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 台州学院优秀毕业论文

台州学院优秀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台州学院优秀毕业论文

目录(2号,宋体,加粗)一、台州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 (4号,宋体)二、台州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三、台州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四、台州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正文论文题目1. 中国服装发展现状2. 品牌策略3. The Features of CAI in English Teaching 4. Conclusion五、谢辞文献综述(黑体,小2号)题目:浅谈英语委婉语的语用意义(中文:黑体,3号;英文:Times New Roman,小2号)摘要(黑体,小5号):委婉语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为谋求理想。。。(宋体/ Times New Roman,小5号)关键词(黑体,小5号):语言;文化;委婉语; 合作原则(宋体/ Times New Roman,小5号)一、国内外研究现状(中文:黑体,小4号;英文:Times New Roman,4号)国内外有关委婉语研究的 。。。。。。(中文:宋体,5号;英文:Times New Roman,小4号;行距倍)参考文献:(黑体,小4号)[1]束定芳. 委婉语新探[J]. 外国语, 1989,3:101-102.(宋体,小5号)[2]托马斯•艾略特.荒原[M].中国翻译名家自选集•赵萝蕤卷[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3]Grice, . Logic and Conversation [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5.(Times New Roman,小5号)

最近本座也要做系统,找来了一点资料。 具体写法: : 参考范文: 浙江ⅩⅩ学院毕业论文 (或毕业设计) 文 献 综 述 工资管理资讯 系统设计和实现的文献综述 学生姓名 613工作室 指导教师 徐老师 二级学院 资讯学院 专业名称 资讯管理与资讯系统 班 级 04资讯2班 学 号 0404 2008年1月5日 工资管理资讯系统设计和实现 文献综述 摘 要:在当今资讯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工资管理资讯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一些大型企业的工资管理资讯系统的运用已经达到了普及的程度,而一些中小型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正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工资管理资讯系统。本文在 阅读一些小型企业的工资管理资讯系统的设计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解所写的一篇综述。 关键词:管理资讯系统;企业资讯化;工资管理;设计 1.引言 资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适应资讯科技发展要求的工资管理资讯系统必将成为企业提高工资管理效率和水平的有力手段,也是未来企业工资管理适应环境变化的主要发展趋势。工资管理资讯系统将是一个企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对于企业的决策者和管理者都至关重要。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的人工的方式管理档案资讯,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档案和资料,对于查询、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不少的困难。随着科技的不断提高,电脑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并已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企业的工资资讯进行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询方便、可靠性高、储存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和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企业资讯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2.国内外研究现状 管理资讯系统是70年代初“后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在企业管理资讯系统在其发展的初期,是单一的人-机系统,系统功能简单,效率低,对管理的作用有限。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计算机网路和通讯技术的大力发展,企业管理资讯系统进入网路化的发展时期。世界发达国家已建立起了完善的先进的管理资讯系统体系。他们在数十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资讯系统开发经验,在企业管理方面也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和规范。 由于管理资讯系统本身及与其相应的计算机资讯应用技术均非常成熟。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均建立了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资讯系统,这个系统是全国性的,覆盖了全国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国外公司的人事部或劳工部一般均建立了计算机资讯系统,负责公司内部的人力资源或劳工管理。所以,国外的工资管理资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己非常普及。同时,由于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资讯系统已实现全国联网,因此,在社会经济发展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我国的管理资讯系统大发展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家相继建立起了“金卡”、“金关”、“金桥”工程,多数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区域网和广域网管理资讯系统。随着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逐步向知识经济迈进,无论是基于工业经济的管理资讯系统,还是面向少数专家和管理人员的专家系统(ES)或决策支援系统(SS),其处理物件和服务物件,自身的系统结构,处理能力,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伴随着资讯化的普及和网际网路的快速发展,IT技术更广泛的应用于企业工资管理,如何提高工资部门的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成为企业管理者重点关心的问题。目前,国内工资管理资讯系统的开发技术基本成熟,主要原因在于人事工资管理系统本身具有业务清晰、资料处理规范等许多优点,为其实现计算机资讯化提供了必要的优越条件。加上近十年来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以及国内各企业的高度重视,工资管理资讯系统在国内基本上已进入了普及应用的阶段。国内近90%以上的应用计算机及开发管理资讯系统的公司和单位均开发并运行了工资管理资讯系统,其他没有和正准备开发计算机应用或开发管理资讯系统的公司和单位,也把工资管理资讯系统作为其应用与开发的首要目标。加上国家劳动主管部门及国内计算机应用开发商的共同努力,国内目前己有多种通用的工资管理资讯系统软体供企业单位选择使用,而且还有多种工资管理资讯系统开发通用工具供企业开发自己的工资管理资讯系统择用。应该说,工资管理资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在国内已经进入了相对成熟期。 3.资讯系统的发展历程 黎红曾在《资讯系统的发展历程》中将资讯系统的发展里程分为三个阶段: 面向事务处理阶段 面向事务处理阶段也就是部门内的资讯整合的阶段。在开始阶段, 资讯系统的目标是提高业务处理的工作效率, 使员工从机械重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典型例子是独立的会计核算系统。接下来, 资讯系统的目标是在业务处理自动化的基础上, 对业务资料进行事后分析, 向个别的部门提供一些管理和决策的资讯。1996 年, 我国所提出的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财务软体就属于此思想的资讯系统产品。 面向系统阶段 面向系统阶段也是企业内过程整合的阶段, 此时资讯系统的目标是提高资讯处理的实时程度, 为企业提供战术决策的相关资讯。MRPⅡ、ERP 等管理软体属于面向系统阶段的资讯系统产品。 面向决策阶段 面向决策阶段也是企业间的过程整合阶段, 这个阶段的资讯系统的目标是为企业提供战略决策的相关资讯。各种各样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CRM系统和电子政务系统等都是企业内部资讯系统与外部实体实现整合的途径。 这种划分把资讯系统的发展历程全部都表现出来了,也把各个阶段资讯系统的特征表现的淋漓尽致。 4.企业资讯化 卫少军和徐钊在《企业资讯化建设及其资讯系统开发模式》一文中提到企业资讯化建设的主要特点和企业资讯化的三个阶段: 现阶段我国企业资讯化建设的主要特点 (1)重视程度差别较大。 (2)行业、区域资讯化建设发展水平不一致。 (3)资讯化建设模式各异,效果不一。 (4)资讯化建设中重复建设严重。 企业资讯化的三个阶段 (1)资讯化的认知阶段 从认知阶段来讲,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还不能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资讯化的重要性,不能系统地了解资讯化建设的知识;有些企业虽然认识到了资讯化建设的重要性,但他们面对各种各样的装置和软体时却却所适从.这就造成他们很难选择所需要的技术和装置,进而提出一整套对应其业务特点的资讯化解决方案。 (2)资讯化实施阶段 企业资讯化经常存在的情况是,企业从硬体装置的采购、应用软体的开发直到系统的整合建设都要面对不同的厂商;这就不可避免地带来系统的相容性、稳定性不够;一旦出现问题,供应商之间经常互相推委。这导致很多企业希望利用资讯科技来增加他们的竞争力,但面对资讯化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却无所适从。 (3)后期运营维护阶段 从资讯化系统的维护、运营阶段看,由于企业的业务运营分秒不停,这也就要求企业的资讯系统必须得到长期可靠的运营保证。因此不同的企业根据其自身能力和业务特点,也许需要随时能够接通电话支援,也许需要维修工程师随时到达现场解决问题;但目前国内IT产业的状况还远未达到这样的水平,多数厂商还只能提供如一年上门、三年保修这样的服务。除了对少数大客户外,使用者的个性化维修服务要求尚不能满足。 从上述的分析不难看出,正是由于缺乏针对客户需求的IT方案和服务,才造成了企业资讯化步履维艰。 5.工资管理系统需要具有的特点 对于小型企业,功能上的实用、够用,是企业选择软体产品的重要条件,这里的实用性主要表现为软体的管理方式要符合企业原用的管理习惯。 在我国,大量小型企业管理不够规范,尤其是各个行业间,更是有其鲜明的行业特性,即使是同行业间,其管理方式亦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对于一个可普遍使用的工资管理系统,一方面应即有通用性,更需要有效高的灵活性。如,允许企业根据实际需求取舍多种计工薪方式;或根据实际制订薪资条目及条目间的逻辑关系等。 小型企业资讯化人才比较缺乏,对于这些企业,CIO是一个比较遥远的概念。同时,为节省运营成本,小型企业在用人上往往会采取从紧方式。对于进入小型企业的资讯化产品,容易使用、高效实用是一个基本的要求。 薪资资料是一个企业的重要的基础资料。同时,计件工资资料自然关联到企业的产量、成本以及质量等商业机密。所以,对于实行计件(计时)工资混合制的小型企业,其对工资资料的安全性要求,会较一般的企业为高。 小型企业是我国最活跃的经济体,属于成长性群体。其群体中的大量的优秀企业,会迅速成长为中型,甚至大型企业。提供一个高可扩充套件性的工资管理系统,将有利于保障小型企业的资讯化的投入,以及应用上的延续性。 当前不乏优秀的企业资讯化产品,但其高昂的应用代价,使大量的小型企业望而却步。对于这些企业所需的工资管理系统,一方面要求软体系统本身价廉物美,另一方面也要求其相应的硬体投入要相对较低。同时,在应用过程性,尽量降低维护成本,包括人力成本、技术成本以及资金成本等。通过工资资料的有机管理,可以从中挖掘出产品、产量、产品质量以及员工技能水平等资讯。为小型企业建立一套基于Delphi的工资管理系统,符合广大小型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现实需求。 6.相关技术 系统设计中用到的控制元件比较多,也比较复杂,但有些模组如输入模组、报表模组,虽然设计的窗体比较多,但设计思路基本相同,在设计时,将最复杂的窗体设计出来,其它窗体按著此思路进行设计,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Delphi应用平台虽然也有自己的资料管理系统,但它的资料管理能力远远落后于其资料应用能力,往往容易出现数据滞后于应用程式的现象,而SQL SERVER具有很强的资料管理能力,而且跟现有的WINDOW系列作业系统完相容,所以在资料库管理系统选型上选用了SQL SERVER资料库管理系统。如何使Delphi开发的应用软体能够访问SQL SERVER,如何将从SQL SERVER中读取或写入、更新资料,是系统设计的一个难点,可以使用开放式资料库连线(ODBC) ,通过Delphi自带的BDE功能访问ODBC资料来源,但ODBC连线一般是在作业系统的控制面版中进行手动连线的,而且一般使用者也不懂如何建立ODBC连线,所以在系统中必须设计出一个独立的模组供使用者进行ODBC连线,此中涉及到登录档的修改和如何将ODBC连线资讯储存到系统配置档案中的技术,设计时用到了写登录档的OLE命令如: WriteString( ′Database′, ls_database) ; / /资料库 WriteString( ′Descrip tion′, ls_desc) ; / /资料来源描述 WriteString( ′Driver′, ′E: \Windows\SYSTEM \ ′) ; / /驱动程式DLL档案 Writestring( ′LastUser′, ls_login_id) ; WriteString( ′Server′, ls_server_ip) ; / /使用者名称称 IniFile. WriteString( ′Form′, ′Username′, edit4. Text) ; IniFile. WriteString( ′Form′, ′Password′, edit6. Text) ; IniFile. WriteString( ′Form′, ′Server′, edit5. Text) ; IniFile. WriteString( ′Form′, ′Logmode′, s) ; IniFile. WriteString( ′Form′, ′ODBCmode′, sl) ; 上述是有关设计系统时所需要的一些技术方面的知识。 7.总结 通过以上综述,可以看出设计和实现一个基于Delphi平台工资管理资讯系统可行的。在实用性方面,通过这个系统公司在计算员工工资方面减少了人力的支出,提高了效率和可靠性,同时还为企业的日后查询提供了方便。在技术方面,该系统准备采用Delphi作为资料库前台开发工具,后台资料库采用的是SQL Server 2000。 参考文献 [1] 胡曼、刘广宇:“基于MIS原理的工资管理系统构建研究”,《科技创业月刊》,2007年第08期。 [2] 甘容、李明东:“人事工资管理资讯系统——员工工资资讯查询模组的实现”, 《甘肃科技》,2007年第03期。 [3] 徐绪松:《资讯系统原理》,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200-272页。 [4] 朱志强:《管理资讯系统——原理、开发及应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109-194页。 [5] 张剑平:“资讯系统: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 《浙江师范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第04期。 [6] 屈成鹰:“谈谈资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厦门科技》,2001年第81期。 [7] 刘宾:“小型企业工资系统资料库的应用”,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02期。 [8] 程燕:“工资管理资讯系统的开发”,《上海电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04期。 [9] 黎红:“资讯系统的发展历程”,《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年第03期。 [10] 卫少军、徐钊:“企业资讯化建设及其资讯系统开发模式”,《能源技术与管理》,2004年第01期。 [11] 刘仕莲:“工资管理系统”,《广州造船》,2005年第01期。 [12] 祁昌平:“用Delphi设计人事工资管理系统”,《河西学院学报》,2004年第05期。 [13] Kenh , Jane Price Laud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6-82页。 [14] 何勇、郑文钟:《管理资讯系统的原理方法及应用》,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21-79页。 [15] (美)本-甘,(美)萨卡,(美)沃尔特 著,赵立东 译,电子工业出版社,《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 技术内幕:T-SQL程式设计》,2007年8月第1版。

JAVA做的 管理系统。。。 可以的。。。拿走。。。

【摘要】 本文以企业管理资讯系统建设中的人事资讯管理子系统的开发为背景,论述了管理资讯系统的概念、结构及系统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全文共分为序言、管理资讯系统综述、开发方法、开发平台和工具、系统规划和分析、系统实现、系统执行及维护、系统评价、程式除错与故障处理、开发总结等六章。本文首先阐述了Visual FoxPro 的基本概念;然后详细说明了以资料库技术为技术背景的"人事管理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及实现过程,最后重点介绍了软体的设计与实现详细阐述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的技术及其应用。 【关键词】管理资讯系统、人事资讯管理、Visual FoxPro 【 Abstract】 This text regards development of the personnel management subsystem in th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s as the background,Have described the concept of th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Basic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structure and system development,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for the preamble altogether, th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survey , development approach, developing platform , tool and system plan and *** yse , realize , operate and maintain , appraise systematically systematically systematically, procedure debug with trouble dealing with , developing 6 chaptering of summarizing etc。This text has explained the basic conception of Visual Foxpro at first; Then the basic function of " administrative system of the personnel " taking technology of the database as technological background of elaboration and course of realizing, introduced the design of the sofare and realized the neork *** ysis of exposition ,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design systematically in detail especially finally 【keywords】 Th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Personnel management、Systematic development 下面还有参考的,你下载看看

参考书上有现成的例子! 修改修改,拿来就用! 泡图书馆去吧!

:lw500./SiteMap/ 进去找找看

1 浅析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在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科技资讯(科学教研) 2007/19 2 基于Visual C++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福建电脑 2007/07 3 基于B/S结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沈阳化工学院学报 2007/02 4 开发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03 5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科技资讯(科学教研) 2007/17 6 基于校园网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微机发展 2006/02 中国期刊全文资料库 7 基于通用模式的高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设计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6/08 中国期刊全文资料库 8 高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资讯科技 2006/04 中国期刊全文资料库 9 我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台州学院学报 2006/02 中国期刊全文资料库 10 谈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中的资料库设计 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02 中国期刊全文资料库 要全文给我电子邮件,dbmoth#gmail.

可行性分析报告 我们小组的资讯系统开发课程设计题目是:图书管理系统开发。系统开发的总的设计目标是实现图书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实现对图书资料的集中统一的管理。 本系统主要实现对图书馆资讯的管理,主要功能为管理有关读者,书籍,借阅和管理者的资讯等。本系统结构分为读者资讯管理模组,书籍资讯管理模组,借阅资讯管理模组,管理者资讯管理模组。读者资讯管理部分有两方面的功能,可以浏览读者的资讯,可以对读者资讯进行维护。书籍资讯管理可以浏览书籍的资讯,可以对书籍资讯进行维护。借阅资讯管理可以显示当前资料库中书籍借阅情况,可以对借阅资讯进行维护。管理者资讯管理可以显示资料库中管理者的情况,可以对管理者资讯进行维护。可见,本系统并不复杂,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利用关键字对资料库进行查询。 背景 近年来,随着图书馆规模的不断扩大,图书数量也相应的增加,有关图书的各种资讯量也成倍增加,面对着庞大的资讯量,传统的人工方式管理会导致图书馆管理上的混乱,人力与物力过多浪费,图书馆管理费用的增加,从而使图书馆的负担过重,影响整个图书馆的运作和控制管理,因此,必须制定一套合理、有效,规范和实用的图书管理系统,对图书资料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 另一方面,IT产业和Inter获得了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已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引起资讯管理的革命,实现了资讯的自动化处理,提高了处理的及时性和正确性。 图书管理工作面对大量的可模组化处理的资讯,是当今资讯革命的一个重要阵地。我们小组开发图书管理资讯系统就是采用现代化的资讯管理方式代替手工管理方式,提高图书管理工作效率,作到资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查询,让图书馆更好的为学校,社会服务。 从以前的手工管理的记录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问题: 1.检索速度慢、效率低 因为图书馆的藏书种类多、数量多,将藏书准确地分门别类,快速检索,手工进行非常困难往往是终于查到了书的资讯,馆中没有此书或已被别人借走。图书馆的规模越大,这个问题越突出。 2.借书、还书工作量大 借书、还书频率越大,说明图书馆的作用越大,然而随之而来的大量的借书、 还书登记、实存图书的更新以及借出图书超期、遗失等的处理,其工作量之大,往 往是人工操作所难以胜任的。而且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差错。 3.图书统计工作难、藏书更新不能及时完成。 图书馆的图书应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学工作的需要及时新增和更新,然而由于藏书数量及图书种类越来越多,加上自然损耗,人为破坏,使图书的统计工作难以及时完成,藏书的更新也就很难有针对性地进行,藏书的知识结构得不到良好地控制。 系统开发的重点与难点 系统出现了一些技术难点大致如下: 1、建立合理的表结构,避免资料冗余 各表通过特定栏位实现不同表的资料连线,避免资料冗余,需要设计简洁高效的表结构。 2、建立相当的系统安全性 登入使用者身份的验证机制的设计、操作页面的许可权保护。 3、建立严密的资料表操作机制 同一表有可能在多个模组中被修改,所以严密的资料表操作机制的建立十分比较困难的,但也是必须的。除了设计时必须有相当程度的考虑,在编制时更应加强程式逻辑的可靠性和程式除错的全面性。 可行性分析 1.技术可行性 此次资讯系统开发是大学专业知识的一次综合应用与提高,我们小组可以在主教5楼机房完成系统开发。该机房计算机配置肯定能满足系统开发的要求。我们小组可以选定两三台计算机,建立系统开发环境,主要是安装资料库工具(MS SQL SERVER 2000),应用程式开发工具( VISUL BASIC 或DELPHI),Office程式组以及网路传输工具。 我们小组的部分成员有计算机,配置是Pentium4 ,256M以上记忆体,80G以上硬碟,可连网。小组成员之间可以通过QQ或电话进行即时交流,协调开发工作,解决开发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就技术力量来说,我们小组可以完成此次开发工作。开发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有我们预想之中的,也有一些没有我们预想到,但,我们有信心克服一切困难。该学期,我们小组各成员已经学习了SQL SERVER,对网路技术和作业系统也有系统的了解,有些成员熟悉计算机原理,能解决常见的硬体故障和硬体选择。目前,图书管理资讯系统已得到了大量应用,有许多可供参考的成功系统。而且,网上有许多关于VISUL BASIC程式设计的资料和SQL SERVER方面的资料。 从技术角度考虑,此资讯系统开发可行。 2.经济可行性 目标系统开发需求比较低,加上具有成熟的软硬体环境,所以在软硬体的支出上十分有限。而且,目标系统并不是十分的复杂,开发的周期较短,人员经济支出有限。当系统开发完实际执行后,将很大程度上提高计算机的功能,在为使用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系统的进一步推广创造了条件。这带来的经济回报将远超过支出,并且最重要的一点是该软体的开发可以给我们对系统的开发有个全面的认识。从经济角度考虑,此资讯系统开发可行。 3. 法律上可行 整个系统由于是自行开发,自行使用,所以系统本身不存在法律上的版权争议。在伺服器软体方面,应该使用正版软体,因为整个系统尽管是开发给内部使用,但它毕竟很多部分还是要依靠Inter的,一旦伺服器连线到Inter上,它的作业系统可能会被Microsoft跟踪,如果不是正版软体,将不得不面临民事诉讼的风险。 结论: 根据以上的可行性研究,我们小组认为开发此系统的条件已经具备,可以开始进行开发。

:.课程设计考勤管理系统原始码

我有一个例项 发你吧!你改程式码就可以了!

宿州学院优秀毕业论文

考文献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下面是CN人才网为大家整理的学前教育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参考~ 篇一:学前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皮连生著的《智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吴立岗著的《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朱家雄主编的《幼儿家庭教育大全》,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1)》,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靳玉乐著的.《现代课程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邵瑞珍著的《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方明编著的《家园合作 提高幼儿素质》,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 ★卢乐山等主编的《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沈阳出版社,1995。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主编的《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华中师范大学等五院校编写的《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徐学莹等主编的《外国幼儿教育简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 ★刘克兰主编的《现代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李季湄、肖湘宁著的《幼儿园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袁衍喜编著的《幼儿园活动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学前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黄人颂著的《学前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华东七省市等编写《幼儿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全国统编的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教材《幼儿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李瑞英编写的广西幼儿教师继续教育教材《幼儿教育改革与实践》,1998。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刊物《幼儿教育》1990~1998。 篇二:学前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 高敏.幼儿英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Flege(1987).A critical period for learning to pronounce foreign language .Applied . [3] [意大利]蒙台梭利.任代文主译校.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4] 吴牧之.学前儿童英语教育研究综述[J].中国双语教育网,2004. [5] [美国]乔姆斯基.乔姆斯基语言哲学文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6] 林泳海.幼儿教育心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7]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8] 强海燕,赵琳,西格尔.幼儿英语浸入式教育活动[M].陕西: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9] 哈默,田贵森.怎样教英语[M].北京: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2002. [10] 边静.TPR教学法在儿童英语学习中的运用[M].宿州学院学报,. [11] 孟云.幼儿园双语教育研究—基于昆明市幼儿园英语教育调查[D].云南:云南师范大学,2006. [12] 狄飞.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学的研究与试验 [D].甘肃:西北师范大学,2001. [13] 颜晓芳.学前儿童英语启蒙教育的误区[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4. [14] 仲伟秀.幼儿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8. [15] Jack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M]. Longman : Longman press,1985. [16] John Lybolt,Catherine pre—school Language[M].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EDUCATION,2003. 幼儿教育论文参考文献推荐 学前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汇总

1.《洞口高沙方言中的三分指示代词及其他》,《邵阳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2.《〈佛国记注译〉指疵》,《安顺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3.《〈清平山堂话本〉三家校点商补》,《贵州文史丛刊》1997年第1期;4.《〈清平山堂话本〉词语札记》,《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4期;5.《训诂学的开拓性硕果》,《北方论丛》1997年第6期。6.《〈清平山堂话本〉补校》,《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年第1期;7.《释“管押”》,《辞书研究》1998年第3期;8.《谈〈说文解字〉对声符示源功的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8年第4、5期;9.《中国传统婚礼中的“奠雁”习俗》,《文史杂志》1998年第5期;10.《从形声系统与同源系统的关系看声符示源问题》,《贵州文史丛刊》1999年第2期;11.《〈释名〉声训中的声符示源功能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年第4期;12.《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及其研究意义》,《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1999年第5期;13.《“年龄”探源》,《语文月刊》1999年第11期;14.《〈清平山堂话本〉三家校点再补》,《古籍研究》1999年第3期;15.《“二程语录”词语小札》,《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2期;16.《元明剧曲中“耨”的词义文化探源》,《汉字文化》2000年第2期;17.《释“不间”》,《辞书研究》2000年第4期;18.《黄永武〈形声多兼会意考〉述评》,《语言研究》2000年第3期;19.《王力先生有关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的研究述评》,香港《中国语文通讯》第55期(2000年9月);20.《〈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指瑕》,《古籍研究》2000年第4期;21.《语言与文化的深层融合——读〈古汉语文化探秘〉》,《台州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22.《黄侃在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研究方面的贡献》,《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0年第6期;23.《从“陆九渊语录”看〈汉语大词典〉的若干疏失》,《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3期;24.《〈原本玉篇残卷〉中的同源字问题》,《汉语词源研究(第一辑)》,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年2月;25.《原本〈玉篇〉中的语源研究》,《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26.《宋儒语录二种点校指瑕七则》,《书品》(中华书局)2001年第2期;27.《形声字声符示源现象中的若干特点》,《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1年第2期转载;28.《市语研究的硕果》,《古汉语研究》2001年第1期;29.《人名禁忌及其文化内涵》,《华夏文化》2001年第1期;30.《形声字声符示源功能研究价值论略》,《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2001年第2期;31.《“二程语录”在近代汉语词汇史研究上的价值》,《贵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2期;32.《历代万卷楼及其藏书》,《华夏文化》2001年第2期;33.《读〈元本琵琶记校注〉札记》,《古籍研究》2001年第2期;34.《杨树达先生有关“形声字声中有义”之研究述评》,香港《中国语文通讯》第58期(2001年6月)。35.《〈寒山诗注〉札记》,《书品》2002年第1期;36.《“馒头”的传说及其语源辨正》,《民俗研究》2002年第1期;37.《中国古代的石经及其文献学价值》,《华夏文化》2002年第1期;38.《〈古代汉语〉教改初探》,《大学教育教学研究》,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39.《从词源学史看宋代“右文说”的学术背景》,《古汉语研究》2002年第2期;40.《〈清平山堂话本〉词语选释》,《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版),2002年第2期;41.《“有请的”、“经纪人”的称谓义》,《辞书研究》2002年第4期;42.《关于声符示音功能研究的思考》,《江苏社会科学》(学术版)2002年第1期;43.《中古佛经词语零札》,《广州华苑》2002年第2期;44.《谈明清俗语辞书在当代大型语文辞书编纂方面的作用》,《贵州文史丛刊》2003年第1期;45.《从中古佛经词语看语文辞书的书证溯源问题》,《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1期;46.《同声符反义同源词研究综述》,《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1期;47.《古汉语同义词研究的新创获》,《广州华苑》2003年第1期;48.《中古佛经词语与辞书书证溯源》,《台州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2期。49.《解读故训材料的科学方法》,《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4期;50.《评〈唐宋词常用语释例〉》,《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3期;51.《〈风月锦囊笺校〉词语札记》,《古籍研究》2003年第2期;52.《从汉民族思维特点看声符示源的理据》,《汉字文化》2003年第2期;53.《唐传奇〈玄怪录〉〈续玄怪录〉释词》,《唐都学刊》(社科版)2003年第3期;54.《汉语词源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暨南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55.《中古佛经释词四则》,《语言研究》2003年第3期;56.《〈小学考〉的学术价值》,《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57.《读明清俗语辞书札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第5期。58.《面对新世纪的训诂学研究》,《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9期。59.《明代歌曲释词三例》,《中国语文》2003年第6期。60.《〈古汉语同义词辨释论〉简评》,《汉字文化》2003年第4期61.《一部富有特色的中国语言学史著作》,《中国图书评论》2003年第12期;62.《当代权威词典应重视明清俗语辞书》,香港《语文建设通讯》第76期(2003年12月);63.《解读〈孟子〉同义词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第12期;64.《〈清平山堂话本〉词语例释》,《汉语史学报》第四辑(2004年1月);65.《〈文史文献检索教程〉(介绍)》,《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第2期;66.《〈古辞辨〉在古汉语同义词研究方面的成绩与不足》,《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4年特刊;67.《汉语成语的佛教渊源》,《嘉应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68.《释“诅”》,《广州华苑》2004年第1期;69.《〈风月锦囊笺校〉补议》,《陇东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70.《关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的论争回顾》,《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第2期;71.《佛经音义研究的力作》,《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7期;72.《〈尔雅·释诂〉郭璞注中的双音词》,《古籍研究》2004年卷上(总第45期);73.《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的辨释价值》,《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7期;74.《汉译佛经与汉语词汇》,《华夏文化》2004年第3期;75.《〈慧琳音义〉中的词源研究》,《韶关学院学报》2004年第10期;76.《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词源学史述略》,《暨南学报》2004年第6期;77.《当代大型辞书书证晚出词条举例——以见于明代歌曲中的词语为例》,香港《语文建设通讯》第79期(2004年10月);78.《近代汉语研究的世纪总结》,《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第11期;79.《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4期;80.《古汉语文化同义词研究方法刍议》,《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七辑,2004年12月;81.《面向应用语言学的汉语词源研究刍议》,《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82.《话说“凤凰”》,《文史知识》2005年第1期;83.《中古佛经中的字序对换双音词举例》,《古汉语研究》2005年第1期;84.《中古佛经词义抉要》,《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85.《中古佛经中的委婉语考析》,《广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6.《墓志的语言学阐释》,《中国图书评论》2005年第4期;87.《〈齐民要术〉有关“得名之由”的探讨》,《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8.《郭璞的语言学成就》,《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89.《中国古代宗庙称谓词义辨析》,《广州华苑》2005年第1期;90.《王力〈古代汉语〉教材指瑕》,《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3期;91.《〈酉阳杂俎〉中的词源探求》,《甘肃社会科学》(综合版)2005年第3期;92.《“牵砻”小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05年第3期;93.《魏晋至唐五代笔记杂著中的词源探讨略评》,《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94.《郭璞〈尔雅注〉中的词源研究述评》,《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8期;95.《古代的“巫”及相关职业》,《华夏文化》2005年第3期;96.《〈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南方草木状〉中的词源探讨述评》,《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4期;97.《〈颜氏家训〉中的词源探求》,《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98.《历史上的汉语教科书——读〈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书品》2005年第6辑;99.《一种特殊的文化词语——数词词素参与构成的詈词特点及其语源分析》,《汉字文化》2005年第4期;100.《〈抱朴子内篇〉词语零札》,《甘肃社会科学》(综合版)2005年第6期;101.《面向海外兼读制研究生的古代汉语教学研究》,《暨南高教研究》2005年第2期;102.《十年来道教典籍词汇研究综述》,《滁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二作者);103.《杨树达先生汉语词源研究述评》,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二辑,2005年1月;104.《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中的词源探讨述评》,《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105.《佛经词汇研究的重要成果》,《汉语史研究集刊》第8辑(2005年12月);106.《佛经音义研究的最新成果》,《书品》2006年第1期;107.《关于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断想》,《贵州文史丛刊》2006年第2期;108.《〈汉语缩略研究〉读后》,《滁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109.《宋代笔记〈云麓漫抄〉中的语言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第二作者);110.《汉语词汇史研究的新尝试》,《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二作者);111.《魏晋至唐代经注中的词源探讨述评》,《北方论丛》2006年第3期;112.《理据——语言研究的新课题》,《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5期;113.《〈古辞辨〉简论》,《辞书研究》2006年第2期;114.《专书词语考释与近代汉语词汇研究》,《宿州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115.《〈抱朴子内篇〉词语小札》,《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年第4期;116.《当前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现状的调查与对策》,《暨南高教研究》2006年第2期;117.《〈南村辍耕录〉与汉语史研究》,《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九辑,2006年12月 (第二作者);118.《“打牙祭”探源》,《黔南民族师院学报》2007年第2期;119.《品读〈语文丛稿〉》,《书品》2007年第3辑;120.《颜师古〈汉书注〉中的词源研究述评》,《古汉语研究》2007年第2期;121.《玄应〈众经音义〉中的词源探讨述评》,《语文研究》2007年第3期;122.《汉语词源学史研究的现状与反思》,《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3期;123.《让辞书更完善——读〈汉语大词典商补〉》,《贵州文史丛刊》2007第4期。

论文字数要求其实每个专业都是不一样的,要看你们自己专业的需求量,根据自己专业的要求去看,也可以找一下你的指导老师去问一下。

温州商学院优秀毕业论文

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我们都知道毕业生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优秀的毕业论文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工商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彻纳东尼,M.麦克唐纳.创建强有力的品牌.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2]王新新.新竞争力.长春:长春出版社,2000.

[3]余鑫炎.品牌战略与决策.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4]陈放,谢宏.品牌策划.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1.

[5]艾丰.中国品牌价值报告.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6]刘佳,从可口可乐看企业品牌塑造.黑龙江对外贸易,经营之道.:144.

[7]许喜林,吴文国.品牌之道:品牌建设9S模式及其应用.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8]何心展,俞丽敏.我国企业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15~16.

[9]康晓光.中国企业品牌建设的困境与突破方向.深圳大学学报.:03~05.

[10]相晓冬.品牌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品牌视点.:22~25.

[11]何忠保,何飞云.民营企业品牌塑造探析.商场现代化.:136~138.

[12]郑昭,丁轩.民企成长与品牌战略.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13]李月华.论中小企业品牌建设的区域化策略.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

[14]徐丽瑛,李正良.中小企业品牌塑造误区与对策.企业管理.:1~3.

[15]谢付亮.品牌策划的五大关键点.中国质量与品牌.:53~55.

[16]田双全,陈永丽.我国民营企业品牌塑造之战略选择.:43~45.

[17]刘峻松.品牌三藏:中国本土化的品牌观.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18]苏勇,林展圣.中小企业品牌战略.当代财经.:63~65.

[1]史建锋.现代钢铁物流发展和盈利模式探讨.中国外资,2013,(13):78-79.

[2]李琪.探索金融阴霾下的钢铁物流新出路.企业导报,2012,(02):99-100.

[3]包立军,王业军.我国中小型传统物资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策略分析.中国市场物流与采购研究,2007,(5):9.

[4]史建锋.探究钢铁物流的电子商务战略.中国商贸,2013,(15):82.

[5]李庆华,项保华,王翔.共同演化视角下的企业战略更新引擎机理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11):85-88.

[6]李敬,陈收.企业战略管理.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12-13.

[7]李拥军.钢铁供大于求渠道怎么做—2012年会员钢铁企业钢材流通渠道情况分析.中国冶金报,2013-06-18:6.

[8]田涛.对发展钢铁物流的浅析.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02):9-10.

[9]梁劲.钢铁物流企业的绩效管理[D].南京大学物流工程硕士论文,2012,(02):34-35.

[10]包斯文.转型:钢铁物流企业的出路——从一家大型物流企业转型看我国钢铁物流业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中国冶金报,2012-11-20:9.

[11]张慧芝.浅谈供应链管理下的钢铁物流[J].世界海运,2010,(05):64-65.

[12]司方来,王永贵,贾鹤.战略柔性体系:调和反应型市场导向与先动型市场导向.现代管理科学,2009,(02):56-59.

[1]刘超.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市),2010.

[2]卞军.安全管理中安全标志及其设计要素的感知机理研究.浙江大学,2014.

[3]樊建平.创新安全标识管理有效发挥应有作用[EB/OL].

[4]胡祎程,周晓宏,王亮.工程项目现场安全标志有效性评价[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08):37-42.

[5]蔡秋塘,黄星.浅谈标识行业术语(一)[J].广告大观(标识版),2006,(02):38-41.

[6]吴穹,许开立.安全管理学[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

[7]张倩.铁路车站旅客导向标识人因工程分析及优化.上海:华东交通大学,2012.

[8]鲍诗度,王淮梁,葛荣.环境标识导向系统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9]安全标志及使用导则实施指南.中国标准出版社:北京,1996.

[10]向帆.导向标识系统设计[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9.

[11]赵云川.公共环境标识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12]朱兆华,郭振龙.安全色与安全标志的.由来[J].现代职业安全,2004,(10):64.

[13]袁京鹏.安全标志有效性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博士].杭州:浙江大学,2009.

[14]傅贵,陆柏,陈秀珍.基于行为科学的组织安全管理方案模型[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5(9):21-27.

[15]胡祎程,周晓宏,王亮.安全标志识别性研究:标志特性及用户因素[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3):16-21.

[1]徐春玲.ERP技术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与分析.安徽电力[J],2005,2(3):74-81.

[2]孙滨丽.ERP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155.

[3]王要武.管理信息系统(第2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81.

[4]黄卫东.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126.

[5]李西平、刘芙蓉.我国电力企业ERP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34),63-65.

[6]林勇.ERP理论与实践[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199.

[7]黄小原、卢震、赵晓煜.ERP理论与构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42.

[8]张海全、王英豪、韩玉辉.做好电力企业ERP的实施[J],电力信息化,2005,3(7):57-58.

[9]陈广宇.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51.

[10]颜安.企业ERP应用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6,74-76.

[11]黄晓英,赵海燕.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55.

[12]诺顿·佩里着.战略营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3](美)迈克尔.A.希特,R·杜安.爱尔兰,罗伯特.E·霍斯基森等着.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4]斯莱沃斯基,韦伯等着.战略风险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

[15]金达仁.金融危机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J],信息系统工程,2009,2.

[16](美)小阿瑟.A·汤普森,A·J·斯特里克兰,约翰.E·甘布尔等着.战略管理概念与案例[M],本经:北京大学出版社,.

[17]李森,杨锡怀,戚桂清.相同企业竞争与合作策略的受益与风险分析[J].沈阳东北大学学报,.

[18]王方华,吕巍.企业战略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王国法.液压支架控制技术[M].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

[2]翟培祥译.采煤机械参数选择[M].煤炭工业出版社,197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Z].国发〔2005〕18号.

[4]乔红兵,吴淼.我国薄煤层采煤机的发展与前景[J].中国煤炭,2005(10):29-3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Z].国发〔2006〕6号.

[6]王国法.高端液压支架及先进制造技术[M].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

[7]国内外薄煤层开采及薄煤层采煤机械设备[R].调研报告,1988.

[8]芮冰.我国采煤机30年发展回顾和展望[J].煤矿机电,2000(5):36-40.

[9]袁亮.薄煤层开采技术与装备[J].煤炭开采,2011(3):15-18.

[10]靳立红,刘春生,孙剑锋.采煤机截割部双电机机械串接驱动的同步性研究[J].煤矿机械,2011(07):42-44.

[11]李桂云,杨战标,周国友.河南省薄煤层开采技术及综合配套支撑体系探讨[J].煤炭开采,2011(5):5-7.

[12]李蒙,魏巍.液压支架电液控制器设计与实现[J].煤炭科学技术,2011(4):110-113.

[13]舒凤翔,闫海峰;张幸福.液压支架立柱试验台液压系统的设计及仿真[J].煤矿机械,2009(12):29-31.

[14]毛德兵,蓝航,徐刚.我国薄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现状及其新进展[J].煤炭开采,2011(3):11-14.

[15]耿兆瑞.八十年代国外滚筒式采煤机技术发展评价[C].中国煤炭学会煤矿机械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论文集,1991(4).78-82.

[1] 雷蒙德,A 诺伊,约翰.霍伦拜克,拜雷、格哈特,帕特雷克、莱特.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M].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36-200.

[2] 加里,得斯勒.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论文)[M].第七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00一400.

[3] K.韦恩,蒙迪,罗伯特.诺埃.人力资源管理[M].第一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331一343.

[4] 劳埃德 .拜厄斯,莱斯利,鲁.人力资源管理[M].第六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13一264.

[5] 麦克纳,比奇.人力资源管理[M].第一版.北京:中信出版社,1998: 17-211.

[6] 亚瑟小舍曼,乔治,勃兰德,斯科特.斯奈尔.人力资源管理[M].第二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33-343.

[7] 王琪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M].第一版.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222-245.

[8] 关淑润.人力资源管理[M].第一版.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186一204.

[9] 冯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M].第一版.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181一184

[10]中国企业国际化管理课题组.企业人力资源国际化管理制度[M].第一版.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139.

[11] 刘扬.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研究[D].天津大学专业硕士论文2009: 13-50.

[12] 毛国英.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招商银行战略管理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2009: 11-30.

[13] 李艳丽.A银行员工离职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MBA学位论文.2010:16-30.

[14] 时肠.农业银行培训机制与队伍建设研究[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1. 35:66.

[16] 雷虹.关于饭店员工流失问题的探讨[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6: 16-17.

[17] 邹韬.银行金融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商业时代[J] .2008. 11:23.

[18] 倪凤明.我国商业银行激励约束机制探析.河北金融[J] .2008. : 45.

[19] 习邹韬.商业银行的激励约束机制:博弈论视角.统计与决策[J] ..

[20] 张建国.健全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激励约束机制.新金融[J] .2006. 5.

[1](美)丹尼斯.洛克著姚冀贺广勋张维红译,项目管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一12,217一223

[2](美)罗伯特.K.威索基拉德.麦加里著费琳李盛萍等译,有效的项目管理,第3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一08,78一86

[3]陈凡,德国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间的制约与平衡,职教论坛,2006一04一10

[4]南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曹莉王明杨捷,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国职业教育网,2005一03一10

[5]陈晓,法国式的职业教育,中国新闻周刊,2006一06

[6]彭秉莹,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职教论坛,2003年第3期

[1] 刘建朝,我国高等学校基本建设问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5.

[2] 刘金存,高校基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扬州大学学报,2002

[3] 戚安邦,项目成本管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4] 周希祥、薛乐群主编,中国高等学校基建管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5] 高雁,高等院校基本建设管理研究,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4

[6] 赵东,关于高校基建合同管理问题的思考,决策探索,2006

[7] 陶居福,工程变更对成本控制的影响,西部煤矿工程,2006

[8] 闰光太,浅谈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施工企业管理,2001(12)

[9] 刘秋常,建筑项目投资控制,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10]徐大图、王雪青、易涛等,工程建设投资控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11] 方俊、任宏,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履约中的变更控制,重庆大学学报,200427(6)137-139

[12] 高志强.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之实施阶段成本管理,建筑管理现代化,2007

[13] 韦敏.浅谈工程项目合同管理[J}.企业家天地,2007

[14] 孙忿,肖艳.项目成本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5] 曲修山,黄文杰,何佰州等,《工程建设合同管理》,中国建设监理协会,1999

温州商学院是个挺不错的学校,尤其是老师的素质很好,对学生特别关心。

我认认真真告诉所有想来这所学校的天真孩子——这所学校真的非常烂的 老师都不是什么正经老师大部分上课不是在吹牛就是在吹牛 学生们这个分数进来学风当然也不怎么样 虽然学费很贵但设施什么的都不怎么样今年的新生交三四万学费进来住刚装修完最多一个月的宿舍 学校除了会收钱会请外国离任领导人演讲以外什么都不会管不会做 任何重大通知都要拖到最后一刻才会发布甚至有些你要追着老师问好几个月才会有答复——来自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突然辞职追着辅导员问了好几个月这事怎么处理依然没有结果的大四生

很多同学在问温州商学院自考难不难?首先我们来看下什么是自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简称自学考试、自考,1981年经国家批准创立是对自学者进行的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而温州商学院是浙江省教育厅主管部门和教育考试院指定的官方自考主考院校,温州商学院是正规民办大学。温州商学院自考难不难?相信大家心里都是有答案的。与普通高考和成人高考在招生对象、考试时间及学制不同,自考是“宽进严出”。考生参加国家考试机构统一组织的单科考试,合格一门,发一门的合格证书,所有科目合格后,方可申请毕业。温州商学院自考包过可靠吗?首先先问问自己,所有的科目都能坚定能考过吗?自考是一种过程,一种经历,只有亲身体验过,尤其是只有其中一少部分善于自主学习的考生才是自考的最终胜出者。所以温州商学院自考难不难?看到这里,大家就应该知道,这个是比较难的。经过系统的学习后,通过毕业论文答辩、学位,温州商学院考核达到规定成绩,符合学位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授予学士学位,并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大自考全国平均通过率一般在10%--30%左右,温州商学院自考通过率也可以参考。大自考即是完全通过自己自学,不借助任何辅导班的长线自考。问温州商学院自考难不难的朋友们,看下这个通过率,虽然数字不一定准确,但是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一些。自考独立办班俗称小自考。小自考就是人们一般说的短线自考。这种自考主要是参加一些办学单位组织的助学班,同时也就国家的政策即办学单位自己能够组织一些科目的考试,另一部分科目是参加国家组织的国家统一考试。温州商学院自考包过的说法是没有什么依据的,大家都要统一参加考试,只要是考试就会有不过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你的考试科目一部分来自温州商学院自学考试,一部分来自你在的办学单位,这种自考要相对简单些,基本上通过率在80%以上,这类小自考通过率相对高很多。自考很难通过率低是针对社会自学考试的考生,这部分考生大多数是有家有业的在职人员或待业人员,这一类人的学习时间少、精力有限,而且缺乏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因而通过率很低,但是对于各大高校为自考生组织的自学考试是不存在这样的问题的。但是大部分的人还是只能通过自学来考试,如果有人跟你说温州商学院自考包过,那么你就要打个问号了。另外,2023年温州商学院自考预报名已经开启,有意向的朋友们也可以来点击底部官网报名咨询。我们招生老师坐标温州市,是多所学校助学合作办学点,关于温州市成人学历提升有想了解的欢迎提问,我们在线做出专业的解答,为你保驾护航,让你在提升学历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温州商学院自考自考报名入口:

贵州师范学院优秀毕业论文

贵州师范大学(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坐落在“中国避暑之都”美誉的林城——贵州省省会贵阳市,是一所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41年的“国立贵阳师范学院”,解放后更名为“贵阳师范学院”;1985年改名为“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原贵州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并入;2010年2月,被确定为立项建设的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至2014年3月,学校有三个校区,分别坐落在云岩区、白云区和花溪区,占地面积3000亩。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7500余人,其中本专科学生25000余人(不含求是学院)、硕士研究生2600余人。共有教职工2324人。设有19个学院、1所继续教育学院、1所独立学院(求是学院)、1个教学部。

科研机构

截至2014年3月,学校有1个院士工作站、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与地方共建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创新人才团队、4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遥感中心贵州分部、8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个省级大学科技园。学校分析测试中心是贵州省司法厅首批批准的"物证司法鉴定所"、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的"贵州省化学试剂质量监督检验站"。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培育基地

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与地方共建工程实验室(1个):喀斯特地区关键信息技术应用国家与地方共建工程实验室

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贵州省信息与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山地资源与环境遥感应用重点实验室、贵州省植物生理与发育调控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等

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智能计算与控制技术省级工程实验室

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铝电解炭素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国家遥感中心贵州分部(1个):贵州省遥感中心

院士工作站(1个):贵州师范大学院士工作站

教育部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个):"喀斯特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创新团队(乙引)

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8个):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乙引) 、贵州省药物分析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周欣)、贵州省荞麦产业技术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团队(陈庆富) 、贵州省特色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乙引) 等

科研成果

2008年-2014年,学校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176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20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976项,全校科研经费近3亿元;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110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8项;获批专利57项,出版学术著作265部;2013年全年学术论文被SCI、EI、ISTP、CSSCI、CSCD等收录2123篇。

学术期刊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学术期刊,其中,《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和全国百强期刊,《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3月,学校图书馆有馆藏纸质文献万册,年订阅纸质中外文报刊2000余种,中、外文电子图书100万余种,提供使用中外文数据库68个,自建数据库10个,数字资源总量达个TB,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分中心"、"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贵州省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建设服务单位、"CALIS贵州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建设有"贵州省地方文献信息研究中心"、"中学示范图书馆模型"、"幼儿园示范图书馆"等专题室并开放服务。

是二本学校,在贵州除了贵大,师大是比较好的了,在市区,校区不大,住宿300到1200不等,学校食堂和小炒店供学生饮食,但是不是特别理想,每个月生活费一般在800左右,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般吧。

不了解,但是你可以百度搜索一下, 或者看看网上同学对这所学校的评价。。。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创建于2001年6月26日,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白云区白云北路397号,是一所以文、理科为主,兼顾其他学科门类,具有多种办学形式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 学院占地277,321平方米,校舍213,023平方米,拥有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实验室、网络机房、图书馆、体育场等现代教育教学设施及标准化学生公寓、学生食堂等配套生活设施,藏书近500,000册,电子读物近1,000,000种;学院现有文学与新闻传媒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法律系、外语系等11个系,开办了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法学、英语、体育教育、美术学等38个专业及方向;学院在校学生达万人,已毕业学生4千余人,毕业生一次性平均就业率达89%;学院以贵州师范大学教育、教学资源为基础,整合优化省、内外优质师资,建立了一支以教授、副教授及优秀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及高级职称的教师均超过40%。 从创建之日起,学院就把探索学院的办学规律、模式及特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确立了“保证基础,加强实践,形成技能,培育特色”的办学理念、“创新性、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及“一个专业,多个职业发展方向”的专业课程思路;聘请教育教学专家组建教学研究与指导工作组,研究学院教育、教学规律,指导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突出实践性教学课程和教学环节,培养实践技能,并在全省建立了近40个教育教学实习基地。贯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学生管理思想,肩负“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建立学院——家长——社会综合培养机制,实施低年级半军事化管理模式,开展“一个班一个亮点,一个专业一个特色,一个系一个精品”系列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实践的热情。学院的努力获得了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广泛认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自2007年以来连续三年被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评为全国100强独立学院。[编辑本段]宗旨 求是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素质,坚持知识和能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根据“一个专业,多个职业发展方向”的专业设计理念,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宽专业、广适应的创造性、实用型人才”。 学生在规定的年限内,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达到毕业要求,发给国家承认学历的、经教育部电子注册的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毕业证书,并以此具印。经贵州师范大学学位委员会审核,符合贵州师范大学学位授予条例的,由贵州师范大学授予相应的学位证书。[编辑本段]优势 求是学院依托母校的学科优势、办学资源,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设置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开办专业。学院现设有中文系、法律系、外语系、经济管理系、教育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美术系、音乐系、体育系9个系;有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法学、经济学、电子商务、应用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生物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艺术设计、美术学、音乐学、体育教育、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30多个专业和方向。 求是学院地处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白云北路35号,占地166余亩,校舍建筑面积49,755平方米;拥有标准化学生公寓、学生食堂等生活设施,同时还有体育场、图书馆、实验室等配套设施。图书馆藏书余万册;学校环境优美、规划别致、基本设施先进,办学条件齐全;是贵州省在校生人数较多、规模较大、社会反响较好的独立学院。已毕业学生1200余人,初次就业率超过85%。[编辑本段]办学特色 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与教育,学院走出了一条有本院特色的办学之路。学院确立了宽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基础、重应用的人才培养思路。建立了“院—系—专业—导师”四级人才培养模式,严格强化了导师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作用;在低年级实行了准军事化学生管理模式,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促进了良好的学风、班风和校风建设;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现才能、锻炼能力、服务社会、彰显个性的平台;学院建立并完善了“学院-学生家长-社会综合教育”机制,形成共同培养教育学生的合力。2008、2009连续两年被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评为全国100强独立学院。[编辑本段]师资力量 求是学院以贵州师范大学教育、教学资源为基础,整合优化省、内外优质师资,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建立了一支以教授、副教授及优秀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及高级职称的教师均超过40%。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以教授、副教授为主体,以优秀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专兼职师资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243人,其中博士11名,硕士75名,具有副高技术职称以上教师133名。[编辑本段]专业信息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是一所以文、理为主,兼顾其他学科门类,具有多种办学层次和形式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校。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素质,强调知识和应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根据“一个专业,多个职业方向发展”的专业设计理念,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宽专业、广适应的创造性、实用型高级人才”。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 求是学院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托贵州师范大学的学科优势开办专业,现有文学与新闻传媒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法律系、外语系等11个系,开办了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法学、英语、体育教育、美术学等40个专业及方向;学院在校学生超过8,000人,已毕业学生4,500余人,毕业生一次性平均就业率达90%。[编辑本段]证书授予 学生修完规定的课程,经考核合格,由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颁发网上电子注册、教育部监制、国家认可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毕业证书。并经贵州师范大学学位委员会审核,符合国家学士学位授予条例的,由贵州师范大学授予相应学位证书。[编辑本段]专业设置 经济学(1个专业) : 经济学 法学(4个专业) :法学、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工作 教育学(3个专业) :体育教育、教育技术学、教育学 文学(7个专业) :美术学、艺术设计、音乐学 广播电视新闻学: 英语、日语、汉语言文学 理学(6个专业):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应用心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工学(3个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农学(1个专业):园林 管理学(1个专业) :电子商务[编辑本段]其他相关 211工程 :否 985工程 :否 招收国防生 :否 学校类型 :独立学院 学校级别 :本科 承认学历 :承认[编辑本段]招生简章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2009年招生章程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成立于2001年6月26日,是由贵州师范大学举办,经贵州省人民政府黔府[2001]252号文件、贵州省教育厅黔教计发[2001]271号文件批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发函[2004]9号文件确认的新机制本科独立学院。是一所以文、理为主,兼顾其他学科门类的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学校。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素质,坚持知识和能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根据“一个专业,多个职业发展方向”的专业设计理念,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宽专业、广适应的创造性、实用型人才”。 为了贯彻“依法治招”的要求,规范学院的招生行为,保证招生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以及《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教育部令第26号)的精神,特制定本章程。本章程适用于学院2009年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进行普通高校招生工作。 第一条 学院全称: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 学院国标代码:13652 学院性质:独立学院 办学层次:本科教育 第二条 招生计划:我院今年在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招生本科生1690人,详见各省招生办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 第三条 学院招生工作在贵州师范大学招生领导小组的领导监督下进行。学院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的招生领导小组,下设专门的招生办公室,执行学院制定的有关招生规定和实施细则、编制招生计划、组织招生宣传、负责录取工作。 第四条 学院招生办公室根据招生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学院挑选作风正派、责任心强、业务熟练的干部及教师参与学院宣传、录取工作。学院不委托任何中介机构或个人进行招生。学校纪委、监察部门对学院的招生工作进行全程监督。 第五条 录取原则: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当年全国普通高考成绩为主要依据,对考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衡量,择优录取。学院招生实行远程网上录取,调阅考生档案比例一般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20%以内。 第六条 专业安排:实行按考生填报志愿专业顺序和我院各专业招生计划数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考生所填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的,则根据考生成绩在我院未录满专业内进行调剂录取,若不服从专业调剂的,则作退档处理,我院对专业安排无分数级差。体育、艺术类考生必须参加生源所在省招生委员会组织的术科考试,且成绩达到录取要求;学院专业录取无男女比例限制;在招生工作中,录取报到数未达40人的专业,学院根据其专业特点,结合考生实际调整到相关专业学习。 第七条 学院录取批次按生源所在省的有关规定进行。录取时优先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若第一志愿未录取满额,则按省招生办的投档顺序,考生所填志愿和分专业招生计划,按志愿优先方式,从高分到低分录取考生。我院对非第一志愿考生无分数级差要求。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 第八条 收费标准:严格按照贵州省物价局、财政厅、教育厅批准的学费、宿费等收费项目及标准收费。详见各省(市、区)2009年招生专业目录和我院“入学须知”。 第九条 新生入学三个月内,学院将对其进行复查。复查不合格者,学院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 第十条 学院有奖学金、单项奖等奖励机制。 第十一条 学院暂无国家助学贷款。 第十二条 学生在规定的年限内,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内容,达到毕业要求,发给国家承认学历的、经教育部电子注册的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毕业证书,并以此具印,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例的由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授予相应的学士学位证书。 本章程由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编辑本段]分类介绍汉语言文学专业 (师范、学制四年、文史类)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写作、教育学、文学概论、美学、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马列文论、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论、影视艺术、心理学、秘书学、公共关系学、计算机等三十余门。 就业方向:在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和中学的语文教学与科研工作;亦可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从事文秘、宣传、行政、编辑及记者等工作。广播电视新文学专业 (师范、学制四年、文史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在广播电视及其他新闻宣传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广播电视概论、传播学、新闻学、新闻学概论、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教育学、广播电视编辑与节目制作、电视专题与栏目、电视剧摄像、广播电视史、电视作品分析、广告学、广播电视节目主持等三十余门。 就业方向:在广播电视及其他宣传部门、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策划、采访、播音、节目主持等相关工作。对外汉语专业 (非师范、学制四年、文史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注重汉英双语教学,培养具有比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比较全面地了解,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实践性语言学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英语写作、汉英翻译、英语口语、外台听力、第二外国语、教育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通论、西方文化与礼仪、国外汉学研究、口才与交际、中外文化交流史、中国外交史等三十余门。 就业方向:在各类学校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亦可成为从事中外文化策划及交流等相关工作的实践型高级人才。法学专业 (非师范、学制四年、文理兼收) 培养目标: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及法学教育规律,系统掌握法律知识和综合性知识的、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身心健康的、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查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关和法律服务机构工作的复合型法学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法理学、宪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法制史、经济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商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四十余门。 就业方向:在国家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法律服务机构,以及高校和中等学校法律教学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师范、学制四年、文史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素质,具备哲学、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学、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伦理学、行政管理学、西方哲学、中国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等四十余门。 就业方向:主要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亦可到大中学校从事政治课教学工作。历史学专业 (师范、学制四年、文史类)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历史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主要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导论、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贵州近现代史、共和国史、中外历史文化原著选读、专题史等四十余门。 就业方向:主要到国家机关、新闻出版、文博档案以及各类大中学校从事管理或教学工作。社会工作专业 (非师范、学制四年、文理兼收)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研究技能和社会工作能力,能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心理学、社会行政管理学、社会调查方法与实践、社会统计学、人口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社区工作、社会环境保护等四十余门。 就业方向:主要到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以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非师范、学制四年、文理兼收)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政治学、行政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在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政治学和行政学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政治学原理、行政学概论、中国政治制度史、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比较政治制度、中国政治思想史、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中国社会政治分析、比较政党制度、市政学等四十余门。 就业方向:主要到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机构、企事业和社会团体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经济学专业 (非师范、学制四年、文理兼收)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熟悉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统计学、政治经济学、《资本论》选读、西方经济学、财政学、税收学、市场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市场营销学、经济学说史、经济法、国际商法、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现代企业管理、会计学、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商务英语、电子商务、广告学、公共关系学、证券投资分析、文献检索及论文写作,经济问题研究、WTO组织法规等四十余门。 就业方向:在综合经济管理、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研究、管理等工作;亦可到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非师范、学制四年、文理兼收)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管理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国家公务员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学、学校管理、国外公共管理、公共关系学、高等数学、领导科学、统计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逻辑学、伦理学、环境学概论、教育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管理定量分析、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文秘、公共财务、社会保障、公共政策分析、社会调查与分析、货币银行学、数据库原理及运用、WTO组织法规等四十余门。 就业方向: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管理工作。

福州大学化学学院优秀毕业论文

陈建中 晋升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教育部化学化工教学指导委员会化学专业分委会委员;中国高等理科教育学会理事;中国化学会晶体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福建省化学会副秘书长;第四届《大学化学》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大学教学》杂志特约审稿人暨联络人。 1997年以来,先后任福州大学化学系副系主任和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主管本科教学和教学实验室工作。具体负责国家化学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实施工作。教育部理科基地名牌课程建设项目和福建省高教改革工程项目负责人。省级挂牌精品课程《结构化学》负责人。2006年获福州大学教学名师奖。 1980年大学毕业以来,一直从事物理化学学科(晶体材料)的科学研究工作,主要进行非线性光学晶体、X射线分光晶体和激光晶体课题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火炬计划和福建省教育厅等十多项科学研究项目。在新型光电子晶体材料设计、合成制备、晶体生长技术、晶体生长基础理论(晶体成核和晶体生长动力学)、晶体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和晶体器件加工与应用等研究领域开展了系统、深入地科学研究工作,发表了有关研究论文70多篇。已培养硕士研究生7名,现指导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11名。

文章数量二区以上优先。福大化学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评定标准所参评发表的论文第一单位均为福州大学,文章数量二区以上优先,二区以上文章按一区、二区进行量化计算,其中发表化学学科ESI收录论文系数乘以,总分高者优先。福大化学学院是从著名化学家卢嘉锡先生1958年建校伊始创建的化学系和化工系融合发展而来。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是由原化学系、高分子研究所、实验中心于2002年11月整合而成的。学院现设化学系、材料系、环境科学系、高分子研究所、环境科学研究所和实验中心。化学系前身为1907年的福建优级学堂理化选科,经解放初期院系调整,由华南女子学院化学系、福建协和大学化学系、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化学系、福建研究院工业研究所等相继合并成福州大学化学系,1953年更名为福建师范学院化学系。高分子研究所是由前身中国科学院华东分院天然高分子研究室发展起来的。实验中心是由世界银行贷款投资建设的。学院组建多年来,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发展为主题,以培养人才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综合办学实力为根本出发点,正确处理改革、稳定、发展的三者关系,坚持“在稳定中谋发展,在发展中讲团结”的总体思路,及时化解学院整合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全体教职工团结拼搏、锐意进取,迎难而上,圆满完成校党委组建学院时的意图和目标,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为化学与材料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化学与材料学院已具有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博士学位点;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应用化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材料学、材料物理、材料加工等10个硕士学位点,同时具备招收化学专业教育硕士研究生的资格;化学、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现有研究生256人(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12人,博士研究生11人),全日制本科生1110人。具有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省级重点学科、物理化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校重点学科,建立了“高起点、高水平、有规模、有特色”的福建省功能材料研究与新技术开发公共实验平台、福建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改性塑料技术开发基地。全院现有教职员工155人,其中专任教师109人。教授、研究员25人,副教授、副研究员3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省优秀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先后有18人,闽江学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人,有31人获校教学科研重要岗位,有15人在全国学会、省级学会任职。学院教师中已获博士学位39人,在读博士17人,已获硕士学位54人(不包括已获博士学位者)。我院还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与实验技术队伍,其中教授级高工2名,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实验师18名。此外还有15位院士和24位专家、教授担任我院的兼职教授。化学材料学院经过5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五年来整合和发展,已形成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三个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优势,已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学科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成为福建省在高分子材料等方面不可或缺的研发力量。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从20世纪50年代创办伊始就参与国家的科技规划,以天然高分子为主攻方向,填补了当时我国在该研究领域的空白,40多年来,坚持不懈地为发展以中国生漆为主的天然高分子化学与加工利用的学术研究而努力,在我国东南沿海树立了鲜明的地区科学研究特色,天然高分子生漆研究成果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其代表性成果“漆酚钛螯合高聚物防腐蚀涂料”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该方向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青藏铁路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己顺利完成,通过国家科技部的验收。金属有机高分子研究的代表性成果“新型铝体系偶联剂”为国内外首创,在全国广泛应用,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九.五”以来,全院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三百多项,其中国家级项目9项,省部级项目153项,通过鉴定项目57项,获得发明专利26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等收录的共有200多篇。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科技进步奖12项。在积极开展基础科学研究的同时,学院还密切联系生产实践,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走产学研联合开发的道路,积极进行应用基础和开发项目的研究;许多研究成果成功地实现对接与转化,“青藏铁路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己投入批量生产并在青藏铁路上使用,新型铝酸脂偶联剂、可环境消纳塑料材料等成果先后投产、应用;一项标准被政府采用并在许多地区强制实施和推广应用,中性松香造纸施胶剂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国家创造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3年以来,为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需要和学校发展的特色,福建省政府和学校先后对我院投入了二千多万元资金购置了功能材料的测试、表征和加工等先进仪器、设备、建成了“福建省功能材料研究与新技术开发公共实验平台”和“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实验平台根据高分子学科发展的趋势,突出材料科学领域研究的特点,面向实际进行科技开发,建成了功能材料制备实验室、功能材料性能表征实验室、功能材料加工公共实验室,形成了完整的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已经形成了天然高分子材料、金属有机高分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以及材料加工等四个研究方向,涉及13个科研项目组,研究方向明确,并有一支高素质、年龄结构合理的专业人才队伍。平台的建成为我院科研水平的提升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扩大学院的对外影响,学院十分重视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不仅积极派人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而且还主动争取举办各种学术会议。近年来,主办了两次国际学术会议和2001年海峡两岸高分子学术会议以及中科院化学部十届二次常委会议、全国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协作会、2003年全国新世纪塑料与环保研讨会暨塑料改性与加工技术交流会等高级别会议,还主办多次全国性和全省性的学术会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国内外(包括台湾、香港)的几十位专家、学者对学院的研究成果极为关注。近几年,邀请来校访问、讲学、交流的国内外专家、学者达上百人次,聘请了34位国内外著名教授、研究员担任学院的兼职教授,其中有15位中科院院士。同时,学院还与国内外的许多著名高校、研究所及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不断有学者进行互访、讲学,有力地促进了学院的发展。目前,学院已制订了 “十一.五”发展规划,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学院的各项工作,切实抓住和用好发展机遇,按照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管理机制、促进学院全面和谐发展的总要求,扎实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凸显科研特色,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引进,加大创新团队和优秀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凝聚力量,优化、整合研究方向,提高自主创新、集群攻关的能力,力争在承接研究课题、成果申报、技术对接与转让等方面都有重大突破;完善管理机制,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建立高水平、有特色、注重创新、团结和谐的学院。热诚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博士、硕士毕业生加盟,为学院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而并肩战斗。最后希望小弟高考顺利,志愿填好,学校专业都走好!!

  • 索引序列
  • 台州学院优秀毕业论文
  • 宿州学院优秀毕业论文
  • 温州商学院优秀毕业论文
  • 贵州师范学院优秀毕业论文
  • 福州大学化学学院优秀毕业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