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89

我们家懒格格
首页 > 期刊论文 > 小学生感恩教育研究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小胖子老头

已采纳

内容挺宽泛的,应该是非常容易好写的吧。

355 评论

哎唯巴蒂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每当我听到这首歌,便感慨万千。我要感谢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感谢爸爸妈妈对我的养育之恩,感谢爷爷奶奶对我的无微不至地的关怀,但我最感谢老师们对我辛勤的培养。从我们到了上学的年龄走进校园起,老师就和我们有了紧密的联系。我们永远忘不了走进校门的第一次,是多么地高兴、快乐。原来是老师和蔼的微笑,温和的话语就像快活的音符一样奏出美妙的乐章,让我们如痴如醉。就这样,老师在我们心里播下了快乐的火种,校园里时时响着我们清脆、明亮的声音。那是怎样的一种幸福啊!于是,我们感受到的一切欢乐因老师的爱而起。老师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正是这样,苦心培育我们的老师教我们如何做人,怎样处事。当我们早学习上骄傲时,他们在叮咛:同学们,别忘了要继续努力呀;当我们在学习上失败时,他们在鼓励:别灰心,成功是从这里开始的。是您--光荣的人民教师,让我们学会如何面对困难,如何感受生活,如何珍惜幸福,如何自我发展。您不仅带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更重要的是教会了我们要学着去感恩别人。虽然我们只是一轮初升的太阳,我们也要学着释放温暖,更要怀着对老师感恩的心去思考、行动,毕竟老师为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在这样的时刻,我代表全体同学,向我们尊敬的老师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亲爱的老师,因为有了您,我们才会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无知儿童成长为现在的阳光少年。您肩负着神圣的使命,您肩负着祖国的未来,您肩负着民族的昌盛,您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在您的抚爱下健康成长,在您的关注下奔赴远大的前程。因为有了您,就有了一个特别的节日--教师节。从此,全社会就多了一份对您深深的敬意与关注,我们看到和感受到了您的伟大和平凡。您的伟大在于创造世界,播种未来;您的平凡在于无私奉献,无怨无悔。“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我们的老师心境的真实写照。 敬爱的老师,我把您比作绿叶,我把您比作红烛,也颂不尽您的奉献和成果啊!您不是绿叶却在滋养绿叶,您不是红烛却能照彻心灵,因为在我们眼睛里映射出的永远是您的身影。您把我们生命的每一个音符,都镀成世界最美的颜色。从此,我们的心像大海一样磅礴。我真想取出串串爆竹,放出串串祝福,用绚丽的火焰为我们的老师唱支心歌。真诚地祝愿老师幸福快乐,快乐幸福。这时,我真想大声对同学们说:当我们拥抱成功,享受喜悦时,别忘了我们老师都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感恩老师。最后,让我们真诚地说声:“谢谢!”老师给我们的太多太多了,我无法用我贫乏的语言来表达,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老师,谢谢您!”

106 评论

魔女小楠

如何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摘要:感恩教导能加深大学生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情绪,有利于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观,顺利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加壮大学生的感恩教导工作是高校教导工作者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导的必定请求,也是造就大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必定路径,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同样也具有奇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教导;和谐社会;建设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美德,然而时至今日却日渐为当代大学生所遗忘。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疏忽可贵的亲情、友谊、师生情,从而表现出必定程度的精力“真空”。这种现象折射出长期以来我国感恩教导的缺失。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壮大学生的感恩教导刻不容缓。 一、加壮大学生感恩教导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之一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重要领导干部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究班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部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心,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需要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无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然而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对如何找到待遇好的工作、如何享受生活成了众多大学生关心的热门话题,而对于如何承担责任、奉献社会他们却很少涉及。一些人总是抱怨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亏欠”,却不想自己给予了他人和社会什么。为了虚荣心,他们不愿谈及受过国家和他人的赞助。每个大学生只有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心、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强烈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力,只有对家庭、他人和社会常怀感恩之心、常留感恩之意、常存感恩之情,才干增进全部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当前感恩教导的缺失 目前,作为大学生道德教导重要组成部分的感恩教导显得十分单薄,尚需大力加强。 1.家庭教导偏失。国家经济发展了,国民群众生活富饶了,加上现在基础上都是独生子女,父母不仅为孩子创造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条件,更为他们供给了众星捧月的生活气氛。只要儿女过得好,父母再苦再累也心甘甘心,根本不求什么回报,使本来应为双向互动的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情绪,成为仅是父母对儿女无私奉爱的“单边举动”。在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强烈愿望需要去博弈实现的背景下,父母对孩子最大的盼望就是学习成绩优良。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似乎就能“一俊遮百丑”。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更多地停留在物质层面,很少涉及精力领域,尤其是缺乏对子女感恩意识的造就和教导。父母的过度宠爱,使不少孩子对来自长辈的爱麻痹了,成了不懂感谢、不愿感谢、不会激动的“冷淡一代”;孩子过火依附父母,使他们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现在有许多孩子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肆意糟蹋父母的血汗钱,养成了唯我独尊、骄横任性的坏习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父母应教导子女不能只会吸收爱,更应懂得爱的反馈和回报。从小造就孩子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是家庭教导的必备内容。它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健康的心态,也是一种社会进步、 现代文明的体现。 2.学校教导不足。多年来,我们的教导更多地是在关注升学率和就业率,教学成绩成了学校的唯一寻求,甚至主宰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一价值取向的影响下,育人变得更加微不足道,感恩教导很难本质性地进人中学教导教学领域。学生在考人大学后,又将重心放在专业技巧的控制上,关心最多的是就业问题。一些高校过于重视教导的功利性,而疏忽了教导的育人功效。学生自私自利、缺乏修养、情绪冷淡,这与高校德育落实不够,尤其是疏忽感恩教导有关。感恩教导本来应当成为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广泛的情况是感恩教导在中学、大学校园中被疏忽甚至被遗忘了,这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既然中学感恩教导没有落到实处,高校德育理应补上感恩教导这一课。高级教导必须以学生的“成人”为出发点,让学生“成才先成人”,努力造就“有德又有才”的接班人,这是高校德育的重点所在,也是感恩教导必须加强的重要原因。 3.社会环境负面影响。现在社会上各种不良影响的增长,社会风气的败坏,奉献社会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报答,给涉世之初的大学生带来了不少负面效应。感恩是中华民族的精良传统,也是社会主义道德教导的一项重要内容。全社会应掀起一股感恩教导的热潮,提倡、弘扬感恩文化,共同营造知恩报恩的好风气,从而使人们在感恩的气氛中共同走向和谐。只有人人怀有感恩之心,处处心生感谢之情,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才会拉近,世界也因此才会多一分阳光、少一点冷淡,我们对年轻一代的教导才会更加有效。总之,加壮大学生的感恩教导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是学生感恩教导最重要的三个环节,只有实现家庭教导、学校教导、社会教导三者有机联合,做到“三位一体”,互相连接、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才干形成合力。 三、加壮大学生感恩教导,提升大学生基础道德素质 和谐社会不但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更是人与人的和谐。生活在社会大家庭里的大学生们,受到许许多多恩泽,有国家的造就,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亲友的关爱,他人的服务,陷入困境时好心人的救助等等。大学生只有学会感恩,才会少些抱怨、仇恨和反抗,多些宽厚、友善和快活;才会对生活寄以盼望,对别人施以爱心,对工作报以敬意,对社会予以回报;才干在社会中与人和谐相处。常怀感恩之心,常行报恩之举,应当成为每个大学生的行动准则。我们应当通过感恩教导,建立起知恩图报的社会风范,让这个世界充满友爱,以期实现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三大和谐。 1.大学生对父母的养育应怀有感恩之心。我们每个人从呱呱落地的那一天起,就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父母的爱。生育我们的母亲,用甘甜的乳汁一天天将我们养大,养育我们的父亲用宽厚的肩膀将我们高高地托起,让我们看见外面的世界,父爱如山,母爱似海。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给予我们爱最多的便是父母。因此,我们首先要感恩父母。对父母的养育,我们应心存无尽的感恩与报答之情。如果连父母的养育之恩也漠然置之,又如何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爱、来自社会的体恤、来自祖国的造就? 2.大学生对师长的教导应有感恩之意。当今社会,尊重教师已成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 的重要表现,反响着全社会的精力文明程度。然而,在大学校园里,课间不擦黑板、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已不是个别现象;有些同学见了老师擦肩而过不打招呼,如同陌路人;对老师的辅导答疑,连句“谢谢老师”都不会说的学生并不鲜见;更有甚者还给老师起外号。教师是人类文化的流传者,在人类文化的继承发展 中起着桥梁纽带作用。在学生的成长中,无不凝结着教师的辛苦劳动。今天的大学生更应当像毛泽东当年尊重、感谢徐特立那样,来尊重、感谢自己的老师,要学会尊重老师的人格、尊重老师的劳动及尊重老师的创造。 3.大学生对社会的救助应存有感恩之情。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每个人只有懂得感恩,才干懂得尊重他人,创造自我价值。感恩是人性善的反响,是文明社会最基础的道德准则。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感恩精良传统的国家,大学生更应懂得“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些经典诗句的真正涵义。每个大学生都应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努力塑造完善人生,努力把孝心献给父母,把关心献给他人,把爱心献给社会,把忠心留给祖国,把信心留给自己。

253 评论

yy瘦胖纸

人与人的有效沟通不外乎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吧?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也不例外。然而,当前在经济社会的冲击下,许多人不仅观念改变了,连情感意识也日趋淡薄了。当今的在校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很多孩子为人处世根本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只是一味地从自己的个人利益出发。可见学校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传授知识上,而是还要帮助教育人们懂得做人的道理。我认为,学生来到学校是先来学做人的,其次是学习知识。毕竟人生的杠杆是精神,精神的支点是感恩,只有有了感恩的思想,人才能焕发出无穷的力量。 一、奏响生动的乐章我认为,感恩教育必须从小学生抓起,让他们懂得在感激父母养育之恩的同时,也得学会了感激他人。可是,当今的一些青少年不懂得感恩,不仅表现在对待父母的养育之恩,也表现在其他方面。比如老师的教诲之恩,亲朋好友、社会贤达的相助之恩等等。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确,孩子们有些不良行为并非是在进入学校之后才养成的。显然,对小学生的感恩教育需从小抓起,这样才能奏响了和谐社会的生动乐章!二、构建爱的氛围我曾经在公交车站看到这一幕:好些人在排队等候上车。此时,来了一位母亲带了一个4岁左右的男孩子,母亲边教育孩子要遵守秩序、依次排队,边在留意公交车的到来。不一会儿,公交车进站了,一些人便蜂拥而上,结果那对母子根本上不了车。事实告诉我们,社会中这样的事例多了,无形当中就对孩子们造成了反面教育,时间久了,孩子反而会认为母亲的教育使自己吃亏了,他也会加入那群人的行列。所以说社会感恩教育已刻不容缓了,懂得感恩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能知感恩也是懂得真善美,分辨是非的最起码的觉悟要求。对于孩子的感恩教育来说,移情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借助于电视、图书等媒介的力量,引导孩子观看以关爱、善良、正义等内容为主题的作品,多给孩子读一些以互助友爱为主题的童话故事,还可以把孩子身边发生的事编成故事讲给孩子听,熏陶培养孩子的感恩之情。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增强和视野的扩大,还可以引导孩子将感恩之情从熟悉的人迁移到一些陌生的人身上。比如引导孩子关心贫困地区儿童的生活,尝试用零花钱给灾区人民捐款,在车上给老人让座,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等等,培养孩子心怀感恩万物的品质。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以身作则成为感恩的榜样,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如:当我们叫学生把作业练习本搬到班级时,不是认为理所当然,而是向那位学生表示了最真挚的感谢,在班上表扬了这位学生的助人为乐精神,学生脸上写满了幸福,同时也看到很多羡慕的眼光。教师,作为感恩教育的引导者之一,应该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同他们一起喜怒哀乐,以心换心,畅谈理想,体味人生,憧憬未来,达到心灵相通。学生由教师的理解、尊重和关爱中,体验到尊严感和幸福感,从而提高自我教育和学习的能力,进而得以完善自我,并从心里敬重和爱戴教师。感恩教育便收到了实质性的效果。三、谱写动人的篇章中国古语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古人尚且明白的道理,我们更该知晓并付诸于行动。一个人的成长,要感谢父母的恩惠,感谢国家的恩惠,感谢师长的恩惠,感谢大众的恩惠。感恩不但是美德,感恩还是一个人为人的基本条件!“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谁都有窘迫的时候,窘迫的时候施人以援手对被救者是一种帮助,对施救者也是一件乐事。因此,我们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形成“滴水恩,涌泉报”的感恩心态,让学生在爱中成长,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施恩,让它回归现实生活,教育学生从点滴做起,在生活中实践感恩。再者,教育学生要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学会感恩,先要学会知恩,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的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要让学生懂得,只有知道感恩的人,他的一生才会少了许多怨天尤人的不平。总之,要让学生成为常怀感恩之心的人、懂得感恩、懂得报恩的人。要让学生知道“心中有春天的人,身外才会有春天;懂得播种春天的人,才会收获春天。所以,我们要感激父母给了我们这一次生命,让我们能来到这个世界活过一次;感谢老师,教给了我们知识,让我们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感谢朋友,给了我们友谊,让我们在生命的旅程中不再孤独。”当然,我们教师更应该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更应该把体现感恩的行为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才能发挥成;我们中华传统美德才能发扬光大;心灵与心灵才会碰撞出耀眼的火花;人与人的心才能更好地交融;社会才能更加的和谐!

337 评论

相关问答

  • 小学生感恩教育论文答辩稿题目

    小学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参考)序号 论文题目1 浅谈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及其发展2 福建小学地方性课程中加入方言文化课的构想3 教师教学风格对小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

    新民娜姐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小学生感恩教育研究论文

    内容挺宽泛的,应该是非常容易好写的吧。

    我们家懒格格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小班幼儿感恩教育研究论文

    幼儿园感恩节主题教育活动总结3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那么

    我是怖怖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感恩教育的论文题目

    感恩的范围很广,所以首先我们要明确我们感恩的主体是谁,即我们感恩的对象是谁。是感谢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的父母,还是感谢教书育人的老师,亦或者是感恩生活中对于我们伸

    晚上吃白片 6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幼儿感恩教育研究论文

    一、经典诵读法 经典诵读对幼儿人格塑造、传统美德的形成、礼仪情操的陶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培养孩子今后做胸怀壮志的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将中国古代的

    beibeidesignwang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