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东方研究论文集1993年

东方研究论文集1993年

发布时间:

东方研究论文集1993年

(1)社会因素唐代立国之初至安史之乱前, 国势强大, 经济富裕, 朝廷百官宴游, 多唱诗互和, 以为谈佐之乐。而国家的统一, 南北交通无阻, 文人有机会饱览祖国的大好山河, 激发诗情。诗歌的酬唱流传, 蔚成一时的风气。至於安史之乱后, 藩镇之祸继起, 唐室中衰, 加以外患日极, 以致诗人大多饱历离乱, 为其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 及刺激文学创作的灵感, 郁结之情, 正可用诗歌来抒发, 也促成唐诗的兴安。(2)政治因素/ 君主提倡唐代几个有权力的皇帝, 不仅都爱好音乐, 并大加提倡。高宗、武后, 好乐章, 常自制新词, 编为乐府。到了玄宗, 此风更盛。他自己是诗人、乐师兼优伶, 爱好文艺, 附庸风雅, 对於文艺的发展, 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另外唐代以诗取士, 於是诗歌一门, 成为文人得官干禄的捷径, 对加强诗歌技巧的训练和诗歌的普及, 有重要的作用。(3)诗体的进化/ 文学本身的发展从先秦的《诗经》、《楚辞》、两汉的乐府民歌、古诗十九首, 建安、正始和两晋的诗歌创作, 以至南北朝声律说的提出和应用, 都为唐代诗歌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七言古诗及律体、绝句的新诗体, 在六朝时代, 才开始形成, 格式音律初具规模。到了唐代, 社会生活日益复杂, 诗人的思想感情丰富, 在诗歌创作上, 新的内容, 要求新的形式, 唐代诗人正好运用新兴的形式来表情达意, 使这些新体诗在形式、声律、辞藻各方面都趋於成熟。(4)思想、文化的活跃/ 其他艺术对诗歌发展的影响唐诗在发展时显然受到其他艺术的影响。唐代的音乐、雕塑、舞蹈、绘画等, 在中国传统的基础上, 又吸收了外来的影响, 对诗歌的内容和风格有积极的影响和启发作用。如王维的山水诗, 号称「诗中有画」, 显然受到山水画的影响。至於李颀、岑参、杜甫等人描写音乐、舞蹈、绘画的诗歌, 可以看出当时作家勇於接受新鲜事物的时代精神。(5)诗歌应用价值的提高诗歌在唐代社会的应用价值得到空前的提高, 如向达官名流谒求进用、送人出使也用诗。自帝王、贵族、文士、官僚, 以致道士、歌妓, 均有佳作, 此当与诗歌应用价值的提高有关。补充参考资料:唐诗兴盛的原因诗歌进入唐代,文质彬彬,蔚为大观。三百年间,诗家辈出,除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些辉耀千古的巨星之外,还有“初唐四杰”、陈子昂、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刘长卿、韦应物、李商隐、杜牧、温庭筠等等数不清的璀璨的星星。可以说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士子僧尼。三百年间,名篇浩瀚,据不完全统计,有五万五千多首。诗歌反映生活面之广阔,内容之丰富,情感之饱满,技巧之纯熟,音律之严整和谐,达到前所未有,后人也难以攀越的高度。诗在唐代,是一个鼎盛的时代!一个黄金的时代!然而,关于唐诗兴盛的原因,却没有一致的见解,虽争论不断,然难归于统一,其观点主要有下列数种。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原因:一、 诗人地位的转移。认为唐诗的内容之所以丰富,涉及到各个方面,一方面是因为诗人的地位有了变化。唐以前的诗坛大部分掌握在君主贵族手中,而唐代诗人大多出自民间,他们都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并对现实社会有深切的体验。譬如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孟郊、张籍、元稹、白居易等等,大都是从穷困或是从流浪中奋斗出来的。“唐代用科举考试,打破了过去几百年的门阀制度,使得中下层知识分子,通过考试,可以登上政治舞台。这不仅在政治上反映出进步性,同时在文学上也反映出进步性,这是一个文化普及的解放的新时代。从此被压迫的中下层的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文化上得到自由发展的机会,于是文学的创作,就冲破了六朝贵族文学的束缚,深刻广泛地反映了人们的生活与感情,丰富和提高了文学的内容与形式。从君主贵族掌握的诗坛,转移到中下层知识分子的手里,实在是使唐诗发达起来光辉起来的最重要的原因。”二、 统治阶级的提倡。刘大杰先生举太宗、高宗、武后、中宗及玄宗为例,说明唐统治者无不爱好文艺音乐,提倡风雅,尤其是在科举中,把诗歌的创作作为一项考试的内容,使诗歌一门成为“文人得官干禄的终南捷径”和“青年的必修科目”。这种大力的提倡,使诗歌的兴盛发达与普及成为“必然的现象”。三、 诗体进化的规律所致。六朝开始形成七言古诗和律、绝新体诗,在形式、音律和词藻各方面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唐代诗人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大显身手,“来完成诗歌本身尚未完成的生命”,从而造成光辉灿烂的成就的。另外,南北文风的融合与民族的创造力量也是唐诗繁荣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南北朝时,两个政权虽然相互对立,但文化与血液交流的激荡,一刻也不曾停止。到了唐代统一,南北文风,得到进一步的融合,形成新的风格,表现出民族强大的创造力量。北京大学中文系专业1955级集体编著的《中国文学史》,从多方面分析了唐诗兴盛的原因,然最为强调的是唐代的经济繁荣与阶级斗争。书中说:如前所述,国家的富强昌盛,社会的和平安定,生活的富裕安乐,不仅使诗人们能够“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丰富了生活经历,扩大了眼界,而且培养了诗人乐观的精神以及为祖国建立功业的理想,激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而阶级社会不可避免的内在矛盾,以及诗人个人政治上的失意,又直接或间接地使诗人接触现实,正视现实,从而孕育了他们对现实的叛逆精神,或批判现实的精神。这种分析问题的“视角”显然带着时代的政治特点,但不无道理。北京大学1955级的《中国文学史》所揭示的其它原因约略同于刘大杰先生的。吉林大学中文系编著的《中国文学史稿》更加重视从社会政治经济基础上寻找原因,他们认为的原因主要有:一、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对农民采取一些让步政策,阶级矛盾有所缓和,使生产力得以恢复和发展,封建经济相对繁荣,文化艺术亦随之欣欣向荣;二、唐王朝不断巩固边防,并扩张疆土,促进了中外贸易和文化的交流;三、商业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形成;四、由于实行科举制度,中小地主阶层的知识分子成为统治的基本依靠力量。这四个方面都对唐代文学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所述的原因中有一个原因是之前学术界未提到的,即“文禁松弛”。书中说:就整个唐代来说,是封建社会中的繁荣上升时期,统治者对自己的统治力量还具有一定的信心,在文禁方面也比较松弛,不像以后的宋、元、明、清的统治者那样在文禁上一代比一代更加严密而残酷。该书认为,这一个原因对于文学的发展相当的重要。游国恩等人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所揭示的原因与他人略有不同,不同之处有两点:一是说唐代诗人对文学遗产采取批判继承、推陈出新的态度,他们既不拜倒在古人脚下,又能虚心地向古人学习。二是诗歌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这固然是唐诗繁荣的结果,但反过来又促进了诗歌创作的发展。马茂元在《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中也探讨了唐诗繁荣的原因,他主要讲了三点:一是唐代诗人继承和发扬了过去诗歌的优秀传统,二是对民间文学高度重视,从民间文学中吸取营养,三是“诗不言法”,“他们没有被任何害人的文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所束缚,被嵌在一个模子里,而是每个诗人,都能以自己独有的面貌与我们相见。”马氏因为没能从社会基础——政治经济的视角去分析,还遭到了时人的批评。1979年之后,文学批评的禁区被打破,唐诗繁荣原因的讨论又活跃了起来。《文学评论》于该年第1期刊登了梁超然的文章,对之前的看法提出了商榷。认为将诗歌的繁荣与经济的繁荣直接联系起来是一种“庸俗化倾向”,亦与唐诗发展的实际情况不符。例如唐太宗贞观时期的经济高涨就并没有带来诗歌的高潮。再者,作者也不同意把庶族地主阶级视为唐代诗坛的主要阶级基础和唐诗繁荣的决定力量,认为那种说法夸大了世、庶斗争的意义,夸大了庶族地主的进步性。实际上,“庶族地主”是个极其复杂的概念,是否是一个统一的阶层以及能不能形成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都值得怀疑。同一期的《文学评论》上,还发表了皇甫煃的《唐代以诗赋取士与唐诗繁荣的关系》一文,该文对于把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视为“促成唐诗繁荣的一个直接原因”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科举制度只是一种考试制度,庶族地主可以利用它,世族地主也可以利用它。”“笼统地说唐代以诗赋取士因而促成了唐诗的繁荣,那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因为初唐这一百年间,不用说还没有以诗赋取士,连律诗的最后定型也要到沈佺期、宋之问那时候,更不用说像后来那样用五言排律来考试进士了。然而初唐时期还没有以诗赋取士而诗歌已相当繁荣,这说明唐诗繁荣还有其它更重要的原因。”之后,许多专家仍坚持经济繁荣与唐诗兴盛有直接的关系。王水照《再谈唐诗繁荣的原因》(《文学评论丛刊》第7辑)一文,分析了其关系的具体内容:① 经济的繁荣为诗人创作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创作环境。② 经济繁荣造成的国力强大,直接影响到唐诗的创作精神,那就是“蓬勃向上、奋发有为的理想”、“表现于不同题材、体裁中的开阔境界和昂扬的气象”。③ 经济繁荣所造成之交通、旅游和商业的发达,促进了诗歌内容的丰富和题材范围的扩大。④ 经济繁荣为诗歌的发表和流传提供了物质手段(“发表和流传”指驿寄、投赠、“温卷”、题壁等)。最近出版的章培恒等人编著的《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版)强调了多种思想并存的局面对唐诗繁荣的积极影响。该书说:显然儒家思想在唐代是公认的正统思想,儒家经典是士人必读的书籍,在进士科和明经科的科举考试中,也都要考经书。而且,自唐立国以后,一些文人要求重兴儒学的呼声时起时伏,从未停止。这些都证明,儒学的地位在唐代较之魏晋和南朝有所提高。但是,儒学却并没有获得统治性的地位。道教和佛教,无论在统治集团还是在整个社会中,受重视的程度都不低于它。这种思想多元化的状况,使得思想界较为自由活跃,文学创作也很少禁区。仁智之见,都不无道理。但是独取哪一家之说都显得不够全面,可否将上述各点全部列上,都算作兴盛之原因呢?(朱恒夫,见《中国文学史疑案录•诗赋词曲编》)初唐诗研究概述(许总)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乃至整个中国学术史上,唐诗研究无疑算得上其中之一大宗,而初唐诗作为唐诗整体进程中的重要部分和盛唐诗艺术高峰出现的前奏,自亦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近二十多年来,随着唐诗研究的深入发展,初唐诗研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盛局面。文献资料是研究工作的基础,唐诗学界向来有重视文献的传统,在初唐诗研究中,首先值得注意的也正是文献资料建设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为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二十年来,初唐时期重要诗人的诗集,几乎都有整理校注本出版。王绩诗文集在其去世后由吕才辑为五卷,中唐时被陆淳删节为二卷本,元明以后通行的便只有删节本。韩理洲发现了五卷本王绩文集的三种清代传抄本,便以东武李氏研录山房抄本为底本,参校他本而成《王无功文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共收王绩诗文一百五十余篇,比删节本多收诗文九十余篇,同时还辑入有关王绩的文献资料,成为现存王绩文集最完备版本。另外,王绩诗文集还有王国安的《王绩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出版)和康金声、夏连保的《王绩集编年校注》(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初唐四杰”诗文集的整理有徐明霞校点的《卢照邻集•杨炯集》(中华书局1980年出版),以张燮编《幽忧子集》和童佩编《盈川集》为底本,并补入若干佚诗佚文。任国绪的《卢照邻集编年笺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是第一部卢集的编年笺注本,材料详赡,考辨精细。此外,祝尚书有《卢照邻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出版),李云逸有《卢照邻集校注》(中华书局1998年出版)。“文章四友”诗集的整理有徐定祥的《杜审言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出版)和《李峤诗注•苏味道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出版),这两种书都属“唐诗小集丛书”。同属这一丛书的初唐诗人集还有陈文华的《刘希夷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出版)以及王启兴、张虹的《贺知章包融张旭张若虚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出版)。其他重要诗人诗集整理本还有彭庆生的《陈子昂诗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卷一为《感遇诗》,卷二、卷三按编年顺序收录其他作品,每篇作品先校后注,并指出编年理由;连波、查洪德的《沈佺期诗集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出版),是第一部沈诗全注本,注释简明,并附有历代评论资料;项楚的《王梵志诗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出版)共收诗三百九十首,详加校勘、注释和解说,是迄今搜罗王梵志诗最为完备的注本;钱学烈的《寒山诗校注》(广东高教出版社1991年出版)及《寒山拾得诗校评》(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出版),据现存宋版为底本,收寒山诗三百一十三首、拾得诗五十五首以及二人佚诗十首,并详加注释。总之,文献资料建设方面几乎涉及到初唐时期所有的重要诗人。在初唐诗的研究中,诗人群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这主要集中在对初唐时期两个最重要的诗人群体即“初唐四杰”和“文章四友”的研究上。有关“初唐四杰”的论著有骆祥发著《初唐四杰研究》(东方出版社1993年出版),该书分生平行踪、德才品评、作品剖析三编,附录有《“四杰”年谱》,是建国以来第一部全面论述“初唐四杰”的专著。张志烈著《初唐四杰年谱》(巴蜀书社1993年出版)则是一部四杰合谱,该书不仅对四杰的人生经历、思想变化以及诗文系年加以详细钩稽考证,同时兼及义理辞章分析,创获甚多。杨柳、骆祥发著《骆宾王评传》(北京出版社1987年出版),前十章叙述骆宾王传奇式的一生经历,后五章评述骆宾王文学创作的特色和影响,以及历代对骆宾王的评价问题,对骆宾王研究有开拓性贡献。除此之外,浙江省古代文学学会还编有《骆宾王研究论文集》(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收录论文二十九篇,从各个方面探讨了骆宾王的人生、思想及文学创作。有关“初唐四杰”的论文甚多,主要有:葛晓音《初唐四杰与齐梁文风》(《求索》1990年第3期),探讨了四杰虽然批判齐梁浮靡文风但自己又不脱齐梁习气这一复杂情形及其成因;任国绪《初唐四杰非“浮躁浅露”说》(《北方论丛》1984年第2期)和骆祥发《初唐四杰与“浮躁浅露”说》(《浙江师大学报》1991年第1期)两文,对《大唐新语》所载唐人有贬四杰“浮躁浅露”的说法加以驳难;徐尚定《四杰诗歌艺术渊源考辨兼析〈昭明文选〉与初唐诗风》(《文献》1993年第2期)、《卢骆歌行的结构模式与艺术渊源》(《文学评论》1993年第6期)两文,前者论述了“选体”、“选学”对四杰的重要影响,后者勾勒出唐代七言歌行体的发展进程,说明四杰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许总《论四杰与唐诗体式规范》(《学术研究》1995年第3期)、《论四杰诗在唐前期诗风变革中的作用与意义》(《华中师大学报》1996年第2期)、《论四杰诗歌的昂扬基调与壮大之美》(《江淮论坛》1996年第2期)、《宗经与辨体——四杰文学思想二重特性与唐前期诗史演进》(《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等系列论文,分别从唐诗体式规范、唐代前期诗史进程、唐代前期诗风变革、四杰文学思想的性质、四杰文学创作的审美追求等方面,对四杰加以多角度的研究。有关“文章四友”的论文主要有:聂永华《玲玲如振玉,累累若贯珠》(《南都学刊》1994年第2期)、许总《论“文章四友”与唐前期诗歌艺术进程》(《中州学刊》1994年第6期)、郑伯勤《论“文章四友”》(《文学遗产》1995年第4期),皆着眼于在综合研究“四友”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四友”在近体诗规范定型中的作用,并且努力在整个唐代前期诗史进程的背景上把握其文学史价值和意义。另外,毛水清《杜审言四题》(《广西师院学报》1990年第4期、1991年第1期连载),就四友中的杜审言吉州之贬的原因、杜审言的“謇傲”性格、杜审言是否宫廷诗人以及“文章四友”之称始于何时等问题进行考索;葛晓音《创作范式的提倡和初盛唐诗的普及——从〈李峤百咏〉谈起》(《文学遗产》1995年第6期),认为李峤的大型咏物诗集《李峤百咏》是唐初以来对偶声律风气中的产物,实际上是以诗体撰写的作诗入门类书籍,成为当时初学律诗写作者的范本。除此之外,初唐时期的其他重要诗人王绩、沈佺期、宋之问、陈子昂、张若虚,通俗诗人王梵志、寒山,唐太宗李世民以及宫廷诗人李百药等,都有专论发表。比较重要的有:张锡厚《应当全面评价王绩的题酒咏隐诗》(《唐代文学论丛》第7辑)、张明非《论王绩的田园诗》(《文学遗产》1990年第1期)、许总《王绩诗歌的时代类型特征新议》(《齐鲁学刊》1994年第3期),分别对王绩的题酒咏隐诗、田园诗加以重新评价,论述王绩诗歌超脱于唐初时代而与其后时代特征暗合,颇能启人心智。查洪德《沈佺期新论》(《唐都学刊》1991年第3期),提出沈诗艺术成就高于“四杰”而与陈子昂比肩;许总《“沈宋体”形式与内涵新论》(《江西师大学报》2002年第3期),认为“沈宋体”并不全工近体,而是在古体方面也有重要的贡献。韩理洲《陈子昂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出版),是有关陈子昂的第一部学术专著,创获甚多,韩理洲还有《陈子昂评传》(西北大学出版社1987年出版),亦属陈子昂研究中的填补空白之作。吴明贤《陈子昂论考》(巴蜀书社1995年出版),考论结合,论述全面。另外,分别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香港中国和世界出版公司于1989年、1993年出版的两次陈子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收录论文七十篇,展示了近年陈子昂研究的成果。单篇发表的有关陈子昂的论文很多,在此不一一赘述。关于张若虚的重要论文有程千帆的《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与被误解》(《文学评论》1982年第4期)、许总的《刘希夷与张若虚——唐诗意境新指向》(《江汉论坛》1994年第12期)等。关于王梵志、寒山,有张锡厚《王梵志研究汇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出版)、项楚《王梵志诗论》(《文史》第31辑)、张家鹏《再说寒山诗》(《沈阳师院学报》1986年第1期)等。有关唐太宗李世民以及唐初宫廷诗研究,主要有余美云《论唐太宗》(《唐代文学论丛》第3辑)、王玉梅《宫体诗与唐太宗》(《浙江师大学报》1993年第1期)、许总《时代精神与艺术传统的不稳定构合——对李世民诗的客观解析与价值评估》(《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唐前期宫廷诗研究》(《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1期)、《唐初杰出的宫廷诗人——李百药》(《古典文学知识》1995年第1期)等。试题库填空:1. 被闻一多先生赞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诗是。2. 宋代诗人苏轼评价的艺术成就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名词解释:王孟背诵:1. 王维《终南山》。2. 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问答题:1. 《春江花月夜》中的名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涉及对宇宙永恒和人生短暂的思考。请你参照其他诗作,谈谈古代诗人的自然观,以及你对这种自然观的看法。2. 陶渊明和王维都是田园山水诗歌创作方面的大家,两人也都有隐居不仕的生活经历。请以《渭川田家》与陶渊明《归园田居》一诗进行对比,比较一下两人诗歌意境的异同。

一、中文论著专著 《亲仁与天命:从〈缁衣〉看先秦儒学转化成「经」》,台北:万卷楼图书,2010。 《夏商周:从神话到到史实》,上海古藉出版社,2013年11月。期刊论文 2. 〈秦始皇帝称号研究〉,《历史文物》2005第2期,台北:历史博物馆,页78-83。3. 〈由礼器纹饰、神话记载及文字论夏商双嘴龙神信仰〉,《汉学研究》第二十五卷,第二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7,页1-40。4. 〈论中西古代个人像艺术及其观念〉,《考古学报》2007第3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页267-294。5. 〈甲骨文「下上若」祈祷占辞与天地相交观念〉,《周易研究》2007第1期,济南:山东大学,页7-13CSSCI。本文转载:《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07年5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书报数据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先秦史》2007年3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书报数据中心,页2-13。6. 〈秦始皇陶俑:墓俑或功臣肖像?〉,《中山大学学报》2008年1期,页65-78;本文转载:《高等学院文科学术文稿》 2008年2期,页107-109。7. 〈夏商神龙佑王的信仰以及圣王神子观念〉,《殷都学刊》2008年1期,页1-11。8. 〈先秦易学的「神明」概念与荀子的「神明」观〉,《周易研究》2008年3期,页52-61;本文转载:《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08年9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书报数据中心,页38-46。9. 〈墓俑育功臣像资间〉,《历史文物》180-181期,2008年7-8期,页62-71、76-85。10. 〈试探西汉文官编修「天下之经」方法—以《缁衣》篇为例〉,《中国古中世史研究》第二十辑,2008年8月,页253-285。(韩国)11. 〈《缁衣》「君以民芒」原义之推论〉,《湖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页32-38 ;本文转载:《复印报刊资料.先秦史》2009年4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书报数据中心,页40-46。12. 〈郭店出土《太一》:社会归于自然天地之道(再论老子丙组《太一》书文的结构)〉,《中国出土资料研究》第13号,东京:东京大学中国出土数据学会,2009,页41-61。13. 〈《尚书‧吕刑》不同版本及其思想研究〉,《史学史研究》,2009年第2期,页84-92。14. 〈郭店楚简《太一》四时与四季概念〉,《文史哲》,2009年第5期,页20-26 ;本文转载:《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09年11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书报数据中心,页60-66。15. 〈由商周文献试论历史时间观念之形成〉,《台湾师大历史学报》第42期,2009年12月,页1-19。16. 〈「贤师」与「忠臣」:试探简本《缁衣》第十至十一章的本意以及经本主题的来源〉,《国学学刊》,2009第4期,页35-47。17. 〈试论先秦儒家「」概念之来源与本意〉,《孔子研究》,2010年第1期,页4-17。18. 〈幽玄之谜:商周时期表达青色的字汇与其意义的演化〉,《历史研究》,2010,第2期,页4-24。19. 〈史前信仰中神龙形象来源雏议〉,《中原文物》,2010年第3期,页23-33,本文转载于《殷都学刊》,2010年第3期,页66-75。20. 〈殷商的上帝信仰与「帝」字字形新解〉,《南方文物》,2010,第2期,页63-67;本文首载于《中国文字博物馆》2期,安阳:语文出版,2009,页37-46。21. 〈据出土的先秦《缁衣》版本再考证《都人士》逸诗的原文〉,《东华人文学报》,第17期,2010年7月,页1-20。22. 〈商周文献中历史观念形成脉络考〉,《历史人类学刊》第八卷第二期,2010年10月,页1-86。23. 〈从商周古文字思考「干」、「坤」卦名构字──兼释「」字〉,《周易研究》2011年2期,页17-24 。24. 〈从考古史实推论殷商建国的情况〉,《古代文明研究通讯》第51期,2011年12月,页39-43。25. 郭静云,〈古代亚洲的驯马、乘马与游战族群──兼说殷商文明马车的来源〉,《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页184-204。26. 郭静云,〈楚简《缁衣》的「谨言慎行」论——第十五至十六章的本意考〉,《学术研究》,2013年第1期,页87-96。不定期的学刊论文27. 〈甲骨文中「神」字的雏型及其用义〉,《古文字研究》二十六辑,北京:中华书局,2006,页95-100。28. Портреткак мировоззрение и невербальная изобразительная история(肖像概念,视觉性的历史记载). Восток-Запад историко-литературный альманах:2005–2006 (东—西:历史与文学)М.:Издательская фирма «Восточ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莫斯科:东方文学),2006,页150-170(俄文)。29. 〈《郭店楚简.太一生水》与《上海博物馆竹简.恒先》中造化三元概念〉,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主编,《简帛》第二期,200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页167-192。30. 〈先秦自然哲学中「天恒」观念:竹简《太一》与《恒先》论及宇宙源头〉,《儒家文化研究》第一辑,北京:三联书店,2007,页357-375。31. 〈「神明」考〉,中华孔子学会,《中国儒学》丛刊第一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7,页427-434。32. 〈甲骨、金、简文「」字的通考〉,《古文字研究》二十七辑,北京:中华书局,2008,页135-140。33. 〈由《缁衣》看讨先秦与西汉儒家观点之异同────以简本第二至四章为中心〉,《中国经学》第4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页53-90。34. 〈楚简《缁衣》论刑、亲民和灵命之问题〉,《中国经学》第5辑,2009年,页137-174。35. 〈由商周文字论「道」的本义〉,《甲骨文与殷商史》新一辑,2009,北京:线装书局,页203-226。36. 〈论「肖像」艺术的主题——试探跨越文化之定义〉,《意象》第三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页135-176。37. 〈Ханьскаяэстетика(汉代美感与美学)〉,《Человекикультуравостока(东方人与文化)2008》,М.: ИДВРАН(莫斯科:远东研究所),2009,页15-20(俄文)。38. 〈由竹简《缁衣》论战国时期历史语言的问题〉,《简帛研究2007》,2010年4月,页6-21。39. 〈释甲骨文「」字〉,《古文字研究》二十八辑,北京:中华书局,2010,页41。40. 〈殷商王族祭日与祖妣日名索隐〉,《甲骨文与殷商史》新二辑,上海古籍,2011年,页47-76。41. 〈「大禾方鼎」寻钥──兼论殷商巫觋的身分〉,《艺术史研究》第13辑,2011年,页75-11242. 〈先秦竹书与万世之经〉,《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九、十辑,2012年,页138-149。43. 〈释楚简「」、「」、「」和「」字〉,《简帛语言文字研究》第六辑,2012年,页1-15。44. 〈Происхождение концепции «Дао» на основанииданныхпалеографии(从古文字论「道」概念之起源)〉,《Человекикультуравостока(东方人与文化)2010》,М.: ИДВРАН(莫斯科:远东研究所),2012年,页37-64(俄文)。严格审查制度的学术专书论文45. 〈论“”、“”、“微”、“媺”、“美”字的关系〉,黄德宽、张光裕主编。《中国古文字论稿》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页391-396。46. 〈从《总物流形》第一章释诂论战国末期道教祭辞的萌芽〉,《出土资料と汉字文化圈》,东京:汲古书院,2011年,页(73)-(96)。47. 〈殷商自然天神的崇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墟与商文化──殷墟科学发掘80周年纪念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页520-548。真实发表的会议论文集48. 〈肖像定义与其范围轮廓〉,《位格和个人概念在中国与西方》辅仁大学华裔学志丛书《MonumentaSerica》,台北:辅仁大学出版社,2006,页605-655。49. 〈道家『神明』观〉,《道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高雄:高雄师范大学,2006年5月,页153-168。50. 〈由简本与经本《缁衣》的异同论儒家经典的形成〉,《第五届中国经学研究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台北:国立政治大学中文学系,2009,页301-326。51. 〈「」与「御」:论二字在商周语文中的涵义以及其在战国汉代时期的关系〉,《语言文字与教学的多元对话》,台中:东海中文系,2009,页343-357。52. 〈《总物流形》第一章释诂──兼论其文章属性及战国末期道教的萌芽〉,《语言文字与文学诠释的多元对话》,台中:东海大学,2011,页107-154。网络发表53. 〈阅读《恒先》〉,简帛研究网. 〈《恒先》补考二则〉,简帛网2011/03/07会议论文集(会议内用)55. 〈中国禅宗是否影响苏菲文化?〉,「第十三届国际佛学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华梵大学2006年10月。56. 〈鱼丝与法索:楚简《缁衣》第十四章本旨钩沈〉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第四届中国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11年03月57. 〈甲骨文「」、「」、「」字考〉,《第二十二届中国文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中:逢甲大学,2011年04月,页161-182。58. 〈伯夷叔齐故事的结构与殷周王家的关系〉,《第二届世界汉学中的《史记》学国际研讨会》,宜兰: 佛光大学,2011年5月31日-6月2日,页1-52。59. 〈甲骨文用辞及福佑辞〉,《出土文献研究视野与方法研讨会》,台北: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100年6月11日。60. 〈伯夷叔齐故事考〉,《中国秦汉史研究会第十三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南阳:2011年08月20日至22日。61. 〈战国秦汉出土文献「」字通考〉,《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兰州,2011年08月25日至26日。62. 〈吕太后受命!──西汉史官对天命所阐述及所隐藏〉,《第八届汉代文学与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10月。63. 〈语言与文字:试论殷商文字之发源与形成〉,《甲骨学暨高青陈庄西周城址重大发现》国际学术研讨会,2012年,8月。二、外文论著(1989-2005)专著64. 《汉代人像来源》,苏联美术院附设绘画、雕塑及建筑大学·艺术理论及历史系,1989硕士论文。65. 《春秋战国历史过程中,「人」概念的变化》)Москва, ИВРАН(莫斯科:东方学研究所)(博士论文)。66. В.Манухин,А.Кобзев, В.Таскин, Б.Рифтин, Д.Воскресенский. Цзинь, Пин, Мэй, или Цветы сливыв золотой вазе. Т.1, 2, 3. (Участие в переводе, научной подготовке текста,сверке с оригиналом и редактуре перевода. Примечания. Перевод и обработкастихов) - Иркутск:Улисс,1993 与, , , 。67. 《梅花:中国宋明乐府译注》)СПб.:Нева – М.: Олма-пресс(圣彼得堡)2000。68. БоСин-цзянь (《唐白行简著作译注》)М.:Наталис 莫斯科2003。期刊论文69. Китайскийэрос: загадки и парадоксы (в соавторстве с А.Кобзевым) - Азия иАфрика сегодня. М.: Наука,1992,№ 7 ,与合着,《现今亚洲与非洲》学术月刊,№ 7(1992)。70. 〈楚国文化现象,中国绘画来源〉,《东方》学术双月刊,№ 1(1993)。一级71. 〈东西肖像中的理想化方法〉,《远东问题》学术双月刊,№ 4(1993)。一级72. 〈张衡《归天赋》译注〉),(《文学年刊》莫斯科)2001,№1,页1-5。73. 〈《皇氏女宝菤》译注〉)Восток. М.: Наука(《东方》学术双月刊)2002,№ 2,页145-158。一级74. 《汉字诗学》,《东方》学术双月刊),2002,№ 6,页5-24。75. (〈东西方文化中「脸」、「人身」和「肖像」词汇的概念与现象之比较〉),ПроблемыДальнего Востока. Философия. М.: Наука(《远东问题》学术双月刊,哲学,莫斯科:科学出版社)2003,№ 3,页135-147。一级76. Запад –Восток. Формирование портрета в Китае и других культурах мира(〈西-东:中国与其他古代文明中,肖像的形成〉),Восток.М.: Наука(《东方》学术双月刊,莫斯科:科学出版社)2003,№ 4,页30-42。一级77. Путьсмертного – полюбить смерть(先秦道家对死亡的概念),Восточнаяколлекция(《东方典藏》学术季刊,莫斯科:国家中央图书馆),2004,№ 1页31-38。78. Первыйснег на Янцзы(〈赵干〈江行初雪图〉〉),Восточная коллекция(《东方典藏》学术季刊,莫斯科:国家中央图书馆),2004,№ 2,页9-17。79. ЛикиШан/Инь (Китай, II тыс. до н.э.)(商代对人面与兽面的崇拜),Вестник древнейистории. М: Наука(上古史季刊)莫斯科:科学出版社,2005,№ 1,208-219。一级80. Дух итело в погребальных традициях Чжоу X—III вв. до н.э.(周代丧礼中尸体与魂魄),ПроблемыДальнего Востока. Философия. М.: Наука《远东问题》学术双月刊,哲学)莫斯科:科学出版社,2005,№ 2,页133-143。一级论文集论文81. 〈Концепциядревнеегипетскогопортрета〉,《СборникстуденческихработАкадемииХудожеств》,1985 〈古埃及肖像概念〉,《苏联美术院青年学者论文集》,1985。82. 〈К вопросуу датировке Аменхотеп и Реннаи〉,《Труды ГМИИ им. А.С.Пушкина》,1986 〈普希金美术馆收藏之Amenhotep与Rennai木俑年代考订〉《国立普希金美术馆年刊》,1986。83. Искусство«весеннего дворца - Китайский эрос. М.: Квадрат,1993 ,1993。84. Несколькослов об иллюстрациях к роману «Цзинь, Пин, Мэй» - Китайский эрос.М.: Квадрат,1993。85. Дэ как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ая потенция китайского императора и его империи в символахицзинистики и образах искусства)- От магической силы к моральному императиву:категория дэ в китайской культуре. М.: Наука,1998 〈中国皇帝与帝国之「德」在易学象征上以及艺术上的表现〉,《中国文化中「德」的概念》,1998。会议论文集论文86. Глинянаяармия империи Цинь - XXI научная конференция «Общество и государствов Китае». Ч.1. М.: Наука,1990 〈秦始皇兵马俑〉,《第21届「中国社会与国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0。87. Портретывеликих императоров с точки зрения теории 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ого восполнения властичерез инь - XXIII научная конференция «Общество и государство вКитае». Ч.1. М.: Наука,1991 〈帝王像与采阴补阳理论〉,《第23届「中国社会与国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1。88. Обистоках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портрета в Китае - XXIVнаучная конференция «Общество и государство в Китае». Ч.1. М.: Наука,1993 〈中国肖像来源〉,《第24届「中国社会与国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3。89. Хронологияи анахронизма романа «Цзинь, Пин, Мэй» - XXVIнаучная конференция «Общество и государство в Китае». М.: Наука,1995 (《第26届「中国社会与国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5)。90. Персонажиромана «Цзинь, Пин, Мэй» - XXVII научная конференция «Общество игосударство в Китае». М.: Наука,1996(《第27届「中国社会与国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6)。91. Поэзия имузыка в романе «Цзинь, Пин, Мэй»XXXI научнаяконференция «Общество и государство в Китае» М.: Наука,(《第31 届「中国社会与国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莫斯科:科学出版社),2001,页216-236。92. Отиероглифа к слову (китайская поэзия по-русски)(〈中文诗俄译法之研究〉),XXXIIнаучная конференция «Общество и государство в Китае». М.: Наука(《第32届「中国社会与国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莫斯科:科学出版社)2002,页195-213。93. 〈张衡《四愁诗》四种理解与译注〉),《第33届「中国社会与国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莫斯科:科学出版社)2003,页183-192。94. (〈秦始皇帝称号研究〉),《「远东哲学与世界文明」第十二届研讨会论文集》,莫斯科:远东研究所)2003,页172-181。95. 〈论周丧礼中的「灵」范畴〉「亚非学国际研讨会 IKANAS-2004」,莫斯科,2004。

1.《<尸语故事>研究概况》,《西北民族研究》1993年第1期。日本《比较民俗学会报》1993年9月号译成日文转载,译者:西胁隆夫。2.《英雄史诗与古代蒙古人的语言崇拜》(蒙古文),《蒙古语文》1993年第6期。3.《蒙藏<尸语故事>比较研究》,《民族文学研究》1994年第1期。4.《英雄史诗与蒙古人的烟文化》(蒙古文),《蒙古语文》1994年第4期。5.《<尸语故事>:东亚民间故事的一大原型》,《西北民族研究》1995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1995年第12期全文转载。6.《流传于蒙古族的目连救母故事》,《民族艺术》1996年第3期。7.《论蒙古族的独眼巨人故事》,《西北民族研究》1996年第1期。8.《试论蒙古族现代民俗学的形成》,《民俗研究》1996年第2期。9.《蒙古族民间咒语研究》(与满都呼合著),《民族艺术》1997年第2期。10.《鄂尔多斯史诗和喀尔喀、巴尔虎史诗的共性》,《民族文学研究》1999年第1期。11.《蒙古萨满神话简论》,《东方研究》1999年论文集,蓝天出版社1999年。12.《蒙古族潜水神话研究》,《民族艺术》2000年第2期。13.《蒙古文绘图本〈目连救母经〉研究》,《东方研究》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年,第2-18页。14.《马头琴的传说与象征》,《21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837-854页。15.《蒙古族识宝传说研究》,《民俗研究》2001年第2期。16.《论葛隆道尔吉的〈保留妇人穿戴的古老习俗及禁止破俗行为〉》(蒙古文),《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17.《钟敬文先生与〈歌谣周刊〉》,《民族艺术》2002年第2期。18.《钟敬文先生与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研究事业》,《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19.《本子故事的史诗化》,《中国民俗学年刊》(2000-2001年合刊),学苑出版社2002年,第142-156页。20.《蒙古民间目连嘛呢颂研究》,《东方研究》2001年论文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第337-356页。21.《蒙古诗歌〈我的祖国〉旧译文评价及重译》,《东方文学研究通讯》总第3期。22.《评<格萨尔史诗与说唱艺人的研究>》,《中国藏学》1996年第2期。《格萨尔学集成》第五卷收入,甘肃民族出版社1998年。23.《1995—1996年中国民间传说研究综述》(与乌日古木勒合著),《中国文学年鉴1995-1996》 , 作家出版社1999年11月,第599-603页。24.《蒙古文学研究的新发展》,《蒙古语言文学》1996年第1期。

现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东语系波斯语教研室主任。1966年出生于广东省,1982年考入北京大学东语系波斯语专业,1990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95年赴伊朗留学,1998年底获德黑兰大学波斯文学博士学位,为中国第一位在伊朗取得文学博士学位的学者,2004年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伊朗学研究所访学。主要著述有:波斯文专著《拉施特<史集·中国史>校注》(德黑兰,2000年)、编著《伊朗民间故事》(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2001年)、译著《玛斯纳维全集》(第四卷)(合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年)、论文《波斯、和田与中国的麝香》(《北京大学学报》,1993年第二期)、《拉施特与汉学》(《伊朗学在中国论文集》第三集,2003年)、《阿湖女士的丈夫——对多妻制的质疑》(《东方研究》,2002~2003年)、《伊朗伊尔汗时期与蒙古史有关的波斯语文献》(《面向新世纪的蒙古学》,2005年)、以及波斯语论文《和田的麝香》(Tehran: Ayanda 1993)、《拉施特对传播中国文化所做的贡献》(Tehran: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National Congress on Iranology, 2004)等。

妇女生活杂志1993年

问题截图

请问这个符号代表什么《——》?

回答:

《》:代表书名号,比如某一本书的名字。

书名号是用于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歌曲名、图画名等的标点符号,亦用于歌曲、电影、电视剧等与书面媒介紧密相关的文艺作品。

书名号分为双书名号(《》)和单书名号(〈〉)两种。书名号里还有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若单书名号里还有书名号,则单书名号里面用双书名号。

—— :

破折号(——),表示话题或语气的转变,声音的延续等的符号。“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用破折号标明。”“话题突然转变,用破折号标明。”“声音延长,象声词后用破折号。”“事项列举分承,各项之前用破折号。”“表示语气的转变、声音的延续、时空的起止,或用为夹注。”

星号 [ xīng hào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书名号是一种标志符号,它标志书名、篇名、戏剧名、歌曲名、报刊杂志名和法规文件等题名。下面分项叙述。一、标示书名。例如:1.当年鲁迅就在那里读书、习字,有时还画画,把纸蒙在《西游记》一类的小说上描绣像。(小学《语文》第七册《三味书屋》)2.花了整整27年,他终于编写成了一部新的药物书,就是著名的《本草纲目》。(小学《语文》第六册《李时珍》)《西游记》是我国著名的古典名著,《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药物书。它们用书名号标明。二、标示篇名。单一的文章名像诗歌、散文、寓言等都应用书名号标出,以免与其它的文字相混。例如:3.有感情地背诵这三首诗。默写《暮江吟》《赠汪伦》。(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古诗三首》思考·练习)例3中书名号标明了两首诗。再如:4.《亡羊补牢》中的养羊人对街坊的劝告,开始是怎么想的?……用自己的话说说“掩耳盗铃”“亡羊补牢”这两个成语的意思。(小学《语文》第六册《寓言二则》思考·练习)例4中的第一个《亡羊补牢》是一则寓言,用书名号标明。第二个“亡羊补牢”是一个成语,使用引号,不用书名号。三、标志报刊名。例如:5.还有,我看你是看了《妇女生活》里的一篇《关于孩子》的,是不是?(小学《语文》第十册《给颜黎民的信》)《妇女生活》是杂志名,《关于孩子》是一篇文章,均用书名号标明。四、标志戏剧、电影、美术、音乐等艺术作品名称。例如:6.当我铺开第二张画纸的时候,就决定画一幅《小武术》。(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基础训练1》)7.难道罗丹先生雕刻的《沉思者》《巴尔扎克》,不是跟用以雕塑他们的大理石一样同传不朽吗?(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四册《散文两篇》)这两个例子中的书名号标明了两种美术作品,一种是画──《小武术》,一种是雕塑──《沉思者》《巴尔扎克》。像小学第十二册课本上提到的《月光曲》是曲子,《让我们荡起双桨》是歌曲。第十一册课本上的《奴隶英雄》是戏剧。当我们在书面语中用到这些艺术品时,都要用书名号标出。五、标志法律、法规名。例如:8.“你不知道吧,小伙子,咱们国家新颁布的《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残疾人乘车是可以免费的。”(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基础训练6》)例8《残疾人保障法》是法规,用书名号标明。书名号在使用中有两种特殊现象,一是书名中含有书名,二是书名、篇名共用一个书名号。例如:9.下面的《〈古井〉读后感》用的就是第二种写法。(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基础训练4》)10.吾尝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诸子百家名言》第534页广西人民出版社92年版)例9《〈古井〉读后感》是一篇作文题目,所以用书名号标出,而作文题中又含有《古井》这篇课文的题名,为了不使混乱,用单书名号标志。凡是书名号里面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一个用双书名号,里面一个用单书名号。例10中《荀子·劝学》这种标志告诉我们,“吾尝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是出自《荀子》这部书中的《劝学》这一篇。书写时,书名与书中篇名之间,加个圆点(叫间隔号)隔开。书名号是一种标号,它像一顶帽子,扣到了具体的文字上,文字就变成书名或篇名了。例如:11.(1)小明把剑拿过来。(2)小明把《剑》拿过来。例11的①②文字相同,都有“剑”。第一个“剑”是武器,第二个却是一本书,因为它加了书名号。书名号在使用中前后各占一个字的位置,前半个书名号不能单写在一行的结尾,后半个书名号不可独立书写在一行的开头。附书名号歌:书名号,前后弯,标明书籍和报刊。篇名、曲名也可用,标得清楚方便看。

河南主流都市报有《大河报》、《东方今报》、《郑州晚报》、《河南商报》、《河南日报》等,其中《大河报》和《东方今报》为全省发行的主流大报;《郑州晚报》和《河南商报》只要针对省会郑州市有效发行;《河南日报》是河南党报!大河报: 《大河报》于1995年8月1日创刊,是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一份以“关切民生、倡导时尚、贴近生活、服务大众”为宗旨的综合性都市生活日报。2008年1月31日,《大河报》由中国传媒思想库史坦国际和中国传媒论坛学术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07中国传媒投资年会上大河报第四次上榜“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品牌价值9.97亿元,比上年排名上升11位,是河南唯一入选媒体品牌,同时在“全球品牌论坛2007年会”上荣膺“中国最具广告价值媒体”。大河报已成为国内外企业向中原市场展示形象、拓展市场的首选媒体。东方今报: 《东方今报》是一份经国家新闻总署批准的,全国第一家由广电系统主管主办的综合性都市类报纸。其定位是以县级以上城市居民为读者对象,以郑州为中心,覆盖全省、辐射全国,发行量目前已达58万。2006年,东方今报发行在总量稳定的基础上,订户结构有了明显改善;2006年1~12月份,《东方今报》广告占版率达,广告经营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广告额突破亿元大关,综合收入达到亿元,已经成为河南省媒体界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影响力,还是发行总量和广告额,都已稳居河南都市类报纸第二位。被国内报界誉为“中原报业一匹黑马”、“中国成长最快的都市报”。河南报纸媒体千人广告成本最低。郑州晚报: 《郑州日报》是中共郑州市委的机关报,对开彩印12版,周7刊。《郑州日报》创刊于1949年7月1日。1963年10月22日即郑州解放28周年之时,《郑州日报》改为《郑州晚报》。2002年5月,《郑州日报》恢复出版,《郑州晚报》全面改版。复刊后的《郑州日报》,主要担负市委机关报的职能。 河南商报:《河南商报》是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的第二张都市报。在河南报业市场上,《河南商报》紧随本集团的《大河报》,在发行量、广告收入、盈利规模和员工平均薪酬待遇等诸方面,居本地同类报纸中“第二报”的位置。 《河南商报》创刊于1983年8月,1997年7月正式改为综合性都市日报;2004年9月1日,归属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2007年7月全新改版,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具有财经特色的都市报,是“全球商报联盟”的发起单位之一。《河南商报》在河南报业市场上的迅速崛起和腾飞,已经得到本省和全国同行的充分认可。河南日报: 《河南日报》创刊于1949年6月1日,是中共河南省委机关报,是河南省最具权威性、指导性的报纸,隶属于河南报业集团。16个版彩色印刷,发行量为38万份,波及全国,覆盖全省118个县市的每个角落。《河南日报》系中共河南省委机关报,创刊于1949年6月1日,隶属于河南报业集团。是河南省最具权威性、指导性,发行量最大的日报。河南介绍:河南省简称豫。全省总面积为万平方公里,总人口9027万人,有汉、回、蒙古、满等51个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总数的。共设有13个省辖市、4个地区、93个县、23个县级市和41个市辖区。

时装杂志1993年第三期

一本服务于精英男士的摩登商务杂志《时装男士L’OFFICIEL HOMMES》是一本服务于精英男士的摩登商务杂志。他充满年轻活力的气息,通过别致大胆的艺术创意,以悠然的舞步回旋于时尚T台,充满浓郁法兰西浪漫风格。这是一本用优雅文字与精致图片铺陈出视觉肴馔的时尚大刊。当《时装L`OFFICIEL》成为时装和时尚界杂志的品质符号时,又迎来它另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2008年3月1日,《时装L`OFFICIEL》重磅推出男装杂志《时装男士L`OFFICIEL HOMMES》。《时装男士L`OFFICIEL HOMMES》再次不失众望地抢占了“第一”,中国第一本男装杂志。这里首先要强调的是“男装杂志”,不能混淆于男性刊物,它是从专业而权威角度向事业有成的精英男士与名流显贵推介世界顶级的服饰潮流,引导男人了解时尚观念,使男人在着装搭配、言谈举止、举手投足中,展现个体的自信态度、内在魅力和奢华气质。一本真正意义上的男装杂志这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男装杂志。就象男人应该拥有的品质一样,这本杂志也拥有着这种独特魅力 – 从容, 睿智, 富有品质。Milan Vukmirovic,这位曾经为Tom Ford 和Jil Sander工作的设计师,为杂志带来了全新的时尚视角。而作为以设计师作为主创人员,而不是由记者主创的第一本杂志,更是从出身上就流露出一种全新的姿态,隶属于法国著名的家族出版企业——加鲁出版集团所带来的国际化视野和起点无疑让《时装男士L`OFFICIEL HOMMES》更加满足精英男士的高品质追求。男人,也象时装一样,只有够大牌才够档次。 《时装男士L`OFFICIEL HOMMES》正是精英男士的大牌指南。在低调而奢华的外表下,是它丰富而深沉的内涵。谈起《时装男士L`OFFICIEL HOMMES》的优势,不能不提到它的母刊,大名鼎鼎的法国《L’OFFICIEL》杂志。它是法国第一本时装杂志,1921年由著名的家族出版企业加鲁出版集团在巴黎创刊并出版发行,中文名称译作《巴黎时装公报》或《巴黎时尚潮》。《L'OFFICIEL》旗下还拥有其他六本国际高档时尚类刊物,拥有七个国际版本,发行地区覆盖了全球六十多个国家,以其—贯的高雅品位和艺术格调引领着时尚的世界潮流,被尊誉为“时装界的圣经”。品质臻于极致,《时装男士L`OFFICIEL HOMMES》将继续秉承《时装L`OFFICIEL》“从容、睿智、富有品质”的品牌形象,在时装时尚类杂志中,占有不可置疑的权威地位,打造出男装多变的奢华气质,成就世界顶级时尚的男人典范。引领高雅生活,诠释品味男人本杂志有着极具品味的风格,翻开它,一页页简洁而精致的画面和丰富而具有潮流引领性的信息都激发着你对精英男士的想象力,宛如艺术作品般的时装大片会让你迷惑于究竟是被艺术打动了还是被男人诱惑了。 作为一本顶级时装时尚类杂志,《时装男士L`OFFICIEL HOMMES》有着引领高雅生活的不二责任。它不仅诠释着品味男人怎样穿衣如何注重仪表,还引导着男人应该了解什么和关注什么。因为男人的外表应该体现他的内在,而缺乏内在的外表是难以具备真正的魅力的。所以这本杂志没有花里胡哨穿着暴露的时髦女郎,因为它不想迎合肤浅的生理冲动,但它有着对当代艺术状态和当下生存状态关注的深度,也许它是想让男人也因此而更有深度?除了吸引你的眼球,它还想能够打动你的内心。《时装男士L`OFFICIEL HOMMES》以大胆的创意风格和高雅的艺术设计为着眼点,大大提升了它的美学品质,这种取向令《时装男士L`OFFICIEL HOMMES》显得卓尔不群。脱了衣服的男人有区别,穿上衣服的男人区别更大。这个时代,会穿衣服已经是男人社交能力的基本功,而第一眼爱情传奇的缔造更是需要男士们拥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外表。 拥有法兰西血统的《时装L`OFFICIEL HOMMES》以其不同凡响的国际化时尚品位引领精英男士从优秀到卓越,打造与众不同的大牌男人。

·1980年《时装》杂志为创刊号,中国第一本时装、时尚类杂志诞生。由位于北京东长安街二号的对外贸易出版社出版;·1983年《时装》杂志社组织首次国外大师来华表演,皮尔?卡丹进入中国;·1983年《时装》杂志社组织第一届“中国时装文化奖”,并出版“中国时装文化奖”专辑,全面报道此次盛况;·1985年《时装》杂志社与日本文化服装学院合作兴办中国第一个服装文化函授中心;·1985年《时装》杂志社创办了中国时装模特队,从此中国第一支时装模特队诞生。并被皮尔·卡丹先生邀请到巴黎参加卡丹先生86秋冬时装发布会,国际媒体纷纷报道,引起热烈关注;·1986年《时装》杂志社首次去法国参加国际时装节,中国时装记者首次参与报道国际时装流行趋势;·1986年,《时装》杂志在80年代中后期,发行量可以达到近80万册,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已无人望其项背;·1988年《时装》杂志社举办了首届中国模特大赛;·1993年《时装》杂志社作为“日本幕张亚洲风”时装设计大赛中国地区的总代理,已连续举办七届,这也是中国媒体首次作为国际时装设计大赛的地区代理;·1997年《时装》杂志全部改为彩色铜板纸。《时装》杂志社举办中国第一次时装摄影大奖赛;·1997年《时装》荣获最佳书刊奖,此次评选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信息中心、中国服装设计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发起的全国服装书刊评选会;·1998年《时装》杂志电子版诞生;·2000年《时装》杂志从双月刊改成月刊,《时装》的新纪元开始;·2001年第一次版权合作,与韩国汉城新闻社的《FARBE》进行合作。同年与社会力量合作,在纽约建立办事机构,并且在纽约拍摄了很多精美的“时装故事”,其中包括国际一流的摄影师Dah Len等及国际名模Naomi Canpell、Ling、李昕,国际影星章子怡等;·2001年1至12期《时装》杂志策划并拍摄精彩光盘“时装放送”,随刊赠送;·2003年11期正式与法国著名家族出版企业加鲁出版集团版权合作,变幻出新的《时装L'OFFICIEL》,并在上海黄浦江上的“假日号”万吨邮轮上举办盛大的海上嘉年华庆祝晚会;·2004年9月《时装L'OFFICIEL》为在银川举办的中国电影界的权威奖相金鸡百花电影节上的明星全面打造整体造型,从而使中国电影节上的明星阵容更加国际化;·2005年5月《时装L'OFFICIEL》出版《时装》杂志创刊二十五周年特刊,封面倾力打造的特刊获得空前的好评;·2005年8月《时装L'OFFICIEL》为中国电影界的最高政府奖项——华表奖上的明星全面打造整体造型;·2005年11月电影家协会在三亚合作打造中国电影一百年“电影金鸡奖”颁奖晚会;·2005年《时装L'OFFICIEL》杂志社与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美中基金会联合主办“2005中国模特大赛”;·2007年8月《时装L'OFFICIEL》再次为中国电影界的最高政府奖项——华表奖上的明星全面打造整体造型;·2007年11月,《时装L'OFFICIEL》在上海花园饭店举办了极尽奢华唯美的28周年庆典;·2008年3月,与著名家族出版企业加鲁出版集团版权合作的《时装L'OFFICIEL HOMMES》成功上市,上市第一周就被抢购一空,庆祝酒会在上海1933绚烂登场;·2010年10月时装《L‘OFFICIEL》怀以对优雅的崇敬与追寻,倾力打造了中国首个以“优雅”概念为主题的颁奖典礼——《时装L'OFFICIEL》优雅盛典。

2003年,两位优雅的引导者同时挥动魔棒,变幻出新的《时装L'OFFICIEL》。秉承来自赛纳河畔的法式“百分百的时尚,百分百的奢侈”,兼容中国式雍容含蓄、细腻精致的东方情调,这本中国目前唯一定位于介绍高级时装及消费品类的时尚杂志《时装L'OFFICIEL》,为时尚精英们呈献出国际一流的时装资讯盛宴。国际豪华大开本,228页彩色精印,精选法版内容,并配合原《时装FASHION》的精品栏目,精致大气,年轻优雅,让国际化与本土精神得到最完美的融合,全方位引导流行与消费潮流,推介高尚的生活方式,这便是最新面市的《时装L'OFFICIEL》,雍容大气、绝代风华。成熟的知性女士,拥有良好经济实力与教育背景,具有高尚的品位,崇尚精品生活,醉心于国际级奢华时尚享受,渴望东西方融合的经典文化需求,并且企慕在更高级的层面上提升自身的时装品位和时尚情趣——她们正是《时装L'OFFICIEL》的目标读者。低调奢侈,高调优雅,不失品评生活的趣味,充满年轻活力的气息——《时装L'OFFICIEL》将以悠然的舞步回旋于时尚T台;唯美、优雅、感性并富于浪漫,这本中国最高定位的时尚月刊,更将用秀丽的文字与精致的图片,铺陈出华美的视觉肴馔。三十年来,有着“时装圣经”美誉的《时装L’OFFICIEL》杂志一直秉承“从容、睿智、富有品质”的办刊宗旨,用诸多“第一”征服了中国时尚界一座座最高峰——从首次组织国际时尚大师 皮尔·卡丹 来华表演,到组建了中国第一支时装表演队,发掘了新中国第一批具有专业水准的职业模特,再到举办中国第一次时装摄影大奖赛,再到举办第一届中国服饰文化大奖赛,再到首次提出“红毯整体形象打造”的理念。《时装L’OFFICIEL》宛若一位雍容华贵的女性,迈着优雅的步履,始终走在中国时尚界的前沿。

美国人物杂志1993年封面

1993美国人物杂志封面人物怎么了?回答如下:杂志封面人物为美国知名脱口秀主持人艾伦·德杰尼勒斯。她因当时承认是同性恋,而导致自己的节目被不少电视台停播

四大天王。根据查询百度大数据得知,《人物》杂志创刊于1980年,由人民出版社主管,人民东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主办,封面选的都是地区内最红影响力最大的人物,1993年时正是四大天王都爆火的时候,所以封面是四大天王。

国家级。人物杂志封面是国家级,《人物》作为国家级权威杂志,创刊数十年头次封面人物全选用女性,而杨超越首次登封,无疑是对她自身品质的认可与赞扬。《人物》是1974年美国TimeWarner媒体集团旗下出版的杂志,主要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报导名人和普通人的故事。

一九九三年,巩俐她上榜美国《人物》全球最美50人。

中国妇女杂志1993年目录

《中国妇女》杂志1999年改为半月刊,上半月记录中国女性的成功成长 ,并为女性提供心理疏导和健康服务。其关键词是“成长、成功、快乐”。下半月为“法律帮助”专刊,是读者“身边的律师、法律的顾问、维权的指南”。《中国妇女》杂志改版改彩获得成功。 2003、2005年,杂志荣获第二、第三届“国家期刊奖”;《好主妇》杂志创刊于2000年,是一本时尚家政月刊,她以“没有好主妇,哪有好生活”为口号,传播、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成为都市主妇的精致生活读本;《悦己》杂志是与美国康泰纳仕集团《self》杂志通过版权合作创办的一本心理健康生活杂志。她以“快乐由自己”为办刊主张,倡导女性关爱自己,追求身心健康的个人幸福。《安邸》杂志创刊于2011年,与美国康泰纳仕集团《AD》杂志进行国际版权合作,是一本介绍建筑和设计的高端杂志。除发展办刊主业以外,中国妇女杂志社还开拓了新的事业增长点:1 中国妇女杂志社还开展各种社会活动和公益活动,自2001年起开展年度海内外有影响力的“《中国妇女》时代人物”评选活动。同时还创建了70多个“星星火”农村妇女家庭图书室,为关爱农村妇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中国妇女杂志社社长韩湘景,总编辑尚绍华。

450万到800万。《中国妇女报》创刊于1984年10月,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报头,由全国妇联主办,是一张具有思想性、社会性和综合性的全国惟一的一份全国性的女性大报。其宗旨是向社会宣传妇女,向妇女宣传社会,促进妇女进步、发展与解放,积极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热情为她们服务,鼓励广大妇女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半边天作用。同时关注现实生活中各种与妇女有关的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并积极通过舆论作用促进问题的解决。

  • 索引序列
  • 东方研究论文集1993年
  • 妇女生活杂志1993年
  • 时装杂志1993年第三期
  • 美国人物杂志1993年封面
  • 中国妇女杂志1993年目录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