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 布依族服饰研究论文

布依族服饰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布依族服饰研究论文

我是不知道啦!嘿嘿,

在衣服上刺绣,有的喜欢用白毛巾包头,用银手镯、耳环、项链等装饰品。惠水县和长顺县的妇女穿着大胸短裤和绣花围兜裤子,头上盖着格子布和手帕。在华西区,姑娘们的衣服和裤子上装饰着“兰干” ,系在腰上,头上戴着手帕。在贞宁的丹瑞克(东拉克,法诺姆)地区,妇女穿大翻领的短连衣裙和百褶裙的大浴盆。夹克的领口、肩牌和袖子都镶有“栏杆”(蕾丝)。大多数礼服都是蜡染布料,白底蓝花,她们过去一次穿好几条裙子,还有黑色蕾丝腰带。结婚前要编辫子,戴花头巾。结婚后,戴上绿布竹壳做的“假贝壳”。罗甸、望谟等地的布依族妇女都穿宽袖衬衫和长裤。青龙、花溪等地的妇女,穿及膝的束腰外衣和长裤,配有花边裙、领口和裤腿,以及花边刺绣的腰围。他们大多数头上戴着蓝色方格头巾,有些脚上仍然穿着细尖向上翻转的绣花鞋,还有一些穿着精致的耳草鞋。都匀、独山、安龙等县部分地区布依族妇女的服饰与汉族妇女基本相同。

其实这种研究你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查找相关的文献,知识的获取不只是网络。

有关布依族的研究,一直是我国西南民族研究中比较活跃的领域,近十年发表和出版的论著表明,布依族研究继续向深广方面发展。本文拟就1990年以来关于布依族研究的主要成果分专题综述于后,以展示这一问题研究的新动向。一、文化和宗教研究关于布依族文化的研究,是近十年布依族研究中兴起的热点问题之一,主要论著有:王尧主编《中华文化通志第3典——布依族文化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一书。内容包括布依族的概述、语言文字、民族文学、民族艺术、科学技术、教育和体育、生活习俗、婚姻丧葬、传统节日、德行和宗教等等。杨昌儒《现代布依文化二元论》认为:现代布依文化是原始文化与封建文化的二元复合体。该文从布依社会组织结构、布依婚姻制度、布依经济生活以及语言与文字等四个方面论述了现代布依二元文化的表现形式。马启龙、王德龙《试论布依族服饰文化》一文,则从服饰与地理环境、服饰与农耕经济、服饰与图腾崇拜、服饰习俗与文化心态、服饰与审美等五个方面论述了布依族服饰的产生、功能、意义、内容、形式等文化形态。吴承旺《布依族农耕文化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生产方式的历史演变》一文,认为:布依族所处的自然地理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布依族文化的形成、变化和发展方向。布依族以稻作农耕为特色的农业文化,达到今天的文明,经历了从原始群到氏族社会——农奴时代生产方式漫长的演变过程。伍文义《贵州高原布依语反映的地名及其稻作文化》一文,分析了现今布依族地区地名的构成特点,从中指出布依族地区地名反映出浓郁的稻作文化特征。(上文分别为《贵州民族研究》1991年第2期、第3期,1993年第4期,1998年第2期)。金泰安等《汉、布依两族对饮酒认识的跨文化研究》认为:第一,布依族群体对饮酒持正面态度的人数多于汉族。第二,两族群体对饮酒认识的差异在“饮酒行为认识”和“饮酒量认识”两因子中更明显。由于饮酒认识上两族存在差异,因而导致了两族各具特色的饮酒文化背景。谷因《布依族“六月六”节探源》认为:布依族“六月六”节主要是一个祭祀性节日,它来源于古代传说六月六日为大禹生辰和祭祀禹的风俗。布依族“六月六”节祭祀社神习俗的文化内涵,都可以从古代有关禹的传说中寻觅其根源(上文为《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1996年第1期)。王芳礼《布依族的铜鼓文化》(《民族》1995年第8期),作者从高超的铸造工艺、用途广泛的乐器、沟通人神的灵物等方面论述了布依族铜鼓文化的特点。黎汝标《论布依族对古越稻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贵州文史丛刊》1992年第1期)一文,从布依名称与稻作文化、布依族对古越人稻作栽培技术的继承与发展、从稻作祭祀到节日文化等方面论述了这一问题。罗漫《再论布依族与上古夏、越文化的可能联系》(《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则探讨了布依族先民与东海古越人和中原夏人的文化联系。此外,论述布依族文化的论文还有:谷因《布依族崇龙文化探略》(《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罗世杰《浅谈布依族传统节日的地域特征》(《南风》1991年第4期)、马启忠等《布依族民间信仰的稻耕文化特点》、黎汝标《布依族于栏建筑与稻作文化》(上文均为《民间文学论坛》1990年第3期)、朱德普《罗平布依族历史文化琐记》(《昆明社科》1994年第4期)等文。关于布依族宗教的研究。主要论文有:周国茂《布依族摩教三题》一文,从摩与布摩、摩教与摩经、“殡凡经”的产生时代及其发展问题等方面论述了布依族的摩教。周国炎《布依族摩经古词研究》认为:布依族摩经是一种韵文体裁的、以口头或准书面形式在布依族祭司集团中流传的宗教经典。其中的绝大部分由祭司在丧葬仪式上吟诵,因此又称为丧葬经。该文从布依族摩经及摩经语言、摩经中的部分古词分析等方面对布依族摩经的古词进行了分析研究。伍文义《简论布依族的祭龙仪式与龙崇拜观念》认为:布依族的龙崇拜观念集中表现在传统信仰和传统祭祀礼仪之中,反映了布依族人民企盼“人与自然和谐、林茂粮丰、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古老而纯朴的感情。(上文分别为《贵州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1995年第2期、2000年第3期)。吴晓秋、唐文元《盘江流域布依族丧葬中的铜鼓》(《贵州文史丛刊》1998年第2期)认为:在丧葬中,布依族使用的铜鼓仿佛超凡脱俗地有了生命和灵感,亡者通过它安然离去,生者通过它得到慰藉。可见铜鼓在布依人的心目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器物,而是神灵的化身,具有召唤祖先,通告亡魂,传递信息的作用。周国茂《布依族“殡亡”的社会功能》(《南风》1995年第1期)认为,其社会功能主要有:尽孝与宣泄、分痛生死、社会统协、社会伦理教育、社交和娱乐等五个方面。谷因《布依族鱼图腾崇拜溯源》(《民族研究》1999年第1期)认为:布依族的鱼图腾崇拜遗迹,是古越人鱼图腾崇拜的延续,其源可溯至曾以鱼为图腾的夏族原始先民,这是布依族深层文化具有夏文化因子的又一例证。二、文学艺术研究关于布依族民族民间文学的研究,近十年发表和出版的主要论著有:何积全、陈立浩主编《布依族文学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该书分为四编,主要内容有布依族的远古文学、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作者还着重介绍了布依文学产生和发展及社会历史背景、布依族文学的分类、特点和历史分期等。韦兴儒等编《布依族摩经文学》(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一书,则对布依族摩经文学的产生、发展、内容等进行了系统介绍。陈立浩、杨华《理想中的英雄群象图——简论布依族传说故事》一文,论述了布依族各种英雄人物的传说故事,以及他们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谷因《简论布依族民间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一文,则论述了布依族民间文学中成功地塑造的各种女性形象。(上文分别为《贵州民族研究》1990年第3期、2001年第2期)。刘开端《布依族谚语:智慧和精神的结晶》(《南风》1997年第4期)认为:布依族谚语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以及深刻的文化意蕴,表达了布依族人民的思想观念,充分体现了布依族的民族精神。谷因《布依族神话史诗〈安王和祖王〉与舜、象故事》(《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认为:这两个故事所以甚相类似,是因为本为一同源故事,而布依族历史文化来源则与古代东夷族有关,因此布依族的《安王与祖王》故事,可能是舜象兄弟故事在布依族原始文化中的遗存形式。此外,祝注先《中国少数民族诗歌》(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也有专节介绍布依族的诗歌。关于布依族艺术方面的研究,主要论著有:贵州民委古籍办、黔南州民委编《布依古歌》(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全书共776千字,内容包括布依族的造物古歌、风俗古歌、爱情叙事古歌三大部分。李云飞《布依族傩戏探秘》,从布依族丧葬活动中的哑剧《绕棺》、布依族傩戏的发展,接受外来文化后布依族傩戏的演变等方面,论述了布依族存在傩戏的事实。一丁《布依傩与布依析辨——兼谈“布依族傩戏探秘”》,则对李云飞的观点提出质疑:第一,黔西南布依族是有“傩”的,但并未发展成为“傩戏”。第二,布依戏的形成并非是由于“傩”的影响,而是由民间“八音”衍变、发展而成的民间戏曲剧种。桂梅《布依戏侗戏艺术特征探微》,该文就布依戏、侗戏这一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探究。桂梅、秦枫《布依戏纵横谈——对布依戏源流沿革的再认识》认为:布依戏产生约有近百年,原断代“三百年”之说不甚准确。(上文分别为《贵州民族研究》1990年第1期、1991年第2期、1992年第1期、第2期)。有关布依族艺术方面的研究论文还有:石尚彬《试论布依族民间说唱的艺术特色》、杨昌儒《布依族对歌文化初探》、贺又宁《布依族情歌语言的审美特征与人的审美意识》(分别为《贵州民族研究》1994年第1期、1999年第2期、2001年第1期)。一丁《布依族民间乐器》《布依族民歌衬腔述略》,陈荣贵、王辉祥《布依族民歌初探》(分别为《南风》1990年第4期、1992年第5期、1997年第6期)。此外,纪兰慰、邱久荣主编《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也有专节介绍布依族的织布舞、刷把舞、铙钹舞、香花舞等。一丁还出版了一本《布依族民间音乐研究文集》(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三、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研究关于布依族经济发展的研究。王芳礼《略论布依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认为,加快布依族地区经济发展,应侧重抓好以下几点:一是把长远的战略发展规划与当前的具体目标结合起来。二是充分发挥布依族地区的自然优势,使之变为生产优势。三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省内外经济发达地区企业到布依族地区合作开发,大量引进外地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韦启光《布依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思考》一文,从传统文化是现代化的出发点、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走向现代化的战略选择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布依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马启忠、王德龙《布依族地区市场经济机制探讨》一文,则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布依族地区如何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伍忠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布依族地区经济的思考》一文,通过对布依族地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条件的分析和制约因素的剖析,提出了如何发展布依族地区经济的若干对策。李俊峰、岑红《试论布依族传统生产性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一文,探讨了布依族生产性文化的特征和表现,并揭示了其对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利弊(上文分别为《贵州民族研究》1990年第1期、1992年第4期、1994年第4期、1996年第1期、1997年第1期)。有关布依族经济发展的论著还有:张天路、陈秀英《布依族人口现代化与民族繁荣浅析》(《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敖行维《织金布依族与市场经济》、赫广义《加快劳务输出步伐,促进织金布依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两文均为《毕节师专学报》1997年第4期),陈有升、丘桓兴《苗岭布依的民俗与旅游》(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关于布依族科学技术的研究。主要论文有:刘世彬《布依族蜡染起源初探》认为:布依族蜡染起源于古代的文身,是古代骆越族文身习俗延续、外化的产物。因而蜡染也就成了服饰的源头之一。黎汝标《布依族色织布工艺研究》认为:在布依族色织布工艺流程中,最为重要的是纺纱、练染、编排、织布等四个环节。又在《布依族天文历法探究》中认为,布依族历法的特点有:第一,布依族“多层天地观”反映了布依族人民的唯物主义思想。第二,布依族的天文谚语和歌谣,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天文思想,同时也是其天文技术的教科书。第三,布依族历法虽以“天于”纪年、纪月、纪日、纪时,但其谈法、称谓却用自己的民族语言,其内涵与外延比“天干”更为深广(上文分别为《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1期、1994年第1期、1993年第3期)。巴娄、黄琳《苗、布依、仡佬族民居横向扫描》(《贵州文史丛刊》1995年第3期)一文,则有专节介绍布依族民居的建筑、特点和民族特色。四、民族学调查和语言文字研究关于布依族的民族学调查研究。主要论著有:高发元主编《云南民族村寨调查——布依族》(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一书,是对罗平鲁布革乡多依村布依族村寨的全面民族学调查,内容包括布依族的历史、人口、经济、家庭婚姻、村民自治、习惯法、文化、教育、宗教、医疗卫生与科技进步等诸方面。杨南丽《八大河布依族妇女生育现状的实证研究与思考》认为:八大河布依族妇女生育重男轻女思想仍较为突出,但性别价值取向有了一定的转变,即重生男、不嫌女。该文还就八大河布依族妇女生育现状提出了四条建议。又在《少数民族农村社区文化生活与精神文明建设——以云南罗平多依村布依族调查为例》中认为:多依村布依族目前的农村社区文化不能适应村民不断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鉴于此,建议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强化基层组织的引导职责,以传统的农村家庭功能为依托,努力探索有地区特色的社区文化发展模式。朱冬《八大河布依族妇女生育观现状调查分析》,作者对罗平八大河乡布依族妇女生育现状民族学调查后认为:她们的生育观与计划生育政策有一致的地方,但也有非理性的因素(上文分别为《思想战线》1994年第4期、2001年第3期、1999年第2期)。彭雪芳《变迁中的布依村寨——贵州省册亨县巧马镇昔岩布依村寨社会调查》一文,论述了南昆铁路的修建对一个布依族村寨在语言、服饰、居住、宗教、婚姻、观念意识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和变迁。覃敏笑《布依族社会传统文化及其变迁——以普定县为考察个案》认为,该县布依族社会传统文化变迁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业稻作文化的传统及变化,手工业及其文化特征,商业及其发展变迁,教育、大学及变化,服饰文化及变迁,居住文化及其变化,婚姻关系及其变化,节日文化、宗教信仰及丧葬习俗等等(上文为《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4期、1999年第3期)。高登荣《一个布依族社区中的文化变迁与保留》(《云南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认为:云南罗平县八大河村布依族的传统文化在许多方面正经历着不同程度的变迁。然而,变迁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内涵的全部丧失,在八大河村布依族的传统文化仍然在生活的各个层面发挥作用,新旧文化特质并存,是现今八大河村布依族文化的特点。有关布依族民族学调查的论文还有:伍文义《浅谈布依族古代狩猎习俗:平塘县上莫乡专业猎户的个案分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关于布依族语言文字的研究。主要论文有:黄伟《试探布依族语言的文化价值》,该文从现行的布依语口语材料出发来透视布依语的文化现象,如历史进程、稻作文化、民俗事象,以及民族间的文化交流等。伍文义《布依语与泰国语的语音比较研究》认为:泰语与中国布依语的语音构造特点是两者的元音系统都发展得很好,元音数量很多、辅音很少。该文还就泰语与布依语的对应关系及其语音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分别为《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4期、1999年第1期)。吴启禄《论布依语动词虚化》认为:布依语中,有一些常用动词,在日常口语和某些语言环境中常有虚化的现象,这是布依语动词的重要特点之一。又在《布依语若干难句、特殊句析疑》中认为:布依语中的难句、特殊句,如果能从语言学知识上予以解释清楚,会对布依语语法的发展史提供某些线索。该文还试析了十个例句(分别为《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1998年第1期)。论述布依族语言的论文还有:曹广衢《布依语指示代词的弱化用法和语法功能上的特点》、贵州省民委民族语文办公室《布依文试验推行调查总结》(上文为《贵州民族研究》1994年第2期、1996年第1期)。黄伟《望谟县布依语地名琐谈》(《地名知识》1991年第1期)等文。五、综合性研究和其他方面研究关于综合性研究,其主要论著有:王伟等著《布依族》(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是一本民族知识丛书,内容包括布依族的族源、经济、人口分布、生活习俗、民族风情、文学艺术、革命斗争等。自贵州布依学会编《布依学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第一本有关布依族的论文集后,以后又先后出版了多集论文集,主要有:贵州布依学会等编《布依学研究之二》,该书主要收录有关布依族经济问题的研究,以及历史、语言、民俗文化及医学方面的文章48篇。贵州布依学会、黔西南州民委编《布依学研究之三》,该书是有关布依族“南笼起义”的专题论文集。贵州布依学会、安顺地区民委编《布依学研究之四》,该书收录了有关布依族的教育、族源、行政管理,以及经济、人口、旅游、法制建设等方面的论文41篇。贵州布依学会、六盘水市民委编《布依学研究之五》,该书收录了有关布依族的现实问题,特别是经济问题和社会发展问题,以及布依族历史文化方面的研究论文56篇,贵州布依学会、中共毕节地委统战部编《布依学研究之六》,该书是一本有关布依族政治、经济、文化等文化研究的论文集(上书分别为《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1993年版、1995年版、1997年版、1998年版)。此外,云南省罗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罗平县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该书主要内容包括了布依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分布、医疗卫生等等。关于布依族其他方面研究。主要论文有:王国勇《布依族传统议榔组织对当今乡村建设的意见》(《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认为:布依族传统议榔组织在组织管理、决策中的民主、平等思想;“做官要为百姓苦”的公仆意识;生产、管理中的求是务实精神;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政治精神;“人间祖国亲”的政治认同等都对现在的村民委员会建设有着极大的参考借鉴价值。赵一君《布依族第一位有史可考的教育家——莫一俦》(《民族教育研究》1996年第1期)认为:明清两代由于比较重视贵州的民族教育,因此,涌现出一批少数民族人才,在教育方面,尤以布依族莫一俦最为突出。该文着重介绍了莫一俦对贵州民族教育的贡献。伍文义《简论布依族地区学校教育的产生及发展》(《贵州民族研究》2000年第2期)一文,则论述了布依族地区学校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及其对布依族发展的重要作用。龙平久《浅释布依族建筑的精神寓意》(《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一文,从传说的宇宙自然观对住宅建筑的影响、宗教观念与建筑群落的室内空间结构及其功用等方面论述了布依族建筑的精神寓意。黎汝标、梁朝文《布依地区类型分析》(《贵州文史丛刊》1998年第6期)认为:布依族地区记录了布依族先民繁衍的遗迹,再现了布依族某些习俗的由来及其信仰。同时,它又是具有很强的科学性。陈立浩《论布依族的风物传说》认为:有关布依族风物的传说,一是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二是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鲜明的传奇性。韦启光《布依族的民族精神》认为:布依族具有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有高度重视人的作用的人本主义精神。民主、平等思想。求是务实精神。重视群体协和的贵和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等等。雷广正、伍文义《布依族爱国人士王海平述评》认为:王海平从一个爱国民主人士成长为一个革命者,是我党民族政策和统战政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光辉胜利。王鸣明《浅谈布依族神话和民间故事中的哲学思想》一文,对布依族神话和民间故事中的具体体现出的自然观道德观、进行了分析,从中可窥布依族哲学思想之一斑(上文分别为《贵州民族研究》1990年第1期、1995年第3期、1997年第3期、2001年第4期)。黄争流《布依族妇女服饰与审美》(《南风》1990年第2期)一文,从服饰格局与气候特征、服饰颜色与年龄、花纹图案与审美情趣等三方面,论述了贞丰布依族服饰不同的格局,色彩图案及其所反映的妇女的审美情趣。有关布依族其他方面的研究论文还有:杨宗丽《从布依族的良风美俗看其伦理道德观》(《道德与文明》1990年第3期)、韦正江《试论布依族的道德观》(《南风》1991年第4期)、颜勇《论“南笼起义”历史背景经验教训及意义》(《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2期),吴承旺《从自然崇拜到生态意识:浅谈布依族的生存智慧》(《理论与当代》1997年第8期)、周国炎《“越、濮、僚、夷、仲”与现代布依族称关系试析》(《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罗漫《布依族族名、族源与文化丛论》(《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等文。关于布依族族源的研究,由于有的同志已作了综述,因此本文就未作涉及,见谷因《布依族族源研究综述》(《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一文。

布依族节日文化研究论文

文化变迁是文化人类学最富时代感的研究课题。我国民族学界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把研究的重点从过去的社会形态理论转向了各个民族具体的文化现象和现代化进程,涌现出了一批有关民族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应用性成果,但有关布依族社会文化发展变迁的研究成果还比较稀少,缺乏较深入的调查和理论研究。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布依族人口为2971460人,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居第十位,是少数民族中较大的民族。布依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世代居住在贵州红水河、南北盘江沿岸,是贵州的原住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世代传承的民族文化。社会的发展和制度的变革,改革开放的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至当今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使得原本封闭落后的布依族社会与外界的交流日益频繁,社会文化的各个层面也在发生着显在或隐性的变迁,对这些文化变迁事项的描述和变迁深层原因的挖掘,以及对变迁所带来的对布依族社会文化产生的影响的分析探讨,成为当今布依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在对布依族聚居地区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作为根本指导思想,以文化人类学关于变迁的研究成果及历史学、文化学、民俗学、民族学等相关理论为理论依据,运用主位和客位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对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变迁现象进行历时性的纵向梳理,并在共时性的背景下进行适当的比较研究。试图总结出布依族社会文化变迁的过程和特点,并反思其得失及何以得失,以期能对布依族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和现代化起到理论上的指导作用,并期望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范式能对研究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变迁提供参考。 本论文共分为八章: 绪论部分阐明了本论文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并介绍了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及最新动态,一及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的主要思路。 第一章在系统地介绍国内外关于文化变迁的理论的基础上,对变迁理论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时介绍了本文拟采用的文化变迁理论。 第二章介绍布依族的历史源流。布依族是旧石器时代水城人、穿洞人、猫猫洞人以及飞虎山新石器时代古人类的后裔,是建立群柯国的主体民族,经过夜郎时代与濮人、越人融合而突出地继承濮人和越人的文化特征,开始形成单一的民族濮越(布依)人。 第三章首先对布依族社会文化植根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基础进行论述,并在此基础用文化模式的有关理论上分析布依族文化的深层结构和布依族文化的民族个性。 第四章通过展示田野调查的生动材料,对调查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分析,详细介绍布依族衣食住行方面变迁以及闲暇生活的变化,并进一步论述变迁的原因。 第五章重点介绍了布依族社会传承和整合系统,即传统社会组织、官方委任的行政系统、乡规民约、婚姻及家庭的特点和变迁的表现。 第六章对布依族地区的民族教育的历史沿革进行介绍,研究了现存的问题,分析了制约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第七章对布依族社会文化变迁进行了理论分析,主要对变迁的阶段、表现形式和动因进行了总结。 第八章对布依族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发展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认为民族文化在不断变迁的过程中应积极进行民族文化的自我扬弃,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文化并实现异质文化互动,从而形成新的进步的民族文化,真正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和民族文化的全球化。 关键词:布依族,社会文化,变迁,发展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与选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及最新研究动态 三、研究方法和写作思路 第一章国内外文化变迁理论概述 第一节国外文化变迁理论 第二节国内文化变迁理论 第三节本文拟采用的变迁理论 第二章布依族历史源流 第一节布依族族源与族称 第二节远古时期的布依族先民 第三节春秋战国时期的布依族先民 第四节秦汉至宋朝时期的布依族先民 第五节元朝到明朝时期的布依族 第六节清朝时期的布依族 第七节近代以来的布依族 第三章布依族文化植根的环境和文化个性 第一节布依族文化形成的地理环境 第二节布依族文化植根的经济土壤 第三节布依族文化个性 第四章布依族物质文化变迁 第一节绚丽多彩的服饰的变迁 一、传统服饰特点 二、服饰的变迁 第二节厚重的饮食习俗的变迁 一、布依族的饮食习俗 二、饮食的变迁· 第三节体现农耕文化的建筑文化变迁 一、建筑的特点 二、居住的变迁 第四节交通与通讯方式的变迁 一、交通运输 二、邮电通讯· 第五章社会传承和整合系统及其变迁 第一节社会聚合的组织纽带 一、民间传统的社会组织 二、官方委任的行政系统 三、民族区域自治 四、习惯法与乡规民约 第二节婚姻与家庭的擅变 一、留传千古的婚恋习俗的变迁 二、婚姻的变迁 三、家庭的擅变 第六章喜忧参半的民族教育 第一节布依族教育概述 第二节双语教育 第三节存在的问题及其造成的影响 第四节制约教育发展的因素 第五节发展布依族教育的建议 第七章对布依族社会文化变迁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变迁的阶段 第二节变迁的动因分析 第八章现代化进程中研究和发展布依族社会文化 第一节研究民族文化变迁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布依族文化现代化发展中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一种新的选择

布依族,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有287万余人。现位居全国56个民族人口排名第12位。贵州省的布依族人口占了全国布依族总人口的97%以上,是布依族最主要的聚居地。主要聚居在省内黔南和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安顺地区的黄果树大瀑布所在地——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在贵阳市也分布着10余万布依族,六盘水的盘县、六枝以及毕节地区织金县也有布依族聚居,省外的布依族散居于云南、四川、越南北部等地。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有本民族古文字,20世纪50年代又创制了拉丁布依文。布依族以农业为主,布依人的祖先百越民族最先发明了水稻种植,为世界稻作文明作出重要贡献。享有“水稻民族”之称。秦汉时期布依区的社会生产力已相当发达。布依族由古代僚人演变而来,唐代称“西南蛮”,宋元以后籍中称“蕃”、“仲家蛮”,明、清称“仲蛮”,民国称为“仲家”、“水户”、“夷族”、“土边”、“本地”、“绕家”等神灵布依族的原始宗教信仰主要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及巫术等。布依族信仰祖先和多种神灵,这可能是原始宗教信仰万物有灵的残存,同时也反映出古代农耕民族的某些意识特征。布依族”二月二“要祭祀“土地神”,保佑全寨安宁,杀鸡敬祖,吃两色(白、黑)糯米饭,“六月六”祭田神、土地神和山神,祭毕用鸡血沾上各色纸旗,或做成大鸟形分别插在各块田中 。摩教摩教至今仍是大多数布依族群众信仰的传统宗教,它是一种介乎于原始宗教和神学宗教之间的准人为宗教。摩教有专门的宗教职业者布摩,其宗教职业者分为“布摩”和“摩雅”[8] ,布依族人称之为“老摩”或“摩公”。摩教不仅有较为完备的祭祀经典--摩经(被称为“布依五宝”之一),还有比较固定和规范的宗教礼仪。举行祭祀活动除了要履行一定的宗教礼仪外,还要辅以对摩教经典的诵读。典籍浩繁的摩经,大致可分为用于丧葬超度活动中的多卷本《殡之经》、《古谢经》等,也有用于驱邪祈福禳灾等目的相对应的种类繁多的各类杂经。 传说布依族的神话传说丰富多彩。民间广泛流传的神话、故事、童话、寓言、谚语、诗歌等口头文学,传述着古老的民族历史,歌颂着人民的勤劳勇敢,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和残暴,展望着新社会的幸福和光明。其题材广泛,意境优美,内容健康,语言生动,富于想像力。神话传说如《洪水潮天》、《十二个太阳》、《赛胡细妹造人烟》、《卜丁射太阳》、《茫耶寻谷种》、《黄果树瀑布的传说》等都是人们喜爱的作品。布依族使用的布依语,属于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实际上与壮语的北部方言是同一种语言。由于布依族与汉族长期的文化接触和交流,因此布依语词汇系统中有不少汉语借词。布依语有完整的语音系统、丰富的词汇和富于表现力的语法结构。尽管布依族人口众多,居住地区广,但其语言在布依族内部,只有土语之分,没有方言之别。布依语内部比较一致,差异小,按照语音特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土语区 。第一土语区使用人口最多,主要分布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南部,与广西壮语北部方言的桂边土语、桂北土语可以直接通话。布依语的标准音点便是第一土语区的望谟布依语。第二土语区使用人口为其次,主要分布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贵阳郊区,与第一土语区可以直接通话,与广西北部壮语方言也十分接近。第三土语区使用人口最少,主要分布于贵州省镇宁、关岭、紫云、晴隆、普安、六枝、盘县、水城、毕节、威宁一带,这个土语区的语音有着比较独特的特征,但与第一土语第二土语也能相互通话。2012年望谟布依族“三月三”文化节,布依族、壮族文化专家学者达成“望谟共识”,决定共同为开通“布依壮语卫星频道”而努力,以保护和传承二族共有的珍贵母语文化古文字布依族的古文字分为:方块型、拼音型、符号型三大类。音乐布依族的文化艺术绚丽多彩。传统舞蹈有《铜鼓舞》、《织布舞》、《狮子舞》、《糖包舞》等。传统乐器有唢呐、月琴、洞箫、木叶、笛子等。地戏、花灯剧是布依族人喜爱的剧种。大歌和小歌是流传于黔南的具有多声部结构的两种歌唱形式;盘歌则用唱歌来盘问对方,随机应变互相问答,天文地理山川草木皆可入歌。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有神话、传说、故事、寓言、谚语和诗歌等。由农家自己纺织的布依土布久负盛名。专门生产布依织锦、蜡染布和民族工艺服装的企业相继建立,产品远销东南亚、日本和欧美等地。黔西南地区的布依族音乐“八音坐唱”有“声音活化石”、“天籁之音”之称。饮食布依人以大米、玉米为主食,小麦、高粱、薯芋和豆类为辅。有木罐、鼎罐炊饭,油焖饭、二合饭(大米掺玉米碎,也叫包谷饭)、包谷粑、米粉、二块粑、豌豆粉、米豆腐等花色品种。其中,糯米制的汤圆、花米饭和芝麻油团粑最为知名,多用于祭祖或宴客。他们的肉食主要来自家畜和家禽,还爱捕食松鼠、竹鼠和竹虫。烹调方法多为烧、煮、爆、炸、腌、冻,一般不吃生食。酒在布依族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每年秋收之后,家家都要酿制大量的米酒储存起来,以备常年饮用。布依族喜欢以酒待客,不管来客酒量如何,只要客至,都以酒为先,名为"迎客酒"。饮酒时不用杯而用碗,并要行令猜拳、唱歌。布依族传统小吃很多,善做米粉、二块粑、豌豆粉、米豆腐等。布依族豪爽好客,特点是在每年农历“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端午、“六月六”、“七月半”、中秋等都隆重过节,四月八”很多布依族都用枫香叶、黄饭花、染箪花等各种植物枝叶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做花糯米饭招待客人和分送给亲朋好友 。礼仪布依族人好客、热情、大方、真诚,凡来到山寨的,亲朋故旧、素不相识的,一律会以酒相待。布依人很讲礼,不欢迎满嘴脏话、举止粗鲁的客人。布依族家庭都是分居另住的。但尽管兄弟分居,在分配财产时,要留给父母养老田,由兄弟轮流耕种。父母去世后,养老田转为上坟田,供清明时节扫墓之用。使子孙后代永远铭记长辈们的谆谆嘱托和养育之恩。婚俗布依族婚姻实行自主婚。接亲时要对歌,俗称对姐妹歌。新娘到男方家的当天晚上,要举行唱荷包歌和要荷包的活动,有“一夜荷包一夜歌”的说法[1] 。传统节日有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吃新节、七月半等。“三月三”是布依族的传统盛大节日,农历三月初三稻耕开始,要祭山神、土地神和祖先神及稻米魂,制作五色花糯米饭供奉;黔西南州一带,男女青年要聚集在“查白歌场”玩山对歌,参加者达数千至上万人。很多未婚男女青年通过吹木叶、对歌,相识、相爱、订终身。

我是不知道啦!嘿嘿,

苗族服饰文化研究论文

踏上苗族人居住的土地,那里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你仿佛走进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在苗族人的生活里,到处都是色彩,充满了美的生机,今天我——牛通社的小记者,就要来采访苗族姑娘。“你好!苗族姐姐,请问你们苗族有多少种服装?”我疑惑不解地问。“你好,我们苗族服装不下200种,是世界上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呢!” 苗族姐姐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我不禁发出慨叹:“啊,真是服饰最多的民族啊!件件都是清新素雅、做工精致、古朴端庄。那你们的服装是怎么做的呢?”“苗族服装做工十分考究,令人眼花缭乱。主要体现在苗族服装大多遍施图案,刺绣、挑花、蜡染、编织、镶衬等多种方式并用。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溢彩流光,显示出鲜明的我们民族艺术特色。”“说到‘服’,让我不得不想到‘饰’。那你们苗族的银饰有什么特点呢?”“这让我好好给你讲讲:苗族妇女的银饰民族风情浓郁,分为粗细两类:精件为实心的项圈、项链、手镯等,用银料多,加工简单;细件为银花、银冠、银锁、银角等,用银料少,制作精细,工艺讲究。银衣则是把几百个饰有龙、鸟、花卉等浮雕的银片、银泡,钉在衣服的袖套、后摆、披肩上;银角有大小两种,小银角高1尺左右,大银角高3尺有余,其正面饰有“二龙抢宝”、“双凤朝阳”等吉祥图案。青年妇女平时均戴银质手镯、戒指、耳环和插花;儿童喜戴银帽;姑娘的盛装从头到颈,到胸前及后背,都戴满了各种银佩饰,银光闪闪,银佩叮当,情趣十足。”“哇,多美的银饰,让我忍不住也想戴一戴!苗家银饰的工艺,华丽考究、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你们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谢谢夸奖!”苗族姐姐不好意思地点点头。这就是苗族,一个独特的民族,听了我的采访后,你熟悉它了吗?多姿多彩的苗族服装是我们少数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勤劳的少数民族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灿烂的服饰文化。

住:苗族喜欢聚族而居,且多数分布在远离城市的偏僻山区,以村办单位聚族而居,与其官民族合村共寨的极少。吃:食品也多种多样,有米饭、糯米粑、肉(酸肉)、鱼(酸鱼)等,还有一种特殊的食品叫逗辣椒骨地,它味香而辣,可增进食欲,驱风御寒,防治感冒,是苗家常备的食品,也是待客的佳品。穿: 湘西苗族的古代服饰,男女差别很小,一律是逗色彩斑澜地;上身穿花衣,下着百褶裙,头蓄长发,包赭色花帕,脚着船形花鞋,佩以各种银饰。

“这世界,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我们应该尽量去做那些正确的事情。纵使不能抵挡黑夜的来临,我们也要站在星空下仰望光明。”那么,接下来跟随我一起来 苗族服饰 了解了解苗族服饰的历史及其演变过程。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的先民在先秦时代就生活在长江中游地区。他们的历史可上溯至尧、舜、禹时代。战国时吴起说:“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衡山在其北”。这个“三苗”或“三苗国”的地域,在今江汉、江淮平原和江西、湖北、湖南一带。春秋战国时期,苗族先民生活在荆楚地区被称为“荆蛮”。“三苗”后裔“荆蛮”势力的兴起,大约在商朝前,成为后来掘起的楚国的主要居民之一。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因苗族先民生活在五溪、武陵地区而被称为“五溪蛮”、“武陵蛮”、“长沙蛮”等。到唐、宋及其以后时期,苗族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的繁盛,在祖国南方再度呈现出自己的重要影响,引起了唐、宋及其以后各王朝的注目。各中央王朝与苗族的关系亦日渐密切,对苗族的认识也有所增强,于是“苗”遂从若干少数民族混称的“蛮”中脱离出来,作为单一民族的族称重现于文献之中。现在苗族分布的状况,大约成形于汉唐时期。

流传于黔东南苗族地区的古歌《跋山涉水》这样描述苗族先民的迁徙:“古时苗人住在广阔的水乡,古时苗人住在水乡边的地方;打从人间出现了魔鬼,苗众不得安居,受难的苗人要从水乡迁走,受难的苗众要从水乡迁去。”“日月向西走,山河往东行。我们的祖先啊!顺着日落的方向走,跋山涉水来西方。”他们追赶着太阳的足迹,他们相信“西方万重山,山峰顶着天,好地方就在山那边,好生活就在山那边。”苗族先民在压迫中迁徙,他们带着对新生活的期望,迁向陌生的领地。

苗族从古至近代,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迁徙,形成了今天苗族的分布格局。第一次发生在远古时代,《史记·五帝本纪》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

经尧、舜、禹三代的不断“征战”、“窜三苗于三危”,包括苗族先民在内的“三苗”集团被分化瓦解。第二次发生在西周至战国时期,西周对“荆蛮”的多次用兵和楚国势力的扩展,苗族先民大部被迫离开江湖平原,迁入五溪、武陵地区。苗族古歌《跋山涉水》描述了这时期大规模迁徙状况。

第三次发生在秦、汉至唐、宋时期。这时期苗族的主要流向,是从五溪、武陵地区向西、向南迁徙。向西进入川南和贵州大部分地区,有的经川南和黔西北开始迁入云南;向南迁入湘西和广西,有的又由桂北进入黔南、黔东南。第四次大规模迁徙发生在元、明和清时期。

这时期苗族继续从五溪、武陵地区迁入贵州、广西,并从贵州、广西及川南经过不同线路进入云南,由云南陆续出境,迁徙至东南半岛的北部山区。这些大规模迁徙主要是各朝发生的战争和推行的民族镇压政策所致,亦有因天灾原因逃荒的小规模迁徙。

此外,苗族其实还有第五次大迁徙,即20世纪70年代,东南亚战争又迫使大批苗族难民从东南半岛向海外迁徙,形成了今天分布在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的状况。

苗族纵贯数千年的历史大迁徙,形成了如今分布在黔、湘、滇、川、鄂、琼和国外的与其他民族大杂处小聚居的格局。在迁徙和不断开拓新生地中的苗族人民保存了自己的文化并将之影响他民族的同时,亦吸收了他民族的精华,形成了苗族至今仍充满生机活力的绚丽多姿的文化。丰富独特的服饰文化就是苗族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苗族服饰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 女子穿大领对襟短衣、长短不同的百褶裙,打裹腿,或为大襟短衣、宽脚裤、围腰,采用多姿多采的头饰;节日盛装,常采用刺绣、蜡染等,以及多种传统银饰,如项圈、手钏、银衣(银饰钉于衣上)。 男子为短衣长裤,或穿对襟麻布长衫、披羊毛毡(上有几何图案)。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识别族类、支系及语言的重要作用。 造型上,采用中国传统的线描式或近乎线描式的、以单线为纹样轮廓的造型手法。她们善于选用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努力追求颜色的浓郁和厚重的艳丽感,一般均为红、黑、白、黄、蓝五种。 苗家的姑娘最爱穿百褶裙,一条裙子上的褶有500多个,而且层数很多,有的多达三四十层。 说到“服”,不得不想到“饰”。 喜戴银饰是苗族姑娘的天性,她们挽发髻于头顶,戴上高约20公分左右,制做精美的银花冠,花冠前方插有6根高低不齐的银翘翅,上面大都打制着二龙戏珠、蝴蝶探花、丹凤朝阳、百鸟朝凤、游鱼戏水苗族银饰图案。有的地区,银冠上除插银片外,还插高约1公尺的银牛角,角尖系彩飘,更显的高贵富丽。银冠下沿,圈挂银花带,下垂一排小银花坠,脖子上戴的银项圈有好几层。前胸戴银锁和银压领,胸前、背后戴的是银披风,下垂许多小银铃。耳环、手镯都是银制品。 苗家银饰的工艺,华丽考究、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满族服饰文化研究论文

浅析中国历代服饰与文化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人类社会经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几十 万年。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积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本文章将从中国历代服饰的介绍,探讨服饰文化体现的本色品味的经典风情和人类智慧的相通、相容性以及阶级观念在服装上的体现。原始社会服饰从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饰史的源头,可上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 。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距今1.9万年左右)遗址中,发现有1枚骨针和141件钻孔的石、骨、贝、牙装饰品。中华服饰文化史由此发端。在纺织品出现之后,贯头衣已发展为一种定型服式,在相当长时期、极广阔的地域和较多的民族中普遍应用,基本上替代了旧石器时代部件衣着,成为人类服装的粗型。新石器时代除有笼统式服装外,还从一些陶塑遗物发现有冠、靴、头饰、佩饰。商周服饰由商代到西周,是区分等级的上衣下裳形制和冠服制度以及服章制度逐步确立的时期。西周时,等级制度逐步确立,周王朝设“司服”、“内司服”官职,掌管王室服饰。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 ,春秋战国之交被纳入礼治。从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饰装饰虽繁简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国服装的基本形制。春秋战国服饰春秋战国时期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使服饰材料日益精细,品种名目日见繁多。工艺的传播,使多样、精美的衣着服饰脱颖而出。春秋战国时期,不仅王侯本人一身华服,从臣客卿也是足饰珠玑,腰金佩玉,衣裘冠履,均求贵重。古人佩玉,尊卑有度,并赋以人格象征 。影响所及,上层人士不论男女,都须佩带几件或成组列的美丽雕玉。春秋战国时期的衣着,上层人物的宽博、下层社会的窄小,已趋迥然。深衣有将身体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阶层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礼服,男女通用。春秋战国时期的衣服款式空前丰富多样,不仅表现于深衣和胡服。乐人有戴风兜帽的,舞人有长及数尺的袖子,有人还常戴鸱角或鹊尾冠,穿小袖长裙衣和斜露臂褶的下裳。这些都与多彩的社会生活相关。秦汉服饰这一时期的衣料较春秋战国时期丰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发展。特别在汉代,随着舆服制度的建立,服饰的官阶等级区别也更加严格。秦汉服装面料仍重锦绣。西汉建元三年、元狩四年,张骞奉命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陆路通道,成千上万匹丝绸源源外运,历魏晋隋唐,迄未中断,史称丝绸之路。于是,中华服饰文化传往世界。自秦而汉,深衣有了一些发展和变化。从东汉社会上层来看,通裁的袍服转入制度化。秦代服制与战国时无大差别,保持深衣的基本形制。西汉男女服装,仍沿袭深衣形式。不论单、绵,多是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缝连为一体,上下依旧不通缝、不通幅;外衣里面都有中衣及内衣,其领袖缘一并显露在外,成为定型化套装。下着紧口大裤,保持“褒衣大裙”风格。秦代服制,服色尚黑。汉代有了舆服制度。史书列有皇帝与群臣的礼服、朝服、常服等20余种。服饰上的等级差别已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冠服在因袭旧制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区分等级的基本标识;佩绶制度确立为区分官阶的标识。魏晋南北朝服饰魏晋和南北朝时期 ,等级服饰有所变革,民族服饰大为交融。冠帽已多用文人沿用的幅巾代替。魏初,文帝曹丕制定九品官位制度,“以紫绯绿三色为九品之别”。这一制度此后历代相沿杂而用之,直到元明。晋代的首服除幅巾为社会沿用之外,有官职的男子还戴小冠子,而冠上再加纱帽的称漆纱笼冠,本是两汉武士之制,传之又传,不仅用于男官员,并流传民间且男女通用。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人民错居杂处,政治、经济、文化风习相互渗透,形成大融合局面,服饰也因而改易发展。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袴褶渐成主流,不分贵贱、男女都可穿用。女子衣着“上俭下丰”。东晋末至齐、梁间,衣着为襦裙套装,原始于汉代,晋代时具有了上衣短小、下裙宽大的特色,流行一时。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服饰受汉朝典章礼仪影响,穿起了汉族服装。魏孝文帝推行华化政策,改拓跋姓氏,率“群臣皆服汉魏衣冠 ” 。原来鲜卑族穿着夹领小袖衣服这次改革旧俗,史称孝文改制,使秦汉以来冠服旧制得以赓续,推动了中华服饰文化的发展。隋唐服饰隋唐时期,中国由分裂而统一 ,由战乱而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服饰的发展无论衣料还是衣式,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隋唐时期男子冠服特点主要是上层人物穿长袍,官员戴幞头,百姓着短衫。直到五代,变化不大。天子、百官的官服用颜色来区分等级,用花纹表示官阶。隋唐女装富有时装性,往往由争奇的宫廷妇女服装发展到民间,被纷纷仿效,又往往受西北民族影响而别具一格。隋唐时期最时兴的女子衣着是襦裙,即短上衣加长裙,裙腰以绸带高系,几乎及腋下。唐代妇女的发饰多种多样,各有专名。女鞋一般是花鞋,多用锦绣织物、彩帛、皮革做成。唐人善于融合西北少数民族和天竺、波斯等外来文化,唐贞观至开元年间十分流行胡服新装。宋辽夏金元服饰宋代基本保留了汉民族服饰的风格 ,辽、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饰则分别具有契丹、党项、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点。各民族服饰再度交流与融合。宋代服饰大致有官服、便服、遗老服等三式。宋代官服面料以罗为主,政府因五代旧制,每年要赠送亲贵大臣锦缎袍料,分七宋代灵鹫球纹锦袍等不同花色。官服服色沿袭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宋代官服又沿袭唐代章服的佩鱼制度,有资格穿紫、绯色公服的官员都须在腰间佩挂“鱼袋”,袋内装有金、银、铜制成的鱼,以区别官品。辽、西夏、金分别为中国古代契丹、党项、女真民族建立的政权,其服饰反映了在与汉民族进行长期文化交流中,各自发扬民族传统的发展轨迹。党项族妇女多着翻领胡服,领间刺绣精美。契丹、女真族一般穿窄袖圆领齐膝外衣,足下着长统靴,宜于马上作战射猎;妇女穿窄袖交领袍衫,长齐足背,都是左衽,正与汉人相反,所习惯穿用的钓墩传到内地曾广为流行。辽金政权考虑到与汉族杂处共存的现实,都曾设“南官”制度,以汉族治境内汉人,对汉族官员采用唐宋官服旧制。辽代以丝绸官服上山水鸟兽刺绣纹样区分官品,影响到明清官服的等级标识,金代则以官服上花朵纹样大小定尊卑,品级最低的用无纹或小菱纹的芝麻罗。契丹、女真男服因便于行动,也为汉人采用。元代参酌古今蒙汉服制,对上下官民服色等作了统一规定。汉官服式仍多为唐式圆领衣和幞头;蒙古族官员则穿合领衣,戴四方瓦楞帽;中下层为便于马上驰骋,最时兴腰间多褶的辫线袄子,戴笠子帽。元代每年举行10余次大朝会,届时万千官员穿同一颜色、式样并加饰纳石矢金锦珠宝的高级礼服,称作质孙服,糜费为历朝少有。这种服式到明代却被用作差役服装。明清服饰明代以汉族传统服装为主体 ,清代则以满族服装为大流。而两代上下层社会的服饰均有明显等级。上层社会的官服是权力的象征,历来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自唐宋以降,龙袍和黄色就为王室所专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来紫色为贵。明朝因皇帝姓朱 ,遂以朱为正色 ,又因《论语》有“恶紫之夺朱也”,紫色自官服中废除不用。最有特色的是用“补子”表示品级。上层妇女中已着用高跟鞋,并有里高底、外高底之分。明代普通百姓的服装或长、或短、或衫、或裙,基本上承袭了旧传统,且品种十分丰富。服饰用色方面,平民妻女只能衣紫、绿、桃红等色,以免与官服正色相混;劳动大众只许用褐色。一般人的帽,除唐宋以来旧样依然流行外,朱元璋又亲自制订两种,颁行全国,士庶通用。一种是方桶状黑漆纱帽,称四方平定巾;一种是由六片合成的半球形小帽,称六合一统帽,取意四海升平、天下归一。清王朝时,以暴力手段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统一男子服饰。顺治九年,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从此废除了浓厚汉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明代男子一律蓄发挽髻,着宽松衣,穿长统袜、浅面鞋;清时则剃发留辫,辫垂脑后,穿瘦削的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统靴。但官民服饰依律泾渭分明。清代官服主要品种为长袍马褂。官帽与前朝截然不同,凡军士、差役以上军政人员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纬帽,按冬夏季节有暖帽、凉帽之分,还视品级高低安上不同颜色、质料的“顶子”,帽后拖一束孔雀翎。翎称花翎,高级的翎上有“眼”,并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别,眼多者为贵,只有亲王或功勋卓著的大臣才被赏戴。皇帝有时还赏穿黄马褂,以示特别恩宠。影响所及,其他颜色的马褂遂在官员士绅中逐渐流行,成为一般的礼服。四、五品以上官员还项挂朝珠,用各种贵重珠宝、香木制成,构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点。丝纺绣染及各种手工专业的进步,为清代服饰品种的丰富创造了条件。清代女装,汉、满族发展情况不一。汉族妇女在康熙 、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 ,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满族妇女着“旗装”,梳旗髻,穿“花盆底”旗鞋。至于后世流传的所谓旗袍,长期主要用于宫廷和王室。清代后期,旗袍也为汉族中的贵妇所仿用。现代服饰 (1912年以来)辛亥革命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中华民族的服饰进入了新时代。在此之前,改良主义者康有为于1894年、外交大臣伍廷芳于宣统初年,曾上书改革服制和服式;中国留学生也改穿西装。随着中外交流的加强,五彩纷呈的服装终于冲垮了衣冠等级制度。传统的袍、衫、袄、裤、裙越来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饰影响,并被许多新品种新款式取而代之。男装,民国初年出现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并行不悖的局面。穿着中西装都戴礼帽,被认为是最庄重的服饰。20年代前后出现中山装,逐渐在城市普及。广大农村一直沿用传统的袄裤,头戴毡帽或斗笠,脚着自家缝纳的布鞋。女装,辛亥革命带来了多样化,一身袄裤之外,又多穿用袄裙套装。20年代以来,妇女喜爱旗袍,旗袍逐渐成为时装而不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服饰崇尚简朴实用 。50~70年代,中山装渐成男子主体服装,此外流行过军便装,人民装;女装受苏联影响,连衣裙风靡城市,此外还流行过列宁装等。但在农村,上衣下裤一直是大多数农民的传统装束。1978年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体现时代精神,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服饰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面貌簇新。

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纵观古代各朝的服饰,可谓各有特色,秦汉服饰古朴庄重,大唐服饰华贵富丽,宋朝服饰娟秀精巧,明朝服饰高雅堂皇,清朝服饰华美雅致……一、远古时期远古时期,服饰的起源是出于实用。原始人类使用兽皮和树叶等来遮盖自己的身体,穿戴动物的皮毛用于保暖。石器时代后期,人类逐渐发明了骨锥和骨针,从而创造了原始服装。约5000年前,中国产生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于是人们开始用麻布做衣服。后来人们又发明了养蚕业,丝绸就出现了。二、先秦时期先秦时期是指夏、商、周和战国时期,即公元前21世纪至前3世纪。先秦时期的服饰实质上是统制者的工具。周朝时期出现了冕服,其制度的确立,是周朝国家意志的具体反映,对中国古代服装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深衣制”,即上衣下裳连接在一起的形式也出现了,并逐渐普遍地被采用。战国时妇女普遍穿宽边缠绕式的肥大曲裾深衣。衣服的左襟展开时呈三角状,穿时将其环腰部一圈,再用腰带扎好,配上横线与斜线并用的镶边,总体表现出静中有动、动中带静的装饰效果。三、秦汉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秦汉时期的服饰日益讲究,着装也渐趋华丽。女装方面有作为礼服的深衣和日常之用的襦裙。深衣一改战国时期的肥大,转而形成瘦且窄的特点。裙裾长可及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走时不会露出脚裸。衣袖有宽窄两种形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左右交叉,领口很低,可露出里衣。劳动女子总是上穿短襦,下着长裙,腰带长垂。秦汉以黑色为尊贵之色,衣饰也以黑色为时尚颜色。汉武帝时期开辟的“丝绸之路”将秦汉服饰推向了世界,它的意义在于:悠久的中国服饰文化,从此得以在世界各地传播与扩大。四、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的深衣制在妇女中间尚有人穿着。与汉代相比,它已有较大的差异。其中“纤髾”是典型的装饰。“纤”是一种近似三角的饰物,层层相叠,固定在下裙摆部位。而“髾”是指缀在身后飘带。到南北朝时,这种服饰又变化为飘带和纤合成一体,纤变得更长。此时宽肥的女子裙衫成为服装的主流。五、隋唐时期隋唐服装,无论官服或民服,男装或女装,都表现出开放的思想和开拓的精神,充分反映了鲜明的时代性。它的空前繁荣,突出体现在女装上,其主要特点是服装款式华贵富丽、开放大度;穿着方式不拘一格、形式多样;装扮配饰富丽堂皇、大胆考究。唐朝出现的女官,其身着青色衣裙,圆领、无束腰、下摆袭地;头戴青帽,两耳正上方各饰有两带。唐代仕女服装的特点是云发后拢成髻,低胸裙腰高束,肩披轻纱,旷达而华贵,流露出优雅与飘渺,恢弘与大气。盛唐以后衣袖变宽,渐流行大袖衫。六、宋元时期宋代妇女开始缠足,长裙之下隐约露出三寸金莲。此时以娇小为美,服饰制作都娟秀而精巧。元代妇女分贵族和平民两种着衣形式。贵族多为蒙古人,以皮衣皮帽为民族装,材料多为貂鼠皮和羊皮。其式样多为宽大的袍式,但衣袖形似灯笼,袖口窄小,袖身宽肥。由于衣长拖地,贵夫人行走时必有女仆牵拉。这种袍式肩部装饰十分华美。面料质地十分考究,采用云锦、茸类及毛毡织物,颜色多为红色。七、明朝时期明代时棉花的大量种植使棉制品取代了丝、麻的地位,成为人们服装的主要原料。明代女装上衣拉长,露裙缩短,衣领也从宋代的对襟领变为圆领为主。裙边均有绣边,起装饰的作用。那时裙褶十分盛行,有的褶纹细密,有的宽大,有的还将整个裙用手工做成细褶纹,叫做“百褶裙”。明代女子冠服制度更加完备。有一种特殊式样的帔子,由于其形美如彩霞,故名“霞帔”。它与“凤冠”一起成为最具代表性的贵妇礼服,即使是一般的平民女子,在出嫁时也穿戴凤冠霞帔。它所表现的女子形象成为古代妇女的典型,因此它在中国妇女服装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历史意义。八、清朝时期清朝入关以后,衣袖短窄,素朴肃穆的满族旗装在服饰中取得了统治地位。旗装的特点为用料节省、制作简便、穿着便利。满族女子着旗袍,清朝旗袍多为圆领,衣扣均在右侧,一般为五粒。衣袖、衣身平直,在襟边、领边和袖边都饰有宽边花纹,整体看来较为保守。但不同时期的旗袍个性特征也是比较鲜明的。现在旗袍几乎成为中国女性的代表性装束,它在服装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总的说来,各朝代的服饰是不断发展的,它们的特点鲜明各异,体现了不同朝代的文化特点以及人们的审美观念,也体现出不同时期人类的智慧。由于民族和地域的关系,每一个朝代的服饰都融入不同的特色,所以才使得中国文化如此绚丽多姿、丰富多彩,争奇斗艳。徜徉在这些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的中国古代服饰中,我们更加体会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底韵和内涵,博大与精深。真可谓是“此衣只应天上有”

你好,我来为你解答:满族先民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为长期适应寒冷气候而选择了包暖性较好的袍装作为日常服饰。在明朝中期满族吸收中原汉族的袄式服装,改进成具有其民族特色的“旗装”也称“旗袍”。清朝建立后由于满族贵族统治者的强制性推广,旗装在全国通行,但很快与汉族传统服装相融合。到民国时期又加入了现代西方时装成分,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现代旗袍。二十世纪以来,满洲族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传统的服饰已十分鲜见了。满族先民是游猎民族,在理发技术尚不发达的时代,为了适应长期游猎跋涉的生活,满族男子选择了辫发作为发式。其做法是先将额前部的头发剃光,以避免遮挡视线,便于射箭或格斗。后部的头发不作发籍而是梳成发辫,以适应骑马颠簸。这种发式曾在清朝为统治者利用政治手段在全国强制推行。历史上满族男子多穿带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衣服喜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顶上留辫子,剃去周围的头发。【旗装】二十世纪以来,满族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传统的服饰已十分鲜见了。但从电影、电视和博物馆里,我们还常常可以欣赏到往日旗装的风采。其中妇女头上又宽又长、似扇非扇、似冠非冠的头饰――汉语称为“旗头”、满语称为“答拉赤”这种头饰全世界为满族妇女所独有,从而成为典型的民族服饰特征,十分引人注目。 过去,满族妇女幼年时要同男孩一样学习骑射,发饰与男孩也类似多剃去头顶四周头发,只留部分头发编成两条丫头辫子,垂于两鬓,一直到16岁成年时方可蓄发。婚后则开始绾大盆头、架子头、两把头等式发髻,其中以两把头较为典型。两把头就是把头发束在头顶,分成两绺,各绾成一个发髻,然后再将后面的余发绾成一个“燕尾式”的长扁髻。平时,发髻上横插长二三十厘米、宽二三厘米的被称为“大扁方”的头簪,喜庆吉日或接待贵客时便要戴上答拉赤。【旗头】“旗头”满语称之为“答拉赤”它是满族妇女在一般礼仪或婚礼场合佩带的头饰。具体做法是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架,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为面,蒙裹成的长约三十多厘米、宽约十多厘米的扇形头饰。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之上即可。上面还常绣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此头饰多为满族上层妇女所用,一般民家女子结婚、节日、或祭祀祖先时方以为饰。戴上这种宽长的装饰品,限制了脖颈的扭动,使之身体挺直,再加上长长的旗袍和高底旗鞋,使她们走起路来纤纤碎步,分外稳重、文雅。【马蹄底鞋】除“旗袍”、“答拉赤”外,满族妇女的“旗鞋”也极富特色。旧时满族妇女与汉族妇女不同,她们崇尚脚力劲健、登山行马,拒绝缠足陋习而以大脚“天足”为美。由此在鞋袜装饰上获得了充足的创艺空间,“旗鞋”便从而产生。这种装饰以精美刺绣的旗鞋以木为底,鞋根起于中央,这种鞋俗称“旗鞋”或通称“高底鞋”。“高底鞋”主要又分两种,一种叫“花盆底”鞋;另一种叫“马蹄底”鞋。其木底高跟一般在5-10厘米左右,有的可达14-16厘米,最高的可达25厘米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镶在鞋底中间脚心的部位。因跟底的形状不同通常区分的两种样式:一种是上敞下敛,根底为椭圆形,倒梯状的外形远看很象花盆另一种则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其外形及落地印痕皆似倒行的马蹄印。“花盆底”和“马蹄底”因此而得名,又统称“高底鞋”。除鞋帮上饰以蝉蝶等刺绣纹样或装饰片外,木跟不着地的部分也常用刺绣、金银或串珠加以装饰。有的鞋尖处还饰有丝线编成的绒毛球或穗子,穗子最长者可及地。这种鞋的高跟木底极为坚固,常常是鞋面破了,而鞋底仍完好无损,还可再用。高底旗鞋在民间多为十六岁以上的满族青年、中年女子在礼仪场合穿用,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平木为底,称“平底鞋”,其前端着地处稍削,以便行走。而在官僚贵族当中无论青年、中年、或老年妇女均可穿着高底鞋。在现代社会这种鞋除用于文艺表演外平时都已不穿了。满族自古就有“削木为履”的习俗。关于这种高底鞋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过去满族妇女经常上山采集野果、蘑菇等,为防虫蛇叮咬,便在鞋底绑缚木块,后来制做的日益精巧,发展成了高底鞋。另外还有一种传说,说是满族的先民为了渡过一片泥塘,夺回被敌人占领的城池,便学着白鹤的样子,在鞋上绑上了高高的树杈子,终于取得了胜利,达到了报仇雪恨、发展壮大的目的。人们为了不忘那些苦难的日子,纪念高脚木鞋的功劳,妇女们便穿上了这种鞋,并世代相传,越做越精致美观,成了后来这种样子。清朝时期历史上满族男子喜穿青蓝色的长法的时装,和过去满族女子的服装大不相同。清代满式服装曾流行全国,现在与汉族服式一样了。满族妇女不缠足,所著鞋子绣有漂亮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满族妇女的发式变化很大,姑娘时代,只简单地把头发在脑后挽一下。长到快出嫁时,就要把头发梳成辫子并挽成单发髻,结婚后的发式有双髻式、单髻式等多种,双髻式发型把头发从头顶分梳为前后两部分。前髻梳成平顶状,以便戴冠,颈后髻梳成燕尾状,在胫后伸展开来,它使得颈子总要保持挺直的状态,因此,满族妇女走起路来就更显得高贵、尊严。旗袍是满族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穿着的服饰,它裁剪简单,园领,前后襟宽大,而袖子较窄,四片裁制,衣衩较长,便于上马下马;窄窄的袖子,便于射箭。由于袖子口附有马蹄状的护袖,又称马蹄袖。在满族人逐渐脱离骑射生涯后,马蹄袖已成装饰,而放下马蹄袖仍然是满族人对长者、尊者致敬的礼仪。妇女旗袍的装饰性比男性旗袍更强。领子、前襟和袖口都有绣花装饰。随着时代的变迁,旗袍式样的变化也很大,四片裁制也改为两片裁制。旗袍能很好表现妇女的身段和曲线。图为满族妇女在旗袍外套穿的马甲。绣有精致图案。穿旗袍跳宫廷舞的满族妇女。穿着传统满族旗袍的男子,包括带箭袖的长袍和一袭马甲,以及满族男性的帽子。满族男女非常讲究头饰,特别是女子的头饰,成年以后即蓄发绾髻,盘髻的式样有架子头、叉子头和两把头,还缀以金银簪饰和各色花卉。满族妇女日常戴平顶帽,帽子用绒或皮制成,绣有云头花纹,并留有帽沿,后面拖着大飘带;青年妇女则爱戴扇形冠,冠为黑色,用青绒、素缎或纱制成,也称做“旗头”。满族男子平日戴小帽和毡帽:小帽也称便帽,俗称为“瓜皮帽”,是用六瓣黑缎制成,帽顶缀一丝结或珠子,六瓣合缝,象征着六合一统,有吉祥之意。 [编辑本段]民居 满族的住房,过去一般院内有一影壁,立有供神用的“索伦杆”。满洲族传统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开,西间称西上屋,中间称堂屋,东间称东下屋。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满族人的住宅,也有独特之处。以前,他们都住在草顶土墙的“口袋房”里,“屋高至丈余,独东南扉”。东头的一间面南开门,是外屋;西头的两三间房屋为卧室,称里屋。这种“独东南扉”的结构,如口袋形,便于保暖。满族人还喜欢睡火炕。家家户户都是南北大炕,屋子西面沿着山墙还有一溜儿窄炕,把南北炕联了起来,俗称“万字炕”。他们以西炕为尊,南炕为大,北炕为小。南炕居长辈老人,北炕住小辈;西炕则为祖宗神位,墙上供着祖先神板,炕上设摆香案,一般不住人,最忌小辈和妇女坐,只有老人与亲姑爷可以坐。满族房舍的南北西三面,“皆辟大窗户”,且分上下两层,窗棱以万字或工字为格,窗外糊纸,开关朝外,“恐夜间虎来,易于闯入”,居室内没有地桌,只有炕桌,吃饭、写字都用它。此外,房梁上常悬着悠车,用桦木皮(木威)成长方形或椭圆形,出生的婴儿就放在里面睡觉,母亲边悠车边哼着摇篮曲。所以有民谣说:“东北有三怪: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烟袋,生了孩子吊起来。” [编辑本段]传统节日 满族许多节日均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和中秋节。节日期间一般都要举行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等传统体育活动。颁金节:是满族“族庆”之日。1635年农历10月13日,皇太极发布谕旨,正式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这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的形成。1989年10月,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正式把每年的12月3日定为“颁金节”。各地满族同胞在农历十月十三日满族命名日自发地举行纪念活动,以示纪念满族的诞生。但活动时使用的名称则不尽相同,或称“命名日”, 或称“诞生日”,或称“纪念日”等。上元节:即正月十五日,俗称“元宵节”。同汉族一样,满族也有元宵挂彩灯和吃元宵的习俗。走百病:满族妇女的节日。一般在正月十六日。当晚,妇女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洲,或走沙滚冰,或嬉戏欢闹,叫做“走百病”。添仓节:每年正月二十五,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秫秸棍编织一只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往家驮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三回。也有的人家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今在东北农村保留着。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晨,满族人家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引龙”。然后在院中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还要吃“龙须面”和“龙鳞饼”。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虫王节:六月天,易闹虫灾。居住在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的满族过去在六月初六这天,一户出一人到虫王庙朝拜,杀猪祭祀,求虫王爷免灾,保证地里的收成好。如今不搞虫王节祭祀扫活动,但家家要在这一天晾晒衣物,以防虫蛀。中元节:满族以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视为超度亡灵的“鬼节”。届时,各处寺院设立道场,燃灯念经,要举行各种超度仪式。院内西侧向东摆一架木屏风,屏风上挂有鸡冠花、毛豆枝、鲜藕等,为供月兔之用。屏风前摆一张八仙桌,桌上供一大月饼。祭时,焚香磕头,妇女先拜,男人后拜。开山节:满族人民在每年秋季中秋以后,或农历9月中旬(具体时间不定)为采集草药获得丰收而进行的祝福活动。在过去东北满族村落中每年开山节都要面对长白山,进行祝福祷告,感谢山神给予采药人的丰富恩赐,再这一时期采到的人参则要供奉在自家的神龛中。腊八节:满族人家腊月初八要泡“腊八醋”和煮“腊八肉”。除全家人吃外还要分送亲友。小年:满族过小年的习俗与汉族相同。腊月二十三日为“小年”。届时家家户户要祭祀灶神,俗称“送灶王爷”。满族:挂旗过年 满族分“红、镶红、黄、镶黄、蓝、镶蓝、白、镶白”八旗人。春节时,每个旗的人都分别在门上挂上自己的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编辑本段]满族文化 在文化方面,满族对中华民族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清圣祖玄烨主持编纂的《音韵阐微》、《数理精蕴》、《历象考成》、《皇舆全览图》等书,均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早期满文著作,除《满文老档》、《满洲实录》和图理琛的《异域录》等,还有大量学习满文必备之书,如《清文启蒙》、《清文典要》以至《清文鉴》等等。《清文鉴》经多次增订,编纂成5种不同民族文字的满文辞书——《御制五体清文鉴》,对满、汉、蒙、藏、维吾尔等各民族相互间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是一种重要参考资料。译书也很普遍,主要汉文名著,大多有满文译本。除官书不计外,民间说部如《三国演义》、《西厢记》、《金瓶梅》、《聊斋志异》等都有满文译本。其中以扎克丹译的《聊斋志异》译文最好,文字水平很高。同时,涌现出一批满族文学家。早期著名的词家纳兰性德著的《侧帽集》和《饮水集》,清新婉约,生动自然,足与当时词坛上负有盛名的汉人朱彝尊和陈维崧媲美合称“三大家”。乾隆中期,曹雪芹著的《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把中国古典小说创作艺术推到空前高峰,成为世界文学名著之一。满族人,老舍先生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还是杰出的曲艺家。他的作品众多,而且脍炙人口。不愧为当代的“人民艺术家”。满族崇尚理学,满族大儒曾将《大学》《中庸》《论语》《孝经》等书译成满文,以教旗人,其书圆艺术也达到相当高的境地。从皇帝、王公到一般满族文人有大批人寄情于绘事,出现了许多著名画家。镇国悫厚公高塞,自号“敬一道人”,工诗画。《池北偶谈》评他的小景“笔墨淡遗,摆脱畦经,虽士大夫无以蹄也”。慎郡王允禧,他“所作山水花卉,能合石谷、南田为一手,本朝宗藩第一”。另外,象瑶华道人、唐岱、布颜图、麟庆的夫人等都是当时著名的画家。铁保、永理是满族著名的书法家,与翁方纲、刘镛齐名,并称四大家。康熙、雍正、乾隆皇帝的书法,至今为书家称道。当代的书法大家启功也是满族。全国人大常委溥杰的书法也别具风格。满族文化非常发达。大量的神话、传说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是萨满教的精神核心及概括性展示。既有口耳相传的,又有经文记载的。按内容,满族神话可分为:①起源神话。包括人类起源、万物起源、文化事物起源等。②宇宙关系神话。在萨满族神话中,宇宙是一个喧嚣的多层的立体世界,即所谓“登天云,九九层,层层都住几铺神”,每层天中都有人和动、植物、有恶魔和善神,各层间互通。③灵魂神话。满族神话的特点,是动、植物神话、祖先神话,自然神话共融一处,并有图腾崇拜的遗迹。《满文老档》:中国清代皇太极时期以满文撰写的官修史书(档册)它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文学巨著,共180卷。主要记述努尔哈赤、皇太极两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关系、宫廷生活、习俗、天文、地理等等。《满文老档》史料原始,记事广泛,内容丰富,对《清实录》等书的校订补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研究清史、满族史、东北地方史和满族语言文字演进史提供了较系统而翔实的资料。《八旗通志》:由鄂尔泰等奉旨撰写。雍正五年(1727年),鄂尔泰等奉命修《八旗通志》初集,250卷。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铁保等奉赦续修。至嘉庆四年(1799年),历时12年完成。该书分八志、八表、八列记叙清太祖努尔哈赤至清世宗时八旗沿革、社会及军事组织、人物传略等项。对研究八旗制度十分有价值。《御制五体清文鉴》:清代官修满、藏、蒙古、汉、维吾尔五种文字对照辞书。成书于乾隆末年。内容丰富,是中国少数民族辞书中的巨著。《尼山萨满》:史诗《尼山萨满》也叫《音姜珊蛮》。满族著名史诗。流传于黑龙江流域。讲的是一个女萨满为从阴间救一少年的魂,经历重重难关的故事。有多种手抄本流传。满族剪纸:十二生肖 满族剪纸艺术剪纸:满族喜欢贴窗花。用各种彩纸剪成各种鸟兽花卉,古今人物,贴在窗户上,栩栩如生,充满活力。还有另外一种剪纸艺术,就是挂笺,或称挂钱。过春节时,家家户户用五色彩纸,剪成长约40厘米,宽约25厘米不等的纸块,中间髅刻云纹字画,如丰、寿、福字,下端剪成犬牙穗头,悬挂于门窗横额、室内大梁等处,五彩缤纷,喜气洋洋。最早挂笺是祭祖场所的装饰品,一般都是单数。传闻自家宗族祖先是从长白山几道沟来的就挂几张。黑龙江宁安、海伦等地的剪纸艺术在全国艺坛上享有盛誉。满族补绣:满族民间工艺。或称“钉线”,主要流行于东北地区农村。以家织布和棉线为原料剪缝而成,黑白色为主调,间用他色。纹饰以榴开百子、吉庆有余、葫芦盘长、福寿长春、八宝等吉祥图案为主,多配以较粗重的黑色边饰,常绣于枕顶、荷包、幔帐、坐垫之上。 [编辑本段]舞蹈 满族人能歌善舞。其先世株褐人的舞蹈具有战斗风格。女真人的习俗,“以女年及笄,行歌于途。其歌也,乃自叙家世、妇工、容色,以伸求侣之意”。(《大金国志》卷39)明代女真人乘兴起舞,并有琵琶伴奏,大家拍手而歌,特别是在节庆宴会上,主客男女轮番起舞,节奏和谐,一人领唱,众人皆呼:“空齐”相和。进入辽、沈后,更多地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歌舞形式。久居东北的满族人,经常举行群众性的歌舞活动。曾盛于北京,流传到东北的“子弟书”始创于八旗子弟,为满族人所喜爱的文艺形式。晚清以来,涌现出了许多满族曲艺表演艺术家。驰名艺坛的有赵星垣、双厚坪、金万昌、谢芮芝、品正三、常澍田、程树棠、荣剑尘、常宝馥、连阔如、侯宝林、关学增等。这些曲艺表演家,其表演艺术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对后世有重大影响。 隆兴舞和九折十八式是本民族的传统舞蹈。舞蹈的特点,多由狩猎、战斗的动作演变而来。如隆兴舞,要选一些身体强壮的人,穿豹皮唱满族歌,伴以箫鼓。舞者一半人扮在虎、豹等兽,一半人骑假马追射,称作“隆庆舞”,逢喜庆宴会,主、客男女轮番起舞,举一袖于额,后一袖为背,盘旋进退,一人唱歌,大家呼“空齐”相合。九折十八式,姿势复杂繁多,有打渔的姿势,穿针、织网的资势,欢庆的资势,单奔马,打猎姿势;双奔马、出征的姿势;大小盘龙、龙戏水的姿势,怪蟒出洞,龙蠕动的姿势。十八式,即十八个舞蹈动作。满族秧歌秧歌舞:又称“鞑子秧歌”。多于上元夜表演。舞者十数人或数十人不等。表演者各持尺把长两圆木,边 击边对舞。常由三四人扮妇女,三四人扮参军及扮持伞灯者,饰卖膏药者为前导。以锣鼓伴奏,“舞毕乃歌,歌毕乃舞”。是化妆的歌舞表演。有徒步、高跷之分。若两秧歌队于路相遇,即行抗肩礼互敬。莽式舞:中国清代宫中宴会上表演的满族舞蹈。莽式分男莽式和女莽式。跳莽式必有歌唱和,一人领唱,众人以“空齐”之声相和,加强节奏,故也有人称之为莽式空齐舞。舞蹈粗犷有力,动作幅度较大,多是骑士步,这与满族先民尚武有关。腰铃舞:满族民间舞蹈。由数名腰系铜铃男子表演。表演时打着响板,扭动腰铃,使板声、铃声相和。源于满族早期骑射生活。庆隆舞:庆隆舞是在丰收年景和庆祝大典中进行的一种场面性舞蹈,是清朝宫廷舞蹈中最具满族特点的舞蹈,留有民间舞蹈的深刻痕迹。庆隆舞喜起舞和扬烈舞,源于莽势舞。乾隆年间命此名。用于宫廷内元旦、万寿节、除夕及皇帝大婚等所举行的盛大筵宴上,多由王公大臣与司舞者共同表演。舞蹈规模颇大,包括乐器伴奏多达百人。大五魁舞:又称“五魁舞”,是满族民间一种庆贺舞蹈。源于满族早期的狩猎生活,多于丰收、狩猎归来时表演。该舞蹈由五人分别头戴虎、豹、熊、鹿、狍的面具做拟兽的跑跳动作,欢快有趣。单鼓腰铃:单鼓腰铃系艺人们口头的称呼,亦称“打单鼓子 ”或“耍腰铃”。是一种腰缠许多小铃,手持“单鼓”(或“抓鼓”)而舞的祭祀舞蹈。满族信仰萨满教并尊奉“鹰神”、“蟒神”、“乌鸦神”等。逢年过节,祭祖之日先将“佛头妈妈”请上神位,后由“查玛”开始起舞,他们头戴帽,身扎腰铃,手持抓鼓边跳神舞边唱神歌。他们先在屋里跳,然后到院外跳。祭祖内容一是悼念祖先功德,二是保佑天下太平,三是祝愿风调雨顺,四是祈祷病除灾消。 [编辑本段]满族乐器 八角鼓:八角鼓形为八边形,蒙蟒皮,七个边每边有铜环,另一个边下拴一长穗,可弹、搓、摇,作为唱曲的伴奏乐器。满戏:满族戏曲剧种。又名“八角鼓戏”。由满族曲艺八角鼓发展而来。满族先民在骑射渔猎之暇围在篝火旁,边说边唱边舞,并扣击自制八角鼓相和,娱其情志,逐步形成说、唱、舞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清兵入关后,八角鼓和洋琴、琵琶、四弦、锣鼓等配合,吸收诸宫调、杂剧及各地民歌、小曲,形成牌子曲剧。多演唱历史和民间故事。二弦:满族弹拨乐器。木制,琴头饰有龙首,弦轴左右各一,音箱为长方形,底有孔,音箱上安覆手,框绘龙纹。清朝宫廷用于演奏宴乐。 三弦:满族弹拨乐器。檀木质,方槽,琴头雕大顶花,其尾端雕刻花纹,琴杆正面为指板,尾端护弦揭兽皮为之。左手持琴,右手拇指、食指戴骨指甲拨弦,有弹、挑、分、扫、砸、搓儿等技巧。清宫廷中用于演奏宴乐,民间用于伴奏鼓书、单弦等。 [编辑本段]满族民歌 满族民歌内容丰富,较之汉族民歌,多了一些渔、猎、牧劳动和八旗兵出征及思念亲人内容歌曲。其歌词语言通俗、活泼,其旋律质朴、简明。农村中的满族民歌这一特征更为明显。满族日常生活中离不开歌唱,活泼动情的小唱几乎涉及到满族整个人生礼俗,唱出了他们的愿望和心声。自降生听《悠摇车》,稍大一些学唱《小板凳》、《河河沿》,童年的《抓嘎拉哈歌》,少年的放牧山歌,青年的情歌、结婚的喜歌,出征的战歌,围猎的猎歌,以及丰收喜庆,岁时节日,祝福贺寿,凯旋庆功,悲欢离合都有歌,其音乐风格多彩多姿,但基调豪放,朗爽,即使表现哀婉情绪的音乐,也不失其刚健强劲的内质。 满族民歌有摇篮曲、儿歌、情歌、劳动歌、风俗歌、山歌、小调、喜歌、战歌、叙事歌等等,形式多样,内容几乎包括其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其音乐也各有特色。摇篮曲,也称“悠悠调”。在满族中流传最广,几乎每个满族孩子都是在这种优扬、平稳的曲调中成长起来的。现在流传的《摇篮曲》有满语的,汉语的,最多还是满、汉语兼有的。劳动歌,满族先民在渔猎时,常吹牛角或海螺为号,敲锣打鼓,声势浩大。猎毕,就在野外歌舞欢宴,富有节奏的劳动号子发展成旋律流畅的劳动歌,容纳了广阔的生活场景。山歌,满族人用热烈奔放的山歌,抒发其对家乡和劳动的热爱,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劳动歌。其中赞美富饶壮丽河山的山歌称为“夸山调”,满语民歌《巴音波罗》歌唱丰收,就属于这种山歌。另一类是对口喊唱的叫“爬山调”,多在放牧时赛唱。这类山歌,常是你一句我一句的对口喊唱,俗称“拉锯”、“抬扛”。歌词即兴而编,多是触景生情开口就唱,节奏自由强烈,曲调高昂开阔,情绪奔放,酣畅。《靠山调》、《爬山调》等曲调被八角鼓、单弦等曲艺广泛吸收。 满族风俗歌也很有特色。如迎亲路上的“官吹”,闹洞房时唱的喜歌“拉空齐”以及丧葬仪式中的哭丧调和大量的祭祀歌都很感人动听。满族民歌在大部是五声音阶,结构简明,旋律流畅,感情真挚。在东北广大农村流传着丰富多彩的反映满族人民劳动、祭祀、游戏、出征和日常生活的民歌、儿歌。其中有渔民号子《跑南海》、山歌《开山调》、牧歌《溜响鞭》、《挖人参》、《蚕姑姑》等;反映民间生活的有《巴音波罗》、《轱辘冰》、《喜歌》等;反映爱情的有《伊勒哈穆克》、《红绒线》、《烟荷包》、《十二月》等;游戏歌有《抓嘎拉哈》、《拍手歌》;反映出征内容的有《出征歌》、《八角鼓咚咚》;反映妇女生活的《丹查拉米》、《酸枣颗棵》;儿歌有《干草垛插金刀》、《风来咯》等。 [编辑本段]礼仪 满族进入辽、沈以前,具有精于骑射的特长。7岁左右的儿童即以木制弓箭练习射鹄,女子执鞭不亚于男子。满族的服饰,男子剃去周围头发,束辫和垂于脑后,穿马蹄袖袍褂,两侧开叉,腰中束带,便于骑射。女子在头顶盘髻,佩戴耳环,穿宽大的直统旗袍,足着高底花鞋。入关以后,满、汉服装逐渐趋于一致。曾有一个时期各地妇女穿旗袍甚为流行。满族的住房,过去一般院内有一影壁,立有供神用的“索罗杆”。住房一般有两间正房,门向南开,外屋有灶,里屋北、西、南3面有炕。满族重视礼节。过去,平时见长辈行“打千”礼,男子曲右膝,右手沿膝下垂;妇女双手扶膝下蹲。平辈亲友相见,不分男女行抱腰接面大礼。满族以西为上,室内西炕不得随便坐人和堆放杂物。最主要的禁忌是不打狗、杀狗,不吃狗肉,不用狗皮制品;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据说主是因为狗在满族先人的长期渔猎生活中起到了帮手作用,人们不忍食其肉、用其皮,于是逐渐形成这个习俗。清代以来的300多年间,满、汉长期杂居共处,关内的满族已在语言、服饰、习俗等方面与汉族无差异;居于关外各地的满族人民,只是在满族聚居的偏僻乡村中,仍有一部分满族居民使用满语,保持满族的一些固有习俗。同时,从汉族习俗(包括汉语词汇)中也可找出一些满族习俗的成份,但满族群众模仿汉俗,比汉族群众模仿满俗的更多。满族是一个既善于学习又善于创造的民族,为发扬祖国文化作出了贡献

这个可太复杂了,得写一本书了。 你想了解哪方面的?

裕固族服饰文化研究论文

每个民族的传承必定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特色文化,而这些文化也都是经过时间的检测才源远流长。裕固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极具特色的名族文化的一个民族。对于裕固族你了解多少呢?想更了解 裕固族文化 吗?那就和我一起来看看吧。裕固族为甘肃省三个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集中聚居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共有1.3万人,主要居住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裕固族是一个有着悲壮历史的古老民族。在历史上,裕固族曾有过各种称呼。元朝称为“撒里畏吾尔”,明朝称为撒里维吾尔,清朝称为锡喇伟古尔或西喇古儿黄番,建国初期称为撒里畏吾尔。1953年经裕固族人民协商、报经批准,正式定用尧乎尔音相近的裕固为本民族名称,取汉语富裕巩固之意。 裕固族主要使用三种语言:一种称西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它和同语族的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一种称东部裕固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它和同语族的蒙古语、东乡语有着密切的关系:还有一种就是汉语,是用来与汉民族兄弟交际的工具。裕固族没有流传下自己的文字,是最早使的是古回鹘文。明末,随着藏传佛教的传播,裕固族开始使用藏文。 新中国成立后,汉文在裕固族地区传播,至今,裕固族群众普遍使用汉文文字。裕固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其独特的民族风俗和民族传统在中华文明史上魅力无穷。裕固族是一个游牧民族,他们一年四季逐水草而居,常年居住在帐篷里。 随着季节的变化和畜场的转移,帐篷经常移动。他们的帐篷由六根或九根杆子支撑。有些是用牛、羊毛织成褐子搭盖而成,有些是用白帆布做成,并且上面缀有传统图案。一般依照地形,选择避风向阳的地方搭盖。帐篷内部正上方为佛龛,进门右边为女客的座位,左边是男客人的座位。 裕固族牧民的饮食以酥油,糌粑(用酥油、奶子、青稞炒面调制而成)乳制品为主。一般每日一饭三茶,即每天喝三顿酥油炒面茶,吃一顿面片或米粥,有时也烙饼吃花卷等。裕固族热情好客,每当家里来客人,先用奶茶招待,在碗内放酥油、炒面、曲拉、奶皮,然后沏上煮好的奶茶。茶后以手抓羊肉、青稞酒款待。招待尊贵客人时,不仅献羊背子,还要献全羊,以示对客人的尊敬。 裕固族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戴头是裕固族妇女婚前必经的仪式。所谓戴头是将一副用银牌、玉石、珊瑚、玛瑙、海贝等饰物编制的头面,系在准备出嫁的姑娘的发辫上。戴头面之后,姑娘就到另立的一顶帐篷里,由舅舅、客人和代表姑娘唱歌的人,对唱歌曲。送亲、迎亲仪式复杂,婚礼十分隆重,富裕人家结婚宴客常要连续数日,一般牧民也要宴客两、三天。女方送亲的客人要由男方招待一天,临走时需送客人肉份子。 特别要给重要的客人、女方家长送一份上等礼品:羊背子、羊胸叉。新娘和送亲的客人骑着马,一路上边走边唱歌。男方在途中铺一毡毯,备一只羊的肉(也有简化为一只羊胸叉肉的),喝一些酒,表示迎亲,称为打尖。新娘进入大帐房后,先献哈达给设于房内正上方的佛龛,新郎新娘磕头,新娘取一碗酥油奶茶敬婆婆。仪式完毕后,新娘返回小帐房,揭去头帕,新娘的父亲和户族中的人向男方的亲家和邻居致意请求对女儿多加关照。随后将陪嫁的物品摆到大帐房中供客人鉴赏,接着就是盛大的宴请。裕固族信奉喇嘛教。 他们的丧葬因地区而异,有火葬、土葬、天葬三种形式。裕固族禁吃尖嘴圆蹄的动物,如马、驴、骡、狗和鸡、鱼等。裕固族每逢虎、狗、鼠、蛇日不搬房子;逢初一、十五烧香拜佛之日不出卖牲畜。户族辈份严格,晚辈禁叫长辈名字,俗人禁呼喇嘛的名字。裕固族的节日主要有春节、祭祀点格尔汗活动和喇嘛教的宗教节日。点格尔汗是古萨满族信仰习俗。点格尔在裕固语中是天的意思,汗是神的意思,点格尔汗即天神。

裕固族服饰中保存了部分古代先民的服饰特色,吸收了其他民族的部分服饰特点,形成了现在的独具特色的裕固族服饰。 裕固族世代以畜牧业为主,因而形成了具有牧业民族特色的服饰文化。早期,他们逐水草而居,游牧于茫茫戈壁滩,住帐篷,穿白茬羊皮袄或红高领子的衣服及长统皮靴。其服饰用料取之于畜牧业本身,衣着式样简单,且耐寒、防沙等。分礼服和便服随着社会的发展,裕固族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除畜牧业仍居主要比重外,农业、林业及其他行业发展起来了。牧区的裕固族仍然穿长袍、皮靴,而在农区及城镇以穿制服为主,只在节日、喜庆的日子才穿传统服饰。其服装有礼服和便服之分。衣服长度相当于身长裕固族服饰具有自己民族的特色。男女均穿高领、大襟、右衽长袍,长度相当于本人身长,着长裤。曾留辫子过去,裕固族男子有留长辫子的习俗,并将带有丝线辫梢的发辫盘在头顶上,现在多留短发。鲜血的帽子裕固族妇女的头饰很具特色。她们头戴喇叭形红缨帽或用芨芨草编织的帽子。据说这帽子是为纪念本民族历史上一位被害女英雄的,红缨穗子代表其牺牲时头顶的鲜血。 头饰裕固族妇女的头饰颇富有民族特色。当姑娘到了15岁时,要戴“萨达尔格”,意味着姑娘长大成人,可以婚配了。“萨达尔格”是在用红布做成的一块方形布牌上,缀以贝壳和各色珊瑚而成。妇女的帽子裕固族妇女有戴帽子习惯。这种帽子是用白色羊毛压制的毡子制成,前缘镶有两道黑边,帽沿不宽,后沿微翘,前沿平伸,帽顶缀有红线穗子垂在帽顶周围。有的还饰有各色花纹,戴在头上像一只倒扣的喇叭,很是别致。未婚少女和已婚妇女的帽子略有不同:未婚少女的前额戴“格尧则依捏”,即在一条长红布带上边缀以珊瑚珠,下边缘是用红、黄、白、绿、蓝五色的珊瑚和玉石小珠串成的许多穗,它象珠帘一样齐眉垂在前额。梳五条或七条发辫,辫梢内有彩色的丝绒线,系在背后的腰带里。盛装的妇女,戴宽沿圆筒平顶帽,帽顶上垂下大红彩络。已婚妇女戴长形的头面,即先将头发梳成三条辫子,一条垂在背后,左右辫由耳后垂在胸前。头面是三条,系在三条发辫上,每条又分三段,是用金属环子连接起来的,上面镶有银牌、珊瑚、玛瑙、彩珠、贝壳等饰品,构成美丽的图案。戴的头面要求上齐耳环,下至长袍底边,头面长短以身材高矮而定。在阳光的衬映下,裕固族妇女的帽子显得格外华丽庄重,富有民族情调,走起路来,珠贝、银牌等头饰互相撞击,发出清脆和谐、富有节奏感的叮当声,十分悦耳动听。裕固族新娘礼服每当姑娘出嫁时,伴娘要在众宾客面前摘下新娘头上身上原有的姑娘服饰,换上崭新的嫁衣,然后在舅舅领唱的哭嫁歌声中,给新娘戴上头面。过去根据娘家的经济条件,要请能工巧匠来家里精心绣制。一套嫁衣不仅是父母亲的深情厚意,还是家庭财富的象征。裕固族妇女的头面裕固族妇女的头面是一件非常精制且价值昂贵的民间工艺品。头面即头饰,裕固语称其为“凯门拜什”。头面用料考究,做工也相当精细。用红色珊瑚珠、白色海贝、玛瑙珠、珍珠、孔雀石、银牌、铜环穿缀,用红布、青布或红色香牛皮做底,中黄、淡黄、中绿、翠绿、黑、赭、紫红、大红诸色丝线合股滚边,用各种珠子穿缀成色彩斑斓的图案。一般以红色珊瑚珠做底色,白色蓝色珠子为图案,把特制的银牌、孔雀石、珍珠镶嵌在图案中。头面是裕固族民间工艺品中的精华,色彩强烈而鲜明,花纹图案排列整齐又对称,构思精巧,裕固族姑娘佩戴后显得端庄美丽大方。 裕固族男子服饰比较简单,但也有其独特之处。男子头戴金边白毡帽,帽沿后边卷起,后高前低,呈扇面形。也有的帽沿镶黑边,帽顶正中有在蓝缎上金线织成的圆形或八角形图案。身穿大领偏襟长袍,富裕人家多用布、绸,缎和紫红色氆氇等料缝制,贫穷人家多用白羊毛捻毛线织成的褐子缝制。冬季,多穿用绸、缎、布料做面的长袍,差些的则穿白板皮袄或褐面软毡里的毡衫过冬。男子一般都扎大红腰带,腰带上佩五寸腰刀、火镰、鼻烟壶。衣襟上无论单棉都用彩色布或织锦缎镶边,富人还用水獭皮镶外边。单、夹袍下摆左右开衩,在衣衩和下摆处镶边。上年纪的老人,腰间挂有香牛皮缝制的烟荷包。荷包呈长脖大肚花瓶状,底部垂红缨穗,荷包上还带有弩烟针和铜火盅。旱烟锅是用一尺多长的乌木杆,装上玉石或玛瑙烟嘴、青铜或黄铜烟锅头,总长二尺左右,平时从脖子后面插入衣领,烟嘴要齐耳露在领边。裕固族男子,逢年过节或遇重大活动,长袍上面要罩件青色长袖短褂,左右开小衩。

  • 索引序列
  • 布依族服饰研究论文
  • 布依族节日文化研究论文
  • 苗族服饰文化研究论文
  • 满族服饰文化研究论文
  • 裕固族服饰文化研究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