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也许会有不少人望文生意,其实它们是有着同时代发展相关联的自身内涵的。该书的一个明显的优势就是引述不同学者的观点来说明问题的实质,从而突出了取材广泛而深厚的特点。如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认为,文艺复兴的精神不是复古,而是创新;瑞士学者布克哈特指出,文艺复兴标志着欧洲近代文化的新开端。当然也有西方学者把文艺复兴只从字面上理解为“再生”,并且否定它是欧洲近代社会的开端。同样,在有关怎样看待人文主义时也是如此,只有通过综合分析和研究,才会找到把人文主义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思潮的依据,该书把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思潮作为第一章来写,就已经说明了这一思潮开西方近代社会思潮之先河的重要意义和影响。 与人文主义思潮结伴而行的是近代自然科学思潮的兴起。诚如该书所指出的,15~16世纪的人文主义运动和自然科学思潮,是现代理性发扬光大的伟大开端。书中对以哥白尼革命为标志所掀起的科学思潮的论述,对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的阐述,对霍布斯与洛克的知识始于感觉经验的分析,对牛顿的实验与数学的完美结合的评述以及对笛卡尔、莱布尼茨、康德等人科学思想特质的阐述,并把科学思潮与科学大发展联系起来考察,进而点明了近代自然科学思潮的重要价值。 与西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相关联的是自由主义思潮、启蒙运动与理性主义思潮、革命与保守思潮,该书以三章的内容结合欧洲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封建专制的斗争以及革命过程的曲折迂回,对其作了扎实的研究。其中,有关革命与保守思潮的对比研究,既在革命思潮中展示了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的思想内蕴,分析了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的历史地位,也在关于保守思潮中重点论述了英国保守主义者柏克为反对法国大革命所写的《法国革命论》的思想内容,分析保守主义思想家的特点。当然,法国大革命后建立的共和制并未因为来自君主立宪制的英国这位思想家的指责而改变其政体。此外,书中还就在法英两国兴起的一种哲学和社会科学的流派——实证主义思潮作了阐述。 该书还对作为19世纪主流政治思想的社会主义思潮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应当怎样对待西方的文化与西方的思潮,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中国自近代以来,面对“西学东渐”,曾出现过或者“中体西用”、或者“全盘西化”等主张,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对中国传统文化吸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对西方文化借鉴其长处而不能照搬,现代的人们大多已具备了这样的文化观。因此,对于西方近代社会思潮,有必要分清哪些成分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值得其他民族学习和汲取;哪些是属于西方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又有哪些在理论上是错误的,是应当予以批判和扬弃的,这正是我们在了解和审视西方近代社会思潮时应当抱有的正确态度。
新文化运动中三种社会思潮:保守主义、自由主义、激进主义.“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中国思想史上一次经由传统向现代过度的思想文化运动,具有其在特殊历史语境下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三股思潮:保守主义、自由主义、激进主义,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切入,构建出各自不同的话语权,并最终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五四”以后中国思想的演进及其政治价值取向,然而在这三股冒似迥异的思潮底下,暗藏的却是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的活力因子。]“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中国思想史上一次经由传统向现代过度的思想文化运动,具有其在特殊历史语境下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三股思潮:保守主义、自由主义、激进主义,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切入,构建出各自不同的话语权,并最终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五四”以后中国思想的演进及其政治价值取向。 新文化运动从其直接的历史起因来看,乃是为了批判民国初期袁世凯在文化领域发动的一场“尊孔复古”运动。从其长远的历史渊源考量,则是继承了中国近代始自林则徐、魏源的中国知识分子在外力的挤压下开始从挽救民族危亡的情感立场出发,对西方文明的认识和对中华文明的再思考。从文化学的角度看,这种认识和思考由于受到强大的外力作用而必然出现持续稳定的传统价值取向系统,也决定了其在思想文化领域变革和转型的艰难性。这使得保守主义在此种特定的历史语境下有了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在殖民地现代化语境中,当本土文化价值主要受到西方现代性的外部压力而不是传统自我变革的内在挑战时,这种价值变革的驱动力往往是有限的。外域强势的西方文化可以冲击传统文化的表层价值规范,却难以触动其深层价值原则。即便在最激烈,最自觉地反传统的新文化运动中,这种本土文化的稳定性和历史惯性仍然显而易见。”[1]这种外力作用下的殖民地语境同时也催生了作为审慎渐进式的自由主义和作为狂飙短时式的激进主义。五四新文化运动便在这三股思潮的相互交错的论战中开始了中国现代史上短暂然而却意义重大的思想启蒙。保守主义以杜亚泉主编的《东方杂志》,黄侃、刘师培主编的《国故》以及吴宓主编的《学衡》为主要阵地,在不同阶段分别做出了他们具有相对保守倾向的阐述。 在关于东西方文化论战的第一阶段中。李大钊针对杜这种以东方“静”的文明济西方“动”的文明之“穷”的主张,反向地力主“以西方文明之特长,以济吾静止文明之穷”,他还力倡青年学生全力以赴研究西方文明,学习西方的科学精神,对“从来静止的观念,惰性的态度实行根本的扫荡”。陈独秀则在这场论战中打起了“科学”与“民主”的大旗,用民主和科学的精神与封建文化相抗衡。1918年7月,他断然主张“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3]从而开了“全盘西化”的先河。 第二阶段(1919年五四以后)以章士钊为代表的保守派提出了所谓的“新旧调和论”。章士钊声称:“调和者,社会进化之精义也。社会无日不在进化之中,即社会上之利益希望,情感嗜好,无日不在调和之中。”[4]他指出,宇宙之进化,只能是“移行”的,而不能是“超越”的,世间万物都是新旧杂糅的。所以,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一面“开新”,一面“复旧”。“物质上开新之局,或急于复旧,而道德上复旧之必要必甚于开新。”理由是“旧是新的根基,不有旧,绝不有新,不善于保旧,必不能迎新”。李大钊在《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一文中初步运用唯物史观针对章士钊“物质开新,道德复旧”的观点进行的了驳斥。他指出:“新道德既是随着生活的状态和社会的要求发生的,就是随着物质变动而变动的,那么物质若是开新,道德亦必跟着开新,物质若是复旧道德亦必跟着复旧。”[5]张东荪则针对所谓的“移行说”指出,社会的进化并不是“移行”,而是一个经由“潜变”到“突变”的过程。经过“突变”便成了新社会,突变后的“新”不等于之前的旧,二者之间有本质的差别。新旧杂存的现象是存在的,但那只是“共存”,不是“调和”。一些学者认为而笔者本人也认可这实际上是“中体西用”说的回潮。在这一阶段的论战中,保守主义者们力图从论证文化连续性的角度,说明旧文化和新文化之间和谐共存的可能,从而模糊了新旧之间的界线。在过分强调本位文化的同时,保守主义者们忽略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也混淆了文化发展过程中“共存”与“融合”的关系。 一战爆发所导致的对西方文明的幻灭感更强化了这种本位文化心理,以二梁(梁启超、梁漱溟)为代表的保守主义者在第三阶段的论战中发表了令人注目的见解。梁启超站在欧洲战后的文明废墟上发出了“十九世纪末全欧洲社会,都是一片阴沉沉的秋气”的感慨,梁漱溟则从“人生哲学”的角度论证了自己的本位文化观。梁漱溟首先假定存在欧洲文明“意欲向前”,印度文明“意欲向后”,中国文明“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三种路向,然后导出未来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复兴。既要排斥不切实际的印度文化,又要反对把西方文化全盘搬过来的“新文化运动”,走中国从前走的那条“适宜的第二路人生”。梁漱溟的这套哲学带有浓重的个人理想化色彩,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自十四岁进中学后,便有一股向上之心驱使我在两个问题上追求不已:一是人生问题,即人为什么活着;二是社会问题亦即中国问题,中国何处去。”[6]人生问题和中国问题是梁漱溟哲学的两个中心命题,而对于这两个问题,梁本人是有所侧重的“我年少时在感受中国问题刺激后,又曾于人生问题深有感触,反复穷究,不能自已。人生问题较之当前中国问题远为广泛,根本,深澈。”[7]梁漱溟的这种侧重人生问题的哲学取向致使他更多地从伦理学而不是从政治学,从生活而不是从生存的角度去思考当时的中国问题,这种思想极大影响了张君劢等一批新儒家。胡适在《读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中批评梁漱溟把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的性质归结为不同的三条路是笼统的“闭眼瞎说”,指责他把三种文化的差异归结为一偏于理智,一偏于直觉,一偏于现量,是把任何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差异,说成各民族之间根本不同的特性。胡适尖锐地指出:“我们要认清梁先生是一个爱寻求一条‘准道理’的人,一个‘始终拿自己思想做主’的人。懂得这两层意思,然后可以放胆读他这部书,然后可以希望领会他这部书里那‘真知灼见’的部分,和那蔽于主观成见或武断太过的部分。”[8]《学衡派》派实际上延续了“中体西用”的思想,“有人以为五四而来的新文化运动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其实这场新文化运动只是西洋化在中国的兴起”[9]吴宓认为新文化运动就“精神舒展”而言的确有其价值,但它同时排斥了“中西旧有之文化”,即孔教、佛教、古希腊罗马的哲理和耶教,而这恰恰是“中西文明之精华”,因此新文化运动舒展精神的启蒙并不能导致“真正新文化运动的发生”。 我们在回顾新文化运动中这些保守主义者的主张和见解时很难说他们在政治上倾向于守旧或反对变革,也很难说他们在文化上因袭传统或一成不变,事实上他们几乎没有从严格的政治层面入手讨论中国的问题,在处理文化问题时也表现出了反传统的倾向。现代新儒家提出“返本开新”、“三统并建”,试图从儒家道统中开出“民主”新正统和“科学”新学统,这实际上是在全新的历史语境下对儒家思想再诠释。然而这些保守主义分子必然要受到他们持守的本位文化情结的支配,把对传统的肯定作为自己的文化观念的底线,从而表现出相对的保守性。“这批保守知识分子群体并不是全盘否定既存的社会政治秩序的政治保守主义者,而只是文化保守或文化守成主义者。他们需要的是在纯粹的文化层面研讨文化的价值,他们对文化——道德的保守态度也仅仅是一种纯粹的文化态度。这种冲突与对峙,说到底也就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冲突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下的表现。激进分子认识到工具理性的发展是西方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但把这种动力当成了近代西方文明的全部,认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必须以工具理性为推动力。而保守主义知识分子则以维护价值性为自己的天然使命,他们并不是不要工具理性的发展,而是认为社会的现代化离不开价值理性。”从所谓中体西用论到中国文化本位论,到全盘西化论,再到马列主义,基本取向都是变,所不同的仅在变多少,怎样变,以及变的速度而已。因此接近全变,速变,激变一端的是所谓‘激进派’,而接近渐变,缓变一端则成保守派。”从单纯文化的角度上看,这些留守在传统阵地上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对传统文化做出了许多新的诠释,这些诠释潜移默化地影响五四以后直至当代企图复兴中国文化的所谓现、当代新儒家。而在外力作用下而产生的这场新文化运动中,保守主义也有其存在的历史合理性。 自由主义从20年代以后创建《努力》、《现代评论》、《新月》,到30年代创办《独立评论》,再到40年代后期发刊《独立时论》、《观察》等刊物,为追求民主的政治理想做出了艰苦的探索。作为新文化运动中最有争议的一股思潮,自由主义在争取自己的话语权上走得最为艰难。在崇尚西方文明和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价值观方面,它受到了保守主义者的非难。尤其是在战后,西方文明的弊端暴露无疑,让曾经生机勃勃的自由主义陷入了更为尴尬的境地,他们似乎找不出有力的论据来抵御保守主义者的攻击,而他们自身也不得不从对西方文明的全面崇拜转向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反思。在主张个人解放,政治上渐进变革方面又受到激进主义的抨击,自由主义在双重压力下蹒跚前进,直至最终淹没在革命话语权的激进大浪潮中。然而,我们无法忽视,自由主义在它的一系列观点和做法中依然表现出和传统之间非同一般的亲密关系。在对待国学研究方面,胡适的博士论文《先秦名学史》开拓了诸子研究的新领域,而1919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其实就是一部先秦诸子的哲学大纲。在五四后期整理国故的过程中,胡适一再声称不主张“今文”也不主张“古文”。他一方面继承今文经学的疑古精神,一方面接受古文经学的求实考据方法而摆脱其信古的局限,并将其与西方学者赫胥黎的怀疑主义、杜威的经验主义相结合,为整理国故提供了一套科学的方法。小说在中国传统文学观念中属于“闲书”,不能登大雅之堂。胡适则把古小说的整理和研究作为国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认定它们也是一项学术研究的主题,与传统的经学、史学平起平坐。胡适同时还指出:“庙堂的文学固可以研究,但草野的文学也应该研究。在历史的眼光里,今日民间儿女情长的歌谣和《诗》三百篇有同等的位置;民间流传的小说,和高文典册有同等的位置。”[12]胡适人生观中传统的因子也颇为显著,他强调,个体“小我”依赖于社会“大我”而存在,“小我”是有限的,“大我”是无限的;“小我”是有死的,“大我”是不朽的。“我这个现在的‘小我’对于那个永远不朽的‘大我’的无穷过去,须负重大的责任;对于那永远不朽的‘大我’的无穷未来,也须负重大责任。我须要时时想着,我应该如何努力利用现在的‘小我’,方才不辜负了那‘大我’的无穷过去,方才不贻害了那‘大我’的无穷未来。”[13]易白沙在《我》一文中,既阐述了自我的个体人格意义,又强调了“大我”重于“小我”的思想。他认为:“有牺牲个体小我之精神,期有造化世界大我之气力……故曰二者相成而不相悖也。由先后之说,必有我而后有世界。由轻重之说,必无我而后有世界。有我者,非有我,亦非无我。我与世界无须臾离。无我者,非无我,亦非有我,个体之小我亡,而世界之大我存。”[14]很显然,这种主张融“小我”与“大我”,崇尚社会集体的人生理想,带有鲜明的中国传统儒家的印记。 激进主义以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为主要阵地,由于其在新文化运动后期目光的超越性脱颖而出,并最终以压倒性的革命话语权取得了五四以后中国思想领域、政治领域的领导权。林毓生曾经指出,五四时期具有激烈的全盘性反传统主义,但他在分析陈独秀的全盘反传统时也不得不承认“陈独秀肯定孔学的积极价值是一切道德体系的最小公分母,所以也就是未明言地承认孔学中有些成分不带有它的整体性质。这种矛盾虽然在逻辑上破坏了他全盘性的反对孔学的全部整体观的论据,但陈独秀似乎从未察觉出来。即使他觉察到,由于以思想文化作为解决问题的途径在他的思想中占有支配地位,使他不可能正视这一点。归根结底,他的普通常识敌不过铸造他的根深蒂固的中国文化传统的力量”[15]在对待孔教问题上,陈独秀说:“夫孔教之为国粹之一,而影响于数千年来社会心理及政治者最大,而且为当时社会之名产,此均吾人所应绝对承认者。惟吾人今日之研究,乃孔教果能实行于今世而有益与否之问题。”[16]他还说:“其实孔子精华,乃祖述儒学,组织有系统之伦理学说。宗教,玄学,皆非所长,其伦理学说,虽不可行至今世,而在宗法社会封建时代,诚属名产。吾人所不满意者,以其为不适于现代社会之伦理学说,然犹支配今日之人心,以为文明改进之大阻力耳。”[17]在人生观问题上,陈独秀主张“个人之在社会,好象细胞之在人身”,“人生在世,个人是生灭无常的,社会是真实存在的”[18]在他看来:“真生命是个人在社会上留下的永远生命,这种永远不朽的生命,乃是人生底一大问题。”[19]李大钊也曾就个人与社会,“大我”与“小我”的问题发表看法:“以其(大我)绝对统其(小我)相对,以其空驭其色,以其平等律其差别,故能以宇宙之生涯为自我之生涯,以宇宙之青春为自我之青春。宇宙无尽,即青春无穷,即自我无尽。”[20]在政治取向问题上,一些学者甚至认为,激进主义最终选择了马克思和社会主义也是一种源于传统文化的乌托邦理想的映射。恽代英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学理上产生的,是从事实上产生的;不是知识上产生的,是从情感上产生的”[21]美籍学者张灏在《五四运动的批判与肯定》一文中也指出:“就思想而言,五四实在是一个矛盾的时代,表面上它是一个强调科学,推崇理性的时代,而实际上它却是一个热血沸腾,情绪激荡的时代;表面上五四是以西方启蒙运动重知识为楷模而骨子里它却带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22]对五四知识分子来说,社会主义的魅力首先在于其平等和谐的道德价值,而不是其经济上的进步与效率,在经历了西方文明的幻灭之后,五四知识分子开始寻求“第三种文明”,以求获得一种理性与价值相统一的世界观,社会主义无疑正对其胃口。“曾经发起一场伦理革命的启蒙知识分子,在经历了西方文明的幻灭之后复返向伦理寻觅价值资源,他们不仅以道德理性阐扬西方社会主义,而且重新肯定中国的价值理想。五四后期的伦理社会主义思潮既光大了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理想主义资源,也助长了好高骛远的乌托邦精神。”[23]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保守主义、自由主义、激进主义三股思潮都或多或少地包含了传统文化的因子,五四新文化运动并不像一些学者认为的那样是一场激烈的全盘性反传统运动,恰恰相反,它们自始至终都无法摆脱传统文化深层次的影响。而它们之所以表现出或激进或保守或温和的态度,乃是基于其各自对于中国问题的不同角度的思考和对于西方文明的不同的价值取向。不言而喻,五四发展和强化了两种观念:“革命”与“民主”,但由于其不可避免地搀杂了传统因素而显得理智不足浪漫有余,从而让整个五四以后的思想呈现出愈发不可收拾的激进态势,完全湮没了五四前期多元文化取向之间对话的可能。诚如美国人类学家托马斯·哈定所说:“当一种文化受到外力作用而不得不有所变化时,这种变化也只会达到不改变其基本结构和特征的程度与效果。”记得加分啊,我们也是这个课题,10号晚上交啊
都是嘉华的?
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无产阶级的指导思想,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在是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指路明灯,他以建设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为最终追求,在世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不断证明其正确性和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第一个二级学科。
社会的发展是需要一个人才的积累,人才的多与少是跟学校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一个国家有自己的优秀大学和学生,就可以有一个很好的未来,因为人才的储备是国家最大的资源。大学是一个完成理想的地方,也会有许多困难的情况出现。
方法/步骤:
1、我们研究学位的时候,尤其是大学生,都需要研究一些具体的课题和具体的研究方向,这样的研究难度都很大,大学生都需要面临这样的课题,同时还要写一篇针对性的论文,这样才可以大学毕业,合格的研究性论文,并不是很好写,需要很多技巧。
2、很多论文的提出大多是要我们有国内外研究现状这个内容,这样的情况下写论文的难度是很高的,严格的教育才可以出人才,严谨的学习才可以做好事业,所以论文的难度正是我们大学生和研究生以及其他人员需要挑战的事情。
3、第一我们写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时候首先需要具备的是研究国内的现状,我们需要举出一系列的数据,同时这些数据必须是来源于正规的数据平台,这样的平台我们国家已经很多,中国知网是一个全国比较大家的数据库大家可以在这里查找,这个方法大家要记住。
4、第二大家写国外研究的时候,需要明白的是国外的整体情况,需要了解具体国家的整体数据,同时对这个国家的文化要有了解,这样才可以引述正确。这些资料我们可以各大国际知名网站查找,美国的很多大学网站对外开放一部分,我们可以去那里研究一下。
5、数据的来源我们需要注明,这点十分重要,同时我们在做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比的时候要明晰的说明我们的整体对比和结论,要写明国内外相互的关系,相互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一系列问题,这样才是一篇完整的论文。
6、第六、国内外研究现状数据,目前随着国家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百度大数据的出现,我们可以通过百度大数据,得到一系列的国内外研究的精确统计,这样就大大的方便了我们的数据收集工作。
7、第七、国家目前数据化越来越公开和透明,国内的一些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在国家经济类网站查阅,或者也可以在一些专业部门官方网站查询。比如农业数据可以在农业部网站找到!
8、具体的数据我已经告诉大家如何寻找,具体的框架也就是这样多,希望大家看完我的文章多多支持我,加我的粉丝,有什么问题大家也可以百度HI我留言和我探讨,我希望大家一起分享知识。下面也有我的微博,里面也有一些我的数据和文章,大家可以参考。
在很大程度上来说,中国当前所指的“左”和“右”与西方世界所指的“左”和“右”是相反的,一般认为,“左”指超前或冒进,“右”指保守或倒退,“左”表现为狂热暴力,“右”表现为悲悯退让。是什么造成了当下中国的“左”“右”倒置呢?“西方左派运动主要内容是追随苏共,在各国开展gcd政治活动。”在二十世纪中叶,生机勃勃的共产主义之于看似腐朽的资本主义为左,是先进的、超前的。而时过境迁,对于处于二十一世纪初,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中国而言,前苏联“计划经济”、“一大二公”那一套共产主义已经是形左实右,已成为明日黄花,而市场经济正焕发生机活力,大有可为,也是中国较长一段时间之内的中心工作与前进方向,形右而实左。正是中国有别于西方各国的特殊国情造成了中国的“左”“右“颠倒。80年代末,赵、胡犯了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错误,算是向”右“走,但实际上,赵、胡算是革新派,形右而实左。而当时健在的老一辈领导人如邓、叶则是保守派,倾向沿革过去的传统,形左而实右。在欧美,左和右在政治上都支持代议民主政治,在中国,右支持宪政民主,左不赞成;在中国,右赞成完善社会保障,保护人权,这等于是干了欧美左的事情;在欧美,民主社会主义思想归左,在中国则相反;在国际上,限制自由,限制工会为右,在中国则视为左的主张。总而言之,在我看来,”左“与”右“只是反应行为与当前客观条件关系或超前或滞后的状态,只是对这种关系的一种定性描述。之前个人对”左“”右“颠倒的理解与解释也是以这样的解释为前提。
对你的问题我多写一个字都是下作
2.如何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我国当今的社会思潮?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从物质资料的生产和生产方式出发,考察人类社会历史,认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而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同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又具有能动作用。所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指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变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是指社会意识可以指导人们的实践,并通过实践转化为一定的物质力量,作用于社会存在,影响历史的发展。当前,我国社会思想呈现出多样的形态,各种社会思潮应时而生,正确的与错误的彼此交织,积极的和消极的相互激荡。如何认识这种状况是值得人们思考的。第一,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理解社会思想多样化。我国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趋多样化,决定了社会思想的多样化,这是一种正常状态。应该看到,社会思想的多种多样,不同观点的争鸣切磋,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平等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激发创造活力,促进社会的进步。但也不可否认,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错误的思想观点也在滋长。比如,有人国家观念淡薄,集体意识淡化,追捧极端个人主义;有人对社会主义前途丧失信心,理想信念动摇;有人宣扬指导思想多元化,主张照搬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等等。这些错误思想虽然不是主流,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否则会扰乱人们的思想,影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第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一个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决定意识形态,而意识形态又对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任何国家,不管其经济结构和社会思想多么复杂多样,总会有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并对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发挥着强大的引领和整合作用。在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居于主导地位,反映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树立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有利于引领整个社会文化、思想健康发展,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有人说,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坚持产生于100多年前的马克思主义呢?其实,一种理论要不要坚持,并不在于它产生时间的长短,而是决定于它正确与否。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绝没有停留在19世纪。作为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始终与时代同行、与实践同步。一个半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总是在不断地吸收、借鉴和融和各种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在创新中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活力。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革命和建设事业才会兴盛;反之,如果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大厦就会倾覆,人民将失去前进的方向。第三,如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健康发展。一是要坚持和发展好马克思主义。要把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作为一条最根本的政治原则,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同时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立足新的实践,总结新的经验,不断作出新的政治概括。二是要对社会思想状况有全面准确的把握。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认真分析当前我国社会矛盾各方面的变化,揭示社会思潮形成和流传的社会基础,加强对社会思潮的超前预测,研究社会思潮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和演变规律。三是要根据各种社会思潮的不同性质,采取不同的措施,引导其沿着健康的轨道前进,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紧紧围绕社会生活中的热点,作出深入分析和回答,把疑惑说明白,把道理讲透彻,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和战斗力。对错误的思想要予以科学的分析和批判,努力消除各种错误思潮对人们思想的消极影响
]“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中国思想史上一次经由传统向现代过度的思想文化运动,具有其在特殊历史语境下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三股思潮:保守主义、自由主义、激进主义,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切入,构建出各自不同的话语权,并最终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五四”以后中国思想的演进及其政治价值取向,然而在这三股冒似迥异的思潮底下,暗藏的却是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的活力因子。新文化运动从其直接的历史起因来看,乃是为了批判民国初期袁世凯在文化领域发动的一场“尊孔复古”运动。从其长远的历史渊源考量,则是继承了中国近代始自林则徐、魏源的中国知识分子在外力的挤压下开始从挽救民族危亡的情感立场出发,对西方文明的认识和对中华文明的再思考。从文化学的角度看,这种认识和思考由于受到强大的外力作用而必然出现持续稳定的传统价值取向系统,也决定了其在思想文化领域变革和转型的艰难性。这使得保守主义在此种特定的历史语境下有了自身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在殖民地现代化语境中,当本土文化价值主要受到西方现代性的外部压力而不是传统自我变革的内在挑战时,这种价值变革的驱动力往往是有限的。外域强势的西方文化可以冲击传统文化的表层价值规范,却难以触动其深层价值原则。即便在最激烈,最自觉地反传统的新文化运动中,这种本土文化的稳定性和历史惯性仍然显而易见。”[1]这种外力作用下的殖民地语境同时也催生了作为审慎渐进式的自由主义和作为狂飙短时式的激进主义。五四新文化运动便在这三股思潮的相互交错的论战中开始了中国现代史上短暂然而却意义重大的思想启蒙。保守主义以杜亚泉主编的《东方杂志》,黄侃、刘师培主编的《国故》以及吴宓主编的《学衡》为主要阵地,在不同阶段分别做出了他们具有相对保守倾向的阐述。在关于东西方文化论战的第一阶段中(1915《新青年》创刊——1919五四运动),杜亚泉以伧父为笔名,发表了一系列论述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文章,与陈独秀论战。他在《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一文中指出:“盖吾人意见,以为西洋文明与吾国固有之文明,乃性质之异而非程度之差;而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西洋文明浓郁如酒,吾国文明淡泊如水,西洋文明腴美如肉,吾国文明粗砺如蔬,而中酒肉之毒者则当以水及蔬疗之也。”[2]强调中西文化之间只是性质而非程度的差异,由这种性质差异又导出所谓“以中济西”论。他还认为,东西文化根本观念之不同,是由于社会历史、地理环境的不同,即一个是所谓“静”的社会,一个是所谓“动”的社会。李大钊针对杜这种以东方“静”的文明济西方“动”的文明之“穷”的主张,反向地力主“以西方文明之特长,以济吾静止文明之穷”,他还力倡青年学生全力以赴研究西方文明,学习西方的科学精神,对“从来静止的观念,惰性的态度实行根本的扫荡”。陈独秀则在这场论战中打起了“科学”与“民主”的大旗,用民主和科学的精神与封建文化相抗衡。1918年7月,他断然主张“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3]从而开了“全盘西化”的先河。第二阶段(1919年五四以后)以章士钊为代表的保守派提出了所谓的“新旧调和论”。章士钊声称:“调和者,社会进化之精义也。社会无日不在进化之中,即社会上之利益希望,情感嗜好,无日不在调和之中。”[4]他指出,宇宙之进化,只能是“移行”的,而不能是“超越”的,世间万物都是新旧杂糅的。所以,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一面“开新”,一面“复旧”。“物质上开新之局,或急于复旧,而道德上复旧之必要必甚于开新。”理由是“旧是新的根基,不有旧,绝不有新,不善于保旧,必不能迎新”。李大钊在《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一文中初步运用唯物史观针对章士钊“物质开新,道德复旧”的观点进行的了驳斥。他指出:“新道德既是随着生活的状态和社会的要求发生的,就是随着物质变动而变动的,那么物质若是开新,道德亦必跟着开新,物质若是复旧道德亦必跟着复旧。”[5]张东荪则针对所谓的“移行说”指出,社会的进化并不是“移行”,而是一个经由“潜变”到“突变”的过程。经过“突变”便成了新社会,突变后的“新”不等于之前的旧,二者之间有本质的差别。新旧杂存的现象是存在的,但那只是“共存”,不是“调和”。一些学者认为而笔者本人也认可这实际上是“中体西用”说的回潮。在这一阶段的论战中,保守主义者们力图从论证文化连续性的角度,说明旧文化和新文化之间和谐共存的可能,从而模糊了新旧之间的界线。在过分强调本位文化的同时,保守主义者们忽略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也混淆了文化发展过程中“共存”与“融合”的关系。一战爆发所导致的对西方文明的幻灭感更强化了这种本位文化心理,以二梁(梁启超、梁漱溟)为代表的保守主义者在第三阶段的论战中发表了令人注目的见解。梁启超站在欧洲战后的文明废墟上发出了“十九世纪末全欧洲社会,都是一片阴沉沉的秋气”的感慨,梁漱溟则从“人生哲学”的角度论证了自己的本位文化观。梁漱溟首先假定存在欧洲文明“意欲向前”,印度文明“意欲向后”,中国文明“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三种路向,然后导出未来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复兴。既要排斥不切实际的印度文化,又要反对把西方文化全盘搬过来的“新文化运动”,走中国从前走的那条“适宜的第二路人生”。梁漱溟的这套哲学带有浓重的个人理想化色彩,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自十四岁进中学后,便有一股向上之心驱使我在两个问题上追求不已:一是人生问题,即人为什么活着;二是社会问题亦即中国问题,中国何处去。”[6]人生问题和中国问题是梁漱溟哲学的两个中心命题,而对于这两个问题,梁本人是有所侧重的“我年少时在感受中国问题刺激后,又曾于人生问题深有感触,反复穷究,不能自已。人生问题较之当前中国问题远为广泛,根本,深澈。”[7]梁漱溟的这种侧重人生问题的哲学取向致使他更多地从伦理学而不是从政治学,从生活而不是从生存的角度去思考当时的中国问题,这种思想极大影响了张君劢等一批新儒家。胡适在《读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中批评梁漱溟把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印度文化的性质归结为不同的三条路是笼统的“闭眼瞎说”,指责他把三种文化的差异归结为一偏于理智,一偏于直觉,一偏于现量,是把任何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差异,说成各民族之间根本不同的特性。胡适尖锐地指出:“我们要认清梁先生是一个爱寻求一条‘准道理’的人,一个‘始终拿自己思想做主’的人。懂得这两层意思,然后可以放胆读他这部书,然后可以希望领会他这部书里那‘真知灼见’的部分,和那蔽于主观成见或武断太过的部分。”[8]《学衡派》派实际上延续了“中体西用”的思想,“有人以为五四而来的新文化运动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其实这场新文化运动只是西洋化在中国的兴起”[9]吴宓认为新文化运动就“精神舒展”而言的确有其价值,但它同时排斥了“中西旧有之文化”,即孔教、佛教、古希腊罗马的哲理和耶教,而这恰恰是“中西文明之精华”,因此新文化运动舒展精神的启蒙并不能导致“真正新文化运动的发生”。我们在回顾新文化运动中这些保守主义者的主张和见解时很难说他们在政治上倾向于守旧或反对变革,也很难说他们在文化上因袭传统或一成不变,事实上他们几乎没有从严格的政治层面入手讨论中国的问题,在处理文化问题时也表现出了反传统的倾向。现代新儒家提出“返本开新”、“三统并建”,试图从儒家道统中开出“民主”新正统和“科学”新学统,这实际上是在全新的历史语境下对儒家思想再诠释。然而这些保守主义分子必然要受到他们持守的本位文化情结的支配,把对传统的肯定作为自己的文化观念的底线,从而表现出相对的保守性。“这批保守知识分子群体并不是全盘否定既存的社会政治秩序的政治保守主义者,而只是文化保守或文化守成主义者。他们需要的是在纯粹的文化层面研讨文化的价值,他们对文化——道德的保守态度也仅仅是一种纯粹的文化态度。这种冲突与对峙,说到底也就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冲突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下的表现。激进分子认识到工具理性的发展是西方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但把这种动力当成了近代西方文明的全部,认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必须以工具理性为推动力。而保守主义知识分子则以维护价值性为自己的天然使命,他们并不是不要工具理性的发展,而是认为社会的现代化离不开价值理性。”[10]对此,余英时也曾说:“实际上,20世纪中国思想史上几乎找不到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保守主义者,因为没有人建立一种理论,主张保守中国传统不变,并拒绝一切西方的影响。从所谓中体西用论到中国文化本位论,到全盘西化论,再到马列主义,基本取向都是变,所不同的仅在变多少,怎样变,以及变的速度而已。因此接近全变,速变,激变一端的是所谓‘激进派’,而接近渐变,缓变一端则成保守派。”[11]五四特定的历史语境下,我们大可不必对保守主义过于苛责。从单纯文化的角度上看,这些留守在传统阵地上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对传统文化做出了许多新的诠释,这些诠释潜移默化地影响五四以后直至当代企图复兴中国文化的所谓现、当代新儒家。而在外力作用下而产生的这场新文化运动中,保守主义也有其存在的历史合理性。自由主义从20年代以后创建《努力》、《现代评论》、《新月》,到30年代创办《独立评论》,再到40年代后期发刊《独立时论》、《观察》等刊物,为追求民主的政治理想做出了艰苦的探索。作为新文化运动中最有争议的一股思潮,自由主义在争取自己的话语权上走得最为艰难。在崇尚西方文明和自由主义、个人主义价值观方面,它受到了保守主义者的非难。尤其是在战后,西方文明的弊端暴露无疑,让曾经生机勃勃的自由主义陷入了更为尴尬的境地,他们似乎找不出有力的论据来抵御保守主义者的攻击,而他们自身也不得不从对西方文明的全面崇拜转向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反思。在主张个人解放,政治上渐进变革方面又受到激进主义的抨击,自由主义在双重压力下蹒跚前进,直至最终淹没在革命话语权的激进大浪潮中。然而,我们无法忽视,自由主义在它的一系列观点和做法中依然表现出和传统之间非同一般的亲密关系。在对待国学研究方面,胡适的博士论文《先秦名学史》开拓了诸子研究的新领域,而1919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其实就是一部先秦诸子的哲学大纲。在五四后期整理国故的过程中,胡适一再声称不主张“今文”也不主张“古文”。他一方面继承今文经学的疑古精神,一方面接受古文经学的求实考据方法而摆脱其信古的局限,并将其与西方学者赫胥黎的怀疑主义、杜威的经验主义相结合,为整理国故提供了一套科学的方法。小说在中国传统文学观念中属于“闲书”,不能登大雅之堂。胡适则把古小说的整理和研究作为国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认定它们也是一项学术研究的主题,与传统的经学、史学平起平坐。胡适同时还指出:“庙堂的文学固可以研究,但草野的文学也应该研究。在历史的眼光里,今日民间儿女情长的歌谣和《诗》三百篇有同等的位置;民间流传的小说,和高文典册有同等的位置。”[12]胡适人生观中传统的因子也颇为显著,他强调,个体“小我”依赖于社会“大我”而存在,“小我”是有限的,“大我”是无限的;“小我”是有死的,“大我”是不朽的。“我这个现在的‘小我’对于那个永远不朽的‘大我’的无穷过去,须负重大的责任;对于那永远不朽的‘大我’的无穷未来,也须负重大责任。我须要时时想着,我应该如何努力利用现在的‘小我’,方才不辜负了那‘大我’的无穷过去,方才不贻害了那‘大我’的无穷未来。”[13]易白沙在《我》一文中,既阐述了自我的个体人格意义,又强调了“大我”重于“小我”的思想。他认为:“有牺牲个体小我之精神,期有造化世界大我之气力……故曰二者相成而不相悖也。由先后之说,必有我而后有世界。由轻重之说,必无我而后有世界。有我者,非有我,亦非无我。我与世界无须臾离。无我者,非无我,亦非有我,个体之小我亡,而世界之大我存。”[14]很显然,这种主张融“小我”与“大我”,崇尚社会集体的人生理想,带有鲜明的中国传统儒家的印记。激进主义以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为主要阵地,由于其在新文化运动后期目光的超越性脱颖而出,并最终以压倒性的革命话语权取得了五四以后中国思想领域、政治领域的领导权。林毓生曾经指出,五四时期具有激烈的全盘性反传统主义,但他在分析陈独秀的全盘反传统时也不得不承认“陈独秀肯定孔学的积极价值是一切道德体系的最小公分母,所以也就是未明言地承认孔学中有些成分不带有它的整体性质。这种矛盾虽然在逻辑上破坏了他全盘性的反对孔学的全部整体观的论据,但陈独秀似乎从未察觉出来。即使他觉察到,由于以思想文化作为解决问题的途径在他的思想中占有支配地位,使他不可能正视这一点。归根结底,他的普通常识敌不过铸造他的根深蒂固的中国文化传统的力量”[15]在对待孔教问题上,陈独秀说:“夫孔教之为国粹之一,而影响于数千年来社会心理及政治者最大,而且为当时社会之名产,此均吾人所应绝对承认者。惟吾人今日之研究,乃孔教果能实行于今世而有益与否之问题。”[16]他还说:“其实孔子精华,乃祖述儒学,组织有系统之伦理学说。宗教,玄学,皆非所长,其伦理学说,虽不可行至今世,而在宗法社会封建时代,诚属名产。吾人所不满意者,以其为不适于现代社会之伦理学说,然犹支配今日之人心,以为文明改进之大阻力耳。”[17]在人生观问题上,陈独秀主张“个人之在社会,好象细胞之在人身”,“人生在世,个人是生灭无常的,社会是真实存在的”[18]在他看来:“真生命是个人在社会上留下的永远生命,这种永远不朽的生命,乃是人生底一大问题。”[19]李大钊也曾就个人与社会,“大我”与“小我”的问题发表看法:“以其(大我)绝对统其(小我)相对,以其空驭其色,以其平等律其差别,故能以宇宙之生涯为自我之生涯,以宇宙之青春为自我之青春。宇宙无尽,即青春无穷,即自我无尽。”[20]在政治取向问题上,一些学者甚至认为,激进主义最终选择了马克思和社会主义也是一种源于传统文化的乌托邦理想的映射。恽代英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学理上产生的,是从事实上产生的;不是知识上产生的,是从情感上产生的”[21]美籍学者张灏在《五四运动的批判与肯定》一文中也指出:“就思想而言,五四实在是一个矛盾的时代,表面上它是一个强调科学,推崇理性的时代,而实际上它却是一个热血沸腾,情绪激荡的时代;表面上五四是以西方启蒙运动重知识为楷模而骨子里它却带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22]对五四知识分子来说,社会主义的魅力首先在于其平等和谐的道德价值,而不是其经济上的进步与效率,在经历了西方文明的幻灭之后,五四知识分子开始寻求“第三种文明”,以求获得一种理性与价值相统一的世界观,社会主义无疑正对其胃口。“曾经发起一场伦理革命的启蒙知识分子,在经历了西方文明的幻灭之后复返向伦理寻觅价值资源,他们不仅以道德理性阐扬西方社会主义,而且重新肯定中国的价值理想。五四后期的伦理社会主义思潮既光大了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理想主义资源,也助长了好高骛远的乌托邦精神。”[23]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保守主义、自由主义、激进主义三股思潮都或多或少地包含了传统文化的因子,五四新文化运动并不像一些学者认为的那样是一场激烈的全盘性反传统运动,恰恰相反,它们自始至终都无法摆脱传统文化深层次的影响。而它们之所以表现出或激进或保守或温和的态度,乃是基于其各自对于中国问题的不同角度的思考和对于西方文明的不同的价值取向。不言而喻,五四发展和强化了两种观念:“革命”与“民主”,但由于其不可避免地搀杂了传统因素而显得理智不足浪漫有余,从而让整个五四以后的思想呈现出愈发不可收拾的激进态势,完全湮没了五四前期多元文化取向之间对话的可能。诚如美国人类学家托马斯·哈定所说:“当一种文化受到外力作用而不得不有所变化时,这种变化也只会达到不改变其基本结构和特征的程度与效果。”
都是嘉华的?
大学生社会学毕业论文题目,更多素材可以去教育大论文下载中心看看中国女大学生的女性意识研究当代女大学生如何看待美丽当代中国女大学生的情爱观念调查研究从女大学生就业看就业市场上的性别差异高校农村女大学生现代化过程研究报告当代大学生的时尚追求调查研究中国大学生的交往方式研究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意识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环境意识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性道德意识研究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研究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实证研究大学生的信用状况研究助学贷款与个人信用制度建立研究大学生诚信认知及行为的调查与思考大学生考试诚信的社会学研究走向信用时代——对影响大学生信用观的重要因素的研究当代大学生阅读状况研究大学生打工现状及其社会问题大学生兼职状况调查研究大众传媒对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影响研究高校贫困生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研究大学生“英语热”现象的社会学研究校园乡亲:大学中的老乡群体研究大学生留学决策与社会阐释大学考研决策与社会阐释大学生村官的抉择与社会阐释中西文化交流中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境况研究大学中的社会分层现状研究大学班级文化研究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大学生自主创业研究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社会支持网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取向和家庭背景的相关研究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研究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大学生自杀现象的社会学分析传统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论当代大学校园文化热点的变迁与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调适当代大学生对待中西节日的态度分析从当代大学生的节日观看文化传统的变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困难以及对策研究影响当代青年择偶观的社会因素研究我国大学本科教学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题目 中国女大学生的女性意识研究当代女大学生如何看待美丽当代中国女大学生的情爱观念调查研究从女大学生就业看就业市场上的性别差异高校农村女大学生现代化过程研究报告当代大学生的时尚追求调查研究中国大学生的交往方式研究当代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研究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意识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环境意识研究当代大学生的性道德意识研究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研究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实证研究大学生的信用状况研究助学贷款与个人信用制度建立研究大学生诚信认知及行为的调查与思考大学生考试诚信的社会学研究走向信用时代——对影响大学生信用观的重要因素的研究当代大学生阅读状况研究大学生打工现状及其社会问题大学生兼职状况调查研究大众传媒对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影响研究高校贫困生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研究大学生“英语热”现象的社会学研究校园乡亲:大学中的老乡群体研究大学生留学决策与社会阐释大学考研决策与社会阐释大学生村官的抉择与社会阐释中西文化交流中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境况研究大学中的社会分层现状研究大学班级文化研究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大学生自主创业研究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社会支持网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取向和家庭背景的相关研究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研究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大学生自杀现象的社会学分析传统与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论当代大学校园文化热点的变迁与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调适当代大学生对待中西节日的态度分析从当代大学生的节日观看文化传统的变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困难以及对策研究影响当代青年择偶观的社会因素研究我国大学本科教学问题的社会学分析1、关于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之前我做过这方面调查)2、农村教育制度的改革3、中美社会保障的差异4、经济危机给农村带来的影响(农民工的影响)5、改革开发对农村社区的影响(主要对社区规模、特征的影响)这些都是我自己想,可能不太全面,我也是学社会学,可能以后也会写这样的题材
毕业 论文是大学生四年的毕业 总结 ,许多大学生都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论文选题难的问题,不知道论文题目应该如何去定位。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社会学方向毕业论文题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人口社会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1.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探析
2. 北京市老年人“以房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3.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路径分析
4. 我国人口数据获取的困境与出路
5. 西盟县佤族贫困人口现状调查及致贫原因分析--以力所乡王雅村为例
6. 基于分层线性模型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影响因素研究
7.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留守人口幸福感提升策略探究
8. 北京市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人口统计学视角
9. 人口安全视野下农业女性化问题研究
10.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流动人口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
11. 人口转变背景下风险家庭表现形式. 成因及公共政策再建构
12. 职业分层视野下的城镇人口与农民工收入差距研究
13. 人口品质与婚姻选择--基于清末民初的思想考察
14. 人口老龄化社会中原生家庭的维系与裂变
15. 城市穆斯林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研究--以武汉市清真拉面馆从业人员为例
16. 中国女性老年人口健康与经济性收入来源比较分析--基于六普数据
17. 兰州市老龄人口空间分布及其形成机制
18. 城市新移民中的“老啃族”现象探析
19. 流动老年人口社会融入困境及对策研究
20. 新型异质空间:居住空间中的性交换--基于北京某流动人口公寓的个案研究
21. 单靠人口数量就能博得的吉尼斯纪录,不要也罢
22. 城镇化进程中妇女土地权益问题的新动向与对策建议--以江苏省为例
23.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身体. 时间与空间的视角
24. 珠海市老年人口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25. 流动人口社会交往对心理融合影响的研究
26. 转型期农村公共空间的治理性重塑与秩序化重构
27. 生物医学研究中因检测范围所限致数据缺失时简单
28. 人口构成变化对传统村落的影响
29. 特大城市外来人口聚集区中的农民工群体研究--基于对北京的调查
30. 人口流动视域下的乡村协同治理模式建构
31. 中国大城市流动人口幸福感研究--以上海为例
32. 基于循证实践的我国老年人口安全保障制度探索
33. 流动人口与新疆嵌入式民族社会结构构建
34. 社会性别平等:男性参与的倍增效应与观念变革
35. 人口流动背景下的城市女性务工人员活动空间探究--以J市为例
36. 我国在业人口的主观幸福感及幸福工作寿命研究
37. 老年人口长期护理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上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38.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人口多维贫困特征测算与分析
39. 身份认同对农村流动人口幸福感的影响
40. 中国单身人口已近两亿
41. 社会信任对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入的影响研究
42. 山东人口婚姻家庭状况研究
43. 中外大城市人口老龄化情况对比
44. 中国老年女性人口的自然特征及社会结构分析
45. 社会质量. 自我效能感与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
46. 城乡老年人生活质量与人口社会学特征关联初探
47. 剪子湾:一个北方村庄的人口迁移与身份认同
48. 丈夫参与对妇女产褥期恢复与家庭关系的影响
49. 陕西榆林937个农户家庭人口结构变化分析
50.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以台州市黄岩区为例
城市社会学论文题目
1. 生产服务业集聚与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基于门槛回归的分析
2. 相对资源视角下城市青年夫妻的 除夕 安排
3. 提高中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水平研究
4. 中国城市空间的治理逻辑--基于权力结构碎片化的理论视角
5. 农村妇女的家庭地位是如何逆转的--实践视角下的妇女家庭纵向地位变迁
6. 北京女性老年人的生活境况与社会服务需求
7. 社会资源与行动网络:精英型意见领袖的抗争逻辑
8. 在华韩国 留学 生 文化 智力对文化认同的内隐影响研究
9. 河南省智力残疾人群的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需求研究
10. 城市景观环境对大众行为的影响
11. 大学艺术与礼仪 教育 渗透研究
12.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村社会变迁特点及认识
13. “小地方”和“大地方”的不同世界
14. 别把时间浪费在工作电话上
15. 澳大利亚越南移民社会融入现状探究
16. 美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7. 我国企业社会工作及其服务模式建构
18. 生儿育女的福利效应:子女数量及其性别对父母幸福感的影响
19. 建设国际化社区展现杭州国际化形象
20.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农村社会空间联系分析--以武汉市黄陂区李集镇为例
21. 跨境“双非 儿童 ”的特殊教育与康复
22. 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23. 家庭社会工作实务的理论视野
24. 儿童意外伤害与儿童忽视:问题与出路
25. 农民家庭生活新秩序的建构:功能主义视角的解读
26. 我为长江中游城市群鼓与呼
27. 城市青年的文身体验. 情感叙事与身体抵抗
28. 日本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承接主体能力建设研究
29. 中国公共记忆研究范式新思考:来自山地民族的启示
30. 浅析当代维吾尔族乡村社会结构及其变迁
31. 浅谈哈尔滨近代城市的历史纪元
32. “摊二代”心理偏差的原因及教育对策
33. 微信朋友圈里的舆论社会学
34. 基于分层线性模型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影响因素研究
35. 发挥乡贤文化多元治理效应的时代背景和路径选择
36. 中国城市居民个体社会地位与伦理行为关系研究
37.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 方法 论在城市研究中的独特性
38. 城市在马克思的历史叙事中的地位
39. 马克思关于城市的核心见解及其当代意义
40. 标准化的存在感觉与影响
41. 略论政治机制与中国城市的现代化发展
42. 城市居民日常活动的社区依赖性研究--以深圳华侨城为例
43. 后消费时代城市文化资本空间生产状况解析
44. 论苏州特色文化城市建构的“城市文化自觉”
45. 英美城市邻避危机管理中社会组织的作用及启示
46. 农村养老资源供给的评价与优化
47. 社会工作介入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研究
48. 城市空间弹性:文化自觉与制度转换
49. 在中国研究:全球史. 江南区域史与历史人类学
50. 我国网络民粹主义及其应对 措施
51. 家文化与老年社会工作本土化初探
52. 跨国务工青年的返乡文化适应研究--以吉林省延边州L市为例
53. 未成年罪犯再社会化教育的内涵及存在问题
54. 家庭策略研究与社会转型
55. 文化经济时代审美人类学的新问题与新挑战
56. 国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研究--以日本为例
57. 西部城市民政领域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研究--以广西G市未成年人保护试点项目为例
58.农村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主观幸福感之比较
59. 居住条件. 工作环境对新生代农民工健康的影响
60. 对西方法律与社会运动理论谱系的解读与 反思
社会心理学论文题目
[1]社会神经科学的起源与发展——脑电图对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探索
[2]建立儒家人文主义的学术传统:由文化“复建”到文化“复兴”
[3]心理测量视角中的科技风险研究述评
[4]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对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5]心理与认知神经科学实验中心建设与管理模式
[6]经济心理学影响力增强
[7]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探析
[8]三论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智能时代的用户体验和创新设计方法
[9]心理健康素养研究述评与展望
[10]城市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社区心理学与社区心理服务
[11]《态度与行为:社会不赞许行为的心理机制》简介
[12] 财经 素养的内涵与三元结构
[13]中国特色心理学问题的思考
[14]基于网络心理经济视角的农产品网售研究
[15]宽容与信任之社会心态的双向建构:“认同-渲染”模型构想
[16]城市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社区心理学与社区心理服务
[17]对潘菽心理学思想演变及其理论的研究
[18]舞动治疗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19]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本土社会心理学的启示
[20]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分会2017年学术年会在福州大学成功举办
[21]物质主义与冲动性网络购物的关系:妒忌和个人相对剥夺感的中介作用
[22]自恋与发布自拍照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23]发布自拍照与女大学生自尊的关系:积极反馈与身体满意度的序列中介作用
[24]社会心理学在农民工心理健康方面的应用
[25]日本产业组织心理学会长细田聪一行访问西安科技大学并做客胡杨林大讲堂
[26]少年司法与心理学的整合:一个初步的探讨
[27]文化混搭心理研究与现实中国社会的发展
[28]基于家庭心理学的长子的心理状态比较研究
[29]不同类型网络昵称的印象评价研究
[30]从航空驾驶到工业设计:情境意识研究的拓展
社会学方向毕业论文题目相关 文章 :
★ 社会工作毕业论文选题参考热门题目有哪些
★ 社会学毕业论文
★ 社会学毕业论文范文
★ 关于大学生社会学专业的毕业论文4000字(2)
★ 关于大学生社会学专业的毕业论文4000字
★ 社会学毕业论文(2)
★ 社会学本科毕业论文(2)
★ 社会学学术论文范文(2)
优秀社会教育论文题目
社会教育专业培养具有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社会学调查方法和技能,及社会统计方法。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优秀社会教育论文题目,希望能够帮到大家!1.美国公民教育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2.虚拟学习社区空间的社会学分析——以“华师在线”为例
3.妇女教育对农户收入与收入差距的影响:山西的经验证据
4.美国公民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与方法综述
5.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发育
6.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传承困境与学校策略
7.美国服务学习理论概述
8.社区教育的社会效益评价问题
9.“非正规”老年教育与老年人社会参与
10.我国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与发展趋向
11.美国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
12.现代社区教育发展的若干规律探析
13.美国社区创客教育的载体
14.社区教育网站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5.国外社区教育的特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16.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研究
17.关于对我国社区教育本质特征的若干研究和思考
18.影响教育虚拟社区中学习动机激发因素的实证分析
19.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20.赋权女性:晚清民国女子教科书的启蒙诉求
21.在网络虚拟环境中构建学习社区
22.美国社区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23.国外社区教育的实践及启示
24.社区教育的内涵、特点与功能探讨
25.近三十年我国社区教育研究进展之文献计量分析
26.公民教育的进展研究:发达国家的探索
27.国内社区教育研究述评
28.社区教育究竟是什么?——对社区教育本质的理性思考
29.社区教育微课程学习资源建设的实践探索
30.贵州苗族社区教育价值观研究
31.南京市社区教育评价初探
32.关于建设常州市社区教育名师工作室的实践思考
33.基于生态环境下社区教育名师工作室建设的研究
34.玄武开放大学社区教育“三名”工程的实践研究
35.探索社区教育的郑州模式
36.社区教育区域化推进策略回顾与思考
37.互学互教:重塑教学资源观
38.老年大学学员学习需求调研报告——以上海市X老年大学为例
39.城市化视角下社区教育的认识重构和发展再思
40.芜湖社区大学在社区教育中着力点之思考
41.发挥民间社团在社区教育中的作用
42.区级社区大学引进高层次老年大学合作办学的探索
43.社区教育课程的分析与建设策略
44.智慧型都市社区终身教育学习系统的.特点:创意、创新、创客、创业
45.基于城市化发展的社区教育需求分析
46.民主公民的教育:1995—2005年公民教育的研究、政策与实践述评
47.我国社区教育的嬗变、发展态势及其实践策略
48.中外老年教育比较研究
49.中国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认识、视野、使命
50.当代世界公民教育的理念考察
51.城镇化进程中社区教育政策执行主体的偏差行为问题
52.美国公民教育的历史沿革、现状与发展趋势
53.老年教育理论的反思与重构
54.老年教育若干基本理论问题
55.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身份建构
56.全球化与公民教育:挑战与回应
57.当前我国公民教育研究领域中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58.南宁市青少年社会教育教学现状分析
59.试论青少年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60.对新形势下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简要探析
61.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问题与出路
62.刍议老年教育如何选择定位
63.美国教育智库对我国社区教育智库建设的启示
64.美国社区学院教育管理特色探析
65.栖霞街道“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探索
66.雄州街道志愿者队伍自主建设探究
67.“社会妈妈关爱团”扶持特殊青少年成长的研究
68.引导社会民间组织打造社区教育特色项目的实践与思考
69.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思考
70.加强社区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71.社区教育助推家庭农场发展的方法初探
72.浅谈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
73.引入社会组织开展社区教育的路径与思考
74.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实践和探索
75.依托社区资源开发社区教育课程的研究
76.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建设的实验与反思
77.浅谈新街口街道社区教育发展的“三三三”模式
78.微信课堂在社区教育中的实用性探索
79.新形势下农村老年教育培训的实践和思考
80.社会组织推动社区建设发展的研究
81.农村社区老年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82.开展“送课到社区”活动的实验探索
83.浅议老年学校常规管理的方法和策略
84.清末民国桂东南女学研究
85.加强校外教育 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86.终身教育共同体的内涵特征与构建原则
87.云模式下网站美工设计在社区教育资源的应用
88.结构功能主义:老年学习价值的生活诠释与科学建构
89.基于产业化视角的浙江省老年教育体系研究
不是,因为老师撰写的教义教学论文基本上属于岗位需要,只有那些在重点教育刊物上登载,并且经过相关单位评审获得奖项才可以称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开个小公司是做生意,开了个500强的公司也是做生意,但两者做生意的标准显然是不同的。就像教育论文不能和研究成果等量齐观一样。
完全可以! 教育类的论语属于人文社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