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小学素质教学现状与对策毕业论文

小学素质教学现状与对策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小学素质教学现状与对策毕业论文

小学语文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论文

现如今,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针对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状况,对素质教育在教学中的实施进行分析,总结当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基本现状,旨在通过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素质教育方法的完善,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为教育的改革以及学生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持。

关键词: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实施;

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素质教育作为当前教育的重点,会将小学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核心,通过课程教学方法的综合创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中,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兴趣缺乏的问题,这些现象的出现影响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将素质教育方法的使用作为重点,通过多样化的教育引导,进行素质教育方法的整合,以提高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1、素质教育内容

小学语文课堂上,通过素质教育方法的运用,教师可以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制定合理性、系统性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小学生的特殊需求,融入素质教育理念,实现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引导,为学生能力的提升以及专业素养的强化提供参考[1]。

2、小学语文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互动教学,强调素质教育价值

在当前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为了展现素质教育的优势,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主体,及时转变以往的教育观念,针对小学生的特点,进行素质教育方法的创新,以强调小学语文课堂上互动教育引导的价值。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兴趣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教学中若只是采用单一的方法教学,会影响语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性。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使用丰富的、具有吸引力的语言吸引学生,使学生转变对语文知识的片面认知,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白鹅"教学中,文章的主要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生字以及次序,并引导学生在课文朗读中体会作者对白鹅的感情。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积极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进行"白鹅"形象的分析,学生通过互动、探究,对白鹅形成了全面认识,之后在文章阅读中,学生可以重点关注作者与白鹅所发生的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展现素质教育在课堂引导中的价值[2]。

合作学习,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通过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应该将学生作为主体,针对小学生的基本特点,进行课程教学体系的完善,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小学语文课程创新的价值。在以往的应试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缺乏、学习方法单一是影响素质教育开展的重要原因,教师为了顺应当前语文课堂的需求,应该认识到这些问题,通过学生主体性的强化,为学生积极创设合作探究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兴趣,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一,素质教育中,教师应该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将学生作为主体,以强调语文教育引导的有效性,为学生学习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持。第二,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讨论、问题的探究,使学生在质疑中及时解决问题。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的课程教学中,学生掌握了文章的大概思想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环境,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可以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状态,激发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并潜移默化的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第三,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将学生作为主体,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全面提升。

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的语文素养

结合小学语文课堂的基本特点,在语文教学方法创新中,教师需要认清情感教育在语文素质课堂中的引导价值。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分析,针对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营造和谐化的学习环境,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知识探究中。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钓鱼的启示"课堂中,为丰富学生的情感,教师在课堂引导中,需要让学生在知识探究中掌握作者所需要表达的思想,使学生更具体的掌握人物语言、行为表现以及心理描述方法等[3]。

3、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素质教育方法的完善,教师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通过课程教育方法的整合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丰富语文课堂,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提供支持。对于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认清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教育观念的转变、学生主体性的强调以及学生情感的升华等,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学习、探究环境,展现语文素质教育的整体价值。

4、参考文献

[1]王玉香.试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J].科学中国人,2017(8):325-325.

[2]丁苏灵.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J].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6):166-167.

[3]陈素琨.对小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分析[J].教师,2017(10):18-18.

分析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分析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前我们处于知识经济的时代, 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些都需要我们加快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创新能力,从而在新一轮的竞争中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 其中,教育起着强大的支撑作用,是人才的主要培养和输送的环节,为了适应新的环境,我们国家提出素质教育的理念, 并且在实践中推行, 其有利于提高国家的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将我们的巨大人口变成资源和财富,是我们当前发展的趋势。然而,实践中素质教育的实施,并非向人们所想象的那么顺利,在推行素质教育中存在很多问题阻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素质教育在推行中存在的问题

素质教育从提出到实践中, 存在着执行不力、政策扭曲等问题上,这些问题的存在有传统思想束缚、现实政策等各方面原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思想观念、能力的问题

1.长期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 在教育观念上,应试教育对教师、学生、家长的影响都较为深, 教师认为开展素质教育会影响对文化课程的时间、 精力的投入。 对于学生来说,尤其是农村的中小学学生,在师资力量、教学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来说, 只有努力提高文化课程的水平,才会有良好的竞争力,所以,学生也会抵触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发展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 家长对素质教育也存在疑虑,从而对素质教育产生片面的想法。

2.教育者自身能力的问题。 教育者的自身素质不高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中小学教师都不是专业出身,有很多人没有接受所教科目系统的理论训练,这些都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政策的错误导向

1. 考核机制与素质教育理念不相匹配。当前, 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仍然沿用传统的评价体制, 这种考核机制的导向会使学校投入大量的物力、人力去进行文化教学,也就是应试教育的导向。

2. 政策与素质教育理念的发展不同步。虽然提倡进行素质教育,但是升学政策、招生政策、教师的考核政策并没有得到改变,依然是以文化课程的考试成绩来决定学生的命运,因此,虽然有素质教育的理念在倡导,但是在现实中执行不到位。

(三)物质条件配备不足

1.师资队伍的配备不足。 由于历年来重视文化课的教育, 因此学校多注意文化课教师的引进与培养,而不重视音、体、美等教师的培养,多出现由非专业的教师兼职的情况,或者是素质课程所占比例偏小, 对素质教育的教师考核力度小等情况。

2.教学设备的配备不足。 教学配套设施不完善, 从而影响教学的质量; 文体器材不足,学生不能科学地进行体育训练,而是以传统的形式,如跑步,跳远等进行体育训练,不能及时发现、培训体育方面的优秀学生;教学手段现代化推进速度较慢,影响学生动手、动脑、参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能力培养,难以完成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二、素质教育问题如何去解决

(一)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传统的教育理念是考试论英雄, 进行精英教育, 从而误导教师和资源倾向于少数优秀的学生身上, 忽视多数学生的培养以及忽略学生的个性培养,使教师、学生、家长都片面地追求文化的考试,而不是关注自身长远、全面的发展。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最重要的就是有正确的教育目的, 即把教育的重点和着力点转移到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的素质教育上来。

(二)逐步转变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最有力的一个杠杆就是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而要想顺利地推行素质教育, 评价指标体系要与素质教育的思想相一致, 即评价体系的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而不是片面地追求成绩,因此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考核, 以及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指标就应该转变。

(三)重视沟通,实施全方位一体化教育教育不单是学校的事业, 更是全社会的事业,学校必须注意全方位沟通,实施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教育。 因为学生的整体素质的个性发展光靠学校单方面努力是不可能实现的。 学校开办家长学校,向家长开放课堂,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形式, 不仅能沟通学校与社会的信息渠道,让全社会都来了解、关心、支持和参与教育,推动社会教育观的转变,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素质教育发展的氛围,为其全面、深入实施培育肥沃的土壤。

(四)增加教育的投入素质教育不再是单纯地传授文化知识,而是要求德、智、体、美的全方位发展,这势必需要学校教学设备的支撑, 包括多媒体的教学环境,良好的艺术训练环境,设施健全的操场等,这都需要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长期以来我们教育的投入占 GDP 比重较低,最近几年终于提到 4%左右, 相比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投入还是远远落后的。 同时,在素质教育中转变一个理念, 要将全社会动员起来,使社会参与学校的教学投入和办学,例如现在一些较大的企业会定时地资助中小学的教育设施的建设,教师的培养等工作。

(五)加强对教师的在职培训 ,建立合理的教师队伍要想使素质教育思想顺利落地实施,基层工作的教师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中, 我们看到教师队伍发展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尤其是农村的中小学,教师年龄结构老化,他们思想观念较为保守,同时也缺乏沟通交流的机会,在教学中依然延续十几年前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因而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加强师资培训刻不容缓, 建设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素质教育是社会整体系统的共同努力,需求政策、实施等同步的发展,尽管目前素质教育在推行的过程中有一些问题产生,但是我们不应该就此推翻素质教育,而是积极地探索其成功实施的模式,不断地发展素质教育的可行措施,从而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学生

摘 要 中学体育教学一直随着教学的发展而发展,让学生通过老师的指引达到热爱对某项运动的目的。中学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中的一个环节,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引入素质教育观念,中学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开展所遇到哪些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提议,本文将对此做以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 中学 体育教学 素质教育

中学体育教学对素质教育观念的引入,逐步改善中学体育的传统教学。中学体育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元素,让教学更人性化,更能培养学生热爱运动,进而到达强身健体的教学目的。那么,在中学体育教学该如何引如素质教育观念呢?

一、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引入素质教育观念

(一)针对学生自己的特长,让学生自己做主。

有的学生喜欢田径,有的学生喜欢篮球,有的学生喜欢足球,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把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聚成一组,对某一组的某一特长进行单独的讲解,这样教学既轻松,又有效率。针对学生自己的特长,让学生自己做主选择,有针对的学习更有利于兴趣的培养。相比,每节课大家都学的是一样的内容,对于不感兴趣的学生来说算是一种煎熬。

(二)人性化教育。

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叛逆”是中学生最突出的表现。

由于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智等多方面的困惑得不到答案,在心里就产生了“叛逆”心理。对于这种“叛逆”心理,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多引导,多鼓励,少批评。例如,在教某个技术动作的过程中,总有些学生掌握不了技术要领,对技术动作做错或做的不规范,这时,就得要求老师人性化的教学,多多鼓励引导,如果用些简单粗暴的办法来惩罚学生,结果只会让学生产生心理恐惧,久而久之,便放弃了体育兴趣爱好。素质教育不仅在于学生自我做主,而且也在于老师的鼓励很引导。

(三)进行心理方面的教育。

身体的健康除了外在体魄的强壮,还应包括内在心理的健康。青春期最最痛苦的莫过于性心理的变化。老师可以安排相应的课程讲述青春期的性心理方面的知识,帮助中学生安全健康的渡过青春期的困惑。除此之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知道,一份汗水才有一分收获,只有拼搏进取才会有赢的希望。让学生们在体育活动中培养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二、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观念影响着素质教育教学的不彻底。

“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提出来了很多年,但实施起来仍然有很大的困难,尤其在农村中学,传统体育教学观念严重制约了中学体育的素质教育教学。很多中学教育工作者认为,体育课就是让学生们跑跑步,打打球,随意玩玩就可以的。这样的传统教学态度,对体育教学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老师不愿改变教学方法,是某些老师脑子没有素质教育教学的概念。落后的传统教学观念严重影响素质教育教学的开展。

(二)体育课程安排过少。

有的学校为了升学率,为了教学任务,安排的体育课程过少,一周保证不了了一课时,有的甚至直接取消体育课程。对体育课程的不重视,学生很难在体育课上得到应有的体育教学,时间久了,只会让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散步,就是到处跑着玩,完全无纪律无组织。过少的体育课程安排,正常的体育教学都很难保质保量的完成,更别提对学生们的心理方面的教育。

三、对在中学体育素质教育教学中所出现问题的提议

(一)引进高素质的体育教师。

要想素质教育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得到很好的发展,引进有较高素质的体育教师是首要的。受过大学教育的体育教师,更能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知道学生的兴趣所在。通过引进有大学学历高素质的体育教师,不仅让整个教师队伍得到提升,而且对待教育工作更有激情、更有效率。素质教育不仅在学生身上体现,更在老师的身上体现,什么样的老师带出什么样的学生。

(二)重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

重视中学生的心理教育也是体育素质教育教学的体现。素质教育本就“以学生为本”,体育不仅让学生如何喜欢上运动,更重要的是在运动项目中培养学生坚韧、敢吃苦、敢拼搏的精神。

对中学生的心理教育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性心理的心理教育,帮助中学生顺利渡过青春期;另一方面就是挫折心理教育,由于心智发育的不成熟,很多学生还是不敢面对挫折失败,在失败的阴影中形成自卑极端的性格,这些都是不利于中学生健康发展的。

重视对中学生的性心理教育和挫折心理教育,让学生健康的走过中学时代。

(三)加强对素质教育的宣传。

很多学校没有采取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采取素质教育教学,是因为对素质教育的不了解和不熟悉。加强中学校园素质教育的宣传,让更多的老师了解知道素质教育,并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体育的素质教育教学。

总之,中学体育素质教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体现。通过让学生自我选特长、人性化教学、心理方面的教育等措施让素质教育教学融入中学体育教学,虽然在体育素质教育教学中存在素质教育教学的不彻底、体育课程安排过少的问题,但可以通过引进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重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加强对素质教育的宣传来解决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孙海兰.西部地区中小学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07.

[2]王家宏,王维群,陆阿明.江苏省中学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2,06.

摘要 :近年来社会提倡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相辅相成的教育方式,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目前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现状出发,对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建议

教育一直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国家全力支持教育事业以教育培养出一代代为祖国发展前仆后继做贡献的新兴力量。随着国力的发展,教育事业越来越欣欣向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向了社会,然而学生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关于大学生问题的报道屡见不鲜,不仅是专业能力问题,更多的是素质方面出现了纰漏。本文对目前大学生素质教育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建议。

1素质教育的提出

教育是对知识的传承,教育是通过教授的方式来育人。它是以丰富被教育者的内涵,充实被教育者的人生和见识为主任的。而中国的高等教育还未从传统教育方式走向社会要求的教育方式,教学偏向功利化,学生接受应试教育只关注成绩,等来到社会中发现自己对社会的适应性差。而随着这种现象的加重,素质教育理念应运而生。素质教育是指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出发,以全面协调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道德品质、丰富的专业文化知识、健康的身心素质、良好的实践和动手能力及丰富多样的个性为宗旨,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活动。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实际需求,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基本素质为目的,充分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培养教育者的健全个性为本质特征的教育方式。素质教育一词最开始运用于反对中小学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强调受教育者创造性的发展、主动的发展、全面协调的发展,强调被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而应试教育可以归纳为适应性的发展、被动的发展、片面化的发展。应试教育更多地注重受教育者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而素质教育则更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突破性思维意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素质教育所坚持的基本理念。而目前的素质教育却和理想状态相去甚远。

2当代大学生教育现状

素质教育的提出使得中国教育向另一个方向转变,而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却存在一些转变上的问题。一是氛围环境问题。中国教育大环境中目前起主导的还是应试教育方式,而在这种教育方式中许多学生变成了考试的奴隶。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就没有什么创新能力可言。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可能在身体素质方面已趋于成熟,但心理方面还是一个被应试教育保护得很好的花骨朵,而这样的大学生在离开了紧密的学习考试压力和父母的唠叨限制后,十分容易被外界影响带动。对他们有直接影响的一个是学校对素质教育的态度。学校里的素质教育课程多是一些选修课程,从课程性质上就比专业课程差了一截。而每个学期学生都会有几门比较难的课程,或是高数英语或是专业技术强的'课程,这个时候学生对于素质教育课程也就变成了选择性听教。虽然大学主张进行素质教育,但并没有放弃应试教育,而是降低一点应试教育在教育中的比重,毕竟中国目前的学生都是被应试教育的方法教育出来的,突然进行大转变学生也会难以适应,所以大学里的课程还都是用以考试为主、以出勤和平时作业为辅的方式来审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些课程可能没有平时作业的就只看出勤和期末考,而这些课程绝大多数都是素质教育类的课程。素质教育毕竟有别于应试教育,如果还是用应试教育的方式去考核素质教育,也就回到了原点,素质教育也就成了一种形式。并且对于应试教育出来的学生来言,期末考核并不是什么难事,这也就出现了大学生“一天一门课,一周一学期”的备考现象。当前大学生都会接触到的素质教育方式基本就是一些人文学科的课程,其他方面多是由学生自主参加的,对素质教育实行放养,虽然人文知识的掌握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但是其他方面也必不可缺。大学生是成年人有自我独断能力,但是应试教育出来的学生在这一方面较为欠缺,可能就会因为不想在人前展示而避开这些使自己成长的方法,最后反而会越来越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且目前这种既不放应试教育又要把握素质教育的方式出现了一种两边都抓不住、捉襟见肘的窘迫和无力局面。不仅学生对于素质教育课程敷衍了事,甚至这种态度成了一种习惯,导致学生对于专业课程也随意应付,到了最后学生反而东不成西不就。而另一方面就是学校的学习氛围。每个学生在上大学前都是勤勤恳恳地埋头苦读,为什么到了大学一个个都变成了低头族?诚然学生被压抑了那么久之后会放肆地玩,并且不具有足够的定力去约束自己,但是长期的应试教育也会让学生对于老师的敬畏根深蒂固,为什么会在课堂上出现大部分学生明目张胆地玩手机的现象?笔者以为还是周围环境的影响起了引导。

人在环境中往往会适应环境而改变。大学生的手机几乎不离身,上课也必然是带着的,而从一开始的偶尔打开手机看看消息到后来的上课只是换个地方玩手机,这其中不仅有学生的自制力问题还有老师的纵容和周围同学、学长学姐的影响,渐渐地反而会觉得上课不玩手机才是不正常的。二是教学过程不尽如人意。首当其冲的原因就是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素质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但是学生接触到的多是一些文学心理课程,而这些课程的教授内容都是止于课堂、书本、教材、老师的阅历,缺乏实践认知,对于学生而言太过于纸上谈兵,无法真正深刻理解其内在意义,也就导致对素质教育的理解片面化。而乏味的课程内容也就使得学生对于课程丧失兴趣,甚至于对此类课程都报以一种敷衍的态度。而且教学方式十分单调,如今的教学方式还是以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为主导,以一种灌输训练式教育来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规范,但是这种方式只能浮于表面,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并参与进来。而且素质教育的内容比较空乏,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没能起到什么作用,反而让学生对素质教育课程失去求知欲,虽然课堂都要求师生之间的互动,老师想尽方法和同学进行互动,但对这类课程丧失兴趣的学生都会尽量避免和老师的互动,而且老师一个人并不能顾及到全班的学生,以至于本来是针对全班采取的互动最终变成了针对课堂中活跃的某几个学生的讲课,而不大活跃的学生也就越发自顾自。但偏偏思想素质教育的课程很多都是一百多人的大课堂,即使老师整堂课时间都在教室中走动也顾及不到一些边缘的同学。经常是一堂课老师在四处走动和学生互动,学生在关注老师是不是走到身边然后收起手机低头避免眼神交流,原本应该教授知识的课堂变成了一场猫捉老鼠游戏。其实学校都有一些实践课程,而且是必修的课程,不过这类实践课程一般是给学生一段时间去自己完成一项任务,而对于实践的验收方式就是一份报告,这样的实践方式学生是否真的进行了,是否从中学习到什么又有谁能保证呢?而且我们国家对于素质教育是实行主辅修制,主修的是专业课程,这类课程量较大而且难度较高,学生在这类课程上需要花费很大精力,而对于辅修的素质教育学生也就没有太多精力能够投入,而且这类课程的考核方式基本都是一张试卷,学生只需要将书上内容背下来应考,对于这类课程也就更无所谓了。

3改善大学生素质教育问题的建议

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教育,不能一蹴而就,在中小学教育中素质教育缺席,寄望于在大学期间恶补回来的方式并不能长久发展下去,这只能是权宜之计,如果之后的教育无法在中小学就加强素质教育,等到了大学,素质教育也只能是一个空壳。对于目前这种状况的改进建议有以下几点。第一是改变教育理念。这不仅仅是学校应该改变的,更是老师、家长、学生应该改变的。思想是从小一点一点培养起来的,新的一代人在老一代人的带领下成长,如果老一代人没能让自己的思想与时俱进,那么新一代很容易按照之前有弊端的老思想成长着。我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能只满足于过去,只要求掌握专业技能,忽视其素质教育。只有有创造力,技术能力、求知求进、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能走得更高更远。学校在素质教育之前应该让学生明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素质教育与知识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二者相互包容、相辅相成才能培养出更多的有为青年,而不是让素质教育成为辅助教育。第二是改变教学方式,改善教学氛围。课程是教育的基本途径,素质教育还是要从课程入手。目前的教学内容枯燥,学生急需老师引导才能融入课堂,这就需要老师对上课方式进行改变,而不是照本宣科,将书上的文字传授给学生。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老师可以更多地从身边出发或者从一些视频趣闻入手,引起学生兴趣和思考。并且目前的学生对于应试是擅长的,但是对于素质教育的探知方式和转化能力掌握较少,需要老师对这些方面进行引导,而不是靠学生摸索,很可能学生在尝试摸索这类知识的时候不得其门也就放弃了。另一方面老师也可以通过这种带领的方式使得课程活跃起来,参与课程的人多了,慢慢地就会带动全班的氛围。笔者有所感触的是小班化的教学,教室里坐得满满当当,老师几乎站在任意位置都能很方便地和班级里的学生进行眼神交流,让学生感到老师在和自己交流,从而去听并尝试回答老师的问题。课堂上不仅学生要尊重老师,学生也想要体会到被重视,而不是学生低头,老师觉得他不尊重自己就放任他。除了课程还有实践,只有被应用起来的知识才能被牢记。原本也是有实践,但是实践的水分有多少,学生和老师都大致清楚,但还是这么过去了。老师对这类课程的不重视,学生对这些课程的不上心,最后只会使得素质教育的实施越来越难。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为人方面得到提升,课程只是手段,不能将手段当做目的,甚至用考试作为审核标准,这类课程的考试只能审核学生的背书能力,其他的并没有什么帮助。与其这样徒留形式,不如让老师带领学生进行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实践,当堂就能得到结果,也能保证学生参与其中。通过这类方式慢慢改变学生对素质教育课程的看法,让学生接纳并认同这类课程,最后让他们主动参与课堂。

4结语

学校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地方而不是印制文凭的工厂,教育不是流水线生产,这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应该明白并且改变的。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和掌握知识是对自己的负责,如果自己都不对自己负责,谁又会对你负责。对于学校和老师,教书育人是第一要务,虽然阻隔住你们的障碍很多,如今的教育形式、教育内容、学生的思想灌输方式、学生固有的思想等,但也是会在各方努力下而改变的。学校应当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提高认识,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科学设置课堂,创建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保证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周新亭.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中州大学学报,2012(2):104-105.

[2]廖晓文,毛盼娣.教育者视野下当代大学生素质现状调查研究——以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为例[J].延边党校学报,2014(6):123-125.

[3]任立华.中美大学生素质教育比较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小学素质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小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论文

小学教育作为我国整体教育事业的基础,对社会发展、人才培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与过去相比,我国现有的小学教育虽然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不可否认,还有诸多教育问题亟待解决。随着小学教育新课改的深入进行,对于现有的小学教育的教学、管理模式和制度都提出了更高更深的要求。笔者作为小学教育一线工作者,围绕工作实际,分析小学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工作经验,提出一些现实的解决方案。

一、小学育教学现状和问题

教育的基础是基础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特指九年义务教育,而小学教育则是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部分。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小学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小学教育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革变化。例如,小学教学设施有了较大的提高,校舍也进行了修缮改造;小学师资也受到重视,给予一定学习机会,师资水平有了极大提高;教学器材的质量和数量得到提高,教风学风得到相应改善。但是由于小学教育存在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依然存在着一定问题,一些顽疾人就存在,需要逐渐去努力改变。

1.应试教育思想影响评判

我国传统的教育教学一直是以应是教育为主,虽然近年来强调素质教育,但是应是教育的影响依然存在,部分教育者还是以成绩为核心来评判学生的优良好坏。在填鸭式的应试教育的成绩评判系统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新创造力都受到了压制,从而形成了许多“书呆子”,只会读书,其他能力较弱,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均较弱,与社会当下所需要的创新人才和高素质综合人才的要求相悖。

2.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小学教育新课改进行过程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虽然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与新课改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小学教师队伍有部分人综合素质较低、缺乏教育责任感,无法与现代社会的教育需求相匹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部分:其一,传统应试教育思想与时代要求相悖。有部分教师始终以传统应试教育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较为落后。有个别教师为了提高学生成绩,通过体罚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都会造成学生身心不健康发展。其二,现代专业知识不够完备。小学教师常年工作在一线岗位,虽然有一定学习机会,但是由于工作性质较忙,相对来说,培训机会还是较少,小学教师利用现代化先进教学设备、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以及对小学生健康心理成长的引导方式都亟待改进。

3.家校联合亟待完善

小学生的教育教学不仅仅只是学校的一方面责任,应该是家庭和学校共同的责任。而大部分学校往往只注重校园内的教育教学,认为校园之外的生活和教育是与学校不相干的,因此导致了家校二者信息沟通的不对称。学校和家庭的沟通仅限于小学生出现重大问题,而平时二者的沟通很少,这也间接导致了学校对于小学生的教育教学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无法充分全面了解学生的动态和心理,使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无法真正体现出来,对于新课改的充分实施有一定阻碍作用。

二、当前小学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1.传统应试观念的转变

针对部分教师单纯以学习成绩好坏定论学生,对学生进行评判评价的弊端,作为教育者应当及时对此种传统应试教育观念进行转变。针对现行的新课改的要求,小学教育者应该制定更为适合现代社会的评价体系,应把全面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重要标准,培养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小学生。小学时期,因学生年龄较小,无法拥有完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此时作为教育者,更多的应该是帮助小学生形成基本的读写算技能、基础的文化知识和简单的社会经验。因此,学习成绩虽然可以作为其中一个指标,但是更多应该是注重学生的生活能力、学习习惯、社会实践等多方面的培养,使小学生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真正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2.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

部分小学教育者综合素质较低、缺乏教育责任感这一问题的解决,小学一线教育者应该随时更新现有的教育教学技能,多提供给一线教育者培训学习的机会,并提供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和手段,让教育者能够通过现代先进的理念和手段培养小学生优良的思维模式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同时在快乐的教育中获得学习的满足感和愉悦感。在广西部分地区,当地生活水平较低,教育条件有所制约,小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新鲜事物较少,其思想也较为落后,对于未来没有较大的理想,对于生活也缺乏较高的追求,而且留守儿童也较多,因此,小学教育者面对这一问题,更应该去学会与学生进行沟通,通过先进的教育手段和理念能迅速帮助困难学生解决学业上的难题。

3.家校联合教育的重视

小学教育教学,并非是学校单方面能够完成的,可以这样说,校园是第一战场,家庭则是第二战场,两个战场相互支持配合,才能获得胜利。学校应该形成一个畅通的与家庭沟通的桥梁,转变传统的被动形式,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联系。教育者应该充分利用座谈、家访等传统的`沟通形式,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和生活动态,为小学生制定合乎其个人个体发展的具体教学计划。同时也应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的网络社区,让学生家长与学校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学生。同时教育者还可利用朋友圈、微博等网络阵地,开发教育者个人的公众号,及时发布相关的教学信息,让家校两个战场真正联合,为学生学业保驾护航。

教育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在教育中身心获得健康全面发展,应当充分发挥小学教育教学的力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有着只管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解决当前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非常有必要。小学教育者需要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重视家校联合的作用,这是小学教育教学中问题解决的主要对策。

参考文献:

[1]吴久安.对小学教育管理的思考与探索.小学教育.2015(10).

[2]周焕新.浅谈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中国校外教育.2012(04).

[3]赵娜.浅析农村小学教育改革的问题与对策.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08).

浅谈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对策如下:

一、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办学条件落后。

学校的办学条件与校园文化等硬件设施方面有着密切关联。

根据数据显示,农村小学明显有办学经费不足、设施老化、师资团队缺乏等现状,而校园硬件设施老化会直接限制教学活动;由于经费的不足,与城市教育相比,许多教学质量无法满足,例如校园缺乏多媒体教室、计算机室等,而且在教师培养这一块也会面临问题。

诚然,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教育水平是密切相关的,若是学校缺乏对教师的定期培养计划,那其教学质量与理念也会逐步落后。根据调查表明,大部分农村小学教师不懂计算机网络的知识和操作,且单一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学水平的发展。

2.教师编制不足。

教师编制的不足是目前农村教育最常见的现状,而农村小学代课教师居多,教师团队缺乏稳定性。且农村小学存在一位教师教学多个学校的问题;农村条件艰苦,教师的待遇也不是很高,尽管也有素质较高的教师存在,但也很难安心工作,如此造成教师流失,代课老师增多的现象。

3.学校教学观念落后。

受到农村教学环境的限制,师资队伍有明显的老龄化、学历偏低、缺乏专业教师等现象[3]。目前农村的小学教师依靠普通的理论以及教育模式进行教学,缺乏系统化的教学手段,只依赖学校所学以及浅薄的经验支撑,教学思维并不前卫,存在局限性。

而近年来小学教师虽然学历均在大专之上但也并未达到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4.缺失校园文化。

目前农村小学教育有明显的缺乏校园文化建设的现象,受到办学条件的限制,不能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书籍,课外活动的拓展也近乎没有,只是一味的应试以及机械式的练题,此项因素严重制约了校园丰富的教学生活。

[摘要]本文根据西藏地区小学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的现状调查所得到的结果,分析了西藏地区小学教育信息化技术环境建设、小学教师对教育信息化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以及教育技术培训等有价值的资料、数据,并得出了相关结论,找出了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发展该地区的信息化教育提供有益对策。

[关键词]西藏自治区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分析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省市的政策支持及对口援助下,在西藏人民的努力下,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各类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西藏基础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该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机遇。本文在调查研究和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西藏地区基础教育教育技术可持续发展对策,以期加快西藏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一、调查问卷基本信息简介

本项调查在2009年7月至9月间进行。调查范围涉及拉萨、山南、日喀则、那曲、阿里等地区,共计79所小学,包括县级和乡级中心小学以及农牧区小学等;调查对象为小学任课教师。问卷实发350份,收回306份,其中有效问卷297份。问卷回收率达,有效率达。调查对象的教龄在5年以下的占年以上的占,教龄最长的为27年。调查对象中女教师占,学历主要以本科为主,80%为藏族。调查包括语文、藏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音乐、社会、体育等科目。

二、西藏自治区小学教育信息化的调查现状分析

本项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学校教育信息化技术建设;第二,教师对教育信息化技术的认识程度;第三,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第四,教育技术培训。

(一)学校教育信息化技术建设

在对于该问题的回答中,19%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的教育技术环境建设很好,51%认为一般,30%认为很差。在不同地区的比较中发现数据差别较大,那曲地区7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很差,而拉萨认为很差的不到30%。在学校需要添置哪些设备的调查中,33%的调查对象要求添置常用教具、幻灯投影;42%要求添置电脑和网络;23%要求建立多媒体教室、语音实验室;21%要求配置远程教育接收设备;另外还有9%要求提供足够的电力资源。调查表明,受经济、地理、交通等多种因素制约,西藏地区的学校教育技术硬件设施建设离现代化差距较大,教育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较为严重,尤其是农牧区的学校电力资源十分紧张,个别学校仅能勉强维持照明。

(二)教师对教育技术的认识程度

调查问卷的该部分设计了7道题。第1题是关于教育信息化技术在您教学中的作用,选A(提高教学质量)的占24%;选B(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的占19%;选C(培养信息技术应用技能,促进素质教育)的占32%;选D(缩短教学时间,减轻教师负担)的占10%。第2题在关于教育信息化技术在您教学中的作用回答中,67%的人选择作用很大,29%选择作用不太大。在不同年龄和教龄的数据比较中,差异很大。其中年龄分布在21—30岁、教龄在1—5年的调查对象认为作用很大的最多。在不同学科的比较中,思想政治、藏文、社会等学科教师中认为作用很大的不到20%,而英语、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师认为作用很大的接近50%。

从总体上看,西藏地区小学教师对教育信息化技术有了一定的认识和认同,且产生了一定的兴趣,这是很好的趋势,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

(1)对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认识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如在教学中的作用也多是仅仅因为减轻负担。

(2)不同学科间的差异很大,就藏文学科而言,藏文是自治区人民的母语,是最主要的科目之一,但就教育信息化技术在藏文教学中发挥作用没有得到广泛认同。

(3)由于资金等问题,影响了教育信息化技术活动的开展。

三、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

此方面的内容涉及4个题。

第1、2题是关于对教学设备的应用程度的叙述,对投影仪、计算机、网络等不了解的教师达50%以上。在不同类别的比较中,年龄超过30岁的教师掌握信息化技术的情况的比较差,不同学科相比较而言,语、数、外教师应用能力较强。第3、4题是关于制作教学课件的调查,55%的教师选不能自制课件,37%选择用PowerPoint自制课件,38%的教师不会用PowerPoint、Flash、Excel等软件。

从以上统计结果来看,教师在使用教学设备和教学软件、自制课件、使用网络教学等方面的能力较差,这说明需要加大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培训力度。在使用网络的目的方面,用于为教学服务的非常少,说明需要改变小学教师现代信息技术观念,不能只停留在低层次的应用上。

(四)关于教育信息化技术培训

该部分包括4个问题。第1题中65%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一般,23%认为不好。第2题93%的调查对象希望自己能够参加教育技术培训。第3题55%的教师回答学校没有安排过教育技术培训。第4题中只有34%的`被调查者参加过教育技术培训;在培训内容的调查中,44%的教师选择了教学理论,30%选择教学软件和教学媒体的使用;在培训效果的回答中,69%的教师回答是一般。

从以上分析结果看,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技术能力的自我评价不高,但他们有强烈的学习愿望。教师得到培训的机会较少并且培训效果一般。在培训内容方面,教师希望加强理论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笔者了解到,目前的培训课堂采用的培训方式大都是大班授课,培训氛围比较差,培训学员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对技术培训的计划、内容、方式、效果、考核等要进一步探索,以满足西藏自治区小学教师的需求,为自治区教育信息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西藏自治区小学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发展对策

西藏的教育信息化技术发展将会直接影响到西藏教育现代化的推进。今后一段时期内西藏自治区基础教育信息化技术发展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一)扩大资金筹集渠道,加大基础教育设施建设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西藏的教育事业,极大地改善了该地区教育落后的面貌。西藏自治区每年拨出大量经费支持教育信息化建设,已为各地的大部分小学建立了有线电视系统。但资金问题仍是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难题。教育部门实施的“校校通工程”,农牧区学校建设希望网校以及各教学点远程教育的设立都需要巨大的经费开支。仅靠国家专项拨款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多方面筹备资金。学校应广开筹资渠道,调动多方支援,吸引东部发达地区的帮助,同时积极吸引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建立对口支援关系。

(二)更新教育理念、发挥主观能动性

西藏地区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关键学校领导能够吸收学习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并在实践中将先进教育理念本土化,从而进一步带动一线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可以通过开展区内校际互动、东西部校际互动的方式,选派领导和教师互相考察学习,交流先进的办学思想、教学模式、现代化教育理念、管理制度。

(三)完善技术培训机制

西藏教育要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而建设师资队伍,必须走科学高效的培训之路。在教育信息化技术能力培训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统筹安排培训计划,扩大受培训教师的比例。

2、在培训内容方面,做到因人因地和因学科而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不同年龄、不同需求、不同地区、不同学科的教师量身定制培训方案。照顾年龄偏大的藏族教师,增强学员的信心。学科方面,可面向藏文教师开设培训班,培训计算机基础知识、藏文输入法、藏文软件资源的开发等内容。在不同需求方面,可提供弹性的培训课程,如开设各种不同内容的培训班供教师选择。

3、在培训方式方面,可以组织学员听报告、看视频资料,实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刘秀菊.谈教育信息化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教育学刊,2009.

[2]薛若雯.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学习方式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24).

[3]王珠珠等.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报告(下)[J].中国电化教育,2005(11).

小学体操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

相信每个学校都有单杠、双杠这些器材,我们也有体育课,但老师从没有教学生使用这些器材,很多学校这些器材都只是摆设。

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突出学生应能够完成一两套技巧或器材体操动作,但体育老师在课堂上几乎没有履行过,原因是安全第一,学校不允许伤害事故的发生,教师更怕在体育课上出现伤害事故,再加上学校一味的追求升学率,更别谈体育教育了。所以体操教学在中学几乎是瘫痪的,有的学校甚至为了安全起见,把原来的单杠双杠撤除了,跳箱更是在保管室积了灰。

由于体操动作难度偏大,对场地器材的要求高,危险性大,很多学校怕出安全事故基本不开体操课。现在学生在学校发生伤害事故后家长的问责和索赔意识增强,所以很多学校对体育课不做过多要求,只要学生出出汗得到锻炼就好了,淡化了教材大纲的要求。

而且现在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不高,肌肉力量,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是体操教学的基础,现在的学生每天课业很满,作业很多,每天锻炼时间不可能达到一小时,学生也不愿意动,老师常年不教学,体操专业技术也退化,老师也不会不敢教。

所以,为了缓解现状,体操教学最好要加大基本功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体育课上,可有意识的增加柔韧性,协调性的练习,如压肩压腿,收腹跳以及各种徒手操,还有力量训练比如单双脚跳,俯卧撑引体向上等。然后消除学生对体操的恐惧心理,老师要标准示范,也要重视保护和帮助,加强安全措施,教师还要加强自身体操动作练习,提高教学水平,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体育教学的现状和对策应用措施硕士论文

第1篇:论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对自己所学习的知识感兴趣了,他们才愿意积极地投入学习中,认真地听教师的讲解,学好知识。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根据初中生的发展需要开展教学,这也是教学质量提升的一种途径。

一、做好课堂导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如果在一上课的时候,讲课方式就毫无激情,只会照本宣科,缺乏新意,那么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必然也会觉得教师的教学单调乏味,提不起学习兴趣,这样后面的教学也很难顺利开展。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首先需要做好课堂导入,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教学的方式是有意思的,这样也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兴趣。

在进行课堂导入的时候,教师可以尝试创设一些有趣的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上,教师可能在刚刚上课的时候,采取的热身运动,一般都是慢跑或者是原地活动等,这些活动学生可能在第一次接触的时候,还会觉得有趣,但是时间一长,学生的兴趣可能就会逐渐消失。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善于创新,如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进行课前导入,在学习篮球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表演花式篮球,激发他们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入他们童年时喜欢玩的一些游戏到体育课堂上,如踢毽子、跳皮筋等,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优化练习设计,突出多样化和趣味性

在体育课堂上,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并不能完全依赖教师的讲解,教师的讲解只是帮助学生掌握方法和技巧,学生所获取的知识,主要还是来自学生的练习,只有通过反复的练习,学生才能真正将教师所教的知识变成自己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但是,在体育课堂上,不少教师所采取的练习方式都较为机械,比如说练习项目以考试的要求为准,很少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这种练习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较为被动,不利于他们兴趣的培养。

基于这样的原因,笔者认为在进行体育练习的时候,应当优化设计,可以采取多种练习方式,尽可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使学生感受到练习的趣味性。如,教师可以在练习的时候,引入一些小游戏或者是设置一些小比赛,如在进行篮球训练的时候,教师可以将班上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互相比赛竞争,这样能使学生更快地掌握知识,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采用激励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世界上难以找出两片相同的树叶,在一个班级里也难以找到两个相同的学生,由于生活经历和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身体素质等也有着较大的差别。比如,有的学生十分热衷于体育学习,有的学生则较为反感体育学习,还有的学生身体素质好,体育学习能力强,而有的学生身体素质比较差,体育接受能力也比较弱。

由于这样的一些情况,不少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缺乏兴趣,不愿意学习体育知识。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学会鼓励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班上的学生,如班级里某一位同学在训练的过程中取得了进步,教师应当及时提出表扬,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学生都希望得到他人肯定,这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更加强烈,兴趣也能得到较好的激发。所以说,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学会对学生激励,引导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

四、采取多种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他们的求知欲旺盛,好奇心也比较重,渴望接触新鲜事物。在教学时,教师如果长期只采用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可能很快就会对学习产生一种厌烦的情绪,认为教师的教学枯燥无趣。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体育知识的时候,教师也要学会不断地创新,在课堂上不能被自己的思想所束缚,而是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自主学习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在课堂上通过多种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能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趣味性,认识到体育学习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教学中。

总之,体育对于学生的一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体育观,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第2篇:浅谈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和对策

体育课程是中学阶段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增加学生体育锻炼,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方式。初中学生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对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当前中学体育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学内容单调重复,教学设备严重不足等,严重限制了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成为阻碍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最大制约因素。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需要对当前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和思考,并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从而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保证体育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进而实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标。笔者结合当前的教学现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1.学校和学生对体育课程不够重视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往往片面地追求学生的高分数和升学率,要求学生和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分数上,将教学重点放在文化知识的教学上,忽视了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受到家庭和学校的双重压力,他们不得不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文化课程的学习上,他们不重视体育课程是因为体育课程在中高考中不占份额,对升学没有直接的影响,

他们更愿意将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文化知识。

2.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式传统落后

在当前的中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基本都是教师在教学一些简单的田径项目和各种体操,学生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另外,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使原本就枯燥乏味的体育教学,更让学生难以接受,这种传统的体育教学,严重打击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体育课时较少,教材老套,脱离学生的实际

新课改要求体育课时一星期有4~5节,但实际分配下来的体育课时基本都是一节或者两节,体育课程安排课时少,是限制学生体育锻炼的一个重要因素。再加上传统的体育教材较为陈旧,而且几乎所有的技术都是一种方法和理论指导,缺乏技术的主要特征与关键的技术分析,远离实际,年级跨度大,教材容量太大,学生在上课时每个项目都要学一点。不仅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还会对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培养产生消极的影响。

二、体育教学现状的应对策略

1.加强对体育课程的重视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任务,学校必须加强对体育科学的重视,将体育课程放在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通过增加体育课时,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体育锻炼。学校要将重点放在更新体育教材,完善体育设施上,给学生提供一个体育锻炼的良好平台,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使学生意识到体育锻炼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另外,学校要注意增加体育课时,给学生足够的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使学生通过体育锻炼缓解学习压力,放松身心,从而更好地进行文化课程的学习。

2.丰富教学内容,让体育教学焕发新的活力

教学内容的单一是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丰富教学内容,增加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已经成为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必然之举。体育教师要将丰富多彩的体育内容引入体育课程中,如篮球、排球、羽毛球等等,这些活动都是学生最为热衷的活动,将这些体育项目带到体育教学中,让体育课程更加丰富多彩,更

好地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加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内容,让体育教学形式更加灵活多样,促进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培养,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

3.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中,教师往往以完成当堂教学任务为目标,简单给学生讲解,然后让学生自由练习。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忽视学生运动积极性的提高,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要积极创新体育教学方式,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出发,充分调动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如游戏教学法,将游戏与体育教学结合起来,通过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另外,教师可以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比赛,如篮球赛、拔河比赛、乒乓球赛等等,使学生在活动中形成体育锻炼的兴趣,从而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加强对体育课程的重视,完善体育设施,对体育教学方式进行创新,重点培养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3篇:新课改理念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贯彻落实到初中体育教学中,不仅有助于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上,学生在体育课上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带领来完成相应的任务,还有些教师就采用“放羊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自由活动,这对于缺乏一定自律性的学生是十分不可取的。要改变体育课堂上的这种教学现状,教师就要遵循课程改革的新理念,采用恰当有效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进而增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促进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

一、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因材施教是在教学中教师都十分倡导的教学原则,这对于学生的个性与能力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如果教师让学生进行统一的训练,有些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可以轻松地完成这些体育训练任务,但是对于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要全部完成这些任务就会显得吃力,而且,同样的训练任务也不利于其他学生进一步的提高与发展。因此,教师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进行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进行体育课的教学时,教师要针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情况对其进行恰当的训练与指导,从而在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勇气与能力。对于身体素质较好、学习能力也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启发点拨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就可以采取亲身示范、详细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并在学生实践锻炼中给予相应的指导,尽量避免不规范的动作出现,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进步,在运动的过程中体会到乐趣。并且,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的运动情况设计不同的体育运动目标,让学生不会感觉到巨大的压力,使其在轻松而愉悦的心理状态下进行锻炼。

二、鼓励参与,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课堂的主角是学生,学生只有自己参与体育运动,他们才能真正体会到体育运动的价值与乐趣。体育也不同于一般的课程,其更关注学生的参与体验,在语文、数学科目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直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消化便能学会这些内容,但是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则要在体育运动中不断地尝试实践,他们才能感受到体育运动的趣味,才能真正地成为课堂中的主人。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参与、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体育课上可以积极参与锻炼,真正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例如,在进行篮球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在概括讲解了篮球运动的基本注意事项后让学生直接进行篮球运动,为了增强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篮球比赛。在比赛的过程中,学生会出现一些不规范的动作,或者会采取不太恰当的方式进行合作,针对这些现象,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进行总结,在总结这些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学生就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有助于学生改正缺点、弥补不足。这样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让学生认识到了参与体育运动的意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

三、寓教于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寓教于乐是体育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身体与心理都处于发展期,通过采用有趣的体育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更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且在室外进行的体育课更有助于学生思维与身体的发展,从而真正地实现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充分地利用学生好玩的特点,为其设计相应的体育游戏。例如,在进行跑步训练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接力跑的形式进行活动,每个小组的成员依次接力跑,最后计算小组的总用时。这样的游戏方式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学生,使学生都积极地参与游戏,还可以让学生在跑步的同时得到身体的锻炼和心理的释放。并且,学生竭尽全力地奔跑也有助于压力的释放,接力形式的运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对于学生良好素质的养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下,体育教师要与时俱进,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在体育教学中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寓教于乐,从而真正地实现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良好发展,为其今后的全面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4篇: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健康、独立人格的重要时期。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所提出的理念中就包括提高学生的心理教育,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这一目标,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体育,是初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体育课程的开展主要是以实践的形式存在,学生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不仅能锻炼自己的身体素质,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充分观察、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对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将正常的课程教学与锻炼学生心理素质这两个方面有机结合呢?值得重点关注与探讨。

一、初中生心理素质现状以及加强心理素质锻炼的重要性

在提出有效的对策之前,教师首先要明确目前初中生的心理素质,以及通过体育教学来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1.初中生心理素质现状

心理素质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由于学生处于初中这一阶段,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而且在这一时期学生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学习压力、外界新鲜事物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目前,初中生存在的不健康心理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抑郁心理,就是初中生无法应付外界的压力而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其次是逆反心理,初中生对外界存在抗拒心理,无论是对教师的教育还是家长的劝解都采取不理睬的态度;最后是封闭心理,常常表现为不爱与人讲话,封闭自我,对于初中生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以上都较为典型,当然也存在其他方面。

2.通过体育教学来加强学生心理素质锻炼的重要性

体育课程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各项体育活动来锻炼学生的相关素质,因此,在体育课程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将这两个面有机结合,不仅是符合新课程改革对初中体育的教学要求,而且在体育活动的帮助下,将学生聚集在一起,并且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

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1.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遵

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以此来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首先,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学生的兴趣、身体素质等各方面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充实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通过体育活动来展示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其次,教师可以改变教学模式,如利用小组合作方式,将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组,利用竞赛的机制来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健康的心理。

2.激励教育,锻炼学生心理素质

初中生的综合能力较差,心理素质不高,难以较快地融入不同的环境中,这一特点会阻碍初中生的进步与发展。为了有效改善这一现象,体育教师有必要在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中采取激励教育法,对学生的意志和心理素质进行磨炼,以此来达到加强的作用。具体来讲,比如在进行800米的长跑训练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定时间,对于在规定时间内跑完的学生并且成绩前列或者是进步最大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对于没有在规定时间完成的学生予以相应的惩罚,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3.营造比赛氛围,磨炼学生意志

心理素质在很多方面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比如说奥运健将在比赛的时候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即使有再完善的技能也是无法得以正常地发挥,同时,假若初中生在考试过程中心理素质不佳,则所得到的结果也是不尽如人意的,因此,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十分关键的。在体育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比赛的氛围,通过激烈的比赛,让学生置身于此来磨炼自己的意志,以此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

通过体育教学来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是新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学的要求,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5篇:浅谈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

运动损伤是指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损伤。体育学习主要是以身体活动为主,以理论知识学习为辅,体育锻炼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加人的精神活力,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动作操作不当或是负荷太大而造成的身体损伤,为课堂教学带来负面影响,有碍体育运动的开展及普及。

一、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产生的主要原因

1.直接原因

运动损伤的直接原因有:思想上不重视;缺乏合理的准备活动;技术上的错误;运动负荷较大;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良;组织方法不当;运动粗野或违反规则;场地设备的缺点;等等。

2.诱因

一是学生对运动损伤认识不足,在课堂上看到一些安全隐患会认为“自己不会在此出现损伤”的学生出现身体损伤的可能性很高,此外,有的学生忽视动作的规范性和身体的承受能力,擅自增加运动强度,极易造成运动损伤;二是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学生在进行一些活动时没有控制好重心的位置,使身体与机械或器材发生碰撞,造成损伤;三是运动量过大,大学生身体素质差,若教师安排的体育运动负荷量大,就极易造成损伤;四是动作不规范或动作粗野,有的学生故意损伤他人,缺少道德教育,这是体育课上容易造成损伤的一个原因;五是天气恶劣,冻伤,中暑以及光线不良也容易造成损伤。

二、预防运动损伤的原则及措施

1.正确认识体育运动

高职院校开展体育教学要做好体育运动损伤预防工作。现在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课上出现运动损伤,一方面是因为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另一方面是一些主客观因素相互交织。因此在高职院校,教师除了在课上教授学生预防运动损伤的内容,还要拓展其他的宣传渠道,为学生和一些教职员工传授保护措施,避免运动损伤出现。

2.合理安排教学量及运动负荷量

在体育课上,学生运动量过大就会造成运动损伤,适当的运动量既能锻炼身体,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和项目要求,合理安排运动量,循序渐进,切忌急于求成。

3.重视运动前的准备活动

在进行热身运动前要进行以下三方面的准备:一是根据体育项目合理安排热身运动的动作和运动时间;二是学生仔细检查自己的身体状况,了解是否能进行该体育活动;三是天气情况,天气恶劣不适合进行户外运动,需要安排室内运动等。在进行热身运动时要注意易受伤部位的运动,增加拉伸运动,提高肌肉的弹性,避免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出现肌肉拉伤等情况。

4.深入了解学生情况

教师在课上除了教授学生项目运动要领,还要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身体情况,对“吃不消”的学生要求低一点,休息时间多一点;对身体素质好的学生要求高一点,充分发挥其身体优势。此外,活动量还与上课时间有关,上下午的最后一节课运动量要降低,因为学生处于空腹状态,剧烈运动容易出现体力不支、昏迷等情况。

5.加强自我保健意识,排除心理障碍

在体育课上,体育运动场所器材数量多,容易出现碰伤等,教师要会紧急处理伤口,学生还应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生对不同的体育项目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恐惧,教师对此类学生要进行开导,安抚学生,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

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对运动损伤要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处理,用科学的办法进行预防。笔者提出增加学生自我保护意识、重视热身运动和合理安排运动量等措施,旨在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好地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新课程下体操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体操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传输技术和知识,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体操教学方法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是从当前体操教学现状来看,在教学环境、师资力量和教学方法的影响下,导致新课程标准体系下体操教学受到了很大阻力。本文主要对体育新课程标准下体操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并利用调查法、分析法等对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教学状况进行了分析,结合体操教学情况,针对性提出了一些措施,希望可以给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借鉴,促进我国体操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体育;体操教学

体操是体育新课程标准体系下确定的重点课程,在中小学锻炼中占据较大比重,已经成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必修课程,在各个阶段教学中都得到了发展。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导致小学体育课程中的体操教学出现了很多问题,影响了新课程标准的推广和实施,给中小学提以教学质量产生了很大影响。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选择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主要选取我国不同地区的20个城市中的学校为对象,在每所城市中确定出五所小学、初中和高中,为了体现样本随机性,可以将每所城市中的小学、初中和高中罗列出来,以及抽取研究对象,提高研究数据的精确性。完成样本选取后,对选取学校中的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二)确定研究方法

第一,采用访谈法调查[1]。在本次调查研究中,主要对新课程标准中一些专家和教育局及教研室中的各位领导及专家进行了调查,掌握新课程标准体系下实施教学改革的重点资料,然后结合课题研究需求,及时对资料进行了分析和筛选。第二,问卷调查法[2]。首先,根据收集的新课程标准下教育改革资料,设计并完善问卷调查。同时结合问卷内容,详细调查了各位专家,要求各位专家对实验性进行了填写和修改,经过反复探索,最终在保证效率和问卷可信度基础上,设置了三十个开放问题的调查。第三,发放并回收问卷。为了提高问卷调查效果,保证问卷前填写质量,本次主要利用各种渠道,分批交给可信度高的权威体育教师和教育局体卫科人员负责问卷发放和回收,总共发放320份问卷,回收280份,有效问卷270份(小学70份,初中92份,高中108份)。

二、分析调查问卷结果

(一)体育教师对体育新课程标准体系下体操教学目标的认识

第一,体育教师对体操教学价值的分析。从收集的调查问卷结果来看,很多体育教学者认为体操教学价值在增强学生体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意志品质等方面具有很大作用,但是体操教学对学生美育功能和愉悦身心的价值较低,不符合新课程标准下体操教学需求。第二,体育教师对运动技能领域中体操知识的认识。经过对近几年学习评价分析可知,很多体育教师对新课程已经形成了一定认识,但是部分体育教学存在严重的迎合心理,对学生成长有帮助的知识和内容不断被教师删减,不能发挥体育教学内容的作用[3]。第三,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执行的认识。从调查问卷结果来看,部分教师认为新课程标准体系下体育教学内容没有对自己产生影响,由此可见,学校并没有将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作为重点内容,形式主义较强烈。另外一部分教师能加强新课程教学的认识,没有认真贯彻并执行新课程教学改革,导致新课程标准下体操教学难以落实,影响了体操教学的实施。

(二)影响新课程标准体系下体操教学实施的因素

第一,学校重视度不够[4]。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很多学校教学时,片面追求升学率,侧重于学生智力发育的培养,教学进展受到了很大影响。在社会力量的作用下,虽然教学现状得到了改变,但是持续时间较短。体育教学是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但是由于领导人员没有引起重视,导致体育教学停滞不前,影响了体操教学质量。

第二,教师业务水平和专业修养。教师是教学的主要指导者,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每位体育教师都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素养,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促进体操教学的顺利进展。但是从实际教学状况来看,很多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都不强,尤其是小学体育教师,很多都是低学历人员,没有受到专业的体操训练,不能结合教学需求灵活改变方,理论知识水平较低下。部分体育人员虽然是体育专业毕业,但是进入教学后,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没有坚持体操训练,导致基本工作纲领呈现消退状况,不能很好的给学生进行体操教学,没有满足体操教学需求。

第三,体操场地器材和设施。体操场地器材是促进学生学习和了解体操操作性的基础,也是教师和学生间进行沟通交流的桥梁。完善的体操设备,不仅可以减少体操教学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也能促进体操教学的实施,带给学生独特的教学体验,激发了学生学习体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体制改革已经进展了很长时间,在教学中也取得了很多成效,部分学校也购买了一定的体操设备,但是由于体育经费较短缺,导致很多学校的体育器材都比较简陋。从调查结果来看,河南某中小学体操场地较少,质量和数量都不能符合国家体操教学需求。

第四,体操教学因素。中小学体操教学体系主要进展体操教学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但是目前学校体育改革已经满足新课程要求,必须及时对其进行改造。此外,由于学段不同,制定的体操教学计划也会发生较大变化,但是目前很多教师依然使用传统方式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更改现象较严重,不能保证体操教学的顺利进展,影响了教学质量。

第五,学生学习兴趣不强。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更好的完善学习。但是体操教学与其他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上存在很大差异,绝大多数教学下都是看似优美,但学习起来较困难,不能提升学生的体操技能,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严重时还会出现逃课旷课问题。

第六,新课程标准课程评价体系。从实际调查可知,新课程标准课程评价操作起来难度较大。传统教学中主要根据体育和健康教学评价进行终结性评价,采用的方法都是一些标准化测试,此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简单,但是与新课程标准课程体系中构建学生体能、知识和技能、学习态度、情感表达和合作精神等相背离[5],不容易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

三、促进体操教学顺利开展的方法

(一)提高学校领导的重视

学校领导人员是管理学校的主要人员,只有领导中思想上认识到体操教学的意义,提高重视性,才能安排好体操课程,满足学生体操学习需求。同时领导人员的重视,还可以让教师认识到体操教学的重要性,强化师生安全意识,积极管理好体育场地器材应用,认真进行维护和管理,让体操课程在学校中顺利安全的进展,提高体操教学质量,培养优秀的体操学生。

(二)加强教师培训和考核,提高教师水平

教师是学生学习体操的主要指导者,为了促进体操教学的顺利实施,首先,加强教师的专业技能和体操理论知识考核,优化师资力量,更好的适应改革学段的体育教学。其次,加强教师培训,定期举办教师培训班,及时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选择更适合学生的方法进行教学。此外,还要合理安排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核,让教师保持不断学习的心态,促进教育教学的顺利实施。

(三)完善学校的体操教学经费和场地

体操教学场地和经费是保证体操教学顺利进展的前提。因此相关部门必须结合教学需求,规定好体育教学中教育经费的比例,强化体操教学经费投入,保证教学过程顺利进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此外上级部门还要与学校领导联合,给教师提供完善的硬件设施,结合体操教学人数和特点,创造出适合教学的场地和设施满足教学需求。此外,还要加强教学宣传,让学生体会到体操对自己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教学体系评价,给学生创造积极的体操学习氛围,初级体育教学的进展。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体育新课程标准下体操教学现状进行研究,主要利用座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了各学段体操教学的开展现状,并结合实际教学特点,针对性提出了一些措施。体操教学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任何细小的教学疏忽都会对教学的进展造成影响,所以新课程标准体系下,必须改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促进体操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国友,朱祥凤.百色市中学体操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16,(01).

[2]英若若,周义群.中学体操教学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海南大学学报,2011,(08).

[3]李文艳.对北京市农村中学体操教学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13,(03).

[4]李金梅,张军.关于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思考[J].体育科学,2015,(01).

[5]罗达勇.对浙江省中学体操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J].2011,(05).

如果你的孩子,确实想学体操运动这一个项目。你必须作为,加正规的,体操训练基地,去报名,参加训练。如果你能进国家体操训练中心。那就更好了。将来,有机会参加国际大赛,拿着好的名次退役后国家养着。

电子支付的现状与对策毕业论文

群雄逐鹿电子支付市场.pdf电子支付行业应用前景探析.pdf要的话发给你

一、电子支付国内外应用现状在国外,传统的纸制支付工具正逐步被电子化的支付方式取代。其中,美国2003年在迅猛增长的借记卡带动下,电子支付手段数量首次超过了支票支付方式,成为第一大支付方式。在我国,电子支付产业也进入快速增长时期。据艾瑞市场咨询发布的《2006年中国网上支付研究报告》显示,从2007年开始,中国电子支付产业进入成长期,到2008年整体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到2010年则将高达28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60%。就目前来讲,现金的大量使用、支票多用于对公业务、储蓄消费占统治地位,这些特征基本构成中国支付文化的现状。阻碍中国用户使用电子支付手段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对安全性表示怀疑;支付受理环境较差。根据《2006电子支付产业调查报告》显示,在选择电子支付考虑的诸多因素中,%的用户首选安全。可见,安全性成为制约电子支付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构筑安全保障体制,加强安全风险控制,化解非法交易对电子支付的威胁对于电子支付产业发展的尤为重要。

。。。。虽然我没回答,不过我认为其他人也在说废话,lz可考虑分给我。。

(共三个案例,任选一个案例写作) 1. 请先阅读以下材料: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进入千家万户,从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网上证券交易,到交水电费、手机费等这些网上金融活动,有些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正是因为我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所以网络安全也就越来越重要。 目前,由于网络盗窃案件时有发生,网络银行的安全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些人利用木马病毒和“钓鱼”网站,获取了用户的密码和个人资料,由于涉及到每个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网络银行的安全性一直是媒体和广大用户非常关心的焦点问题。网络盗窃的特点是不仅涉及金额高,影响广泛,而且很重要的是被盗用户还办理了建行提供的数字证书,就必然引发了人们更多的质疑甚至恐慌——网上支付太不安全了!数字证书也不管用了!出事后倒霉的只能是用户自己! 2006年7、8月,国内发生了多起网银账户被盗事件,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还有一些受害者专门成立了“工行网银集体受害者联盟”,有些媒体的记者还发现网络上到处充斥着办理银行卡、盗取网银的技术,甚至是贩卖制造银行卡设备的帖子。在2007年的“两会”上,网上银行的安全性也引起了全国人大代表的关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行长赵鹏表示,如果客户操作无误,而是由于黑客攻击等造成账户损失,应该由银行承担责任。全国人大代表杨新人也认为,发生客户网上被盗事件,如果是由客户的不当操作引起的,应该由客户负责,如果是由于银行管理不善造成的则应由银行来负责。 请结合上述材料,撰文详细论述: (1)一旦人们遇到网络盗窃的情况该如何解决? (2)作为运营机构的银行或者网上支付平台将承担怎样的责任? 字数2000~3000字。 2. 请先阅读以下材料: 涉及金额16余万元,上海发生过的最大的网络盗窃案——“3�6�110”特大盗窃案日前告破。在上海市警方缜密侦查和云南警方的大力协助下,犯罪嫌疑人白某和葛某在云南昆明落网。 蔡先生是上海一家美资软件公司的总经理,在上海工作多年。2005年,建行的客户经理推荐他办理了一张白金理财卡。在IT行业工作的蔡中对网络非常熟悉,早在建行刚开始有网上银行业务的时候就在使用了,后来蔡先生成了签约客户,再后来又办理了数字证书,之后他就经常通过网上银行购物、缴费、转账。 2007年3月10日,蔡先生上网查看自己银证通账户情况。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原本16余万元的账户资金只剩下元,蔡先生赶紧登录建行网上银行,但是连续出错,无法查询。通过拨打客服电话查询,卡内钱款果然被人转走了。两个账户共计被转走元(含转账手续费)。 当天,蔡先生向卢湾分局报案,卢湾警方接报后,迅速成立专案组,展开案件侦查工作。在分析案情和银行反馈信息并向被害人了解上网情况后,侦查员进行了综合判断,认为被害人的电脑极有可能被黑客侵入,从而导致账号内存款被盗。侦查员通过查询银行转账记录,查出被盗资金全部转入一个开户在云南昆明的建设银行活期账户内,并已被人取走。警方迅速派员赶往云南昆明开展侦查工作,在云南警方的大力协助下,侦查员查明犯罪嫌疑人的大致身份,以及实施网上盗窃的地点。2007年3月28日晚上,专案组在云南警方的配合下,顺利抓获犯罪嫌疑人白某和葛某,并查获了作案用的电脑和部分赃物。 经查,犯罪嫌疑人在网上利用发照片之际,将携带木马程序的病毒植入被害人的电脑,获取被害人的银行账号、密码和认证信息,随后盗取被害人银行账户里的人民币。 请结合上述材料,撰文详细论述: (1)究竟应如何看待网上支付?它到底是否是安全的? (2)从技术的角度分析网上支付用户的权益是否能得到保护? 字数2000~3000字。 3. 请先阅读以下材料: 目前我国用户在使用网上支付、电子银行时可能遇到的这种维权中的尴尬主要有:(1)用户在使用网上支付遭受意外损失后,按照一般的民事纠纷举证原则:“谁主张、谁举证”,由于用户很难证明银行方面的计算机系统存在安全缺陷,导致用户在提起的相关诉讼中难以胜诉;(2)用户在使用网上支付遭受意外损失后,如针对银行方面提起要求赔偿的诉讼,法院往往会等待相关刑事案件破获的结果以判断银行方面是否存在过失,而网络案件存在身份确定难、取证难等难题,一旦相关刑事案件无法取得有效进展,用户的民事权益也就难以得到法院的支持;(3)目前我国乃至全球的计算机信息安全环境都不是很理想,导致用户面临较高的信息安全风险。在防不胜防的“网络钓鱼”面前,虽然用户“中招”被认定为用户自己的过失,但在相应的事件中银行方面应承担什么样的义务与责任却是我国法律规定目前的不足之处。尤其是一旦发生了这样的群体事件,银行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和态度予以应对,是否需要在第一时间以什么方式告知受害人账户的变化、是否应及时通知其他人风险的存在、是否应对网站采取防伪手段、是否应及时侦测是否存在自己网站的冒牌货并采取措施,等等。而根据目前的法律规定,《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的第45条,银行只是有“帮助查找原因、尽量挽回损失”的义务。 请结合上述材料,撰文详细论述: (1)你同意上面资料中所提到的用户在使用网络银行中所遇到的尴尬么?阐述你的观点。 (2)请从法律的角度,阐述如何明确银行和第三方服务机构在各种情况下的义务与法律责任,以及法律应该给予网络银行用户何种保障,以解决这一弱势群体在遇到侵权事件发生时所遇到的尴尬。

阅读现状与研究对策论文

小学语文授课时的限制和学生个性特点的限制,及地域差异不同,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课上朗读时间少,拼音教学时间太短,学生不会。学生书写差,笔画笔顺不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差,学生之间的能力参差不齐。可以利用小组教学,学生之间共同进步,给学生交流合作的机会。可以利用活动课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可以教给学生阅读作文的方法,提高读写能力。适当延长学生的拼音教学时间。如果一年级学不会,很多孩子不会拼音。教给学生规范的笔画,笔顺知识,学会正确地书写汉字。注重课外阅读,加强积累。课上注意朗读训练,还语文课堂朗朗书声。

复旦大学日前推出的《上海大学生发展报告》对当代大学生阅读习惯进行了一次调研,结果显示经常阅读人文社会科学典籍和学术类著作期刊的大学生不足三成,大多数学生课外阅读只是为了休闲消遣。有关专家表示,除了学生自身偷懒外,整个社会的阅读风气和学校教学上的忽视也是改变大学生阅读习惯的原因。【调查】学专业不爱看专业书籍该报告指出,现代社会发达的传播条件使大学生的阅读面扩大,但非学术类阅读占的比例升高;相比之下学术类阅读显得单薄,专业期刊与外文文献阅读更是稀少。调查显示,经常阅读本专业经典著作、人文社会科学典籍、专业学术期刊、外文学术文献的学生比例分别为%、%、%、%。而经常或偶尔阅读通俗文学读物、时尚报刊、外文报刊的比例则高达%、%、%。华师大外语学院三年级学生小张表示,学语言的学生去读人文或语言专业书籍没什么价值,学语言就是为了应用。上师大生物系学生小冯认为,“专业学术读物太过枯燥,看专业教材就够呛了,课外再读专业期刊简直是自我折磨,至多是写毕业论文时我才会去看专业书籍。”调查还显示,医科类学生的阅读率是各专业中最低的,仅有23%的学生课外阅读学术读物。复旦大学医学院学生小沈表示,读医科的学生课业负担很重,各门医学知识均要熟记于心,他们无暇再去读什么人文或学术经典。【分析】受社会阅读影响是主因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张汝伦不无遗憾地告诉记者,大学生不爱读自己的专业书籍,却热衷读小说、休闲报刊读物的现象,其实主要还是受到整个社会阅读风气的影响。他直言,现在社会上大多数人都把阅读当作消遣娱乐,甚至有不少专家、学者在媒体上给读者开的阅读书单里面,也尽是武侠等通俗小说,“大学生在这样的大环境影响下,又有几个能静下心来读一些严肃的书籍?”同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生导师张大陆教授则告诉记者,“不要说本科生了,硕士生能潜心看看书的也屈指可数。”张教授在面试几位报考博士学位的硕士生时,叫他们说几个世界权威的学术期刊、学术会议的名字,居然鲜有能对答如流者。而他发现这与学校教学上的忽视有关,很多老师在指导学生时也往往关心实用技术,轻视对理论、学术的指导,不提供教材外的参考书目,或者提供参考书只流于形式。【建议】提升兴趣开放资源张汝伦教授在复旦给学生开读书讲座时多次说:“千万不要放弃阅读人类文明几千年留存下来的宝贵精华,否则真的是人生一大损失。”他认为,大学生阅读不应功利和贪图消遣,而应加大对人文学科和本专业经典著作的涉猎;学校也可以通过组织书友会和阅读讲座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品位,增加积累。张大陆教授也指出,由于学科理论的最新发展反映到课本上,至少要有两三年时间,因此除了学习教科书知识外,对于理工科、医科等专业学生来讲,多看外文学术著作和刊物是必须的。他建议,各高校的外文学术图书馆不该仅允许研究生进入,也应该向本科生全面开放,以提供更多的阅读资源。此外,通过要求学生在看参考书后写读后感、综述类的文章,并且把参考读物的知识反映在专业课考试内容上,不失为促进学生扩大学术类读物阅读量的好方法。

初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论文关键词:初中 语文 名著阅读困境与对策论文摘 要:阅读名著,是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提升自身修养和人格魅力的重要途径,也是 语文 教学的重要内容。结合初中 语文 文学名著阅读的现状,积极探索初中 语文 名著阅读的教学方式和有效途径。 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个人 语文 素养的高低。初中 语文 作为基础 语文 教育,其最核心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让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开拓视野,提高文学欣赏能力,陶冶情操,进而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完善的人格。但是从当前初中 语文 的阅读教学情况上看,阅读教学效率较低,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和意愿也不是很突出。而在大众文化的冲击下,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语境对传统 语文 教育尤其是阅读教学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语文 教师应该担负起教师的光荣使命和职责,要勇敢地面对这一挑战,并勇敢地承担起传承优秀文化、建构学生人格、培养 语文 素养的人文教育重任。而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是让学生吸取人类思想精髓和民族文化精华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文学名著,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完成 语文 教育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下面,笔者对当前初中名著阅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困境 文学名著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积淀,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阅读文学名著是初中生学习 语文 的必要环节,是学生提高文学素养和人格魅力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初中生的文学名著阅读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在教学上还存在一些困难。 1.重视程度不足,阅读量不够。意识是思想的先导。人们只有在意识的指引下,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但是当前的文学名著阅读教学存在这样的状况,即教师重视程度不足,学生阅读量不够。这是当前初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初中生的名著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影响到了初中 语文 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的质量,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毕竟,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文学名著阅读并没有成为考试的重点,课文对文学名著的收录只是一些章节和片段,无论是量还是度,都是不够的。而教师的重视程度不足,就使得文学名著阅读教学变得无足轻重,部分教师甚至都忽略掉了文学名著阅读的教学,而只是以课本的文本阅读教学为主。 2.阅读能力有限,理解模式化。阅读是为了扩充视野,增长知识,提高个人的素养。初中生的文学名著阅读也是如此,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 语文 综合知识和文学素养。但是,前提是学生的阅读理解必须透彻,必须能够正确把握文本的内涵,必须能够吸取其中的文学和文化精神的内涵,否则阅读就不会起到任何效果。同时,在阅读理解的问题上,初中生也必须具有个性化的理解,必须要经过个人经验的建构,这样才能够将人类的文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转化为自身的知识。但是,当前的初中生在阅读文学名著时,其理解能力和理解方式都是模式化的,都是机械地、被动地接受教师或者他人的'观点,这必然会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产生消极影响。 二、解决的对策 针对这些问题,初中 语文 教师在进行文学名著阅读教学时,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笔者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提出以下对策: 1.教师转变角色,将名著阅读教学常态化。我们知道,初中生的学习任务是比较繁重的,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生很难有专门的时间来阅读文学名著,教师也不可能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用于文学名著的阅读教学。毕竟,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累,有大量的文学名著,在初中教育阶段,教师不可能进行大量的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但是,如前所述,文学名著阅读是必须进行的。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即不应该以文学讲述者的身份出现,而是以阅读导师的身份出现,从对文学名著的解读,转变到对文学名著的介绍,让学生在教师的介绍之下,对文学名著产生兴趣,然后让学生在课后自己进行阅读。而这样的方式应该是要常态化的,不是一两次课后作业能完成的。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时候,可以通过每周一个问题设置的形式,如:关羽为什么在华容道放走曹操、火烧赤壁对三国局势的影响是什么,等等。同时,将文学名著的阅读和作文写作联系起来,可以让学生写读后感、读书笔记等,以此加强学生日常对文学名著的阅读量。 2.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倡导个性化阅读。阅读教学,不是为了向学生解读文本,不是为了向学生讲述文学名著的内容,更不是讲述文学名著那些经典的故事情节。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一个根本要求,就是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而我们的教育向来提倡因材施教,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我们教师教学要关注的。特别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个性理解的能力,也就成了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教师应该发展学生的独立阅读和理解能力,避免阅读方式和理解方式的机械化和模式化。如在引导学生阅读《水浒传》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站在客观的角度上引导学生,让学生理解小说中的“英雄好汉”是否真的符合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英雄观,是否符合“正义”的化身的标准。学生在认可梁山好汉的造反精神的同时,也要反思他们也有滥杀无 辜 ,甚至吃人肉这样野蛮的行径。这些理解都需要学生个人的把握,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都是“盛赞英雄”,这不利于学生客观地看待小说人物和社会背景。 三、结束语 文学的力量是强大的。阅读文学名著,是学生不断吸取文化和文学精髓的主要途径,是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勇往直前面对人生的原动力,是培养学生高尚人格的源泉。初中 语文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名著的阅读时,一定要注意处理好学生阅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积极调整教学策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余应源主编. 语文 教育学.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 2.王尚文主编. 语文 教学对话论.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5月. 3.赵志伟编著.旧文重读大家谈 语文 教育.上海:华师大出版社,2007年9月. 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 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 查阅参考论文提纲 查 阅更多的毕业论文致谢 相关毕业论文格式 查阅更多论文答辩 ;

  • 索引序列
  • 小学素质教学现状与对策毕业论文
  • 小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论文
  • 小学体操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
  • 电子支付的现状与对策毕业论文
  • 阅读现状与研究对策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