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中学不仅硬件设施卓越,同时也很重视软件设备。学校每年除了举办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等系列活动另外也开展了五项团体赛、足球比赛、篮球比赛、十佳歌手比赛、以及每年年底举办的东昌Ever派对等等。DBL街舞社、彩藤心理社、论坛水务局、SF社、羽毛球社、cosplay社、月海美学社、理学社、魔术社、音乐剧社、彗星乐队等众多社团也是人才济济,无一不体现着学生的特长与特色。各个社团也会在Ever派对上展示。学校努力培养学生成为一个不是只会“死读书”而是有自己特色与特长的综合性人才。获奖日期 学科竞赛项目 获奖名次指导教师2月化学 2002年浦东新区高中化学竞赛暨上海市“东华杯”高中化学竞赛预赛区重点中学组三等奖:黄亭玉2月 生物2003年浦东新区中学生物竞赛 区重点中学组三等奖:骆骁俊、杨鸣辰、陆越、周明远周玲华3月生物 2003年全国生物学竞赛上海市赛区三等奖:沈琳、骆骁俊 周玲华3月 生物2005年全国生物学竞赛上海市赛区 一等奖4月语文 《中文自修》杯上海市第十六届中学生作文竞赛二等奖:张憨怡、朱珉、王寅 胡婷婷、纪淑贤、冯齐三等奖:蒉敏扬、秦尧寅 王玉麟、杨俊4月 劳技上海市第八届头脑奥林匹克擂台赛《刺不破的气球》 银擂奖:朱强、曾淑丽李广武铜擂奖:唐咏毅、张翔4月 劳技2003年浦东新区中学电子技术竞赛 三等奖:严晨绩赵崇恒9月语文 2003年浦东新区学生普通话大赛(高中组)二等奖:王寅 冯齐优胜奖:戎茸11月物理 第二十届全国中学物理竞赛(上海赛区)三等奖:池黎明 季福强区重点高中组团体二等奖11月化学 浦东新区“白猫杯”应用化学与技能竞赛一等奖:陈钰、卢旎婕、翟晓斐、金晨 吴国辉二等奖:蒋壁佼、叶枫、薛宁 陈颖施军、谢博文、谢燕 贺瑛金磊、曹凤、吴思绮三等奖:张成栋、田瑞丰、俞燕萍李姝姝、马瑞兰、钱夏芸、张闪11月 英语2003年浦东新区高三英语竞赛 三等奖:徐海卿吴国祥11月劳技 2003年浦东新区中小学生第二届科技擂台赛机器人优秀展示奖 沈燕11月 劳技第二届浦东新区中小学科技擂台赛OM擂台赛(小车拔河) 高中组三等奖:戴佳枫、康咏毅李广武12月生物 2003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三等奖:陈哲 朱静高中组:团体一等奖 李广武12月 劳技2003年浦东新区第三届纸质承重三角架创新擂台赛 个人一等奖:章婷二等奖:刘天宇、冯凯12月劳技 浦东新区第四届“洋泾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吴俊、陈钟韬、张帆 沈燕12月 音乐2003年浦东新区中小学生金孔雀舞蹈节教学比武 特等奖林晓梅3月生物 2005年全国生物学竞赛上海市赛区一等奖 吴星白剑平--以上为二零零三年获奖情况 教科研成果获奖情况 序号 获奖人 学科 成果类别 成果名称 获奖情况 颁奖单位 获奖时间 1 徐洪桥 语文 论文 樟树下的深情 2006学年度浦东新区教师征文评选一等奖 浦东新区教研室 2 金人俊 语文 论文 拨动心灵的琴弦 2007学年度浦东新区教师征文评选三等奖 浦东新区教研室 3 翁海红 语文 论文 在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 上海市第四届古诗文论文评比一等奖 上海市教研室 4 杨俊 语文 论文 在编选中学诗词鉴赏 上海市第四届古诗文论文评比三等奖 上海市教研室 5 孙丽杰 语文 论文 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调查分析 第十四届圣陶杯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一等奖 第十四届圣陶杯中青年教师论文大赛组委会 6 孙丽杰 语文 论文 转寄文学阅读教学的操作与要义 华东师大普教研究中心第十三届普教科研大会二等奖 华东师大普教研究中心 7 唐素良 语文 论文 源自心灵的教学 第四届云南省教育工作者优秀论文评比二等奖 云南省教育报刊社 8 刘贤杰 语文 论文 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 全国第三届教育科研成果评审全国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中央教科所 9 时海成 语文 论文 上海语文高考平均分何以总在92分徘徊 全国第三届教育科研成果评审全国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中央教科所 10 纪淑贤 语文 论文 入画融情悟理 构建中学特色教师教育体系课题阶段成果一等奖 中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奖励基金会 11 谢一功 数学 论文 教师教学风格对数学的影响 浦东新区中学数学论文评比二等奖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部 12 谢一功 数学 论文 教学案例《线性规划的解》的实践与思考 浦东新区中学数学论文评比三等奖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部 13 左佳平 数学 论文 如果再上这节课-反思数学阅读材料的教学 浦东新区中学数学论文评比一等奖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部 14 左佳平 数学 论文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浦东新区中学数学论文评比优胜奖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部 15 杨雪、朱新、赵向杰、顾冬磊 数学 论文 任意角的三角比 浦东新区中学数学论文评比优胜奖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部 16 郑燕红 数学 论文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单调性 浦东新区中学数学论文评比优胜奖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部 17 王玉萍 数学 论文 两个教学片段的比较与反思 浦东新区中学数学论文评比一等奖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部 18 江晨 数学 论文 一节高三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改进实录 浦东新区中学数学论文评比三等奖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部 19 琚亚波 数学 论文 如何让学会学会问问题 华东师大普教研究中心第十三届普教科研大会优秀奖 华东师大普教研究中心 20 范宜瑶 物理 论文 实验教学中开设研究性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全国中学物理新课程教研论文评选一等奖 物理教学参考杂志 21 林夕勋 化学 论文 加强反思水平教学的研究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 第二届杏坛杯全国师德论文大赛一等奖 中国教师报 22 唐增富 化学 论文 浦东新区中学化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调查 华东师大普教研究中心第十三届普教科研大会一等奖 华东师大普教研究中心 23 唐增富 化学 论文 利用数字化平台构建互动化学平台 实施新教材推进素质教育全国征文活动一等奖 化学教学参考杂志社 24 唐增富 化学 论文 以校本研修促进新课程实施着力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第12期浦东教育论坛交流论文评比一等奖 浦东教育论坛项目组 25 唐增富吴民生 化学 论文 制取溴苯实验装置的改进 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学化学专业委员会论文评比二等奖 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学化学专业委员会 26 陈雷华 体育 论文 对中学体育与健身改革浅识 浦东新区第七届中学体育论文评比二等奖 浦东新区教发院课程教学教研部中小学体育协会 27 阮琳玮 体育 论文 对高中设置体育备课组的思考与研究 浦东新区第七届中学体育论文评比二等奖 浦东新区教发院课程教学教研部中小学体育协会 28 滕云华 体育 论文 二期课改体育与健身的实践与思考 浦东新区第七届中学体育论文评比三等奖 浦东新区教发院课程教学教研部中小学体育协会 29 赵国弟等 学校 课题 上海市二期课改基础型课堂标准校本化研究 浦东新区第五届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三等奖 浦东社发局 30 张延青等 学校 课题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浦东新区第五届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二等奖 浦东社发局
成都市磨子桥小学2008年——2009年教师获奖统计 获奖时间 获奖人 获奖内容 颁奖单位 杨雯 尚德电力杯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总决赛——中国青少年绿色创意竞赛创新型优秀教师奖 中国教育学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中国版权协会 李静姝 2008年武侯区中小学体育教师技能大赛微格教学评定一等奖 武侯区继教中心 李静姝 2008年武侯区中小学体育教师技能大赛综合评定一等奖 武侯区继教中心 秦莉敏 武侯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教师 武侯区教育局 王平 武侯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教师 武侯区教育局 代小娅 武侯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教师 武侯区教育局 刘成一 武侯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教师 武侯区教育局 宋雨珂 武侯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教师 武侯区教育局 王春菊 武侯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教师 武侯区教育局 李春蓉 武侯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教师 武侯区教育局 杨硕仁 武侯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教师 武侯区教育局 杨静 武侯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教师 武侯区教育局 叶歆 武侯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教师 武侯区教育局 祝肖何 武侯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教师 武侯区教育局 周雪蓉 武侯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教师 武侯区教育局 程燕 武侯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教师 武侯区教育局 龚海 武侯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教师 武侯区教育局 马莉 武侯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教师 武侯区教育局 帅先蓉 武侯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教师 武侯区教育局 段巍 武侯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教师 武侯区教育局 杨硕仁 武侯区小学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 武侯区教育学会武侯区继教中心 王春菊 2008年武侯区中小学生田径班级接力赛优秀教练员 武侯区文化体育旅游局武侯区教育局 帅先蓉 2008年武侯区中小学生田径班级接力赛优秀教练员 武侯区文化体育旅游局武侯区教育局 刘成一 2008年武侯区中小学生田径班级接力赛优秀教练员 武侯区文化体育旅游局武侯区教育局 马卉 第十三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优秀辅导员 全国“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组委会 马卉 案例《需要》发表在《现代教育导报》2008年第678期并在去昂教师教育教学科研成功评选中获一等奖 马卉 论文《加强对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获2008年成都市小学数学优秀论文评比三等奖 成都市教科所成都市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委会 马卉 文章《倾听花语》发表在《绵阳日报》教育周刊 叶歆 论文《让学生跨过说话的鸿沟》获成都市小语专委会第十四次学术年会论文评比二等奖 成都市教科所成都市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委会 罗娟娟 2007——2008“童趣杯”全国优秀红领巾小社团活动辅导奖 全国少工委办公室 杨雯 《蚯蚓的选择》荣获武侯区小学科学有效课堂教学大赛二等奖 武侯区继教中心 杨雯 《蚯蚓的选择》荣获武侯区小学科学有效课堂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 武侯区继教中心 李海棠 荣获2007年度教育统计先进个人 武侯区教育局 杨硕仁 教育报第三届全国中小学小作家作文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中国教师报中国教育报刊社新闻研究中心全国中小学小作家作文大赛组委会 杨硕仁 《如何增强学生的阅读情趣》荣获2008年小学语文你教学教改实验一等奖 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专业委员会语文创新教育研究中心 杨雯 指导学生荣获“第二十三届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竞赛项目”一等奖 省科协、省团委、省妇联、省环保局 杨柳 执教的课获得好评 武侯区继教中心 屈强 2008年第五届“武侯杯”学生电脑制作活动指导教师三等奖 武侯区教育局 黄亚 磨子桥小学先进班集体 磨子桥小学 刘婷婷 磨子桥小学先进班集体 磨子桥小学 黄汤娅 磨子桥小学先进班集体 磨子桥小学 杨硕仁 磨子桥小学先进班集体 磨子桥小学 沈清静 磨子桥小学先进班集体 磨子桥小学 杨小玉 2008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个人 跳伞塔街道办事处 杨雯 成都市青少年电子作品制作比赛(机械模型)优秀辅导奖 成都市科协成都市教育局 赵进 成都市青少年电子作品制作比赛(机械模型)优秀辅导奖 成都市科协成都市教育局 曾朝会 成都市小学德育优秀论文、案例、活动方案三等奖 成都市教科所成都市小学数学德育专委会 杨小玉 成都市小学德育优秀论文、案例、活动方案三等奖 成都市教科所成都市小学数学德育专委会 刘艺丹 在2008——2009学年度上期武侯区研究课获得好评 武侯区继教中心 彭玉龙 武侯区第九届中小学生艺术节指导教师奖 武侯区教育局 代小娅 武侯区第九届中小学生艺术节指导教师奖 武侯区教育局 龙蕾 武侯区第九届中小学生艺术节指导教师奖 武侯区教育局 李雯佳 武侯区第九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艺术教育论文二等奖 武侯区教育局 郑煜 武侯区第九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表演类指导教师奖 武侯区教育局 郑煜 武侯区第九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艺术教育论文三等奖 武侯区教育局 龙蕾 武侯区第九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艺术教育论文三等奖 武侯区教育局 叶歆 武侯区2008年度教学改革与创新论文评比二等奖 武侯区继教中心武侯区教育学会 曾朝会 武侯区2008年度教学改革与创新论文评比二等奖 武侯区继教中心武侯区教育学会 周雪蓉 成都市2008年度教育改革与研究论文一等奖 成都市教科所成都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成都市教育学会教育改革与实验专业委员会 刘洁 第31届“成功少年”杯全国作文大赛优秀辅导员 青岛市成功少年文艺中心北京成功少年计算机科学研究院大赛组委会 周雪蓉 武侯区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一等奖 武侯区教育局 叶歆 武侯区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三等奖 武侯区教育局 杨柳 2008年区优秀团员 共青团武侯区教育局 黄汤娅 武侯区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二等奖 武侯区教育局 刘聪 武侯区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二等奖 武侯区教育局 刘洁 武侯区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三等奖 武侯区教育局 2009.5 代小娅 成都市武侯区第十三届少儿书画大赛园丁奖 区少工委、区团委、区关工委、区青教办 2009.5 彭玉龙 成都市武侯区第十三届少儿书画大赛园丁奖 区少工委、区团委、区关工委、区青教办 2009.5 龙蕾 成都市武侯区第十三届少儿书画大赛园丁奖 区少工委、区团委、区关工委、区青教办 叶歆 《今日少年》报征文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市少工委 2009.4 叶歆 武侯区2008学年度教学改革与创新论文评比二等奖 武侯区教育学会武侯区继教中心 秦莉敏 论文荣获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读写训练研究全国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展示评比中荣获三等奖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 秦莉敏 《今日少年》报征文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市少工委 吕玉华 参加武侯名师献课活动 武侯名师工作站武侯区继教中心 彭玉龙 指导的学生在“首届全国大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武侯区选拔赛”中获小学组硬笔一等奖 磨子桥小学 刘聪 荣获武候区2007——2008学年度先进班集体 武候区教育局 康雪丹 论文荣获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读写训练研究全国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展示评比中荣获三等奖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 刘聪 《今日少年》报征文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市少工委 郭斌熙 论文荣获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读写训练研究全国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展示评比中荣获三等奖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 刘聪 论文荣获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读写训练研究全国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展示评比中荣获三等奖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 刘聪 承担的队会课在武侯区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获二等奖 磨子桥小学 刘聪 2007——2008“童趣杯”全国优秀红领巾小社团活动辅导奖 全国少工委办公室 颜慧 论文荣获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读写训练研究全国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展示评比中荣获二等奖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 杨硕仁 论文荣获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读写训练研究全国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展示评比中荣获二等奖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 黄亚 论文荣获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读写训练研究全国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展示评比中荣获三等奖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 李丹 武侯区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比赛二等奖 武侯区教育学会武侯区继教中心 王晓冬 武侯区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比赛二等奖 武侯区教育学会武侯区继教中心 谢维芳 武侯区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比赛一等奖 武侯区教育学会武侯区继教中心 刘敏 武侯区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比赛二等奖 武侯区教育学会武侯区继教中心 李春蓉 武侯区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比赛二等奖 武侯区教育学会武侯区继教中心 代小娅 2008年四川省“群星杯”中小学生美术、书法、摄影比赛优秀辅导教师奖 四川省教育厅 彭玉龙 2008年四川省“群星杯”中小学生美术、书法、摄影比赛优秀辅导教师奖 四川省教育厅 龙蕾 2008年四川省“群星杯”中小学生美术、书法、摄影比赛优秀辅导教师奖 四川省教育厅 陈超慧 指导学生荣获2009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卿华 指导学生荣获2009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刘艺丹 指导学生荣获2009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吕玉华 指导学生荣获2009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袁子钦 指导学生荣获2009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唐静 指导学生荣获2009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沈凌云 武侯区优秀报账员 武候区教育局 罗家莉 第十四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优秀辅导员 全国“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组委会 罗家莉 指导学生荣获奥赛二等奖 四川省数学会 杨雯 2009年成都市第二十五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制作)优秀辅导奖 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科协 杨雯 2009年成都市第十二届青少年科普知识竞赛优秀辅导奖 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科协 杨雯 第三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选拔赛暨武侯区第二届青少年创意大赛优秀辅导教师 区教育局区科协区知识产权局 赵进 第三届中国青少年创意大赛选拔赛暨武侯区第二届青少年创意大赛优秀辅导教师 区教育局区科协区知识产权局 王春菊 2008年武侯区中小学生运动会优秀指导教师 区教育局区文化体育旅游局 段巍 论文荣获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读写训练研究全国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展示评比中荣获二等奖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 代小娅 教学实录《会变的线条》出版在《缤纷课堂》 四川人民出版社 代小娅 论文《优秀美术教师,学生一定知道》出版在《心灵漫步》 四川人民出版社 王春菊 论文《为孩子创造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出版在《心灵漫步》 四川人民出版社 代小娅 论文《身边的故事》出版在《心灵漫步》 四川人民出版社 刘成一 论文《他想的是“睡觉”,我设计的却是“飞”》出版在《心灵漫步》 四川人民出版社 马莉 论文《教育随笔三则》出版在《心灵漫步》 四川人民出版社 彭英 磨子桥小学2008——2009学年度下期“文明班集体” 磨子桥小学 刘英 《今日少年》报征文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市少工委 祝肖何 《今日少年》报征文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市少工委 祝肖何 磨子桥小学2008——2009学年度下期“文明班集体” 磨子桥小学 祝肖何 武侯区第九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国学经典诵读指导教师奖 武侯区教育局 黄汤娅 承担的队会课在武侯区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获二等奖 磨子桥小学 马卉 (六一班)武侯区2008——2009学年度先进班集体 武侯区教育局 黄汤娅 (四二班)武侯区2008——2009学年度先进班集体 武侯区教育局 杨硕仁 (五三班)武侯区2008——2009学年度先进班集体 武侯区教育局 马卉 第十四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优秀辅导员 全国“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组委会 马卉 指导学生荣获奥赛二等奖 四川省数学会 邱林 论文《浅谈乘法分配率》刊登在《少年智力开发报。小学数学》教师版第26期第四版 《少年智力开发报。小学数学》专刊 王平 论文《用阳光的思维,体悟教育之美》出版在《心灵漫步》 四川人民出版社 杨静 论文《孩子,我愿意帮助你》出版在《心灵漫步》 四川人民出版社 颜慧 论文《探寻小学语文教学的快乐yi9nsu及表达途径》成都市2008年度教育改革与研究论文二等奖 成都市教科所成都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成都市教育学会教育改革与实验专业委员会 2009.4 曾朝会 武侯区2008学年度教学改革与创新论文评比二等奖 武侯区教育学会武侯区继教中心 2009.5 曾朝会 论文获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刊》举办的“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征文大赛一等奖 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刊》 曾朝会 第十四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优秀辅导员 全国“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组委会 杨繁 论文荣获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读写训练研究全国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展示评比中荣获三等奖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 杨繁 磨子桥小学2008——2009学年度下期“文明班集体” 磨子桥小学 马卉 论文获成都市2008年度教育改革与研究论文三等奖 成都市教科所成都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成都市教育学会教育改革与实验专业委员会 杨柳 《今日少年》报征文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市少工委 杨柳 磨子桥小学2008——2009学年度下期“文明班集体” 磨子桥小学 谢张萍 《今日少年》报征文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市少工委 刘成一 教学实录《角斗士》出版在《缤纷课堂》 四川人民出版社
为了评职称,交点钱也没关系啊,现在发表期刊上,二千字都要七八百元人民币,哪个杂志社不收钱啊,只要能评上职称,我是无所谓,我们学校是可以用。我发表在《中国校外教育》一篇还要1100元。看各位同行的需求吧,获奖论文总是有一定价值的,我觉得我写的论文是有一定专家水平的。现他们学术单位都是有一定官方背景的。
应该是假的,你可以到民政部网站查询这个“中国教育改革研究会”是否有注册备案,如果有则是正规“民间”组织,若没有则定是。但是即便有,这个组织的获奖及荣誉称号也不值钱——具体要看你们单位如何认定,但一般是不认可的。政府奖才有效。
完成文字文章以后,将文章封好邮寄到《今日教育》杂志社即可。
证书名字写错了,怎么修改
《今日教育》杂志由重庆出版社主办、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的省级教育类杂志社,面向全国公开发行,是重庆市教育系统内惟一基础教育指导刊物。: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9867国内统一刊号:CN 50—1131/G4邮发代号:78—150 投稿邮:
第一,登陆华育教育网,进入举办网络作文竞赛的官方网站。第二,点击师生园地,有一个下拉菜单是网上竞赛。第三,选择华育杯小学生网络作文竞赛,进入到竞赛页面中去。第四,根据官方要求,真实有效地填写所要求填写的每一个资料。第五,点击后面的上传作品,然后把已经准备好的WORD格式的作文上传上去。如果无法上传,则可复制作文内容,直接到作品内容填充项里去。第六,查看是否上传成功,返回并查看竞赛,然后选择你所竞赛的区域,就能找到上传的竞赛作文了。
我上学了,认识了新同学和老师,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1、作文主题:本次征文活动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以及落实《中小学学生守则》为主题,记写学生身边发生的真实事件,抒发真实情,从不同角度反映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和谐之美。
作文不限题材,自由写作,也可写阅读经典国学等优秀书籍的体会。
2、文章体裁:参与征文作品不限体裁,一般记叙文、散文、诗歌、小小说、日记、书信、童话、科幻、读后感等均可参赛。文章要求感情真实,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提倡写短文,建议初中生作文字数最多不超过1500字,小学生作文500—1000字。
3、作品格式:为提高学生应用电脑和网络的技能,倡导健康网络和绿色写作,本次活动将做到全程无纸化,征文一律采用网上投稿,纸质稿件谢绝参加。
因此,作品必须录制成Word文件(A4页面小四号宋体字、倍行距),并在文章标题下(正文前)注明邮编、详细地址、学校、班级、作者姓名;文章末尾注明指导教师姓名、作者联系电话、QQ号或电子信箱。各项内容标注不全的稿件不予参评。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参与征文作品每人限投一篇,多投无效。
2、严禁抄袭,抄袭作品将被取消参与资格,并将影响教师指导奖和学校集体奖评选。
3、本次征文活动由学生自己独立投稿,并且一稿一投(一次发送一个文档一篇稿件)。独立投稿确有困难的,可由老师或家长予以必要指导,班级或学校统一发送的邮件将被取消评审资格。
参考资料来源: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辽宁省第五届
国庆节我和妈妈去二一九公园,我开心极了,我和妈妈坐上二路汽车一直到了公园今天人很多,门口有很多卖玩具的,还有很多卖气球的、还有卖吃的、这边的还有免费发国旗的,今天是国庆节?小朋友一人给一个,妈妈说今天国庆节,我太高兴了。走近公园我先是和国旗拍一张照片做个纪念。我们来到桥上,妈妈从包里拿出了面包,让我喂小鱼,这里鱼真的是好大,跳来跳去好像在跳龙门。我身边有一个小弟弟手里拿着馒头一大块,一大块往水里扔。把鱼都吓跑了。小弟弟,哈哈大笑,淘气的家伙。突然我看见旁边有一只可爱的小乌龟,我和妈妈跑下来,妈妈拿出手机给拍视频。还发了朋友圈?今天简直是太开心了,我和妈妈又来到了健身器材玩一会儿,天气虽然很热,但是我玩得很开心。国庆快乐!民生小学 五年一班 邸启阳
等于 1850秒
传说是9月底。
蓝天杯是省级论文。
刊登于国家级核心学术期刊,查看期刊原件即可,不需要盖什么章或者证书之类。论文不论获什么奖都没有多大意义,只有国家政府机构颁发的科技成果奖才有意义,比如科技部的科技进步奖。
蓝天杯获奖名单在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官网查询。江苏省第十五届“蓝天杯”优秀教学设计评选活动将实行全学段全覆盖,即包含中小学、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的所有学科。
申报要求:
1、所有参评教学设计均需通过网络申报。请参评老师登录江苏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会网站,进入“蓝天杯活动”专栏上传参评教学设计。参评教师最迟于2021年3月13日前上传到省“蓝天杯”评审系统。
2、教学设计采用分年级分学科同课题设计的要求进行(具体内容和要求参见附件2)。
3、每篇参评教学设计须交评审费50元,主要用于评选、授奖等。缴费方式:教师个人网上缴费,在上传参评教学设计后,直接扫码缴费,系统将确认上传成功。
4、各校将所有参评设计的学科目录按学科顺序汇总在一个Excel目录总表(汇总表详见附件3,文件名:某校设计汇总表)。请各学校于2021年3月14日前将汇总表发送到到邮箱,以确保评审如期举行。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及其相关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加快、推动了社会信息化的进程,同时也使得信息社会对人才需求不断提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大一计算机基础课程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当前环境下,各行各业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这也就需要更多的计算机专业的人才。所以在当今时期,为了迎合时下的环境和社会发展现状,如何做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工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将主要针对此问题进行简要探究,希望所得结果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和重视,并未相关领域提供可行的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计算机;基础教育
一、引言
当今时代,我国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又一次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对于计算机基础教育,需要注重素质培养,能力培养和全面应用的原则,全方面培养出具有实践经验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促进我国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所以针对当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有效合理的改革和创新是一项势在必行的任务。
二、新时期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从全世界角度来看,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主要划分为两个时期。首先一个时期是在计算机发明的初期,这一阶段重视对计算机的程序设置,而且那时候计算机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所以也只有一些重点的院校才会开设。所涉及到的语言也只是LOGO语言、Basic语言和FORTRAN语言[1]。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人类对计算机的教学开始进行了一个新的时期。这时候的计算机已经成为一个基本技能,而高校内所涉及到的计算机课程也多了起来。对计算机基础教育进行培训教学需要从实践方面出发对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总结,目前从宏观的角度来对计算机进行基础教育尚且很难达到既定效果。在创新理念下,计算机基础教育体系也没有被充分的发展和发挥出来,所以在教学观念上仍然维持着传统的教学思维,那么怎样通过计算机的基础课程来对学生更好的培养呢,这就需要对计算机的基础教学状态进行转变,从这里也能够看出在当今时期进行计算机的基础改革和创新是十分必要的。
三、新时期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策略
(一)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
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和先天结构与后天教学模式的不同,导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知识结构存在必要差异。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逻辑性和层次性非常强,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各个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这只有将二进制和十进制的转换桂策充分掌握才能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八进制和十六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规则。这样才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时候,可以在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为传授知识的时候跨度太大、难度太高而导致的学习效果受到影响。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授课方式
对于计算机基础这一门课程而言,其课程复杂且繁琐,只有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才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这一门课程充满兴趣。所以教师在教课过程中应该扮演起引路人的角色,使学生充分的学习相关知识,开拓视野[2]。传统的讲课方式基本上是教师在上面拼命地讲,而学生却并不一定好好听,这主要是因为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很多学生大都是被动的在接受相关知识的学习,所以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也不能够创造性的对各种知识进行创新。计算机基础教学有很高的实践性,理论知识只有经过实践的检校和巩固才能够更好的熟记于心,从而利用到相关的行业当中。多以在讲课的时候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安排一些实际任务,像是完成某种财务报表或者指定简单的软件等等,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
计算机教学本身就需要利用计算机时间操作来完成先关的教学任务,最简单的例子,比如在电脑资源管理器当中实现文件或文件夹的移动,这就需要借助计算机来完成。比如编程设计一个计算器,这需要借助计算机编辑代码来实现,同时还需要配合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主观练习,才能够促使学生更快的对这一知识点详细的掌握。很多院校并不重视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在讲课的时候基本上很少用到现代化教学媒介[3],这样的缺失会对教学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严重的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所以为了更好的做好新时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需要充分利用当前的各种现代化教学工具,除了计算机本身以外,新的教学组织性质也比较多,比如现代化实验室教学、图书馆教学、专用教室教学等。只有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不断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才能有效避免因为单一性教学所导致的效果不佳和学生学习积极性差等问题。
(四)及时进行教学反馈工作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认知不足等问题所导致的学习效果出现偏离,所以教师应该做好反馈工作安排。这样能够根据学生对相关信息的反馈来调整教学,这样的反馈调节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效果非常显著,而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侧重对学生认知技能的缺点进行分析统计,并及时有效的对相关信息做出反馈。要不断的促使学生对现有的知识技能进行调节和完善。比如说在学习代码编程之时,学生可以将自己设计的作品交给老师,进行课堂汇报,这样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便一目了然,同时教师还能够对其进行评价,指导学生在编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也能够使其他学生对观看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
四、结语
本研究主要就新时期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进行分析,文中笔者涉及到了一些自己的主观看法。笔者认为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基础工作,能够为学生以后掌握更深层次的计算机学习任务打好基础,因此做好该门学科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向东,孙莉娟.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焦作大学学报,2013,24(04):162-164.
[2]魏平,熊伟清.计算机学科教育若干问题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4(06):234-326.
[3]杨晋峰,杨校辉.我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方向的探讨[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1,11(04):38.
我院在2013年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行了教学改革,摆脱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以“学徒式”为主导,学生分组讨论学习为辅,从中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并且实现模块化考核为主要考核形式,依据学生学一点会一点考一点的方式进行,最终全部模块全部通过为结业,另外以参加各种技能大赛的成绩评判结业与否。经过实践与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
1我院计算机基础课程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效率低
“计算机基础课程”在我院每个专业都有开设,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传统的计算机教学形式大都是以理论讲授和机房操作相结合。但在理论授课过程中,多是以教师讲解为主,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向学生“一股脑”地讲解课本知识,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知识,造成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睡觉等不良现象。学生上机操作练习的时间也相对较少,学生计算机水平得不到有效的提高,有很多学生对于一些基本的排版操作都有困难。
考核方式陈旧,多以理论知识为主
传统的计算机基础采用期末考试的方法进行考核,虽然在也在计算机上考试,每位学生一台计算机,但由于学生学习知识的遗忘,学生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做完至少三部分的内容。考试过程有人工参与的部分,如选择题的产生,试卷的评阅,成绩的评定等。学生被集中安排参加考试,时间紧,任务重,教师以人工阅卷的方式来进行阅卷评分,工作量大,效率不高,因为人为因素,难避免出现差错,导致成绩的不公平,导致工作效率很低。
学生缺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所讲内容与其所学专业不对应,全院的计算机基础课程都是一样的大纲,且讲授的知识大多是课本上知识,不能达到学生所学专业对计算机技术的要求,不能开发学生潜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存在质疑,更不了解所学的这些对以后工作有什么影响,所以出现“学完忘完,考完就丢”的局面。学生也以“与专业无关”为由不在乎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序上减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2目前我院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取得的成绩
在对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改革后,其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和设置发生变化之后,考核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革,取消了期末考试形式,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将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教学实现以“学徒式”为主导,全部以实际操作为主。在学习任务上,以常规的操作练习为主,教师提供信息,学生分组讨论、练习,教师示范的技能。这可以促进学生主动的参与度,从而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对于相关模块知识的学习,设定操作要求,不管学生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无论什么形式掌握技能,只是要能达到模块技能的要求并且通过考核都可以相对免修相关模块内容的学习,从而从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在考试内容的设置上,既要重点考核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能力,又要考核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师把要考核的具体内容和形式表示出来,在校园网上公开。如果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说明学生已达到教学要求;如果不会做,他们就会学习、讨论,直到会做,这也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因此,考核的内容的设置要全面,要能够体现教学目标。考核方式以模块化考核为主,取消期未考试,全部采用上机操作的考核方法。学生再也不是坐在自习室“背书本”,而是在计算机机房“练操作”,这种考核方式让学生学完一个模块检测一个模块,这样即可以使学生不至于在期未把操作点遗忘,也能够使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能够来得及改正。另外也可根据模块教学中的操作要求,让有一定基础或有自信的学生提前测试,让学生自己对自己的掌握程度有个了解,如果通过相关测试,则可免相关模块的学习。如未通过也可以让一些有点自大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戒骄戒躁。高职学生对于上课抵触,对于这些学生,加强鼓励,让学生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渠道获得知识,只要达到操作的技能要求即可。比如鼓励学生可以自己参加各种比赛,并且采取“以赛代考”的模式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得知识。
3“以赛代考”考核方式的探索及实施
“以赛代考”考核方式的优势
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能力:学习是学生自己的自学活动。学生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收过程,而是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好一门课的基础。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院将对15级大一新生实行“以赛代考”机制,用“以赛代考”打破传统的考核方法。这样不仅使学生参与到比赛中,从中获得知识,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意识从“被动”变为“主动”,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了他们的探索、钻研的精神。
“以赛代考”考核方式的实施
以国家级实验区和第一批省级实验区为例:从管理者、教师到学生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管理者与教师的观念改变 问卷和访谈资料显示,实验区课程管理者和教师的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是校长、教师对自身专业责任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学习、研究与探索成为校长、教师的需求,校长、教师认识到实施新课程需要学习来补充新知识、新技能,特别需要更新观念。在调研中发现,许多校长自觉地写读书笔记、不断学习、不断研究新问题,不再停留在常规的管理上。在教师座谈中,教师们普遍谈到,课程改革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新课程促进了不同教育思想的交锋,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一位教师感慨地说:“教了二十多年的书,到现在才知道怎么教书。” 二是教师的课程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多数教师能根据学生和情境需要活用教材。当问到“您在教学中是如何利用教材的?”,的教师选择“利用教材时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仅有的教师完全按教材组织教学。同时,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和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 三是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问卷中,当问及“老师上课经常鼓励学生提问吗?”有的学生认为老师总是鼓励他们提出问题,的学生认为教师经常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同时,教师努力将课堂变成民主的学习和交流场所,有学生在问卷的开放题中说,“现在的老师对我们来讲也好像换了个人似的,以前上课,整节课都是老师讲,学生做错了题目就要受到批评,而现在每节课老师大约讲半节课,学生讲半节课,学生回答问题时,即使我们答错了,老师不但不批评,反而还是积极鼓励我们,让我们对学习越来越有信心,越来越感兴趣。” ●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 从调研评估中了解到,实验区在创建校本教研制度上,均有自己的特色。为有效实施新课程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例如,重庆市渝中区实施了“研究推进、课题带动”的策略。各个学校立足本校的实际,创造性地实施了校本教研制度,有关部门在全区组织了集体研讨、观摩、培训于一体的“新课程实验现场会”“新课程实验阶段总结交流会”“新课程校本教研论坛”等。在第四次评估中,94%的教师认为校本教研有必要或很有必要,的教师认为所在学校应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新的课程管理机制的形成 课程改革实验需要与之相配套的管理机制与方法,因此,课程实验区首先对课程管理机制进行了创新,以保证课程改革实验的顺利开展。如有学校高度重视课程改革实验,由专人负责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同时,将“常规教学与管理”赋予新的内涵与意义。在教师问卷中,对于“课改以来您是否有机会和其他学校的相关教师进行交流”的问题,回答“总是”或“有时”的比例总计占。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总是”或“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的总计占。多数教师有和其他同事交流的机会,大多数教师能够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进行反思。这从某种角度上说明学校正在形成合作、交流、反思的教师文化。 (三)课程实施过程的地区和学段差异 从几次评估结果的分析中,我们看到城乡之间、中学和小学之间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对课程改革的认同,对课程教材的适应等方面,都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地区和学段的差异。从图3可看到,小学教师认为“暂时不可以”的比中学教师低近10个百分点。从图4可看到,村镇教师认为“暂时不可以”的比省会城市分别高出32个百分点和5个百分点。(四)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 一是城乡差异明显,农村课改进程存在一定难度。在第二、三次调研中,特别了解了农村学校的情况,发现城市、乡镇、农村学校之间一直存在明显的差异。由于三类地区学校在基础条件、教学环境、教师水平和学生基础等方面存在差异,城市学校的课程改革推进得比较顺利,而乡镇和农村存在一些困难。在农村实验区的一些学校,教师缺乏基本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加上学校运行经费的解决渠道不畅,农村学校课改面临着许多困难。问卷调查的数据也显示了城乡差异,城镇和农村地区对课程改革的信心、对课程理念和课程改革目标的可实现程度的估计、对新课程教学方式的认可等都明显低于城市地区。如不采取有效措施,随着课改的深入,几类学校将会形成更大的反差。二是课程资源暇乏,经费投人不足。四次课改评估都涉及改革实验中遇到的主要困难的统计,排在前三位的主要困难分别是缺少课程资源、时间紧和缺乏指导。缺少课程资源是教师实施新课程遇到的最突出问题,又以农村地区表现最为突出。时间紧和教师负担过重问题也很突出,对教师的专业支持和引领以及实施的政策和经费保障(尤其是评价制度)都是不容忽视的。笔者在与实验区教师的座谈中感受到教师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和负担,教师问卷调查表明,课程改革以后,教师的工作量明显增加,70%以上的教师反映工作量比以前增加了。 三是校本教研不够深入,教师缺少专业支持。课程改革推动了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和校本教研制度作用的发挥。校本教研制度的推行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但校本教研制度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专业支持。教师和校长都反映,虽然专家和学者介绍了很好的理论,但是将这些理论转化为实践,还需要更多的专业支撑。教师现在普遍觉得缺少这种支撑,非常希望这种专业支撑能进入学校。调查中发现,教师认为缺少专业支持是影响新课程实施的不利条件之一,在给定的十个选项中,位列第二。专业支持的来源主要是教研员和各层次的专家。调查数据表明,仅有5%的教师经常得到专家的指导,而近20%的教师只能得到教研员的指导,加大课程改革专家和教研员对课程实施的指导是深入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 四是部分课堂教学存在单纯追求形式的现象。调查中发现,有的课堂教学虽然表面上气氛活跃,学生也积极展开讨论、探究、合作,但是往往对于形式上的东西过于看重,过多地追求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学生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发展和提高,教学缺乏有效性。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策略 (一)坚定课程改革的方向与信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关于新课程的目标、内容以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引发了人们的广泛研究和讨论,人们开始反思课程改革的方向与存在的问题。如何看待改革的方向,怎样面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值得重视的。对任何一次教育改革来说,实施者对改革的认同是影响改革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的认同感在实施初期,会受到课程政策宣传等因素的影响,而在实施的中、后期,影响教师对课程改革认同的直接因素就是实施的效果问题。课程改革在总体运行上取得的成果,对于增强人们改革的信心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实施的推进,不断总结、推广改革过程中的成功经验,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同时适当修订课程改革方案,会使实施者坚定改革的方向,增强改革的信心。这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心理策略。 (二)认真总结课程改革的实施经验,科学发展我国的教育理论 近些年的课程改革实践积累了许多的经验。这些经过实践检验的创造性经验是课程改革方面的财富,应当及时总结、提炼和交流。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对课程改革的进程和实施效果进行专门的研讨,做好提炼与升华的工作,及时推广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经验。决策者、理论工作者、媒体工作者应该走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一线,走进课程实施的现场,与课程实施者一起分享课程改革的经验,积累课程教学改革原创性经验,科学发展我国的教育理论。当代我国教育理论的科学发展,离不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的检验与推动,离不开对传统优秀教育理论和经验的继承和创新,离不开以改革开放的心态对国外好的做法的研究和借鉴。当代我国教育理论的科学发展,应该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及其经验总结作为源头活水。认真总结课程改革的实施经验,是科学发展我国教育理论的实践性基础;基于总结实施经验而升华成的先进教育理论,又是进一步推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性基础。这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明智策略。 (三)关注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不平衡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中,不可回避教育的均衡发展与公平问题。要科学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们应当关注并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中突出存在的城乡之间的不平衡和中小学之间的差异,应当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城乡课程改革的协同发展和均衡发展,应当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人,特别是教师的培训与提高方面的投入,针对农村地区的需要采取具体可行的措施提高农村教师专业水平和课程实施能力。例如,加大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课程改革成功的经验和优秀教师的示范教学通过多种媒体送到农村第一线。应针对中小学的特点和不同学科的特点进行分类指导,特别是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这是整体推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和谐策略。 (四)对课程改革方案进行恰当的调整 改革的成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改革方案的清晰度、可行性、明确性是改革成功不可缺少的。课程改革的过程是一个互动调适的过程,实施者要努力使自己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提高自己新课程的实验能力和实施能力。课程的设计者也应通过实施过程的研究与反思,及时了解出现的问题,对课程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应建立一种反馈、沟通与交流的渠道,创造条件使实施者与设计者保持经常性的交流。在此基础上,及时调整课程改革方案,使其更加完善,更加可行。这是推进课程改革的互动策略。 (五)加强行政管理与政策导向 中央和地方行政部门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组织领导和政策导向作用,是推进如此大规模课程改革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行政管理的可行和有效,政策导向的正确和合理对于课程改革顺利推进十分重要。教育行政部门必须采取有效的政策和策略,使课程改革健康有序地推进与发展。如,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各级教育行政管理者应当及时了解、切实解决学校和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及时提供政策上的保障和专业上的支持。这推进课程改革的行政策略。
我要有关''坚持教育创新.推进课程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