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77

jasmine7927
首页 > 论文问答 > 西北植物学报审稿周期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nnking168

已采纳
个人情况孙晓玲,博士,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茶树害虫化学生态学。 职业经历1) 2009-至今: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任助理。  2) 8-10: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 Consuelo De Morase实验室合作研究。  3) 3:德国马谱化学生态研究所P Wilhelm Boland实验室进行技术培训。  4) 2006-2009: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5) 11-4:加拿大林务局大西洋林业中心合作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昆虫与植物互作的化学与分子生态学、利用化学生态学原理进行茶树害虫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重点揭示虫害诱导的植物防御反应以及害虫应对植物防御反应的化学与分子机理。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有:茶树诱导防御反应的生态学功能与分子机理;植食性昆虫适应茶树防御反应的化学与分子机制;茶树害虫综合治理。 主持与参加的主要课题1) 茶尺蠖幼虫唾液蛋白Cc1H和Cc2H调控茶树防御反应的分子机理(编号:31272053)  1-12,国家基金面上项目,80万,主持。  2) 害虫和寄主植物的化学通讯机制(编号:2012CB114104)。  1-12,“973”计划项目(子课题),100万,主持。  3) 两种茶尺蠖幼虫唾液蛋白抑制茶树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分子机理(编号:31171862)。  1-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万,主持,已完成。  4) 茶尺蠖性信息素增效剂的研究与应用(编号:2011BAD01B02)。  1-12,“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子课题,40万,主持。  5) 基于性信息素的茶尺蠖引诱剂的研究与田间应用(编号:2011C22043)。  1-12,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技术研究农业项目,15万,主持,已完成。  6)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茶树,2011-2015,农业部产业技术体系,350万,第2。  7) 主要农作物有害生物种类与发生危害特点研究(编号:200903004-43)。  10-12,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子课题,80万,第2。  8) 茶丽纹象甲行为调控剂的研究与应用(编号:2009C32052)。  1-12,浙江省科技厅面上农业项目,15万,主持,已完成。  9) 假眼小绿叶蝉和茶尺蠖无害化防治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编号:SN200808)。  10-10,浙江省“三农五方”科技协作计划,25万,主持,已完成。  10) 基于zNose和GC-MS建立害虫危害后茶树挥发物的指纹谱(编号:[2008]27)。  1-12,中国农科院科技计划项目,6万,主持,已完成。  11) 挥发性信息物在茶园生态系中的时空特征和种群调控功能,(编号:30771449)。1-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万,第2,已完成。  12) 甲基茉莉酸酯诱导茶树抗性的生理生化机理以及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 (编号:30571255),1-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6万,第2,已完成。  13) 茶尺蠖幼虫拒食剂和天敌引诱剂的研制与应用的研究,(编号:2006BAD06B01)。  11-1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80万,骨干参加,已完成。  14) 茶树害虫拒食剂和天敌引诱剂的研究,(编号:nyhyzx07-021-X 3-35)。  11-12,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100万,骨干参加,已完成。  15) 基于茶树挥发物的生物农药及新香型茶的研制,(编号:2007C12053)。  浙江省科技厅重大专项:150万,第3,已完成。 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的代表性论文SCI文章 (*为通讯作者)1)SUN XL, WANG GC, GAO Y, ZHANG XZ, XIN ZJ, CHEN ZM Volatiles emitted from tea plants infested by Ectropis obliqua larvae are attractive to conspecific J Chem Ecol, (Accepted)  2)XIN ZJ, ZHANG ZQ, CHEN ZM *, SUN XL* Salicylhydroxamic acid (SHAM) negatively mediates tea herbivore-induced direct and indirect defense against the tea geometrid Ectropis J Plant Res, Doi: 1007/s10265-014-0642-  3)XIN ZJ, Zhang LP, ZHANG ZQ, CHEN ZM*, SUN XL* A tea hydroperoxide lyase gene, CsiHPL1, regulates tomato defense response against Prodenia Litura (Fabricius) and Alternaria Alternata Lycopersici by modulating green leaf volatiles (GLVs) release and jasmonic acid (JA) gene Plant Mol Biol Rep,32:62–  4)YANG ZW, DUAN XN, JIN S, LI XW, CHEN ZM, REN BZ SUN XL* Regurgitant derived from the tea geometrid Ectropis obliqua suppresses wound-induced polyphenol oxidases activity in tea J Chem Ecol, 39: 744-  5)SUN XL*, WANG GC, GAO Y, CHEN ZM Screening and field evaluation of synthetic volatile blends attractive to adults of the tea weevil, Myllocerinus Chemoecology, 22: 229-  6)SUN XL, WANG GC, CAI XM, JIN S, GAO Y, CHEN ZM The Tea Weevil, Myllocerinus aurolineatus, Is Attracted to Volatiles Induced by C J Chem Ecol, 36: 388-  7)ZHANG ZQ, SUN XL, LUO ZX, BIAN L, CHEN ZM Dual action of Catsia tora in tea plantations: repellent volatiles and augmented natural enemy population provide control of tea green Phytoparasitica, DOI 1007/s12600-014-0400-  8)Bian L, SUN XL, LUO ZX, ZHANG ZQ CHEN ZM Design and selection of trap color for capture of the tea leafhopper, Empoasca vitis, by orthogonal Entomol Exp Appl, 151: 247–  9)CAI XM, SUN XL, DONG WX WANG GC CHEN ZM Herbivore species, infestation time, and herbivore density affect induced volatiles in tea Chemoecology, 24: 1-  10)CAI XM, SUN XL, DONG WX, WANG GC CHEN ZM Variability and stability of tea weevil-induced volatile emissions from tea plants with different weevil densities, photoperiod, and infestation Insect Science, 19: 507-  11)JIN S, CHEN ZM, Backus EA, SUN XL, XIAO B Characterization of EPG waveforms for the tea green leafhopper, Empoasca vitis Göthe (Hemiptera: Cicadellidae), on tea plants and their correlation with stylet Insect Physiol, 58: 1235-  12)KONG XB, SUN XL, WANG HB, ZHANG Z, ZHAO CH BOOIJ KCJ Identification of components of the female sex pheromone of the Simao sine caterpillar moth, Dendrolimus kikuchii M J Chem Ecol, 37: 412-  13) QI JF, ZHOU GX, YANG LJ, ERB M, LY YH, SUN XL, CHENG JA, LOU YG The chloroplast-localized phospholipases D α4 and α5 regulate herbivore-induced direct and indirect defenses in Plant Physiol, 157: 1987-  其它论文(*通讯作者)1) 边文波, 王国昌, 龚一飞, 李元喜, 孙晓玲* 19种植物精油对茶丽纹象甲成虫的驱避和拒食活性,应用昆虫学报, 49(2): 496-  2) 孙晓玲**, 高宇, 陈宗懋 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HIPVs) 对植食性昆虫的行为调控 应用昆虫学报, 49(6):1413-  3) 孙晓玲, 蔡晓明, 王国昌, 高宇, 王德强, 陈宗懋 茶园中广翅蜡蝉成虫对不同颜色的趋向选择 茶叶科学, 31(2): 95-  4) 孙晓玲, 马春雷, 蔡晓明, 王国昌, 陈宗懋 茉莉酸甲酯和机械损伤对茶树叶片多酚氧化酶时序表达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31(9): 1805-  5) 段晓娜, 任炳忠,陈宗懋, 孙晓玲* 植物多酚氧化酶的诱导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 91-  6) 孙晓玲, 程彬, 刘国东, 高长启 云杉八齿小蠹的扬飞与物候观测 中国森林病虫, 30(2): 21-  7) 程彬,付晓霞,韩启,张宝民,张大明,高长启,孙晓玲* 虫害诱导的家榆挥发物对榆紫叶甲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 林业科学 46(10):76-  8) 孙晓玲, 陈宗懋 基于化学生态学构建茶园害虫无公害防治技术体系, 茶叶科学, 29(1): 136-  9) 王国昌, 孙晓玲,董文霞,蔡晓明,陈宗懋 不同温度下鞍形花蟹蛛亚成蛛对茶尺蠖3 日龄幼虫的捕食功能 茶叶科学, 30(3): 173-  10) 蔡晓明,孙晓玲等 应用zNoseTM分析被害茶树挥发物,生态学报, 29(1): 169-书1) 茶树病虫害简明识别手册(中国农业出版社) 主编  2) 茶树害虫化学生态学 (上海科技出版社) 副主编  3) 中国北方小蠹虫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副主编  4) 中国农作物病虫害(农业出版社) 编委  5) 化学生态学前沿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编委 获授权的专利1) 高长启, 孙晓玲, 程彬 一种利用信息素诱集云杉八齿小蠹的方法 (200810051469)已批准  2) 孙晓玲, 程彬, 高卓 一种用于诱集云杉八齿小蠹的引诱剂 (200910101313)  3) 孙晓玲, 陈宗懋 茶丽纹象甲引诱剂及茶丽纹象甲引诱剂诱芯的制备方法 (201010581797) 学术兼职1) 中国生态学学会化学生态专业委员会 委员  2)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物化感作用专业委员会 委员 期刊审稿人与评审专家1)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特约审稿人  2)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3)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326 评论

张小电1301

220 评论

豌豆大晟

(1)农业院校与工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交换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安徽农业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2010-2012,参与(2)生态学特色专业建设,安徽农业大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2010-2013,参与 [1] QIN Juan, SHANGGUAN Z Leaf nutrient contents and photosynthetic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Ulmus pumila-Robinia pseudocacia mixed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10, 21(9): 2228-2234(in Chinese)[2] QIN Juan, SHANGGUAN Z Physiological-ecological effects of Populus davidiana-Quercus liaotungensis mixed forest in Ziwuling forest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2006, 17(6):972-976(in Chinese)[3] 秦娟, 上官周平 子午岭林区山杨林、辽东栎林及其混交林植物多样性的变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5(5):131-[4] 秦娟, 刘勇, 上官周平 子午岭林区白桦-辽东栎混交林光合生理生态特征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2006, 26(11):2331-[5] 秦娟, 上官周平 植物之间互作效应及其生理机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 23(3):225-[6] 王凯博, 陈美玲, 秦娟, 刘勇, 安慧, 上官周平 子午岭植被自然演替中植物多样性变化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西北植物学报, 2007, 27(10): 2089-[7] 秦娟, 徐微 生态环境类专业《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模式探索 河北农业科学, 2010, 14(12): 155- 156, [8] 秦娟, 上官周平 白榆/刺槐互作条件下土壤与植物养分季节动态变化 生态环境学报(已录用)[9] 秦娟, 上官周平 白榆-刺槐互作条件下叶片养分与光合生理特性 生态科学(审稿中)

191 评论

相关问答

  • 西北植物学报影响因子

    "畜牧,兽医科学类""排 名","代码"," 期刊名称","总被引频次"," 影响因子"1,"H527","草业学报",571,"415 "2,"H234","

    苏州耕牛装修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植物病理学报审稿周期

    the plant journal是中科院植物学1区。The Plant Journal是由WILEY出版,研究领域为Plant Science,目前在同领域中

    睡不死也睡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西北大学学报审稿周期

    1、 名 称: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网络版),以下简称 网络版 。2、 主办单位: 西北大学。3、 办刊宗旨: 立足西北、面向全国,及时传播自 然科学类基

    sailwithjada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西北植物学报审稿周期

    个人情况孙晓玲,博士,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茶树害虫化学生态学。 职业经历1) 2009-至今: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任助理。 

    jasmine7927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西北农林大学学报审稿周期

    什么意思

    不给知道我是谁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