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古希腊伦理流派研究论文

古希腊伦理流派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古希腊伦理流派研究论文

古希腊悲剧的伦理特点:悲剧中描写的冲突往往是难以调和的,具有宿命论色彩。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庆典活动。在古希腊世界漫长的演进过程中,这种原始的祭祀活动逐渐发展成一种有合唱歌队伴奏,有演员表演并依靠幕布、背景、面具等塑造环境的艺术样式,这就是西方戏剧的雏形。古希腊戏剧大都取材于神话、英雄传说和史诗,所以题材通常都很严肃。亚里士多德曾在《诗学》中曾专门探讨悲剧的含义。他认为悲剧的目的是要引起观众对剧中人物的怜悯和对变幻无常之命运的恐惧,由此使感情得到净化。悲剧中描写的冲突往往是难以调和的,具有宿命论色彩。悲剧中的主人公往往具有坚强不屈的性格和英雄气概,却总是在与命运抗争的过程中遭遇失败。

柏拉图的理想国,

古希腊神话故事起源与发展古希腊神话即口头或文字上一切有关古希腊人的神、英雄、自然和宇宙历史的神话。古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也是西方世界最早的文学形式,大约产生在公元前十二世纪到公元前八世纪之间,内容涉及诸神与世界的起源、诸神争夺最高地位及最后由宙斯胜利的斗争、诸神的爱情与争吵、神的冒险与力量对凡世的影响,包括与暴风或季节等自然现象和崇拜地点与仪式的关系。 古希腊神话的优美、娓娓动人、是举世闻名的。 古代希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希腊人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创建了璀璨多彩的文化,传下丰富的遗产,神话传说就是其中之一。 古代希腊神话的产生历史久远,它乃是处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时期的远古人类借助想像征服自然力的产物。由此,古代希腊神话必然包括神的故事和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和冲突的故事,即英雄和传说两个方面。神的故事更明显地反映了古代人类把强大的自然现象形象化的丰富想像力,涉及宇宙和人类的起源、神的产生及其谱系等内容。英雄传说则是起源于对祖先的崇拜,主要是对可能具有某种历史性的传奇人物及相关事件的崇拜和理想化,反映了远古人类的生存活动和与自然进行的顽强斗争。这类传说中的主人公大都是神与人的后代,半神半人的英雄。他们体力过人,英勇非凡,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豪迈气概和顽强意志,成为古代人民集体力量和智慧的化身。 古希腊神话故事的形成时期很早,是远古一代代希腊人集体创作的结晶。神话起初口传,后来见之于书面文字。它的最早的传世书面文献当推荷马史诗。史诗中除了主体故事外,还提及了许多其他的神话故事,那些故事显然在当时已是广为流传的。在荷马之后不久有古希腊诗人赫西奥德的长诗《神谱》,扼要地记述了许多神话故事,并且力匿把那些故事谱系化。古希腊悲剧的题材基本都是取材于神话,是作家对那些神话故事的现实理解的戏剧体现。公元前三世纪之后希腊化时期的亚历山大里亚学者们在对古典作品的收集和注疏中,对古希腊神话的收集和保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些诗人则在学识性原则的指导下,发掘出许多鲜为人知的神话典故。希腊神话或传说大多来源于古希腊文学作品,除了《荷马史诗》、《神谱》、《工作与时日》、《伊利亚特》、《奥德赛》和《变形记》等经典作品以外,还有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的戏剧。 希腊神话和传说中最有名的故事有特洛伊战争、奥德修斯的游历、伊阿宋寻找金羊毛、赫拉克勒斯的功绩、忒修斯的冒险和俄狄浦斯的悲剧。 古希腊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曾几经变迁.他们的神话观念也在这种变迁中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基本特点是由自然崇拜转向人性崇拜。人们所熟悉的这一时期的希腊神话的基本特点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神,神既有人的体态美,也有人的七情六欲,懂得喜怒哀乐,有善恶,有计谋,参与人的活动,赋予神以人形、人性.甚至人的社会关系.希腊神话中的神个性鲜明,没有禁欲主义因素,也很少有神秘主义色彩。神和人的基本区别在于神强大,常生不死,生活闲逸快乐,随意变形,各具特殊本领和巨大威力。其好恶态度对下界人类的生杀祸福起着决定作用;人类弱小,生命有限,有生老病死,生存艰辛,不得不经常求助于神明,但也常常诅咒神明作恶。古希腊人崇拜神,但同时赞美人,赞美人的勇敢和进取精神。古希腊人批评骄傲、残忍、虚荣、贪婪、暴戾、固执等人的生格弱点,并且认为往往正是这些性格弱点造成人生悲剧。古希腊人崇拜神,但并不赋予神明过分的崇高性,也不把神明作为道德衡量的标准,而是把他们作为人生的折射。 希腊神话与十二星座 星座传说--白羊座 特寒里亚国王阿塔玛斯和王妃涅佩拉结婚,两人生了一对双胞胎,但国王却和特贝的公主伊诺娃有段婚外情,将涅佩拉王妃赶出宫,而迎立诺娃为新妃。当伊诺娃王妃有了自己的孩子后,乃决定要杀死前涅佩拉王妃所留下的唯一双胞胎,(哥哥是普里克思,妹妹是赫雷)。她收买占卜师向国王告状:若不将前王妃所生的孩子送给宙斯当祭品,众神将大怒,则今年将闹饥荒。涅佩拉知道后就向宙斯求救,于是宙斯就派天上的黄金牡羊去载这两兄妹至天空彼方。因速度太快,妹妹跌落大海,牡羊就一边回头看妹妹,一边守护着哥哥,而形成现今的白羊座。 星座传说--金牛座 经希腊哈莫尼亚地方的贝纳斯河,国王贝纳斯有位美丽的公主欧罗巴。有一天,公主和侍女们到野外摘花,玩耍,突然出现一只如雪花般洁白的牛,以极温柔的眼光望着欧罗巴,其实这只牛是仰慕公主美色的宙斯变的。一开始公主的确大吃一惊,但仍走向温驯的牛只身旁,轻轻抚摸它。由于公牛显得非常乖巧而温驯,于是公主就放心的爬到牛背上试骑,忽然间牛奔跑了起来,最后跳进爱琴海。公主紧抱着牛,海里生物皆出来向宙斯行礼,公主终于知道牛是宙斯的化身,到了克里特岛后,就和宙斯举行婚礼,化身为牛的宙斯和欧罗巴公主过着幸福的日子。 星座传说--双子座 迷恋斯巴达王妃勒达美色的宙斯,为接近她而化身为天鹅,两人生了一对双胞胎-波拉克斯神子和人之子卡斯托。两人皆是骁勇冒险的武士,经常联手立下大功勋。他们二人也有一对双胞胎堂弟-伊达斯和林克斯。一天四人准备去抓牛,他们抓了很多牛,并准备平分时,贪心的伊达斯和林克斯趁波拉克斯,卡斯托兄弟不备时,将牛全部带回去。被激怒的两对双胞胎大起争执,结果伊达斯用箭将卡斯托刺死。波拉克斯伤心得要随卡斯托赴天国,但却因为拥有永远的生命而不能如愿。他的悲痛感动了宙斯,乃为他们二人设立星座,分别住在天国和死亡之国。 星座传说--巨蟹座 宙斯和人间女孩阿尔克梅涅生了儿子赫拉克勒斯,海格拉斯后来和德贝的公主结婚,生了小孩过着美满的生活。由于宙斯天后赫拉的咒语,赫拉克勒斯竟亲手刃妻,自己也正欲自杀,宙斯为了让他赎罪,乃任命为耶里斯特斯王,他必需经历十项冒险,其中第二项是制服住在沼泽中的怪物许德拉。许德拉是只有九个头的巨蛇,其中八个头杀不死,躲在沼泽附近的洞窟内,赫拉克勒斯对其投火炬,激怒的许德拉乃吐毒气攻击,这时天后赫拉让巨蟹去咬赫拉克勒斯的脚,结果巨蟹被踩碎,许德拉也被制服。赫拉因感伤它的逝世,而在天上设立巨蟹座。 星座传说--狮子座 宙斯和阿尔克梅涅所生之子赫拉克勒斯,被任命为耶里斯特斯王,要去执行十项困难的任务,第一个任务是制服在涅梅谷的不死食人狮,这只狮子专吃家畜和村人,人人畏惧,以前曾有人来制服,但未见生还者。来到涅梅谷的海格拉斯也是迷了路好多天,才发现狮子的踪迹。赫拉克勒斯欲射箭攻击,但因狮皮太硬而无效。用剑砍剑也弯掉了,于是用橄榄树制成粗棍,用力往狮头打去,此时不怕弓剑的狮子也畏惧发怒的赫拉克勒斯,被赫拉克勒斯绑住脖子,终于被他击退。女神赫拉为了感念这只狮子,乃在天上设立了狮子星座。 星座传说--处女座 农业女神德墨忒尔和宙斯生了一个女儿,叫珀耳塞福涅,有一天珀耳塞福涅在野地摘花时,有朵从为见过的美丽花朵正盛开着,正当她伸手要摘时,地面突然裂成好几块,就掉下去了。母亲得墨忒尔誓死也要找回失踪的女儿而四处寻访。看到所有事情经过的太阳神赫利俄斯乃告诉得墨特尔,因冥王哈得斯欲娶珀耳塞福涅为妻,而将她带回地下,得墨忒尔因为悲伤过度而使植物枯萎,大地一毛不生。宙斯看事态严重,乃向哈得斯说情,可是哈得斯在珀耳塞福涅要走时,拿了冥界石榴给她吃,珀耳塞福涅因为可以离开,高兴吃了四个,结果被迫一年有四个月要留在冥界,这四个月就变得今日万物不宜耕种的冬天,珀耳塞福涅一到人间就是春天,珀耳塞福涅就是处女座的化身。

马德普:本原与永恒——古希腊自然哲学中的普遍主义基因古希腊自然哲学众所周知,西方哲学的最初形态是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在西方哲学的这个萌芽时期,哲学家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对宇宙自然的探讨,其作品大多冠之以《论自然》,他们常被称为自然哲学家。早期希腊哲学在解释自然万物何以生成、何以存在的时候,总是把自然现象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看作不言而喻的,并从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这个统一。早期希腊的自然哲学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科学精神。希腊最早的哲学家,同时也是第一批科学家。另一方面,由于这种哲学刚从神话中脱胎出来,还不可避免地带有母体的烙印。但是总的来说,自然哲学家坚持从自然本身来说明宇宙自然,开始摆脱了神话的宇宙创生说的神秘性,标志着人类科学思维的最初觉醒。例如,赫拉克利特继承了米利都学派的唯物主义传统,并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面,指出:“自然也追求对立的东西,它是从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从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2]毕达哥拉斯学派也把“和谐”视为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和人生的一种美德,这反映了其学派对于宇宙万物统一现象的“数”的把握和对道德完善、社会平等的理想状态的追求。从这里开始,我们可以发现探讨宇宙的自然观和探讨人生的历史观的最初萌芽。即使是早期希腊哲学的爱利亚学派的存在哲学,虽然抽象思辨的程度较高,但实际上也是以自然哲学方式来回答世界万物生成的本原问题。巴门尼德提出的“存在”范畴,就是对自然界作出的一个哲学抽象概括。他在其《论自然》中,以逻辑论证和思辨方法深化了自然哲学的基本命题。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古希腊自然哲学阶段的最高成就。巴门尼德以后,自然哲学的特点是把事物视为组合物,开始探求物质的更深一层的内部结构问题。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认为,一切事物的本原和内部结构是原子与“虚空”,提出原子自己运动的思想,并试图对早期朴素唯物主义者不能解释的某些自然现象重新加以解释。在这些解释中,德谟克利特强调“一切都由必然性而产生”[3],即明确提出关于自然现象的因果必然性问题,表达了唯物主义的决定论思想。但是,德谟克利特割裂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把因果必然性简单化和片面夸大,否认偶然性的客观存在,其决定论思想具有机械论色彩。对此,亚里士多德批评说:“德谟克利特忽略了目的因,把自然界一切作用都归之于必然性。”[4]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德谟克利特巧妙地运用原子论来解释灵魂的构成问题,把灵魂学说与人生智慧联系起来,使其历史观也达到很高的境界。在他的著作残篇中,有许多揭示人生意义的箴言:“凡期望灵魂的善的人,是追求某种神圣的东西,而寻求肉体快乐的人则只有一种容易幻灭的好处。”[5]“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6]“不合时宜的享乐产生厌恶。”[7]“追求美而不亵渎美,这种爱是正当的。”[8]又说:“对善的无知,是犯错误的原因。”[9]“永远发明某种美的东西,是一个神圣的心灵的标志。”[10]“不正当的获利给道德带来损害。”[11]总之,德谟克利特关于人生真谛的探索,教导人们去追求真、善、美,抛弃假、丑、恶,从而给人们留下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当然,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形态基本上是自然哲学。总的来说,自然哲学探索自然的奥秘,追求万物的本原,试图将世界统一于某种感性存在的东西。苏格拉底认为,自然哲学家们以感官所见的事物为根本实际上是不可靠的,反而把灵魂的眼睛变瞎了。他主张“求援于心灵的世界,并且到那里去寻求存在的真理好些。”[12]在苏格拉底看来,哲学的对象不是自然,而是心灵,是认识自身中的善,即人的德性。这是苏格拉底从对自然哲学的批判中得出的结论,并由此而转变了古希腊哲学的研究方向,即从关注自然的自然观转向关注人生的历史观。这就是说,苏格拉底哲学所关注的已不再是自然,而是人生问题,即专注于在伦理道德中寻求一种普遍的东西。不过,苏格拉底还没有把普遍的东西与个别的东西完全分离开来。柏拉图沿着这一思路前进,不仅把二者分离开来,而且把普遍的东西视为独立存在的理念。柏拉图认为,人类感官所经验到的一切具体事物都变动不居,这已为赫拉克利特的流变论所证明。变动不居的现象既存在又不存在,是相对的、不稳定的、暂时的。绝对的、稳定的、永恒的理念是唯一真实的存在,个别的事物只是理念的摹仿和影子。由于对世界作出这样的哲学理解,柏拉图把现象与本质合为一体的现实世界二重化,即在可感世界之外构造了一个理念世界。理念是可感事物的根据,可感事物则是理念的派生物。柏拉图的理念论,作为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是完全荒谬的;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发展环节,理念论深化了个别与普遍、感性与理性、现象与本质等问题的探讨则是有意义的。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古希腊哲学从米利都学派开始,就提出和探讨万物本原的问题。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理解,所谓“本原”或“始基”,就是万物都由它构成,最初由它产生,最后又复归于它的那个东西。对于什么是万物的本原,在亚里士多德之前显然出现了两种对立的说法:一种认为本原是组成事物的物质性的元素,从水、火、土、气到“根”、“种子”、原子;另一种认为本原是一般性的范畴、原则,如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爱利亚学派的“存在”、柏拉图的“理念”等。亚里士多德在总结早期希腊自然哲学的基础上,把本原论的问题转变为本体论的问题,这是哲学思维的一个进步。从本原论到本体论,反映出人类寻求安身立命之本的哲学情怀的深化。所谓本体,就是终极的存在。亚里士多德把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或者研究存在本身的学科称为“第一哲学”,即形而上学。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哲学不仅在研究对象上与其它科学相区别,在研究目的上也与科学不同。研究哲学是为了追求智慧,不是为了实用。哲学是世界上唯一的一门“自由的学问”。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这种“存在”是抛开了任何具体的“存在”特性以外的最一般、最普遍的存在。亚里士多德把这种最一般的存在又分为两类:一类是运动着的“存在”以及与运动有关的时间、空间、有限、无限等,这是自然哲学的研究对象;一类是不变的“存在”,这是第一哲学的研究对象。《物理学》是亚里士多德最主要的自然哲学著作。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是广义的物理学,其原义就是自然。他在《物理学》中把“自然”定义为“运动和变化的本原”[13]。自然界是运动变化着的,运动和变化的根源就是自然本身。亚里士多德为了突出自然哲学的地位,把“存在着的事物”分作两大类:一类是“由于自然而存在”的事物;一类是“由于别的原因而存在”的事物[14]。前一类事物如各种动物、植物和简单物体(土、火、气、水)等,其特点是这一类的每个事物都在自身内部具有一种运动和静止的根源;后一类事物是人工物品,如床、衣服、房屋等等,其特点是该类事物带有明显的人为作用的痕迹,因而变化的动力不在自身之内。从自然存在的事物同一切与人有关的事物的区分来看,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自然”也可以说是宇宙万物所固有的自我运动能力和内在的本质特性。亚里士多德早在《范畴篇》中就对运动的形式作过分类。他认为,“运动共有六种:产生、消灭、增加、减少、改变和位移。”[15]在《物理学》中,他又更为简明地把运动分为三类:“质的运动、量的运动和位置方面的运动。”[16]换句话说,能够生成的东西在生成,能够变换性质、数量、位置的东西在变换,这就是运动。从哲学意义上说,运动观与时空观是相联系的。亚里士多德在运动观基础上,又考察时间和空间问题。他在《物理学》第4章中指出:“存在的事物总是存在于某一处所”,并且“运动的最一般最基本的形式是空间方面的运动(我们称之为位移)。”[17]由此,我们就得承认空间是存在的。空间是一事物的直接包围者,即以长、宽、高三维来限定一切物体。空间不是该物体的部分,空间是可以和它所包容的物体分离的。关于时间的问题,亚里士多德也是和运动观一起考察的。“运动都占有时间”[18],一切存在着的事物,都是在时间中存在。时间既不是运动,又不能脱离运动,“是使运动成为可以计数的东西。”[19]时间的特性是运动的尺度,是就先与后而言的运动的数目。时间是连续的、可分的。时间因“现在”而得以连续,也因“现在”而得以划分。“‘现在’是一个中间点,结合起点和终点于一身—— 一方面是将来时间的起点,另一方面是过去时间的终点——因此,时间这东西必然是永远存在的”[20],即时间是永恒的。亚里士多德哲学既有丰富的自然观思想,又内涵深刻的历史观意蕴,其历史观集中体现在伦理思想中。在亚里士多德之前,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探讨过善、幸福等伦理学范畴。亚里士多德也把善和幸福等问题,作为自己伦理学体系的中心论题考察。在标志着亚里士多德道德观最终形成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他指出:“一切技术和研究,正如一切行为或选择,看来都是趋于某种善的,所以,善被合理地认为是万物所追求的目的”[21]。不同的事物在追求不同的目的,而人类所追求的目的乃是“至善”。至善作为最高的善,是人类行为的最终目的,因而具有完满性。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的美德都以一定的自然能力为根据,但只有当它们为哲学的智慧所指引时,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美德。人类的幸福和至善,就在于符合德性的活动。亚里士多德之后,晚期希腊哲学家中的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是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杰出继承者。伊壁鸠鲁的自然观进一步修正、丰富、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学说,提出原子运动偏斜说,纠正了德谟克利特哲学所过分强调的必然性,给偶然性以应有的地位。伊壁鸠鲁的历史观,表现在其快乐主义的伦理观上。他认为,有智慧的人既不应该厌恶生存,也不应该畏惧死亡。我们生活的目的是追求幸福或快乐,而快乐分为两类:一类是肉体上的快乐;一类是精神上的快乐。当我们说快乐是人生的终极目标时,并不是指肉体的快乐,而是精神的快乐。明智的人应该为获得身体的健康和灵魂的宁静,而决定自己的行动取舍。心灵的宁静,取决于生活得高尚、正直。当一个人勤奋思考宇宙自然的终极意义时,就能达到精神恬淡宁静的哲学境界。这些思想如同清泉一般,确能启发人们的哲学智慧。而卢克莱修在哲学上的贡献是以原子论为武器,说明自然现象与心灵本性,批判当时盛行的宗教迷信。他用拉丁文写成的哲理长诗《物性论》,激情充沛,气势磅礴,马克思称他为“真正罗马的史诗诗人。”[22]西欧中世纪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代。在漫长的中世纪,宗教信仰与科学认识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希腊人原始综合的自然哲学,是关于自然界的一般知识,并从总体上勾勒出一幅大体上正确的宇宙图景。亚里士多德使希腊哲学与科学的原始综合达到巅峰状态,其自然观与历史观对中世纪哲学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亚里士多德哲学被教会封为思想权威;另一方面,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著作对中世纪的神学自然观也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亚里士多德所留下的诸如“世界是永恒的”一类自然哲学问题,成为基督教教父哲学激烈争论的课题。经院哲学的唯名论与唯实论,采用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的概念分析方法,关于一般与个别、共相与殊相的争论,其宗教目的在于论证上帝是如何存在的,但其蕴含的认识论问题,却是近代哲学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的一个过渡环节。十四世纪从意大利发端的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运动,导致了经院哲学的解体。文艺复兴晚期意大利自然哲学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布鲁诺,在反对神学唯心主义斗争中,继承和发展了库萨的尼古拉和科森萨的特勒肖的自然哲学,以泛神论的形式阐述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布鲁诺将哲学研究的对象转移到自然,即把关于自然事物的原因、本原和统一性问题,视为自己哲学研究的主要课题。

古希腊论文研究题目

法厄同驾太阳车的故事 : 日神的儿子法厄同纠缠他的父亲,要求驾着日神的飞马在空中驰聘一天。慈爱的父亲谆谆告诫他的儿子:你的要求太过份了,你的力气和年纪都办不到,它的名字叫作「灾难」。但是法厄同不听他的话,还是提出原来的要求。无奈的父亲只好引他到乌尔冈所造的高大的车辇前面。 年轻的法厄登上了轻车,兴高采烈地握住缰绳。日神的四匹快马感到车辇的载重和往常不同,就乱奔起来,离开了原来的轨道。发愁的法厄同从天顶往下看,脸色发白,两膝发软,后悔不该驾他父亲的马。太阳车一直向前冲去,就像风中的船,船上的舵手把不住舵,索性放了手,让神去摆布。 最后轴脱辐散,破车的残躯断片散落一地。法厄同,火焰烧着了他的赤金色的头发,头朝下栽下去,拖着一条长尾巴在空中陨落。远离故乡,在天的另一边的厄里达诺斯河收容了他,洗净了他余烟未息的脸。 潘多拉的盒子的故事 潘多拉是古希腊的一位公主,诸神因妒忌她底美貌,送给她一个神秘底合资,叮嘱她千万别打开那个盒子。然而,有一天,潘多拉终于抵制不住好奇心的诱惑,打开了盒盖,于是,盒内的疾病、痛苦、疯狂等不幸趁机飞出来,传播到了人间。幸亏一位心地善良的天神及时叫她关闭盒子,才留住了承受痛苦的良药:希望。 阿波罗的爱情故事 传说,Daphne(达芙妮)(月桂女神)是位非常貌美的女神,当年曾与宙斯的大儿子阿波罗互相爱慕。终于,有一天阿波罗终于按耐不住自己对月桂女神的爱恋,对她展开的追求。可是因为阿波罗自己是太阳神,身体聚集了大量的热能,使得月桂难以忍受,一旦靠近就有灼伤皮肤的危险。所以每次阿波罗追月桂,她就会躲。就这样,一追一躲,可这样毕竟不是办法,终于月桂无法忍受了,她大喊救命。她的父亲因不忍女儿遭受如此痛苦,就将大地劈裂了一条大缝。月桂纵身一跳,化成了一棵大树从裂缝中长出。自此,这棵树就叫做月桂树。而阿波罗并不知道缘由,认为月桂宁可变成大树也不愿和他在一起。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意识到原来是因为自己太热了才使得月桂化作一棵大树。阿波罗发誓要永远为月桂留下一片遮蔽。那就是我们现在知道的太阳黑子,在太阳神心中留下的永远的遮蔽,他为月桂留下的遮蔽.... 不和的金苹果的故事 阿喀琉斯的父母结婚时,忘了邀请不和女神厄里斯,于是有了金苹果的故事。特洛伊王子帕里斯长大后奉父命去希腊接姑妈,与海伦一见钟情,抢走了海伦,导致了特洛伊战争(10年),众神各助一方,爱神阿弗洛蒂特助特洛伊,赫拉和雅典娜助希腊,人神混战。 西绪福斯的故事 诸神为了惩罚有通奸嫌疑的西绪福斯,让他不停地推石头上山,而巨石则因自身重量一次次滚下山去,就这样循环不断。然而这个担着罪名的大汉却从徒劳的工作中觅得了快意:“他以自己的整个身心致力于一种没有效果的事业。”

哈迪斯:冥王,宙斯和波塞东的大哥(后来因是宙斯使克洛诺斯吐出被吞下的哥哥姐姐们,所以可算为再生,从此以后他们视宙斯为大哥。所以本来兄弟顺序为 宙斯<波塞冬<哈迪斯)。他负责统治地下世界:冥界。冥界和阳间一样是一个广大的世界,蕴藏着丰富的矿物。 注:冥界不只是无边的地狱,还有一个哈迪斯为珀尔塞弗涅创造的永远充满光明,没有人间的丑恶的的爱丽希恩(爱丽舍极乐世界)。坦塔罗斯是宙斯的儿子,他统治着吕狄亚的西庇洛斯,以富有而出名。由于出身高贵,诸神对他十分尊敬。为了试探一下神只们是否通晓一切,他让人把自己的儿子珀罗普斯杀死,然后煎烤烧煮,做成一桌菜,款待他们。 坦塔罗斯因此得罪了神只。他罪恶滔天,被神只们打入地狱,在那里备受苦难和折磨。他站在一池深水中间,波浪就在他的下巴下翻滚。可是他却忍受着烈火般的干渴,喝不上一滴凉水,虽然凉水就在嘴边。他只要弯下腰去,想用嘴喝水,池水立即就从身旁流走,留下他孤身一人空空地站在一块平地上,就像有个妖魔作法,把池水抽干了似的。同时他又饥饿难忍。在他身后就是湖岸,岸上长着一排果树,结满了累累果实,树枝被果实压弯了,吊在他的额前。他只要抬头朝上张望,就能看到树上蜜水欲滴的生梨,鲜红的苹果,火红的石榴,香喷喷的无花果和绿油油的橄榄。这些水果似乎都在微笑着向他招呼,可是,等他踮起脚来想要摘取时,空中就会刮起一阵大风,把树枝吹向空中。除了忍受这些折磨外,最可怕的痛苦则是连续不断的对死神的恐惧,因为他的头顶上吊着一块大石头,随时都会掉下来,将他压得粉碎。坦塔罗斯蔑视神只,被罚入地狱,永无休止地忍受三重折磨。荷马史诗,西西弗斯是人间最足智多谋又机巧的人,他是科林斯的建城者和国王。当宙斯掳走河神伊索普斯(Aesopus)的女儿伊琴娜(Aegina),河神曾到科林斯找寻其女,知悉此事的西西弗斯以一条四季常流的河川做为交换条件告知。由于泄露了宙斯的秘密,宙斯便派出死神要将他押下地狱。没有想到西西弗斯却用计绑架了死神,导致人间长久以来都没有人死去,一直到死神被救出为止,西西弗斯也被打入冥界。在被打入冥界前,西西弗斯嘱咐妻子墨洛珀(Merope)不要埋葬他的尸体。到了冥界后,西西弗斯告诉冥后帕尔塞福涅(Persephone),一个没有被埋葬的人是没有资格待在冥界的,并请求给予三天告假还阳处理自己的后事。没有想到,西西弗斯一看到美丽的大地就赖着不走不想回冥府去了。直到其死后,西西弗斯被判逐出到地狱那边,在那里,他每天要把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推到非常陡的山上,然后朝边上迈一步出去,再眼看着这个大石头滚到山脚下面。西西弗斯要永远地、并且没有任何希望地重复着这个毫无意义的动作。他是没有任何选择的:他的惟一选择就是那块石头与那座陡山。珀耳塞福涅Persephone(希腊语:∏ερσεφόνη)是希腊神话中冥界的王后,她是德墨忒尔(Demeter)和宙斯的女儿,被哈得斯(Hades)绑架到冥界与哈得斯结婚,成为冥后。也就是说冥后是和自己的叔叔结婚了.有一天珀耳塞福涅Persephone正在与其他水/湖仙女或者海仙女(在《荷马史诗》中她与雅典娜和阿尔忒弥斯)一起在恩纳采花,可是她一个人不经意的远离了朋友。美丽的草地上开有各种鲜花,然而在众花之中夹杂着代表冥王的圣花-水仙花!当珀尔塞福涅去摘那朵看似无害的水仙花时,大地裂开了。四匹黑色的骏马拉着冥王的战车出现在珀尔塞福涅的面前。反抗是那么的无效,冥王轻松的抱起未来的冥后消失在黑暗的死亡之国。(有的相关资料说冥王抢走珀尔塞福涅之前已经得到了宙斯的许可,只是宙斯没有跟德墨忒尔商量,也没有问珀尔塞福涅是否愿意。不过"有关资料"是胡说的,宙斯和冥王兄弟俩当年为了争夺王位早已经斗得水火不容了,所以冥王失去王位后才移居到冥界,就是为了表示和弟弟势不两立,宙斯会同意哥哥娶他女儿才怪.)德墨忒尔失去女儿后非常悲伤,离开奥林匹斯到处疯狂地寻找女儿,因此大地上万物停止生长(得墨忒尔是丰产、农业女神)。太阳神赫利俄斯(Helius)看到了一切,将珀耳塞福涅的下落告诉了德墨忒尔。最后宙斯无法让大地上万物荒芜,因此向哈得斯商量能否将珀耳塞福涅还给德墨忒尔。他派赫尔墨斯去接珀耳塞福涅。但是在赫尔墨斯到达前哈德斯说服珀耳塞福涅吃了六颗石榴籽(也有说吃了三颗的),这迫使珀耳塞福涅每年有六个月的时间重返冥界(有的说是每年三分之一的时间留在冥界)。在另一个版本中阿斯卡拉福斯告诉其他神祗珀耳塞福涅吃了冥界的石榴籽。每年德墨忒尔与她的女儿团聚时大地上万物生长,但在另六个月里珀耳塞福涅返回冥界时地面上则万物枯竭。此外还有一个版本说赫卡忒营救了珀耳塞福涅。最早的关于珀耳塞福涅的故事则说珀耳塞福涅本来就是可怕的死亡女神。欧律斯透斯一直没能除掉他所讨厌的竞争对手,反而帮助他赢得了更大的荣誉。许多人对赫拉克勒斯感激不尽,因为他免除了人们的许多苦难。现在,狡猾的国王又想出了最后一个冒险任务,这是任何英勇的神力都无法施展的,即要他去和地狱的恶狗拼斗,并把冥王的看门狗刻耳柏洛斯带回来。这狗有三个头,狗嘴滴着毒涎,下身长着一条龙尾,头上和背上的毛全是盘缠着的条条毒蛇。为了准备这场可怕的冒险,赫拉克勒斯来到阿提喀的厄琉西斯城,那里的祭司精通阴阳世界的秘密之道。他首先在这个神圣的地方洗刷了杀害肯陶洛斯人的罪孽,然后由祭司奥宇莫尔珀斯传授秘道。赫拉克勒斯获得了神秘的力量,不再惧怕恐怖的地狱。在伯罗奔尼撒半岛南端的忒那隆城,传说这里有一个通往地狱的入口。他来到这里,由亡灵引导神赫耳墨斯带领,下降到深渊,来到普路同王,即哈得斯的京城。城门前转悠着许多悲哀的阴魂,它们一见有血有肉的人,立即惊吓得四散奔逃。只有戈耳工怪物墨杜萨和墨勒阿革洛斯的灵魂敢于面对生灵。正当赫拉克勒斯挥剑想要砍杀戈耳工时,赫耳墨斯急忙抓住他的手臂,对他说,死人的灵魂是空洞的影子,是不会被剑砍伤的。赫耳墨斯还同墨勒阿革洛斯的灵魂友好地交谈,并答应回到阳间后,给他的姐姐达埃阿尼拉送去亲切的问候。在走近哈得斯的城门时,赫拉克勒斯看见了他的朋友忒修斯和庇里托俄斯。庇里托俄斯是陪忒修斯来地府向冥后珀耳塞福涅求爱的。他们两人由于这种狂妄的念头而被普路同锁在他们坐下休息的石头上。两人看到老朋友赫拉克勒斯经过身旁,便向他伸出手救援。他们希望通过赫拉克勒斯的力量重新回到阳间。赫拉克勒斯抓住忒修斯的手,把他从镣铐中解脱出来。当他又想解救庇里托俄斯时,却失败了,因为大地在他脚下开始剧烈地震动。再往前走,赫拉克勒斯又认出了阿斯卡拉福斯。他曾经诽谤珀耳塞福涅偷吃哈得斯的红石榴,因此被珀耳塞福涅的母亲得墨忒耳变成了猫头鹰。得墨忒耳由于女儿受损迁怒于他,把一块大石头压在阿斯卡拉福斯身上。赫拉克勒斯为他搬开了石头。为了使焦渴的鬼魂喝上一口牛血,赫拉克勒斯杀了普路同的一头牛,但这得罪了牧牛人墨诺提俄斯。他向赫拉克勒斯挑战,要和他角力。赫拉克勒斯拦腰抱住他,捏断了他的肋骨。冥后珀耳塞福涅急忙出来求情,他才放下了墨诺提俄斯。冥王普路同站在死城的门口,拦住了赫拉克勒斯,不让他进去。赫拉克勒斯射去一箭,击中冥王的肩膀,他痛得如同凡人一样乱跳乱叫。他尝到了苦头后,所以当赫拉克勒斯要他交出地狱恶狗刻耳柏洛斯时,他没有拒绝,只是提出了一个条件:不能使用武器。赫拉克勒斯同意了。他只穿了胸甲,披着狮皮,去捕捉恶狗。在冥河的河口上,他看到那只三头狗。它昂起三个头狺狺狂吠,回声如同打雷。他用双腿夹住三个狗头,用手臂扑住狗脖子,不让它逃脱,但狗的尾巴,完全是条活龙,妄图抽击他,并要咬他。赫拉克勒斯仍紧紧地拤住狗脖子,终于制服了这条恶狗。他举起狗,带着它离开冥府,从亚哥利斯的特律策恩附近的另一个出口回到了阳间。地狱恶狗刻耳柏洛斯一见到阳光,害怕得吐出了毒涎,滴到地上,于是地上长出剧毒的乌头草。赫拉克勒斯用铁链拴住刻耳柏洛斯,把它带到提任斯,交给欧律斯透斯。欧律斯透斯惊讶得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现在他才相信他是不可能除掉宙斯的这个儿子的。他只好听凭命运的安排,并吩咐赫拉克勒斯把地狱恶狗送回地府,交给它的主人。赫拉克勒斯经历的最后一次冒险是讨伐俄卡利亚国王欧律托斯,以前国王曾允诺凡是射箭胜过他和他儿子的人,可以娶他女儿伊俄勒为妻,可是后来他又拒绝了。赫拉克勒斯为了报复他,召集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围困了俄卡利亚,并攻破城池,打死了国王和他的三个儿子,俘虏了年轻美貌的伊俄勒。得伊阿尼拉在家里焦急地等待着丈夫的作战消息。这时王宫里发生一阵欢呼声,一名使者飞奔回来,报告说:“你的丈夫,大获全胜,即将回来了!他的仆人利卡斯正在向城外的人民宣布胜利的喜讯。赫拉克勒斯要推迟几天才能回来,因为他在欧玻亚的刻奈翁半岛上准备给宙斯献祭。”不久,随从利卡斯带了一群俘虏回来了。“问候你,尊贵的夫人。”他对得伊阿尼拉说,“赫拉克勒斯的正义事业已经取得了胜利。我们攻占了城池,抓获了一批俘虏。你的丈夫说,请你善待这些俘虏,尤其是这位跪在你脚下的不幸女子。”得伊阿尼拉同情地看着这位年轻的女子。她把姑娘从地上扶起来,说:“你是谁呢,可怜的女人?你好像还没有结婚,而且一定出身于高贵家庭!利卡斯,告诉我,这位年轻姑娘的父亲是谁?”“我怎么知道呢?你为什么要问我呢?”利卡斯躲躲闪闪地回答,他的表情透露出他似乎隐瞒了一桩秘密。“自然,这个女子,”利卡斯踌躇了一会又说,“决不会出身于俄卡利亚的小户人家。”听到这里,年轻的姑娘长叹一声,仍保持沉默。得伊阿尼拉感到奇怪,但不便再问,只是叫人把姑娘送进内室,不要亏待她。利卡斯去执行她的吩咐时,起先进来的那名使者走近女主人,悄悄地对他说:“得伊阿尼拉,你不要相信利卡斯的话。他对你隐瞒了事情的真相。他曾经亲口说过,赫拉克勒斯只是为了这位年轻的女子才讨伐俄卡利亚的。她就是伊俄勒,即欧律托斯的女儿。赫拉克勒斯认识你以前,对她十分爱慕。她这次来可不是当你的女佣,而是成了你的竞争对手。她是赫拉克勒斯的情妇。”得伊阿尼拉十分悲伤。可是她马上又镇静下来,命令丈夫的仆人利卡斯前来见她。利卡斯指着苍天向宙斯发誓,他说的都是真话,而且他确实不知道姑娘的父亲到底是谁。得伊阿尼拉请求他别作弄她。“即使我可能责怪丈夫的不忠,也决不会仇视这位姑娘,因为她从来没有伤害过我。我很同情她,她的容貌给她招来了苦难,也毁了她的国家。”利卡斯见夫人如此通情达理,便把一切都告诉了她。得伊阿尼拉一点也没有责备他,只是让他稍等片刻,她要为丈夫准备一件礼物,来回报他送给她这些俘虏。按照肯陶洛斯人涅索斯临死前的吩咐,她把他的毒血制成血膏,藏在不见阳光的地方。她以为那是无害的,只是一种唤回赫拉克勒斯的爱情和忠心的魔药。现在她悄悄地钻进那间小房间,取出血膏,用羊毛沾着将它涂在一件珍贵的衣服上。然后,她把衣服折起来,锁在一只漂亮的小盒子里。做完这一切后,得伊阿尼拉把使用过的羊毛随手扔在地上,然后走到外面,把礼物交给仆人利卡斯。“请把这件衣服带给我的丈夫,”她吩咐道,“这是我亲自缝制的。除了他以外,谁也不能穿这件衣服。他在穿这件衣服祭拜神只前,不能把它放在火旁或阳光底下,这是我的愿望。我交给你一枚戒指作为信物,他就会知道这确实是我真实的口信。”利卡斯答应照她的吩咐去做。他带着礼物赶到欧玻亚,送给准备献祭的主人。过了几天,赫拉克勒斯和得伊阿尼拉所生的长子许罗斯前去看望父亲,他要说服父亲迅速回家。得伊阿尼拉偶然走进盛放血膏的小房间,看见地上涂过魔药的羊毛在阳光下已化为灰烬,不禁大吃一惊,预感事情不妙。她吓得在宫里团团转,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儿子许罗斯终于回来了,可是身旁却没有父亲。“唉,母亲哟,”他充满仇视地对母亲叫喊着,“我真希望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你,希望你从来就不是我的母亲!”她听了儿子的话,吃了一惊,连忙问道:“孩子,你这是怎么啦?”“我刚从刻奈翁回来,母亲,”儿子抽泣着说,“正是你毁了父亲的生命!”得伊阿尼拉面色惨白,但仍镇静地问他:“这是谁告诉你的,我的儿子?谁敢诬蔑我做下这种伤天害理的事?”“不,没有人告诉我,是我亲眼看到父亲的悲惨结局,”儿子说。“我在刻奈翁遇到他时,他正忙着宰杀牲口,准备给宙斯献祭。这时利卡斯来了,他带来了你的礼物,那是一件该受诅咒的衣服。父亲立刻把它穿在身上,对这件漂亮的衣服他很喜欢。他开始献祭。那天一共宰了十二头公牛。开始时,父亲十分安详地做着祷告。但是,当祭坛上的火焰升腾时,他浑身冒出了豆粒大的汗珠,那件紧身衣像是用铁铸在他身上的一样,他一阵阵颤抖,好像毒蛇在咬他似的。父亲大声呼唤利卡斯。利卡斯其实是无辜的,他忠实地转交了你的那件有毒的紧身衣。利卡斯来了,他重复了一遍你吩咐他的话。父亲马上抓住他,把他在海滨的岩石上摔死,又把他的骨尸扔进大海。他疯狂的举动使人不敢靠近他。他在地上痛苦地嚎叫打滚,然后又突然跳了起来。他诅咒你和你们的婚姻。最后,他对着我喊道:‘儿子,如果你同情父亲的话,那就赶快送我上船回去。我不能死在异乡。’我们将他抬到船上,他痛苦得大声吼叫,但总算回到了故乡。你马上就能看到他,不是活着,就是死了。这就是你于的好事,母亲,你可耻地谋害了人间最伟大的英雄!”得伊阿尼拉对儿子的责备没有辩解。她绝望地离开了他。有几人仆人听她说过涅索斯送给她的那种爱情魔药,他们告诉了这个孩子,说他在忿怒中错怪了母亲。儿子听说后急忙朝不幸的母亲追去。可是他来得太晚了。得伊阿尼拉直挺挺地躺在丈夫的床上,死了。她的胸口上放着一把利剑。儿子伏在母亲的身旁,痛哭着抱住母亲的尸体,为自己过激的语言深深地感到后悔。突然,他听说父亲回到了宫殿,吓得连忙跳起身来。“儿子,”赫拉克勒斯大声地叫着,“儿子,你在哪里呀?拔出宝剑来,对准你的父亲,对准我的脖子,杀死我吧!这样才能解脱你的母亲赐予我的痛苦!”然后,他又绝望地转向站在一旁的人,向他们伸出双手,大声地说:“没有一杆长矛,没有一头野兽,没有一支巨人的队伍能够制服我。可是一个女人的手却征服了我!我的儿子哟,杀死我吧,然后再去惩罚你的母亲!”当许罗斯告诉他,母亲是无意之中害了他,并且为了抵罪,已经拔刀自尽了。赫拉克勒斯顿时惊呆了,由悲愤转为悲哀。他立即让儿子许罗斯同他以前爱过,并成了他的俘虏的伊俄勒结婚。因为特尔斐的神谕中说,赫拉克勒斯必将死在特拉奇斯地方的俄塔山上,所以他不顾身体疼痛,仍然叫人把自己抬到俄塔山的山顶上。他又叫人架起了一堆木柴,把他搁在木柴堆上,并命令点火,可是没人愿意执行这一命令。最后,经不住他再三恳求,他的朋友菲罗克忒忒斯看到他痛苦难忍,才站出来准备点火。赫拉克勒斯为感谢他,特地把自己战无不胜的弓箭送给他。木柴刚被点燃,天上就闪起了闪电,助长了火势。最后,降下一朵祥云,在隆隆的雪声中将这位不朽的英雄送到奥林匹斯圣山。当木柴烧成灰烬时,伊俄拉俄斯和别的一些朋友准备捡拾他的遗骨,然而他们什么也没有找到。毫无疑问,赫拉克勒斯应了神只的忏语,他已从凡人变成了天神。他们给他献祭,尊奉他为神只。后来,所有的希腊人都把他当神来崇拜。在天上,他碰到女友雅典娜。她把这位英雄引入诸神的行列。赫拉宽恕了他,还把自己的女儿赫柏嫁给了他。赫柏是永恒的青春女神,他们住在奥林匹斯圣山上,生育了很多美丽的永生的孩子。忒修斯和淮德拉忒修斯正处在他命运的转折点。在他年轻时,他把弥诺斯的女儿阿里阿德涅从克里特岛带走,而她的小妹妹淮德拉也跟着她一起出走,因为她不想离开他们。后来,阿里阿德涅被酒神巴克科斯抢去,淮德拉跟着忒修斯来到雅典,因为她不敢回到暴虐的父亲那儿。直到父亲去世,她才回到了故乡克里特,住在哥哥,即国王丢卡利翁的宫殿里。她长成一个聪慧、漂亮的女郎。忒修斯自从妻子希波吕忒死后一直未娶。他听到很多人赞美淮德拉抚媚动人,心中暗暗地希望她能跟姐姐阿里阿德涅一样美丽、善良。克里特的新国王丢卡利翁对忒修斯产生了好感。当忒修斯从庇里托俄斯的血腥的婚礼上战斗回来后,这两个国王结成了攻守同盟。忒修斯请求丢卡利翁将妹妹淮德拉嫁给自己为妻,得到了国王的同意。不久,忒修斯带着年轻的妻子从克里特回国。妻子真的像阿里阿德涅一样漂亮,他顿时觉得年轻了许多。他的新婚充满了幸福和甜蜜。妻子一连生了两个儿子,阿卡玛斯和得摩丰。可是,淮德拉对婚姻的态度却不像她的容貌那样美好,她不是一个贞洁的女人。国王有个儿子希波吕托斯,正好跟她同岁。他年轻英俊,风流潇洒,她喜欢他胜过他的父亲。希波吕托斯的母亲是亚马孙女人,那是忒修斯从亚马孙拐来的女子。父亲曾把年幼的希波吕托斯送往特洛曾,在埃特拉的兄弟们那儿接受教育。希波吕托斯长大成人后,愿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处女神阿耳忒弥斯,对女人还从来没有产生过欲望。希波吕托斯回到雅典和厄琉西斯,并在那里参加神圣的庆典。淮德拉第一次看到了他,还以为面前站着年轻时的忒修斯。他那优美的身姿和纯洁的心灵点燃了她心中的烈火。可是她把感情深深地埋藏在心里。希波吕托斯走了以后,她在雅典的城堡上给爱情女神建造了一座神庙,后来这神庙被称为眺望的阿佛洛狄忒神庙,从这里可以远眺特洛曾。她每天坐在那里眺望大海,心潮随着波浪起伏。有一回,忒修斯前往特洛曾旅行,探望亲戚和儿子。淮德拉伴随着他。在这里,她仍然压制着炽烈的热情,常常寻找孤僻的地方,躲在桃金娘树下悲哀自己的命运。最后,她实在控制不住了,就向她的年老的乳母吐露了心事。这是一个狡黠、无知的老女人,她答应把后母的相思之情转告希波吕托斯。当他听到她的口信后,十分厌恶,而当不义的后母建议他推翻自己的父亲,和她共享王位时,他十分害怕。他认为听到这样的一个罪恶的建议就是亵渎神明。他诅咒一切女人,躲避一切女人。这时忒修斯外出了,淮德拉正想利用这个机会,但希波吕托斯声称,他决不跟后母在一起。他赶走了年老的乳母后,跑到野外打猎,为他可爱的女神阿耳忒弥斯服役,以此远离王宫,直到父亲回来,到那时他再把情况告诉父亲。淮德拉遭到他的拒绝后,良知和私欲在内心激烈交战,最后,还是恶念占了上风。当忒修斯回来后,他发现妻子已自缢,手上拿着一封遗书。上面写道:“希波吕托斯破坏了我的名誉。我无路可走,与其对丈夫不忠,还不如一死了之。”忒修斯气得发抖,他呆呆地站了一会,最后伸出双手指着青天,祈求道:“父亲波塞冬,你爱我胜过自己的儿子。你从前曾答应可以满足我的三个愿望,现在我请求你马上就实现。我只要满足一个愿望:让我那可鄙的儿子在今天日落前就毁灭!”他的诅咒刚说完,希波吕托斯已经打猎回来了。他知道父亲回来了,立刻走进宫殿。听到父亲的咒骂,他平静地回答说:“父亲,我的良心是纯洁的,我没有做过任何坏事。”忒修斯不相信,他把后母的信递给他,并将他驱逐。希波吕托斯呼求保护女神阿耳忒弥斯为他的纯洁和无辜作证,然后流着泪离开了他的第二故乡特洛曾。忒修斯的结局忒修斯从哈得斯的地狱里回来后,成了一位严肃的老人。他听到海伦被她的哥哥救了回 去,反而如释重负,因为他为从前的行为感到惭愧。他虽然重新执政,但国内一片混乱,梅 纳斯透斯是叛乱的首领,而且得到贵族的支持。贵族们为纪念忒修斯的叔叔帕拉斯及其儿子 们,自称为帕拉斯族人。那些过去仇恨他的人,现在也对他无所畏惧了。普通人在梅纳斯透 斯的怂恿下也不愿服从国王的命令。 开始,忒修斯企图动用武力镇压,可是由于或暗或明的反对,他的努力归于失败。于是,不幸的国王决定彻底放弃这座无法控制的城市。事先他已经把儿子阿卡玛斯和德摩丰送 往攸俾阿,让他们投奔国王埃勒弗诺阿。他在阿提喀的一个小镇伽尔盖托斯庄严宣布对雅典 人的诅咒,直到很久以后他当年诅咒人民的地方仍然被标明着。他拍去了身上的灰尘,乘船 前往斯库洛斯。他把这座岛上的居民看成自己特殊的朋友,因为那里的国王保存了忒修斯的 父亲留给他的大笔财产。那时统治斯库洛斯的国王是吕科墨德斯。忒修斯要他归还他父亲的遗产,以便让他能在 那里居住下来。然而命运却把他引上了一条绝路。也许是吕科墨德斯惧怕这位英雄的名声, 也许是他和梅纳斯透斯订有秘密协议,总之,他计划把忒修斯这个不速之客除掉。 他把忒修斯带到岛上的一座高峰的悬崖边,谎称让忒修斯看一下他父亲从前的财产。他 乘忒修斯不备,猛地从背后一推,把他推下悬崖,忒修斯倒栽着跌入大海。 在雅典,不知感恩戴德的雅典人在忒修斯死后不久就把他遗忘了。梅纳斯透斯上台执 政,他好像合法地继承了祖先的王位一样。忒修斯的儿子们被当作普通士兵,跟随英雄埃勒 弗诺阿一起出征特洛伊,直到梅纳斯透斯死后,他们才重新执掌王杖。几百年以后,雅典人 在马拉松与波斯人作战。忒修斯这位大英雄的灵魂又从地底下显了出来,他率领人民击败了 入侵的波斯人。于是,特尔斐的神谕要雅典人取回忒修斯的遗骸,隆重地为他安葬。可是, 人们该到哪里去寻找他的遗骸呢?而且,即使在斯库洛斯岛上找到了他的坟墓,他们又怎能 从野蛮人的手中夺回遗骸呢?这时候,希腊出了一位有名的人,那是密尔策阿特斯的儿子西门。他在一次新的讨伐中 征服了斯库洛斯岛。正当他起劲地寻找那位民族英雄的坟墓时,他看到一座山坡上空盘旋着 一头雄鹰。雄鹰突然像箭一般地直冲下来,用爪子刨开一座坟墓的泥土。西门把这个现象看 作是神意。他命人在那里挖掘,在泥土深处,他们果然发现一座大棺,棺旁埋葬着一根铁 矛,一把宝剑。西门和随从们都不怀疑,这是忒修斯的墓。他们把神圣的遗骸抬到三橹战船 上,运回雅典。雅典人列队迎接忒修斯的遗骸,就像忒修斯活着回到故乡似的。忒修斯死了 几百年以后,子孙们才向这位给了他们自由并创建了雅典宪法的英雄表示了无限的感谢和尊 敬,而当年他的无礼的同时代人却反对他,实在是欠了他一笔宿债。在哈迪斯巨大的宫殿中有三位审判官,他们是迈诺斯,拉达曼托斯,艾库,他们各自专门负责审理灵魂的思想,言论,行为.还有正义女神希弥斯,她手持利剑,为每个灵魂秤善恶,如果灵魂的善多于恶就上天堂,反之则下地狱.如果是罪大恶极者会被放逐到"无间地狱",永远接受无间的痛苦和折磨.哈迪斯把地狱的事处理的井井有条,纪律严明;他生性残忍,毫无恻隐之心,但公正无私,是一个令人敬畏的神.

古希腊和古罗马这两大文明是西方文化的摇篮,是世界文化史上两座永恒的丰碑,是西方人所津津乐道的光辉时代.勤劳的古希腊和罗马人民用他们的智慧给我们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杰作,留给我们一个无论是文化史上还是艺术史上的维以超越的高度.其中古希腊文化又是罗马文化的源头,罗马文化在其基础上不断地发展创新,创造了许许多多独树一帜的文化,艺术构想和杰作.因此本文主要是讨论了这两个文化的异同,找出“原希腊”的东西,区分罗马的创新,给西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一些粗浅的线索和脉络.本文将分成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等方面进行探讨.经济发展模式 让我们回到地图上,看看希腊和罗马的地理位置.希腊是由本土半岛和一些散落在爱琴海和地中海的一些小岛组成的.它三面环海,只有北面与陆地相接,且多丘陵少平原,属于温和的海洋性气候.正是因为这样的地理条件使得它的农业难以发展,为了生存,希腊人学会了和其它地区进行农产品的交换,并逐渐形成了地中海地区繁荣的贸易往来.罗马的环境和希腊类似,它地处今意大利半岛,是一个多丘陵,多沼泽的地区.因此农业也不十分发达.但罗马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像希腊一样通过自由贸易,物物交换.它使用的是一种血腥的方式——侵略和扩张.为了满足罗马帝国日渐庞大的粮食、财富的需求,罗马人选择了不断地侵略.依靠着强大的军队、武器,罗马从昔日台伯河边上一个卑微的小城一跃成为统治着200万平方英里的帝国的中心.④每天码头,道路都有成百上千的船只,车辆抵达罗马,源源不断地带来从各地掠夺来的金银珠宝,粮食谷物.同时随着罗马帝国的不断膨胀,使得对这些物资的消耗急剧增多,反过来这又导致了罗马帝国的继续扩张,如此一来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它由始至终都伴随着罗马帝国.相比而言,为了抵御恶劣多变的海上环境,希腊发展起来的却是一种互相合作的良性竞争模式.并且,后者己渗入当代西方人的精神领域.除此之外,希腊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靠商人进行的海外和地区间的贸易往来和本土的农民耕种.希腊城邦中的奴隶数量比罗马少得多,罗马经年累月的征战,带来财富的同时还有大批大批的奴隶,这些奴隶广泛地分布在大部分的产业,比如采矿,冶金,驾船,铺路和大型建筑的建造.可以这样说,古罗马的伟大和成就很大一部分是由奴隶创造的. 总的来说,希腊和罗马的经济发展走的是截然不同的道路,体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这些思想的以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只要稍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后世西方各国基本上都经由了这两个阶段,比如欧洲新帝国对非洲,美洲的海外扩张,奴隶贸易,俨然是罗马形式的另一版本,而同时期广泛存在于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却又是希腊式的重现. 政治与民主 一谈到民主,我们就会想到当代西方的“人权”社会,但民主这个字眼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的雅典.希腊的民主政治,一方面给予几百人或几千人以民主,另一方面又剥夺了数以万计的奴隶与自由民参与政事的权力.当时希腊民主的要义就是:多数人的统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个人生活自由.虽然此时的民主具有很强的阶级性,只是对于公民的民主,但在几千年前,这种观点己远远超越了它的那个时代.相比我们这个时代的民主,我认为它们的内涵是一致的.虽然当代西方政界口口声声说的是“人人平等,维护人权”,可是这种民主真实存在吗?比如美国,它的政治还是掌握在少数有钱有权的大资本家手中,体现在表象上是一个由其资助的“民主”代言人——美国总统.处于中,下层的公民在很多时候仍是被政治家玩弄于“民主”的假象间.从这个意义上说,它的民主和古希腊的民主是完全一致的. 古罗马早期的政治体制是仿照希腊的,后期从奥古斯都·凯撒起,“民主”便不存在了,转为君主专制,直到它的灭亡.罗马人最大的贡献便是立法.在贵族和贫民之间的激烈的矛盾和斗争过程中,产生了第一部成文法律《十二铜表法》,虽然此法律依旧维护的是贵族和上层阶级的利益,在那个时期却又是文明的一大进步.之后陆续产生的《万民法》,《公民法》,《民权大法》更是奠定了西方法律体系的雏形.尤其是《民权大法》中规定的“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成为后世西方法律中永恒的主题. 宗教与艺术 罗马诗人贺拉斯曾经这样咏唱到:“希腊被擒为俘虏,被俘的希腊又俘虏了野蛮的胜利者,文学艺术搬进了荒僻之地”.的确,早期罗马的文化几乎是对希腊的纯粹的继承与模仿,反映在神话与宗教上,譬如,在神话中罗马的神几乎是希腊神话的翻版.希腊的地母神德米德变成了罗马的谷神塞利斯;万神之王宙斯变成了朱庇特;天后赫拉变成了朱诺;爱与美的女神阿芙罗狄成了维纳斯,①凡此种种,举不胜举.随着罗马帝国的不断扩张,外来的宗教在各地传播开来,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大约公元40年出现在罗马的基督教,从出现时起,基督教很快在整个罗马帝国兴起,而此时帝国的皇帝为了统治的需要,迫切需要一种精神舆论来束缚人民的思想,于是在最后一个皇帝狄奥西多时代,基督教被定为罗马的国教,从此开辟了欧洲基督教时代,直到今天西方的广大区域都以基督教为精神支柱团结在一起. 在教育方面,罗马人发扬了希腊人的“学园”教育,创造了一系列非常健全的教育体制.包括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这一体制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各国教育的主体.值得一提的是,罗马的高等教育——当时称为“学府”是近代大学的前身,它强调德育,指出“老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同时也要在生活处世方面做学生的楷模 ”②.这种教书育人德才兼备的思想为后世所承继. 在艺术领域内,表现在建筑,雕刻等凝固艺术,以及文学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上有较大不同.意大利建筑师布鲁诺·赛维在他的《建筑空间论》中指出:“希腊式=优美的时代,象征热情激荡中的沉思安息;罗马式=武力与豪华的时代.”如果说,欣赏希腊建筑像聆听着一首安宁唯美的小夜曲,处处启发你最深沉的思考和想象,那么古罗马建筑更像是否一曲富丽堂皇的交响乐,如果说古希腊建筑是精致连续的展开,那么古罗马建筑即是宏伟磅礴的汇聚.希腊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神庙.一般用大理石建造,各种石柱支撑,简洁典雅,从流传后世的帕特农神庙和雅典卫城的风格上可窥一斑.古罗马的建筑是从希腊风格上继承和吸收并逐渐发展起来的,最初罗马人的建筑多采用圆拱圆顶的营造方式,他们的神庙建筑更多地采用科林斯式的圆柱,如著名的罗马万神殿就是极其庄严,华美的巨大建筑,它始建于公元前27年的屋大维时代,整个庙身是一个巨大的鼓形建筑式样,上面有金光闪闪的圆顶,里面则是琳琅满目的浮雕,一样比样富丽堂皇,气势辉宏.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对后世的西方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效仿古典时期的浪潮.此时出现了大量的仿古风格的建筑,比如:以古罗马凯旋门为样本的曼图亚圣安德烈教堂;采用古典立柱式的鲁切拉府邸;结合穹顶和立柱式的圣彼得大教堂等.除此之外,在文学、雕塑、自然科学等方面,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也为后世西方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活力. 以上只是对古希腊和古罗马给后世影响的一些方面做了简要的探讨,我也只能用我粗鄙的文字去叩响西方古典时期那厚重的大门.但仅仅从这几个方面我们就足以看出,古希腊和古罗马对后世西方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多么地深远.也许从这种透入骨髓的深刻中我们能学会反思自己的文化,找到其中的精髓,重新合理地给自己定位,从而更有动力地前进.

公民政治哲学是对公民政治生活方式的辩护或反思.古希腊罗马时期在探讨公民政治的本质、公民与国家(城邦)的关系等问题时产生了公民政治哲学思想.这一思想经历了一个有其内在逻辑的发展演绎过程,成为理解近现代西方公民政治哲学的一把钥匙.

古希腊研究目的论文

古希腊和古罗马这两大文明是西方文化的摇篮,是世界文化史上两座永恒的丰碑,是西方人所津津乐道的光辉时代。勤劳的古希腊和罗马人民用他们的智慧给我们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杰作,留给我们一个无论是文化史上还是艺术史上的维以超越的高度。其中古希腊文化又是罗马文化的源头,罗马文化在其基础上不断地发展创新,创造了许许多多独树一帜的文化,艺术构想和杰作。因此本文主要是讨论了这两个文化的异同,找出“原希腊”的东西,区分罗马的创新,给西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一些粗浅的线索和脉络。经济发展模式希腊是由本土半岛和一些散落在爱琴海和地中海的一些小岛组成的。它三面环海,只有北面与陆地相接,且多丘陵少平原,属于温和的海洋性气候。正是因为这样的地理条件使得它的农业难以发展,为了生存,希腊人学会了和其它地区进行农产品的交换,并逐渐形成了地中海地区繁荣的贸易往来。罗马的环境和希腊类似,它地处今意大利半岛,是一个多丘陵,多沼泽的地区。因此农业也不十分发达。但罗马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像希腊一样通过自由贸易,物物交换。它使用的是一种血腥的方式——侵略和扩张。为了满足罗马帝国日渐庞大的粮食、财富的需求,罗马人选择了不断地侵略。依靠着强大的军队、武器,罗马从昔日台伯河边上一个卑微的小城一跃成为统治着200万平方英里的帝国的中心。同时随着罗马帝国的不断膨胀,使得对这些物资的消耗急剧增多,反过来这又导致了罗马帝国的继续扩张,如此一来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它由始至终都伴随着罗马帝国。相比而言,为了抵御恶劣多变的海上环境,希腊发展起来的却是一种互相合作的良性竞争模式。并且,后者己渗入当代西方人的精神领域。除此之外,希腊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靠商人进行的海外和地区间的贸易往来和本土的农民耕种。希腊城邦中的奴隶数量比罗马少得多,罗马经年累月的征战,带来财富的同时还有大批大批的奴隶,这些奴隶广泛地分布在大部分的产业,比如采矿,冶金,驾船,铺路和大型建筑的建造。可以这样说,古罗马的伟大和成就很大一部分是由奴隶创造的。总的来说,希腊和罗马的经济发展走的是截然不同的道路,体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这些思想的以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只要稍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后世西方各国基本上都经由了这两个阶段,比如欧洲新帝国对非洲,美洲的海外扩张,奴隶贸易,俨然是罗马形式的另一版本,而同时期广泛存在于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却又是希腊式的重现。政治与民主一谈到民主,我们就会想到当代西方的“人权”社会,但民主这个字眼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的雅典。希腊的民主政治,一方面给予几百人或几千人以民主,另一方面又剥夺了数以万计的奴隶与自由民参与政事的权力。当时希腊民主的要义就是:多数人的统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个人生活自由。虽然此时的民主具有很强的阶级性,只是对于公民的民主,但在几千年前,这种观点己远远超越了它的那个时代。相比我们这个时代的民主,我认为它们的内涵是一致的。虽然当代西方政界口口声声说的是“人人平等,维护人权”,可是这种民主真实存在吗?比如美国,它的政治还是掌握在少数有钱有权的大资本家手中,体现在表象上是一个由其资助的“民主”代言人——美国总统。处于中,下层的公民在很多时候仍是被政治家玩弄于“民主”的假象间。从这个意义上说,它的民主和古希腊的民主是完全一致的。古罗马早期的政治体制是仿照希腊的,后期从奥古斯都?凯撒起,“民主”便不存在了,转为君主专制,直到它的灭亡。罗马人最大的贡献便是立法。在贵族和贫民之间的激烈的矛盾和斗争过程中,产生了第一部成文法律《十二铜表法》,虽然此法律依旧维护的是贵族和上层阶级的利益,在那个时期却又是文明的一大进步。之后陆续产生的《万民法》,《公民法》,《民权大法》更是奠定了西方法律体系的雏形。尤其是《民权大法》中规定的“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成为后世西方法律中永恒的主题。除此之外,在宗教`文学、雕塑、自然科学等方面,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也为后世西方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活力。以上只是对古希腊和古罗马给后世影响的一些方面做了简要的探讨,我也只能用我粗鄙的文字去叩响西方古典时期那厚重的大门。但仅仅从这几个方面我们就足以看出,古希腊和古罗马对后世西方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多么地深远。也许从这种透入骨髓的深刻中我们能学会反思自己的文化,找到其中的精髓,重新合理地给自己定位,从而更有动力地前进。

浅析斯巴达教育古代希腊最强大的的城邦中,雅典第一,斯巴达第二。 斯巴达的教育以培养凶悍的军士著称于世。 斯巴达是公元前8世纪左右建立的古希腊奴隶制最大城邦国之一,为了镇压奴隶的反抗和异邦的侵袭,斯巴达把每个城邦变成了一个大军营,每一个斯巴达人都将通过长期严格的军事体育训练而成为士兵。所谓城邦,就是一个国家,它以城市为中心,周围是乡镇。斯巴达位于希腊半岛南部的拉哥尼亚平原。拉哥尼亚三面环山,中间有一块小平原。“斯巴达”原来的意思就是“可以耕种的平原”。约在公元前11世纪,一批叫做多利亚人的希腊部落,南下侵入拉哥尼亚,他们毁掉原有的城邦,在这里居住下来,这就是多利亚人的斯巴达城——不过它既没有城墙,也没有象样的街道。斯巴达人就是指来到这里的多利亚人。 斯巴达人在征服拉哥尼亚的过程中,把原有的居民变成奴隶,称作希洛人。公元前8世纪,斯巴达人又向邻邦美塞尼亚发动长达10年的战争,最后征服了美塞尼亚,将多数美塞尼亚人变成奴隶,并为希洛人。希洛人被固定在土地上,从事艰苦的农业劳动,每年将一半以上的收获缴给奴隶主,自己过着半饥半饱、牛马不如的生活。有一首诗中写道; 像驴子似地背着无可忍受的负担, 他们受着暴力的压迫; 从勤苦耕作中得来的果实, 一半要送进主人的仓屋。 斯巴达人经常对外发动战争,因此希洛人的军役负担十分沉重。希波战争期间,斯巴达人一次就征发了3.5万希洛人随军出征。他们被迫去打头阵,用自己的生命去探明敌方的虚实,消耗敌方的兵力。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希洛人忍受不了斯巴达人的残酷剥削和野蛮暴行,经常举行武装起义。再加上希洛人在数量上比斯巴达人多得多,斯巴达人就用一种叫“克里普提”的方法来迫害和消灭希洛人。克里普提是秘密行动的意思,史诗中记载:“长官们时常派遣大批最谨慎的青年战士下乡,他们只带着短剑和一些必需的给养品。在白天,他们分散隐蔽在偏僻的地方,杀死他们所能捉到的每一个希洛人。有时,他们也来到希洛人正在劳动的田地里,杀死其中最强壮最优秀者”。在斯巴达和雅典的一次战争中,2000希洛人立下战功,斯巴达人答应给他们自由,把他们带到大庙中给神谢恩。但他们被埋伏在大庙中的奴隶主屠杀了。希洛人作为所有斯巴达人的公共财产,个别斯巴达人无权买卖希洛人,但可以任意伤害希洛人。在节日里,斯巴达人常用劣酒灌醉希洛人,把他们拖到公共场所肆意侮辱。希洛人既使没有过错,每年也要被鞭笞一次,目的是要希洛人记住自己的奴隶身份。为了维持对希洛人的压迫与剥削,镇压希洛人的反抗,斯巴达人需要一只强壮的军队。斯巴达人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政治制度,整个社会过着军事化的生活,孩子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军事训练。为了防止斯巴达人内部贫富分化,斯巴达人不许从事工商业,不用金银做货币,而用价值低廉的铁币。斯巴达人除了军事外,不得从事其它生计。斯巴达人崇尚武力精神,整个斯巴达社会等于是个管理严格的大军营。在斯巴达,国家实行全民皆兵的制度,斯巴达人不从事任何生产活动,而是全力以赴地投入军事训练以备战争,因而他们的教育宗旨就是锻炼强壮的体魄、坚韧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培养合格的军人。围绕这一宗旨,他们实行严酷的人种淘汰:斯巴达的男孩子在婴儿时要由烈酒验洗选拔出来,从小训练他们不怕黑暗、不怕孤独、不爱哭、不急躁的性格。 男孩子七岁前,由双亲抚养。 男孩七岁后即进入国家组织的少年团,接受严格艰苦的训练。他们要求对首领绝对服从,要求增强勇气、体力和残忍性,他们练习跑步、掷铁饼、拳击、击剑和殴斗等。为了训练孩子的服从性和忍耐性,他们每年在节日敬神时都要被皮鞭鞭打一次。他们跪在神殿前,火辣辣的皮鞭如雨点般落下,但不许求饶,不许喊叫为了培养其吃苦精神,训练中让他们光头、赤脚、单衣、洗冷水澡、睡粗苇席;为培养其毅力,实行鞭打制度;为训练其敏捷与机智,让他们去行窃,如果行窃时没有被抓住,就会受到赞扬和奖励,否则会被看成是愚笨而受罚。斯巴达男子在18—20岁时接受正规的武装军事训练,参加实战演习,以培养其适应战争环境的能力。20岁时成为正式军人,一直服役到60岁,在这期间结婚的男子只能偷偷地与妻子相会。他们平时整日在军营生活,丧失了个性的活泼与自由,把一生都献给了军营。常年累月的顽强训练,培养出了他们坚忍不拔的精神和为国效忠的品质。在军事训练同时,斯巴达人还向儿童灌输斯巴达人高贵、希洛人低贱的观点。教官常在儿童面前任意侮辱和鞭打希洛人,甚至带他们参加“克里普提”活动,直接屠杀希洛人。男孩到12岁,编入少年队。他们的生活更严酷了,光头赤脚,无论冬夏只穿一件外衣,平时食物很少,但鼓励他们到外面偷食物吃。如果被人发现,回来要挨重打,因为他偷窃的本领不高明。传说有一个少年,偷一只狐狸藏在胸前,狐狸在衣服内咬他,为了不被人发现,他不动声,直至被狐狸咬死。 满20岁后,斯巴达男青年正式成为军人。30岁成亲,但每天还要参加军事训练。60岁时退伍,但仍是预备军人。斯巴达女孩7岁仍留在家里,但她们不是整天织布做家务,而是从事体育锻炼,学习跑步、竞走、掷铁饼、搏斗等。斯巴达人认为只有身体强健的母亲,才能生下刚强的战士。斯巴达妇女很勇敢和坚强,她们不怕看到儿子在战场上负伤或死亡。一个斯巴达母亲送儿子上战场时,不是祝他平安归来,而是给他一个盾牌,说:“要么拿着,要么躺在上面。”意思是说,要么拿着盾牌光荣胜利归来,要么光荣战死被别人用盾牌抬回来。 斯巴达人轻视文化教育。青少年只要求会写命令和便条就可以了。斯巴达人要求他们的子弟语言简明,直截了当,从小养成沉默寡言的习惯。他们的说话就象军事口令一样。有一次,一个国王威胁斯巴达国王,要斯巴达听从他的命令,否则把斯巴达夷为平地,斯巴达国王的回答是:“请!”这种简洁的回答后来被称做斯巴达式的回答。同样,斯巴达人轻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斯巴达城里,几乎看不到一座宏伟的建筑物,斯巴达人也没有制作出一件精致的艺术品传到后世。斯巴达人实行“二王制”。两个国王只有在打仗时才拥有无限的权力,一个国王充任统帅,一个国王留守国内。平时,一切重大问题都由30个人组成的“长老会议”决定。有5个执政官协助国王处理政务。一切有关城邦的重大事务,均由长老会议作出决定。然而,名义上还要由公民大会通过,方可有效。斯巴达在长期的对外战争中,不断加剧对希洛人的压迫和剥削。英勇的希洛人多次举行起义。约公元前640年,希洛人发动长达十几年的武装起义。公元前464年,斯巴达境内的希洛人再次起义。他们英勇顽强,直逼斯巴达城下,坚持了长达10年的斗争。斯巴达人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给了起义军自由。斯巴达的统治也因此受到沉重的打击。公元前4世纪中叶以后,斯巴达一天天走向衰亡。尽管斯巴达教育有着不足,但是就斯巴达的教育体系,就最切近的目标而言,它是非常成功的。几个世纪里,公民们都是富于服从、节俭和自我牺牲精神的。普鲁塔克说,他们象蜜蜂一样,只为公共利益而行动;他们渴望荣誉,行动中带有近乎疯狂的热情,除了他们的国家别无他念。坚定不移的最高价值观念,对痛苦和艰辛无怨无忧地忍受,为整体生存不变的献身精神,这些都是斯巴达人所特有的。在许多希腊城邦丧失独立,以及他们的风俗和观念解体后很久,斯巴达人还拥有相当程度的自主。许多年间。斯巴达人始终保持精神观念的统一,即使置身于个人主义泛滥,社会分崩离析的形势下,仍然如此。

马德普:本原与永恒——古希腊自然哲学中的普遍主义基因古希腊自然哲学众所周知,西方哲学的最初形态是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在西方哲学的这个萌芽时期,哲学家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对宇宙自然的探讨,其作品大多冠之以《论自然》,他们常被称为自然哲学家。早期希腊哲学在解释自然万物何以生成、何以存在的时候,总是把自然现象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看作不言而喻的,并从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这个统一。早期希腊的自然哲学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科学精神。希腊最早的哲学家,同时也是第一批科学家。另一方面,由于这种哲学刚从神话中脱胎出来,还不可避免地带有母体的烙印。但是总的来说,自然哲学家坚持从自然本身来说明宇宙自然,开始摆脱了神话的宇宙创生说的神秘性,标志着人类科学思维的最初觉醒。例如,赫拉克利特继承了米利都学派的唯物主义传统,并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面,指出:“自然也追求对立的东西,它是从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从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2]毕达哥拉斯学派也把“和谐”视为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和人生的一种美德,这反映了其学派对于宇宙万物统一现象的“数”的把握和对道德完善、社会平等的理想状态的追求。从这里开始,我们可以发现探讨宇宙的自然观和探讨人生的历史观的最初萌芽。即使是早期希腊哲学的爱利亚学派的存在哲学,虽然抽象思辨的程度较高,但实际上也是以自然哲学方式来回答世界万物生成的本原问题。巴门尼德提出的“存在”范畴,就是对自然界作出的一个哲学抽象概括。他在其《论自然》中,以逻辑论证和思辨方法深化了自然哲学的基本命题。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古希腊自然哲学阶段的最高成就。巴门尼德以后,自然哲学的特点是把事物视为组合物,开始探求物质的更深一层的内部结构问题。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认为,一切事物的本原和内部结构是原子与“虚空”,提出原子自己运动的思想,并试图对早期朴素唯物主义者不能解释的某些自然现象重新加以解释。在这些解释中,德谟克利特强调“一切都由必然性而产生”[3],即明确提出关于自然现象的因果必然性问题,表达了唯物主义的决定论思想。但是,德谟克利特割裂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把因果必然性简单化和片面夸大,否认偶然性的客观存在,其决定论思想具有机械论色彩。对此,亚里士多德批评说:“德谟克利特忽略了目的因,把自然界一切作用都归之于必然性。”[4]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德谟克利特巧妙地运用原子论来解释灵魂的构成问题,把灵魂学说与人生智慧联系起来,使其历史观也达到很高的境界。在他的著作残篇中,有许多揭示人生意义的箴言:“凡期望灵魂的善的人,是追求某种神圣的东西,而寻求肉体快乐的人则只有一种容易幻灭的好处。”[5]“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6]“不合时宜的享乐产生厌恶。”[7]“追求美而不亵渎美,这种爱是正当的。”[8]又说:“对善的无知,是犯错误的原因。”[9]“永远发明某种美的东西,是一个神圣的心灵的标志。”[10]“不正当的获利给道德带来损害。”[11]总之,德谟克利特关于人生真谛的探索,教导人们去追求真、善、美,抛弃假、丑、恶,从而给人们留下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当然,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形态基本上是自然哲学。总的来说,自然哲学探索自然的奥秘,追求万物的本原,试图将世界统一于某种感性存在的东西。苏格拉底认为,自然哲学家们以感官所见的事物为根本实际上是不可靠的,反而把灵魂的眼睛变瞎了。他主张“求援于心灵的世界,并且到那里去寻求存在的真理好些。”[12]在苏格拉底看来,哲学的对象不是自然,而是心灵,是认识自身中的善,即人的德性。这是苏格拉底从对自然哲学的批判中得出的结论,并由此而转变了古希腊哲学的研究方向,即从关注自然的自然观转向关注人生的历史观。这就是说,苏格拉底哲学所关注的已不再是自然,而是人生问题,即专注于在伦理道德中寻求一种普遍的东西。不过,苏格拉底还没有把普遍的东西与个别的东西完全分离开来。柏拉图沿着这一思路前进,不仅把二者分离开来,而且把普遍的东西视为独立存在的理念。柏拉图认为,人类感官所经验到的一切具体事物都变动不居,这已为赫拉克利特的流变论所证明。变动不居的现象既存在又不存在,是相对的、不稳定的、暂时的。绝对的、稳定的、永恒的理念是唯一真实的存在,个别的事物只是理念的摹仿和影子。由于对世界作出这样的哲学理解,柏拉图把现象与本质合为一体的现实世界二重化,即在可感世界之外构造了一个理念世界。理念是可感事物的根据,可感事物则是理念的派生物。柏拉图的理念论,作为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是完全荒谬的;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发展环节,理念论深化了个别与普遍、感性与理性、现象与本质等问题的探讨则是有意义的。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古希腊哲学从米利都学派开始,就提出和探讨万物本原的问题。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理解,所谓“本原”或“始基”,就是万物都由它构成,最初由它产生,最后又复归于它的那个东西。对于什么是万物的本原,在亚里士多德之前显然出现了两种对立的说法:一种认为本原是组成事物的物质性的元素,从水、火、土、气到“根”、“种子”、原子;另一种认为本原是一般性的范畴、原则,如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爱利亚学派的“存在”、柏拉图的“理念”等。亚里士多德在总结早期希腊自然哲学的基础上,把本原论的问题转变为本体论的问题,这是哲学思维的一个进步。从本原论到本体论,反映出人类寻求安身立命之本的哲学情怀的深化。所谓本体,就是终极的存在。亚里士多德把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或者研究存在本身的学科称为“第一哲学”,即形而上学。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哲学不仅在研究对象上与其它科学相区别,在研究目的上也与科学不同。研究哲学是为了追求智慧,不是为了实用。哲学是世界上唯一的一门“自由的学问”。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这种“存在”是抛开了任何具体的“存在”特性以外的最一般、最普遍的存在。亚里士多德把这种最一般的存在又分为两类:一类是运动着的“存在”以及与运动有关的时间、空间、有限、无限等,这是自然哲学的研究对象;一类是不变的“存在”,这是第一哲学的研究对象。《物理学》是亚里士多德最主要的自然哲学著作。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是广义的物理学,其原义就是自然。他在《物理学》中把“自然”定义为“运动和变化的本原”[13]。自然界是运动变化着的,运动和变化的根源就是自然本身。亚里士多德为了突出自然哲学的地位,把“存在着的事物”分作两大类:一类是“由于自然而存在”的事物;一类是“由于别的原因而存在”的事物[14]。前一类事物如各种动物、植物和简单物体(土、火、气、水)等,其特点是这一类的每个事物都在自身内部具有一种运动和静止的根源;后一类事物是人工物品,如床、衣服、房屋等等,其特点是该类事物带有明显的人为作用的痕迹,因而变化的动力不在自身之内。从自然存在的事物同一切与人有关的事物的区分来看,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自然”也可以说是宇宙万物所固有的自我运动能力和内在的本质特性。亚里士多德早在《范畴篇》中就对运动的形式作过分类。他认为,“运动共有六种:产生、消灭、增加、减少、改变和位移。”[15]在《物理学》中,他又更为简明地把运动分为三类:“质的运动、量的运动和位置方面的运动。”[16]换句话说,能够生成的东西在生成,能够变换性质、数量、位置的东西在变换,这就是运动。从哲学意义上说,运动观与时空观是相联系的。亚里士多德在运动观基础上,又考察时间和空间问题。他在《物理学》第4章中指出:“存在的事物总是存在于某一处所”,并且“运动的最一般最基本的形式是空间方面的运动(我们称之为位移)。”[17]由此,我们就得承认空间是存在的。空间是一事物的直接包围者,即以长、宽、高三维来限定一切物体。空间不是该物体的部分,空间是可以和它所包容的物体分离的。关于时间的问题,亚里士多德也是和运动观一起考察的。“运动都占有时间”[18],一切存在着的事物,都是在时间中存在。时间既不是运动,又不能脱离运动,“是使运动成为可以计数的东西。”[19]时间的特性是运动的尺度,是就先与后而言的运动的数目。时间是连续的、可分的。时间因“现在”而得以连续,也因“现在”而得以划分。“‘现在’是一个中间点,结合起点和终点于一身—— 一方面是将来时间的起点,另一方面是过去时间的终点——因此,时间这东西必然是永远存在的”[20],即时间是永恒的。亚里士多德哲学既有丰富的自然观思想,又内涵深刻的历史观意蕴,其历史观集中体现在伦理思想中。在亚里士多德之前,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探讨过善、幸福等伦理学范畴。亚里士多德也把善和幸福等问题,作为自己伦理学体系的中心论题考察。在标志着亚里士多德道德观最终形成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他指出:“一切技术和研究,正如一切行为或选择,看来都是趋于某种善的,所以,善被合理地认为是万物所追求的目的”[21]。不同的事物在追求不同的目的,而人类所追求的目的乃是“至善”。至善作为最高的善,是人类行为的最终目的,因而具有完满性。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的美德都以一定的自然能力为根据,但只有当它们为哲学的智慧所指引时,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美德。人类的幸福和至善,就在于符合德性的活动。亚里士多德之后,晚期希腊哲学家中的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是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杰出继承者。伊壁鸠鲁的自然观进一步修正、丰富、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学说,提出原子运动偏斜说,纠正了德谟克利特哲学所过分强调的必然性,给偶然性以应有的地位。伊壁鸠鲁的历史观,表现在其快乐主义的伦理观上。他认为,有智慧的人既不应该厌恶生存,也不应该畏惧死亡。我们生活的目的是追求幸福或快乐,而快乐分为两类:一类是肉体上的快乐;一类是精神上的快乐。当我们说快乐是人生的终极目标时,并不是指肉体的快乐,而是精神的快乐。明智的人应该为获得身体的健康和灵魂的宁静,而决定自己的行动取舍。心灵的宁静,取决于生活得高尚、正直。当一个人勤奋思考宇宙自然的终极意义时,就能达到精神恬淡宁静的哲学境界。这些思想如同清泉一般,确能启发人们的哲学智慧。而卢克莱修在哲学上的贡献是以原子论为武器,说明自然现象与心灵本性,批判当时盛行的宗教迷信。他用拉丁文写成的哲理长诗《物性论》,激情充沛,气势磅礴,马克思称他为“真正罗马的史诗诗人。”[22]西欧中世纪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代。在漫长的中世纪,宗教信仰与科学认识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希腊人原始综合的自然哲学,是关于自然界的一般知识,并从总体上勾勒出一幅大体上正确的宇宙图景。亚里士多德使希腊哲学与科学的原始综合达到巅峰状态,其自然观与历史观对中世纪哲学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亚里士多德哲学被教会封为思想权威;另一方面,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著作对中世纪的神学自然观也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亚里士多德所留下的诸如“世界是永恒的”一类自然哲学问题,成为基督教教父哲学激烈争论的课题。经院哲学的唯名论与唯实论,采用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的概念分析方法,关于一般与个别、共相与殊相的争论,其宗教目的在于论证上帝是如何存在的,但其蕴含的认识论问题,却是近代哲学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的一个过渡环节。十四世纪从意大利发端的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运动,导致了经院哲学的解体。文艺复兴晚期意大利自然哲学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布鲁诺,在反对神学唯心主义斗争中,继承和发展了库萨的尼古拉和科森萨的特勒肖的自然哲学,以泛神论的形式阐述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布鲁诺将哲学研究的对象转移到自然,即把关于自然事物的原因、本原和统一性问题,视为自己哲学研究的主要课题。

古希腊语言学研究论文

传统的语法和现在的语法,最大的区别就是现在的越来越让别人懂得,以前的可能是更加的难以理解。

一、传统语言学 (一)古希腊语言学 有文字记载的语言研究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当时的语言研究是在哲学研究的范围内展开的,属于哲学的一个分支。大约在公元前五世纪,希腊人就对语言问题进行过两场有名的大论战。第一场论战是在“自然发生派”和“约定俗成派”之间展开的。论战的焦点集中在语言的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上。“自然发生派”认为,单词的形式反映了事物的本质,也就是说事物的名称是由事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他们以语言中的象声词为依据,得出语言是自然发生的结论。“约定俗成派”则认为,事物的命名是人们在实践中互相约定的,和事物的性质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语言中的象声词是极少数,即使没有它们也不会影响语言交际。由此,他们认为语言是约定俗成的产物。这场论战持续了很久。虽然没有得到什么结果,但它促进了对词源的研究,对词的各种关系的分类产生了兴趣,可以说是开创了在哲学这个总的框架中研究语法的先河。 值得一提的是,战国末期的荀况(公元前335—255年)曾在其《正名篇》中指出:“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实名。”由此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学者就持有与“约定俗成派”相类似的观点。 第二场论战与第一场论战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在“变则派”与“类推派”之间展开的。争论的焦点集中在语法结构是否规则这一问题上。“变则派”认为,由于语言是自然发生的,所以也是不规则的,并以语言中许多不规则现象作为立论的依据。“类推派”则认为宇宙间日月的运行、四季的轮转是有规律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受法则支配的,语言也不例外。它虽然有不规则的现象,但总体来说还是规则的。由于希腊语既有规则的成分,也有不规则的因素,所以论战的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但双方都对语法理论的产生有较大的贡献。“变则派”的贡献在于他们辨别出了主要的语法范畴;“类推派”的贡献则在于他们确定了主要的屈折变化形式。 早期的希腊学者对语言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词源学、语音学和语法学三个方面。其中语法学所取得的成绩最为突出,对传统语言学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8—348年)在“自然发生派”和“约定俗成派”的论战中持中立态度。他认为,有些词直接反映了事物的本质;但有许多词,其语音形式与意义之间究竟有些什么联系是无法判断的。他在分析单词与意义的关系时,把词分为主词和述词两大类(大致相当于名词和动词),是西方语言学史上第一个对词进行分类的学者。 柏拉图的学生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年)是位坚定的“约定俗成论”者。他认为语言是约定俗成的,是有规则可循的。他在柏拉图的词类两分法的基础上把那些既不属于主词又不属于述词的词自成一类(大约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连词)。他还注意到名词有格的变化、动词有时态变化等这样一些结构上的特征,并第一次给词下了定义。 后来的“变则论”者斯多葛学派(The Stoic School)又在亚里斯多德的词类三分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词分为冠词、名词、动词和连词。后来又把名词分为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他们还对动词的时态和名词的格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认为名词有主格、宾格、与格、所有格和呼格之分。 在古希腊时期,对传统语言学作出较大贡献的是亚历山大里亚学派(The Alexandrian School)的特拉克斯(约公元前一世纪)。他在名为《读写技巧》的只有15页的小册子中,把词分为名词、动词、分词、冠词、代词、介词、副词和连词八大类。这本小册子对后世影响很大,在此后将近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欧洲的语法学家在分析其它语言时,仍将词分为八大类,尽管所用的术语略有不同。 特拉克斯对语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法上。最早对希腊语句法进行全面描写和分析的是公元二世纪在亚历山大里亚从事著述的狄斯考鲁。他名词与动词之间的关系入手,再分析描写其它词类与名词和动词的关系。同时,对动词与名词或代词在人称和数的一致关系、对一类词代替另一类词的替换关系等问题也进行了研究。他的句法分析和描写为后来区分主语和宾语、区别主从结构等奠定了基础。 (二)古罗马语言学 从公元前三世纪到公元前二世纪,希腊的统治地位逐渐由罗马帝国所代替。到公元一世纪,罗马帝国的统治已相当稳固。在罗马帝国统治西方文明世界的年代里,研究语言的空气比较活跃,并已经了解到古希腊的两次有名的大论战,也了解亚历山大里亚学派和斯多葛学派对语言问题的看法和他们的成果。瓦罗(公元前116—27年)曾对“变则派”和“类推派”的观点进行过详细地叙述和说明,同时也对拉丁语法作过大量的分析。他把语言研究划分为词源学、形态学和句法学三大部分。在西方语言学史上是他首次把派生结构和屈折结构区分开来,并发现拉丁语的名词除了有希腊语名词的五个格之外,还有一个夺格。 昆提利安(公元35—95年)是一位对教育比较关心的学者,在语法方面也有过一些论述。他认为语言的正确运用应合乎推理、应仿效权威和引经据典。在词汇的发展过程中,意义比其形式重要得多,因此词汇的选用应遵循自然逻辑和类推这一基本原则,即应合乎推理。要判断现行的用法是否正确,则应求助于那些受过教育的权威人士,看是否能够得到他们的认可。如果学者之间对某一用法意见不统一,就应在古代的经典中查找证据。这些主张无疑对后来的传统语言学家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在制定语法规则、对某一用法进行硬性规定时,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到这些原则。 在所有的拉丁语法学家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当属多纳图斯(约公元四世纪)和普里斯基安(约公元五世纪)。普里斯基安所著的一套18卷的语法书可视为拉丁语法的代表作。在这部巨著中,普里斯基安运用特拉克斯和阿波洛纽斯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对拉丁语法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描写。他基本上全盘借用了希腊学者的语法体系,只是由于拉丁语没有冠词而将其改为叹词,甚至连瓦罗区分开的派生结构和屈折结构也没有被他接受。总的来说,绝大多数的拉丁语法学家都同普里斯基安一样,注重用希腊语法的模式来分析拉丁语法,而对语法理论少有建树。他们对语言学的最大贡献就是建立了拉丁语法。 普里斯基安的拉丁语法虽然没有什么独特的见解,但它对传统语法的传播却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后来的好几个世纪中,拉丁语法一直袭用这一模式。在中世纪,其它语言的语法书相继问世,12世纪中叶就已经有希伯来语语法、阿拉伯语语法、古爱尔兰语语法等。到16世纪末17世纪初,几乎所有的欧洲语言都有了自己的语法。但所有这些语法都是以希腊语法或拉丁语法为模式的。 二、历史比较语言学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形成 讨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成就与发展,我们不能忽视古印度语言研究在历史比较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古印度的语言研究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就已蓬勃发展,富有成效。巴尼尼(约公元前四世纪)的梵语语法《八章书》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其讨论问题的深入程度、自身的系统性以及表述的简练性是其他语法书无法比拟的。在巴尼尼之后,古印度的语言研究更加兴旺,先后出现了十多种语法派别,尽管它们或多或少都打上了巴尼尼语法著作的烙印。古印度的语言研究有两个方面是西方传统语言学望尘莫及的:一是对语音问题研究;二是对单词内部结构的研究。虽然直到18世纪末西方学者才开始大量接触到古印度学者的语言研究成果,但正是因为古印度学者对梵语语音所作的准确详尽的描写才使得梵语同拉丁语、希腊语和其它日耳曼语言的比较成其为可能。 虽然语言学界公认19世纪是语言的历史比较研究时期,但早在12世纪,冰岛一位姓名不明的学者就根据词形的类似来确定冰岛语与英语的关系,进行了语言的比较研究。14世纪初,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的《俗语论》问世。虽然这是一本讨论方言问题的著作,但也涉及到了语言的起源问题:不同语言是同一源语经过时间的推移和说话人的移居而造成的。16世纪的斯卡利格(1540-1609年)和17世纪的莱布尼茨(1646-1716年),都对语言的起源问题感兴趣,并试图将语言分成不同的语系。到了18世纪,已经有人收集有助于比较研究的各种语言材料,如德国人帕拉斯的《世界语言比较词汇》就是一例。18世纪末,西方学者开始接触并掌握古印度语——梵语。通过比较研究,他们发现梵语和欧洲的几种主要语言在某些词汇层次和语法结构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其中,英国学者W. 琼斯爵士(1746-1794年)在1786年举行的亚洲学会上宣读的论文影响最为显著。在这篇论文中,他根据梵语、希腊语和拉丁语在动词词根和语法形式的相似性断言,这三种语言源于同一原始语言。从而正式揭开了语言学史的新的一页。 (二)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 19世纪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世纪。1808年, 施勒格尔(1772-1829年) 发表了题为《论印度人的语言和智慧》的学术论文。他强调语言内部结构方面的研究,指出梵语和拉丁语、希腊语、日耳曼语等在词汇及语法关系方面有着亲缘关系,并首次使用了“比较语法”这一术语。19世纪初从事语言历史比较研究的学者中,最著名是丹麦的拉斯克(1787-1832年)与德国的格里木(1785-1863年)和葆朴(1791-1867年)。拉斯克在1811年出版了一本讨论古北欧语的语法书,1830年又出版了一本讨论古英语的语法书。在这两部书中他首次使用语音对应关系来比较不同语言中的词源形式。后来的“格里木定律”中的各种对应关系实际上是由拉斯克首先提出并用例子加以证明的。格里木1822年出版的《德语语法》(第二版),用较大的篇幅来讨论字母,阐述了德语与其它印欧语言之间的语音对应关系。他所发现的这些语音对应规律被后人称为“格里木定律”。葆朴的语言研究目的是为了找出语言的原始语法结构。他在《比较语法》一书中宣称,他的目的在于对有关语言进行比较描写,探索支配这些语言的规律及其屈折变化的起源。就是在探索原始语法结构的过程中,他发现了比较语法的原理。有人在评价他发现比较语法原理时认为他的发现可以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相媲美。 19世纪中叶的语言学家几乎都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语言,其中最为著名、影响最大的是施莱歇尔(1821-1868 年)。在他众多的著述中,最主要的当属《印度日耳曼语言比较语法纲要》。该书于1861年出版,后来曾再版过四次,对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施莱歇尔根据语言的共有特点而将其分为不同的语族,并用谱系树形图来表示语言的历史渊源和体系。他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认为语言的生命同动植物的生命一样,都有成长期和衰老期,因此语音的变化是严格按照规律进行的,这些规律与自然规律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语言学家的任务就是研究语言发展史,研究语音的变化规律。在《印度日耳曼语言比较语法纲要》中,他用了约三分之一的篇幅来研究语音。他的这种观点对后来的青年语法学派的影响尤为明显。 (三)青年语法学派 青年语法学派产生于19世纪末叶,并在当时的语言学界占统治地位。其代表人物有雷斯琴(1840-1916年)、奥斯特霍夫(1847-1909年)、勃鲁格曼(1849-1919年)、 维尔纳(1846-1896年)、德尔勃吕克(1842-1922年)等人。青年语法学派认为语言之间的语音对应规律没有例外,所谓例外是由于不同规律交叉运用或其它因素所造成的。维尔纳在1875年发表了一篇文章专门讨论“格里木定律”中的例外问题,认为这些例外实际上是由于重音的变化所导致的。他的这种音变规律后来被称为“维尔纳定律”。青年语法学派还认为语音和形态的变化是由于类推所起的作用。他们强调对现代语言及其方言的研究。青年语法学派的观点及其研究推动了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并对同时代学者及后人有很大的影响。 三、现代语言学 在19世纪末的语言学界,绝大多数的人都认为语言研究已到达顶点,科学的语言研究方法就是历史比较法。20世纪初,语言学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转折而进入到现代语言学时期。 (一)索绪尔与结构主义语言学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1857-1913年),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尽管索绪尔在历史比较语言学,特别是在印欧比较语言学中作出重大贡献而在语言学界崭露头角,但真正使他享有“现代语言学之父”这一美称的却是他在1906年至1911年期间为日内瓦大学的学生开设的“普通语言学”课程。1913年他去世之后,他的两位同事根据学生所作的笔记和他所留下来的讲稿整理出了《普通语言学教程》这部不朽的著作,并于1916年出版。 索绪尔主张把语言和言语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区分开来。他认为语言是抽象的语法规则系统和词汇系统,它潜存于人们的意识之中,是社会产物,不从属于某一个人。言语是说出来的话或写出来的文章,因此运用同一语言的人很少有同样的言语。言语是由个人通过运用语法规则将语言单位组织起来的结果,因此言语是语言的具体体现,而语言则是对言语的抽象。虽然言语是可以直接接触到的素材,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却应是语言。 他主张将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区别开来。他虽然承认社会史、文明史等因素与语言发展有很大的关系,但认为这些因素不会触动语言的内部系统。研究语言内部系统的内部语言学完全没有必要知道语言是在什么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因此在他看来,语言学就是一门研究语言内部系统的科学。 他主张将共时性的研究同历时性的研究区分开来。在他之前,人们研究语言往往是纵向地追溯语言的历史,从历史的角度来解释语言现象,甚至有人认为唯有历时性的研究才是科学的。索绪尔认为对语言进行共时性的研究,即对语言作出静态描写也是一门科学,而且还优于历时性的研究,因为对说话的大众来说,历史变化是很少在考虑之列的。 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在构成关系系统时存在于两种关系之中,即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之中。组合关系与语言成分的线性排列次序是一致的,而聚合关系则是以语言项目中一定成分的选择为条件的。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体,也就是说语言是一套规则体系,而不是具体的材料。规则体系是相对固定的,约定俗成的,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索绪尔对现代语言学的贡献还在于他确立了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所必需的特点。他在《普通语言学教程》的结尾处指出:“语言学的唯一的真正的对象就是语言和为语言而研究的语言。”虽然这段结论性的话语的后半部分在语言学界尚有争议,但它确定了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和相应的研究方法,明确了语言学成为一门学科所需的特点。索绪尔对共时语言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后来涌现出的各种学说和流派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他的这些观点的影响。 四、当代语言学 (一)乔姆斯基与转换生成语言学 本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1928年- )的《句法结构》问世在语言学界掀起了一场新的革命,并由此而产生了一个新的学派——转换生成派。转换生成派在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的土壤上产生,并在同结构主义决裂和挑战的过程中成长起来。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研究应致力于探索人的内在的语言能力,不应满足于对言语行为这种表面现象的观察和描写。结构主义研究语言的目的是为了对语言进行分类描写,而在乔姆斯基看来,语言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一套形式化的演绎系统,一套有限的语法规则。这套规则既能生成出无限合乎语法的句子,又能解释各种句子内部的语法关系和语义上的歧义性。既然研究的目的不同,那么研究的材料和方法也就大不一样。 结构主义研究语言的材料是随机搜集起来的大量句子。乔姆斯基认为,随机搜集的句子是十分有限的,而句子的数量却是无限的,人们不可能将所有的句子搜集完全,所以,语言研究的不应是人们的言语行为,而应是人们内在的语言能力,因为正是语言能力使人们能够不断地产生并理解新的句子。在研究方法上,结构主义是先搜集语言素材,然后通过一套发现程序对素材进行分析并找出规则,最后用所得出的规则来解释语言现象。乔姆斯基认为,既然语言材料是无法搜集完全的,那么,从零星的语言素材中发现的规则必定是不完整的,无法说明所有的语言现象。因此,语言研究的方法应当同自然科学中的研究方法相同,即先根据观察作出假设,然后再到实践中去检验或证明假设,并针对实际情况对假设进行修改。这样多次地进行反复,直到能够正确地解释句子结构为止。 在儿童语言习得的问题上,结构主义接受英国哲学家洛克(1632-1704年)“白板说”的哲学观点。洛克认为人的心灵的原始状态只是白板一块,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后来从经验中获得的。由此,结构主义者认为小孩的语言是靠反复地模仿和记忆,使其成为一种习惯而获得的。乔姆斯基认为“白板说”的观点很难解释这样两种现象:一是动物通过反复训练之后为什么不能掌握语言;二是供小孩模仿的句子无论数量有多少,但毕竟是有限的,小孩为什么能够理解并产生以前从未听见过的无限的句子。乔姆斯基赞成17世纪的法国哲学家笛卡尔(1596-1650年)的“天赋观念”说,因此他认为人的大脑中天生就有一个“语言习得机制”,一旦特定的语环境触发这一机制,小孩就自然能够获得某种语言。 乔姆斯基还认为结构主义只是对语言结构的表层进行切分和描写,所以他们无法解释为什么具有相同结构的句子会在意义上有很大的区别等这样一些语言现象。语言研究不仅应注意表层结构,而且还应注意其深层结构。 乔姆斯基在发展自己语言理论的过程中,主张将语言能力和言语行为区分开来。并试图说明人的语言能力,试图用语言研究来说明心理活动,因此,他认为语言学应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转换生成语言学在发展过程中曾作过多次修改,经历了早期理论、标准理论、扩充式标准理论和修正的扩充式标准理论四个阶段。最近一个阶段的语言理论模式由句法、语音和语义三大部分组成。句法部分包括基础部分、转换部分和格部分,基础部分生成出深层结构,然后通过转换部分生成出浅层结构,再通过格部分而成为带有格标志的浅层结构。带有格标志的浅层结构既可通过语音部分而获得语音表达,也可通过语义部分获得语义表达。

浅谈中西方语言、思维与文化差异的现代思考论文

摘要:以英、汉两种语言的形式和表达习惯为切入点, 进一步印证萨皮尔-沃尔夫假设有关语言决定思维并影响思维的基本结论。在二语习得中要注意两点:其一, 通晓外语首先要精通母语;其二, 中西各个领域长期、深入的交融, 可能造就出一大批从思维到行为上汉化的西方人和西化的中国人, 其前提是精通双语。

关键词:语言; 思维; 中西文化差异; 中西比较;

中西文化比较的根本应是透过众多中西文化差异的表象, 挖掘出这些差异的本质, 如是, 才有益于更准确地研究和把握好中西比较这一内涵丰富、纷繁复杂的课题。由此,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是中西文化比较之源, 换言之, 有关中西文化比较所有问题的研究, 都可能归结到两种语言及每一语言对各自使用者思维的影响这一维度上。

一、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语言决定论”由萨皮尔提出, 指出语言不仅反映文化与行为, 而且与思维模式互相影响, 并由此得出“语言决定论”的结论, 认为语言决定思维模式, 语言的用法或结构会反映出人类的习惯或模式。“语言相对论”是萨皮尔的学生沃尔夫提出的, 认为语言不仅影响思维, 也同时影响认知。萨皮尔-沃尔夫假设提出迄今已有七十余年的历史。一直以来, 学界对该假说的评价众多, 批评之声尤甚。角度不同、研究对象迥异, 自然难有定论。不妨以汉语、英语两种语言的差异对其使用者思维方式的影响为例, 来探讨萨皮尔-沃尔夫假设的理论解释力。

1. 汉、英语言形式的差异对思维的影响

(1) 文字起源的差异。汉字源于象形文字通过其字形可引发意义上的联想。因此, 汉语有助于使用者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英语属于拼音文字, 字形和意义没有直接的联系。为了清晰地表达思想和传递信息, 词与词之间需要形成特定的语法逻辑关系。因此, 对某一概念的认识必须遵循由定义到推理的思考过程, 这就促进了英语使用者抽象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2) 语言结构的差异。英语隶属印欧语系, 汉语则属于汉藏语系;英语结构紧凑, 汉语结构松散。英语中频繁使用关联词, 句子是由各种连接词衔接而成;汉语中则很少使用关联词, 句意的通顺依靠意义的连贯, 依靠体会和领悟字面之外的深意。由此可见, 英语语言结构呈现的是分析思维, 亦即逻辑思维;而汉语结构呈现的则更多是关联思维而非分析思维。

2. 汉、英语言习惯的差异对思维的影响

(1) 复合句语序的差异。英语注重形合, 即侧重形式, 注重结构严谨, 因此, 英语复合句的语序表现为以谓语动词为轴心, 运用各种形式的关联词, 把句子的其他成分嵌扣在主句的主谓结构前后, 呈现出由中心词向外扩展的空间图式;而汉语则体现为意合, 其复合句的语序多遵循时间顺序或事物发展过程, 体现为句子形式和表达内容的一致性。英、汉复合句语序的不同, 反映出的是英语的分析与逻辑思维和汉语的直觉思维之间的差异。

(2) 叙事顺序的不同。汉语叙述和说明事物的习惯是由大到小、由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局部, 其思维方式表现为发散型思维;英语叙事和说明事物时习惯于从特殊到一般、从个体到整体, 其思维方式表现为分析性思维。

(3) 语态使用的差别。英语的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同等重要, 句子主语的选择也不局限于人称主语;相反, 汉语中的句子通常以人称作主语, 以使用主动语态为主, 大量的被动句都习惯以主动形式表达。英语、汉语语言表达在语态使用习惯上的不同, 体现在思维上就是英语重逻辑、重客观思维, 而汉语则重主观思维。

(4) 语篇展开方式的差异。英语篇章的组织和发展呈直线型, 英语段落通常以主题句开头, 直截了当点明段落的主题, 接续的各句都围绕该主题展开, 属于典型的演绎与归纳型段落, 而汉语的篇章发展呈螺旋型, 篇章的主题绝大多数不通过直截了当的方式点明, 而是从各种角度间接阐述出来, 习惯于先分后总, 先因后果。英、汉语言语篇展开方式的不同, 表明英语思维是线性思维, 而汉语思维则是螺旋式思维。

3. 语言对思维的影响

基于前文对英、汉两种语言之间语言形式和语言习惯的差异所体现出的思维方式差别的比较与分析, 不难发现汉语的象形文字和英语的拼音文字从本源上决定了分别以汉语和英语为本族语的中国人与英、美等西方人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的必然性。象形文字所可能引发的形象思维、关联思维、发散思维、主观思维或直觉思维、螺旋式思维等, 都在汉语及其使用者方面得到体现;而拼音文字所可能带来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分析性思维、线性思维等, 也都在英语及其使用者方面得以印证。由此看出, 至少就汉语、英语而言, 萨皮尔论述的“语言决定思维模式”不无道理。此外, 英、汉两种语言的语言形式及语言习惯对各自使用者思维的影响, 也在上文的比照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 语言决定思维也影响思维。

二、中西方语言与思维之比较

中国哲学方式偏好运用直觉体验的方式去获取和传达涵盖力极强、极灵活、为认识主体留有极大领悟空间的认识成果。西方的哲学思维则希望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去获得和传递精确可靠稳定的知识, 因而它重视规则的缜密, 力求避免认识主题理解和阐释对象时的任意性, 重视认识的客观性和同一性。

1.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美国语言学家C·克拉姆契曾经指出:“语言表达着、承载着, 也象征着文化现实, 两者不可分。”美国人类学家E·萨皮尔强调,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即文化的载体是语言, 语言反映着文化。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创造的精神财富, 也有自己的独特历史、文化、宗教以及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等。这些内容反映在语言中, 又通过语言予以表达与传播。不同民族的语言及其文化都有特殊的'表现形式和内容, 反映出的不仅是各自语言所代表的特定民族的历史传统、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因素, 更是其观察世界、看待事物的思维模式及行为模式。

2. 中西文化差异更多源于英、汉语言之差异

文化差异的各类具象表现, 大多可归因为思维模式的不同。中国传统思维注重实践经验, 因而借助于直觉体会, 通过知觉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地把握认识对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 即“以经验为基础, 通过由此及彼的类别联系和意义涵摄, 沟通人与人, 人与物, 人与社会达到协同效应。”中国人对事物的认识只满足于对经验的总结和对现象的描述, 而不追求对感性认识的深层思考与对现象背后事物本质的哲学思辨。这种思维机制与生活保持着直接联系, 不向分析判断的抽象思辨发展。大自然呈现在自己面前的只是一个感性的现象世界, 不可分析, 只可感觉。而西方思维则具有浓厚的实证、理性和思辨的色彩。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们在自然界的各种观察和实验中渗透着理性思维与哲学思辨的成分, 在收集和整理材料的基础上, 利用理性思辨的力量对世界进行了解说。

基于萨皮尔-沃尔夫假设的“语言决定思维也影响思维”的理论, 比照两位学者总结的中西文化思维差异与前文探讨的英、汉语言不同引发的各自使用者思维方式的具体差异, 可以推论, “固定的思维模式”或“不同思维方式”主要源于语言的不同, 也就是说, 中西文化的差异更多地源于英、汉语言之差异。

三、结论

不同语言使用者因语言不同而存在思维模式的差别, 思维模式的差别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沃尔夫认为:“我们关注的个体思维过程只能通过对该个体所说的语言进行深入的研究来确定。”所以, 中西文化比较应从语言比较入手, 语言差异应该是中西比较的始点也是归结点。吕叔湘先生曾指出:“对于中国学生有用的帮助是让他认识英语和汉语的差别……尽可能用汉语的情况来跟英语作比较, 让他通过这种比较得到更深刻的领会。”因此, 在二语习得中要注意两点:其一, 通晓外语首先要精通母语;其二, 中西各个领域长期、深入的交融, 可能造就出一大批从思维到行为上汉化的西方人和西化的中国人, 其前提是精通双语。

参考文献

[1]申小龙.语言与文化的现代思考[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0.

[2] and culture context in translating[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7.

[3]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4]HOFSTEDE ’sequences:comparing values, behaviors,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across nations[M].Thousand Oaks, Cliffth:Sage Publications, 2001.

[5]B·L·沃尔夫.论语言、思维和现实[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1.

[6]吕叔湘.中国人学英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

建议你去图书馆查中国古代语言学,这本书里面都会有明确的发展历史

古希腊古罗马音乐研究生论文

古希腊和古罗马这两大文明是西方文化的摇篮,是世界文化史上两座永恒的丰碑,是西方人所津津乐道的光辉时代。勤劳的古希腊和罗马人民用他们的智慧给我们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杰作,留给我们一个无论是文化史上还是艺术史上的维以超越的高度。其中古希腊文化又是罗马文化的源头,罗马文化在其基础上不断地发展创新,创造了许许多多独树一帜的文化,艺术构想和杰作。因此本文主要是讨论了这两个文化的异同,找出“原希腊”的东西,区分罗马的创新,给西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一些粗浅的线索和脉络。经济发展模式希腊是由本土半岛和一些散落在爱琴海和地中海的一些小岛组成的。它三面环海,只有北面与陆地相接,且多丘陵少平原,属于温和的海洋性气候。正是因为这样的地理条件使得它的农业难以发展,为了生存,希腊人学会了和其它地区进行农产品的交换,并逐渐形成了地中海地区繁荣的贸易往来。罗马的环境和希腊类似,它地处今意大利半岛,是一个多丘陵,多沼泽的地区。因此农业也不十分发达。但罗马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像希腊一样通过自由贸易,物物交换。它使用的是一种血腥的方式——侵略和扩张。为了满足罗马帝国日渐庞大的粮食、财富的需求,罗马人选择了不断地侵略。依靠着强大的军队、武器,罗马从昔日台伯河边上一个卑微的小城一跃成为统治着200万平方英里的帝国的中心。同时随着罗马帝国的不断膨胀,使得对这些物资的消耗急剧增多,反过来这又导致了罗马帝国的继续扩张,如此一来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它由始至终都伴随着罗马帝国。相比而言,为了抵御恶劣多变的海上环境,希腊发展起来的却是一种互相合作的良性竞争模式。并且,后者己渗入当代西方人的精神领域。除此之外,希腊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靠商人进行的海外和地区间的贸易往来和本土的农民耕种。希腊城邦中的奴隶数量比罗马少得多,罗马经年累月的征战,带来财富的同时还有大批大批的奴隶,这些奴隶广泛地分布在大部分的产业,比如采矿,冶金,驾船,铺路和大型建筑的建造。可以这样说,古罗马的伟大和成就很大一部分是由奴隶创造的。总的来说,希腊和罗马的经济发展走的是截然不同的道路,体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这些思想的以后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只要稍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后世西方各国基本上都经由了这两个阶段,比如欧洲新帝国对非洲,美洲的海外扩张,奴隶贸易,俨然是罗马形式的另一版本,而同时期广泛存在于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却又是希腊式的重现。政治与民主一谈到民主,我们就会想到当代西方的“人权”社会,但民主这个字眼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的雅典。希腊的民主政治,一方面给予几百人或几千人以民主,另一方面又剥夺了数以万计的奴隶与自由民参与政事的权力。当时希腊民主的要义就是:多数人的统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个人生活自由。虽然此时的民主具有很强的阶级性,只是对于公民的民主,但在几千年前,这种观点己远远超越了它的那个时代。相比我们这个时代的民主,我认为它们的内涵是一致的。虽然当代西方政界口口声声说的是“人人平等,维护人权”,可是这种民主真实存在吗?比如美国,它的政治还是掌握在少数有钱有权的大资本家手中,体现在表象上是一个由其资助的“民主”代言人——美国总统。处于中,下层的公民在很多时候仍是被政治家玩弄于“民主”的假象间。从这个意义上说,它的民主和古希腊的民主是完全一致的。古罗马早期的政治体制是仿照希腊的,后期从奥古斯都�6�1凯撒起,“民主”便不存在了,转为君主专制,直到它的灭亡。罗马人最大的贡献便是立法。在贵族和贫民之间的激烈的矛盾和斗争过程中,产生了第一部成文法律《十二铜表法》,虽然此法律依旧维护的是贵族和上层阶级的利益,在那个时期却又是文明的一大进步。之后陆续产生的《万民法》,《公民法》,《民权大法》更是奠定了西方法律体系的雏形。尤其是《民权大法》中规定的“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成为后世西方法律中永恒的主题。除此之外,在宗教`文学、雕塑、自然科学等方面,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也为后世西方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活力。以上只是对古希腊和古罗马给后世影响的一些方面做了简要的探讨,我也只能用我粗鄙的文字去叩响西方古典时期那厚重的大门。但仅仅从这几个方面我们就足以看出,古希腊和古罗马对后世西方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多么地深远。也许从这种透入骨髓的深刻中我们能学会反思自己的文化,找到其中的精髓,重新合理地给自己定位,从而更有动力地前进。

西方音乐分为以下8个阶段:1.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音乐时间约为公元前3200年~公元400年。这部分的音乐资料只能从考古而来,从发掘出的绘画、雕塑及少量流传下来的诗歌文学与哲学著作可以进行了解,但几乎是不可能聆听与欣赏。有资料统计这一阶段残存下来的乐谱还不到10件,但是从残存下来的雕塑等诸多文化遗产可以看出曾经存在过的辉煌与成就,古希腊的大哲学家都曾对音乐进行过讨论与研究,这被后人视为西方音乐之源。在公元前12世纪~前8世纪荷马时期的两部史诗反映了古希腊的音乐文化。史诗本身既是文学作品又是音乐作品,它由职业弹唱艺人“阿埃德”用一种叫基萨拉的乐器伴奏吟唱。公元前776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举行,在比赛时常伴有音乐,后来产生了音乐比赛。公元前7世纪~前6世纪,斯巴达把音乐作为国事活动与教育的重要手段,使音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公元前146年后,古罗马征服希腊后,它的文化主要受益于希腊,同时又吸收了叙利亚、巴比伦、埃及等国的文明成果。2.中世纪时期的音乐西元476年罗马帝国瓦解后,希腊、罗马文明变趋衰微。 日耳曼人统治欧洲西半部,历史上称为“黑暗时期”,也就是“中世纪时期”。教会是当时人们的生活重心,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地位,艺术家在宗教中生存,因此当时艺术与宗教息息相关。这时期的音乐活动受到基督教影响很大,音乐多以宗教仪式或歌唱颂歌为主,以功能为重,例如格雷果圣歌。 歌词多是采自圣经。特色是旋律高低起伏变化小,缺乏和声基础,表现朴实。对中世纪音乐贡献最大的是米兰主教安布罗斯和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公元390年左右,安布罗斯推行对圣歌的双声合唱,引入和声,并准许非僧侣、教士的俗人参与演唱。是教会音乐得以发展和普及。公元590年-604年在位的教皇格里高利一世,编出一套用于庄严礼拜的曲目,并用法律形式规定在祈祷仪式中必须有音乐,形成一整套格里高利圣咏,成为宗教创作的典范,后来又发展出记谱法,虽然尚没有小节线和五线谱,但使用高低位置记谱的方法为五线谱的发明提供了基础,这种记谱法只有四行线,每行前面有三个菱形谱号,结尾有一个菱形谱号提示下一行音高,基本是五线谱的雏形,但不能表示节奏。还成立了培养歌手的学校,在教会势力范围内大力推行音乐,使教会音乐在10世纪以前成为欧洲的主要音乐形式。3.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文艺复兴时期约为公元1450-1600年,在中世纪“新艺术”的基础上,更加追求人性的解放与对人的内心情感的抒发与表达。这时的音乐家在人文主义思潮的推动下,对复调音乐进行了发展和变革,声乐与器乐逐渐分离而独立发展。这一时期五线谱已得到完善,印刷术也运用到曲谱上,这都使音乐的传播更加便利和广泛。这一时期有以下几个较有影响力的乐派:尼德兰乐派主要音乐活动在尼德兰的一批音乐家。创作内容多为弥散曲与经文歌等宗教音乐,也有世俗音乐。代表人物有迪费、若斯坎、汴舒阿、奥凯格姆等。威尼斯乐派在1530-1620年间的一个器乐乐派,其特点是音响气势宽广宏大、对比效果鲜明。创作内容有铜管乐与弦乐的重奏曲、管风琴的前奏曲、幻想曲与托卡塔等。代表人物有维拉特、A.加布里埃利等。罗马乐派此时期的一个专门创作服务于宗教作品的乐派,以无伴奏合唱的形式为主。代表人物有帕莱斯特里纳、.纳尼诺、F.索里亚诺等。4.巴洛克音乐巴洛克音乐指欧洲在文艺复兴之后开始兴起,且在古典主义音乐形成之前所流行的音乐类型,延续期间大约从1600到1750年之间的150年。巴洛克(Baroque)一词来源于葡萄牙语“Barocco”,意指形态不够圆或不完美的珍珠,最初是建筑领域的术语,后逐渐用于艺术和音乐领域。在艺术领域方面,巴洛克风格的特征是精致细腻的装饰以及华丽的风格,造成这种现象的主因,是因为巴洛克时期是贵族掌权的时代,富丽堂皇的宫廷里奢华的排场正是新的文化以及艺术的发展中心,而这个大环境的改变也直接的影响到了音乐家的创作。十七、八世纪宫廷乐师所写的音乐作品,绝大部分是为上流社会的社交所需而做,为了炫耀贵族的权势以及财富,当时的宫廷音乐必定得呈现出炫耀的音乐以及不凡的气度,以营造愉悦气气氛。巴洛克音乐的特点是极尽奢华,加入大量装饰性的音符。节奏强烈、短促而律动,旋律精致。复调音乐(复音音乐)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大小调取代了教会调式,同时主调音乐也在蓬勃发展。于是复调的和声性越来越明显。复调在 .巴赫时代发展到极致。数字低音及即兴创作是巴洛克重要的部分,并且管弦乐团编制尚未标准化。5.古典主义音乐古典主义音乐指的是1730-1820年这一段时间的欧洲主流音乐,又称维也纳古典乐派。此乐派三位最著名的作曲家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古典主义音乐承继著巴洛克音乐的发展,是欧洲音乐史上的一种音乐风格或者一个时代。这个时代出现了多乐章的交响曲、独奏协奏曲、弦乐四重奏、多乐章奏鸣曲等等体裁。而奏鸣曲式和轮旋曲式成为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最常见的曲式,影响之深远直至二十世纪。乐团编制比巴洛克时期增大,乐团由指挥带领逐渐变成一种常规。现代钢琴在古典时期出现,逐渐取代了大键琴的地位。随着法国大革命对社会造成的冲击,作曲家的生计也受到影响,由最初依赖宫廷、教会供养转变为独立的经营者。

1.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音乐时间约为公元前3200年~公元400年。这部分的音乐资料只能从考古而来,从发掘出的绘画、雕塑及少量流传下来的诗歌文学与哲学著作可以进行了解,但几乎是不可能聆听与欣赏。有资料统计这一阶段残存下来的乐谱还不到10件,但是从残存下来的雕塑等诸多文化遗产可以看出曾经存在过的辉煌与成就,古希腊的大哲学家都曾对音乐进行过讨论与研究,这被后人视为西方音乐之源。在公元前12世纪~前8世纪荷马时期的两部史诗反映了古希腊的音乐文化。史诗本身既是文学作品又是音乐作品,它由职业弹唱艺人“阿埃德”用一种叫基萨拉的乐器伴奏吟唱。公元前776年,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举行,在比赛时常伴有音乐,后来产生了音乐比赛。公元前7世纪~前6世纪,斯巴达把音乐作为国事活动与教育的重要手段,使音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公元前146年后,古罗马征服希腊后,它的文化主要受益于希腊,同时又吸收了叙利亚、巴比伦、埃及等国的文明成果。2.欧洲中世纪音乐中世纪时期约为公元450-1450年。这时期的音乐活动受到基督教影响很大,音乐多以宗教仪式或歌唱颂歌为主,以功能为重,例如格雷果圣歌。 歌词多是采自圣经。特色是旋律高低起伏变化小,缺乏和声基础,表现朴实。对中世纪音乐贡献最大的是米兰主教安布罗斯和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公元390年左右,安布罗斯推行对圣歌的双声合唱,引入和声,并准许非僧侣、教士的俗人参与演唱。是教会音乐得以发展和普及。公元590年-604年在位的教皇格里高利一世,编出一套用于庄严礼拜的曲目,并用法律形式规定在祈祷仪式中必须有音乐,形成一整套格里高利圣咏,成为宗教创作的典范,后来又发展出记谱法,虽然尚没有小节线和五线谱,但使用高低位置记谱的方法为五线谱的发明提供了基础,这种记谱法只有四行线,每行前面有三个菱形谱号,结尾有一个菱形谱号提示下一行音高,基本是五线谱的雏形,但不能表示节奏。还成立了培养歌手的学校,在教会势力范围内大力推行音乐,使教会音乐在10世纪以前成为欧洲的主要音乐形式。3.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文艺复兴时期约为公元1450-1600年,在中世纪“新艺术”的基础上,更加追求人性的解放与对人的内心情感的抒发与表达。这时的音乐家在人文主义思潮的推动下,对复调音乐进行了发展和变革,声乐与器乐逐渐分离而独立发展。这一时期五线谱已得到完善,印刷术也运用到曲谱上,这都使音乐的传播更加便利和广泛。这一时期有以下几个较有影响力的乐派:尼德兰乐派主要音乐活动在尼德兰的一批音乐家。创作内容多为弥散曲与经文歌等宗教音乐,也有世俗音乐。代表人物有迪费、若斯坎、汴舒阿、奥凯格姆等。威尼斯乐派在1530-1620年间的一个器乐乐派,其特点是音响气势宽广宏大、对比效果鲜明。创作内容有铜管乐与弦乐的重奏曲、管风琴的前奏曲、幻想曲与托卡塔等。代表人物有维拉特、A.加布里埃利等。罗马乐派此时期的一个专门创作服务于宗教作品的乐派,以无伴奏合唱的形式为主。代表人物有帕莱斯特里纳、.纳尼诺、F.索里亚诺等。4.巴洛克音乐巴洛克音乐指欧洲在文艺复兴之后开始兴起,且在古典主义音乐形成之前所流行的音乐类型,延续期间大约从1600年到1750年之间的150年。巴洛克(Baroque)一词来源于葡萄牙语“Barocco”,意指形态不够圆或不完美的珍珠,最初是建筑领域的术语,后逐渐用于艺术和音乐领域。在艺术领域方面,巴洛克风格的特征是精致细腻的装饰以及华丽的风格,造成这种现象的主因,是因为巴洛克时期是贵族掌权的时代,富丽堂皇的宫廷里奢华的排场正是新的文化以及艺术的发展中心,而这个大环境的改变也直接的影响到了音乐家的创作。十七、八世纪宫廷乐师所写的音乐作品,绝大部分是为上流社会的社交所需而做,为了炫耀贵族的权势以及财富,当时的宫廷音乐必定得呈现出炫耀的音乐以及不凡的气度,以营造愉悦气氛。巴洛克音乐的特点是极尽奢华,加入大量装饰性的音符。节奏强烈、短促而律动,旋律精致。复调音乐(复音音乐)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大小调取代了教会调式,同时主调音乐也在蓬勃发展。于是复调的和声性越来越明显。复调在 .巴赫时代发展到极致。5.古典主义音乐指的是1730-1820年这一段时间的欧洲主流音乐,又称维也纳古典乐派。此乐派三位最著名的作曲家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古典主义音乐承继著巴洛克音乐的发展,是欧洲音乐史上的一种音乐风格或者一个时代。这个时代出现了多乐章的交响曲、独奏协奏曲、弦乐四重奏、多乐章奏鸣曲等等体裁。而奏鸣曲式和轮旋曲式成为古典时期和浪漫时期最常见的曲式,影响之深远直至二十世纪。乐团编制比巴洛克时期增大,乐团由指挥带领逐渐变成一种常规。现代钢琴在古典时期出现,逐渐取代了大键琴的地位。随着法国大革命对社会造成的冲击,作曲家的生计也受到影响,由最初依赖宫廷、教会供养转变为独立的经营者。6.浪漫主义主要用于描述1830—1850年间的文学创作,以及1830—1900年间的音乐创作。浪漫主义音乐是古典主义音乐(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延续和发展,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种音乐风格或者一个时代。浪漫主义音乐比起之前的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更注重感情和形象的表现,相对来说看轻形式和结构方面的考虑。浪漫主义音乐往往富于想象力,相当多的浪漫主义音乐受到非现实的文学作品的影响,而有着相当大的标题音乐成分。浪漫主义的因素,则包含在从古至今的音乐创作当中,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时代,因为音乐创作本身,就是想象力的一种表现,而浪漫主义恰恰是想象力的最佳体现。贝多芬是古典主义音乐的集大成者和终结者,也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先行人,浪漫主义音乐抛弃了古典音乐的以旋律为主的统一性,强调多样性,发展和声的作用,对人物性格的特殊品质进行刻画,更多地运用转调手法和半音。浪漫主义歌剧的代表是韦伯,音乐的代表是舒伯特。浪漫主义音乐体现了影响广泛和民族分化的倾向,在法国出现了柏辽兹,意大利的罗西尼,匈牙利的李斯特,波兰的肖邦和俄罗斯的柴科夫斯基。浪漫主义音乐在瓦格纳和布拉姆斯时代逐渐走入历史。

西方古典音乐有着灿烂辉煌的历史。奴隶社会中,古希腊、古罗马的音乐文化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中世纪,宗教音乐占有统治地位;其特点是以歌唱为主的多声部音乐形式;11世纪世俗音乐和民间音乐发展起来;文艺复兴时期,器乐逐渐取得重要地位;经历16、17世纪,器乐的发展为18世纪的古典音乐打下基础。一、古典音乐的划分 18世纪是古典音乐的分界线。18世纪以后,进入古典音乐时期,音乐史步入一个辉煌的时代。 二、古典音乐的流派 1. 巴洛克音乐时代 这是古典音乐的第一个流派。“巴洛克”原意是不圆的珍珠,最先用在建筑上。2.古典乐派时代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古典乐派时代,奥地利的海顿、莫扎特和德国的贝多芬是代表人物。这个时期的音乐形式基本上是器乐,声乐退居其次。3.浪漫主义乐派19世纪20年代进入浪漫主义乐派时代,杰出的作曲家有德国的舒曼、门德尔松、韦伯、波兰的萧邦、奥地利的舒伯特、法国的伯辽兹。4. 民族乐派时代民族乐派是浪漫主义的重要分支,它出现于19世纪下半叶。5.印象主义乐派时代印象主义乐派萌生于19世纪的法国巴黎,创始者是法国的德彪西。印象主义源于法国画家莫奈的《印象·日出》。

  • 索引序列
  • 古希腊伦理流派研究论文
  • 古希腊论文研究题目
  • 古希腊研究目的论文
  • 古希腊语言学研究论文
  • 古希腊古罗马音乐研究生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