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德布罗意以学位论文获奖此殊荣的人
最早被提名诺贝尔奖的日本人,是北里柴三郎和野口英世
中国科技大学7月27日在合肥举行隆重仪式,授予荷兰Utrecht大学终身教授、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特霍夫特(G.’t Hooft)名誉博士学位。特霍夫特的研究为基本粒子的基础理论——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奠定了基础,因此和导师一起荣获199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近年来,中国科技大学的同行专家在特霍夫特开创的领域里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研究,并与特霍夫特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学术交流。
不行。你不做博士论文肯定成不了真正的博士,最多是荣誉博士学位。不过你可以直接当院士,理论上说可以当博士生导师。不过现在要求博导也必须有博士学位才行。呵呵,诺贝尔奖都拿了,还在乎博士学位吗
有的,比如劳伦斯发明了加速器就是大学论文获得诺贝尔奖的,还有波粒二象性的德布罗意。其他应该没了,不过不敢保证
毕业论文评优的优势如下:
1、加分
优秀的毕业论文在升职和涨工资方面是有用的,可以起到加分的作用。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也是不容易的,被评论文的优秀率极少数能超过百分之十五。如果被评为优秀毕业论文说明论文的内容丰富,格式也标准,有吸引力,是对作者的肯定,也是一-种荣誉,证明了你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
2、奖励
不同的学校奖励不同。有的学校为鼓舞学生写优秀的论文,锻炼学生的能力,会对获得优秀论文美誉的学生进行奖励,通过赠予有100到02000元奖金的方式鼓励学生写优秀的论文。具体奖励多少元得看具体学校的规定,优秀毕业论文的好处也可能是其他的奖励。
3、有利于找工作
除了本科毕业论文,本科以上的也有优秀毕业论文,比如硕士、博士,硕士大于本科,.博士大于硕士,越往上层次越高,分量也就越重,越有利于未来找工作,在制作简历时可以成为一个加分项或者是优势。
4、有利于以后升学
对于考上了研究生或者未来想考研究生、出国深造的同学来说,本科毕业论文有助于你.找到心仪的导师,申请到满意的学校。本科生的学术功底不是很深厚,但是毕业论文完成的程度可以从一定的侧面反映出你的学术水平。找导师时如果可以把自己的优秀毕业论文给导师看,他会觉得功底扎实,更愿意收下你。
优秀毕业论文的评选标准:
1、论文类
按期圆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任务。选题新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立论正确,观点新颖,结构合理,内容充实,计算与分析论证可靠、严密,思路清晰,条理清晰,逻辑严密,重点突出,资料翔实,语言流畅,结论正确合理,格式规范。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诀问题的能力,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一定的创新意识。外文资料翻译通顺正确,毕业论文创作全过程的信息化水平较高。答辩时概念清楚,语言表达准确,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2、设计类
按期圆满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任务。设计方案具有-定的创新意识,设计说明书完备,设计方案较为科学,计算、实验分析严密、正确,结论合理,数据可靠。艺术类设计版面及其它相应表现手段完整、规范,整体制作效果好。整个设计过程充分体现出作者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答辩时概念清楚,思维清晰,能正确回答问题。毕业设计创作全过程的信息化水平较高。
中国何时才能诞生诺贝尔奖?每年的10月初是诺贝尔奖颁布的日子,我们的诺贝尔奖情结便要发作一次。这似乎成了中国人每年都必谈论不休的话题,不管是华人得奖也好,不受政府待见的中国人得奖也好,从来没有一个真正得到承认的具有中国国籍的合法公民得过诺贝尔奖。中国何时才有本土的诺贝尔奖,这也成了各大媒体以及学者谈论的话题。华人得奖确实令国人心有一丝安慰,但这仅限于心理上和情感上。撇开公正性遭到质疑的和平奖与经济学奖,单从自然科学类的奖项来说,似乎没有一个获诺贝尔奖的华人是从中国本土的研究机构走出来的。正如高锟教授和其它诺贝尔奖得主一样,他们的大学教育及研究生涯以及成名的研究机构几乎无一例外都在外国。高锟教授研究光纤是在英国,后来长时间在美国工作。他们的成就其实跟中国的关系不大。研究成绩也跟中国的学术及科研环境无关。这些或多或少折射出了中国科研环境的某些弊端。 在我看来,这种弊端便是缺乏独立精神。大学作为培养知识分子的摇篮,最重要的便是她的独立精神。陈寅恪在给国学大师王国维撰写的纪念碑铭文里说:“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其中“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条件,是科学、学术繁荣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前提。 而独立精神,体现在学术研究,有两个方面,其一,科研工作者个人的独立思考。必须要有独立研究的能力,而不能老是依附于你的老师,或者你所在的研究院,必须要看你自己能不能做,这个是最重要的。不然的话老跟着别人做,永远无法养成独立自主的创新能力。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强调集体意识,但却抹杀了个人的独立意识和自由意志。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追求现成结论或知识成品,表现出一元化的价值取向,自然不可能创新东西。我们从学校养成的思维模式,就是去所谓的总结经验、揣摩方向,最终被潜移默化成了应试思维、投机模式。这对我们的研究工作百害而无一利。 其二,学术研究与行政机关的独立。就现实而言,高校存在两个运作系统,一个是行政体系,一个是学术体系。减少行政权力干预,一个有效的办法是减少行政领导在学术组织的任职。因为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具有极强的渗透性,行政领导担任学术委员不仅加重学术权力对行政权力的依附,也会让教师热衷于行政而无心于科研和教学。搞科研的不参与政治,不受政治左右,不玩弄权术,也不被权术玩弄,纯粹的只是好奇和探索,格物和致知。自然科学最需要的是格物致知以及独立思维,脑中太多繁杂的不相关的东西会极大影响研究,而被各种外在的力量左右和控制,是无法进行纯粹的科学研究的。 个人的独立思维固然重要,可是在整体的大环境下无法形成独立研究的风气也是枉然。因此,在面对诺贝尔奖的问题上,国内学术研究与行政机关的独立显得更为重要。匈牙利籍学者米歇尔博拉尼曾经指出,“独创性是科学家的主要德性”,这一点人所共知。这意味着,一个国家要想其科学家取得创造性成就,就得创造一种制度环境,让科学家们能独立地、自由地思考、研究。但同时,“科学又具有最紧密结合的职业传统”,因而需要保持学说的连续性,保持团体内部的协作。为此,科学家们要形成一个科学共同体,个人置身于其内进行创新。当然,这个共同体必须完全按照科学、学术自身的逻辑组织,是一个自治的团体。 反观中国大学,学术腐败蔚然成风。在大学里专心做学术的筹不到经费,不会学术会专营取巧,会剽窃挪用的人反而可以窃居高位。而且又喜欢派系林立,党同伐异,恨不得踩死不同意见的人。学术造假的,学术剽窃的,论文瞎搞胡闹的,答辩如同过家家的。这样的环境,科学家们根本无法独立地、自由地思考和研究,更别提形成一个独立的科学共同体了。 对经费的追求代替对学问的追求,对博导的追求代替了对博学的追求,对权术的探险取代了学术的探险。当教育以培养接班人为目的并为之设置无休止的课程时,当学术期刊的价值大小是按照该期刊所属的行政级别来决定的时候,当研究课题指南是掌握权力的人来制订并受理项目申请的时候,当每个研究人员被强制研究自己不感兴趣的题目的时候,诺贝尔奖的苗子就被连根拔断了。 行政干涉学术所带来的后果,我们是有过沉重教训的。其中最典型的,当数我国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对现代遗传学中的摩尔根学派,即基因遗传学的大批判。这次批判的结果,使本来可以先于世界的我国现代生物遗传学裹足不前,甚至停止倒退,说来令人痛心。据不完全统计,建国以来在“左”的错误路线指导下,我国学术界先后进行过五次反“伪科学”活动,后来的实践证明,这些批判活动都是错误的。错误的批判不仅推迟了我国科学技术在某些领域的发展进程,而且还使本属我们长期的针刺麻醉机理研究落后于他国,使即将到手的诺贝尔奖与我们失之交臂。 再看同是亚洲的日本。出过多次诺贝尔奖的日本京都大学和名古屋大学的研究风气有共同特点,就是自由、平等、独立、开放式思考讨论和使用科研仪器设备,不束缚学生的思维。为体现平等、避免研究人员受到不必要的束缚,有日本学者规定,在研究室内不称呼每个人的职称和头衔。日本科学家科研经费充足,不受政府与社会的诸如考核、评价、聘任制等各种干扰,可以长期潜心从事研究。另外重视长线、基础研究的科研评价体制和科学精神,也是日本多次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重要原因。 美国耶鲁大学的独立精神举世闻名。越战期间,美国政府曾下令凡是以道德或宗教理由反战者均不准领取奖学金,当时包括哈佛以及普林斯顿等诸多名校都遵照政府的指示办事,唯独耶鲁大学仍坚守学术独立的一贯作风,继续以申请者的成绩为考虑奖学金的唯一准则。为此,耶鲁大学失去了来自政府的一大笔基金,经济上几乎陷入困境。时任耶鲁校长的金曼·布鲁斯特有句话意味深长。他说:“最终一般社会上的人士将会了解:只有学校在拥有全部的自治权利,每个教师及学者皆有研究自由的条件下,整个社会才有完全的自由和平等。而这也正是耶鲁的真正精神所在。”中国的大学原来也是有这些自由独立的传统的,蔡元培先生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梅贻琦先生的教授治校思想都是这种传统的体现,他们以后的校长都知道这种传统对大学的重要性,也都知道珍惜。可是在一夜之间,这些美好的传统忽然就被背弃了。想起来,真让人无限唏嘘。 早在50年代就获得诺贝尔奖的杨振宁教授曾经预言中国在20年内可以在本土产生诺贝尔奖。如果成事确实是中国人的骄傲。不过另一位耶鲁大学校长施密德特的一番话却让人对中国的学术情景感到担忧。他批评道,“中国大学缺乏解放人的个性,培养人的独立精神的特点,中国教育机构,计划学术更把教研者当鞋匠,难怪他们自诩为园丁,我们尊重名副其实的园丁,却鄙视一个没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的教师”。这番言辞激烈的话对中国学术界无疑是泼一盆冷水。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改善的话,中国又怎么能够产生土生土长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呢。 所以说,中国不缺诺贝尔式人才,缺的是诺贝尔式环境。中国大学的科研环境使科研工作者无法独立思考研究,没有独立思维,就没有创新,所有的研究也只是照书做实验。具备独立思考和民主科学的自由人格的人是难能可贵的,他们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然而这里需要的是一种独立精神,而这是长期受压抑的民族所缺少的。我们现在要弘扬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就是树立一种自信、自立、自主的独立精神:一切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做自己该做的实事。不为得奖而研究,不为名利而研究,学术研究不与政治体制挂钩,学术研究保持独立性,自主性,科研工作者具有独立意识,不受外界环境干扰,这才是问题的重点所在。 9月3日,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本科新生入学报到。该校拟清退307名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消息,震动了初入大学的新生。清退人员里官员、商人、功勋运动员赫然在列。近年来,大学教育媚高官、媚富商、媚虚名现象层出不穷,原本追求真理的象牙塔,变身为权力与文凭交换的名利场,学术独立精神沦丧,已广为有识之士所诟病。我校能以决绝的勇气和信念捍卫大学之道,高扬学术独立精神,斩断与钱权名利的共生脐带,是高校去行政化,实现学术独立的一面旗帜。然而要真正实现探索真理、学术创新的崇高理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个拥有重视长线、基础研究的科研评价体制和科学精神的政府,一个从根本制度上最大限度容忍自由与独立思考、鼓励创新精神和向各种假设提出挑战的国度,离诺贝尔奖就为期不远了。
最早被提名诺贝尔奖的日本人,是北里柴三郎和野口英世
川端康成 和大江健三郎
日本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是川端康成。 1968年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小说家。主要作品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千只鹤》等。1968年作品《雪国·千只鹤·古都》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高超的叙事性作品以非凡的敏锐表现了日本人精神特质” ,由此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日本作家。
第一位:汤川秀树,194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发现了在阳质子与中性子之间作为媒介作用的核力,预言了介子的存在。第二位:朝永振一郎,1965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以“超多时间理论“和“鱼贯而入理论“而闻名,在量子电磁力学领域有重大贡献。第三位:川端康成,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雪国》被称为日本现代抒情文学的经典。第四位:江崎玲於奈,197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研究关于半导体、超导体隧道式效果,发明了隧道二极管。第五位:佐藤荣作,197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他作为日本首相,坚决反对核武器的存在。第六位:福井谦一,198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他开拓了“新领域的电子轨道理论“,对有关化学反应过程理论的发展有重大贡献。第七位:利根川进,1988年获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他提出了“多种抗体培养的遗传原理“,这项成果受到高度评价。第八位:大江健三郎,199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日本当代著名的存在主义作家,以个人魅力来写人物以实现小说的现实性。第九位:白川英树,2000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其研制的聚乙炔类导电聚合物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第十位:野依良治,200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其成就为在不对称合成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第十一位:小柴昌俊,2002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神冈中微子观测”获得高度评价。第十二位:田中耕一,2002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得奖成果是“蛋白质解析技术开发”,他还是诺贝尔化学奖创设以来最年轻得主。
日本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是物理学家汤川秀树。
汤川秀树为图中左起第二个人
1935年汤川秀树提出介子学说,以“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为题,发表了介子场论文。当时,量子电动力学正处于草创阶段,人们已逐渐认识到,电磁相互作用可以看作是在荷电粒子之间交换光子,光子是电磁场的“量子”,它以光速运动因而静质量为零。
参照这一理论,汤川把核力设想为带有势函数U(x,y,z,t)的特定场中的相互作用,这种场导致所谓U量子,U量子是核强相互作用时交换的粒子,其静质量约为电子的200倍(后来命名为“介子”),即质子和中子通过交换介子而相互转化(《论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
他预言,作为核力及β衰变的媒介存在有新粒子即介子,还提出了核力场的方程和核力的势,即汤川势的表达式。按照这一理论,质子和中子通过介子可以带正、负电荷或者是中性的,一个介子可以转化为一个电子和不带电的轻子(即中微子)。交换介子而互相转化,核力是一种交换介子的相互作用。
1937年.安德森等在宇宙线中发现新的带电粒子(后被认定为μ子)之后,经.鲍威尔等人的研究,于1947年在宇宙射线中发现了另一种粒子,认定是汤川秀树所预言的介子,被命名为π介子。由于在核力理论的基础上预言介子的存在。汤川秀树和坂田昌一等人在1937年展开了介子场理论的研究。1947年提出了非定域场理论,试图解决场的发散问题。
194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汤川秀树,以表彰他在核力的理论基础上预言了介子的存在。
爱因斯坦因为光电效应定律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05年发表的论文《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试探性观点》中提出了"光量子“理论。
科斯获得诺贝尔奖的论文是:《企业的性质》,《社会成本问题》。罗纳德·科斯,1932年毕业于英国伦敦经济学院,1951年获博士学位。除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务于英国政府以外,科斯一直从事学术研究活动。先后在英园的利物浦大学和伦敦经济学院等任教。1951年移居美国,先后在布法罗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任教。1961年后任美国《法学与经济学杂志》主编。1991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在百度中搜索一下啦
07年11期的《发现》上有一篇题为“3篇地球人都知道的论文”的文章,原载《大学生》。文中提到的3篇论文,有一篇地球人是都知道的,就是爱因斯坦有关狭义相对论论文,但地球人不一定都知道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什么。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的这篇论文是当年发表的五篇论文之一,题目叫“论动体的电动力学”。而另外二篇就相对就要生疏多了。但作为物理教学工作者,一般可能都会听说过这“一页多的诺贝尔奖论文”。源于《发现》的这一篇“3篇地球人都知道的论文”,我想在此特意介绍一下这“一页多的诺贝尔奖论文”。一 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初的法国巴黎。一样的延续着千百年的灯红酒绿,香榭丽舍大道上散发着繁华和暧昧,红磨坊里弥漫着躁动与彷徨。而在此时的巴黎,有一个年轻人,名字叫做德布罗意(De Broglie),从他的名字当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贵族,De 是法国贵族的标志,像德国贵族的“冯(von)”一样。事实上德布罗意的父亲正是法国的一个伯爵,并且是正是一位当权的内阁部长。这样一个不愁吃不愁穿只是成天愁着如何打发时光的花花公子自然要找一个能消耗精 力的东西来磨蹭掉那些无聊的日子(其实象他这样的花花公子大约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德布罗意则找到了一个很酷的“事业”——研究中世纪史。据说是因为中世纪史中有着很多神秘的东西吸引着这位年轻人。时间一转就到了1919,这是一个科学界急剧动荡动着的年代。就在这一年,德布罗意突然移情别恋对物理产生了兴趣,尤其是感兴趣于当时正流行的量子论。具体来说就是感兴趣于一个在当时很酷的观点:光具有粒子性。这一观点早在十几年前由普朗克提出,而后被爱因斯坦用来解释了光电效应,但即便如此,也非常不见容于物理学界各大门派。德布罗意倒并不见得对这一观点的物理思想有多了解,也许他的理解也仅仅就是理解到这个观点是在说“波就是粒子”。或许是一时冲动,或许是因为年轻而摆酷,德布罗意来到了一派宗师朗之万门下读研究生。从此,德布罗意走出了一道足以让让任何传奇都黯然失色的人生轨迹。二历史上德布罗意到底花了多少精力去读他的研究生也许已经很难说清,事实上德布罗意在他的5年研究生生涯中几乎是一事无成。事实上也 可以想象,一个此前对物理一窍不通的中世纪史爱好者很难真正的在物理上去做些什么。白驹过隙般的五年转眼就过去了,德布罗意开始要为他的博士论文发愁了。其实德布罗意大约只是明白普朗克爱因斯坦那帮家伙一直在说什么波就是粒子,(事实上对于普朗克大约不能用“一直”二字,此时的普朗克已经完全抛弃自己当初的量子假设,又回到了经典的就框架。)而真正其中包含的物理,他能理解多少大约只有上帝清楚。五年的尽头,也就是在1924,德布罗意终于提交了自己的博士论文他的博士论文只有一页纸多一点,不过可以猜想这一页多一点的一份论文大约已经让德布罗意很头疼了,只可惜当时没有枪手可以雇来帮忙写博士论文。他的博士论文只是说了一个猜想,既然波可以是粒子,那么反过来粒子也可以是波。而进一步德布罗意提出波的波矢和角频率与粒子动量和能量的关系是:动量=普朗克常数/波矢能量=普朗克常数*角频率这就是他的论文里提出的两个公式而这两个公式的提出也完全是因为在爱因斯坦解释光电效应的时候提出光子的动量和能量与光的参数满足这一关系。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博士论文会得到怎样的回应。 在对论文是否通过的投票之前,德布罗意的老板朗之万就事先得知论文评审委员会的六位教授中有三位已明确表态会投反对票。本来在欧洲,一个学生苦读数年都拿不到学位是件很正常的事情,时至今日的欧洲也依然如此。何况德布罗意本来就是这么一个来混日子的的花花公子。然而这次偏偏又有些不一样——德布罗意的父亲又是一位权高望众的内阁部长,而德布罗意在此厮混五年最后连一个都没拿到,双方面子上自然也有些挂不住。情急之中,朗之万往他的一个好朋友那里寄了一封信。当初的朗之万是不是碍于情面想帮德布罗意混得一个PhD已不得而知,然而事实上,这一封信却改变了科学发展的轨迹。三这封信的收信人是爱因斯坦。信的内容大致如下:尊敬的爱因斯坦阁下:在我这里有一位研究生,已经攻读了五年的博士学位,如今即将毕业,在他提交的毕业论文中有一些新的想法………………请对他的论文作出您的评价。另外顺便向您提及,该研究生的父亲是弊国的一位伯爵,内阁的**部长,若您能……,将来您来法国定会受到隆重的接待朗之万在信中,大约朗之万的潜台词似乎就是如果您不肯给个面子,呵呵,以后就甭来法国了。不知是出于知趣呢,还是出于当年自己的离经叛道而产生的惺惺相惜,爱因斯坦很客气回了一封信,大意是该论文里有一些很新很有趣的思想云云。此时的爱因斯坦虽不属于任何名门望派,却已独步于江湖,颇有威望。有了爱因斯坦的这一封信,评审委员会的几位教授也不好再多说些什么了。于是,皆大欢喜。浪荡子弟德布罗意就这样“攻读”下了他的PhD(博士)。而按照当时欧洲的学术传统,朗之万则将德布罗意的博士论文印成若干份分寄到了欧洲各大学的物理系。大约所有人都以为事情会就此了结,多少年以后德布罗意那篇“很新很有趣”博士论文也就被埋藏到了档案堆里了。德布罗意大约也就从此以一个PhD的身份继续自己的浪荡生活。但历史总是喜欢用偶然来开一些玩笑,而这种玩笑中往往也就顺带着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在朗之万寄出的博士论文中,有一份来到了维也纳大学。四1926年初。维也纳。当时在维也纳大学主持物理学术活动的教授是德拜,他收到这份博士论文后,将它交给了他的组里面一位已经年届中年的讲师。这位讲师接到的任务是在两周后的seminar(学术例会)上将该博士论讲一下。这位“老”讲师大约早已适应了他现在这种不知算是平庸还是算是平静的生活,可以想象,一个已到不惑之年而仍然只在讲师的位置上晃荡的人,其学术前途自然是朦胧而晦暗。 而大约也正因为这位讲师的这种地位才使得它可以获得这个任务,因为德拜将任务交给这位讲师时的理 由正是“你现在研究的问题不很重要,不如给我们讲讲德布罗意的论文吧”。这位讲师的名字叫做——薛定谔(Schrodinger)在接下来的两周里,薛定谔仔细的读了一下德布罗意的“博士论文”,其实从内容上来讲也许根本就用不上“仔细”二字,德布罗意的这篇论文只不过一页纸多一点,通篇提出的式子也不过就两个而已,并且其原型是已经在爱因斯坦发表的论文中出现过的。然而论文里说的话却让薛定谔一头雾水,薛定谔只知道德布罗意大讲了一通“波即粒子,粒子即波”,除此之外则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不知所云。两周之后,薛定谔硬着头皮把这篇论文的内容在seminar上讲了一下,讲者不懂,听者自然也是云里雾里,而老板德拜则做了一个客气的评价:“这个年轻人的观点还是有些新颖的东西的,虽然显得很孩子气,当然也许他需要更深入一步,比如既然提到波的概念,那么总该有一个波动方程吧”多年以后有人问德拜是否后悔自己当初作出的这一个评论,德拜自我解嘲的说“你不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评论吗?”并且,德拜建议薛定谔做一做这个工作,在两周以后的seminar上再讲一下。两周以后。薛定谔再次在seminar上讲解德布罗意的论文,并且为德布罗意的“波”找了一个波动方程。这个方程就是“薛定谔方程”!当然,一开始德布罗意的那篇论文就已经认为是垃圾,而从垃圾产生出来的自然也不会离垃圾太远,于是没人真正把这个硬生生给德布罗 意的“波”套上的方程当一回事,甚至还有人顺口编了一首打油诗讽刺薛定谔的方程:欧文用他的psi,计算起来真灵通;但psi真正代表什么,没人能够说得清。(欧文就是薛定谔,psi是薛定谔波动方程中的一个变量)故事的情节好像又一次的要归于平庸了,然而平庸偏偏有时候就成了奇迹的理由。大约正是薛定谔的“平庸”使得它对自己的这个波动方程的平庸有些心有不甘,他决定再在这个方程中撞一撞运气。五上面讲到的情节放到当时的大环境中来看就好像是湖水下的一场大地震——从湖面上看来却是风平浪静。下面请允许我暂时停止对“老”讲师薛定谔的追踪,而回过头来看一看这两年发生物理学界这个大湖表面的风浪。此前,玻尔由普朗克和爱因斯坦的理论的启发提出了著名的“三部曲”,解释了氢光谱,在这十几年的发展当中,由玻尔掌门的哥本哈根学派已然是量子理论界的“少林武当”。1925,玻尔的得意弟子海森堡提出了著名的矩阵力学,进一步抛弃经典概念,揭示量子图像,精确的解释了许多现象,已经成为哥本哈根学派的镇门之宝——量子界的“屠龙宝刀”。不过在当时懂矩阵的物理学家没有几个,所以矩阵力学的影响力仍然有限。事实上就是海森堡本人也并不懂“矩阵”,而只是在他的理论出炉之后哥本哈根学派的另一位弟子玻恩告诉海森堡他用的东西在数学中就是矩阵。再回过头来再关注一下我们那个生活风平浪静的老讲师薛定谔在干些什么——我指的是在薛定谔讲解他的波动方程之后的两个星期里。事实上此时的他正浸在温柔乡中——带着他的情妇在维也纳的某个滑雪场滑雪。不知道是宜人的风景还是身边的温香软玉,总之是冥冥之中有某种东西,给了薛定谔一个灵感,而就是这一个灵感,改变了物理学发展的轨迹。薛定谔从他的方程中得出了玻尔的氢原子理论!六倚天一出,天下大惊。从此谁也不敢再把薛定谔的波动方程当成nonsense(扯淡)了。哥本哈根学派的掌门人玻尔更是大为惊诧,于是将薛定谔请到哥本哈根,详细切磋量子之精妙。然而让玻尔遗憾的是,在十天的漫长“切磋”中,两个人根本都不懂对方在说些什么。在一场让两个人都疲惫不堪却又毫无结果的“哥本哈 根论剑”之后,薛定谔回到了维也纳。薛定谔回到了维也纳之后仍然继续做了一工作,他证明了海森堡的矩阵力学和他的波动方程表述的量子论其实只是不同的描述方式。从此“倚天”“屠龙”合而为一。此后,薛定谔虽也试图从更基本的假设出发导出更基本的方程,但终究没有成功,而不久,他也对这个失去了兴趣,转而去研究“生命是什么”。历史则继续着演义他的历史喜剧。德布罗意,薛定谔都在这场喜剧中成为诺奖得主而名垂青史。尾声其实在这一段让人啼笑皆非的历史当中,上帝还是保留了某种公正的。薛定谔得出它的波动方程仅在海森堡的矩阵力学的的诞生一年之后,倘若上帝把这个玩笑开得更大一点,让薛定谔在1925年之前就导出薛定谔方程,那恐怕矩阵力学就根本不可能诞生了(波动方程也就是偏微分方程的理论是为大多数物理学家所熟悉的,而矩阵在当时则没有多少人懂)。如此则此前在量子领域已辛苦奋斗了十几年的哥本哈根学派就真要吐血了!薛定谔方程虽然搞出了这么一个波动方程,却并不能真正理解这个方程精髓之处,而对它的方程给出了一个错误的解释——也许命中注定不该属于他的东西终究就不会让他得到。对薛定谔方程的正确解释是有哥本哈根学派的玻恩作出的。(当然玻恩的解释也让物理界另一位大师—— 爱因斯坦极为震怒,至死也念念不忘“上帝不会用掷色子来决定这个世界的”,此为后话)。更基本的量子力学方程,也就是薛定谔试图获得但终究无力企及的的基本理论,则是由根本哈根学派的另一位少壮派弟子——狄拉克导出的,而狄拉克则最终领袖群伦,建起了了量子力学的神殿。仅供参考
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是约翰·纳什(John Nash,1928年6月13日-2015年5月23日)。
小时候的纳什就显现出过人的天赋。当同龄人只能算二,三位数计算时,小纳什已经能算多位数的计算了。
长大后的纳什去了普林斯顿大学继续研读。他是所有研究生中最有才华的一个,也是最自负的一个。他经常不上课,而是在思考他的实验。纳什迫切的想出名,为了和别人不同,他从来不吸收别人的新研究成果,总是在思考一些无解的问题。
纳什在来到普林斯顿大学的第三个月就出了名。他发明了一种游戏,叫做纳什棋,现在在公共场合经常可以看到人们在玩这个游戏。纳什棋看似简单,实际则蕴含着非常复杂的逻辑。纳什因此研究出了纳什平衡。
然而,纳什因为没有获得数学界的最高奖项从而产生压力,导致了精神分裂,直到晚年才康复,获得了诺贝尔奖。
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个JOHN.你去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