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90

木雨大大雯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一节课如何体现核心素养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地板中的神话

已采纳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知识、能力、特长、习惯、气质、品格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学校往往看中的只是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阻断了学生形成鲜明个性特点的通道,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得不到长足发展,更谈不上什么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创新能力、发展人文素养等,因此,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本质和内涵,在学校管理、课堂教学、校园活动、社会实践、自我提升等方面,我们就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平台,不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下面,我就结合中学语文学科,简要谈谈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些感悟。语文,简而言之,语言与文字。语言是人类进行进行交流与沟通的重要工具,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咿呀学舌一直到老,每天几乎都要与人交流,而文字的历史演变更是久远,它是人类在进行说明事理、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最为普遍的表现方式,由此可见,语文在人的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非同一般。核心素养是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个学生个人成长,走向社会和融入世界必不可缺的共同素养。我们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就必然要使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中形成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知能力、人文素养等,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重点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多读、多思、多写,又要进行文化思想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养,让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在各种环境和多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得以真正的提高。初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和思想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仅仅只是教材,有一定的局限性,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而语文学习决不能只限于课堂内,语文学习的材料范围比较广,学校、家庭、社会、生活、自然、实践等都是学习的对象,如运用对比手法进行写作练习时,可以将人的渺小与自然界的伟大进行对比;可以将高山的景色与平原的景色一年四季的不同进行对比描写;还可以将城市的繁华与乡村的荒凉进行对比,这样学生的写作就灵活了,可任意扩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也就不再受课堂的限制了。
273 评论

张小电1301

177 评论

海派装饰0312

一、主动发现问题,抓住问题本质,渗透核心素养 “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一个好学生。”学生能够独立思考,也有提出问题的能力。无论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不管学生提的问题是否有价值,只要是学生自己真实的想法,教师都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然后对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引导和解决。对于有创新意识的问题和见解,不仅要给予鼓励,而且要表扬学生能够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进而引导大家一起去深层次地思考交流。例如:教学《加法交换律》,这节课主要是探究和发现规律,在探索新知的环节,采用竞赛的形式进行教学。在讲清竞赛的内容和规则后出示题目:25+48、48+25、68+27、27+68…两小组轮流答题,答到第4题时,先答题的小组的同学马上提出了问题:“老师,其他组的同学做的是我们小组做过的题目,不公平!”这时老师问:“为什么不公平,你来说说。”接着学生就顺其自然地说到问题的本质:“虽然加数的位置相反,但是加数是相同的,所以结果也是相同的。”通过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抓住本质,进一步让学生明确加法交换律的内涵。又如:“生活中的比”,导入时提出问题:你在生活中有遇到哪些比?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将“糖水中的糖和水的比”与“篮球比赛中的比“提出来,并问“这两个比相同吗?如果不同,不同之处在哪里?”学生通过交流和讨论给出了不同的想法:比赛中的比主要是要比大小比输赢,而糖水中糖和水的比虽然也有可能发生变化但是更注重糖和水之间的关系。从而抓住问题的本质,突破难点。 二、具有创新精神,合理提出猜想,渗透核心素养 杜威曾说:“科学的每一项巨大成就,都是以大胆的幻想为出发点的。”对数学问题的猜想,实际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一种创新精神的体现。在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猜想,创新地学习数学。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锻炼自己的数学思维。例如:《圆的周长》,在探究圆的周长和什么有关的环节中,先引导学生提出猜想: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猜一猜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接着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滚动一周。并让学生指出哪个圆的直径最长?哪个直径最短?哪个圆的周长最长?哪个圆的周长最短?最后总结:圆的直径的长短,决定了圆周长的长短。 又如:在教学“3的倍数特征”时,大部分学生受前面学习的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影响,会有个位是3的倍数的数的猜想。这时,教师出示一些数据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验证。第1列中“73、86、193、199、163、419、763、176、599”中 9个数的个位都是3的倍数,它们能否被3整除?通过验证,学生发现先前的猜想是错误的,于是就会产生疑惑,并有了探求新知的欲望。这时教师利用错误,引导学生观察第2列数“9、21、105、237、27、78、42、591、843、534”。第二列的数能否被3整除?再观察观察,你想到什么?接着指出:看来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不能只看个位,也与数的排列顺序无关,那么,究竟与什么有关,具有什么特征呢?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又能重新作出如下猜想:1、可能与各位数的乘积有关2、可能与各位数的差有关3、可能与各位数的和有关等等这些猜想,这时教师放手让学生自探主究验证,将大错化小错,小错化了。 三、进行合理提炼, 建立数学模型,渗透核心素养 数学模型是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不仅可以为数学的语言表达和交流提供桥梁,而且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工具。在数学学习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学习的意义并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在构建面积公式这个数学模型时,首先应用数格子的方法来探究图形面积的一种简单方,学生能够轻松地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这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相对应的量进行分析,并初步得出:当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时,这两个的图形的面积相等。于是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等于底乘高。接着提出如果要去测量现实生活中一块很大的平行四边形的田地,你认为数格子的方法合适吗?从而引导学生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进行计算。 又如:教学“加法交换律”时,当学生已经初步感知规律后,教师提问: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吗?学生纷纷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来表示,并重点提出a+b=b+a这种形式,引导学生讨论a和b可以是哪些数,这样不仅关注学生了运算定律的形式化表达,还培养了学生的抽象能力和模型思想。 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渗透核心素养

84 评论

qianmian1015

核心素养的落实,显然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它更是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障的。1.回归学习本质—解决问题要真正实现这一改变,就需要深刻理解人是如何学习的,进而回归到学习的本质。纵观人类社会,无论是思想发展史、社会进步史,还是科学发现史、技术革新史,无一不是在不断发现新问题中解决问题,又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的问题;而对于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来讲,都是在不断的自我追问中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只是,在现代知识的海洋中,我们似乎迷失了自己。所以,回归对问题的探求,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回自己应有的智慧,应是学习的本意。2.学习方式改变—问题化学习从以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中间的桥梁是“问题化学习”。“问题化学习”让我们看到,所有的教学必须以学生学习为主线去设计,必须让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能够发生并且展开。需要在教学中强调问题化学习。以真实的问题形成问题链、问题矩阵,就是试图让孩子在学习中,在对问题的追寻中,慢慢形成一个知识结构——从低结构到高结构,从本学科的结构到跨学科的结构,从知识到真实的世界。在问题化学习的过程中,以认知建构的方式去重组问题、重组内容,让学生在问题与问题的联系中,在综合地带和边缘地带,进行知识的碰撞,进行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这就是问题化学习方式极具价值之处。同时,问题化与情景化是紧密联系的,问题往往产生于情景。真实的生活情景在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如果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建立不起联系,那么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应依存的情景缺失。情景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和方法,是核心素养实现的现实基础。知识是素养的媒介和手段,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情景。如果脱离情景,知识就只剩下符号,知识的应用和知识蕴含的文化精神就无从谈起。3.教学模式的变革—“活动课程”在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和精心设计学科活动。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是在相应的学科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学科活动的目的是让学习者的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建立联系。学科活动要体现经验性,让学生通过经验的获得来重构知识;要体现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而不是“被活动”;要体现校本性,应该结合不同区域和环境的特点选择资源和组织活动;要精心设计活动,充分体现活动的教育性,在核心素养的目标下,结合学科内容和特点设计活动。4.课程规划—学科和跨学科课程落实核心素养,从学校的课程规划角度,要完成两种课程的设计:一是学科课程,二是跨学科课程(即综合性课程)。学科课程是基于学科的逻辑体系开发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间接经验。跨学科课程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它关注的是学生面对真实世界时的真实体验和直接经验,是以社会生活统合和调动已学的书本知识。它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完整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两种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也各有特点,后者是以探究性学习方式为主导的。两种学习交互在一起,才能够实现让教育和学习回归生活,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全部社会意义。也许可以这样说,所有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的教学,需要通过学习者间接经验学习和直接经验学习的交互才能实现。因此,当前学校完善两种课程的设计就极为重要。

142 评论

相关问答

  • 培养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语文本身具有人文性、时代性、发展性、实用性等特征,故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更要与时俱进,遵循时代发展要求和学生的成长规律。具体来说,教师要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依托

    甜心派儿596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思政课四大核心素养

    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1、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是思想政治学科最根本的任务。要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和

    HazimiYoYo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核心素养如何落地课堂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引导着每一位英语教师重新审视英语学科的内涵。它包含四个维度: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其所承载的内涵,既是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谁可知心029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核心素养议论文

    做一名有核心素养的好学生,可以从生活方面举例。

    真巧穆斯林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同于一般意义的

    穿风衣的猫2012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