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发表知识库 > 红色官窑论文研究

红色官窑论文研究

发布时间:

红色官窑论文研究

《红官窑》以醴陵陶瓷产业为背景,拍摄于2007年,耗资近2000万元,由舒畅、李进荣、盖丽丽主演、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影视部及醴陵市委市政府、红官窑(湖南醴陵红官窑瓷业有限公司)和湖南华联瓷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摄制,在红官窑瓷业公司开机并取景拍摄。该电视剧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醴陵釉下五彩瓷为主线,反映了醴陵瓷业在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的改革发展,是醴陵历史上首次拍摄的大型电视剧,也是国内少有的反映县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事业的电视剧1。该剧反映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醴陵群生瓷器厂接到政府任务研制釉下五彩礼品瓷,由总工程师和总工艺师申永祥提纲技术核心。因偶然事故, 样品跌碎,厂委会主任段国强公报私仇,由此导致申、夏两家几乎家破人亡,但荣誉却归功到厂长苏定山头上。而三十年后,在香港瓷器博览会上,苏定山的儿子苏建海、孙女苏雪青,申永祥的儿子申国荣和孙子申雪昭、夏一墨的孙子许强生和养孙女夏芙蓉,同时出现在展会上。 申国荣带着儿子申雪昭要利用港商的身份获取掌握在苏家的釉下五彩瓷配方和烧制技术,把自己的事业搞大,同时为冤死的生父复仇。而夏芙蓉正是幼年失踪的苏雪青的姐姐。许强生也不知夏一墨就是自己的爷爷,围绕着两个年轻人的身份以及申家父子的复仇计划,一时间家族之间的恩怨情仇像一层阴云笼罩在几代人的身上,从而导引了众多人物错综复杂的命运走向2。

毛瓷四绝:白如玉,景德镇独有的临川高岭土,烧制瓷器晶莹剔透,洁白如玉;明如镜,瓷器表面光滑莹亮,如镜面般泛清银色光芒;薄如纸, 瓷器壁厚不足毫米,以光线照射几乎透明,注入开水亦无烫手之感;声如磬,以手指轻扣敲瓷器,其声清脆悦耳,有如磬乐音。当年“75O1”毛瓷的设计者刘平设计了“水点桃花”的装饰纹样,他借鉴中国画的写意没骨形式,先用玻璃白水点花瓣,画出花形(不用钩勒花头轮廓线)。在绘图工艺上,毛瓷采用了无骨画和分水填色。无骨画:在精胚上用墨线勾画轮廓,墨线在烧制过程中达到一定温度即可自然消失,称为无骨画。分水填色:墨线中含有一种乳香油成分,在填色过程中能根据墨线轮廓将颜色自然分开,称为分水填色,采用分水填色画面层次感强,颜色干净,不会出现 “脏色”现象。主席用瓷,生气盎然,枝叶疏密有致,花朵大小各异,着色有轻有重,胎细釉润,明快老练,颇具大家风范,当是中国20世纪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这套瓷器的外饰在风格上力求简洁、典雅、端庄,线条流畅优雅,器形饱满,古朴大方。7501瓷是全手工制作,造型统一。其特点是传统、饱满,加工精细到位。器物上装饰的'翠竹红梅'构图别致。花头的正、侧有度,花苞分布得体。整个画面的造型是由老艺术家黄海云、舒松水勾勒,姿态各异,形态生动。花头、叶子的混水是出自老釉下装饰艺术人员之手,用色浓淡转折相宜,前后有空间感。枝杆用色老嫩有度,花丝、花蕊错落有致,整个画面素洁、高雅。1975年8月31日,7501瓷制作完毕,釉下装饰组的人员当即解散。1977年有76人调离了轻工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故以后生产的瓷器及7801瓷均由别的单位人员制作。由于制作的人员不同,手法有差异,整个画面感觉也有差别。

红色官窑: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各种特定的历史时期,某些特殊瓷厂在各历史年代所生产的各种生活用瓷和装饰用瓷,这些瓷器都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成了见证这段时代的历史文物,这些“红色官窑”瓷主要包括文革期间生产的“领袖用瓷”、“中央机关用瓷”、以及馈赠国外元首的礼品瓷等。以红官窑(时称湖南醴陵群力瓷厂)1、景德镇建国瓷厂、景德镇艺术瓷厂、人民瓷厂、红旗瓷厂、雕塑瓷厂、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等单位,先后为中央国家机关生产过一定的生活用瓷、陈设瓷及礼品瓷,这些单位也堪称当代的“红色官窑”。

醴陵瓷器红官窑毕业论文格式

你打红官窑,釉下彩,和国瓷和毛瓷看看

你打釉下五彩瓷吧

因为醴陵的瓷器好多是帮别人做贴牌,所以就出现了这种现象!

导语:在瓷器中,有一个地方的瓷器相当有名,大家知道是哪个地区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醴陵瓷器的特点及简介。

醴陵市是我国湖南省的一个地级市,在这个具有革命气息的地区,醴陵的瓷器是这个地方的特色之一。醴陵的瓷器,它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红瓷醴陵市最具有代表性的。醴陵的五彩瓷拥有耐腐蚀、耐强酸耐强碱,即时在粗糙的地方摩擦也无法损坏,经过长期的风吹日晒也无法使它褪色,它的外形美观,在国内外都拥有美誉。在20世纪60年代左右,醴陵地区所生产的瓷器响誉国内外,在当时该地区的瓷器已经远销的国外,它成为了再国内外市场中的畅销品。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醴陵瓷器的制造也得以进步,使它的生产规模逐步壮大起来。醴陵现在成为了中国地区出口瓷器主要地区之一。

在清朝末期民国初期,醴陵的瓷器中一种较新的瓷器——五彩瓷,它多烧制的时间不过才短短的二十几年,经过乱世之后,它所保留的作品也少之又少,在世的作品也只有四百多件。在故宫博物馆中,所展示的醴陵五彩瓷只有七件,湖南省博物馆中的五彩瓷也只有十七件。五彩瓷现在变的极其罕见,它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在造型方面也有着奇特的变化,经过观察可以发现,它的风格现在向着活泼的方面趋近。在传统的瓷器中,传统瓷器所具有的特点一般是太过单一、死板,墨守成规;而醴陵的五彩瓷却与之不同,它与传统瓷器方面相结合,但它没有采用过于艳丽的颜色,而是选用了比较淡雅、朴素中掺杂着高贵气息的颜色。它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工艺水平高超、极具观赏性的特点。

据说,制作出一件完整的醴陵五彩瓷器,所经历的过程繁杂,难度系数也颇高。首先要选用上等优质的泥土做瓷器的胚胎,为了保障瓷器制作成功,这个泥土要经过沉淀、过滤等众多程序,将泥土中的杂质去除,为后续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五彩瓷所采用的釉彩主要来自于稀土和有色金属中提取的物质,甚至有些瓷器的颜料中还含有黄金、彩金等极为贵重的金属。

制作成功的五彩瓷器,白的像玉一样,光滑明亮。人们喜爱它的无毒、耐磨、耐用的特点,从而也造就了它具有深高的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https://www.to8to.com/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zhidao_m_jiare&wb】,就能免费领取哦~

关于官窑荷叶洗的研究论文

1.计算机学报 北京 中国计算机学会等 2.计算机工程 上海 上海市计算机协会 3.计算机科学 重庆 国家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4.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北京 中国自动化学会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工技术学报 电网技术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高电压技术 电力自动化设备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电机与控制学报 高压电器 电工电能新技术 中国电力 电瓷避雷器 电池 电力电子技术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南方电网技术 现代电力 电源技术 电力建设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 智慧电力 电气传动 电测与仪表 微电机 绝缘材料 变压器 电源学报 A类:

宋代瓷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非常繁荣昌盛的时期。现时已发现的古代陶瓷遗址分布于全国170个县,其中有宋代窑址的就有130个县,占总数的75%。陶瓷史家通常将宋代陶瓷窑大致概括为6个瓷窑系,它们分别是:北方地区的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和磁州窑系;南方地区的龙泉青瓷系和景德镇的青白瓷系。这些窑系一方面具有因受其所在地区使用原材料的影响而具有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又有受帝国时代的政治理念、文化习俗、工艺水平制约而具有的共同性。宋朝瓷器从胎釉上看,宋北方窑系的瓷胎以灰或浅灰色为主,釉色却各有千秋。例如钧窑釉,喻为海棠红、玫瑰紫,灿如晚霞,变化无穷如行云流水;汝窑釉含蓄莹润、积堆如凝脂;磁州窑烧出的则是油滴、鹧鸪斑、玳瑁等神奇的结晶釉。南方窑系的胎质则以白或浅灰白居多,景德镇窑的青白瓷色质如玉、碧如湖水;龙泉窑青瓷翠绿莹亮如梅子青青;哥窑的青瓷其釉面开出断纹,如丝成网,美哉天成,是一种独特的缺陷美;还有定窑瓷,其图案工整,严谨清晰的印花让人叹为观止;耀州窑瓷,其犀利潇洒的刻花给人们以流动的韵律美。追求釉色之美、追求釉质之美,宋人在制瓷工艺上达到了一个新的美学境界。从造型的角度分析,宋瓷的器形较之前代更为丰富多彩。宋朝瓷器,几乎包括了人民日常生活用器的大部分:碗、盘、壶、罐、盒、炉、枕、砚与水注等,其中最为多见的是玉壶春瓶。总的说来,民间用瓷的造型大部分是大方朴实、经济耐用;而宫廷用瓷则端庄典雅、雍容华贵。最能反映皇家气派的是哥、官、钧、汝与定窑口烧制的贡瓷,最能体现百姓喜乐的是磁州、耀州窑口烧制的民间瓷品。 从纹饰上讲,宋瓷的纹饰题材表现手法都极为丰富独特。一般情况下,龙、凤、鹿、鹤、游鱼、花鸟、婴戏、山水景色等常作为主体纹饰而突现在各类器形的显著部位,而回纹、卷枝卷叶纹、云头纹、钱纹、莲瓣纹等多用作边饰间饰,用以辅助主题纹饰。工匠们用刻、划、剔、画和雕塑等不同技法,在器物上把纹样的神情意态与胎体的方圆长短巧妙结合起来,形成审美与实用的统一整体,另人爱不释手。如婴戏纹,或于碗心、或于瓶腹,将肌肤稚嫩,情态活泼的童子置于花丛之中,或一或二,或三五成群,攀树折花,追逐嬉戏,真切动人,生活气息甚为浓厚。宋朝瓷器,以其古朴深沉、素雅简洁,同时又千姿百态、各竞风流的气象为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工艺发展史上矗立起一座让世人景仰的丰碑。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突破“南青北白”的局面 2、品类繁多,器型多样。最受还应的有“梅瓶”、“玉壶春”等 3、釉色优美,以典雅含蓄,高贵朴实,有类玉的效果,以单色瓷为主(除钧窑)。体现了儒文化所提倡的简洁素雅之美,有明显的民族精神体现。 4、装饰方法有印花、画花、刻花、剔花、贴花、镂花等,图案以花鸟虫鱼等为主,造型,色彩,纹样追求完整、意境、气韵。

求“对于“宋瓷之美”你是如何体会的?”的一片期末考试论文。字数1500左右送你一朵玫瑰花,传情达意全靠它,送你一朵大桃花,时来运转有赖它,送你一碗豆腐花,要你一天到晚笑哈哈!

一直以来,人们似乎有一个共识:宋代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最辉煌灿烂的时代,“宋瓷”代表了中国瓷器艺术中最高的审美境界。这样一个认识,通过教科书或大众读物无限制地进行着一种简单的复制,让人觉得这几乎就是一个无需质疑的真理。但问题在于,这种判断的标准在哪里,我们有没有真正从学理上对其进行思考?因此,对于这个问题的反思,其意义也是相当明确的。一方面,有助于理解陶瓷艺术创作中的境界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扭转我们简单的思维习惯或认识偏见。 平淡:宋代社会审美理想 宋代大文豪苏轼曾说:“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他认为文章由绚烂到达平淡,这才是成熟的标志,才是艺术上最高的境界。简单地说,平淡就是天真自然,不雕琢,不拘泥于法则。而实际上,苏轼的话反映出了宋代典型的士大夫审美趣味。在文风上,从韩愈的古文运动开始,之前绮丽的文风受到人们的抵制,转而崇尚平易的行文风格。在书法艺术中,宋人面对唐楷的气势与法度,转而追求晋人的高风绝尘,正如苏轼所推崇的“萧散简远”之淡泊境界。在绘画上,虽然雄浑的山水画与艳丽的院体画同样存在,但在苏轼和米芾的推动下,崇尚天真平淡的文人画开始兴起。而正是从宋代开始,“逸”格成为历代品评绘画乃至视觉艺术的最高标准,它代表了这种反对法度与雕琢、崇尚清新与自然的平淡之美。 宋代,重文轻武。文人的审美趣味很容易便影响到了整个社会,当时的大众也很自然地接受了这样的情趣。于是,“平淡”很快就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风尚,瓷器的生产也同样反映出这样的时代精神。宋代是瓷器生产相当繁荣的一个时代,有众多的瓷器生产地,仍然是“清淡秀雅”的艺术风格占据统治地位。即使是大量运用印花技术的耀州窑,其胎色也是相当淡雅的,呈现的是一种单色美。当然,将这样的风尚发挥到极致的当属北方的汝窑和南方的龙泉窑。汝窑生产的瓷器大都造型简练,呈淡雅的天青色,又因其烧制过程中温度较低,瓷胎未真正烧结,故釉色大多失透,显得宁静而自然。崇尚老庄的宋徽宗当时对汝窑的瓷器爱不释手,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当时的瓷器生产树立了一个标准。靖康之变后,随着政治经济中心的南迁,南方的龙泉窑以其青玉般的釉色、简练沉静的造型、朴素典雅的气质,将“平淡”的审美理想发展到了极致。 艺术:“境界”判断与权力话语 舒斯特曼认为,审美教育是一种阴谋,它教育人们“自由”地去接受某种趣味。他的观点也许有些偏激,但已经很清楚地为人们揭示了审美格调判断中的人为因素。也许用福柯的思想来解释这种现象会更加贴切。在这位法国思想家看来,“真理意志” 与“权力意志”在根底上是二位一体的,真理的产生与认定渗透着权力因素,权力的运作有赖于真理话语的确立。①在任何社会的话语流通中都存在着有关何为理智、何为合理与真实的潜在话语标准,它在具体思想和知识问题的真假判断发生之前即已划定了关于真的可能边界,也就是说,发生在知识内部的真假只是真理在现实中成立的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②因此,“知识(真理)与其说是有真伪之分,不如说只有合法与否之分。”③如果我们用这种认识来看待长期以来人们对“宋瓷”的推崇,其背后的权力关系就相当明显了。 从魏晋开始,中国汉族文人实际上主要继承了老庄道家的审美理想。这是一种清静无为、天真自然的审美理想。正如老子所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反对过于繁复的声和色,主张淡与素。而庄子则要求人从任何外在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从而获得自身的自由,这也是一种自然的审美境界,正所谓“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正如前文所言,道家的这种审美精神对中国汉族知识分子的影响在魏晋之后的历史中占据主导地位。当然,由于宋代社会浓厚的尚文风气,文人的情趣能够迅速地推广到整个社会中去,因此,相对于其他时期,宋瓷最能够体现出汉族文人的审美理想。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近代以来中国的知识分子都把“宋瓷”理所当然地断定为中国历史上最高审美品格的代表,认定它体现了最高的审美境界。原因很简单,因为“宋瓷”代表了他们所钟爱的审美情趣。这样一种判断由于出自于知识分子之口,出自于学术机构的判断,于是很自然的就披上了“真理”的外衣。却从来没有人去反思为什么“平淡”就一定高于“雕琢”,为什么文人情趣就一定高于市井情趣。实际上,人们已经习惯了屈从于权力的判断。这里的权力并非我们日常理解中的政治权力或统治权力,而是一种话语权。它在无形之中束缚了我们的思考,在无形之中也将所有的其他观点与思想断定为“谬论”与“非真理”。 共识:永远无法企及的地平线 相对于宋代的瓷器,唐代及元明清的瓷器增添了不少民族趣味或市民审美因素。尤其是明清的瓷器,受到市民文化的影响,其瓷器的艺术风格倾向于繁琐的装饰趣味。从明中叶的“青花”到“斗彩”“五彩”和清代的“珐琅彩”“粉彩”等等,无不体现了这样的趣味。此时,它们正好和西方的洛可可艺术相映成趣。而且事实也证明,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是相当明显的,因此在西方,洛可可风格也被称为“瓷器”风格。其实,在西方国家,洛可可风格也长期受到所谓学者阶层的轻视,认为它是一种相当轻浮与柔媚的艺术风格。与之受到贬低的艺术风格还包括原始艺术、中世纪艺术、巴洛克艺术等等。传统的西方学者们一直都将古希腊罗马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艺术当成了最高的审美理想,认为这是一种高雅而崇高的艺术风格,与之相比的其他艺术风格都显得逊色。 不过,在多元论思想的影响下,如今西方社会已经认识到了这种判断的偏见与无知。中世纪艺术的深沉与神圣,巴洛克艺术的恢宏与动感……这些都是西方古典艺术所缺少的精神内涵,它们同样值得称道。事实上,每一种艺术风格或审美情趣都有它自己的拥护者与爱好者,若根据其拥护者的地位与阶层来判断审美情趣的高低,这无疑是一种相当霸道的标准。我们可以批评某艺术品的题材或主题不合情理或触犯了公共道德的要求,却不可评判哪一种审美情趣低下。因为审美本身仅仅是一种心理感受,我们不能用高低来对其进行界定。在这里,我们也可以借用沃尔夫林的观点来进行论证,他在阐述巴洛克艺术的时候说:“巴洛克艺术(或称之为近代艺术)的兴衰都不是由于古典艺术,它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艺术。近代西方文化的发展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一条兴起、高潮、衰落的曲线……”④沃尔夫林反对将古典艺术作为西方艺术的定点,认为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风格,表现的是各自的“时代精神”,而不能简单地说后代是前代的衰落。⑤ 从认识论讲,“整体性”思维本质上是事先预设一种本质或终极的本源,然后将其表象和再现。从现实来讲,它通过“权力”来产生一种真理,从而排斥、压制甚至摧残异端,最终完成了对“权力”的维护。在这里,笔者赞同利奥塔的观点,他反对哈贝马斯关于对话可以获得“共识”的观点,认为“共识是一条永远无法企及的地平线”,因此现在必须强调“歧见”。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唐代的异国风情,宋代的平淡,或是明清的繁琐……它们仅仅是体现出自己时代或受众的审美趣味而已,并不能说明孰高孰低,谁是顶峰谁是低谷。

辽宁红色传统与红色传承研究论文

红色文化值得大家传颂,长征精神永远值得大家学习;红色传承征文600字怎么写?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红色传承征文范文600字五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static/uploads/yc/20211224/42401482bb3eef477b82a2d4631dd65c.jpg"width="484"height="300"/>

#红色传承征文范文600字(精选篇1)#

曾经,爷爷经常会给我讲长征的故事。那时的我迷迷糊糊得听着,只觉得他们都很厉害。直到有一天,我看着书上醒目的大字,它问:“你知道长征吗?你眼中的长征是什么样的?”

知道,也不知道。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孩提时听见的诗还不时回响在耳畔。

是的,在我眼中,万里长征,就像是一座沉重的碑岿然屹立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上。

我知道那个在《一袋粮食》中善良、懂事的小兰,她没有因为救了别人的性命却丢了粮食而怨天尤人,反而因为怕被人担心她而默默隐瞒真相;我记得那个沉稳、淡然的的军机处长,自己的棉衣给了其他同志,自己将灵魂和愿望留在了巍巍雪山之上;我也知道为什么那个红衣的小战士要把那件保命的红毛衣给了受伤的同志。

因为那是一种红色的力量啊,那是一种红色的精神,那是一种来自心灵的力量。

是的,在我的眼里,万里长征是为了最底层的老百姓而站立的巨人。

在那个缺衣少食的时代,他们口中惦记的仍然是和他们一起抗战的同志、战友的生命安全。他们会在饥肠辘辘的时候把青稞喂给一位垂死挣扎的同志;他们会把生存的机会留给别人,无论他们是老人、青年或是孩童;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扛起了一度坚固的大门。长征啊!

在那些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仍旧恪守自己规章。那些踏着破旧草鞋,面容憔悴的红军们,每一个都严格遵守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尊重每一名人民群众,哪怕只是一名俘虏。红军的名气就是这么打响的。长征啊!

是的,在我的眼里,万里长征更是一座灯塔。

如今,我们不愁吃不愁穿,不怕战火殃及池鱼,不怕狂风暴雨摧毁家园。那为什么我们还要知道历史呢?

历史的本身没有什么,但我们应该学习的却是那些在风雨飘摇中坚定了意志的人,那些在祖国危难时挺身而出的人,那些将名字用血液刻在历史上的人,他们的精神、他们的毅力、他们的决心、他们的灵魂和他们的精神。

红色的精神应该代代相传!

我眼中的长征就是如此。

#红色传承征文范文600字(精选篇2)#

鲜艳的红领巾深深地印在我心中,它如同烈士的鲜血一般,它激励着我前进,让我奋发向上,我记录着我的童年,我的一切。

童年时的我天真、活泼、充满激情,想为社国贡献一份力量,便努力的充实自己。

我如同羽毛渐翼的雏鹰,想要尝试飞翔的滋味;我如同崭新的帆船,想感受乘风破浪的感觉;我如同胜利者,想要赢得他人的肯定。

就算是鲜艳的花儿,也会经历挫折;就算是参天大树,也会有失望的时候。我也如此,在这条道路上,我失望过,想要放弃。

有一次,我真的绝望了。独自走在大街上,我似乎觉得天是那么黑,连小鸟也不肯定我的做法。我简直想躺在妈妈的怀里嚎嚎大哭。可是我没有哭,因为我看到了一群“红领巾”,他们帮助的人,真心诚意为人民服务。他们遇到过再大的挫折,但是他们都坚台的挺过来,不屈服、不放弃。而我呢,也是一位“红领巾”,我却不能像他们那样坚强,因一时挫折而承受不住,想要放弃。这是我一向的作风吗?我迟疑,当初我满怀激情想要做出一点成就,而今我却要放弃。我不甘心,我不能屈服,我要向那一群“红领巾”学习,无论遇到多大挫折,我都要坚持下去。正应如此,我克服了心理的重重障碍,用另一种角度去对待事情,用满腔热血重新去实现当初的愿望。

正因有信念,我就像初开的花儿一般,想把自己的芬芳传给他人;我就像安升的朝阳,想把自己的光辉传播给每个人;我就像成功者一样,想要与人分享收获。

我不会再轻言放弃。因为我每时每刻都是一位“红领巾”,红领巾永远飘在我面前,它是推动我前进的动力。它是我的知心朋友,与我同分享我的喜怒哀乐,无怨无悔。

就这样,我欢度六年小学。这六年,我过得充实快乐。因为有红领巾的陪伴,我不会孤独,也不会寂寞。六年后,我离开亲爱的小学,进入初中,虽然我的胸前不曾戴有红领巾,但是红领巾早已在我心中,因为我永远认为我是一名“红领巾”,我应以一名“红领巾”的身份去履行我应尽的义务。

红领巾在它心中装着一个女孩梦想,红领巾永远为她默默加油红领巾永远是她的依靠。我深信如此,因为我是一名“红领巾”。

#红色传承征文范文600字(精选篇3)#

中华民族崇尚红色,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问妈妈,妈妈告诉我:“红色是革命的象征,我们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中国人民喜欢红色,是不忘历史的表现啊。”我恍然大悟,决定沿着革命先烈的脚印去寻找那红色的记忆。

我和妈妈来到红军血战剑门关遗址参观,进入景区就看到了“红军血战剑门关遗址”牌,我认真地读着上面的介绍,让我明白了1935年4月2日,红四方面军在剑门关激战,攻克了剑门关,这儿是全国一百个红色旅游景点之一。

拾级而上,一抬头就看到了雄伟的“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碑”,高高的碑体下是白色的底座,上面雕刻着红军在这次著名的战斗中的英勇故事,我一幅幅地看着,眼前仿佛出现了无数的红军战士在炮火中奋勇向前的身影,我仿佛看到了红旗在剑门关高高飘扬着……这碑上凝结着红军魂,闪烁着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来到了“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馆”,仰头看那几个金色的大字,对革命先烈的敬意油然而生,我进入纪念馆,用心地看资料,认真地听讲解,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副总指挥王树声精心布置,用兵如神的故事让我听得津津有味,对他们的敬意就更深了。

从纪念馆出来,我来到两位英雄的雕像前,他们的身躯那样高大,目光那样坚定,我带着对他们的敬意和他们合了一个影,我要让他们的精神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红色传承征文范文600字(精选篇4)#

《红色传奇》这本书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从萌芽、创建、发展、壮大,卓越这漫长而又坎坷的故事,无数共产党员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壮烈、伟大的革命精神,使我深深感动,让我深受启发。

《四颗门牙拯救十万中央红军》,写了项与年不怕危险去送情报的故事。他把衣服磨得破破烂烂,头发搞得乱七八糟,一块石头敲掉了自己的四颗门牙。就这样,一路风尘,一路饥寒,一路与敌人斗智斗勇,项与年及时赶到了中央苏区。项与年这样信念坚定,坚强不屈的战士,我非常敬佩。想想自己在学习上和生活中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就会知难而退,不与困难做斗争是多么渺小和脆弱。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

《急中生智毁名单》,写出在危难当头,宋任穷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组织和同志安全,个人的生死不重要,重要的是党,是革命事业。青年宋任穷的身上,体现了一名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无私无畏的精神,这都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榜样。

当我读到《向天射出“神力箭”》和《戈壁滩上的“蘑菇云”》时,我的心情是无比的激动和自豪,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导弹和原子弹,“蘑菇云”记录了我国核技术的发展历史,也见证了那鲜为人知的光辉岁月,粉碎了美国的核讹诈和核威胁,保卫了国家的安全。

从书中让我了解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同时,我们也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我们要更加努力的学习,刻苦的钻研。因为,迎接我们的必将是光辉的未来。

#红色传承征文范文600字(精选篇5)#

暑假里,我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读完了《红军长征的故事》,这本书深深地打动了我,当合上它的一瞬间,那一幅幅惊天动地的画面,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仿佛置身于硝烟弥漫的战争岁月,我的心灵被震撼着!

这是一部红军战士用自己的血和泪谱写的可歌可泣的动人诗篇。二万五千里的漫长征途,面对百万虎狼之师,前有堵截,后有追兵。面对高山悬崖,冰天雪地、河流湍急、沙漠渺茫……我们的红军一路上披荆斩棘,勇敢地战胜了一重又一重的困难。这“坚韧不拔”的红军精神在我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红军战士的形象是多么崇高,多么伟大啊!

红军战士实在是太了不起了,他们的英雄事迹使我敬佩不已!四渡赤水、爬雪山时他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很多战士在遍地泥潭的草地上倒下了,再也没有站起来。可他们没有一句怨言,因为当他们把自己交给党的时候,就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面对粮食的短缺,环境的恶劣,战士们又何尝不是风雨兼程,风餐露宿呢?他们历尽千辛万苦取得的伟大胜利,靠的是无比的智慧和勇气,靠的是顽强意志和不畏艰险的精神。这种坚强、智慧、自信、团结不就是我从书中收获的吗?

是啊,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们这一代的孩子,虽然不能体验当时战火纷飞的情境,但应多读一些“红色经典”的好书,才会真正了解胸前的红领巾的含义,我会像红军战士那样,在困难面前决不退缩,勇敢地迎接时代的挑战!

##

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一起来看看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 学习心得 体会 范文 精选5篇,欢迎查阅!

更多关于 心得体会 的相关 文章 内容推荐【↓ ↓ ↓ 】

个人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心得体会10篇

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学习心得10篇

关于“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学习心得10篇

“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党员学习心得5篇

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学习心得体会1

9月1日至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先后在湖北红安、麻城和安徽金寨调研。他说,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要大力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真心向老区人民学习,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饮水不忘挖井人”新中国的成立离不开革命老区人民的艰苦奋斗,他们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要大力弘扬老区精神,真心向老区人民学习,不忘初心、奋力前进;要进一步加强弘扬革命老区优良传统,高举旗帜、坚定信念、牢记宗旨、不辱使命;党员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适应新形势,增强新本领,树立新作风,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革命老区的革命史是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大力弘扬和传承。革命历史纪念馆 收藏 了大量的史料,非常有 教育 意义,弥足珍贵,要善加保护,把革命历史纪念馆打造成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要在党费中挤出一部分资金,专项扶持革命老区的纪念馆建设项目;要完善展馆的布局,向具有丰富 经验 的展馆借鉴、学习,使展馆的内容更具教育性、可接受性;要充实展馆内容,邀请党史专家进一步拓展革命 事迹 ,形成各个革命根据地之间交相呼应的革命 文化 ;要进一步宣传革命老区精神,拍摄革命教育宣传片,采用设置投影仪播放、分发碟片等形式,让更多的党员群众了解、接受革命老区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学习心得体会2

为了培养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优良品质,激发幼儿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9月26日上午,奉城幼儿园中大班全体幼儿及教师于国庆来临之际到奉城第一中心小学爱国教育基地进行参观,感受红色文化。

孩子们在陈列馆里安静倾听教师介绍每一位革命先辈的 故事 ,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每个孩子,大家都竖起耳朵认真倾听。孩子们在厚重而严肃的氛围中感受红色革命精神,忆苦思甜,倍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通过此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参观活动,幼儿不但缅怀了革命先烈,而且对红色历史有了一定了解,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今天的红色之旅是难忘的,红色基因将深深融于我们的骨血之中!

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学习心得体会3

我们党已经走过了__年的历程,但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在__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书记、中央军委主席发表重要讲话,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主题,全面 总结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伟大贡献和历史启示,告诫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梳理近年来的讲话,“不忘初心”是个多次提及的高频词。

20__年7月1日,给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测量队六位老队员、老党员回信,充分肯定国测一大队爱国报国、勇攀高峰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同时向全体共产党人提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谆谆告诫。

20__年12月11日,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

今年 春节 前夕,第三次来到江西井冈山,来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来到茅坪八角楼革命旧址,来到战争年代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说,伟大的理想信念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之作,从这里革命才走向成功。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井冈山革命理想教育要坚持下去,希望你们继续作出贡献。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__周年大会上,更是__次强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华严经》中的名句,意思是只有始终如一地保持当初的信念,才能取得圆满的成功。在讲话中对“不忘初心”做了全新的诠释和解读: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把人民放在心中位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只有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才能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

正是不忘初心,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到河北省阜平县、西柏坡、沂蒙、福建古田、延安、遵义等革命圣地和革命老区考察,强调让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等红色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20__年7月11日,与西柏坡干部和群众座谈时郑重表示,“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20__年11月25日,来到山东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并参观沂蒙精神展。说,这次来沂蒙就是看望老区人民,重温沂蒙精神。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主要是党和人民水乳交融,党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谋解放,人民跟党走,无私奉献,可歌可泣啊!沂蒙精神要大力弘扬。

2014年10月下旬,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上杭古田镇召开,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期间,与官兵一起津津有味吃起了“红军饭”——红米饭,南瓜汤。同大家边吃边谈,回顾老红军艰苦卓绝的战斗岁月。语重心长叮嘱大家,青年一代是党和军队的未来和希望,革命事业靠你们接续奋斗,优良传统靠你们继承发扬。军队政治工作要大家一起来做,基层做好工作是重要环节。要带头学传统、爱传统、讲传统,带动部队官兵传承好红色基因、保持老红军本色。

20__年农历春节前夕,来到陕西考察调研时,来到延安杨家岭瞻仰中共七大会址。指出,党的七大把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党领导人民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提供了坚强保证。强调,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20__年6月,第三次来到遵义;20__年2月,来到井冈山;201_年4月,来到革命老区、将军县安徽金寨县……

在遵义会议陈列馆,这样叮嘱讲解员:“要给大家好好讲,告诉大家我们党是怎么走过来的”。

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__年前,主席发表的《为人民服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__周年大会上,党的书记再次告诫全党“不忘初心”,把人民放在心中位置。

不忘初心才能行稳致远,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__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用“不忘初心”告诫全党,用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告诉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这答卷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学习心得体会4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是_对祖国由心的赞誉,亦是对中华民族深深的忠爱,当然,这亦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深深的共鸣。生于这个和平美好的时代,我们是否会因为生活的安逸而忘记对祖国所肩负的重任?我们是否会因为风沙的覆盖而忘记祖辈们所留下的光荣印记?我们是否会因为时间的洗礼而放弃那该我们铭记于心的红色内涵?相信我们的回答都会是否定的。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都在祖国的呵护和抚爱中长大,对祖国所经历的历史又怎能轻易的就从记忆中抹去。

回想祖辈们的艰难抗战路,眼框便不自觉的被打湿,耳中满是中华战士们那充满力量的咆哮和怒喊之声,心中也好似有一团烈火在激愤中燃烧。二万五千里漫漫长征路,他们是风雨中那屹立不倒的擎天柱,支撑着祖国的山河,不显一丝颓势。咬过皮带,啃过树皮,饮过泥水,只为躲避敌人,积蓄更多力量。弘扬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为有牺牲多壮

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是共产党人独有的标识。自建党伊始,无以数计的革命先烈为党、为新中国作出了巨大的奉献与牺牲,他们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甚至是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视死如归、牺牲拼搏的壮丽凯歌。如今,新中国行进在崛起复兴之路,更需要传承这种不怕牺牲、勇于胜利的情怀和气魄,继承革命先辈遗志的信念,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在延安时期,_曾讲到,“艰苦朴素,艰苦奋斗,这既是党的作风,也是每个共产党员,每个革命者的作风。”在革命年代,缺吃少衣少药,武器落后,物质条件极为困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正是靠着艰苦奋斗精神和旺盛的革命斗志,克服各种困难艰险,赢得胜利。在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我们需要去坚守奉行。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回顾党领导的革命史,无论是大革命失败后的低潮,还是漫漫长征路,抑或是八年艰苦抗战,历经千难万险最终夺取革命胜利,靠的就是共产党人对党、对共产主义信念的忠诚坚定。有了崇高的理想和坚毅的信念,也就有了夺取胜利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对共产主义执着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必须传承和坚守的,这是政治灵魂,更是不朽的精神支柱。

自建党伊始,无以数计的革命先烈为党、为新中国作出了巨大的奉献与牺牲,他们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甚至是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视死如归、牺牲拼搏的壮丽凯歌。如今,新中国行进在崛起复兴之路,更需要传承这种不怕牺牲、勇于胜利的情怀和气魄,继承革命先辈遗志的信念,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真正的共产党人血脉中流淌着红色基因,深蕴着忠诚坚定、不畏牺牲、艰苦奋斗、服务人民的优良传统,凝练成为共产党人血脉中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红色基因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最主要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孕育了永不言弃的精神。无论是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还是艰苦创业的建设时期,直至今天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红色基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向前。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的信仰根基、精神之源,党的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必须传承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焕发出战斗的精神、拼搏的劲头,夺取事业新的胜利。

忘得掉的是岁月,忘不了的是历史。盖得住的是皱纹,藏不住的是印迹。我们都处在岁月的长河中,记忆难免有时候会被奔腾的河流和飞卷的沙石所冲淡和埋藏,但我们的心却注定是与祖国相连,将所有有关祖国的历史和精神都封存在我们的心里。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也须不负肩之使命,传承和发扬好红色精神,为了祖国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学习心得体会5

为深入学习贯彻书记给横坎头村全体党员的回信精神,3月27日中午,四职校团委组织的以“红色基因代代传,向书记 说说 家乡新发展”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在阶梯教室圆满落下帷幕。

本次演讲比赛共有21位同学参加。同学们用慷慨激昂,精神饱满的演讲,畅谈余姚的变化。精彩的演说深深吸引了观众,新颖的故事将主题赋予新的内涵,一段段文辞优美的叙述和观点独到的评论,无不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博得掌声阵阵。王明强、钟菊梅、王波、吕东娟4位评委老师对参赛者的表现也给予充分肯定。

演讲过程中,同学们有围绕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农村和城市面貌变化、城市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互联网革命等多方面阐述余姚近几年发生的巨大变化,谈自己的感悟;也有围绕如何发扬_重要回信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养,做一名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少年,畅谈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本次大赛,展示了参赛者的良好素养风貌,展现了他们高超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各具特色的人格魅力。通过比赛,同学们深入学习了书记给横坎头村全体党员回信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引导同学们更好地发现和感受在党的领导下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成就,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引领同学们更好地知家乡、爱家乡。

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学习 心得体会范文 精选5篇相关文章:

★ 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学习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 2020党员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心得体会范文5篇

★ 2020党员学习“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心得体会精选5篇

★ 关于“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党员学习心得精选5篇

★ 2020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心得体会精选5篇

★ 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心得体会精选5篇

★ 党员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学习心得感想精选5篇

★ 关于“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学习心得范文五篇2020

★ 2020“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党员学习心得精选【5篇】

★ 关于“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党员心得体会精选5篇

追寻红色经典 重在传承革命精神 争优的工作热情,笔者不禁为之叫好!随着党的90华诞临近,神州大地掀起一股红色风潮,各地红色主题活动如火如荼,城市乡村红歌嘹亮,革命圣地游人如织。一些单位为了让党员职工亲身感受革命战争年代先辈们的艰辛,使心灵得到洗礼和震撼。集体组织或千里迢迢赴井冈山,脚蹬红军鞋,身穿红军服,肩扛红军旗,重走红军挑粮小道;或到白洋淀,驾起小木船,扛起“大抬杆”,穿行于芦苇荡,寻找抗日武装雁翎队的历史痕迹,一趟下来花费不菲。我们不否认这种近距离感受先辈精神,体验式接受红色教育的作用,但“路”可以重走,“船”可以再划,“场景”却难以复制。没有当年敌人封锁围困的威胁,没有四处游击,风餐露宿,饥寒交迫的境遇,没有生死悠关的枪林弹雨考验,心灵的洗礼和震撼只能全凭自己用心感悟。追寻红色经典的意义不单纯满足人们的好奇与渴望,更在于对先辈们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常言道:心动不如行动。追寻红色经典,关键在于“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重走红军路”、“泛舟白洋淀”可以回味斗争历史,但对先辈精神的传承应该不仅停留在场景的模仿和身体的劳累感受上,更应当体现在价值观的校正和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的身体力行中。毋庸讳言,在思想多元化和到处充满诱惑的当今社会,少数党员干部身上出现的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奉献精神缺失,贪图享受,作风漂浮、工作不实等问题,与先辈的革命精神相去甚远,损害了党的形象。继承先辈的革命精神,就是要以先辈为镜子,找差距,见行动,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坐标,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艰苦奋斗意识,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努力做一个无愧先辈、无愧时代、无愧人民的好党员、好公仆。就开展纪念党的生日,进行党史教育而言,应该说追寻红色经典、聆听英雄报告、重温入党誓词、上党课、唱红歌等形式基本属于常态。纪念活动应遵循党中央有关通知要求,坚持既热烈隆重又务实节俭的原则。一方面,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前述市内某单位的做法值得倡导。另一方面,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防止形式主义、花架子。列宁曾经说过:“庆祝伟大节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还没有解决的任务上来。”从一定意义上说,这就是我们开展纪念建党90周年活动目的之所在,就是我们追寻红色经典,传承先辈精神之真谛。

研究红色人物论文

试论辛亥革命前十年中国国民的宪政意识论文摘要:辛亥革命前十年,知识界、思想界的先进分子对宪政表现出很大认同,认为宪政代替专制、人治是二十世纪时代发展潮流,也是中国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必须尽快制定宪法,设立国会,建立分权制衡的国家权力体制,努力培养国民的权利意识,从而实现由君主专制政体向民主立宪政体制的根本转变;但一般民众当时尚不知宪政为何物,权利意识淡薄,只知有王法,不知有宪法,几乎处于无权利状态。因此,对辛亥革命前十年中国国民的宪政意识不能估价过高。国民宪政意识的薄弱,是清末直至近现代中国宪政屡次受挫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论文关键词:辛亥革命;权力制衡;宪政意识 所谓宪政意识是人们关于宪政的知识、态度、评价、期望以及由文化传统积淀而成的宪政心理等。诚然,一个国家能否实行宪政,最终要受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但国民宪政意识的强弱对宪政建设同样至关重要。因为,宪政意识是实行宪政的先导,它制约着国家宪政模式的构造与变迁。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剖析辛亥革命前十年中国国民的宪政意识。 一、国民对宪政的认同度 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把挽救民族危亡的希望寄托在建立西方式的宪政体制上。1903年,《政法学报》发表的《立宪论》一文认为,是否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关系国家兴亡。日俄战争日胜俄败的结局,更加点燃了中国有识之士“宪政救国”的希望之火。他们认为,日胜俄败是专制国败于立宪国。思想界的先进分子已预感到,爱新觉罗的皇祚已经是惨灯将灭了,要挽救民族危亡,中国几千年一以贯之的传统治道——专制、人治已无回天之力,唯一的选择是走宪政之路,这样,立宪则存,不立宪则亡成为辛亥革命前思想界的最强音。张钟瑞的《土尔基立宪说》一文断言:“日本之兴也,兴于宪政;印度、缅甸、安南、朝鲜之亡也,亡于不知宪政为何物。”庆芳预言:“盖国于二十世纪之世界,未有不立宪国家能存在者。”人们认为,由一人政体向数人政体,由独裁政治向立宪政治转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样,日俄战争后,“数年以来,朝野上下,鉴于时局之阽危,谓救亡之方只在立宪,上则奏牍之敷陈,下则报章之论列,莫不以此为请。”“于是,遍四万万人中所谓开通志士者,莫不喘且呼号于海内外日:立宪!立宪!!立宪!!!” 有人甚至过分乐观地估计:“国会一开,四海归心,国是大定,人人沐宪政之福矣。”可见,知识界、思想界的先进分子当时对宪政建设倾注了很大热情和寄予厚望。 辛亥革命前,思想界的先驱者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中国几千年的专制制度的同时,热情讴歌和赞扬民主宪政。梁启超于1902年撰文指出:“专制政体,实数千年来破家亡国之总根源”,因此,“今民间稍有知识者,莫不痛心疾首于专制政体。”他认为,民主立宪政体代替专制政体为“理势所必至”,谁想阻挡这一历史潮流,“譬犹以卵击石,以螳挡车,多见其不知量而已”,他自信乐观地预言:“吾国民终归有脱离专制苦海之一日。”他警告清朝统治者,应及早放弃专制统治,实施宪政。因“时势可顺不可逆,机会可先不可后。”他号召国民“当视专制政体为大众之公敌”。觉民于1906年在《东方杂志》第二期发表的《论立宪与教育之关系》一文揭示了专制和宪政的本质区别。他说:“专制者君主之护符,而宪政则人民之甲胄也”。在专制制度下,“专制之君袭万乘之尊,挟雷霆之威,以侵人民自由而夺人民之权利。”在宪政体制下,宪法规定人民享有的权利和自由,君民共同遵守宪法,从而,有效保障人民的权利和自由。白坚说:“立宪政治”是“国民政治”, “立宪之事业,为发达民权自由之事业”, “民权自由,立宪政治之真精神”。林懈《在政治之因果关系论》一文中,从人治和法治的角度出发区分专制和宪政。“专制任人,立宪任法。”专制制度的人治统治,把国家的安危寄托在出现仁君圣主身上,而天下“善人少,不善人多”,因此,在专制社会,“治国少而乱国多”;再从西方宪政国家的经验看,要使国家长治久安,也必须断然抛弃专制、人治,实施宪政。如何实现由专制政体向立宪政体的转变呢?汉驹认为,想“开拓平民政治”,必须首先打倒“寡人政治”,要建设法制国,必须“先破专制国”。觉民也认为,“宪政者,必由人民之要求而后得,非君主之所肯施舍也”。汪精卫则指出:“革命者,建立宪制之唯一手段也,立宪者,当望之国民,不当望之君主。”梁启超则将中国由专制制度向宪政政体转变的希望寄托在以皇帝为首的清朝统治者认清世界大势,自动实施宪政上。 当近代中国刚刚迈进20世纪的门槛之时,宪政思潮主导了中国思想界。公共舆论鼓吹宪政,众多学者潜心研究和撰文宣传宪政,立宪派多次请愿,督促清政府早行宪政,清政府最后也被迫允诺预备立宪。似乎中国人对宪政的认同已达到一个相当高度。如果说,在宪政优于人治、专制这一点上,思想界和知识界先进分子基本达成共识的话,那么在对宪政理解和认同上,不仅一般民众,就是当时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两大势力——立宪派和革命派尚存很大差异。 立宪派知识分子和商人是中国宪政运动的最有力的推动者,也是当时中国社会宪政意识最强、鼓吹宪政最力、研究宪政最深的两个阶层。如立宪派的代表人物梁启超在《新民丛报》发表大量宣传和研究西方宪政的文章。这两个阶层对西方宪政有较多的了解和研究,他们为鼓吹宪政不遗余力,绝大多数成员对宪政在心理上有较大的认同、忠诚以及较高的信任,但立宪派以官员和学者为骨干,大多数旧学功底深厚,久受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熏陶,立言必称孔孟,很大一部分人在社会舆论和社会政治思潮的影响下,虽认同了宪政,但宪政意识尚未在其思想深处牢牢扎根,因为,从传统政治文化向现代政治文化的转变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不可能用几年时间完成。甚至极少数人把宪政作为自己步入仕途或在官场平步青云的政治工具,当时有人就尖锐地指出:“今日国会为宦途之滥觞。” 革命派认为,当务之急是革命而非立宪,因此,他们将主要精力放在宣传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专制统治的思想上,努力培养国民对革命的认同意识。在宪政领域,则主要集中火力批判立宪派的君主立宪主张,对宪政本身的研究和宣传用力不够,虽然提出了民主宪政主张,但对革命成功后中国民主宪政体制的模式和构造缺乏深入、理性、成熟的思考。 至如一般民众,面对一场场丧权辱国的战争,一张张割地赔款、屈辱求存的条约,以及战祸、贫穷的威胁,他们亟盼来一次改朝换代的农民战争,倾覆清朝,改变自己的悲惨生存状况。他们能成为旧制度“野性的、盲目的、放纵的破坏力量”。他们的政治意识本能地倾向于革命,至如宪政,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陌生的东西。与之在1907年发表的《论中国现在之党派及将来之政党》一文描绘了当时的情况:“自宣布预备立宪以来,人民应之者卒鲜”,“人民不知立宪为何物,恐中国之大,对于宪政能理解者“寥寥无几”至如认同,更无从谈起。 二、知识界的宪法观念 宪政思想和制度皆出自西方,中国宪政理念源于输入,中国立宪也始于模仿,因此,中国国民宪法观念的养成也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知识界的先进分子大量译介西方宪法和鼓吹西方宪政。 辛亥革命前,宪政思潮勃兴,中国思想界、知识界的先驱者潜心研读西宪,撰文宣传和介绍西宪,从而把中国国民对宪政、宪法认识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众所周知,现代民主宪政国家无不信奉人民是主权者,人民作为主权者的根本体现就是由人民制宪和修宪。晚清时代,先进的中国人已明确提出宪法源于人民主权。汪精卫1905年发表《民族的国民》一文,倡言:“宪法者,国民公意也,决非政府所能代定。”荪楼在1910年撰写的《宪法大纲刍议》一文更明确指出:“宪法即国民权利所创,而非宪法畀国民以权利也”,是则“由国民主权以孕育宪法,非由宪法发生国民主权”。宪政与专制、人治的根本对立就在于宪政推崇宪法的至.上权威。国民对宪法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和理解水平,:是衡量一国国民宪政观念强弱的重要标准。李庆芳1908年发表的《中国国会议》一文认为,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也称基本法,因为在宪法之中,“可以生长出无数之法”。荪楼对宪法地位的认识比李庆芳更深一层。他指出:“宪法为国家最强有力之法规”,“定国权之组织及行动大原则”,是“一国法治之准则”,其他“一切章程皆孕育于其内”。宪法的作用也是当时思想界、知识界先进分子宣传和研讨的重点。汪精卫1910年在《民报》第25、26期发表《论革命的趋势》一文,旗帜鲜明地提出,宪法应以限制君权和保障民权为依归。他认为,若宪法出于“限制君权之目的”,使君主与人民权利义务皆定于宪法,用宪法制约君权,则宪政可成。若宪法把巩固君权作为根本宗旨,宪法不仅不能限制君主作恶,反而会成为君主作恶的藏身地和屏蔽所,这样,“则君主之为恶,比专制之时将益肆”。可见,限制君权还是保障民权是专制之法和立宪之法最根本的区别。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荪楼尖锐批评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是“悖正义,昧法理,反事实”,其实质是保障君主之大权。 综上所述,当时知识界和思想界的先驱者已经明确指出,宪法源于人民主权,宪法是国民公意的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应以限制君权和保障民权为目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已经认识到宪法限制政府权力这一主要功能,并从法理学角度对此进行了初步阐释。但必须指出,由于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封建政治文化传统的国家,缺乏民主政治实践,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根本找不到宪法观念的蛛丝马迹,这就使当时研究、倡导、鼓吹宪政思想的先驱者,只能把目光完全投向西方政治文化,对西方宪法理念进行宣传和介绍,因此,他们的宪法思想模仿多于创造,移植多于创新,一方面他们提出了一些现在看来仍不失为先进的宪法观念;另一方面,由于时间短,只能对西方宪政学说生吞活剥,特别是对于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封建历史漫长、民主法制传统薄弱的东方大国创制宪法,缺乏成熟的思考。特别是对军队在宪政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活动范围这个关系宪政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尚未发现有人论及。至如绝大多数国民,只知有王法,不知有宪法,“不知立宪为何物”。当时就有人发出这样的慨叹:“使我民昏然冥然,仍以服从命令为独一无二之天职,不敢越黑暗地狱一步也,则何从而有要求宪法、拥护宪法、享受宪法之能力!”对于他们来说,虽反对清廷腐败无能、丧权辱国,但他们仍象往常一样,企盼好朝廷和好皇帝出现,用人治之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三、知识界的权利意识 公民权利意识是宪政赖以建立的重要思想条件。专制、人治建立在义务本位基础上,其核心是培养公民对君主为代表的统治者服从、甚至盲从的政治意识。宪政是全体国民参与的政治,需要塑造具有权利意识的能够独立自主地做出正确的政治判断和抉择的合格国民中国几千年的自然经济和君主专制制度奉行的愚民政策使国民养成了安分、柔顺、服从的性格,把自己的命运完全寄托在仁君圣主身上。而“权利二字之识想,断绝于吾人脑质中者固已久矣”。 鸦片战争以来,西学东渐,西方政治法律思想传入中国,权利思想也随着思想界先驱者的鼓吹而逐渐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所了解和认同。康有为第一次明确喊出“人有自由之权”,“人有自主之权”,被誉为“近代中国第一声”的严复竭力宣扬天赋人权。梁启超倡导“民权救国论”,他大声疾呼:“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总的看来,在戊戌变法失败前,知识界思想界的先进分子主要宣传民权对国家兴亡的极端重要性,而对权利概念本身缺乏系统的分析研究,也没有从宪政这一制度层面来认识和思考国民权利问题。二十世纪初,随着宪政运动的勃兴,权利问题成为中国思想界关注的焦点。《国民报)1901年第2期发表的《论国民》一文指出:“何谓权利?日:天之生人也,既与以身体自由之权利,又与以参与国政之权利”。《说国民》一文把是否具有权利意识看成国民和奴隶的根本区别。该文指出:“奴隶无权利,而国民有权利;奴隶无责任,而国民有责任;奴隶甘压制,国民喜自由;奴隶尚尊卑,而国民言平等;奴隶好依傍,国民尚独立”。康有为把能否培养合格公民提到国家存亡高度,他在1902年发表的《公民自治篇》一文明确指出:“有公民者强,无公民者弱,有公民虽败而能存,无公民者经败而即亡。”梁启超则把国民是否具有权利思想看成国家富强的根本。他说:“国家譬犹树也,权利思想譬犹根也。国民无权利思想的国家犹如无根之树,必亡无疑。”国民的权利既然是立国之本,因此,神圣不可侵犯,“暴君不能压,酷吏不能侵,父母不能夺,朋友不能僭”,也不能拱手让与他人,若君主、贵族、外人侵害它,必须坚决维护和捍卫它。 宪政需要一大批合格国民,而培养具有权利意识的国民有赖全社会共同努力。雨尘子1903年在《新民丛报》第28期《近世欧人三大主义》一文中精辟指出:不知主张权利的国民是“无能的国民”,而无能的国民,是不可能制定宪法、开议会、享受自由幸福的。中国国民权利意识的淡薄,令思想界的先驱者忧心如焚,梁启超强烈呼吁:全社会都要把培养国民权利意识放在首位。“为政治家者,以勿摧压权利思想为第一要义;为教育家者,为养成权利意识为第一要义;”为一私人者,无论士、农、工、商、男女“各以坚持权利思想为第一要义知识界、思想界的先进分子在辛亥革命前宣传权利思想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讴歌和赞美西方宪政国家的民权保障制度,以唤起中国国民的权利意识。如梁启超曾赞美英国道:“权利思想之丰富,权利思想之敏锐,即英人所以立国之大原也”。他们充分肯定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倡导的“多数人的权利”,高度评价西方国家宪法对多数人权利的有效保障,已初步认识到保障多数人的权利是民主宪政的实质。 辛亥革命前,知识界、思想界的先进分子,权利意识已经觉醒,参政意识普遍增强。有人已明确认识到国民是否具有权利意识是立国之本和实施宪政的关键,有些论者对权利这一政治学和法学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在今天看来,仍不失为深刻和精辟之见解。 但是必须看到,在中国,不仅漫长的封建自然经济和君主专制制度排斥宪政,而且传统法律文化的礼治主义和义务本位也排斥宪政,这一切,阻碍着占全国人口最大比例的农民和城市市民权利意识的产生和成长。维新时期大力倡导民权,辛亥革命前为宪政奔走呼号的梁启超当时曾发出感叹:“吾见地球千五兆生灵中,其权利思想之薄弱,未有吾国人若者也。”1906年,他指出,能否正确运用选举权是宪政的关键。由于中国国民政治上的幼稚,他担心有人或将选举权视若“弁髦”,随意放弃,或受贿赂胁迫,在投票时违背自由意志,或在选举中用武力手段不正当竞争,或选出的议员不代表人民意志,只为私人和地方小局部谋利,危及中国宪政的实施。觉民在《论立宪与教育关系》一文指出,中国国民最大多数不仅不熟悉法律之学,而且对“国与民之关系,亦多茫然不知”。当时日本舆论也曾指出:“中国人民之泰半,于一己之权利利益殆无所知,而冷漠茫然。”总之,当时中国绝大多数国民处于“不知何物为权,何物为度”。政治思想非常薄弱,政治能力非常幼稚,政治知识非常缺乏,几乎处于无权利意识状态。如1909年咨议局选举,投票选民平均只有0.4%。 四、权利制衡思想 宪政即“限政”是当今世界公认的民主政治观念。美国著名宪法学家麦基尔恩指出:“宪政意味着对政府施加合法的制约……(它的反面是专制统治)。”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缺乏分权制衡思想。“一国之主权一人握之,万般政务一人决之,政治之主人则皇帝是,政治之目的则皇帝之幸福是。”君主始终掌握最高立法权、最高行政权、最高司法权。“法自君出”、“朕即法律”被视为万古不变的定律,历史上从无“治君之法”,君权不受任何监督和制约。近代以来,西方分权制衡学说传入中国。随着晚请宪政思潮的蓬勃兴起,中国思想界的先驱者已从纯粹的理论研究、介绍、宣传转向理论研究、宣传鼓动与政治实践两者相结合的新阶段。他们一方面撰文积极宣传英、美、法等国的分权制衡学说,另一方面深入思考在中国未来宪政体制的构建中如何体现分权制衡原则。权力分割以及职能分离是宪政制度的核心,是宪政和专制、人治在政府体制设置方面的根本区别。辛亥革命前,中国的先进分子已经明确认识到分权对宪政的重要性。汪精卫在《民族的国民》一文中指出,从国家机关的设置看,“专制则以一机关用事,而无他机关与之分权;立宪则其机关为统一的分科,立于分功之地位。” 他们认为,中国立宪政府应设立国会和责任内阁。国会是宪政体制的中枢机构,责任内阁替国会负责。吕志伊在《国会问题之真相》一文中阐述了国会在宪政体制中的核心地位。他说:“议会政治者何?谓以国会为国家政治之中坚也,国家活动之心髓也。”梁启超在《论政府阻挠国会之非》一文中,遍考西方主要国家国会的职权和功能,提出国会应拥有以下权力:(一)参预改正宪法之权。(二)提出法律、议决法律之权。(三)议决预算、审查决算之权。(四)事后承诺之权。(五)质问政府之权。(六)上奏、弹劾之权。(七)受理请愿之权。国会是宪政体制中“枢纽之枢纽”。李庆芳特别强调国会对政府的监督权。他指出:“国会为监督政府之机关,它是国民参政权汇萃之中心点,代表国民行使监督政府的权力。”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国会请愿同志会意见书》明确指出:资政院是“专制政体的议政机关”,国会是“立宪政体的监督机关"立宪派把督促清政府速开国会作为宪政的首要目标,并举行了三次大请愿。在他们看来,是否设立国会是实施宪政还是仍搞专制、人治的首要标尺。梁启超明确指出:“有国会谓之宪政,无国会谓之非宪政,筹办国会谓之筹办宪政,不筹办国会谓之不筹办宪政。” 国民对政府的监督是制约政府权力误用和滥用的一个极其重要方面。中国思想界的先驱者在强调国会对政府监督的同时,十分重视国民对政府的有效监督。李庆芳深刻指出:“国民为母,政府为子;国民为主,政府为仆。”梁启超也认为:“政府受国民之委托,受国民之雇佣”,政府为国民服务受国民监督是天经地义的。在《敬告我同业诸君》一文中,他指出:报馆为“代表国民发公意以公言者”,监督政府、教导国民是其两大天职。“对政府,当如严父之责督子弟,无所假借;其对国民,当如孝子之事两亲,不忘儿谏”。国民之所以不能放弃监督政府的权力,是为了有效防止政府的权力误用、滥用,侵犯国民权利。 辛亥革命前,中国思想界的先进分子基本上认识和理解了西方分权制衡思想,并运用分权制衡理论粗线条地勾画出中国宪政体制的基本轮廓,明确提出了以立法权为中心的政府权力主从式构造理论。这些宪政思想,是中国民主政治思想宝库中弥足珍贵的思想成果,对中国当代民主宪政建设仍有启示意义。 晚清朝臣中的官僚知识分子对宪政心存矛盾心理,在宪政思潮的强大舆论压力下他们被迫附和,但对代议政府“知识尚薄弱”,对国会内容,也“懵懵惚惚”,而且害怕开国会后,官位不保,或虽保官位,但受宪政体制束缚,不像旧体制中任职自由,内心极端厌恶宪政,但不敢明目张胆反对,只能采取“暗默反对”。至如一般农民和市民,由于几千年“皆处于专制制度之下,为市民者以为分不当预闻国事,一旦闻国会之名,尚不解为何物,安辩其权限之何如!” 从总体看,辛亥革命前十年,轰轰烈烈的宪政思潮掩盖着国民宪政意识的普遍薄弱,知识界、思想界先进分子对宪政的相对较深的理解和较高的认同,掩饰了绝大多数国民对宪政的茫然无知。

一、典型化的人物描写:《红岩》中介绍了一个典型的对共产党充满了抱怨的叛徒甫志高、一个典型的打入革命阵营内部的特务郑克昌,他们有个共性就是具有成为叛徒、特务的“潜质”。(一)叛徒甫志高:甫志高开始是一个在党内担任重要职位并负责党内经费运转的重要人物。但是在开设沙坪书店以后,就慢慢的暴露了他的革命性不坚定,不具备一个革命者的敏锐眼光和警觉性,表现在他没调查清楚郑克昌的身份就同意了他加入沙坪书店,导致了沙坪书店被特务查抄。在革命者余新江的眼里,甫志高住的房子是很奢侈的,虽然这是白色恐怖斗争的需要,但也反映了甫志高会享受的叛徒潜质。通过他殷勤地给余新江泡茶,又表现了他叛徒“爱表现的”潜质,特别是喜欢把表现他觉悟性高的话语挂在嘴边,如“同志们到了我这里,要实行共产主义,有福同享”。这种叛徒潜质也表现在他穿着西服帮江姐搬行李的场景中,江姐觉得他是在故意显示他的艰苦作风。在他诱引江姐被捕时,他的叛徒本性完全的暴露了,他一直埋怨共产党:“党给了我什么好处?凭什么要我为你们卖命?哼!一天到晚担惊受怕,还要装出笑脸忍受无尽的批评指责!哪次见面不是斗争,斗争”,[1]可以看出他早已经厌倦了为革命而斗争的生活,背弃了共产党人的信仰,这充分的说明他是个不彻底的革命者,叛变是必然的。(二)打入革命阵营内部的特务郑克昌:他是一个很会掩饰的特务,开始是装可怜,伪装成受穷但是倾向于革命的青年,取了甫志高的信任,打入沙坪书店当义工,导致了作为党的联络站的沙坪书店被暴露。后来又混入关着余新江等进步革命青年的楼七室,他的任务是要接近集中营里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妄想找出狱中党组织。他还鼓动学生挑起狱中斗争,妄想发现监狱中党的活动。但是他“爱表现的”特务潜质再次使他的奸计落空。在他假装受审被打成重伤以后,为了表明他是个有觉悟性的人,虚伪的拒绝革命者的关怀,“‘我不能睡在这里’,他指了指满屋的人,像受了侮辱似地愤然地说‘我穿这么多衣服,同志们却穿着单衣睡在门边,我不能只图自己舒服,让大家在门口受凉’”。他这种特务“爱表现的”潜质,反而暴露了他真实的特务面目。对革命英雄人物气质的描写,突出了一种注定了要成为革命人物的气质,都具有当代英雄最基本,最普遍性的性格特征,无论面对怎样的生存环境,都被赋予了一种不可战胜的精神品格。小说描写了大量有关狱中的生活,狱中是一个潮湿、腐臭、严重缺水的环境,吃的是发馊味儿的饭、吃不到菜。除此之外,还要经受严酷的刑罚,还要防着特务的出卖。在这样非人的生存条件下,革命者们仍坚持斗争,不畏惧敌人的折磨,表现出了崇高的革命主义乐观精神和坚定的革命信仰。首先是对革命党人外在气质形象的描写,如对成岗的刻画:“宽肩、方脸、丰满开阔的前额下,长着一双正直的眼睛”,刻画了革命党人有正气、勇敢的外在气质,而且更能衬托革命者内心的崇高,与“两只鹰似地眼睛,扫视渺无人影的签字门口”的猫头鹰特务的反面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类似的还有对余新江的描写“浓黑的眉下,深嵌着一对直视一切的眼睛,神情分外庄重,比同样年纪的小伙子,显得精干而沉着”。也有通过敌人的视角来刻画革命者的气质,例如特务徐鹏飞再次见到已经隔离关闭两年的许云峰,“比起两年前的许云峰,他像变成了另一个人,虽身体被折磨得衰弱不堪了,但他的两只眼睛仍然炯炯有神,带着一种逼人的威严”。

对于国产的电视剧,我一般是不怎么感兴趣的,尤其是那些所谓的涉案剧和武侠剧以及那些哭哭啼啼的爱情剧,让人提不起精神来。可是一些描写革命历史题材和战争题材的电视剧,我还是偶尔会看一下的,这和我童年时代所受的教育有关,因为那个时代崇尚的是革命英雄主义,崇拜的是革命英雄。这种崇拜不同于当今社会上年轻人对电玩和动漫上英雄的崇拜,也不同于当今社会人们对金钱和物质的崇拜;这种崇拜是发自内心的,神圣的一种精神寄托。 偶尔一次机会,听同事说起《亮剑》这部电视剧,他说这部电视剧很特别,不同于以往看过的国产战争剧,尤其是主人公的性格,根本就不像我们所了解的那些英雄,简直就是个土匪。有了同事的这句话,我决定去看一下这部特别的《亮剑》,在现在工作忙的情况下,也许我只用看一下,没必要把他看完。 剧情开始是在抗战初期,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新一团在完成阻击日军的任务后,接到总部撤退和转移的命令。然而,团长李云龙却让话务员关掉了对讲机,命令部队发起冲锋,目的只是让全团剩下的唯一一发迫击炮弹能够打到日军的指挥所,这一炮不仅炸死了日军的联队长,也打懵了敌人,使得新一团能够从日军的正面冲出了包围圈。正是这发炮弹,不仅让日军、国军和我军的将领感到震惊,同时也让我对李云龙的指挥艺术和人格魅力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促使着我一集一集不停地看下去。我完全融入了这部电视剧,也深深地他所感动。 李云龙由于阵前抗命而被撤了团长的职务,新一团由李云龙在红军时的老战友丁伟接任团长,而三八六旅独立团在一次日军特工队的偷袭中莫名其妙地做了冤大头,李云龙又被起用任命为独立团的团长,原独立团团长孔融后被调任为新二团团长,于是就形成了当时晋西北的所谓铁三角。这个铁三角成了华北日军的一个恶梦。当然还有国民党山西晋绥军的楚云飞团也功不可没。本剧就是在这四个团的恩怨纠葛以及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中国军人携手抗敌的故事中轰轰烈烈地展开。 说句实话,这部电视剧在一些战争场面的叙述上仍显粗糙和简单,可是剧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中国军人前赴后继、英勇无畏的精神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强者气势,实在让人敬佩和感动。这种气势也正是敌人所害怕的。 李云龙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就是:“做为军人,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无论是百团大战还是伏击日军的车队,不论是反“扫荡”的突围战还是xx县城的攻坚战,甚至在最后他做为师长的淮海战役中,作为指挥员,李云龙很少想以前我们所熟知的那些指挥员一样在指挥所里指挥战斗,这在一般人的眼里简直就是无组织无纪律的典型人物,但正是他的这种作风凝成了独立团无坚不摧、英勇顽强的战斗风格。犹如政委赵刚所说的,他的整个人已经融入独立团每一个战士的心中,即使他不在了,他的魂依然存在。 剧中那个骑兵连的故事让人难忘。在一次突围后,独立团骑兵连和主力失去了联系。他们且战且退地牵制着日军的一个骑兵联队,最后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所剩无几的骑兵连战士调转马头,齐齐拔出锃亮的马刀,连长高呼着“骑兵连,进攻!”带领着战士们迎着敌人冲了上去。几个回合下来,连长调转马头,身边已经没有其他的战士,他的手臂也被砍去了一只,鲜血从他的断臂处喷射而出。他稳住自己的身子,高擎着马刀全力呼喊:“骑兵连,进攻!”再次冲向敌阵。日军的马队过后,在夕阳的余辉中,大地上留下了阵亡八路军骑兵的遗体和死伤的骏马。没有音乐,也没有歌声,惟有战马的低鸣在山谷中回荡。面对这样的场面,一向飞扬跋扈的日军官兵也低下了高傲的头颅,日军少佐脸色凝重地说:厚葬他们,他们是真正的军人。 在XX县城的攻坚战中,一个区小队和一个县大队组成的一支地方部队,用最原始的武器和他们的血肉之躯,阻击了八个小时,硬是把敌人的增援部队挡在了路上,为独立团的攻城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而他们却全部牺牲在了阵地上,没有一人生还。看着这样的战斗,阎西山的晋绥军官兵无不肃然起敬。楚云飞对他的手下说:八路军这样一支所谓的区小队县大队竟然能阻击装备精良的日军长达八小时之久,真是惭愧啊。随即,楚云飞的部队也投入了阻击日军的战斗。 在XX县城外,面对着城楼上被日军绑架的新婚妻子,李云龙悲愤地点燃了炮火。战斗结束了,荒野上垒起了一座孤坟。李云龙独自坐在坟前,请求妻子的原谅。他娓娓地述说着,看似那样的平静,可我们作为观众却深深地感觉到李云龙此刻内心的痛楚。 在剧中,编导并没有简单地把李云龙描写成一个只会打战的武夫,而是用很多的篇幅描述了李云龙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魅力,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李云龙。通过描述他对两任妻子的爱,通过对他和赵政委之间个人友情的描写,通过叙述他和晋绥军团长楚云飞两人之间难以说清的恩怨情仇,尤其是他对“和尚”、张大彪以及段鹏他们兄弟般的战友之情,让人无不动容。 现在的影视剧能让我流泪的几乎没有,可当我看到“和尚”被土匪杀害,李云龙不顾丁伟已经要收编土匪的事实,率部端掉了匪窝,遭到上级处分的那场戏时,我的思维完全把自己当成了李云龙。随着李云龙在政委面前的挥泪发泄,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我觉得这场戏是全剧李云龙感情最丰富,描写最好的一场戏,使我们看到了什么叫做“男儿有泪不轻弹”。 剧中还有一个能更好体现李云龙情感世界的重要人物,便是楚云飞。楚云飞毕业于黄埔五期,又有精良的武器装备,可他就是搞不懂为什么八路军的指战员会如此勇敢和拼命,不明白没读过一天军事院校的李云龙会让日军如此地害怕。他从开始对李云龙的漠视到后来的重视,从对李云龙的敬佩到最后的惺惺相惜,以至最后两人战场上以死相拼,病床上又各自对对方备加赞赏。 在最后军事学院的论文中,李云龙为他的这种作风作了精辟的论述:古时候的剑客在遇到对手的时候,即使明知自己不是敌人的对手,也要拔出自己的宝剑,就是死在敌人的剑下也毫无怨言,这就叫“亮剑”。做为军人就应该具有这样的“亮剑”精神,因为这就是我们中国军人的军魂。或: 电视连续剧《亮剑》的热播,给中国电视剧上了生动而深刻的一课。央视年度收视调查数据显示,该剧平均收视率10.3%,稳坐2005年的冠军宝座,力压呼声很高的《京华烟云》、《大宋提刑官》等剧。据网上说,在中国许多大中城市,该剧的VCD、DVD一时脱销,甚至租碟也较为困难。这样的空前盛况,让我们联想到近几年出现的另外几部革命历史题材或者说军事题材的电视剧,这就是《激情燃烧的岁月》(2001年)、《军歌嘹亮》(2003年)、《历史的天空》(2004年)。它们在播出时同样引起过轰动效应,比如,《激情燃烧的岁月》在北京电视台曾重播七次,首播收视率12%,重播收视率4.7%。 几部革命历史题材或者说是军事题材的电视剧,为什么会有如此之高的收视率,并受到观众如此热情的追捧?为中老年观众定位的电视剧,为什么青年人也能喜欢? 应该说,这几部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其根本原因在于,它们都根据当代观众的价值取向和欣赏心理,进行了准确的市场定位。 一、《亮剑》等电视剧市场定位的成功,首先在于它们对观众的价值取向的准确把握 把握观众追求真实性的价值取向,还原历史的真实。近年来,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往往大受欢迎,而一些现实题材的电视剧却被观众冷落。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所谓的现实题材电视剧,往往是反现实、伪现实的,是鲁迅所批评的“瞒和”的艺术。现实题材反映时代生活,其中的虚假更容易为观众一眼识破,因此,这些反现实的所谓现实题材电视剧被观众冷落和抛弃也就在情理当中了。当然,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作品的真实性问题,同样不容乐观。但是,在“瞒和”的问题上,历史题材与现实题材相比,距离观众所熟悉的现实生活较远,因而更具有欺性和迷惑性。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存在一种倾向,就是“戏说”历史,甚至走向“反历史”。《亮剑》、《历史的天空》等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出现,是对这几年电视剧反历史倾向的一种反拨,它们采取现实主义手法,还原历史的真实,满足了观众对真实历史的心理期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传统的革命历史题材和战争题材片中,对战争的描写往往是浪漫化和非现实化的,有时甚至非常“小儿科”,我军勇敢善战、足智多谋,总是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而敌人则貌似强大,实际上愚蠢而无能。即使写牺牲,也仅是战争的“花边”而已,用来证明胜利之不易。这些反历史、反现实的“战争童话”早已为观众所厌弃。而《亮剑》描写了战争的惨烈和残酷,敌人并非如此愚蠢,我军也不是战无不胜,如骑兵连的全军覆没。这就打破了用谎言编织的“战争神话”,在相当程度上,还原了历史的真实。 把握观众对野性精神的寻求和心理补偿意向,强化民族精神的生命元阳。中国的传统封建文化,造成了中国人个性上的柔弱和精神上的奴性,中规中矩,谨小慎微,中庸保守,男人女人化,女人病态化。因此,《水浒传》等古典作品中具有野性精神、反抗精神、叛逆精神的英雄形象,成为人们的精神偶像,同时也成为了人们反抗现实的精神源泉。近年来,中国武侠小说和武侠影视片的盛行,正是这种心理需求的反映,同时也是对柔弱、怯懦民气的某种反拨和平衡。《亮剑》、《历史的天空》、《激情燃烧的岁月》等历史题材电视剧,极力张扬这种雄性的精神、野性的精神,暗中切合了观众潜在的价值取向和隐蔽的心理补偿意向。这在《亮剑》中被概括成“亮剑”精神,也就是李云龙的那句名言:“古代剑客和高手狭路相逢,假定这个对手是天下第一剑客,你明知不敌该怎么办?是转身逃走还是求饶?当然不能退缩,要不你凭什么当剑客?这就对了,明知是个死,也要宝剑出鞘,这叫亮剑,没这个勇气你就别当剑客。倒在对手剑下算不上丢脸,那叫虽败犹荣,要是不敢亮剑你以后就别在江湖上混啦。”现在,人们处于和平时代,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在呼唤这种“亮剑”精神、硬汉精神和野性精神。正是这种时代和现实的需要,以及民众价值取向和心理的需要,“亮剑”一下成为流行语,被广泛使用。这种野性的精神其实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所不可缺少的生命元阳,甚至是我们的“精神伟哥”。 对观众平民化和反英雄主义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的把握,塑造平民化英雄。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众文化的普及,人们的精神追求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平民化成为新的价值取向。《亮剑》等剧中的主要人物,都出身于民间,崛起于草莽之中,本身就很具有平民性。他们靠不断努力走向成功,成为将军。毫无疑问,这几部剧中的英雄人物,是以平民化和平民性为基础的。另外,这些所谓“英雄人物”,都具有反英雄的基本倾向。那就是说,他们与我们传统意义中的英雄人物有着非常本质的差别。在作为“主旋律”的传统革命历史题材中,这些革命英雄人物,一般都是“高大全”式的人物,近乎希腊神话中的“神”。而在《亮剑》、《历史的天空》等剧中,李云龙、姜必达甚至有点痞气和流氓气,他们讲话粗鲁,夹杂着下流话,李云龙永远歪戴着军帽,姜必达则有一颗丑陋的大牙。他们不是完美无缺,而是有许多严重的缺点和不足,他们有着常人的七情六欲。但是,他们勇敢、正直、豪爽、血性、讲义气、重情重义,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赴汤蹈火,又确实是真正的民族英雄。这些有缺陷的英雄、真实的英雄、平民化的英雄,对于观众来说是如此真实、自然和亲切。 二、《亮剑》等剧的成功还体现在对观众欣赏习惯和心理的尊重 首先,在人物塑造上,具有强烈而鲜明的个性化特征。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传统革命题材剧在人物塑造上,出现脸谱化、概念化的倾向,人物成为某种抽象的政治符号,或者表达某种政治观念的传声筒或代言人。新时期以来,随着现代主义在中国的流行,反人物、反情节的作品时髦一时。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往往符号化、抽象化,性格模糊,个性不明。这样的作品往往是“速朽”的,它们最多只能成为政治的“样板”,或者艺术的“实验”而已。基于此,《亮剑》等剧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可爱人物,如李云龙、姜大牙(姜必达)、高大山等等。他们不仅外部特征各有特别之处,语言往往也别具个性。特别在对敌人的塑造上,《亮剑》具有重大的突破。它打破了传统的革命战争题材影片中,把敌人妖魔化、漫画化、符号化的习惯做法,细致刻画敌人的性格,并揭示他们在凶残、狡诈之外的人性特点,从而让这些反面人物显得真实而可信、生动而形象。 其次,对故事性与传奇性的刻意追求。这一点,既符合中国观众的传统欣赏心理,同时也是电视剧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中国古典小说、古典戏曲(如元杂剧、明清传奇)等,都是在故事性和传奇性上取得成功的典范。《亮剑》、《历史的天空》、《军歌嘹亮》、《激情燃烧的岁月》等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成功,正是缘于对这种传统的继承。这些剧往往引人入胜,让人兴奋,看了上集,还想看下集。这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电视连续剧,故事性和传奇性永远是一对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几部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在市场定位中,切中了观众的价值取向和审美习惯,因此,在人们心里引起了共鸣,在取得很好市场效应的同时,也取得了好的宣传效果。不过,一部电视剧仅仅有准确的市场定位是不够的,还需要辅之以市场运作。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由于市场定位准确,非常叫座,但由于市场运作方面的缺位(比如档期问题),最后仅仅是收回成本,并没有取得应有的市场业绩。这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另外,有人批评说,艺术在于创造,《亮剑》并无什么创意,只是对《激情燃烧的岁月》、《军歌嘹亮》、《历史的天空》等几部电视剧的拙劣模仿。这种批评并不新鲜,早在《军歌嘹亮》、《历史的天空》播出时,就有人批评它们与《激情燃烧的岁月》题材、人物雷同。这几部剧确实在题材选择、人物塑造、表现手法等方面,有着许多共同的东西。但对大众传媒工业来说,这种类型化并不可怕,倒可能恰恰是中国电视剧正逐步走向市场、走向成熟的某种表现。

《亮剑》是一部战争艺术和传奇色彩融会贯通的主旋律作品。书中,爱国精神与英雄主义、铁血丹心与人世常情、斗智与斗勇、友情与爱情交相辉映。故事内容是讲述我军优秀将领李云龙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从他任八路军某独立团团长率部在晋西北英勇抗击日寇开始,直到他在1955年授予将军为止。“面对强大的敌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这句话就是李云龙,这位“战神”式将军的一生写照。主角不是一个完美的英雄,最多也只是赶上了那个时候。乱世出英雄嘛!他一身的草莽气息,刚开始没有什么自己思考的能力,是一个典型的农民英雄。他盲目地崇拜毛主席,尊重自己的上级,对于日本人有一种完全不分是非的憎恨;他满口粗话,整天日爹操娘,动不动拿人撒火;有仗打就兴高采烈,没仗打就浑身不舒服,找人吵架;惟恐天下不乱,挑事儿,和军校国民党教官对着干,爱炫耀自己的战功,自以为是……他有很多的缺点。同时,他是农民出身,对共产党有一种忠诚;他关心群众和下级,在全军都树立起了威信,他永远是士兵打心眼里尊敬的人,他的精神影响了一个师;没有人和他对着干,都知道他和他的士兵都是惹不起的主儿;他果断机敏,在战场上身先士卒,几乎赢得了每一场战役,虽败犹容,和国民党的军官建立了一种超乎意识形态的友谊;他耿直乐观,和朋友建立了一种超乎时间的友谊……他有很多的优点。在战争岁月,这几乎不算什么,因为太多的影视作品反映的都是这一类的英雄。 然而在动乱年代,文革的时候,他从盲从到开始自己思考。开始的时候,他不允许自己的学者岳父怀疑党,怀疑党的政策,不相信岳父的远见,甚至和岳父产生了很深的隔阂,要老人家改造改造思想;可是后来听说岳父在改造农场的誓死不屈,坚贞勇敢,他由衷的佩服。当组织派人来让他妻子和自己的父母划清立场的时候,他勃然大怒,没有爹娘哪儿的自己,他支持自己的妻子,没有向组织妥协。他从反省自己到开始怀疑,最终做出行动。他的行动保护了更多人的生命。他在听说了外地的灾情时,痛心不已,完全不顾自己家的人也饿得前胸贴肚皮,把用高价买来的粮食送给士兵,让他们接济前来投难的亲人。像他一个男人,也经受不住弱者的眼泪,哪怕是他们无知,他任凭打骂,要不是妻子的勇敢,他早垮了。他最后为了更多人的生命采取了行动,也把自己送进了监狱。他没有怪那些殴打他的士兵,因为他懂得对待敌人要决不留情,他也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士兵;他不能忍受士兵的侮辱——在他的碗里吐口水,他是一个有尊严同时懂得尊敬人的人,他会满足日本俘虏死的要求,觉得他们还算个军人,尽管这违反军纪。他不要战士的营救,他害怕连累他们,连自己秘书在关键时刻要求辞职,他也十分理解。他不要妻子和自己一起受苦,让她和自己划清界限,他把孩子给前来救援的战友,自己留在暴风雨的中心。他以大无畏的精神亮剑,死都死得很有尊严,用军人的死赢得了敌人的尊重。 书中有很有趣的地方,也有感人肺腑的地方。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 亮剑,是江湖中的术语。在面对敌人的时候,就算明知自己赢不了,也要宝剑出鞘,这就是亮剑,把习武人的气势拿出来,把尊严亮出来。 对于国产的电视剧,我一般是不怎么感兴趣的,尤其是那些所谓的涉案剧和武侠剧以及那些哭哭啼啼的爱情剧,让人提不起精神来。可是一些描写革命历史题材和战争题材的电视剧,我还是偶尔会看一下的,这和我童年时代所受的教育有关,因为那个时代崇尚的是革命英雄主义,崇拜的是革命英雄。这种崇拜不同于当今社会上年轻人对电玩和动漫上英雄的崇拜,也不同于当今社会人们对金钱和物质的崇拜;这种崇拜是发自内心的,神圣的一种精神寄托。 偶尔一次机会,听同事说起《亮剑》这部电视剧,他说这部电视剧很特别,不同于以往看过的国产战争剧,尤其是主人公的性格,根本就不像我们所了解的那些英雄,简直就是个土匪。有了同事的这句话,我决定去看一下这部特别的《亮剑》,在现在工作忙的情况下,也许我只用看一下,没必要把他看完。 剧情开始是在抗战初期,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新一团在完成阻击日军的任务后,接到总部撤退和转移的命令。然而,团长李云龙却让话务员关掉了对讲机,命令部队发起冲锋,目的只是让全团剩下的唯一一发迫击炮弹能够打到日军的指挥所,这一炮不仅炸死了日军的联队长,也打懵了敌人,使得新一团能够从日军的正面冲出了包围圈。正是这发炮弹,不仅让日军、国军和我军的将领感到震惊,同时也让我对李云龙的指挥艺术和人格魅力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促使着我一集一集不停地看下去。我完全融入了这部电视剧,也深深地他所感动。 李云龙由于阵前抗命而被撤了团长的职务,新一团由李云龙在红军时的老战友丁伟接任团长,而三八六旅独立团在一次日军特工队的偷袭中莫名其妙地做了冤大头,李云龙又被起用任命为独立团的团长,原独立团团长孔融后被调任为新二团团长,于是就形成了当时晋西北的所谓铁三角。这个铁三角成了华北日军的一个恶梦。当然还有国民党山西晋绥军的楚云飞团也功不可没。本剧就是在这四个团的恩怨纠葛以及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中国军人携手抗敌的故事中轰轰烈烈地展开。 说句实话,这部电视剧在一些战争场面的叙述上仍显粗糙和简单,可是剧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中国军人前赴后继、英勇无畏的精神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强者气势,实在让人敬佩和感动。这种气势也正是敌人所害怕的。 李云龙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就是:“做为军人,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无论是百团大战还是伏击日军的车队,不论是反“扫荡”的突围战还是xx县城的攻坚战,甚至在最后他做为师长的淮海战役中,作为指挥员,李云龙很少想以前我们所熟知的那些指挥员一样在指挥所里指挥战斗,这在一般人的眼里简直就是无组织无纪律的典型人物,但正是他的这种作风凝成了独立团无坚不摧、英勇顽强的战斗风格。犹如政委赵刚所说的,他的整个人已经融入独立团每一个战士的心中,即使他不在了,他的魂依然存在。 剧中那个骑兵连的故事让人难忘。在一次突围后,独立团骑兵连和主力失去了联系。他们且战且退地牵制着日军的一个骑兵联队,最后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所剩无几的骑兵连战士调转马头,齐齐拔出锃亮的马刀,连长高呼着“骑兵连,进攻!”带领着战士们迎着敌人冲了上去。几个回合下来,连长调转马头,身边已经没有其他的战士,他的手臂也被砍去了一只,鲜血从他的断臂处喷射而出。他稳住自己的身子,高擎着马刀全力呼喊:“骑兵连,进攻!”再次冲向敌阵。日军的马队过后,在夕阳的余辉中,大地上留下了阵亡八路军骑兵的遗体和死伤的骏马。没有音乐,也没有歌声,惟有战马的低鸣在山谷中回荡。面对这样的场面,一向飞扬跋扈的日军官兵也低下了高傲的头颅,日军少佐脸色凝重地说:厚葬他们,他们是真正的军人。 在XX县城的攻坚战中,一个区小队和一个县大队组成的一支地方部队,用最原始的武器和他们的血肉之躯,阻击了八个小时,硬是把敌人的增援部队挡在了路上,为独立团的攻城赢得了宝贵的时间,而他们却全部牺牲在了阵地上,没有一人生还。看着这样的战斗,阎西山的晋绥军官兵无不肃然起敬。楚云飞对他的手下说:八路军这样一支所谓的区小队县大队竟然能阻击装备精良的日军长达八小时之久,真是惭愧啊。随即,楚云飞的部队也投入了阻击日军的战斗。 在XX县城外,面对着城楼上被日军绑架的新婚妻子,李云龙悲愤地点燃了炮火。战斗结束了,荒野上垒起了一座孤坟。李云龙独自坐在坟前,请求妻子的原谅。他娓娓地述说着,看似那样的平静,可我们作为观众却深深地感觉到李云龙此刻内心的痛楚。 在剧中,编导并没有简单地把李云龙描写成一个只会打战的武夫,而是用很多的篇幅描述了李云龙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独特的情感魅力,使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的李云龙。通过描述他对两任妻子的爱,通过对他和赵政委之间个人友情的描写,通过叙述他和晋绥军团长楚云飞两人之间难以说清的恩怨情仇,尤其是他对“和尚”、张大彪以及段鹏他们兄弟般的战友之情,让人无不动容。 现在的影视剧能让我流泪的几乎没有,可当我看到“和尚”被土匪杀害,李云龙不顾丁伟已经要收编土匪的事实,率部端掉了匪窝,遭到上级处分的那场戏时,我的思维完全把自己当成了李云龙。随着李云龙在政委面前的挥泪发泄,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我觉得这场戏是全剧李云龙感情最丰富,描写最好的一场戏,使我们看到了什么叫做“男儿有泪不轻弹”。 剧中还有一个能更好体现李云龙情感世界的重要人物,便是楚云飞。楚云飞毕业于黄埔五期,又有精良的武器装备,可他就是搞不懂为什么八路军的指战员会如此勇敢和拼命,不明白没读过一天军事院校的李云龙会让日军如此地害怕。他从开始对李云龙的漠视到后来的重视,从对李云龙的敬佩到最后的惺惺相惜,以至最后两人战场上以死相拼,病床上又各自对对方备加赞赏。 在最后军事学院的论文中,李云龙为他的这种作风作了精辟的论述:古时候的剑客在遇到对手的时候,即使明知自己不是敌人的对手,也要拔出自己的宝剑,就是死在敌人的剑下也毫无怨言,这就叫“亮剑”。做为军人就应该具有这样的“亮剑”精神,因为这就是我们中国军人的军魂。或: 电视连续剧《亮剑》的热播,给中国电视剧上了生动而深刻的一课。央视年度收视调查数据显示,该剧平均收视率10.3%,稳坐2005年的冠军宝座,力压呼声很高的《京华烟云》、《大宋提刑官》等剧。据网上说,在中国许多大中城市,该剧的VCD、DVD一时脱销,甚至租碟也较为困难。这样的空前盛况,让我们联想到近几年出现的另外几部革命历史题材或者说军事题材的电视剧,这就是《激情燃烧的岁月》(2001年)、《军歌嘹亮》(2003年)、《历史的天空》(2004年)。它们在播出时同样引起过轰动效应,比如,《激情燃烧的岁月》在北京电视台曾重播七次,首播收视率12%,重播收视率4.7%。 几部革命历史题材或者说是军事题材的电视剧,为什么会有如此之高的收视率,并受到观众如此热情的追捧?为中老年观众定位的电视剧,为什么青年人也能喜欢? 应该说,这几部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其根本原因在于,它们都根据当代观众的价值取向和欣赏心理,进行了准确的市场定位。 一、《亮剑》等电视剧市场定位的成功,首先在于它们对观众的价值取向的准确把握 把握观众追求真实性的价值取向,还原历史的真实。近年来,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往往大受欢迎,而一些现实题材的电视剧却被观众冷落。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所谓的现实题材电视剧,往往是反现实、伪现实的,是鲁迅所批评的“瞒和”的艺术。现实题材反映时代生活,其中的虚假更容易为观众一眼识破,因此,这些反现实的所谓现实题材电视剧被观众冷落和抛弃也就在情理当中了。当然,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作品的真实性问题,同样不容乐观。但是,在“瞒和”的问题上,历史题材与现实题材相比,距离观众所熟悉的现实生活较远,因而更具有欺性和迷惑性。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存在一种倾向,就是“戏说”历史,甚至走向“反历史”。《亮剑》、《历史的天空》等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出现,是对这几年电视剧反历史倾向的一种反拨,它们采取现实主义手法,还原历史的真实,满足了观众对真实历史的心理期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传统的革命历史题材和战争题材片中,对战争的描写往往是浪漫化和非现实化的,有时甚至非常“小儿科”,我军勇敢善战、足智多谋,总是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而敌人则貌似强大,实际上愚蠢而无能。即使写牺牲,也仅是战争的“花边”而已,用来证明胜利之不易。这些反历史、反现实的“战争童话”早已为观众所厌弃。而《亮剑》描写了战争的惨烈和残酷,敌人并非如此愚蠢,我军也不是战无不胜,如骑兵连的全军覆没。这就打破了用谎言编织的“战争神话”,在相当程度上,还原了历史的真实。 把握观众对野性精神的寻求和心理补偿意向,强化民族精神的生命元阳。中国的传统封建文化,造成了中国人个性上的柔弱和精神上的奴性,中规中矩,谨小慎微,中庸保守,男人女人化,女人病态化。因此,《水浒传》等古典作品中具有野性精神、反抗精神、叛逆精神的英雄形象,成为人们的精神偶像,同时也成为了人们反抗现实的精神源泉。近年来,中国武侠小说和武侠影视片的盛行,正是这种心理需求的反映,同时也是对柔弱、怯懦民气的某种反拨和平衡。《亮剑》、《历史的天空》、《激情燃烧的岁月》等历史题材电视剧,极力张扬这种雄性的精神、野性的精神,暗中切合了观众潜在的价值取向和隐蔽的心理补偿意向。这在《亮剑》中被概括成“亮剑”精神,也就是李云龙的那句名言:“古代剑客和高手狭路相逢,假定这个对手是天下第一剑客,你明知不敌该怎么办?是转身逃走还是求饶?当然不能退缩,要不你凭什么当剑客?这就对了,明知是个死,也要宝剑出鞘,这叫亮剑,没这个勇气你就别当剑客。倒在对手剑下算不上丢脸,那叫虽败犹荣,要是不敢亮剑你以后就别在江湖上混啦。”现在,人们处于和平时代,但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在呼唤这种“亮剑”精神、硬汉精神和野性精神。正是这种时代和现实的需要,以及民众价值取向和心理的需要,“亮剑”一下成为流行语,被广泛使用。这种野性的精神其实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所不可缺少的生命元阳,甚至是我们的“精神伟哥”。 对观众平民化和反英雄主义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的把握,塑造平民化英雄。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众文化的普及,人们的精神追求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平民化成为新的价值取向。《亮剑》等剧中的主要人物,都出身于民间,崛起于草莽之中,本身就很具有平民性。他们靠不断努力走向成功,成为将军。毫无疑问,这几部剧中的英雄人物,是以平民化和平民性为基础的。另外,这些所谓“英雄人物”,都具有反英雄的基本倾向。那就是说,他们与我们传统意义中的英雄人物有着非常本质的差别。在作为“主旋律”的传统革命历史题材中,这些革命英雄人物,一般都是“高大全”式的人物,近乎希腊神话中的“神”。而在《亮剑》、《历史的天空》等剧中,李云龙、姜必达甚至有点痞气和流氓气,他们讲话粗鲁,夹杂着下流话,李云龙永远歪戴着军帽,姜必达则有一颗丑陋的大牙。他们不是完美无缺,而是有许多严重的缺点和不足,他们有着常人的七情六欲。但是,他们勇敢、正直、豪爽、血性、讲义气、重情重义,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赴汤蹈火,又确实是真正的民族英雄。这些有缺陷的英雄、真实的英雄、平民化的英雄,对于观众来说是如此真实、自然和亲切。 二、《亮剑》等剧的成功还体现在对观众欣赏习惯和心理的尊重 首先,在人物塑造上,具有强烈而鲜明的个性化特征。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传统革命题材剧在人物塑造上,出现脸谱化、概念化的倾向,人物成为某种抽象的政治符号,或者表达某种政治观念的传声筒或代言人。新时期以来,随着现代主义在中国的流行,反人物、反情节的作品时髦一时。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往往符号化、抽象化,性格模糊,个性不明。这样的作品往往是“速朽”的,它们最多只能成为政治的“样板”,或者艺术的“实验”而已。基于此,《亮剑》等剧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可爱人物,如李云龙、姜大牙(姜必达)、高大山等等。他们不仅外部特征各有特别之处,语言往往也别具个性。特别在对敌人的塑造上,《亮剑》具有重大的突破。它打破了传统的革命战争题材影片中,把敌人妖魔化、漫画化、符号化的习惯做法,细致刻画敌人的性格,并揭示他们在凶残、狡诈之外的人性特点,从而让这些反面人物显得真实而可信、生动而形象。 其次,对故事性与传奇性的刻意追求。这一点,既符合中国观众的传统欣赏心理,同时也是电视剧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中国古典小说、古典戏曲(如元杂剧、明清传奇)等,都是在故事性和传奇性上取得成功的典范。《亮剑》、《历史的天空》、《军歌嘹亮》、《激情燃烧的岁月》等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成功,正是缘于对这种传统的继承。这些剧往往引人入胜,让人兴奋,看了上集,还想看下集。这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电视连续剧,故事性和传奇性永远是一对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几部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在市场定位中,切中了观众的价值取向和审美习惯,因此,在人们心里引起了共鸣,在取得很好市场效应的同时,也取得了好的宣传效果。不过,一部电视剧仅仅有准确的市场定位是不够的,还需要辅之以市场运作。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由于市场定位准确,非常叫座,但由于市场运作方面的缺位(比如档期问题),最后仅仅是收回成本,并没有取得应有的市场业绩。这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另外,有人批评说,艺术在于创造,《亮剑》并无什么创意,只是对《激情燃烧的岁月》、《军歌嘹亮》、《历史的天空》等几部电视剧的拙劣模仿。这种批评并不新鲜,早在《军歌嘹亮》、《历史的天空》播出时,就有人批评它们与《激情燃烧的岁月》题材、人物雷同。这几部剧确实在题材选择、人物塑造、表现手法等方面,有着许多共同的东西。但对大众传媒工业来说,这种类型化并不可怕,倒可能恰恰是中国电视剧正逐步走向市场、走向成熟的某种表现。 毫无疑问,电视剧《亮剑》是一部不错的作品,正如有的人所评论的,“这是一部气势恢宏、充满着传奇色彩的英雄史诗”等等;从我个人的感觉来说,每次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只要碰到电视台播放《亮剑》,我都会看下去,无论内容是否看过。也正是如此,每次都看不全,所以我干脆买了一套光碟花了两个晚上的时间过瘾地看完。《亮剑》中有好几个成功的人物形象,比如李云龙、楚云飞、和尚、李云龙的顶头上司旅长等,毫无疑问的是,李云龙这个英雄是电视剧刻画最成功的人物形象。 不过,我们仔细研究李云龙这个人物形象的时候,会发现这个英雄形象与我们传统观念中英雄形象有着很大的不同,甚至可以说这个人物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传统观念中英雄形象的消解,这种消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物形象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虽然我们并没有给英雄的形象定下什么确切的标准,但是一般来讲,英雄的形象至少应该是这样的:个头高大,身材魁梧,五官端正,气宇轩昂,英气凛然,服饰得体(即便不奢华也应该是干净整洁),尽管偶尔也有《水浒》塑造出个别类似于矮脚虎王英的英雄代表,但是这样的英雄实在是屈指可数。 然而,在《亮剑》中,李云龙却以这样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眼前:个头一般,身材说不上魁梧,面目近乎龌龊,再加上衣服很少有干净的时候,尤其是领口招牌式地肮脏,走路的时候甚至也是歪歪扭扭的,整个就是一幅邋遢的样子,至于气质什么的则更谈不上。从这个方面来看,《亮剑》中的李云龙形象是对于我们传统观念中英雄形象的消解。 二、人物语言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虽然我们也没有限定英雄的语言方式,但是一般来说,英雄的语言习惯应该是“冠冕堂皇”的,充满高尚和正义,起码说是不应该说粗话的,即便是气得快要发疯,也顶多一掌劈翻桌子或者一刀砍断大树什么的,语言上向来都是收敛的,必须与英雄的形象相符。 然而,在《亮剑》中,李云龙的语言给我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便是满嘴的粗话,动不动就是“他娘的”。除了少数时间的“克制”之外,李云龙大多时候都是骂骂咧咧的,可是也许是生性就是这么一幅臭脾气,所以即便克制,时间久了李云龙在女人面前还是会露出骂骂咧咧的本性来。从这个方面来说,《亮剑》中的李云龙形象是对于我们传统观念中英雄语言习惯的消解。 三、人物思想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英雄的思想往往是非常高尚的,心中装的是救死扶伤和民族大义,追求的是匡扶正义和拯救他人危难等等,很少有个人恩怨以及儿女情长的一面。 然而,在《亮剑》中,李云龙的思想看上去则有点“危险”: 首先,李云龙有点儿女情长。在抗日战争如火如荼的时候,李云龙突然被丘比特神箭射中了,而且他在“秀芹”真情的感染下并没有克制住自己的情绪,不但将秀芹紧紧地抱住,还要脱秀芹的衣服,如果不是针扎了他的脚,李云龙还真要做出出格的事情。在解放后,已经结了婚的李云龙还差一点出轨。在我们传统观念的英雄形象中,一个英雄人物是不会犯下这样的严重“错误”的。 其次,李云龙有点江湖习气。在老婆秀芹被抓后,他擅自集结部队去攻打鬼子重兵防守的县城;在自己心爱的部下“和尚”被土匪杀掉之后,他暴跳如雷地带着部队去为“和尚”报仇。这样的举动在传统观念中是会大大削弱英雄的高大形象的。 如果按照我们传统观念中的英雄形象来对照李云龙,那么《亮剑》中的李云龙这个人物形象很可能和英雄形象是挂不上钩的,但是为什么这个人物形象在电视剧播出后却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甚至追捧呢?我想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这与目前宽松的社会政治环境有关。自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以来,我们不但继续保持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更加明确地承认并鼓励了其他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由于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日益多样化,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文化生活也日趋多样化。在这样宽松的社会政治环境下,人们的思想观念无疑也会呈现宽松的状态,从而为接受李云龙这样的人物形象提供了根本性的条件。 其二,这样的人物形象更贴近于生活。“文学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这个基本的道理告诉我们来源于生活的文学总要对生活作出一些修正或者虚化,也就是说,恰当的修正或者虚化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不过,在特定的年代,文学创作者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对于生活的修正或者虚化或有些过度,所以文学作品和人们生活的距离也比较遥远。在如今这个年代,再过度地修正或者虚化生活的文学作品必然会将自己与人们的联系割裂开来。《亮剑》中李云龙的人物形象则尽量减少对于生活的修正或虚化,尽量还原人物的本来面目,因此也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其三,这样的作品更尊重观众。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也自然会随之提高,人们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也自然会逐渐提高。人们不会再满足于程式化、样板化的文学作品,而需要多样化、富于生命力的鲜活的文学作品。文学创作者适时地推出这样的作品,应该说迎合了观众欣赏水平提高的客观需要,但毋庸置疑这是尊重观众的态度。 基于以上这几个方面的因素,《亮剑》中的李云龙这个看上去缺陷很多的英雄人物形象以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一个现实、鲜活、饱满的形象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可以说是对于我们传统观念中的英雄人物形象的一种巧妙的消解,虽然在一些细节的描摹上这个人物形象依然还有些符号化,但瑕不掩瑜,谁都无法否认这个人物形象是近年来一个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值得人们拍手叫好。我想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地说,电视剧《亮剑》对李云龙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在电视剧人物塑造方面甚至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于类似电视剧创作者都有着难以估量的启迪和影响。

  • 索引序列
  • 红色官窑论文研究
  • 醴陵瓷器红官窑毕业论文格式
  • 关于官窑荷叶洗的研究论文
  • 辽宁红色传统与红色传承研究论文
  • 研究红色人物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