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审稿期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审稿期

发布时间: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审稿期

一般情况下,没有退稿有邮件通知现在的学院学报人手忙不过来,就是忙得过来,也没有退稿有邮件通知学院学报 稿件,一是本学院的,但要照顾有合作的兄弟学院的稿件...建议阁下不妨电话咨询 ...

A、学术期刊论文27、2009,《中国互联网上的民意表达》,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4月号。26、2009,《多重比大小:地方官员的隐蔽治理逻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2期。25、2008,《香港观察:一座城市治理背后的制度与文化因素》,《北大商业评论》第11期。24、2008,《中国互联网内容监管的行动逻辑——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中国研究》第4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3、2008,《不确定的繁荣:对中国30年变革的政治学解读》,香港《鼎》秋季号。22、2008,《现代政治的合法性:获得与丧失》,《甘肃行政学院学报》第2期。21、2008,《“国家防火墙”:中国互联网的监管逻辑》,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4月号。20、2008,《中国互联网内容监管的预期与效果——事实及评价》,《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第2期。19、2008,《契约:交易伦理的政治化及其蔓延》(张凤阳/李永刚),《文史哲》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08年第4期转载。18、2007,《公共生活中的代表:角色与行动》,《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第5期。17、2007,《协商:在权力专断与投票解决之间》,《甘肃行政学院学报》第3期。16、2007,《中国互联网内容监管的变迁轨迹——基于政策学习理论的简单考察》,《南京工业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2期。15、2007,《公共生活中的妥协:必要与可能》,《探索》第3期。14、2006,《多元利益诉求下的信任危机——西方“代表制”的现实困境》,《南京大学学报》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07年第4期转载。13、2006,《中国乡村治理结构的历史变迁及其内在逻辑》,《公共管理高层论坛》第3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2、2006,《宽容:一种政治哲学的解读》,《开放时代》第5期。 《新华文摘》2006年第22期论点摘编。11、2001,《未完成的任务——写在思想的境界关站之后》,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第1期。10、2000,《腐败的文化传统溯源》,《开放时代》第10期。09、1999,《网络控制对后发展国家政治生活的潜在影响》,《战略与管理》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00年第2期转载。收入鲍宗豪主编《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7月版。08、1999,《互联网络与民主的前景》,《江海学刊》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1999年第6期转载。收入陈卫星主编《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7月版。07、1999,《互联网与国家安全》,《社会科学》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图书馆学、信息科学》2000年第1期转载。06、1999,《政府形象建设的政治学思考》,《南京社会科学》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1999年第5期转载。05、1999,《全球化进程中的经济民族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2期。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创刊号(1999-7)摘要转载。04、1999,《当代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主义》,《社会科学》第12期。03、1999,《电子化政府的理念与现实》,《中国行政管理》第11期。02、1999,《公共政策评价的困境——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两难》,《江西行政学院学报》第4期。01、1998,《当代民族主义及其未来趋势》(第二作者,与陈晓律教授合著),《史学月刊》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民族研究》1999年第3期转载。B、专著及著作章节05、2009,《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专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获江苏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1)。04、2006,《政治哲学关键词》(30万字,撰写其中10万字),张凤阳等著,江苏人民出版社。该书获江苏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7)。03、2006,《乡镇机构改革探索——背景、趋势与对策》(副主编,24万字,撰写其中4万字),季根章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02、2003,《网络传播概论》(副主编,25万字,撰写其中2万字),杜骏飞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01、1998,《中国政府形象战略》(100万字,撰写其中5万字),胡宁生等著,中央党校出版社。C、书评、时评与学术随笔10、2008,《2008暑假阅读推荐书目:政治学》,《南方周末》7月3日。09、2008,《抚慰伤痛的香港社会运动》,《南方周末》4月3日。08、2008,《共同为民主建设加油》,香港《大公报》1月10日。07、2007,《香港住房政策的隐蔽逻辑》,《南方周末》12月6日。06、2005,《理解政治文明的三个维度》,《博览群书》第4期。05、2005,《香港日记》(续篇),《大学人文》第2辑,广西师大出版社。04、2004,《香港日记》,《大学人文》第1辑,广西师大出版社。03、2000,《电视与社会》,《中华读书报》10月15日。02、2000,《互联网与政治生活》(合作),《半月谈》第5期。01、1999,《从科索沃危机看美国世界战略》,香港《大公报》学术版5月26日。《科学时报》1999年6月1日大部转载。D、其他02、2004-2006,《南方周末》《视点》版“网眼”栏目主持人之一。01、2004,《南方周末》写作版“网游日志”专栏。

他们是有的。(我投过)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定稿会

A、学术期刊论文27、2009,《中国互联网上的民意表达》,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4月号。26、2009,《多重比大小:地方官员的隐蔽治理逻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2期。25、2008,《香港观察:一座城市治理背后的制度与文化因素》,《北大商业评论》第11期。24、2008,《中国互联网内容监管的行动逻辑——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中国研究》第4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3、2008,《不确定的繁荣:对中国30年变革的政治学解读》,香港《鼎》秋季号。22、2008,《现代政治的合法性:获得与丧失》,《甘肃行政学院学报》第2期。21、2008,《“国家防火墙”:中国互联网的监管逻辑》,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4月号。20、2008,《中国互联网内容监管的预期与效果——事实及评价》,《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第2期。19、2008,《契约:交易伦理的政治化及其蔓延》(张凤阳/李永刚),《文史哲》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08年第4期转载。18、2007,《公共生活中的代表:角色与行动》,《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第5期。17、2007,《协商:在权力专断与投票解决之间》,《甘肃行政学院学报》第3期。16、2007,《中国互联网内容监管的变迁轨迹——基于政策学习理论的简单考察》,《南京工业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2期。15、2007,《公共生活中的妥协:必要与可能》,《探索》第3期。14、2006,《多元利益诉求下的信任危机——西方“代表制”的现实困境》,《南京大学学报》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07年第4期转载。13、2006,《中国乡村治理结构的历史变迁及其内在逻辑》,《公共管理高层论坛》第3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2、2006,《宽容:一种政治哲学的解读》,《开放时代》第5期。 《新华文摘》2006年第22期论点摘编。11、2001,《未完成的任务——写在思想的境界关站之后》,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第1期。10、2000,《腐败的文化传统溯源》,《开放时代》第10期。09、1999,《网络控制对后发展国家政治生活的潜在影响》,《战略与管理》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2000年第2期转载。收入鲍宗豪主编《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7月版。08、1999,《互联网络与民主的前景》,《江海学刊》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1999年第6期转载。收入陈卫星主编《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7月版。07、1999,《互联网与国家安全》,《社会科学》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图书馆学、信息科学》2000年第1期转载。06、1999,《政府形象建设的政治学思考》,《南京社会科学》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公共行政》1999年第5期转载。05、1999,《全球化进程中的经济民族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2期。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创刊号(1999-7)摘要转载。04、1999,《当代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主义》,《社会科学》第12期。03、1999,《电子化政府的理念与现实》,《中国行政管理》第11期。02、1999,《公共政策评价的困境——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两难》,《江西行政学院学报》第4期。01、1998,《当代民族主义及其未来趋势》(第二作者,与陈晓律教授合著),《史学月刊》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民族研究》1999年第3期转载。B、专著及著作章节05、2009,《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专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获江苏省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1)。04、2006,《政治哲学关键词》(30万字,撰写其中10万字),张凤阳等著,江苏人民出版社。该书获江苏省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7)。03、2006,《乡镇机构改革探索——背景、趋势与对策》(副主编,24万字,撰写其中4万字),季根章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02、2003,《网络传播概论》(副主编,25万字,撰写其中2万字),杜骏飞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01、1998,《中国政府形象战略》(100万字,撰写其中5万字),胡宁生等著,中央党校出版社。C、书评、时评与学术随笔10、2008,《2008暑假阅读推荐书目:政治学》,《南方周末》7月3日。09、2008,《抚慰伤痛的香港社会运动》,《南方周末》4月3日。08、2008,《共同为民主建设加油》,香港《大公报》1月10日。07、2007,《香港住房政策的隐蔽逻辑》,《南方周末》12月6日。06、2005,《理解政治文明的三个维度》,《博览群书》第4期。05、2005,《香港日记》(续篇),《大学人文》第2辑,广西师大出版社。04、2004,《香港日记》,《大学人文》第1辑,广西师大出版社。03、2000,《电视与社会》,《中华读书报》10月15日。02、2000,《互联网与政治生活》(合作),《半月谈》第5期。01、1999,《从科索沃危机看美国世界战略》,香港《大公报》学术版5月26日。《科学时报》1999年6月1日大部转载。D、其他02、2004-2006,《南方周末》《视点》版“网眼”栏目主持人之一。01、2004,《南方周末》写作版“网游日志”专栏。

尚虎平,管理学博士,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职高专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全国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厦门大学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江苏省廉政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搜狐博客“政策”栏目特约名博博主,人民日报特约理论评论员,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特约观察员”。《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公共管理导刊》等学术期刊编委会委员,《财经研究》、《公共管理学报》、《四川大学学报》、《华东经济管理》等CSSCI期刊和《甘肃行政学院学报》等专业期刊审稿专家。研究方向:政府绩效管理、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曾在Social Behavior & Personality、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 Science、《中国社会科学报》、《管理世界》、《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国软科学》、《改革》、《科研管理》、《科学学研究》、《公共管理学报》、《社会科学》、《财经研究》、《财经科学》、《中国科技论坛》、《武汉大学学报》、《四川大学学报》、《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中国行政管理》、《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经济日报》等国际、国内刊物与报纸以第一、唯一作者发表政府绩效类论文80多篇,其中被SSCI、EI、ISTP、ISSHP、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校文科学术文摘等数据库全文转载、检索36篇;在国际、国内著名出版社出版政府绩效评估研究专著3部。

专著:《中国制造业服务化—概念、理论、路径及其社会影响》,清华大学出版社,20万字,论文(均列第一作者或者独著):管理、经济与制造战略领域[1]《服务型制造的兴起及其与传统供应链体系的差异》(一作),《软科学》CSSCI, 2008年第4期[2]《服务型制造在大型制造企业的应用实践》(一作),《科技进步与对策》CSSCI,,2009年第5期。[3]《服务型制造的概念,问题和前瞻》(一作),《科学学研究》CSSCI,,2010年第1期。[4] 《服务型制造的产生和政府管制的作用——对山寨机产业发展的思考-基于山寨机视角》(一作),《管理评论》CSSCI,2011年第1期。[5]《服务与制造的大讨论及服务型制造的提出—基于主要工业国家的历史观点》(一作)CSSCI,《管理学报》,2010年第11期。[6]《服务型制造模式下的一种新的质量观及评估维度》(独著),《生产力研究》CSSCI扩展,2013年第9期。[7]《外贸对于中国制造业产业发展的影响》(一作),《统计与决策》CSSCI,,2008年第5期。[8] 《跨国公司的演化和连续性战略调整-基于过度增值细胞扩散的生物学视角》(一作),《软科学》CSSCI,,2008年第12期。[9] 《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的国内学术界探索-回顾及展望》(一作),《科学学研究》CSSCI,,2008年Z1期。[10] 《汇率变动对中国制造各行业出口的影响——基于调节变量的实证研究》(一作),《科学学研究》CSSCI,,2009年第2期。[11] 《社会成本框架下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新内涵-基于North框架》(一作),《软科学》CSSCI,,2010年第5期。政治、社会、公共管理领域[1] 《群体性事件的演化与治理.基于西方社会运动理论和集体行为理论的视角》(独著)CSSCI,《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4期。[2] 《民主与集中的分界——基于交易成本的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独著),《学术界》CSSCI,,2011年第2期。[3] 《从诺斯的“开放介入社会”理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独著),《马克思主义与现实》CSSCI,,2011年第2期。[4] 《“善治”概念的核心要素分析——一种经济方法的比较观点》(独著),《理论与改革》CSSCI,, 2011年第5期。[5] 《网络社会治理的若干关键理论问题及治理策略》(独著),《理论与改革》CSSCI,,2013年第3期。[6] 《行政体制改革中的管理问题与政治问题——基于组织变革和流程再造视角的分析》(独著),《中国行政管理》CSSCI,2013年第9期。[7] 《社会演化中的自稳定、不稳定与临界稳定机制——发展中的自我强化路径与国家富裕》(独著),《经济社会体制比较》CSSCI,2014年第1期。[8] 《网络社会的基本特性及其公共治理策略》(独著),《甘肃行政学院学报》核心,2014年第3期。[9] 《网络社会时代的政府组织结构变革》(独著),《甘肃行政学院学报》核心,2015年第3期。[10] 《“小官巨贪”现象分析及对策探讨》(独著),《领导科学》核心,2015年第25期。[11] 《基于网络社会特性的中国网络社会有效治理》(独著),《行政管理改革》核心,2015年第9期。[12] 《网络社会时代传统政府的生存与转型》(独著),《中国治理评论》,2014年总第6期。[13] 《网络社会:通向自由抑或奴役》(独著),《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15年第1期。[14] 《网络政治动员对国家安全的冲击及应对策略》(独著),《南京社会科学》,CSSCI,2016年第1期。[15] 《中国公共管理体系的核心逻辑及与其他体系的对话》(独著),《甘肃行政学院学报》核心,2016年第1期。[16] 《网络经济-跨越计划与市场》(独著),《经济社会体制比较》CSSCI,2016年第2期。[17] 《网络社会对传统国家安全的冲击及对策》(独著),《上海浦东干部学院学报》核心,2016年第2期。[18] 《网络社会公共治理的十大关键问题》(独著),《学习时报》,2013-04-22[19] 《从美国金融监管变迁看行政权力的“放”与“管”》 (独著),《中国经济时报》, 2016-01-13[20] 《拓展网络空间的立法形式》(独著),《学习时报》,2015-12-24[21] 《发展分享经济 实现分享发展》(独著),《中国经济导报》,2015-11-24[22] 《如何实施网络强国战略》(独著),《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12-15[23] 《缩短“正义距离”》 (独著),《学习时报》,2015-03-16[24] 《打通政务信息孤岛》(独著),《学习时报》2015-05-25[25] 《大数据时代的潜在风险与监管》(独著),《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08-11[26] 《网络治理需适应新的空间域态》(独著),《学习时报》,2015-11-30[27] 《互联网+时代的变与不变》(独著),《学习时报》,2016-2-29主持/参与重要项目[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的管理研究”(70433003) 协助主持,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陕西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2] 服务型制造基本理论的原创研究项目,是该理论国内最早的核心研究者之一。[3] 科技部软科学课题“中国制造服务业的发展规划” 协助主持,并负责基本理论报告的撰写。[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分析” 主持人,中国博士后基金政治学一等资助项目,2010年度。[5]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变迁”,主持人,中央编译局科研项目,2011年度。[6]中国政府创新数据库及研究“,主持人,中央编译局科研重点项目,2012年度。[7]“网络社会的若干基础理论”,主持人,国家行政学院院级科研课题,2012年度。[8] “网络政治动员与国家安全维护研究”,主持人,国家行政学院院级咨询课题,2014年度。[9]今“网络社会的基本特性及公共治理策略”,主持人,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2014年度。[10] “互联网+政府治理创新”,主持人,国家行政学院院级科研课题,2016年度。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初审审查中

不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投过三次,三次都是在终审的时候通知转投《西部法学评论》,当然果断拒绝。其实这几篇都是在好几个c16刊物上都走到了终审的文章。客观来讲,其投稿程序虽然透明,每一步都能在系统上看到,但是投稿难度确实远超过了自己的预期。最后一次通知我转投《西部法学评论》时,编辑告知说《学报》每年收稿数量在2300篇左右,但能见刊的只有几十篇,其中还有一些是约稿,所以除非文章质量、选题价值、创新程度、外审意见等方面都很好而且符合刊物的用稿取向时,稿件才会最终录用。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甘肃政法学院学报》排名2008年度“复印报刊资料”法学期刊全文转载量第9位;《甘肃政法学院学报》荣获“第二届全国百强学报”称号并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甘肃政法学院学报》获“甘肃省优秀期刊”荣誉称号;《甘肃政法学院学报》入选2006年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甘肃政法学院学报》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2004年、2006年连续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目录,2008年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目录。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期刊级别: 北大核心期刊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是由甘肃省教育厅主管、甘肃政法学院主办的法学类学术期刊,原名《政法学刊》,1994年改为现名,199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在国内公开发行。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初审多久

a类b类c类 是某单位 或某省地区规定的,中国的期刊分为核心期刊,和费核心期刊,核心期刊,里面有分 北大核心,南大核心,A类 应该就是南大核心,B类应该是北大核心。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甘肃政法学院学报》排名2008年度“复印报刊资料”法学期刊全文转载量第9位;《甘肃政法学院学报》荣获“第二届全国百强学报”称号并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甘肃政法学院学报》获“甘肃省优秀期刊”荣誉称号;《甘肃政法学院学报》入选2006年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甘肃政法学院学报》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2004年、2006年连续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目录,2008年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目录。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期刊级别: 北大核心期刊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是由甘肃省教育厅主管、甘肃政法学院主办的法学类学术期刊,原名《政法学刊》,1994年改为现名,199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在国内公开发行。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你所说的“C类”应该是CSSCI收录的期刊吧?请对比下面的两种核心期刊中法学学科。《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4-2015来源期刊拟收录目录》法学学科拟收录来源期刊名单(21种)1 中国法学2 法学研究3 中外法学4 法学家5 法商研究6 法学7 现代法学8 清华法学9 政法论坛10 法律科学11 法制与社会发展12 政治与法律13 法学论坛14 政法论丛15 法学评论16 知识产权17 环球法律评论18 比较法研究19 当代法学20 法学杂志21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D9 法律(共28种)1. 法学研究2. 中国法学3. 法商研究4. 法学5. 政法论坛6. 现代法学7. 法律科学8. 中外法学9. 法学评论10. 法制与社会发展11. 比较法研究12. 法学家13. 环球法律评论14. 法学杂志15. 法学论坛16. 当代法学17. 政治与法律18. 行政法学研究19. 中国刑事法杂志20.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1.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2. 河北法学23. 法律适用24.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5. 人民检察26. 知识产权27.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8. 清华法学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咋样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期刊级别: 北大核心期刊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是由甘肃省教育厅主管、甘肃政法学院主办的法学类学术期刊,原名《政法学刊》,1994年改为现名,199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在国内公开发行。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不错,在甘肃省内来说,已经算好的二本学校了。毕业就业也不错,如果你喜欢军警专业或法律方面专业的话,那就更好了,因为这是甘肃唯一的这方面学校。

简介:甘肃政法学院始建于1956年,是一所省属普通高等院校,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现成为我国重要的政法院校之一。 学校地处西北政治、经济、交通中心的甘肃省兰州市,位于兰州市科教中心的安宁区,文化气氛浓郁、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学校占地545亩,校舍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 图书馆藏书近40余万册,中外文报刊近2000种。现设有法学院、公安分院、管理学院、人文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行政学院、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人民武装分院、东方现代管理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和体育教学部、甘肃省政法干部培训中心及法学研究所、甘肃省物证技术鉴定中心、信息犯罪研究中心、高教研究室等教学、科研机构。 学院设有法学、管理学、文学、工学等学科门类的法学(含刑事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三个专业方向)、侦查学、边防管理、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工商管理、行政管理、刑事科学技术、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新闻学、艺术设计等38个本、专科(高职)专业;具有法学学士、管理学学士学位授予权;民商法学、刑事科学技术为甘肃省重点学科。学院设有电化教育室、语音实验室、视频会议室、计算机室、法医化学实验室和痕迹、文检、刑事照相、现场勘查、颅像重合检测、DNA检测等教学、科研辅助机构;设有西部开发法学研究所、民商法研究所、经济管理研究所、中西方文化研究所及25个教学研究室,编辑出版《甘肃政法学院学报》、《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及《甘肃政法学院报》等3种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其中《甘肃政法学院学报》被评为“第二届全国百强学报”,并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 学校现有教职工550人 , 其中专任教师355人,教授、副教授129人,并在国内聘请了 40余名著名专家、学者为学校的兼职教授;有省级学科带头人两名、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人选8名,有多人被聘为兰州大学、西北政法学院等院校兼职硕导。 学院面向全国23个省(区)在提前单独录取批和第二批招生,现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1万余人。截止目前,已累计向社会输送本、专科毕业生5827人,各类成人毕业生3500人,培训全省政法系统在职干部10400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卓著,出版有专著、教材170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3000篇,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18项,获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成果奖100多项。学院与国内外学术交流频繁,经常举办或承办多类型、多层次的学术研讨会和学术讲座;与英国的英格兰科技大学、伍斯特大学等知名院校建立了互派留学生、访问学者的校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学校历来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成立了甘肃政法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设有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咨询、收集和发布需求信息,组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需洽谈及推荐活动等服务。长期以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供需比在1:3以上,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普遍反映较好。我院毕业生就业范围较宽,普遍在公、检、法、司等党政机关和海关、边防、大中型企业等单位就业。 在新世纪里,学院将依照与时俱进抓发展,开拓创新抓改革,扎实工作抓落实,勤政廉洁抓管理的工作思路,立足甘肃,面向全国,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以教学为中心,科研为推动,学科建设为龙头,师资队伍为重点,基本建设为保障,质量为核心,法学学科和公安学学科为主导,突出特色,多学科发展,把学院办成西部一流特色鲜明的多学科型普通政法院校。 学院党委书记姚培珍,院长王肃元教授。

甘肃政法大学一般,属于二本大学。

甘肃政法大学是甘肃省属政法类普通本科院校,由中国政法大学对口支援,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院校、全国第二批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教育基地。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安宁西路校区、安宁万新路校区、兰州新区校区3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亩,校舍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万平方米。

教学成果

截至2019年12月,学校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一等奖2项。

2014年至2018年12月,学校立项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117项,内容涉及卓越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养、信息化技术运用、课堂教学改革、第二课堂拓展、实践实训教学等领域。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甘肃政法大学

  • 索引序列
  •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审稿期
  •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定稿会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初审审查中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初审多久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咋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