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28

呀哟哇啦
首页 > 论文问答 > 苏轼议论文300字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水手特洛伊

已采纳
今天,我又研读了一遍苏轼的《题西林壁》,心中颇有一番感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妇孺皆知的诗,我在今天,又读出了他新的内涵,新的韵味。  东坡先生身处庐山之中,四周层峦叠嶂,已辨别不出此刻究竟身处何处。四周的山峦变幻莫测,从各个方向呈现不同的景色。置身于造物者那无尽的艺术构思中,想那造物者定是把这世界幻化成他笔下的各种神造,波澜壮阔,气韵迭起。而人,在这其中,就如沧海一粟,或许功成名就,或许一文不名。但是,身陷苍茫的人间,个人,究竟是多么渺小!  东坡先生一生风云跌宕,但他的文学成就宛如一座丰碑。他那飘逸洒脱的文风,一如他的处世风格,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理念。他有如一名哲学家,看穿世事变迁。他说人对世界,应该是这样的人生态度“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是何等的胸襟与气度!他已经忘却了自身,完全地把自己抽离于宇宙之外,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来观察这世间。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自己。每天,学习压力,生活压力,与心之向往将我苦苦的缠绕,沉重的压制着我那颗年轻飞扬的心。心一旦被世俗所累,人难免心情惆怅。但是,我也可以把自己抽离出来啊。东坡先生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是要告诉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世间,我们一定不能仅仅禁锢于眼前,要把眼光放的长远。要站在超脱的角度想想自己。如果我想到了以后,想到自己的这番磨砺必将是为以后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那么也许我看到的就不是“远近高低各不同”了吧。也许,我看到的就会是:殊途同归。
238 评论

张小电1301

346 评论

小石在青岛

苏轼是一个豁达的人,喜欢游山玩水苏轼每到一个贬戍的地方,就放开胸怀,尽情走进深山,走下河滩,寻找一种解脱与其说游山玩水不如说是为了一种解脱在山水间,不仅仅看见的是美丽和寂然,而是寻找心中的寄托和独自的思不断的思考人生的问题,着使得他能够忘记或暂存痛苦,其中从孤傲到成熟就是在山水中得到实现喜交朋友,不论出身,而且赤子之心流放到哪里就会朋友遍地,从农民到文人到侠客官员还有许多的朋友长途跋涉到海南寻找他可见其赤子之心交朋友在乎信任,他信任朋友不猜疑,深的朋友信任爱戴因此再危难的时候总有许多人帮助他,他也能够快乐的度过艰苦的生活他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他,就是苏东坡 我眼中的苏东坡

144 评论

相关问答

  • 描写苏轼的议论文

    苏轼婉约词的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1079年7月,苏轼在湖州任上,因乌台

    混世金粉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苏轼生平论文3000字

    让一个倒霉蛋那颗倍受摧残的心灵能感到平衡的一个很有效的法子,就是让他看到一个比自己更倒霉的倒霉蛋。900多年前的那个名叫苏轼的倒霉蛋很是明白这种道理,不过好像已

    恰恰小资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关于苏轼的议论文800字

    苏轼我为你点赞癸未年十月卅日,吾察君之作于《赤壁赋》,曰:“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摘之,记以何出,释“吾之至爱”,以后为君痴耳,未偿休罢。偿诉于友:倘可

    许清池79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苏轼的论文3000字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坡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

    aimyforever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有关苏轼的议论文

    今天,我又研读了一遍苏轼的《题西林壁》,心中颇有一番感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妇孺皆知的诗,我在今天,又

    大萌萌Alice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