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孙卫浩毕业论文

孙卫浩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孙卫浩毕业论文

文学自魏晋南北朝逐渐由自发向自觉状态转化之后,在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文学研究在文化史和学术史上的地位却一直处于文化秩序的边缘,直到晚清才逐渐走上自立之路。文学研究走向自立并非是从文学观念开始,而是从形式层面开始被纳入转型期文化秩序的。在新文化运动之前,文学虽然显示了从经学和理学等庞大秩序中脱离出来的迹象,但是在“文以载道”的思想与科举制结合产生的合力压制下——即使在京师大学堂开办之后,在“癸卯学制”中仍然还是以学生的学习等级来确定其出身等级,可见文学观念不可能纯化,其核心理念仍然由经史及诸子理学承载。但是在形式层面上,经过洋务、维新与传统文化三种思想的激烈碰撞,不得不在语言文学教育体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外在表征等方面采取新的形式而被纳入新的秩序之中。 清季民初的历史文化虽然出现裂变和转型,但文学在本质上仍然是经史及诸子理学的变体,承载着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保持“中学”之本源的重要方式;但同时它又在特定的历史时刻引入了西学模式和现代学科体制,意外地出现在新的文化秩序之中。两者虽然是矛盾的,但正是在这种裂变的历史机遇中,文学才得以正本清源,逐渐摆脱经史及诸子理学秩序而在新的文化秩序中逐渐占据着重要位置。在这一过程中,以京师同文馆、京师大学堂和北京大学为代表的近现代语言文学教育,以及在这种教育体制中逐渐完善的文学学制,无疑是文学形成现代形态和文学研究走向自立的重要动力机制。 陈国球先生在考察了晚清关于设立京师大学堂的三大章程——1898年梁启超起草的《奏议京师大学堂章程》、1902年张百熙拟定的《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1903年张之洞主持的《奏定大学堂章程》,回顾了文学如何一步步地成为一个重要学科的过程之后,认为文学“无论从语言、文字,以至其表达模式,都与文化传统关系密切,抱着‘存古’思想的张之洞,反而刻意要在西潮主导的现代学制中留下传统的薪火。在这个情势之下,‘文学’的内涵虽还是褊狭的‘词章之学’,但其学术位格已有相当现代化的规划。接下来的变革,就是‘美感’、‘虚构’等西来观念对‘文学’定义的改造,这又有待继起的文化政治的推移了。”1其评价颇为精当,文学立科确由三大章程肇始,文学观念也是在西来观念和文化政治的合力下改造的,但文学立科并非偶然,在此之前的京师同文馆和晚清书院教育已经开始接受西化教育模式和西来观念并逐渐形成了新文化政治的雏形,对文学进入现代性的秩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 篇 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条约中规定“交还以前没收的天主教堂,并听任法国传教士在内地各省租买土地,建筑教堂”的字句,是担任翻译的法国传教士艾美在中文本里擅自增加的,在法文本中是没有的,按照国际惯例应该是无效的,但后来侵略者强横坚持得以实行。此事对签订条约的钦差大臣奕欣刺激颇大,1861年奕欣上书奏请章程六条,其中第五条即为:“认识外国文字,通解外国言语之人,请饬广东、上海各派二人来京差委,以备询问也。查与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性情。今语言不通,文字难辨,一切隔膜,安望其能妥协!”2奕欣的这举动虽出朝政和外交的需要,但其主张却得到洋务派的大力支持,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冯桂芬、郭崇焘等人也都为兴办洋务而身体力行,纷纷为开设京师同文馆献计献策,客观上也为近现代西方语言文字及文学教育提供了官方支持。 1862年奕欣等在《遵议设立同文馆折》中正式提出具体章程,主要设立天文和算学,并遵照乾隆22年(1757年)设立的“俄罗斯文馆”模式来设立同文馆,“俄罗斯文馆”虽以学习俄语为主,但在科举制中仍然担当了选拔官吏的角色,“五年由本馆考试一次,考取一等者授八品官,二等者授九品官,三等者留学读书”3。同文馆的总教习丁韪良为三品官衔,法文教习华必乐为四品官衔,化学教习毕利干为四品官衔。同文馆的学生则按照学习程度来定其出身或官阶。奕劻也在《遴选学生派充同文馆攥修官片》(1886年)和《遴选学生充当翻译官片》(1888年)中规定了学生的出路,而且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随使出洋。 在此期间,虽然有以御史张盛藻、大学士倭仁极力反对,上奏朝廷认为同文馆只是学习西方技艺之末,有碍学习中国圣道,“窃闻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不应该奉夷人为师,但同治皇帝却下旨认为设立京师同文馆“不过借西法以引证中法,并非舍圣道而入歧途”4。由此确立了京师同文馆的合法地位,自1862年开办英文馆,1863年设立法文馆和俄文馆,1867年添设算学馆,1872年设立德文馆,1896年增设日文馆,直到1900年在八国联军的战火中焚毁而停办,最后于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它在整个晚清教育中的地位是相当高的,而且对科举制和传统文化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正如丁韪良所言:“有希望革新这古老帝国的是新教育,新教育的肇端是同文馆。新教育潮流之所以日臻蓬勃,来源虽多,但其最初的源泉却是五十年前在北京设立的一个研究外国语文的小学校——同文馆。”5新教育是从学习外国语言文字开始的,而一国语言文字的根本载体在于文学,因此京师同文馆及后来开设的上海广方言馆和广东同文馆无疑是对外国语言文学的传播奠定了最初的语言基础。 如果说同文馆的设立促进了近现代外国语言文字及文学的传播,那么各地纷纷开办的各式书院,则在承续经史文化及理学传统的同时,为中国语言文学的自立蓄积了力量。1873年创立的陕西味经书院分为道学、史学、经济、政治、训诂等五类,并规定了其详细的教学规程:“《易经》、‘四书’,儒先性命之书,为道学类,须兼设外洋教门风土人情等书;《书经》、《春秋》、历代正史、通鉴纲目、九朝东华录等书,为史学类,须兼设外洋各国之史,审其兴衰治乱,与中国相印证;《三礼》、《通志》、《通典》、《通考》、续《三通》、皇朝《三通》、及一切掌故之书,为经济类,须兼职设外洋政治《万国公法》等书,以与中国现行政治相印证;《诗经》、《尔雅》、《十三经注疏》及《说文》,先儒考据之书,为训诂类,须兼设外洋语言文字之学已经历算,须融中西。”6诸如《诗经》之类的文学作品被纳入训诂类,文学虽然被提到,但其地位相当边缘,还是着重于语言文字及经史方面。1876年创立的上海求志书院,学习科目分为经学、史学、掌故之学、算学、舆地之学、词章之学等六科,词章之学已经作为独立之学单列一科,“试之经义以验其根柢,史论以占见其识蕴,策问以究其才略,韵语以观其文采”7,虽然词章之学未必与文学的本义完全相同,但是其转变预示着文学已经向学术中心转移。1889年张之洞在创立广雅书院时指出:“讲求经史、身心、希贤、用世之学,名曰广雅书院”8,设立书院的课程及规程为:“经学以能通大义为主,不取琐屑;史学以贯通古今为主,不取空论;性理之学以践履笃实为主,不取矫伪;经济之学以知今切用为主,不取泛滥;词章之学以翔实尔雅为主,不取浮靡;士习以廉谨厚重为主,不取嚣张,其大旨总以博约兼资,文行并美为要规。”9,并设分校(副校长)四人,分经学、史学、理学、文学等门分别讲授,此处文学大约仍然是指词章之学。1890年他又在湖北创立两湖书院,其课程则分为经学、史学、理学、文学、算学、经济学六门。虽然此时现代的文学观念尚未最终形成,文学的涵义也是相当宽泛,但文学的地位在形式上已经开始得到了确认,这是文学自立迈出的第一步。 在京师大学堂建立之前,1897年在严复等人的帮助之下由张元济主持设立的通艺学堂是一个特例,对文学的理解独树一帜。张元济阐述其宗旨为:“国子之教,六艺是职,艺可从政,渊源圣门,故此学堂名曰通艺”,“欧美励学,新理日出,未知未能,取资宜博,故此学堂专讲泰西诸种实学”,其课程设置为“文学门”和“艺术门”10: 文学门:舆地志 泰西近史 名学(即辩学) 计学(即理财学) 公法学 理学(即哲学) 政学(西名波立特) 教化学(西名伊特斯) 人种论 艺术门:算学 几何(即形学) 代数 三角术(平弧并课) 化学 格物学(水火电光音重在内) 天学(历象在内) 地学(即地质学) 人身学 制造学(汽机铁轨在内) 从上面所设立的科目可以看出,文学门实质上就是人文社会学科,艺术门则是学习西方技艺,张元济也规定:“长于记诵者,于文学为宜;长于思索者,于艺术自易。”11这种文学观念来源于西方的文科,与历史文化、语言文字、修身养性等相关的科目都包含在内,其目的只是为了博学从政。而张元济、严复等人都试图以西学挽救国运,张元济后来主持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群已权界论》、《社会通诠》、《群学肄言》、《法意》,林纾翻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和日本黑田茂次郎撰写的《日本明治学制沿革史》等等,胡适对两人作了中肯的评价“当日的中国学者总想西洋的枪炮固然利害,但文艺哲理自然远不如我们这五千年的文明古国了。严复与林纾的大功劳在于补救了这两个大缺陷。严复是介绍西洋近世思想的第一人,林纾是介绍西洋近世文学的第一人”,并且认为严复所译的书原来的文本就有文学的价值,而他的译本在古文学史上也应该占有很高的地位,而林纾更是开辟了一块新的文学领地,“自有古文以来,从不曾有这样长篇的叙事写情的文章。《茶花女》的成绩,遂替古文开辟一个新殖民地”。12由此可见,虽然张元济、严复和林纾等人的主观目的只是从人文社会学科上启发民智以图国家复兴,但在客观上却使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意外地崛起,逐渐涵盖并独占了“文学门”。 下 篇 1896年李端棻《奏请推广学校折》中奏请朝廷设藏书楼、创仪器院、开译书局、广立报馆、选派游历,并在京师设立大学堂,随后孙家鼐《议复开办京师大学堂折》规定了京师大学堂宗旨:“自应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学有未备者,以西学补之,中学有失传者,以西学还之。以中学包罗西学,不能以西学凌驾中学,此是立学宗旨。”13并认为学问应当分天文、地学、道学、政学、文学、武学、农学、工学、商学、医学十科,而此处所指称的“文学”只不过是各国语言文字,虽然在宗旨中似乎赋予了“文学”一种“中学为体”的文化使命,而实质上此十科都是指西学,“中学”的经史子集和理学传统在他看来已经是一种至上且十分成熟的学问。李端棻和孙家鼐的奏请直到1898年在百日维新中才得到确认,并在康有为和梁启超的议定之下成为具体章程。1898年梁启超起草了《京师大学堂章程》,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呈上《奏议京师大学堂折》,章程随此折子呈上御览并得到认可。 《京师大学堂章程》首先确定了晚清以来被尊为国策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办学宗旨:“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二者相需,缺一不可,……今力矫流弊,标举两义:一曰中西并重,观其会通,无得偏废;二曰以西文为学堂之一门,不以西文为学堂之全体,以西文为西学发凡,不以西文为西学究竟。”14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新变法、经世致用和增强国力以图复兴,在这种形势之下,被称为“无用之用”的文学自然得不到重视,正如陈国球先生指出的“处于当时情势,传统学术追求‘经世致用’,有需要借用西学来开展;传统学问需要经历整编选汰,重新排列一个足以配合‘西学’的结构。在这个结构中,所谓‘文学’,或者梁启超早年所以自矜的‘词章’,就要外放边陲了”15。梁启超所谈的“词章”应该可以理解为狭义的“文学”,但他又认为“词章不能谓之学也。虽然,‘言之无文,行之而不远’;说理论事,务求通达,亦当厝意。若夫骈俪之章,歌曲之作,以娱魂性,偶一为之,毋令溺志。西文西语,亦附此门”16,把文学作为一门致用之学,与西方各国语言文字同等对待,而不能溺志于文学之中。《京师大学堂规条》中也规定:“记诵词章不足为学,恭行实践乃谓之学,五经四子书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历万古而常新,又如布帛菽粟不可一日离。学者果能切实敦行,国家何患无人才,何患不治平,虽胜残去杀皆可做得到,岂仅富强云尔哉!学人能贯通群经固好,否则专治一经,余经但随时涉猎,通其大意亦可。”17可见文学之所以能单列学科,是在于其能在语言文字和其他学科中“恭行实践”,能贯通古今、说理论事,甚至经史子集之类的书籍亦应切实敦行,求其致用之效。 梁启超还在《京师大学堂章程》中依据日本明治维新之后的学制制定了“学堂功课例”18: 西国学堂所读之书皆分两类:一曰溥通学,二曰专门学。溥通学者,凡学生皆当通习者也。专门学者,每人各占一门者也。今略依泰西戏本通行学校功课之种类,参以中学,列表如下: 经学第一,理学第二,中外掌故学第三,诸子学第四,逐级算学第五,初级格致学第六,初级政治学第七,初级地理学第八,文学第九,体操学第十,以上皆为溥通学;其应读之书,皆由上海编译局攥成功课书,按日分课。无论何种学生,三年之内必须将本局所攥之书,全数卒业,始得领学成文凭。惟体操学不在功课书之内。 英国语言文字学第十一,法国语言文字学第十二,俄国语言文字学第十三,德国语言文字学第十四,日本语言文字学第十五,以上语言文字学五种;凡学生每人自认一种,与溥通学同时学习,其功课书息各该国原本。 专门学则列算学、格致、政治(法律)、地理(测绘)、农学、矿学、工程、商学、兵学、卫生(医学)等十门,在溥通学毕业之后每人选修一到两门。从表面上看,此处的溥通学类似当前理工科中开设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大学语文、大学体育、大学英语等公共课程,而“文学”如同大学语文一样,只是训练语言文字的运用、增强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力、提高审美趣味和道德修养,“文学”虽排名第九,却与体育学一样没有被当作一门学问。而实质并非如此,梁启超跟随康有为在万木草堂学习的时候,所学科目就分为义理之学、考据之学、经世之学、文字之学四种,义理之学包括孔学、佛学、周秦诸子学、宋明学、泰西哲学,考据之学包括中国经学史学、万国史学、地理学、数学、格致学,经世之学包括政治原理学、中国政治沿革得失、万国政治沿革得失、政治实应用学、群学,文字之学包括中国词章学和外国语言文字学。19梁启超所学之四科几乎与溥通学、外国语言文字学等同,而且溥通学须在三年之内学完才可以毕业并领取学成文凭,而专门学只是在毕业之后再选取一到两门学习,对学习程度也并无严格要求,可见梁启超虽然为了维新而开设十门西方致用之学,但是在文化情感和思想根柢上仍然认为溥通学才是根本学问。但是梁启超一方面批评学堂对溥通学的轻视,“夫此四五年之间,于中国之学,既已循例若赘,阁束一切,则其所诵经书,只能谓之认字,其所课策论,只能谓之习文法,而绝不能谓之中学”20,认为学堂对经学、理学、中外掌故学、诸子学、文学等重视不够;另一方面却不得不为了维新变法而在专门学中舍弃这类学问,而只保留致用之学。这种矛盾实质也反映了文学的自立及学科建制并向现代意义上的文学转变过程,是与社会的现代化过程是存在矛盾的,现代化过程中的语言文学教育必须以致用为先,因此就不得不以牺牲经史及诸子文学为代价。 百日维新失败之后,京师大学堂的筹划被保留了下来,这说明现代化的进程并未因为维新变法的失败而全面停止,相反在致用之学的设置上更是加大了力度,“如通商、惠工、重农、育才以及修武备、浚利源、实系有关国计民生者,即当切实次第举行”21,而对经史及诸子文学等“为体”之中学却意外地被降之次位。深得慈禧重用的孙家鼐在1899年《奏筹办大学堂大概情形折》中也提到“查原奏普通学凡十门,按日分课。然门类太多,中才以下断难兼顾。拟每门各立子目,仿专经之例,多寡听人自认。至理学可并入经学为一门。诸子文学皆不必专立一门,子书有关政治经学者附入专门,听其择读。”22他虽然以门类太多而断难兼顾为由削减普通学,但在奏折的“多寡听人自认”、“诸子文学不必专立一门”、“听其择读”等语可见其真实用意在于兴致用之学以图国家强盛,尤其是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及多次战争失败的教训之下,晚清政府更是清醒地意识到现代化的迫切性,在内忧(维新变法及天平天国)外患(列强侵略)的紧急关头不得不采取一种急功近利的学科体制以图尽快笼络致用之才缓解国家的燃眉之急。文学学科在这种历史时刻自然是被极度地边缘化了,直到慈禧在1901年宣布变法之后,在张百熙和张之洞的主持之下才制定出相对完备的新学制,文学才得以重新定位。 1902年张百熙以管学大臣的身份受命制定新的《京师大学堂章程》,而“所有从前设立之同文馆,毋庸隶外务部,着即归入大学堂。一并责成张百熙管理”23,从此京师同文馆完成了向京师大学堂的转变,而光绪二十八年七月(1902年8月)拟定并由朝廷以“钦定”名义颁行的《京师大学堂章程》则标志着中国教育史上现代学制的建立,此学制亦称为“壬寅学制”。但此学制很快招至各方批评,随后张百熙又奏请与张之洞、荣庆一起主持章程的修订工作,并于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1904年1月)制定出《奏定大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此学制沿用至1911年清朝结束。 “壬寅学制”仍然以致用为先,张百熙认为“值智力并世之争,朝廷以更新之故而求之人才,以求才之故而本之学校,则不能不节取欧美日之成法,以佐我国两千余年旧制,固时势使然”24,但是他并不像梁启超或孙家鼐一样因求致用而偏颇地把文学拒为学科之外,“壬寅学制”的《功课》中规定:“政治科第一,文学科第二,格致科第三,农业科第四,工艺科第五,商务科第六,医术科第七。”而文学科又分为七大门类:“一曰经学,二曰史学、三曰理学,四曰诸子学,五曰掌故学,六曰词章学,七曰外国语言文字学。”25虽然时势使张百熙不得不重视西方致用之学,西学占据六科,而“中学”仅有一科文学科,但他对“中学”也丝毫不敢马虎,几乎把所有具备传统文化精神的学科门类都归于文学大科,而狭义的“文学”第一次以“词章学”的名义出现,这与梁启超“词章不能谓之学”和孙家鼐“诸子文学皆不必专列一门”截然相反,对文学的学科建制具有重要意义,文学第一次被纳入了知识谱系学之中,虽然以“词章学”名义出现的“文学”在这种现代学制中地位仍然是微不足道,但它预示着“文学”走向自立已是指日可待了,这在1902年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关系》和李伯元《编印〈绣像小说〉缘起》等文中得到体现。梁启超、李伯元、吴趼人等都在这一时期详细阐述了以小说为代表的文学的社会功用,引起了很大反响,在1902年至1910年之间,全国共有25家文艺期刊诞生,文学的地位迅速提高,并在之后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担当了主角。 文学在知识谱系学中位置的最终确认并得到具体实践,则是在“癸卯学制”中。张百熙和张之洞为了重订学堂章程,再次上折阐述立学宗旨:“至于立学宗旨,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一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26可见他们既想引进西方教育体制,而又希望保存传统文化精神的思路,因此在分科上显示出了不同于西方的独特性。“癸卯学制”中大学堂分为经学科、政法科、文学科、医科、格致科、农科、工科、商科等八科。作为首科的经学科又分为周易、尚书、毛诗、春秋左传、春秋三传、周礼、仪礼、礼记、论语、孟子和理学等十一门,经学从“壬寅学制”从属于文学大科而转至单独设立一科,且分为十一门来学习,理学也附在经学科之中,可见经学已经被提高到至上的位置,体现了晚清在最后几年对“中学为体”的重视程度之深。政治科仅分为政治和法律两门。而文学科分为中国史学门、万国史学门、中外地理学门、中国文学门、英国文学门、法国文学门、德国文学门、俄国文学门、日本国文学门等九门27。文学科从“壬寅学制”中宽泛的大文学观中独立出来,去掉了经学、理学、诸子学、掌故学,除了地理学稍嫌突兀之外,“癸卯学制”中的“文学”应该主要是指各国语言文字、各国文学和各国历史,而这种安排实质上是从最基础的语言文字及文法的学习到由文字构成的经典文学的学习,最后扩大到历史文化语境。中国文学门的科目为:一是主课,分为文学研究法、说文学、音韵学、历代文章流别、古人论文要言、周秦至今文章名家、周秦传记杂史及周秦诸子等七科;二是辅助课,包括四库集部提要、汉书艺文志补注及隋书经籍志考证、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各国记事本末、世界史、西国文学史、中国古今历代法制考、外国科学史、外国语文等九科。28其辅助课主要是了解中国的“国学”和西方科学文化史;从主课看来,说文学和音韵学是中国语言文字研究科,周秦至今文章名家和周秦传记杂史及周秦诸子则主要是中国古代作家作品选读,虽然周秦至今文章名家的课时数较多29,但只是因为周秦至今文章名家浩如烟海,而对文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则是文学研究法、历代文章流别和古人论文要言。 一,文学研究法制订了“研究文学之要义”41条30: 一,古文蒥文、小篆、八分、草书、隶书、北朝书、唐以后正书之变迁 二,古今音韵之变迁 三,古今名义训诂之变迁 四,古以治化为文、今以词章为文关于世运之升降 五,修辞立诚、辞达而已二语为文章之本 六,古今言有物、言有序、言有章三语为作文之法 七,群经文体 八,周秦传记、杂史文体 九,周秦诸子文体 十,史、汉、三国四史文体 十一,诸史文体 十二,汉魏文体 十三,南北朝至隋文体 十四,唐宋至今文体 十五,骈散古合今分之渐 十六,骈文又分汉魏、六朝、唐、宋四体之别 十七,秦以前文皆有用、汉以后文半有用半无用之变迁 十八,文章出于经传古子四史者能名家、文章出于文集者不能名家之别 十九,骈、散各体文之名义施用 二0,古今名家论文之不同 二一,读专集、读总集不可偏废之故 二二,辞赋文体、制举文体、公牍文体、语录文体、释道藏文体、小说文体,皆与古文不同之处 二三,记事、记行、记地、记山水、记草木、记器物、记礼仪、文体、表谱文体、目录文体、图说文体、专门艺术文体,皆文章家所需用 二四,东文文法 二五,泰西各国文法 二六,西人专门之学皆有专门之文字,与汉艺术志学出于官同意 二七,文学与人事世道之关系 二八,文学与国家之关系 二九,文学与地理之关系 三0,文学与世界考古之关系 三一,文学与外交之关系 三二,文学与学习新理新法制造新器之关系(通汉学者笔述较易) 三三,文章名家必先通晓世事之关系 三四,开国与末造之文有别(如隋胜陈、唐胜隋、北宋胜晚唐、元初胜宋末之类,宜多读盛世之文以正体格) 三五,有德与无德之文有别(忠厚正直者为有德,宜多读有德之文以养德性) 三六,有实与无实之别(经济有效者为有实,宜多读有实之文以增才识) 三七,有学之文与无学之文有别(根柢经史、博识多闻者为有学,宜多读有学之文以厚气力) 三八,文章险怪者、纤佻者、虚诞者、狂放者、驳杂者,皆有妨世运人心之故 三九,文章习为空疏,必致人才不振之害 四0,六朝南宋溺于好文之害 四一,翻译外国书籍函牍文字中文不深之害 以上第一至第六是文学研究的基础,主要注重于文字和词章,包括字体演变、音韵、训诂和词章、文章、作文之法。第七至第二三共十七条,主要就文体问题展开,按照古文名家姚鼐、曾巩、归有光、谢枋、王三省等人所论,古文一般分为骈体和散体两种体式,而按照体制可分为论说、箴铭、颂赞、辞赋、序跋、赠序、诏令、奏议、书牍、哀祭、传状、碑志、叙记、典志、杂记等类,按照性质可分为论理、叙事、抒情、写景、历史、哲学、艺术、实用等类,还可按照作法、时代等标准分类,而此处所定的文体则是综合上述多种,如十二、十三、十四按照时代分类,十五、十六、十九按照骈散体式分类,二二按照体制分类,二三按照性质分类,其他分类标准比较杂,而在主要课程设置中的古人论文要言、周秦至今文章名家、周秦传记杂史及周秦诸子等相对应。第二四至第二

网上可以查到很多资料不过我想你如果要写出有血有肉的东西我建议你亲自去安塞去考察一次

淮阴工学院孙浩毕业论文

1998年武汉市“智力七巧板”拼图竞赛--市级三等奖主办单位:武汉市教育局、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承办单位:江岸区教育局2002年武汉市第六中学“祖国在我心中”系列活动“祖国在我心中”知识竞赛--个人一等奖、团队一等奖“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比赛--二等奖2002年江岸区“优秀团员”称号颁奖单位:湖北省武汉市共青团江岸区教育局委员会2002年第十二届希望杯数学邀请赛--全国三等奖铜牌颁奖单位: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组委会2003年江岸区“优秀班委”称号颁奖单位:湖北省武汉市共青团江岸区教育局委员会2003年武汉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全国三等奖颁奖单位: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组委会2005年全国高中物理竞赛--省二等奖颁奖单位:湖北省教育教学研究院2006年武汉市第二中学“爱我中华”演讲比赛--三等奖2008年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青少年机器人创意设计优秀作品(机器人舞蹈类)--一等奖颁奖单位: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组委会办公室展会科学顾问:李政道、叶叔华、沈文庆2008年上海IT青年人才峰会大学生代表主办单位: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青年联合会2008年5月24日奥运火炬传递--上海站Google中国地区总裁李开复先生亲友团2008年第一届施耐德节能增效大赛(Energy Efficieny Contest)优胜奖颁奖单位:北京施耐德电气2008年-2009年期间加入技嘉TOP联盟期间与同济大学计算机协会一起组织“技嘉校园行”与科技节相关活动;参与第六届ChinaJoy相关工作;华东地区市场调查;高校BBS推广等工作2009年9月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留有的只有遗憾。就当我没参加过吧”2009年12月荣获国家级奖学金2010年6月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被选评为同济大学“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同届共90人)

张浩毕业论文

随着科学技术向生产力逐步转化,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已经涉及到机械、电气和控制等众多领域。单领域、分散建模的设计方法已经很难满足产品综合设计的要求。通过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虚拟原型技术的深入研究并且将虚拟原型技术引入到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得到基于虚拟原型的机电一体化设计技术,以满足机电产品多领域交互设计的需求。本文基于SolidWorks和LabVIEW软件研究了虚拟原型机电一体化设计技术,以LabVIEW集成的相关模块为纽带将SolidWorks和LabVIEW紧密联系,构建基于SolidWorks-LabVIEW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综合设计环境。其次,以直线一级倒立摆为例研究了机电一体化虚拟原型的数学建模、机械建模、电气建模、控制建模以及基于LabVIEW的控制算法的设计与仿真。最后,研究了基于虚拟原型机电一体化的仿真设计方法,包括机械、电气和控制等领域的仿真设计以及在基础上的综合仿真设计。将原来以LabVIEW集成的NISoftMotionforSolidWorks模块为桥梁的SolidWorks-LabVIEW联合设计方法进一步改进,使虚拟原型能够完成复杂系统的控制设计并且显著提高实时性和可视性。实例仿真实验表明,基于虚拟原型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设计方法遇到复杂控制算法、实时性以及可视性等瓶颈问题,缩短研制周期,节约开发成本,为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提供了全新的技术。[1]刘凯.一级倒立摆系统设计与LQR最优控制仿真[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12(03)[2]韩亚军.基于线性二次最优LQR的直线倒立摆控制系统研究分析[J].电气传动自动化.2012(03)[3]陈海霞,刘霞.虚拟样机技术在数控机床设计中的应用[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1(03)[4]叶立永,卢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6)[5]易杰,俞斌.倒立摆系统的状态空间极点配置控制设计[J].电子测试.2008(08)[6]张浩,冯长建.基于Solidworks软件的虚拟样机技术及其应用[J].煤矿机械.2004(09)[7]姜士湖,闫相桢.虚拟样机技术及其在国内的应用前景[J].机械.2003(02)[8]李瑞涛,方湄,张文明.虚拟样机技术的概念及应用[J].机电一体化.2000(05)

随着科学技术向生产力逐步转化,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已经涉及到机械、电气和控制等众多领域。单领域、分散建模的设计方法已经很难满足产品综合设计的要求。通过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虚拟原型技术的深入研究并且将虚拟原型技术引入到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得到基于虚拟原型的机电一体化设计技术,以满足机电产品多领域交互设计的需求。本文基于SolidWorks和LabVIEW软件研究了虚拟原型机电一体化设计技术,以LabVIEW集成的相关模块为纽带将SolidWorks和LabVIEW紧密联系,构建基于SolidWorks-LabVIEW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综合设计环境。其次,以直线一级倒立摆为例研究了机电一体化虚拟原型的数学建模、机械建模、电气建模、控制建模以及基于LabVIEW的控制算法的设计与仿真。最后,研究了基于虚拟原型机电一体化的仿真设计方法,包括机械、电气和控制等领域的仿真设计以及在基础上的综合仿真设计。将原来以LabVIEW集成的NI SoftMotion for SolidWorks模块为桥梁的SolidWorks-LabVIEW联合设计方法进一步改进,使虚拟原型能够完成复杂系统的控制设计并且显著提高实时性和可视性。实例仿真实验表明,基于虚拟原型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设计方法遇到复杂控制算法、实时性以及可视性等瓶颈问题,缩短研制周期,节约开发成本,为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提供了全新的技术。 [1] 刘凯. 一级倒立摆系统设计与LQR最优控制仿真[J].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12(03)[2] 韩亚军. 基于线性二次最优LQR的直线倒立摆控制系统研究分析[J]. 电气传动自动化. 2012(03)[3] 陈海霞,刘霞. 虚拟样机技术在数控机床设计中的应用[J].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1(03)[4] 叶立永,卢方.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16)[5] 易杰,俞斌. 倒立摆系统的状态空间极点配置控制设计[J]. 电子测试. 2008(08)[6] 张浩,冯长建. 基于Solidworks软件的虚拟样机技术及其应用[J]. 煤矿机械. 2004(09)[7] 姜士湖,闫相桢. 虚拟样机技术及其在国内的应用前景[J]. 机械. 2003(02)[8] 李瑞涛,方湄,张文明. 虚拟样机技术的概念及应用[J]. 机电一体化. 2000(05)

浅析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电子机械-论文网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机电一体化进入深入发展时期。一方面,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了机电一体化,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一体化中崭露头脚,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分支;另一方面对机电...百度快照发展“机电一体化”的思路和对策-电子机械-论文网(二)北京“机电一体化”工作的任务北京在机电一体化方面的任务可以概括为两句话:一句话是广泛深入地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另一句话是大张旗鼓地开发机电一体化产品,促进机电产品的更新换代。总的目的是促进机电一体产业的形成、为...百度快照煤矿机电运输隐患排查-电子机械-论文网煤矿机电运输是矿井生产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了矿井的各个生产环节,战线长,涉及面广,特殊工种多,技术性强。机电...3、建立大型机电设备安装验收管理制度。为进一步规范大型机电设备安装、改造、验收管理工作,强化大型机电设备安装、改造...百度快照

毕 业 论 文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历程及其趋势 自电子技术一问世,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的结合就开始了,只是出现了半导体集成电路,尤其是出现了以微处理器为代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后,"机电一体化"技术之后有了明显进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 (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1.数控机床的问世,写下了"机电一体化"历史的第一页; 2.微电子技术为"机电一体化''带来勃勃生机; 3.可编程序控制器、"电力电子"等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提供了坚强基础; 4.激光技术、模糊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使"机电一体化"跃上新台阶. (二)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 1.光机电一体化.一般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是由传感系统、能源系统、信息处理系统、机械结构等部件组成的.因此,引进光学技术,实现光学技术的先天优点是能有效地改进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传感系统、能源(动力)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光机电一体化是机电产品发展的重要趋势. 2.自律分配系统化——柔性化.未来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控制和执行系统有足够的“冗余度”,有较强的“柔性”,能较好地应付突发事件,被设计成“自律分配系统”。在自律分配系统中,各个子系统是相互独立工作的,子系统为总系统服务,同时具有本身的“自律性”,可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作出不同反应。其特点是子系统可产生本身的信息并附加所给信息,在总的前提下,具体“行动”是可以改变的。这样,既明显地增加了系统的适应能力(柔性),又不因某一子系统的故障而影响整个系统。 3.全息系统化——智能化。今后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全息”特征越来越明显,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这主要收益于模糊技术、信息技术(尤其是软件及芯片技术)的发展。除此之外,其系统的层次结构,也变简单的“从上到下”的形势而为复杂的、有较多冗余度的双向联系。 4.“生物一软件”化—仿生物系统化。今后的机电一体化装置对信息的依赖性很大,并且往往在结构上是处于“静态”时不稳定,但在动态(工作)时却是稳定的。这有点类似于活的生物:当控制系统(大脑)停止工作时,生物便“死亡”,而当控制系统(大脑)工作时,生物就很有活力。仿生学研究领域中已发现的一些生物体优良的机构可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提供新型机体,但如何使这些新型机体具有活的“生命”还有待于深入研究。这一研究领域称为“生物——软件”或“生物——系统”,而生物的特点是硬件(肌体)——软件(大脑)一体,不可分割。看来,机电一体化产品虽然有向生物系统化发展趋,但有一段漫长的道路要走。 5.微型机电化——微型化。目前,利用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蚀刻技术,在实验室中已制造出亚微米级的机械元件。当将这一成果用于实际产品时,就没有必要区分机械部分和控制器了。届时机械和电子完全可以“融合”,机体、执行机构、传感器、CPU等可集成在一起,体积很小,并组成一种自律元件。这种微型机械学是机电一体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二、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机电一体化产品分系统(整机)和基础元、部件两大类。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有:数控机床、机器人、汽车电子化产品、智能化仪器仪表、电子排版印刷系统、CAD/CAM系统等。典型的机电一体化元、部件有:电力电子器件及装置、可编程序控制器、模糊控制器、微型电机、传感器、专用集成电路、伺服机构等。这些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市场前景分析从略。 三、我国发展“机电一体化”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机电一体化工作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用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其目的是节能、节材,提高工效,提高产品质量,把传统工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一步;二是开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机电产品,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 (一)我国“机电一体化”工作面临的形势 1. 我国用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工业的工作量大而广,有难度 2. 我国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加速产品更新换代,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呼声高,有压力。 3. 我国用机电一体化产品取代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耗能、耗水、耗材高,污染、扰民产品的责任重,有意义。在我国工业系统中,能耗、耗水大户,对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还占相当大的比重。近年来我国的工业结构、产品结构虽然几经调整,但由于多种原因,成效一直不够明显。这里面固然有上级领导部门的政出多门问题,有企业的“故土难离”“死守故业”问题,但不可否认也有优化不出理想的产业,优选不出中意的产品问题。上佳的答案早就摆在了这些企业的面前,这就是发展机电一体化,开发和生产有关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机电一体化产品功能强、性能好、质量高、成本低,且具有柔性,可根据市场需要和用户反映时产品结构和生产过程做必要的调整、改革,而无须改换设备。这是解决机电产品多品种、少批量生产的重要出路。同时,可为传统的机械工业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新的活力,把机械生产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实现文明生产。 另外,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看,由于我国研制、开发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历史不长,差距较大,许多产品的品种、数量、档次、质量都不能满足需求,每年进口量都比较大,因此亟需发展。 (二) 我国“机电一体化”工作的任务 我国在机电一体化方面的任务可以概括为两句话:一句话是广泛深入地用机电一体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另一句话是大张旗鼓地开发机电一体化产品,促进机电产品的更新换代。总的目的是促进机电一体产业的形成、为我国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作贡献。 总之,机电一体化技术既是振兴传统机电工业的新鲜血液和源动力,又是开启我国机电行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大门的钥匙。 四、我国发展“机电一体化”的对策 (一)加强统筹安排,协调发展计划 目前,我国从事“机电一体化”研究开发及生产的单位很多。各自都有一套自己的发展策略。各单位的计划由于受各自立足点、着眼点的限制,难免只考虑局部利益,各主管部门的有关计划和规划,也有统一考虑不足,统筹安排不够的问题,同时缺少综观全局的有权威性的发展计划和战略规划。因此,建议各主管部门责成有关单位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统管全局的“机电一体化”研究、开发、生产计划和规划,避免开发上重复,生产上撞车! (二)强化行业管理,发挥“协会”作用 目前,我国“机电一体化”较热,而按目前的行业划分方法和管理体制,“政出多门”是难哆的。因此,我国有必要明确一个“机电一体化”行业的统管机构,根据目前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精神,以及机电一体化行业特点,我们建议,尽快加强北京机电一体化协会的建设,赋予其行业管理职能。“协会”要进一步扩大领导机构——理事会的代表层面和复盖面,要加强办公室、秘书处的建设;要通过其精明干练的办事机构、经济实体,组织“行业”发展计划、战略规划的拟制;指导行业布点布局的调整,进行发展突破口的选择,抓好重点工程的试点和有关项目的发标、招标工作…… (三)优化发展环境、增大支持力度 优化发展环境指通过宣传群众,造成一种社会上下、企业内外都重视、支持“机电一体化”发展的氛围,如尽快为外商到我国投资发展“机电一体化”产业提供方便;尽可能为兴办开发、生产机电一体化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开绿灯;尽力为开发、生产机电一体化产品调配好资源要素等。 增大支持力度,在技术政策上,要严格限制耗电、耗水、耗材高的传统产品的发展,对未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落后产品限制强制淘汰;大力提倡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对有关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传统产业乾地改造,对有关技术开发、应用项目优先立项、优先支持,对在技术开发、应用中做出贡献的单位领导、科技人员进行表彰奖励等。 (四)突出发展重点,兼顾“两个层次” 机电一体化产业复盖面非常广,而我们的财力、人力和物力是有限的,因此我们在抓机电一体化产业发展时不能面面俱到、平铺直叙,而应分清主次,大胆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注意抓两个层次上的工作。第一个层次是“面上”的工作,即用电子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在传统的机电设备上植入或嫁接上微电子(计算机)装置,使“机械”和“电子”技术在浅层次上结合。第二个层次是“提高”工作,即在新产品设计之初,就把“机械”与“电子”统一起来进行考虑,使“机械”与“电子”密不可分,深度结合,生产出来的新产品起码正做到机电一体化。 结束语:本论文在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已完成。在学习和生活期间,也始终感受着导师的精心指导和无私的关怀,我受益匪浅。在此向各位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不积跬步何以至千里,本设计能够顺利的完成,也归功于各位任课老师的认真负责,使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同时我在网上也搜集了不少资料,才使我的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完成。在此向学院工程系的全体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 希望我的答案可以帮得上楼主!

王浩硕士毕业论文

硕士毕业论文导师评语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评语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评语于细微之处肯定被评价对象的进步,鼓励其自信。那么你所知道的评语都是什么样子的?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硕士毕业论文导师评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导师评语一】

该课题选题新颖,紧密结合临床,设计合理,属于本学科研究热点,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论文的内容与题目基本相符,结构完整,格式规范,层次清楚,条理分明,语言通顺流畅,内容丰富。文献材料收集丰富详实,基本涵盖了本学科相关的主要文献,并对本学科发展趋势有一定的归纳作用。数据资料充分,论述过程严谨,思路清晰,综合运用了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分析方法选用得当,结果可信。论文撰写严肃认真,推理符合逻辑,结论和建议具有现实意义,是一篇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硕士生论文。

该论文反映出了作者在本门学科方面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科研能力。达到了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建议安排答辩。

【导师评语二】

该生热爱祖国,工作努力、勤奋,有创新精神,勇于探索新的东西和事物;科学研究和论文工作比较踏实,责任心较强;学习努力,成绩优良;外语水平较高,有很好的阅读、协作和口语表达能力;此外该生全面发展,科研学习和文艺社团工作都体现出较高素质。

完成硕士论文课题期间,该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严谨的科研思路进行实验设计,熟练掌握了纺织工程、生物材料、生物化学等方面的实验技能,并能够熟练的应用origin等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经过文献查阅、开题报告、课题实施、资料整理、论文等系统培养,该同学已获得了独立从事上述科研工作的能力。

我认为该硕士论文已达到申请硕士学位的要求,特同意其进行硕士论文答辩,并推荐其申请硕士学位。

【导师评语三】

赵迦颐同学在读期间,刻苦认真,阅读广泛,专业基础扎实,具有理论分析能力。本论文以较少受人关注的新月派女诗人林徽因的诗歌创作研究对象,重点分析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对林诗的影响,具有理论与实践的意义。论文从生命体验、审美系统、艺术系统三个方面,深入探究这种影响的发生与表现。观点明确,论述有力。论文解读细致,文字细腻而亲切,温婉可读。不足之处在于对于林徽因在时代冲击下的心境转变与创作之间的关系尚可进一步展开。总的说来,我以为这是一篇符合要求的硕士毕业论文,同意推荐该同学申请论文答辩。

【导师评语四】

论文对批量控制中的配方与异常处理进行研究,在分析了经典聚类算法和子空间算法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改进的子空间算法,这种算法对配方数据聚类能够取到良好的效果。

异常处理是任何控制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内部模型状态机的方法,使用JGrafchart对啤酒生产过程中糖化过程进行建模。然后构建异常处理系统,该系统能够运行糖化配方,并进行异常诊断和异常处理,最后填料过程中阀门未响应,分析了三种原因。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异常处理系统能够有效的对批量生产过程中的异常行为进行诊断和处理。

【导师评语五】

目前,土地制度改革已成为一个广受社会关注的研究领域,某同学的学士学位毕业论文《土地征收补偿问题研究》选择土地征收补偿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选题适中,即具有前沿性,又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土地征收补偿是土地管理制度中的重大问题之一,如何从目前的适当补偿过渡到合理补偿是一个影响乡村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选择该题目进行研究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从论文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占有资料丰富,讨论了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及其运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在借鉴国外相关法律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可行的解决方案,xxx有一定的新意。

论文表明,该同学阅读了较多的参考文献,对该研究领域较熟悉,具备了一定的文献综述能力xxx。论文语言流畅,结构严谨、合理,观点正确,相关分析论证有一定的参考价值,xxx。论文表明,该同学对相关的专业知识掌握较好,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xxx,论文达到了学士学位应有的水平,同意论文答辩。

作者的工作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论文写作认真结构严谨,文字通顺,反映出作者具有了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同意进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1.文题有偏差,论点不够突出,论述不能紧紧围绕主题。

2.语言表达较差,格式符合规范要求;占有资料较少,其时效性较差;有部分内容与他人成果雷同

3.能正确理解党和国家有关方针与政策,在理论上没有原则性的错误,能基本掌握和运用本专业已学的有关知识。

4.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题目有较高难度,工作量大。选题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参考价值(较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5.该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强,能全面收集关于考试系统的资料,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强。文章篇幅完全符合学院规定,内容完整,层次结构安排科学,主要观点突出,逻辑关系清楚,有一定的个人见解。文题完全相符,论点突出,论述紧扣主题。语言表达流畅,格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参考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其时效性较强;没有抄袭现象。

6.本文立意新颖。全文以xxx为线索,结合各地的准规较全面的分析了------的问题和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内容论证也教科学合理。全文充分体现行政管理专业特色,格式规范。但创新点不够。

7.该同学的论文从分析英语教学的本质及特征入手,对英语教师的角色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作者通过对中国传统和现代教学模式的比较,论述了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文章论点明确,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8.选题较具时代性和现实性,全文结构安排合理,观点表达基本准确,思路基本清晰,全文内容基本上按照行政管理专业培养要求来写,查阅的相关资料也较多,但行政管理专业特色体现的还不够充分,属于自己创新的东西也还不多。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9.本文讨论了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潜在障碍,并提出了一系列改善交际效果的建议。作者能够掌握基本理论,对跨文化交际作出了思考。全文结构合理,条理清晰,语言表达流畅。但总来说,研究不够深入,分析比较抽象,实证和实例不够充分。

10.通俗易懂。在论证过程中也能较好地将专业知识原理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但论据还不够。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11.作者对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展开讨论。选题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论点正确,论据确凿,论述清晰,论文符合规范化要求。整个论文设计与写作过程中,作者的治学态度极其严谨认真。

12.选题较具时代性和现实性,全文结构安排合理,观点表达基本准确,思路基本清晰,全文内容基本上按照行政管理专业培养要求来写,查阅的相关资料也较多,但行政管理专业特色体现的还不够充分,属于自己创新的东西也还不多。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13.该文选题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能较好地综合运用行政管理知识来分析企业行政管理实践问题,论文写作态度比较认真负责,论文内容较充分,参考的相关资料比较切合论题的需要,层次结构比较合理,主要观点表达的比较明确,逻辑思路基本符合要求,语言表达基本通顺。但论证的深度还不够,创新点不足。

14.王莉同学的论文《无线电遥控系统设计》,较好地完成任务书规定的设计任务。论文设计了一种无线电遥控系统,包括发射电路的设计和接收电路的设计,实现了远程遥控功能。该生除全部阅读指导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外,还能阅读一些自选资料,并提出较合理的开题报告实施方案,按要求按时完成外文翻译,译文质量较好。对对研究的问题能正确分析,反映出作者较好地掌握了有关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论文撰写规范,符合学位论文答辩要求。同意该同学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15.赵霞同学的论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站设计》,较好地完成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站设计,完成了总体方案设计及留言板模块和新闻管理功能模块的结构设计与编程。本设计由两位同学合作完成,赵霞同学负责新闻管理功能模块的设计,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该生除全部阅读指导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外,还能阅读一些自选资料,并提出较合理的开题报告实施方案,按要求按时完成外文翻译,译文质量较好。论文撰写规范,符合学位论文答辩要求。

1.本文符合专业要求,反映社会热点问题。因此,该主题的研究有利于推进我国xxx的进一步发展。全文首先xxx的问题,然后分析xxx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又分析出相关的xxx。全文结构恰当,思路清晰,观点基本正确。

2.本文以xxxx为题,重点探讨xxxx。选题符合符合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目标与专业特色,而且选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文章结构安排合理,层次清晰,写作时参考的相关文献资料与主题联系紧密,而且参考的资料较新,在写作过程中作者能较好地运用行政管理专业基本知识原来来分析行政,在论证过程中,主要用理论论证和事实论证。但文章不足之处在与部分语句表达不清晰,论证还不够深刻充分,创新点不够。总体上符合毕业论文要求。

3.论文结构完整,各部分基本符合英语论文的写作规范。论文的选题很好,有创意。为了写好这篇论文,作者作了一定研究,特别是斯坦贝克的原著。从作者对原著的引用情况不难看出,作者对原著的内容是相当熟悉的。语言也非常犀利,论文条理清晰说理充分,观点具有独创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失为一篇好文章。

4.论文思路清晰,语句通顺。能很好的调查xxxx存在的问题。作者对于论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熟悉。思路清晰,层次清晰,逻辑结构合理。观点表达准确。研究原理采用恰当。在论证过程中能有效的将专业原理与要研究的主题结合起来。个别地方论证的观点不是很明确,总体上达到毕业论文要求。

5.该文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首先分析了高校校园足球文化的功能,进而研究了足球运动对高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影响以及足球文化与大学生体育目标,对大学生足球运动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6.该文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德城区小学足球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分析了影响其开展的因素,并提出合理化的结论与建议,这对德城区小学足球的开展和小学体育教学的促进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7.论文选题有意义,在吸收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论述观点正确,材料比较充实,叙述层次分明,有较强的逻辑性。文字通顺流畅。行文符合学术规范。今后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对音乐教育模式进行比较,这样可以把音乐教学教得更好。论文能按时交稿,经过认真修改,已经达到本科论文的要求。

8.论文文字表达准确,内容阐述较为准确,格式较规范研究生。该生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积极与指导教师联系,并认真调查研究,阅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能够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但本文题目有些偏大,内容略显空洞。

9.本论文选题有很强的应用价值,文献材料收集详实,综合运用了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所得数据合理,结论正确,有创新见解。另外论文格式正确,书写规范,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今后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对德育教育模式进行比较,这样可以把德育教育工作得更好。论文能按时交稿,经过认真修改,已经达到本科论文的要求。

10.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德城区小学足球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影响开展的因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这对德城区小学足球运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1.该文运用文献资料调查问卷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德州学院普通大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成因,提出自己的结论与建议,这提高大学生足球运动参与的积极性和德州学院足球运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2.该实习生实习期间认真负责,能独立处理教材,备课完整。课堂教学组织严密,应变能力强,能根据学生反应及教师指导调整板书内容,教态自然,优秀稳剑批改作业仔细正确,并能注意学生共同的错误,晚自修期间能下班辅导,具备了一个教师应有的素质。经验。通过担任助理班主任,使我们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和辛苦,也了解和积累了一些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和经验。通过与学生的接触,对现今中学生的思想和观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体会,对今后从事教师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13.在做硕士论文期间,其积极参与各项教学科研活动,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认真阅读教材和查阅学术资料,大大提升了其教学水平。同时他还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并参与了导师的多项课题,使自己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14.该生在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主动学习党中央的政策路线。在学习方面,根据自身研究方向认真研读了课内外有关书籍,查阅专业文献,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顺利完成硕士毕业论文。在生活中为人热情,和同学关系融洽,乐于助人。希望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继续保持并发扬优良作风,取得更大的成绩。

15.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他根据研究方向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认真研读了有关核心课程,打下扎实的科研基础;在读期间她还研修了很多其他课程,开阔了视野,对整个研究领域的结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英语学习方面,其具备了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16.该生具备良好的外语水平,能够熟练阅读相关专业外文文献,具备较好的英语写作和会话能力。

17.在做硕士论文期间,其积极参与各项教学科研活动,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认真阅读教材和查阅学术资料,大大提升了其教学水平。同时她还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并参与了导师的多项课题,使自己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参加了多次省级以上论文学术交流,口才与演讲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

18.作者积极听取指导老师意见,同时吸取同学们的建议,在此基础上制作出了该作品。作品构图结构合理,色彩搭配鲜明,中心主题突出。是一幅较好的创意作品。但是,广告语还不够精炼。

19.该平面广告作品整体感觉统一协调。作品表现出一定的制作水准。色调搭配较一致。主题表现突出。能有效的融广告元素于作品中。板式设计较好。但是,在某些色彩搭配上还值得思考。

20.该平面广告作品体现作者的原创性。广告设计的原则之一就是独创性。这副作品正是体现此原则。作品能科学有机的表现主题。色调整体搭配和谐。但广告词仍然不够精辟,吸引力度不够。

优秀硕士毕业论文的致谢范例

致谢一:

时光荏苒,我的硕士生涯已接进尾声。这几年的时光既漫长又短暂,其中充满了酸甜苦辣,更有收获和成长。几年来,感谢陪我一起度过美好时光的每位尊敬的老师和亲爱的同学,正是你们的帮助,我才能克服困难,正是你们的指导,我才能解决疑惑,直到学业的顺利完成。

本人的学位论文是在我的恩师童群义教授的殷切关怀和耐心指导下进行并完成的',衷心感谢我的恩师对我的淳淳教诲和悉心关怀。从课题的选择、项目的实施,直至论文的最终完成,童教授都始终给予我耐心的指导和支持,我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恩师的汗水和心血。恩师开阔的视野、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在此谨向童教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感谢实验室的师弟师妹们与我一道分享他们青春的快乐!在此还要对实验室所有师兄弟姐妹们在平时开展相关工作中的支持和帮助一并表示感谢。感谢我的伙伴们崔竹梅、胡新洁、彭英云、冯再平、李娟等,在实验过程和论文写作过程中提供的热心帮助!无论在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季,他们不辞劳苦地为我提供无私的帮助,没有他们的帮助就没有这篇论文的顺利完成。

感谢江南大学10级硕士班的全体同学陪我一起走过这段人生难忘的历程!

感谢合肥师范学院的领导给我提供的机会。我会更加珍惜教师的岗位,也更加清醒地意识到必须做终生学习型的人。感谢我的家人常年对我的支持和理解!他们是最爱我的人,也是我亏欠最多的人,他们默默的奉献是我求学四年来的支持和动力。

最后,我要向百忙之中参与审阅、评议本论文各位老师、向参与本人论文答辩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值得好好珍惜,这段美好岁月,因为有你们的关心和帮助,我很幸福。我会更加勤奋学习、认真研究,我会努力做得更好,我想这也是我能给你们的最好的回报吧。把最美好的祝福献给你们,愿永远健康、快乐!

致谢二:

行文至此,意味着我的硕士生涯已至谢幕时刻。回首九年多的江大生活,百感交集,苦辣酸甜集结于心头,但心中充盈最多的仍是感激。

首先感谢我的导师钟芳教授对我生活和学业上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钟老师品德高尚、待人和善、治学严谨、学识渊博,在我五年多的博士学习期间,她不仅传授了我做学问的技巧,还传授了我做人的准则,这些必将让我受益终身。在课题进行过程中,钟老师耐心听取我们的阶段汇报,及时提出修订方案,保证了课题的顺利进行。值此课题完结之时,再次向钟老师致以我最真诚的谢意。感谢李玥副教授,徐菲菲老师和关天琴老师对我平时实验和生活给予的关心和照顾。此外,感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朱松老师和食品加工与配料中心的于沛沛老师在实验过程中给予的关心和帮助。

感谢安徽中烟工业公司技术中心舒俊生主任、徐迎波主任和王程辉主任对我实验提供的帮助,感谢徐志强师兄对我实验的指导和生活的关心,感谢分析检测室的田振峰、陈开波、汪华、朱青林、谢映松、周顺、葛少林、胡永华等对我实验和生活的关心与帮助。

感谢山东瑞博斯烟草有限公司的薛长森总经理、孙伟经理、田海龙主任、李刚、李晓华和李玲在我实验过程中提供的支持和帮助。

感谢烟草课题组的孙伟峰师姐、殷春燕师姐和周志磊师兄,在安徽中烟工业公司技术中心一起学习一起实验的日子让我终身难忘。感谢实验室所有的兄弟姐妹带给我的帮助和鼓励,他们是:梁蓉、祁静、刘治涛、栾宏飞、徐胜男、魏冬、张超、易江、王海洋、许智婷、冯兆欣、吴佳、付婷婷、刘欢、张明秀、吕淑一、马菲菲、刘小楠、李超、常玉梅、夏熠珣、王浩、刘飞,虞健、程雯丽、彭田慧、王庆卫、林全全、陈雪梅、陈翰、汪娇玲、桂莎莎、姚佩毓、袁玲、雍晓磊、常冰玉、王芳、李卢娟、于哲、陈羚、王一涵、Kingsley、Zehadi等。

感谢读博期间陪伴我一起奋斗的战友们,他们是闫博文、唐鑫、翟齐啸,你们让我在读博期间充满了开心与快乐。感谢家人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感谢父母对我的支持,感谢哥哥、嫂子、妹妹对家庭责任的承担,让我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安安心心顺利毕业。

感谢所有关心帮助过我的人,祝你们一切顺利,幸福美满!

著名世界逻辑数学大师王浩王浩先生是一位杰出的华人数学家和哲学家,在逻辑界享有极高的声誉。但因为他所研究的领域并非为大众熟知,这位为中国和世界学术都做出相当大贡献的科学家却并不很知名。王浩1921年出生于山东,他的父亲是一位师范学校的教师。由于思想进步,为军阀所不容,不得不辗转各地教学,北伐胜利后才举家定居济南。王浩在泉城上完了小学和初中。据说王父对他要求严格,在他的要求下,小王浩囫囵读了不少哲学,社会学和经济读物,这可能为他后来的兴趣打下了一定基础。1936 年,王浩以全省第二的成绩考上了南京的中央大学实验高中。但日寇的进犯使得他无法继续安静的学习。1937年南京陷落,此时王浩一家流落在各地:父亲正在湖北带领流亡学校,一边躲避日军,一边继续培育学生;王浩的母亲同王浩的哥哥姐姐正在西安。王浩本人也在流离中度过了一年的学习生活。38年底,王浩终于同家人取得联系,并转入了西安的高中。这时候他已经快要结束中学,准备开始大学生涯了。王浩曾经两次考取西南联大,第一次是经济系,可能是不符合理想吧,他没有去报到。39年夏天,王浩第二次考取西南联大。录取他的是数学系,而且是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的,这次王浩去昆明报道了。在中国的教育史上,西南联大无疑是一个奇迹。一群先生在最艰苦的物质环境下,培育出了中国最优秀的学生。王浩正是这批学生中的佼佼者。在西南联大中给王浩最大影响的可能是金岳霖先生。金先生现在知名度很高,很多人都知道他在林徽因八卦轶事中的重要角色。但金先生更值得被纪念的,应该是中国逻辑学开拓者的地位。王浩正是在他的逻辑课程中开始表现出过人的天赋的。汪增祺曾经在回忆联大岁月的时候,写到过金岳霖开的形式逻辑几乎无人能懂,但坐在学生位置上的王浩却学得兴致盎然。有时金在讲课中会停下来问:“王浩,你以为如何?”然后这节课就成了师生俩人的对话。然而王浩也并非是书呆子一类,在没有课的时候,他也喜欢找朋友玩,然后吃完午饭就去打篮球,号称:“练盲肠”。可见逻辑学家做事,也未必全然从逻辑出发。1943年王浩从西南联大本科毕业。可能是因为一贯的理想,王浩选择进入清华哲学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当时清华尚未迁回北京,仍然在昆明。他在哲学系中的指导老师不仅有金岳霖,沈有鼎,王宪钧等数理逻辑专家,还有冯友兰这位研究传统意义上的哲学的大师。当时王浩发表的论文《新理学的形而上系统》应该有冯友兰的指导,因为冯正是“新理学”体系的建立者。1945 年王浩完成了硕士论文。在答辩中,沈有鼎问王浩为何要学习哲学,王回答说对人生问题感兴趣。这或许揭示了王浩思想中追求的终极目标还是在哲学方面,数学仅仅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的基础。当然数理逻辑这个领域同时涉及数学和哲学两方面,正为王浩提供了施展身手的最好空间。1946年王浩赴美留学,师从哈佛大学哲学系的蒯因(Quine)。蒯因是怀特海(Whitehead)的学生,二十世纪数理逻辑和分析哲学的中心人物之一。分析哲学的领军人物,乃是同怀特海合著《数学原理》的罗素。王浩的治学思路同此学派由数学,逻辑而到哲学的途径显然是相符的。在蒯因的指导下,王浩的主要研究方向在公理化集合论方面。1948年王浩博士毕业。其实在他之前,另有两名出名的中国人在哈佛研习逻辑而获得博士学位。一位是语言学家赵元任,另一位竟是后来的国民党国防部长俞大维。后来王浩到台北讲学的时候,还专程拜访过这位学长。哈佛毕业后,王浩到瑞士苏黎世联邦工学院继续研究数理逻辑。这应该是类似于现在博士后的研究职位,因为只有1年的时间。这时他的导师是贝尔纳斯(Bernays),巧的是在这之前不久,中国逻辑学的另一位领军人物莫绍揆先生刚刚在贝尔纳斯指导下完成博士学位归国。1951 年起,王浩的正式职位是哈佛的助理教授,但他也常来往于欧洲各个大学作短期的学术访问。由于计算机的发明,数学和逻辑在五十年代初又有了新的发展方向,王浩在此时对这个新生的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据王浩回忆,1953年起,他开始考虑用机器证明数学定理的问题。从他的论文年表看,王浩从两个方面着手考虑。第一是数学系统的形式化,另一个方面则是可计算理论方面,也就是图灵机理论部分。1954年王浩到英国牛津大学任数学哲学教授,除了逻辑语义和集合论方面的研究外,他继续思考机械定理证明问题。王浩考虑了图灵机的变形形式,并且证明了其计算能力同原始图灵机是等价的。除了学术上的跋涉外,王浩还在英国结识了当时任新中国驻英代办处的宦乡,并成了好友。据说当时杜聿明给女儿女婿的信正是通过宦乡交王浩转交杨振宁夫妇的。(另说此信由杨在西南联大的老师张文裕转交,此事存疑。)1958年夏天,王浩到纽约州的IBM实验室作短期学术访问.他在一台IBM704机器上用汇编写了三个程序,证明了罗素和怀特海《数学原理》一书中的 200多个定理。计算过程仅仅用了半个多小时。考虑到当时计算机的速度,特别是这几个程序大量的时间是花在I/O上的,这是个相当惊人的成绩。与之相比较的是,在这之前2年,Newell-Shaw-Simon也曾经做过类似的工作。但他们仅证明了52条定理,而且有些定理一条的证明时间就超过了1小时,还有很多定理因为超出计算机的存储能力而无法计算。王浩的结果发表在1960年的IBM Journal上。王浩显然对这个工作很自豪,因为他在论文题头上写了童话《勇敢的小裁缝》著名的一句话“一下打死七个”。在这项成果之后,王浩继续作了一些计算理论方面的工作。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所谓“王式花砖”,所谓王式花砖是一系列涂有颜色的方形瓷砖,王浩提出了一个算法可以判定给定花砖集合是否可以构成铺满整个平面的模式,以满足每个花砖的边同相邻花砖都不同色。这个算法最近在图形学领域又引起了一定的重视。1961年王浩回到美国,任哈佛大学教授。1966年,他指导了一个叫Stephen Cook的博士生。1982年Cook因NP完全性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获得了图灵奖。1967 年,王浩转到纽约洛克菲勒大学,领导那里的数理逻辑研究。但此时王浩的兴趣已经开始逐渐偏重哲学领域了。1972年中美建交,同年,王浩同陈省身等美籍科学家一起访问了中国,受到了周恩来的接见。回国期间,王浩见了一些师长和同学,这些见闻让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产生了研究的兴趣。但可能跟他所学的哲学思想格格不入,经过6年后他终于放弃了这方面的努力。1970年代,王浩同哲学家哥德尔保持了密切的关系。他经常从纽约到普林斯顿对哥德尔作拜访,讨论哲学问题。考虑到哥德尔晚年几乎是在病态的与世隔绝中度过的,王浩的这些讨论成了研究哥德尔思想的珍贵资料。1978年哥德尔病逝,自此之后哥德尔思想成了王浩研究的重点。他出版了两本关于哥德尔的专著,其中有一本后来有中文版出版。1983年AMS为表彰王浩早期对自动定理证明的贡献,授予其里程碑奖。自1972 年中美学术交流重新开始后,王浩为此做了很多工作。70年代王浩在中国科学院开始了数理逻辑讨论班,讨论班的讲义后来由科学出版社结集出版为《数理逻辑通俗讲话》,现在仍是许多研究生的数理逻辑课程教材。除此之外,王浩还为很多赴美访问学者提供了不少帮助。这些帮助除了学术讨论,写推荐信外,还包括象提供住宿,开车长途送人参加学术会议等小事情。据很多中国学者后来回忆,王浩完全没有知名学者的架子,对于许多小字辈,也会认真的倾听其学术见解,并能很平等的进行讨论。甚至在他罹患癌症期间,仍然热情接待了很多大陆学者。1995年5月,王浩因患淋巴癌于纽约去世,走完了他探求的一生,终年74岁。

葛浩文毕业论文范文

葛浩文年轻时不爱读书,成天贪玩,喝酒、跳舞,“什么乱七八糟的事都做过”。他在南加州长滩一所不怎么样的公立学院念书,可能是学校里最差的学生,差点毕不了业。日后让他觉得可笑的是,他这个差生基本上每门课都蒙混过关,惟独一门“亚洲历史”一点也学不下去。第一堂课,老师刚在黑板上写下几个汉字,这位未来的汉学家就想:“学什么中文?!我连英文都还没学好呢!”毕业后,身无一技,找不到事做,只好当兵。那是1961年,越南局势日趋紧张,谁都明白在这个时候参军有多愚蠢。22岁的愣小伙子进了海军学校,绝大多数同伍被都派到太平洋舰队的驱逐舰上,他却给派到台湾当了一名通讯官。台湾是个什么地方,在哪里,他毫无概念。在台湾服役,清闲得很,“什么正经鸟事儿都没干”。但他终于被调到日本,上了一艘驱逐舰。下一个目的地,无疑是越南。越南经历可以说是葛浩文的成人礼。他猛醒过来,不能就这么断送了年轻的生命,于是申请返回台湾。葛浩文讲起这个决定了他一生的选择时,借用莫言小说题目开玩笑说,留恋台湾是因为当地女人的“丰乳肥臀”留住了他。这回他“学乖了”,不再吊儿郎当。一到台北,就请了一位跟随国民党到台湾的东北人学中文,“葛浩文”就是这个老师起的名字。葛浩文发现自己颇有学习语言的天分。在台北呆到退伍,没有马上回国,而是进了“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继续用功,直到得知父亲患了癌症,才结束在台湾的“留学”生涯。回国后,他又一次面临就业困惑。有一天,遇到一个大学时的老师,问他:你会什么?他沮丧地回答:什么都不会。老师说:那你总会点什么吧。葛浩文便说:会中文算不算?这位识才的老师当即建议他读研究生,以中国研究为专业。申请了25所学校,只有一家录取——旧金山州立大学。葛浩文在那里首次接触到萧军、萧红的名字。他听导师说起,东北有个“二萧”,两人的爱情故事很曲折。他找来一本萧军的《八月的乡村》,看过觉得不错。这是他读的第一本中国小说。硕士毕业,教了一年书,他认识到自己“除了中文什么都不会”,决定攻读博士。这一回,好几个学校都要他,他挑选了印第安纳大学,指导教授是柳亚子的公子柳无忌。在印第安纳,葛浩文钻研中国古典小说、元杂剧及鲁迅和左翼作家的作品,既读英译本,也读原文。写博士论文时,柳无忌让他报选题。葛浩文先报了朱自清散文,柳摇头;报田汉的戏剧,也摇头;最终他想起“二萧”来,告诉柳无忌,其父柳亚子跟萧红相熟。柳无忌一听,来了兴趣,催葛浩文“赶快写”。萧红——这个年纪轻轻就去世的女作家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小说和戏剧作品,但是在当时很少有人关注她的作品。于是《呼兰河传》成为了葛浩文翻译的第一本中文小说。

确定选题是撰写论文的首要工作,好比冲锋陷阵的先头部队,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就是把选题看作论文写作成功的一半。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2优秀英语 毕业 论文题目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点击获取更多"论文"相关内容↓↓↓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

★ 英语教学法论文题目 ★

★ 毕业论文答辩发言稿 ★

★ 大学毕业论文评语 ★

优秀英语毕业论文题目

1、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

2、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

3、外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若干研究课题

4、跨 文化 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

5、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研究

6、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7、英语类专业实践多元人才观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8、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9、英语类专业创新发展探索

10、国际MOOCs对我国大学英语课程的冲击与重构

11、我国 商务英语 研究十年现状分析

12、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13、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

14、试论我国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回顾与展望

15、大数据时代的慕课与外语教学研究

16、关于学术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17、内容要创造语言要模仿

18、多元语境下英语研究的语用关注

19、一个具有颠覆性的外语教学理念和 方法

20、翻转课堂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1、外语教学多模态选择框架探索

22、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推进外语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

23、我国高等 教育 内涵式发展背景下英语专业的建设思路

24、英语介词学习与概念迁移

25、大学英语有效课堂环境构建及评价的理论框架

26、高校大学外语教学定位思考

27、基于三维构念的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量表编制与检验

28、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和培养模式调查与启示

29、活动理论框架下的大学 英语学习 动机自我系统模型构建

30、大学 英语写作 反馈方式的对比研究

31、直面挑战“翻转”自我——新教育范式下大学外语教师的机遇与挑战

32、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多维度研究

33、论英语的时间性特质与汉语的空间性特质

34、关于我国外语教育规划与布局的思考

35、高职院校英语教学EOP转向及其影响因素探究

36、基于电子学档的项目式翻转课堂 教学方法 研究

37、关于《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订的几点思考

38、翻转课堂的学习者满意度影响因子分析

39、莫言英译者葛浩文翻译中的“忠实”与“伪忠实”

40、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点解读

41、中外作者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多维度语步对比研究

42、教育生态视域下的外语教学设计

43、MOOC之于外语教育场域的思考

44、构建师生协同发展的大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理论模式

45、MOOC 热点 研究问题探析

46、台湾成功大学从EGP向ESP转型的启示

47、大学英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课程论视角

48、读后续写——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49、美国21世纪初外语教育政策述评

50、基于微信的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说学习诉求的调查研究

51、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 议论文 句法复杂性研究

52、再论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缺席”还是“在场”

53、论外语教师PCK发展路径

54、外宣翻译的名与实——张健教授访谈录

55、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专门用途英语需求分析

56、英语教师的语言基本功:一个亟待引起重视的问题

57、美国国家外语能力建设模式分析

58、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模式构建

59、成就目标定向对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及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60、大学英语课堂危机引发的思考及对策研究

英语教育硕士毕业论文题目

1、基础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混班就读外籍学生的教育图景

2、从“能力本位”到“表现标准本位”

3、大学英语教师个人通识教育信念研究

4、基础教育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及其发展研究

5、中国聋校英语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

6、多元互动英语教师校本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

7、蒙汉双语教育背景下蒙古族学生英语学习研究

8、大学外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9、继续教育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能力培养行动研究

10、面向文化理解的英语专业教育

11、引导智慧生成的大学英语教育研究

12、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政策的战略演变

13、教育隐喻的文化认知研究

14、教育实习对英语教育硕士教师信念的影响研究

15、英语教育硕士实习生教师自我效能感研究

16、乌鲁木齐市中学少数民族双语班英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17、中学生英语 学习态度 与情感教育研究

18、高中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现状调查与改进策略

19、英语教育硕士项目的实效及改进策略研究

20、国外MOOC视频在 专业英语 视听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1、英语浸入式环境下学前 儿童 家庭英语教育的实践研究

22、《K-12STEM教育通用评估体系》翻译 报告

23、教育实习对新手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

24、初中英语教师对英语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双重属性的理解

25、基于岗位导向的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26、教育游戏软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7、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28、初中英语课堂上落实情感教育目标状况的调查研究

29、赏识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0、小学英语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应用

31、探析能力本位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32、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研究

33、英语国际化形势下中国英语教育发展史研究

34、在英语师范教育课程中培养学科教学知识

35、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功能定位 反思

36、小学英语教育专业英语语音教学个案研究

37、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8、通识教育视野下我国大学外语课程改革研究

39、大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有效性研究

40、教育游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41、新教传教士与晚清英语教育

42、以合作学习为途径在英语教学中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行动研究

43、英美职前教师教育实习之比较研究

44、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45、论汉英翻译中的“中式英语”及翻译对策

46、情感教育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47、贵州农村地区中学英语教育观察

48、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化探索

49、从批评话语分析视角分析中美媒体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报道

50、养成教育中学习习惯的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英语教育毕业论文题目

1、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关系分析

2、谈如何有效做好中小学英语教育衔接

3、浅谈高职公共英语现状及基于通识教育理念的对策

4、中小学英文教育方法浅析

5、传统茶文化在我国英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6、茶文化交流对英语教育的影响

7、基于自主学习的外语信息资源优化整合方案探析

8、试论高校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

9、基于经济发展为导向的高校英语教育人才培养探究

10、基础教育改革中城乡课程公平问题及对策--基于中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视角

11、高校英语教师培训的内容设计与特色研究

12、网络课程视角下的高校英语教育考核机制新探

13、略论大学英语教育的通识化

14、“一带一路”背景下英语教育面临的新问题与解决途径

15、新建本科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制约因素

16、英语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评《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探索》

17、小学英语课堂中的生命化教育

18、解析高职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构成,特征及教育建议

19、语块 记忆方法 对 英语听力 能力发展的有效性分析

20、浅谈大学英语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1、从英语的经济价值看我国高校英语跨文化教育

22、中西方远程网络教育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研究

23、慕课视阈下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4、“互联网+”下高校英语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思路探析

25、语言经济学视角下民族地区英语教育发展研究

26、大学英语教育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研究

27、在生活中收获知识--浅谈小学英语教育生活化

28、学前教育专业英语学习现状及解决策略

29、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

30、幼小英语教育衔接的现状及问题

31、语料库语言学视阈下的大学英语教材词汇研究

32、基础英语教育的学科育人价值探究

33、试论大学英语教育要着眼于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34、论高校英语教育实用功能的强化--以资源优化理论为视角

35、新形势下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之困境及改革发展之路

36、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育

37、“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外语教育策略

38、高校英语教育中文化意识培养策略与实践

39、大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路径分析--以河北经贸大学为例

40、大学英语教育在传媒信息时代发展的新策略

41、谈以爱国主义文化认同教育为宗旨的英语教育文化导入

42、大学英语教育改革之我见

43、大数据对英语教育的影响分析--论在英语教学中大数据的运用

44、传媒信息时代下的大学英语教育创新探究

45、生成观视域下的英语教育分析

46、从文化变迁看高校英语教育的“中国文化失语”

47、日本小学英语教育研究及启示

48、对我国幼儿英语教育可行性及开展策略的思考

49、大学英语教育中母语文化缺失问题与回归方式探索

50、我国英语教育中的母语安全研究

51、基于微课堂的英语教育改革方法探析

52、分类卓越--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育的发展策略

53、DBAE理论视域下的高职英语教育研究

54、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一个中国式家庭英语教育的投入与产出--以安徽省为例

55、语言经济学视域下的我国英语教育产业化

56、21世纪日本小学英语教育研究

57、五年一贯制高职英语教育现状及教学方法探讨

58、核心素养课改下的基础英语教育回顾与展望

59、内蒙古自治区牧区小学英语教育改进策略探究

60、论大学英语教育中本土文化的缺乏及其对策

优秀英语毕业论文题目参考相关 文章 :

★ 优秀英语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 英语专业优秀论文题目

★ 英语教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整理

★ 本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英语语言学毕业论文题目参考选题大全

★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文化

★ 本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选题

★ 英语专业不同方向的毕业论文题目

★ 英语专业文化类方面毕业论文题目选题

★ 最新英语教学法论文题目免费参考

  • 索引序列
  • 孙卫浩毕业论文
  • 淮阴工学院孙浩毕业论文
  • 张浩毕业论文
  • 王浩硕士毕业论文
  • 葛浩文毕业论文范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