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苏东坡《水调歌头》的主题思想 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以其奇逸的笔调,健朗的风格成为了文学史上的名篇,为历代所推崇。宋代文学评论家胡仔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评价甚高。这首词是他乞得外调,在密州任官时写的。关于词的主题思想,历来颇有争论。词中表达了苏东坡对人生的达观态度和怀念子由的思想,在这一点上似乎是没有争议的。争论的焦点是:词中是否表达了苏东坡渴望回朝的思想。有的认为词中没有表达渴望回朝的思想,表达的是欲超然物外的情怀,有的则持相反的观点。这两种观点的依据不是充分的。笔者翻阅诸多资料,发现:超然物外与回朝施展抱负两种思想看似是不可调和的,但恰恰正是调和在苏东坡的身上并在词中表现出来了,这是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 苏东坡是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的。宋仁宗赵祯时,他曾上书皇上,要求对当时的政治作一番改革。当时王安石推行新法以后,他站在保守派一边,上书反对王的变法。王安石的变法推行以后,朝中与王安石政见不合的都相继离开朝廷而另寻去处,而苏东坡几乎是最后一个离开朝廷的。他在朝中徘徊多时,是希望皇上能回心转意,不搞王安石那一套。我们姑且不论他是保守派还是改革派,我们知道了他是有着执着的政治信念的。他一直想施展才华,辅佐皇上治国安邦,这是他渴望回朝的思想基础。 1701年,因为所持的政见与王安石的不同,朝廷实在是不能呆下去了,所以他便机智地乞求外调。虽然外调任职杭州,但他并不忘记朝君。熙宁四年(1071年)七月,他携眷离京往富有湖山之美的杭州上任,路上曾与弟弟子由共住好长一段时间。苏东坡在开船出发的前夜,兄弟二人又在颖州的一条船上共度一夜。这一夜他们吟诗论政,彻夜不眠。他们两人论政的结论,后来他写在给子由的一首诗里。其中有两句:“眼看时事力难任,贪恋君恩退未能。”这是他思恋朝君的最好的佐证。 苏东坡在密州时依然思恋朝君,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他另一首诗里找到依据。在密州任知州时,他曾写过一首词《江城子�6�1密州出猎》。此词题为出猎,但真正的用意不是写打猎,而是借打猎抒发保家卫国之壮志。词的下阕是这样写的:“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会挽雕弓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他以冯唐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希望早日又再得到朝廷重用的强烈愿望。他真的是想回朝施展一番的。 《水调歌头》中“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归”意为朝中政局险恶,官场复杂,容不得他。苏东坡借对月宫的向往含蓄地表达了他想回朝廷但又无可奈何的矛盾心理。 词中表达了渴望回朝的思想,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宦海浮沉的沉思和对仕途某种程度的厌倦,表达了他欲超然物外的思想。这点我们可以从他的生平和一些诗句中找到充分的依据。 从朝廷乞求外调,这事情本身就不值得庆贺,他不得不离开朝廷,内心是有一定程度的失落的。他受到老庄思想的影响比较深,这也是事实。每当失意无聊的时候,常以佛老思想自我排遣,产生一种超然物外的思想,对人生采取一种躲避的消极态度,这是中国古代失意文人共有的一种心态。 苏东坡是有颇为浓厚的老庄思想的。在密州时期,是他最沮丧的一段时光。在此期间,他的愤怒与苛酷的火气似乎已不再锋芒毕露,而只有安详和平与顺时知命的心境,甚至对大自然之美的喜悦与生活中的乐事的享受,也比以前洒脱而不执着。显然和他在杭州时之富有火气大为不同了。他对陶渊明越来越爱好。在密州的时候,他曾写了一首诗叫《西齐》。此诗的风格与陶诗的风格极为相似,简直可以当作陶诗。在这首诗里,我们可以看到他真正的满足,还有与自然的浑然一体,对大自然本身的声音色彩显出的静谧的喜悦。原诗如下: 西齐深且明,中有六尺床。 病夫朝睡足,危坐觉日长。 昏昏既非醉,踽踽亦非狂。 寒衣竹风下,穆然中微凉。 起行西园中,草木含幽香。 榴花开一枝,桑叶沃也光。 鸣鸠的美阴,因立忘飞翔。 黄鸟亦自喜,新音变圆吭。 杖黎观物化,亦以观我生。 万物各得时,我生日皇皇。 在密州时,他又写了一首《史隐亭》,诗中有这样的句子:“纵横忧患满人间,颇怪先生日日闲。昨日清风眠北牖,朝来爽气在西山。”这样的诗句,诗人只有在达到了《西齐》里那种与自然深融为一体时,才有可能写出。此时他写的《望江楼》写到:“阴晴朝暮几回新,已向虚空付此身。出本无心旧亦好,白云还似望云人。”就他的诗句看来,他的确忘了官场的纷繁争斗,而沉浸在大自然的自由自在之中,精神上已得到了解脱,这种解脱正仿佛白云漂浮于山峰之间。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苏东坡在仕途失意的密州时期,的确有以佛老思想自我排遣的情况,而且不是偶然的。这一点,苏东坡在《水调歌头》中借对月宫的幻想式的向往含蓄地表达出来了。苏东坡本来就有远大政治抱负,又感激皇恩浩荡,故此希望能回朝施展,但眼下险恶的政局又使他的这个愿望落空。又是感叹厌倦宦海仕途的沉浮,又是思恋朝君,入世与出世两种情思交织在苏东坡的身上,相反却相辅相成,展示了苏东坡当时矛盾的心理世界,这就是《水调歌头》的主题思想。
关于苏东坡的作文优秀范文大全10篇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苏东坡,在人生的每一个时刻,总有一些诗词文会带给人豪情豁达的感受。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苏东坡的作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朝代,我似乎看见你在遐想。我惊叹,身后沧海横流,你却安之若素。时间如风,如沙,想抓却抓不住,握于掌心流于指间。弹指一挥间,反倒使我越陷越深,陷入你的文字,陷入你的风华。
品一杯清茗,闭目凝神,思绪穿越缕缕时光,我陪你一起浅吟低唱:“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可其间总有一股淡淡愁思,令人黯然神伤。江月依旧,无奈你早已仙逝。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你定不会想到千年之后会有这么一个俗子如此痴迷地追寻着你。
去年夏日,一个人,一背包,一张至四川成都的火车票,一场宁静的旅行就此开始。起初眉山并不在我的计划之中,可在火车站看到眉山的车次时,我便猛地想到了你,我无法解释是怎样一种冲动牵引着我。眉山是你的家乡,于是我坐上了开往眉山的火车,循着历史的长河,希望寻到你的足迹。我来到了三苏祠,这里便是你的归宿,在那里我虔诚地烧了一炷香,之后我放慢脚步,安静地打量着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深巷、盆景、古物、浮雕……我只有通过这些去触摸你,还原你笔下的如画江山。走在青石铺就的小道上,我徘徊、彷徨,同时又有些许释然。我浅唱着你的“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低吟着你的“也无风雨也无晴”,之后我沉默了,不如再多燃一炷香,把一切冗杂抛开,带着信仰,为你再次深深地鞠躬,然后悄然转身。
坐在祠前的台阶上,我静观过往游客,成群结队,谈笑风生。他们有的相互讲述这里的文物,有的用手中的相机把这一切定格,之后再说着笑着满足地走开。我静静地看着,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又不知该怎样开口。我倚在石柱旁,抬头便看见了一副对联:“宦迹渺难寻,只博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如江河行大地;天心原有属,任凭它千磨百炼,扬不清,尘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山。”此联句式工整,仄起平收,大气磅礴,现在想来不知是为你而作,还是为这尘世中的观光客而写。
心是潮湿的,天空亦是潮湿的,不知何时,天下起了微雨。我没能如你般超脱,在雨中吟唱“一蓑烟雨任平生”;我也未如你般潇洒,能够候到“料峭春风”“山头斜照”。我触摸不到你,便撑着黑色的伞,安静地闭上双眼,想着从伞下飘走的每一阵清风,可以默察你的灵魂。
东坡,我在你的故土摸索你生命的印迹,但也只是匆匆掠过。时光恰似尘埃,足以湮灭一切,我仿佛经历了一场梦幻之旅。
既然寻不到你,不妨让你活在书中,活在我们的记忆里。
苏东坡风雨的一生,我们或许永远无法亲身经历,只得停留于书本,然而他的释然心境和人生态度却是我们需要拾起的……
就算道路曲折,他也能够写下“一蓑烟雨任平生”;就算风雨弥漫,他也可以“吟啸且徐行”,哪怕你将他一贬再贬,他甚至可以一笑置之地放下。“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那样的豪迈霸气,没有一处不透露着刚正不阿、超凡脱俗的气质,试问,如今,几人能够做到?
苏轼,一袭布衣,坦率纯真。在他的一生中,乌台诗案使他的征途一下子到了最低点,那就好像万丈深渊般。黄州,一个凄凉的城,囚住了苏轼的形,却囚不住他的神。他不附权贵的气节让他不肯择木而栖,却因那样的一身正气和不阿谀奉承使他一生的仕途变得坎坷。然而,即便如此,苏轼却能够把酒临风,任长廊上的清风贯穿春秋,却不觉苦闷,因为有词足矣。他给自己寻找精神寄托,苦中作乐,自己耕种、造房、写作,与农夫相契合。在当时,纵有多少豪情壮志,又能与谁诉说呢?
当苏轼驾一叶扁舟来到赤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面对这古战场,面对这一片江水,他陷入沉思。他在祭奠英雄的同时也反省着,他清醒了,不再悲观了,于是便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他泛游赤壁之后留下的是两篇名赋与一首怀古之诗词。余秋雨先生在《东坡突围》中写道:“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
苏轼,豪迈之下,点点柔情。“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这深情的悼亡词,是东坡为亡妻所作,以及“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痛楚与哀愁。尽管隔着近千年的时光,我们仍能感受这般的痛苦之深、感情至深。
在宋朝乃至如今,苏轼的无人可替何尝不证明了他自己?他的心如“竹杖芒鞋轻胜马”般轻盈,他的心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淡然,他的心更有无畏于世事变迁的坦坦荡荡。
即便离我们如此遥远,但他用他的诗词拉近了后人与他的距离,在这历史的长河之中,不管时代如何在变化,苏东坡依然是苏东坡,豪迈却带着点点柔情。相信直到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就如《生命中的土地》所写到的,东坡与苏轼一起最终成为了我们精神的源泉与归宿!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清丽哀婉的诗词,勾住了我的思绪,追溯到那遥远的唐朝,想起苏轼的痴念,和那段让人神往的往事。
“臣,自请流放关外。”
怀着一身傲骨的他,辗转在各地为官,苏轼仕途不顺,不论在何地为官,和他政见不同的官僚都明里暗里地打压他,所以他的日子过得并不富裕。两袖清风的他,更是思念亲人,于是要求调到离弟弟苏辙近点的地方为官,只求与弟弟多多相见,互诉思乡之情。为官不顺的失意、对帝王的失望以及一切鸡毛蒜皮的小事,他都想让弟弟知道。
他连与弟弟相见时的第一句话都想好了,一句朴实无华的“阿弟,近来可好?”
他想着、算着、盼着与弟弟相见的日子,他的心仿佛已飞到阿弟身边,满面风霜的他激动地握住弟弟的手,细细地打量着弟弟的面容,喃喃道:“好小子,长大啦!”
日子近了,近了。苏轼每夜都难以入眠,应着“近乡情怯”这个词,每夜泪湿枕巾。
但他启程去别地为官时,他的心仿佛坠入无底深渊,他这些日子的所有期盼,现在看来,更像是一场笑话。
去黄州的日子,舟车劳顿,没有能下咽的菜,有的,只剩一人于天地间,孑然一身,失落和愁苦作饭食咽下,没有悲没有震惊,只有对朝堂的失望和对人心的无奈。
到黄州赴任后,苏轼怀才不遇,空有满腹经纶却无处施展,心灰意冷的他却在绝望处,展示了文学上的绝高造诣,身处低谷还如此才华横溢,胸襟宽广也不过如此了吧!可是,那曾经对官场的热爱,对盛世的执着不在了。
对弟弟的想念却是愈来愈强,那种咫尺天涯不相见,那种有了希望又被无情泯灭的痛苦怕是无人能体会了,一醉方休,作出一首《水调歌头》,惊艳天下众人,却没有人能体会他怀才不遇、思亲的痛苦了。
这段历史,被苏轼化作了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造就了他风雨无阻,“风雨任平生”的一生。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
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就响彻在那里的天空中,响彻在那里的人们的心坎上。他的“一蓑风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的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物;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人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多少英雄豪杰。苏轼站在曾经是三国人物竞风流的赤壁面前,像一个关西大汉,手持铁板,大声高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是他历经风雨后的坦然,这是他真情的告白。他知道在有生之年要用美酒来面对如画的江山,如梦的人生。
古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丽的西湖承载了多少中国文人的梦,苏轼虽被贬至此,然而他没有悲怆,没有哭天地,没有愤愤不平,风雨任平生。他懂得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简单道理。于是,一道苏堤便横卧西湖。他要让西湖储藏的心灵,淹没他所有的痛苦,所有的忧伤。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这是他被贬至天涯海角的海南所作的诗。他用荔枝的甜美洗去了官场的污垢。他宁愿一辈子做一个普通的岭南人,每天尝尽甜美的荔枝。你看,这是一个何等豁达的心情,官场的风雨,生活的风雨均无法阻挡他心灵的前行。他要让他的一生过得甜美、豁达。
《明月几时有》一词道尽了诗人在外想家想人的心境。“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然而他也没有因此悲伤叹息,对生活失去勇气,失去信心。他让天上的明月传达自己对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人、家人的思念。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仅让他的风雨一生得到升华,而且抚慰了多少中国人思乡思人的心灵。这个时候,他把其豁达的心交给了饱怀思念之情的人们。他要告诉他们――生活的风雨摧不倒我们,我们同在。
风雨的一生,豁达的一生;美丽的一生,多情的一生。
苏轼,永垂不朽。
词如其人。他的豪迈众所周知,故而他不经意间所流露的温柔和深情,才更为动人。
苏轼十六进京赴考,虽因考官的失误只得摘取榜眼,但事实上,他却是那个真正的状元,称其“鬼才”不足为过。贬至黄州时,那一首《赤壁赋》掀起了文学史的惊涛骇浪,拍碎了多少诗人“风花雪月”、“无病呻吟”的美梦。晚年的苏轼,有“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的狂傲和老当益壮的豪情,亦有“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荡气回肠的气势和超脱潇洒的神韵。
文如其人——他是浪漫之诗人,豪放之词家,超脱之文人。他的豪迈众所周知,故他的温柔和深情才更为扣人心扉。一首《江城子》,字字悲凉,句句断肠,无奈“十年生死两茫茫”,读来令人无语泪涟涟。一直以来,苏轼在人们眼中,几乎成了“乐观”的代名词,似乎他流露出的情感中有一丝悲哀都是令人诧异的。殊不知他也是人,而非仙非神。“小轩窗,正梳妆”,恍然间,他记起了亡妻梳妆时的娇美,他都记得,他没有忘。即使相隔十年,相隔阴阳两界,他都没有忘。辛酸泪,无处诉,月夜孤身一人,身居他乡,哭成此词,何人不感慨?何人不动容?
苏轼的人格魅力难以琢磨,他像一个熔炉,将“儒”、“佛”、“道”三种看似截然不同的思想巧妙地锻炼融合在一起。他积极入世、忧国忧民;不计得失,信奉众生平等,却又认为死生是相生相成,追求内心平和。然而,要清楚苏轼究竟是怎样做到的,我们就不得不提“乌台诗案”。
“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苏轼的弟弟苏辙如是说。“乌台诗案”,他被小人诬陷,虽死罪可免,但却活罪难逃。一贬至黄州,二贬至余杭,三贬至琼州。琼州即海南,宋时仍是荒夷之地,名副其实的天涯海角。贬,再贬,贬至无可再贬之地。问起:“恨否?”他只是笑着:“何为恨?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眼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我不是苏轼,也无法真正明白,这一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话后,究竟有多少的情感在其中。这是种对自己,对小人的释然、包容,而其中又有刻在他骨子里的积极、乐观与旷达。或许还有些什么。但是,由一个被迫坠入深渊的人说出这样的话,我的感受只有震撼和千万分的心疼。
苏轼有情有愁,他是个俗人;他的思想是汲取了世间精华,又仿佛脱离红尘。世人皆说李白是腾飞成仙,陶渊明是遁土化灵,他们都是“仙灵”。然而苏轼不一样,至始至终,他都在人间。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题记
一千年的花开花落,我依托着你听花的气息;一千年的茶沉茶浮,我追忆着你味茶的身影东坡,你似一本无字的书,无时无刻不熏陶着我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面对明月,举起一杯浊酒。我猜你曾这样自问:人生如此艰辛,乘风而去吧!可飞出去又有何用?正是壮年何不干番大事?况且可以起舞弄清影,人间也可做天堂!既如此,那我定要改变世事!
你成功的站到了高台上,可那却很危险,众人嫉妒你,排挤你。乌台诗案之荒唐将你挤出圣朝。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在残月下漫步,孤独又有谁知?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在官场上行走,仇恨又有谁知?
性格直爽的你并没有为此而斤斤计较,只是淡淡一笑,写几首诗感慨几句罢了。也许你的愿望就是希望老百姓们过上幸福的日子,可上天也似乎嫉妒你终于你老了,所有人都以为你放弃了,可当你蹒跚在兰溪旁,望着水中自己弓形的身躯依旧喊道: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老了又何妨?你还可以率领千骑卷过平冈!
在那个封建思想笼罩下的古代,谈何爱情?也许父母之命,媒妁之约就是爱,门当户对就是爱。人类伟大的感情就这样被压制着。
然而这都压不住你。
花褪残红之时,燕子双飞之际,你去寻找爱。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那墙里边秋千的吱呀声和着轻盈的笑声激起了你心中的涟漪。与你终伴一生的王朝云,死后葬在惠州,你在孤坟前驻足,为她写了一副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一切都已成定局,你在里头,我在外头,我们还能见面吗?
当大宋消逝,成为历史,当那些千古风流成为历史,本以为之后的岁月里会变得不堪回首。不过还好有你东坡去弥补。
东坡,你似一本无字书,从阅读你的人生与爱情中,我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坚定,更加温暖从容。
苏东坡,身为北宋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有着很高的成就。只可惜,仕途不顺,他有着一段起起伏伏的人生。
他二十一周岁时,就以殿试第二名的好成绩,成功地进入了朝廷工作。但是因为不同意王安石的变法,被贬到外地为官,又因为受人陷害,被人送进了御史台103天。后因弟弟的全力营救,保住了性命,但是被贬到了黄州。
后来因为宋神宗的驾崩,新皇帝废除了王安石变法,苏轼得到重用,也就回到朝廷。但是又因为与司马光意见不合,自己请辞外放,来到了杭州。等到再次回到朝廷,但因刚成年掌权的宋哲宗心灵扭曲,苏轼又被一贬再贬,被贬到了最远的儋州,好不容易回首都后,不久就去世了,这就是苏东坡跌宕起伏的一生。
虽然苏东坡的一生有着三起三落,但是他一直保持着一个乐观的心态。在婺州时,虽然地方落后,又十分的贫穷,但是他一直十分的乐观。这里离他的故乡四川十分遥远。离自己的弟弟苏辙为官处虽然并不很远,但是却也不能总是见面。思乡的情感和思念兄弟的情感越发浓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是他浓烈情感的强烈表达。但在《望江南》中有一句“且将新火诗新茶,诗酒趁年华”。这也许是一句自我安慰,但不得不说,他是真的十分乐观开朗的人了。
他不但乐观,而且还是一位十分豪迈的诗人,比如在《念奴桥·赤壁怀古》。那日,苏轼站在赤壁矶上,面对着这片古战场,心潮起伏澎湃,作者用小乔初嫁的场景侧面烘托出了周瑜的英雄形象。这大概正是被贬黄州时,苏轼对人生的一种追问,或许在这豪放中,也带着一种阵痛吧。
后来苏轼又被贬到了最远的儋州,但是这么热爱生活的人,肯定不会这样放弃。一来到儋州,他就变成了一位美食家,开始品尝儋州的各种美食。各种昆虫,在大陆的人看到了这些,吃都吃不下去。但苏轼却吃得津津有味,让人不敢相信。
这就是我眼中的苏东坡,虽然他一生都是起起伏伏,但是他却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想得开的豁达之人。难怪他被尊称为北宋的文坛领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一首咏月之词勾勒出皓月当空,月下一人独自欣赏的情景,那人吟诵着《水调歌头》。
尽管如今吟诵这首词的人无数,但在当时,凉凉的月色下,有谁在意这一抹孤独的身影?有谁理解“把酒问青天”的孤寂?
他一生坎坷,数次被贬。奇妙的是,他并没有以此为辱,反而在《金山自题画像》中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一生的功绩呀,都在这些地方了。他没有消极,他在各地做了不少有利于人民的事:他为灾民申请资助;又在杭州等地修建水利工程,将湖里的淤泥修建成苏堤,还在堤上种了柳树和桃花。时至今日,苏堤的美景依旧在人们眼前。
他一生真性情,从未真正失望。读他的诗词时,无论是“十年生死两茫茫”,还是“寂寞沙洲冷”,都丝毫没有雕琢的痕迹,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仿佛在听一位朋友如泣如诉。“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喜爱美食,即使被贬到荒郊野岭也能找到当地特色食材,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简单的烹饪,吃饱喝足后,世界又有了新希望。正是这些署名为“东坡”的简单而又接地气的美食,受到人们广泛的喜爱。
为何苏东坡被贬还能那么自在?“此心安处是吾乡”便是他借柔奴之口所表达的处世之道。贬到惠州吃荔枝,贬到海南吃牡蛎,贬到黄州吃鲈鱼……无论身处何时何地,他去挖掘快乐,并不等快乐自己送上门来。
而今再一次欣赏苏轼的词,内心从容。苏轼看淡身边的繁华,看穿了世俗之境,即使遇到多次的逆境,也遮不住他的豁达。
忆那一片东坡,曾荒凉孤寂,曾麦花飞尽。——题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黄州赤壁曾留下一位仙人的足迹,论“千古风流人物”他占一席。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乌台诗案过后,苏轼从开封一路南去,由乌台,经黄州、惠州至苏州,度过了他一生中最晦暗的时光,然而晦暗并没有让他的人生失色。“月色入户”,不仅照进了他的屋子,更照进了他的眼睛,照进了他的心中,照入了黄州的那一片荒芜的东坡地。那段时光是他人生中最快乐而又充实的日子。东坡登上了赤壁,与朋友吟诗作赋。东坡泛舟于长江与朋友饮酒作乐。他曾“西北望射天狼”,曾“夜饮东坡醉复醒”,曾“倚仗听江声”,“曾故国神游,早生华发”,也曾“把酒问青天”,然而现实中的种种都不能磨灭他对生活的热爱,《老饕赋》是他对生活的感悟,更承载着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不得不承认苏东坡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大文豪。他可以吟诵“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可以独在高楼哀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可以坟前啜泣“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可以登上赤壁“故国神游一尊还酹江月;也可以梦中有感“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他还可以吐槽家童“敲门都不应”;更能一本正经的说“尝项上之一脔”……
我喜欢东坡,因为这里有绝美的风景,因为这里有一位仙人曾留下足迹。我喜欢东坡,喜欢他更胜太白,更胜子美,更胜稼轩,更胜放翁。他没有漂泊的洒脱,也没有凄凉的心境;没有政务的繁琐,也没有家国的悔恨,他有的只是对生活的乐观。苏东坡—苏轼不愧于英雄。他的乐观与豁达,打倒了一切困难。只是不知他倚杖听江声之时是否曾有哀叹……
“故国神游”风流人物已成千古,东坡地已无处可寻,东坡却成为现代人流连的风景。不知我追忆东坡是否算作“多情”,只是多情难自抑。
苏东坡这位北宋的文学家,书法家,用它短暂而又漫长的64年为后人留下无数名作。他虽然没有获得“诗仙”“师圣”这样的美称,但是他却是中国文学艺术上罕见的全才。
他一生的命运十分曲折,虽然拥有满肚子的才华却无处施展,朝廷对他的‘戏弄’,曾多次被召回朝,但又多次被贬他乡。他还遇到了更阴险的人,企图祸害他,可怜的苏东坡因此在牢房中待了很长一段时间,差点就丢了性命,还好赵匡胤的国策保住了他的脑袋。
苏东坡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被列入了“唐宋八大家”之中,现在想一想一家中有三位获得同一高等称呼,那我们一定十分兴奋,我想:能获此殊名一定不是简单人物,他们一定有着极高的文学成就,他们一定留下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名句,他们一定是后人所崇敬所欣赏的诗人、词人。就说苏东坡,他的《水调歌头》是众所周知的一首名词,其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大家熟悉的名句。换个角度看,苏东坡被贬杭州未尝不是件好事,像《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就是他在杭州所写的。
苏东坡在散文、诗、词、书法上都有极高的声望,例如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他的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他的书法更是出人头地,与黄庭坚、米芾、蔡囊,并称“宋四家”。我想:从这些评价上就可以看出苏东坡这个“全才”可不是浪得虚名。因此他在我心中的地位又拔高了一等。
在我看来苏东坡是一个忠心报国的人,他在经历无数次朝廷对他的打击后还能一心向着朝廷,想要报效祖国、为国立功,他的这一愿望在《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一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雕狼。”表现出苏东坡欲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心思。
虽然苏东坡已经去逝很久很久了,但是我相信他永远是北宋时的一颗闪亮的明星,并且光芒从未减弱一直闪耀至今还会沿着历史的长河一直光辉下去。
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论文格式的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论文格式的内容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4、论文格式的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5、论文格式的论文正文:(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问题-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d.结论。6、论文格式的参考文献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英文: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苏东坡,即苏轼,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和称“三苏”,苏东坡在政治上恪守传统礼法,而又有改4革弊政的抱负,故在仕途上多经坎坷。他性格豪迈,诗词汪洋恣肆,清新豪健,开创豪放一派。他心胸坦荡,在书法上虽取法古人,却又能自创新意,充满了天真烂漫的趣味。同时,他善绘画,喜作枯木怪石。苏东坡自称平生有三不如人的事隋,即喝酒,下棋及唱曲子,但他的诗文、书、画却名垂后世。 一,书香世家 苏轼,字子瞻,又宇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生于北宋中期,即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母程氏是大里氏木(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程文应的女儿,书香门第出身,因从小耳闻目染,故品德、学识都相当好,苏轼很幸运有这样的母亲,因此他能够受到良好的家教。祖父苏洵等人对他的出世都感到欣喜不已。三年后其弟苏辙也诞生了。如果依照苏洵编纂的"苏氏族谱"记载,苏家的祖先最远可以追溯到唐朝的著名文人苏味道,然而真相难以确定,但可证实苏轼的祖先可追溯到五代前的苏斩。 苏轼的父亲苏洵志在科举,然而他开始做学问的时间太晚了,大约是在苏轼出生后的时期,他己经年过而立,结果是屡试不中,只能感叹自己怀才不遇,因此他对苏轼、苏辙两兄弟的期望很大。苏轼出生后不久,苏洵便到京都去游学,所以苏轼一直到八岁都没有受到过父亲的言传身教。他最早由母亲启蒙,后来因程氏深信道教,便命他拜天庆观道士张易简为老师,与镇上的百余名幼童一起学习。苏轼和其后成为当地小吏的陈太初经常受到私垫先生的褒奖。当时中国官宦人家的子弟通常是聘请家庭教师在家传授学业,苏轼与镇上的孩童并坐读书的道观私垫则是非常平凡的庶民教育场所。在私垫里就读的孩童都是商人和农民子弟,苏拭在私垫里度过了童年,这培养了他的庶民性格,对他日后的为官做人有很大的益处。 苏轼在天庆观的私垫里读了三年,十岁时母亲教他念《后汉书》,读到《范傍传》时,他感慨很深。不自觉地就叹息起来,并对母亲说:"做儿子的如果也像范谤,母亲高兴不高兴?"程氏说:"你如果真能像范谤一样,我难道不能像范谤的母亲一样感到光荣吗?由于苏轼从小天资聪颖,因此他在母亲的教导下进步的非常快。 二、名震京城 苏轼在二十岁前一直在故乡眉山专心学习。仁宗嘉枯元年(公元1056年),他同其弟苏辙在父亲的陪伴下初次离开眉山,并赶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这一年顺利地考上预备考试的两兄弟,又一起参加第二年春季的科举,苏轼一举进士及第。此次科举考试的知贡举(监考官)是当时著名的文坛领袖欧阳修及梅尧臣,欧阳修一心提倡古文,以挽救当时文坛浮华不实的流弊,当他读到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的文章时,十分惊讶,以为是自己的学生曾巩的作品,本来想取第一名的,考虑很久,为了避偏袒之嫌,终于取了第二名(后来原先应是第二的曾巩,反倒成了第一。),苏轼的春秋对义则考了第一。殿试(皇帝亲自口试)时,他献上二十五篇进策,很得仁宗皇帝的欣赏,于是将苏轼评为翰林学士。欧阳修当时对人说:"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意即 "我要避开他,好让他出人头地",可见欧阳修当时拨摺后进的爱心。后来,苏轼及苏辙均拜欧阳修为师。 东坡在赴京考试以前,已经在家乡结了婚。苏轼母亲程氏,在嘉佑二年四月生病去世,苏家嘉佑四年,丧期已满,父子三人再度塔船循泯江、长江水路赴京都。嘉佑六年,苏轼、苏辙二人在恩师欧阳修推荐下参加制科考试,这一年举行的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谦科的考试。苏轼以三等、苏辙以四等的成绩分别考中人选。制科的成绩分为五等考核,在宋朝尚无以一、二等的成绩考中之例,通常都以三等为最高分。相传当时仁宗曾满心喜悦地向皇后曹氏说道:"肤为子孙得两宰相。"仁宗所说的两人就是指苏轼和苏辙。苏家两兄弟一心所期待的就是有朝一日能登上宰相之位,他们的亲苏洵也为此欣喜不已。 嘉佑六年十一月十九日,苏轼出任签书凤翔府判官事,也就是知府的助理官,相当于副知府。去上任时,苏辙一路送到京都外城通往西边的郑新门才依依不舍地与兄长分手道别。后来苏轼把当时所作的一首 《留别诗》收集在自编《东坡集》四十卷的卷首,表示这首诗是自己的处女作。 他在凤翔府判官任内的第二年春,由于很长时间不下雨,严重的旱灾使百姓们生活困难。后来奉上级的命令到太白山上求雨。后来果然下雨了,于是就在扶风官舍的北边筑了一个亭子,名?quot;喜雨亭",他也有感而发的为这件事作了"喜雨亭记",并以轻快的笔调抒发了久旱得雨的喜悦心情。 三、反对变法 英宗继位以后,韩琦做了山陵使,他表面上爱护苏轼,其实有点妒忌他的才华,所以苏轼办事格外小心。为了应付山陵的需要,他编了不少木筏、竹筏,想顺渭水东下,可是水太浅,木筏便停滞住了,他非常着急,花了五个月的时间才设法运出。后来又碰上西夏人侵,边境上的老百姓非常恐慌,他日夜奔波,供应军粮民食,十分的辛苦。 除了疲于工作,苏轼还得应付官场上的种种关系。由于之前所学的圣贤教诲与政治现实差距甚远,作为一位初任官职的热血青年,他感到无比的忧虑。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冬,凤翔的任期届满后,苏轼迫不及待地奔回了父亲及弟弟居住的都城开封。不料翌年他深爱的妻子死了(妻子王弗,是本乡贡进士的女儿,知书识礼,能诗能文,十六岁嫁给东坡,后来生下儿子苏迈,可惜红颜薄命,二十七岁就死了),不到一年,父亲也跟着去世,带着沉重的心情,苏轼乘船运送父亲及妻子的灵枢回到了故乡眉山。 熙宁元年,神宗即位,服满了丧期的苏轼离开故乡。翌年,出任监官浩院(掌管官吏辞令书的官)。此时,政治上己有了新的局面,神宗为挽救面临困境的国家财政,任用王安石为相,并推行其所提倡的新法。苏轼的政治思想较为保守,他虽不满当时的社会现状,但也不完全支持王安石的改革思想,他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法制,而在于吏治,他希望能以较缓和的方式改革,若要变法,也应逐步进行,而非如王安石的变法般地急于求利。所以他不断上书神宗,呈奏《议学校与贡举札子》、《谏买浙灯状》,后又上《上皇帝书》及《万言书》,但都未被神宗接受。苏轼因而成为当时反对王安石等新法派中的旧法派的一员,在政治上受到了排挤。甚至还有人诬告苏轼贩卖私盐。 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年方三十六岁的苏轼见变法大局已定,反对也没有用,并且他也不愿意陷人宗派斗争的旋涡中,便请调杭州(今浙江省杭州市),但心中不免有些难过和挫败感。 杭州是个风景秀丽之地,苏轼在办完公务后,便四处游玩,以解烦忧。他在此地不但结识了许多知交,也作了不少的诗歌,如著名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六月二十七日于望湖楼醉书》等。政治上的挫败反而促使东坡以诗人的身份,体验了更丰富的人生,从此开拓了一片更宽广的文学领域。 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苏轼自愿调任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县),那儿离苏辙任职的济南很近。他在密州也作了许多烩炙人口的文学名作,如 《超然台记》、《水调歌头 ·中秋怀子由》、《江城子·密州出猎》等。 四,漂泊流离 苏轼后来被调任到徐州(今江苏省铜山县)、湖州(今浙江省吴兴县)。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在他移任湖州的第三个月,有一天,突然闯进一位朝廷钦差,不容分说便把他捉拿进京,原来是一群和苏轼有嫌隙的御史,为了讨好王安石,便指称他在诗文中歪曲事实,诽谤朝廷,并请皇上下令司法官员判他的罪。不久,苏轼就被送人狱中,这就是著名的 "乌台诗案"。 苏轼在杭州作通判时的确作了不少诗讽刺新法,譬如《山村五绝》的第四首:"杖黎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这首诗就是讽刺青苗法的执行不力,官吏强迫农民借钱,然后又在当地开设赌场、妓院,把钱捞回来的丑恶行径。但这毕竟是诗,本不应构成罪状,但是围绕新法所进行的严肃的政治斗争己演变成争权夺利的宗派斗争,苏轼的诗得罪了那些青云直上的新贵,就难免获罪。 对苏轼的审问进行了一百多天,苏轼的政敌李定等人,千方百计罗织罪名,妄图把苏轼置于死地,他们的卑鄙行为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除湖州、杭州等地的百姓请和尚念经为苏轼祈福外,前太子少师(太子的老师)张方平、前吏部侍郎范镇 替他上疏求情,于是情势缓和下来。再加上神宗原本就喜爱他的文学,又有生病的曹太后(神宗祖母)为他说情,最后只定了苏轼 "讥讽政事"之罪。是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神宗皇帝判他流放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苏轼终于免于一死。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刚到黄州,生活困难、没有薪傣,连住的地方都成问题。后来,只好暂居定惠院里,天天和僧人一起吃饭,一家大小靠仅剩的钱节俭过活。老友马正卿实在看不过去,替他请得可城东营防废地数十亩,让他耕种、造屋。他汗流陕背地在东坡上辛勤耕作,妻子王氏则在一旁打下手,夫妻二人同甘共苦。 由于苏轼亲自在东坡开荒种地,所以便对这个曾经长满荒草的地方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赞扬这东坡如同山石般坎坷坚硬的道路,要自己也必须不避艰险、乐观地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前行。他把东坡看做是自己个性的象征。辛苦一年后,苏轼在东坡旁筑了一间书斋,命其名为 "东坡雪堂",从此自号 "东坡居士"。 苏轼在经过了此次的文字狱冲击后,胸中郁积着无数要说的话,他虽然一直压抑自己的激情,不想再写诗惹祸,但创作的激情岂是能压抑住的?他一面在诗中倾诉自己的冤屈与不平,一面又在张罗日常茶饭的生活中寻找淡泊自得的喜悦,以保持心理平衡。一有空,他就到处寻幽访胜,悠闲度日。这段期间对苏轼而言,是他文学创作的一个高峰。 原因有二:一、在这些年中,他刻苦读书,因而在知识方面有了新的拓展。二、由于 "乌台诗案"给他打击很大,从而他深深体会到自己在做人方面有些欠缺,因而写了不少与修养有关的文章,如 《前赤壁赋》,即在探讨人生的变与不变的道理。除上述《前赤壁赋》外,他还作了如 《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赤壁赋》等作品,来阐发自己旷达的人生态度。此时的苏轼,不仅在文学艺术的造诣上达到了顶峰,而且在做人的原则上也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苏轼的文章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擅长行书、楷书,取法李邑、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创新意,有天真烂漫之趣。 元丰七年,神宗下令苏轼离开黄州,改授汝州(今河南省汝南县)团练副使。路过金陵(今南京市)时,遇到当年政敌王安石,两人谈得很投机,这时的东坡对王安石仍不客气,亲切地责备王安石不该连年在西方用兵,又在东南造成大刑狱,而违背了祖宗仁厚的作风。这个时候的王安石已经历尽沧桑,胸襟也开阔多了,不但不见怪,反而对别人说:"真不晓得再过儿百年,才能出现像东坡这样的人物!" 五、政事艰难 元丰七年,苏轼四十九岁时,宋神宗为他恢复名誉,任为登州(今山东省蓬莱县)知事,仅十余日,又受朝廷之召出任礼部郎中。这年腊月调回京都开封,任起居舍人。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三月,大力推行新法的神宗在位十九年后崩逝,年仅十岁的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大力提拨旧派人物,东坡奉召还朝,太后命坐赐茶,又撒御前金莲烛台送他回院。由于太后废除新法,政局的情势开始逆转,原为政权中枢的新法派群臣被排斥。司马光等昔日的重臣们又得以重新执政。后世史家称之为 "元枯更化",旧法派继续当权执政。 第二年,苏轼晋升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语,同时兼任侍读。苏轼迸京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升了三次官,但此时的苏轼已对做官没有兴趣了。人京以后,苏轼发现实施了十几年的新政,有一部分己经有相当的成果,司马光上台后,却不分青红皂白地完全废止,他有点不以为然。东坡本来也是反对新政的健将之一,但是他的言行和主张,是对事不对人的,现在他和王安石又有了进一步的交情,对新政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他的态度自然有所改变。他认为新政中的 "免役法"尤其出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力劝司马光采用,司马光坚决不肯。这样一来,保守派的人便说他是王安石的新法派了。可是新法派的也并不把他当作自己人,所以东坡便成为夹缝里的人物,两面都不讨好。 这年九月,旧法派的领袖司马光去世,使得旧法派四分五裂,陷人了丑陋的派阀之争。集宋朝理学之大成的程颐领导的洛党相苏轼等人的蜀党势不两立,朔党夹杂其间,也纠缠不清,派阀之争愈演愈烈,甚至涉及到对私事的诽谤。 元枯四年,苏轼想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便请调转任杭州叶知事,上任时,杭州人焚香列队欢迎,不料苏轼刚到任就遇到严重的天灾和病害。后来,他在此地修建了我国第一所公立医院。苏轼在知事任内修筑了与白居易的白堤齐名的西湖苏堤。元佑六年又奉召出任翰林学士承旨,并兼任侍读,但是遭到作风激进的朔党的排斥,不到几个月又被调任颖洲(今安徽省阜阳市)知事而离开朝廷,次年转任扬州(江苏省扬州市)知事。元佑七年(公元1092年)九月,苏轼又被召回朝廷,出任兵部尚书,十一月晋升为礼部尚书,这是苏轼从政以来的最高职位。 六、诗人之死 苏轼的职位越升越高,而对立的党派对他的攻击也愈演愈烈,甚至有人对其以前的文字狱(即乌台诗案)大作文章。郁郁寡欢的苏拭请奏调任江南之地,但末获批准。元枯八年九月,苏轼出任定州(今河北省定县)知事。同月,高太后崩逝,"元佑更化"也随之宣告结束了。 元佑八年九月,十八岁的哲宗开始亲政,重新推行其父神宗所主张的新法。政权又转移到吕惠卿等新法派人士的手里,于是又对旧法派展开了严酷的弹劾。绍圣元年(公元1094)四月,五十九岁的苏轼被指称诽谤朝廷,贬为岭外英州(广东省英德县)知事,六月,在转任英州的途中义受命流放惠州(今广东省惠州市)。在惠州的两年中,苏轼生活困窘,有时连酿酒的米也没有,吃菜也得靠自己种。可是苏轼这一辈子对磨难早就习惯了,他对这一切安之若素。他有两句诗写道:"为报先生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即使身处遭人唾弃的岭外之地,也不因此而丧志,仍旧悠然地过着清贫的生活。 不料京城朝廷的奸人仍不肯罢休,再度以莫须有的罪名加害于他。这次苏轼竟被放逐到有天涯海角之称的儋州。儋州在海南岛,是一个人迹罕至,瘴疬丛生之地。而苏辙当时则被贬在雷州,两地间隔着海峡,两人要分手时,苏轼还打趣说:"莫嫌琼雷隔云海,圣恩尚许遥相望。" 到了儋州,苏轼一贫如洗,为了糊□,他连酒器都卖掉了。可是他没忘了读书,这一段时间他最爱读柳宗元和陶渊明的诗。他还常常带上个大酒瓢,在田野里边唱边走,作诗自娱。他还结交了不少平民朋友,闲了就去串门,跟野老饮酒聊天,还常常给乡邻看病开方。苏轼晚年流放海外的岁月很艰苦,但他仍然超然洒脱,并自得其乐。 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正月,哲宗崩逝,徽宗即位,大赦天下,皇太后向氏摄政,试图促成新旧两派的和解。五月,苏轼被赦免了流放海外之罪,并被提举为成都玉局观。在自惠州后七年的流放生活中,苏轼一家死了九口人,虽然生活对他如此残酷,垂暮之年的他依然乐观开朗、富有朝气。苏轼六月渡过琼州海峡返北,月在悍江边时,他吟诵道:"我心本如此,月满江不湍。" 百姓并没有忘记这位大诗人。苏轼北还,经过润州、前往常州时,运河两岸拥满了成千上万的百姓,他们随船前行,争着要看看这位久经磨难的大诗人的风采。然而,此时的苏轼因旅途劳顿早已染病在身。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六月,苏轼卧病常州,七月二十八日,苏轼逝世,一代才子就此陨落,死时六十六岁。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苏东坡在仕途失意的密州时期,的确有以佛老思想自我排遣的情况,而且不是偶然的。这一点,苏东坡在《水调歌头》中借对月宫的幻想式的向往含蓄地表达出来了。苏东坡本来就有远大政治抱负,又感激皇恩浩荡,故此希望能回朝施展,但眼下险恶的政局又使他的这个愿望落空。又是感叹厌倦宦海仕途的沉浮,又是思恋朝君,入世与出世两种情思交织在苏东坡的身上,相反却相辅相成,展示了苏东坡当时矛盾的心理世界,这就是《水调歌头》的主题思想。
议苏轼贬谪儋州时期的散文创作 论文关键词:苏轼 儋 州散文论文摘 要:贬谪 儋 州是苏轼人生的低谷期,但乐观旷达的苏轼不仅以宽敞的胸怀直视生活,而且采取各种方法丰富充实生活。在他的笔下, 儋 州的风土人情也呈现出别样的异彩。 ??绍圣四年四月十七日,苏轼被责授琼州别驾,移昌化军安置。同年七月二日,苏轼与幼子过到达昌化军贬所,即今海南省 儋 州市。元符三年二月,因徽宗登基,恩移廉州安置。四月,因生皇子恩,诏授舒州团练副使。六月二十日,苏轼渡海离开海南岛。至此,他在 儋 州生活了将近三年。苏轼贬谪 儋 州的文(不含书信),据《苏轼年谱》统计共有93篇,其中91篇《苏轼文集》有收,余下2篇《晚香堂苏帖》有增补。 ?与惠州之文相比, 儋 州之文不但在体裁上有明显变化,内容上也有很大不同。就体裁言,赋体惠州时没有,此时则有6篇;史评,惠州时仅有1篇,此时期则有19篇之多。就内容言,最大的不同随体裁变化而来,即史评性文字大量增加,构成了 儋 州之文的一道亮色。 ? 儋 州之文体裁和内容上的变化,无疑与苏轼这次海南之贬有莫大关系。这次贬谪,是苏轼人生三贬中最严重的,也是同时被贬的元祐党人中最悲惨的。虽然在被贬惠州时,苏轼已经能够用一种从容旷达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苦难,但是再次遭逢被贬,而且是贬往国土的最南端,这给苏轼的心灵依然带来了不小的震惊和伤痛。他在《到昌化军谢表》中说:“臣孤老无托,瘴 疠 交攻。子孙痛哭于江边,已为死别,魑魅逢仰于海外,宁许生还。”其生还无望、悲观欲绝,比惠州时要真切的多。 ?谪居海南时,苏轼已经62岁,身边只有苏过一人。生活上又是一派惨淡景象:“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对待未来的生活,如何把握剩余的生命,是垂暮之年的苏轼唯一能做的事情。而东坡之为东坡,给予后人的最深刻印象,也在于此。即便生命所剩无几,即便命运把他逼到角落,他依然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他在《书海南风土》中说: ?岭南天气卑湿,地气蒸溽,而海南为甚。夏秋之交,物无不腐坏者。人非金石, ?其何能久。然 儋 耳颇有老人,年百余岁者,往往而是,八九十者不论也。乃知寿夭无定, ?习而安之,则冰蚕火鼠,皆可以生。 虽然岭南的环境恶劣,然八九十岁的高龄老人比比皆是。这一现象增强了苏轼的继续生活的信心。既然他们能够适应这个环境,我为什么不能?他的这一想法,也打破了瘴 疠 之地折损性命的世俗观念。 ?苏轼不仅以宽敞的胸怀直视生活,同时也采取各种方法丰富充实生活。首先,以品评的方式对待极度匮乏平淡的食物。如《书龟息法示过》、《老饕赋》、《黍麦说》、《菜羹赋》等。《菜羹赋叙》云:“东坡先生居南山之下,服食器用称家之有无。水陆之味,贫不能致,煮蔓菁芦 菔 苦荠而食之。其法不用 醯 酱而有自然之味,盖易而可常享,乃为之赋。”在现有的极端困苦的生活条件下,以新的烹饪方法使食物适口,无疑给平淡的生活增添了几分色彩。其次,利用当地条件广采药物,也是苏轼 儋 州生活的.一部分。《海漆录》、《辩漆叶青粘散方》、《苍耳录》、《四神丹说》、《益智录》等短记都是苏轼居 儋 时研究和服食药物的真实记录。最后,著书立说也是苏轼居 儋 生活的重要部分,从《题所作书易传论语说》来看,苏轼在谪居 儋 州时,先后完成了《书传》、《易传》和《论语说》。此外,他还撰写了一批系统性的史评,这也是 儋 州之文变化最明显的一部分。据《邵氏闻见后录》载:“苏叔党为叶少蕴言,东坡先生初欲作《志林》百篇,才就十三篇而先生病。”?1《苏轼文集》卷五就是这13篇的内容。其中《论范 蠡 》、《论伍子胥》乃一分为二所致,加上卷四之《宋襄公论》和《士燮论》,共有16篇。 ?苏轼的这16篇史评,常常是以历史人物或具体的历史事件为评论对象,如《论武王》、《论管仲》、《论孔子》、《论范 蠡 》、《论周东迁》等。针对这些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苏轼往往提出一些个人的独到新颖的观点,而不盲从于传统的抽象的道德标准。比如《论武王》中反对孟子企图掩盖武王弑君的说法,认为“武王非圣人”。历史上,武王灭商之后,封纣子武庚禄父于殷,又让他的弟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苏轼认为:“杀其父,封其子,其子非人也,则可,使其子而果人也,则必死之。……武王亲以黄 钺 斩纣,使武庚受封而不叛,岂复人也哉??2”也就是说,武王将武庚置于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武王葬送了武庚的父亲商纣王的性命,另一方面,武庚作为一个臣子,又不得不臣服于武王。那么,武庚只有两种选择,要不作乱背叛,要不就像楚令尹子南之子那样选择自尽。这样,苏轼就从伦理道德方面揭示了武庚叛乱与武王灭商的必然联系。 ?不仅如此,苏轼还认为商纣王虽无道,虽可杀,但武王并没有“代商而立”的必要。对待商纣王这样的昏君,首先应该让他“以考终,或死于乱”,甚至可以劝他改过,“若不改过,则殷人改立君”。以兵取之,放之,杀之,都是不可取的。圣人的做法应当是:“天下无王,有圣人者出而天下归之,圣人所不得辞也。”这就打破了儒家传统中的那种道德解读,并不认为“武王伐纣乃解黎民百姓于倒悬”的正义之举,反倒是还原了武王弑君的真实面目。 ?接下来,苏轼又说明了武王为什么要封武庚于殷,而没有像对待商纣王那样直接取其性命。苏轼认为,“殷不伐周,而周伐之,诛其君。夷其社稷,诸侯必有不悦者,故封武庚以慰之。”也就是说,武王之所以要封武庚于殷,目的在于安抚诸侯,以确保自己君主之位的稳定性。《论武王》这篇史论不仅观点鲜明,论证逻辑也十分有条理,而且这种对历史的认识因为剥离了儒家道德的面纱,显得更接近于历史真实。 ?其他的几篇史论,同样也十分精彩。例如《论始皇汉宣李斯》中论秦亡之由,说蒙毅、李斯、赵高、胡亥一起随秦始皇出巡,途中秦始皇生病了,派蒙毅去祭祀山川,蒙毅尚未归还时,秦始皇就驾崩了。李斯、赵高就矫诏立了胡亥。而当时蒙恬、扶苏都掌握着秦朝的主力军队,本有力量与胡亥、赵高抗衡,但却接受了假传的诏命,最终招致杀身之祸。这是为什么呢?苏轼认为是秦法历来严酷,“令行禁止”已成风俗的缘故。又如《论周东迁》认为“周之失计,未有如东迁之缪者也”,因为周朝建国的根基在西安,迁至洛阳,就好像卖掉了自己的田宅,失去了安身立命之所。总而言之,苏轼的史论文,往往能够透过一些偶然的历史事件,抓住一些必然的因素,比纯粹的论理说教,更具说服力。 ?除了上述几个方面,苏轼 儋 州之文中关于 儋 州风土人情的描写也颇有意思。他看到当地人民“病不饮药,但杀牛以 祷 ……以巫为医,以牛为药”(《书柳子厚牛赋后》)的落后状态,深感这样下去,既不能治病,又影响生产。于是他就写了《书柳子厚牛赋后》给琼州僧道 赟 ,希望他规劝当地父老,改变这种迷信鬼神的不良习俗。当时 儋 州还保留着母系氏族社会的某些迹象:“土风坐男使女立,男当门户女出入”(《书杜子美诗》),即男子管家务,女子外出谋生。对于这种习俗,苏轼也常常劝导当地百姓,希望得到改变。 ?综观苏轼 儋 州之文,很难用几句话概括它的内容或特色,其体裁之繁复,可谓“文备众体”。题材之广,与黄州、惠州相比又胜一筹。 ? ? 参考文献 ?[1][宋]苏轼撰,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 ?[2][元]脱脱等撰,《宋史》,中华书局,1983年。 ?[3][宋]邵博撰,刘德权、李剑雄点校,《邵氏闻见后录》,中华书局,1983年。 ?[4][宋]苏轼撰,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 ?[5]孔凡礼撰,《苏轼年谱》,中华书局,1998年。 论文相关查阅: 毕业论文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格式 、 行政管理论文 、 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泛指专科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学士学位毕业论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博士学位论文)等,即需要在学业完成前写作并提交的论文,是教学或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毕业论文应反映出作者能够准确地掌握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所研究的题目有一定的心得体会,论文题目的范围不宜过宽,一般选择本学科某一重要问题的一个侧面。 毕业论文的基本教学要求是: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处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毕业论文是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分析、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撰写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毕业论文在进行编写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开题报告、论文编写、论文上交评定、论文答辩以及论文评分五个过程,其中开题报告是论文进行的最重要的一个过程,也是论文能否进行的一个重要指标。
去优酷 看下电影也行啊`
苏轼又名苏东坡,是中国历史上即唐代李白之后又一文学巨匠,他创造了宋代文学的高峰,然而苏轼的仕途却充满了坎坷与不公,在崎岖的忠君爱国之路上,他却依旧充满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大度与豪放。本来诗人本性与官场生活是处处相悖的,两者时时处处充满了矛盾和冲突:一种是带着面具的政客,一种则是肝胆赤诚的诗人。正是在这夹缝中生存的苏轼显示了他超凡的人格。 从苏轼从政的开端来说,可以说是相当顺利的,苏轼兄弟一举成名,之后曾先后担任“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祥府判官”,杭州通判等职,可以说此时的苏轼诗春风得意的,文学上的巨大成就助他在仕途上青云直上。但是如果没有以后的坎坷也许就不能体现出苏轼的伟大人格了。时势造英雄,历史上的政治风云最终造就了苏轼这一文学奇才。命运的转折随之而来。苏轼不赞成王安石的变法主张,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于是最后于王安石一排反目成仇,并受到王一派的排斥和迫害。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为自己起的。然而这并不能打击苏轼建功立业的热情,也正是在此时 他在困顿中做出了不朽的前后《赤壁赋》,前《赤壁赋》中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后《赤壁赋》 中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与前篇毫无二致,但是笔墨全不相同。写景方面,前篇字字秋色,本篇则“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句句都是冬景,鲜明地反映出不同季节山水面貌的变化,勾勒了两幅截然有别的江山景色图,可见作者描景状物的传神。至于夜间山景:陡壁、怪石、危巢、古木等,都写得逼真而有幽森之气,跟作者“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的心情密切吻合,而与前篇幽静安谧的情景恰成鲜明的对照。叙事方面,前篇但言“苏子与客”,“举酒属客”,“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都是即事而叙,简洁明了;本篇对于客、酒、肴则用详述,写得别有情味。反之,前篇对于泛舟而歌的情景,用大段笔墨加以渲染;本篇则唯有“顾而乐之,行歌相答”,“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寥寥几句,同样情致盎然。剪裁安排之妙,确很值得借鉴。抒情方面,前篇由乐而悲而解脱,过程起伏,但直抒多于想象,作者的观点表达得完整而且显露;本篇则从飞鹤探舟而西展开想象,将鹤与道士合而为一,完全是幻觉和梦境的描述,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这种虚无消极的思想当然不足为训,但是在写作方法上却也告诉我们,只有从不同的角度去表现不同的情景,同一主题的文章才能各具特色。以上有别于前篇的各点,正是本篇的艺术成就。在这两篇文章里,苏轼用巧妙地笔墨描写了苏轼之不能入阁,除了性格因素之外,还在于苏轼本人对于功名富贵的蔑视。他曾有《蜗牛诗》:“升高不知疲,竟作黏壁枯”,将那种功利人生刻划入骨,将这种功利人生的结局看得十分透彻。对于功名富贵,苏轼是蔑视的,对于那些阿谀小人,尤其蔑视。不仅依旧我行我素,而且写出了更为瑰丽的篇什。可知,在仕途与诗文写作艺术人生。审美人生之间,后者才是苏轼生命的灵魂、生命的依归。这正是笔者之所以将苏轼的人生命名为审美人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几经贬谪之后,苏轼逐渐成熟起来,并逐渐开始重新思考人生,乌台诗案以后人生命运的变化是他真切而深刻的体会到了人生的艰难,正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说人生如梦,一尊换类将月。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沉沦下去,并没有因此否定人生,力求超脱自我,始终保持了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在《定风波》中有明显的表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比较完整的表现出作者有积极进取转而压抑苦闷又力求超脱的心路历程。苏轼是典型的士大夫文化的代表,是士大夫精英文化的代表。 苏轼的人格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并对三家兼容并蓄,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体现苏轼个性的人格精神体系。儒家讲求入世,苏轼做官锐意进取,渴望建功立业,济世报国,干一番大事业,是典型的儒家入世思想。“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他敬佩英雄,更渴望成为像周瑜那样“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千古风流人物”,甚至在已经“鬓微霜”的年龄,仍发出“又何妨”的呐喊,强烈的入世精神表露无遗。他会为政治上的失意而悲伤,“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壮志未酬,功业无成,失望至极,更从反面表现了苏轼的强烈的进取精神。儒家的思想在他的性格中体现为忠诚、刚正、忘我、爱民。他忧国忧民,为民做事,同时直而不随,刚正不阿,光明磊落,在政治上坚持自己的见解,坚持正道,不因哪方是得势新贵而趋附于任一边。这也是他在仕途上屡受挫折的重要原因。这些都是儒家所推崇的典型的“君子”形象和理论。鲜明的个性,造就了独一无二的苏东坡。终其一生,他对自己完全自然,完全忠实,尽管始终生活在政治的旋涡中,但他还是一路歌唱,作文,评论,无论在他的仕途路上,还是在他的流放路上。显然,苏东坡深谙山水之乐,宦海沉浮,他一生嬉戏歌唱,自得其乐,悲哀和不幸降临,他都能够微笑接受,磨难始终跟随着他,直至死亡临近。苏轼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讲求辩证处世,物我合一。“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人生就像一场梦,辉煌像周瑜一生,失意像我苏轼一生,都是一场梦而已。“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人生在滚滚不息的长江面前,是多么的渺小,一切的失意潦倒,愁苦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只是一个瞬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逝者如斯,“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卒莫消长也”,“人无尽也”,水、月、人都是既变又不变的。变是永恒的,不变也是长久的。人作为大千世界的一分子也是与时同进,与物古今相生。苏轼喜欢放眼宇宙,跨越时空对比,着眼天地,物我古今合一。这是多么深奥的道家辩证法,多么可贵的人生相对论!纵然有“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但一句“而今安在哉”的反问,一下子使苏轼的精神空间提升到一个超迈古今、独步天下的舒阔境界。伟大与渺小,原是一回事,都只是历史长河的一个瞬间啊。世事都将转空,横空的人物都终成过客,倒不如寄情酒歌,托意箫音!这不正是道家所追求的那种,通过理性的思辩,而达到的乐观、旷达、超然、自适、超越功利、一切淡然处之的人生态度吗? 道家的生存方式是归隐。苏轼深受道家影响,自然少不了对归隐的向往。有人统计,在苏轼现有的360多首词作中,归字竟出现了100余次。苏轼仰慕归隐,但终其一生,却并未有真正意义上的归隐。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说“苏轼一生并未归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深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他所追求的并非外在的“身”的隐退,而是内在的“心”的退隐;他向往的所“归”之处,并非家乡眉州,而是一个使自己复杂灵魂安放解脱的精神家园。
苏东坡,即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苏东坡在政治上恪守传统礼法,而又有改革弊政的抱负,故在仕途上多经坎坷。他性格豪迈,诗词汪洋肆意,清新豪健,开创豪放一派。他心胸坦荡,在书法上虽取法古人,却又能自创新意,充满了天真烂漫的趣味。同时,他善绘画,喜作枯木怪石。苏东坡自称平生有三不如人的事,即喝酒,下棋,唱曲儿。但他的诗文、书、画却名垂后世。看了大文豪苏东坡的纪录片后,我感受颇多。尽管只是纪录片,但是这部片子不止是知识类讲解,还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引人入胜,让人忍不住想一口气看完并且不费力的铭记在心。比如流传至今的美食东坡肉,东坡饼,东坡烤羊骨的由来;比如西湖为什么又叫西子湖;比如著名景观苏堤春晓,三潭映月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等等。自始至终,苏东坡都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以超凡的智慧在出世与入世的钢丝上行走得游刃有余。他又是至情至性之人,对亲人、爱人、友人的厚重感情浩浩汤汤,充盈在胸,随意喷涌即是锦绣文章,一曲“十年生死两茫茫”更成千古绝唱。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于赤鼻矶上游览眺望,虽历经乌台诗案的波折,内心依旧满怀着对人生功成名就的渴望。是的,时间的确太过残酷,让多少心怀壮志的男儿鬓染白霜。但苏轼终其一生都没有放弃他多年的信仰。唱着“大江东去”的苏轼,把一片豪情赠予世人。何其潇洒,何其旷达,吟颂之际,倍感舒适。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可谓脍炙人口。一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把那威风凛凛的将军描绘得淋漓尽致,那份飒爽英姿顿时浮现在眼前。想象着,那简直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将军出猎图。品味苏轼,不由自主地涌出一种敬佩之感。 苏轼是豪放的诗人,但更是多情的男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缠绵的情意,字字的血泪,那份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与不舍的深情。 还有,无知的我以前只知道苏东坡是一位诗词文人,并不了解他还是那么出色的一位地方官!虽然在朝堂之上苏轼郁郁不得志,但一到地方为官便如鱼得水,抗洪,灭蝗,献出秘方帮老百姓治疟疾,治理的井井有条。这大概就是源于大文豪苏东坡单纯可爱的人间大爱吧。
陶渊明很悠闲,可是要做陶渊明的诗人是无法摆脱心中的不甘的;李白自是狂放了,但是要做李白的诗人无法直泻心中的愤懑,难道学陆游在临终前仍然难以释怀?只有一个人,留下沉着坚定、乐观豁达的精神。这个人,就是苏轼。活出了自己“精彩”人生。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豪放派词人之一。读小学的我只知道背他的诗,虽然不懂他心里要表达的思想,但读着他的诗,琅琅上口,很有味道;也会感觉自己身临其境,享受诗的魅力。苏东坡作为诗人,他没有李白的傲慢;作为豪放派词人,他没有像辛弃疾那样成天抱怨。所以说,他活出了自己的本色。苏东坡22岁中进士,26岁又中制科优入三等,入仕后奋厉有用世之志。他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他在王安石厉行新法时持反对态度,当司马光废除新法时又持不同意见,结果多次受到排斥打击。苏轼一生未能充分施展他的政治才干。他44岁时遭遇“乌台诗案”,险遭不测。晚年更被一贬再贬,直到荒远的海南。年轻的苏轼就很会写诗了,但遭遇“乌台诗案”之后,使得风格有了比较大的转变,这个转变也是诗词更加有风采,更能领略到人生的味道。1071年,苏轼反对王安石的变法,但当时大局已定,反对也没有用,便请调杭州,但心中不免有些难过和挫败感。杭州是个风景秀丽之地,苏轼在办完公务后,便四处游玩,以解烦忧。他在这里不但结识了许多知交,也作了不少的诗歌,如著名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的,“水光潋滟”的晴天当然好,但“山色空蒙”的雨日何尝不值得赞美呢?还有《六月二十七日于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白 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政治上的挫败反而促使东坡以诗人的身份,体验了更丰富的人生。1074年,苏轼正式因“乌台诗案”被贬密州,但他始终想为国效力,于是写下了《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首词用一“狂”字笼罩全篇,抒写胸中一腔磊落之气。上阕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表现出苏轼壮志踌躇的英雄气概。下阕尽管写了“老夫”老矣,鬓发斑白,又有什么关系!更表现出作者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苏轼由出猎联想到国事,联想到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处境,希望朝廷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召自己回朝,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下阕借出猎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这首词感情纵横奔放,一波三折。苏轼总是想为国效力,体现自己的才能,但思念亲人的感情也不知不觉地油然而生。同样是在密州,诗却是不同的风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是苏轼为悼念妻子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上阙写诗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下阙记述梦境,抒写了诗人对妻子执着不舍的深情。这首词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情。同样是“江城子”,情感完全不同。1076年,苏轼“大醉”,于是写下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词从上阙的“把酒问青天”,显露出作者率真的性情,也隐藏着内心对人生的痛惜和伤悲。下阙的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领悟到月亮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她也有着自己固有的悲痛,和人一样有“悲欢离合”一样,她也有着“阴晴圆缺”。结尾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他希望人们能够永远健康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在中秋之夜共同欣赏天上的明月。是对远方亲人的一种怀念,一种祝福。在1082年,苏轼的《卜算子》一举成名: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苏轼的一次又一次被贬,每到一处,总能发现新的可供安抚生命的良辰美景,找到自我愉悦的赏心乐事,以此做到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记得《鹧鸪天》中的 “村舍外,古道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浣溪沙》中的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 ;《东坡》中的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而后来他索性把这种精神修养化作实际行动了:“头戴大瓢,冒雨行歌田间”。同样是1082年,谪居黄州时,写下了著名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上阕表现了他履险如夷,不为忧患所动摇的修养;下阕进一步表现自已豁达的风度。苏轼不是陶渊明,他无需彻底地放弃悲剧,无需放逐心灵,而是以更加坚毅的人生态度和不向厄运屈服的斗争精神,在过多苦难的人生路途上,自如地活着。来自:
苏轼学术论文范文篇二 苏轼处世哲学初探 【 摘 要 】在苏轼作为我国古代文学家,为后人留下了一笔重要财富。而作为政治家的苏轼,也做出了一个儒家士大夫当有的历史功绩。而苏轼辗转于放达文人和深邃政客之间的处世哲学,便有了深刻的研究价值。本文试从正道直行的执着、善处忧患的旷达、自救自立的人格、亲躬为民的情怀四个层面来剖析苏轼的处事之道。 【 关键词 】苏轼 处世之道 人格风貌 生命精神 秦观在《答傅彬老简》中说:“苏氏之道,最深于性命自得之际。”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评价苏轼:“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苏轼坎坷人生中表现出来的人格风貌和生命精神,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学习。 一、“奋厉有当世志”――正道直行的执着 儒家鼓励人“志于道”,建功立业,有为于天下。苏轼《上梅直讲书》云:“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苏辙《墓志铭》追述苏轼十岁时母亲程氏亲授以书。“太夫人尝读《东汉史》,至《范滂传》,慨然太息。公侍侧曰:‘轼若为滂,夫人亦许之否乎?’太夫人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公亦奋厉,有当世志。”这正如后来苏轼说自己“少抱有为之志”。苏轼于仁宗朝举制科作《制策》二十五篇,“大抵劝仁宗厉精庶政,督察百官,果断而力行也”;及事神宗皇帝,两次上书数万言,“大抵皆劝神宗忠恕仁厚,含垢纳污,屈己以裕人也”;哲宗元�初,主张“校量利害,参用所长”。 苏轼对儒家忠君报国的思想接受尤深,使得他虽有“隐”的思想,却终究没有归隐。正如他所言:“未成报国惭书剑,岂不怀归畏友朋。” “羡君欲归去,奈此未报恩。”……可知苏轼一生沉浮,而拳拳报国之意若一。 二、“一蓑烟雨任平生”――善处忧患的旷达 苏轼才华横溢聪敏过人,刚正立朝勇于为义,却拙于谋身,不会自我保护。故“一生忧患,常倍他人”(《南华寺六祖塔功德疏》),几经贬逐,饱受苦难,终不得大用。苏轼于靖国元年所作《自题金山画像》,算是对自己一生贬谪生涯的 总结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的一生贬居黄州、惠州、儋州三地,穷困潦倒,但他都善于在诗词歌赋中发现生活美,从而获得一种充满善处忧患的智慧审美人生。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里说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智能优异”。 元丰时贬往黄州,《初到黄州》诗云:“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对黄州的“鱼美”、“笋香”盛情称赞,仿佛忘却了“乌台诗案”的灾难。绍圣初贬往惠州,他的《十月二日初到惠州》诗云:“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岭南万户皆春色,会有幽人客寓公。”这似是《初到黄州》诗在十几年后的历史回想。他又抒写“欣然”,描写口腹之乐。绍圣四年贬往儋州,登岛的第一首诗,“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云‘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觉而遇清风急雨,戏作此数句”,以其神采飞扬、联想奇妙而成为苏诗五古名篇:“应怪东坡老,颜衰语徒工,久矣此妙声,不闻蓬莱宫。”自赏自得之情溢于言表。 三、“尽卖酒器,以供衣食”――自救自立的人格 苏轼之所以能面对忧患随缘自适,不仅在于他善于排遣苦闷,更重要的是他始终立足于自救自立,保持一种人格的独立。元丰三年(1080)初贬黄州,作《节饮食说》,提倡“节食”。第二年不能再靠“节流”,于是“开源”。《东坡八首》叙云:“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庶几来岁之入以忘其劳焉。”他不辞辛苦躬耕其中,并把这块田地命名为“东坡”,从此自号“东坡居士”。他的《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三首》其二云:“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明年共看决渠雨,饥饱在我宁关天。”苏轼作为政治上的逐客,生存受到严重的威胁,心态却不卑微猥琐。苏轼之卓异正是建立在自己动手种田筑屋丰衣足食,生存需求获得独立的物质基础之上。 苏轼在海南禄�既绝,衣食难保,不得已“尽卖酒器,以供衣食”。暂居破漏官屋不久被官吏逐出,遂买地,起屋五间,名曰“桄榔庵”。然而,独特的伟大人格,既成就了不怨天尤人、立足自救自立的“东坡”精神,苏轼也就拥有了一份坦然与自乐。 四、“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亲躬为民的情怀 苏轼在贬谪时期,反复专研佛老,极慕陶渊明,却始终没有出世。苏轼从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奋厉有当世志”的壮志雄心,践行了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儒士操守,也在生存状态上真正的融入到了黎民百姓之中。 谪黄以后,苏轼和“渔樵杂处”,对黎民疾苦有着更深切的了解同情。当时岳州鄂州一带“例只养二男一女,过此辄杀之,尤讳养女。”苏轼遂“闻之酸辛,为食不下”,当即给鄂州知州朱寿昌写信并盼他“惟为民自重”。他说:“若岁活得百个小儿,亦闲居一乐事也。吾虽贫,亦当出十千。”由此可知,苏轼口出“悲歌为黎元”并非虚言。在儋州,他把自己被贬海南看作是“天其以我为箕子”,理应尽力帮助儋州人民改变困境。面对民族压迫、生产落后的现状,苏轼写了《和劝农》“以告其有知者”,“咨尔黎汉,均为一民”。看到当地人民“病不饮药,但杀牛以祷……以巫为医,以牛为药”,写了《书柳子厚牛赋后》。为了让百姓喝上泉水,讲究卫生,减少疾病,苏轼曾带领众人开凿至今完好的井泉,儋州人称之为“东坡井”。儋州在北宋时期仍处于“刀耕火种”状态,文化教育也十分落后,苏轼的《和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一诗真实的反映了学校教育七零八落的情景。王国宪《重修儋州志叙》指出:“北宋苏文公来琼,居儋四年,以诗书礼教转化其风俗,教化其人心,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 【参考文献】 [1](宋)秦观:《淮海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2] 王国维:《人间词话》,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 [3](宋)苏轼:《苏轼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看了“苏轼学术论文范文”的人还看: 1. 关于苏轼的学术论文 2. 对苏轼研究的学术论文 3. 中文学术论文范文 4. 对外汉语学术论文范文 5. 浅析苏东坡的人生美学论文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苏东坡在仕途失意的密州时期,的确有以佛老思想自我排遣的情况,而且不是偶然的。这一点,苏东坡在《水调歌头》中借对月宫的幻想式的向往含蓄地表达出来了。苏东坡本来就有远大政治抱负,又感激皇恩浩荡,故此希望能回朝施展,但眼下险恶的政局又使他的这个愿望落空。又是感叹厌倦宦海仕途的沉浮,又是思恋朝君,入世与出世两种情思交织在苏东坡的身上,相反却相辅相成,展示了苏东坡当时矛盾的心理世界,这就是《水调歌头》的主题思想。
苏轼的辩证观。“吐柔自断”是苏轼哲学理念中的辩证观。“刚柔自断”是苏轼对郭象以庄注易而提出的“独化”论的继承和发展。苏轼在解释‘旧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时说:“天地之间,或贵或贱,未有位之者也,卑高陈而贵贱自位矣;或刚或柔,未有断之者也,动静常而刚柔自断矣;或吉或凶,未有生之者也,类聚群分而吉凶自生矣;或变或化,未有见之者也,形象成而变化自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雷电风雨,日月寒暑,更用迭作于其间,杂然施之而未尝有择也,忽然成之而未尝有意也。及其用息而功显,体分而名立,则得乾道者自成男,得坤道者自成女。夫男者岂乾以其刚强之德为之,女者岂坤以其柔顺之道造之哉?我有是道,物各得之,如是而已矣。圣人者亦然,有恻隐之心,而未尝以为仁也;有分别之心,而未尝以为义也。所遇而为之,是心著龄物也。人则从后而观之,其恻隐之心成仁,分别之心成义。”这里的“贵贱自位”“刚柔自断矣”“吉凶自生”“变化自见”“未尝有择”“未尝有意”“我有是道,物各得之”等,强调的都是物性自然,即便是圣人,也不例外。圣人之有仁、义,完全是“所遇而为之,是心著于物”的结果,并不是恻隐之心必然会成仁,分别之心必然会成义,而是各自运行显现的结果。“人则从后而观之,其恻隐之心成仁,分别之心成义”,并不符合事物的本然状态。孟子的“四端”说固然有其合理的地方,但因其“所遇而为之,是心著于物也”,缺乏心灵的自由。也缺乏开放性和活力。苏轼的这种观点,很显然对后来的儒家思想是一种很大的突破,对原始孔孟儒家,I想也是一种解放。任何事物“自”行其事、“物各得之”,都是在其运行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是对’‘道”的自然而然的显现,“道”也是支持事物运行的自然而然的本体性存在。这有似于郭象的“独化”说。郭象认为:“凡得之者,外不资于道,内不由于己,掘然自得而独化也。”(《大宗师注》)“故造物者无主,而物各自造,物各自造,而无所待焉,以天地之正也。”(《齐物论注》)郭象通过规定事物在自然界的位置,取消了事物的差别,得出“名教内自有乐地”的结论。他说:“夫大鸟一去半岁,至天池而息,小鸟一飞半朝,抢榆杭而上。此比所能则有间矣,其于适性一也”,“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物,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其间哉?”(《逍遥游注》)“凡得真性,用其自为者,虽复皂隶,犹不顾毁誉而自安其业.”(《齐物论注》)在郭象看来,只要人人安于现状,摒除非分之想,自足其性,就会得到同样的快乐,并同样有价值。这种适性逍遥的境界存在于每个人的情性之中,适性就可获得快乐。苏轼用郭象的“独化”说来解释《易经》。“独化”是万事万物自然之性,圣人之功在于迎其正心,养其正性.苏轼说:“蒙者,有蔽于物而已,其中固自有正也.蔽虽甚,终不能没其正。将战于内,以求自达,因其欲达而一发之,迎其正心,彼将沛然而自得焉……圣人之于‘蒙’也,时其可发而发之,不可则置之,所以养其正心而待其自胜也。此圣人之功也.”“独化”以正为本,即使受到暂时的遮蔽,只要养“其正心”,自可“待其自胜也”。
磨难只能吓倒懦夫懒汉,而胜利永远属于敢于攀登高峰的人。我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关于经历磨难后成功的名人事迹,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经历磨难后成功的名人事迹篇1:多灾多难的塞万提斯
塞万提斯,西班牙16世纪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堂吉诃德》风行于世。被称为不朽之作。塞万提斯一生多灾多难,出身没落贵族,家庭贫寒,从小就跟父亲外出奔波谋生。22岁参军,在与土耳其海战中,左手致残。后曾被海盗俘获,卖到阿尔及利亚为奴,历尽艰辛。被父母赎身获得自由后,曾在海军中充任军需,后又蒙冤入狱后生活无着,当时一家7口人过着饥寒交际花迫的生活。他就在这样的困境中写出了《堂吉诃德》、《努曼西亚》、《惩恶扬善故事集》、《加拉黛亚》、《巴尔那斯游记》、《八个新的喜剧和八个新的幕间闹剧》等一批有影响的作品。
关于经历磨难后成功的名人事迹篇2:逆境奋争,苦中寻乐(高士其苦斗病魔)
高士其是我国科普作家。在外国留学时,有一次做实验,一个装有培养脑炎过滤性病毒的玻璃瓶子破裂了,病毒侵入了他的小脑。从此留下了身体致残的祸根。他忍受着病毒的折磨,学完了芝加哥大学细菌学的全部博士课程。回国以后,他拖着半瘫的身子,到达延安工作。解放后病情恶化,说话和行动都十分困难,连睁、合眼都需要别人帮助。但他仍以惊人的吃苦精神进行创作,先后写成100多万字的作品。有人问他苦不苦,他笑着说:"不苦!因为我每天都在斗争,斗争是有无穷乐趣的。"
关于经历磨难后成功的名人事迹篇3:面对挫折决不气馁(爱迪生不被火灾吓倒)
一场大火,把实验室烧成一片瓦砾。爱迪生研究有声电影的所有资料和样板被烧成灰烬。他的老伴难过得哭了出来:"多少年的心血,叫一场火烧了个精光。而今你已年迈力衰,这可怎么办啊!"爱迪生也很伤心,但他决不会由此趴下。发明电灯时,他就先后试验了7600多种材料,失败了8000多次,仍不气馁,终于获得成功。眼下这场火灾也同样不能使他后退。爱迪生对老伴说:"不要紧,别看我67岁了,可是我并不老。从明天早晨起,一切都将重新开始。"
关于经历磨难后成功的名人事迹篇4:能屈能伸是俊杰(卧薪尝胆的勾践)
越国兵败吴国于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只好"审辞厚礼"向吴求和,等待东山再起。勾践先用美女、金银珠宝贿赂吴王和众臣,还用妻子作人质,自己为吴王当马夫。勾践还为吴王送茶送饭,端屎端尿,终于赢得了吴王信任,得以被释放。勾践死里逃生回国后,卧薪尝胆,一面继续进贡吴国,一面聚兵训练。最后他率精兵数万,彻底打败了吴国,实现了洗辱复国的志愿。
关于经历磨难后成功的名人事迹篇5:命途多舛的苏轼
苏轼,宋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被当时"改革派"中的有些人指控"讥刺朝政"、"包藏祸心",遭到逮捕和审讯,几乎送了性命,史称"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1085年宋神宗病逝,哲宗继位,高太后摄政。高太后不满新法,立即起用旧党召。司马光等回亦执政,苏轼被调回京城,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后同旧党发生分歧。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1089年,苏东坡再次被贬出京,出任杭州知府。1093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又把变法派召回朝内主政,政局变生急转直焉的变化。第二年6月苏东坡,被贬得更远,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定居在惠州(今广东惠阳)。晚年过流放生活。给苏东坡又一次沉重打击,公元1101年7月26日,这位66岁的老人,终于满含悲愤离开人世,结束他命运多舛的一生。
苏轼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就是在被贬时写出的。如:词作《奴娇.赤壁怀石》,散文《篑谷偃记》,《方山子传》、《记承天寺夜游》、前后《赤壁赋》等。
关于经历磨难后成功的名人事迹篇6:终生坎坷的巴尔孔克
1850年8月21日,在巴尔孔的葬礼上,雨果所致的蛋词中有这样的话:"在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孔克是最伟大的一个;在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孔克是最优秀的一个。...可叹啊!这个坚强的、?涝恫煌V狗芏返恼苎Ъ遥?枷爰摇⑹?恕⑻觳抛骷摇T谖颐侵屑洌???欧绶缬暧甑纳?睿?夥炅巳魏问贝?磺形叭硕荚夥旯?亩穸泛筒恍摇H缃瘢??吡恕K?叱隽朔兹藕屯纯唷?"是的,巴尔扎克,一生坎坷。幼年就缺乏母爱。家庭和母亲,对他冷漠无情,他好像是家庭里多余的人。巴尔扎克后来回忆这段生活,曾忿忿地说:"我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母爱。""我经历了人的命运中所遭受的最可怕的童年。"长大以后立志要从事清苦的文学创作。当一个"文坛国王"。从1819年夏天开始,整天在一间阁楼里伏案写作。阁楼咫尺见方。他的居所简聘寒酸,夏天热腾腾,冬天寒风嗖嗖。他没有白天,没有黑夜,没有娱乐,总是不停地写。结果在与书商打交道过程中不断受骗,以致负债累累。债务高达10万法郎。为了躲债他6次迁居。他对朋友说:"我经常为一点面包、蜡烛和纸张发愁。债主迫害我像迫害兔子一样。我常像兔子一样四处奔跑。"巴尔孔克,一生勤奋写作,常常连续工作茧自18小时。在不到20年里,他共创作91部小说。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但他一生却是在贫困和痛苦中度过的。他曾一句话概括自己:"一生的劳动都在痛苦和贫困中度过。经常不为人理解。"
关于经历磨难后成功的名人事迹篇7:华罗庚的故事
华罗庚中学毕业后,因交不起学费被迫失学。回到家乡,一面帮父亲干活,一面继续顽强地读书自学。不久,又身染伤寒,病势垂危。他在床上躺了半年,病痊愈后,却留下了终身的残疾---左腿的关节变形,瘸了。当时,他只有19岁,在那迷茫、困惑,近似绝望的日子里,他想起了双腿后著兵法的孙膑。"古人尚能身残志不残,我才只有19岁,更没理由自暴自弃,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青年华罗庚就是这样顽强地和命运抗争。白天,他拖着病腿,忍着关节剧烈的疼痛,拄着拐杖一颠一颠地干活,晚上,他油灯下自学到深夜。1930年,他的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这篇论文惊动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以后,清华大学聘请华罗庚当了助理员。在名家云集的清华园,华罗庚一边做助理员的工作,一边在数学系旁听,还用四年时间自学了英文、德文、法文、发表了十篇论文。他25岁时,已是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了。
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自尊的人,能够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征服挫折和失败,在挫折与失败中获得成功。而丧失自尊的人,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往往自暴自弃.自轻自贱的人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不行了,从而放弃了努力奋斗。所以没有自尊的人,是不可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
挫折是石,敲碎你天马行空的想象;挫折是火,烧净你自私无知的心灵;挫折是水,洗涤你无理野蛮的思想。以下是我分享的关于经历挫折后成功的故事,一起来和我看看吧。
苏轼,宋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被当时"改革派"中的有些人指控"讥刺朝政"、"包藏祸心",遭到逮捕和审讯,几乎送了性命,史称"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1085年宋神宗病逝,哲宗继位,高太后摄政。高太后不满新法,立即起用旧党召。司马光等回亦执政,苏轼被调回京城,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后同旧党发生分歧。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1089年,苏东坡再次被贬出京,出任杭州知府。1093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又把变法派召回朝内主政,政局变生急转直焉的变化。第二年6月苏东坡,被贬得更远,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定居在惠州(今广东惠阳)。晚年过流放生活。给苏东坡又一次沉重打击,公元1101年7月26日,这位66岁的老人,终于满含悲愤离开人世,结束他命运多舛的一生。
苏轼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就是在被贬时写出的。如:词作《奴娇.赤壁怀石》,散文《篑谷偃记》,《方山子传》、《记承天寺夜游》、前后《赤壁赋》等。
现在,我在经济大潮中游刃有余。有人问起我经验,我说:经历挫折,在挫折中学会宽容、学会吃苦、学会观察与思考,就会走向人生的成熟。
我17岁高中毕业,因为家里穷,我开始了人生的闯荡。初到深圳,不但看不到想象中的“遍地黄金”,连深圳的超市还没看一看就被老乡接到了简陋的皮鞋厂。但我手不巧,做活儿质量差、速度慢,根本无法让老板满意。一个月后,在主管的埋怨声中我告别了皮鞋厂。第一次工作遭遇挫折,我学会了接受埋怨。
出厂仅三天,房租和生活费的压力逼得我在街上乱转。看见一家制衣厂在招工,我求老板留下了我。可是,我好像天生不是踩机器的料,笨手笨脚地干了半个月又被炒了鱿鱼。老板给我20元工钱,我诚恳地说:“谢谢!”老板问:“我炒了你,你不怨恨我?”我说:“在我走投无路的时候您收留了我,我应该感谢您。”我第二次工作遭遇挫折让我学会了感恩。
过了几天,我又身无分文。饥饿中的我来到工地干起了苦力。我以为自己有的是力气,但事实上,做了两天,我就清楚地认识到,我的力气跟工地上的工人相比,简直是拿小孩的力气跟大人比。但我咬着牙埋头苦干。半个月后,我领到了300元工钱。这段时间让我学会了吃苦。
我不再进厂找事做,用300元当本钱开始批发蔬菜零卖。因为我已经能吃苦、受气并学会了感恩,处事成熟,人缘也很好,生意也就慢慢好起来。半年后,我租了间房子搞起了蔬菜批发。三年后,我的手里有了一笔可以回乡创业的资金。同时,三年的市场历练,也让我对市场有了较强的洞察力。
现在,我在经济大潮中游刃有余。有人问起我经验,我说:经历挫折,在挫折中学会宽容、学会吃苦、学会观察与思考,就会走向人生的成熟。
华罗庚中学毕业后,因交不起学费被迫失学。回到家乡,一面帮父亲干活,一面继续顽强地读书自学。不久,又身染伤寒,病势垂危。他在床上躺了半年,病痊愈后,却留下了终身的残疾———左腿的关节变形,瘸了。当时,他只有19岁,在那迷茫、困惑,近似绝望的日子里,他想起了双腿后著兵法的孙膑。
“古人尚能身残志不残,我才只有19岁,更没理由自暴自弃,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青年华罗庚就是这样顽强地和命运抗争。白天,他拖着病腿,忍着关节剧烈的疼痛,拄着拐杖一颠一颠地干活,晚上,他油灯下自学到深夜。1930年,他的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这篇论文惊动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以后,清华大学聘请华罗庚当了助理员。
在名家云集的清华园,华罗庚一边做助理员的工作,一边在数学系旁听,还用四年时间自学了英文、德文、法文、发表了十篇论文。他25岁时,已是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了。
人物传记,就到小书虫里面下载
苏轼 文学成就 苏轼对文艺创作,倾注了毕生精力。他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反对“贵华而贱实”,强调作者要有充实的生活感受。他认为为文应“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要敢于革新独创,“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书吴道子画后》)。苏轼重视文艺创作技巧的探讨,他用“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进一步“了然于口与手”来解释“辞达”(《答谢民师书》),已经触及了文艺创作的特殊规律。苏轼的创作实践体现了他的文艺观。他是有多方面创作才能的大家,在诗、词、散文等方面取得了独到的成就。 苏轼今存诗2700多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采。同情人民、关心生产是苏诗的一个突出内容。但更多地方则针砭了新法的流弊。部分关怀生产的诗歌,如《次韵章传道喜雨》、《答吕梁仲屯田》、《石炭》、《秧马歌》、《游博罗香积寺》等,表现了人民的痛苦,针砭了时弊,情真语挚,朴实无华,对前人很少涉及的社会题材,多所开发,取材广泛,命意新颖。苏轼的写景诗和理趣诗,艺术价值最高,最为脍炙人口。《游金山寺》、《望海楼晚景》、《望湖楼醉书》、《饮湖上初晴后雨》等诗,描绘了长江夜色、江南晴雨、西湖胜景;《登常山绝顶广丽亭》、《百步洪》、《登州海市》等诗,则逼真地描绘了江北的地方风物和名胜。苏轼不但善于观察和捕捉各地景物的不同特点,而且以欣喜爱悦的感情描绘了农村环境的清新朴厚。在岭南所写的农村景物诗,体现出作者同惠州百姓和黎族人民融洽的关系。苏轼善于从日常生活和普通自然小景中悟出新意妙理,发人所未发,写成引人深思的理趣诗。如《题西林壁》、《琴诗》、《泗州僧伽塔》等篇,即景寄意,因物寓理,意在言外,余味不尽。还有些诗常常满涵着爽朗乐观的情趣,体现出不畏逆境,傲视磨难的精神。此外,苏轼写过不少品诗、题画、鉴赏书法的诗歌,如《读孟郊诗》、《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石苍舒醉墨堂》等。苏诗奔放灵动,逸态横生,才思四溢,触处生春,艺术上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苏轼体察敏锐,诗笔爽利,无论描写风光、物态和人情,都可做到写物传神,颇饶情韵。苏诗想象丰富,奇趣横生,比喻新颖贴切,引人入胜。苏诗有时直抒胸臆,议论英发,文思如潮,极富气势。苏诗的议论化,固然有助于抒写的自由和格调的流畅,但对诗的形象性和韵律美则不无影响,又由于应酬赓和,某些和韵诗近于文字游戏;矜才炫学,某些作品有用典过多或粗率冗长之弊,这些都影响了他的创作成就。苏轼对古近各体均能驾驭自如,但更长于古体和七言。他的七古波澜壮阔,变化莫测,最能体现奔放的才情,妙笔驰骋,奇气横溢。五古则写得朴厚无华,词清味腴,以自然入妙见胜。苏轼的七律也很出色,气韵天成,格调流丽圆转,略与白居易、刘禹锡诗风相近,而更为奇警。苏轼对五言近体用力较少,五律五绝不多,而七绝则写得精美明快,有不少传诵颇广的名篇。 在北宋词坛上,苏轼突破词必香软的樊篱,创作了一批风貌一新的词章,为词体的长足发展开拓了道路。从今存三百四、五十首东坡词来看,苏轼对词体的革新是多方面的。苏轼扩大了词反映社会生活的功能,不仅用词写爱情、离别、旅况等传统题材,而且还用词抒写报国壮志、农村生活、贬居生涯等,扩大了词境。他以健笔刻画英气勃勃的人物形象,来寄托立功报国的壮志豪情,如(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等篇。苏轼在词中,更多地倾入自我,表现个性。(满江红)“江汉西来”即景怀古,用祢衡的遭遇暗寓愤懑不平的感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借日常生活小事,反映不畏坎坷、泰然自处的生活态度。而在徐州写的五首(浣溪沙),则以清新隽秀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农村生产和生活小景,描绘了黄童、白叟、采桑姑、缫丝娘、卖瓜人等各式各样的农村人物。可以说,凡能写进诗文中的生活内容,苏轼都可以用词来表达。苏词在笔力和体制上有所创变。他以写诗的豪迈气势和劲拔笔力来写词,格调大都雄健顿挫、激昂排宕。如(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笔势如突兀雪山,卷地而来 元佑词人以诗文句法入词,始于苏轼。苏轼把陶渊明《归去来辞》改写成(哨遍),将韩愈《听颖师弹琴诗》,括成(水调歌头),在词体上也堪称创制。以前词家于调名外极少立题,苏轼不少词作不但始用标题,有的还系以小序,小序长者达数百字,文采斐然,颇能引人入胜。苏轼以诗为词,扩大了词体的表现力。苏词具有鲜明的理想色彩。有些作品浮想联翩,逸兴遄飞。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凭高眺远”、(满庭芳)“归去来兮”等,这类篇章在精神上上承屈原、李白,下开辛弃疾的某些清旷奇逸之作。在语言和音律上,也体现了苏轼的创新精神。苏词语言多吸收诗赋词汇,兼采史传、口语,以清雄见称,对以前词人镂金错采的风尚有所改变。他重视音律,但不拘泥于音律。苏轼词风呈现出多样化的特色,除了“大江东去”一类壮丽词外,另一些作品,或清旷奇逸,或清新隽秀,或婉媚缠绵,都各具风韵。如(江城子)悼念亡妻,一往情深;(水龙吟)咏唱杨花,幽怨缠绵;(蝶恋花)写佳人的欢笑搅动了墙外行人的春愁,风情妩媚动人。 苏轼对散文用力很勤,他以扎实的功力和奔放的才情,发展了欧阳修平易舒缓的文风,为散文创作开拓了新天地。谈史议政的论文,包括奏议、进策、史论等,大都是同苏轼政治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作品。其中除有一部分大而无当带有浓厚的制科气外,确也有不少有的放矢、颇具识见的优秀篇章。如《进策》、《思治论》、《留侯论》等,见解新颖,不落窠臼,雄辩滔滔,笔势纵横,善于腾挪变化,体现出《孟子》、《战国策》等散文的影响。叙事纪游的散文在苏文中艺术价值最高,有不少广为传诵的名作。记人物的碑传文如《潮州韩文公庙碑》,记楼台亭榭的散文,如《喜雨亭记》。其写景的游记,更以捕捉景物特色和寄寓理趣见长,如《石钟山记》、前后《赤壁赋》,即地兴感,借景寓理,达到诗情画意和理趣的和谐统一。苏轼的记叙体散文,常常熔议论、描写和抒情于一炉,在文体上,不拘常格,勇于创新;在风格上,因物赋形,汪洋恣肆;更能体现出《庄子》和禅宗文字的影响。书札、题记、叙跋等杂文,在东坡集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所写书札尺牍如《上梅直讲书》、《与李公择书》等,大都随笔挥洒,不假雕饰,使人洞见肺腑,最能显现出作者坦率、开朗、风趣的个性。苏轼写了不少题记、序跋、杂著,品诗评画,谈论书法,总结创作经验。如《南行前集叙》、《书吴道子画后》、等。此外,苏轼还有一些记述治学心得的杂文,如《日喻》、《稼说》等,写法上能就近取譬,深入浅出,内容上也有不少独得之见。苏轼还有流传较广的笔记文《东坡志林》,此书东坡生前已提及,但未完成,今传本实后人编辑。《稗海》所收《志林》,内容较多,史论而外,还有不少随笔、杂感、琐记,写人记事,言简而明,信笔挥洒,颇饶情致。如《记承天寺夜游》、《记游松风亭》,随手拈来,即有意境和性情。此类文字,实开晚明小品文一派。另有《仇池笔记》,亦系后人辑录而成。苏轼的作品具有广泛的影响。他热心奖掖后进,培植不少人才。他的作品在宋代广为流传,对宋代文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苏诗受到金代诗人、明代公安派作家和清代宗宋派诗人的推崇。苏文长期沾溉后学,其小品随笔更开明清小品文的先声。苏词直到清代,仍为陈维崧等词家所宗法。苏轼的大量作品,是他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虽然是从文库上复制来的长篇文字。。但本人读后觉得应该对您的提问有用。。里面对部分代表作品进行了简略的说明可以帮助您对不知道该选读哪一本比较有帮助吧。。希望我的回答令您满意 ,还有就是毕业论文 。。Good Luck!! ^ ^)
1、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苏东坡传》是林语堂最得意的作品,中国现代长篇传记开标立范之作。历来也被文学界推崇为人物传记写作的典范性作品,激情澎湃,文字优雅,对传主的刻画精致入微,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苏东坡传》有4卷28章。第1卷写苏东坡的童年和青年时代,第2卷写他的壮年时期,第3卷写他的成熟阶段,第4卷写他被迫害后的流放生涯。本书对苏东坡的超人才能及政治生活、文学生活等作了生动的描述和评价。
2、康震的《康震评说苏东坡》
康震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这本书是他在中央电视台10频道《百家讲坛》所讲《苏轼》的基础上增订润色而成。书中对一代诗人苏轼那千回百转、跌宕起伏的传奇一生进行了精彩的讲述。
3、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
《苏东坡突围》是《余秋雨文集》中的一篇,苏东坡山居笔记因“乌台诗案”被贬官之后,他的政敌、私敌甚至一些泼皮无赖都一哄而上,对他的人格进行无耻的诽谤攻击,东坡先生像一个被敌人围困在狭小空间的战士,忍受着精神与肉体的巨大痛苦进行突围。
一个倒了霉的大学者、大诗人,就像一面镜子,一下子照出了那么多的妖魔鬼怪,有那么多丑恶的灵魂显影,反倒衬托出被诽谤者的高风亮节。
4、王水照的《苏轼传》
《苏轼传》将苏轼一生的经历与他一生璀璨的作品互为编织,那感人肺腑的诗词后面是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故事,而诗词则是诗人人生荣辱的心迹袒露。诗文与生命经历互为注解,使读者于诗词中读传记,于传记中解读苏词、苏诗、苏文。
5、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主办的《中国苏轼研究》
《中国苏轼研究(第4辑)》收录了"苏轼与黄庭坚的交往略述"、"苏东坡的常州情缘"、"苏诗辑佚中的一些问题"等等文章,对苏轼做一个全方位的研究。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
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苏东坡传
百度百科-康震评说苏东坡
百度百科-苏东坡突围
百度百科-苏轼传
百度百科-中国苏轼研究
苏轼本身没这类集子,只是后人选编的一些,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苏轼散文选集可以看看,还有你这种不是专精的随便看看其他人写的传记就成,不需要研究那么深,推荐林语堂的苏东坡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