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瑞水暖卫浴
有人做事喜欢拖延的原因有很多:1、觉得拖延产生的后果自己可以承受。2、导致拖延的事情吸引力太大,比如刷视频拖延了睡觉等等。3、做事的时候,没有用能够辅助自己的规划软件,比如敬业签,我们所有设置了提醒时间的个人便签内容,都可以在敬业签这款便签软件的时间管理模块中看到,并且按照超时、今日、明日、未来,这四种类型进行了区分和排列,通过这样的规则所展示出来的内容,我们就可以更加明确地观察到事情的轻重缓急,更便于工作或学习上的管理和调整。
成都囡囡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有的人总是比约会的时间晚到一点,作业总是要拖到deadline,年初信誓旦旦制定好的计划,到了年末却一项还没有完成。人为什么做事情总爱拖延?我认为有以下三点原因:
性格因素
有的人性子急,做起事来风风火火。而有的人则遇事不惊,喜欢一切慢慢来。性子急的人总想把事情一下子全部搞定,而慢性子的人则更喜欢拖延,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完工。很难讲两种性格的好坏,我认为,只要不误事,就都没问题。
没有时间规划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般人做事,都会有个大致的规划,把任务划分到每个小的时间点,这样比较不会误事。而没有时间规划的人,在前期会过度放纵自己,而后期又会熬夜加班,把自己弄得很赶,这种就不是很提倡了。
自身能力不足
我们常常发现,当面对自己不喜欢或者说不会做的事情的时候,我们更爱拖延,这归根究底是一种逃避心理。我们习惯性地把这种压力后置,企图享受暴风雨前的宁静,这种其实更不好。因为有事情压在心头,玩也玩不好,心里总是惦记着这件事,那还不如即刻着手,先把最难的部分搞定,后面的就更坦然,也更不会有畏难心理了。
总的来说,小事还可拖延,大事千万不要拖延,免得因小失大,自己心中要拿捏好尺寸。
再遇见67
拖延是我们对失败、成功、控制、疏远和依附的恐惧,是我们逃避现实压力的一种策略。 拖延从根本上说并不是一个自我时间管理的问题,也不是一个道德层面的问题,而是一个心理问题 ,此外它还受到一些生理因素(如注意力缺陷紊乱,执行功能障碍等)的影响。因此,解决拖延,仅仅参加时间管理的培训是不够的;你也无需因拖延给自己或他人背上沉重的道德十字架。你要做的是,在本书的指导下,找到根源,然后对症下药。 本书作者简·博克(Jane B. Burka)和莱诺拉·袁(Lenora )根据亲身经历对拖延作了一次详尽而认真的探索。 在本书中,作者从行为、心理以及生理层面为我们解读了拖延问题。 已有研究表明智力和拖延没有关系,所以你不该有拖延是低智商的表现,而高智商的人不会有拖延问题的想法。事实上,每个人都有推迟一些最终无法逃避的事情的经历,这似乎是一个普遍的人性弱点。 人们经常不知道如何辨识真正的拖延,有时候我们并不是拖延,只是因为精力不足延后处理一些事情。拖延让一部分人痛苦不堪,而有一些人却过得安然无恙,并认为拖延不是什么大问题。所以要弄清拖延是否成为了你的问题,其中一个办法就是 看它是否让你烦恼、不安。 拖延给一部分人造成了巨大的精神折磨,从愤怒、后悔到强烈的自我谴责和绝望感。拖延甚至会影响到你的工作、学业、家庭以及人际关系。 当拖延症患者开始一项新任务时,期间会有一连串的思绪、情感和行为波动影响着他们,他们的表现呈现出许多共性,被称为“拖延怪圈”。 其过程大致如下:“这次我想早点开始。”—“我得马上开始。”—“我不开始又怎样呢?”—“还有时间。”—“我这个人有毛病。”—最后的抉择—“我永远不会再拖延!”。对拖延者来说,这样的过程是让人崩溃的,因此很多人会下定决心不再踏入拖延的怪圈,甚至发誓一定要早点开始,并控制情绪,按照计划完成任务,但是下一次任务开始时,拖延者还是很可能会踏入这种怪圈循环。 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学派认为,个 人的问题源于内在的精神冲突,这些冲突多与早期经历有关,并且潜藏于潜意识中 。拖延,可能是开始于你童年的经历,同时是你自我保护的一种防御机制。 认知行为理论则认为, 适应不良的行为和情绪,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 。因此,拖延者们之所以拖延,是由于他们有自己的信条。 这些信条通过潜意识操纵我们的行为,如果你认为事情必须做到完美,认为成功是危险的,认为合作是一种屈服,你就会一直把事情拖着,直到觉得准备好了才愿意去做它,你希望对事情有绝对的掌控感。在巨大的社会竞争压力下,人人都渴望成功,拖延产生的原因正是这样, 拖延者害怕他们的行为让他们陷入麻烦,甚至想通过拖延,让其他人无法看清他们脆弱的一面 。 很多拖延者害怕被他人评判或被自我评判,害怕自己付出最大努力还是做得不够好,这种恐惧失败的心理让一部分人衍生出了拖延症。 完美主义者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适应型,一种是适应不良型。 很多拖延者是后者,他们对自己的要求很高,但却不信任自己,当他们对自身的要求与自己的表现产生矛盾时,他们更容易自责,更容易感到低落,因而常处于低自尊的状态。 完美主义的拖延者往往对自己期待过高,不切实际,不愿面对自己的失败。 其实, 人们在面对失败时,通常有两种不同的心态,固定心态和成长心态。固定心态 认为智力和才能是与生俱来的,成功是为了证明个体的能力,努力是缺乏能力和才智的体现,所以拥有这样心态的人无法接受失败;而 成长心态 则认为能力是不断成长发展的,通过努力,个体可以提升自我,变得更加优秀。这样的心态可以让个体获得更多的自我认同感。因此,当你发现自己陷入完美主义的心理旋涡时,不妨停下来,提醒下自己,转变观念和心态,然后再继续前行。 每个人对成功都有自己的定义,有人将成功定义为“及时追随目标”,也就是说无论何时,只要我们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会感到自己是成功的。而拖延者往往不能及时追随自己的目标,所以他们常常让自己陷入沮丧失望的状态。 恐惧成功往往隐藏得更深一些。 成功意味着改变,而改变却往往带来莫名的恐惧,因为对于未知的事情我们往往会假设一些并不存在的风险。 这是人类趋利避害的本性使然,但是,当你认识到这些,那些恐惧成为了一戳即破的纸老虎。要不你试试? 对于每个人来说,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我们也应明白,在这个世界中我们还需要遵守不是由我们制定的规则,并顺应别人的需求。那些掌控感强烈的人或许会抗拒任何人对他们的要求, 拖延成了他们获得掌控感的一种反射式的反应,利用拖延来让自己获得掌控感。 这个过程是不自觉的,因为与你埋藏在潜意识里的经验相关。一旦觉知,你需要警醒自己,这种抵制的冲动是针对真实的被控制,还是只是那个没有长大的小孩想任性一把,弥补当年缺失的自我控制感。如果是后者,请你轻轻告诉TA:亲爱的,不要怕,这里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通过回忆你儿时的经历,你可能会了解到为什么很多拖延者把别人看成是控制欲很强的对手。很多拖延者都是在一个不鼓励自主探索的生活环境下成长的。童年时期他们被严加管束,他们的个人习惯也被严加干涉,不断的批评让他们丧失信心,太多的限制压制了他们的自发性和创造力,渐渐地, 长大后他们企图自主独立时,便以一种难以调控的拖延行为表现出来了 。 拖延的人常用行动来宣告:“我是一个拥有自主权的人,我会按照自己的选择行动,没有必要按照他人的要求来做事情”。 自我价值感 = 能力(具有独立性,反对受控制) = 表现(通过拖延,我说了算) 这里的拖延不仅仅是为了争夺控制感,也是为了自身的自我价值感和自尊,或许正是由于如此强大的动机,很多拖延者才会如此顽固地不愿意改变。 拖延可以保护一个人免受他人的评判,也可以让自己免于与他人的斗争,甚至还可以调节与他人的亲疏关系。而与他人维持舒适的社交距离,对一个人心理上的安全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不过心理舒适区因人而异, 跟人太亲近或太疏远都会让人感到不舒服,人们会努力调节,把自己拉回心理舒适区,而拖延成了一部分人维护自己心理平衡的一种策略。 古希腊人认为时间有两个方面:钟表时间和沉浸时间。 钟表时间即客观时间,是由钟表和日历来衡量的。客观时间可以预知但不可更改。 此外,每个人对时间都有自己独特的感觉,也就是 主观时间 。当我们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事情里时,感觉时间过得飞快,比如流逝的假期和愉快的约会时间。 主观时间的一个变体是“事件时间”,它指围绕一个事件的发生、发展而定位个体的时间感。 对于拖延者来说,他们的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常常处于严重冲突之中,他们有时候不愿认识到他们的时间观念和钟表时间有着巨大的差别,所以在他们身上经常发生追赶任务截止日期的情形。 对于时间的主观感受也是构成我们自我认同感不可缺少的部分,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时间观念,而不同的时间感会给我们的人际关系带来危机。 实际上,我们对时间的独特感受受到生物因素、家庭环境以及文化因素的影响。人体的“时钟基因”控制着我们日常生活的生物节律。拒绝接受客观时间,并想按照自己的时间感和方式处理问题,这样势必会造成拖延进行需要做的事情,因为拖延让你有了一种可以掌握时间、掌握他人、掌握现实的全知全能感。但不管你如何挣扎,你都无法摆脱钟表时间的客观规则。 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津巴多提出,人们是参照基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不同坐标来感知时间的。如果时间感失衡,就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麻烦。有些人喜欢将事情设定在很远的将来,那么它会给人一种不真实感,反而使定下的目标显得不那么重要;相反,一些时间很近的目标则会让人觉得时间非常紧迫。 人们往往会急于去做眼下的事情,而不做对未来很重要的事情,行为经济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称之为未来折扣 。 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着的。 我们需要意识到任何我们经历的事情都是发生在当下的一刻。你此刻的状态会影响到对过去的回忆,也会影响到对未来的展望,而过去发生的事情也会影响你当下所做的决定。一部分人的拖延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过去闯入了当前的环境,比如人们在做决策时犹豫不决,这很可能是受到过去经验的影响。过去的成长环境、人际关系都会影响你现在甚至将来的为人处事。 拖延像是一个让你回顾过去的信号,不过不管你过去经历了什么,这些生活事件已然发生,你要做的是从过去的教训中思考现在和未来。对于个体来说,我们需要承认和接受主观和客观时间,学会和时间和平相处,并有能力在两者之间自然地过渡和转换。 ① 大脑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人们的大脑是一个动力系统,它在不断变化和不断修正之中,大脑有一种重组能力,我们称之为“ 神经可塑性” ,大脑可以打破旧的神经联结,建立新的神经联结。外界的刺激(比如我们的生活经历)可以激发我们神经元细胞的生长,通过刺激神经递质的传递,促使一些神经元细胞不断增长,在连结度上不断紧密化。 ② 无意识的感受 大脑里的一些脑区控制着我们的情绪。有时候你可以很清楚地意识到一些事情为什么会引发你当时的情绪,但也有很多情绪发生在我们意识之外。原始刺激让大脑保留着刺激所引发的感受,如果拖延者想要克服拖延的话,他们必须忍受某些不舒服的感觉,比如恐惧和焦虑。 ③ 潜伏记忆的影响 我们恐惧的都是早已发生过的事情,这些潜伏记忆或者说早期记忆,在三岁前就埋藏在我们的大脑中,但那个时候负责记忆存储的海马体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我们可能无法清楚地记得这些潜伏记忆,但早期岁月留下的痕迹经常会被无意识地激活。恐惧、羞耻、内疚和自责都是过去记忆的产物,不管你是否记得是什么东西触发你的情绪,你只能努力发挥理性思考的能力,采取积极的行为来转变这种情绪。 ④ 联结的通路 当你在一些不知如何处置或者令人不适的事情上拖延时,你的潜伏记忆会激发你强烈的情绪反应,与此同时你还卷入了一场怎样看待自己的挣扎中:你有能力吗?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吗?已有研究显示, 低自尊也是拖延症的一大原因,而你如何看待你自己以及你如何处理你和他人的关系在婴儿时期便打下了一个基调。 婴儿时期与父母的联结关系会影响你之后的行为。那些婴儿时期受到父母忽视或无缘由责骂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表现得不自信,也更容易产生拖延问题。 ⑤ 左逆转 大脑的左侧额叶与我们的同情、关照等情绪有关,而主管一些负面情绪的脑区则主要位于我们脑中的右半球。友善地对待自己,会激活大脑相应的脑区,从而提高个体抗压感,让自己处于健康的情绪状态。此外,体内的一些激素如后叶催产素有助于人们调整社会关系和对他人的情感依赖,所以通过触摸(如按摩)或者某些食物(如巧克力)刺激增加后叶催产素的分泌,可以让个体保持良好的状态。 人们产生拖延的四个主要因素是:①对成功所需的能力缺乏自信。②对要去完成某个任务有反感心理:认定做事的过程中会遭遇很多困难,结局也会很惨。③目标和回报太遥远了,感受不到对我有什么意义。④无法自我约束,例如容易冲动和分心。 ① 执行功能障碍 执行功能是指个体有效地控制思维与行为的一系列高级认知能力,就像企业的执行官控制整个企业的运作一样。它的主要成分包括注意力控制、认知弹性、目标设定和信息处理。这些要素可以具体细分成下面的功能:启动任务、维持注意力、抑制冲动(在行动前有所思考,而不是马上行动)、注意力转换(可以弹性地转换关注焦点)、流程记忆(记得计划、指令和以前学到的知识)、情绪控制、材料组织、自我监测、时间管理、计划(可以按照次序考虑问题,并作出规划)。 ② 注意力缺陷紊乱 注意力缺陷紊乱症(ADD)的三大核心症状是注意力分散、冲动和焦躁不安。我们常说的儿童多动症就是一种注意力缺陷紊乱,这些行为与个体的基因、生物因素以及外界环境刺激有关。注意力缺陷紊乱的人的抑制功能出现了问题,他们经常无法专注地做一件事情,此外他们的时间感也与正常人不同,这些都是导致他们产生拖延的原因。这个时候,我们只能通过医学的帮助才能改善这部分患者的情况。 ③ 抑郁症:倾向和变种 抑郁是一种很常见的情绪问题,按严重程度来分,可分为典型抑郁、轻微抑郁、慢性抑郁和心情不佳。长时间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兴趣和目标,甚至会引起个体内环境的变化。出现抑郁症的人,他们大脑的神经递质、血清素或多巴胺会失去平衡,严重抑郁的个体还可能会永久性地改变大脑的某些结构,抑郁时间越久,对大脑结构的损伤也越严重。那些因为抑郁导致的拖延问题(比如懒惰、嗜睡、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患抑郁症的个体最好及早寻求药物治疗和咨询治疗。 ④ 强迫症 强迫症也是拖延症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有强迫症的个体在做一件事前会不断地列出事情的优势和劣势,或者重复做查看门是否被锁之类的事情,他们的大脑总是陷入一种无法停止的程序中。正常而言,大脑的某个脑区(眶额前皮层)会激活产生对错误的担忧,事情不妙时,会有脑区(扣带回)激活,命令机体作出某些行为,当危机解除后,(尾状核)脑区会负责调整,恢复常态。强迫症患者的大脑中负责感知危险的脑区一直处于活动状态,因而使他们一直处于恐惧焦虑状态。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巨大的压力,压力会让机体产生压力激素,并可能破坏我们大脑的某些结构。经常处于赶工状态的拖延者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长此以往,便陷入了一种焦虑的恶性循环。 ⑤ 生物节律 个体自身的生物时钟、生理周期(比如月经周期)都可能会影响我们的行为。此外,我们的睡眠质量也会影响我们的大脑功能,从而最终影响我们的行为。 你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成就了现在的你,也造就了可能患有拖延症的你。 前文讲到可能导致拖延症的生物因素,接下来就从我们所处的后天环境因素来谈谈拖延症。毋庸置疑,我们所处的家庭环境和文化环境会影响我们的行为。 ① 家庭关系 家庭是一个塑造我们价值观、人生态度和信念的重要环境。早期的生活经验对个体未来行为的影响非常重要。我们如何为人处事、如何面对挫折都与我们的家庭教育息息相关。 那些在经常对孩子施加压力,怀疑孩子能力,企图控制孩子或者与孩子处于不健康依恋关系,故意疏远孩子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人,容易患有拖延症。 ② 自我认同 作为一名拖延者,他们从拖延行为中获得的自我形象是不尽相同的。有的人把拖延当成是一种笑料,他们常用拖延的故事来取悦自己的朋友,他们认为拖延把他们塑造成一个“可爱的小丑”;一些拖延者把自己塑造为“圣人”的形象,他们把照顾别人作为自己生活的价值和目标,自己的事情却一拖再拖,他们似乎是在无私地帮助他人,事实上却是为了让自己有一种被需要的感觉,并且可以回避自己的生活;一些自称“文艺复兴者”的拖延者,他们沉迷网络、沉迷书籍,却没有把精力放入自己需要做的工作上;甚至有一些拖延者想当“奇人”,刻意制造出最后关头拼命工作,最后转危为安的情形;还有一些拖延者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拖延,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想要怎样的生活,生活庸庸碌碌,如同游戏中的“白板”一样没有方向。 一般来说,可操作性的目标包含以下四个特点: ① 可观察性 :别人无法观察到你的内心感受,如果要让目标可观察,就需要将目标行为化。 ② 具体性和特殊性 :拖延者的目标往往比较模糊,比如“我要改变我的生活。”,那种远大的目标并不能让拖延者的生活得到改变,如果拖延者想达成这样的目标,他需要将目标具体化,比如具体到整理房间,何时整理,如何整理的细则。 ③ 可以被分解成几个小的步骤: 你或许听过类似“脚踏实地”的话,事实上,目标不论大小,要实现它们就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将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再细分成一个个明确的小步骤,然后逐步完成目标。 ④ 第一步可以在五分钟内被完成 :拖延者总是将目标理想化,他们总以为时间和精力都是无限的。因此作者建议把最开始的目标简单化,从几分钟的小目标开始,如果不断坚持,最终它将帮助我们走向成功。 ① 预留享乐时间 提前做计划确实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提前做计划,你就有机会以相对冷静的头脑处理事情。但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计划并不是让你的每分每秒都被任务占据,你也需要为自己预留一些放松的享乐时间。 ② “非计划”日程表 不可否认的是,很多人制定日程表,却从来没能真正地去实行过他们的计划,所以他们非常失望,最后放弃了这种做法。心理学家费雷博士发明了一种方法,来追踪那些不属于必做事情的时间轨迹,他创造了 “非计划的概念”。“非计划”日程表通过倒排时间的方式,把你拉回“客观时间”的轨道。 具体做法是:先列出一张7天*24小时的大表,然后将你必须做的事情填上,包括吃喝拉撒、在路上的时间、必要的家务时间、成块的工作时间等。当你在达成目标的方向上工作了多长时间,你就在“非计划”日程表上把它标记出来。最后你标记的时间越来越多,你的成就感也势必逐渐增加。 ③ 记录和奖赏 当你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之后,你可以在非计划日程表上划掉该项任务,记录你的进步。此时,你不需要再发誓自己什么时候开始工作和在工作上花费多少时间,你的非计划日程表可以时刻提醒你需要完成的任务。有研究表明,这样的自我监测有助于增进工作时间和提升工作成就。 练习判断时间;预防意外打扰;委派任务。将事情分为轻重缓急,然后把你的时间集中于最紧急的事情;不要太分散精力;找到你的最佳时间;学会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取得认知上的平衡;享受你的自由时间。 我们不能直接拒绝的时候,可能会通过拖延时间来间接拒绝。要做出拒绝或接受的决定有时候是一项非常艰难的挑战。在这个时代,我们拥有更丰富的产品、信息和选择,正因为对“更多”的贪恋,我们失去了一些重要的事情,更少的休息日,更少时间和家人在一起。在“更多”的压力下,拖延成了一部分人逃避压力的策略。 ① 学会接受有益于你的人和事。 ② 学会拒绝那些没有意义的追求。 运动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健康,并改善我们的情绪,让我们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运动还可以刺激我们大脑中某种生长因子(脑源神经营养因子)的释放,让我们的大脑处于健康的运作状态。当你在处理棘手的问题,或者做事毫无头绪的时候,可以在着手处理任务前适量地做一些运动,还可以邀请朋友与你一起运动或者报名参加一个你感兴趣的运动项目,这样的社交对你的生活是很有益处的。另外,你还可以参加一些大脑智力运动类的游戏,运动是优化大脑功能最有效的方式。 正念是指时刻对周边的环境不带判断地保持有意识的觉察。目前很多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者非常推崇“ 正念减压 ”法,通过静坐冥想,不断调整呼吸状态,保持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让人获得身心上的解放。此外,正念还有一些衍生的方法: ① 神圣停顿法 :当你觉得焦虑、担忧、内疚的时候,你需要停下来,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呼吸和状态,放松紧绷的神经,有助你平静下来继续工作; ② 心能调整技术 :通过刻意调节心跳节奏(把手放在胸口,专注地调整呼吸和心律)可以给人带来一种和谐和充满能量的感觉; ③ 贝森放松技巧法 :运用腹式呼吸缓慢均匀地吸气吐气,并重复一个让你觉得放松和安静的单词,如“平和”等。 保持健康良好的生物节律,减少咖啡因、酒精药物等的摄入,积极参与社交活动或者饲养一只宠物,都会让你的身心保持良好的状态。不过你也需要小心,这些方法也可能会成为你拖延的借口。 患注意力缺陷紊乱和执行功能障碍的个体在自我约束控制方面出现了问题,难以控制冲动和干扰,正是引起拖延的主要因素。对于注意力缺陷和执行功能障碍的患者来说, 执行提示点 (一个自身之外某些东西,能够提示你应该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干什么)非常关键,它还是让拖延者选择逃避的节点。 在文化转换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文化转变,转变涉及复杂的心理、社会和情感经验,一些人无法适应这样的挑战,最后采取拖延和回避的方式来处理这些让他们感到苦恼和不适的经验。书中作者给出了几点有用的建议:① 建立社会联系;② 发展你的“大学知识”;③ 关注时间;④ 学会说和写当地的语言;⑤ 坚持超越障碍;⑥ 跟家庭保持联系;⑦ 考虑约见治疗师; 1、不起作用的态度 ① 说“只管做”,这样的话对拖延者来说简直和威胁一样,我们早已听惯了鸡汤,这样的鼓励丝毫不起作用; ② 啰嗦和成为监工,当一个人不断被提醒需要做什么的时候,反而会遏制他前进的脚步; 责备、嘲弄或者使用极端或夸张的后果加以威胁,这只会让拖延者更加回避; ③ 自己做,除了少数的情况,你绝不能让拖延者丝毫不费努力,直接代替他们做事情,因为这样只会强化他们渴望被拯救的期待; ④ 说“我早就告诉你是这样。”,事后诸葛亮的做法就像是在伤口上撒盐,这样的感觉我想你也曾体会过。 2、起作用的态度 ① 培养成长心态,让培养拖延者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生活是一个过程,任何事情都是一次实践机会,我们要享受事物本身和过程的乐趣,而不只是注重结果; ② 保持你个人的立场,拖延者的问题并不是你的问题,作为独立的个体,你也要关注自己的感受,你不能期待你可以改变一个人; ③ 注意神经认知上的差异,正确地认识拖延症,因为拖延也可能是个体执行功能存在问题; 协作态度,与他们达成协议,平等地对待他们,以及了解他们的需求; ④ 对自己的策略保持弹性,如果你现在的方法对拖延者无效,那么请换一种方式; ⑤ 记住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不要一味只想消除拖延症,而忽视对彼此关系的维护,想清楚在一段关系中什么对你才是最重要的。 3、与患有拖延症的孩子打交道的特殊技巧 ① 帮助你的孩子设定小目标。 ② 帮助你的孩子识别时间:如学会预测完成一件任务的时间,学会看钟表等。 ③ 设置清晰的限定和结果:建议定下一份协议。 ④ 对孩子的每一步成长提供相应的奖励。 ⑤不要代替孩子去完成任务,时刻记住这是谁的事情。 ⑥ 尊重孩子对于独立自主的需求。 ⑦ 如果你或者孩子身上有完美主义倾向,请与之作斗争。 ⑧ 谈论恐惧:与孩子交流对恐惧的感受。 ⑨ 以倾听者的姿态来聆听孩子要告诉你的事情,而不要一味评判。 ⑩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发展,观察是否存在需要治疗的情况。请主赐予你力量,去改变你所能改变的; 请主赐予你勇气,去接受你不能改变的; 请主赐予你智慧,看清这两者的差别。
上海大徐
拖延症最恐怖的不仅是工作和学习上效率变低
更重要的是它会给你带来深深的挫败感
这种挫败感会让自己变得不自信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逐渐地害怕失败遇事能逃避就逃避
从而会导致拖延症越来越严重的结果
拖延和等待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压垮一个人斗志的东西要知道回避不能解决问题你若越是不自信便越是会焦虑
那怎么解决拖延症呢?
下面为你提供几条建议
如果你立即行动起来
好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件难事哦
一·认识起因
当你开始按计划处理任务时,要注意什么时候拖延的念头会慢慢爬进你的头脑中。如果你发现自己有“我现在不想做这个"或是“我还有别的时间做这件事”这样的念头,你就要认识到你要开始拖延了。不要顺从自己的心意,最后用几分钟时间草草完成任务。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一旦开始动手,其实完成任务比想象得要简单。
二·目标分解
面对强大的工程,应该把它分成几个步骤来完成,一旦制定了计划细化完成这个任务所需的几个步骤,以自己的方式慢慢做起来。其次把你想要做的事情减少,把目标变为离自己更近、更容易的短期目标,这也会提升你的成就感,让你更容易完成任务。
三·转变思维
许多拖延之所以改不掉,是因为我们对自己没有正确清晰的认识,一开始就给自己设定过高的要求,最终致使自己无力完成,因此换一种思维也是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如:
① 把"这个任务太大了",变为"这个任务我可以每天做一小步"。
②把"我今天必须完成",变为"我今天要开始做"。
③ 把"我必须完美",变为"我也可以是平凡人"。
四·自我原谅
拖延的痛苦,是一种无力感,是一种被掩藏着却抹不去的焦虑与绝望。如果你不原谅自己,一直都陷入深深的自责中,实际上是在不断的强化拖延,如果自我原谅,起床迟就迟了,起码还有剩下的时间可以工作、学习,心理坦然,工作也容易展开。
五,借助工具
这个对我来说是最有用的,通过工具提醒唤起自己的负罪感,然后就能去做自己的事情了,我用过好多还是一个微信的提醒助手好用,你们直接去微信搜『小提醒助手』就可以,它是一个微信提醒的公众号,可以直接在微信里提醒你,你可以设定需要提醒的事情,到时候就可以推送提醒了。
它还可以参加打卡,和别人养成好习惯
拖延症本身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拖延症患者不愿意打破拖延的状态一直在拖延的怪圈里徘徊不前
青春的时光是短暂的 每分每秒都值得我们去珍惜摆脱拖延立刻行动开始自律生活按时完成工作尝试着自己去创造打败疲惫生活的英雄梦
鸡汁小笼包包
现在大部分人都有拖延症,一件事情做着做着就不想做了,或者拖到最后才做,整个人陷入陷入一种焦虑和低效的状态。这其实对我们长期工作和职业规划很不利,这是因为如果我们不能够尽早完成一件事情,可能心里一直会觉得有一桩事情要处理,就会影响我们后续工作状态和心理状态。所以我们想要治疗拖延症,要知道拖延原因是什么:
第一,你认为这件事情不重要。但是这件事情其实对于你完成目标是有一定重要性,如果想要改变拖延症,你首先要透彻意识到这件事情重要性,并且能够列举出一些重要性点,这样就能够帮助自己尽快完成一件事情;
第二,你没有做好时间规划。如果你没有提前做好时间规划,开始行动之前就会花费多长时间。做好规划之后,你是心中有数的,不管做任何事情先要把时间提前规划好,把要做的事情列举下来,这样在执行的时候就更加有方向和目标,自然也就能够快速的完成。如果总是漫无目,自然就会碌碌无为。
总之,我们要想克服拖延症,首先要意识到这件事情我们为什么要去做?而且要知道做这件事情能我们会带来什么好处,这样就会触动自己尽快去执行。除此之外,如果我们觉得做一件事情势必要完成并且带来一个完美结果,我们就要提前做好规划,并且按部就班把这件事情完成。当每一次战胜一点困难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越来越棒,也就会越来越有信心。
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有拖延症,情况愈演愈烈,所导致的负面影响也随之扩大,下面我将介绍五个方法,让我们一起告别拖延症! 一、制定计划 1、我们不需要事
无论是对学习课题的学习,还是对第二天要交的作业,拖延已经成了许多学生的常规生活方式。不论是等到学习课题截止日期前一天晚上才开始学习,还是到晚上10点才开始做明天
Update: 文末有斯雯、吴小静、胡奎和段一邦根据本文萃取的方法论卡片,嫌文章太长的可以直接拉到底部。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每次deadline
这是我每天一篇文章的第154天 我们都知道拖延是不好的,但是为什么我们总是无法做出改变呢?有哪些避免拖延的时间管理方法呢?我们应该如何利用我们的身体来提升行动力
不要焦虑,前期就是这样,你没有五六版的流程,怎么能顺利毕业,不要不毕业答辩想象的太恐怖,放松心态一定能过的。十个里面也就抓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