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52

表哥很内涵
首页 > 期刊论文 > 世界语言的研究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鱼爱嘟嘟1206

已采纳

语言学(linguistics)是以人类语言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探索范围包括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运用和历史发展,以及其他与语言有关的问题。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语言学的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语言学的发展与趋势

论文摘要:世界的全球化趋势决定了语言交际的重要性。研究语言学对于外语教学,特别是以英语为目的语的外语教学就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立足于语言学的基础发展,着眼探讨其发展趋势,试图从其中把握其研究热点。

1 语言学的发展

语言学的前身应该可以被既定为历史比较语言学(Historical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追溯更早则称之古代语文学阶段。现代语言学是从索绪尔开始的,索绪尔开创了结构主义新时期,这一时期索绪尔()著有《普通语言学教程》(The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结构主义中以美国结构主义影响最大,, , 三者较为出名,他们创立了新结构主义学派——美国描述语言学,三者中以后者较为出名,所以美国语言学也叫“布龙非尔德主义”。

美国的结构主义

美国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四种:替换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分布分析法、直接成分分析法,其主要内容如下:

(1)替换分析法(Substitutional Analysis),即用一个语言单位代换另一个语言单位是否得到新的事实。

(2)对比分析法(Contrastive Analysis)是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语言单位,找出他们相同或不同部分从而确定单位性质。

(3)分布分析法 (Distribution Analysis)为研究词位出现的位置,词类(实、虚)分布的位置。

(4)直接成分分析法(Immediate constituent analysis)一个句子首先可切分成两个部分,切到词素为止。

(5)序列分析法(String analysis)是把句子带有修饰或不带有修饰的基本单位、结构成分或基本单位、修饰成分。

(6)转换分析法(Transformational analysis) 为把任何的结构看成核心句(Kernel sentence)的转换,所谓核心句是基本句型(SVO, SV等)其他是核心的拓展或是从核心句转换而来的。

系统功能语言学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 . Halliday (韩礼德) 师从伦敦学派(弗斯)。后来,我国的两名学者罗常培和王力,打破传统语言或结构主义的根本,把语法形式意义、语言用法等系统地有机地连结起来。

转换生成语法

20世纪50年代Chomsky 对美国结构语言提出挑战,创立了转换生成词法或形式语言学,提出研究重点人是如何从有限的语言单位创造出无限的语用句型。这一时期的发展共经历了五个阶段:经典理论时期、标准理论时期、扩充标准理论时期、修正式扩充标准理论时期、最简的解释理论时期。这个时期Chomsky提出了两个很重要的概念:深层和表层结构。这两个概念对“同形异义、异形同义”歧义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2 语言学的动态研究

语用学 (Pragmatics) 即语言使用学,其主要研究问题包括:指示语 (Deixis)包含人称指示、时间指示、话语指示、承接指示;前提 (Presuposition), 语用推论, 以语言结为根据,靠逻辑推论语言的前提条件;语用含义(Implicative)话语含义, 给语法事实提供重要功能解释。

语篇学

语篇学是在句法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叫篇章语法或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上世纪70年代开始,语言学由静态到动态的大转变,由结构研究到功能研究。篇章语法主要解决篇章结构研究;篇章语义主要解决篇章意义连贯,研究篇章的层次。篇章的语用研究,重点探讨会话结构、话轮(说话顺序)邻近配对(前者说话的反应),也解决影响会话因素(心理因素、文化),篇章理论研究,研究篇章的产生。

社会语言学

社会于语言关系的科学,它是一门交叉科学。从社会变化与发展来研究语言变化,又由语言变化来研究社会的规律。其分为微观社会语言学与宏观社会语言学。微观是研究具体的语言与社会关系,如语言与性别、语言与民族等,也研究语言的细节,如语言世界、语言等。宏观主要是研究语言与社会中的地位和社会对语言的选择,如国际文化交流中采用哪几种语言、在本国推广哪几种语言、语言的推广和文字改革等等。

3 我国语言学研究的热点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

单以核心刊物《外国语》上发表有关系统功能语言学就有30多篇;《外语教育研究》上发表有10多篇;出版的重要著作有胡壮麟先生的《系统功能语法概念》于1989年在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语篇的衔接语连贯》;程琪龙的《系统功能语法导论》。论文集有湖南教育出版社的《语言系统与功能》;清华大学出版社的《语篇·语境》;任绍鲁的《语言·系统·结构》等等。系统功能的基本概念的引进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胡壮麟为首,系统功能的语法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系统功能语法的语言观于方法论;对系统功能语篇研究理论进行实践和补充。

语用学的研究

近年来,《外国语》在语用学发表文章达30多篇;《外语教学与研究》有10多篇;出版的专著主要有:何自然的《语用学概论》;何兆熊的《新编语用学概要》。语用学在90年代最现风光,也当之无愧地成为最核心的科目,其研究有三个特点:

(1)在继续引导外国的方法的同时,通过对语言具体事实提出修正何补充。例如:何自然的《国外语言学的研究》。

(2)对语用学的内涵进行了新的开拓。比如何自然的《语用模糊》、《情态动词的语用分析》由卫国的《现在完成时的语用含义》。

(3)从翻番而论转入专题研究。把汉语与外语的研究联系起来。例如刘绍忠的《“清”字用法汉英对比》。

社会语言学的研究

《外国语》和《外语教学与研究》上共有10多篇;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特点主要表现在:(1)由宏观方法转入微观具体语言现象分析,例如:《委婉语社会语言研究》、《语言变化的社会因素》。

(2)从解释的社会学角度转向心理学语言运作的社会心理机制。例如:王德青的《社会心理语言学科性质语研究对象》和素定芳的《委婉语研究》。

话语分析研究

《外国语》中有将近20多篇;《外语教学与研究》有10多篇。从80年代中期开始系统介绍西方话语分析基本概念与理论。90年代转入英汉对比分析。从话语口语转入语篇研究。近几年来,话语分析有交叉和重叠趋势。

4 我国语言学研究的趋势

(1)研究对象看,由微观转入宏观,语言本身系统转向跨学科研究,出现交叉学科,如跨文化交际学、国情语言学;由结构研究转入功能和应用研究,由静态到动态,如描写构词句法规则到句法结构的不同功能;单个词的意义到单词在特定环境中的意义;由单一语言研究转向多语言的对比研究,如对比语言学,包括双语对比、多语对比,包括同族语对比、非同族语对比,即有语言自身的对比,也有语言与文化的对比,如跨文化交际学。

(2)研究方法看,由单层次和单角度,静态研究转入多层次、多角度、动态研究。

(3)研究目的看,目标不断从窄到广,从肤浅到深度;从描写转向解释 Chomsky 试图从大脑的遗传基因来解释语言的事实;从理论的探讨转向应用价值分析,如计算机的发展离不开语言学,语用学的分析应用到法庭审讯中等。

(4)发展趋势看,语言学研究有三个:①侧重宏观语言学,语言与心理、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文化的关系;②着眼认知语言,语言与大脑关系;③鼓励用科学技术研究,如《对学者个人差异研究》。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何自然.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浅议对比语言学

摘 要:对比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了解事物、研究事物的最常用方法,其也是语言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对比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研究的重要一支,发展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本文仅就对比语言学的定义、分类、历史发展、原则与程序做一简单概述。

关键词:对比;对比语言学;定义;分类;历史发展;原理与方法

一、对比语言学的定义及分类

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它们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其中的不同之处,并将这类研究应用于其他有关领域(许余龙1992/2008)。对于这一定义,我们可以理解如下:首先,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中的一个分支,它和其他分支密切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其次,对比语言学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对比描述,而普通语言学则是对某一种语言的普遍描述。再次,对比语言学是在共时理论的框架下发展的,也就是说其研究的对象,是语言的发展状态,而不是其演变。最后,对比语言学虽然研究描述语言之间的异同,但重点却在不同的方面。

对比语言学可划分为理论对比语言学和应用对比语言学两大类。理论对比语言学又由一般理论对比语言学和具体理论对比语言学构成。一般对比语言学是一般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旨在研究对比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具体对比语言学是具体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旨在运用对比语言学的原理和其他语言学的相关知识,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进行具体的对比描述。应用对比语言写属于应用语言学的范畴,其也可以划分为两类,即一般应用对比语言学,它旨在研究如何将对比语言学的理论成果应用于语言外语教学活动中去。另一类是具体应用对比语言学,其任务是对两种语言进行具体的对比描述,以便为某一具体的应用活动服务。

二、对比语言学的起源与历史发展

自从人类产生了语言后,语言之间的比较与研究便蓬勃发展起来,对比语言学学科作为现代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有两个渊源,一是起源于欧洲,其二是起源于美国。欧洲的对比语言学学科始于19世纪末,发展于20世纪初,其理论框架为对比型理论性的共时语言分析,而后由布拉格学派的语言学家继承发展。美国的对比语言学发展于二战期间,对比语言学的英文名称contrastive linguistics一词,由语言学家Whorf于1941年在其著作《语言与逻辑》一书中首次提出。而与欧洲传统的对比语言学特点不同,美国对比语言学的研究主要是应用性的。表现在运用语言对比的方法进行语言接触和双语现象研究等理论方面的探索,另外还运用对比语言学研究为外语教学服务。但20世纪60年代以后,对比分析的两个理论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受到极其严厉的批判,对比语言学也开始走下坡路,从此一蹶不振。而与此同时,对比语言学在欧洲却持续发展,大部分的语言学家则采用转换生成语法作为对比描述的语言学框架。在此后的30多年中,理论对比语言学在欧美越来越受到了关注,学科地位得到提高,学术界对对比语言学本身的一些理论、方法问题的探讨也逐渐深入。我国国内的对比研究学者有严复,此外还有马建忠、黎锦熙、赵元任、王力和吕叔湘等都对汉外对比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对比语言学的原则与研究程序

(一)对比语言学的一般原则:共时对比原则和同语体对比原则。

共时对比原则:对比研究是一种共时比较,当我们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状态进行对比描述时,不能拿不同时代的语言现象进行对比。

同语体对比原则: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具有不同的功能语体,不同的语言拥有不同的选择、使用、组织语言单位的规范和规则。书面语与书面语对比,口语与口语对比,即相同的语体进行对比。

(二)对比研究的程序:

1、确定对比范围。首先确定对比的范围,即描述的对比层面是什么。比如在音、词、句、篇章、语用等选择一个层面来进行比较。其次需要进一步确定其具体对比描述对象是什么,也就是对比的语言单位。例如,在语法层面上,可以选择词组或句子结构等单位作为对比的对象。最后就是对比的语言学内容。

2、文献搜集与研究。首先先要搜集某一对比范围内已有的对比研究,这样可以使我们避免重复做别人做过的工作。其次就要搜集出这个研究范围内对两种语言分别所作的分析研究。

3、确定理论框架。对比研究的理论框架是指以某一种语言分析研究的理论或模式为基础的对比描述方法。选择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确保语言描述的可比性。我们常用的对比描述方法有中心词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近年来,转换生成语法,格语法等也被许多研究学者所采用。而对比研究的理论框架的选择取决于对比研究的目的和范围。

4、搜集语言材料。语料可以分为实例语料和内省语料。而内省语料又可以分为自我内省语料和实验内省语料。选择语料我们需要考虑对比研究的性质和目的、理论框架、描述内容这些因素。

5、分析对比。对比分析是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某一确定的理论框架对搜集的语言材料作某一方面的分析和对比。

6、总结。分析对比后,我们要总结这一对比的成果是什么,讨论其意义和价值。同时,也可以找出其局限性,提出自己的设想和建议。

四、总结

对比语言学作为现代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目的殊途同归是为了解决教学或翻译问题而对比两种语言的异同。对比可以在语音、语法、词汇、语义、语用等层次进行,也可以从语言的文化、心理、民族角度进行对比研究。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对比语言学这一学科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和青睐。

参考文献:

1、 许余龙.对比语言学(第2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10

2、王利众.对比语言学综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

232 评论

不想在你身后

1、 《论日本阿努语和阿尔泰诸语代词关系》,汉文,《民族语文》1993年第二期,50-58页。2、 《论日本阿依努语和通古斯诸语共有词词义关系》,日文,《早稻田大学语言文化研究》1990年第三期111-118页。3、 《论日本阿依努语和鄂温克语共有动词》,汉文,《民族语文》1992年第一期,17-24页。4、 《论日本阿依努语和蒙古语共有词的元音对应规律》,汉文,《满语研究》1993年第二期91-100页。5、 《论日本阿依努语和蒙古语共有词的辅音对应规律》,汉文,《满语研究》1998年第二期89-101页。6、 《论日本阿依努语和通古斯诸语共有词元音对音规律》,汉文,《满语研究》1999年第一期20-31页。7、 《论日本阿努语和阿尔泰诸语代词关系》,汉文,《民族语文》1993年第二期,50-58页。8、 《论日本阿努语和阿尔泰诸语格形态研究》,汉文,《民族语文》1994年第四期,64-68 页。9、 《论日本阿依努语和通古斯诸语共有名词》,汉文,《满语研究》1994年第一期37-42页。10、《关于日本阿努语和阿尔泰诸语的关系》,日文,日本《东方学》1990年期20-41页。11、《日本语言政策研究》,汉文,《世界各国语言政策研究》之论文,2002年5月出版。12、《论日本语和鄂温克语共有动词》,汉文,《鄂温克研究》2000年第一期18-22页。13、《关于日本语和鄂温克语特殊词义关系》,汉文,《黑龙江鄂温克研究文集》第二册237 -246页,2000年6月版。14、《关于日本语和鄂温克语共有词》,汉文,《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年第四期102-105页。15、《日本地名和文化的关系》,汉文,《西双版纳国际地名学论文集》1993年。16、《关于日本地名中的‘田’字》,汉文,《中国地名》1992年第五期33-35页。17、《论日语和达斡尔语的关系》,蒙古文,《蒙古语文》1997年第八期24-29页。18、《关于日本语和达斡尔语的感叹词》,日语,《日本蒙古学报》1990年第二十期35-40页。19、《论日本乌依勒塔语与通古斯语语言文化的关系》,英文,《东西方语言文化》第五辑,1995年。20、《论乌依勒塔语词首保留的辅音》,汉文,《民族语文》1996年第一期61-66页。21、《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所简介》,汉文,1993年第五期76-78页。22、《论印第安语和满通古斯诸语共有的宗教称谓》,汉文,《民族研究》1998年第六期65-68页。23、《论印第安人和我国北方民族原始宗教的关系》,英文,美国崔尼提大学《宗教学》1997年期1-10页。24、《关于北极圈语言文化的共性》,英文,《东西方语言文化》第六辑21-32页,1997年。25、《关于芬兰萨米语和满通古斯语的共有词》,汉英文,北京萨米语言文化国际讨论会论文,1998年10月1-12页。26、《关于通古斯诸语和爱斯基摩语共有名词》,汉文,《满语研究》2001年第一期21-29页。27、《论俄罗斯的埃文基语,埃文语,捏基达尔语基本特征及其研究》,汉文,《满语研究》2000年第二期32-43页。28、《蒙古语的牧业文化特征》,汉文,《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三期92-94页。29、《论达斡尔语中的满通古斯语借词》,汉文,《民族语文》1988年第四期25-30页。30、《论满语和蒙古语的语音关系》,蒙古文,《蒙古语文》1989年第三期11-17页。31、《论蒙古语和满语的共同构词成分》,日文,东京外大亚非所《语言文化接触》1993年期75-89页。32、《蒙古语和满通古斯诸语代词比较研究》,汉文,《内蒙古大学国际蒙古学会议论文简介》140-141页,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年。33、《关于蒙古语和鄂温克语的元音对应规律》,日文,《日本阿尔泰学》第26期10-47页。34、《论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族人名与语言文化变迁及接触关系》,汉文,《黑龙江民族丛刊》1998年第四期75-78页。35、《关于女真语研究》,汉文,《民族语文》2001年第一期70-76页。36、《论满通古斯诸语形容词级》,汉文,《内蒙古大学学报》1990年第二期80-89页。37、《关于满通古斯诸语的辅音结构》,汉文,《满语研究》1995年第一期31-35页。38、《论满通古斯诸语格形态及其功能》,汉文,《满语研究》1995年第二期29-39页。39、《论满通古斯诸语的语音变化规则》,汉文,《满语研究》1996年第一期9-12页。40、《关于满通古斯诸语的分类及其分类特征》,汉文,《世界民族》2000年第二期32-36页。41、《论满通古斯诸语的历史研究》,汉文,《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年第三期27-31页。42、《论满通古斯诸语研究的理论意义》,汉文,《鄂温克研究》1999年第二期16-19页。43、《关于国际通古斯学研究》,汉语,《鄂温克研究》2000年第一期1-3页。44、《论通古斯诸语拟声拟态词》,日文,日本《学习院大学语言学报》1990年第12期48-57页。45、《论通古斯诸语及文化》,日文,《北海道大学语言文集》1-40页,北海道大学出版,2001年。46、《论锡伯语研究》,汉文,《满语研究》2000年第一期16-21页。47、《关于赫哲语及其现状》,汉文,《满语研究》1992年第二期112-115页。48、《论赫哲语动词陈述式》,汉文,《满语研究》1997年第一期12-15页。49、《论鄂伦春一词》,蒙古文,《内蒙古社会科学》1989年第四期148-152页。50、《论呼玛鄂伦春元音结构》,汉文,《满语研究》1992年第二期61-69页。51、《鄂伦春旗语言文字使用概述》,汉文,《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概述集》25-28页,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52、《鄂伦春语使用概述》,汉文,《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概述集》930-932页,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53、《关于鄂温克语语音特征》,蒙古文,《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一期39-54页。54、《鄂温克语构词方式》,汉文,《民族语文》1984年第二期20-24页。55、《论鄂温克动词》,蒙古文,《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四期107-118页。56、《鄂温克语的格》,汉文,《满语研究》1985年第一期35-46页。57、《论鄂温克语各方言和语音特征》,蒙古文,《蒙古语言文学》1985年第一期62-70页。58、《鄂温克语各方言的语音关系》,汉文,《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85年第四期57-60页。59、《关于鄂温克语代词特征》,汉文,《满语研究》1986年第二期15-58页。60、《鄂温克语的后置词》,汉文,《民族语文》1986年第六期56-63页。61、《鄂温克语词汇特征》,蒙古文,《蒙古语言文学》1986年第六期14-22页。62、《鄂温克语》,汉文,《中国民族语言简介集》694-706页,四川民族出版社,1987年。63、《论鄂温克一词》,蒙古文,《蒙古语文》1987年第四期79-82页。64、《论鄂温克连词》,汉文,《满语研究》1988年第二期45-53页。65、《鄂温克语句子结构》,汉文,《满语研究》1989年第二期24-29页。66、《论鄂温克语词组结构》,汉文,《满语研究》1991年第一期43-58页。67、《关于鄂温克语助词结构》,汉文,《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3年第四期67-70页。68、《鄂温克语使用概述》,汉文,《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概述集》926-929页,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69、《鄂温克旗语言文字使用概述》,汉文,《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概述集》29-33页,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70、《鄂温克语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汉文,《述说鄂温克》381-404页,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5年。71、《关于鄂温克语驯鹿词汇》,汉文,《百科知识》1995年第八期50-51页。72、《关于鄂温克民族的族称》,汉文,《满语研究》1996年第二期44-47页。73、《鄂温克语话语材料》,汉文,《民族语文》1998年第四期70-79页。74、《论鄂温克族婚礼语言特征》,蒙古文,《内蒙古妇女》1984年第一期64-68页。75、《关于鄂温克语及鄂温克语研究》,汉文,《鄂温克研究》1997年第一期28-30页。76、《鄂温克人的多神崇拜》,汉文,《百科知识》1992年第四期23-24页。77、《关于鄂温克语代词特征》,汉文,《中国原始宗教资料集成》第二册89-92页,中国社科出版社,1999年。78、《论满语研究的一部力著——满语研究通论》,汉文,《民族语文》1999年第一期15-17页。79、《汉语对鄂温克语的影响》,汉文,《中国民族语文》415-428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80、《鄂伦春语和鄂温克语语音对应关系》,汉文,《满语研究》1987年第二期32-34页。81、《鄂温克语和满语语音对应规律》,汉文,《民族语文》1988年第四期42-45页。82、《黑龙江志稿中的呼伦县和室韦县地名考释》,汉文,《民族研究》1993年第一期103-107页。83、《黑龙江志稿中的有关地名探源》,汉文,《满学研究》1994年期82-94页。84、《关于没有文字的民族进行双语教学的问题》,汉文,《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和发展问题》213-218页,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85、《论语言中潜在的民族文化性》,日文,日本筑波大学《民俗研究》1990年期26-39页。86、《东西方语言文化国际会议概述》,汉文,《满语研究》1997年第一期142-144页。87、《日本阿依努语和鄂温克语传统词汇的共性》,日文,日本《北海学园大学人文论集》第20期81-110页,2001年。88、《关于牧猎农兼具的鄂温克饮食文化》,汉文,《中国少数民族饮食文化》151-174页,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1年。89、《鄂温克语构词成分中的形态语音论》,日文,日本《北海学园大学人文论集》第21期。90、《关于伊敏地区语言文化的变迁》 ,日文,日本《北海学园大学学报》第20期75-81页,2001年。91、《文化变迁与鄂温克人名的关系》,日文,《东北亚诸民族的文化动态》131-146页,北海道大学图书刊行会,2002年。92、《20世纪阿尔泰诸语研究》,汉文,与香港大学的合作项目。1-28页,2000年。93、《关于赫哲语使用现状分析》汉文,《世界各地语言文字使用现状分析》,香港城市大学,2001年。94、《关于鄂温克语使用现状分析》汉文,《世界各地语言文字使用现状分析》,香港城市大学, 2001年。95、《中国满语现存情况分析研究》汉文,《满语研究》2002年第二期45-49页。96、《论鄂温克语词缀形态语音变化规律》汉文,《满语研究》2003年第一期23-32页。97、《关于中蒙边界语言文字使用情况分析》汉文,《中蒙科学院边界研究文集》,中国社科院民族所,2003年。98、《关于中蒙边界教学情况分析》汉文,《中蒙科学院边界研究文集》,中国社科院民族所,2003年。99、《关于通古斯诸语语音结构特征》日文,日本《青山语言学报》2003年版47-59页。

169 评论

相关问答

  • 世界经济研究投稿

    本刊严格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奉行“不唯身份、不唯职称、不唯资历、只唯学术水平”的审稿原则,坚决反对抄袭、剽窃等一切有悖于学术道德和学术操守的行为,如有此类行为

    天津的明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英语世界杂志app

    靠谱英语世界杂志创刊于1981年,是由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主办的英语学习刊物。杂志帮助广大读者在扩大视野、增长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水

    友好环境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英语世界杂志封面

    专用商标.

    金吉小酉子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世界水火箭研究论文

    要让“水火箭”有较远的射程所考虑的因素不外乎动力和阻力,动力越大越好,阻力越小越好,所以对“水火箭”的改进就从这两个方面进行。一、 动力的改进1、塞子的改进。塞

    缠藤小妖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平凡的世界论文研究报告

    人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

    大力宇哥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