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5年12月底,清华大学正在运行的科研机构共317个,其中:国家实验室(筹)1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7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7个。 国家实验室: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蛋白质科学基础设施(北京基地)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北京电子显微镜中心、北京电子能谱中心 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低维量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微波与数字通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实验室: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抗肿瘤蛋白质药物国家工程实验室、下一代互联网核心网国家工程实验室、特高压工程技术(昆明、广州)国家工程实验室、工业酶国家工程实验室(联合)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光盘系统及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业锅炉及民用煤清洁燃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燃气轮机与煤气化联合循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企业信息化应用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道路交通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分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命有机磷化学及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生物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应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球系统数值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蛋白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信息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普适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粒子技术与辐射成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信息系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固体废物处理与环境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成形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机光电子及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其他政府批准机构、学校自主批建机构和学校与校外独立法人单位联合共建机构详见参考资料 科研项目 “十二五”以来,该校每年从各类科技计划(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部委及北京市科技计划等)获得资助立项的科研项目超千项,合同额超15亿元。2014年,清华大学文科新开课题699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6项,转为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23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6个,中华学术外译项目4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科项目2项;教育部年度项目(含一般、专项)7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5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普及读物项目1项。 部分重大项目、重点推广项目名单详见参考资料 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 成果奖励截至2015年底,全校累计获国家级科技三大奖共507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2420项。2015年,学校共获各类科技成果奖励181项,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9项;省部级科技奖61项,其他各类科技专项奖101项。2015年,学校通过科技成果鉴定项目47项,进行国家科技成果登记项目44项。 重要科研成果名单详见参考资料 专利技术2015年学校国内、国外及地区专利继续保持较高的申请和授权数量。国内申请总数2130项,国外申请总数530项;国内授权总数1810项,国外授权总数390项;国内授权专利维持年限超过10年的占总授权总数约45%;国防专利申请总数23项,授权总数3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227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项。2015年在美国专利授权量名列全球大学第三位。2015年,学校共获得专利金奖1项,专利优秀奖5项,获奖总数继续踞国内高校首位。 论文著作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数据,该校被《工程索引》(EI)收录论文数,自1993年以来,已经连续21年保持全国高校首位;被《科学引文索引》(SCI网络版)收录论文,在数量保持稳定的同时,质量有稳步提升;SCI论文被引用篇数及被引用次数继续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该校2005-2014年被SCI收录的论文截至2015年9月共有31623篇,计377292次被引用。2014年,被网络版《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总数为4235篇,被《工程索引》(EI)收录的论文数4195篇,被《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收录的论文972篇,被《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论文数为182篇。2015年该校出版理工农医类学术著作82部,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著作196部。 馆藏资源 截止到2015年底,清华大学图书馆(含专业图书馆及院系资料室)的实体馆藏总量约2万册(件),形成了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文献为主体,兼有人文、社会科学及管理科学文献等多种类型、多种载体的综合性馆藏体系。除中外文印刷型图书外,读者可使用的文献资源还包括:古籍线装书22万多册;期刊合订本约4万册;校馆统筹年订购印刷型中外文报刊2,394种;本校博、硕士论文3万余篇;缩微资料8万种;各类数据库551个;全文电子期刊69737种;电子图书3万册,电子版学位论文3万篇。 学术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清华大学学报包括三种期刊:《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均由清华大学主办。其中《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多家国际性文献检索机构,如Ei、CA、MR、РЖ、INSPEC、Zbl等及国内多家全国性文献检索机构收录。在国内历次全国性科技期刊评比中均获一等奖,1999年建国50年评优活动中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001年《 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以“双高”期刊进入“中国期刊方阵”,2002年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成员单位。《世界建筑》作为国家一级杂志和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的《世界建筑》,不仅是中国建筑界了解世界建筑动态的一个窗口,也架设了一座联络世界建筑和中国建筑发展的桥梁,成为一个促进建筑文化交流的广阔平台。《装饰》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清华法学》为CSSCI来源期刊、CSSCI来源期刊(正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14年版“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吴贵生,安徽省贵池人,1947年1月生。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市第八届专家顾问团成员。《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科研管理》、《研究与发展管理》、《中国设备管理》等杂志编委。
法学期刊,肯定要提它的影响因子,这是sci最重要的部分,影响因子越大,说明该期刊越强。刊名 影响因子 1 中国法学【CLSCI来源期刊】 911 2 法学研究【CLSCI来源期刊】 086 3 中外法学【CLSCI来源期刊】 491 4 清华法学【CLSCI来源期刊】 875 5 法商研究【CLSCI来源期刊】 357 6 法学家【CLSCI来源期刊】 248 7 法学【CLSCI来源期刊】 068 8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CLSCI来源期刊】 915 9 当代法学 873 10 政法论坛【CLSCI来源期刊】 755
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法学法学评论中外法学现代法学法商研究法律科学法学家政法论坛人民检察河北法学法制与社会发展政治与法律环境法律评论比较法研究法学杂志当代法学人民司法法律适用法学论坛以上是2004年公布的法学核心期刊目录。此外,在综合类核心期刊上也经常刊登高水平的法学论文。以下是综合类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战线学术月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天津社会科学学术研究江海学刊江汉论坛江苏社会科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史哲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浙江学刊浙江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研究求是学刊社会科学(上海)(吸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社会科学辑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州学刊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人文杂志求索思想战线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国外社会科学南京社会科学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齐鲁学刊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改名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学海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江西社会科学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北学刊学术界东岳论丛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东南学术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49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并入:社会科学)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北京社会科学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论坛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广东社会科学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东社会科学探索学术交流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方论丛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宁夏社会科学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云南社会科学长白学刊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淮论坛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南社会科学内蒙古社会科学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甘肃社会科学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晋阳学刊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贵州社会科学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这些刊物可以直接从邮局订阅,也可以到图书馆查看。
中文核心又叫北大核心北核各几年都在变动的,所以需要发表什么方向的刊物,该刊物是否是核心期刊,可以实时的进行查询 查询网址如 知网、万方、维普、之类的。但是只要是核心期刊知网都会收录的。所以一般都是在知网查询就可以了。
能自己写最好自己写,找代理写也是东拼西凑的
书法 应该不怎么有吧
吴彤等著.复归科学实践—— 一种科学哲学的新反思.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吴彤.复杂性的科学哲学探索.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吴彤 三生万物——自组织、复杂性和科学实践,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吴彤、蒋劲松、王巍主编.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吴彤:《自组织方法论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20万字。 吴彤:《生长的旋律--自组织演化的科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14万字。 沈小峰、吴彤、曾国屏:《自组织的哲学-- 一种新的自然观和科学观》,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32万字(吴彤写其中22万字)。 吴彤、张锡梅、任玉凤、李笑春:《人与自然:生态·科技·文化·社会》,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年,28万字。 吴彤:《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年,28万字。 曾国屏、吴彤等译:《自组织的宇宙观》(詹奇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29万字。作者译5万字。 柯志阳、吴彤译:《混沌与秩序--生物系统的复杂结构》(克拉默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30万字(作者主要从事部分译校工作)。莱文著,吴彤、田小飞、王娜等译.脆弱的领地.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雷舍尔著,吴彤译.复杂性—— 一种哲学概观,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拉德主编,吴彤、何华青、崔波等译校,科学实验哲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即出) 吴彤:“实践的诠释与现象学”,《哲学研究》,2012(2):85- 吴彤:“科学研究中的表征——从科学实践哲学的立场看”,《哲学分析》,2012(1):18- 吴彤:“从卡特赖特的律则机器看科学”,载于《转型中的科学哲学》,成素梅等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08-115页。 吴彤:“蠕虫:网络监视与科学教育——从科学实践哲学的立场看科学人文教育”,《科学与社会》,2011(4):99- 吴彤:“整体与破碎”,《系统科学学报》,2011(2):5- 吴彤:“科学实践哲学与语境主义”《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1):5- 吴彤:“从科学实践哲学和复杂性科学的双视角看中医学研究”,《医学与哲学》,2010年(12):1-3。 吴彤:“融汇科学与哲学的独特教育——关于博士生公共政治课近十年发展及在有中国特色高层次人才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8):111- 吴彤:“科学实践哲学在中国:缘起、现状与未来”,《哲学分析》,2010(1):178- 吴彤:“中国系统科学哲学三十年:回顾与展望”,《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0(2):1-12,55。 WU Tong.Challenge from the Philosophy of Scientific Practice and New Empiricism, Systems Research and Behavioral Science,V 190-(SSCI) 吴彤:“破碎的系统观”,《系统科学学报》,2010(1):6-9, 吴彤:“从马克思的实践思想到科学实践哲学”,载于:刘大椿主编,《从辩护走向审度:马克思科学观与当代科学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21-132页。 吴彤:“多样性的科学形象——从复杂性研究视野看科学”,《社会科学》(上海)2009(1):121-125。 何华青、吴彤:“实验的可重复性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2008(4):42-48。 徐竹、吴彤:“社会科学因果性争论述评”《哲学动态》2008(11):76- 吴彤:“复杂性前沿探索II:综述和展望”,《系统科学学报》,2008(4):1-8。 WU Tong, 2008, Is scientific research drven by opportunity, problems, or observations?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V3, N 3, 424- 徐竹、吴彤:“自然主义,抑或先验反思?——劳斯科学实践哲学的理论旨趣探析”,《南京社会科学》,2008(10):37- 田小飞、吴彤:“自然主义思潮中的科学实践哲学:进路及其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5):26-32。 崔波、吴彤:“知识入侵中的桥接、誊写、填充——对晚清翻译出版史的思考”,《人文杂志》2008(4):124- 吴彤、张姝艳:“从地方性知识的视域看中医学”,《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7):540- 吴彤、郑金连.新实验主义:观点、问题和发展.学术月刊,2007(12):45- WU Tong.Contemporary systems and complexity studies in China: review and prospect, Systems Research and Behavioral Science,V(4): 383-(SSCI) WU Tong, Complexity and Randomicity, in Theodor Leiber (H), Dynamisches Denken und Handeln, Philosophie und Wissenschaft in einer Komplexen Welt Festschrift Klaus Mainzer zum Geburtstag, SHirzel VerlagStuttgart, 2007, 79- 吴彤.两种地方性知识——兼评吉尔兹和劳斯的观点.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11):87- 吴彤.若干复杂性著作和Emergence近期文献分析研究.系统科学.2007(3):98-106。 于金龙、吴彤.科学实践的规范性研究综述,哲学动态.2007(1):46-52。 吴彤.科学研究始于机会,还是始于问题或者观察,哲学研究.2007(1):98-104。 李静静、吴彤.科学划界标准新探.科学学研究.2007(3):425-429。 吴彤 科学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科学实践.哲学研究.2006(6):85-91。 吴彤.科学哲学与自然知识的民族性.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47-51. 王娜、吴彤 皮克林的科学实践观初探.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7):33-36,89。 吴彤.“观察/实验负载理论”论题批判.清华大学学报.2006(1):127-131。 吴彤、曾国屏、任玉凤.关于“科学极限”的若干研究.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4):11-14. 吴彤.走向实践优位的科学哲学——科学实践哲学发展述评.哲学研究.2005(5):86 - 93. 吴彤.科学实践哲学发展述评.哲学动态.2005(5):40-43. 吴彤.复杂的实在.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5):1-5. 吴彤、黄欣荣.复杂性:从三说起.系统辩证学学报.2005(1):6-11. 吴彤、李静静、王娜、田小飞.建国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4):53-58. 吴彤、孙丽.论新时期中国科学技术政策问题.内蒙古大学学报.2004 (6):47-51。 吴彤.论复杂性概念研究及其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5):1-9. 吴彤.复杂网络研究的哲学意义.哲学研究.2004(8):58-63,70. 黄欣荣.吴彤.复杂性研究的若干方法论原则.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2):75-80. 吴彤.于金龙.科尔莫哥洛夫:复杂性研究中的欧几里德.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6):89-94. 吴彤.于金龙.科尔莫哥洛夫:复杂性研究的逻辑建构过程评述.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9):71-74. 吴彤、李建庄.对美国制造业重振雄风的政策认知过程的系统透视.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5-64。 吴彤、胡晨.论技术复杂性.科学学研究.2003(2):126-130。 吴彤.文本与意义:复杂性研究的若干问题.清华哲学年鉴(2001).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496-515。 吴彤.科学哲学视野中的客观复杂性.系统辩证学学报.2001(4):44-47。 董云英、吴彤.明代漠南地区灾荒的主要类型及特征.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4):50-54。 吴彤.科学哲学视野中的客观复杂性.系统辩证学学报.2001(4):44-47。 吴彤.非线性动力学混沌理论方法及其意义.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0(3):72- 吴彤、曾国屏.自组织思想:观念演变、方法与问题.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许国志主编.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85-99. 吴彤.分类和分岔:知识和科学自组织起源的探索.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 (6): 25-33. 吴彤.“复杂性”研究的若干哲学问题.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6-10。 吴彤.从自组织观看“李约瑟问题”.自然辩证法通讯.1997(3):29-39。 吴彤.科学发现是自组织的吗?《内蒙古大学学报.(核心)1996(1):60-68。 吴彤.论科学.一个自组织演化系统.系统辩证学学报.1995(3):52-57,31。 吴彤.市场与计划.自组织与他组织.内蒙古大学学报.1995(3):17-21。 吴彤.一个科学演化的相互作用模型.内蒙古大学学报.1994(4):45-54。 吴彤.拉比.平民、科学家和政治活动家.自然辩证法通讯.1994(4):67-78。 吴彤.一个科学演化的相互作用模型.内蒙古大学学报.1994(4):45-54。 吴彤、沈小峰、郭治安.科学技术.生产力系统的“序参量”.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6):1-8。 吴彤.人与自然.社会因子作用及其案例研究.内蒙古大学学报.1993(3):1-12。 吴彤.儒家与中国古代科技.内蒙古大学学报.(核心)1992年第4期,参加首届“中国传统思想与科学技术”全国学术讨论会(上海,1990年)大会发言,论文摘要收入中国科学思想史论.(袁运开、周翰光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吴彤.中国古代正统史观中的“科技”,内蒙古师大学报.1990年第4期。获得香港林大芽先生在内蒙古大学设立的“中国古籍数学化研究奖”1等奖,收入古籍数学化研究论文集.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吴彤.元、明科技政策比较.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第4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吴彤.论元代科技成就与科技政策.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第2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吴彤、沈小峰.相变理论与质变规律.大自然探索.1988(2):127-134。 吴彤.论机械自然观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内蒙古大学学报.1987(1):30-38. 吴彤.论生物学机械观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医学与哲学.1986(4):13-16。 主要成就 1993年获得第四届全国高校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3等奖。 1994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1995年获得国务院颁布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7年.人与自然.生态·科技·文化·社会.学术专著获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等奖。 1997年.吴彤.自然辩证法课程教学与研究.获得内蒙古大学优秀教学成果1等奖,获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教学成果2等奖。 1998年入选内蒙古自治区321人才工程第一(30人)层次。 1998年获得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 1998年.生长的旋律--科学的自组织演化.获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等奖。 1999年.生长的旋律--科学的自组织演化.获国家首届社会科学基金优秀成果3等奖。 2000年.获得教育部跨世纪人才称号。
回答 刘石,山东菏泽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山东省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委员,菏泽市定陶区美术馆馆长,菏泽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中国书法》、《文汇报》、《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国书画报》、《书法之友》、《青少年书法报》等曾专题介绍,在各类书法专业报刊发表作品300多篇、幅。 作品二十余次参加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书法家协会等组织的兰亭奖、楹联展、扇面展、新人展等重要展览。三十余幅作品被中国行政学院、人民大会堂及多家文博单位收藏。山东电视台曾作专题介绍。 书法在300元左右一平尺 更多1条
刘石,男,四川大邑人。现为清华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石《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副主编。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研究,曾在美国、韩国、马来西亚等多国高校任客座教授。著有《书法与中国文化》、《苏轼词研究》、《苏轼词选》、《有高楼杂稿》、《有高楼续稿》、《中国文学作品选注(宋辽金卷)》等。他应该不错的
截至2015年12月底,清华大学正在运行的科研机构共317个,其中:国家实验室(筹)1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7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7个。 国家实验室: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蛋白质科学基础设施(北京基地)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北京电子显微镜中心、北京电子能谱中心 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低维量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微波与数字通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实验室: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抗肿瘤蛋白质药物国家工程实验室、下一代互联网核心网国家工程实验室、特高压工程技术(昆明、广州)国家工程实验室、工业酶国家工程实验室(联合)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光盘系统及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业锅炉及民用煤清洁燃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燃气轮机与煤气化联合循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企业信息化应用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道路交通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分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命有机磷化学及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生物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应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球系统数值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蛋白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信息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普适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粒子技术与辐射成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信息系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固体废物处理与环境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成形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机光电子及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其他政府批准机构、学校自主批建机构和学校与校外独立法人单位联合共建机构详见参考资料 科研项目 “十二五”以来,该校每年从各类科技计划(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部委及北京市科技计划等)获得资助立项的科研项目超千项,合同额超15亿元。2014年,清华大学文科新开课题699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6项,转为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23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6个,中华学术外译项目4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科项目2项;教育部年度项目(含一般、专项)7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5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普及读物项目1项。 部分重大项目、重点推广项目名单详见参考资料 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 成果奖励截至2015年底,全校累计获国家级科技三大奖共507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2420项。2015年,学校共获各类科技成果奖励181项,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9项;省部级科技奖61项,其他各类科技专项奖101项。2015年,学校通过科技成果鉴定项目47项,进行国家科技成果登记项目44项。 重要科研成果名单详见参考资料 专利技术2015年学校国内、国外及地区专利继续保持较高的申请和授权数量。国内申请总数2130项,国外申请总数530项;国内授权总数1810项,国外授权总数390项;国内授权专利维持年限超过10年的占总授权总数约45%;国防专利申请总数23项,授权总数3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227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项。2015年在美国专利授权量名列全球大学第三位。2015年,学校共获得专利金奖1项,专利优秀奖5项,获奖总数继续踞国内高校首位。 论文著作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数据,该校被《工程索引》(EI)收录论文数,自1993年以来,已经连续21年保持全国高校首位;被《科学引文索引》(SCI网络版)收录论文,在数量保持稳定的同时,质量有稳步提升;SCI论文被引用篇数及被引用次数继续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该校2005-2014年被SCI收录的论文截至2015年9月共有31623篇,计377292次被引用。2014年,被网络版《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总数为4235篇,被《工程索引》(EI)收录的论文数4195篇,被《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收录的论文972篇,被《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论文数为182篇。2015年该校出版理工农医类学术著作82部,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著作196部。 馆藏资源 截止到2015年底,清华大学图书馆(含专业图书馆及院系资料室)的实体馆藏总量约2万册(件),形成了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文献为主体,兼有人文、社会科学及管理科学文献等多种类型、多种载体的综合性馆藏体系。除中外文印刷型图书外,读者可使用的文献资源还包括:古籍线装书22万多册;期刊合订本约4万册;校馆统筹年订购印刷型中外文报刊2,394种;本校博、硕士论文3万余篇;缩微资料8万种;各类数据库551个;全文电子期刊69737种;电子图书3万册,电子版学位论文3万篇。 学术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清华大学学报包括三种期刊:《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均由清华大学主办。其中《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多家国际性文献检索机构,如Ei、CA、MR、РЖ、INSPEC、Zbl等及国内多家全国性文献检索机构收录。在国内历次全国性科技期刊评比中均获一等奖,1999年建国50年评优活动中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001年《 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以“双高”期刊进入“中国期刊方阵”,2002年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成员单位。《世界建筑》作为国家一级杂志和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的《世界建筑》,不仅是中国建筑界了解世界建筑动态的一个窗口,也架设了一座联络世界建筑和中国建筑发展的桥梁,成为一个促进建筑文化交流的广阔平台。《装饰》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清华法学》为CSSCI来源期刊、CSSCI来源期刊(正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14年版“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自己投吧,真正好的东西,编辑是不会放任的
现在都是直接给编辑部投稿,最好电话再确认一下!
这个 你要很专业 现在很功利的都是花钱出稿子 因为这个跟许多职称挂钩 所以不要指望免费发
中国的核心主要七大类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截至2015年12月底,清华大学正在运行的科研机构共317个,其中:国家实验室(筹)1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7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7个。 国家实验室: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蛋白质科学基础设施(北京基地) 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北京电子显微镜中心、北京电子能谱中心 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低维量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微波与数字通信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力系统及发电设备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实验室: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抗肿瘤蛋白质药物国家工程实验室、下一代互联网核心网国家工程实验室、特高压工程技术(昆明、广州)国家工程实验室、工业酶国家工程实验室(联合)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光盘系统及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业锅炉及民用煤清洁燃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燃气轮机与煤气化联合循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企业信息化应用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道路交通管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分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命有机磷化学及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生物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应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球系统数值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蛋白质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信息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普适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粒子技术与辐射成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信息系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固体废物处理与环境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成形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热科学与动力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机光电子及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其他政府批准机构、学校自主批建机构和学校与校外独立法人单位联合共建机构详见参考资料 科研项目 “十二五”以来,该校每年从各类科技计划(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部委及北京市科技计划等)获得资助立项的科研项目超千项,合同额超15亿元。2014年,清华大学文科新开课题699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6项,转为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23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6个,中华学术外译项目4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科项目2项;教育部年度项目(含一般、专项)7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5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普及读物项目1项。 部分重大项目、重点推广项目名单详见参考资料 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 成果奖励截至2015年底,全校累计获国家级科技三大奖共507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2420项。2015年,学校共获各类科技成果奖励181项,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9项;省部级科技奖61项,其他各类科技专项奖101项。2015年,学校通过科技成果鉴定项目47项,进行国家科技成果登记项目44项。 重要科研成果名单详见参考资料 专利技术2015年学校国内、国外及地区专利继续保持较高的申请和授权数量。国内申请总数2130项,国外申请总数530项;国内授权总数1810项,国外授权总数390项;国内授权专利维持年限超过10年的占总授权总数约45%;国防专利申请总数23项,授权总数3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227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项。2015年在美国专利授权量名列全球大学第三位。2015年,学校共获得专利金奖1项,专利优秀奖5项,获奖总数继续踞国内高校首位。 论文著作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数据,该校被《工程索引》(EI)收录论文数,自1993年以来,已经连续21年保持全国高校首位;被《科学引文索引》(SCI网络版)收录论文,在数量保持稳定的同时,质量有稳步提升;SCI论文被引用篇数及被引用次数继续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该校2005-2014年被SCI收录的论文截至2015年9月共有31623篇,计377292次被引用。2014年,被网络版《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总数为4235篇,被《工程索引》(EI)收录的论文数4195篇,被《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ISTP)收录的论文972篇,被《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论文数为182篇。2015年该校出版理工农医类学术著作82部,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著作196部。 馆藏资源 截止到2015年底,清华大学图书馆(含专业图书馆及院系资料室)的实体馆藏总量约2万册(件),形成了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文献为主体,兼有人文、社会科学及管理科学文献等多种类型、多种载体的综合性馆藏体系。除中外文印刷型图书外,读者可使用的文献资源还包括:古籍线装书22万多册;期刊合订本约4万册;校馆统筹年订购印刷型中外文报刊2,394种;本校博、硕士论文3万余篇;缩微资料8万种;各类数据库551个;全文电子期刊69737种;电子图书3万册,电子版学位论文3万篇。 学术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清华大学学报包括三种期刊:《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均由清华大学主办。其中《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多家国际性文献检索机构,如Ei、CA、MR、РЖ、INSPEC、Zbl等及国内多家全国性文献检索机构收录。在国内历次全国性科技期刊评比中均获一等奖,1999年建国50年评优活动中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001年《 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以“双高”期刊进入“中国期刊方阵”,2002年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成员单位。《世界建筑》作为国家一级杂志和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的《世界建筑》,不仅是中国建筑界了解世界建筑动态的一个窗口,也架设了一座联络世界建筑和中国建筑发展的桥梁,成为一个促进建筑文化交流的广阔平台。《装饰》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清华法学》为CSSCI来源期刊、CSSCI来源期刊(正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14年版“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清华大学教育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能自己写最好自己写,找代理写也是东拼西凑的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