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好多猪
麻黄的功效作用很多例如:1、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本品能宣肺气,开腠理,散风寒,以发汗解表。常与桂枝相须为用,增强发汗解表力量,如麻黄汤。2、用于风寒外束,肺气壅遏所致的喘咳证。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与杏仁、甘草配伍,即三拗汤,可增强平喘功效;若兼内有寒饮,可配伍细辛、干姜、半夏等,以温化寒饮而平喘止咳,如小青龙汤;若属热邪壅肺而致喘咳者,可与石膏、杏仁、甘草等配伍以清肺平喘,即麻杏石甘汤。3、用于水肿而兼表证,为宣肺利尿之要药,本品发汗利水,有助于消散水肿,常与生姜、白术等同用,如越婢加术汤。4、取麻黄温散寒邪的作用,配合其他相应药物可以治风湿痹痛及阴疽、痰核等证。
徐珊珊11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麻黄《神农本草经》 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木贼麻黄的草质茎。生用、蜜炙或捣绒用。【性能】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功效】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发汗解表宜生用,止咳平喘多炙用。 麻黄乃肺经专药,故治肺病多用之。张仲景治伤寒,无汗用麻黄,有汗用桂枝。”麻黄与现代疾病治疗 1. 治疗入冬屡患偏头痛: 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风寒侵袭头部,经脉郁滞, 又兼少阴阳虚,入冬屡患偏头痛者,效果良好。(中国民间疗法,2000,8(11):28)。 2. 治疗老年皮肤瘙痒: 用麻黄6g,桂枝12g以及杏仁、甘草等药物组成桂枝二麻黄一汤,随证配伍,治疗老年皮肤瘙痒,10天为1疗程,有较好疗效(山东中医杂志,1999,18(12):567)。 3. 治疗冻疮: 麻黄、附子、细辛各25g,大黄、生姜各15g,桂枝10g,制成酊剂,用棉签蘸药涂在患处(新中医,1999,31(10):36)。 4. 治疗耳鸣: 取其宣肺透表,利尿开窍之功,重用单味麻黄10 30g,治疗肺气郁闭,清浊升降失司,清阳之气不能上注于清窍之耳,浊气反升,蒙蔽耳窍,而产生的耳鸣(中国民间疗法,1999,7(1):30)。 5. 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用麻黄、益母草、桔梗、生甘草的提取浓缩液,制成鼾静通口服液,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能改善换气,有止咳、化痰、消炎之功(河南中医,2001,20(1):59)。 6. 治疗过敏性鼻炎 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过敏性鼻炎20例,服药后,45min开始显效,效果可持续3 4小时(国医论坛,1998,13(2):44)。 7. 治疗窦性心动过缓- 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用于治疗窦性心动过缓、 8. 还可以呃逆、上消化道出血、肾衰、腰扭伤、坐骨神经痛、雷诺氏病、感染性化脓性炎症、慢性咽炎、牙痛等。
喵星队长
麻黄性温,而且辛散、苦,归肺、膀胱经,功效与作用具体如下:
1、可以开腠理、透毛孔、散风寒,临床上多用于外感风寒、全身的疼痛、恶寒、无汗,发热、头痛;
2、宣肺平喘,可以宣畅肺气,温散肺寒,所以可以多用于风寒的感冒,风寒的咳嗽或哮喘等;
3、有利水消肿的作用,肺为水之上源,所以宣降肺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有利尿消肿的功效;
4、麻黄是轻扬上达,无气无味,乃气味中之最轻者,故能够透出皮肤毛孔之外,又能够深入凝痰停血之中,凡是药力所达不到的地方,麻黄都能够无孔不入。所以它实力比较雄厚,而且力气也比较大,故可以广泛地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皮肤的疾病,还有痈疽肿痛,损伤的瘀血等;
5、麻黄也有副作用,如高血压的人,出血性病人都不宜使用,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麻黄是一个常用中药,来源于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或者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临床除了使用生麻黄,还可以用蜂蜜炙麻黄,麻黄性味辛、苦、温,归经归的是肺经和膀胱经。
麻黄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是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临床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胸闷咳喘、风水浮肿,蜜炙麻黄润肺止咳效果比较强,大多用于表证已解、气喘咳嗽的症状。
麻黄主要成分含生物碱类,如麻黄碱、伪麻黄碱、去甲麻黄碱,还有挥发油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麻黄主要有解热、发汗、止咳平喘、镇痛、抗炎、利尿,还有兴奋心脏和升高血压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麻黄发汗、宣肺力强,所以如果是表虚自汗、阴虚盗汗患者,以及肺、肾两虚的咳喘患者,应当慎重使用。同时因为它能够兴奋中枢神经、收缩血管、升高血压,所以高血压、青光眼患者慎用,运动员也要慎重使用。
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研究员 丛伟红 开栏的话:中药是祖国医学的伟大宝库,2020年版《中国药典》里就收录了616种中药材和饮片。这些中草药很多都已应用千百
附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辛、大热,有毒,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效。历代医家及本草著作皆言附子“有毒”、“有大毒”,用之不当,易出现严重的毒副作
麻黄性温,而且辛散、苦,归肺、膀胱经,功效与作用具体如下: 1、可以开腠理、透毛孔、散风寒,临床上多用于外感风寒、全身的疼痛、恶寒、无汗,发热、头痛; 2、宣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