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类企业办公空间室内设计研究》是由徐桦发表的论文。该论文指出,文化创意类企业的有效运营必需满足特定的空间要求,需要室内设计来激发工作者的创新能力。该论文将从文化创意类企业室内设计的历史、起源、发展及特征等方面对文化创意类企业室内设计进行综合探讨,找出文化创意类企业室内设计模式和创新措施。该论文发布于2017年6月, 即徐桦在清华大学完成毕业设计报告的时间。该论文以实际案例研究的方法来深入研究室内设计对文化创意类企业的影响,探讨如何结合文化创意类企业需求,实施良好的室内设计。
蔡宝来教授师德是通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秉承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操守,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和能力。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育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习成长,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其次,教师应该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尊重教育的规律和学科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最后,教师要以身作则,秉承诚信和正义的原则,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塑造良好的教育形象。
回答是:通常情况下,文化创意类企业办公空间室内设计研究徐桦的论文发布时间是2022年4月25日。
徐桦的论文发布时间为不确定,因为没有提供具体的信息。然而,针对文化创意类企业办公空间室内设计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企业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些企业需要一个能够促进创意、激发灵感、提高生产力的办公空间,同时也要具备美学、文化和创新等方面的特征。在设计这样的空间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需求和文化背景,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环保技术,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因此,对于这个领域的研究和探索,有助于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土木工程毕业论文致谢范文(精选15篇)
时间稍纵即逝,充满意义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大学生们毕业前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有计划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毕业论文吧!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土木工程毕业论文致谢,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的导师xxx教授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本论文能够顺利完成,离不开导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不仅使我树立了自己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此外,本文研究工作还得到了安徽省消防总队xx高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xxx博士、xx博士、xxx硕士的热情帮助,他们在专业领域的通晓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在此向他们表示真诚的谢意!
我还也要感谢学校所有辛苦工作、为我们精心安排每次学习与活动的老师们,感谢他们给予我学业上无私的教诲和生活上亲切的关怀!
同时,尤其感谢多年来一直给予我鼎力支持和无私奉献的父母以及默默支持和照顾我学业和生活的妻子,没有他们的付出与牺牲,我的课题研究就谈不上顺利完成,再次真心地感谢和祝福他们!
最后,谨向所有在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曾经关心和帮助过本人的老师和同学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毕业设计是对四年专业知识的一次综合应用、扩充和深化,也是对我们理论运用于实际设计的一次锻炼。通过毕业设计,我不仅温习了以前在课堂上学习的专业知识,同时我也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学习和体会到了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技能和思想。对四年来所有培养和关心我的各位尊敬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特别对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给予我悉心指导的唐柳丽老师、郑文静老师致以崇高的谢意和敬意!
在进行结构设计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理论知识的不足,很多细节问题很模糊,导致每个阶段的设计,都会出现大大小小的疑问。但经过唐柳丽和郑文静老师以诲人不倦的精神给我指导和点拨,加上同学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所有疑问都得以一一解决,现在的知识才真正成为属于自己的东西。
XXX和XXX老师在毕业设计上给予我最重要的指导和帮助。他不但使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学到了很多做人,做学问,做工作的道理。此外,对同组同学给予的帮助与支持也深表感谢,在这段日子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研讨共同进步,让我感受到深刻的友情。
在此,我再次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首先要向恩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在两年半的研究生生活中,于老师无论是在学习上、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在为人处事上给予了我很大的启发。尤其是在本论文的创作过程中,从论文的选题、材料的准备、开题、一直到论文撰写的整个过程,于老师都给予了我认真的检查和悉心的指导,于老师的这种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对我论文创作的整个过程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她严谨的治学精神、勤奋的工作态度和谦虚的处事风格无不时刻激励着我、启发着我,在今后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我要更加勤奋努力、锐意进取。
其次,我要由衷的感谢许骏老师对我论文前期准备工作的指导以及在深入企业调研和实施过程中,我的校外导师及中国建筑工程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的领导和同事们给我的帮助以及给我提供的宝贵资料。同时,我还要感谢我的家人、朋友和同学们对我论文写作提供的支持和帮助。
最后,我要向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评审和参加我答辩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老师和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时光荏苒,转眼间巳是本科生涯结束之际,浙江大学,曾是我高中时梦想的高等学府,大学时念念不忘的目标志向,感谢2011年那个坚定的自己,通过种种努力最终成为浙大能源工程学院的一名本科生。回首过往,本科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涌上心头,三年多丰富的科研生活,是我人生中收获最大、成长最快的时光。
时值本科论文即将完成之际,谨对多年来给予我支持与帮助的良师益友、亲人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首先感谢我的导师黄镇宇教授在学习上对我的悉心指导和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黄老师在毕业论文的选题、实验方法的拟定以及论文的撰写等各方面都给予了精心的指导。黄老师治学严谨,博学善思,为我创造了良好的科研和学习环境。同时也学习到了很多为人处事与待人接物的道理。黄老师以身作则、爱岗敬业的崇高风范,平易近人、谦逊和蔼的人格魅力,令人如沐春风,倍感温馨。
感谢水煤浆课题组的岑可法院士、周俊虎教授、刘建忠教授、王智化教授、周志军教授、程军教授、杨卫娟副教授、张彦威副教授给予我的莫大指导和帮助。
感谢热能所为我提供了一个设备先进、学风严谨的学习科研环境。
感谢葛立超在我最初的学术探究过程中为我指引方向,在我学术遇到困难时为我答疑解惑,感谢李燕、陈镇超、殷科等师兄师姐在学业和生活上的指导,感谢林振敏、韩克鑫、沈铭科、李谦、林法伟、刘龙龙等同学和师弟们在实验过程中提供的帮助。
感谢G楼304的孙晶师姐、马岩师姐、杨文闯师兄、杨宗波、胡磊清等,难忘我们一起骑行、节日聚餐等每一个温馨而感动的瞬间。感谢同寝室的张明、钟莹、许姣,我们分享生活,共同成长,成为了亲密无间的挚友。感谢好闺蜜张明慧一直以来的支持陪伴,让我的生活充满了色彩和收获。
还有感谢那些远在他乡的朋友、学长的支持和帮助,感谢这些真心的朋友愿意耽误自己的休息时间给我哪怕一点点帮助,谢谢你们。也要感谢一直站在我身后默默无私奉献的我的父母,你们是我心里永远的牵挂,不论我飞的多高飞的多远,你们始终是我心灵深处最温暖的港湾。
时光如流水,我已经记不清楚当年来长春的时候自己那稚嫩的样子,回首在长工程学习和生活的这两千三百多个日日夜夜,有欢乐,有困苦,有奋斗,有辛劳,自己也在这苦与乐中不断的成长和蜕变。
首先我要感谢老师对我论文的悉心指导!在这两年半的研究生生涯中,是导师一直鼓励和鞭策着我,就像一盏明灯一直指引我前进,不仅让我对学习充满动力和方向,更让我对生活充满着希望,自己也变得越来越自信。我一直坚信严师出高徒,没有老师对我的严厉和照顾,我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收获和成绩,在此我对导师朱伟刚副教授表示深切的感谢和敬意!
感谢在学位论文数据处理学习中给予的指导与帮助,耐心认真的教授我专业知识,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上,对我都很关心和照顾,在此由衷的感谢!
感谢亲爱的同学们赠与我相关程序资料,在我论文中有关程序编写部分提出一些宝贵的意见,感谢师弟、师妹在我论文中给予的帮助,尤其感谢他们六个针对我论文提出的一些修改意见,在这里也希望他们学业有成!生活愉快!
感谢一直以来对我的帮助和关心!感谢那些教导过我的老师们!没有老师们的教诲和指引就没有今天的我,在此祝福老师们健康快乐,幸福平安!
感谢那些帮助和鼓励我的同学和朋友们!大家一起上课,一起学习,彼此相互照顾和督促,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尤其是在论文撰写过程中的互相探讨和鼓励,没有他们四个,我的研究生生活不能够有现在这样的充实。在这里希望以后的他们能事业有成!事事顺心!
最后感谢我的父母一直以来对我的照顾和支持,让我可以在成长的路上无所畏惧、披荆斩棘!
感谢各位专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评阅本论文。
本论文的研究是在导师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踏实的工作作风和敏锐的洞察力让我受益终生。老师不仅给予我学术上的指导,同时也给予我生活上的关怀、精神上的鼓励,我的点点滴滴的进步无不凝聚着导师的心血和汗水,于老师是我学业上的榜样,更是我做人的楷模,导师的言传身教我将永远铭记在心。在此,谨向尊敬的于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感谢研究中心的同学们,我们在学业上共同进步,生活上互相关心,度过了很多美好、快乐的时光。感谢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我的关怀和帮助;同时也营造了轻松的学习环境,促使着我努力学习,共同进步。
感谢管理学院两年来对我的培养,感谢学院各级领导、老师对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深表谢意!衷心感谢我的家人,是他们一直默默地在支持着我,鼓励着我,是我学习进步的坚强后盾,在我困惑、迷茫的时候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让我找回了学习、生活的自信。
最后,感谢所有关心、帮助过我的人。
在本论文即将完成之际,谨此向我的导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本论文的工作是在窦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窦老师以他敏锐的洞察力、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对科学的献身精神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这些使我受益匪浅,并将成为我终身献身科学和献身事业的动力。
衷心感谢学院对我的培养,向土木工程学院及研究生部的所有老师致敬,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给予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真诚感谢各位老师在本人学位论文完成的过程中给予的指导与帮助。
感谢实验室的每一名成员。我们实验室既是一个温馨、和谐、充满朝气的大家庭,又是一个团结、奋进、战斗的团队。能有这样的学习和工作环境,归功于实验室的每一位老师及工作人员,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同时要感谢同门师兄弟在学文论文完成的过程中给予的帮助,正是集体的努力才使得项目进展顺利。他们的才华与笑容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这其中的过程值得我一生去回味。
感谢在研究生学习生活期间给我带来的欢乐和美好的回忆!
同学们的无私帮助和支持让我体会到了同学友情的真谛。
最后衷心地感谢为评阅本论文而付出宝贵时间和辛勤劳动的专家和教授们!
行文至此,论文已接近尾声;岁月如梭,三年的硕士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离别在即,感谢导师汤斌教授对我论文的指导,让我克服一个个困难、解明疑惑,直至论文顺利的完成,在此谨向汤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感谢父母多年的养育之恩,正是他们的养育、关心支持以及温暖的关怀下,让我专心致志、积极向上的完成自己的学业。衷心地感谢俞xx教授、雷xx教授、陈xx老师、史xx老师平时在学习和生活上给我的指导和帮助,时常能感受到他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尤其是陈xx老师在我数值模拟过程给予我极大的帮助与支持。
在资料文献收集和论文撰写的过程中,师兄单,师姐、师弟郭、涂、程、师妹张以及同学谢、谭等都给予我无私的帮助和支持,他们帮助我解决了很多的困惑,在论文方面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与指点。希望我们以后能够继续合作,共同进步。
诚挚的感谢评阅和出席论文答辩的各位专家和教授,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审阅论文,并给与了宝贵的意见和指导。
首先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本论文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修改完成的土木工程专业论文。在此,我要向他们的细心帮助和指导表示由衷的感谢。在这段时间里,我从他们身上不仅学到了许多的专业知识,更感受到他们工作中的兢兢业业,生活中的平易近人。此外,他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值得我去学习。
非常感谢大家在我的毕业设计中,给予我极大的帮助,使我对整个毕业设计的思路有了总体的把握,并耐心的帮我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使我有了很大的收获。同时,他们在整个开发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并给我解决了一些专业性问题。
感谢多年来传授我知识的老师们,更要感谢那些对我学习上支持和鼓励的人。同时感谢所有关心帮助过我的同学、老师和学校。
总之,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以加倍的努力对给予我帮助的学校、老师及同学们的回报。
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即将走向结尾,本人的学位毕业论文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再次,我要感谢母校西南交通大学,在这里,我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与支持,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李xx老师,三年过来,李老师让我对自己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都有了新的认识,从论文的选题到课题组的成立,直至最后论文的落稿,他都倾注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并使我日后在建筑设计的道路上坚定的走下去。
其次,我要感谢西南交大11级建筑学院的所有老师和同学,他们在我论文撰写过程中提供了很多宝贵意见,同时给予我的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也使我免去了很多后顾之忧,从而更多的将精力投入到论文当中。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和家人,他们对我研究生期间的理解和支持是我完成学业的重要基石。
本研究是在XXX教授的悉心指导和鼎力支持下完成的。首先感谢导师根据我的实际工作情况给我指点的这个十分有意义的研究方向。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XXX教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崇高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在工作、学习和做人方面得到了很多启发,受益匪浅。XXX教授的宽严适度的管理方式,给我在研究方面很大的发挥空间,即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具体进度要求,又留出了锻炼自主开展研究能力的空间。如果说本研究有所突破创新,完全得益于XXX教授的悉心关怀和循循善诱的指导。
感谢各位老师在我博士学习期间给予的关心和帮助。
感谢各位同学在我学习过程中给予的无私帮助。
感谢单位领导和同事们为我的学习研究提供的支持和帮助,使我可以结合本职工作开展相关研究。
感谢各位评审专家,百忙之中,审阅作者的博士论文。
最后,感谢我的家人对我的理解和支持。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加倍珍惜博士期间所获得的收获,把自己的学识应用到工作中,做出成绩回馈社会,不辜负关心和支持我的每一个人。
在论文完成之际,我感慨良多,一方面是为即将结束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二是为倾注了大半年心血的`毕业论文,经过不断的思考、修改、整理终于完稿。
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郑先友副教授自始至终的悉心指导,无论是日常的学习、科研项目的研究以及论文的撰写,都给予了我极大的支持和关心。老师广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钻研精神,终会让我受益终身。在此,谨向导师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同时,要感谢研究生期间的授课老师:李早、吴永发教授,石建和、苏剑鸣、叶鹏、贺为才、王东坡、张晓瑞副教授,吴敏、王旭和胡晓凤老师等等。我的任何进步都与他们的指导紧密相连。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论文的调研和资料收集过程中,合肥海创建筑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的总建筑师韩明清先生;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唐望松先生、查昕高工;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方案创作中心的王博建筑师;安徽地平线建筑设计事务所第四工作室的李岸星建筑师;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合肥分院的尹磊建筑师;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张倩建筑师;黄山市水墨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的陈炳耀建筑师;上海UA国际第一设计所黄二炕建筑师和上海联创国际建筑四部的徐兰宇建筑师等,接受了访谈并给予了热情的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诚挚谢意!
还要感谢我的朋友和在研究生工作和学习中一起学习和工作过的同学,感谢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一工作室的全体同人。在此还要特别感谢师兄尹磊、王博,同学付卫平、安家兴、陈皓、宋庆邦、柳王华和董伟给我的帮助,感谢大家给予我的帮助和支持!
最后,感谢我的爸爸、妈妈、姐姐和姐夫,他们在我学习期间,无微不至的关心我,帮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真诚的祝愿他们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历经半年多时间的磨砺,硕士毕业论文终于完稿。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很多的问题和困难,由于得到了许多的帮助和关怀才能得以最终完成。在这里要对他们表达我最诚挚的谢意。
首先,我要深深感谢我的导师肖亚明老师。本论文是在肖老师指导下完成的,从论文的开题、资料搜集到写作阶段,肖老师都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和鼓励。在研究生三年时间的学习中,肖老师严谨的治学之风、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宽广的胸怀将影响和激励我的一生。借此机会,我谨向肖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
其次,我还要感谢我的同门王金祥、刘顺、程鑫、夏晶,我的室友李健、缪彤彤和师弟师妹董文秀、汪俊等等诸位同学,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也给予了我不少的帮助。同时,感谢他们三年来对我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在各位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始终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学术氛围。能在这样的团队中度过我的硕士阶段,是我极大的荣幸。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给予我学业上的支持理解和生活上的关心,他们给了我极大的鼓励。
本论文是在导师XXX教授严格要求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在两年半的研究生生活中,X老师渊博的学术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让本人受益匪浅,在此,谨向胡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论文的研究过程中,还得到纺织材料实验室老师的悉心指导,给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在此也对纺织材料实验室的老师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在试样测试中,重点实验室XXX老师和XXX老师,纺材实验室XXX老师,XXX老师,也给予了我无私地帮助,在此深深地向他们表示感谢。
在做论文期间,同学XXX、XXX都给予我很多生活上关心和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时光飞逝,三年的研究生生活转瞬即逝。回首过去,七年的合工大生活如弹指一挥间。在这即将离别母校的日子里,各种感情汹涌而至。借此机会,对在过去帮助我、照顾我的每一位人表示深深的谢意!
首先,我要感谢家人,感谢家人这坚强的后盾,是他们的支持与鼓励使我顺利完成学业。我要感谢我的母校,这里承载着我们无悔的青春,愿您在以后的日子里更加辉煌夺目。
其次,要感谢胡成老师、殷永高教授级高工。本文从开题到定稿,倾注了两位老师的大量心血。两位老师严谨治学的教学作风,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深深影响着我。学习上胡老师悉心指导,生活上像亲人一样关怀备至。殷老师给我在马鞍山长江大桥现场实习时提供了许多帮助,并对实习提供了指导性建议。在此学生向两位导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真切的问候,祝两位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还要感谢纬地楼510的各位兄弟姐妹,研35班的各位同学,以及629宿舍的各位舍友,谢谢你们的帮助。是你们的陪伴使我的研究生生活更加绚丽多彩。
最后,衷心感谢各位评阅专家、答辩委员。谢谢你们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对我的论文进行评阅及所给出的意见。你们的评审与意见是对我这些年努力学习的最好检验。
上海交通大学九院研究生王天畅很好12月8日下午,第七届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学术之星”会评答辩会在闵行校区陈瑞球楼100号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周承出席并讲话。研究生院院长王亚光、文科处处长吴文锋、学生处副处长葛天舒及来自各个院系的16位专家参加了本次答辩会。,时长02:32“学术之星,我们来了”周承在致辞中指出,交大学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在追求卓越的科研道路上不断努力。从重视底层逻辑、从根源出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重大需求,重视创新、抢抓科技创新制高点三个方面不断勉励自己,结合国家重大需求,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去。葛天舒介绍了本届研究生“学术之星”评选前期工作。作为我校研究生最高学术荣誉,“学术之星”评选活动坚持以评促建,发挥榜样引领作用。本届自9月启动以来,共计收到报名材料87份,经135位校内外专家多环节、多维度评选,最终确定22位候选人入围答辩。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主任刘灿华详细介绍了本次会评答辩会的安排及评审规则。答辩会将秉承“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开展评审,评委将综合考虑候选人申报材料与现场答辩情况进行评议。22位候选人依次上台答辩,展示了自己在学术领域中取得的代表性科研成果。他们或在世界各类顶级期刊中发表高影响力论文,或实现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展现了交大学子的风采与实力。评委有针对性开展提问和点评,为候选人后续科研提供了指导和建议。经过现场的精彩展示和激烈角逐,专家综合考虑候选人的学术成果综评、学术成果创新性、代表作学术水平三个方面进行打分,最终评选出10位“学术之星”和10位“学术之星”提名奖。据悉,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学术之星”评选由研究生院和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主办,校研究生会承办。本届获奖名单将于12月8日至15日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公示结束后,还将举行“学术之星”分享会及人物专访等活动,以期带动和促进研究生群体的学术精神培育和学术氛围营造。附:第七届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学术之星”会评答辩结果“学术之星”姓名学院穆雅娟医学院梁久阳数学科学学院韩东霖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过悦康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林雪松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唐艳人文学院张倬胜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沈泽群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马天骄化学化工学院王立人医学院“学术之星”提名奖姓名学院张誉医学院徐坤物理与天文学院郭睿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郑力荣物理与天文学院邓芳芳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朱继贞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王光明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马红阳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严彤彤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孙璐暄中英国际低碳学院公示期:2022年12月8日——2022年12月15日候选人风采(按照抽签答辩顺序)01// 邓芳芳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知足而上进”★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制冷与低温研究所2019级硕博连读生,师从王如竹教授。博士期间研究方向为吸附式空气取水及太阳能热利用等相关技术。以第一作者发表SCI高水平文章4篇(均为中科院1区),累积影响因子超过64,发表EI文章2篇,申报发明专利2项(1项已授权)。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等重点项目展开研究,部分成果已在项目实施中得到应用。02// 朱继贞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亲你好,海洋学领域国际知名期刊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在线发表了由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张召儒副教授、周朦教授与合作者的研究论文“ Spatial Variations of Phytoplankton Biomass Controlled by River Plume Dynamics Over the Lower Changjiang Estuary and Adjacent Shelf Based on High-Resolution Observations ”。文章提出包含冲淡水锋面动力过程在内的一系列中小尺度过程是调控长江口及邻近陆架海域浮游植物量变化和藻华爆发的关键机制,为我们重新审视河口近海生态系统动力学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启示。文章在线发表后浏览量已达595次。文章发表于 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 ,该期刊2019年影响因子为3.661。动力过程是调控河口和近海区域浮游植物量时空变化的重要因素。以往研究多是基于大面站调查结果,强调浊度和光限制的变化、地形诱导的上升流和黑潮次表层水入侵等中-大尺度过程对长江口附近海域浮游植物量和藻华发生的主导作用。本研究于2017年7月首次在长江口海域利用集成多传感器的拖曳式走航观测系统Acrobat(图1),获取了从河口到陆架海域的物理及生态要素的高时空分辨率观测断面(图2),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中-小尺度上的冲淡水锋面过程对长江口海域藻华爆发的控制作用,其中的关键因素包括锋面对物质的辐聚效应、真光层深度的变化及冲淡水扩散状态变化对浮游植物停留时间的延长等。该航次由张召儒副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周朦教授参与航次并担任技术指导,航次参与人员还包括上海交通大学钟贻森老师、高咏卉副教授及周朦教授团队成员,华东师范大学吴莹教授及其团队成员,同济大学许惠平教授团队。图1. 项目团队于2017年7月在长江口邻近海域开展的海上调查航次,该航次综合利用了近海拖曳式走航观测系统Acrobat、表层水走航系统、漂流浮标、站位采样等多种观测方式。图2. 长江口南槽至陆架海域断面水文、层结频率、有色溶解有机物、浊度、光合有效辐射、叶绿素浓度、营养盐和表层溶解氧等参数的高时空分辨率分布特征。文章指出,长江口邻近海域的浮游植物量空间变化受多重尺度动力过程的影响,其中冲淡水锋面过程对藻华的爆发起到决定性作用。初级生产力的出现起源于长江冲淡水主锋面所致的垂向层结及其对泥沙悬浮的抑制和对光照条件的改善,营养盐最大水平梯度发生在该区域,但其浓度的迅速下降主要由淡水和海水的混合所致。长江口藻华发生于冲淡水主锋面的露头位置(称之为表锋面),漂流浮标结果(图3)显示该位置存在显著的物质辐聚效应,是导致浮游植物汇聚和藻华发生的重要因素;同时,辐聚导致下降流的产生,进一步增加了真光层的深度;此外,锋面外海一侧存在波动信号,伴随了冲淡水运动由超临界状态向亚临界状态的转变,增加了冲淡水及其携带的浮游植物在表锋面附近的停留时间,为藻华的发生进一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图4)。图3. 航次中在长江口北港外侧释放的5个表层漂流浮标在124°E以西的漂流轨迹与速度。图(A)和(C)揭示了冲淡水表锋面附近流动状态的改变及其物质辐聚效应。图4. 多重尺度物理过程对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量及相关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调控作用与机理。本文第一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长聘教轨副教授张召儒,通讯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周朦教授和张召儒副教授,合作者还包括上海交通大学钟贻森老师、高咏卉副教授、张瑞峰副研究员、Walker Smith教授,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的张国森和江山博士。该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长江口冲淡水的对流、扩散和物质转换综合过程”(41530960)资助,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周朦教授为该项目负责人,参加单位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同济大学。张召儒,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长聘教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本科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2014年至今任职于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研究领域包括近海动力学、极地海洋-海冰动力学和海洋物理-生态耦合过程,目前已经在Progress in Oceanography, JGR-Oceans, Climate Dynamics,Ocean Modelling和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8篇。担任海洋学领域知名国际期刊Journal of Marine Systems责任编委,美国地球物理学会期刊AGU Advances总编遴选委员会委员和Ocean Sciences Meeting主席遴选委员会委员。
发表了,Mary的抚养权回到了美队的手里,说明她外婆开始‘’为维护论文成果而奋斗终生了‘’,人生目标得以实现,不再需要Mary这个棋子了。
论文的初审和复审是相互独立的,初审过了,不等于复审也过了,至于复审被拒的概率,要看实际情况,通常要比初审更高。
这就是好比通过枝隐考试选拔,初审先选拔60分以上的,而复审选拔,可能就是80分以上,甚至90分以上。所以,论文只是通过初审,不等于结束,在哪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被拒的情况。
论文初审是初审,复审是复审,被拒的概率没团宽有直接关系,具体可了解初审和复审是什么意思。论文初审和复审,审核的内容不同,侧重点不同。
论文复审,也是外审,由外审专家对文章中专业知识部分进行审核。当论文写作过关,通过了初审,但在专业内容上存在很大的问题,那复审就无法通过,从而被期刊拒稿。
论文复审被拒,是常见的情况,主要与论文中的专业内容质量有关,质量越差,被拒的概率就越大。因而,提高论文复审的成功率,就需要提高作者猛或厅的专业水平。
总之,论文发表过程是很复杂的,随着期刊对论文的要求提高,论文发表的难度进一步提高。作者想要成功发表,就需要在论文内容上下功夫,质量有保障,期刊没选错,成功发表的几率就大。
今早地铁上被如下文字弄的泪眼婆娑: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如梦一场,仿佛昨天一家人才团聚过。”二十二载求学路,真的,无人可以感同身受你在其中所遭遇的一切,所谓自己的路自己走,要相信这些泥泞的路上,留下了面向坚定方向的脚印,都会对未来的生活有积极的益处! 在网上找到了这封信原文,感受颇深!因为与作者有部分相同经历,因此心血久久不能平静!自己也是来自乡下农村,一步步跨越各种独木桥,才走到今天。 从已经倒闭的高庄小学,到毛村初中,因为小学学习特别不好,小升初语文和数学只考了92分,就像撮菜筐似的把我分到了只要给钱就可以上的菜中! 那个时候,吃饭需要用自己产的粮食换成粮票吃饭。吃饭时是分组的,因为分饭不均匀打架斗殴是常事!初一一整年,自己连26个字母都没有背全,也因为跟同学打架,班主任让我叫了父母。 父母归家后,只对我说是转学还是退学,退学就去工地干活。赤裸裸的两条路供我自己选择,很庆幸当时自己选择了转学~也是从那时候开始,自己开始拼命学习。从此高中、大学、研究生一路读下去,途中虽有一些波折,但是自己都坚持走了下来! 等到现在,发现对我自己,读书是唯一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也是为数不多的公平机会! 期间,自己也受很多的人的帮助,才一路走下来!都说淋过雨的人,会更愿意为别人撑伞~我也愿意随时成为一名撑伞人!愿你我都可以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要相信世间的力量,自己一步一步走下去,要相信生活不会辜负你我的努力! 穿拖鞋的汉子 写于上海九号线地铁上
不需要哦。任何一个大学通过答辩的博士毕业论文,就会提交学校图书馆,研究生院和国家图书馆,大多还会上知网和万方网,都不需要交钱的
不发表论文。南方医科大学全日制专硕毕业生需要完成毕业论文,但不需要发表论文。
青年期甚劳苦,因勤奋求上进而在中年末,虽可很顺利成功并发展隆昌长久。但人、地格,有凶数者:在晚年或许会再产生艰难、困苦、劳心,甚至遭致失败之忧。此三才局,若数理无凶,即无病,有病吃药便可速愈。【大吉昌】
吉凶指数:78(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宜」宜批评不文明行为,宜观星,宜看中医。
「忌」忌庆祝生日,忌清理马桶,忌买股票。
本命年的人梦见起床交论文,意味着诸事不利,慎防官符、朋友背信之事。
梦见起床交论文,按周易五行分析,幸运数字是1,财位在正北方向,桃花位在正南方向,吉祥色彩是蓝色,开运食物是绿豆。
做生意的人梦见起床交论文,代表不顺利,宜守即可,等秋令为佳。
恋爱中的人梦见起床交论文,说明若不能互相信任,被第三者破坏而分散。
怀孕的人梦见起床交论文,预示生女,慎防动胎气。
梦见起床交论文,工作上的进度有些缓慢和落后,因为需要的支持和资源都无法实时到位,让你也只能慢慢地进行,急不来。趁着工作较轻松阶段,先整理一些报表窗体,重新检视之前规划的事项。过年还需要和家人讨论的计划,可利用时间联络沟通。
梦见领导,意味着自己在平时的能力得不到发挥。
恋爱中的人梦见交论文,说明有二婚或第一次婚姻有波折的现象。
做生意的人梦见论文获奖,代表忠实待人,顺利得财,慢慢进展。
梦见论文没过,按周易五行分析,吉祥色彩是橙色,幸运数字是2,桃花位在西北方向,财位在正东方向,开运食物是西瓜。
梦见论文,会对自己的居所有所修整,装修、更换家具,来一次大扫除。面对截然一新的家居,你的心情也会清爽开心不少呢!会因为爱情的甜蜜有创建自己小家庭的想法哦,对于热爱自由的你来说可是不多见的,好好把握机会吧!
本命年的人梦见别人交论文,意味着在求必得,顺利如意,慎防官司谣言。
恋爱中的人梦见发表论文,经过多次的考验
上学的人梦见论文获奖,意味着不能录取,多加努力才行。
梦见论文没过,四处奔波,心情都烦躁起来。没时间陪情人,小心招来情人的抱怨。舟车劳顿,让你有种劳民伤财的感觉。今天需要联系的琐事不少,需要多点耐心。
恋爱中的人梦见抄论文,心甘情愿,有诚信相处婚姻可成。
恋爱中的人梦见论文获奖,说明双方个性保守固执,宜互相了解。
出行的人梦见论文获奖,建议宜待时出外或延到春季为佳。
上学的人梦见改论文,意味着不能如愿录取。
梦见交论文,按周易五行分析,吉祥色彩是黄色,幸运数字是3,桃花位在正北方向,财位在西南方向,开运食物是麦片。
给你介绍两本,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和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中国的还是算了吧,看待历史都不够客观,很多教课书还不如《上下五千年》好看。
历史名人戴 德、戴圣: 戴德系戴公(子撝)的二十二世孙。戴圣是戴德之弟戴仁之子。戴德、戴圣二人为西汉时梁(今河南省商丘)人,又据《成安县志》为魏郡斥丘(今河北成安东南)人。家族显赫。戴德、戴圣是今文礼学“大戴学”和“小戴学”的开创者。由于二人在礼学上的重大贡献,也被后人尊称为儒宗。戴德、戴圣同学《礼》于后苍,选集古代各种有关礼仪的论述,分别编成《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金坛、句容戴氏为戴圣之后。戴德,字延君,曾任信都王(刘嚣)太傅,宣帝时,立为博士,称“大戴”,也叫“太傅《礼》”。戴圣,字次君,曾任九江太守,宣帝时,立为博士,参加石渠阁议,世称“小戴”。戴 逵(?—396): 东晋学者、画家、雕塑家。字安道。谯郡铚县(今安徽宿州)人。他反对佛教的因果报应说,著有《释疑论》。他曾为会稽山灵宝寺作木雕无量佛及胁侍菩萨,又为瓦棺寺塑《五世佛》,和顾恺之的壁画《维摩诘像》、狮子国(斯里兰卡)送来的玉佛,在当时并称“三绝”。所画人物、山水也别具一格。戴叔伦(732—789): 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戴叔伦集》,其中羼入宋元及明初人诗颇多。戴嵩: 唐代画家,擅画田家、川原之景,写山泽水牛尤为著名,与韩滉画马齐名,世称“韩马戴牛”。戴复古(1167—?): 南宋诗人。字式之,号石屏。台州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他长期浪游江湖,卒年八十余。曾向陆游学诗,也受晚唐诗的影响,语言自然,是“江湖派”中较有成就的作家。部分作品指责当时统治者苟且偷安,表达收复中原的愿望。也能词,风格雄放。有《石屏诗集》、《石屏词》。戴表元(1244—1310):元代文学家。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奉化(今属浙江)人。其文章高雅,时称“东南文章,首推表元”,有《郯源戴先生文集》。戴良(1317—1383): 元代诗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浦江(今属浙江诸暨)人。曾任淮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儒学提举。后至吴中,依张士诚。又复泛海至登莱,拟归元军。元亡,隐居四明山。洪武十五年,明太祖召至京师,欲与之官,托病固辞,致因忤逆太祖意入狱。待罪之日,作书告别亲旧,仍以忠孝大节为语。次年,卒于狱中。或说系自裁而逝。其诗文内容多颂扬与怀念元朝统治。也保存了一些著名中医的传记资料。有《九灵山房集》。戴 进(1388—1462): 明初画家。字文进。钱塘(今杭州)人,善画山水,境界深远妙处,多出己意。兼工人物、佛像,运笔顿挫有力,设色纯熟有神采,人推明代院体中第一手,有“浙派”之称。戴本孝(1621—1691): 清初画家。字务旃,号鹰阿山樵。休宁今属安徽人。父戴重,明亡绝食死。本孝以布衣终老。能诗,工山水,多作卷册小景,擅用干笔焦墨,丘壑不繁,意境恬淡,近元人画趣。戴名世(1653—1713): 清代史学家。字田有,号忧庵,人称潜虚先生。安徽桐城人。曾任翰林院编修。他刊行《南山集》,其中有许多明朝正史以外的史事,触怒了清王朝,以“大逆”罪被杀,为清朝四大文字狱之一。戴震(1724—1777): 清代学者,思想家。字东原。安徽休宁人。他博闻强记,对天文、数学、历史、地理都有研究。他精通古音,立韵类正转旁转之例,创古音九类二十五部之说及阴、阳、入对转的理论,对经学、语言学有重大贡献,为一代考据大师。后人编有《戴氏遗书》。戴第元(1728—1789):清代文学家、官员。字正宇,号簋圃,又号省翁。大庾(今江西省大余)人,乾隆进士,与弟均元、长子心亨、次子衢亨相继入翰林,时称“西江四戴”。戴衢亨(1755—1811): 清朝状元、官员。字荷之,号莲士,江西大庾(今大余)人。戴第元之子。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戊戌殿试一甲一名(状元),授翰林院修撰。选任文衡,累主江南、湖南乡试。嘉庆初年,凡大典须撰拟文字,皆出自其手。从政谨饬清慎,颇有远见,为嘉庆时重臣。历任侍读学士、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等职。1811年病逝,赠太子太师,谥文端。著有《震无咎斋诗稿》。善画山水。乾隆三十六年(1771)尝作庐山瀑布图。与父第元、叔均元、兄心亨,均显赫于朝,合称“西江四戴”。戴熙(1801—1860):清代画家、官员。字醇士,号榆庵、松屏、鹿床居士、井东居士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一年(1831)进士,十二年(1832)翰林,官至兵部右侍郎,后引疾致仕归。曾在崇文书院任主讲。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克杭州时,投水死,谥号文节。工诗书,善绘事。四王以后的山水画大家,被誉为“四王后劲”,与清代画家汤贻汾齐名。山水早年师法王翚,进而摹拟宋元诸大家,对于王蒙、吴镇两家笔意更有所得。晚年观摩巨然真迹,在用墨方面有深切的领会。道光时宫廷书画多出于其手。又能画花鸟、人物,以及梅竹石,笔墨皆隽妙。秦祖永的评论是:“临古之作形神兼备,微嫌落墨稍板,无灵警浑脱之致,盖限于资也。所写竹石小品停匀妥帖,尚为蹊径所缚,未能另立门庭也。”有《习苦斋集》、《习苦斋画絮》等。戴煦(1805—1860):清代数学家。字鄂士,号鹤墅,又号仲乙。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与项名达同时研究三角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和椭圆求周等问题,并代项氏续成遗著。他的代表作有《对数简法》等四种九卷,合刊成《求表捷术》。得出了指数为任意实数的二项展开式、对数展开式及三角函数对数展开式,并用来计算对数表。还著有《四元玉鉴细草》等。戴煦在研究无穷级数时发现了“开方求对数”的简便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补充了“定理级对数”和“自然对数级数术”两项定理,比当时世界上的先进算法要简单实用得多。戴修瓒(1887—1957):中国法学家。字君亮。湖南常德人。日本中央大学毕业。著名法学教授。历任国立北京法政大学法律系主任兼教务长,京师地方检察厅检察长,河南省司法厅长,国民政府最高法院首席检察官,上海法学院法律系主任,北京大学教授兼法律系主任。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参事等。主要著作有《民法债编总论》、《票据法》、《刑事诉讼法释义》等。戴芳澜(1893—1973):中国真菌学家和植物病理学家。号观亭。湖北江陵(今荆州)人。历任广东农业专科学校、东南大学、金陵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建国后,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中科院应用真菌研究所和微生物研究所所长。中科院生物学部委员。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早期从事水稻、果树等作物病害及其防治的研究,以后从事真菌的分类、形态、遗传等方面的研究。在真菌分类学、真菌形态学、真菌遗传学以及植物病理学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建立起以遗传为中心的真菌分类体系,确立了中国植物病理学科研系统;对近代真菌学和植物病理学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开创和奠基的作用。著有《真菌》、《中国经济植物病原目录》、《中国真菌总汇》等。戴季陶(1890—1949):名传贤,号天仇。浙江省吴兴人,出生于四川广汉,曾任国民党宣传部长,反对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戴笠(1897—1946):字雨农。浙江省江山人。黄埔军校肄业,军统特务头子,1946年3月因飞机失事而亡,时人有“雨农亡在雨中,戴笠死在戴山”之说。戴安澜(1904—1942):抗日名将。又名炳阳,字衍功,号海鸥。安徽省无为练溪乡旗杆戴村人。曾任国民党旅长、师长。先后参加过台儿庄、武汉、昆仑关等战役。1942年随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同固一役,戴师抗击五倍于己之敌,以伤亡八百勇士的代价,歼敌五千有余,书写了抗战史上光辉的一页。连日寇也不得不承认,同固之战是缅战中“最艰苦的战斗之一”。受伤殉国,时年38岁。1943年4月1日,在广西省全州香山寺,隆重地举行了国葬仪式,国共两党领导人纷纷书赠挽诗、挽词和挽联。戴望舒(1905—1950): 中国现代诗人。原名朝寀,字丞。浙江余杭人。“现代派”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诗集有《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戴克敏(1906—1932):湖北省黄安人。红军高级将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革命烈士。曾任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党代表、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党代表、中国工农革命第七军第11军31师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75师政治委员等职。戴松恩(1907—1987):中国作物遗传育种学家。江苏常熟人。1931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农艺系。1936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中央农业实验所技正、麦作系主任,湖北省农业改进所所长,中央农业实验所北平农事试验场场长,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副秘书长、研究生院副院长、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民主同盟第四、五届中央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著有《小麦赤霉病抗病性研究》、《试论中国作物育种工作的发展问题》、《充分发挥作物良种的增产作用》和《为什么研究小麦非整倍体》等。当代名人戴伯勋:1930年7月生,湖南湘乡人。1956年中国人民大学统计专业研究生毕业。俄语可读、译。曾任辽宁大学经济系系主 任、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副会长。享 受政府特殊津贴。主编、自编、参编教材专著30多部。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中国工业经 济管理》1992年获国家“光明杯”荣誉奖;《经济联合·企业集团·企业兼并》1992年获辽 宁省政府社科成果一等奖,1995年获全国普通高校首届人文科学科研成果二等奖。《老工业 基地的新生——中国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研究》,1997年获辽宁省政府社科成果一等奖, 1998年全国普通高校第二届人文科学科研成果一等奖。戴 亮:1934年12月出生,福建仙游人。1957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现 任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副研究员。曾任福建省计量测试学会常务理事。从事石油 、高能燃料的红外光谱和质谱分析。在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研究和过渡金属配合物和簇合物 的质谱研究等方面有精深研究。其中“SZJ—1型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仪”获1978年全国 科学大会奖,“柬埔寨梯克油评价加工利用”获1978年中国科学院、辽宁科学大会奖;发表 《陆森(Roussin)盐阴离子质谱及其断裂过程》等论文40余篇。戴白夜:1935年生。四川璧山人。1953年入北京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学习, 1958年毕业于河北大学中文系。曾任张家口市作协副主席、电影观众学研究会副会长、河北 省广播电视厅《电视文学》杂志编辑部副主任。现任河北电影电视剧制作中心(河北电影制 片厂)艺委会秘书长。一级编剧。河北省影视家协会理事。发表作品近300篇(部)。拍摄的电 视剧有《舞会皇后》、《最后一次报告》、《OK!暑期“小小虎队”》、《神州之恋》等。1 981年在国内倡导“电视观众学”研究,发表论文《电影观众学初探》、《关于电影与观众 的几点思考》(获1985年河北省首届文学振兴奖)。戴秉国:1941年3月生。土家族。贵州印江人。197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国务委员。戴 钢:1950年6月生。高级工程师。现任职于中国兵器工业第52研究所宁波分所。参加“液压自紧技术”课题,获国务院国防工办二等奖;参加“液压自紧厚壁圆筒强 度计算方法”的研究,获国家机械委二等奖;任“GMB-5型高压密闭爆发器”课题负责人, 获国家机械委二等奖;任“液压自紧圆筒设计规范”课题负责人,获国家机械委三等奖;参 加“高效液压自紧技术”项目、获国家四等发明奖;任“挤压铸造铝合金车轮项目负责人, 获国家发明专利等两项。戴玉强:河北文安人。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逸:1926年生,常熟人,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革命史研究生毕业。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教授、清史研究所所长、历史系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市历史学会第四、五届会长,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第三届副主任。1986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和人民教师奖章。专于清史、中国近现代史。2011年4月,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清史总编纂。戴相龙:1944年11月生,江苏省仪征市人。197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9月参加工作,中央财政金融学院会计系毕业,研究员、高级经济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天津市市长等职,现任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党组书记、理事长。戴军:1970年11月生,上海人。内地主持人兼歌手、演员戴军,是少有的兼影视、戏剧和主持的三栖艺人。>带泪的鱼(戴丽丽):江西人。歌曲有全世界丢弃了我你也不离开我、放手了吗、走不近的爱等。 戴佩妮 :1978年生,马来西亚柔佛州昔加末客家人。是全创作型华语女歌手,堪称当今华语歌坛创作力最丰富的创作歌手之一。歌曲有辛德瑞拉、回家路上、怎样等。戴雪儿:2010年初戴雪儿获得美国国际企业与60多个国家共同评选出国际魅力人物最佳人气奖。歌曲有舞林盟主、泡泡糖、也许你只是爱我的美等。编辑本段开国将军戴文彬戴文彬(1909-1982),湖南省浏阳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东独立师3团排长、连指导员,红8军27师64团代政治委员,湘赣军区第2兵站政治委员,红2军团6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独立第1支队政治委员,独立2旅政治部副主任,独立1旅政治部副主任,第120师卫生部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后方卫生部部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民主联军总卫生部政治部主任,东北军区卫生部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卫生部政治委员,沈阳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2年11月28日因病在长沙逝世,终年73岁。戴正华戴正华(1901-1966),安徽省肥东县湖滨乡六家畈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为支持抗美援朝战争,曾多次率领医务人员志愿入朝,及时研究解决了志愿军后勤卫生部门工作中的许多困难,为保障志愿军将士的健康作出贡献。1952年12月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1960年因病离休。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6年6月22日因患直肠癌在北京逝世,终年65岁。戴克林戴克林(1913-1990),原名戴道驹,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少先队大队长,红四方面军第9军27师8团宣传队队长,第27师卫生队队长,第80团连政治指导员、连长,第81团副营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3支队6团连长,第3支队司令部侦察参谋,挺进纵队第1支队支队长,新四军第1师1旅4科科长,江都独立团参谋长,第1旅2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2旅5团团长,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2师6团团长,师参谋长,第三野战军20军59师副师长、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59师师长,参加了第二、五次战役和朝鲜东海岸反登陆防御。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59师师长,第20军副军长,安徽省军区参谋长,工程纵队司令员。1961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任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是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0年1月18日因病逝世,终年77岁。戴克明戴克明(1915-1986),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29年参加黄安县赤卫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少共黄冈县区委书记,黄安县特务大队大队长,中共光山县委书记。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和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四支队电台警卫队队长、支队供给处会计科科长、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中共伊川县委书记兼独立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原军区1纵8团政治委员。中原突围时,指挥8团抢渡襄河,为主力部队打开通道。8团被国民党军两个整编师包围,他身先士卒,率全团杀出重围,到豫西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受到纵队通电表扬。后任鄂豫军区潢川军分区4团政治委员,河南军区潢川军分区副司令员,洛阳军分区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江西军区宁都分区副政治委员。1955年毕业于军事学院政治系。历任第5步兵学校政治委员,信阳步兵学校校长,湖北省军区副司令员。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6年1月21日因病逝世,终年71岁。戴金川戴金川(1918-——),河北省高阳县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参加八路军。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司令部队列科科长、研究室主任,山西朔县武工大队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团政治委员,西北野战军第3军9师副政治委员,第一野战军第1军7师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北军区第1军7师政治委员,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军7师政治委员、第1军政治部主任,志愿军后勤部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院副政治委员,总后勤部政治部副主任,后勤学院院长,总后勤部政治部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文化大革命”中犯有错误,未能获得功勋荣誉章。戴润生戴润生(1916-——),江西省吉水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学校政治营青年干事,公略步兵学校政治指导员,军委干部团俱乐部主任、连政治指导员,红1军团保卫局政治指导员、巡视员,第4师10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343旅686团营政治教导员、政治处副主任,独立旅第一团政治委员,黄河支队、教导第4旅团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冀鲁豫军区第11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军分区副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2旅政治委员、旅长,第二野战军第16军、17军副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军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部长,军政治委员,国防部第七研究院政治委员,军事电讯工程学院院长,海军东海舰队政治委员、顾问组组长。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戴学江戴学江(1930.2-——),江苏省靖江市人。1946年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10师28团营文化教员,第三野战军23军67师199团政治处技术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师政治部秘书。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营副政治教导员、营政治教导员。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3军政治部组织处助理员,沈阳军区政治部组织部科长、副部长,师政治委员,陆军第23军政治部主任、军政治委员。1985年起任沈阳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军区副政治委员。1992年11月-1995年7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政治委员。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1994年晋升为上将军衔。戴怡芳戴怡芳(1940-2001),河北省东光县人,1960年考入河北大学,196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文书、班长、排长、参谋、股长、团副参谋长、副团长等职。1979年调军事科学院工作,历任战役战术研究部副团职、正团职研究员,第三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科研指导部副部长、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在部队工作期间,刻苦钻研战术技术,积极探索部队建设规律,为提高部队训练水平做出了显著成绩。在军事科学院工作期间,参加过战斗条令、教令的编写、实验、修改和定稿工作。组织编撰的一批研究报告和理论专著,获得了军事科学院科研成果奖。先后组织领导了全军军事科研工作“九五”计划的编制工作,组织召开了第四次全军军事科研工作大会,主持了军事学学科调查,组织领导了一系列重大现实课题研究。认真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在组织领导战略、作战、外军和军事运筹研究工作,特别是在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研究中,倾注了大量心血。丰硕的军事科研成果为繁荣和发展中国军事科学做出了贡献。1994年由大校军衔晋升为少将军衔,1999年晋升为中将军衔。2001年1月1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61岁。戴广坤戴广坤(1941.12-——),山东省滕州市龙阳镇魏寺村人。195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93年2月任解放军总后勤部青藏兵站部部长,1997年10月任解放军总后勤部生产管理部副部长等职。不论在基层连队还是在领导机关,都始终牢记着一名军人所担负的神圣职责,兢兢业业,忘我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由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优秀的军职领导干部。1994年因青藏兵站部创造了部队上线执勤40年来安全行车的最好成绩,未发生过一起重大责任事故,而受到中央军委的表彰。1994年4月,由于西藏灯煤油储量不足,境内暗藏的少数反动分子则乘机煽动不明真相的藏族群众抢购、屯积灯煤油,从而使拉萨等地的灯煤油供应告急,以致连续发生了几起聚众闹事、哄抢煤油的严重事件。他为此指挥部队执行中央军委总部“紧急运送300吨煤油进藏”的紧张运输任务,因此青藏兵站部再一次受到了国务院、中央军委和自治区政府的高度赞扬。1994年10月,他作为英模代表参加了国庆四十五周年观礼,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88年7月被授予大校军衔,1996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戴清民戴清民(1943-——),山西省万荣县人。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通信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机要局局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四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电子对抗与雷达部部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
北京大学北大世界史泰斗马克尧,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北京大学历史系世界地区史、国别史(欧洲史)专业博士生导师。从事封建社会形态的理论、中西封建社会比较研究。研究论文、著作或成果:1.《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2.《资本主义起源理论问题的检讨》;3.《英国封建社会研究》。 朱孝远:中古史尤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君主制及近代欧洲的兴起。可参考《近代欧洲的兴起》、《欧洲涅磐》、《伊丽莎白女王》及相关讲义。 彭小瑜:教会法、罗马史、拉丁语。现主编商务版《西学研究》。 何顺果:美国史、欧美近代史,对马克思主义史学有深刻理解。著作《人类文明的进程》、《美国边疆史》。 高 毅:法国史、欧美近现代、18-19世纪的欧洲。可参考《法国大革命的政治文化》、《近代欧洲的分与合》,近译《福柯的生死爱欲》。 王红生:亚非拉现代史、印度史。 董正华:现代化研究,主要是东亚方向。可参考商务版《现代化研究》。人民大学 李世安,著名世界史教授,人大世界史的老教授。研究重心为世界近现代文明史、美国人权史、资本主义发展史、欧洲一体化史和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等方向。《世界当代史》《世界现代史》找来看看 王皖强,现在世界近现代史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西方思想文化史。刚40岁,担任博士生导师好几年了!讲课风趣幽默,逻辑很强,很有学术前途 徐浩(戴逸的学生)长期从事西欧中世纪史、工业革命前的英国史、中西历史比较研究和史学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也正是年轻有为,有自己的一套!对学生要求很严,上学期,要求一星期一篇论文,这学期没人敢选他的课! 孟广林(马克尧的学生)主要从事西方封建政治史、文化史与中西历史的比较研究陈海宏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理事、山东省世界史专业委员会付主任兼秘书长。 主要从事世界史和美国史的教研工作,专攻美国军事史。现已发表专著2部、译著5部、主编或参编12部,各种文章60余篇。主要有:《美国军事史纲》,北京长征出版社1991年版;《美国军事力量的崛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戴望舒 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戴望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