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题,直接问我/ 寝室号2——111
我感觉应该是人物入手,人物比较多,着重分析几个人物的性价及定义,这样你会好写一些。
《封神演义》说的是商朝的最后一个君主纣王,他荒淫无度,残暴凶狠。在狐狸精妲己的挑唆下,日夜歌舞,神魂颠倒,杀害忠良,荒废朝政,内乱四起,民不聊生。以下是我整理的封神演义读后感,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封神演义读后感范文一
前几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名叫《封神演义》的历史神话小说,书名叫《封神演义》。
一开始我听人说:“这本书是一些神啊鬼啊……打打杀杀的,一点也没意思”所以我也不看,心想:这种神话故事哄哄小孩还可以,我这种现实主义思想者怎么能看这种老掉牙的神话呢?要是被同学们知道了,还不被他们笑掉大牙!
可是我也耐不住妈妈的死缠带托,不得不看一看了,刚开始看,我还觉得没意思,可是接下去那曲折的文章很快就把我吸引住了,里面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让我爱不释手,看了一遍又一遍。
这本书不但有历史典故,最吸引人的是在商周两派的斗争中,还有许多身怀特异功能、能呼风唤雨、填海移山、撒豆成兵的天兵神将、神仙道士参加了斗争。闻太师、申公豹代表了维护商纣的邪恶势力,姜子牙、那吒等代表了西周正义势力。正邪双方运用各种异想天开的法术进行斗争,刀对刀、法宝对法宝,使得小说更加引人入胜。
书中的人物形象各具特色,姜子牙足智多谋,哪吒调皮有趣,纣王残暴无道,黄飞虎忠诚,武艺高强以及妲已(千年狐狸精)奸诈、可恶……等等。但邪不压正,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商纣违反天意,倒行逆施,终于逃不脱灭亡的结局。
《封神演义》不愧为一本古代优秀的历史神话小说我觉得这本书的作者想象力太丰富了,被纣王挖去眼睛的杨任,被赤精子所救,从眼里长出两只手,手里却还有两只眼睛,这两只眼睛上观天,下观地……看着看着,我彻底被书给迷住了,太好看了,我连妈妈叫我吃饭都没听见。
听了我的感受,你认为怎样?不妨你也买来以读为快。
封神演义读后感范文二
《封神演义》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描写奇神鬼怪最多的一部作品,与其它鬼神之说相比,我认为封神之中的鬼神更具人性,而它们,都被卷进了一场大是大非的战争里。
是忠君?还是爱民?是在朝歌誓死守护醉生梦死荒淫无道的纣王?还是投奔西歧,讨伐摇摇欲坠的江山?是封神中的一大主题。纣王进香起歹意,竟对女娲顿生淫心,使得成汤这颗六百余年的大树,断送在一个妖狐的刀斧之上。比干、梅伯、商容等臣子因为一个“忠”字而遭妲己的陷害,太师更是因忠君而战死在异国他乡。为了一个将亡的政府,牺牲了太多的忠臣良将,叫人看着心酸。
忠谏在满眼美色的殷纣心中,根本无任何意义,于是有人冒死进谏,有人投奔明主。西伯侯、苏护王、黄飞虎、李靖接二连三反商伐纣,纣王手下勇士非死则投奔他国。如此的国家,如此的君主岂会不亡国?苛政败倒,明主救得百姓于水火,叫人看了安慰。
除了很模糊的是非之战,《封神》中另一大特点就是免除不了中国社会独特的等级之分。即使在3000多年前,万物生灵就分了上级和下等,神、仙、人、精、妖、魔,像哪吒、李靖这等入“道人”门下的异人,无论有八条手臂还是三只眼睛,都是“天兵天将”;而火灵圣母、龟灵圣母这等精灵在邪教通天门下,即使得道,法力高强也不可免除被叫作“畜生”;通天是李耳的师弟,所以论字排辈,处处低师兄一等;申公豹是姜尚的师弟,虽神通广大,也还是低姜尚一等。可见道家、佛门,虽口口声声“众生平等”,但实际上,众生却从未平等过。所以,申公豹、通天徒,并非为助纣而助纣,而是因为要与元始天尊、李耳等一分地位之高下而借题发挥。这样看来,有错的本不是涂炭生灵的“魔教中人”而是将它们归类到魔里去的“君臣之礼”和“三纲五常”的等级之分。
虽然书中的故事“三分事实七分虚构”,但书中的人物命运却始终能扣人心弦,使读者不自觉地同他们一起经历喜悦与忧愁,惊险过后又发人深省。这便是《封神》的高明之处。
由于最近看了《封神演义》,所以极其严重的迷恋上了杨戬。很明显,没有美少年的动画或漫画或小说,我是不看的。而《封神演义》则糅合了几大我喜爱的元素:美少年,中国风,机械。一句话,一群美少年在中国风里操纵机械颠覆历史。简单来说是这样。
封神演义读后感范文三
商纣时期,纣王无道,沉迷酒色,陷害忠良,凶暴无比。一日去女王娘娘庙拜神,见女娲娘娘的塑像美若天仙,于是就在墙上题诗,表示一生如有如此美女相伴,死不足惜。后机缘巧合,见到了殷商四大天王之一的苏天王苏护的女儿妲己,遂生暧昧之心,强抢入宫为妃。
谁料那妲己以被九尾狐精俯身,目的就是迷惑纣王,断送殷商。随后她和纣王,斩忠臣、害贤才。对西伯侯姬昌施以炮洛之刑,剜皇叔比干之七巧玲珑心,逼走武成王黄飞虎。于是各方诸侯并起,皆要讨伐无道的商纣。适逢此时,西岐之地兴起的周,实力强大,于是引为盟主,主持讨伐。西周军队有文王姬昌、武王姬发先后领导,由丞相姜子牙指挥,一路朝殷商都城朝歌进发。其间双方出动了很多修道高人、海外散修。更是让我们看到了,元始天尊领导的禅教与通天教主领导的截教之间的矛盾。总而言之吧,武王军队逼近朝歌城下,城内军民临阵倒戈,打开城门,迎接武王,无道的纣王在楼中自焚而死。直至此刻,西周取代了殷商,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奴隶制国家。而那些战死的双方将领和奇人异士,也被姜子牙在封神台上,封为天神!《封神演义》可谓是中国历史上描写奇神鬼怪最多的一部作品,与其它鬼神之说相比,我认为封神之中的鬼神更具人性,而它们,都被卷进了一场大是大非的战争里。
是忠君?还是爱民?是在朝歌誓死守护醉生梦死荒淫无道的纣王?还是投奔西歧,讨伐摇摇欲坠的江山?是封神中的一大主题。纣王进香起歹意,竟对女娲顿生淫心,使得成汤这颗六百余年的大树,断送在一个妖狐的刀斧之上。比干、梅伯、商容等臣子因为一个“忠”字而遭妲己的陷害,太师更是因忠君而战死在异国他乡。为了一个将亡的ZF,牺牲了太多的忠臣良将,叫人看着心酸。
忠谏在满眼美色的殷纣心中,根本无任何意义,于是有人冒死进谏,有人投奔明主。西伯侯、苏护王、黄飞虎、李靖接二连三反商伐纣,纣王手下勇士非死则投奔他国。如此的国家,如此的君主岂会不亡国?苛政败倒,明主救得百姓于水火,叫人看了安慰。
除了很模糊的是非之战,《封神》中另一大特点就是免除不了中国社会独特的等级之分。即使在3000多年前,万物生灵就分了上级和下等,神、仙、人、精、妖、魔,像哪吒、李靖这等入“道人”门下的异人,无论有八条手臂还是三只眼睛,都是“天兵天将”;而火灵圣母、龟灵圣母这等精灵在邪教通天门下,即使得道,法力高强也不可免除被叫作“畜生”;通天是李耳的师弟,所以论字排辈,处处低师兄一等;申公豹是姜尚的师弟,虽神通广大,也还是低姜尚一等。可见道家、佛门,虽口口声声“众生平等”,但实际上,众生却从未平等过。所以,申公豹、通天徒,并非为助纣而助纣,而是因为要与元始天尊、李耳等一分地位之高下而借题发挥。这样看来,有错的本不是涂炭生灵的“魔教中人”而是将它们归类到魔里去的“君臣之礼”和“三纲五常”的等级之分。
虽然书中的故事“三分事实七分虚构”,但书中的人物命运却始终能扣人心弦,使读者不自觉地同他们一起经历喜悦与忧愁,惊险过后又发人深省。这便是《封神》的高明之处。
封神演义读后感范文四
今天读完了小说《封神演义》,有很多的感慨。
《封神演义》说的是商朝的最后一个君主纣王,他荒淫无度,残暴凶狠。在狐狸精妲己的挑唆下,日夜歌舞,神魂颠倒,杀害忠良,荒废朝政,内乱四起,民不聊生。姜子牙顺天意在众神的帮助下,辅佐周武王打败纣王,消灭商朝建立西周的故事。
孟子曰:“顺天者存,逆天者亡。”这个天就是天意,就是民心民意。纣王作恶多端令人发指,他敲骨验髓,剖腹验胎等残暴行径传遍朝歌城内外,官员们心灰意冷,人心离散。纣王失去了民心,百姓们痛恨,举国声讨,盼望着由姜子牙辅佐的周武王的军队早点攻占朝歌,杀掉昏君,解救他们。“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昏君纣王在大军压境,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自焚于摘星楼,商朝建国相传十世,最终毁灭在纣王的手上。周朝吸取了商朝的教训,顺应了天意,实行礼仪仁政,受到百姓的拥护。
孟子说得好,“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顺民心顺民意,这是历代朝政得以长久相传的法宝。百姓的呼声,百姓的利益,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利益。纵观历史凡是顺民心顺民意的朝政,往往是政通人和,经济发展,国家兴旺。反之则相反。读史使人明鉴。虽然《封神演义》是一部神话演义小说,但它并没有脱离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与人文历史,依然启迪着人们去思考。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是在不断的发展。两千多年过去了,人类已经从专制残暴的君主时代走到了民主文明的今天。顺民心顺民意,依然是治理国家的宗旨。是制定国家各种法规的依据。治理国家如此,依此类推治理企业、公司、学校更应如此。尊重人权,尊重人格,人性化管理,和谐社会的建设……这是当前百姓的呼声,也是历史潮流的必然。
孟子的哲理名言:“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将永远不能忘却。
封神演义读后感范文五
前几天,我看了一本《封神演义》的历史神话小说,它是中国十大名著之一。
这本书不但有历史典故,最吸引人的是在商周两派的斗争中,还有许多身怀特异功能、能呼风唤雨、填海移山、撒豆成兵的天兵神将、神仙道士参加了斗争。闻太师、申公豹代表了维护商纣的邪恶势力,姜子牙、哪吒等代表了西周正义势力。正邪双方运用各种异想天开的法术进行斗争。我看着看着,我彻底被书中的情节迷住了,想不到作者的想象力这么丰富,真是太好看了。
书中围绕着武王胜,纣王败的故事,是正义和邪恶的较量,纣王残暴,枉杀无辜,坑害百姓。武王则实行仁政,受到百姓爱戴,纣王之将也投奔武王处。到最后武王登台拜将,杀向朝歌(商朝都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我认为放在学习上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把困难当作“敌人”,做到课前好好预习,课后好好复习,一个难题一个难题的攻破,像周武王那样,没等敌人来,就主动的去攻破他。
《封神演义》表面上好像是一个神话小说,可以有各种的本领,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但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再有本事也会有输的时候,我们可不能轻敌。实际上也反映我们生活当中的事,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要从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遇到困难不怕,积累更多的好习惯。
个人觉得《封神演义》应该是一本讽刺小说。一、神仙打架,凡人遭殃;王候争战,百姓受灾。二、谁的本事大,谁就有理。谁赢了谁就有话语权,纵然无理,也是"天数”。三、三皇五帝、上古神人也是有私心杂念的。堂堂女娲,一气之下纵妖为祸,把一个国泰民安的商汤灭了。轩辕坟墓里面竟然妖精成群!神仙护短。不论截教阐教总是维护自己门人,毫无公理可言。四、大佬主宰一切,众生皆为棋子。封神榜拟定,而由谁进封神榜,三教之类皆不由自主。封神榜里面的名单到底是事前预定了的还是事后记进去的?不得而知!草菅人命。仅十绝阵一战,燃灯妄送了多少人命,连武王也死了一次。莫名其妙!五、门户之争。英雄问出身,自修永远不如科班。阐教截教本是一家,然截教入榜最多。只因截教门徒低一等,便难登仙道。而阐教自称名门正派,对截教中人说杀就杀,还以"开杀戒"洋洋自得!六、重男轻女,男权主义。观整本书中众多女角,上至神仙眷侣、王后,下至一无名孕妇,无一善终。(除了两人,女娲和马氏。女娲是大佬,马氏有个好前夫!)七、打破忠孝思想。“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观念被狠狠暴击!所以,平心而论,这本书若是当作坊间批判小说看还是不错的。但论文学价值,真不咋地。立意简单,故事情节平淡无奇。人物形象性格不生动,(除少数外,如哪吒筹)多数千篇一律。语言啰嗦赘述,令人乏味。场景描写、典故出处、人物称谓、官职等多与史不复,作者完全是基于明朝的社会背景去描写商周,好比相声小品里面讲的“哪吒拿个呼拉圈”。比之四大名著,差距何止千里!
可以从妲己和纣王相遇开始,因为故事的整个结构影响就是因为纣王对妲己的情而改变了整个国家政治体系,可以说的红颜祸水的结局。作者:许仲琳(约1567—1620),亦作陈仲琳,号钟山逸叟,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人,明朝小说家。著有《封神演义》。活动于于隆庆、万历年间。生平事迹不详.有些学者,专家以为许仲琳仅是别人托名,《封神演义》可能另有他人所著,到底是谁,尚有争论.梁章钜在《归田琐记》卷七中引用林樾亭的话说:从前有个读书人,在他大女儿出嫁时用尽了家财,二女儿因此很埋怨,这位读书人安慰她别耽心,后来就根据《尚书 武成篇》中"惟尔有神,尚克相予"之类的话语,敷衍成了《封神传》一书给二女儿作陪嫁.二女婿将书稿出版销售后,竟获得了很多财富.但梁章钜在他的《浪迹续谈 卷六 封神传》中说法又有差,他仍沿用林樾亭的话,说《封神传》是明代一位饱学儒生所作,意欲与《西游记》,《水浒传》鼎足而三.两种说法,一说作者为利,一说作者为名,大致可以肯定作者是一位比较有才华的读书人.有人认为《封神演义》系王世贞所作,说王世贞写了《金瓶梅》,被朝廷得知后,命令他将书稿献给皇上看.王世贞担心不妥,通宵达旦写了部《封神演义》,代替《金瓶梅》上呈.王世贞因疲劳过度,连头发也变白了.这些传闻因无可靠证据,不足为信.现知最早的《封神演义》版本是明代万历年间金阊舒载阳刊本,藏于日本内阁文库.书中卷二题作"钟山逸叟许仲琳编辑",所以很多学者认为《封神演义》的作者即为许仲琳.但这是孤证,而且许氏生平事迹均无知晓,到底他是不是作者,还很难断言.《传奇汇考》卷七《顺天时》传奇解题云:"《封神传》系元时道士陆长庚所作,未知的否."本世纪30年代,张政烺考订"元时"系"明时"之误.根据咸丰年间的《重修兴化县志》卷八"人物志"的记载,陆西星,字长庚,江苏兴化人,聪明过人,颇具才华.他博览群书,文章娴熟,又工于书画,能领悟性命天道之类深奥的道理, 与著名文人宗臣等都以才名冠绝当时.多次参加乡试,都未能获取好成绩,于是抛弃儒服,头顶黄冠作方外游客,几次碰到高人异士,学了不少仙真秘诀,后来撰写了数十种有关仙释的书籍,并为《庄子》作注,名《南华副墨》.不少学者认为,陆西星擅长文章,又精通释道,以他的经历修养,应该是《封神演义》最合适的作者.但没有任何直接证据.可以说,《封神演义》的作者问题至今仍是一个待解之谜.
我感觉应该是人物入手,人物比较多,着重分析几个人物的性价及定义,这样你会好写一些。
胡文辉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现供职于《羊城晚报》,业余研究学术。著有《中国早期方术与文献丛考》、《最是文人》、《陈寅恪诗笺释》、《现代学林点将录》、《洛城论学集》等。胡文辉的“正经”职业,其实是报社编辑。1989年,从中山大学肄业后,他进入《羊城晚报》,干记者、编辑,直到今天。从事学术研究,最初对胡文辉而言,更多的是一种兴趣,一种发现并解决新问题的乐趣。在学院之外做学术,在中国不乏其人,但能做到像胡文辉这样系统,并不多见。胡文辉有自己的学术策略,他从文献学入手,解决了“野生”状态下学术规范培育的问题;之后又将触角延伸到近现代知识分子研究,逐渐开拓出一块属于自己的学术研究领域。身处学院的研究者,以学术为生,是因为大学繁琐的考核程序,很多时候也是身不由己。对比起来,胡文辉的“野生”学术状态,似乎显得要纯粹许多。这也使得他的学术研究要随性许多,不会有太大的使命感,也不会有做“硬砖头”的强迫症。实际上,在学术之余,胡文辉还花了大量时间写各类闲谈文章和打油诗,这都属于他“有名”的兴趣之一。学东西主要靠自己摸索别人或许是读硕士,读博士,老师把他带进门,我则是靠自己慢慢摸索。南都:到中山大学上学,你当初就想念中文这个专业吗?胡文辉:中文系是自己报的。高中时,我就对文学比较感兴趣。喜欢古典诗词、对联,也喜欢看小说。进大学后开始喜欢新诗,参加过中大的诗社,大约到大二、大三就开始对历史文化类的东西有了兴趣。毕业时,因为英文没过关,最后没拿到毕业证,毕业后本来还有一次补考机会,也不愿意去了。(最近听说,教育部从来没有要求大学生要过英文四六级,只是各地大学的土政策,那我算不算无辜被剥夺了毕业证呢?)南都:曾听中大黄天骥老师说,你在大学时就属于那种很不听话的学生。胡文辉:我是经常不去上课的。中文系的好处,就是课程好对付,只要考试前温习一下,考试就能过。当然有时要补考,有一次我好像累积有六七门不及格,系里通知了家里,父母全来了。平时学东西主要靠自己摸索,在图书馆自己找书看。有些老师不错,但恐怕谈不上对我有多少影响。对我后来有影响的,恐怕是陈炜湛先生的古文字课了,记得我交的作业自己都觉得有点扯,但陈先生倒是挺鼓励我的。南都:如何摸索?胡文辉:别人或许是读硕士,读博士,老师把他带进门,我则是靠自己慢慢摸索。整个过程学下来,到现在,我觉得兴趣最重要。我最早的兴趣主要集中在上古,尤其是神话学方面,包括人类学、民族学的方法。(记得当时选修过人类学系的民族学史课程。后来在《点将录》里也比较重视这方面的人物,换了别人,我想根本不会选入他们。)人类学方法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可以用现在边疆民族的材料来解释上古的历史文化,但它在材料的年代方面不是很严谨。所以,大学毕业后,我慢慢转向了“古史辩”的路子。“古史辩”的特点,就是你首先得确定史料的年代,确定前后的源流,这样才能开始相关的研究。南都:像你这样靠自己摸索做学问,早期有没有一个学术规范化的过程?胡文辉:文献学,还有古文字学、语言学,都是非常成熟的学科,已经做了一百多年,而且跟中国的传统学术也能接续,所以它的积累非常深,根本不需要特别强调规范问题。你研究上古,自然就不能不规范。相对来说,近现代方面,或西方的东西,当时的规范就不那么严密了,所以后来才要强调规范。但这个问题对于上古领域本来就不成为问题。现在回头再看,我写的真正符合所谓学术规范(学院派规范)的文章,反而是在早期,主要集中在《中国早期方术与文献丛考》这本书中,之后这类文章就没怎么写了。南都:对于文献学,要自学,难度应该挺大吧?现在很多学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可能三年下来,都是在细读某一本经典。胡文辉:难不难,主要看个人吧。但我始终认为,现在这个时代,除了有些自然科学需要做实验,从知识流通的方式来说,其他任何东西都可以自学,尤其是文史哲。具体到读书的方法,每个人可能都不一样,有的人可能长期只细读一本,但我肯定不会这样。我觉得不管多么重要的书,再经典,对于个人来说始终还是工具,你得把它视为工具,不能太过迷信。南都:你最开始研究上古,具体如何进行呢?胡文辉:研究上古,当然需要对文献有基本的掌握。我对《山海经》、《周易》读得最熟,其他的基本文献当然也是要看的。先秦的典籍毕竟不多,大体应当都涉猎过。上古研究的特点,就是所有东西都是搅在一起的,没有一个整体的知识背景是不行的,你各方面都得知道门径,文献、目录、校勘是基本的,其他各方面的学科知识都得了解,比如人类学、民俗学、文学,还有科学史,尤其是天文学之类,知识交叉得非常厉害,不可能靠单一的路子就能解决问题的。我比较重视社会学的思路。很多现象不单单是中国才有,若有一点比较的视野,思路就会不一样。过去研究思想问题,多数人都太习惯思想史的方法,比如,刘小枫有个观点,认为共产主义之所以在中国兴起,是因为它的意识形态跟儒学有相似的地方。但如果你跳出中国,去看俄国,你怎么解释俄罗斯的共产主义呢,难道他们也有一个相当于儒学的东西吗?学界有不少观点都是这样,你一旦跳出来看,你可能发现它们非常荒谬。南都:这样做的话,应该需要很宽的阅读范围,能兼顾吗?胡文辉:当时有个好处,就是书没那么多,现在书实在太多了,如果我是现在刚毕业或者刚读研究生的人,那我恐怕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当然我那时的视野也没有现在开阔,还可以做到各个领域的东西都摸一摸。现在要读的书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很多书根本没法细看,很多时候只是翻翻我最需要参考的个别地方。现在是你想不做一个专业的人比较难。当然我也不是一开始就铺那么大的摊子。比较早的时候,上古以后的东西我就很少看,像柳诒徵的《中国文化史》,我甚至只买上册。我的经验,是跟着问题走,直到现在也是。某段时间,对某个问题有了兴趣,这个问题可能会超出了自己原来的知识范围、学科范围,那我就会去补课,尽可能把知识的盲点和漏洞补上。学院之外的学术研究者工作以后,我对研究的兴趣始终还在,而且也自负。南都:你从中大肄业之后,对于自己日后会在学院之外做学术,有明确的意识吗?胡文辉:当时我想去广州市一个研究所,但硬件不够,没能去成,靠着走后门分配到《羊城晚报》。虽然条件比不上学校,但相对来说还是一个文化单位。当时高校的收入也不好,所以也并不急着进去,到了后来,发现渐渐高校也开始有利可图,想进也难了。工作以后,我对研究的兴趣始终还在,而且也自负,不会考虑难不难、坚持不坚持的问题,有兴趣就自己做。我在大三时写过一篇使用西南彝族材料的文章,虽然方法不对,但有位研究彝族的老先生比较重视,发表在他主持的一本内部刊物上;另外,我的毕业论文《〈封神演义〉的阐教和截教考》,通过《封神演义》来研究明代的道教,指导老师是吴国钦先生,虽然他给我的分数不算很高,却把文章推荐到广州的《学术研究》,当时刘斯翰先生就接受了。能在期刊上发表文章,当时对我的鼓励还是很大的。南都:那段时间你的研究是不是主要集中在上古文献方面,最后汇总成了《中国早期方术与文献丛考》?胡文辉:那只是表面。那些文章都属于比较新的材料,而且问题比较小,多数属于考据问题,一来写起来牵涉没那么多,相对容易写,同时别人也比较容易接受。当时有很多所谓的学术权威,是因为做翻译西学的工作,他引进了某个西方理论,在当时就有了话语权。像我这种背景,不可能提出一套理论让人家接受你。先做考证的东西,可以说是我的一个策略。作为一个毫无背景的年轻人,如果一开始你就写一些思想性的文章,别人是很难接受你的,但考证的东西就好一些。除了《封神》那篇,我第一篇自己投稿的文章,是投到刘梦溪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化》。当时《文史》和《中华文史论丛》算是影响最大的两个文献专业杂志,但壁垒森严,方法也比较传统,一般投稿很难接受(我应当投过稿)。《中国文化》当时是新杂志,作风比较开放,像我这样的身份也被接受了。文章谈的是《论语》中的一个解释问题,观点算是有点出格的,但毕竟是考证,所以别人接受起来也就比较容易。南都:当时希望自己得到学术界的承认,是不是还有某种不自信?胡文辉:年轻时希望得到学界承认,这种心理是很正常的,我想每个人都会这样吧。学术上的自信当然也是慢慢积累出来的。看书多了,自己了解越多,最重要的是发现的问题越多,就会逐渐觉得以前的名家也有很多问题。我在1990年代,除了专栏文章,在学术上主要就是《早期方术》里的东西。这本书对我是一个基础,它达到了学术上的要求和规范(我暗地觉得,有了这本书就足够做个教授了)。如果没有这本书和《陈寅恪诗笺释》,我恐怕就不会写《点将录》了,你要有了一个基础,有真正的学术体验,才适合写《点将录》这样的书。《点将录》里谈到现在很多做学术史的人,看起来好像很权威、很知名,但实际却从未研究过古典的东西,他们研究的都是近现代的东西。这是个很大的问题,你只看过那些学者的论文,但你自己并没有真正做过那些学者研究的东西,没有做过考证,那怎么评论别人的考证?你得自己有这个经验才好。当然,不可能有人每个领域都研究过,但我研究过上古,有考据学的经验,有了这个经验再去评论人家就容易多了。事实上,传统文史是相通的,只要你真正进入过某个领域,你有了这样的经验,其他领域也可以触类旁通。研究陈寅恪的缘由最初只是发现了个别问题,后来发现问题稍多,正好三联版的诗集出来了,就仔细校读了一遍,才发现值得通盘地做。南都:《早期方术》出版之后,你并没有继续研究上古。2008年,你出版了《陈寅恪诗笺释》,相当于做起了现代知识分子研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胡文辉:这个同我发现的问题有关。如果我觉得有新的见解时,就写几篇,后来没有更多的新材料,或者也没发现更多的新问题,那就暂时放下了。对学院专家而言,不管有没有新问题,他都有可能会长期集中在那个领域,即便没有太多的新观点,也还是能写出论文来。但我不需要这样做,有新的东西,我才会写,我兴趣比较多,这里没有新东西,其他地方总会有的。1990年代,其实也是做考据的同时,我就比较关注对现代当代的知识分子研究,尤其是谢泳先生的研究。更重要的,陈寅恪的诗本身有很多值得挖掘的东西。我选择题目,不会不做那些浅显、简单的问题,在陈寅恪的诗中,有很多东西一般人是看不出来的,甚至余英时先生,他也只做了晚年的一部分,留下了很多空白。我最初只是发现了个别问题,后来发现问题稍多,正好三联版的诗集出来了,就仔细校读了一遍,才发现值得通盘地做。南都:《陈寅恪诗笺释》应该算是你用力最大的一本书了吧,它的篇幅这么大。胡文辉:篇幅大,并不能简单等同于大部头,关键还是要看它作为问题有多大,还要看你解决了多少问题。实际上,陈寅恪也有很多诗是没什么好笺释的,没有太多内涵,但我还是需要全部做出来。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联系了很多东西。首先它解决了很多陈寅恪诗本身的问题。另外我也联系了很多同时代人的材料。这样它的意义就不单是为了说明陈寅恪,也是为了说明同一代人,他们共通的心灵世界。因为里面很多话题很多事件,不但他一个人面对的,而是他们那一代人都面对的。当然,他的诗也有限制,很多事情他也不见得都写成了诗。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这项工作可以说是挖掘了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史的一些片段。总的来说,不能说这个工作是太大的题目,在大的范围看,这仍然只是小题目。南都:学术对你而言就是某种爱好,写像《陈寅恪诗笺释》这样的书,对你也不会有太多实际利益。你现在回头看,自己做了这么多年,该如何来描述你的初衷?胡文辉:我认识一些研究古文字的老先生,因为领域窄,问题太冷门,不可能有多少人看他们的文章。我觉得他们才是真正能坐冷板凳,真正不求实际利益的。我研究陈寅恪,总结现代学术史,可以说沾了很多学术“红人”的光。像陈寅恪诗这本书虽然比较繁琐,真正看的人不是很多,但因为陈寅恪那么热,有兴趣的人很多,所以多少还是会知道这本书。所以,相对那些老先生来说,我已经幸运很多了,不管自己有意无意,至少题目还是比较热门的。南都:你很多学术性质的文章,发表在报纸上的比较多。毕竟报纸是大众读物,加上编辑约稿,这些会不会都影响到你对题目的选择呢?胡文辉:从根本上来说,影响不大。但还是会有压力,毕竟作者和编辑之间,可以说是互相关照,他们也是关照我。如果我是在学院里,可能写随笔类的文章会少一些,会多写像论文的东西。不过现在这样也不要紧,如果是有新发现的题目,迟早也会写出来,只是不必这么急,我会先把适合在报纸上发表的话题写出来。《洛城论学集》里很多文章就属于这种性质的,那些问题相对来说适合大众一点,报纸上也适合一点。实际上,很多学院派也喜欢在报纸上发文章,特别像《南方都市报》、《东方早报》,它们能够容纳一些比较专业的文章,虽然实际上读者不多,但可以使整张报纸显得更丰富,也更有层次。报纸的容量大,可以通过其他内容平衡这些专业的东西。相对来说,出版社出书,是出一个人的书,反而更容易屈服于市场压力。评点学术史我当然也有我的局限,只是我敢说,换了别人来说,局限会比我更大,偏见会比我更多。南都:《现代学林点将录》似乎就是这样一本书?胡文辉:《点将录》最初就是编辑的想法,是王来雨的提议。加上我对点将录这种体裁也比较感兴趣。不少人觉得它很生硬,但如果你对近代旧体诗比较熟悉的话,会知道汪辟疆、钱仲联都写过点将录,在那个领域是一种影响很大的评点方式。所以,对我而言,用它来评点学术史是再正常不过了。这就像是玩网络游戏的人,可能会用网络游戏人物来套现实里的人物,别人也许觉得莫名其妙,但玩游戏的人就会觉得很正常。无论如此,这都只是一种形式,这其实并不重要,它更大的作用是一种自我限定。一本学术史,究竟写多少人合适?你写两百人也行,也五十个人也行,我觉得按点将录这种限定,一百来人,比较适合,也更好处理一些。应该说,我是比较适合这种体裁,里面既包括了一些八卦的内容,同时也有一首旧体诗,换作别人,大约不会像我这样做,也可以说做不到。如果没有这种包装,可能出来就没有这么有趣了。南都:你用点将录这种方式大张旗鼓地点评学术史,有没有受到过主流学界的批评?胡文辉:我觉得没有真正像样的批评。当然不主流的批评有很多。究竟该选哪些人物,在网上有些争论。毕竟每个人的视野都有局限,我当然也有我的局限,只是我敢说,换了别人来说,局限会比我更大,偏见会比我更多。比如,里面涉及上古的人比较多,人类学的比较多,这跟我的知识背景有关。有些人我实在不熟悉,比如宿白,有网上的朋友觉得应当用宿白代替邹衡。但我对现代考古学史还算是熟悉的,邹做夏商周考古,对我而言,他的贡献是无人能及的,在他跟宿白之间,对我来说选择是不需要考虑。其次就是排行,我觉得跟人选一样,每个人对这些学者的评价都不一样,你不可能强求对每个人的评价都有一个客观的标准,这根本不现实。你至少要对书里一半的领域和人物都有所了解,才好来批评我。南都:你会把《点将录》归纳到你的学术著作这一块吗?胡文辉:属于学术研究的边缘吧,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学术著作,里面也基本没有发现什么具体的重要问题。不过我对这些人还是有自己的一个整体看法的。换作某些专业的人,他对某一领域某一人物,书读得比我多比我细,那样的人肯定很多,但他未必总结得就比我好,有时你还得能有一个整体的视野来判断这个人的位置,不仅要考虑他做的专业,还要考虑整个学术史的背景。我关注的领域是比较杂的。这些领域,我不见得能深入多少,可能只是知道一些皮毛的,但知道一些皮毛也是很重要的。各个领域的皮毛都知道一点,才有可能形成一个整体视野。至少各个领域哪些人比较重要,我大体心里有数。当然,对里面很多人,我也没法写得更详细了,对有些人,写出巨著也不难,但对有些人,我也只有那么多东西可写了。要写长一点的评传我肯定是不行的。南都:你在《点将录》里也谈到不少对学院派的批评。胡文辉:在《点将录》中对研究学术史的人有几句评判。我还写过一篇名为《为业余汉学喝彩》的文章,也谈到这个问题。学院派确实有它的长处,它比较规范,相对来说也比较可靠,平均水平比较高。但学院派也有他们的问题,研究问题时很难跳出原有的框架,而业余选手则不那么受框架的束缚。对业余的人而言,搞不好的话,那就什么东西都做不出来;但如果搞得好,有时不仅能在话题上,在方法上都可能突破原有的框架。有些人可能会很强调学院与业余的差别,但我觉得关键的不是学院还是业余,关键的就是你做得好不好。学术界就相当于是一个认证体系。这个认证体系,是属于大学和研究所的,你在体系之外做研究,在获得承认方面来说,确实会吃亏。如果你是学院训练出的,符合它的规范,即使你写的东西少一点,也没发现什么有意思的东西,但你依旧能够当教授。因为你是从这个体系出来的,人家毕竟更容易信任他。至于体系之外的人,情况肯定就困难多了。南都:学术之外,你的正职是报纸编辑,如何安排读书和做研究的时间?胡文辉:每个人肯定都想自己的时间越多越好了,不管你是不是做学问。做学问的时间当然越多越好了。但不管在学校或者什么地方现在都一样,都有其他的事情,在学校里也要上课、带研究生、博士,也要花很多时间的。可能现在没有什么地方能够百分之百做学问的。我近年写作都是利用周末,时间比较长,一般睡到中午,从下午开始。一般几千字的文章我一两天内能解决,但长的话,还是得有点意志力才行,像写《陈寅恪诗笺释》,我都忘了是怎么写出来的,不是一两天的事,现在让我写话,也有精力的问题。写东西一定是要勉强自己,不会说很轻松的。南都:现在读书的习惯是怎么样的?胡文辉:有些书,你对这本书所涉及的领域比较熟悉,有时候只是它增加了一点东西,你是很容易看得出来的。看得多了也就不难了。或者说有时候你的判断不见得准,但是也没那么多时间去细读。现在,我只看我最感兴趣的、最需要参考的部分,有一个取舍问题。
专科本科论文;具体是什么要求;论文什么时间需要,具体要求都说下;资料有很多,可以发给你参考下。
打台湾我捐一月工资,打越南我捐一个年工资,打美国我捐一辈子工资,打日本我亲自上场,老子把命都捐上,老子虽然不会打仗,但会挡子弹,坚决抗日,打倒狗日。
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传统,它是自古至今贯穿在中华民族精神中的一根主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更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革命爱国主义精神,赋予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以新的内容和新的活力。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今天,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之发扬广大,对于全面建设实现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不但源远流长,而且博大精深,包涵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总是紧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维护国家的统一、促进祖国的富强、保卫国家的独立和尊严,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争取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为了抵御一切外来敌人的侵略和压迫,为了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中华民族形成了勇往直前、不怕牺牲、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又赋予这种精神以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新特点,在同一切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斗争中,前仆后继、勇往直前、艰苦奋斗、发愤图强,表现了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英勇献身的新爱国主义精神。第二,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华民族虽历经患难和曲折,却仍然形成了各族人民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形成了坚如磐石、亲密无间的爱国主义精神。几千年来,中华各民族总是在相互融合中不断发展,在相互理解中不断吸收,在相互交往中不断学习,愈来愈多地增强了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和谐。反对民族分裂,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第三,爱中华民族、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爱社会主义,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只有把三者统一起来的新爱国主义,才是我们时代的最强音,才能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就是要爱社会主义的中国,要使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断强大,使社会主义的事业不断兴旺发达。无数革命先烈的奋斗和牺牲,就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就是为了实现全人类的最美好的理想。中共中央宣传部分两次公布了202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作为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教材,受到了各个方面的关注。这202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古至今几千年来爱国主义的各个方面。近两年来,广大人民群众从对这些基地的参观中,得到了极大的教育,感受到爱国主义的陶冶,增强了他们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提高了他们的精神境界和报效祖国的热情。《中华圣地》,分为“古国神韵”、“御侮求索”、“血沃中华”、“日出东方”4个部分,对中宣部公布的202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作了介绍,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古至今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发展,再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画卷,做了一件有重要意义的事。该书图文并茂,解说言简意赅,是一本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阅读本书,能够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精神。
谈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指在知祖国、爱祖国的基础上,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才、践报国之行。其有机统一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爱国主义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自强不息,具有伟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爱国主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应该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它是具体和务实的,是和中华民族与国家的根本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在当今形势下,中国的核心利益和根本利益就是繁荣和统一,是发展中国,让中国变得更加强大。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学生努力学习,增强实力,将来把工作做好,每个人都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强大的!这几年中国经过了这么多灾难,更加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更加体会到了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我们也要树立团结意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写作思路:立意要新颖文章最忌随人后,人云亦云,新颖的角度是作文创新的核心。立意新颖要求跳出陈旧的框框、不按顺向思维、习惯思维或原有的心理定式进行立意构思,而是以独到的视角去审视题目中所蕴涵的另类内容,避开他人所常写,写别人所未写。
正文:
我们都是炎黄的子孙,我们的身上都涌动着中华千年的血脉,所以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有义务去爱我们的国家。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人类漫长的岁月进程中,曾经,我们的古人就是以这种自强不息、团结进取的精神屹立在世界的巅峰之上。甚至至今,因为我们古人创造出来的文明一直仍是引世人瞩目的聚焦点。
为什么我们的古人这么伟大呢,经过很多学者研究后,总结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结论--朴素的民族主义精神,简单点来说就是--爱国精神。
爱国首先要了解民族的历史--文化是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爱国”谁不会呢,那难道只有口头上说的那么简单吗?你实践过吗?你了解多少我们中国的历史呢?
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这样问问自己,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自以为是的“爱国人士”了,那么我们的中华民族也就一定会更加富强了。理所当然呐,我们每一个爱国者都应该认真学习祖国的历史,深入了解祖国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发自内心的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詹天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徐悲鸿画的马算是我们国画中的一个巅峰,可是在他留学的时候,他受到过不少外国人的排挤,他们常常鄙夷他,辱骂他是“东亚病夫”、“软弱的中国人”。
面对这么大的屈辱,徐悲鸿并没有冲动地去和他们争议,而是将一腔爱国之情化为了满忱的动力,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用实力证明了中国人的风采。
因此,世人评论徐悲鸿的马中蕴含着中国人的傲骨。所以往往,爱国就需要我们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把个人的发展同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关注自己的命运、心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爱国就是要爱我们的骨肉同胞。在我们过着今天的美好生活,你是否遗忘了曾经我们那浴血奋斗的八年战争呢?你还记得一个熟悉的名字--刘胡兰吗?
她只有13岁啊,但是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她并没有屈服,她是这样对敌人说的:“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为人民干到底。”支持她的是什么呢对,就是因为她爱自己的祖国和同胞,所以她才没有出卖自己的战友。没有这种精神,我们今天是不会取得战争的胜利的。
作为新世纪的少年们,我们应该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使我们的民族精神传承不息。
小气啊,才这么点分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贯中是他的字,山西太原人(还有庐陵、东原、钱塘等多种说法)。他生于元代,死于明初,大约生活在公元1330~1400年间,他生平不见史传,据某些片断的材料说,他性格孤介,“与人寡合”,因“遭时多故”,东奔西走,“不知其所终”。他还是一个“有志图王者”,曾充当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幕客。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据说小说创作有数十种,曾写过十七史演义。现存署名罗贯中的通俗小说,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他还写过杂剧和乐府隐语,现存的杂剧作品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及魏、蜀、吴三国历史为题材。作者在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了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写成了《三国志通俗演义》。这部书版本很多,现存的最早刊本是明嘉靖本。全书24卷,240则,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它集中了宋元讲史话本和戏曲中的精彩部分,将元代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全部加以改写(删去了荒诞的故事,增加了史实,扩充了篇幅),成为一部长篇巨著。此后,新刊本大量出现,但它们都只是在嘉靖本的基础上,作了一些增删、整理的工作,没有大的改变。最流行的本子,是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增删、评点过的120回《三国演义》。书约成于康熙初年,比嘉靖本更加紧凑完整。现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版本,即根据这个本子重印,删去了评点。 《三国演义》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写起,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全国统一为止,前后共97年。它描述了三国时期纷繁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它的主要思想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三国之间军事、政治、外交事件的描述,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各种斗争的经验和智慧。这些可供我们借鉴。孔明身上就集中反映了各种斗争的经验、智慧和才能。2.揭示了当时矛盾重重、动乱不安的局面。这能帮助我们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反动本性。3.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动乱年代里人民群众的苦难生活与和平统一的愿望。小说描叙了封建军阀屠杀人民,劫掠百姓,以致田园荒芜,生产凋敝,白骨如山,饿莩遍野的历史事实。作者对坚持分裂割据的军阀进行了鞭挞和嘲讽;对于曹操,虽不赞成由他来统一天下,但在写他同北方军阀进行斗争时,却如实地描述了他的雄才大略;作者本来寄希望于蜀汉,把刘备、孔明作为仁君、贤相的典型来塑造,希望他们君臣际会,作出一番功业,统一中国,使百姓安居乐业。这种反对分裂、主张统一的思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进步意义。4.“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十分鲜明。尊曹或尊刘,是历史家长期的争论,这不过是封建正统观念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不同表现。《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倾向,既继承了晚唐以来三国故事,直到《平话》一贯“尊刘”的文学传统,又继承了东晋习凿齿和南宋朱熹“尊刘”的史学传统,表现了为东晋、南宋偏安的汉族王朝争正统,反对入侵的外族统治的思想倾向,反映了元明之际汉族人民的民族意识。此外,《三国演义》还大力宣扬了刘、关、张的“义气”。所谓义气,内容十分复杂,既渗透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也包含着当时人民的道德理想。有的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和鼓舞人民的力量,如人民用义气互相团结,互相救援。但是由于义气不是从阶级观点出发,而往往是从个人恩怨出发的,所以常常被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 《三国演义》虽以历史为题材,但它毕竟不是史书而是文学作品。因为它经过了艺术加工,有不少虚构。《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1.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全书写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条基本原则。小说中运用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就是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对于主要人物,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其复杂的性格。2.它长于描述战争。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最为出色。对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役,作者总是着力描写,并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化等等,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凄惨,一般具有昂扬的格调,有的还表现得从容不迫,动中有静,有张有弛。3.它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时间长达百年,人物多至数百,事件错综,头绪纷繁。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实,又要注意艺术情节的连贯。因此,在结构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难的。可是作者却能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这主要得力于作者构思的宏伟而严密。他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事情节,既写得曲折多变,而又前后连贯;既有主有从,而又主从密切配合。4.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今天看来,这种语言似乎半文不白,但在当时它却近于白话;用这种语言来写长篇小说,是一种创举,和过去某些小说粗糙芜杂的语言相比,是一个明显的进步。《三国演义》在艺术上的最大缺点,一是人物性格固定化,缺少发展变化。这可能是受了民间传说人物定型化的影响和历史材料的局限。二是想像、夸张有时不合情理。鲁迅先生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批评是很中肯的。 《三国演义》问世以来,影响深远。它是广大人民认识三国时代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军事、政治斗争和整个社会面貌的教科书;它曾为后世农民革命的战略策略提供了借鉴;几百年来它为民族戏曲提供了大量题材;为后世文学提供了一种反映复杂历史生活的体裁。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贯中是他的字,山西太原人(还有庐陵、东原、钱塘等多种说法)。他生于元代,死于明初,大约生活在公元1330~1400年间,他生平不见史传,据某些片断的材料说,他性格孤介,“与人寡合”,因“遭时多故”,东奔西走,“不知其所终”。他还是一个“有志图王者”,曾充当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幕客。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据说小说创作有数十种,曾写过十七史演义。现存署名罗贯中的通俗小说,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他还写过杂剧和乐府隐语,现存的杂剧作品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
关于《三国演义》的主题 这个问题,是此次讨论会上争论最为激烈、意见最为分歧的一个问题。除以往提出的“正统说”、“忠义说”、“拥刘反曹反映人民愿望说”、“反映三国兴亡说”和“讴歌封建贤才说” 等五种观点之外,新提出的主要有“悲剧说”、“仁政说”、“农民愿望说”和“分合说”等四种观点。而且即使是以往的几种旧提法,有人也作了新的解释,注入了新的内容。 (一)悲剧说。 这是此次讨论会上十分引人注意的一种说法。此说论者认为,在《三国演义》所塑造的大批艺术形象中,曹操和刘备,包括他们所代表的集团,不仅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而且始终处于尖锐的对立之中。曹操被刻画为一个千古不朽的奸雄形象,一个剥削阶级利己主义的集中代表,贪欲和权势欲的象征。他的身上几乎概括了剥削阶级的全套统治手段和全部本质特征。而残暴狡诈和雄才大略的紧密结合、“奸”与“雄”的高度统一则是他最显著的标志。这一形象乃是恶德的实体、个性化了的社会存在,是作家所处历史环境的直接映象。与此相反,刘备这一形象的本质特征则是对理想道德的追求,他幻想在尘世中实施“仁政”,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以曹操为代表的封建社会的现实存在和以刘备为代表的封建社会的理想象征之间的激烈交锋,构成了《三国演义》一书最基本的矛盾冲突。 不幸的是,以曹操为代表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现实存在却最终战胜了以刘备为代表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理想追求。《三国演义》为人们揭示了一个严酷的事实:左右形势,对封建政治生活起支配作用的力量,不是正义,而是邪恶;不是道德,而是权诈;鲜廉寡耻、弱肉强食的残酷现实战胜了孝悌礼让、忠诚信义等理想观念;暴政强奸了仁政,兽性代替了人性;君仁臣忠、父慈子孝的伦理观念不得不让位于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市侩原则。这不单是三国时期的历史现实,也是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现实。所以《三国演义》所表现的蜀汉集团的悲剧,正是悲剧的时代所诞生的我们民族的一部历史悲剧,它因之而成为民族历史的启示录,奠定了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 (二)仁政说。 此说论者认为,《三国演义》一书有着极其鲜明的政治倾向性,这个倾向性集中地表现在“尊刘抑曹”上,以前不少论者把这一点作为《三国演义》的主题,这不是没有道理的。然而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这一强烈倾向并不等于就是它的主题。透过“尊刘抑曹”的表象,我们看到的乃是于对仁政的歌颂和向往,对于暴政的批判和鞭挞。《三国演义》对刘蜀的“尊”和“拥”,反映了挣扎在封建制度残酷现实之中的人民对仁政的热烈拥戴;对曹魏的“抑”和“反”则反映了人民对暴政的深恶痛绝。这不仅是贯穿全书的主题思想,也是《三国演义》一书在思想倾向上的民主性、进步性的具体体现。 (三)农民愿望说。 此说论者认为,我们分析《三国演义》的主题,不能也不应当离开这部作品形成的历史。尽管《三国演义》是以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为该书所作的注为主要的素材和依据,也就是说主要是以正史为素材和依据,然而作为一部文学作品来看,它更多地受到讲史话本、元杂剧以及宋元以来大量流传的民间故事、传说的影响。“尊刘抑曹”的倾向正是在这样长期流传、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此外,也有不少同志认为,象《三国演义》这样一部思想蕴涵丰窗的文学巨著,要想用三言两语来概括它的主题思想是很困难的。目前提出的各种说法应当说都是“言之成理,持之有故”, 但是却似乎都难于为人们所一致接受。重要的问题在于认真地分析一下这几种提法的相同之处,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比较它们实质上的分歧,而不必匆忙地作出结论。同时,探讨《三国演义》的主题还不能脱离对版本的研究,版本不同,其主题思想常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一点也是不能忽视的。
【作品评介】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罗贯中在长期民间传兑,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的基础上,依据陈寿写的国志》印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加上他自己的才学和经验写成的。国寅义》成书之后,又经后人多次增删、整理,现在最流行的,是清明康熙年间毛宗岗修改的本子。 《三国演义》讲的历史故事,是东汉末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吁始,到280年司马氏统一中国为止。《三国演义》在描写近一百年的历史故事中,不但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起义的残酷镇压,而且揭露了他们之间各种政治、军事和外交的激烈斗争。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民遭受的种种苦难,以及他们反对分裂、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 《三国演义》在描写各封建统治集团的斗争中,全书贯穿了拥蜀反魏,尊刘贬曹的中心思想。在人物好坏的区别上,蜀汉是好人多,坏人少,而在曹魏是坏人多,好人少,在对待各方人物的态度上,对蜀汉方面是以歌颂为主,对曹魏以批判为主。因此,在罗贯中笔下,刘备是宽仁待民的好皇帝。他对百姓是“秋毫无犯,民皆感化”。老百姓歌颂他:“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进军西川时,一路之上都受到百姓们的欢迎和拥戴。这是作者理想化了的圣君、明主。而曹操是诡诈残暴的大奸臣。 国演义提供了不少战争经验和各种军事科学知识,对战争的描写,是很出色的。写官渡之战,先介绍两军力量的对比。袁绍兵多粮足,拥军七十万。而曹操兵少粮缺,只有七万人。但是战争胜败不但决定于客观军事力量的强弱,而且还 决定于主观指挥正确与否。曹操是知己知彼,准确判断,继而再攻,各个击破。相反,袁绍自恃强大,没有利用兵多粮足的优势,结果大败而归。这是一次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其他如赤壁鏖兵、夷陵之战等,都写得有声有色,雄伟壮阔,引人人胜。 《三国演义》开创了历史小说的先河。为如何写作历史小说,提供了“七分事实,三分虚构”的基本经验。《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事实和人物,大都是真实的。黄巾起义、董卓之乱、官渡、赤壁之战等等,在历史上,确有其事。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董卓、曹操、袁绍、刘表、刘备、孙权、关羽、张飞和诸葛亮等,在历史上,也确有其人。这就是“七分事实”。但另一方面,国演义》又不等于三国历史,它毕竟是一部小说。所以,其中不少内容和情节是作虚构的,夸张的。不但历史上不存在“吴国太佛寺看新郎”“献密计黄盖受刑”和“七星坛诸葛亮祭风”等事件,而且就是对历史人物如刘备、曹操、诸葛亮、关羽和张飞等,也不是从佐国志》里照搬到《三国演义》中来。而是作者依据尊刘贬曹的思想给予加工改造,有的加以美化、神化,有的则加以丑化。《三国演义》中的这些人物,都是艺术的典型。这就是“三分虚构”。 《三国演义》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据统计,全书共描写了1230个人物,有名有姓者约千人,其中,被毛宗岗称为“三绝”的诸葛亮、曹操、关羽是小说所刻画的众多艺术形象中最成功的人物。 诸葛亮形象是作者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按自己的审美理想塑造的一个忠贞智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艺术典型。他不仅有远大的政治抱负,还 有经天纬地之才,知识渊博,才华出众,精通军事、政治,通晓天文、地理,是智慧的化身。他有感于刘备的知遇之恩,而竭忠尽智,为蜀汉的事业奋斗一生。蜀汉的兴衰,三国间的重大政治军事斗争几乎都与他有密切的关系。出山之始,就制定了据蜀联吴抗魏的战略;赤壁之战,他孤身赴吴,身临险境,贯彻了联吴抗魏的战略思想;又乘胜智取荆襄,进军益州,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白帝城托孤后,他顾命辅幼主,独撑危局。内修政事,巩固后方,六出祁山,誓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生命实践了自己对蜀汉集团的忠贞。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为理想、事业而义无反顾的牺牲精神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献身精神:在诸葛亮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 曹操形象是一个既凶残奸诈又有雄才大略的政治野心家和军事家的艺术典型。他阴险残忍,虚伪奸诈,信奉“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极端利己主义哲学。小说从正统观念出发,通过逼献帝,杀伏后,称魏王,加九锡等情节,突出其欺君罔卜又通过杀吕伯奢全家,借王壁之头以抚军心,借扰乱军心之罪名杀死杨修,以及割发代首、梦中**等情节多方面地描写他的残忍诈。小说在揭露和批判他的恶德的同时,又充分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奸雄的才智与胆略,他具有卓然超越于董卓、袁绍等人之上的政治远见和政治气度。他借迎献帝而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造成政治上居高临下的极大优势;他善于收买人心,笼络部属,在自己的周围聚集了一大群卓有才干的谋臣战将;他深通兵法,善于用兵,施谋用策,以弱胜强,先后消灭了除刘备、孙权以外的大小军阀,统一了大半个中国。作为一个“古往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曹操把历代统治者所积累的权术中的精妙人微处继承下来,并用以左右朝政,扩展势力,把封建社会的秩序、法则和道德一概置于自己的驾驭之中,以实现自己图王霸业的政治野心。 关羽不但勇武过人,而且义重如山。作者以崇敬的感情写关羽威武而儒雅的形貌神态,更以夸张的笔调写关羽辉煌的业绩。他温酒斩华雄,杀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可谓勇猛刚烈,所向无敌,睥睨一切,威震天下。但作为“义绝”的关羽形象,其魅力主要来自于他的道义人格。他始而随刘备,不畏艰险;继而降汉不降曹,挂印封金,千里来奔;最后拒绝劝降,从容就义,完成了道德的自我完善。小说也不回避关羽性格的某些弱点,他的骁勇中包含着骄横,坦荡中滋生着自负,往往虚荣偏执,一意孤行。败走麦城的悲剧结局,正是他刚烈而自矜的性格弱点发展到顶点的结果。 《三国演义》也有种种不足,如否定农民起义的错误立场,宣扬封建迷信思想等等。
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吴.蜀.魏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以及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在对三国态度上,尊刘反曹鄙吴是民间的主要倾向,而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和皇室正统思想.
大型史诗电视剧《三国》是由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制作中心策划立项,由数家实力影视制作机构联合出品,取材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本剧通过表现从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再到司马家篡魏后天下归晋的整个过程,肯定了以“人”、以“仁”为本,治理天下首先要聚拢人心的思想;弘扬了精忠报国、顾全大局、胸襟广阔、英勇无畏、坚韧不拔、重信重义等中华民族优秀的意志品质和精神传统;展现了人文哲思、军政战略、兵法阵法等中国文化中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智慧。
东汉灵帝时,十常侍专权,朝政腐败,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刘备与关羽、张飞桃园结义,参与镇压黄巾军。 灵帝死,大将军何进扶立少帝,诏外兵入京,诛杀宦官。宦官杀死何进,袁绍等尽灭宦官。董卓趁机拥兵入京,废少帝,立献帝,把持朝政。曹操谋刺董卓不成,逃到陈留,发矫诏联合诸侯共讨董卓。关、张加人联军,关羽温酒斩华雄,三人又合力击败董卓骁将吕布,董卓逼献帝迁都长安,火焚洛阳,曹操率兵追击,中伏兵败,诸侯各怀异心,联军随之分散,彼此攻伐。 董卓在长安愈益骄横暴虐,司徒王允巧设连环计,先将府中歌女貂蝉许嫁吕布,后又献与董卓,离间二人。吕布与王允合谋杀死董卓,但被董卓余党李傕、郭汜等击败;王允被杀,李、郭执掌大权。 曹操击破青州黄巾军,占据兖州,招贤纳士,势力大增。因徐州刺史陶谦部下杀死曹操之父曹嵩,曹操兴兵攻打徐州。刘备救援陶谦,陶谦欲以徐州相让,刘备力辞,陶谦死。刘备方领徐州牧。 吕布谋夺兖州,被曹操打败,到徐州投奔刘备,屯驻小沛。 李傕、郭汜自相残杀,李傕劫持献帝,郭汜劫持百官,于是,长安城中大乱。杨奉、董承护驾还东都,遭到李、郭追杀,死伤惨重,好不容易回到洛阳,又逢灾荒,处境极为狼狈。 曹操采纳荀彧之谋,率军迎奉献帝,移驾许都,自封为大将军,朝廷大权从此归其掌握。 曹操用“驱虎吞狼”之计。诏命刘备讨袁术,吕布趁机袭夺徐州。袁术约吕布夹攻刘备,吕布因袁术失信,请刘备还屯小沛。 孙策欲继其父孙坚之业,乃以孙坚所得的传国玉玺为质,向袁术借兵回江东,先后打败刘摇、严白虎、王朗等,夺取丹阳、吴郡、会稽等郡,称霸江东。 袁术遣大将纪灵攻刘备,吕布辕门射戟,劝双方罢兵。后因张飞抢夺吕布所买马匹,吕布围攻小沛。刘备投奔曹操,被举为豫州牧。 袁术在淮南称帝,分兵六路进攻徐州。吕布用陈登之谋,击败袁军;刘备亦派关羽截击。曹操会合孙策、刘备、吕布,大破袁术,攻占寿春。不久,曹操约刘备同攻吕布,吕布刚愎无谋,终被擒杀。 曹操班师,带刘备见献帝。献帝认刘备为皇叔,拜左将军,封宜城亭侯,献帝因曹操擅作威福,密赐衣带诏与国舅董承。董承暗结王子服、马腾、刘备等,谋诛曹操。刘备恐曹操疑忌,每日种菜消遣。一曹操同刘备煮酒论英雄,欲加试探。刘备假作畏惧雷声,使曹操对其放松戒备。刘备趁机以截击袁术为名,率兵离开许都,重新占据徐州。 董承与太医吉平合谋,欲毒杀曹操;因家奴告密,董承等皆遭满门抄斩,曹操亲征徐州,刘备大败。匹马投奔袁绍。关羽被困,约三事而暂归曹操,连斩袁绍大将颜良、文丑。后因得知刘备在袁绍处,便挂印封金;保护二嫂,过五关,斩六将,终于与刘备、张飞重聚于古城。 孙策遇刺,伤重而死。其弟孙权继位,由张昭、周瑜辅佐。周瑜举荐鲁肃,鲁肃为孙权定鼎足江东之计,孙权自此威震江东。 袁绍亲率大军进攻曹操,曹操领兵在官渡相拒。谋士许攸建议袁绍袭击许昌,被斥,便投奔曹操。曹操用许攸之谋,夜袭鸟巢,大败袁绍。后又逐步消灭其残余势力,基本统一北方。 刘备被曹操打败,到荆州依附刘表。屯驻新野。徐庶来投,刘备用为军师,击败曹仁,夺取樊城。曹操囚禁徐母,伪造家书召唤徐庶,徐庶被迫辞别刘备,临行举荐诸葛亮。刘备先已从司马徽处知卧龙之名,于是三顾茅庐。礼聘诸葛亮。诸葛亮提出跨有荆、益二州,以与曹操、孙权成鼎足三立之势的战略方针,刘备苦请其出山辅佐。 曹操率大军南征,刘表病死,其妻蔡氏以次子刘琼嗣位,投降曹操。刘备携民出走江陵,在当阳被曹军赶上,军民大乱。赵云单骑救出阿斗,张飞在长坂桥吓退曹军,刘备收拾残兵退至江夏。适逢孙权遣鲁肃来探虚实,诸葛亮即随鲁肃前往江东,欲结孙权共拒曹操。 孙权接曹操檄文;犹豫不决。诸葛亮去战群儒,智激孙权,加之周瑜陈说利害,孙权遂决计抗曹,以周瑜为大都督。周瑜趁蒋干来为曹操作说客之机,巧布疑阵,诱其盗走伪造的书信,使曹操误杀水军都督蔡瑁、张允。诸葛亮草船借箭,周瑜自叹弗如,与之定计火攻破曹,并先后使黄盖行苦肉计,庞统献连环计,曹操骄傲轻敌,黄盖上船诈降,接近曹军水寨时一齐举火。东吴各路兵马四下接应,曹军惨败。曹操带领残兵奔逃,连遭截击,在华容道又被关羽挡住去路。曹操乞哀,关羽不忍,放其逃走。 赤壁之战以后,孙、刘两家争夺荆州,周瑜屡次用计,诸葛亮三气周瑜,周瑜箭疮崩裂而亡。 曹操疑忌马腾,召其入京。马腾欲趁机杀曹操,谋泄被杀。其子马超闻讯,与韩遂起兵报仇,屡胜曹兵。曹操用反间计;使马超、韩遂自相火并,借机打败马超。 汉中张鲁欲取西川,益州牧刘璋派张松说曹操取汉中。张松因受曹操侮慢。转道往见刘备,奉献西川地图,劝刘备取之。 刘璋听取张松建议,请刘备相助。刘备与庞统率军入川,刘璋亲到涪城迎接。刘备屯驻葭萌关,广收民心。后因向刘璋索取兵、粮,刘璋疑虑,稍作敷衍。刘备大怒,夺取涪城,进兵稚城。因庞统在落凤坡中箭身亡,诸葛亮留关羽镇守荆州,与张飞分兵入蜀增援。一路望风归顺,进占绵竹。刘璋向张鲁借兵,张鲁遣马超攻葭萌关。张飞大战马超,诸葛亮用计,马超归顺,并进逼成都,刘璋出降,刘备自领益州牧。 孙权得知刘备占据益州,遣诸葛瑾索还荆州,刘备答应先请关羽,欲逼其归还荆州,关羽单刀赴会,挟制鲁肃,遂得安全返回。 曹操兵伐汉中,张鲁兵败归降。刘备恐其来攻西川,交割江夏等三郡给东吴,请孙权起兵袭合肥,牵制曹操。孙权与曹操大将张辽交战。大败于道遥津。曹操亲率大军救合肥。孙权部将甘宁率百骑夜袭曹营,不折一人一骑。双方相待月余,孙权求和,曹操班师而回,不久又封为魏王,立子曹丕为世子。 曹操命曹洪助夏候渊、张郃守东川,张郃接连被张飞、黄忠打败,丢失天荡山。法正劝刘备乘势夺取汉中,刘备从之,与诸葛亮亲自出兵。曹操闻报,亦率大军亲征,屯兵南郑,命夏侯渊进兵。黄忠用法正之谋,以逸待劳,阵斩夏侯洲。曹操前来报仇,接连战败,身受箭伤。军心动摇。便放弃汉中,于是,刘备进位汉中王,以诸葛亮为军师,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 关羽领兵取襄阳,围樊城。曹操令大将于禁为征南将军,庞德为先锋,率领七军救援樊城。庞德抬棺与关羽决战。箭射关羽左臂。时值连日大雨,关羽水淹七军,于禁投降,庞德被俘,不屈而死。曹操闻讯大惊,欲迁都以避关羽,司马懿建议使孙权袭击关羽后方。孙权用吕蒙、陆逊之计,卑辞麻痹关羽,趁其防备松懈时袭取荆州。关羽败走麦城,突围时被俘,不屈而死。 曹操病死。其子曹丕继位,不到一年,即逼汉献帝禅让,改国号为魏。刘备受群臣之请,亦自称帝以继汉统,任诸葛亮为丞相。 刘备欲为关羽报仇,不顾群臣苦谏,兴兵伐吴。张飞鞭挞部下末将范疆、张达,二人刺死张飞投吴。刘备得知,愈加憎恨,连胜吴军。孙权遣使求和,刘备不许,孙权拜陆逊为大都督,陆逊坚守不战,待蜀军兵疲意沮,火烧连营,大获全胜。刘备败走白帝城,感伤懊悔而病,临终前托孤于诸葛亮。 魏主曹丕闻刘备亡,发动五路大军攻蜀,诸葛亮不动声色,暗中遣将设计阻其四路兵马,又遣邓芝出使东吴,恢复蜀、吴联盟。 蛮王孟获犯境。诸葛亮率军南征,采纳马谡“攻心为上”的建议,七擒孟获。孟获心服,蜀汉后方得以安定。 魏主曹丕死,其子曹睿即位。诸葛亮上《出师表》,开始北伐,大败魏国驸马夏侯茂,智取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收服姜维,又打败魏国大将军曹真。魏以司马懿领兵拒蜀。司马懿消灭孟达后,直取街亭,欲断蜀兵咽喉之路。诸葛亮命马谡守街亭,马谡违令于山上扎寨,被魏军围困,丢失街亭。诸葛亮急忙部署撤兵,并亲到西城监运粮草。司马懿突率十五万大军来到城下。诸葛亮以空城计吓退魏兵,连夜退回汉中,挥泪斩马谡,并上表自贬三等。 吴将陆逊大破魏军于石亭,请蜀伐魏。诸葛亮再上《出师表》,二出祁山,大败曹真。因粮运不继,乘胜退兵,计斩前来追赶的魏国勇将王双。 孙权称帝,诸葛亮约吴兴兵伐魏,三出祁山,连败魏军。后主下诏恢复诸葛亮丞相职务,因张飞之子张苞身死,诸葛亮悲痛成疾而退兵。 以后,诸葛亮又数次北伐,虽然屡败魏军,却始终未成大功。六出祁山时,司马懿固守营寨,诸葛亮日夜操劳,心力交瘁,病死于五丈原。临终前,将身后诸事一一安排。请将依计退兵,吓退司马懿追兵。魏延不服杨仪,举兵相攻,马岱斩之。魏主曹睿死,太子芳即位。司马懿杀曹爽,全国大权从此归司马氏掌握。 姜维欲继诸葛亮之志,先后九伐中原,与魏将邓艾等斗智斗勇,互有胜负。因宦官黄皓弄权,姜维屯田汉中以避祸,蜀汉国势日益衰微。 司马昭命钟会、邓艾西路攻蜀,邓艾偷度阴平,直通成都,蜀后主刘禅出降。姜维诈降钟会,鼓动钟会叛魏,欲借机复国。事败,姜维与钟会一同被杀。 司马昭死,其子司马炎继位,逼魏主曹奂禅让,改国号为晋。吴主孙皓暴虐荒淫,朝政腐败,人心涣散,晋武帝司马炎下令伐吴,吴军土崩瓦解,孙皓投降。至此,天下重新归于统一。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