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阅读的论文
阅读是一种享受,给予我们精神的寄托,阅读中,我们会有无限的乐趣。休闲时,坐在公园的凳子上或是庭院里,一边享受阳光的沐浴和风的轻抚,一边读一些优美的散文,你会觉得心情舒畅,一切都很好美!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幼儿园阅读的论文,欢迎阅读。
一、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意义
越来越成为教育重心的幼儿早期教育,简称早教,已经成为众多不愿意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父母的第一选择。但对于早期阅读教育来说,很多家长还是把认识多少字,会读多少书作为早期阅读教育的评价标准。实际上,识字量并不能代表早期阅读教育的成败,而能背多少诗,能认多少字更不是体现孩子阅读能力的佐证。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父母认为孩子的培养是“三岁看老”.如家长相互间比较的是谁家孩子能认识多少个字,谁家孩子能背下多少首诗,更有甚者为了锻炼孩子的记忆力而去要求幼儿去背圆周率后多少位,而能背下越多位的孩子就被认为是“神童”.很多的幼儿园追捧这种想法,为了更多的生源,于是开设大量的识字课、背诵课,让正处于天真烂漫,对世界充满好奇与探索欲望的幼儿禁锢于一个个背诵任务中,严重违背了幼儿生长发育与智力培养开发规律。
实质上,幼儿的阅读能力是指学龄前的幼儿在成人的书面语言环境里能理解图书绘画里的语言意义,能了解图案文字所代表的意思,能尝试用同样的符号图为表达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幼儿早期阅读教育里,幼儿是能在书写与描摹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熟悉与掌握一定量的文字。但认字决不仅仅是阅读能力的目标,识字量更不能成为阅读教育的评判标准,培养幼儿阅读兴趣,让幼儿在探索与尝试中培养起对文字的感知能力才是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意义。
二、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禁区
(一)万万不能强迫
每个幼儿有其自身的心理特点,所拥有的天份与兴趣也有所不同。作为父母与教师,只能根据幼儿自己的选择让其去阅读,而不能强迫幼儿去学各种家长教师认为有用的知识。幼儿在逼迫下强行记住了一些内容,扼杀的却是一生的阅读兴趣。
(二)万万不能灌输
幼儿天真烂漫,对于世界的看法往往是出人意料的,而童心童趣就来源于幼儿的天真。在幼儿早期阅读教育中,教师与家长不应把自己的想法强制灌输给幼儿,而是应让幼儿直接感受到阅读材料中的意境与故事,让幼儿自由想象与思考。如在《鹅》这首诗中,“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很多教师在教这首诗时,把这节课上成了动物大观,提问的重点放在了鹅的长相、鹅的生活习性方面了。幼儿在这节课上知道了鹅有白色的羽毛,有红色的'嘴和脚掌,却完全脱离了诗意,对诗里的情境与画面感一无所知。这样的“阅读”只是识字,只是认物,与阅读完全不沾边,更不用奢谈培养幼儿阅读能力。
(三)万万不能限定
对幼儿的早期阅读教育而言,大部分教师与家长都存在一些理解偏颇。实际上,教育无处不在,特别是幼儿教育更不能限定。当今幼儿除了课堂与游乐场,去的最多的地方应该算是超市,而超市里阅读的课堂俯拾皆是。 “熊大熊二光头强”玩具、“旺仔牛奶”“伊利QQ 星”“雪米饼”“蜡笔小新果冻”,大量儿童从小就耳熟能详的名字只需要教师与家长轻轻一点拨,配合着包装与颜色,幼儿就能直接认识每个字。而街道上各类广告与招牌店名更是阅读的好天地,只要教师与家长有心,幼儿从任何地方都能学到知识,提升其阅读能力。
三、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的要点
(一)重视家长的影响力
在传统认识中,很多家长认为早教的教师更为专业,所以把孩子送进早教中心便以为完成了早教。更多家长认为教育就是教师的事,与家长无关。只有幼儿的生活圈和学习圈都充满阅读的氛围时,耳濡目染下的幼儿才能在最轻松的状态下自然习得阅读能力。同时,家长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为幼儿树立一个榜样,让幼儿不知不觉间养成阅读的习惯。
(二)运用游戏活动的作用力幼儿的天性好奇、好玩
游戏活动能最大幅度地提升幼儿阅读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在教学中,教师要把阅读教育生活化,营造出游戏的氛围,把汉字与故事串成一个个游戏里的道具,让幼儿像认识游戏标志一样习得这些内容。对于那些童话故事,让幼儿成为其中的主演,通过角色对话,通过情景演练,配上幼儿喜欢的各类玩具与装饰品,让幼儿有机会扮演这些童话人物,在这个过程中,阅读成为了幼儿全身心在做的事,越为投入的情况下,幼儿阅读能力提升得越快。
(三)强化亲子与阅读间的互动
幼儿时期的学生对于世界的观感就是其情感的厚度。越是有亲和力的,幼儿去探索去研究的兴趣就越大。在教师与幼儿间的关系中,幼儿越喜欢这个教师,也就越关注这个教师的讲话方式,甚至会刻意学习自己所喜爱教师的说话方式和做事方法。同样的,亲子关系越浓厚的家庭里,父母与幼儿间的交流就是最好的阅读教育。幼儿会去模仿父母的表达方式,模仿父母对于事物的认知过程,也就无意识地习得了父母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对于幼儿而言,是系统认识这个世界,感知这个世界,对接触到的内容进行思考与反馈的第一阶段。幼儿的知识面、情感关系、思维逻辑都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成形。对于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应重视长远,重视对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引导幼儿在阅读中建立起正确的阅读习惯,感受到阅读的快乐。
幼儿分享阅读心得体会范文1
一起读书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家长和孩子共同经历着书藉带来的喜怒哀乐,让家长和孩子贴的更近,彼此间没有隔阂,象朋友那样亲密无间无话不谈,可以零距离感受到孩子心理和思想的变化,以便于及时调整方式方法,更好的为孩子创造学习环境,家庭环境。我们深知榜样的带动力量,在闲暇时,我们家长会拿上一本书,静静地品读,给孩子创造一个从读书的氛围,让孩子知道读书是一个好习惯。
在亲子阅读中,我们不断总结读书的经验,形成了一些适合我们家庭的读书方法。
一、固定读书时间。我们把晚上睡前半小时作为亲子阅读的固定时间,在这个时段里,孩子已完成当日的作业、预习完功课,家长做完了家里的杂务,关闭电视和电脑,全家一起漫步在书中,享受读书的快乐。
二、选择读书姿势。我们采取了“依偎”的亲子方式,在舒适的床上或沙发上,让孩子依偎着家长,家长用手揽着孩子,不时摸摸孩子的头,拍拍孩子的小脸蛋,营造具有浓郁亲情的读书氛围。
三、注意读书的语调。我们在为孩子读书时,避免平和的语调,注意富有表情地朗读,放慢阅读节奏。当然,现在孩子大了,更多的是和孩子一起看书,好的段落,好的句子互相交流。
四、做好导读准备。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并以此为出发点,找一些相关的,充满童趣的书藉,和孩子共同阅读,慢慢地孩子的知识面会变得开阔起来,思路会变得活跃起来,当碰到问题,会提出许多的“为什么”,而为了解决这许多的为什么,他就愿意去看更多的书,就进一步激发了他看书的兴趣。
培养孩子读书的好习惯并不是一日之功,它不仅是对孩子的考验,也是对我们做家长的考验,通过陪孩子读书,让我这个家长更加了解自己孩子想的是什么,通过读书孩子懂得了自尊,什懂得了爱、懂得了责任,懂得了宽容、懂得了坚持。在今年教师节的时候,儿子亲了亲我,趴在我的耳朵旁对我说:“妈妈,今天是你的节日,祝愿您教师节快乐”。我当时真的好感动,这除了要感谢学校老师的耐心教导,我觉得是有益的书籍让孩子知书达理、懂得了感恩。
和孩子一起快乐的读书吧!在充满亲情的氛围中,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沉醉于书的世界里,享受读书带给我们的快乐!在一个充满积极向上,乐于学习,与书为伴的家庭环境中,孩子一定是快乐、健康、自立、博学的!
幼儿分享阅读心得体会范文2
在海天上小学前,身体不好,扁桃体老是发炎,三天两天的感冒。所以,在孩子幼儿园阶段,我基本上是为孩子的身体健康付出的多,为孩子阅读做的少。所以,当别人的孩子从小就爱阅读,而我的孩子这方面兴趣不大的时候,确实有些着急。
等孩子上小学了,开了几次家长会,才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于是想到要“亡羊补牢”。急急地在书店买了很多的书给孩子读,家里的书装了一层书架。但孩子看起来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对玩具更感兴趣,对阅读还是没有热情。
回想起来,刚开始的时候有些“病急乱投医”,买了许多图画书,孩子随便翻翻,再不理会。在多次反思之后,才发现自己做得不够细致,心也太急。
没有办法,于是冷静下来,开始为孩子制定一套读书方案,以引导孩子爱上阅读。我把引导孩子阅读兴趣分为三个阶段:妈妈带读,没有压力随兴趣阶段;妈妈陪读,启发提问阶段;孩子自主阅读阶段。
第一阶段,我坚持与孩子一起读那些很简单的容易理解的书。在这个阶段,我带读的时候,有时模仿书里各种角色的声音说话,逗得孩子大笑,他自己也想学着那个腔调,跟妈妈一起读。
第二阶段,陪孩子读那些与他们年龄段相符的书,并提问书中的内容。例如,我陪孩子一起读一年级的小豆豆与二年级的小豆豆,一个人读一段,轮流来。我读的时候,要他听,然后我学电视上的竞猜提问,看他是否能回答正确。他读的时候,我静听,然后他有权力提问让我来回答。有时我故意答错,他便急着把正确答案告诉我。这样他把妈妈难倒了,很有成就感。在读了小豆豆以后,孩子开始喜欢上阅读了。特别是他好象突然找到了新朋友,觉得小豆豆有些想法就是他想到的,自己很喜欢小豆豆。
第三阶段,培养孩子自主阅读。这个阶段,一定要买孩子感兴趣的书。因为没有了“阅读拐杖”,若无兴趣孩子就会放弃。有一天,我买了杨红缨的《淘气包马小跳——四个调皮蛋》,陪孩子一起读,还读出声音来。没想到孩子嫌我这样速度慢。然后他自己默读,就利用三天业余时间读完了。刚开始我以为他走马观花,然后用脑筋急转弯的方式问了他一些与书中内容有关的问题,他都一一答对了。这时,我才确信,他是真的自己把书读完了。在第一本与马小跳有关的书读完后,孩子对我说:“妈妈,马小跳好好看的,帮我把其它的马小跳的书也买回来吧?”我当然毫不含糊,当即在网上又买了15本。
回想孩子在读《淘气包马小跳——四个调皮蛋》的时候,那高兴劲,我现在仍难忘。有一次,他读到感兴趣的地方,我正在炒菜,他拿着书过来,念那些搞笑的段落给我听,然后又在那儿哈哈大笑。至此,我发现自己可以放手了。
现在,海天可以自己阅读,我基本上不需要当他的“拐杖”了。虽然如此,我想以后还是会与他一起读一些文学名著,一起来探讨书中的内容,以增加读书的深度,也享受亲子阅读的乐趣。
幼儿分享阅读心得体会范文3
一、家庭的阅读环境很重要
在现在的家庭中,电脑、电视和影碟机等已经非常普及了,很多孩子看的电视节目和早教碟片甚至是广告以及成人电视节目也越来越多了,相对而言阅读书籍的时间和机会也就越来越少了,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些家长自己都不喜欢阅读,所以也不会去给孩子购买书籍;有些家长则是因为比较忙,根本就没有时间陪孩子一起看书,没有时间给孩子讲故事,所以就让孩子看电视或者是碟片,放任一点的家长就是随便孩子看什么都不管不问的,只要孩子不要哭闹、不要打扰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做的稍微用心一点的家长则是会花点心思去给孩子挑选一些适合孩子观看的早教碟片,希望可以由早教碟片来代替自己去教育孩子。尽管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拒绝看电视,尽管在适当的时间内观看适宜适量的早教碟片会对孩子的成长有一定的好处,可以让孩子受到一定的良性的引导,但是这些优势终究是有限的,只有阅读书籍才是对孩子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至少我们是这样认为的。
不管家长有多少无奈,有多少自认为可以被谅解的理由,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都是必要的,因为纸质书籍对于阅读的重要性是不能被忽视的:阅读可以开阔孩子的视野,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有助于幼儿识字,亲子阅读还可以增进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因此,应该有家庭阅读时间,在孩子面前多看看书,多读读报,应该多给孩子讲讲故事;哪怕父母本身并不喜欢阅读,那么至少也应该做到少带着孩子一起看电视。在我们家里,宝贝并不是不看电视和碟片,只是我们会尽可能控制她看电视和碟片的时间,也会限制她观看的电视和碟片内容,甚至会在她耍赖皮非要连着看动画片的时候制造电视机出现故障或者是突然断电的假象,目的就是不能让她沉迷于电视,要多给她创造阅读的机会,而我们也是尽量少看电视,也尽量去看一些适合儿童看的频道,即使想看电视剧也都是尽量趁她睡觉或者是去上幼儿园了以后再看。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阅读的态度,家长对书籍类型的选择都会深深影响着孩子。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做父母的还应该以身作则,多看一些积极向上的好书。
我就是受父亲的影响所以一直以来都特别爱看书,各种书籍我都特别爱看,可以说只要是带字的东西我都有兴趣看一眼的,因此在我们家里最不缺的就是书。或许是因为受我爱看书的影响吧,宝贝也比较喜欢看书,经常是随手拿起一本书就玩就翻看,现在更是会在早上起床以后就开始喊着说想要看书了。白天不上幼儿园的时候也经常会站在墙边看贴画挂图或者是拿着各种故事书要我给她讲故事,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听,直到自己能够记住故事情节和简单的对话内容为止。睡觉前的一个小时也会拿出故事书缠着爸爸妈妈,让我们陪着她一起看书,让爸爸妈妈给讲故事。每当听见孩子喊着想要看书的时候,作为父母真的很是开心!
二、阅读培养的时间和方式很重要
孩子越小可塑性就越强,能从胎儿做起,奠定下良好的阅读基础。在胎儿时期可以由父母阅读,当然也可以选择故事碟片由他人代读,总之是让孩子在阅读声中慢慢成长。等孩子出生以后,家长就可以把故事内容通过言谈的方式讲出来,不需要太刻意的在固定时间内讲,就像说话一样的可以随时随地说给孩子听。这个时间段的内容当然应该是以短小精悍为主,个人认为是以儿歌为主要内容,因为儿歌比较有韵味,朗朗上口也容易被记住。让孩子听书,可以刺激孩子的大脑发育也有助于孩子的语言水平的提高,所以在孩子一岁半之前,我们基本上都是让孩子以听书为主的。等孩子再稍微大一些了,就可以把书交给孩子了,由孩子自己去看去摸去选择想了解的内容。给孩子讲书上的内容时可以是断开的,没有必要非把一个故事给讲完,只需要在孩子看到书上的文字和图画以后,产生了想进一步了解的兴趣时给孩子讲与之相符的内容就可以了。关于这一点想要做好真的会挺不容易的,因为很可能当孩子产生兴趣的时候我们大人正在忙自己的工作或家务,但是任何事情都必须分轻重缓急,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尽量做到以孩子的兴趣为重,要在孩子需要我们陪伴和解惑的时候给予最无私的付出,而不是在孩子不愿意的时候强迫孩子去努力学习我们大人认为必要的知识。此外,做家长的真的不能太心急,不要总是希望看到孩子的阅读效果,不要在给孩子看书和讲故事以后就立即追问孩子记住了多少故事内容,甚至逼着复述故事,这样急于求成会让孩子渐渐失去阅读的兴致的,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不着痕迹的引导与影响,孩子需要的是润物细无声的熏陶!在我们家里,每次给宝贝讲故事的时候我们基本上都不会刻意去提任何与故事内容相关的问题,只是会在宝贝想要接着说故事情节与对话的的时候停下来听她讲故事。我们还会在不拿书本的时候复述故事,在说的过程中会故意装作忘记了后面的内容,这个时候宝贝就会开口讲接下来的故事情节,还会因为帮助了爸爸妈妈而特别开心,这样也就增强了宝贝喜欢看书和讲故事的欲望了。
三、给孩子选对书籍很重要
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最重要的就是要给孩子选对书籍。现在市面上的儿童书籍的种类非常多,每次去给孩子买书的时候都需要花费一番心思才行。随着孩子的成长,逛书店的次数和买书的次数也就越来越多了,慢慢也就有一点经验了。在婴儿时期,可以给孩子购买贴画、挂表之类的,贴挂在墙上会比较显眼也就可以吸引孩子的眼光,抱着孩子经常看看,也就是混个眼熟就行了。等孩子能坐会爬了,可以买一些小手撕不破的软书,一般是以识图类的为主,让孩子可以很随意的自己翻看,也可以对书籍有一定的了解。等孩子再大一些了,可以买“小小动画片”之类的小书,造型要可爱一些,内容以图画为主,添加少量文字,故事内容在百字以内。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购买文字越来越多的书籍。
我们家宝贝看的书籍主要有如下几类:1、识字或者认物的口袋卡,整体比较小,方便孩子手拿和翻看。2、贴图、挂表已经挂历书,可以贴在墙上、挂在墙上,孩子抬头就可以看见,而家长也可以在陪孩子玩耍的时候不必翻书就可以给孩子传授知识了,比如挂历书《三字经》、《弟子规》等等。3、与动画片同步的故事书,如一整套的《花园宝宝》、《天线宝宝》书籍,内容就是动画片的节选,让孩子爱上动画片的同时也更愿意看书,这样也可以尽可能减少孩子看动画片的时间和频率,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好处。4、童话书和幼教类的书,包括有《宝宝启蒙小童话》系列小书、《200个亲子枕边故事》、《语言早早学》以及《宝宝入园准备》等等。5、贴纸书类,如《快乐农场趣味贴画》和《动手动脑贴贴画》等,这类的书籍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思维,提升孩子的情商水平。宝贝特别喜欢,经常拉着妈妈一起看书贴画。每次在经过思考、寻找和比对之后能把贴画贴在正确的位置了,宝贝都会非常兴奋,很开心地为自己鼓掌欢呼,而后动手动脑的劲头儿就更足了。
虽然宝贝还很小,能看的书有限,会说的儿歌不多,会讲的故事也很有限,但是她喜欢看书,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也挺强的,这让我们对她以后的阅读很有信心。当然了,孩子还小,可塑性还很强,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还需要继续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还需要努力培养她的阅读习惯,争取让书香伴随着她成长,让读书成为她人生无法割舍的一个嗜好!
浅谈幼儿早期阅读教育-论文摘要怎么写
摘 要:我们开展的早期阅读教育是幼儿文学活动的充实和整合,是在培养幼儿欣赏、讲述和朗诵等多种能力的有效途径。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益处的,关键是在于教师怎样更好地去引导孩子阅读。
一、早期阅读的教育价值体现及意义
幼儿早期阅读活动首先是作为以一种特殊的交际方式而存在的社会现象,具有社会性。幼儿阅读作为一种主题活动,它具有活动的实践性。幼儿阅读作为一种个体的行为和活动,又主要体现为个体化的心智活动的过程,虽然目前对于幼儿阅读行为的本质还没有较为一致的定论,但不可否认对幼儿而言,阅读是一个高级,复杂的心理过程。
在幼儿早期阅读教育中,幼儿不仅可以得到道德情操美的熏陶,还可以感受到不同的语言、艺术风格的美。早期阅读教育还为幼儿提供参与多种艺术实践活动的机会。幼儿在阅读故事时,需要调动艺术想象力,在脑海里再现作品所展示的图景;幼儿在扮演角色进行表演或编故事时,也要张开想象的翅膀,按照作品提供的线索来表现或发展内容,这样,就使幼儿的艺术想象力得到充分展开,并有各种机会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发展。
二、早期阅读中的两大误区
尽管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已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由于受传统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对早期阅读研究的不足,所以人们还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早期阅读就是提前识字和认字
提到早期阅读,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早期阅读就是提前识字和认字”。这种观点之所以流行,除了受我国对“文字”和“神童”崇拜的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外,还与对早期阅读的错误认识有直接关系。
其实幼儿在多次的前阅读中对汉字的结构、偏旁意义形成初步的认识,在前书写活动中体验文字符号的作用,自然而然的习得一些文字,我们并不反对。但首要的问题是我们应把幼儿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并尽可能使这一指导思想成为阅读教育的指导思想。那些认为“早期阅读就是提前识字和认字”的做法,只会让自己的虚荣拨乱孩子成长的航标。因为识字量的多少并不能衡量出早期阅读活动质量的高下,识字量也不是早期阅读活动成效的佐证。
由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幼儿的早期阅读与小学生正规的读写有着本质区别,它仅仅是一种“读写萌发”,是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为了真实生活的目的而自然发生的学习活动,是正式读写学习的准备。
(二)早期阅读有利于幼儿潜能的开发
这种说法隐含了两个观念,其一是幼儿的潜能开发最为重要,其二是提前读写必然导致潜能的开发。其实真正意义上的早期阅读对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其他活动不可替代的价值,但这种价值并不体现在“开发幼儿潜能”上,而体现在使幼儿通过接触书面语言获得与书面语言有关的态度、期望、情感和行为,培养幼儿认识世界的基本能力,发展其终身学习的能力上。
三、如何才能更好地掌握时机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
教师可以根据早期阅读教育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幼儿的阅读能力进行系统培养,使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获得发展。可以围绕早期阅读教育目标开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内容较为集中的教育活动。
教师可利用大图画故事书去培养幼儿阅读理解的技能,同一内容的图画故事书幼儿人手一册,独立阅读,让幼儿在看书过程中自己感受、体会,获得经验;听赏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反复倾听老师的讲述,不断体验品味,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教师为幼儿提供打乱顺序的图片,幼儿根据故事内在的逻辑规律将图片按顺序排列起来,这有利于培养幼儿有序思维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以下方面对幼儿进行具体的指导。
(一)创设宽松的环境,引发积极的阅读兴趣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在色彩感知、事物辨认、语言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长进,对图书的阅读兴趣也与日俱增。在幼儿园的活动室里,经常会看见孩子们三五成群地欣赏图书。于是我们开始为他们提供有较多阅读信息的环境。
1.宽松自主的氛围。首先,为幼儿创设宽松、自主的阅读氛围。在阅读时,孩子们可以自己阅读图书,也可以和同伴一起看书,还可以围坐在老师的周围欣赏有趣的图画故事。他们在这里自由地选择、观看、讨论,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
2.种类丰富的书。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即利用多方资源为幼儿提供阅读的各种书籍。幼儿阅读的书籍有的是孩子们自己从家里带来的;有的是幼儿园出资购买的;还有的是教师自己收集和购买的,这样一来,孩子们看的书籍种类多了,有关于科普知识的图画书,有关于生活知识的彩页书,还有关于识字、认读、动脑解题的娱乐书籍,更有孩子喜欢的世界著名童话、幼儿故事集、诗歌、儿歌和散文等。
3.无限自由的时间。幼儿园定期的为幼儿开展阅读活动,如:学习故事、欣赏散文诗、进行识字游戏等。但幼儿早期阅读的经验不是仅仅通过几次专门的阅读活动来获得的。因此,除了每周固定的语言阅读活动外,还可在日常活动中为幼儿安排了一些定时和不定时的阅读时间。在自由的时间里阅读,渐渐地,孩子们形成了自主的阅读行为,对阅读活动越来越感兴趣。
4.多元开放的空间。有了时间还要有空间。大部分幼儿园在班级的活动室中设有图书角,让幼儿随时阅读。为幼儿提供的书籍有幼儿熟悉的、不太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三种层次,以保证不同水平幼儿阅读的需要;还有安静、明亮的图书室也是孩子们喜欢去的地方。那儿有各种各样的图书,让幼儿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学习。幼儿在潜移默化的培养和学习中,对书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阅读材料,能动建构、积累和同化阅读经验。教师给予适当指导,鼓励幼儿开展自主阅读活动
早期阅读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了儿童学习的兴趣,引发了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它决不等同于让幼儿大量集中地识字和写字,我们进行阅读活动的意义不在“书”,而在于阅读的过程,也不在于阅读的数量,而在于阅读的质量。
----------------------------
一、论文摘要的定义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除了实在迫不得已,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摘要可用另页置于题名页(页上无正文)之前,学术论文的摘要一般置于题名和作者之后,论文正文之前。论文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具体地讲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结果和重要的结论,有时也包括具有情报价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且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不容赘言,故需逐字推敲。内容必须完整、具体、使人一目了然。英文摘要虽以中文摘要为基础,但要考虑到不能阅读中文的读者的需求,实质性的内容不能遗漏。二、论文摘要的分类根据内容的不同, 摘要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和报道-指示性摘要(1) 报道性摘要: 也常称作信息性摘要或资料性摘要, 其特点是全面、简要地概括论文的目的、方法、主要数据和结论. 通常, 这种摘要可以部分地取代阅读全文.(2) 指示性摘要: 也常称为说明性摘要、描述性摘要或论点摘要, 一般只用二三句话概括论文的主题, 而不涉及论据和结论, 多用于综述、会议报告等. 该类摘要可用于帮助潜在的读者来决定是否需要阅读全文.(3) 报道-指示性摘要: 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一次文献中的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 以指示性摘要的形式表述其余部分.三、论文摘要的写法目前,我国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多采用报道性摘要。即包括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四部分内容。而毕业论文的摘要的写法多是采用指示性摘要的写法,即概括文章的主题和主要内容。在指示性摘要的写作过程中,作者首先应该对论文的写作背景做简单介绍,然后应该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主要是对文章的提纲做简要的介绍,最后要对文章的研究意义进行介绍。四、论文摘要写作的注意事项(1)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2)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发生的研究》,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为了……,对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的发生进行了研究”。(3)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4)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5)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6)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7)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8))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科技论文写作时应注意的其他事项,如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等,也同样适用于摘要的编写。目前摘要编写中的主要问题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现引文,无独立性与自明性;繁简失当。
幼儿学前 教育 对孩子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应当立足于尊重幼儿、培养幼儿的角度,与时俱进,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学前教育 毕业 论文,欢迎阅读!
【摘要】幼儿教育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教育内容不完整,教育 方法 不当,教育主题不明确,是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存在的普遍的问题,加强和改进幼儿教育发展,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幼儿学前教育 家庭教育 情商教育
幼儿教育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教育内容不完整,教育方法不当,教育主题不明确,是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存在的普遍的问题,加强和改进幼儿教育发展,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具有重大的意义。幼儿学前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必须在社会.家庭.幼儿园等多方面的互相配合教育下才能达到的特殊工程。
一、学前教育中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家庭教育是幼儿的第一课程,每个 儿童 从出生到进入社会,约有百分之六十的时间是家庭度过的,家庭教育在儿童早期发展中影响极大,这是因为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思想品质, 文化 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具备着社会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优势.据专家分析,幼儿有如下方面的表现优势:①天然的早期化:②巨大的感染性:③强烈的针对:④间接的传递性.如果家庭教育的优势发挥很好,这对幼儿早期的成长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反之,就会阻碍儿童的发展和成长.由于幼儿在家里受到父母的第一教育,他们幼小,纯洁的心灵中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性.例如:受过家庭礼貌教育的幼儿来到幼儿园后,他会向老师问好,离开幼儿园时会向老师说谢谢.在智力上,这类幼儿也明显比没受过教育的幼儿强,他们反应敏锐,动作轻快,能完成教师安排下的作业,其质量很好.老师要经常配合幼儿家庭进行教育,帮助纠正其不良的习惯.例如:特别幼儿爱吃零食,老师要结合家庭教育,使家长做到在幼儿上学前,让其能吃好早餐.此外,不要给孩子零花钱.培养其从小注重节俭的习惯。
二、幼儿进行情商教育的必要性
幼儿到四、五岁时,脑会长至成人的2/3,其精密的演化是一生中最快的阶段,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尤其是情感学习能力,也在这个时期得到最大发展,6岁以后的情感 经验 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一个儿童此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燥,猜疑、易怒、悲观,具有破坏性,孤独、焦虑,有各种恐惧的幻想,对自己不满意等,以后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将很难把握机会,发挥潜力,可以说他这时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所以,在幼儿阶段进行正规系统的情商教育十分必要,这是奠定人生成败的基础。
三、学前教育的方法
(一)善于掌握幼儿的心理特征
幼儿与成人是两个不同范畴的群体,两者在心理上差异是很大的,只有真正认识这些事实,才能对幼儿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达到预期目标.幼儿的心理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①活泼好动:②好奇好问:③认识具体形象:④模仿性强:⑤无意性大:针对幼儿以上的心理特征,就不能长时间地让幼儿单纯而枯燥地进行活动.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应该热情地.耐心地给予解答.在教育幼儿时,要注意将抽象的东西化为具体.生动的东西〔比如概念和道理〕.便于幼儿理解和接受.要让幼儿多模仿文明的语言和优良的行为.例如:我校幼儿园全部幼儿都出生在农村.所接受到的东西不如城里的幼儿多.农村中好多庸俗.无聊的话语容易被幼儿带入园内传诵,行成 顺口溜 ,久而久之,就容易行成难改口语而流传下来.至于某些下流式的动作.有些幼儿也会模仿.甚至在老师面前也胆做作.因此.加强对幼儿文明语言和优良行为教育十分必要.要经常组织幼儿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这些活动应尽量考虑幼儿兴趣,要有必要地对其进行教育,才能收到良好成效。
(二) 智力开发 要科学进行
智力是在外界环境中锻炼的结果.专家认为,它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决定的.对于平常人来讲,后天因素的作用更具有决定性意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大脑发育与成长大部分是在幼儿阶段进行的,一般可以结合如下几个方面来开放幼儿的智力.①训练幼儿的动作发展:②促进幼儿观察力的提高:③丰富幼儿的语言观念:④提高幼儿 记忆力 :⑤培养幼儿思维能力:⑥鼓励幼儿的创造力.专家认为,要为幼儿提供广泛的生活经验和内容.让幼儿的智力在吸收了形式多样的生活经验后得到发展.例如:在语言传授中.可结合礼貌进行.可让幼儿学习“我爱祖国,又爱人民”.“我爱爸爸,有爱妈妈”这样既学会了语言,又培养了个性和思想感情.为了提高对幼儿的直观教学,可以配合用直观的教具进行.比如:用一个三层式的书架,上面放小玩具:中间放书本:下面文具盒等.让孩子先观察,接着让孩子们说,然后由老师来规范.只有运用形式多样的教法,才能提高其兴趣,激发起其情感,以达到既教书又教人的目的.
(三)艺术启蒙要有新颖性
上面已经提到,由于幼儿个性好动.好问.好玩等.因此不能让其长时间地进行“读写”训练,要让孩子们多接受些艺术启蒙教育,比如: 唱歌 .跳舞.画画等.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他通过美妙的声音,生动形象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音乐的感染力是巨大而不可比拟的.马雅可夫斯基说过:“歌手的声音唤起勇气.”宛转动听的旋律可以使人兴奋,给人带来无比的喜悦,有可以使人黯然流泪.音乐能潜移默化地陶治幼儿的性情,使他们保持良好的情绪,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多些开辟 音乐欣赏 课,让孩子们多接触音乐,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老师在教学中要结合一些简单易懂的歌曲进行.比如:教唱《小猫你别吵》.《一分钱》.《蚂蚁搬豆》.《蝴蝶花》等,培养幼儿的原因素养.此外,让孩子们看看一些简单的画册,激发他们对画画的兴趣,让五彩缤纷的画画在孩子们的脑子中留下印象.要有目的地让孩子学会画一些简单事物.如:太阳.月亮.树木等,画成后,再让他们分别涂上颜色,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在教示跳舞时,先让孩子们观看幼儿们表演的各种节目,主要的朗诵.跳舞等,让他们在脑子里形成概念.上面已经提到.孩子们的模仿性很强,老师只要认真.耐心地教.孩子们肯定学得快,演得很棒.专家认为,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结合音乐的感受,审美的眼光,感情的表达等,对幼儿来说,这不仅可以锻炼优美的体态.培养美好的情感和高尚的情趣,还能开发智力,增长知识,使幼儿变得更加聪明.自信.活泼和健康.
(四)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健时期,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
1、家园结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同样离不开家庭的熏陶。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对孩子的生活照顾的是无微不至,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帮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最大限度的满足孩子的要求,从不在孩子面前说一声:不。结果,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依赖性强的坏习惯。况且幼儿在生理、心理上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其行为习惯尚未真正形成。在幼儿园接受的行为模式,如果家长不配合,孩子回到家后,可能很快便弃之一旁。因此幼儿园的教育是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补充的。
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用家园联系册、家长园地,幼儿成长手册,使家长了解科学育儿的知识,对家长提出一些具体要求,要求家长督促幼儿严格执行,积极鼓励有进步的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可以让家长亲眼目睹幼儿在园的表现,了解自己孩子与其他幼儿之间的差距,同时也增加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寓教育于游戏之中,让家长和幼儿在愉快的环境中,受到教育。
家庭也要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首先,父母要努力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氛围。幼儿在这样的家庭中才会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得到爱心的熏陶,萌发自信心、上进心;其次,要创设优美整洁的家庭环境,使幼儿从小萌发爱美爱整洁,爱护物品,生活有规律等良好行为习惯。最后,要将教师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来,幼儿园要求孩子怎么做的,在家里同样如此要求孩子。这样,才能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
2、榜样激励。幼儿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但他们对来自成人的表扬和鼓励是非常重视的,家长应该利用幼儿的这种上进心理需求,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行为表现,特别是对能够自觉遵循常规的幼儿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就可以使幼儿对正确的行为而获得的正面强化刺激而使其固化下来,而逐渐养成行为习惯。如:为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解决有些幼儿不愿洗手的坏毛病,老师对已经养成洗手习惯的幼儿讲讲自己对洗手的看法,同时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向幼儿出示两张图片,一张图为脏的小手,一张图为干净的小手,然后组织幼儿讨论:“你喜欢那只小手?为什么?”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能说出脏手上有细菌,吃到肚子里会生病的道理。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会洗手,当幼儿洗干净手后,教师及时在班级进行表扬,从而使孩子们逐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3、科学引导。幼儿教育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些教师或者家长很想教育好孩子,养成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但往往事与愿违,这与教育方法不当有关。例如,有一位父母很想教育孩子孝敬老人,但由于爱子心切,吃任孩子挑,钱任孩子花,结果导致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自私任性的坏习惯,对老人却不够孝敬。因此,坚持科学的教育方法,对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喜欢听有趣味的 故事 ,而充分利用故事教育的载体,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为培养幼儿爱惜粮食,我们向幼儿讲述了《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再组织幼儿讨论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启发幼儿爱惜粮食。在故事教育之后的进餐中,扔饭菜的行为明显减少了。
我曾今听过这样一个例子,一天一位妈妈带着自己的孩子出去散步,走到半路时,孩子看到地上有一根羽毛,孩子蹲在地上把玩,妈妈看到了就制止孩子“不要玩,太脏了”,孩子被妈妈拉着走时还不停的回头张望。同样的一件事发生在另外一对母子身上,那位母亲的做法是“你怎么发现这根羽毛的啊?你的眼睛真厉害,可是它太脏了,我们把它带回去洗个澡,让它变漂亮”孩子高高兴兴地带着羽毛回家了,并把它做成了一个小玩具,不仅家长尊重了孩子还让家长和孩子有了一次亲子活动的机会。一件同样的事情却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家长朋友们你们觉得哪一种教育机制比较好呢?
4、言传身教。幼儿的思想很单纯,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所以对于自己第一个启蒙老师——父母的 言行举止 ,尤为上心,父母不雅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误导到幼儿。家长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孩子的表率,来影响孩子、教育孩子,平时能够很好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就往往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妈妈看到垃圾桶旁掉了很多餐巾纸,就对正在玩耍的女儿说:“你看,垃圾都掉在地上了,你是想让家干净还是不干净啊?”然后当着女儿的面把垃圾拣起来放进垃圾桶。此后有这种情况出现,女儿都很自觉地把垃圾扔到垃圾桶。
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就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影响就逐渐发展成一种人生方式。孩子好模仿,思维具体形象,家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孩子学习的直接范例,家长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如排队、让座、不随地吐痰等到细节都是如此,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父母一定首先不做。
5、强化巩固。一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并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需要有一个从陌生到熟练,再由熟练到自由化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反复训练,逐步强化。如有个别幼儿在玩完玩具后,没有把玩具放回玩具柜,我们就要有意识一组织幼儿进行收拾玩具的练习,并多次重复训练,使幼儿养成不用提醒玩完后就能自觉、及时地将玩具放回去的好习惯。行为巩固是指定期对幼儿的行为常规进行检查和评比,使其能够在生活常规的制约下自觉养成良好生活常规和巩固已经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在行为巩固教育时,还使用适当的激励手段来促进幼儿坚持良好行为。在检查中对行为习惯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对较差的孩子个别帮助。检查中行为表现好的孩子在墙报上贴上星星,使其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以激励其他幼儿学习。还在值日生活动中开展了“小小检查员”的活动,每天安排1-2个幼儿担任班级的“检查员”,让他们检查和评价全班小朋友的生活常规表现,对幼儿的良好行为的养成作用很大,能够有力地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综上所述,培养幼儿工作是繁重而光荣的,涉及到方面也很多,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研究和进取,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一、幼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社会需求急剧增大的多元化
重新思考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需要重新思考当前现段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需求点,重新定位自己的专业目标,在培养方向上,注重以服务社会为导向,强调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上强调多角度多方向的进行专业方向的设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是专门培养幼儿教育专业人才的教育基地,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应与时俱进的进行的应改革与发展需要逐步改进和完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设置应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要考虑当前我国所特有的城镇化进程的需要和幼儿科学素养的早期介入的需要以及幼儿的心理素质养成方面的需要,这三方面的社会需求十分紧迫。根据市场经济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当今社会需要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服务社会市场型人才,并对其要求越来越高。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掌握专业的、结合提升职业能力的理论基础知识后,经过分方向的专业培养和综合素质的训练,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一定的创新精神,相信会适应社会的发展并为之服务的。因此,本研究与当前社会需求挂钩,根据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以服务为基本导向,在科学素养、心理素质、城镇化需求等方面改革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以服务为导向的在培养人才规格和课程设置的对应、课堂教学内容体系的更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等对理论和实践方面均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以服务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向改革对策
1.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素质发展”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方向改革《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终身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明确指出要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素质教育蓬勃发展,心理素质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幼儿期作为个体成长的最初时期,是个体素质,尤其心理素质萌发和培养的关键时期。脑科学和心理科学从不同角度证明,幼儿时期是心理素质培养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教育对个体整体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从教育实践上看,心理素质教育是一种发展性的教育,其立足点在于优化人的心理素质。幼儿虽然经验不足,身心未成熟,但其心理结构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可塑性,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对于培养准幼儿教师的摇篮———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有必要专门开设幼儿心理素质发展方向培养专业的幼儿心理素质老师,服务于当前的幼教一线,避免幼儿期心理问题的发生。
2.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幼儿科学素养”方面的人才培养方向改革目前全面实施“科教兴国”的氛围中,科学教育作为培养科技人才和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手段,也日益受到重视。中国人的科学素养位列世界落后行列、发展的水平较低且一直停滞不前的现状已经引起了国人的担心和忧虑,纷纷找原因想策略,而究其根源,是对科学素养的重视不够,尤其是对幼儿阶段,进行科学素养早期介入不够。幼儿期是人的各方面素质发展和萌芽的关键时期,幼儿期的科学启蒙当然就成为能否诞生创新人才的关键环节。所以,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科学领域教育:“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幼儿教育是人才培养的第一步,这一时期的教育要为幼儿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教育的跟在于教师,教育的质量在于教师的质量。幼儿教师是幼儿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对幼儿一生的发展影响重大。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科学素养。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的重要来源是职前培养,应加强对于幼儿教师科学素养职前培养。应重点改革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人才培养方向。
3.改革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城镇化需求”方面的人才培养方向在黑龙江省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同时,教育特别是农村的教育发展已经与城镇化发展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在城镇化进程中黑龙江省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发展最为滞后,且发展不均衡、不公平的问题最为突出。本研究能够打破城镇化进程中学前教育发展瓶颈,并从幼儿园布局调整、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幼儿园管理体制、幼儿园课程设置、幼儿教师教育模式等方面创新幼儿教育发展模式,促进当前学前教育公平,形成城乡互动、协调共进的新局面,使当前社会城镇化进程中中城乡儿童真正的融入到城市的氛围中,实现学前教育的真正公平。
作者:董静单位:哈尔滨剑桥学院
猜你喜欢:
1. 关于幼儿教育的论文范文
2. 幼儿教育专业论文范文
3. 学前教育心得3篇
4. 幼儿学前教育心得体会3篇
5. 学前教育专业学习心得3篇
6. 幼儿教育类论文最新范文
早期阅读是指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从幼儿兴趣人手,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丰富幼儿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激发幼儿识字的愿望,获得有关书面语言的知识,发展幼儿的想象、思维表达能力,从而为幼儿进入正规学校教育做好准备,打好基础。但有些老师和家长对幼儿早期阅读的内涵认识片面,在教学中片面追求数量、效率,忽视对幼儿阅读兴趣、习惯的培养。从长远看,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也是极为不利的。人们常会感到困惑:孩子不识字,怎能阅读呢?其实,婴幼儿阅读与学龄阶段的阅读大有区别。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只要是与阅读活动有关的任何行为,都可以算作阅读。如用拇指和食指一页一页地翻书;会看画面,能从中发现事物的变化,将之串联起来理解故事情节,读懂图书;会用口语讲述画面内容,或听老师念图书文字等等。对于幼儿早期阅读的教育,应该是终生养成性的教育,阅读是将要伴随孩子一生成长的活动,早期阅读并不在于单纯发展孩子的阅读能力,还要让孩子通过各种途径,接受各种信息,形成:看、听、读、写一整套的养成性教育,为幼儿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正因为幼儿早期阅读很重要,所以要通过不同方式来促进幼儿早期阅读。一、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使幼儿对阅读产生内部动力一直以来,因幼儿不识字或只能识别少量的、简单的文字而产生了很多阅读障碍,若只是一味地强迫幼儿进行阅读,就会使幼儿产生厌烦的心理,因此,教师运用多种方法,指导幼儿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1.及时的进行表扬奖励每个幼儿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奖励,可以就运用幼儿的这一心理,指导幼儿阅读,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如:若孩子在阅读活动中语言连贯且紧扣画面主题,声音洪亮,用词恰当等,表现非常出色,问题回答的特别好,这时就可及时的给予奖励,幼儿得到的表扬奖励越多,他(她)就对这一活动越感兴趣,他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越高。如:大班一幼儿在朗读图书时,一开始是小声读,但是很认真老师看见后及时夸奖鼓励孩子一下有信心,声音也大了许多,从孩子的面部表情来看他是在快乐中读书很享受这个过程。2.教具色彩鲜明,拟人化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的,喜欢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喜欢拟人、拟物,喜欢给周围的一切都赋予生命和情感,因此,在环境布置、教具的制作及教学当中的版面设计,都尽量体现拟人化、动物化的特点,使幼儿对阅读产生极大的兴趣。老师在上课中赋予故事中所有人物动物生命化,孩子听故事是很投入的就像他身边发生的事情一样,他会很主动很积极的去想象,在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各种能力。3.实行点化教学用录音机分别录下幼儿阅读的声音,让幼儿猜猜这是谁的声音,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师要让幼儿阅读故事《小羊过桥》,首先,课前把故事画面制成一张张幻灯片,让幼儿帮动画片配音(讲述画面),教师用录音机录下他们的声音,让大家听一听,谁给动画片配的音最好,就选他当“最佳配音员”,给他戴上花冠。在活动中以孩子为主请他们在学习中担当一定的任务这样孩子的积极性和兴趣会更高。4.设置悬念引起幼儿的阅读兴趣每一本书都是有剧情的,所以设下悬疑就是一个最好的方法,孩子们的好奇性都是很重的,所以在故事到高潮时停下来让他们自己阅读自己思考,这样他们更主动,也更喜欢阅读,或是故意设下一个和故事不一样的结局,这要让教师先用语言创设一种好象是不合常规的情景,如教师:有一只大老虎,他的牙齿可厉害了,可最后却让一只小小的狐狸把它的牙齿全拔掉了,你想不想知道,小狐狸是怎样把它的牙齿拔掉的?那等你看完了这本书,你就全明白了。二、创设适宜环境,提高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在幼儿阅读活动中至关重要。向幼儿提供含有较多阅读信息的教育环境,不仅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还能巩固阅读效果,让幼儿在丰富的阅读环境中,充分感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方面的语言知识,主动去探索、发现,以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关研究指出,人的主要阅读能力,是在3-8岁期间形成的,怎样在学前期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早期阅读环境,为他们进入学校后的书面语言学习及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目前幼儿园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1.为幼儿提供阅读的材料在学前阶段,幼儿所接触的书面语言一般是他们已知道的东西的文字代码。从幼儿认识书面语言这一特点出发,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有的放矢地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材料,并摆放在幼儿容易拿到的地方,让幼儿自由地选择阅读材料,自主地进行感知、体验、探索。例如:在每次阅读活动前,教师在活动区、图书角里要提供相应的新图书,新图片,并向幼儿介绍图书、图片的名称和内容,以激发幼儿阅读的欲望和兴趣。在阅读活动结束后,可开展角色游戏活动,让幼儿挑选最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或者讲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故事情节,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在为幼儿提供阅读材料时应注意三点:1、图画色彩鲜明、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2、与幼儿生活有关,图画内容简单具体有趣,能让幼儿有兴趣看下去,并让幼儿有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机会。3、文字正确优美、朗朗上口,句型短而重复。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为"幼儿听读游戏识字"教材是比较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早期阅读材料。这套教材图文并茂、语音规范、语义浅显、题材多样、知识面广,幼儿通过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磁带、看色彩鲜艳的画书、读朗朗上口的文字,通过游戏和生活,逐步将口语符号与文字符号联系起来,自然地过渡到早期阅读。2.提供阅读的机会和场所早期阅读活动重在为幼儿提供阅读经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阅读内容,为幼儿提供阅读机会和场所就显得十分重要。根据幼儿听读游戏识字教材,利用一切机会和场所,将季节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幼儿的日常生活等与阅读教育相结合,让幼儿充分享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方面语言的知识,通过不断的感知内化,积累阅读经验。同时,尽量为幼儿提供时间和机会,让幼儿自由地选择交流对象、交流内容、交流地点,进行阅读交流活动。幼儿科学汉字教育"实验中,在幼儿园里注重开设幼儿阅览室的研究。根据幼儿认知水平,根据幼儿阅读的材料、形式的需要,把阅览室划分为几个区域,即:资料库房区、主要阅览区、分散阅览区、视听阅览区、辅助工具存放区。还设置了"天天读句角"、"说说心里话"、"我与字宝宝交朋友"、"排图角"、"我们爱读书"、"图书为什么哭"等栏目,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幼儿提供了内容丰富的幼儿读物,并保证读物每月换一次、短句每天换一次,安排一定时间让幼儿自由阅读,使幼儿将已有的阅读经验同化于自主阅读之中。我们发现幼儿通过科学汉字教育活动,会自由地选择阅读内容,选择交流的方式,挑选自己喜欢的字宝宝、说上几句与字宝宝相关的小广告,小故事,幼儿也会戴上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头饰与墙上的小动物进行交流,有的还会把最新的消息告诉同伴和教师。3.建立互动的阅读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早期阅读教学活动的重要构成因素。幼儿阅读兴趣的产生,阅读能力的发展离不开与阅读交往的相互作用。在轻松、愉快的亲密气氛中,读些书给幼儿听听,引导他们选书、看书、读书;引导他们发问、讨论、思考;引导他们进行绘画、表演、歌唱、做游戏等阅读延伸活动。通过这些努力,可以发展幼儿的阅读技能,使幼儿产生阅读的快感。我们还十分注重家长的参与。许多研究表明:父母越早开始、越经常和孩子一起读书,孩子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知识面就越广。家庭环境及父母阅读习惯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在有空闲的时候,我们的家长常常会给自己的孩子朗读一两个小故事:能和孩子一起看看幼儿读物。有的家长还很善于引导自己的孩子,在讲完故事后一起交流感觉;提一些问题让孩子动动脑筋;或者一起扮演角色进行表演等。我们的家长和幼儿之间的关系变的更加亲密、和谐。三、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发展幼儿的阅读能力根据早期阅读教育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幼儿的阅读能力进行了系统地培养,开展了一系列的阅读活动,使每个幼儿的阅读能力在不同水平上获得发展。把生活阅读、课内阅读,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采取多样化形式,让小朋友参加活动,即:集中式,采取相对集中的阅览形式,让小朋友集中阅览,教师可在集中阅览中,全面观察多数幼儿的活动情况,予以集中指导;休闲式,采取比较分散、较随意的阅览形式,幼儿选择阅读资料后,可三三两两地、自由地、分散地到小型活动区或个人活动区进行活动。教师可在休闲式的阅览活动中,观察个别幼儿的活动情况,予以个别指导。还开展了每周一次阅读日活动、读书比赛活动、创编故事活动、故事情节表演活动、一封信活动、竞选故事大王活动、制作小人书活动、认识书店主题教育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逛书店"活动,让家长有意识地用自己对书籍的热情和兴趣去感染孩子,从而意识到自己应成为孩子阅读的启蒙老师。设置了"心意录","三八"节让孩子给妈妈说心里话,"教师节"让孩子给老师送上一句祝福,"六一"节让孩子互相说句鼓励的话;设置了"小白兔电视台",每天请一名幼儿当小播音员,为大家播放一则新闻,朗读一首儿歌或介绍一本读物;还设置了"大风车剧场",让孩子在剧场里愉快地表演"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白雪公主"、"七色花"等,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培养了幼儿的竞争意识,发展了幼儿的语言,提高了幼儿的阅读能力,还有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游戏活动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幼儿是好动、好模仿的,因此每当阅读内容中出现有趣的角色或动作时,就鼓励孩子们学学样子,孩子们对此乐而不疲。活动后,又提供一些简单的道具,开始了表演游戏,当孩子们戴上头饰,拿上道具表演故事时,台上台下相互呼应,时而全神贯注,时而手舞足蹈,乐不可支,幼儿对这些游戏的浓厚兴趣,不知不觉中也有效地促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0~6岁的婴幼儿时期,是人的生命的起跑线,是人的智慧潜能开发的关键期。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在《人类特性的稳定与变化》中,通过对千名儿童的追踪分析,提出了著名的假设:若以17岁时人的智力发展水平为100,则4岁时就已具备50%,8岁时达到80%,剩下的20%,是从8-17岁的9年中获得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早期阅读、计算能力对日后的智力发展影响最大。这两项构成了一些儿童的主要学习障碍,早慧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喜欢阅读。所以教师、家长应以开放的态度与幼儿一起探索和学习,在活动中即使幼儿的朋友又是幼儿的引导者和支持者,创设有系统的、安全的、层次分明的阅读环境,有效地开展早期阅读教育,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
[提要] 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是以线条、色彩、结构塑造形象的视觉艺术。幼儿美术活动的价值在于它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同时也赋予了幼儿主动学习和发展创造能力的机会,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 就儿童而言,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潜力,学前儿童美术创作中的创造力是指创造出对其个人来说是全新的前所未有的想法或作品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在作品中反映出来,还从其创作的过程中显示出来,孩子的偶发奇想常常孕育着创造的火花,在孩子美术活动的过程中,创造是永恒的主旋律。 那么如何有效地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呢?笔者认为: 一、观察了解幼儿,满足幼儿的表现需要。 1、了解幼儿活动开始时的兴趣,满足幼儿的表现需要。 2、了解幼儿活动过程中的状况,给予幼儿适时的指导。 二、充分尊重幼儿,还给幼儿自由、自主的活动空间。 1、信任幼儿,坚持艺术表现无对错。 2、减少规定,还给幼儿自由、自主的活动空间。 3、尊重幼儿,给儿童的活动提供一段不受评价的时期,使其自由想像不受阻碍。 三、帮助幼儿成为美术活动的真正主人。 1、通过各种途径丰富幼儿的经验。 2、引导幼儿掌握美术基本技能。 3、帮助幼儿进行创造性的画面表达。 [正 文] 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是以线条、色彩、 结构塑造形象的视觉艺术。美术以它的直观性、可视性、 形象生动对幼儿有很大的感染力, 幼儿美术活动的价值在于它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 同时也赋予了幼儿主动学习和发展创造能力的机会,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 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表现自我和与人交流的需要, 对孩子来说,美术首先是孩子自我表现的一种方式, 在幼儿尚不能自如地运用语言文字这种成人约定俗成的文字符号系统与人交流时,美术成了他们表达思想、 宣泄情境、想象和创造他们自己世界的一种有效途径。 就儿童而言,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潜力,儿童的创造力是指创造出对其个人来说是全新的、前所未有的想法或作品的能力,在学前儿童美术发展过程中,从涂鸦期开始的乱涂,逐渐画出什么东西,并给它命名,到象征期为事物象征性地创造一个多半是不完整的、粗略的轮廊的形象,再到图画期用画来表达多种概念都显示出他们独特的创造力,这种能力不仅在作品中反映出来,还从其创作的过程中显示出来。在幼儿美术作品中,他们可以打破成人美术的条条框框,出现一些在成人看来既可笑又非常可爱的现象。这种超常规独特的现象,正体现出幼儿大胆的想象和神奇的创造力。在幼儿美术创作过程中,他们先是通过感官对外部世界审美客体有情感的感知,伴随审美经验在记忆中的储存,再经过手的技能运作活动,创造性地用作品来传达内心的活动。这一过程带有明显的个人色彩,概括地说,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创造包括两方面:一类创造是实在的可视形象的创造。这就是我们常看到的儿童的绘画作品,手工作品中那些不合逻辑的构思、不合比例的造型、主观想像的色彩、随意安排的空间构图等。另一类创造是幼儿审美心理意象的创造,这是幼儿基于自身的审美需要和审美能力在特定具体的审美理解活动中的一种创造。《纲要》中的艺术领域对两类艺术创造都做了说明,并且特别强调审美心理意象的创造。指导要点里第二条指出“幼儿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巧和标准要求的偏向”。内容与要求第三条也强调“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 综上所述,创造是幼儿美术活动的核心,是永恒不变的主旋律,那在美术活动中如何有效地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呢?笔者以为: 一、观察了解幼儿,满足幼儿的创作需要。 实施教育,观察先行。作为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教师只有通过观察才能判断幼儿学得是否主动、 积极,才能真正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1、了解幼儿活动开始时的兴趣, 满足幼儿的表现需要。 在美术活动中, 教师应运用有效的手段去了解幼儿的创作兴趣,灵活实施活动方案, 以适应幼儿的创作需要。如结合“三八”妇女节, 我们开展了《我爱妈妈》的命题画创作活动。多多(系化名)小朋友的爸爸、 妈妈都在美国, 多多根本没有和妈妈在一起的生活体验,所以他对这次的命题画毫无兴趣。我通过和他交谈, 发现他对星期天和奶奶游儿童乐园的场景津津乐道, 我就建议多多把它画下来,多多欣然接受, 在我的辅导下,一幅《快乐的星期天》跃然纸上, 画面上的多多神采飞扬。由此可见, 当幼儿认为老师的命题妨碍了他的表达方式,或是幼儿近日的生活体验中有他更感兴趣的、 更愿意表达的内容时, 老师可以通过和幼儿交谈或个别辅导,临时改变活动内容,去顺应幼儿的表现需要, 调动幼儿创作的积极性, 尽可能为每个幼儿提供从自己的兴趣出发进行学习的机会。 因为“兴趣”往往是孩子主动创造学习的源动力。 2、了解幼儿活动过程中的状况, 给予幼儿适时的指导。 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幼儿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需要,有的需要具体的指导, 有的需要的只是鼓励和支持。例如绘画《马路上的汽车》, 有一位小朋友在宽阔的马路上画上了公共汽车、 大卡车,后来,他很想再画一辆洒水车,可尝试了几次都画不好,反而使画面更加凌乱,最后他决定放弃。这时, 我及时引导他把洒水车和其它汽车进行比较, 找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鼓励他再试一试, 由于我的及时鼓励和指导,这位小朋友再一次有了创作热情,最后他成功了。 因此,教师只有仔细观察幼儿的创作过程, 才能了解幼儿何时需要何种支持、鼓励和帮助, 以避免幼儿产生畏难情绪,进而对美术创作失去兴趣, 影响幼儿的发展。 二、充分尊重幼儿,还给幼儿自由、 自主的活动空间。 心理学家罗杰期认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这就是说,宽松的心理环境是人们发挥创造性的前提。一些研究也表明,在心情良好的状态下人的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解决问题迅速,而心情低沉或郁闷时,则思路堵塞、操作迟缓,无创造性可言,对于幼儿来说,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来自于教师的信任尊重。 1、信任幼儿,坚持艺术表现无对错。 幼儿在进行美术活动时,要把他们的所见、 所想、所感通过视觉媒介转化成为自己的作品, 他们不是按照事物的原型如实地复制, 而是创造出与他们想要表现的事物具有相同特征或结构的形象, 这其间有幼儿自己对事物的理解、经验,也有在经验之上的想象、 创造的参与。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领域内容与要求第三条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个幼儿的的想法和创造, 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 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所以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幼儿毫无拘束地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感, 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表现及艺术创作,让每个幼儿都能享受成功的欢乐, 始终坚持艺术表现没有对错之分, 因为孩子绘画的表现方式本来就没有外在的标准,即使最简单的线条, 也能被用来表现很复杂的事物,例如:一次秋游结束, 我组织幼儿用笔把自己途中看到的美丽景色画下来, 有的小朋友画了秋天美丽的菊花,有的画了秋天丰收的水果, 有的画了秋天的公园、小朋友在拾落叶等等, 这些幼儿的绘画作品构图合理,色彩明快,线条运用得也较流畅, 基本上能反映秋天的特征,也符合活动的目标。 于是在布置画展时,我将这些作品挂在醒目的地方,并组织幼儿评价, 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岂料,这时, 贝贝(系化名)小朋友说:“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呢?”其实, 最初我已经考虑尽量把全班小朋友的画都展示出来, 只因为贝贝的画实在看不出内容,乱七八糟的线,有的红、有的黄、有的灰, 依稀可辨几片树叶。所以这次就没有把他的画拿出去。 听他这么一说,我把他的画拿出来。“贝贝, 没有展示你的画是老师的疏忽,不过你能不能跟小朋友讲一讲, 你画的是什么? ”贝贝拿着他的绘画作品大声地说:“我画的是秋天的风,秋天的风是金黄色的, 它把树叶吹黄了;秋天的风是灰色的,因为它吹在身上有点儿冷; 秋天的风还是红色的,因为它把苹果吹红了。 ”听了他的介绍,我瞠目结舌, 原来“乱七八糟”里面还有这么丰富的内容,秋天的风竟然也能画得这么精彩! 不拘一格的表现方式正是幼儿创造性的表现呀! 又如:一次写生活动《电视机》, 在引导幼儿观察了电视机的外形特征之后,幼儿开始作画,只见玲玲(系化名)小朋友画的电视机上还装上了两个轮子, 当我问她为什么给汽车装上轮子时, 玲玲回答说:“电视机太重了,奶奶想搬搬不动,装上轮子就省劲多了, 连我也能推动哩!”听了她的一番解释,我不禁咋舌, 孩子的想象真是我们大人无法企及呀! 我及时鼓励了她的大胆想象,而没有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她的作品, 因为创造力正是萌芽于孩子天真浪漫的幻想之中, 他们的偶发奇想常常孕育着创造的火花, 对于孩子来说绘画最重要的价值是使孩子蕴藏的创造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说不定哪天电视机就真的给装上轮子哩! 2、减少规定 ,还给幼儿自由、自主的活动空间。 人人生而具有创造性,但不一定都能表现出来, 它需要自由的空气、激励的土壤。过多、过细、过于整齐划一的限制必会阻碍创造力的发挥。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应尽可能减少规定让 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决择并有创造的自由, 才能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感受,进行大胆的创作。 譬如在以“金色的秋天”为主题的美术活动中,我先带领幼儿秋游, 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 然后引导幼儿想象秋天丰收的景色,最后与幼儿一起讨论创作计划, 如“你打算表现秋天的什么”、“你准备选择什么样的材料”、 “你想运用什么方法”等等,让幼儿自己设定创作内容, 自由选择创作材料,有的幼儿选择了多彩的橡皮泥, 说要用橡皮泥制作秋天的各种水果,有的对绘画情有独钟, 有的是多管齐下,又是折又是剪又是贴。在我们的鼓励下, 幼儿不断创新,一幅幅集画、折、剪、贴为一体的错落有致、生动活泼的秋天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纵观整个创作过程,幼儿极其投入,注入了满腔热情。由此可知, 教师应帮助幼儿考虑自己的计划, 并让幼儿按自己的方式和意愿去尝试创作,并给予充分的创作时间, 这将对幼儿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助于幼儿创新意识的形成。 3、尊重幼儿, 给儿童的活动提供一段不受评价的时期,使其自由想像不受阻碍。 即不轻易评价幼儿的创新成果,这样会给他们的创造心理带来安全感,消除其怕受评判的紧张情绪,以使他们无所顾忌地自由创造。在教育活动中常有这样一种做法:教师在巡回指导时,觉得某一位幼儿创作的作品不错,于是就将他的作品拿起给其他儿童看,其实这是一种不适宜的教育行为。它既打断了创作者的思路,又为其它的幼儿提供了模仿的对象,阻碍了幼儿创造力的发挥。因此,给幼儿提供一段不受评价的时期,这是儿童发挥创造力不可缺少的条件。在尊重、信任、容许、赞美的环境中,幼儿消除胆怯和依赖心理,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发挥出创造的潜能。 三、帮助幼儿真正成为美术活动的主人。 1、通过各种途径丰富幼儿的经验。 丰富的经验是从事艺术创作的原材料。美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来自现实生活本身并且经过创作者亲身体验过的知觉材料远比间接的知觉刺激重要得多。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教师可以经常带幼儿走出幼儿园,通过参观、散步、郊游等方式去亲近自然、了解社会,平时可以为幼儿选择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特点、有趣的、另被他们理解的美术作品,引导他们去欣赏,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 2、引导幼儿掌握美术基本技能。 美术是一种符号系统,幼儿在借助于这一符号系统进行情感表达时,必然受制于他们所使用的美术媒介。在美术活动中,有的孩子会因为美术技能的限制,不善于或是不能将自己想要描绘的事物表现出来,这时孩子可能因不会画而变得不愿画,他的创作欲望就会爱到压抑。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领域内容与要求第四条提出“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地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指导要点第三条也提出“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所以帮助幼儿掌握美术基本技能,并创造性地运用于自己的创作中,显然是必须的。 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美术基本技能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使用。可多运用启发式教学,侧重运用观察、体验、联想、欣赏等方式进行,重在帮助幼儿掌握运用各种美术工具、材料的方法。 3、帮助幼儿进行创造性的画面表达。 画面表达是指儿童通过美术的工具和材料,把知觉和体验到的东西用造型、色彩和构图等艺术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引导幼儿从表现对象的整体结构出发,着重于事物的神韵。例如,创作“放风筝”,需要学习画动态的侧面人物,表现小朋友放风筝的快乐场景。我没有直接去说教怎样画,而是先带幼儿去放风筝,引导幼儿观察同伴放风筝时的神态、动作,并与静态的侧面人物作比较,找出其不同点。让幼儿体验放风筝的乐趣,在此基础上再指导他们创作“放风筝”,鼓励多样化、个性化的表现形式,发现幼儿新颖、独特、富有情趣的想法,随时加以肯定,促使他们进一步完善,这样有利于幼儿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艺术 2、《学前儿童音乐与美术教育》,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 3、《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06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采集或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来源:
一、有利于幼儿的学习和生活
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孩子的智商和情商发展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小孩子的智力和身体都处于成长发育的阶段,他们的智力还没有发育成熟,学习能力也没有得到培养。这个阶段,突然让他们学习小学的知识肯定是吃不消的,不管是心理上还是身体上。
二、有利于提高幼儿对世界的认知
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可以提高幼儿对世界的认知,丰富他们的知识。幼儿拥有稳定的情绪和丰富的情感,对幼儿的成长的意义重大。通过对幼儿价值观的研究我们知道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之中更加能知道自己想要去了解的知识领域是在哪,幼儿是个体发展的知识能力的快速发展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可以发展良好的个人品质,同时也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有利于幼儿未来的发展
小时候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长大了也不会差的。从小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孩子未来的学习和生活的发展。这种方式太过急于求成,这是不对的,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很多孩子就是这样,在幼儿园会读书,会认字,会写字,但是上了小学,成绩反而不如别人好。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情感和价值观的结合,这就让我们构建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不管是家长和老师都要发挥我们的主导作用,见识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知识素材,让知识融入生活,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为未来的创立一个良好的目标。幼儿园让幼儿强制地学习书写、计算等学习,幼儿在枯燥的学习中生活,缺乏了游戏的时间,缺乏自由。
以上就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个优秀的开题答辩范文,小伙伴们可以仔细研究其中的内容,为自己的毕业论文寻找一些灵感,更多论文相关内容,请关注本平台,小编会做及时的整理与发布。
要成为一名全优的教师,必须要具备三个条件,即师德、师智、师能。师德主要指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师智主要指有广博的知识、精湛的业务和敏捷的思维;师能主要指具有胜任教师工作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师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的师德和人格。
因此需要我们树立良好的幼儿教育观念
(一)、树立正确儿童观
儿童和成人一样,是享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他们的需求应受到尊重并得到满足。因此教师与幼儿交往时的态度、方式都应让幼儿感到安全、没有压力、受重视,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爱和尊重。、
(二)、树立科学的幼儿教育观
当我们把幼儿看做是主动的学习者,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师教了,不等与幼儿学了,教师教完了,不等与幼儿学会了。老师准确地把握把“教”,什么时候“教”, “教”什么。在幼儿园中重教育过程,轻教育结果。教育内容是全面地、启蒙性的,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以培养兴趣为前提教育活动。
(三)、良好的教师观
新的教师观念认为:教师工作不仅仅在付出,在同时也在发展着自己,完善自己,是教育过程的研究者,是一个不断充实、完善
的自我发展者等教育观。
所以,我们幼儿教师应该成为一个终身的学习者,不断学习,不断自我成长, 才能促孩子发展,才能为孩子一生发展奠定基础。
二、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
《幼儿园工作规程》颁布以前,不少人误将教师画、跳、唱、弹等技能视为教师的教育素质,但实践表明,这种想法是片面的。这种个人专业技能方面再好,也不一定是合格的幼儿教师。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觉得,幼儿教师的素质关键是教师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的观念和能力。那么幼儿教师要具备那些素质和能力:
(一)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二)要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必备的专业技能
记得有一位园长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一个好的幼儿园教师的难度,不比当一个好教授的难度小。
(三)教师要有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施教能力
一是生活化,选择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为教育内容,利用身边现有的材料和场所,二是兴趣性和生成性教育内容应该是幼儿感兴趣的,不是感兴趣的也要通过一定方式让孩子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每个孩子的情况。
因为都学过教法这点就不多讲了。利用我们所学的游戏的方法,用幼儿能接受的教学语言,面向全体幼儿,全面施教。幼儿园
教师要做全才。幼儿园教学是不分科的,各领域相互渗透的。
(四)、要有较强的观察力(扑捉信息的能力)和探究能力
对孩子的观察、对其他事物自然想象的观察等。比如:落在地上的雪,同样都是阴面,是土地上的先化,还是落在石头(铁盖)上的先化?为什么?这就需要做教师的去观察、主动去探究。再如:世界上最小的鸟是什么鸟?(蜂鸟)最大的鸟是?(鸵鸟)大家都知道,小动物是孩子最感兴趣的,他可能会问老师鸟都吃虫子吗?有吃虫的、也还有吃米粒的(还有吃草叶等植物的鸟),鸟都怎么吃虫子?(有的鸟很聪明借助于小棍捉虫吃,是人与自然节目播的)。
(五)、要有使用媒体教具和自制玩教具的能力
主要是自制玩教具,因为我们周围生活中的自然资源很丰富,我们要动脑、动手去制作符合教育需求的玩教具。丰富幼儿的生活,美化环境。另外,实际生活中使用多媒体是必不可少的,如:正确使用实物投影仪、会用电脑查找资料,制作课件等等。
(六)、要有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要学会与孩子交流方式方法;要学会与同事合作艺术;还要学会与家长沟通技巧。
教育幼儿不单是幼儿园教师的事,家长有义务配合幼儿园工作。与家长沟通不等于告状,要在沟通中使家长知道幼小的心灵需要我们共同呵护。因此在形式上,对采用一对一的形式,显示出对孩子的尊重。有的可以一对多,就是采用召开家长会的形式;还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内容上,可以介绍孩子在园一天参与活动
的表现如何,情绪怎样,习惯养成等现象;也可以是发现的个别现象(比如:孩子老咬指甲,都出血了,就是不听话。与家长一起找原因)不管怎样,教师与家长讲话要讲究策略,不能信口开河,语气要婉转,表达要清楚。不要以为与家长熟了,就把孩子的毛病直接讲给他听,如:你们孩子老咬指甲,都出血了,就是不听话。孩子听见了心理紧张,家长听了这小毛病你都不改,打!家长也可能采取管不了就不管的消极态度。那么就没有达到沟通的目的。应和家长一起分析孩子咬指甲的原因??孩子咬指甲或咬其他物品是内在精神压力的一种表现方式。例如:孩子不愿上幼儿园、幼儿是父母或教师管教得严厉等。在强烈的心理压力或高度焦虑的情况下,开始咬指甲或其他物品,一旦形成习惯,即使不紧张,也会经常发生这种现象。告状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更咬,只有从消除孩子精神压力入手,要和家长共同商讨孩子咬指甲的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办法,(多肯定孩子的长处,多鼓励,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心情愉快等)一般说,劝戒和责罚不能取得好效果。尤其是有矛盾的时候,应更要注意。
(七)、幼儿教师要有健康身体和心理
教师要有好身体和健康心理,好的身体才能保证活动的开展,另外教师本身就是课程,教师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幼儿。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心态会给自己和孩子带来快乐,所以要幽默一些。因为你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你就要具备什么素质。教师好的心态对幼儿的影响是很大的。教师有颗宽容的心,孩子
会没有压力的快乐的度过每一天,教师对孩子的教育就会从正面入手,就不会挖苦、讽刺孩子,而是积极的鼓励孩子,赏识孩子。就会对孩子做出积极的评价。从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就是母爱。教师要像妈妈一样爱每一个孩子。
1.用爱的目光关注孩子。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是心与心沟通的桥梁,爱的目光是孩子成长的营养源。作为教师应每天注视孩子,用赏识和赞许的神情告诉孩子:“你太好了,你让我骄傲。”每天去反思自己“对孩子,爱的目光足够了吗”?
2.用爱的微笑去面对孩子。
微笑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他像穿过乌云的太阳,带给人们温暖,微笑是爱的语言,是表达爱意的最佳形式,作为老师,面对孩子微笑,传递给孩子的信息是“我爱你,孩子”。
3.用爱的语言鼓励孩子。
爱的语言能够培养出懂得爱的孩子,而爱心是语言流露的源泉。作为教师,应该经常鼓励孩子。“孩子,你真棒”,使其产生成功的体验。
4.用爱的渴望调动孩子。
渴望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因为人总是在得不到的时候最想得到,轻易得到的反而不珍惜,因此,调动孩子,让孩子在朝思暮想中获得爱,使他们明白,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想寻找快乐就要自己
去努力。聪明的老师总会给孩子留点“渴望”的余地。
5.用爱的细节感染孩子。
光给予孩子爱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让孩子学会体验爱、收集爱,作为老师应让孩子从生活的细节中学会发现爱、感受爱,使其化为对生活、对周围人的热情。
6.用爱的管教约束孩子。
爱孩子绝不是纵容孩子,放任自流。因为过度的爱往往会剥夺孩子童年的快乐。作为教师应适当约束孩子,让他们从小懂得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7.用爱的胸怀包容孩子。
所有生命都该得到尊重。包容孩子,让他们有重新开始的机会。作为教师,应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去包容孩子的一切,包括他的成功与失败,正确与错误,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可塑之更多精品源自 3 e d u 试题 才。
8.把的机会还给孩子。
爱就像口袋,往里装时是满足,往外掏时是成就,付出爱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作为教师,应该把爱的机会还给孩子,让他们体验到:索取可以使人满足,但付出才是真正的快乐。
三、幼儿园一日常规中对教师的要求
(一)、要具备“六勤”(六多)
六勤:
眼勤(多看)每个孩子都在我的视野范围内、看书、看电视、
查电脑, 丰富自己的知识,还要会看他人的言行举止,他人就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他的长处我学,他的不足我戒,做个有心人。 耳勤(多听)要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听领导的指导同时的建议、家长的呼声等等。在教学活动中看这回答问题的孩子同时要听其他的孩子的声音。通过多听,反思自己的工作。 脑勤(多想)想什么?和在座的老师互动一下。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我应该培养孩子什么习惯,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听话:需要会听话的孩子、敢说等等)想我用这种材料做什么玩具等。多思多想才会使人更聪明,反思是多想的具体表现。
手勤(多做)看到、想到、听到就要做到。实践出真知。
嘴勤(多说)要和孩子、家长、同事、领导说即多沟通、多探讨。安全工作需要嘴勤,可以避免意外伤害事故。
腿勤(多走)时刻与孩子一起活动,陈鹤琴先生说:“如果你要了解儿童的个性和兴趣,明了儿童的能力和情感,自己一定要参加到儿童的队伍里去。”
比如:在户外活动前,走出去(腿勤)看看(眼勤)大型玩具上脏吗?(脏了擦一擦再玩,行动告诉人们你是尊敬孩子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卫生习惯等)是否有破损的地方(脑勤),(如有即使反馈给领导(嘴勤),展现出你的责任感、安全意识等,随是小小的举动暗含了许多教育内容),体现出教师一切为孩子,出去学习、家访等。
再如:有一所中心园的教师到一幼儿园参观,看到一个自制数
字分解组成器玩具,一拉罐做成的,很欣赏。我问她:“你看了以后你会怎么做?”他说:“把数字换成图形、或做成认识单数双数用不同颜色区分开。”说的很好,走出来学习就应这样举一反三。
(二)、要做到“六心”
即对待孩子以“爱”为首,我们幼儿教育就是“爱”的教育,“爱”的需求是幼儿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因此要做到喜欢孩子要真心、孩子生活要关心、教育孩子要精心、观察孩子要细心、引导孩子要耐心、服务家长要热心。互动一下:
喜欢孩子要真心:是基础,你不真心喜欢孩子,我想您不会心甘情愿的做幼教工作,只有真心喜欢孩子,你为他们付出才会无怨无悔。
孩子生活要关心:孩子的心情怎样、天气变化了衣服穿的多少、孩子病了吗?怎么不愿动?等等都要关心。
教育孩子要精心:生活无小节,处处是教育。教学无小事,事事要精心。《资料汇编》中落实新《纲要》执行新《常规》中有详细的要求,大家应熟练掌握,以便更好的指导工作。
观察孩子要细心:每个孩子的言行举止要尽收眼底。孩子对什么感兴趣、为什么他不愿参加活动等都要心中有数。看到了才能有针对性的去解决问题。
引导孩子要耐心: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水准来要求孩子,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不能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个孩子,要耐心的引导幼儿学习,让他们在不同水平上有提高。
服务家长要热心:前面已经设计到了就不在讲,自己在工作中去体会,因为我们在座的有的也是家长。
其实这“六心”是在活动过程中综合体现的,怎样去把握这是艺术,为什么说:因为教师,即是一个职业,也是一种艺术。“艺术”在这里的含义是,做一件事情没有固定模式,而是应该在活生生的过程中去把握,对幼儿教师的挑战也正体现在这。
(三)在生活中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这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说的。教师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是终身的。
教师可分为三个层次即经师、能师、人师。经师是教业境界师的职。其特点是,比学生先懂得某方面的知识或比学生懂得更多的知识,这种知识属于记问之学。教师所能做的就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能师是教师的专业境界。也叫智慧型教师。其特点是术业有专攻,对学术、专业有专门的研究,不仅有学问,而且具有教育智慧。能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会经常地、时不时地冒出智慧的火花,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从而提高悟性,增长智慧,变得越来越聪明。教育智慧火花的闪现主要表现在吃透教学内容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方面。人师是教师的事业境界。古语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人士是教师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不仅教书,而且育人。人师达到了高于并超越教材的境界,能够给学生远比教材多得多的东西。通过高度娴熟的教学技巧和机制,灵活自如、出神入化的带领学生在知识的好扬中遨
游,用自己的思路,用自己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更为重要的事,人师能在教学中用自己高尚的品格熏陶感染学生的思想品格,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学生的意志,用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的个性,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灵魂铸造学生的灵魂,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做到不教之教。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魏书生,现辽宁省盘锦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兼局长,被誉为“现代孔子”。
最后,让我们共同分享以下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故事《孩子比鲜花更需要呵护》
苏霍姆林斯基在做一所小学校张的时候,校园花房里长出几多非常大的玫瑰,全校同学都很惊讶,每天来看这朵玫瑰的人络绎不绝,有一天早上,苏霍姆林斯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是每一位教师的梦想和追求。下面,就如何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自己要加强学习,严格自律。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让自己成为一个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人。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模范遵守法律法规,事事高标准、严要求,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二、对工作要兢兢业业,乐于奉献。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只有工作态度端正了,我们才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三、对学生要尊重、热爱,循循善诱。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该尊重、热爱每一名学生,对学生施以正确的塑造和引导,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让他们成为社会有用的公民。
四、对同事要团结互助,乐于分享。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该树立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思想,加强同事间学习和交流,实现共同成长。
五、对家长要正确引导,加强合作。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态度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该正确引导家长的教育方法,多与家长合作、交流,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六、对生活要阳光思维,超越自我。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学会阳光思维,要学会换位思考,要学会分开看问题。只有自己具有了健康、积极的心态,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才会幸福、快乐。
每天多做一点点,就是成功的开始;每天创新一点点,就是领先的开始;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卓越的开始;每天谦虚一点点,就是被接纳的开始。只要我们朝着优秀教师这一目标不断前进,相信我们一定能成功!
培养幼儿学习兴趣的方法与途径研究的毕业论文例文如下:
兴趣对幼儿的成长尤为重要,兴趣有助于满孩子的基本情绪需要,亦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游戏和职业的选择。孩子年龄越小,兴趣与学习的关系越大,在木本久一朱鉏著的《早期教育与天才》中写到:“天才就是兴趣、入迷、勤奋、毅力、忘我性格的人,而勤奋、毅力,忘我的出发点实际在于兴趣”。
一个人如果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会自觉自愿地去探索去学习。但是兴趣不是天生的,很大程度上靠后天启发,诱导和培养形成的。如果能使学习的兴趣得到激发,增强其学习的信心,促进他们爱学习,从而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兴趣会促使人创造性的工作和学习,例如,幼儿对画画感兴趣,会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并且培养幼儿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幼儿认知情感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培养幼儿学习的重要性从幼儿自身来说幼儿从小热忠于学习对其一生带来深刻的影响,使幼儿获益匪浅,能够促进幼儿认知、情感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发现具有科学潜能的幼儿并促进其早期发展。
为幼儿提供的教具应该是能引发幼儿好奇心,难度不大,容易操作的。最好是根据幼儿发展水平来制作,给幼儿一点探索的空间,这样不至于让幼儿觉得太容易而不感兴趣。玩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在游戏的活动中是最快乐的,学习的生动性、自觉性、创造性会表达得更强烈。可以通过使幼儿在玩游戏中学到知识的方法来逐渐培养幼儿学习兴趣。
在游戏中学习能够帮助幼儿调节对枯燥学习的逆反情绪。游戏对幼儿情绪、情感、身体协调动作都有一定的影响。会游戏的幼儿,从所扮演的角色中获得对社会的认识,幼儿在游戏中的创造性,把幼儿的游戏引向有目的学习。父母与幼儿在游戏中共同创造的生活、共享欢乐,让幼儿体会到游戏所带来的乐趣。
【篇一】幼儿园毕业心得体会及感悟
那样的年岁,孩子们还不会自己吃饭;
那样的年岁,孩子们还不会写字;
那样的年岁,孩子们正是任性的时候;
那样的年岁,孩子们都不会照顾自己。
那样的年岁,是老师,像父母那样关爱着那些孩子。
在过一个月即将离开校园,不舍的不仅仅是孩子们对老师的依恋,不舍得更是老师同幼儿们的慈爱。看一看孩子和老师们的最纯真的感情。整整3年,从一个小不点儿长成了懂事的大孩子,孩子们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育,无微不至的关爱。
幼儿们在一天天长大,学会的本领也一天天增多,同时也就一天比一天淘气,老师们不仅关注幼儿的生活和学习,而且注重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我亲爱的孩子们3年来,我们一起跳舞,一起歌唱,一起锻炼,一起欢笑。也有过碰撞和争吵,时间过得真快,我们马上就要分别,但我不会忘记你们。
人生的第一个成长台阶,从这里,一个顽童将走进校园;从这里,一只快乐的小鸟也将展翅飞向蓝天……
时间娃娃坐着滑滑梯,飞得很快很快。三年前,来到这里,现在就要和我们分开了。
还记得刚到幼儿园时,拉着爸爸妈妈的手,又哭又喊,很不情愿地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是老师和蔼可亲的笑脸让你感到温暖,老师用无私的关爱呵护你们,让你们慢慢地喜欢上了幼儿园,爱上了幼儿园,让这个陌生又新奇的地方变成了你们欢快的乐园。你看现在每天早上都像小鸟一样快乐地跑进幼儿园。从不愿意上幼儿园到爱上幼儿园,是老师每天的照顾与爱护深深感受到幼儿园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忘不了老师给你扎的漂亮小辫子,忘不了老师教给你一首首的儿歌,是你们带领你们阅读,和你们做游戏,教你们画画、唱歌、跳舞、掰着手指头开始算术,教你们如何和小朋友相处,让你们懂得去分享……
想到要和你们分开,我心里依依不舍,但我会经常想念你们的。小朋友们,愿你们永远快乐!
【篇二】幼儿园毕业心得体会及感悟
四年前女儿刚到幼儿园是的情景就像发生在昨天,当老师从我手中把她抱走的那一刻她眼中的不舍和无助让我心痛,回到单位也是魂不守舍,一直担心性格内向的女儿是否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这样的日子过了几天,女儿就很喜欢上学了,她很快地融入了这个集体中,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吃饭也不挑食了,个子也长得特别快。她说:老师像妈妈。这话让我所有的担心变成了多余。我很感谢女儿的老师们让她成功过渡了这一时期,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儿一天天变得懂事,好学,有爱心,她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都牵动着我的心,由于工作忙,我很少有时间陪孩子,我很庆幸女儿在人生最关键的时期遇到了这么多好老师,尤其是一直跟班四年的刘老师。
女儿爱看书,从刚开始缠着我讲故事,到后来自己看故事,仅仅一年时间,现在不认识的字很少;她也爱画画,家里挂着不少她自己画的画,甚至在打点滴的时候也用一只手画,曾经有一幅画小护士很喜欢在卫生室挂了一年,被一个小女孩摘走了;她还学着珠心算,英语和口才,还想学古筝,我怕她太累没学,但女儿的好学让我感到欣慰。这与老师的精心培育是分不开的,她们用妈妈般的叮咛与呵护,朋友般的关心与体贴,教会了她自信和勇气,把她从一棵稚嫩的小苗浇灌成一株嫩绿的小树,为以后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篇三】幼儿园毕业心得体会及感悟
是小何老师用温暖的手拉住了我,照顾我、呵护我,帮助我成长。
三年前我第一次到这里,玩具扔满地,还要发脾气;
站在这里的还是我自己,脸上再也没有泥,手套袜子自己洗,还会唱歌、跳舞、画画、讲故事,懂得了很多道理。
在这三年里,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养成了许多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我们明白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要关心和爱护别人,更要尊重和体谅他人,在这人生的第一个台阶上,我们走得越来越棒!
一日,年复一年,我们慢慢的喜欢上了幼儿园,到后来深深地爱上了幼儿园,爱上了这个家。可现在我们就要毕业了,就要离开幼儿园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了。
现在,我们已经长大了,就要离开幼儿园去上小学了,就像小鸟长大了,要飞向更为广阔的未来,但是不管我们走的多远,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幼儿园里的快乐时光,永远不会忘记像妈妈一样呵护我们的老师,永远不会忘记美丽细心的园长妈妈,在我们心中,你们就是最可亲的人!
最后,我要代表所以小朋友,说说我们的心里话:
我们是不懂事的小宝宝,让你们辛苦了!
我们是最调皮的小捣蛋,让你们操心了!
我们也是最可爱的好孩子,在你们的爱护下长大了!
【篇四】幼儿园毕业心得体会及感悟
我的女儿一直是由外公带的,受外公开朗胆大的性格的影响,女儿非常活泼,性格外向。所以,刚入园的时候,她不像其他小朋友那样胆怯、害羞,很快就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并会热情主动地与老师还有小朋友交流。细心的老师发现了她的这一特点之后,就让我女儿每天负责安抚早上进班哭哭啼啼吵着要回家的小朋友。女儿会拉着小朋友的手,帮他们擦去眼泪,然后轻轻的说:“你别哭了,快点进来跟我们一起玩吧,幼儿园里可好玩了!”这让其他小朋友很快就破涕为笑。由于女儿敢说,喜欢做小老师,老师还会安排她做小班长,去管理其他小朋友,极大地锻炼了她的组织和领导能力。但伴随女儿活泼外向的性格同时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她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在和小朋友相处的过程中不懂得谦让。幸好老师很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与我们沟通,在学校和家庭的共同配合之下,女儿现在已经懂得了谦让分享,懂得了合作互助,学会用更友好的方式来解决与小朋友之间的矛盾冲突。是老师们的慈爱、宽容、智慧,让孩子们学会了做人和处事之道,养成了学习和生活中的好习惯好品质,提升了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记得在上一次的故事表演节中,女儿在节目中扮演狐狸的角色,由于缺乏舞台经验,她的表演比较拘谨,只会毫无表情的背台词,而其他的小朋友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当时两位老师在完成正常教学工作之余,已经在忙碌的准备服装,制作道具,但是为了使演出达到更好的效果,老师又抽出自己的休息时间,专门在舞蹈房帮小朋友排练,教他们有感情、表情丰富地演说台词,并配上自己的动作。在排练中,老师们认真的处事态度和敬业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小朋友,女儿每天回家之后都会声情并茂地练习,并邀请我们欣赏,看着她那活灵活现的表演,我们心里真的很高兴。故事表演节结束后不久的一天,女儿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悄悄告诉我:我们的贾老师生病了,今天下班回去晚上还要挂水呢,我们的夏老师喉咙也哑了,话都说不出来了。从她仰起的皱着眉的小脸上,我看出了她的焦虑,听出了她对老师的怜爱和疼惜。我问她:“那你们觉得你们能为老师做什么呢?”女儿想了一想说:“我们小朋友应该要乖一点,不能让老师太辛苦!”小朋友简单朴素的话语,让我感觉她真的长大了,变得懂事了,学会了体恤和体谅。作为家长,我们感到很庆幸,庆幸当初为孩子选择了这所幼儿园,遇到了如此敬业、充满爱心的老师们,她们是孩子们的榜样和启蒙老师。
可爱的小朋友们,你们长大了,马上就要结束幼儿园的生活,带着老师和爸爸妈妈对你们的期望开始新的学习生涯。我想,你们一定不会忘记像妈妈一样呵护你们的最亲爱的老师和阿姨,更不会忘记朝夕相处的小伙伴们。希望你们永远记住在这里的快乐时光,祝福你们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一路顺风,健康快乐!相信你们的明天更精彩!
[提要] 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是以线条、色彩、结构塑造形象的视觉艺术。幼儿美术活动的价值在于它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同时也赋予了幼儿主动学习和发展创造能力的机会,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 就儿童而言,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潜力,学前儿童美术创作中的创造力是指创造出对其个人来说是全新的前所未有的想法或作品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在作品中反映出来,还从其创作的过程中显示出来,孩子的偶发奇想常常孕育着创造的火花,在孩子美术活动的过程中,创造是永恒的主旋律。 那么如何有效地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呢?笔者认为: 一、观察了解幼儿,满足幼儿的表现需要。 1、了解幼儿活动开始时的兴趣,满足幼儿的表现需要。 2、了解幼儿活动过程中的状况,给予幼儿适时的指导。 二、充分尊重幼儿,还给幼儿自由、自主的活动空间。 1、信任幼儿,坚持艺术表现无对错。 2、减少规定,还给幼儿自由、自主的活动空间。 3、尊重幼儿,给儿童的活动提供一段不受评价的时期,使其自由想像不受阻碍。 三、帮助幼儿成为美术活动的真正主人。 1、通过各种途径丰富幼儿的经验。 2、引导幼儿掌握美术基本技能。 3、帮助幼儿进行创造性的画面表达。 [正 文] 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是以线条、色彩、 结构塑造形象的视觉艺术。美术以它的直观性、可视性、 形象生动对幼儿有很大的感染力, 幼儿美术活动的价值在于它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 同时也赋予了幼儿主动学习和发展创造能力的机会,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 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表现自我和与人交流的需要, 对孩子来说,美术首先是孩子自我表现的一种方式, 在幼儿尚不能自如地运用语言文字这种成人约定俗成的文字符号系统与人交流时,美术成了他们表达思想、 宣泄情境、想象和创造他们自己世界的一种有效途径。 就儿童而言,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潜力,儿童的创造力是指创造出对其个人来说是全新的、前所未有的想法或作品的能力,在学前儿童美术发展过程中,从涂鸦期开始的乱涂,逐渐画出什么东西,并给它命名,到象征期为事物象征性地创造一个多半是不完整的、粗略的轮廊的形象,再到图画期用画来表达多种概念都显示出他们独特的创造力,这种能力不仅在作品中反映出来,还从其创作的过程中显示出来。在幼儿美术作品中,他们可以打破成人美术的条条框框,出现一些在成人看来既可笑又非常可爱的现象。这种超常规独特的现象,正体现出幼儿大胆的想象和神奇的创造力。在幼儿美术创作过程中,他们先是通过感官对外部世界审美客体有情感的感知,伴随审美经验在记忆中的储存,再经过手的技能运作活动,创造性地用作品来传达内心的活动。这一过程带有明显的个人色彩,概括地说,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创造包括两方面:一类创造是实在的可视形象的创造。这就是我们常看到的儿童的绘画作品,手工作品中那些不合逻辑的构思、不合比例的造型、主观想像的色彩、随意安排的空间构图等。另一类创造是幼儿审美心理意象的创造,这是幼儿基于自身的审美需要和审美能力在特定具体的审美理解活动中的一种创造。《纲要》中的艺术领域对两类艺术创造都做了说明,并且特别强调审美心理意象的创造。指导要点里第二条指出“幼儿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巧和标准要求的偏向”。内容与要求第三条也强调“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 综上所述,创造是幼儿美术活动的核心,是永恒不变的主旋律,那在美术活动中如何有效地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呢?笔者以为: 一、观察了解幼儿,满足幼儿的创作需要。 实施教育,观察先行。作为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教师只有通过观察才能判断幼儿学得是否主动、 积极,才能真正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1、了解幼儿活动开始时的兴趣, 满足幼儿的表现需要。 在美术活动中, 教师应运用有效的手段去了解幼儿的创作兴趣,灵活实施活动方案, 以适应幼儿的创作需要。如结合“三八”妇女节, 我们开展了《我爱妈妈》的命题画创作活动。多多(系化名)小朋友的爸爸、 妈妈都在美国, 多多根本没有和妈妈在一起的生活体验,所以他对这次的命题画毫无兴趣。我通过和他交谈, 发现他对星期天和奶奶游儿童乐园的场景津津乐道, 我就建议多多把它画下来,多多欣然接受, 在我的辅导下,一幅《快乐的星期天》跃然纸上, 画面上的多多神采飞扬。由此可见, 当幼儿认为老师的命题妨碍了他的表达方式,或是幼儿近日的生活体验中有他更感兴趣的、 更愿意表达的内容时, 老师可以通过和幼儿交谈或个别辅导,临时改变活动内容,去顺应幼儿的表现需要, 调动幼儿创作的积极性, 尽可能为每个幼儿提供从自己的兴趣出发进行学习的机会。 因为“兴趣”往往是孩子主动创造学习的源动力。 2、了解幼儿活动过程中的状况, 给予幼儿适时的指导。 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幼儿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需要,有的需要具体的指导, 有的需要的只是鼓励和支持。例如绘画《马路上的汽车》, 有一位小朋友在宽阔的马路上画上了公共汽车、 大卡车,后来,他很想再画一辆洒水车,可尝试了几次都画不好,反而使画面更加凌乱,最后他决定放弃。这时, 我及时引导他把洒水车和其它汽车进行比较, 找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鼓励他再试一试, 由于我的及时鼓励和指导,这位小朋友再一次有了创作热情,最后他成功了。 因此,教师只有仔细观察幼儿的创作过程, 才能了解幼儿何时需要何种支持、鼓励和帮助, 以避免幼儿产生畏难情绪,进而对美术创作失去兴趣, 影响幼儿的发展。 二、充分尊重幼儿,还给幼儿自由、 自主的活动空间。 心理学家罗杰期认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这就是说,宽松的心理环境是人们发挥创造性的前提。一些研究也表明,在心情良好的状态下人的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解决问题迅速,而心情低沉或郁闷时,则思路堵塞、操作迟缓,无创造性可言,对于幼儿来说,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来自于教师的信任尊重。 1、信任幼儿,坚持艺术表现无对错。 幼儿在进行美术活动时,要把他们的所见、 所想、所感通过视觉媒介转化成为自己的作品, 他们不是按照事物的原型如实地复制, 而是创造出与他们想要表现的事物具有相同特征或结构的形象, 这其间有幼儿自己对事物的理解、经验,也有在经验之上的想象、 创造的参与。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领域内容与要求第三条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个幼儿的的想法和创造, 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 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所以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幼儿毫无拘束地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感, 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表现及艺术创作,让每个幼儿都能享受成功的欢乐, 始终坚持艺术表现没有对错之分, 因为孩子绘画的表现方式本来就没有外在的标准,即使最简单的线条, 也能被用来表现很复杂的事物,例如:一次秋游结束, 我组织幼儿用笔把自己途中看到的美丽景色画下来, 有的小朋友画了秋天美丽的菊花,有的画了秋天丰收的水果, 有的画了秋天的公园、小朋友在拾落叶等等, 这些幼儿的绘画作品构图合理,色彩明快,线条运用得也较流畅, 基本上能反映秋天的特征,也符合活动的目标。 于是在布置画展时,我将这些作品挂在醒目的地方,并组织幼儿评价, 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岂料,这时, 贝贝(系化名)小朋友说:“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呢?”其实, 最初我已经考虑尽量把全班小朋友的画都展示出来, 只因为贝贝的画实在看不出内容,乱七八糟的线,有的红、有的黄、有的灰, 依稀可辨几片树叶。所以这次就没有把他的画拿出去。 听他这么一说,我把他的画拿出来。“贝贝, 没有展示你的画是老师的疏忽,不过你能不能跟小朋友讲一讲, 你画的是什么? ”贝贝拿着他的绘画作品大声地说:“我画的是秋天的风,秋天的风是金黄色的, 它把树叶吹黄了;秋天的风是灰色的,因为它吹在身上有点儿冷; 秋天的风还是红色的,因为它把苹果吹红了。 ”听了他的介绍,我瞠目结舌, 原来“乱七八糟”里面还有这么丰富的内容,秋天的风竟然也能画得这么精彩! 不拘一格的表现方式正是幼儿创造性的表现呀! 又如:一次写生活动《电视机》, 在引导幼儿观察了电视机的外形特征之后,幼儿开始作画,只见玲玲(系化名)小朋友画的电视机上还装上了两个轮子, 当我问她为什么给汽车装上轮子时, 玲玲回答说:“电视机太重了,奶奶想搬搬不动,装上轮子就省劲多了, 连我也能推动哩!”听了她的一番解释,我不禁咋舌, 孩子的想象真是我们大人无法企及呀! 我及时鼓励了她的大胆想象,而没有以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她的作品, 因为创造力正是萌芽于孩子天真浪漫的幻想之中, 他们的偶发奇想常常孕育着创造的火花, 对于孩子来说绘画最重要的价值是使孩子蕴藏的创造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说不定哪天电视机就真的给装上轮子哩! 2、减少规定 ,还给幼儿自由、自主的活动空间。 人人生而具有创造性,但不一定都能表现出来, 它需要自由的空气、激励的土壤。过多、过细、过于整齐划一的限制必会阻碍创造力的发挥。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应尽可能减少规定让 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决择并有创造的自由, 才能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感受,进行大胆的创作。 譬如在以“金色的秋天”为主题的美术活动中,我先带领幼儿秋游, 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 然后引导幼儿想象秋天丰收的景色,最后与幼儿一起讨论创作计划, 如“你打算表现秋天的什么”、“你准备选择什么样的材料”、 “你想运用什么方法”等等,让幼儿自己设定创作内容, 自由选择创作材料,有的幼儿选择了多彩的橡皮泥, 说要用橡皮泥制作秋天的各种水果,有的对绘画情有独钟, 有的是多管齐下,又是折又是剪又是贴。在我们的鼓励下, 幼儿不断创新,一幅幅集画、折、剪、贴为一体的错落有致、生动活泼的秋天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纵观整个创作过程,幼儿极其投入,注入了满腔热情。由此可知, 教师应帮助幼儿考虑自己的计划, 并让幼儿按自己的方式和意愿去尝试创作,并给予充分的创作时间, 这将对幼儿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助于幼儿创新意识的形成。 3、尊重幼儿, 给儿童的活动提供一段不受评价的时期,使其自由想像不受阻碍。 即不轻易评价幼儿的创新成果,这样会给他们的创造心理带来安全感,消除其怕受评判的紧张情绪,以使他们无所顾忌地自由创造。在教育活动中常有这样一种做法:教师在巡回指导时,觉得某一位幼儿创作的作品不错,于是就将他的作品拿起给其他儿童看,其实这是一种不适宜的教育行为。它既打断了创作者的思路,又为其它的幼儿提供了模仿的对象,阻碍了幼儿创造力的发挥。因此,给幼儿提供一段不受评价的时期,这是儿童发挥创造力不可缺少的条件。在尊重、信任、容许、赞美的环境中,幼儿消除胆怯和依赖心理,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发挥出创造的潜能。 三、帮助幼儿真正成为美术活动的主人。 1、通过各种途径丰富幼儿的经验。 丰富的经验是从事艺术创作的原材料。美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来自现实生活本身并且经过创作者亲身体验过的知觉材料远比间接的知觉刺激重要得多。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教师可以经常带幼儿走出幼儿园,通过参观、散步、郊游等方式去亲近自然、了解社会,平时可以为幼儿选择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特点、有趣的、另被他们理解的美术作品,引导他们去欣赏,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 2、引导幼儿掌握美术基本技能。 美术是一种符号系统,幼儿在借助于这一符号系统进行情感表达时,必然受制于他们所使用的美术媒介。在美术活动中,有的孩子会因为美术技能的限制,不善于或是不能将自己想要描绘的事物表现出来,这时孩子可能因不会画而变得不愿画,他的创作欲望就会爱到压抑。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领域内容与要求第四条提出“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地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指导要点第三条也提出“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所以帮助幼儿掌握美术基本技能,并创造性地运用于自己的创作中,显然是必须的。 教师在引导幼儿学习美术基本技能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使用。可多运用启发式教学,侧重运用观察、体验、联想、欣赏等方式进行,重在帮助幼儿掌握运用各种美术工具、材料的方法。 3、帮助幼儿进行创造性的画面表达。 画面表达是指儿童通过美术的工具和材料,把知觉和体验到的东西用造型、色彩和构图等艺术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应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引导幼儿从表现对象的整体结构出发,着重于事物的神韵。例如,创作“放风筝”,需要学习画动态的侧面人物,表现小朋友放风筝的快乐场景。我没有直接去说教怎样画,而是先带幼儿去放风筝,引导幼儿观察同伴放风筝时的神态、动作,并与静态的侧面人物作比较,找出其不同点。让幼儿体验放风筝的乐趣,在此基础上再指导他们创作“放风筝”,鼓励多样化、个性化的表现形式,发现幼儿新颖、独特、富有情趣的想法,随时加以肯定,促使他们进一步完善,这样有利于幼儿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艺术 2、《学前儿童音乐与美术教育》,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 3、《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06学前教育网版权所有,采集或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来源:
摘 要: 幼儿是祖国未来的发展的接班人。因此应改加强重视幼儿教学。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即将进入小学阶段,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前阅读的能力,帮助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将为他们顺利迈入小学及终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主要对幼儿教学阶段中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进行相应的探讨。关键词 大班幼儿 早期阅读 语言 兴趣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他们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做好基础的条件,而这种能力的形成,首先应该是从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获取知识。专业机构发现,儿童的阅读能力和未来的学习成绩有着紧密的联系,孩子的阅读能力越高、越有利于以后各个方面的学习。从而为大班幼儿顺利迈人小学及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以下是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培养大班幼儿阅读能力的一些方法浅谈:一、培养大班幼儿阅读能力的基本条件是引发学生兴趣从3-6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状况和年龄特点来看,幼儿对新颖、有趣、具有活动性、参与程度高的事物更感兴趣,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活动是培养幼儿审美感知力的必要条件。由此可以看出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把阅读学习建立在他们感兴趣的基础上面,这是教导阅读学习的基础和关键。创设生动的阅读环境,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幼儿园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阅读特点,努力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选材和构思,多功能、多形式地最大限度的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二、增加意志力的磨练在早期阅读的学习中,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认知的水平,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具有明确意义的、生动的、形象的阅读材料。并摆放到合适的位置,这样就可以供儿童自由的选择。另外,还可以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特点比较针对性的为期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比如说有的孩子比较淘气、自私、自闭没有自信等等。我们就可以为期选择“尊重别人”“我是最棒的”之类的内容,这样有针对性的选择阅读材料才能使不同孩子都得到发展。给幼儿创设符合他们特点的、愉快、和谐的阅读环境,让他们能无拘无束,大胆自主地学会选择,享受个性自由快乐的阅读学习。三、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提供孩子阅读画面的内容健康、生动、活泼、等别是颜色和图案,为大班幼儿选择合适的书籍要考虑这些孩子的特点。带有奇特、夸张、梦幻的、趣味的图书更能激发大班幼儿对阅读的兴趣。针对不同性格、不同爱好的幼儿准备的图书也要符合他自己本身。四、循序渐进,教给幼儿正确的阅读方法(一)学习按顺序读书要教会幼儿书是由什么内容组成的。大班幼儿园的小朋友已经认识1-10的阿拉伯数字,因此可以教会引导小朋友们去按照书籍的页码去翻阅图书。教会小朋友们正确的看书方式,看书的时候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看,只有仔细认真的连贯起来阅读,才能知道书中内容。(二)提升大班幼儿的理解能力教会幼儿学会观察书中的人物、动物、表情、色彩以及一些小的细节,理解前后的联系,知道书中所要表达的意思。老师要通过针对性的提问,来引导幼儿对书里内容的关注,并帮助幼儿理解认识。五、培养大班幼儿的朗读水平孩子的语言智能的发展就是通过“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来认识的,所以大班幼儿的年龄虽小,但是仍然可以用轻松、简单的方式提升他的语言技能。比如:反复的为大班幼儿朗读,可以让他们对句子的结构加深理解,促进语言的发展。也加深了小朋友对个别字的字义理解。总之,幼儿期是语言思维发展最重要的时期,我们老师要抓紧从幼儿的身心特点,个性特点出发,在大班幼儿早期阅读指导上更深入的进行研究探索。培养幼儿的良好阅读兴趣和语言的英语能力,提高和推动幼儿的阅读能力,为以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六、创建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要为幼儿小朋友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大班幼儿教育中,要想使大班幼儿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就必须为大班幼儿创建优良外部环境,应在班级中设立专用的阅读角落。阅读的空间不需要太大,但需要整洁.并在墙边设市书架供孩子们随时取阅,通过设立阅读一角,可以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训练空间,同时还要保证每周都有充足的时间来供幼儿轮流进行课外阅读。同时还要注意幼儿的阅读刊物要定期更换。积极的引导幼儿大胆的将自己所读的书籍内容通过实际表演或者讲故事等方式向大家介绍,这样一来,不但可以锻炼大班幼儿的胆量。还能加深孩子们对所浏览的内容的印象,使孩子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地开拓,阅读积极性得到大步的提升,从而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完成阅读能力的训练。七、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利用观察,培养幼儿语言的应用表达能力。引导幼儿观察、提高幼儿观察能力,也是教育中的重点。有了幼儿的仔细、独特的观察,就会有个性的语言表述,更加丰富语言传达。利用视频、图画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视频、网络对幼儿进行认识教育,培养幼儿的智力和语言能力,并且把视频、图片观察能力和口头的语言表达能力相结合起来。利用想象,培养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喜欢想象、爱幻想是幼儿的天性。它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兴趣。引领孩子走进心目中的童话世界。八、总结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认为在当今社会教育中必须从启蒙教育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有效的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这样不但可以使幼儿的学习效果得到提升,同时也会让以后的生活工作中终身受用的。作为一线的教师一定要结合大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为基础,进而全方位的关注。制定符合不同特点的幼儿的阅读教育。同时增强老师的训练意识,实事求是。耐心的解答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更好的引导孩子从各种不同的途径获取知识。有效的实现对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参考文献:[1]王雪梅.大班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初探们.成功教育,2010,(5).[2]邓雅晶.培养大班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途径与方法[J].课外阅读(中旬刊),2011,(4).
浅谈幼儿早期阅读教育-论文摘要怎么写
摘 要:我们开展的早期阅读教育是幼儿文学活动的充实和整合,是在培养幼儿欣赏、讲述和朗诵等多种能力的有效途径。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益处的,关键是在于教师怎样更好地去引导孩子阅读。
一、早期阅读的教育价值体现及意义
幼儿早期阅读活动首先是作为以一种特殊的交际方式而存在的社会现象,具有社会性。幼儿阅读作为一种主题活动,它具有活动的实践性。幼儿阅读作为一种个体的行为和活动,又主要体现为个体化的心智活动的过程,虽然目前对于幼儿阅读行为的本质还没有较为一致的定论,但不可否认对幼儿而言,阅读是一个高级,复杂的心理过程。
在幼儿早期阅读教育中,幼儿不仅可以得到道德情操美的熏陶,还可以感受到不同的语言、艺术风格的美。早期阅读教育还为幼儿提供参与多种艺术实践活动的机会。幼儿在阅读故事时,需要调动艺术想象力,在脑海里再现作品所展示的图景;幼儿在扮演角色进行表演或编故事时,也要张开想象的翅膀,按照作品提供的线索来表现或发展内容,这样,就使幼儿的艺术想象力得到充分展开,并有各种机会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发展。
二、早期阅读中的两大误区
尽管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已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由于受传统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对早期阅读研究的不足,所以人们还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早期阅读就是提前识字和认字
提到早期阅读,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早期阅读就是提前识字和认字”。这种观点之所以流行,除了受我国对“文字”和“神童”崇拜的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外,还与对早期阅读的错误认识有直接关系。
其实幼儿在多次的前阅读中对汉字的结构、偏旁意义形成初步的认识,在前书写活动中体验文字符号的作用,自然而然的习得一些文字,我们并不反对。但首要的问题是我们应把幼儿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并尽可能使这一指导思想成为阅读教育的指导思想。那些认为“早期阅读就是提前识字和认字”的做法,只会让自己的虚荣拨乱孩子成长的航标。因为识字量的多少并不能衡量出早期阅读活动质量的高下,识字量也不是早期阅读活动成效的佐证。
由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幼儿的早期阅读与小学生正规的读写有着本质区别,它仅仅是一种“读写萌发”,是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为了真实生活的目的而自然发生的学习活动,是正式读写学习的准备。
(二)早期阅读有利于幼儿潜能的开发
这种说法隐含了两个观念,其一是幼儿的潜能开发最为重要,其二是提前读写必然导致潜能的开发。其实真正意义上的早期阅读对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其他活动不可替代的价值,但这种价值并不体现在“开发幼儿潜能”上,而体现在使幼儿通过接触书面语言获得与书面语言有关的态度、期望、情感和行为,培养幼儿认识世界的基本能力,发展其终身学习的能力上。
三、如何才能更好地掌握时机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
教师可以根据早期阅读教育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幼儿的阅读能力进行系统培养,使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获得发展。可以围绕早期阅读教育目标开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内容较为集中的教育活动。
教师可利用大图画故事书去培养幼儿阅读理解的技能,同一内容的图画故事书幼儿人手一册,独立阅读,让幼儿在看书过程中自己感受、体会,获得经验;听赏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反复倾听老师的讲述,不断体验品味,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教师为幼儿提供打乱顺序的图片,幼儿根据故事内在的逻辑规律将图片按顺序排列起来,这有利于培养幼儿有序思维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以下方面对幼儿进行具体的指导。
(一)创设宽松的环境,引发积极的阅读兴趣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在色彩感知、事物辨认、语言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长进,对图书的阅读兴趣也与日俱增。在幼儿园的活动室里,经常会看见孩子们三五成群地欣赏图书。于是我们开始为他们提供有较多阅读信息的环境。
1.宽松自主的氛围。首先,为幼儿创设宽松、自主的阅读氛围。在阅读时,孩子们可以自己阅读图书,也可以和同伴一起看书,还可以围坐在老师的周围欣赏有趣的图画故事。他们在这里自由地选择、观看、讨论,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
2.种类丰富的书。为幼儿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即利用多方资源为幼儿提供阅读的各种书籍。幼儿阅读的书籍有的是孩子们自己从家里带来的;有的是幼儿园出资购买的;还有的是教师自己收集和购买的,这样一来,孩子们看的书籍种类多了,有关于科普知识的图画书,有关于生活知识的彩页书,还有关于识字、认读、动脑解题的娱乐书籍,更有孩子喜欢的世界著名童话、幼儿故事集、诗歌、儿歌和散文等。
3.无限自由的时间。幼儿园定期的为幼儿开展阅读活动,如:学习故事、欣赏散文诗、进行识字游戏等。但幼儿早期阅读的经验不是仅仅通过几次专门的阅读活动来获得的。因此,除了每周固定的语言阅读活动外,还可在日常活动中为幼儿安排了一些定时和不定时的阅读时间。在自由的时间里阅读,渐渐地,孩子们形成了自主的阅读行为,对阅读活动越来越感兴趣。
4.多元开放的空间。有了时间还要有空间。大部分幼儿园在班级的活动室中设有图书角,让幼儿随时阅读。为幼儿提供的书籍有幼儿熟悉的、不太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三种层次,以保证不同水平幼儿阅读的需要;还有安静、明亮的图书室也是孩子们喜欢去的地方。那儿有各种各样的图书,让幼儿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学习。幼儿在潜移默化的培养和学习中,对书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阅读材料,能动建构、积累和同化阅读经验。教师给予适当指导,鼓励幼儿开展自主阅读活动
早期阅读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了儿童学习的兴趣,引发了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它决不等同于让幼儿大量集中地识字和写字,我们进行阅读活动的意义不在“书”,而在于阅读的过程,也不在于阅读的数量,而在于阅读的质量。
----------------------------
一、论文摘要的定义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除了实在迫不得已,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摘要可用另页置于题名页(页上无正文)之前,学术论文的摘要一般置于题名和作者之后,论文正文之前。论文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具体地讲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结果和重要的结论,有时也包括具有情报价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且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不容赘言,故需逐字推敲。内容必须完整、具体、使人一目了然。英文摘要虽以中文摘要为基础,但要考虑到不能阅读中文的读者的需求,实质性的内容不能遗漏。二、论文摘要的分类根据内容的不同, 摘要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和报道-指示性摘要(1) 报道性摘要: 也常称作信息性摘要或资料性摘要, 其特点是全面、简要地概括论文的目的、方法、主要数据和结论. 通常, 这种摘要可以部分地取代阅读全文.(2) 指示性摘要: 也常称为说明性摘要、描述性摘要或论点摘要, 一般只用二三句话概括论文的主题, 而不涉及论据和结论, 多用于综述、会议报告等. 该类摘要可用于帮助潜在的读者来决定是否需要阅读全文.(3) 报道-指示性摘要: 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一次文献中的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 以指示性摘要的形式表述其余部分.三、论文摘要的写法目前,我国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多采用报道性摘要。即包括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四部分内容。而毕业论文的摘要的写法多是采用指示性摘要的写法,即概括文章的主题和主要内容。在指示性摘要的写作过程中,作者首先应该对论文的写作背景做简单介绍,然后应该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主要是对文章的提纲做简要的介绍,最后要对文章的研究意义进行介绍。四、论文摘要写作的注意事项(1)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2)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发生的研究》,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为了……,对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的发生进行了研究”。(3)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4)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5)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6)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7)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8))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科技论文写作时应注意的其他事项,如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等,也同样适用于摘要的编写。目前摘要编写中的主要问题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现引文,无独立性与自明性;繁简失当。
早期阅读是指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从幼儿兴趣人手,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丰富幼儿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激发幼儿识字的愿望,获得有关书面语言的知识,发展幼儿的想象、思维表达能力,从而为幼儿进入正规学校教育做好准备,打好基础。但有些老师和家长对幼儿早期阅读的内涵认识片面,在教学中片面追求数量、效率,忽视对幼儿阅读兴趣、习惯的培养。从长远看,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也是极为不利的。人们常会感到困惑:孩子不识字,怎能阅读呢?其实,婴幼儿阅读与学龄阶段的阅读大有区别。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只要是与阅读活动有关的任何行为,都可以算作阅读。如用拇指和食指一页一页地翻书;会看画面,能从中发现事物的变化,将之串联起来理解故事情节,读懂图书;会用口语讲述画面内容,或听老师念图书文字等等。对于幼儿早期阅读的教育,应该是终生养成性的教育,阅读是将要伴随孩子一生成长的活动,早期阅读并不在于单纯发展孩子的阅读能力,还要让孩子通过各种途径,接受各种信息,形成:看、听、读、写一整套的养成性教育,为幼儿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正因为幼儿早期阅读很重要,所以要通过不同方式来促进幼儿早期阅读。一、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使幼儿对阅读产生内部动力一直以来,因幼儿不识字或只能识别少量的、简单的文字而产生了很多阅读障碍,若只是一味地强迫幼儿进行阅读,就会使幼儿产生厌烦的心理,因此,教师运用多种方法,指导幼儿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1.及时的进行表扬奖励每个幼儿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奖励,可以就运用幼儿的这一心理,指导幼儿阅读,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如:若孩子在阅读活动中语言连贯且紧扣画面主题,声音洪亮,用词恰当等,表现非常出色,问题回答的特别好,这时就可及时的给予奖励,幼儿得到的表扬奖励越多,他(她)就对这一活动越感兴趣,他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越高。如:大班一幼儿在朗读图书时,一开始是小声读,但是很认真老师看见后及时夸奖鼓励孩子一下有信心,声音也大了许多,从孩子的面部表情来看他是在快乐中读书很享受这个过程。2.教具色彩鲜明,拟人化幼儿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的,喜欢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喜欢拟人、拟物,喜欢给周围的一切都赋予生命和情感,因此,在环境布置、教具的制作及教学当中的版面设计,都尽量体现拟人化、动物化的特点,使幼儿对阅读产生极大的兴趣。老师在上课中赋予故事中所有人物动物生命化,孩子听故事是很投入的就像他身边发生的事情一样,他会很主动很积极的去想象,在无形中提高了自己的各种能力。3.实行点化教学用录音机分别录下幼儿阅读的声音,让幼儿猜猜这是谁的声音,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师要让幼儿阅读故事《小羊过桥》,首先,课前把故事画面制成一张张幻灯片,让幼儿帮动画片配音(讲述画面),教师用录音机录下他们的声音,让大家听一听,谁给动画片配的音最好,就选他当“最佳配音员”,给他戴上花冠。在活动中以孩子为主请他们在学习中担当一定的任务这样孩子的积极性和兴趣会更高。4.设置悬念引起幼儿的阅读兴趣每一本书都是有剧情的,所以设下悬疑就是一个最好的方法,孩子们的好奇性都是很重的,所以在故事到高潮时停下来让他们自己阅读自己思考,这样他们更主动,也更喜欢阅读,或是故意设下一个和故事不一样的结局,这要让教师先用语言创设一种好象是不合常规的情景,如教师:有一只大老虎,他的牙齿可厉害了,可最后却让一只小小的狐狸把它的牙齿全拔掉了,你想不想知道,小狐狸是怎样把它的牙齿拔掉的?那等你看完了这本书,你就全明白了。二、创设适宜环境,提高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在幼儿阅读活动中至关重要。向幼儿提供含有较多阅读信息的教育环境,不仅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还能巩固阅读效果,让幼儿在丰富的阅读环境中,充分感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方面的语言知识,主动去探索、发现,以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关研究指出,人的主要阅读能力,是在3-8岁期间形成的,怎样在学前期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早期阅读环境,为他们进入学校后的书面语言学习及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是目前幼儿园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1.为幼儿提供阅读的材料在学前阶段,幼儿所接触的书面语言一般是他们已知道的东西的文字代码。从幼儿认识书面语言这一特点出发,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有的放矢地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有具体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材料,并摆放在幼儿容易拿到的地方,让幼儿自由地选择阅读材料,自主地进行感知、体验、探索。例如:在每次阅读活动前,教师在活动区、图书角里要提供相应的新图书,新图片,并向幼儿介绍图书、图片的名称和内容,以激发幼儿阅读的欲望和兴趣。在阅读活动结束后,可开展角色游戏活动,让幼儿挑选最喜欢的角色进行表演,或者讲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故事情节,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在为幼儿提供阅读材料时应注意三点:1、图画色彩鲜明、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2、与幼儿生活有关,图画内容简单具体有趣,能让幼儿有兴趣看下去,并让幼儿有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机会。3、文字正确优美、朗朗上口,句型短而重复。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为"幼儿听读游戏识字"教材是比较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早期阅读材料。这套教材图文并茂、语音规范、语义浅显、题材多样、知识面广,幼儿通过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磁带、看色彩鲜艳的画书、读朗朗上口的文字,通过游戏和生活,逐步将口语符号与文字符号联系起来,自然地过渡到早期阅读。2.提供阅读的机会和场所早期阅读活动重在为幼儿提供阅读经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阅读内容,为幼儿提供阅读机会和场所就显得十分重要。根据幼儿听读游戏识字教材,利用一切机会和场所,将季节的变化、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幼儿的日常生活等与阅读教育相结合,让幼儿充分享受书面语言,潜移默化地接受有关方面语言的知识,通过不断的感知内化,积累阅读经验。同时,尽量为幼儿提供时间和机会,让幼儿自由地选择交流对象、交流内容、交流地点,进行阅读交流活动。幼儿科学汉字教育"实验中,在幼儿园里注重开设幼儿阅览室的研究。根据幼儿认知水平,根据幼儿阅读的材料、形式的需要,把阅览室划分为几个区域,即:资料库房区、主要阅览区、分散阅览区、视听阅览区、辅助工具存放区。还设置了"天天读句角"、"说说心里话"、"我与字宝宝交朋友"、"排图角"、"我们爱读书"、"图书为什么哭"等栏目,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幼儿提供了内容丰富的幼儿读物,并保证读物每月换一次、短句每天换一次,安排一定时间让幼儿自由阅读,使幼儿将已有的阅读经验同化于自主阅读之中。我们发现幼儿通过科学汉字教育活动,会自由地选择阅读内容,选择交流的方式,挑选自己喜欢的字宝宝、说上几句与字宝宝相关的小广告,小故事,幼儿也会戴上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头饰与墙上的小动物进行交流,有的还会把最新的消息告诉同伴和教师。3.建立互动的阅读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早期阅读教学活动的重要构成因素。幼儿阅读兴趣的产生,阅读能力的发展离不开与阅读交往的相互作用。在轻松、愉快的亲密气氛中,读些书给幼儿听听,引导他们选书、看书、读书;引导他们发问、讨论、思考;引导他们进行绘画、表演、歌唱、做游戏等阅读延伸活动。通过这些努力,可以发展幼儿的阅读技能,使幼儿产生阅读的快感。我们还十分注重家长的参与。许多研究表明:父母越早开始、越经常和孩子一起读书,孩子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知识面就越广。家庭环境及父母阅读习惯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在有空闲的时候,我们的家长常常会给自己的孩子朗读一两个小故事:能和孩子一起看看幼儿读物。有的家长还很善于引导自己的孩子,在讲完故事后一起交流感觉;提一些问题让孩子动动脑筋;或者一起扮演角色进行表演等。我们的家长和幼儿之间的关系变的更加亲密、和谐。三、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发展幼儿的阅读能力根据早期阅读教育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幼儿的阅读能力进行了系统地培养,开展了一系列的阅读活动,使每个幼儿的阅读能力在不同水平上获得发展。把生活阅读、课内阅读,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并采取多样化形式,让小朋友参加活动,即:集中式,采取相对集中的阅览形式,让小朋友集中阅览,教师可在集中阅览中,全面观察多数幼儿的活动情况,予以集中指导;休闲式,采取比较分散、较随意的阅览形式,幼儿选择阅读资料后,可三三两两地、自由地、分散地到小型活动区或个人活动区进行活动。教师可在休闲式的阅览活动中,观察个别幼儿的活动情况,予以个别指导。还开展了每周一次阅读日活动、读书比赛活动、创编故事活动、故事情节表演活动、一封信活动、竞选故事大王活动、制作小人书活动、认识书店主题教育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逛书店"活动,让家长有意识地用自己对书籍的热情和兴趣去感染孩子,从而意识到自己应成为孩子阅读的启蒙老师。设置了"心意录","三八"节让孩子给妈妈说心里话,"教师节"让孩子给老师送上一句祝福,"六一"节让孩子互相说句鼓励的话;设置了"小白兔电视台",每天请一名幼儿当小播音员,为大家播放一则新闻,朗读一首儿歌或介绍一本读物;还设置了"大风车剧场",让孩子在剧场里愉快地表演"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白雪公主"、"七色花"等,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培养了幼儿的竞争意识,发展了幼儿的语言,提高了幼儿的阅读能力,还有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游戏活动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幼儿是好动、好模仿的,因此每当阅读内容中出现有趣的角色或动作时,就鼓励孩子们学学样子,孩子们对此乐而不疲。活动后,又提供一些简单的道具,开始了表演游戏,当孩子们戴上头饰,拿上道具表演故事时,台上台下相互呼应,时而全神贯注,时而手舞足蹈,乐不可支,幼儿对这些游戏的浓厚兴趣,不知不觉中也有效地促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0~6岁的婴幼儿时期,是人的生命的起跑线,是人的智慧潜能开发的关键期。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在《人类特性的稳定与变化》中,通过对千名儿童的追踪分析,提出了著名的假设:若以17岁时人的智力发展水平为100,则4岁时就已具备50%,8岁时达到80%,剩下的20%,是从8-17岁的9年中获得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早期阅读、计算能力对日后的智力发展影响最大。这两项构成了一些儿童的主要学习障碍,早慧的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喜欢阅读。所以教师、家长应以开放的态度与幼儿一起探索和学习,在活动中即使幼儿的朋友又是幼儿的引导者和支持者,创设有系统的、安全的、层次分明的阅读环境,有效地开展早期阅读教育,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