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理存在
中文系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中国古代文学
1.《山海经》研究
2.中西神话比较研究
3.《诗经》及其作品研究
4.《左传》及其作品研究
5.《左传》《国语》比较研究
6.《国语》成书探源
7.试论《战国策》的时代特色
8.楚辞与屈原研究
9.《诗经》与《楚辞》比较研究
10.孔子作《春秋》考论
11.《孟子》探微
12.庄老比较研究
13.《庄子》新探
14.《史记》及其作品研究
15.《史》《汉》比较论
16.《汉乐府》新探
17.试论《古诗十九首》在比兴手法上的创新
18.从元代水浒戏到《水浒传》看李逵形象的演变
19.《西厢记》崔莺莺与《墙头马上》李千金形象比较
20.论《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
21.论《西游记》中的妖魔
22.孙悟空形象之我见
23.谈《红楼梦》人物塑造中的衬托手法
24.杜丽娘·林黛玉·陈芸:明清小说中三个女性形象比较
25.从晚明社会思潮看《灌园叟晚逢仙女》的思想内蕴
26.论张养浩的散曲创作
27.论《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28.论鸳鸯与晴雯
29.初唐四杰的诗歌创作及其体现出的时代精神
30.论关汉卿杂剧中的小姐形象
31.杜甫诗歌的“诗史”性及其特色
32.白居易讽谕诗的价值及的特色
33.苏轼及苏门弟子的词之创作论
34.《水浒传》的传奇性之我见
35.晚唐五代词风格论
36.南宋辛派词人的创作及得失论
37.《桃花扇》人物论
38.试比较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与薛蟠人物形象异同
39.试论《红楼梦》中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个人情绪
40.试分析《红楼梦》中人物对话时所伴随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深入功能
41.试分析《水浒传》中林冲形象的典型性
42.试分析《水浒传》中三个英雄女性与三个反面女性在写法上的异同
43.试分析《水浒传》中宋江与李逵的关系及宋江杀李逵的悲剧特色
44.试论《三国演义》中人才与死亡观的冲突
45.试分析《三国演义》中作者塑造诸葛亮形象所用的创作手法
46.试分析《三国演义》中关羽性格悲剧及其对蜀汉形势之影响
47.试论“异质同构”现象在中国古典小说中人物塑造的典型性
48.比较分析唐传奇、宋话本、元杂剧相同题材中女性形象之不同点
49.试分析《西厢记》中崔莺莺性格中的矛盾冲突及其必然性
50.试论关汉卿戏曲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化
51.试分析元散曲创作与元杂剧创作在语言上的异同
52.试分析李渔“十部传奇九相思”对明清传奇创作题材选择上的概括性
53.试比较分析《西厢记》中崔张爱情与《牡丹亭》中杜柳爱情之异同
54.试论汤显祖传奇创作中“生”角的类型化现象
55.试论《长生殿》中背景描写对人物心理刻画的补充效果
56.试分析洪升创作《桃花扇》时对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统一手法
57.试比较分析元杂剧与明清传奇创作中人物道白的特点
中国现代文学
1.试析鲁迅小说的人物形象系列
2.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
3.鲁迅小说中的忏悔意识
4.鲁迅小说中的女性世界
5.鲁迅小说的诗化特征
6.鲁迅与老舍国民性批判比较
7.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
8.老舍小说的语言艺术
9.沈从文小说中的湘西世界
10.沈从文小说的抒情化倾向
11.论沈从文创作中的人性内涵
12.萧红小说创作的抒情色彩
13.郁达夫小说艺术论
14.废名小说的审美特征
15.废名小说艺术论
16.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17.郁达夫小说中的孤独者形象
18.审美化的人生——张爱玲散文论
19.冯至诗歌中的现代意识
20.论艾青诗歌中的忧郁
21.《围城》新论
22.郭沫若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23.《女神》浪漫主义风格论
24.胡适与中国现代新诗
25.周作人散文艺术论
26.朱自清散文艺术浅析
27.冰心“小诗”简论
28.徐志摩散文艺术论
29.徐志摩诗歌中的意境
30.戴望舒与中国现代诗派”
31.曹禺戏剧的诗意特征
32.茅盾小说中的“现代女性”
33.巴金《寒夜》新论
34.鸳鸯蝴蝶派再认识
35.张恨水社会言情小说论略
36.论《金粉世家》中冷清秋形象
37.论《啼笑因缘》中樊家树形象
38.五四文学社团研究。
39.鲁迅作品研究。
世纪20年代“问题小说”研究。
世纪20年代“乡土文学”研究。
42.茅盾作品研究。
43.巴金作品研究。
44.老舍作品研究。
45.曹禺剧作研究。
46.沈从文作品研究。
47.张爱玲作品研究。
48.解放区文学研究。
49.赵树理作品研究。
50.郭沫若作品研究。
51.戴望舒诗作研究。
52.艾青诗作研究。
53.闻一多诗作及诗论研究。
爱淘唯一
找不到别的,只找到这个。学历最高的头领是公孙胜同学。公孙胜同学的博导是罗真人,且公孙胜一生都在学习,最后也必然成为一个罗真人般的大家。正因为公孙胜同学知识最多,所以最后才不愿意去攻打方腊,是最先退出108人的革命团体的。联想到之前,公孙胜几次退却返回二仙山深造,置梁山造反大业不顾,可见,其革命意志是不甚坚定的。 梁山学历分析: 1、宋江。毫无疑问,宋江是较有知识的一人,其文化程度甚高。宋江同学是刀笔吏出身,肯定得经常耍笔杆子,而且做押司这个行当,需要精通文字游戏,否则必定要被“潜规则”所伤害。所以,宋江肯定是有文化的,而且文化程度颇高,看他在浔阳楼所题的反诗就知道了,以古论今,感叹自己“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放今天,至少也是一研究生毕业的水平吧。但是,宋江只不过是个小小的押司,如果研究生毕业,肯定都得混到县令一级别,所以估计宋江是从三流大学中文系专科毕业参加基层工作,通过自学、旁听等手段,取得了管理学硕士的同等学力,然后再通过自己琢磨与工作历练,至少达到了厚黑学博士的水平。在宋江当上梁山一把手之后,可能会有一些三流野鸡大学会请宋江去做客座教授、管理学院院长之类的职务。 2、卢俊义。卢俊义同学,大地主出身,有学习的条件。在吴用智赚卢员外一回中,卢俊义曾经提笔写下吴用所口述的藏头反诗。所以卢俊义是会写字的,多少有些文化。不过可能卢俊义对数学的精通程度要比对文字好一些,毕竟人家是做地主的,要经常收租,算错了怎么办?此外,卢员外虽然会写字,可能也仅限于会写字而已,居然连吴用那首蹩脚的藏头反诗都看不出来,所以卢俊义的最高学历顶到天是高中毕业。 3、吴用。吴用同学是乡村民办教师出身。众所周知,现在教小学的都得正规师范专科毕业才行,这是最起码的。考虑到吴用同学从来没有做过什么像样的诗句,所以判断他的文化水平是师范中专毕业。当然,看吴用用兵,似乎多少掌握了一些兵法,这个可能是他自学或者业余爱好,如果他在参加工作之后没有参加成人高考,其学历还是中专毕业。 4、公孙胜。公孙胜是有文化的,学历非常高。公孙胜同学本科毕业于蓟州二仙山“紫虚宫神学院”。在取得学士学位之后,初出茅庐的公孙胜下山策划了劫生辰纲一案,随后在梁山落草,从事革命工作。在宋江窃取了梁山军事指挥权之后,公孙胜同学以看望老娘为理由,私溜回二仙山跟随导师罗真人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直至打高唐州。高唐州一战是公孙胜也高廉斗法,也是公孙胜同学的硕士论文答辩。公孙胜大胜,硕士学位自然到手。在征辽之后,公孙胜不愿意再打仗,回到了二仙山跟随博导罗真人攻读继续博士学位,最终顺利取得“道科博士”学位。所以,公孙胜的学历是很高的,除此之外,罗真人还是道教泰山北斗,属于当代超级大师,所以公孙胜的博士学位比别人的博士学位更值钱。当然,公孙胜毕业于较为特殊的神学院,并不像统招统分的普通高校,这个要值得注意。 5、关胜。关胜同学是识字的,在宣赞向蔡京推荐关胜时,就说过关胜“幼读兵书”,张横偷营劫寨之时,也看到关胜在夜看兵书,看来关胜的文化程度不低。考虑到关胜家学渊博,有从小受到良好教育的条件,所以关胜最低也是陆军军校战役指挥系本科毕业。 6、林冲。林教头会自己写邮件,第一次是在发配前写休书(离婚协议书),第二次是火并王伦之后欲取林娘子上山,当时是写了封信让小喽啰带去。从这可见林冲是有文化的。除此之外,林冲雪夜上梁山之时,曾经在朱贵的酒店里题过诗,诗作水准还挺高。再者,林冲的父亲是林提辖,从林冲的日常行为可以看出来,林冲的家教不错,也是一知书达礼之人,所以其家中至少有条件供他读到高中毕业。高中毕业之后,林冲便参军了,在军队中表现出良好的个人军事素养,于是便被保送到陆军军校中,最后本科毕业回到军队,成了一名光荣的军队武术教官。 7、秦明。秦明文化程度不高是肯定的,书中没有写他读书、写字,但我们可以判断出来。秦明的祖上是军官出身,虽说他有学习的条件,但看他性格暴躁,且不像同为五虎将的关胜多少懂点兵法(至少会用围魏救赵之计),因此秦明最多是在军队子弟小学毕业,便再也不愿意读书了,家里人让他玩到十七八岁便让他参军了,随后顺利进教导队,提干,累功升到统制职位,也不错了。 8、呼延灼。又一名将之后,也是有学习条件的,但看呼延灼也是不懂兵法,只会用连环马,最后中计被擒,所以呼延灼的文化水平也不高,应该也是子弟小学毕业便参军去了,靠着他祖上威名及在军中的势力,最后升到都统制。有一些职业,只需要专业知识,不需要文化知识,像呼延灼同学,应该就是当时的驾校教练水平。 9、花荣。花荣是有文化的,是将门功臣之子,有学习条件,且在与宋江见面时,提到他听闻宋江出事,一连写了十几封邮件去探听风声,可惜都没有回信。据此判断,花荣文化程度不低。除此之外,花荣还是个帅哥,对阵之时也沉得住气,不像秦明等老粗,因此花荣的智商颇高,但花荣是个年少将军,很早就参军了,所以可能也就中专毕业。 10、柴进。毫无疑问,柴进是个比较有文化的人。像他这种身份的人,在现在,可能在幼儿园的时候便扔到国外留学去了,接受国外的先进管理教育,这样才好回来打理家产。不过宋朝时期,中国便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所以柴进不可能出国留学。综合判断,柴进应该是进昂贵的贵族学校就读,在高中前,便学会了打高尔夫、马球等贵族运动。柴进在读完高中之后,凭借着其历代祖上给大宋教育部及东京大学捐赠的奖学金基金,保送进国内第一流的大学东京大学就读,最后混到两个硕士学位(经济管理学及武术学),便回家族企业接班去了。不过柴进的武术硕士学位应该是注水的,体现在他的导师甚多,不过却多是欺名盗世之非,没什么真材实学。 11、李应。李应也是会写信的,曾经“双修生死书”,会写字,考虑到他是大地主出身,且将李家庄管理得得不错,所以也应该有经济管理学本科学位。 12、朱仝。书中多处描写朱仝,可惜并未描写朱仝识字。但朱仝是富户出身,有学习条件,只不过朱仝是个问题儿童,从小不学好,“只因他仗义疏财,结识江湖上好汉,学得一身好武艺”,所以朱仝应该是读到初中便辍学了。 13、鲁智深。鲁智深是接受成人继续教育的典型,值得梁山众多大老粗们认真学习。想当年,鲁智深饱受没文化之苦,在打死镇关西跑路的时候,居然不认得捉拿自己的榜文,还挤在人群中旁听,幸亏被金老汉拉出。毫无疑问,此时鲁智深是个典型的文盲。但是,在征辽班师时,宋江率部途经五台山,鲁智深上山看望师父,智清长老写了一首偈子,“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送给他,鲁智深“读了数遍,藏于身边”,可以看到此时鲁智深已经识字。而在鲁智深圆寂之前,“又问寺内众僧处,讨纸笔写下一篇颂子”,证明鲁智深此时已经会写字。颂曰:“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琐。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看起来像是打油诗,但其中玄妙无穷,妙不可言,短短三十来个字,栩栩如生地刻画了鲁智深的一生。从这儿可以看出来,鲁智深虽是文盲出身,在大宋旧军队中也没有参加扫盲速成班之类的学习,但是在加入梁山之后,在紧张的工作当然不忘努力学习,认真识字,最终取得了“青山大学”的毕业证书(注1)。可惜青山大学不是正规院校,不被大宋教育部所认可。 14、武松。武松肯定是识字的,且有较强的商业保护意识,看他血洗鸳鸯楼之后,手书八个大字:“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在此,武松充分表达了其对文字运用的熟练程度,巧妙使用“之乎者也”使短短八个字便能充分地概括了此次血案的凶手的凶残本质,同时不忘标注自己正是“打虎”英雄。所以,武松能在在李逵、解珍、解宝等打虎英雄中脱颖而出,也就不奇怪了。结合武松超强的杀手素质,因此判断武松为武术学校毕业(中专学历),且在毕业时荣获“优秀毕业生”称呼。与普通学生不同,武松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两项都较为出色。 15、董平。董平识字,且水平颇高。理由有三。其一,董平有较高的军事素养和个人作战能力。其二,读到描写董平一节时,我看到描写他“心灵机巧,三教九流,无所不通,品竹调弦,无有不会”时,脑子里便想到一个人,即《射雕英雄传》里的黄药师。黄药师可是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通的的大家。其三、董平有较强的商业保护意识,出战时,箭壶中插了面小旗,有一联曰:“英雄双枪将,风流万户侯”。综合判断,董平风流倜傥,至少有本科以上的学历,且在业余时间参加的学习小组不少。 16、张清。张清是用巧劲胜人的,喜欢打石头子,但枪法一般,这让我想起了当年的知青、后来的中国第一枚奥运金处于得主许海峰。根据判断,张清应该是从小就不好好学习,专门练习弹弓打鸟,后来觉得弹弓的准头没自己的手头厉害,就打了石头子了。张清是没有军队背景的孩子,所以应该是农村孩子,喜欢玩泥巴打弹弓,小学没毕业便辍学了,后来便参军,因表现良好,最终进了教导队,顺利提干,当上东昌府猛将。 17、杨志。杨志也没有写过字,但杨志是参加过大宋举行的正规高考的(曾应武举),而且顺利通过最后一关(殿试),当上了殿司制使官。查阅宋朝史料,北宋时武举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杨志参加到了殿试一级。武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最高一级武举考试,其内容为先阅骑射而后试策。综上所述,杨志不仅有过人的本领,还有一定的军事理论与研究水平。不过,杨志的老祖宗杨老令公在军队中多少还是有些余威的,因此杨志通过高考,不一定全是靠本人本事,所以,判断杨志的水平应为大专。 18、徐宁。徐宁同学在书中亦无写字、吟诗作赋的描写,但徐宁同学是皇帝仪仗队队长(金枪班教师),所以至少有高中以上学历。 19、索超。索超应该是个半文盲,低级军官出身,若不是和杨志一场比武,也升不到中级军官(提辖)。加之索超性格暴躁,肯定也不爱学习,所以判断他应该读到小学三年级,中途还留级了两次,最终父母见实在不是读书的料,就让他辍学,送去参军了。由于身体素质出色,最终也提干当上个低级军官。也是时来运转,在梁中书面前得以和杨志比武,所以顺利和杨志一起升到中级军官。 20、戴宗。戴宗是个识字之人,远在江州之时,就和吴用认识。宋江发配江州之时,吴用曾经过一封信让宋江带去,戴宗见信是“从头读了,藏在袖内”,可见亦是识字且较为精细之人。不过,江州(江西九江)与山东郓城县相隔甚远,所以判断戴宗应该是吴用在读中专时的旧识,因此戴宗的文凭,应该也是中专级别。 21、刘唐。刘唐自己说自己“小人自幼飘荡江湖,多走途路,专好结识好汉。”用今天的话说,不是流浪儿,就是跟随父母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子弟,受教育程度肯定是有问题的,因此刘唐顶到天是个半文盲。 22、李逵。典型的文盲。家庭贫困,没有受教育的条件,也和鲁智深一样去听捉拿自己的榜文,且为人好勇斗狠,思维简单,性格暴躁,不具备学习的基本素质。 23、史进。又一个问题儿童,史太公说他“从小不务农业,只爱刺枪使棒”。这么看来,史进不连农业都不务,更不用说学业了。所以史进应该也是个文盲半文盲。 24、穆弘。穆弘是地主恶霸出身,专收保护费的。不过,相对于他的弟弟穆春而言,穆弘的涵养还算是好一些,因此判断穆弘是小学毕业,而穆春则只能是文盲的水平了。 25、雷横。雷横是铁匠出身,所以文化水平肯定不会太高,且功劳经常被朱仝抢去,显得智商有些问题。朱仝是初中毕业,雷横就只能是小学辍学了。 26、李俊。李俊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最后当上了泰国国王,威镇一方。判断李俊识字,是宋江在李立的黑店被麻翻时,李俊看公文才知道那正是宋江。此外,李俊雄才大略,虽然是梢公出身,但见识不凡,因此我判断,李俊的真正学历是小学毕业,但是像李嘉诚一样,李俊同学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善于总结经验,发现苗头不对时及时抽身而走,这一点,可不是学历能比得上的。因此李俊虽然是小学学历,后因其在社会大学中长期磨练取得了极其辉煌的个人成就,最终国内外一流大学纷纷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 27、29、31,阮氏三雄。阮氏三雄肯定是不识字的,这在他们一出场便交待了,在吴用在向晁盖介绍三阮的时候说到他们是“不通文墨的人”,因此三阮必是典型的文盲。不过吴用为何和三个文盲交往得这么深呢?我估计是吴用在三阮面前有充分的优越感的原因吧。 28、30,张横张顺兄弟。张横和张顺两兄弟,皆是从事黑社会工作。张横是单干,在浔阳江上开黑船、做私商,张顺呢,在江州就收众渔民的保护费。书中交待,张横要写信给张顺,托宋江带去,可惜不识字,只好让门馆先生来写,所以张横必是文盲。但张顺就不同了,虽然书中没写他是否念过此信,但在后来他取安道全时,效仿武松写下“杀人者安道全也”几个字,所以受教育程度比他哥哥要高。综合来看,张顺应该是初中毕业。我想,张横应该是辍学出来混黑社会收保护费,供其弟弟读书的吧。 32、杨雄。别看杨雄糊里糊涂,是石秀的反面,但他是文官世家出身,“因跟一个叔伯哥哥,来蓟州做知府,一向流落在此。续后一个新任知府,却认得他。因此就参他做两院押狱,兼充市曹行刑刽子”,知府一般都是文官,基于此,杨雄有受基础教育的条件。在后来大闹翠云山之前,石秀曾建议杨雄写一纸休书,这也是建立在杨雄识字的基础上。综合判断,杨雄至少有中专毕业的水平。 33、石秀。石秀肯定是识字的,而且水平还颇高。看那石秀,在与杨雄初识之时,杨雄的老仗人潘公要开个屠宰铺,要求石秀“掌管帐目”,石秀答应了。两个月之后,石秀感觉不太对劲,又“细细写了一本清帐”,可见,其水平至少是会计师级别的,所以石秀至少是财会学校(中专)毕业的。 34、35,解珍、解宝兄弟。两解是猎户出身,应该没有受教育的条件,所以两解应该是文盲。 36、燕青。先说燕青是个孤儿,是被卢俊义收养的,但学习条件甚好,“那人更兼吹的,弹的,唱的,舞的,拆白道字,顶真续麻,无有不能,无有不会。亦是说的诸路乡谈,省的诸行百艺的市语”,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精通多门外语,个人综合能力较强,文武双全。除此之外,其文字功底不浅,“拆白道字”,就是会拆字算卦,而“顶真续麻”则是宋朝时的一种文字游戏,就是后句首字必须用前句末字,后来就成为修辞格之一,发展到今天,又成了相声中的一种表演手法,端地厉害。除此之外,燕青在离别之时,手书一封辞别信留给卢员外,体现了其较高的文字能力。综合来看,燕青应该是中央音乐学院的高材生,同时在体育大学修相扑、在东京大学修中文,最终获得了N个学士学位。 介绍完了,该做工作了。我们来分析一下梁山上的天罡级别的头领的人口属性。 研究生(2人):公孙胜(4)、柴进(10)、 本科(5人):关胜(5)、林冲(6)、柴进(11)、董平(15)、燕青(36) 专科(2人):宋江(1)、杨志(17) 中专(6人):吴用(3)、花荣(9)、武松(14)、戴宗(20)、杨雄(32)、石秀(33) 高中(2人):卢俊义(2)、徐宁(18) 初中(2人):朱仝(12)、张顺(30) 小学(5人):秦明(7)、呼延灼(8)、张清(16)、穆弘(24)、李俊(26) 半文盲或无文凭(12人):鲁智深(13)、索超(19)、刘唐(21)、李逵(22)、史进(23)、雷横(25)、阮小二(27)、阮小五(29)、阮小七(31)、张横(28)、解珍(34)、解宝(35) 在半文盲或无文凭的12人中,鲁智深识字,索超、雷横小学辍学,多少有点文化,剩下的纯文盲只剩下9个人了:以下几个人:李逵、三阮、刘唐、史进、张横、两解,不过是9个人而已,占了天罡群体的1/4。按照老人家教导俺们说的“知识越多越反动,越没文化越革命”的标准,这9人应该是梁山上最坚定的革命团体了。由于四分之一的人口是绝对的少数派,因此梁山最终走上投降的道路也不可避免。 其实老人家的话也没有错,李逵、三阮、刘唐是公认的比较坚定的革命分子,而史进参加革命工作较早,算是革命先驱,因此革命意志也较为坚定。从这一点上来看,“知识越多越反动,越没文化越革命”并不完全是错话
新羊年新气象
2、林冲形象分析: 《水浒传》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有生活的依据,而且能够随着生活矛盾的发展,他的性格要产生变化。《水浒传》写林冲的性格转变,写得非常出色,有根有据。他为什么要变化?什么时候变化?都是从生活出发,这是《水浒传》的现实主义。《水浒传》中,林冲有一个突出的性格特点:能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不敢反抗。一般的小说,要充分地理想化的写一个正面人物,往往一开始就要写他的优点。但是《水浒传》不一样,林冲在《水浒传》里边是个响当当的英雄,了不起,作者是热烈地歌颂他的。可是一出场就写他的弱点,写他性格里边的弱点,不好的一面,就是能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 ⑴ “忍”之一: 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在光天化日之下,妻子被人家调戏,奇耻大辱,不能忍受的。所以他非常气愤地去了。“当时林冲扳将过来,扳着他的肩胛,却认得是本官高衙内,先自手软了”。“先自手软了”这五个字非常值得注意,这不是简单的、一般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而是一下子挖掘到人的内心世界。所以小说写林冲怒气未消,知道以后,扳过来,先自手软了。但是“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但是敢怒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打,他忍下了这口气。小说在这里写得非常好,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活动。 林冲与鲁智深此时的比较:鲁智深就不买账,鲁智深有一段话是响当当的,跟林冲形成鲜明的对比。他说“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去了”。一个是忍辱怕事;一个是疾恶如仇。一个是自己受侮辱、受压迫不敢反抗;一个是看见自己的朋友受压迫,就不能忍受,这两个人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⑵ “忍”之二: 接下来还是写林冲想苟安,忍。但想苟安也不能苟安,想忍也忍不下去。所以小说接着写高衙内又收买了陆谦,让陆谦把林冲的妻子到他家里面楼上。林冲得知后,“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径直奔到樊楼,前去找陆虞侯”。他拿起这个解腕尖刀不是去找高衙内,而是去找陆谦。也就说,林冲已经开始反抗了,但是他反抗的程度和范围有限。应该找高衙内,这里大概有两个意思。第一,还是怕高衙内,不敢惹他。前面说了,权且饶他这一次。这是第二次了,他又忍让了;第二,这是写林冲重义。就是说陆谦是林冲的结义兄弟,背信弃义,不讲义气的人林冲是最痛恨的。讲义气是林冲性格当中非常美好的东西,很宝贵的东西。这是他以后能够转变,而且转变以后革命性非常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⑶ “忍”之三: 林冲发配沧州以后,还是能忍,还是忍辱负重。小说这里写得非常精彩,他临走之前写了一封休书。这纸休书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写出林冲的善良,他替妻子考虑得很周到;另一方面也写出他能忍的性格,也天真幼稚。你以为写了一纸休书以后高衙内就不来了?照样来。所以这些地方,一方面写出他的善良,引起读者对他的同情,另一方面,引起读者对于罪恶势力的更加憎恨。⑷ “忍”之四: 刺配沧州,有一个情节:押监他的两个差人董超、薛霸,一路上虐待他,用烫水让他洗脚,连读者都不能忍了,他还是“忍”,后来走到野猪林,就是董超、薛霸受高俅、高衙内之托付要杀害林冲的地方。到这个时候了,而林冲一点都没想到可能要杀他(武松到飞云浦就已想到差人要杀他),你要捆就捆吧。换成另外的人,像鲁智深也好、李逵也好,在这种情景下绝不会这样说。鲁智深救下了他,要杀两个公人,林冲极力阻挡。这时他还是忍,不想反抗。 ⑸ “忍”之五: 到沧州牢营不久,他从李小二口中得知来了几个“尴尬人”,于是买了一把解腕尖刀,街上寻了几日不着,“心下且自慢了”,又“忍”过去了; 沧州牢营安排他到草料场,这是个阴谋,林冲浑然不知,还打算“待天晴到城中换个泥水匠修补”,“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还以为给他一个好的差事,到那儿去过得比较安稳。最后火烧草料场,他在山神庙里面听见陆谦他们三个人说话,要把他的骨头拣回去到高俅那儿去领赏。这时林冲满腔怒火一下子爆发出来,打开山神庙的门出去把几个人杀了,然后造反上山,由此就实现了彻底地转变。 小结:林冲走的道路是非常艰苦,林冲走了一个很漫长的、很艰苦的道路。作者写林冲的转变,它是有很多伏笔,譬如说他和陆谦是好朋友、结义兄弟,但是后来陆谦害他了,那么他就曾经跟陆谦讲:“贤弟不知,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在小人之下,受这般腌臜的气”。也就说,就是他在统治阶级的压迫之下,满腔不平之气。这个满腔不平之气,就是林冲能够一步一步向前迈进,最后实现了思想转变,造反上山的基础。他虽然是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是个中级军官,但是他一出场就是被压迫的。所以虽然是统治阶级里边的人物,但是他所处的地位和广大被压迫的人民群众有相通之处,这是他能够转变的一个基础。林冲能忍,宽容了压迫他、侮辱他的人,但是他的对手可没有放过他。一计不成,又生一计。那个社会的黑暗势力、罪恶势力,不断地向他紧逼而来,所以他非常不满的胸中,有一腔不平之气的。 几个梁山人物“上山”的比较: 林冲上山的过程就是从能忍到不能忍、从懦弱到坚强、从屈辱到反抗,这么一个转变过程。林冲上山是走了一个非常艰苦的道路。《水浒传》写人物,不同的英雄有不同的性格,上山走的是不同的道路。这个不同的道路是跟他性格有关系的,这个性格又是跟他的家庭出身、他的生活境遇有关系的。李逵上山是最痛快的,宋江是最曲折的,鲁智深是最爽朗的,爽朗跟痛快不完全一样;一点都没有瞻前顾后,凄凄惨惨切切,军官当不成就当和尚,和尚当不成就上山,非常爽朗。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文章写的是林冲怎样由安分守己、奉公守法发展到杀人报仇,走上梁山。这前后的情节是这样的:林冲原来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一个武官。他的上司太尉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区域对林业发展的需求所决定的。一般说来,应当从森林所发挥的作用方面来考虑。而森林的作用受制于特定区
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 因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各刊不尽相同,投稿前作者应注意杂志稿约的有关规定,至少得先看看有关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参考文献是
1]胡永红,黄卫昌. 美国植物园的特点──兼谈对上海植物园发展的启示[J]. 中国园林,2001,(4). [2]鲍滨福,马军山. 两“园”合一 学用并举——浙
按研究问题的大小不同可以把论文范文分、为宏观论文范文和微观论文范文。凡属国家全局性、带有普遍性并对局部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论文范文,称为宏观论文范文。它研究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