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面试论文参考文献

面试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面试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有马冬冰的《基于胜任力模型的招聘甄选管理体系的构建》,它是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7 年的第 6 期。

一,找本最新的应考书系统学习之;二、从现在起每天看《半月谈》、《南风窗》杂志;(当小说、看不懂也没关系,但一定要看,对笔试,特别是面试非常有用的)三、看一些《逻辑学》基础知识。不要太深。四、小学奥数4、5年级的做一些。五、法律书(具体的法律,如民法等,和《半月谈》一样地看,每天翻翻)

一、 做好招聘前的准备工作 招聘工作是否成功、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招聘前的准备工作,只有招聘前做好细致、充分的准备工作才有可能确保招聘的有效性。这一点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要尤为注意,因为他们很少重视招聘之前的准备工作,且很少细致地做招聘前的准备工作,那么招聘之前究竟应该做那方面的准备工作呢? 认真进行工作分析,制定明确、详细的职位说明书和工作说明书 对于有些企业来讲,制度一般都不健全,运作上也极不规范,很少认真地对职位进行工作分析,制定详细的职务说明书和工作说明书,这往往导致招聘者在招聘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以致招聘时无据可依,做出错误接受的决定,招到一些根本不是企业最需要、不合适的人才,这不仅大大提高企业的招聘成本,而且还可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出现无人可用的局面,延误企业的发展。认真进行工作分析,制定细致的职务说明书和工作说明书,明确每个不同工作职位对员工的要求及考核的标准,在招聘过程中才能做到有据可依,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 2、确定员工的胜任特征 不同的企业,招聘的理念及对被招聘者的胜任特征要求都是不同的。朗讯在招聘时,一项重要的考察就是看是否能够适应“GROWS”标准:G代表全球增长观念;R代表注重结果;O代表关注客户和竞争对手;W代表开放和多元化的工作场所;S代表速度。IBM则更强调高绩效:主要包括“win”——必胜的决心;“execution”——又快又好的执行能力;“team”——团队精神这三个方面。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周围的竞争环境特点来确定员工的胜任特征。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员工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初创阶段,需要大量有经验的人员来完善企业的业务和制度,他们的经验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笔财富;快速成长时期,则要求具有创新和变革能力的员工,否则企业在产品、服务和经营方式上将难有创新,也很难帮助企业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当企业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时,招聘的员工须有敏锐的洞察力,快速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很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对面临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招聘前最好就能具体描述出理想人选的特征,并与用人部门的主管一起讨论,尽量细化到学历、性别、年龄、专业经验、业绩、性格气质、工作背景、家庭情况、薪酬水平等。 3、 慎选招聘途径 现时代,人才招聘渠道越来越广,有内部招聘、熟人推荐、报纸广告、人才市场、校园招聘、中介机构、猎头服务、网上招聘等等。虽然各种招聘途径都各有优缺,财大气粗的大企业可以通过各种途径选聘自己所需的人才,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在自身实力有限的情况下,一定要慎重选择自己的招聘途径。如情景模拟技术(一般包括无领导小组讨论、公文包测试、工作样本、演讲和商业游戏等)一般用于中、高级经理人员的选拔,费时且成本高,对评价者要求也较高,一般不适合中小企业。如果中小企业需要个别使用的话,也可以通过外包,而不必自己费时、费力。随着电子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招聘也称电子招聘(E-Recruiting)对于中、小企业来讲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它是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的招聘活动,包括信息的发布、简历的搜集整理、电子面试(E-mail、聊天室、视频面试)以及在线测评等。与报纸杂志广告、招聘洽谈会等相比,网上招聘覆盖面广、针对性强、无地域性限制,宣传沟通方便,省时且费用较低,这些正好适合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 U6 C# 4、 注重企业形象设计和宣传 招聘是双方互选的过程,形象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对应聘人员的吸引力。在现场的招聘中,应从广告刊登和摊位布置到接待面试、场地布置和参观公司等,处处都应渲染和突出企业的亮点以吸引应聘者。广告及摊位要有与众不同的新意,接待人员要精神饱满、仪容整洁。每一个环节都给应聘者留下好感,但是要杜绝任何的欺行为。 此外,企业要注意在招聘过程中以自己的行动向应聘者展示企业“以人为本”的理念,吸引人才到企业工作。对于中、小企业,招聘工作的目标不仅仅是招聘到合适的人才,还应该通过招聘工作展示企业的形象,扩大企业的影响力。 提前组织面试官,并授权分工 招聘工作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人力资源部门和用人部门必须共同参与进来,最好是提前由相关人员组成招聘小组并明确分工,如谁负责面试,谁负责接待工作等。面试小组成员应该由用人部门主管、人力资源部门主管、专业人员及公司相关领导共同组成。因为人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只有让用人部门主管参与招聘决策过程,今后才会更珍惜人才、用好人才;专业人员在涉及专业性问题时,则更有发言权;而一些重要的用人决策,则需要公司领导来做决定。面试前人力资源主管、用人部门主管、专业技术人员、公司领导这四类人员还应事先从特定的角度设计面试问题,并且各自拥有录用与否的表决权。这样的授权与分工可以使招聘工作处在公平化、透明化状态,每位面试官都要认真履行其面试的责任,从而提高招聘的有效性。二、 组织有效的面试'当企业为招聘工作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后,还要适时地进行招聘工作。而招聘工作中最重要的、采用最多的方式就是面试,面试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招聘的有效性。面试过程一定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 营造面试环境 面试环境要相对独立、封闭、安静和舒适,确保面试过程不被工作、外来人员、电话等打扰,以保证面试的效果;另一方面,独立、封闭、安静、舒适的面试环境也体现了对应聘者的重视和尊重。此外,招聘企业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也可以使应聘者能正常发挥出其真正的实力,使招聘工作更公正、有效。 2、 要有据可依 在面试过程中,招聘者一定要有客观、科学的选人依据,注意不能完全被应聘者优秀的个人条件所吸引,要以事先制定的职位说明书和工作说明书为依据。因为高于岗位要求的人员所获得的工作满意度较低,起薪的要求多变,不利于薪酬制度的一致性,同时他们的工作成就感可能会很快地满足,最终厌倦而离开,造成很大的损失。实践证明适合的才是最好的,SONY公司招聘人才的70%法则就是很好的例证,SONY在招聘职员时往往选择那些中偏上的人才,而不是最优秀的人才,因为他们认为优秀的人才往往心浮气躁,并且对外部环境多抱怨,工作并不尽心尽力,而那些所谓的“70%”人才,却能够踏踏实实地工作,并有一种超越优秀人才证明自己的动力,往往能做出更好的绩效。 此外,企业文化也应该是企业招聘时的重要依据,缺乏企业文化认同的员工不可能积极地为企业创造价值,也很难在企业中稳定下来。作为企业的招聘人员必须要对公司的目标、策略、文化和价值有着很好的理解,并以此作为招聘过程中评估应聘者的一个重要依据。 3、要坦诚相见 坦诚相见——在面试时招聘者应把企业发展前景、现状、存在的问题等实事求是地向应聘者作客观的介绍,以职业顾问的身份站在应聘者的角度分析其到本企业工作的利弊、发展机会以及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等供应聘者权衡,只有这样才能招到对本企业感兴趣的人,同时把应聘者由于前后反差太大而离职的比例降到最低,提高招聘工作的有效性。* z5结构化面试 结构化面试:也称标准化面试,即根据所制定的评价指标,预设特定的问题、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严格遵循特定程序,通过测评人员与应聘者面对面的交流,对应聘者进行评价的标准化过程。 运用结构化面试可以保证面试的公正性和公平性。而对于面试问题的设计、研究和实践表明在面试中最好采用行为性问题,即具体了解应聘者过去是怎么做的,并运用STAR法:Situation——什么情景;Task——什么任务;Action——采取了什么行动;Result——得到了什么结果。进行不断追问,以判断和保证应聘者回答的真实性。 面试技巧培训 面试者需要具备一定的面试技能,这样才能在面试过程中客观、公正地评价应聘者,避免由于主观性而产生的选择性知觉、晕轮效应、刻板印象等而导致的错误接受。中、小企业招聘者在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往往更加欠缺,相应的培训必不可少。 三、做好面试后的工作对于企业招聘来说,面试后的工作更加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人员选聘决策的做出,我们可以从二个方面入手: 公正、客观地进行人才甄选,在面试结束后,企业大致有了一个比较中意的候选人名单,接下来的任务就是作出最后的决策:确定急需、合适、优秀的所需人员。需要注意的是优秀的未必合适,在优秀和合适的候选人选择时应以合适为先,在着眼现在和着眼未来的选择时,应以候选人所具有的发展潜力为先。而选择的过程应尽可能公平、公正、客观,最好是人力资源主管、用人部门主管、专业技术人员、公司领导等坐在一起,各自选择出自己心目中的最佳人选。意见一致的,先确定下来;具有争议的,再具体商议,彼此陈述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再重新确定,直到完全确定下来为止。从而避免暗箱操作和任人唯亲等不良行为。 2、 建立必要的人才储备信息 招聘结束后,常会发现一些条件不错且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因为岗位编制、企业阶段发展计划等限制无法现时录用,但很可能在将来某个时期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作为招聘部门,就应该将这类人才的信息纳入企业的人才信息库(包括个人资料、面试小组意见、评价等)不定期地与之保持联系,一旦出现岗位空缺或企业发展需要即可招入。中、小企业发展迅速,这样既提高了招聘速度又降低了招聘成本,可谓一本万利。 总之,招聘工作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中、小企业尤其如此。在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中,由于正确地选用了人才而使企业壮大,飞黄腾达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张瑞敏之于海尔,倪润峰之于长虹;同时由于错误地选人而导致运作良好的企业一夜衰落的实例也举不胜举。 中国的企业目前正处于快速沉浮的阶段,而人才又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能否招聘到合适且优秀的人才,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人才队伍,决定着一个企业是否能够茁壮成长。因此,在这样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里,中、小企业尤其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对人才的招聘,认真地做好招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有效地组织面试,提高招聘的有效性。只有这样,中、小企业才有机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壮大。 由上可见,招聘的规划,招聘成本效率和招聘渠道选择,招聘策略及方法的使用,招聘程序的规范化控制等决定了招聘人员质量,并直接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与成长。

[1]叶金汉主编.岩石力学参数手册.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501

[2]李华晔,黄志全,刘汉东等.岩基抗剪参数随机——模糊法和小浪底工程 C、 φ 值计算.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7,16(2):155~161

[3]夏明诚.抗剪强度统计方法的现状与讨论.岩土力学,1998,19(1):90~93

[4]周维垣,杨若琼.岩石力学数学模拟的现状与发展.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8,17(增):937~939

[5]尤明庆,华安增,李玉寿.缺陷岩样强度和变形特性的研究.岩土工程学报,1998,20(2):97~101

[6]尤明庆,华安增.岩石试样的强度准则及内摩擦系数.地质力学学报,2001,7(1):53~60

[7]尤明庆.岩样三轴压缩的破坏形式和Coulomb 强度准则.地质力学学报,2002,8(2):179~185

[8]尤明庆,李化敏.试验数据回归结果的评价方法.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7):1191~1195

[9]尤明庆,苏承东,周英.不同煤块的强度特性及回归方法.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12):2081~2085

[10]胡宣达.数理统计初步.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

[11]黄国民,周廷振,顾士亮等.徐州矿山压力规律及控制技术.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38

[12]尤明庆,苏承东.对砂岩试样室内试验结果的分析.见: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82

[13]Jaeger J failure at lower confining ,1960,189:283~284

[14]尤明庆,苏承东.具有沉积弱面试样的剪切拉伸破坏及强度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增2):3618~3622

[15]李银平,王元汉,肖四喜.岩石类材料中压剪裂纹的相互作用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4):552~555

[16]郭少华,孙宗颀,谢晓晴.压缩条件下岩石断裂模式与断裂判据的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002,24(3):304~308

[17]李新平,刘金焕,彭元平,等.压应力作用下裂隙岩体的断裂模式与强度特性.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21(增):1942~1945

[18]尤明庆.岩样三轴压缩的破坏形式和Coulomb 强度准则.地质力学学报,2002,8(2):179~185

[19]李东旭,周济元.地质力学导论.北京:地质出版社,~84

[20]钟嘉猷.实验构造地质学及其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59

[21]许江,鲜学福,王宏图.关于岩石基本力学参数关系的一些讨论.见:第六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46

[22]吴玉山,李记鼎.确定岩石强度包络线的新方法——单块法.岩土工程学报,1985,7(2):85~91

[23]苏承东,尤明庆.单一试样确定大理岩和砂岩强度参数的方法.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18):3055~3058

[24]尤明庆.两种晶粒大理岩力学性质的研究.岩土力学,2005,26(1):91~96

[25]周国林,谭国焕,李启光等.剪切破坏模式下岩石的强度准则.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20(6):753~762

[26]陈卫忠,李术才,朱维申等.考虑裂隙闭合和摩擦效应的节理岩体能量损伤理论与应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19(2):131~135

[27]尤明庆.岩石非均匀变形破坏和承载能力的研究.徐州:中国矿业大学,~66

[28]尤明庆.复杂路径下岩样的强度、 变形特性.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21(1):23~28

[29]蔡美峰.岩石力学与工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30

[30]尤明庆,李化敏,纪多辙.试验数据回归结果的评价方法.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7):1191~1195

[31]尤明庆,苏承东.大理岩试样的长度对三轴压缩试验的影响.见: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九次学术大会论文

集,北京:科学出版社,~337

[32]尤明庆.基于粘结和摩擦的岩石变形与破坏的研究.地质力学学报,2005,11(3):286~292

[33]刘允芳.水压致裂法三维地应力测量.见:夏熙伦编.工程岩石力学.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7

[34]徐芝纶.弹性力学(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94

[35]蔡美峰.地应力测量原理和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46,234~244

[36]周维垣.高等岩石力学.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99

[3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38]Haimson B C,Cornet F Suggested Methods for rock stress estimation—Part3:hydraulic fracturing(HF)and/or hydraulic testing of pre-existing fractures(HTPF). .,2003,40(7/8):1011~1020

[39]Lee M Y,Haimson B evaluation of hydraulic fracturing stress measurement .,1989,26(6):447~56

[40]Rutqvist J,Tsang Chin-Fu,Stephansson in the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estimated from hydraulic fracturing measurements due to the presence of the induced .,2000,37:107~120

[41]Cappa F,Guglielmi F,Rutqvist J,Tsang Chin-Fu,Thoraval modelling of pulse tests that measure fluid pressure and fracture normal displacement at the Coaraze Laboratory site, .,2006,43:1062~1082

[42]陈群策,毛吉震,侯砚和.利用地应力实测数据讨论地形对地应力的影响.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23):3990~3995

[43]谭成轩,石玲,孙炜锋等.构造应力面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23):3970~3978

[44]张彦山,梁国平,丁建民等.由井壁崩落估算水平主应力量值的研究.见: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编.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北京:地震出版社,~139

[45]谢富仁,孟宪梁,祁英男.内昆线天星场至仙水段构造应力场分析.见: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编.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北京:地震出版社,~69

[46]Pine R J,Tunbridge L W,Keakwa stress measurement in the Carmenellis test at South Crofty mine at a depth of 790 .,1983,20(2):51~62

[47]Anderson C,Christianson of hydraulic fracturing rock stress measurements and comparison of triaxial overcoring results made in the same :Katsuhiko Sugawara et :A A Balkema,~320

[48]陈颙,黄庭芳.岩石物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37

[49]陈庆宣,王维襄,孙叶等.岩石力学与构造应力场分析.北京:地质出版社,~105

[50]Rummel F.断裂力学应用于水压致裂应力测量.见:阿特金森 B K 编.岩石断裂力学.尹祥础,修济刚等译.北京:地震出版社,~253

[51]范天佑,断裂理论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83

[52]尤明庆.水压致裂法测量地应力方法的研究.岩土工程学报,2005,27(3):350~353

[53]Amadei B,Stephansson stress and its :Chapman & Hall,~173

[54]刘允芳.在同一钻孔中水压致裂法地应力测量与套钻孔应力解除法测量成果的比较.见:夏熙伦.工程岩石力学.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21

[55]尤明庆,周少统,苏承东.岩石试样在围压下直接拉伸试验.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06,25(4):255~261

[56]郭启良,丁立丰.岩体力学参数的原地综合测试技术与应用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23):3928~3931

面试的论文参考文献

据学术堂了解论文写作时,在最后部分参考文献中,总会有部分同学出现自己手打参考文献或者自己复制文献的情况,这样做不仅效率低,而且会出现参考文献不规范的情况,下面我就说说如何快速,准确的引用参考文献。工具:中国知网步骤:

1、找到自己需要引用的论文

2、选中,点击导出/参考文献

3、直接复制,或者导出

按照这种方法,就是标准的论文参考文献,在论文中直接复制到论文就行。

论文后面的参考文献的格式怎么写

论文后面的参考文献的格式怎么写,参考文献是论文后面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很多同学对参考文献的写法有很多疑惑,下面大家就跟随我一起来看看论文后面的参考文献的格式怎么写的相关知识吧,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格式为作品的“出版年份”或期刊的“年、卷(期)”+“:页码(或页数范围),”对于多个引用文件,每一引用文件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些出版物也将表示引用文件位置的信息作为页码)应分别列在每个引用文件的序号中,放在方括号后(仅列出编号,前面和后面的单词和字符,如“p”或“page”没有添加)和标记。

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如下:

1、所列参考文献应为便于读者考证的官方出版物。

2、所列参考文献应当标明编号、书名、作者和出版信息。

扩展资料:

论文格式的.注意事项:

1、打印要求

所有毕业论文均采用A4纸打印,上下边距,左边距3cm,右边距。行距为行距的倍数(设定值为);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封面为教务处统一规定的封面。

2、字体要求

纸上使用的字体要求是宋体。

3、字号

第一级序、题为小三黑体;第二级序、题为小四黑体;第三级及以下序、题为小四宋体,正文与第二级相同。

4、页眉及页码

毕业论文每页为页眉,以宋体为中心,宋体5号,印有“XX大学X X X理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页码应按阿拉伯数字(小字体五字)在页脚内连续排列,中间书写。

参考文献是根据GB/TB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适用于“著者和编辑编录的文后参考文献,而不能作为图书馆员、文献目录编辑者以及索引编辑者使用的文献编著录规则”。参考文献的书写样式不可随意更改,要按照标准仔细地进行排版。

参考文献的编写顺序是按照论文中引用文献的顺序进行编排,采用中括号的数字连续编号,

依次书写作者、文献名、杂志或书名、卷号或期刊号、出版时间。

参考文献的书写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参考文献的全角和半角问题。其实很简单,英文标点+半角;中文标点+全角。可以自己试一下全角和半角的差别在哪,其实就是字符问题,全角字符占两个字节,半角是占一个。另外我们要了解一下关于参考文献都有哪些类型。一共是分为16种类型,如下图所示。

其中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我们可以具体的学习一下参考文献格式

[序号]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 起止页码.

[序号] 专著作者.书名[M].版次(第一版可略).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序号] 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序号]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序号] 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序号] 报告作者.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序号]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相信这些大家都很清楚怎么用,参考文献的书写也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其中有几个小点也许一直被同学所忽略,我这里要提醒一下大家。第一,文献中的英文名字不可进行缩写,一定要写正确的人名称呼。第二中文和英文参考文献书写并不相同。中文的作者一般是“姓+名”;而英文参考文献是采用“姓,名.”的方式。第三,如果引用的中文文献作者有多个,一般是采用前三位作者署名,第三位作者后面添加等字;英文文献则采用,“姓,名,and名姓”的方式进行书写,除第一位以外,都按照正常顺序写。第四,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注意无意间的空格,尤其是在书写英文的参考文献当中。第五,参考文献要按照论文引用文献顺序依次书写,这样论文的整体比较严谨,也不会混乱。

一、 做好招聘前的准备工作 招聘工作是否成功、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招聘前的准备工作,只有招聘前做好细致、充分的准备工作才有可能确保招聘的有效性。这一点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要尤为注意,因为他们很少重视招聘之前的准备工作,且很少细致地做招聘前的准备工作,那么招聘之前究竟应该做那方面的准备工作呢? 认真进行工作分析,制定明确、详细的职位说明书和工作说明书 对于有些企业来讲,制度一般都不健全,运作上也极不规范,很少认真地对职位进行工作分析,制定详细的职务说明书和工作说明书,这往往导致招聘者在招聘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以致招聘时无据可依,做出错误接受的决定,招到一些根本不是企业最需要、不合适的人才,这不仅大大提高企业的招聘成本,而且还可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出现无人可用的局面,延误企业的发展。认真进行工作分析,制定细致的职务说明书和工作说明书,明确每个不同工作职位对员工的要求及考核的标准,在招聘过程中才能做到有据可依,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 2、确定员工的胜任特征 不同的企业,招聘的理念及对被招聘者的胜任特征要求都是不同的。朗讯在招聘时,一项重要的考察就是看是否能够适应“GROWS”标准:G代表全球增长观念;R代表注重结果;O代表关注客户和竞争对手;W代表开放和多元化的工作场所;S代表速度。IBM则更强调高绩效:主要包括“win”——必胜的决心;“execution”——又快又好的执行能力;“team”——团队精神这三个方面。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周围的竞争环境特点来确定员工的胜任特征。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员工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初创阶段,需要大量有经验的人员来完善企业的业务和制度,他们的经验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笔财富;快速成长时期,则要求具有创新和变革能力的员工,否则企业在产品、服务和经营方式上将难有创新,也很难帮助企业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当企业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时,招聘的员工须有敏锐的洞察力,快速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很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对面临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招聘前最好就能具体描述出理想人选的特征,并与用人部门的主管一起讨论,尽量细化到学历、性别、年龄、专业经验、业绩、性格气质、工作背景、家庭情况、薪酬水平等。 3、 慎选招聘途径 现时代,人才招聘渠道越来越广,有内部招聘、熟人推荐、报纸广告、人才市场、校园招聘、中介机构、猎头服务、网上招聘等等。虽然各种招聘途径都各有优缺,财大气粗的大企业可以通过各种途径选聘自己所需的人才,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在自身实力有限的情况下,一定要慎重选择自己的招聘途径。如情景模拟技术(一般包括无领导小组讨论、公文包测试、工作样本、演讲和商业游戏等)一般用于中、高级经理人员的选拔,费时且成本高,对评价者要求也较高,一般不适合中小企业。如果中小企业需要个别使用的话,也可以通过外包,而不必自己费时、费力。随着电子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招聘也称电子招聘(E-Recruiting)对于中、小企业来讲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它是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的招聘活动,包括信息的发布、简历的搜集整理、电子面试(E-mail、聊天室、视频面试)以及在线测评等。与报纸杂志广告、招聘洽谈会等相比,网上招聘覆盖面广、针对性强、无地域性限制,宣传沟通方便,省时且费用较低,这些正好适合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 U6 C# 4、 注重企业形象设计和宣传 招聘是双方互选的过程,形象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对应聘人员的吸引力。在现场的招聘中,应从广告刊登和摊位布置到接待面试、场地布置和参观公司等,处处都应渲染和突出企业的亮点以吸引应聘者。广告及摊位要有与众不同的新意,接待人员要精神饱满、仪容整洁。每一个环节都给应聘者留下好感,但是要杜绝任何的欺行为。 此外,企业要注意在招聘过程中以自己的行动向应聘者展示企业“以人为本”的理念,吸引人才到企业工作。对于中、小企业,招聘工作的目标不仅仅是招聘到合适的人才,还应该通过招聘工作展示企业的形象,扩大企业的影响力。 提前组织面试官,并授权分工 招聘工作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人力资源部门和用人部门必须共同参与进来,最好是提前由相关人员组成招聘小组并明确分工,如谁负责面试,谁负责接待工作等。面试小组成员应该由用人部门主管、人力资源部门主管、专业人员及公司相关领导共同组成。因为人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只有让用人部门主管参与招聘决策过程,今后才会更珍惜人才、用好人才;专业人员在涉及专业性问题时,则更有发言权;而一些重要的用人决策,则需要公司领导来做决定。面试前人力资源主管、用人部门主管、专业技术人员、公司领导这四类人员还应事先从特定的角度设计面试问题,并且各自拥有录用与否的表决权。这样的授权与分工可以使招聘工作处在公平化、透明化状态,每位面试官都要认真履行其面试的责任,从而提高招聘的有效性。二、 组织有效的面试'当企业为招聘工作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后,还要适时地进行招聘工作。而招聘工作中最重要的、采用最多的方式就是面试,面试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招聘的有效性。面试过程一定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 营造面试环境 面试环境要相对独立、封闭、安静和舒适,确保面试过程不被工作、外来人员、电话等打扰,以保证面试的效果;另一方面,独立、封闭、安静、舒适的面试环境也体现了对应聘者的重视和尊重。此外,招聘企业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也可以使应聘者能正常发挥出其真正的实力,使招聘工作更公正、有效。 2、 要有据可依 在面试过程中,招聘者一定要有客观、科学的选人依据,注意不能完全被应聘者优秀的个人条件所吸引,要以事先制定的职位说明书和工作说明书为依据。因为高于岗位要求的人员所获得的工作满意度较低,起薪的要求多变,不利于薪酬制度的一致性,同时他们的工作成就感可能会很快地满足,最终厌倦而离开,造成很大的损失。实践证明适合的才是最好的,SONY公司招聘人才的70%法则就是很好的例证,SONY在招聘职员时往往选择那些中偏上的人才,而不是最优秀的人才,因为他们认为优秀的人才往往心浮气躁,并且对外部环境多抱怨,工作并不尽心尽力,而那些所谓的“70%”人才,却能够踏踏实实地工作,并有一种超越优秀人才证明自己的动力,往往能做出更好的绩效。 此外,企业文化也应该是企业招聘时的重要依据,缺乏企业文化认同的员工不可能积极地为企业创造价值,也很难在企业中稳定下来。作为企业的招聘人员必须要对公司的目标、策略、文化和价值有着很好的理解,并以此作为招聘过程中评估应聘者的一个重要依据。 3、要坦诚相见 坦诚相见——在面试时招聘者应把企业发展前景、现状、存在的问题等实事求是地向应聘者作客观的介绍,以职业顾问的身份站在应聘者的角度分析其到本企业工作的利弊、发展机会以及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等供应聘者权衡,只有这样才能招到对本企业感兴趣的人,同时把应聘者由于前后反差太大而离职的比例降到最低,提高招聘工作的有效性。* z5结构化面试 结构化面试:也称标准化面试,即根据所制定的评价指标,预设特定的问题、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严格遵循特定程序,通过测评人员与应聘者面对面的交流,对应聘者进行评价的标准化过程。 运用结构化面试可以保证面试的公正性和公平性。而对于面试问题的设计、研究和实践表明在面试中最好采用行为性问题,即具体了解应聘者过去是怎么做的,并运用STAR法:Situation——什么情景;Task——什么任务;Action——采取了什么行动;Result——得到了什么结果。进行不断追问,以判断和保证应聘者回答的真实性。 面试技巧培训 面试者需要具备一定的面试技能,这样才能在面试过程中客观、公正地评价应聘者,避免由于主观性而产生的选择性知觉、晕轮效应、刻板印象等而导致的错误接受。中、小企业招聘者在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往往更加欠缺,相应的培训必不可少。 三、做好面试后的工作对于企业招聘来说,面试后的工作更加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人员选聘决策的做出,我们可以从二个方面入手: 公正、客观地进行人才甄选,在面试结束后,企业大致有了一个比较中意的候选人名单,接下来的任务就是作出最后的决策:确定急需、合适、优秀的所需人员。需要注意的是优秀的未必合适,在优秀和合适的候选人选择时应以合适为先,在着眼现在和着眼未来的选择时,应以候选人所具有的发展潜力为先。而选择的过程应尽可能公平、公正、客观,最好是人力资源主管、用人部门主管、专业技术人员、公司领导等坐在一起,各自选择出自己心目中的最佳人选。意见一致的,先确定下来;具有争议的,再具体商议,彼此陈述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再重新确定,直到完全确定下来为止。从而避免暗箱操作和任人唯亲等不良行为。 2、 建立必要的人才储备信息 招聘结束后,常会发现一些条件不错且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因为岗位编制、企业阶段发展计划等限制无法现时录用,但很可能在将来某个时期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作为招聘部门,就应该将这类人才的信息纳入企业的人才信息库(包括个人资料、面试小组意见、评价等)不定期地与之保持联系,一旦出现岗位空缺或企业发展需要即可招入。中、小企业发展迅速,这样既提高了招聘速度又降低了招聘成本,可谓一本万利。 总之,招聘工作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中、小企业尤其如此。在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中,由于正确地选用了人才而使企业壮大,飞黄腾达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张瑞敏之于海尔,倪润峰之于长虹;同时由于错误地选人而导致运作良好的企业一夜衰落的实例也举不胜举。 中国的企业目前正处于快速沉浮的阶段,而人才又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能否招聘到合适且优秀的人才,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人才队伍,决定着一个企业是否能够茁壮成长。因此,在这样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里,中、小企业尤其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对人才的招聘,认真地做好招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有效地组织面试,提高招聘的有效性。只有这样,中、小企业才有机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壮大。 由上可见,招聘的规划,招聘成本效率和招聘渠道选择,招聘策略及方法的使用,招聘程序的规范化控制等决定了招聘人员质量,并直接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与成长。

论文参考文献,就是你所写的论文中引用的其他资料中的内容,如数据、概念及别人的研究成果等。不能随便写,是要写出准确出处的。参考文献的编写格式要求。 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 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 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 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 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 ①期刊〔J〕 ②专著〔M〕 ③论文集〔C〕 ④学位论文〔D〕 ⑤专利〔P〕 ⑥标准〔S〕 ⑦报纸〔N〕 ⑧技术报告〔R〕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 ①磁带〔MT〕 ②磁盘〔DK〕 ③光盘〔CD〕 ④联机网络〔OL〕 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如: 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 ②磁带数据库〔DB/MT〕 ③光盘图书〔M/CD〕 ④磁盘软件〔CP/DK〕 ⑤网上期刊〔J/OL〕 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 三、举例 1、期刊论文 〔1〕周庆荣,张泽廷,朱美文,等.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J〕.化工学报,1995(3):317—323 〔2〕Dobbs J M, Wong J M. Modificati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 phasebehavior using polor coselvent〔J〕. Ind Eng Chem Res, 1987,26:56 〔3〕刘仲能,金文清.合成医药中间体4-甲基咪唑的研究〔J〕.精细化工,2002(2):103-105 〔4〕 Mesquita A C, Mori M N, Vieira J M, et al . Vinyl acetate polymerization by ionizing radiation〔J〕.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2002, 63:465 2、专著 〔1〕蒋挺大.亮聚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27 〔2〕Kortun G.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M〕. New York: Spring-Verlag,1969 3、论文集 〔1〕郭宏,王熊,刘宗林.膜分离技术在大豆分离蛋白生产中综合利用的研究〔C〕.//余立新.第三届全国膜和膜过程学术报告会议论文集.北京:高教出版社,1999.421-425 〔2〕Eiben A E, vander Hauw J K.Solving 3-SAT with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s 〔C〕.//Proc 4th IEEE Conf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Piscataway: IEEE Press, 1997.81-86 4、学位论文 〔1〕陈金梅.氟石膏生产早强快硬水泥的试验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学大学,2000 〔 2 〕 Chrisstoffels L A J . Carrier-facilitated transport as a mechanistic tool in supramolecular chemistry〔D〕.The Netherland:Twente University.1988 5、专利文献 〔1〕Hasegawa, Toshiyuki, Yoshida,et al.Paper Coating composition〔P〕.EP 0634524.1995-01-18 〔 2 〕 仲前昌夫, 佐藤寿昭. 感光性树脂〔 P 〕. 日本, 特开平09-26667.1997-01-28 〔3〕Yamaguchi K, Hayashi A.Plant growth promotor and productionthereof 〔P〕.Jpn, Jp1290606. 1999-11-22 〔4〕厦门大学.二烷氨基乙醇羧酸酯的制备方法〔P〕.中国发明专利,CN1073429.1993-06-23 6、技术标准文献 〔1〕ISO 1210-1982,塑料——小试样接触火焰法测定塑料燃烧性〔S〕 〔2〕GB 2410-80,透明塑料透光率及雾度实验方法〔S〕 7、报纸 〔1〕陈志平.减灾设计研究新动态〔N〕.科技日报,1997-12-12(5) 8、报告 〔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密相气力输送技术〔R〕.北京:1996 9、电子文献 〔1〕万锦柔.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DB/CD〕.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面试技巧的论文参考文献

面试 是一种经过组织者精心设计,在特定场景下,以考官对考生的面对面交谈与观察为主要手段,由表及里测评考生的知识、能力、 经验 等有关素质的一种考试活动。面试是公司挑选职工的一种重要 方法 。面试给公司和应招者提供了进行双向交流的机会,能使公司和应招者之间相互了解,从而双方都可更准确做出聘用与否、受聘与否的决定。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于面试的论文,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09会计学13班

孔锦坤

2009167021312

内容摘要:当代大学生 毕业 生都面临就业就失业的社会问题,关键是没有端正自己的就

业心理。同时,毕业生也要面对面试技巧等一系列的面试问题。但是如何在面试时符合主考官的要求,求得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现在围绕面试展开讨论,以达到面试成功。 关键词:面试提前 语言流畅 表达清晰

一. 面试技巧

(一)基本礼仪

一旦和用人单位约好面试时间后,一定要提前5-10分钟到达面试地点,以表示求职者的诚意,给对方一种信任感,同时也可调整自己的心态,作一些简单的仪表准备,以免仓促上阵,手忙脚乱。为了做到这一点,一定要牢记面试的时间地点,有条件的同学最好能提前去一趟,以免因一时找不到地方或途中延误而迟到。如果迟到了,肯定会给招聘者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会丧失面试的机会。

进入面试场合时不要紧张。如门关着,应先敲门,得到允许后再进去。开关门动作要轻,要从容、自然。见面时要向招聘者主动打招呼问好致意,称呼应当得体。在用人单位没有请你坐下时,切勿急于落座。用人单位请你坐下时,应道声“谢谢”。坐下后保持良好体态,切忌大大咧咧,左顾右盼,满不在乎,以免引起反感。离去时应询问“还有什么要问的吗”,得到允许后应微笑起立,道谢并说声“再见”。

(二)语言运用

交谈时要注意发音准确,吐字清晰。还要注意控制说话的速度,以免磕磕绊绊,影响语言的流畅。为了增添语言的魅力,应注意修辞美妙,忌用口头禅,更不能有不文明的语言。 面试时要注意语言、语调、语气的正确运用。打招呼时宜用上语调,加重语气并带拖音,以引起对方的注意。 自我介绍 时,最好多用平缓的陈述语气,不宜使用感叹语气或祈使句。

声音过大会使人厌烦,声音过小则难以听清。音量的大 小要根据面试现场情况而定。两人面谈且距离较近时声音不宜过大,以用人单位能听清你的讲话为原则。

说话时除了表达清晰以外,适当的时候可以插进幽默的语言,使谈话增加轻松愉快的气氛,也会展示自己的优越气质和从容风度。尤其是当遇到难以回答的问题时,机智幽默地语言会显示自己的聪明智慧,有助于化险为夷,并给人以良好的印象。

(三)回答问题

一般情况下,回答问题要结论在先,议论在后,先将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晰,然后再做叙述和论证。否则,长篇大论,会让人不得要领。面试时间有限,神经有些紧张,多余的话太多,容易走题,反倒会将主题冲淡或漏掉。

用人单位提问总是想了解一些应试者的具体情况,切不可简单地仅以“是”和“否”作答。应针对所提问题的不同,有的需要解释原因,有的需要说明原因。不讲原委,过于抽象的回答,往往不会给主试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面试中,如果对用人单位提出的问题,一时摸不到边际,以致不知从何答起或难以理解对方问题的含义时,可将问题复述一遍,并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请教对方以确认内容。对不太明确的问题,一定要搞清楚,这样才会有的放矢,不致答非所问。

二.面试自我 总结

的确,我没有就业面试的亲身经历和经验,不过为了毕业以后面试成功,我现在就要补充面试时应该注意事项的有关知识。但是,为什么进入公司要面试,而且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会给别人带来视觉、内心的感受,我觉得那是掩饰自己,没有内涵和能力。看到别人无论是外出、约会、聚会等行为,都是首先观察自己的面是否光滑、弄一下发型,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上完就业指导课—面试之后,开始逐渐明白了。而且,由于我经常观看动漫,里面的人物都说自己是否足够帅,如今就明白了。但是,自己要改掉以前的不注意形象的坏习惯,需要长久的时间和氛围。

虽然我没有就业面试的经历和参加学校举行的模拟面试大赛,不过我参加过生活部门的面试和关于面试的讲座,这是我印象最深的。发生于大二第一学期,我去面试院级的生活部门,当时有很多同学竞争,而同时自己也非常想进入生活 部,心也开始怦怦直跳。直到轮到我上台面试竞选生活部,面试官问的问题都是关于生活部门有关的,当时我是真的答非所问,弄得整场笑声。现在那位面试官应该不会记得我。

我深刻地记得他问我:“你想竞争院级生活部还是系级生活部?”而我的回答:“我当然想竞争院级生活部啊!因为进入院级生活部可以弄好全校的校园环境。”现在想起我觉得我是答非所问,没有目的和方向。

现在学习面试技巧之后,我终于认识到无论是面试就业还是面试学校学生会部,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语、行为举止、精神状态、衣冠端正等等。在平时的同学聚会注意自己的形象,同学之间的沟通语言流畅,表达简洁清晰。明白自己的利礼仪和语言沟通都会影响别人。而且在回答问题时,要瞻前顾后、三思而后行才要做出回答,省得弄得一场笑声,从而失去自己理想的职业。

还有,我参加就业面试的讲座,从中学到面试技巧方面印象比较深刻。首先,面试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了解自己的特长和不足,企业的发展状况,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同时面试时候应该注意以下事项:1.尊重招聘人员;2.注意面试规定时间;3.不要不懂装懂;4.不要诋毁他人;5.保持头脑清醒;6.适合的包装;7.面试从迈进办公楼开始;8.带着好心情面试 。

接着,要提前十五分钟到达面试现场,举止大方,彬彬有礼,自己的一举一行要洋溢着优雅和自信。最后,在面试的过程中,要听别人讲话时要有耐心,要尽量让对方把话说完,不要轻易打断或抢接他人的话题。听话时还要以恰当的呼应来主动地“参与”交谈。而且聆听的表情是很重要。总之,听了就业面试讲座之后,对就业面试技巧有很大的收获,对以后的面试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我还有很多的缺点需要很长时间去改正。 其实,就业面试也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详尽的,还需要实际面试不断地及积累经验和尝试,语言交流也是在交谈中获得技巧。我自己是内向性格,不善于交流,不懂得礼貌,又都是从看电视剧里面学回来的,没有人教过我。自从小学六年级,对沟通这方面不是很擅长,也不懂得技巧。所以,现在就要逐步改善自己的行为、形象、交谈技巧。

>>>下一页更多关于面试的论文

一、 做好招聘前的准备工作 招聘工作是否成功、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招聘前的准备工作,只有招聘前做好细致、充分的准备工作才有可能确保招聘的有效性。这一点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要尤为注意,因为他们很少重视招聘之前的准备工作,且很少细致地做招聘前的准备工作,那么招聘之前究竟应该做那方面的准备工作呢? 认真进行工作分析,制定明确、详细的职位说明书和工作说明书 对于有些企业来讲,制度一般都不健全,运作上也极不规范,很少认真地对职位进行工作分析,制定详细的职务说明书和工作说明书,这往往导致招聘者在招聘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以致招聘时无据可依,做出错误接受的决定,招到一些根本不是企业最需要、不合适的人才,这不仅大大提高企业的招聘成本,而且还可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出现无人可用的局面,延误企业的发展。认真进行工作分析,制定细致的职务说明书和工作说明书,明确每个不同工作职位对员工的要求及考核的标准,在招聘过程中才能做到有据可依,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 2、确定员工的胜任特征 不同的企业,招聘的理念及对被招聘者的胜任特征要求都是不同的。朗讯在招聘时,一项重要的考察就是看是否能够适应“GROWS”标准:G代表全球增长观念;R代表注重结果;O代表关注客户和竞争对手;W代表开放和多元化的工作场所;S代表速度。IBM则更强调高绩效:主要包括“win”——必胜的决心;“execution”——又快又好的执行能力;“team”——团队精神这三个方面。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周围的竞争环境特点来确定员工的胜任特征。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员工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初创阶段,需要大量有经验的人员来完善企业的业务和制度,他们的经验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笔财富;快速成长时期,则要求具有创新和变革能力的员工,否则企业在产品、服务和经营方式上将难有创新,也很难帮助企业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当企业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时,招聘的员工须有敏锐的洞察力,快速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很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对面临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招聘前最好就能具体描述出理想人选的特征,并与用人部门的主管一起讨论,尽量细化到学历、性别、年龄、专业经验、业绩、性格气质、工作背景、家庭情况、薪酬水平等。 3、 慎选招聘途径 现时代,人才招聘渠道越来越广,有内部招聘、熟人推荐、报纸广告、人才市场、校园招聘、中介机构、猎头服务、网上招聘等等。虽然各种招聘途径都各有优缺,财大气粗的大企业可以通过各种途径选聘自己所需的人才,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在自身实力有限的情况下,一定要慎重选择自己的招聘途径。如情景模拟技术(一般包括无领导小组讨论、公文包测试、工作样本、演讲和商业游戏等)一般用于中、高级经理人员的选拔,费时且成本高,对评价者要求也较高,一般不适合中小企业。如果中小企业需要个别使用的话,也可以通过外包,而不必自己费时、费力。随着电子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招聘也称电子招聘(E-Recruiting)对于中、小企业来讲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它是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的招聘活动,包括信息的发布、简历的搜集整理、电子面试(E-mail、聊天室、视频面试)以及在线测评等。与报纸杂志广告、招聘洽谈会等相比,网上招聘覆盖面广、针对性强、无地域性限制,宣传沟通方便,省时且费用较低,这些正好适合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 U6 C# 4、 注重企业形象设计和宣传 招聘是双方互选的过程,形象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对应聘人员的吸引力。在现场的招聘中,应从广告刊登和摊位布置到接待面试、场地布置和参观公司等,处处都应渲染和突出企业的亮点以吸引应聘者。广告及摊位要有与众不同的新意,接待人员要精神饱满、仪容整洁。每一个环节都给应聘者留下好感,但是要杜绝任何的欺行为。 此外,企业要注意在招聘过程中以自己的行动向应聘者展示企业“以人为本”的理念,吸引人才到企业工作。对于中、小企业,招聘工作的目标不仅仅是招聘到合适的人才,还应该通过招聘工作展示企业的形象,扩大企业的影响力。 提前组织面试官,并授权分工 招聘工作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人力资源部门和用人部门必须共同参与进来,最好是提前由相关人员组成招聘小组并明确分工,如谁负责面试,谁负责接待工作等。面试小组成员应该由用人部门主管、人力资源部门主管、专业人员及公司相关领导共同组成。因为人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只有让用人部门主管参与招聘决策过程,今后才会更珍惜人才、用好人才;专业人员在涉及专业性问题时,则更有发言权;而一些重要的用人决策,则需要公司领导来做决定。面试前人力资源主管、用人部门主管、专业技术人员、公司领导这四类人员还应事先从特定的角度设计面试问题,并且各自拥有录用与否的表决权。这样的授权与分工可以使招聘工作处在公平化、透明化状态,每位面试官都要认真履行其面试的责任,从而提高招聘的有效性。二、 组织有效的面试'当企业为招聘工作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后,还要适时地进行招聘工作。而招聘工作中最重要的、采用最多的方式就是面试,面试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招聘的有效性。面试过程一定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 营造面试环境 面试环境要相对独立、封闭、安静和舒适,确保面试过程不被工作、外来人员、电话等打扰,以保证面试的效果;另一方面,独立、封闭、安静、舒适的面试环境也体现了对应聘者的重视和尊重。此外,招聘企业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也可以使应聘者能正常发挥出其真正的实力,使招聘工作更公正、有效。 2、 要有据可依 在面试过程中,招聘者一定要有客观、科学的选人依据,注意不能完全被应聘者优秀的个人条件所吸引,要以事先制定的职位说明书和工作说明书为依据。因为高于岗位要求的人员所获得的工作满意度较低,起薪的要求多变,不利于薪酬制度的一致性,同时他们的工作成就感可能会很快地满足,最终厌倦而离开,造成很大的损失。实践证明适合的才是最好的,SONY公司招聘人才的70%法则就是很好的例证,SONY在招聘职员时往往选择那些中偏上的人才,而不是最优秀的人才,因为他们认为优秀的人才往往心浮气躁,并且对外部环境多抱怨,工作并不尽心尽力,而那些所谓的“70%”人才,却能够踏踏实实地工作,并有一种超越优秀人才证明自己的动力,往往能做出更好的绩效。 此外,企业文化也应该是企业招聘时的重要依据,缺乏企业文化认同的员工不可能积极地为企业创造价值,也很难在企业中稳定下来。作为企业的招聘人员必须要对公司的目标、策略、文化和价值有着很好的理解,并以此作为招聘过程中评估应聘者的一个重要依据。 3、要坦诚相见 坦诚相见——在面试时招聘者应把企业发展前景、现状、存在的问题等实事求是地向应聘者作客观的介绍,以职业顾问的身份站在应聘者的角度分析其到本企业工作的利弊、发展机会以及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等供应聘者权衡,只有这样才能招到对本企业感兴趣的人,同时把应聘者由于前后反差太大而离职的比例降到最低,提高招聘工作的有效性。* z5结构化面试 结构化面试:也称标准化面试,即根据所制定的评价指标,预设特定的问题、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严格遵循特定程序,通过测评人员与应聘者面对面的交流,对应聘者进行评价的标准化过程。 运用结构化面试可以保证面试的公正性和公平性。而对于面试问题的设计、研究和实践表明在面试中最好采用行为性问题,即具体了解应聘者过去是怎么做的,并运用STAR法:Situation——什么情景;Task——什么任务;Action——采取了什么行动;Result——得到了什么结果。进行不断追问,以判断和保证应聘者回答的真实性。 面试技巧培训 面试者需要具备一定的面试技能,这样才能在面试过程中客观、公正地评价应聘者,避免由于主观性而产生的选择性知觉、晕轮效应、刻板印象等而导致的错误接受。中、小企业招聘者在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往往更加欠缺,相应的培训必不可少。 三、做好面试后的工作对于企业招聘来说,面试后的工作更加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人员选聘决策的做出,我们可以从二个方面入手: 公正、客观地进行人才甄选,在面试结束后,企业大致有了一个比较中意的候选人名单,接下来的任务就是作出最后的决策:确定急需、合适、优秀的所需人员。需要注意的是优秀的未必合适,在优秀和合适的候选人选择时应以合适为先,在着眼现在和着眼未来的选择时,应以候选人所具有的发展潜力为先。而选择的过程应尽可能公平、公正、客观,最好是人力资源主管、用人部门主管、专业技术人员、公司领导等坐在一起,各自选择出自己心目中的最佳人选。意见一致的,先确定下来;具有争议的,再具体商议,彼此陈述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再重新确定,直到完全确定下来为止。从而避免暗箱操作和任人唯亲等不良行为。 2、 建立必要的人才储备信息 招聘结束后,常会发现一些条件不错且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因为岗位编制、企业阶段发展计划等限制无法现时录用,但很可能在将来某个时期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作为招聘部门,就应该将这类人才的信息纳入企业的人才信息库(包括个人资料、面试小组意见、评价等)不定期地与之保持联系,一旦出现岗位空缺或企业发展需要即可招入。中、小企业发展迅速,这样既提高了招聘速度又降低了招聘成本,可谓一本万利。 总之,招聘工作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中、小企业尤其如此。在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中,由于正确地选用了人才而使企业壮大,飞黄腾达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张瑞敏之于海尔,倪润峰之于长虹;同时由于错误地选人而导致运作良好的企业一夜衰落的实例也举不胜举。 中国的企业目前正处于快速沉浮的阶段,而人才又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能否招聘到合适且优秀的人才,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人才队伍,决定着一个企业是否能够茁壮成长。因此,在这样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里,中、小企业尤其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对人才的招聘,认真地做好招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有效地组织面试,提高招聘的有效性。只有这样,中、小企业才有机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壮大。 由上可见,招聘的规划,招聘成本效率和招聘渠道选择,招聘策略及方法的使用,招聘程序的规范化控制等决定了招聘人员质量,并直接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与成长。

有关面试论文的参考文献

论文的参考文献查找推荐:

1、 知网这没什么好说的,基本上应该都知道吧~作为权威文献来源的核心代表,大多数高校都与中国知网有合作。目前中国知网已经发展成为 期刊杂志,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工具书,年鉴,专利,标准,国学,海外文献为一体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网络出版平台。中心网站的日更新文献量达5万篇以上。

在学校,可免费下载文献,校外是需要收费的。(实际上如果没有账号,某宝也是有知网账号出售的,很便宜哒 ,)知网数据库 网址:

可以通过关键词、篇名、作者等搜索所需文献。知网是有文献发表年度筛选功能的~

2、 万方数据整合数亿调全球优质学术资源,集成期刊、学位、会议、科技报告、专利、视频等十余种资源类型,覆盖范围较广。很适合本科生的哦~

网址:

3.万方医学网:收录了超过1000万篇医学类文献,医学护理专业同学可参考

网址:

研究生复试政治论文

研究生复试是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与培养工作的发展而不断变革的,下面我给大家分享研究生复试政治论文,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强化研究生复试过程管理的路径分析

摘 要: 本文在阐述复试环节对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研究生复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试前准备、复试过程和试后反馈三方面提出了强化复试过程管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研究生 复试 过程管理 试后反馈

一、引言

目前,我国硕士生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过程,初试和复试的综合成绩是当年考生的总成绩。初试是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复试是初试的必要补充,考查学生应变能力、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而进一步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和科研潜力,也可以让导师以及院系比较全面地了解一个考生的真实水平。

知识经济时代,社会需要大批德才兼备、富有潜质的优秀人才。众所周知,任何考试的成绩都无法完全与应试者的真实水平一一对应。那些靠死啃书本、死记硬背考取高分的考生并非全是最优秀的,而具有较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考生不一定都能考得高分。如果研究生招生只以初试为主要依据来评判考生,那就很难将具有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选拔出来。因此,复试是研究生入学考试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研究生招生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抓好研究生复试环节,是培养高质量硕士研究生的前提和基础,是进一步考察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环节,是为了结合学科特色和专业特点进一步考查考生的专业素养、创新能力、人格特征等综合素质,提高生源质量的重要措施,是录取工作的重要依据。

二、目前研究生复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初试和复试在研究生招生中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但实际上,复试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发挥,甚至有些高校的复试根本就是流于形式。有些高校在复试中老师问的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还有一些招生院校只让招生规模内的学生参加复试,这种“一刀切”的做法虽然保证了考生的复试通过率,但也失去了复试的真正意义。这种淡化复试的做法不利于考查考生的知识面和科研能力,最终不利于选拔优秀的生源。当前在研究生复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对复试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长期以来,研究生复试中的形式主义一直是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之一,尤其是对于一些生源情况不太好的招生单位和冷门专业来说,在当前研究生不断扩招的背景下这一问题更是比较突出。在一些招生单位看来,有国家统考把关,有教育部划定的分数线为依据,初试成绩是主要标准,复试只是一种形式。一些导师对复试也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复试就是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工作经历作一些了解。这种重初试、淡化复试的状况严重影响复试的质量,不利于优秀人才的选拔,也不利于研究生入学考试功能的充分发挥。

(二)缺少科学的规范标准

目前虽然国家提倡量化复试,但各招生单位自行制订的复试方案,一般为统一的量化指标和权重,而且粗线条的居多,缺少细致的可操作的规范标准。如面试评价指标不全面,面试问题不科学,面试评分标准不明确,面试程序不规范;尤其是不同学科间无法有统一的标准,要求严格的专业淘汰的学生多,而要求较松的专业几乎没有淘汰。这些问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最终使面试带有随意性和主观性,从而难以保证面试的公平公正,影响复试的总体质量。

(三)复试工作的管理不规范

目前,复试管理工作还不够规范,研究生主管部门制定的复试管理办法无法得到彻底贯彻和严格执行。各招生单位复试管理办法虽然都依据国家或省级主管部门的复试政策并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改革和创新,但是总体来看复试的具体操作,尤其是面试,一般都是下放至各招生院系进行。具体的复试组织管理多由院系执行。由于复试的考生人数较多,时间比较紧,复试中复试小组评判的随意性比较大。一些上线生源不足的单位,为了能完成招生计划,无奈之下也只能让综合素质不佳的考生顺利通过复试。

(四)复试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研究生复试的时间紧,环节多,考生多,任务重,很难进行有效的监督,这也是导致复试工作容易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随着考生和社会公众监督意识的不断提升,对高校研究生工作提出了更高层面的要求和监督力度,从而加剧了矛盾的尖锐化。在各招生单位研究生复试自主权不断加大的同时,如何处理好自主权与自律之间的关系,切实做到复试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是各招生单位必须应对的问题。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也是复试工作存在的一大漏洞。

三、强化复试过程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做好复试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完善领导机制,强化各级领导责任

实施三级负责制,由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组、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学科专业复试专家小组各负其责。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是在校长领导下,由分管研究生工作副校长、研究生处领导、各分管研究生工作院系负责人和校纪检监察部门组成,肩负起整个复试过程的领导统筹工作;各院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的院级招生工作小组,负责本学院的研究生招生的具体复试工作,并根据学科专业组建复试专家小组;研究生处负责复试工作的组织安排以及协调管理,确保各个环节能够在既定程序下有条不紊地开展,实行监督和巡视制度,每一场复试均派出工作人员对整个过程进行现场巡视和监察。在这样的分级管理分层负责的模式下,各学院招生工作小组作为政策的具体实施者,在学校复试管理规定的指导下,制定出本学院的复试细则,对本学院复试过程的公平、公正和复试结果全面负责,并将复试结果进行公布,保证复试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

2.做好复试导师培训工作

学校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应开会研究,制定复试导师遴选办法。主要依据职称、取得科研成果、获得导师资质年限、参加复试次数、自律表现、年度考核结果等指标,具体由学院组织复试导师遴选工作,并将复试导师名单上报到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备案。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通过复试导师岗前培训,让导师明确国家和省、校级有关文件精神,研究生复试的考核标准、考核内容、考核形式及评分标准,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经过培训的复试导师应能通过面试,了解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外语水平、业务素质及考生的个体差异等不同方面,对考生创新意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事科研潜质等方面的信息有所了解,从而对考生作出较客观、公正的评判。提高导师的选拔评价能力,能全面提升复试工作质量。 3.挖掘考生个人特质,分类制定复试方案

复试前将考生的个人资料、成绩、考生来源等相关信息提供给复试小组,然后由复试小组成员经过认真分析,集体决策,分类制订考生的复试方案,即根据学科、专业的实际情况,确定每类考生要考核的侧重点,认真考量。特别对同等学力或跨专业报考的考生,更要严格复试。例如在制定复试方案中,要求每位考生必答部分问题,平等竞争;在此基础上,根据考生具体情况,再提问些与考生所学的专业有关的问题。在职人员和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复试方案也应有一定的区别。对在职人员的考查内容,在实际能力等方面要严于应届本科毕业生。

(二)科学规范复试过程与标准

1.制定明确的复试标准和要求

研究生复试必须明确严格的复试标准和要求,在强调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上,着力考查考生专业知识基础及相关知识的广度;全面检验考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综合素质的考查。

2.规范复试程序

程序公正可以保证实体公正的实现。复试程序公正有助于保证考生权利,有助于限制人为因素,从而保证复试结果的公平公正。学校应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定,结合自身特点,根据学科专业要求,制定公平、公正、规范的复试程序,并及时公示。首先应根据学科专业的特点确立合理的复试权重。目前教育部明确规定复试权重一般把握在30%到50%。其次要明确规定复试的组成,根据研究生培养要求,合理确定笔试、面试及英语听力测试和口语测试的分值比例。同时,组成研究生复试小组,由复试小组对复试结果负责,以减少个人因素的影响。复试前应确定考查的基本内容,尤其是面试,须提前准备供考生选择的面试试题,以避免问题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复试时应坚持宽严适度,始终如一;复试后,坚持逐人逐项评分,取加权平均分作为考生最后评分,并最终由复试小组签署评语作为考生最终得分,由复试小组组长签字后上报学校存档。

(三)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1.成立督导小组

成立由研究生院部牵头、学校纪检委等单位参与的研究生复试督导小组。督导小组又可以分成多个小组,分别深入到各个复试小组,对复试的全过程进行旁听,了解各复试小组的人员组成、复试程序、面试内容、评分标准、每个考生的面试时间等等。督导小组通过旁听,总结好的方法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以指导以后的研究生复试工作。

2.建立公示制度

复试应有更高的透明度,例如面试分组方法、面试的评分方法、面试成绩与总分的关系、面试的结果、初试与复试成绩、录取的基本原则等,都应该通过校园网、张贴公示等渠道,明确地告知参加复试的教师、考生及相关工作人员,接受大家的监督。同时开放面试全过程,接受老师学生甚至社会各界的监督。

3.建立试后反馈制度

成立复试工作小组,公布举报电话及联系方式,保证投诉、申诉、监督渠道的畅通,及时处理解决复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听取试后来自社会群体与考生的意见,以尽快发现复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作出及时的改正以不断完善复试工作。

参考文献:

[1]刘苑,黄学,吕欣.完善复试环节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50-153.

[2]张宏.浅谈如何做好研究生复试工作[J].大众文艺,2009(4):230-231.

[3]黄建国.做好研究生复试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5):104-106.

[4]曹菱红,胡戬.对研究生复试及优秀生源选拔问题的分析与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9(4):100-102.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校师资培训工作的创新与实践: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建立动态、连续、系统的师资培训体系”(103005)研究成果。

再论研究生复试改革的挑战与对策

[摘要]研究生复试是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与培养工作的发展而不断变革的,在近年的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诸多不足,有认识上的'误区,不同程度地存在“五重五不重”现象;今后必须深化改革研究生招生复试,不但要落实责任,明确任务,实行复试级次责任管理,还要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大力加强监督管理,积极探索引入结构化复试模式,实现研究生复试科学化。

[关键词]研究生招生 复试改革 问题 对策

[作者简介]董晓惠(1969- ),女,辽宁鞍山人,苏州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江苏 苏州 21500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2-0191-02

在研究生复试的发展进程中,基本有三种模式在人才选拔过程中发挥着作用:合格式复试、补充式复试和竞赛式复试。近十年来,补充式复试成为复试模式的主流,在弥补初始偏差、甄别身份与能力以及进一步结合专业及研究方向考核考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科研素质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研究生复试因此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特征转变: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由集权型向自主型转变。研究生复试成为研究生招生工作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目前研究生复试改革中存在的挑战

1.认识有误区,对教育部复试要求落实不够。有人认为,参加研究生复试的学生都是经过高难度的基础课考试杀出重围的,都是优中选优的,不需要再复试了,或者就是面试一下,看看是不是有不符合要求的情况,或者有初试时手续不合的情况,查核落实一下。重初试、轻复试的现象在一些人的头脑中生成生长起来。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如有些生源不好的招生单位,主要是二类招生地区,为满足扩招需要,常常采取等额复试的方式,这在实际上是让复试徒有形式。更有些研究生招生单位或因为经费紧张,或因为人手不够,人为降低招生工作量,使招生复试走过场。还有一些单位因为复试组织工作的艰巨性,采取避重就轻,见了困难绕道走的“策略”。如有媒体报道某招生单位为抵制复试中的“人情”干扰,降低了复试成绩比例,或者干脆最终不改变国家统一组织的初试成绩名次,将初试成绩作为最终录取的参照,使复试流于形式。以上种种都是违背研究生教育方针和国家人才选拔政策的,不利于优秀人才的选拔,贻害国家人才的培养,也是对教育部研究生复试改革精神的严重违背。除此之外,在复试操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五重五不重”现象:一是重视复试的考核内容部分,不重视复试的程序。光强调“公开公平公正”,但程序公正才是一切公正的前提,科学合理的程序设计才是充分完成考核内容的保证,二者是辩证的统一。二是重考核内容上专业知识的能力考察,不重考生思想品德心理因素。三是重视基础知识考核,不重视能力考核与创新意识考察。四是重视总分,不重视特长,从来不对那些偏才怪才伸出橄榄枝。五是重视本校考生的复试表现,不太重视外校外单位的考生。这很容易造成学术上的近亲繁殖,对于考生和培养单位都会造成“不可持续发展”。

2.招生单位各自为政,操作过程失范失序。在调研过程中,几乎每个招生单位都遇到过研究生复试标准与环节不规范、复试过程程序设计与程序控制的问题,各招生单位的复试工作各自为政是主因,这一点在复试中考生调剂方面表现得最突出,导致破格录取与调剂录取的无序。生源差的招生单位和学科为了实现招生计划,就要通过破格录取和其他招生单位调剂的方式补足缺额。目前,我国仍然没有一套严格的招生破格与调剂方面的法规,在执行上千差万别。一方面由于各单位自我制定自我执行的破格与调剂规则全靠自律,出现了破格与调剂录取中的“随意性”。破格录取一般用于选拔在考试中总分不够而学科专业上具有突出才能的考生。另一方面,调剂过程中各招生单位的各自为政和生源流动的开放性、考生志愿的多重性,决定了调剂复试每年都处于一种无序状态。政策法规的不完善,导致生源短缺的招生单位与未考取第一志愿单位的考生间的供需矛盾无法调和。第一志愿单位与调剂志愿单位同时调剂一个考生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很多时候还影响了考生的录取,影响了教育公平。复试时间不统一,且复试季持续时间长,往往从3月就有招生单位开始复试了,而到5月还有单位在发复试通知,并且到7月还录取不完,这么长的时间里复试政策和方式往往变来变去,导致无序调剂。

二、解决目前研究生复试问题的对策

1.落实责任,明确任务,实行复试级次责任管理。复试级次责任管理就是根据复试中的责任、任务、义务和能力范围,对整个复试工作进行层级分工。当然,分工的前提是科学化。这就需要招生单位复试组织者的胆识特别是能力。比如,复试工作采取学校、学院(系部)、学科专业的三级管理模式。成立复试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校领导、研究生处领导、各学院院长、学校纪检部门领导及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人员组成。复试前召开复试工作会议,制订具体的复试工作方案,明确三级机构的具体职责。实行“联络员制度”,各学科专业提前上报复试时间、地点,研究生处向每个学院派一名工作人员监督各学科专业复试过程是否存在违规操作,并填写《复试公正考核量表》,上报研究生院,如发现复试导师有任何违规行为,逐级上报,严肃查处,取消复试导师资格。当然也有人建议实行校院(系)两级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小组,负责制订复试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以及方案的实施。 2.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大力加强监督管理。制度是做好一切工作的保障。完善制度,就是要大力改革。比如,研究生招生的复试时间就是问题。我国硕士生入学初试时间在每年的1月中下旬,复试时间晚于初试成绩和复试分数线的公布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从公布初试成绩至复试结束全过程长达一个多月。复试时间不统一,且持续时间长,增加了复试过程考生的痛苦指数,还会导致无序调剂。调剂本身是考生彰显主体性的难得机会。但由于时间拖得长,考生和招生单位之间、不同招生单位之间、考生与导师之间关系逐渐微妙起来,加剧了调剂工作的复杂性。教育主管部门改革的勇气还包括大力改革研究生招生机制,从机制上改善研究生复试。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更好地调整二类地区的招生调研,适度放宽外语和政治两门公共课的门槛。前文所列举的对于复试不重视的招生单位里,经过笔者的调研发现,在国家统一招生线划后,进线的人数就是全部录取了也不能满足招生计划。这种情况的产生不是招生单位能解决的,必须由国家从制度层面解决。

程序公正是一切公正的前提。不但要建立一套可具操作性的复试流程,放在与复试内容、评分标准一样高的地位上,而且要建立一套公开透明的程序,避免出现暗箱操作。只有公开才能让人便于监督,充分发挥监督的效力。要采取公示制度,将复试方式、程序、原则、评分标准、面试结果、初试与复试成绩进行公示,有条件的招生单位要开放复试全过程,接受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全社会的监督。苏州大学2013年复试流程为体检、政审,专业课笔试及英语听力测试,复试评价小组面试,与拟订导师面对面交流,公示与复议,形成复试评价结果,体现了程序设计的公正意图。

复议制度是保证制度完善的重要一环,是程序正义的最后一关。复议是对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作出的具体决定不服向原机关或上级机关提起的重新审查程序,是对不公正不正确不合理结果的纠正程序,是确保申请复议主体的权益得以不受侵犯的程序设计。这不仅仅是为当事人、利害关系人确定了法定的执行救济途径,同时也拓宽了招生过程中的监督渠道。必须保证复议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公布举报电话及联系方式,保证投诉、申诉、监督渠道的畅通,及时妥善解决复试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监督机制的运行让复议制度不流于形式。

3.引入结构化复试模式,实现研究生复试科学化。结构化复试是首先根据对报考专业的分析,确定复试的测评要素,在每一个测评的维度上预先编制好考试题目并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考试过程遵照一种客观化的评价程序,对被试者的表现进行量化分析,给出一种客观的评价标准。考评中对所有的评价者均使用相同的评价尺度,以保证判断的公平合理性。结构化考试在过去被广泛应用于企业招聘等选拔中,效果非常显著。目前也在逐步引进到研究生复试中,受到广大考生和教师的一致好评。

在研究生复试中引入结构化复试模式必须在充分体现研究生招生选拔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一套科学、完整的复试标准化指标体系。要根据各招生单位人才需求的实际,将招生数量、性别比例、专业设置、博硕连读、导师结构、研究能力、就业率、未来发展等方面的因素全部考虑进去,制定既有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全面考核,又有可操作性的标准化、规范化的考试、面试方案,保证复试的客观性、公正性,用程序和制度消除主观的随意性,从而根除招生的不规范。

通过近两年的研究,对复试的考试内容做了一个设计,主要划分为三大考核矩阵十五个板块。第一矩阵是政治思想考查,主要是思想品德方面。这一方面在近些年有所减弱,关键是考核内容如何与时俱进。具体分为五个板块,分别是品德修养、积极进取与否、责任意识强弱、遵章守纪好坏以及团队意识。第二个矩阵是基本素质考查,分为五个板块,分别是身体素质的强弱、心理素质的好坏、沟通技巧的掌握、学习能力的主动性以及言谈举止上的礼仪教养。第三矩阵是能力考查,包括五个方面的能力考查,分别是专业能力、外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主动研究能力和全新能力。

最后一关是复试成绩评定。如果这一环节出了问题,上述创新与设计都是白搭。前面的程序科学、客观,成绩评定就会准确。这里要强调的是,一定要细化,所有细节都要有规定、有设计。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执行程序的严格性,一定不能变通,不能主观臆断,不能自作主张,要加大监督力度,确保复试的改革成功,为社会主义祖国选拔优秀人才把好入口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编.1997~200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工作文件选编(上下册)[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人学出版社,2004.

[2]曹叔亮.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改革试探[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3).

[3]吕娟妃,李梅,严海军.试析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改革[J].高等农业教育,2007(7).

[4]周济.谋划改革的新突破 实现发展的新跨越――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4(17).

关于论文中参考文献的问题: 1】文末所写的参考文献均应在文中直接引用。正文中没有直接引用但研究过程中参考的不必写上并编号。2】所引用的参考文献最好是原话,也可转述及归纳。3】论文中所需要涉及的一些如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康托尔的“集合论”等一些原论文出处可以不标出,因为这些成果众所周知。

浅谈模拟面试论文参考文献

一、 做好招聘前的准备工作 招聘工作是否成功、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招聘前的准备工作,只有招聘前做好细致、充分的准备工作才有可能确保招聘的有效性。这一点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要尤为注意,因为他们很少重视招聘之前的准备工作,且很少细致地做招聘前的准备工作,那么招聘之前究竟应该做那方面的准备工作呢? 认真进行工作分析,制定明确、详细的职位说明书和工作说明书 对于有些企业来讲,制度一般都不健全,运作上也极不规范,很少认真地对职位进行工作分析,制定详细的职务说明书和工作说明书,这往往导致招聘者在招聘过程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以致招聘时无据可依,做出错误接受的决定,招到一些根本不是企业最需要、不合适的人才,这不仅大大提高企业的招聘成本,而且还可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出现无人可用的局面,延误企业的发展。认真进行工作分析,制定细致的职务说明书和工作说明书,明确每个不同工作职位对员工的要求及考核的标准,在招聘过程中才能做到有据可依,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 2、确定员工的胜任特征 不同的企业,招聘的理念及对被招聘者的胜任特征要求都是不同的。朗讯在招聘时,一项重要的考察就是看是否能够适应“GROWS”标准:G代表全球增长观念;R代表注重结果;O代表关注客户和竞争对手;W代表开放和多元化的工作场所;S代表速度。IBM则更强调高绩效:主要包括“win”——必胜的决心;“execution”——又快又好的执行能力;“team”——团队精神这三个方面。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周围的竞争环境特点来确定员工的胜任特征。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员工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初创阶段,需要大量有经验的人员来完善企业的业务和制度,他们的经验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笔财富;快速成长时期,则要求具有创新和变革能力的员工,否则企业在产品、服务和经营方式上将难有创新,也很难帮助企业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当企业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时,招聘的员工须有敏锐的洞察力,快速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很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对面临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招聘前最好就能具体描述出理想人选的特征,并与用人部门的主管一起讨论,尽量细化到学历、性别、年龄、专业经验、业绩、性格气质、工作背景、家庭情况、薪酬水平等。 3、 慎选招聘途径 现时代,人才招聘渠道越来越广,有内部招聘、熟人推荐、报纸广告、人才市场、校园招聘、中介机构、猎头服务、网上招聘等等。虽然各种招聘途径都各有优缺,财大气粗的大企业可以通过各种途径选聘自己所需的人才,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在自身实力有限的情况下,一定要慎重选择自己的招聘途径。如情景模拟技术(一般包括无领导小组讨论、公文包测试、工作样本、演讲和商业游戏等)一般用于中、高级经理人员的选拔,费时且成本高,对评价者要求也较高,一般不适合中小企业。如果中小企业需要个别使用的话,也可以通过外包,而不必自己费时、费力。随着电子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招聘也称电子招聘(E-Recruiting)对于中、小企业来讲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它是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的招聘活动,包括信息的发布、简历的搜集整理、电子面试(E-mail、聊天室、视频面试)以及在线测评等。与报纸杂志广告、招聘洽谈会等相比,网上招聘覆盖面广、针对性强、无地域性限制,宣传沟通方便,省时且费用较低,这些正好适合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 U6 C# 4、 注重企业形象设计和宣传 招聘是双方互选的过程,形象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对应聘人员的吸引力。在现场的招聘中,应从广告刊登和摊位布置到接待面试、场地布置和参观公司等,处处都应渲染和突出企业的亮点以吸引应聘者。广告及摊位要有与众不同的新意,接待人员要精神饱满、仪容整洁。每一个环节都给应聘者留下好感,但是要杜绝任何的欺行为。 此外,企业要注意在招聘过程中以自己的行动向应聘者展示企业“以人为本”的理念,吸引人才到企业工作。对于中、小企业,招聘工作的目标不仅仅是招聘到合适的人才,还应该通过招聘工作展示企业的形象,扩大企业的影响力。 提前组织面试官,并授权分工 招聘工作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人力资源部门和用人部门必须共同参与进来,最好是提前由相关人员组成招聘小组并明确分工,如谁负责面试,谁负责接待工作等。面试小组成员应该由用人部门主管、人力资源部门主管、专业人员及公司相关领导共同组成。因为人是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只有让用人部门主管参与招聘决策过程,今后才会更珍惜人才、用好人才;专业人员在涉及专业性问题时,则更有发言权;而一些重要的用人决策,则需要公司领导来做决定。面试前人力资源主管、用人部门主管、专业技术人员、公司领导这四类人员还应事先从特定的角度设计面试问题,并且各自拥有录用与否的表决权。这样的授权与分工可以使招聘工作处在公平化、透明化状态,每位面试官都要认真履行其面试的责任,从而提高招聘的有效性。二、 组织有效的面试'当企业为招聘工作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后,还要适时地进行招聘工作。而招聘工作中最重要的、采用最多的方式就是面试,面试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招聘的有效性。面试过程一定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 营造面试环境 面试环境要相对独立、封闭、安静和舒适,确保面试过程不被工作、外来人员、电话等打扰,以保证面试的效果;另一方面,独立、封闭、安静、舒适的面试环境也体现了对应聘者的重视和尊重。此外,招聘企业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也可以使应聘者能正常发挥出其真正的实力,使招聘工作更公正、有效。 2、 要有据可依 在面试过程中,招聘者一定要有客观、科学的选人依据,注意不能完全被应聘者优秀的个人条件所吸引,要以事先制定的职位说明书和工作说明书为依据。因为高于岗位要求的人员所获得的工作满意度较低,起薪的要求多变,不利于薪酬制度的一致性,同时他们的工作成就感可能会很快地满足,最终厌倦而离开,造成很大的损失。实践证明适合的才是最好的,SONY公司招聘人才的70%法则就是很好的例证,SONY在招聘职员时往往选择那些中偏上的人才,而不是最优秀的人才,因为他们认为优秀的人才往往心浮气躁,并且对外部环境多抱怨,工作并不尽心尽力,而那些所谓的“70%”人才,却能够踏踏实实地工作,并有一种超越优秀人才证明自己的动力,往往能做出更好的绩效。 此外,企业文化也应该是企业招聘时的重要依据,缺乏企业文化认同的员工不可能积极地为企业创造价值,也很难在企业中稳定下来。作为企业的招聘人员必须要对公司的目标、策略、文化和价值有着很好的理解,并以此作为招聘过程中评估应聘者的一个重要依据。 3、要坦诚相见 坦诚相见——在面试时招聘者应把企业发展前景、现状、存在的问题等实事求是地向应聘者作客观的介绍,以职业顾问的身份站在应聘者的角度分析其到本企业工作的利弊、发展机会以及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等供应聘者权衡,只有这样才能招到对本企业感兴趣的人,同时把应聘者由于前后反差太大而离职的比例降到最低,提高招聘工作的有效性。* z5结构化面试 结构化面试:也称标准化面试,即根据所制定的评价指标,预设特定的问题、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严格遵循特定程序,通过测评人员与应聘者面对面的交流,对应聘者进行评价的标准化过程。 运用结构化面试可以保证面试的公正性和公平性。而对于面试问题的设计、研究和实践表明在面试中最好采用行为性问题,即具体了解应聘者过去是怎么做的,并运用STAR法:Situation——什么情景;Task——什么任务;Action——采取了什么行动;Result——得到了什么结果。进行不断追问,以判断和保证应聘者回答的真实性。 面试技巧培训 面试者需要具备一定的面试技能,这样才能在面试过程中客观、公正地评价应聘者,避免由于主观性而产生的选择性知觉、晕轮效应、刻板印象等而导致的错误接受。中、小企业招聘者在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往往更加欠缺,相应的培训必不可少。 三、做好面试后的工作对于企业招聘来说,面试后的工作更加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人员选聘决策的做出,我们可以从二个方面入手: 公正、客观地进行人才甄选,在面试结束后,企业大致有了一个比较中意的候选人名单,接下来的任务就是作出最后的决策:确定急需、合适、优秀的所需人员。需要注意的是优秀的未必合适,在优秀和合适的候选人选择时应以合适为先,在着眼现在和着眼未来的选择时,应以候选人所具有的发展潜力为先。而选择的过程应尽可能公平、公正、客观,最好是人力资源主管、用人部门主管、专业技术人员、公司领导等坐在一起,各自选择出自己心目中的最佳人选。意见一致的,先确定下来;具有争议的,再具体商议,彼此陈述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再重新确定,直到完全确定下来为止。从而避免暗箱操作和任人唯亲等不良行为。 2、 建立必要的人才储备信息 招聘结束后,常会发现一些条件不错且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因为岗位编制、企业阶段发展计划等限制无法现时录用,但很可能在将来某个时期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作为招聘部门,就应该将这类人才的信息纳入企业的人才信息库(包括个人资料、面试小组意见、评价等)不定期地与之保持联系,一旦出现岗位空缺或企业发展需要即可招入。中、小企业发展迅速,这样既提高了招聘速度又降低了招聘成本,可谓一本万利。 总之,招聘工作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中、小企业尤其如此。在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中,由于正确地选用了人才而使企业壮大,飞黄腾达的例子比比皆是。如张瑞敏之于海尔,倪润峰之于长虹;同时由于错误地选人而导致运作良好的企业一夜衰落的实例也举不胜举。 中国的企业目前正处于快速沉浮的阶段,而人才又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能否招聘到合适且优秀的人才,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人才队伍,决定着一个企业是否能够茁壮成长。因此,在这样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里,中、小企业尤其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对人才的招聘,认真地做好招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有效地组织面试,提高招聘的有效性。只有这样,中、小企业才有机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壮大。 由上可见,招聘的规划,招聘成本效率和招聘渠道选择,招聘策略及方法的使用,招聘程序的规范化控制等决定了招聘人员质量,并直接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与成长。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模拟实习报告大学生低碳生活情况调查分析——以南京审计学院为例2010年 7 月大学生低碳生活情况调查分析——以南京审计学院为例摘要:了解南京审计学院在校大学生的低碳生活意识,包括对各种 低碳生活行为的看法等,从而进一步了解现今大学生对于低碳经济 的看法,通过分析讨论得到现实可靠的结论,提出相关的意见与建 议,提高他们的低碳经济意识,促进低碳校园建设。关键词:大学生;低碳经济意识;调查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是国际 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学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引 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能源品种转换新概。其实质是解决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人 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 2003 年的英国能源白皮 书《我们能源的未来 : 创建低碳经济》。2009 年年末的哥本哈根气 候大会,使低碳之风吹遍祖国大地,一时间, “低碳经济”“低碳 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 “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庞大群体,也是将来建设社会的主 力军,他们的低碳经济意识,从某种程度上讲,关系了我们整个社 经济的发展方向。一、调查对象及方式本次调查的为调查对象南京审计学院在校大学生,采用了以下 调查方式:1.文献查阅法:查阅关于低碳经济的定义,专家观点,以及现 行的相关政策等。2.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问卷方式,问卷主要包 括学生自身基本情况、对 “低碳”了解情况、 低碳意识、低碳行为 等方面内容。在南京审计学院随机发放调查问卷 250 份,回收有效 问卷 233 份,有效回收率为 93%。数据处理采用 Excel 统计处理。 表一给出了调查样本的构成情况。调查样本的构成情况样本特征 频数 有效百分比(%)性别 男 93 女 140 年级 大一 97 大二 61 26.2%大三 50 大四 25 学生来源 城市 72 农村 161 注:该表中的“城市” 是指农村、乡镇(下同) 是指大中小城市( 包括县城) ,“农村”3.访谈调查法:在南京审计学院校内随机抽取 10 名在校大学生 做简单访谈调查,记录访谈过程。二、调查结果及分析(一) 低碳意识调查与评价1、对低碳概念及当前形势认识的认识。调查发现, 的人 从未了解过“低碳”相关知识, 的人还是听说过,但不了解低 碳的具体内容,只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另外,其余下极少数人对 “低碳”非常了解。这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是不大符合的,当代大学 生环保意识有待加强,对国际国内的重要大事及发布的内容、相关 术语应予以关注。但从字面上意思来理解,绝大多数人认为“低碳” 是降低co2非放的,说明“低碳”这个词提得恰到好处,只要想到 这一点,他们都会与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相联系,因此,基本 上都会认为此与生活息息相关。2、对低碳行为的态度。只有 的学生认为“与我关系不大,那是政府的事”,的学生认为“低碳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可见,绝大部分学生都认识到了低碳生活的必要性。经统计后发现, ,来自农村的学生普遍赞成低碳生活,而来自城市赞成比例不到 50%可见是否赞成低碳生活方式会因学生来源地和生活水平的不同呈现 一定差异。3、大学生低碳意识基本情况。当回答“看到浪费行为和破坏环 境行为会主动阻止吗”时,选择“总是会”和“经常会”的比例分 别为和,其中城市学生占,农村占。可以看 出当代大学生对自己低碳意识评价不高,低碳生活方式在大学生当 中并不普遍,低碳意识的高低由于来源地不同会显示出明显的差异。(二)当代大学生低碳行为1、节约用水方面。调查发现,大多数人在节约用水方面表现较 好,但也有少部分不注意节约用水,存在浪费现象,特别表现在公 共场合。有的学生用水时不会“洗刷用水尽量开小并及时关闭” ,有的学生洗衣服时不注意“洗衣水循环利用”。2、节约用电方面。我们选取了宿舍和教室两个不同的地点进行 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在宿舍和教室节约用电上的表现差异显著。在宿舍(或教室)没人时,你会随手关灯吗? ( %会 不会宿舍没人时 教室没人时 41. 2%在宿舍里没人时选择“会”把灯关了的比例比教室没人时高出 近两倍。现实也发现,很多教室空无一人却灯火通明,大多数自习 教室上座率不足50%甚至很多教室只有两三个人,造成了极大的 浪费。可以看出许多的大学生对公共场合的资源采取莫不关心的态 度,而对和自己经济利益相关的宿舍用电则显得更加关心。在对其他用电的调查中发现,学生电脑用电浪费很大。在对“你会为了节电而调低屏幕亮度吗”回答时, 的学生回答“不会”,只有的学生选择“会”。说明很多学生不会为了节电而 调低屏幕亮度。在回答“你会及时拔下不用电器的插头吗”时,选 择“会”的只有,有的学生选择“不会”。可以看出, 大学生浪费电的程度比较严重,情况令人忧心。3、节约用纸方面。在打印复印的时候,绝大多数学生选择单面 打印,回答原因时,学生们认为单面打印和两面打印价格是一样的, 它们宁愿单面打印再用反面做草稿纸。表明大多数学生使用纸张时 都用两面,比较节约。4、节约粮食方面。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在节约粮食方面普遍 做的不够好,存在着较严重的浪费现象。象,女生剩菜剩饭较多,这与女生饭量较小有关。在回答“外出就 餐吃不完会打包带走吗? ”时,的学生从不会这样做,外出就 餐时浪费现象也很明显。三、总结上述调查结果显示:现在的大学生有一定的低碳经济意识,但 总体来说认识尚未成熟,对于低碳经济的本质认识还有待提高,对 于低碳经济的支持度和行动度虽然结果较可观,但也还是有可以提 升的幅度。在访谈调查中,有部分学生对于低碳经济的态度模棱两 可,觉得与我无关,那是政府和企业或者专家的事情,偶尔遇到相 关活动,那就参加一下,不然就保持自己原来的风貌生活,无所谓低碳不低碳。也有同学表示很想用低碳的方式生活,但是往往无法 坚持,总是三分钟热度。当然,有相当的学生是具有良好的低碳经 济意识的,也能够坚持做得低碳生活。对此,学校应该充分重视大学生的低碳经济识意,可以开展各 种低碳经济相关知识的讲座等;也可以对一些实行低碳经济的企业 开展优先来校招聘的政策;对于各种学生自发组织的低碳活动,要 起到监督与管理的职责,使活动过程和结果都做得真正的“低碳” 总之,学校应该建设低碳型校园,使低碳之风吹向每一位大学生。从大学生自身来讲,要从各个方面切实的做到低碳生活,从小 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身体力行,进一步增强自己的低碳经济意识 同时,对于低碳经济相关的政府法规与政策以及一些企业的低碳经 济体制改革方面,也要给予一定的关注力度,尤其是非医学类的学 生,这对将来的就业创业是十分有好处的。¥百度文库VIP限时优惠现在开通,立享6亿+VIP内容立即获取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模拟实习报告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模拟实习报告大学生低碳生活情况调查分析——以南京审计学院为例2010年 7 月大学生低碳生活情况调查分析——以南京审计学院为例摘要:了解南京审计学院在校大学生的低碳生活意识,包括对各种 低碳生活行为的看法等,从而进一步了解现今大学生对于低碳经济 的看法,通过分析讨论得到现实可靠的结论,提出相关的意见与建 议,提高他们的低碳经济意识,促进低碳校园建设。第 1 页关键词:大学生;低碳经济意识;调查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是国际 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学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引 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能源品种转换新概。其实质是解决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人 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 2003 年的英国能源白皮 书《我们能源的未来 : 创建低碳经济》。2009 年年末的哥本哈根气 候大会,使低碳之风吹遍祖国大地,一时间, “低碳经济”“低碳 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 “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

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

因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各刊不尽相同,投稿前作者应注意杂志稿约的有关规定,至少得先看看有关期刊发表的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如何标注的,以了解有关期刊的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以免出错。许多作者投递的稿件书写格式包括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与杂志所要求的不同。

坦率地讲,编辑和审稿专家也是人,工作中多少也有感情因素。如果拿到手中的是一篇书写格式不合要求的文章,别的暂且不论,就书写格式不规范这一条,就足以给编辑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让编辑做出退稿的决定。

就算最后没有被退稿,此类稿件较书写格式规范的稿件被录用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其实作者犯的是一个很低级的错误,让编辑很自然地联想到,该作者不太尊重期刊,还有期刊的编辑以及审稿专家。

因此,作者在投稿前一定要注意期刊参考文献的著录方式,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其实,并不复杂,只要稍稍留意即可。

火爆推荐:如何设置论文的参考文献标注格式养成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对您论文录用率至关重要。文章之所以要标明参考文献,是因为您文章内容中有引用他人学术成果的内容,除非您的文章完全没有引用。一篇优秀的期刊论文、会议论文或者是学位论文,其参考文献格式应符合如下要求:⑴按论文中参考文献被引用的先后次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作为上角标,并列在正文的末尾。⑵参考文献中每条项目应齐全。文献中的作者不超过三位时全部列出;超过三位时一般只列前三位,后面加“等”字或“,et al”;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分开;中外人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法。⑶参考文献类型在文献题名后用方括号加以标引,以单字母方式标志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10. 参考文献中著录格式示例①期刊[序号] 作者.题名.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页-止页②专著[序号] 作者.书名.版本(首版免注).翻译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页-止页③论文集[序号] 作者.题名.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起页-止页④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题名:[学位论文](英文用[Dissertation]).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⑤专利[序号] 专利申请者.题名.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⑥技术标准[序号] 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度⑦报纸文献[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报纸名,出版日期(版面次序)⑧电子文献[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类型标示/载体类型标示文献网址或出处,更新/引用日期11.外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其文字所在国的著录格式。12.正文中的说明性注解采用随文脚注,用上标形式“①”等数字表示。13.论文的附录依次为附录1,附录2……编号。附录中的图表公式另编排序号,与正文分开

  • 索引序列
  • 面试论文参考文献
  • 面试的论文参考文献
  • 面试技巧的论文参考文献
  • 有关面试论文的参考文献
  • 浅谈模拟面试论文参考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