这些内容能够不断地进行投入和更新,才能够确保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三)技术水平有限
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中,由于技术水平十分有限,从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同时也对相关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要求相关人员应该对计算机的内容进行充分掌握和更新,从而提升信息资源的收集和管理。在大多数的企业中,对于信息管理的人员来说,由于对各种变化的因素无法适应,尤其是随着计算机不断地应用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之中,相关人员无法适应计算机发展的脚步,从而导致信息失窃的情况频繁发生,给企业造成了危害。
四、解决计算机管理和应用管理中相关问题的对策
(一)认识到计算机信息管理和应用管理的重要作用
信息不仅可以提升企业创造财富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提升企业自身的价值。在如今信息技术飞快发展的年代,计算机的快速发展,给不同的行业都带来了不同的挑战和威胁。一个微小的信息的缺失,就很有可能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轻则会对企业正常的经营工作带来影响,重则会导致企业面临破产的危机,因此企业的决策者应该充分认识到计算机信息管理和应用管理的重要作用,提高信息收集和处理的水平,确保企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地位。
(二)加强信息管理以及计算机管理的强度
首先,要对信息管理的制度进行明确规定,要对责任进行落实,分配到个人头上,其次,对于计算机中私密的信息要提供更加严格的管理,可以实行奖励的制度,通过考核的指标来对人员的积极性以及创造性进行鼓励和监督。
(三)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
由于企业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因此也就削弱了资金的投入力度,导致计算机信息管理和应用管理工作发展,没有达到一个平衡点,在城市之间也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距,一些较为落后的地区企业的计算机设备十分简陋,对于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等工作开展也不是十分顺畅,仍然停留在手工操作的发展阶段,因此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经营情况的不同,对企业开展相关的信息化建设,从而确保企业能够实现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随着计算机的出现与逐渐普及,人们传统的工作方式已经完全改变,计算机代替了传统人力对信息管理的方式,把繁杂的工作变得简单快捷,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对计算机的信息管理技术进行挖掘,使其能在更多的领域得到有效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安全的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05):167~168.
1992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理工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发展经济学),毕业后就职于海南三亚市城市规划局;1994年辞职北上担任北京财富联合集团有限公司的副总裁;2003年投资拍摄电视剧《男才女貌》,该剧为当时内地最受欢迎的电视剧;2004年投资拍摄《女才男貌》;2005年投资电影《情人结》;2009年投资拍摄电影大片《花木兰》;2010年投资拍摄央视大戏《香格里拉》2011年投资拍摄电影《乐翻天》2011年投资拍摄古装传奇巨制《鸿门宴》现任星光国际传媒集团董事长,兼任财富地产联合集团董事长,在影视界与地产界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计算机信息管理对工作效率的影响论文
【摘要】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企业的信息管理工作的复杂程度将越来越高,只有不断提高企业的信息管理水平,才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开展计算机信息管理,通过计算机等软硬件设施提高企业管理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管理;企业;工作效率;影响
一、计算机信息管理的重要作用
从广义角度来看,企业管理工作中的计算机信息管理,就是将企业管理工作理念与信息化技术充分结合在一起,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处理与存储企业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所有信息,确保信息管理工作安全有序进行,规范统一的管理形式,为信息的查询、浏览以及快速传递提供便利条件。而从狭义的角度来看,计算机信息管理就是根据固定的模式对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信息进行管理。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开展计算机信息管理,有助于企业提高所有种类信息的利用率,促进信息处理效率的提升,并保证重要信息的安全,全面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二、计算机信息管理对企业的影响
(一)有利于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
合理开展计算机信息管理,能够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计算机信息管理是重要的环节之一,是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因此,必须做好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工作,没有计算机信息管理作为坚实的基础,企业信息化建设也就无从谈起,而信息化建设则是计算机信息管理需要实现的最终目标。
(二)促进办公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开展计算机信息管理,能够不断提高企业的办公自动化水平,保证企业管理工作具有更高的效率,促进企业的高效运转。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各部门间的信息传递是日常管理工作的重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应用计算机统一管理这些信息,能够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在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的同时,保证企业的高速、稳定运转。
三、计算机信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重视度不高
大多数的企业没有充分意识到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对于新鲜的事物,大部分的决策者都采取的是忽略或者是观望的态度,通过逐步地使用和接受,才能够对其进行接受,因此,在信息管理系统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
(二)投入力度不足
除了思想相对落后之外,企业对于信息管理系统投入的资金情况也不是十分乐观,从而造成了信息管理系统的工作效率不是十分的理想,在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管理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以及技术等内容。只有确保在建设的过程中,这些内容能够不断地进行投入和更新,才能够确保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三)技术水平有限
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过程中,由于技术水平十分有限,从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同时也对相关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要求相关人员应该对计算机的内容进行充分掌握和更新,从而提升信息资源的收集和管理。在大多数的企业中,对于信息管理的人员来说,由于对各种变化的因素无法适应,尤其是随着计算机不断地应用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之中,相关人员无法适应计算机发展的脚步,从而导致信息失窃的情况频繁发生,给企业造成了危害。
四、解决计算机管理和应用管理中相关问题的对策
(一)认识到计算机信息管理和应用管理的重要作用
信息不仅可以提升企业创造财富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提升企业自身的价值。在如今信息技术飞快发展的年代,计算机的快速发展,给不同的行业都带来了不同的挑战和威胁。一个微小的信息的缺失,就很有可能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轻则会对企业正常的经营工作带来影响,重则会导致企业面临破产的危机,因此企业的决策者应该充分认识到计算机信息管理和应用管理的重要作用,提高信息收集和处理的水平,确保企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地位。
(二)加强信息管理以及计算机管理的强度
首先,要对信息管理的制度进行明确规定,要对责任进行落实,分配到个人头上,其次,对于计算机中私密的信息要提供更加严格的管理,可以实行奖励的制度,通过考核的指标来对人员的积极性以及创造性进行鼓励和监督。
(三)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
由于企业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因此也就削弱了资金的投入力度,导致计算机信息管理和应用管理工作发展,没有达到一个平衡点,在城市之间也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距,一些较为落后的地区企业的计算机设备十分简陋,对于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等工作开展也不是十分顺畅,仍然停留在手工操作的发展阶段,因此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经营情况的不同,对企业开展相关的信息化建设,从而确保企业能够实现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
随着计算机的出现与逐渐普及,人们传统的工作方式已经完全改变,计算机代替了传统人力对信息管理的方式,把繁杂的工作变得简单快捷,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对计算机的信息管理技术进行挖掘,使其能在更多的领域得到有效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安全的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05):167~168.
截至2015年3月12日,陕西师范大学拥有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4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8个,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各类研究中心(所)60个。学校设有远程教育学院、教师干部教育学院等办学机构,此外,还设有教育部西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教育部西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陕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研发中心以及中国唐史学会、中国古都学会等几十个学术团体和学术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科研机构教育研究所 西方哲学研究所 古籍整理研究所 毛泽东思想研究所 教育管理科学研究所 环境资源与区域发展研究所 基础数学研究所 古典文献信息研究所 辞书编纂研究所 经济研究所 文学研究所 物理研究所 唐史研究所 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所 应用声学研究所 新闻出版科学研究所 动物研究所 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分析科学研究所 生物技术及产品开发研究所 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 加拿大教育研究中心 人文研究所 文学影视研究中心 食品科学研究所 周秦汉唐文化研究中心 运动生物学研究所 女性研究中心 教育考试研究所 西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应用化学研究所 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艺术教育研究所 旅游开发研究中心 农产品深加工研究所 民族科技教育研究中心 妇女文化博物馆 陕西省果蔬深加工技术研究中心 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西北民族研究中心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佛教研究所 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博物馆 宗教研究中心 中亚研究所 西北国土资源研究中心 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 数据截至 2013年9月30日,资料来源于官网 陕西师范大学重点科研机构一览表序号 名 称 所属学院 立项时间 负责人 一、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1个) 1 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生命科学学院 2008年6月 王喆之 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4个) 1 药用植物资源与天然药物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生命科学学院 2005年1月 王喆之 2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6年6月 李玉虎 3 应用表面与胶体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化学化工学院 2007年3月 刘昭铁 4 现代教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心 2011年11月 胡卫平 三、陕西省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8个) 1 陕西省大分子科学重点实验室 化学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5年3月 杨祖培 2 陕西省超声学重点实验室 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2005年12月 林书玉 3 陕西省生命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 化学化工学院 2006年12月 张成孝 4 陕西省行为与认知心理学重点实验室 心理学院 2006年12月 游旭群 5 陕西省果蔬深加工技术研究中心 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 1988年12月 陈锦屏 6 陕西省GAP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生命科学学院 2003年1月 王喆之 7 陕西省中药材规范化栽培与品种选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生命科学学院 2007年10月 王喆之 8 陕西省文物修复与环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科学研究中心)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9年5月 李玉虎 四、陕西师范大学校重点科研机构(7个) 1 陕西师范大学基因治疗重点实验室 生命科学学院 2007年12月 夏海滨 2 陕西师范大学脑与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 生命科学学院 2007年12月 任维 3 陕西师范大学土地系统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旅游与环境学院 2007年12月 薛东前 4 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加工副产品深度开发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 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 2007年12月 李建科 5 陕西师范大学智能信息处理与信息安全实验室 计算机科学学院 2007年12月 李永明 6 陕西师范大学整合与应用动物学重点实验室 生命科学学院 2007年12月 黄原 7 陕西师范大学环境感知与智能信息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计算机科学学院 2010年11月 吴晓军 资料来源于官网 2007年至2011年理工科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立项累计540项。2010年以来累计发表高层次论文885篇;出版学术著作161部;2011年共有74项成果获得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奖,52项成果获得第十次陕西省哲学和社会科学奖。自然科学方面,2007年至2011年累计发表学术论文6562篇,其中SCI源期刊论文共1463篇;申请专利318件,授权专利174件;出版著作89部,其中专著15部。 2010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陕西师范大学主持申报的5项科技成果全部获奖。其中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CO2/CH4的催化转化及相关绿色过程的基础研究》、《蝗虫的分子系统学和分类鉴定专家系统研究》、《算子矩阵及其应用》、《低频液体表面波声光效应及应用》四个项目荣获二等奖;《渭河流域万年尺度环境变化与土壤发育演变规律》获得三等奖。 陕西师范大学参与完成的两项科技成果《黄土区植被对坡面水蚀过程调控的生态薛机理》、《资源植物对环境的生理生态响应及机理研究》分获得一、二等奖。 2011年,陕西师范大学52项科研成果入选省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5项(著作类3项,论文类2项);二等奖18项(著作类9项,论文类9项),三等奖29项(著作类12项,论文类17项)。截至2011年,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42项,研究成果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8项,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等SCI源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10余篇。 2013年,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王振宏教授团队在国际心理学权威期刊《生物心理学》、《国际心理生理学杂志》等杂志上发表了系列论文,其中《生物心理学》上的《呼吸性窦性节律不齐与特质性积极情感、积极情绪表达的关系》一文发表后,被国际学术新闻网作为心理学与精神病学专题领域重大研究成果予以报道,是当期《生物心理学》发表的论文中唯一被该学术新闻网报道的成果。 馆藏资源截至2015年4月,学校图书馆馆藏纸本藏书353万册,其中馆藏古籍线装图书25万余册,古籍善本700余部,9000余册;历代石刻拓片12000余通;地方志亦收藏较为丰富,尤其是陕西地方志收藏较为完备;另外,大型古籍丛书、古今名人字画收藏丰富。同时,图书馆拥有丰富的电子资源,有各类中外文数据库40余种,电子图书109万册 , 中外文电子期刊 余万种 。学报学校编辑出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当代教师教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国艺术教育》等学术刊物,其中《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首批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是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11种高校社科学报之一。学校出版总社有限公司出版社是全国年销售额过亿元的10家高校出版社之一;杂志社是由教育部主管的拥有系列教育类刊物的大型期刊社,共发行 9 种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专业期刊,其中4种刊物为国家核心期刊 。
我建议你选择:3.基于SEAM的医院统计分析系统4.基于FLEX的出生缺陷数据挖掘系统WebGI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其中之一,上面2个太注重于研究,后面2个更重于实际应用,这样的题目不仅更容易找到实际的资料,而且你做的课题更适合你找工作写到简历里去。第三个题目我觉得对于计算机专业的人来说比第4个更简单一点,这个的难点主要在你对于医院统计分析的功能设计上,这方面的源码你很容易找到,你可以去:里找,实在不愿意费时,你找个进销存的软件功能改改也能凑合及格,而且这样题目的毕业论文很多,你写论文的参考资料也多。第四个题目涉及到了webgis系统,这个的难点是你不太容易找到嵌入的平台,因为很多该类的都是商用的,我以前接触过一个开源的软件叫,你百度一下,很多地方有下载,如果这个课题做好了,以后面向的企业又会多很多。呵呵,课题主要还是看自己兴趣了,你可以针对你自己以后想切入的行业去想毕业题目,做好的毕业设计可以当做你的作品,这样给你的帮助更大,而且兴趣高的话你的毕业设计才会做得更棒,如果有啥可以给我留言
统计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运用范围非常广泛,不少学生在写作统计学论文时,都困在了选题这一步,其实就统计学而言,可供作为论文题目的热词有很多,如:企业管理、实证研究、统计估计、统计分析、计算机应用、支持向量机、数学模型、GIS、多元分析、统计报表等等,学术堂精选了20个优质“统计学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参考。1、药品检验中常用的统计学方法及其应用2、应用统计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分析3、浅谈统计学在金融领域的应用4、统计学在实验室质量控制中的应用5、论应用统计学PDTR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6、水产生物统计学课程中学生统计思维能力与应用意识的培养研究7、地质统计学在某铜矿床资源量估算中的应用熊8、基于地质统计学的采空区储量估算9、密井网条件下地质统计学岩性反演在河道砂体预测中的应用10、地质统计学在稀土矿储量计算研究应用11、地质统计学在矿床品位估算中的应用研究12、地质统计学在细脉型矿体模拟中的应用:以新疆梅岭-红石铜矿为例13、地质统计学地震反演技术在溱潼南华地区薄砂层的预测应用14、朝阳沟油田扶余油层组深度域地质统计学反演15、基于DMine软件下地质统计学在矿山储量计算中的应用
同学,我是你的导师,毕业设计和论文要独立完成,我已经浏览了了百度和谷歌中,与我出的课题题目相关的前2000条的搜索结果,所以不要存侥幸心理,如果发现时抄袭的后果将是很严重,一定要独立完成,遇到问题可以来我这里请教!!
其实越难的在答辩的时候很多老师不会,他们就不会问你一些问题。。因为他们也不懂。。只有你的指导老师懂的多一些。这样只要你好好看看,多了解了解,也是能过的。 你好,针对于前两个题目,个人是学网络的,所以相对来说做点网络的题目,对自己以后的发展等等也是比较有用的。第三个题目比较常见,做个系统什么的是好多大学里面提供的题目,感觉在别的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也应该涉及到过。对于第四个题目就比较难了,数据挖掘技术估计你在学习过程中也应该没有涉及过。具体选择什么请结合自己的专业、喜好选择。希望对你有帮助。
不知道长铗的《佛指传奇》和《溥天之下》算不?地址贴给你,都是短篇。
分手。朱珠,1984年7月19日出生于北京市,毕业于北京工商大学,中国内地女演员、歌手、主持人,冯喆,1987年11月19日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前中国国家体操队队员,二人于2022年10月21日在四川宣布分手,截止到2022年11月21日朱珠并未继续谈恋爱。
《盗墓》 王亚男,2001年第十三届中国科幻银河奖。
《日暮》里面有一些关于考古的东西
中文名 :王伟光国籍 :中国民族 :汉 族出生地 :吉林出生日期 :6月职业 :影视演员毕业院校 :中央戏剧学院代表作品 :《魔幻手机》、《还珠格格Ⅲ》、《红粉世家》、《记忆的证明》身高 :182cm体 重 :75kg爱好 :健身电视作品《断剑》饰胡双南《大旗英雄传》饰风九幽《魔幻手机》饰王天霸《十三省》饰李季《化剑》饰马黑鹰《娘》饰栓子(合作演员:斯琴高娃、徐秀林、刘敏涛等)《特殊使命》饰申北汉《别让眼泪流过夜》饰刘子峰《红粉世家》饰王守臣《格格要出嫁》饰豪格《大汉巾帼》饰青鹫奴《还珠格格Ⅲ》饰傅恒《记忆的证明》饰刘家正《浮华背后》饰雷子《紧急追捕》饰何必《挣扎》饰刘大年《黑洞》饰赵志刚《冬至》饰顺子《天之云地之雾》饰姚飞《无雪的冬天》饰王自力《生死钟声》饰罗樟荣(合作演员:黄觉等)《利箭行动》饰团长电影作品《扣篮对决》饰李建国/导演林浩然《危城1938》饰川岛/导演高小虎《植物学家的中国女孩/植物学家的女儿(lesfillesdubotaniste)》饰陈旦/导演:戴思杰(法国)制片人:吕克贝松《扣篮对决》饰李建国/导演:林浩然《危城1938》饰川岛/导演:高小龙《鹿镇传奇》饰赫连铁树/导演:袁英明《宅男总动员》饰阿诺(肌肉男)《幸福马拉松》饰/导演:向进《恋爱三万英尺》饰猛哥获奖经历主演电视剧《记忆的证明》荣获“金鹰奖”、“飞天奖”等多项大奖星路历程中国当代有内地艺人,被称为中国四大硬汉之一,其代表作有电视剧《大旗英雄传》、《魔幻手机》、《化剑》等。
在海南大学,王伟光先生利用他在经济学和管理学方面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国际贸易实践经验开设了用双语教学的《跨国经营理论与实务》、《产销管理》和《生产与运作管理》等课程。另外,他还定期开设专题讲座,介绍国际贸易最新发展状况和美国旅游业的现状和发展。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以及他的博学和对教育事业的执著和热情无时无刻不影响及感染着他的学生,他讲授的专业课程以及专题讲座活动场场爆满。王伟光先生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是成功大学的杰出校友。在他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海南大学与台湾高校开展了经常性学术交流活动:如海南大学与台湾成功大学定期联合举办的“两岸产业发展与经营管理”学术研讨会已召开了四届,该研讨会分别在两校召开,共同邀请两岸知名专家学者参加,现已成为两岸规模最大,交流范围最广的学术交流活动,在两岸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王伟光先生对海南教育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金钱。截至目前为止,他已捐资50多万元在海南大学设立“王伟光学术交流基金和特困优秀学生资助基金”,先后资助了近百名海外特别是台湾的专家学者和大学生来海南大学进行学术交流;资助了50多名海南大学的教师到台湾参加学术研讨会和研修,其间借鉴台湾高校特别是成大MBA学科建设的经验,为海大MBA学位点的设立提供了直接的帮助;资助了10名海南大学学生到台湾成功大学学习;资助了100名海南大学学生贫困优秀学生完成了学业。同时,王伟光先生还在他的祖居地海南文昌捐助10万元,以资助该市贫困地区的100名贫困优秀学生。他捐出的金钱总额在200万元以上。为积极响应我省提出的二次引智的精神,他应邀义务到海南各市县给当地政府公务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开展培训活动。几年来,他花费了大量空闲时间收集和研究各地资料,奔波各地进行实地考察,结合他本人几十年的创业经验、企业管理技巧,无私传授。同时,他出资邀请海南大学的专家学者加盟,全方位多角度的为各市县的公务员和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为促进海南省有关市县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海南省外国专家局亦对他的义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除此以外,为支持海南科技科普事业的发展,王伟光先生于2000年捐资10万元在海南省科协设立“王伟光奖励基金”,奖励为海南省科技科普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促进了海南省科技科普事业。王伟光先生有着超人的毅力和高度的责任心,他为家乡教育所做的一切,绝不是每一个有充分的时间以及拥有雄厚财力基础的人都能办得到的。他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又是一位出色的外籍文教专家,他将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家乡教育事业上。他曾说过“我现在虽然是美国人,但我的根在中国,在海南,为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效绵薄之力就是我后半生的目标。虽然我的家人和朋友对我的选择表示不理解,说放着好好的事业不做却跑去教书,但我却认为人活一世,真正要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赚钱够用就行了,家乡的教育事业才是我的真正事业,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信念,王伟光先生7年来无怨无悔地为海南的教育事业奉献一切。王伟光先生的爱心善举和扎实而富有成效的工作,也使他深深赢得了家乡人民的称赞。7年来,他获得了众多奖励和荣誉,海南省人民政府分别于2002年和2004年授予他“椰岛纪念奖”和“椰岛友谊奖”,这是海南省人民政府授予外国专家的最高荣誉。2005年9月,他又荣获2005年度“国家友谊奖”,应邀赴北京参加建国56周年国庆招待会,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了的亲切接见。受聘期间职务:教授国内聘用单位:海南大学上级主管部门:海南省王教授自1999年以来,在海大经济学院开设了《跨国经营理论与实务》、《产销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等课程。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把自己多年从事跨国经营的经验和技巧传授给学生;为促进海峡两岸高校的文化和学术交流,王教授发起并组织了三届“两岸产业发展与经营管理”学术研讨会,并给以了巨大的资金支持,其中在台湾举行的“第二届两岸产业发展与经营管理学术研讨会”成为两岸规模最大的一次学术交流;据估算,王教授为推动海大的学术交流、教师赴境外培训及资助特困生,无偿捐资近百万元。王教授有着超人的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更重要的是,他热心家乡的公益事业,不计个人得失、不求回报,为海南的科技文化教育事业,为海峡两岸学术交流以及建立和谐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为此,王教授于2002年荣获海南省“椰岛纪念奖”。所获奖项:2004年度“椰岛友谊奖”所获奖项:2002年度“椰岛纪念奖”所获奖项:2005年度国家“友谊奖”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取得空前成就,“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模式”概念引起国内外人们的普遍关注与研究。其中,尤以“中国模式”引人关注,并得到明确肯定和科学界定。与此同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得到彰显与创新。 中国模式”的明确肯定和科学界定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已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岁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经济增长年均达。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是没有先例的,预计还可以快速增长十年以上。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也只出现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二十年中。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空前成就,引起国内外人们的普遍关注与研究。提出了“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模式”概念。尤以“中国模式”引人关注。但究竟什么是“中国模式”?它的内涵是什么?怎样科学地界定和表述?它具有什么意义和价值?近年来,主流观点在肯定“中国模式”的共识下进行了研究与论述。对“中国模式”研究卓有成效具有代表性者,有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张宇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的程恩富院长的论著。2010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一书转载了张宇教授发表于《政治经济学评论》2009年第1辑的《中国模式的含义与意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一文。该文系统分析了中国模式的形成,并指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其意义和价值更加显著,人们逐步摆脱了从转轨经济学的角度考察转轨的特殊模式的思维方式。开始探索中国经济改革和中国经济模式所体现的一般规律和普遍意义。特别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引起了人们对经济发展制度和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新自由主义的体制模式受到了广泛的质疑。而中国模式则在危机中经受了考验,彰显其意义,激发了人们对中国模式的新的关注和思考。 该论文摆脱了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话语系统,提出只有把握了中国模式的主题和目标,才能真正理解和把握中国模式的本质特征。中国模式的主题是:一,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二,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三,从封闭半封闭到全面开放和融入全球化的转型;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转型。就是把工业化、市场化、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统一为一体。 论文阐述了中国模式的内涵与特征。一,公有制为主体与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二,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结合的新型的市场经济体制;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渐进式道路;四,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模式;五,实现自我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模式从根本上说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具体而言,中国模式包括改革模式、发展模式、开放模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四个方面的内容。 论文分析了中国模式的意义,认为应从两方面的统一中看待这一问题。一方面,对中国成功的模式和经验并不一定适用于任何其他国家;但也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模式和经验只是一种特例而没有任何普遍意义。特殊性中包括着普遍性,个性中体现着共性。因此,另一方面,中国的模式和经验中必然包含着某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中国模式的形成既体现了经济现代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反映了中国特殊的制度和国情及历史需求。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国的经济模式为发展中国家走向工业化、市场化,实现经济发展和制度创新开辟了一条新的可供借鉴的道路,展现了一种新的可能。 程恩富发表了几篇分析中国模式的论文。《马克思主义文摘》2010年第8期转载了他的《坚持完善“中国模式”是一个重大课题》一文,他不赞同有些学者否定中国模式的存在。他系统论证了应当肯定中国模式的事实。讲中国模式是指中国经济模式,有两种含义:一是从经济或产业发展的道路和特征来界定,如工业化、城镇化、经济外向度等;二是从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发展的特征或内涵来界定。中国模式四个方面的显著特征是: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产权制度;劳动主体型的多要素分配制度;国家主体型的多结构市场制度;自力主导型的多方位开放制度。经济发展中的中国模式是一种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是一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是一种经济转轨的经济模式。对此进行了系统论证。 作者特别指出:如果私有制经济的比重不断上升,公有制的比重不断下降,达到私有经济在量和质上都超过了公有制经济,这时则是“私有主体型的产权制度”。如何保持和完善经济发展中的“中国模式”是需要学者和中国政府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 笔者认为,在国外政要和学者纷纷议论和评述“中国模式”的境遇下,我国明确肯定并科学界定中国模式的内容和意义是一种必要的理论创新工作。南非前总统塔博·姆贝基曾在一篇文章中说,中国模式适用于非洲。世界银行也认为中国模式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有示范效应。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说:民主是一种“失败”的意识形态。“北京共识”说明“非民主”国家也可以让人民过上好日子。韩国经济学家全成兴教授认为,中国模式对于韩国的借鉴意义是多元化的。比如,“政治安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渐进式的改革。但最重要的是必须摆脱一味“追逐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 国外的不同人士从各自的角度对中国模式进行不同的解读。有的解读虽未从整体着眼,但也有一定道理。如韩国全成兴教授认为,中国模式的重要特征包括:通过强有力的领导实现政治稳定,渐进式改革,在创新中考虑国家的实际情况及其历史沿革等。高盛公司的顾问拉马用汉字“淡”来解释中国模式。正如“淡”字融合了水和火一样,中国式的发展试图完美地实现“效率”与“公平”这两种截然相反的价值。中国通过中国模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国外媒体也在评论中国模式的世界意义。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在2010年11月16日的文章评论中国模式时说:中国崛起取得了如此辉煌的胜利,以至于现在受到的考验不是北京的体制,而是我们的体制。中国模式成为强有力的替代模式和一种挑战,甚至让西方国家以及我们有关民主自由怡然自得的想法相形见绌。中国模式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原因何在?主要因为西方主要经济体美国、日本和欧洲仍然不景气,而中国却很兴隆。他说,美国领导层明显觉察到“美国模式”受到了挑战。如果美、日及欧洲不接受挑战的话,中国模式就是冷战之后的第一也是最佳希望。 当然,也有人不愿看到中国模式的吸引力,习惯于又拿“自由”、“人权”说事。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特别提醒受到中国模式吸引的国家:“如果你真的关心国家的发展,如果你希望你的人民获得长远的福祉,那么就必须让政治自由和尊重人权与经济发展相匹配”。其实,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发展与改革中的强有力的政治领导,正是中国模式成功的保证。讲中国模式应将这一条加上去。 从国外政要与学者对中国模式的热议和解读来看,我国从正面系统而科学地论证和界定中国模式的内容及其意义,梳理和澄清国内外对此认识上的某些模糊与偏误,的确是一件具有开创性意义的理论工作。它的社会影响会扩展到国内外。 国际经济危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新彰显与创新 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与经济危机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以来时隔70多年的又一次大危机,它引起了国内外人们的历史回顾和反思。多年来,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危机理论不灵了的声浪在国内外高调传播。这次危机的突然爆发,蔓延的范围又是空前的,促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危机理论再学习、再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在研究与应对这次全球性经济危机中,既着眼于新旧危机的一般规律性,又着眼于这次危机的特殊规律性,运用马克思主义进行分析,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 由于当代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出现与马克思、恩格斯所看到的资本主义经济不完全相同的情况,如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存在与发展,虚拟经济的膨胀及其与实体经济的新的关系,金融衍生品的创新与发展,等等。经济危机的爆发也显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我国学者和决策部门研究和应对这次国际金融与经济危机的理论与实践的贡献,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及其危机的理论的科学性。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与经济危机,不是直接表现为生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的危机,而是表现为消费需求过度、贷款消费,导致信用链条断裂,金融机构破产或遭遇危机。危机不是像过去从实体经济开始,然后波及金融系统,而是相反,危机从虚拟经济开始,传导至实体经济。然而,这种危机的新特点,是实体经济危机扭曲的表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过度消费和大规模举债消费,表明原来没有消费能力的人们也靠举债进入消费领域。而大规模举债消费的实质,是由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只有靠贷款去购买房产和其他重要消费品。因而大规模贷款消费,掩盖了生产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事实,表现为虚假消费需求的旺盛。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和危机理论,阐明了这次危机的根源依然是资本主义制度性原因,即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要分清危机的表层原因与深层原因,技术性原因和制度性原因,诱发性原因和规律性原因。对危机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影响,我国应对危机的理论与政策措施,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怎样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应对危机等问题,都有系统的研究与评析。对包括经济危机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所发展与创新。 第二,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的破产,证明我国学者开展批判新自由主义的正确性和必然性。这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相联系的。新自由主义鼓吹私有化、自由化、市场化(市场万能),反对在微观领域和宏观层次政府对经济的调控。新自由主义的集中表现是“华盛顿共识”。它的核心思想,是由曾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和世界银行副行长的斯蒂格利茨所概括的三句话:“政府的角色最小化”、“快速的私有化”和“快速的自由化”。 我国马克思主义学者鉴于新自由主义在导致苏联瓦解、东欧剧变中的推波助澜作用,鉴于拉丁美洲国家推行新自由主义酿造的苦果,也鉴于国外许多有识之士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的积极意义,多年来在报刊上也进行了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明确了我国的改革与发展不能以新自由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个别学者曾反对批判新自由主义,认为批判新自由主义是批判改革。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用铁的事实证明新自由主义在全球的失败。证明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需要政府的有效调控。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应对危机中的有效性和优越性。中国率先走出国际经济危机的漩涡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反对和批判新自由主义对我国改革与发展的影响,以“中国模式”走自己的路,并应对国际经济危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和决策层的理论贡献与创新。 第三,“中国模式”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应对国际经济危机中的作用,是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所不能解释和论证的。我国学者以坚持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在研究和应对国际经济危机中,提出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分析,决策层也出手快、力度大、及时采取了一整套应对危机的有效措施,获得了成功。在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做出了贡献。 在研究国际金融危机中发表过一些有理论价值和创新思想的论著。如收入由李慎明主编的《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2009-2010》(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一书中的一批学者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论文,可作为代表。其中包括如李慎明、王伟光、张全景、汝信、刘国光等的论文。 另外,吴易风教授的《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下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系统研究了当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起因、发展轨迹和根源,当前危机和背景下西方经济思潮的新动向。另外赵剑英等主编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2009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收录了何秉孟、卫兴华与孙咏梅等研究当前国际金融与经济危机的论文,都是力求将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统一起来的论著。 (作者为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