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钟的设计 一、 绪论 (一)引言 20世纪末,电子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其推动下,现代电子产品几乎渗透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使现代电子产品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也越来越快。 时间对人们来说总是那么宝贵,工作的忙碌性和繁杂性容易使人忘记当前的时间。忘记了要做的事情,当事情不是很重要的时候,这种遗忘无伤大雅。但是,一旦重要事情,一时的耽误可能酿成大祸。例如,许多火灾都是由于人们一时忘记了关闭煤气或是忘记充电时间。尤其在医院,每次护士都会给病人作皮试,测试病人是否对药物过敏。注射后,一般等待5分钟,一旦超时,所作的皮试试验就会无效。手表当然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是,随着接受皮试的人数增加,到底是哪个人的皮试到时间却难以判断。所以,要制作一个定时系统。随时提醒这些容易忘记时间的人。 钟表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钟表原先的报时功能。诸如定时自动报警、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广播、定时启闭电路、定时开关烘箱、通断动力设备,甚至各种定时电气的自动启用等,所有这些,都是以钟表数字化为基础的。因此,研究数字钟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二)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本系统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显示器和校时电路组成。由LED数码管来显示译码器所输出的信号。采用了74LS系列中小规模集成芯片。使用了RS触发器的校时电路。总体方案设计由主体电路和扩展电路两大部分组成。其中主体电路完成数字钟的基本功能,扩展电路完成数字钟的扩展功能。论文安排如下: 1、绪论 阐述研究电子钟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2、设计内容及设计方案 论述电子钟的具体设计方案及设计要求。 3、单元电路设计、原理及器件选择 说明电子钟的设计原理以及器件的选择,主要从石英晶体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显示器和校时电路五个方面进行说明。 4、绘制整机原理图 该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工作全部完成。 二、设计内容及设计方案 (一)设计内容要求 1、设计一个有“时”、“分”、“秒”(23小时59分59秒)显示且有校时功能的电子钟。 2、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电子钟,并在实验箱上进行组装、调试。 3、画出框图和逻辑电路图。 4 、功能扩展: (1)闹钟系统 (2)整点报时。在59分51秒、53秒、55秒、57秒输出750Hz音频信号,在59分59秒时,输出1000Hz信号,音像持续1秒,在1000Hz音像结束时刻为整点。 (3)日历系统。 (二)设计方案及工作原理 数字电子钟的逻辑框图如图1所示。它由石英晶体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译码器显示器和校时电路组成。振荡器产生稳定的高频脉冲信号,作为数字钟的时间基准,然后经过分频器输出标准秒脉冲。秒计数器满60后向分计数器进位,分计数器满60后向小时计数器进位,小时计数器按照“24翻1”规律计数。计数器的输出分别经译码器送显示器显示。计时出现误差时,可以用校时电路校时、校分。 图1 数字电子钟逻辑框图 三、单元电路设计、原理及器件选择 (一)石英晶体振荡器 1、重要概念的解释 (1) 反馈:将放大电路输出量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方式送回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2) 耦合:是指信号由第一级向第二级传递的过程。 2、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具体工作原理 石英晶体振荡器的特点是振荡频率准确、电路结构简单、频率易调整。它被广泛应用于彩电、计算机、遥控器等各类振荡电路中。它还具有压电效应:在晶体某一方向加一电场,晶体就会产生机械变形;反之,若在晶片的两侧施加机械压力,则在晶片相应的方向上将产生电场,这种物理现象称为压电效应。在这里,我们在晶体某一方向加一电场,从而在与此垂直的方向产生机械振动,有了机械振动,就会在相应的垂直面上产生电场,从而使机械振动和电场互为因果,这种循环过程一直持续到晶体的机械强度限制时,才达到最后稳定,这种压电谐振的频率即为晶体振荡器的固有频率。 用反相器与石英晶体构成的振荡电路如图2所示。利用两个非门G1和G2 自我反馈,使它们工作在线性状态,然后利用石英晶体JU来控制振荡频率,同时用电容C1来作为两个非门之间的耦合,两个非门输入和输出之间并接的电阻R1和R2作为负反馈元件用,由于反馈电阻很小,可以近似认为非门的输出输入压降相等。电容C2是为了防止寄生振荡。例如:电路中的石英晶体振荡频率是4MHz时,则电路的输出频率为4MHz。 图2 石英晶体振荡电路 (二)分频器 1、8421码制,5421码制 用四位二进制码的十六种组合作为代码,取其中十种组合来表示0-9这十个数字符号。通常,把用四位二进制数码来表示一位十进制数称为二-十进制编码,也叫做BCD码,见表1。 表1 8421码 5421码 0 0000 0000 1 0001 0001 2 0010 0010 3 0011 0011 4 0100 0100 5 0101 1000 6 0110 1001 7 0111 1010 8 1000 1011 9 1001 1100 2、分频器的具体工作原理 由于石英晶体振荡器产生的频率很高,要得到秒脉冲,需要用分频电路。例如,振荡器输出4MHz信号,通过D触发器(74LS74)进行4分频变成1MHz,然后送到10分频计数器(74LS90,该计数器可以用8421码制,也可以用5421码制),经过6次10分频而获得1Hz方波信号作为秒脉冲信号。(见图3) 图3 分频电路 3、图中标志的含义 CP——输入的脉冲信号 C0——进位信号 Q——输出的脉冲信号 (三)计数器 秒脉冲信号经过6级计数器,分别得到“秒”个位、十位,“分”个位、十位以及“时”个位、十位的计时。“秒”、“分”计数器为60进制,小时为24进制。 1、60进制计数器 (1) 计数器按触发方式分类 计数器是一种累计时钟脉冲数的逻辑部件。计数器不仅用于时钟脉冲计数,还用于定时、分频、产生节拍脉冲以及数字运算等。计数器是应用最广泛的逻辑部件之一。按触发方式,把计数器分成同步计数器和异步计数器两种。对于同步计数器,输入时钟脉冲时触发器的翻转是同时进行的,而异步计数器中的触发器的翻转则不是同时。 (2)60进制计数器的工作原理 “秒”计数器电路与“分”计数器电路都是60进制,它由一级10进制计数器和一级6进制计数器连接构成,如图4所示,采用两片中规模集成电路74LS90串接起来构成的“秒”、“分”计数器。 图4 60进制计数电路 IC1是十进制计数器,QD1作为十进制的进位信号,74LS90计数器是十进制异步计数器,用反馈归零方法实现十进制计数,IC2和与非门组成六进制计数。74LS90是在CP信号的下降沿翻转计数,Q A1和 Q C2相与0101的下降沿,作为“分”(“时”)计数器的输入信号,通过与非门和非门对下一级计数器送出一个高电平1(在此之前输出的一直是低电平0)。Q B2 和Q C2计数到0110,产生的高电平1分别送到计数器的清零R0(1), R0(2),74LS90内部的R0(1)和R0(2)与非后清零而使计数器归零,此时传给下一级计数器的输入信号又变为低电平0,从而给下一级计数器提供了一个下降沿,使下一级计数器翻转计数,在这里IC2完成了六进制计数。由此可见IC1和 IC2串联实现了六十进制计数。 其中:74LS90——可二/五分频十进制计数器 74LS04——非门 74LS00——二输入与非门 2、24进制计数器 小时计数电路是由IC5和IC6组成的24进制计数电路,如图5所示。 当“时”个位IC5计数输入端CP5来到第10个触发信号时,IC5计数器自动清零,进位端QD5向IC6“时”十位计数器输出进位信号,当第24个“时”(来自“分”计数器输出的进位信号)脉冲到达时,IC5计数器的状态为“0100”,IC6计数器的状态为“0010”,此时“时”个位计数器的QC5和“时”十位计数器的QB6输出为“1”。把它们分别送到IC5和IC6计数器的清零端R0(1)和R0(2),通过7490内部的R0(1)和R0(2)与非后清零,从而完成24进制计数。 图5 24进制计数电路 (四) 译码与显示电路 1、显示器原理(数码管) 数码管是数码显示器的俗称。常用的数码显示器有半导体数码管,荧光数码管,辉光数码管和液晶显示器等。 本设计所选用的是半导体数码管,是用发光二极管(简称LED)组成的字形来显示数字,七个条形发光二极管排列成七段组合字形,便构成了半导体数码管。半导体数码管有共阳极和共阴极两种类型。共阳极数码管的七个发光二极管的阳极接在一起,而七个阴极则是独立的。共阴极数码管与共阳极数码管相反,七个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在一起,而阳极是独立的。 当共阳极数码管的某一阴极接低电平时,相应的二极管发光,可根据字形使某几段二极管发光,所以共阳极数码管需要输出低电平有效的译码器去驱动。共阴极数码管则需输出高电平有效的译码器去驱动。 2、译码器原理(74LS47) 译码为编码的逆过程。它将编码时赋予代码的含义“翻译”过来。实现译码的逻辑电路成为译码器。译码器输出与输入代码有唯一的对应关系。74LS47是输出低电平有效的七段字形译码器,它在这里与数码管配合使用,表2列出了74LS47的真值表,表示出了它与数码管之间的关系。 表2 输 入 输 出 显示数字符号 LT(——) RBI(——-) A3 A2 A1 A0 BI(—)/RBO(———) a(—) b(—) c(—) d(—) e(—) f(—) g(—) 1 1 0 0 0 0 1 0 0 0 0 0 0 1 0 1 X 0 0 0 1 1 1 0 0 1 1 1 1 1 1 X 0 0 1 0 1 0 0 1 0 0 1 0 2 1 X 0 0 1 1 1 0 0 0 0 1 1 0 3 1 X 0 1 0 0 1 1 0 0 1 1 0 0 4 1 X 0 1 0 1 1 0 1 0 0 1 0 0 5 1 X 0 1 1 0 1 1 1 0 0 0 0 0 6 1 X 0 1 1 1 1 0 0 0 1 1 1 1 7 1 X 1 0 0 0 1 0 0 0 0 0 0 0 8 1 X 1 0 0 1 1 0 0 0 1 1 0 0 9 X X X X X X 0 1 1 1 1 1 1 1 熄灭 1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熄灭 0 X X X X X 1 0 0 0 0 0 0 0 8 (1)LT(——):试灯输入,是为了检查数码管各段是否能正常发光而设置的。当LT(——)=0时,无论输入A3 ,A2 ,A1 ,A0为何种状态,译码器输出均为低电平,若驱动的数码管正常,是显示8。 (2)BI(—):灭灯输入,是为控制多位数码显示的灭灯所设置的。BI(—)=0时。不论LT(——)和输入A3 ,A2 ,A1,A0为何种状态,译码器输出均为高电平,使共阳极数码管熄灭。 (3)RBI(——-):灭零输入,它是为使不希望显示的0熄灭而设定的。当对每一位A3= A2 =A1 =A0=0时,本应显示0,但是在RBI(——-)=0作用下,使译码器输出全为高电平。其结果和加入灭灯信号的结果一样,将0熄灭。 (4)RBO(———):灭零输出,它和灭灯输入BI(—)共用一端,两者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多位数码显示的灭零控制。 3、译码器与显示器的配套使用 译码是把给定的代码进行翻译,本设计即是将时、分、秒计数器输出的四位二进制数代码翻译为相应的十进制数,并通过显示器显示,通常显示器与译码器是配套使用的。我们选用的七段译码驱动器(74LS47)和数码管(LED)是共阳极接法(需要输出低电平有效的译码器驱动)。译码显示电路如图6所示。 图6 译码显示电路 (五)校时电路 1、RS触发器(见图7) 图7 基本RS触发器 R(—) S(—) Q Q(—) 说 明 0 1 1 0 1 1 0 0 0 1 0或1 1 1 0 1或0 1 置0 置1 保持原来状态 不正常状态,0信号消失后,触发器状态不定 2、无震颤开关电路 无震颤开关电路的原理:(见图8)当开关K的刀扳向1点时,S(—)=0,R(—)=1,触发器置1。S(—)端由于开关K的震颤而断续接地几次时,也没有什么影响,触发器置1后将保持1状态不变。因为K震颤只是使S(—)端离开地,而不至于使R(—)端接地,触发器可靠置1。 当开关K从S(—)端扳向R(—)端时,有同样的效果,触发器可靠置0。从Q端或Q(—)端反映开关的动作,输出电平是稳定的。 3、校时电路的实现原理 当电子钟接通电源或者计时发现误差时,均需要校正时间。校时电路分别实现对时、分的校准,由于4个机械开关具有震颤现象,因此用RS触发器作为去抖动电路。采用RS基本触发器及单刀双掷开关,闸刀常闭于2点,每搬动一次产生一个计数脉冲,实现校时功能,电路如图8所示。 图8 校时电路 (六)调 试 毕满清等.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 版社,1995.131~132 这本书上很全
毕业设计么?我可以帮你代做的.有兴趣可留言给我
电子钟相关毕业设计 ·数字电子钟的电路设计 (字数:9242,页数:22 )·数字电子钟的设计与制作 (字数:8017,页数:22 )·数字钟的设计 (字数:6208,页数:21 )·基于8051单片机的数字钟 (字数:21638,页数:50)·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控制系统 (字数:7935,页数:42 )·数字电路数字钟设计 (字数:4846,页数:21 )·电子闹钟设计 (字数:4094,页数:19 )·定时闹钟设计 (字数:5714,页数:24 )·智能定时闹钟设计 (字数:3826,页数:18 )·下棋定时钟设计 (字数:5290,页数:24 )·多功能数字钟设计与制作 (字数:13129,页数:34)·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钟设计 (字数:7710,页数:24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子钟设计 (字数:10301,页数:42)·基于Labview的虚拟数字钟设计 (字数:17457,页数:32)·电子日历钟 (字数:10677,页数:33)·数字钟的设计与制作 (字数:4922,页数:23 )·单片机数字钟设计 (字数:15355,页数:47)·基于单片机的数字钟设计 (字数:12541,页数:27)·单片机定时闹钟设计 (字数:8450,页数:24 )·万年历可编程电子钟控电铃 (字数:14371.页数:41)·数字定时闹钟设计 (字数:7770,页数:28 )·基于EDA技术的数字电子钟设计 (字数:12247,页数:32)·多功能时钟打点系统设计 (字数:8353,页数:31 )·智能音乐闹钟设计 (字数:10002,页数:37)·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数字电子钟设计 (字数:14560,页数:39)
提供一个时钟计数、设置、闹钟的verilog代码,供参考。module clock(clk,rst,set, set_typ, set_data, yr, mon, dt, hr, min, sec, alarm_en, alm_typ, alm_yr, alm_mon, alm_dt, alm_hr, alm_min, alm_sec, alarm_output); input clk,rst,set; input [2:0] set_typ; //input [6:0] set_data;//output [6:0] yr, mon, dt, hr, min, sec;input alarm_en; input [2:0] alm_typ; //input [6:0] alm_yr, alm_mon, alm_dt, alm_hr, alm_min, alm_sec;output alarm_output;parameter C_FR = 32'd20_000_000-32'd1; //定义系统时钟20MHzreg [31:0] fr_cnt;reg [3:0] sec_cnt;reg pp1s; //秒脉冲//==================================================//fr_cntalways@(posedge clk)// if(!rst) fr_cnt <= 32'b0; else if (fr_cnt >= C_FR) fr_cnt <= 32'b0; else fr_cnt <= fr_cnt + 1'b1; //pp1salways@(posedge clk)// if(!rst) pp1s <= 1'b0; else if (fr_cnt == C_FR) pp1s <= 1'b1; else pp1s <= 1'b0; ///time counteralways@(posedge clk) if(!rst) begin yr <= 7'b0; mon <= 7'b0; dt <= 7'b0; hr <= 7'b0; min <= 7'b0; sec <= 7'b0; end else if (set) begin case (set_typ) 3'b000: yr <= set_data; 3'b001: mon <= set_data; 3'b010: dt <= set_data; 3'b011: hr <= set_data; 3'b100: min <= set_data; 3'b101: sec <= set_data; end else if (pp1s) begin if (sec >= 7'd59) sec <= 7'd0; else sec <= sec + 1'b1; if (sec >= 7'd59) begin if (min >= 7'd59) min <= 7'd0; else min <= min + 1'b1; end if (sec >= 7'd59 && min >= 7'd59) begin if (hr >= 7'd23) hr <= 7'd0; else hr <= hr + 1'b1; end ///data,mon, year, 大月小月,闰年等,依此类推 // end//=================================//alarmalways@(posedge clk) if(!rst) alarm_output <= 1'b0; else if (alarm_en) case (alm_typ) 3'b000: if (yr == alm_yr && mon == alm_mon && dt == alm_dt && hr == alm_hr && min == alm_min && sec == alm_sec) alarm_output <= 1'b1; else alarm_output <= 1'b0; 3'b001: if (mon == alm_mon && dt == alm_dt && hr == alm_hr && min == alm_min && sec == alm_sec) alarm_output <= 1'b1; else alarm_output <= 1'b0; 3'b010: if (dt == alm_dt && hr == alm_hr && min == alm_min && sec == alm_sec) alarm_output <= 1'b1; else alarm_output <= 1'b0; 3'b011: if (hr == alm_hr && min == alm_min && sec == alm_sec) alarm_output <= 1'b1; else alarm_output <= 1'b0; 3'b100: if (min == alm_min && sec == alm_sec) alarm_output <= 1'b1; else alarm_output <= 1'b0; default alarm_output <= 1'b0; endcaseendmodule
数字电子钟的设计 一、 绪论 (一)引言 20世纪末,电子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其推动下,现代电子产品几乎渗透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使现代电子产品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也越来越快。 时间对人们来说总是那么宝贵,工作的忙碌性和繁杂性容易使人忘记当前的时间。忘记了要做的事情,当事情不是很重要的时候,这种遗忘无伤大雅。但是,一旦重要事情,一时的耽误可能酿成大祸。例如,许多火灾都是由于人们一时忘记了关闭煤气或是忘记充电时间。尤其在医院,每次护士都会给病人作皮试,测试病人是否对药物过敏。注射后,一般等待5分钟,一旦超时,所作的皮试试验就会无效。手表当然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是,随着接受皮试的人数增加,到底是哪个人的皮试到时间却难以判断。所以,要制作一个定时系统。随时提醒这些容易忘记时间的人。 钟表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钟表原先的报时功能。诸如定时自动报警、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广播、定时启闭电路、定时开关烘箱、通断动力设备,甚至各种定时电气的自动启用等,所有这些,都是以钟表数字化为基础的。因此,研究数字钟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二)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本系统采用石英晶体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显示器和校时电路组成。由LED数码管来显示译码器所输出的信号。采用了74LS系列中小规模集成芯片。使用了RS触发器的校时电路。总体方案设计由主体电路和扩展电路两大部分组成。其中主体电路完成数字钟的基本功能,扩展电路完成数字钟的扩展功能。论文安排如下: 1、绪论 阐述研究电子钟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2、设计内容及设计方案 论述电子钟的具体设计方案及设计要求。 3、单元电路设计、原理及器件选择 说明电子钟的设计原理以及器件的选择,主要从石英晶体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显示器和校时电路五个方面进行说明。 4、绘制整机原理图 该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工作全部完成。 二、设计内容及设计方案 (一)设计内容要求 1、设计一个有“时”、“分”、“秒”(23小时59分59秒)显示且有校时功能的电子钟。 2、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电子钟,并在实验箱上进行组装、调试。 3、画出框图和逻辑电路图。 4 、功能扩展: (1)闹钟系统 (2)整点报时。在59分51秒、53秒、55秒、57秒输出750Hz音频信号,在59分59秒时,输出1000Hz信号,音像持续1秒,在1000Hz音像结束时刻为整点。 (3)日历系统。 (二)设计方案及工作原理 数字电子钟的逻辑框图如图1所示。它由石英晶体振荡器、分频器、计数器、译码器显示器和校时电路组成。振荡器产生稳定的高频脉冲信号,作为数字钟的时间基准,然后经过分频器输出标准秒脉冲。秒计数器满60后向分计数器进位,分计数器满60后向小时计数器进位,小时计数器按照“24翻1”规律计数。计数器的输出分别经译码器送显示器显示。计时出现误差时,可以用校时电路校时、校分。 图1 数字电子钟逻辑框图 三、单元电路设计、原理及器件选择 (一)石英晶体振荡器 1、重要概念的解释 (1) 反馈:将放大电路输出量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方式送回放大电路的输入端。 (2) 耦合:是指信号由第一级向第二级传递的过程。 2、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具体工作原理 石英晶体振荡器的特点是振荡频率准确、电路结构简单、频率易调整。它被广泛应用于彩电、计算机、遥控器等各类振荡电路中。它还具有压电效应:在晶体某一方向加一电场,晶体就会产生机械变形;反之,若在晶片的两侧施加机械压力,则在晶片相应的方向上将产生电场,这种物理现象称为压电效应。在这里,我们在晶体某一方向加一电场,从而在与此垂直的方向产生机械振动,有了机械振动,就会在相应的垂直面上产生电场,从而使机械振动和电场互为因果,这种循环过程一直持续到晶体的机械强度限制时,才达到最后稳定,这种压电谐振的频率即为晶体振荡器的固有频率。 用反相器与石英晶体构成的振荡电路如图2所示。利用两个非门G1和G2 自我反馈,使它们工作在线性状态,然后利用石英晶体JU来控制振荡频率,同时用电容C1来作为两个非门之间的耦合,两个非门输入和输出之间并接的电阻R1和R2作为负反馈元件用,由于反馈电阻很小,可以近似认为非门的输出输入压降相等。电容C2是为了防止寄生振荡。例如:电路中的石英晶体振荡频率是4MHz时,则电路的输出频率为4MHz。 图2 石英晶体振荡电路 (二)分频器 1、8421码制,5421码制 用四位二进制码的十六种组合作为代码,取其中十种组合来表示0-9这十个数字符号。通常,把用四位二进制数码来表示一位十进制数称为二-十进制编码,也叫做BCD码,见表1。 表1 8421码 5421码 0 0000 0000 1 0001 0001 2 0010 0010 3 0011 0011 4 0100 0100 5 0101 1000 6 0110 1001 7 0111 1010 8 1000 1011 9 1001 1100 2、分频器的具体工作原理 由于石英晶体振荡器产生的频率很高,要得到秒脉冲,需要用分频电路。例如,振荡器输出4MHz信号,通过D触发器(74LS74)进行4分频变成1MHz,然后送到10分频计数器(74LS90,该计数器可以用8421码制,也可以用5421码制),经过6次10分频而获得1Hz方波信号作为秒脉冲信号。(见图3) 图3 分频电路 3、图中标志的含义 CP——输入的脉冲信号 C0——进位信号 Q——输出的脉冲信号 (三)计数器 秒脉冲信号经过6级计数器,分别得到“秒”个位、十位,“分”个位、十位以及“时”个位、十位的计时。“秒”、“分”计数器为60进制,小时为24进制。 1、60进制计数器 (1) 计数器按触发方式分类 计数器是一种累计时钟脉冲数的逻辑部件。计数器不仅用于时钟脉冲计数,还用于定时、分频、产生节拍脉冲以及数字运算等。计数器是应用最广泛的逻辑部件之一。按触发方式,把计数器分成同步计数器和异步计数器两种。对于同步计数器,输入时钟脉冲时触发器的翻转是同时进行的,而异步计数器中的触发器的翻转则不是同时。 (2)60进制计数器的工作原理 “秒”计数器电路与“分”计数器电路都是60进制,它由一级10进制计数器和一级6进制计数器连接构成,如图4所示,采用两片中规模集成电路74LS90串接起来构成的“秒”、“分”计数器。 图4 60进制计数电路 IC1是十进制计数器,QD1作为十进制的进位信号,74LS90计数器是十进制异步计数器,用反馈归零方法实现十进制计数,IC2和与非门组成六进制计数。74LS90是在CP信号的下降沿翻转计数,Q A1和 Q C2相与0101的下降沿,作为“分”(“时”)计数器的输入信号,通过与非门和非门对下一级计数器送出一个高电平1(在此之前输出的一直是低电平0)。Q B2 和Q C2计数到0110,产生的高电平1分别送到计数器的清零R0(1), R0(2),74LS90内部的R0(1)和R0(2)与非后清零而使计数器归零,此时传给下一级计数器的输入信号又变为低电平0,从而给下一级计数器提供了一个下降沿,使下一级计数器翻转计数,在这里IC2完成了六进制计数。由此可见IC1和 IC2串联实现了六十进制计数。 其中:74LS90——可二/五分频十进制计数器 74LS04——非门 74LS00——二输入与非门 2、24进制计数器 小时计数电路是由IC5和IC6组成的24进制计数电路,如图5所示。 当“时”个位IC5计数输入端CP5来到第10个触发信号时,IC5计数器自动清零,进位端QD5向IC6“时”十位计数器输出进位信号,当第24个“时”(来自“分”计数器输出的进位信号)脉冲到达时,IC5计数器的状态为“0100”,IC6计数器的状态为“0010”,此时“时”个位计数器的QC5和“时”十位计数器的QB6输出为“1”。把它们分别送到IC5和IC6计数器的清零端R0(1)和R0(2),通过7490内部的R0(1)和R0(2)与非后清零,从而完成24进制计数。 图5 24进制计数电路 (四) 译码与显示电路 1、显示器原理(数码管) 数码管是数码显示器的俗称。常用的数码显示器有半导体数码管,荧光数码管,辉光数码管和液晶显示器等。 本设计所选用的是半导体数码管,是用发光二极管(简称LED)组成的字形来显示数字,七个条形发光二极管排列成七段组合字形,便构成了半导体数码管。半导体数码管有共阳极和共阴极两种类型。共阳极数码管的七个发光二极管的阳极接在一起,而七个阴极则是独立的。共阴极数码管与共阳极数码管相反,七个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在一起,而阳极是独立的。 当共阳极数码管的某一阴极接低电平时,相应的二极管发光,可根据字形使某几段二极管发光,所以共阳极数码管需要输出低电平有效的译码器去驱动。共阴极数码管则需输出高电平有效的译码器去驱动。 2、译码器原理(74LS47) 译码为编码的逆过程。它将编码时赋予代码的含义“翻译”过来。实现译码的逻辑电路成为译码器。译码器输出与输入代码有唯一的对应关系。74LS47是输出低电平有效的七段字形译码器,它在这里与数码管配合使用,表2列出了74LS47的真值表,表示出了它与数码管之间的关系。 表2 输 入 输 出 显示数字符号 LT(——) RBI(——-) A3 A2 A1 A0 BI(—)/RBO(———) a(—) b(—) c(—) d(—) e(—) f(—) g(—) 1 1 0 0 0 0 1 0 0 0 0 0 0 1 0 1 X 0 0 0 1 1 1 0 0 1 1 1 1 1 1 X 0 0 1 0 1 0 0 1 0 0 1 0 2 1 X 0 0 1 1 1 0 0 0 0 1 1 0 3 1 X 0 1 0 0 1 1 0 0 1 1 0 0 4 1 X 0 1 0 1 1 0 1 0 0 1 0 0 5 1 X 0 1 1 0 1 1 1 0 0 0 0 0 6 1 X 0 1 1 1 1 0 0 0 1 1 1 1 7 1 X 1 0 0 0 1 0 0 0 0 0 0 0 8 1 X 1 0 0 1 1 0 0 0 1 1 0 0 9 X X X X X X 0 1 1 1 1 1 1 1 熄灭 1 0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熄灭 0 X X X X X 1 0 0 0 0 0 0 0 8 (1)LT(——):试灯输入,是为了检查数码管各段是否能正常发光而设置的。当LT(——)=0时,无论输入A3 ,A2 ,A1 ,A0为何种状态,译码器输出均为低电平,若驱动的数码管正常,是显示8。 (2)BI(—):灭灯输入,是为控制多位数码显示的灭灯所设置的。BI(—)=0时。不论LT(——)和输入A3 ,A2 ,A1,A0为何种状态,译码器输出均为高电平,使共阳极数码管熄灭。 (3)RBI(——-):灭零输入,它是为使不希望显示的0熄灭而设定的。当对每一位A3= A2 =A1 =A0=0时,本应显示0,但是在RBI(——-)=0作用下,使译码器输出全为高电平。其结果和加入灭灯信号的结果一样,将0熄灭。 (4)RBO(———):灭零输出,它和灭灯输入BI(—)共用一端,两者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多位数码显示的灭零控制。 3、译码器与显示器的配套使用 译码是把给定的代码进行翻译,本设计即是将时、分、秒计数器输出的四位二进制数代码翻译为相应的十进制数,并通过显示器显示,通常显示器与译码器是配套使用的。我们选用的七段译码驱动器(74LS47)和数码管(LED)是共阳极接法(需要输出低电平有效的译码器驱动)。译码显示电路如图6所示。 图6 译码显示电路 (五)校时电路 1、RS触发器(见图7) 图7 基本RS触发器 R(—) S(—) Q Q(—) 说 明 0 1 1 0 1 1 0 0 0 1 0或1 1 1 0 1或0 1 置0 置1 保持原来状态 不正常状态,0信号消失后,触发器状态不定 2、无震颤开关电路 无震颤开关电路的原理:(见图8)当开关K的刀扳向1点时,S(—)=0,R(—)=1,触发器置1。S(—)端由于开关K的震颤而断续接地几次时,也没有什么影响,触发器置1后将保持1状态不变。因为K震颤只是使S(—)端离开地,而不至于使R(—)端接地,触发器可靠置1。 当开关K从S(—)端扳向R(—)端时,有同样的效果,触发器可靠置0。从Q端或Q(—)端反映开关的动作,输出电平是稳定的。 3、校时电路的实现原理 当电子钟接通电源或者计时发现误差时,均需要校正时间。校时电路分别实现对时、分的校准,由于4个机械开关具有震颤现象,因此用RS触发器作为去抖动电路。采用RS基本触发器及单刀双掷开关,闸刀常闭于2点,每搬动一次产生一个计数脉冲,实现校时功能,电路如图8所示。 图8 校时电路 (六)调 试 毕满清等.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 版社,1995.131~132 这本书上很全
多功能数字钟要求的是最理想的
ds12c887也行功能更多,其实实时时钟芯片很多你买一个看看数据手册就行,1302会用别的也没问题
这种时钟芯片是你给他一个初始时间,在供电的条件下他就会自动计时,只要你想,随时可以读取时间。达拉斯的12887就很好用。但你说的那种是单片机用定时器自动计时,不但不准,断电还不能记住时间。你做的时候可以用定时器方式2的自动重装初值,更精确一些。显示函数方在主函数里,其他定时器优先级不可高于计时用的定时器。
到看一下吧,这里有讲解51单片机的
单片机毕业论文答辩陈述
难忘的大学生活将要结束,毕业生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计划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那么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单片机毕业论文答辩陈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单片机毕业论文答辩陈述
各位老师好!我叫刘天一,来自**,我的论文题目是《基于AVR单片机的GSM—R基站天线倾角测量系统》。在这里,请允许我向宁提纲老师的悉心指导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劳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将从论文的背景意义、结构内容、不足之处三个方面向各位老师作一大概介绍,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在背景和意义上,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初期,基站站间距大、数量少、站型也不大,并且频率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在这一阶段的网络规划时很少对天线的倾角做详细的规划,基站功率常常以满功率发射。对于越区覆盖则主要通过增加邻区的办法予以解决。
但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城市中的基站越来越密集,在一个中等城市通常分布着数十个基站,在省会城市更是达到了数百个基站之多,并且基站的密度越来越高,站型也越来越大,如果对越区覆盖的问题仍然釆用老办法解决,那么网络质量将难以保证。因此有必要在规划阶段就对基站天线的倾角、基站静态发射功率等进行更加细化合理的规划,从而减轻优化阶段的工作量。
合理设置天线下倾角不但可以降低同频干扰的影响,有效控制基站的覆盖范围,而且可以加强本基站覆盖区内的信号强度。通常天线下倾角的设定有两方面侧重,一方面侧重于干扰抑制,另一方面侧重于加强覆盖。这两方面侧重分别对应不同的下倾角算法。一般而言,对基站分布密集的地区应该侧重于考虑干扰抑制(大下倾角);而基站分布比较稀疏的地方则侧重于考虑加强覆盖(小下倾角)。
规划阶段进行的倾角设计,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季节变化或风、雨、雪、温度、湿度等自然条件影响,基站天线倾角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场强质量。而移动通信已经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常的通信离不开基站的建设与维护,因此,基站天线倾角的实时、精确测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但现阶段移动通信基站的天线方位角、下倾角等基本是依靠人工现场通过罗盘、坡度仪等仪器进行测量得到的,而且由于基站的数量巨大,因而测量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并且存在较大的测量人员人身安全隐患。因此,实现一种省时、省力的自动化测量仪器是非常亟需的。
为此,拟研发GSM—R基站天线倾角测量系统,实现不登塔作业即可完成基站天线倾角的测量工作,并可对各基站测试点进行联网,实现对基站天线倾角的实时监测。本系统可以大大降低GSM—R系统现场维护作业的人身安全风险和作业难度、强度,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其次,在结构内容上,论文主要对基站倾角测量系统进行设计,主要研宄内容为:
(1)根据控制要求,选用倾角测量模块;学会使用并通过使用手册深入学习其特性及原理。
(2)采用ATmegal62作为控制芯片,进行倾角测量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整个系统分为主板和从板,通过芯片内置的TWI串行总线传输接口进行通信,由主板将数据通过无线模块发送给手持终端。
(3)采用JZ863数传模块,将其与上位机控制芯片、下位机控制芯片的异步串行接收/发送器USART连接,进行上位机与下位机的无线数据通信。
(4)在硬件平台基础上根据模块化思想进行倾角测量系统的软件程序设计。
(5)在设计好的软硬件平台上进行相关实验,实现控制系统设计目标和要求。
本文各章节安排如下:
第1章“引言”,对倾角测量系统进行了简要概述,介绍了研宄背景,并对本文的内容作了简介。
第2章“倾角测量传感器”,主要分析了本系统比较重要的倾角测量模块的原理以及SCA100T—D01倾角测量芯片,对其各个引脚的功能以及通信协议等进行了阐述,为后面的具体实现打下了基础。
第3章“ATmegal62微处理器结构及原理”,分析了本毕设使用的核心单片机芯片ATmegal62,包括它的各个引脚以及I/O端口,并且分析了本论文主要使用的通信协议,即同步串行SPI接口和USART串行口。
第4章“倾角测量系统软硬件实现”,本章首先对系统的总体设计进行了实现,包括主要的技术指标、主要的功能模块等。接着进行了本系统的硬件实现和软件实现。硬件实现包括各个功能模块的具体电路设计以及最后的PCB电路板制作,软件实现包括各个功能模块的程序设计。
第5章“倾角测量系统调试及实验”,本章主要进行了硬件电路的调试,并介绍了通过AVR Studio进行软件仿真以及下载,最后在搭建的系统软硬件平台的基础上,进行调试和实验,以此来验证基站倾角测量系统的硬件与软件设计。
第6章“结论”,本章主要总结了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并阐述了系统的不足之处和对以后工作的展望。
最后,在不足之处上,这篇论文的写作以及修改的过程,也是我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知识与经验缺乏的过程。虽然,我尽可能地收集材料,竭尽所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论文写作,但论文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批评指正,让我在今后的学习中学到更多。
[知识拓展]
论文答辩提问方式
在毕业论文答辩会上,主答辩老师的提问方式会影响到组织答辩会目的的实现以及学员答辩水平的发挥。主答辩老师有必要讲究自己的提问方式。
1、提问要贯彻先易后难原则。主答辩老师给每位答辩者一般要提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问题,这些要提的问题以按先易后难的次序提问为好。所提的第一个问题一般应该考虑到是学员答得出并且答得好的问题。学员第一个问题答好,就会放松紧张心理,增强“我”能答好的信心,从而有利于在以后几个问题的答辩中发挥出正常水平。反之,如果提问的第一个问题就答不上来,学员就会背上心理包袱,加剧紧张,产生慌乱,这势必会影响到对后面几个问题的答辩,因而也难以正确检查出学员的答辩能力和学术水平。
2、提问要实行逐步深入的方法。为了正确地检测学员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有时需要把一个大问题分成若干个小问题,并采取逐步深入的提问方法。如有一篇《浅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文,主答辩老师出的探测水平题,是由以下四个小问题组成的。
(1)什么是科学技术?
(2)科学技术是不是生产力的一个独立要素?在学员作出正确回答以后,紧接着提出第三个小问题:
(3)科学技术不是生产力的一个独立要素,为什么说它也是生产力呢?
(4)你是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通过这样的提问,根据学员的答辩情况,就能比较正确地测量出学员掌握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如果这四个小问题,一个也答不上,说明该学员专业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如果四个问题都能正确地回答出来,说明该学员基础知识掌握得很扎实;如果能回答出其中的2—3个,或每个小问题都能答一点,但答得不全面,或不很正确,说明该学员基础知识掌握得一般。倘若不是采取这种逐步深入的提问法,就很难把一个学员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情况准确测量出来。假如上述问题采用这样提问法:请你谈谈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学员很可能把论文中的主要内容重述一遍。这样就很难确切知道该学员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是好、是差、还是一般。
3、当答辩者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相左时,应以温和的态度,商讨的语气与之开展讨论,即要有“长者”风度,施行善术,切忌居高临下,出言不逊。不要以“真理”掌握者自居,轻易使用“不对”、“错了”、“谬论”等否定的断语。要记住“是者可能非,非者可能有是”的格言,要有从善如流的掂量。如果作者的观点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使与自己的观点截然对立,也应认可并乐意接受。倘若作者的观点并不成熟、完善,也要善意地、平和地进行探讨,并给学员有辩护或反驳的平等权利。当自己的观点不能为作者接受时,也不能以势欺人,以权压理,更不要出言不逊。虽然在答辩过程中,答辩老师与学员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一方是审查考核者,一方是被考核者),但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在答辩中要体现互相尊重,做到豁达大度,观点一时难以统一,也属正常。不必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只要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供对方参考就行。事实上,只要答辩老师讲得客气、平和,学员倒愈容易接受、考虑你的观点,愈容易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达到共同探索真理的目的。
4、当学员的回答答不到点子上或者一时答不上来的问题,应采用启发式、引导式的提问方法。参加过论文答辩委员会的老师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学员对你所提的问题答不上来,有的就无可奈何地“呆”着;有的是东拉西扯,与你绕圈子,其实他也是不知道答案。碰到这种情况,答辩老师既不能让学员尴尬地“呆”在那里,也不能听凭其神聊,而应当及时加以启发或引导。学员答不上来有多种原因,其中有的是原本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只是由于问题完全出乎他的意料而显得心慌意乱,或者是出现一时的“知觉盲点”而答不上来。这时只要稍加引导和启发,就能使学员“召回”知识,把问题答好。只有通过启发和引导仍然答不出或答不到点子上的,才可判定他确实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
【拓展】
单片机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参考
1. 课题名称:
数字钟的设计
近年来,随着单片机档次的不断提高,功能的不断完善,其应用日趋成熟、应用领域日趋广泛,特别是工业测控、尖端武器和日常家用电器等领域更是因为有了单片机而生辉增色,不少设备、仪器已经把单片机作为核心部分。单片机应用技术已经成为一项新的工程应用技术。尤其是Intel公司生产的MCS-51系列单片机,由于其具有集成度高、处理功能强、可靠性高、系统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等优点,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智能仪器仪表机电一体化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现在单片机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世界上各大芯片制造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单片机,从8位,16位,到32位,数不胜数,应有尽有由于主流C51兼容的,也有不兼容的,但他们各具特色,互成互补,为单片机的应用提供了广泛的天地。在高节奏发展的现代社会,以单片机技术为核心的数字钟越来越彰显出它的重要性。
3. 设计目的和意义:
单片机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的出现使得许多原本花费很高的复杂电路以及繁多的电气元器件都被取缔,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小小的芯片。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片机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而且其应用的领域也得到更好的扩展。在民用,工用,医用以及军用等众多领域上都有所应用。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这日新月异的社会,我们应当充实我们的知识面,方能不被时代的潮流踩在脚下。
介于单片机的重要性,我们应当对单片机的原理,发展以及应用有着一定的了解。所以,我们应当查阅相关资料,从而能够对单片机有个全方位的了解。进而将探讨的领域指向具体的国内,从而能够在科技与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更好的应用这项技术。事实上,该项技术在国内有着极为广泛的发展前景,因此,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因当能够充分认识到单片机技术的重要性,对单片机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所展望。
单片机的形成背景:
1.随着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和工艺水平不断提高。硅材料与人类智慧的结合,生产出大批量的低成本、高可靠性和高精度的微电子结构模块,推动了一个全新的技术领域和产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器件可编程思想和微处理(器)技术可以用软件来改变和实现硬件的功能。微处理器和各种可编程大规模集成专用电路、半定制器件的大量应用,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应用世界,以至广泛影响着并在逐步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学习等社会活动。
2.计算机硬件平台性能的大幅度提高,使很多复杂算法和方便使用的界面得以实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给复杂嵌入式系统辅助设计提供了物理基础。
3.高性能的EDA综合开发工具(平台)得到长足发展,而且其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为复杂的嵌入式系统设计提供了不同用途和不同级别集编辑、布局、布线、编译、综合、模拟、测试、验证和器件编程等一体化的易于学习和方便使用的开发集成环境。
4.硬件描述语言HDL(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的发展为复杂电子系统设计提供了建立各种硬件模型的工作媒介。它的描述能力和抽象能力强,给硬件电路,特别是半定制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带来了重大的变革。
5.软件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EOS(Embedded Operation System)的推出,为开发复杂嵌入式系统应用软件提供了底层支持和高效率开发平台。EOS是一种功能强大、应用广泛的实时多任务系统软件。它一般都具有操作系统所具有的各种系统资源管理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应用程序接口API调用函数形式来实现各种资源管理。用户程序可以在EOS的基础上开发并运行。
单片机的发展历史:20世纪70年代,微电子技术正处于发展阶段,集成电路属于中规模发展时期,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尚未成熟,单片机仍处在初级的发展阶段,元件集成规模还比较小,功能比较简单,一般均把CPU、RAM有的还包括了一些简单的I/O口集成到芯片上,它还需配上外围的其他处理电路方才构成完整的计算系统。类似的单片机还有Z80微处理器。
1976年INTEL公司推出了MCS-48单片机,这个时期的单片机才是真正的8位单片微型计算机,并推向市场。它以体积小,功能全,价格低赢得了广泛的应用,为单片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单片机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在MCS-48的带领下,其后,各大半导体公司相继研制和发展了自己的单片机。到了80年代初,单片机已发展到了高性能阶段,象INTEL公司的MCS-51系列,Motorola公司的6801和6802系列等等,此外,日本的著名电气公司NEC和HITACHI都相继开发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专用单片机。
80年代,世界各大公司均竞相研制出品种多功能强的单片机,约有几十个系列,300多个品种,此时的单片机均属于真正的单片化,大多集成了CPU、RAM、ROM、数目繁多的I/O接口、多种中断系统,甚至还有一些带A/D转换器的单片机,功能越来越强大,RAM和ROM的容量也越来越大,寻址空间甚至可达64kB,可以说,单片机发展到了一个全新阶段,应用领域更广泛,许多家用电器均走向利用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化发展道路。
1982年以后,16位单片机问世,代表产品是INTEL公司的MCS-96系列,16位单片机比起8位机,数据宽度增加了一倍,实时处理能力更强,主频更高,集成度达到了12万只晶体管,RAM增加到了232字节,ROM则达到了8kB,并且有8个中断源,同时配置了多路的A/D转换通道,高速的I/O处理单元,适用于更复杂的控制系统。
九十年代以后,单片机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世界各大半导体公司相继开发了功能更为强大的单片机。美国Microchip公司发布了一种完全不兼容MCS-51的新一代PIC系列单片机,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特别它的产品只有33条精简指令集吸引了不少用户,使人们从INTEL的111条复杂指令集中走出来。PIC单片机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在业界中占有一席之地。
随后的事情,熟悉单片机的人士都比较清楚了,更多的单片机种蜂拥而至,MOTOROLA公司相继发布了MC68HC系列单片机,日本的几个著名公司都研制出了性能更强的产品,但日本的单片机一般均用于专用系统控制,而不象INTEL等公司投放到市场形成通用单片机。例如NEC公司生产的uCOM87系列单片机,其代表作uPC7811是一种性能相当优异的单片机。MOTOROLA公司的MC68HC05系列其高速低价等特点赢得了不少用户。
1990年美国INTEL公司推出了80960超级32位单片机引起了计算机界的轰动,产品相继投放市场,成为单片机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我国开始使用单片机是在1982年,短短五年时间里发展极为迅速。1986年在上海召开了全国首届单片机开发与应用交流会,有的地区还成立了单片微型计算机应用协会,那是全国形成的第一次高潮。截止今日,单片机应用技术飞速发展,我们上因特网输入一个“单片机”的搜 索,将会看到上万个介绍单片机的网站,这还不包括国外的。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单片机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首先,单片机技术不断进步,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新的产品。本文以Intel MCS-51系列单片机为模型,阐述单片机的一般原理、应用以及单片机的影响,较为详细地介绍当前主要单片机厂家的产品系列及发展动向。主要内容包括:单片机的基本原理、硬件结构、发展趋势以及具体的应用介绍。本文主要目的是想让大家对单片机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
科技的进步需要技术不断的提升。试想,曾经一块大而复杂的模拟电路花费了您巨大的精力,繁多的元器件增加了您的成本。而现在,只需要一块几厘米见方的单片机,写入简单的程序,就可以使您以前的电路简单很多。相信您在使用并掌握了单片机技术后,不管在您今后开发或是工作上,一定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数字钟的发展:1350年6月6日,意大利人乔万尼·德·党笛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结构简单的机械打点多功能数字钟,由于数字钟报价便宜,功能齐全,因此很快受到众多用户的喜爱。1657年,荷兰人惠更斯率先把重力摆引入机械钟,进而才创立了摆钟。
到了20世纪以后,随着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电池驱动钟、交流电钟、电机械表、指针式石英电子钟表以及数字显示式石英钟表相继问世,数字钟报价非常合理,再加上产品的不断改良,多功能数字钟的日差已经小于0.5秒,因此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尤其是原子钟的出现,它是使用原子的振动来控制计时的,是目前世界上最精准的时钟,即使经过将近100万年,其偏差也不可能超过1秒钟。
多功能数字钟最早是在欧洲中世纪的教堂,属于完全机械式结构,动力使用重锤,打点钟声完全使用人工进行撞击铸钟,所以当时一个多功能数字钟工程在建筑与机械结构方面是非常复杂的,进而影响了数字钟报价。进入电子时代以后,电子多功能数字钟也相继问世。我国电子多功能数字钟行业从80年代开始渐渐成长壮大,目前不仅数字钟报价合理,在技术和应用水平上也已经达到世界同类水平。
4. 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纵观单片机的发展过程,可以预示单片机的发展趋势,大致有:
1.低功耗CMOS化
MCS-51系列的8031推出时的功耗达630mW,而现在的单片机普遍都在100mW左右,随着对单片机功耗要求越来越低,现在的各个单片机制造商基本都采用了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象80C51就采用了HMOS(即高密度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和CHMOS(互补高密度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CMOS虽然功耗较低,但由于其物理特征决定其工作速度不够高,而CHMOS则具备了高速和低功耗的特点,这些特征,更适合于在要求低功耗象电池供电的应用场合。所以这种工艺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单片机发展的主要途径。
2.微型单片化
现在常规的单片机普遍都是将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取数据存储(RAM)、只读程序存储器(ROM)、并行和串行通信接口,中断系统、定时电路、时钟电路集成在一块单一的芯片上,增强型的单片机集成了如A/D转换器、PMW(脉宽调制电路)、WDT(看门狗)、有些单片机将LCD(液晶)驱动电路都集成在单一的芯片上,这样单片机包含的单元电路就更多,功能就越强大。甚至单片机厂商还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量身定做,制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单片机芯片。
此外,现在的产品普遍要求体积小、重量轻,这就要求单片机除了功能强和功耗低外,还要求其体积要小。现在的许多单片机都具有多种封装形式,其中SMD(表面封装)越来越受欢迎,使得由单片机构成的系统正朝微型化方向发展。
3.主流与多品种共存
现在虽然单片机的品种繁多,各具特色,但仍以80C51为核心的单片机占主流。所以C8051为核心的单片机占据了半壁江山。而Microchip公司的PIC精简指令集(RISC)也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中国台湾的HOLTEK公司近年的单片机产量与日俱增,与其低价质优的优势,占据一定的市场分额。此外还有MOTOROLA公司的产品,日本几大公司的专用单片机。在一定的时期内,这种情形将得以延续,将不存在某个单片机一统天下的垄断局面,走的是依存互补,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道路。
171、 (1)1 点 20 分时,时钟的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几度 2 点 15 分时,时钟的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又是几 度? (2)从 1 点 15 分到 1 点 35 分,时钟的分针与时针各转过了多大角度? (3)时钟的分针从 4 点整的位置起,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多少度时才能与时针重合? 考点:钟面角. 分析:画出草图,利用时钟表盘特征解答. 解答:解:(1)∵分针每分钟走 1 小格,时针每分钟走 ∴1 点 20 分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20-(5+ 2 点 15 分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15-(10+ ×20)]× ×15)]× 小格, =80°, =22.5°. (2)从 1 点 15 分到 1 点 35 分,时钟的分针共走了 20 小格, ∴分针转过的角度是(35-15)× 时针转过的角度是 ×120° =10° . =120°, (3)设分针需要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x 度,才能与时针重合, 则时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 根据题意,得 x解得 x=130 . )°时,才能与时针重合. x=120, x 度, ∴分针按顺时针旋转(130 172、 时钟上的分针和时针像两个运动员, 绕着它们的跑道昼夜不停地运转. 以下请你解答有关时钟的问题: (1)分针每分钟转了几度? (2)中午 12 时整后再经过几分钟,分针与时针所成的钝角会等于 121°? (3)在(2)中所述分针与时针所成的钝角等于 121°后,再经过几分钟两针所成的钝角会第二次等 于 121°? 考点:钟面角. 分析:(1)钟表表盘被分成 12 大格,每一大格又被分为 5 小格,故表盘共被分成 60 小格,每一小格所对角的度数为 6°.分针每分钟转一个小格,1 分钟转动了 6 度的角; (2)分针与时针所成的钝角等于 121°,可设经过 x 分钟,然后根据上面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 (3)两针所成的钝角会第二次等于 121°,即 360° -121° =239° ,然后根据上面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求 解. 解答:解:(1)分针每分钟转的度数为 360÷60=6(度);(2)时针每分钟转的度数为 360÷(60×12)=0.5(度),设经过 x 分钟后分针和时针所成的钝角第 一次为 121 度,则(6-0.5)x=121,即 5.5x=121,解得 x=22(分), 故中午 12 时整后再经过 22 分钟,分针与时针所成的钝角会等于 121°; (3)设经过 y 分钟后分针和时针所成的钝角第二次为 121 度,两针第二次成 121 度,也就是 360-121=239(度)时, 121 度基础上那就是再经过 239-121=118 161、在第一次成 (2005?江西)某课外学习小组在设计一个长方形时钟钟面时,欲使长方形的宽为 20 厘米,时钟的中 心在长方形对角线的交点上,数字 2 在长方形的顶点上,数字 3,6,9,12 标在所在边的中点上, 如图所示. (1)当时针指向数字 2 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多少度? (2)请你在长方框上点出数字 1 的位置,并说明确定该位置的方法; (3)请你在长方框上点出钟面上其余数字的位置,并写出相应的数字(说明:要画出必要的、反映 解题思路的辅助线); (4)问长方形的长应为多少? 考点:钟面角. 分析:画出图形,利用钟表表盘的特征解答. 解答:解:(1)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 2×30°=60° ; (2)如图,设长方形对角线的交点为 O,数字 12、2 在长方形中所对应的点分别为 A、B,连接 OA、 OB. 方法一:作∠AOB 的平分线,交 AB 于点 C,则点 C 处为数字 1 的位置. 方法二:设数字 1 标在 AB 上的点 C 处,连接 OC,则∠AOC=30°,AC=OA?tan30° = 确定数字 1 的位置; ,由此可 (3)如图所示; (4)∵OA=10,∠AOB=60°,∠OAB=90°,tan60° = ∴AB=OA?tan60° =10 ∴长方形的长为 , 厘米. , 点评:本题考查钟表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在钟表问题中,常利用时针与分针转动的度数关系:分针每转动 1°时针转动( )°,并且利用起点时间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关系建立角的图形. 答题:wdxwwzy 老师;审题:py168 老师. ★☆☆☆☆隐藏解析体验训练收藏评论下载试题篮 162、 分别确定四个城市相应钟表上时针与分钟所成的角的度 数. ☆☆☆☆☆显示解析体验训练收藏评论下载试题篮 163、 魏老师到市场去买菜,发现若把 10 千克的菜放到秤上,指针盘上的指针转了 180°.如图,第二天魏 老师就给同学们出了两个问题: (1)如果把 0.5 千克的菜放在秤上,指针转过多少角度? (2)如果指针转了 540,这些菜有多少千克? 考点:钟面角. 分析:(1)算出秤上放 1 千克菜转过的角度为多少,乘以 0.5 即可;(2)让 540 除以 1 千克菜转过的角度即可. 解答:解:(1) ,0.5×18° =9° , 0.5 千克的菜放在秤上,指针转过 9°; (2)540÷18=30((千克), 答:共有 3 千克菜.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得到秤上放 1 千克菜转过的角度为多少.答题:lanchong 老师;审题:Linaliu 老师. ☆☆☆☆☆隐藏解析体验训练收藏评论下载试题篮 164、 (1)若时针由 2 点 30 分走到 2 点 55 分,问分针,时针各转过多大的角度? (2)钟表上 2 时 15 分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锐角的度数是多少? 考点:钟面角. 分析:(1)若时针由 2 点 30 分走到 2 点 55 分,共经过 25 分钟,时针一小时即 60 分钟转 30°,一分钟转动 0.5°,分针一小时转 360°,一分钟转 6°,据此作答; (2)钟表上 2 时,时针指到 2 上,再过 15 分钟,转过的角度是 15×0.5=7.5°,2 时 15 分钟时,分 针指到 3 上,与 2 构成的角度是 30°,则时针与分针所成的锐角的度数是 30° -7.5° =22.5° . 解答:解:(1)分针转过的角度:(360°÷60 )×(55-30)=150°,时针转过的角度:(360° ÷60÷12 )×(55-30)=12.5°, ∴分针,时针各转过 150°、12.5°; (2)(360° ÷12 )-15×(360° ÷60÷12 )=30° -7.5° =22.5° , ∴时针与分针所成的锐角的度数是 22.5°. 点评:时针一小时即 60 分钟转 30°,一分钟转动 0.5°,分针一小时转 360°,一分钟转 6°.记住这一结论,并结合钟表的图形解决这类问题就不会出错. 答题:zhjh 老师;审题:lf2-9 老师. ☆☆☆☆☆隐藏解析体验训练收藏评论下载试题篮 165、 某校七年级学生李刚在周六下午六点多钟外出买东西时,看手表上的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 110°,下 午近七点回家时,发现时针和分针的夹角又是 110°,你能知道李刚同学外出用了多长时间吗?你是 怎么知道的呢? 考点:钟面角. 分析:根据题意,设李刚外出到回家时针走了 x°,则分钟走了(2×110°+x° ),可得到时针的度数,又因为时针每小时走 30°,故李刚外出用的时间可求. 解答:解:设时针从李刚外出到回家走了 x°,则分钟走了(2×110°+x° ),由题意,得 解得 x=20°, 因时针每小时走 30°, 则 小时,即李刚外出用了 40 分钟时间. , 点评:本题考查钟表时针与分针的夹角.在钟表问题中,常利用时针与分针转动的度数关系:分针每转动 1°时针转动( )°,并且利用起点时间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关系建立角的图形. 答题:zhjh 老师;审题:py168 老师. ☆☆☆☆☆隐藏解析体验训练收藏评论下载试题篮 166、 九点 20 分时,时钟上时钟与分钟的夹角 a 等于多少度? 考点:钟面角. 分析:因为钟表上的刻度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 12 等份,每一份是 30°,借助图形,找出时针和分针之间相差的大格数,用大格数乘 30°即可.再进行度、分的换算. 解答:解:9 点 20 分时,时针和分针中间相差 5 大格. ∵钟表 12 个数字,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夹角为 30°, =160° . ∴9 点 20 分时,分针与时针的夹角是 5 ×30° 点评:用到的知识点为:钟表上 12 个数字,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夹角为 30°.答题:huangling 老师. 隐藏解析体验训练收藏评论下载试题篮 167、 (1)求上午 10 时 30 分,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夹角; (2)在上午 10 时 30 分到 11 时 30 分之间,时针和分针何时成直角? 考点:钟面角. 分析:画出图形,利用钟表表盘的特征解答. 解答: 解:(1)如图,钟表上的刻度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了 12 等份,每一份是 30°, 上午 10 时 30 分,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 4.5 个等份,因而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 4.5×30=135°; (2)时针一小时即 60 分钟转 30 度,一分钟转动 0.5°,分针一小时转 360 度,一分钟转 6 度, 可以设从上午 10 时 30 分再经过 x 分钟,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列方程得到:135-6x+0.5x=90, 解得 x=8 ,即 10 时 38 分时,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11 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 30 度,设再过 y 分钟,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直角, 根据题意得到:30+6y-0.5y=90,解得 y=10 169、 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3 个. ①钟表上九点一刻时,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平角; ②钟表上六点整时,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平角; ③钟表上十二点整时,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周角; ④钟表上差-刻六点时,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 ⑤钟表上九点整时,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 考点:钟面角. 分析:画出图形,利用时钟特征解答. 解答:解:①钟表上九点一刻时,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 180°-30°÷4 ,不是平角,错误; ②钟表上六点整时,时针指向 6,分针指向 12,形成的角是平角,正确; ③钟表上十二点整时,时针和分针都指向 12,形成的角是周角,正确; ④钟表上差-刻六点时,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 90+30° ,不是直角,错误; ÷4 ⑤钟表上九点整时,时针指向 9,分针指向 12,形成的角是直角,正确. ∴正确的个数是 3 个. 点评:本题考查钟表分针所转过的角度计算.在钟表问题中,常利用时针与分针转动的度数关系:分针每转动 1°时针转动( )°,并且利用起点时间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关系建立角的图形. 答题:zhjh 老师;审题:zhangCF 老师. 隐藏解析体验训练收藏评论下载试题篮 170、 同学们,闹钟都见过吧!它的时针和分针如同兄弟俩在赛跑,可你是否知道时针每分钟走多少度?分 针每分针走多少度?当你弄清楚这个问题后,你能解决很多关于闹钟有趣的问题: (1)三点整时时针与分针所夹的角是 90 度. (2)7 点 25 分时针与分针所夹的角是 72.5 度. (3)一昼夜(0 点到 24 点)时针与分针互相垂直的次数有多少次? 考点:钟面角. 分析:(1)看时针和分针之间相隔几个大格,一个大格表示 30°;(2)方法同(1); (3)时针与分针垂直时,夹角为 90°,先得到经过多少分就能垂直一次,再看 24 小时里有几个得到 的分钟数即可. 解答:解:(1)3×30=90°; (2)2 ×30° =72.5 ; (3)设一次垂直到下一次垂直经过 x 分钟,则 6x-0.5x=2×90 5.5x=180 解答:解:(1)分针每分钟转的度数为 360÷60=6(度);(2)时针每分钟转的度数为 360÷(60×12)=0.5(度),设经过 x 分钟后分针和时针所成的钝角第 一次为 121 度,则(6-0.5)x=121,即 5.5x=121,解得 x=22(分), 故中午 12 时整后再经过 22 分钟,分针与时针所成的钝角会等于 121°; (3)设经过 y 分钟后分针和时针所成的钝角第二次为 121 度,两针第二次成 121 度,也就是 360-121=239(度)时,在第一次成 121 度基础上那就是再经过 239-121=118(度),则(6-0.5) y=118,即 5.5y=118,解得 y= (分) 分钟两针所成的钝角会第二次等于 121°. 故分针与时针所成的钝角等于 121°后,再经过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钟表表盘与角度相关的特征.钟表表盘被分成 12 大格,每一大格又被分为 5 小格,故表盘共被分成 60 小格,每一小格所对角的度数为 6°.分针转动一圈,时间为 60 分钟,则时 针转 1 大格,即时针转动 30°.也就是说,分针转动 360°时,时针才转动 30°,即分针每转动 1°,时 针才转动(
电子钟相关毕业设计 ·数字电子钟的电路设计 (字数:9242,页数:22 )·数字电子钟的设计与制作 (字数:8017,页数:22 )·数字钟的设计 (字数:6208,页数:21 )·基于8051单片机的数字钟 (字数:21638,页数:50)·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控制系统 (字数:7935,页数:42 )·数字电路数字钟设计 (字数:4846,页数:21 )·电子闹钟设计 (字数:4094,页数:19 )·定时闹钟设计 (字数:5714,页数:24 )·智能定时闹钟设计 (字数:3826,页数:18 )·下棋定时钟设计 (字数:5290,页数:24 )·多功能数字钟设计与制作 (字数:13129,页数:34)·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钟设计 (字数:7710,页数:24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子钟设计 (字数:10301,页数:42)·基于Labview的虚拟数字钟设计 (字数:17457,页数:32)·电子日历钟 (字数:10677,页数:33)·数字钟的设计与制作 (字数:4922,页数:23 )·单片机数字钟设计 (字数:15355,页数:47)·基于单片机的数字钟设计 (字数:12541,页数:27)·单片机定时闹钟设计 (字数:8450,页数:24 )·万年历可编程电子钟控电铃 (字数:14371.页数:41)·数字定时闹钟设计 (字数:7770,页数:28 )·基于EDA技术的数字电子钟设计 (字数:12247,页数:32)·多功能时钟打点系统设计 (字数:8353,页数:31 )·智能音乐闹钟设计 (字数:10002,页数:37)·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数字电子钟设计 (字数:14560,页数:39)
加我吧 看百度名字 详细指导你 保证通过
需要给你完成一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