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大论文

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大论文

发布时间:

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大论文

研究生毕业四年多后,现任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卫计委副主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的喻晓东,被曝其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抄袭同门师兄。事件源起2月15日,某网友在某知名论坛上的爆料——他发现了两篇“如出一辙”的论文。这不仅是对学术界的侮辱,更是对大众智商的侮辱!“孪生论文”遭爆料网友所指的两篇论文,一篇是2009年4月10日提交的《皖北农村已婚妇女艾滋病行为干预模式研究》,作者为洪航;另一篇是2011年11月6日提交的《当涂县农村外来媳妇艾滋病行为干预模式研究》,作者为喻晓东。两篇论文均被编入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这两篇论文均为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两位作者的导师为同一人。也就是说,两人是同门师兄弟。网友称,他在中国知网上找资料时,看到两篇有关皖北和江南两个地区农村妇女艾滋病行为干预研究的论文,想了解一下整个安徽这方面的情况,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该网友列出了两篇论文的多个相似之处,直言两篇论文“论述结构几乎一样,内容多处雷同”、“样本特征分布不一样,但结论又高度一致”。这两篇发表时间间隔两年的论文的确有多处雷同。雷同之处甚至包括整段文字,部分段落只是调整了一下顺序,或者是更换了部分关键词及数据。两篇论文的研究对象在提法有所差异(一篇为“农村外来媳妇”,一篇为“农村已婚妇女”)、研究对象所在地域不同(一篇为皖北地区,一篇为皖南地区),样本也不一样。但是,两篇论文在部分调查结论上却出奇地一致。在喻晓东的论文的第三章节“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途径”中,农村外来媳妇获得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途径主要是电视(),其他途径如报刊()、宣传画()、朋友()、广播()、医生宣传()、学校老师()、专家讲座()。这与洪航的调查结论完全相同。替换提法 偷梁换柱喻晓东在论文中称,“本研究创立了符合农村外来媳妇需求的宣传教育模式,这一模式建立在以农村外来媳妇为中心、充分了解农村外来媳妇对于艾滋病知识方面的意见和需求基础之上,实现多部门合作,整合区、乡、村三级计生网络以及乡镇卫生技术资源下为农村外来媳妇服务,利用计生部门农村外来媳妇孕检集中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利用卫生系统疾控部门的丰富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经验和宣传手册向农村外来媳妇宣传。”这一整段表述,除了把“农村已婚妇女”换成“农村外来媳妇”,其它文字与洪航的论文表述完全一样。此外,两篇论文还存在其它文字表述、绘图等完全相同或高度相似之处。不过,喻晓东在论文的“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中表示:“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校方回应喻晓东于2004年至2007年在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职读本科,2008年1月进入安徽医科大学MPH(公共卫生硕士)班攻读硕士学位。在读期间修完所有课程并获得规定学分,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洪航则于2006年至2009年在安徽医科大学流统系攻读硕士学位。喻晓东现任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卫计委副主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党总支书记。安徽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回应,学校目前正在放假,此前未接到关于喻晓东论文涉嫌抄袭的举报,校方将尽快了解、核实此事。作为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卫计委副主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的喻晓东,为什么非要这么费尽心机地抄袭学位论文?答案显而易见:为自己的脸上“贴金”,为自己的仕途增加“砝码”。至于研究的是什么,怎么把研究成果运用到工作中去,这都不是喻晓东在乎的。只要论文通过了,学位得到了,他的目的就达到了。在他眼里,研究生学位就是一个“政治招牌”。这是畸形的权力观、功利主义在作祟。正是在这种功利主义的驱使下,喻晓东抄袭通同门师兄的论文,不惜一切手段搞定“导师”,甚至把论文发表到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希望校方能及时查明真相!莘莘学子需要一个说法,大众更需要一个说法!硕士学位论文是导师与学生共同合作的成果。按常规,学位论文从选题、立意、确立论文框架到行文,都需要导师付出很大心血。成文后,导师还会逐字逐句修改。因此,如果一篇学位论文出现了问题,其导师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领导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权力观,以“三严三实”为标尺,以“为民服务”为己任,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才能做一名有责任、有担当、有作为的人民好干部。如果投机取巧,妄图走捷径,只能说偷鸡不成蚀把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对于抄袭现象,绝不能等闲视之!

安医硕士毕业文章最迟要在答辩之前半年发。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安徽医科大学简称安医,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安徽省属重点大学,安医硕士毕业文章最迟要在答辩之前半年发,也就是在大论文答辩之前。

没有要求。安徽医科大学硕士毕业英语没有要求,研究生毕业条件原则上和大学英语六级没有关系,英语六级只是对学生本科阶段英语能力的要求;而研究生阶段英语能力有相对应考核要求;研究生毕业条件主要是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

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论文要求

您好,安徽医科大学十往研究生评选是该校为表彰在学术、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研究生而设立的荣誉称号。评选标准主要包括学术成果、科研能力、社会影响力等方面。进入候选人名单是一项荣誉,但是否能够评上需要考虑多个因素。首先,候选人的学术成果是评选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候选人在学术研究上有较多的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参加学术会议、担任学术职务等,则有望获得更高的评价。其次,候选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是评选的重要考量因素。如果候选人在科研项目中表现出较好的研究能力、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则有望获得更高的评价。最后,候选人的社会影响力也是评选的重要指标之一。如果候选人在社会服务、公益活动等方面有突出表现,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则也有望获得更高的评价。总之,能否评上十往研究生取决于候选人在学术、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表现,以及评选委员会的综合评估。因此,候选人需要在各个方面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贡献,才有可能获得这一荣誉称号。

安徽医科大学2023研究生报考条件与要求是什么?目前安徽医科大学2023年招生简章已公布,根据安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报考咨询的统一回复得内容安徽医科大学2023研究生报考条件如下所示:PS:小编提前为同学们准备了《预报名模拟系统》,0元模拟报名,还有考研预报名全流程指南.PDF,不知道报名流程的同学都可以来试试>>23考研预报名全流程指导课注意>>> 本系统为猎考考研模拟报名系统,仅为帮助考生提前熟悉报名流程,本次填报仅为模拟演练不具备报名效力,所有报名事宜以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为准。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 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 录取当年入学 (每年开学报到当天) 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 服务中心出具的《国 (境) 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2)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每位学生同一时间段只能注 册一个学籍。不符合以上条件者不招收。> > 扫码查看2023考研大纲变动解析总结推荐阅读:2023考研时间已定!教育部部署做好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2023考研日程表发布!考研报名/初试时间一览各省市研招院校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汇总 研究生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研考点内容、不清楚考研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您好,安徽医科大学十往研究生评选是学校为表彰优秀研究生而设立的荣誉称号,对于进入候选人而言,评选成功与否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首先,研究成果是评选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参加科研项目等。如果进入候选人在这些方面表现突出,能够证明自己在研究方面有一定的实力和成果,那么评选成功的机会就会增加。其次,个人综合素质也是评选的重要考量因素,包括学术水平、团队合作能力、社会责任感等。如果进入候选人在这些方面表现出色,能够证明自己具备了成为优秀研究生的素质,那么评选成功的机会也会增加。最后,评选委员会的评审标准和评选人数也会影响评选结果。如果评审标准严格,评选人数较少,那么评选成功的难度就会增加。综上所述,进入候选人能否评上安徽医科大学十往研究生取决于多个因素,需要在研究成果、个人素质和评审标准等方面表现出色,才有可能获得这一荣誉称号。

是的,安徽医科大学的研究生评选进入候选人是可以评上200字以上回答的。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评选进入候选人的评审要求非常严格,因此,需要评审的人员要求对申请人的学习、科研能力、社会实践活动经历等都要有深入的了解,回答要点清晰,200字以上的回答可以更充分地表达出申请者的优势。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1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是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1955年创刊,月刊。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2008、2011年版收录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09、2010、2011年RCCSE核心期刊排行榜A类期刊,被国内外多种数据库收录。本刊以原始研究论文为主,反映我校在科研、医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辟有专家笔谈、基础医学研究、预防医学研究、药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技术与方法、综述、讲座等。作者以本校及附属医院的科研和医务人员为主,外单位稿件必须是省级以上基金项目论文,非直属附属医院的教学医院论文接收范围为:省级以上课题基金项目论文、在高水平实验室完成的具有一定创新性和信息量的论文、大样本且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临床回顾性论文。2 稿件要求资料真实可靠,内容充实,论点明确,推论严谨,设计合理,数据准确,结构严密,层次分明,文通句顺,字迹端正;统计学检验方法应正确。论著和综述一般4 500~6 000字,技术与方法3 000~4 000字。修回稿的撤稿须提出申请,如该文主要内容在他刊发表,本刊将通知作者所在单位,按一稿两投处理,且两年内将不再接受第一作者和责任作者的文章。3 本刊审稿采用盲审制,即在为审稿人保密的同时,隐去作者的单位姓名;稿件由相关专家审阅。来稿第1页须单独列出文题、作者、作者单位、邮政编码、电子信箱、联系电话;作者个人信息在正文中不必出现,以便盲审。来稿须附电子文档。4 简化汉字按1964年《简化汉字总表》规定,不要用繁体字。文题应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不用非公知公认的缩写词、字符、代号。基金资助课题、攻关或重点项目应在在首页下标注说明,并注明课题编号。来稿一律应附关键词(3~7个)和中国图书分类号。5 论著一律应附中、英文摘要。摘要中非标准的符号及术语第一次出现时应用全称;省去“本文”、“作者”、“××年~××年”等用语,采用第3人称表述。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姓名(前3名)用汉语拼音,姓前名后,姓、名的首字母大写,双名或复姓音节易混淆者应加隔音符号“′”。中英文摘要内容应相对应,字数在200字左右,应采用国际通用的结构式摘要。结构式摘要分四部分:①目的:简要说明研究的目的,并说明提出问题的缘由,表明研究的范围和重要性。②方法: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基本设计,使用的材料和方法等。③结果:简要列出研究的主要结果和数据,叙述要具体、准确。④结论:简要说明经验证、论证取得的正确观察及其理论价值。6 文内标题层次不宜过多,序号按1;;……的程序排列。标题一律左顶格。各级标题字数不宜过多,同级标题不应时有时无。论文按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等次序结构撰写。7 计量单位和单位符号应采用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名称和代号。如μm、mm、km、mg、g、kg、ml、L、h、min、s、iv、ip、ig、sc、po、IU、mol、mol/L等。表示物质在人体的含量,统一用L(升)作分母,不得使用带词头的分母(如μl、ml、dl、mm3),更不宜使用不是计量单位的“%”来表示每百毫升(/dl);克分子浓度、克当量浓度应改为物质的量浓度(mol/L)。构成比一律用小数表示(如中性粒细胞占70%应为中性粒细胞占)。压力、压强、应力单位(如mmHg、cmH2O、atm、dyn/cm等)应换算成kPa;Ci应换算成GBq;rad应换算成Gy;Cal应换算成J。8 凡使用阿拉伯数字得体的地方,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尾数有3个以上零的整数和小数点后有3个“0”的纯小数,均可用“×10n”表示(n为正、负整数),但属于有效数字的“0”必须写出。小数点前或后超过4位数时,从小数点向左或向右,每3位数空1/4格。数字与外文字母间空1/4格。小数点后的有效数字位数应前后一致。9 具有单位的数值范围书写应正确,如 ml~ ml可写成 ml。一系列数值的计量单位相同时,可在最末一个数值后标明单位,如5、10、15、20、25 mol/L。数值偏差如25℃±1℃也可写成(25±1)℃,不宜写成25±1℃,3万~8万不能写成3~8万,50%~80%不能写成50~80%,3×105~8×105不能写成3~8×105。体积5 cm×8 cm×10 cm或5×8×10 (cm3)不能写成5×8×10 cm或5×8×10 cm3。10 图表应有自明性,可用文字叙述的则不必用图表,图、表不要相互重复。照片应清晰、对比度适宜,显微镜图应注明放大倍数和染色方法。表用三线式。图表在文中出现处应标明“此处插入图(表)”的方框。11 参考文献仅限作者亲自阅读过的公开发表的最新文献(5年以内),非直接阅读过或内部刊物上的文献不宜引用。引用文献不要超过15条,按引用先后顺序列于文末,并在引用处加注角码。文献人名均采用姓前名后(名缩写)的著录法。常用的期刊、专著著录格式如下:[期刊] [序号] 作者(不超过3人者全部著录,超过3人者取前3人,后加等或et al)篇名[J]. 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专著] [序号] 作者(著录同期刊)篇名[M]//专著主要责任者.书名版次(第1版可不标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12 本刊在收稿后立即给收稿通知并审稿,3个月内予以答复。查阅稿件务请注明稿件编号。作者寄回修改稿时必须认真填写修回稿封面,并将原稿和修稿单一并寄回。稿件一经刊出,赠送当期《学报》2份。不用稿回复作者退稿意见。投稿请寄编辑部,勿寄给个人。来稿及修回稿均请自留底稿,以便进一步修改和防止丢失。为适应科技信息交流网络化需要,本刊已通过因特网提供相关信息服务。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是安徽医科大学主办的医学综合类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医学科研、医疗成果和进展的学术性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办单位为安徽医科大学,主管单位为安徽省教育厅。主编是著名妇产科学和生殖医学专家曹云霞教授。

安徽医科大学发表研究论文

属于医科大学中比较好的! ★安徽医科大学简介:安徽医科大学为省属重点大学。前身是1926年5月创办于上海的私立东南医学院。1949年底响应中共中央华东局“面向农村,走向内地”的号召,内迁安徽省,成为安徽省第一所高等医科院校。1952 年改名为安徽医学院。1996年6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安徽医科大学。学校位于安徽省会合肥市,校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学校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定位是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学校将现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为学校前身东南医学院师生的题词“好学力行,造就良医”确立为校训,弘扬“爱国爱民,献身人类健康”的光荣传统,秉承“兴国、奉献、仁爱”的育人理念,倡导践行“求真、求精、求新”的校风学风。 学校现有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基础学院、研究生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25个直属教学机构。 学校拥有5所直属附属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第四附属医院、附属口腔医院——安徽省口腔医院、附属巢湖医院),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附属省立医院、第三附属医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附属合肥医院——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附属安庆医院——安庆市立医院、附属六安医院——六安市人民医院)。学校坚持开放、合作、共赢的方针,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在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空军总医院、海军总医院、武警总医院、306医院、307医院、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等建立临床学院,目前临床学院达50余所,各专业实践教学基地100余所,分布于安徽省各地市及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浙江、广东、福建、新疆等省市区。 学校设有临床医学(七年制)、临床医学(五年制)、口腔医学、预防医学、生物技术、护理学、公共事业管理、药学、中药学、医事法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临床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等24个本科专业。拥有临床医学、药学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共26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拥有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有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72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建立了药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皮肤病与性病学为国家重点学科,中药药理学、中医肿瘤病学为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有1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18个省级重点学科,42个省级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建有1个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3个中央(财政部)与地方共建实验室,24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是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有1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2个安徽省科技创新团队,2个安徽省“115”科技产业创新团队。跻身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提升工程”。《流行病学》、《临床药理学》是国家级精品课程,预防医学、药学、临床医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临床药理学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 在职教职医护员工3733人,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博士生导师152人,硕士生导师1293人,在国际学术组织执委和委员1人,在亚洲学术组织担任主席1人,3人担任国家级专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中国药理学会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事业管理分会),7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有教育部骨干教师2人,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人,全国首批青年拔尖人才1人,“百人计划”入选3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教育部高校医药学科指导委员会专家5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省卫生系统学术技术带头人160人,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12人,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55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186人。学校聘请24位海外教授,组建“海外兵团”,广泛吸纳高层次人才。 在校生共18000余人,其中研究生3100余人,留学生100余人。近5年来,学校共承担“863”、“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32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近年来保持安徽省属高校领先地位。近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高校自然科学技术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三项、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普奖和卫生管理奖各1项。先后以责任作者单位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自然遗传学》等国际著名SCI刊物发表多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在复杂疾病易感基因研究上居国内领先水平。张学军教授领衔完成的研究成果分别入选201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2012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学校成立了临床药理、皮肤病、卫生事业管理等65个省、校级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国家级及面向全国发行的期刊有《安徽医科大学学报》、《中国药理学通报》、《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等15种。学校藏书86万余册,中外文印刷期刊及网络电子版期刊30余万册,为全国生物医学文献资源共享网络安徽省级中心馆。学校同德国、瑞典、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以及台湾、香港地区的高等院校开展了密切的交流,双方互派专家学者、互派学生、相互交流信息资料、共同开展科研合作。 皮肤病与性病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病理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药药理学为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有19个省级重点学科,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3个中央(财政部)与地方共建实验室,22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是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有2个安徽省科技创新团队,1个安徽省“115”科技产业创新团队。《流行病学》、《临床药理学》是国家级精品课程,预防医学、药学、临床医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临床药理学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安徽医科大学是中国皮肤病遗传学研究的顶尖大学,在过去三年中(2009-2011),安徽医科大学是《自然—遗传学》中发表论文最多的中国科研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皮肤遗传学创新团队,经过近两年努力,发现了银屑病的易感基因。这也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疾病易感基因。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复杂的疑难皮肤疾病,其发病原因世界医学界都在研究过程中。由安徽医科大学张学军教授领先的皮肤遗传学创新团队,利用中国汉族和维吾尔族人群一千五百例银屑病,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发现了LCE基因为银屑病的易感基因,为后续药物的研发奠定了重要基础。学校共承担“863”、“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92项。争取纵向科研经费3338万元,85项成果获得奖励,出版著作166部,发表科技论文4700多篇,其中SCI 收录论文763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保持安徽省属高校领先地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高校自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一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三项、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普奖一项。2009年度,我校发表论文全国高校排名第44位,全国医药类高校排名第12位,国内论文被引全国高校排名第66位。先后以责任作者单位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自然遗传学》等国际著名SCI刊物发表多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在复杂疾病易感基因研究上居国内领先水平。我校张学军教授研究组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银屑病、白癜风和麻风病易感基因的研究成果被评为201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一。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临床医学、药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26个):免疫学内科学儿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运动医学麻醉学急诊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药物化学药剂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是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1955年创刊,月刊。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2008、2011年版收录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09、2010、2011年RCCSE核心期刊排行榜A类期刊,被国内外多种数据库收录。本刊以原始研究论文为主,反映我校在科研、医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辟有专家笔谈、基础医学研究、预防医学研究、药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技术与方法、综述、讲座等。作者以本校及附属医院的科研和医务人员为主,外单位稿件必须是省级以上基金项目论文,非直属附属医院的教学医院论文接收范围为:省级以上课题基金项目论文、在高水平实验室完成的具有一定创新性和信息量的论文、大样本且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临床回顾性论文。2 稿件要求资料真实可靠,内容充实,论点明确,推论严谨,设计合理,数据准确,结构严密,层次分明,文通句顺,字迹端正;统计学检验方法应正确。论著和综述一般4 500~6 000字,技术与方法3 000~4 000字。修回稿的撤稿须提出申请,如该文主要内容在他刊发表,本刊将通知作者所在单位,按一稿两投处理,且两年内将不再接受第一作者和责任作者的文章。3 本刊审稿采用盲审制,即在为审稿人保密的同时,隐去作者的单位姓名;稿件由相关专家审阅。来稿第1页须单独列出文题、作者、作者单位、邮政编码、电子信箱、联系电话;作者个人信息在正文中不必出现,以便盲审。来稿须附电子文档。4 简化汉字按1964年《简化汉字总表》规定,不要用繁体字。文题应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不用非公知公认的缩写词、字符、代号。基金资助课题、攻关或重点项目应在在首页下标注说明,并注明课题编号。来稿一律应附关键词(3~7个)和中国图书分类号。5 论著一律应附中、英文摘要。摘要中非标准的符号及术语第一次出现时应用全称;省去“本文”、“作者”、“××年~××年”等用语,采用第3人称表述。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姓名(前3名)用汉语拼音,姓前名后,姓、名的首字母大写,双名或复姓音节易混淆者应加隔音符号“′”。中英文摘要内容应相对应,字数在200字左右,应采用国际通用的结构式摘要。结构式摘要分四部分:①目的:简要说明研究的目的,并说明提出问题的缘由,表明研究的范围和重要性。②方法: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基本设计,使用的材料和方法等。③结果:简要列出研究的主要结果和数据,叙述要具体、准确。④结论:简要说明经验证、论证取得的正确观察及其理论价值。6 文内标题层次不宜过多,序号按1;;……的程序排列。标题一律左顶格。各级标题字数不宜过多,同级标题不应时有时无。论文按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等次序结构撰写。7 计量单位和单位符号应采用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名称和代号。如μm、mm、km、mg、g、kg、ml、L、h、min、s、iv、ip、ig、sc、po、IU、mol、mol/L等。表示物质在人体的含量,统一用L(升)作分母,不得使用带词头的分母(如μl、ml、dl、mm3),更不宜使用不是计量单位的“%”来表示每百毫升(/dl);克分子浓度、克当量浓度应改为物质的量浓度(mol/L)。构成比一律用小数表示(如中性粒细胞占70%应为中性粒细胞占)。压力、压强、应力单位(如mmHg、cmH2O、atm、dyn/cm等)应换算成kPa;Ci应换算成GBq;rad应换算成Gy;Cal应换算成J。8 凡使用阿拉伯数字得体的地方,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尾数有3个以上零的整数和小数点后有3个“0”的纯小数,均可用“×10n”表示(n为正、负整数),但属于有效数字的“0”必须写出。小数点前或后超过4位数时,从小数点向左或向右,每3位数空1/4格。数字与外文字母间空1/4格。小数点后的有效数字位数应前后一致。9 具有单位的数值范围书写应正确,如 ml~ ml可写成 ml。一系列数值的计量单位相同时,可在最末一个数值后标明单位,如5、10、15、20、25 mol/L。数值偏差如25℃±1℃也可写成(25±1)℃,不宜写成25±1℃,3万~8万不能写成3~8万,50%~80%不能写成50~80%,3×105~8×105不能写成3~8×105。体积5 cm×8 cm×10 cm或5×8×10 (cm3)不能写成5×8×10 cm或5×8×10 cm3。10 图表应有自明性,可用文字叙述的则不必用图表,图、表不要相互重复。照片应清晰、对比度适宜,显微镜图应注明放大倍数和染色方法。表用三线式。图表在文中出现处应标明“此处插入图(表)”的方框。11 参考文献仅限作者亲自阅读过的公开发表的最新文献(5年以内),非直接阅读过或内部刊物上的文献不宜引用。引用文献不要超过15条,按引用先后顺序列于文末,并在引用处加注角码。文献人名均采用姓前名后(名缩写)的著录法。常用的期刊、专著著录格式如下:[期刊] [序号] 作者(不超过3人者全部著录,超过3人者取前3人,后加等或et al)篇名[J]. 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专著] [序号] 作者(著录同期刊)篇名[M]//专著主要责任者.书名版次(第1版可不标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12 本刊在收稿后立即给收稿通知并审稿,3个月内予以答复。查阅稿件务请注明稿件编号。作者寄回修改稿时必须认真填写修回稿封面,并将原稿和修稿单一并寄回。稿件一经刊出,赠送当期《学报》2份。不用稿回复作者退稿意见。投稿请寄编辑部,勿寄给个人。来稿及修回稿均请自留底稿,以便进一步修改和防止丢失。为适应科技信息交流网络化需要,本刊已通过因特网提供相关信息服务。

在安徽,总体排名中应该是前五,(前面有:中科大,合工大,安大,安师大),医科中。 安徽医科大学的本科教育在非211/985高校中算很不错的,安徽省内综合排名大概第5,很多本科专业在一本招生! 拥有临床医学、药学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共27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拥有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有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7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 建立了药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皮肤病与性病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病理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药药理学为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有19个省级重点学科,42个省级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和重点扶持学科。 建有1个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3个中央(财政部)与地方共建实验室,22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是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

安医大在安徽的所有医学类院校中是屈指可数的,也有很多临床学院和附属医院,另外还有硕士点和博士点。师资力量肯定是不错的。校区环境也不会差的

安徽医科大学编辑部

1985年,我校改为安徽医科大学,该刊更名为《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徐叔云同志任编委会主任委员。1988年报刊重新登记,该刊国内统一刊号:CN34-1065,主编为龚西瑜同志。1989年7月增补黄河胜同志为编辑部副主任。1990年12月,学报调整编委会,徐叔云同志任主任委员兼主编,张方正同志任副主任委员兼常务副主编,吴系科、姚立人、孙桂华同志任副主编,孙君健同志任编辑部主任,陈国安、胡茅轩、黄河胜、宣正荣(兼)同志任副主任。1992年3月,黄河胜同志任编辑部主任,1995年4月,孙勇、王立龙同志任编辑部副主任。1995年第一期起,学报改为双月刊。1997年12月,编委会调整,徐叔云同志继续任编委会主任兼主编,李宗寅同志任副主编,张学军同志任常务副主编。2001年3月学校设出版中心,负责编辑、管理和指导安徽医科大学各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黄河胜同志任主任,孙勇、王立龙同志任副主任,出版中心由校长直属管理。《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是该中心主要杂志之一,孙勇副主任分管《安徽医科大学学报》的编辑出版工作。2001年5月再次调整编委会,张学军同志任编委会主任兼主编,刘建辉同志任副主编;2007年7月调整编委会,张学军教授连任主编,李俊、曹云霞、朱启星、许戈良同志任副主编。2009年,黄河胜同志任出版中心主任,王立龙、夏青、王劲松等同志任出版中心副主任。夏青同志分管《安徽医科大学学报》的编辑出版工作,2011年改为月刊。2014年5月,曹云霞教授任编委会主编。

去医院来学校辅导员会给你打气的

1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是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1955年创刊,月刊。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2008、2011年版收录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2009、2010、2011年RCCSE核心期刊排行榜A类期刊,被国内外多种数据库收录。本刊以原始研究论文为主,反映我校在科研、医疗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辟有专家笔谈、基础医学研究、预防医学研究、药学研究、临床医学研究、技术与方法、综述、讲座等。作者以本校及附属医院的科研和医务人员为主,外单位稿件必须是省级以上基金项目论文,非直属附属医院的教学医院论文接收范围为:省级以上课题基金项目论文、在高水平实验室完成的具有一定创新性和信息量的论文、大样本且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临床回顾性论文。2 稿件要求资料真实可靠,内容充实,论点明确,推论严谨,设计合理,数据准确,结构严密,层次分明,文通句顺,字迹端正;统计学检验方法应正确。论著和综述一般4 500~6 000字,技术与方法3 000~4 000字。修回稿的撤稿须提出申请,如该文主要内容在他刊发表,本刊将通知作者所在单位,按一稿两投处理,且两年内将不再接受第一作者和责任作者的文章。3 本刊审稿采用盲审制,即在为审稿人保密的同时,隐去作者的单位姓名;稿件由相关专家审阅。来稿第1页须单独列出文题、作者、作者单位、邮政编码、电子信箱、联系电话;作者个人信息在正文中不必出现,以便盲审。来稿须附电子文档。4 简化汉字按1964年《简化汉字总表》规定,不要用繁体字。文题应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不用非公知公认的缩写词、字符、代号。基金资助课题、攻关或重点项目应在在首页下标注说明,并注明课题编号。来稿一律应附关键词(3~7个)和中国图书分类号。5 论著一律应附中、英文摘要。摘要中非标准的符号及术语第一次出现时应用全称;省去“本文”、“作者”、“××年~××年”等用语,采用第3人称表述。英文摘要中的作者姓名(前3名)用汉语拼音,姓前名后,姓、名的首字母大写,双名或复姓音节易混淆者应加隔音符号“′”。中英文摘要内容应相对应,字数在200字左右,应采用国际通用的结构式摘要。结构式摘要分四部分:①目的:简要说明研究的目的,并说明提出问题的缘由,表明研究的范围和重要性。②方法:简要说明研究课题的基本设计,使用的材料和方法等。③结果:简要列出研究的主要结果和数据,叙述要具体、准确。④结论:简要说明经验证、论证取得的正确观察及其理论价值。6 文内标题层次不宜过多,序号按1;;……的程序排列。标题一律左顶格。各级标题字数不宜过多,同级标题不应时有时无。论文按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等次序结构撰写。7 计量单位和单位符号应采用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名称和代号。如μm、mm、km、mg、g、kg、ml、L、h、min、s、iv、ip、ig、sc、po、IU、mol、mol/L等。表示物质在人体的含量,统一用L(升)作分母,不得使用带词头的分母(如μl、ml、dl、mm3),更不宜使用不是计量单位的“%”来表示每百毫升(/dl);克分子浓度、克当量浓度应改为物质的量浓度(mol/L)。构成比一律用小数表示(如中性粒细胞占70%应为中性粒细胞占)。压力、压强、应力单位(如mmHg、cmH2O、atm、dyn/cm等)应换算成kPa;Ci应换算成GBq;rad应换算成Gy;Cal应换算成J。8 凡使用阿拉伯数字得体的地方,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尾数有3个以上零的整数和小数点后有3个“0”的纯小数,均可用“×10n”表示(n为正、负整数),但属于有效数字的“0”必须写出。小数点前或后超过4位数时,从小数点向左或向右,每3位数空1/4格。数字与外文字母间空1/4格。小数点后的有效数字位数应前后一致。9 具有单位的数值范围书写应正确,如 ml~ ml可写成 ml。一系列数值的计量单位相同时,可在最末一个数值后标明单位,如5、10、15、20、25 mol/L。数值偏差如25℃±1℃也可写成(25±1)℃,不宜写成25±1℃,3万~8万不能写成3~8万,50%~80%不能写成50~80%,3×105~8×105不能写成3~8×105。体积5 cm×8 cm×10 cm或5×8×10 (cm3)不能写成5×8×10 cm或5×8×10 cm3。10 图表应有自明性,可用文字叙述的则不必用图表,图、表不要相互重复。照片应清晰、对比度适宜,显微镜图应注明放大倍数和染色方法。表用三线式。图表在文中出现处应标明“此处插入图(表)”的方框。11 参考文献仅限作者亲自阅读过的公开发表的最新文献(5年以内),非直接阅读过或内部刊物上的文献不宜引用。引用文献不要超过15条,按引用先后顺序列于文末,并在引用处加注角码。文献人名均采用姓前名后(名缩写)的著录法。常用的期刊、专著著录格式如下:[期刊] [序号] 作者(不超过3人者全部著录,超过3人者取前3人,后加等或et al)篇名[J]. 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专著] [序号] 作者(著录同期刊)篇名[M]//专著主要责任者.书名版次(第1版可不标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12 本刊在收稿后立即给收稿通知并审稿,3个月内予以答复。查阅稿件务请注明稿件编号。作者寄回修改稿时必须认真填写修回稿封面,并将原稿和修稿单一并寄回。稿件一经刊出,赠送当期《学报》2份。不用稿回复作者退稿意见。投稿请寄编辑部,勿寄给个人。来稿及修回稿均请自留底稿,以便进一步修改和防止丢失。为适应科技信息交流网络化需要,本刊已通过因特网提供相关信息服务。

叶冬青,男,汉族,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58年2月出生,安徽巢湖人,安徽医科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主任,《中华疾病控制杂志》主编和编辑部主任。社会兼职:中华临床流行病学学会委员,安徽省免疫学会常务理事,中华预防医学编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流行病学学会委员,安徽省流行病学会常委,安徽省临床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疾病控制杂志》主编和编辑部主任。《世界感染杂志》名誉主编,《安徽医科大学学报》、《医学新知》常务编委,《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临床与输血杂志》、《中国公共卫生》、《肿瘤防治杂志》编委。安徽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安医大基层委员会主委,九三学社安徽省委员会主任委员学习经历及晋升情况1982年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系,同年留校任教。1989年获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学专业硕士学位。2000年获中山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87年晋升讲师,1993年晋升副教授,1995年担任硕士生导师,1998年晋升教授,1999年入选安徽省跨世纪学术和科技带头人后备人选,2001年担任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的专业及主要贡献:主要从事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子流行病学,传染病流行病学,慢性病流行病学等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中华医学基金会(CMB)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重点课题基金、安徽省人事厅、教育厅和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基金、安徽省财政厅资助等十余项。近十年在国内外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二百余篇 (被SCI收录100余篇),主编参编专业书籍10余本。获奖情况:1.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医学生预防控制疾病能力的研究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及(2005年)2.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医学生预防控制疾病能力的研究 安徽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5年)3.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基础与系列研究 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5年)4. 几种基因多态性及其环境交互作用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的研究 安徽省高校优秀科技成果奖三等奖(2004年)5. 影响安徽省高校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因素的研究 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00年)6. 常见结缔组织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993年)7. 献血人群的流行病学研究 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四等奖(1998年)8. 2001年获得校优秀硕士生导师奖9. 2003年分别获得校级名师奖和校级优秀教师称号10. 2004年获得省级模范教师称号11. 2006年被评为安徽省教学名师12. 2010年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3. 2012年获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吴杨奖)

  • 索引序列
  • 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大论文
  • 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论文要求
  •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 安徽医科大学发表研究论文
  • 安徽医科大学编辑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