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文章写的是林冲怎样由安分守己、奉公守法发展到杀人报仇,走上梁山。这前后的情节是这样的:林冲原来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一个武官。他的上司太尉高俅的干儿子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妻子,一心想霸占她。帮凶陆虞候、富安献计谋害林冲,使高衙内得到他的妻子。他们设计使林冲买了宝刀,再传高俅的命令,说要看看那把宝刀。林冲奉命拿着宝刀到高俅府中,却被他们诬陷为“行刺”,把他刺配到沧州。在路上,陆虞候买通了押送工人董超、薛霸杀害林冲,却被鲁智深救了。林冲刺配到沧州,被派管理天王堂。不久,便发生了本文中的事件——陆虞候等又来贿买官营、差拨,把林冲调去管理草料场,想用火烧死他,终于逼得林冲杀人报仇,投奔梁山去了。本文的主要思想在暴露官僚恶霸的凶残,封建社会政治的黑暗腐败——官吏贪赃枉法,有了金钱就可颠倒黑白,只手遮天,硬要把一个无辜善良的人害死。这是整个《水浒》表现农民与官僚地主阶级矛盾斗争的一个侧面。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出官僚统治者对他的下_都这样残忍,对一般善良的农民更可想而知了。从林冲方面来讲,他接连受到侮辱和迫害,最初逆来顺受,可是到了火烧草料场时,终于发展到杀人反抗。他的思想感情,他的性格,开始起了变化。这说明他是怎样被“逼上梁山”的。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林冲者,大宋国八十万禁军教头,响当当的公务员铁饭碗,又兼妻子美貌贤淑,所以人见人羡。林冲好侠义,却秉性老实善良,不仅不好与官场的蝇营狗苟同流合污,反而专好接济穷困弱小。原本林冲的日子优哉游哉地这样过着,谁知新来了一个上司叫高俅,高俅有一个儿子叫衙内,这父子俩坑蒙拐作奸犯科令百姓怨声载道。林冲作为一名公务员和下属又不敢声张,于是只能整日价与好友喝酒度日,自此之后林冲的好日子便每况日下。话说高衙内,恰是年少血气方刚之时,兼之品质恶劣,因而专好奸淫良家妇女。一次,林冲听说高衙内奸淫了一位农户家的少女,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不久又听说他半道抢了人家花轿里的新娘,还打死了新郎,淫玩了一个晚上之后居然将新娘卖给了妓院,林冲忍不住顿足长叹。接着他又强奸了一家大户人家的小姐,那家大户人家不让并找高俅理论,高俅居然威迫利诱迫使那家大户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衙内,林冲颇为惊异。再后来自己家的远房侄女出事了,因为被衙内看中而被奸淫,林冲极为愤怒,但还是耐心找高俅理论。然而,在高俅的威逼利诱下,侄女的父亲最后居然同意将女儿嫁给衙内做妾,林冲只能徒唤奈何。某日,丫环突然来报,说娘子的尸体突然出现在河里。林冲大吃一惊,匆匆赶去。护城河边,阴云密布,黑压压的人群早里三层外三层的围在那里。林冲匆匆拨开人群,便发现妻子的尸体正躺在岸边,周围还有衙役和自己的好朋友陆谦。据陆谦说,林娘子赴庙中上香,恰好和陆谦在途中相遇,于是大家便攀谈起来。其间有个小孩正要去打酱油,陆谦便和林娘子开玩笑让丫环帮忙,谁知林娘子很爽快,居然一口就答应了。丫环离去后,林娘子突然对陆谦说,“跳河死了算了,如果死不成就好好活下去”。陆谦大惊,以为林娘子开玩笑,因为谁都知道林冲夫妇非常恩爱。可是看林娘子的神态又不象是开玩笑,陆谦便一个劲地宽慰林娘子,等到林娘子气色和缓,陆谦以为无事了才如释重负做起俯卧撑来。谁知陆谦的俯卧撑才做到第三个,就听到林娘子大声说"我走了",便跳下河中。陆谦大惊,赶紧跳进河里救人,谁知不幸脚抽筋,幸亏被及时赶到的衙役们救起。最后陆谦说,“哥哥呀,我没救起嫂嫂,我有罪啊。”然后他又说,“哥哥呀,你们不是很恩爱的嘛,嫂嫂咋想不开自杀呢?”此时的林冲已经急怒攻心,他不相信妻子会自杀,因为他实在找不出妻子要自杀的理由。可是妻子的死尸从河里捞出已经是事实,再加上好友陆谦的说辞,他实在搞不懂这到底是为什么!他非常悲哀地抚摸着妻子,为妻子整理一下显得非常凌乱的衣服。突然他在妻子的脖子上发现了一圈红印,难道有人杀了妻子并抛尸河中?林冲悲愤地向衙役们指正新的发现,衙役们一阵慌乱,便心急火燎地重新验看尸体。其中一个衙役怯怯地说,“可能是水草缠绕紧勒所致”,其他衙役随声附和,连好友陆谦也跟着附和。林冲很奇怪,也很迷惑,但一时还是找不清头绪。在回家的途中,沿途听人家窃窃私语指指点点,从众人的神态里林冲越发感到妻子死得蹊跷,因为自杀一说无论如何他是不会相信的。但是众人虽然神态有异,但林冲依然打听不出什么消息,他突然又想起了丫环,对了只有他才会知道内情,于是便急急忙忙地朝家赶。谁知家门口又有一个衙役在那儿等着,告知林冲丫环死了,是服毒自杀的。这一连串打击令林冲震怒,越发怀疑妻子死得不同寻常,于是便匆忙报官理论,可是官方的结论仍是溺水自杀。后来他偶尔听人说妻子是被人奸杀的,奸杀者正是高衙内。林冲震怒:这个畜生终于还是欺负到自己头上了。遂决定为自己讨还一个公道。林冲再次报官,声称有人奸杀自己的妻子,并要求仵作验尸。无奈县官只能命令仵作验尸,验尸结果发现妻子的阴道里有精液,县官大惊,宣布退堂,声称将继续寻找证据。次日升堂,仵作又说那可能不是精液,不过也有可能是林冲同妻子做爱的残留物。林冲大怒,说因为妻子身体不好,夫妻已经近七天没有同房了。林冲又质问,为何昨天说是精液今天就说可能不是?仵作低声地说,“昨天看错了”。林冲怀疑有诈,便要求上一级政府派仵作进行勘验,县官非常生气,再次宣布退堂。后来高俅出面,要求林冲尽快火化尸体,防止对社会构成不和谐的影响。林冲极为愤恨,当面指责高俅纵容儿子强奸并杀害自己的妻子。高俅反唇相讥说林冲诬蔑,并说若不是看在他妻子新死的份上,就凭这一污蔑就可定一重罪。林冲知道讨要公道已经无望,想起别人家的妻子儿女遭害时自己无动于衷,心想这难道就是上天对自己的报应?整整思考了一天之后,他决定不再留恋什么荣华富贵,杀死高俅和高衙内,既为民除害,也为自己、妻子和公众讨还一个公道。于是一个月黑风高夜,林冲身着夜行服潜入高俅府宅。高家大院里的议事厅灯火通明,林冲趋近并舔开窗户纸朝里一看,忍不住大吃一惊。只见大厅里坐着三人,分别是高俅、高衙内和好友陆谦。原来林娘子的确是被高衙内奸杀的,害死林娘子后高衙内也很紧张,因为毕竟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于是便找陆谦帮忙料理后事,陆谦为攀衍富贵于是就为林娘子之死重新编排了一下谎言,并策划毒杀了林娘子的丫环。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真相还是被林冲知道了,于是大家正商量着一不做二不休连林冲也一块除掉。林冲恨得目龇尽裂,大吼一声跳进院内,挺刀便朝三人扑去。三人大惊,四处躲藏,慌乱中不知谁将灯打灭,林冲摸黑刀刀见血,先杀了陆谦好让他到地狱里继续去做俯卧撑,又杀了高衙内这个当世最恶毒的高干子弟,独有高俅不知逃到哪里去了。接着,林冲放了一把火烧毁了高俅府院,并乘众人慌乱之机奔逃出去。林冲知道天下之大已无他的容身之处,于是便决定奔赴梁山落草为寇。林冲辛辛苦苦赶到了梁山,谁知梁山头领王伦心胸狭窄容不下他。更兼王伦与官府衙役私下勾结,王伦负责打劫百姓抢掠财富,官府衙役负责包庇和纵容梁山匪徒,条件是王伦必须给官府衙役们送份子,也就是分成或贿赂。如果留下林冲,就可能断了同官府的联系,损失和风险不可谓不大。如果不留,这个已经落魄到极点的三十万禁军教头连高俅都敢杀,还会在乎他项上的人头?思虑一番,在羞辱和折磨了林冲一番之后才把他留下来,但是只让他担任守山的小头目,并且不准抛投露面以免官府知晓。林冲急于寻找落脚处,也就毫不在乎,并一口答应下来。后来,梁山上又来了一伙强人落草,这就是智取生辰纲的晁盖一伙。王伦见他们势大,担心日后为其所制失去头领地位。再加上晁盖一伙爱跟官府作对,与梁山泊打劫百姓的黑社会派头格格不入,于是便一口回绝令其下山。林冲有些恼火,早就对王伦一伙打劫百姓勾结官府的黑社会风气非常不满,现在来了个除暴安良好打不平的晁盖,可以说是相见恨晚,因而一心渴望将他们留下来。在多次劝说王伦无效后,遂火并王伦,并推举晁盖为梁山泊的新首领。自此,梁山风气大变,除暴安良好打不平成了梁山泊的主旋律,不仅于百姓秋毫无犯,还常常将打劫贪官污吏得来的财富分赠给穷苦百姓。于是梁山声威日重,好汉们踊跃加盟,官府虽数次围剿,却每每为众好汉击退。就这样林冲在梁山上过了一段风风火火的好日子。可惜好日子不长,晁盖便在一次出征杀敌时受伤死亡,梁山头领的位置便顺理成章地落到宋江手里。宋江者,大宋国某县城里的小公务员,以文书和包揽词讼为生,因此结识了众多黑社会好汉。俗话说,“法官,法官,善吃两头,原告也吃,被告也拿。”宋江虽非法官,可也跟着滋润发财,不仅如此还借机在黑社会中赢得了“及时雨”的好名头,因为众多黑社会分子蒙难时得到过他的搭救。只是后来,因为自己妻子阎婆惜过于风骚,居然不断地与人勾搭成奸且淫名卓著,忍无可忍宋江便杀了阎婆惜,身负命案的情况下便无可奈何地投奔梁山。梁山上的好汉多是他过去搭救过的汉子,这些汉子义气深重,晁盖死后便一致推举宋江做了梁山头领。宋江不是晁盖,他非常留恋做大宋公务员时的风光生活,对啸聚山林占山为王的草寇生涯没多少兴趣,于是便一心一意地筹措被朝廷招安再做公务员的美好计划。宋江的招安规划得到了手下大多数头目的鼎力支持,大家都渴望做天下最好的职业——大宋公务员,到那时黑白两道好汉继续喝酒吃肉称兄道弟,那生活即便神仙也自愧弗如。林冲对此非常反感,可是梁山上的好汉几乎全是宋江的人,自己没有什么回天之力,只能终日叹息惆怅。然而朝廷一开始并不想招安,而是一次又一次派遣大批官兵前来镇压,却均被梁山好汉击败,并且数次捉住了领军的高俅。俗话说,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林冲数次要杀高俅,均被宋江加以阻挡,林冲为此愤恨不已。为了招安大业,宋江不顾林冲的家仇旧恨,执意将高俅放虎归山,林冲极度失望。朝廷数次征剿皆铩羽而归,劳师糜饷居然毫无寸功,而宋江又一味地求和并要求招安,于是朝廷最终就顺水推舟遂了宋江的心愿。招安之日,梁山张灯结彩,唯独林冲惆怅而行。林冲不愿意重回大宋朝廷的污浊社会,也明白高俅会继续寻找借口迫害于他,回想起与妻子旧时的恩爱时光,不觉对人世间起了厌憎之意。当梁山好汉们浩浩荡荡开进京城等待皇上接见之时,突然传出林冲死亡的噩耗,不仅朝廷连梁山众好汉都颇为震动,皇帝立即下令严查真相并昭告天下。这回的办案人员都是大宋国的最精干人员,仵作详细验伤之后结论是自杀,因为林冲的脖子上有一道剑伤,与林冲宝剑上的血痕恰好吻合。结论一出,举国哀叹,这回没有一个人怀疑仵作有诈,大家都明白这是林冲的真实归宿。于是皇帝宣布,破案准确迅速,招安成功顺利,四海和平安宁,形势一片大好,大宋国的和谐盛世终于到来了!
我看可以选我收费的
林冲出场是陪夫人到岳庙进香,这是一个人群杂乱的地方,他当时又离开了女人,跑到大相寺的菜园子看鲁智打拳来了。你看林冲生得什么模样: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头戴一顶青纱抓留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獭尾龟背银带,穿一双磕爪头朝样 靴,手中执一把折叠纸西川扇子,生得豹头环眼,燕领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的年纪。林冲这个打扮和相貌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就是这样的盖世英雄,偏偏遇到尴尬事。号称花花太岁的高衙内,正在青天白日里调戏他的娘子。这还得了,林冲何时受过这样的打击,正要动手,一见是高衙内,先自软了。高衙内是何等人物?在东京倚势豪强,专一爱淫垢人家妻女,京师人惧怕他,一个小小的教头,不在他的眼里。他想怎样,就能怎样。 故事一开始,矛盾一出现,就提出一个决定林冲命运的大问题。如果林冲是贪生怕死、卑鄙屈膝的小人,他会用一纸休书把娘子抖手送给高衙内,可他恰恰不是这样一个人。他和高衙内的矛盾就不可调和,不能化解,无可救药,只能一步一步激化,达到高峰。作者在措写这一忠奸的矛盾时,直线上升,一气呵成。 陆谦是高衙内的一条咬人的走狗,他把林冲走吃喝,又叫人走白娘子,演了一场调虎离山计,幸亏女使及时报信,白娘子才免遭奸污。一计不成,又来一计。高俅这条老贼亲自出马,插圈设套,豹子头上当,误入白虎堂,结果是充军沧州。在去沧州的路上,董超、薛霸这两个贼子受人银两,在野猪林要害林冲性命,多亏鲁智深搭救。到了沧州,高俅还是不放过林冲,又派陆谦前来,火烧草料场,要烧死林冲。林冲忍无可忍,打死了陆虞候等人,雪夜上梁山,故事到了顶点。
《水浒传》作者以其高度的艺术表现力,生动丰富的文学语言,叙述了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塑造了众多可爱的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水浒传》继承与发展了中国古代小说与讲史话本的传统特色。故事极富传奇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伏跌宕,变化莫测。每一故事的高潮,都紧扣读者的心弦。如“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宋江杀惜”、“武松打虎”、“血溅鸳鸯楼”、“江州劫法场”、“三打祝家庄”等等,数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但《水浒传》并不是单纯为了追求故事情节的离奇而迎合群众的,而是紧紧围绕着“官逼民反”这一思想,把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融合在一起。武松、林冲、卢俊义三人都武艺高强,是梁山第一等好汉,三人都受过官府的陷害,被充过军,而武松和林冲、卢俊义的表现却大不相同。林冲、卢俊义在充军的路上受差人任意摆布,忍气吞声,有时还向差人乞怜哀告。两人又都是被捆在树上低头受死。武松则相反,第一次充军孟州,一路上反而是两个差人服侍他。二次充军恩州,押解他的两个差人被人收买,再加蒋门神的两个徒弟,合谋在半路上害死他,四个带刀的凶手,对付他一个带枷的犯人,反被他轻而易举地给收拾了。他还不解恨,一口气奔回孟州,杀了张都监、张团练和蒋门神等,才算出了一口恶气。林冲、卢俊义不是武艺不精,原因在于,他们一个是北京首富,一个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各有家室,不幸遭受冤枉,只希望服刑期满,重振家声。两人又是懂法度的人,又存有幻想,在公人面前是怀怒未发,忍一口气。而武松,无家室之累,久走江湖,养成强悍的性格,无所顾忌,也就无所畏惧,加上他受欺被诬,不断被人暗算,所以报复心强,手段也狠。林冲、卢俊义和武松,表现截然不同,但他们二人也有些不同,林冲的反抗性还较卢俊义为强。又如鲁智深、武松、李逵三人,他们都是性情刚直,好打不平,不畏强暴,不避危难;但他们又各有其特点,鲁智深是军官出身,阅历较深,富有正义感,痛恶社会的不平,他虽然性格急躁,行动莽撞,但在斗争中有时又很细心机智。拳打镇关西,没想到三拳把他打死了,他立刻想到要为此吃官司坐牢,自己单身一人无人送饭,于是假装气忿,“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这样便脱身而去了。在大相国寺菜园子里,几个泼皮要算计他,故意跪在粪窖边不起来,引起他的疑心,走到跟前没等泼皮上身,一脚一个把两个为头的踢到粪坑里去了。这些都说明他是个粗中有细的人。武松性情刚强,好打那些不明道理的人,死也不怕。在行动上有时表现得粗鲁蛮横,象是有意的寻衅生事,如快活林对蒋门神;有时是装出假象迷惑与麻痹对手,如十字坡对孙二娘。他为了替兄报仇,考虑得极为周密,从调查情况入手,到杀嫂逼取口供,杀西门庆,自首县衙,一步步按着他的安排都作到了。这又说明他很有心计。而李逵则和两人大不相同,憨直、刚强、粗心、大胆,极忠于梁山事业,反抗性最强,打起仗来,赤膊上阵,勇猛无比。他是个真正的粗人,一味蛮干,不计后果,又有几分天真,好管闲事,又常常惹出事端,在江州因夺鱼和张顺撕打,被张顺到水里,淹得他两眼发白;去蓟州搬取公孙胜,路上偷吃酒肉,受到戴宗的惩治;斧劈罗真人,被真人罚到蓟州大牢里受苦;打死殷天锡,连累柴进坐牢,差点送了性命。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把握得十分准确和细致。《水浒传》对这些英雄人物个性特点的描绘,真正作到毫发不失,这就更加强了这些形象的动人力量。《水浒传》的语言是以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提炼而创造的文学语言。其语言特色是明快、洗炼、准确、生动。无论是作者的描述语言,还是作品人物的语言,许多地方都惟妙惟肖,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写景、状物、叙事、表情,极为灵动传神。《水浒传》叙事,善于白描,简洁明快,没有滞拙的叙事和冗长繁琐的景物描写。偶有写景文字,又极精彩。如武松不听酒家劝告,乘着酒兴单身上山,看了庙门上的告示,才知真的有虎,他稍为犹豫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上了岗子。这里作者只用了两句话衬托此时的气氛和心情:“回头看那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武松“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既写出了老虎活动的时间,又写出了老虎出没的环境。两句话就把一种恐怖悲凉的气氛和心情和盘托出,让人感到此时此地不知什么时候会突然跳出一只活老虎来。《水浒传》的叙事,要言不烦,恰到好处,而又绘声绘色,鲜明生动。“武松打虎”是历来传诵的好文章,写得极为传神,写人虎相搏,写老虎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拿人的本事,和声震山岗的吼声,一只活生生的真老虎就跃然纸上。几经搏斗,老虎威风渐减,最后如何被武松按住,如何挣扎,如何被武松打死,写得活灵活现,十分逼真。通过这些描写也就更好地突出了武松的英雄形象。《水浒传》人物语言的性格化,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通过人物的语言不仅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而且对其出身、地位以及所受文化教养而形成的思想习惯有时也能准确地表现出来,所谓“人有其性情。……人有其声口。”如李逵第一次见宋江,就问戴宗:“哥哥,这黑汉子是谁?”戴宗责备他粗鲁,他不服,等戴宗向他介绍了情况,他还说:“莫不是山东及时雨黑宋江!”他心里怎么想,口里就怎么说,他是个粗人,见人不懂得什么客套和应酬之事,不受礼节的约束,他刚上梁山便大发狂言:“便造反怕怎地,晁盖哥哥便作大宋皇帝,宋江哥哥便作小宋皇帝……杀去东京,夺了鸟位。”象大宋皇帝、小宋皇帝等话,只有李逵才说得出,是极富个性化的语言。其他如阮小七的心直性急,吴用的足智多谋,宋江的谦虚下人,通过他们的对话,无不令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鲁迅曾经指出:“《水浒》和《红楼梦》的有些地方,是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
水泊梁山就是山寨版的官场 水泊梁山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壮大,实权被宋江掌握。可是,宋江这个人骨子里与实际行动都是与当时的官场一模一样,无论是平时管理梁山好汉,还是后来带领弟兄们招安到朝廷,让自己及手下的兄弟们谋一个一官半职,都是一心维护宋朝这个封建王朝,一心维持封建制度,为宋朝效犬马之劳。说穿了,水泊梁山就是山寨版的官场。 梁山好汉中,有许多是被当时腐败透顶的官场逼上梁山去的,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林冲,京城八十万禁军教头,却也难逃受上司欺辱的命运,多次受辱被逼无奈上梁山。林冲武功高强,在梁山好汉中排在前五名,可是,他也受到宋江等人的排挤而郁郁不得志。先是王伦欺负林冲,使其施展不开抱负和本事,这由于林冲那宽广的胸怀也就没发生大的冲突,可是王伦变本加厉地对晁盖也实行像对待林冲一样的待遇,这个时候,林冲不能忍了,一挥刀把王伦杀了。为何呢?因为林冲大概是一位有道德洁癖的君子,他觉得,你王伦欺负我林冲可以,但是你要欺负晁盖大哥,那就不行。在林冲的心目中,山野中的人事肯定要比朝廷干净,就一心等着晁盖大哥带领众好汉“除奸安良,替天行道”,以实现理想。但是,宋江施展各种手段,把晁盖架空,把梁山智囊型人物吴用拉拢到自己手下,同时把林冲这个不会讨好他的实在人冷落在一边,让林冲空有一身好本事而难以用上几次。其他好汉的命运,就不需要多分析了,和林冲大同小异,就是有幸陪宋江一起当了官的好汉,也只不过是过了一把从山寨官场到宋王朝官场的瘾而已。
中文系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中国古代文学
1.《山海经》研究
2.中西神话比较研究
3.《诗经》及其作品研究
4.《左传》及其作品研究
5.《左传》《国语》比较研究
6.《国语》成书探源
7.试论《战国策》的时代特色
8.楚辞与屈原研究
9.《诗经》与《楚辞》比较研究
10.孔子作《春秋》考论
11.《孟子》探微
12.庄老比较研究
13.《庄子》新探
14.《史记》及其作品研究
15.《史》《汉》比较论
16.《汉乐府》新探
17.试论《古诗十九首》在比兴手法上的创新
18.从元代水浒戏到《水浒传》看李逵形象的演变
19.《西厢记》崔莺莺与《墙头马上》李千金形象比较
20.论《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
21.论《西游记》中的妖魔
22.孙悟空形象之我见
23.谈《红楼梦》人物塑造中的衬托手法
24.杜丽娘·林黛玉·陈芸:明清小说中三个女性形象比较
25.从晚明社会思潮看《灌园叟晚逢仙女》的思想内蕴
26.论张养浩的散曲创作
27.论《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28.论鸳鸯与晴雯
29.初唐四杰的诗歌创作及其体现出的时代精神
30.论关汉卿杂剧中的小姐形象
31.杜甫诗歌的“诗史”性及其特色
32.白居易讽谕诗的价值及的特色
33.苏轼及苏门弟子的词之创作论
34.《水浒传》的传奇性之我见
35.晚唐五代词风格论
36.南宋辛派词人的创作及得失论
37.《桃花扇》人物论
38.试比较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与薛蟠人物形象异同
39.试论《红楼梦》中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个人情绪
40.试分析《红楼梦》中人物对话时所伴随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深入功能
41.试分析《水浒传》中林冲形象的典型性
42.试分析《水浒传》中三个英雄女性与三个反面女性在写法上的异同
43.试分析《水浒传》中宋江与李逵的关系及宋江杀李逵的悲剧特色
44.试论《三国演义》中人才与死亡观的冲突
45.试分析《三国演义》中作者塑造诸葛亮形象所用的创作手法
46.试分析《三国演义》中关羽性格悲剧及其对蜀汉形势之影响
47.试论“异质同构”现象在中国古典小说中人物塑造的典型性
48.比较分析唐传奇、宋话本、元杂剧相同题材中女性形象之不同点
49.试分析《西厢记》中崔莺莺性格中的矛盾冲突及其必然性
50.试论关汉卿戏曲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化
51.试分析元散曲创作与元杂剧创作在语言上的异同
52.试分析李渔“十部传奇九相思”对明清传奇创作题材选择上的概括性
53.试比较分析《西厢记》中崔张爱情与《牡丹亭》中杜柳爱情之异同
54.试论汤显祖传奇创作中“生”角的类型化现象
55.试论《长生殿》中背景描写对人物心理刻画的补充效果
56.试分析洪升创作《桃花扇》时对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统一手法
57.试比较分析元杂剧与明清传奇创作中人物道白的特点
中国现代文学
1.试析鲁迅小说的人物形象系列
2.鲁迅小说的叙事艺术
3.鲁迅小说中的忏悔意识
4.鲁迅小说中的女性世界
5.鲁迅小说的诗化特征
6.鲁迅与老舍国民性批判比较
7.老舍小说的京味特征
8.老舍小说的语言艺术
9.沈从文小说中的湘西世界
10.沈从文小说的抒情化倾向
11.论沈从文创作中的人性内涵
12.萧红小说创作的抒情色彩
13.郁达夫小说艺术论
14.废名小说的审美特征
15.废名小说艺术论
16.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
17.郁达夫小说中的孤独者形象
18.审美化的人生——张爱玲散文论
19.冯至诗歌中的现代意识
20.论艾青诗歌中的忧郁
21.《围城》新论
22.郭沫若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23.《女神》浪漫主义风格论
24.胡适与中国现代新诗
25.周作人散文艺术论
26.朱自清散文艺术浅析
27.冰心“小诗”简论
28.徐志摩散文艺术论
29.徐志摩诗歌中的意境
30.戴望舒与中国现代诗派”
31.曹禺戏剧的诗意特征
32.茅盾小说中的“现代女性”
33.巴金《寒夜》新论
34.鸳鸯蝴蝶派再认识
35.张恨水社会言情小说论略
36.论《金粉世家》中冷清秋形象
37.论《啼笑因缘》中樊家树形象
38.五四文学社团研究。
39.鲁迅作品研究。
世纪20年代“问题小说”研究。
世纪20年代“乡土文学”研究。
42.茅盾作品研究。
43.巴金作品研究。
44.老舍作品研究。
45.曹禺剧作研究。
46.沈从文作品研究。
47.张爱玲作品研究。
48.解放区文学研究。
49.赵树理作品研究。
50.郭沫若作品研究。
51.戴望舒诗作研究。
52.艾青诗作研究。
53.闻一多诗作及诗论研究。
找不到别的,只找到这个。学历最高的头领是公孙胜同学。公孙胜同学的博导是罗真人,且公孙胜一生都在学习,最后也必然成为一个罗真人般的大家。正因为公孙胜同学知识最多,所以最后才不愿意去攻打方腊,是最先退出108人的革命团体的。联想到之前,公孙胜几次退却返回二仙山深造,置梁山造反大业不顾,可见,其革命意志是不甚坚定的。 梁山学历分析: 1、宋江。毫无疑问,宋江是较有知识的一人,其文化程度甚高。宋江同学是刀笔吏出身,肯定得经常耍笔杆子,而且做押司这个行当,需要精通文字游戏,否则必定要被“潜规则”所伤害。所以,宋江肯定是有文化的,而且文化程度颇高,看他在浔阳楼所题的反诗就知道了,以古论今,感叹自己“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放今天,至少也是一研究生毕业的水平吧。但是,宋江只不过是个小小的押司,如果研究生毕业,肯定都得混到县令一级别,所以估计宋江是从三流大学中文系专科毕业参加基层工作,通过自学、旁听等手段,取得了管理学硕士的同等学力,然后再通过自己琢磨与工作历练,至少达到了厚黑学博士的水平。在宋江当上梁山一把手之后,可能会有一些三流野鸡大学会请宋江去做客座教授、管理学院院长之类的职务。 2、卢俊义。卢俊义同学,大地主出身,有学习的条件。在吴用智赚卢员外一回中,卢俊义曾经提笔写下吴用所口述的藏头反诗。所以卢俊义是会写字的,多少有些文化。不过可能卢俊义对数学的精通程度要比对文字好一些,毕竟人家是做地主的,要经常收租,算错了怎么办?此外,卢员外虽然会写字,可能也仅限于会写字而已,居然连吴用那首蹩脚的藏头反诗都看不出来,所以卢俊义的最高学历顶到天是高中毕业。 3、吴用。吴用同学是乡村民办教师出身。众所周知,现在教小学的都得正规师范专科毕业才行,这是最起码的。考虑到吴用同学从来没有做过什么像样的诗句,所以判断他的文化水平是师范中专毕业。当然,看吴用用兵,似乎多少掌握了一些兵法,这个可能是他自学或者业余爱好,如果他在参加工作之后没有参加成人高考,其学历还是中专毕业。 4、公孙胜。公孙胜是有文化的,学历非常高。公孙胜同学本科毕业于蓟州二仙山“紫虚宫神学院”。在取得学士学位之后,初出茅庐的公孙胜下山策划了劫生辰纲一案,随后在梁山落草,从事革命工作。在宋江窃取了梁山军事指挥权之后,公孙胜同学以看望老娘为理由,私溜回二仙山跟随导师罗真人继续攻读硕士学位直至打高唐州。高唐州一战是公孙胜也高廉斗法,也是公孙胜同学的硕士论文答辩。公孙胜大胜,硕士学位自然到手。在征辽之后,公孙胜不愿意再打仗,回到了二仙山跟随博导罗真人攻读继续博士学位,最终顺利取得“道科博士”学位。所以,公孙胜的学历是很高的,除此之外,罗真人还是道教泰山北斗,属于当代超级大师,所以公孙胜的博士学位比别人的博士学位更值钱。当然,公孙胜毕业于较为特殊的神学院,并不像统招统分的普通高校,这个要值得注意。 5、关胜。关胜同学是识字的,在宣赞向蔡京推荐关胜时,就说过关胜“幼读兵书”,张横偷营劫寨之时,也看到关胜在夜看兵书,看来关胜的文化程度不低。考虑到关胜家学渊博,有从小受到良好教育的条件,所以关胜最低也是陆军军校战役指挥系本科毕业。 6、林冲。林教头会自己写邮件,第一次是在发配前写休书(离婚协议书),第二次是火并王伦之后欲取林娘子上山,当时是写了封信让小喽啰带去。从这可见林冲是有文化的。除此之外,林冲雪夜上梁山之时,曾经在朱贵的酒店里题过诗,诗作水准还挺高。再者,林冲的父亲是林提辖,从林冲的日常行为可以看出来,林冲的家教不错,也是一知书达礼之人,所以其家中至少有条件供他读到高中毕业。高中毕业之后,林冲便参军了,在军队中表现出良好的个人军事素养,于是便被保送到陆军军校中,最后本科毕业回到军队,成了一名光荣的军队武术教官。 7、秦明。秦明文化程度不高是肯定的,书中没有写他读书、写字,但我们可以判断出来。秦明的祖上是军官出身,虽说他有学习的条件,但看他性格暴躁,且不像同为五虎将的关胜多少懂点兵法(至少会用围魏救赵之计),因此秦明最多是在军队子弟小学毕业,便再也不愿意读书了,家里人让他玩到十七八岁便让他参军了,随后顺利进教导队,提干,累功升到统制职位,也不错了。 8、呼延灼。又一名将之后,也是有学习条件的,但看呼延灼也是不懂兵法,只会用连环马,最后中计被擒,所以呼延灼的文化水平也不高,应该也是子弟小学毕业便参军去了,靠着他祖上威名及在军中的势力,最后升到都统制。有一些职业,只需要专业知识,不需要文化知识,像呼延灼同学,应该就是当时的驾校教练水平。 9、花荣。花荣是有文化的,是将门功臣之子,有学习条件,且在与宋江见面时,提到他听闻宋江出事,一连写了十几封邮件去探听风声,可惜都没有回信。据此判断,花荣文化程度不低。除此之外,花荣还是个帅哥,对阵之时也沉得住气,不像秦明等老粗,因此花荣的智商颇高,但花荣是个年少将军,很早就参军了,所以可能也就中专毕业。 10、柴进。毫无疑问,柴进是个比较有文化的人。像他这种身份的人,在现在,可能在幼儿园的时候便扔到国外留学去了,接受国外的先进管理教育,这样才好回来打理家产。不过宋朝时期,中国便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所以柴进不可能出国留学。综合判断,柴进应该是进昂贵的贵族学校就读,在高中前,便学会了打高尔夫、马球等贵族运动。柴进在读完高中之后,凭借着其历代祖上给大宋教育部及东京大学捐赠的奖学金基金,保送进国内第一流的大学东京大学就读,最后混到两个硕士学位(经济管理学及武术学),便回家族企业接班去了。不过柴进的武术硕士学位应该是注水的,体现在他的导师甚多,不过却多是欺名盗世之非,没什么真材实学。 11、李应。李应也是会写信的,曾经“双修生死书”,会写字,考虑到他是大地主出身,且将李家庄管理得得不错,所以也应该有经济管理学本科学位。 12、朱仝。书中多处描写朱仝,可惜并未描写朱仝识字。但朱仝是富户出身,有学习条件,只不过朱仝是个问题儿童,从小不学好,“只因他仗义疏财,结识江湖上好汉,学得一身好武艺”,所以朱仝应该是读到初中便辍学了。 13、鲁智深。鲁智深是接受成人继续教育的典型,值得梁山众多大老粗们认真学习。想当年,鲁智深饱受没文化之苦,在打死镇关西跑路的时候,居然不认得捉拿自己的榜文,还挤在人群中旁听,幸亏被金老汉拉出。毫无疑问,此时鲁智深是个典型的文盲。但是,在征辽班师时,宋江率部途经五台山,鲁智深上山看望师父,智清长老写了一首偈子,“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送给他,鲁智深“读了数遍,藏于身边”,可以看到此时鲁智深已经识字。而在鲁智深圆寂之前,“又问寺内众僧处,讨纸笔写下一篇颂子”,证明鲁智深此时已经会写字。颂曰:“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枷,这里扯断玉琐。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看起来像是打油诗,但其中玄妙无穷,妙不可言,短短三十来个字,栩栩如生地刻画了鲁智深的一生。从这儿可以看出来,鲁智深虽是文盲出身,在大宋旧军队中也没有参加扫盲速成班之类的学习,但是在加入梁山之后,在紧张的工作当然不忘努力学习,认真识字,最终取得了“青山大学”的毕业证书(注1)。可惜青山大学不是正规院校,不被大宋教育部所认可。 14、武松。武松肯定是识字的,且有较强的商业保护意识,看他血洗鸳鸯楼之后,手书八个大字:“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在此,武松充分表达了其对文字运用的熟练程度,巧妙使用“之乎者也”使短短八个字便能充分地概括了此次血案的凶手的凶残本质,同时不忘标注自己正是“打虎”英雄。所以,武松能在在李逵、解珍、解宝等打虎英雄中脱颖而出,也就不奇怪了。结合武松超强的杀手素质,因此判断武松为武术学校毕业(中专学历),且在毕业时荣获“优秀毕业生”称呼。与普通学生不同,武松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两项都较为出色。 15、董平。董平识字,且水平颇高。理由有三。其一,董平有较高的军事素养和个人作战能力。其二,读到描写董平一节时,我看到描写他“心灵机巧,三教九流,无所不通,品竹调弦,无有不会”时,脑子里便想到一个人,即《射雕英雄传》里的黄药师。黄药师可是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通的的大家。其三、董平有较强的商业保护意识,出战时,箭壶中插了面小旗,有一联曰:“英雄双枪将,风流万户侯”。综合判断,董平风流倜傥,至少有本科以上的学历,且在业余时间参加的学习小组不少。 16、张清。张清是用巧劲胜人的,喜欢打石头子,但枪法一般,这让我想起了当年的知青、后来的中国第一枚奥运金处于得主许海峰。根据判断,张清应该是从小就不好好学习,专门练习弹弓打鸟,后来觉得弹弓的准头没自己的手头厉害,就打了石头子了。张清是没有军队背景的孩子,所以应该是农村孩子,喜欢玩泥巴打弹弓,小学没毕业便辍学了,后来便参军,因表现良好,最终进了教导队,顺利提干,当上东昌府猛将。 17、杨志。杨志也没有写过字,但杨志是参加过大宋举行的正规高考的(曾应武举),而且顺利通过最后一关(殿试),当上了殿司制使官。查阅宋朝史料,北宋时武举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考试,杨志参加到了殿试一级。武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最高一级武举考试,其内容为先阅骑射而后试策。综上所述,杨志不仅有过人的本领,还有一定的军事理论与研究水平。不过,杨志的老祖宗杨老令公在军队中多少还是有些余威的,因此杨志通过高考,不一定全是靠本人本事,所以,判断杨志的水平应为大专。 18、徐宁。徐宁同学在书中亦无写字、吟诗作赋的描写,但徐宁同学是皇帝仪仗队队长(金枪班教师),所以至少有高中以上学历。 19、索超。索超应该是个半文盲,低级军官出身,若不是和杨志一场比武,也升不到中级军官(提辖)。加之索超性格暴躁,肯定也不爱学习,所以判断他应该读到小学三年级,中途还留级了两次,最终父母见实在不是读书的料,就让他辍学,送去参军了。由于身体素质出色,最终也提干当上个低级军官。也是时来运转,在梁中书面前得以和杨志比武,所以顺利和杨志一起升到中级军官。 20、戴宗。戴宗是个识字之人,远在江州之时,就和吴用认识。宋江发配江州之时,吴用曾经过一封信让宋江带去,戴宗见信是“从头读了,藏在袖内”,可见亦是识字且较为精细之人。不过,江州(江西九江)与山东郓城县相隔甚远,所以判断戴宗应该是吴用在读中专时的旧识,因此戴宗的文凭,应该也是中专级别。 21、刘唐。刘唐自己说自己“小人自幼飘荡江湖,多走途路,专好结识好汉。”用今天的话说,不是流浪儿,就是跟随父母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子弟,受教育程度肯定是有问题的,因此刘唐顶到天是个半文盲。 22、李逵。典型的文盲。家庭贫困,没有受教育的条件,也和鲁智深一样去听捉拿自己的榜文,且为人好勇斗狠,思维简单,性格暴躁,不具备学习的基本素质。 23、史进。又一个问题儿童,史太公说他“从小不务农业,只爱刺枪使棒”。这么看来,史进不连农业都不务,更不用说学业了。所以史进应该也是个文盲半文盲。 24、穆弘。穆弘是地主恶霸出身,专收保护费的。不过,相对于他的弟弟穆春而言,穆弘的涵养还算是好一些,因此判断穆弘是小学毕业,而穆春则只能是文盲的水平了。 25、雷横。雷横是铁匠出身,所以文化水平肯定不会太高,且功劳经常被朱仝抢去,显得智商有些问题。朱仝是初中毕业,雷横就只能是小学辍学了。 26、李俊。李俊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最后当上了泰国国王,威镇一方。判断李俊识字,是宋江在李立的黑店被麻翻时,李俊看公文才知道那正是宋江。此外,李俊雄才大略,虽然是梢公出身,但见识不凡,因此我判断,李俊的真正学历是小学毕业,但是像李嘉诚一样,李俊同学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善于总结经验,发现苗头不对时及时抽身而走,这一点,可不是学历能比得上的。因此李俊虽然是小学学历,后因其在社会大学中长期磨练取得了极其辉煌的个人成就,最终国内外一流大学纷纷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 27、29、31,阮氏三雄。阮氏三雄肯定是不识字的,这在他们一出场便交待了,在吴用在向晁盖介绍三阮的时候说到他们是“不通文墨的人”,因此三阮必是典型的文盲。不过吴用为何和三个文盲交往得这么深呢?我估计是吴用在三阮面前有充分的优越感的原因吧。 28、30,张横张顺兄弟。张横和张顺两兄弟,皆是从事黑社会工作。张横是单干,在浔阳江上开黑船、做私商,张顺呢,在江州就收众渔民的保护费。书中交待,张横要写信给张顺,托宋江带去,可惜不识字,只好让门馆先生来写,所以张横必是文盲。但张顺就不同了,虽然书中没写他是否念过此信,但在后来他取安道全时,效仿武松写下“杀人者安道全也”几个字,所以受教育程度比他哥哥要高。综合来看,张顺应该是初中毕业。我想,张横应该是辍学出来混黑社会收保护费,供其弟弟读书的吧。 32、杨雄。别看杨雄糊里糊涂,是石秀的反面,但他是文官世家出身,“因跟一个叔伯哥哥,来蓟州做知府,一向流落在此。续后一个新任知府,却认得他。因此就参他做两院押狱,兼充市曹行刑刽子”,知府一般都是文官,基于此,杨雄有受基础教育的条件。在后来大闹翠云山之前,石秀曾建议杨雄写一纸休书,这也是建立在杨雄识字的基础上。综合判断,杨雄至少有中专毕业的水平。 33、石秀。石秀肯定是识字的,而且水平还颇高。看那石秀,在与杨雄初识之时,杨雄的老仗人潘公要开个屠宰铺,要求石秀“掌管帐目”,石秀答应了。两个月之后,石秀感觉不太对劲,又“细细写了一本清帐”,可见,其水平至少是会计师级别的,所以石秀至少是财会学校(中专)毕业的。 34、35,解珍、解宝兄弟。两解是猎户出身,应该没有受教育的条件,所以两解应该是文盲。 36、燕青。先说燕青是个孤儿,是被卢俊义收养的,但学习条件甚好,“那人更兼吹的,弹的,唱的,舞的,拆白道字,顶真续麻,无有不能,无有不会。亦是说的诸路乡谈,省的诸行百艺的市语”,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精通多门外语,个人综合能力较强,文武双全。除此之外,其文字功底不浅,“拆白道字”,就是会拆字算卦,而“顶真续麻”则是宋朝时的一种文字游戏,就是后句首字必须用前句末字,后来就成为修辞格之一,发展到今天,又成了相声中的一种表演手法,端地厉害。除此之外,燕青在离别之时,手书一封辞别信留给卢员外,体现了其较高的文字能力。综合来看,燕青应该是中央音乐学院的高材生,同时在体育大学修相扑、在东京大学修中文,最终获得了N个学士学位。 介绍完了,该做工作了。我们来分析一下梁山上的天罡级别的头领的人口属性。 研究生(2人):公孙胜(4)、柴进(10)、 本科(5人):关胜(5)、林冲(6)、柴进(11)、董平(15)、燕青(36) 专科(2人):宋江(1)、杨志(17) 中专(6人):吴用(3)、花荣(9)、武松(14)、戴宗(20)、杨雄(32)、石秀(33) 高中(2人):卢俊义(2)、徐宁(18) 初中(2人):朱仝(12)、张顺(30) 小学(5人):秦明(7)、呼延灼(8)、张清(16)、穆弘(24)、李俊(26) 半文盲或无文凭(12人):鲁智深(13)、索超(19)、刘唐(21)、李逵(22)、史进(23)、雷横(25)、阮小二(27)、阮小五(29)、阮小七(31)、张横(28)、解珍(34)、解宝(35) 在半文盲或无文凭的12人中,鲁智深识字,索超、雷横小学辍学,多少有点文化,剩下的纯文盲只剩下9个人了:以下几个人:李逵、三阮、刘唐、史进、张横、两解,不过是9个人而已,占了天罡群体的1/4。按照老人家教导俺们说的“知识越多越反动,越没文化越革命”的标准,这9人应该是梁山上最坚定的革命团体了。由于四分之一的人口是绝对的少数派,因此梁山最终走上投降的道路也不可避免。 其实老人家的话也没有错,李逵、三阮、刘唐是公认的比较坚定的革命分子,而史进参加革命工作较早,算是革命先驱,因此革命意志也较为坚定。从这一点上来看,“知识越多越反动,越没文化越革命”并不完全是错话
2、林冲形象分析: 《水浒传》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有生活的依据,而且能够随着生活矛盾的发展,他的性格要产生变化。《水浒传》写林冲的性格转变,写得非常出色,有根有据。他为什么要变化?什么时候变化?都是从生活出发,这是《水浒传》的现实主义。《水浒传》中,林冲有一个突出的性格特点:能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不敢反抗。一般的小说,要充分地理想化的写一个正面人物,往往一开始就要写他的优点。但是《水浒传》不一样,林冲在《水浒传》里边是个响当当的英雄,了不起,作者是热烈地歌颂他的。可是一出场就写他的弱点,写他性格里边的弱点,不好的一面,就是能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 ⑴ “忍”之一: 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在光天化日之下,妻子被人家调戏,奇耻大辱,不能忍受的。所以他非常气愤地去了。“当时林冲扳将过来,扳着他的肩胛,却认得是本官高衙内,先自手软了”。“先自手软了”这五个字非常值得注意,这不是简单的、一般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而是一下子挖掘到人的内心世界。所以小说写林冲怒气未消,知道以后,扳过来,先自手软了。但是“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但是敢怒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打,他忍下了这口气。小说在这里写得非常好,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活动。 林冲与鲁智深此时的比较:鲁智深就不买账,鲁智深有一段话是响当当的,跟林冲形成鲜明的对比。他说“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去了”。一个是忍辱怕事;一个是疾恶如仇。一个是自己受侮辱、受压迫不敢反抗;一个是看见自己的朋友受压迫,就不能忍受,这两个人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⑵ “忍”之二: 接下来还是写林冲想苟安,忍。但想苟安也不能苟安,想忍也忍不下去。所以小说接着写高衙内又收买了陆谦,让陆谦把林冲的妻子到他家里面楼上。林冲得知后,“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径直奔到樊楼,前去找陆虞侯”。他拿起这个解腕尖刀不是去找高衙内,而是去找陆谦。也就说,林冲已经开始反抗了,但是他反抗的程度和范围有限。应该找高衙内,这里大概有两个意思。第一,还是怕高衙内,不敢惹他。前面说了,权且饶他这一次。这是第二次了,他又忍让了;第二,这是写林冲重义。就是说陆谦是林冲的结义兄弟,背信弃义,不讲义气的人林冲是最痛恨的。讲义气是林冲性格当中非常美好的东西,很宝贵的东西。这是他以后能够转变,而且转变以后革命性非常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⑶ “忍”之三: 林冲发配沧州以后,还是能忍,还是忍辱负重。小说这里写得非常精彩,他临走之前写了一封休书。这纸休书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写出林冲的善良,他替妻子考虑得很周到;另一方面也写出他能忍的性格,也天真幼稚。你以为写了一纸休书以后高衙内就不来了?照样来。所以这些地方,一方面写出他的善良,引起读者对他的同情,另一方面,引起读者对于罪恶势力的更加憎恨。⑷ “忍”之四: 刺配沧州,有一个情节:押监他的两个差人董超、薛霸,一路上虐待他,用烫水让他洗脚,连读者都不能忍了,他还是“忍”,后来走到野猪林,就是董超、薛霸受高俅、高衙内之托付要杀害林冲的地方。到这个时候了,而林冲一点都没想到可能要杀他(武松到飞云浦就已想到差人要杀他),你要捆就捆吧。换成另外的人,像鲁智深也好、李逵也好,在这种情景下绝不会这样说。鲁智深救下了他,要杀两个公人,林冲极力阻挡。这时他还是忍,不想反抗。 ⑸ “忍”之五: 到沧州牢营不久,他从李小二口中得知来了几个“尴尬人”,于是买了一把解腕尖刀,街上寻了几日不着,“心下且自慢了”,又“忍”过去了; 沧州牢营安排他到草料场,这是个阴谋,林冲浑然不知,还打算“待天晴到城中换个泥水匠修补”,“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还以为给他一个好的差事,到那儿去过得比较安稳。最后火烧草料场,他在山神庙里面听见陆谦他们三个人说话,要把他的骨头拣回去到高俅那儿去领赏。这时林冲满腔怒火一下子爆发出来,打开山神庙的门出去把几个人杀了,然后造反上山,由此就实现了彻底地转变。 小结:林冲走的道路是非常艰苦,林冲走了一个很漫长的、很艰苦的道路。作者写林冲的转变,它是有很多伏笔,譬如说他和陆谦是好朋友、结义兄弟,但是后来陆谦害他了,那么他就曾经跟陆谦讲:“贤弟不知,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在小人之下,受这般腌臜的气”。也就说,就是他在统治阶级的压迫之下,满腔不平之气。这个满腔不平之气,就是林冲能够一步一步向前迈进,最后实现了思想转变,造反上山的基础。他虽然是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是个中级军官,但是他一出场就是被压迫的。所以虽然是统治阶级里边的人物,但是他所处的地位和广大被压迫的人民群众有相通之处,这是他能够转变的一个基础。林冲能忍,宽容了压迫他、侮辱他的人,但是他的对手可没有放过他。一计不成,又生一计。那个社会的黑暗势力、罪恶势力,不断地向他紧逼而来,所以他非常不满的胸中,有一腔不平之气的。 几个梁山人物“上山”的比较: 林冲上山的过程就是从能忍到不能忍、从懦弱到坚强、从屈辱到反抗,这么一个转变过程。林冲上山是走了一个非常艰苦的道路。《水浒传》写人物,不同的英雄有不同的性格,上山走的是不同的道路。这个不同的道路是跟他性格有关系的,这个性格又是跟他的家庭出身、他的生活境遇有关系的。李逵上山是最痛快的,宋江是最曲折的,鲁智深是最爽朗的,爽朗跟痛快不完全一样;一点都没有瞻前顾后,凄凄惨惨切切,军官当不成就当和尚,和尚当不成就上山,非常爽朗。
是的我行fggv
他一开始是一个隐忍、耿直,对朋友义气,对上司软软。被朋友陷害后,林冲开始对前途产生了迷茫,但是没有放弃对朝廷的幻想或对有了反抗。有的勇气和信念,但是没有反白的决心。火烧山神庙,雪夜上梁山,使他性格最终改变,直率,坚强,耿直,骄傲。
疾恶如仇、武艺高强、勇而有谋
1、林冲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被逼上梁山。
2、生性耿直,爱交好汉。武艺高强,惯使丈八蛇矛。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六,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他的妻子被高俅儿子高衙内调戏,自己又被高俅陷害,在发配沧州时,幸亏鲁智深在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被发配沧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场时,又遭高俅心腹陆谦放火暗算。
林冲杀了陆谦,冒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为白衣秀士王伦不容。晁盖、吴用劫了生辰纲上山后,王伦不容这些英雄,林冲一气之下杀了王伦,把晁盖推上了梁山泊首领之位。林冲武艺高强,打了许多胜仗。
扩展资料:
林冲人物评价
名人点评
金圣叹: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业来,然琢削元气也不少。
王望如:林冲真天相者哉!钱买董超、薛霸打不死,钱买管营、差拨烧不死;柴进送他些钱可以逃生。自己撒散些钱可以逃生;
他人用钱害不得,自己用钱却救得;钱固有灵不灵也。李小二无钱,令妻阁后听说话,也可救得;自己不使钱,雪中庙前听说话,也可救得。不宁恨是,雪压草屋,而先沽酒;火烧草场,而先宿庙。每到山尽水穷,便两入天引手,古今豪杰处患难,从无如此凑巧。
后世评价
现代文学家聂绀弩写有多首咏水浒人物的七言律诗,其中咏林冲的一首《题壁》(全名即《题林冲题壁图寄巴人》)流传最广,其中有“男儿脸刻黄金印,一笑心轻白虎堂”这一名句。
鲍鹏山:林冲早期的表现,无一不是逆来顺受。但同时,他性格中也有忍辱负重的特质。他对下层百姓具有恻隐之心,是一个有正义感的将官,为人光明磊落、仗义疏财。他具委曲求全的忍耐性格、以牙还牙的报复心理、救弱济贫的侠义气概及谨小慎微的细致个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冲
林冲是个豪爽的人,好武成痴,喜爱舞枪弄棒,结识各界好朋友。他也是一个善良的人,从不用战斗力欺压柔弱,乃至针对暗害的他的官差也三番两次的宽恕,还将剩下的盘缠相赠。甚至是在梁山县落草为寇要交投名状时,还由于经过的全是贫困老百姓而苦等三天,差点儿失去了自身的最终一条生存之路。
林冲是个犹豫不决的人,当晁盖等人无路可走进山投靠,针对刘宏的挑三拣四却不敢说话,直到吴用使计使他认清了刘宏的真正相貌后,才一怒之下刀杀。再有就是高衙内戏弄自身的老婆,也不敢用战斗力维护,担心惹恼领导,导致自身妻离子散、判刑从军。在应对高俅这一仇敌兵败梁山县,却由于上海松江等人的阻止下不来凶手,失去复仇的最好好时机。
林冲或是个心胸开阔的男子汉大丈夫,在刀杀刘宏以后,晁盖等人一致要奉其为仿冒首领时,却决然将寨主王位交给管理能力更加出色的晁盖。
《水浒传》中,林冲有一个突出的性格特点:能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不敢反抗。一般的小说,要充分地理想化的写一个正面人物,往往一开始就要写他的优点。但是《水浒传》不一样,林冲在《水浒传》里边是个响当当的英雄,了不起,作者是热烈地歌颂他的。可是一出场就写他的弱点,写他性格里边的弱点,不好的一面,就是能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 ⑴ “忍”之一: 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在光天化日之下,妻子被人家调戏,奇耻大辱,不能忍受的。所以他非常气愤地去了。“当时林冲扳将过来,扳着他的肩胛,却认得是本官高衙内,先自手软了”。“先自手软了”这五个字非常值得注意,这不是简单的、一般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而是一下子挖掘到人的内心世界。所以小说写林冲怒气未消,知道以后,扳过来,先自手软了。但是“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但是敢怒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打,他忍下了这口气。小说在这里写得非常好,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活动。 林冲与鲁智深此时的比较:鲁智深就不买账,鲁智深有一段话是响当当的,跟林冲形成鲜明的对比。他说“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去了”。一个是忍辱怕事;一个是疾恶如仇。一个是自己受侮辱、受压迫不敢反抗;一个是看见自己的朋友受压迫,就不能忍受,这两个人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⑵ “忍”之二: 接下来还是写林冲想苟安,忍。但想苟安也不能苟安,想忍也忍不下去。所以小说接着写高衙内又收买了陆谦,让陆谦把林冲的妻子到他家里面楼上。林冲得知后,“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径直奔到樊楼,前去找陆虞侯”。他拿起这个解腕尖刀不是去找高衙内,而是去找陆谦。也就说,林冲已经开始反抗了,但是他反抗的程度和范围有限。应该找高衙内,这里大概有两个意思。第一,还是怕高衙内,不敢惹他。前面说了,权且饶他这一次。这是第二次了,他又忍让了;第二,这是写林冲重义。就是说陆谦是林冲的结义兄弟,背信弃义,不讲义气的人林冲是最痛恨的。讲义气是林冲性格当中非常美好的东西,很宝贵的东西。这是他以后能够转变,而且转变以后革命性非常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⑶ “忍”之三: 林冲发配沧州以后,还是能忍,还是忍辱负重。小说这里写得非常精彩,他临走之前写了一封休书。这纸休书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写出林冲的善良,他替妻子考虑得很周到;另一方面也写出他能忍的性格,也天真幼稚。你以为写了一纸休书以后高衙内就不来了?照样来。所以这些地方,一方面写出他的善良,引起读者对他的同情,另一方面,引起读者对于罪恶势力的更加憎恨。⑷ “忍”之四: 刺配沧州,有一个情节:押监他的两个差人董超、薛霸,一路上虐待他,用烫水让他洗脚,连读者都不能忍了,他还是“忍”,后来走到野猪林,就是董超、薛霸受高俅、高衙内之托付要杀害林冲的地方。到这个时候了,而林冲一点都没想到可能要杀他(武松到飞云浦就已想到差人要杀他),你要捆就捆吧。换成另外的人,像鲁智深也好、李逵也好,在这种情景下绝不会这样说。鲁智深救下了他,要杀两个公人,林冲极力阻挡。这时他还是忍,不想反抗。 ⑸ “忍”之五: 到沧州牢营不久,他从李小二口中得知来了几个“尴尬人”,于是买了一把解腕尖刀,街上寻了几日不着,“心下且自慢了”,又“忍”过去了; 沧州牢营安排他到草料场,这是个阴谋,林冲浑然不知,还打算“待天晴到城中换个泥水匠修补”,“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还以为给他一个好的差事,到那儿去过得比较安稳。最后火烧草料场,他在山神庙里面听见陆谦他们三个人说话,要把他的骨头拣回去到高俅那儿去领赏。这时林冲满腔怒火一下子爆发出来,打开山神庙的门出去把几个人杀了,然后造反上山,由此就实现了彻底地转变。 小结:林冲走的道路是非常艰苦,林冲走了一个很漫长的、很艰苦的道路。作者写林冲的转变,它是有很多伏笔,譬如说他和陆谦是好朋友、结义兄弟,但是后来陆谦害他了,那么他就曾经跟陆谦讲:“贤弟不知,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在小人之下,受这般腌臜的气”。也就说,就是他在统治阶级的压迫之下,满腔不平之气。这个满腔不平之气,就是林冲能够一步一步向前迈进,最后实现了思想转变,造反上山的基础。他虽然是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是个中级军官,但是他一出场就是被压迫的。所以虽然是统治阶级里边的人物,但是他所处的地位和广大被压迫的人民群众有相通之处,这是他能够转变的一个基础。林冲能忍,宽容了压迫他、侮辱他的人,但是他的对手可没有放过他。一计不成,又生一计。那个社会的黑暗势力、罪恶势力,不断地向他紧逼而来,所以他非常不满的胸中,有一腔不平之气的。 几个梁山人物“上山”的比较: 林冲上山的过程就是从能忍到不能忍、从懦弱到坚强、从屈辱到反抗,这么一个转变过程。林冲上山是走了一个非常艰苦的道路。《水浒传》写人物,不同的英雄有不同的性格,上山走的是不同的道路。这个不同的道路是跟他性格有关系的,这个性格又是跟他的家庭出身、他的生活境遇有关系的。李逵上山是最痛快的,宋江是最曲折的,鲁智深是最爽朗的,爽朗跟痛快不完全一样;一点都没有瞻前顾后,凄凄惨惨切切,军官当不成就当和尚,和尚当不成就上山,非常爽朗。
一、“义”——重义重情的好汉男儿的英雄本色 酒生儿李小二是个年轻人,以前曾经在东京的一家酒店里做事。李小二不该偷了店主人家里的东西,被店主人捉住了,要把他送官府治罪。林冲知道以后,尽管李小二和他不沾亲带故,但是林冲看到他是个青年人,还没有完全成人,偷东西也许有一些难言之隐,便主动替李小二向店主人求情,赔礼道歉,又自己掏钱偿付了店主人所丢失的物品,这样,使李小二避免了一场在小小年纪里就会留下严重创伤的官司。林冲又是一个做人须做彻,办事办到底的人,看到李小二没有盘缠,又打发给他一些钱,使他离开了东京,到外地去谋生。后来,李小二到了沧州,真的改过自新,和妻子开了一个茶酒店,做着正当的生意。林冲也许不会记得这件事,这反映了被林冲救助过的绝不止李小二一个人,也显示了林冲救人不图人回报的高尚品质。 林冲的“义”还表现在对梁山事业的“大义”上,当晁盖,吴用等人推他为梁山寨主,但是林冲执意不肯,后来在众英雄的推荐下,他才勉强答应坐了第四把交椅,这一义举,突出表现了林冲“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大义”之气,这是对他的“义”的最为深刻的表现。 二、“忍”——委曲求全的封建官吏的奴性表现 面对高衙内对妻子的调戏,林冲打了他一拳,但是在知道他是太尉高逑的公子,却害怕得罪上司委曲求全。后来林冲被陷害入狱,妻子无人照料,他劝其另行改嫁,表面上是为了妻子着想,但是没有去努力改变现状,以致自己家破人亡。 林冲在发配往沧州的时候,押送他的两个差役一路上对他百般折磨。给他带厚重的枷锁、让他光脚走路、给他吃很少的食物,甚至用开水烫他的脚。这一切林冲都毫无反应,顺受了对自己的折磨。后来走到野猪林,两个差役要杀他时,林冲还是一点警惕都没有,要捆就捆吧,要是换成其他的好汉,在这种情形下是决不会听天由命的。他到沧州后因为没有及时送给牢头银子被牢头骂做贼配军,一番话说的林冲哪敢抬头。等他骂完了,林冲去取了银两,陪着笑脸说:“差拨小哥,些小薄礼,休言轻微”。 上述的几件事充分表现出林冲的委曲求全的奴性。 三、“狠”——勇猛冷酷的盖世豪杰的凶狠手段 林冲武艺高强,作战勇猛,杀人手段狠毒,做事果断冷静,胆识过人,无不给人留下这样一种印象——“狠”的大气,“狠”的透彻,要么不做,一做就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来。而林冲的“狠”与他在逼上梁山前的极度的“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比起李逵,武松等人的一味的“狠”来,更显得林冲的“狠”来的到位,更富有张力。 林冲的“狠”表现之一就是他的勇猛,林冲武艺高强,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时就声名远播。在水泊梁山军五虎将中排名第二,这里应考虑排位的其他因素。说道林冲武艺高强,比较典型的有这样两个场面,一是“棒打洪教头”,二是“生擒扈三娘”。 林冲的“狠”表现之二是他的杀人手段的狠毒。这种“狠”劲在他被逼入绝境时就充分体现出来。特别是在“风雪山神庙”,就显示了他的这一特点。 林冲的“狠”表现之三就是他过人的胆识,做事作风果断冷静,总是在该出手时就出手,一出手就意义非凡。 总之,林冲独特的性格和栩栩如生的形象丰富了《水浒传》的英雄人物的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