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刘世林发表的论文

刘世林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

刘世林发表的论文

[1]、田福祯,姚宝书,曹希洪.电渗析方法除水不溶无机物中杂质的研究[J].无机盐工业,1980(3).[2]、姚宝书,曹希洪,田福祯 电渗析方法除水不溶无机物中杂质的动力学及其应用[J]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1 Vol. 02 72-81[3]、乔希枫,田福祯. 电渗析法除水不溶无机物中杂质在某些碳酸盐上的应用[J].无机盐工业,1981(4).[4]、乔希枫,田福祯. 电渗析法在高纯氟化镁制备中的应用[J].化学试剂,1983(1).[5]、田福祯,姚宝书,曹希洪. 用电渗析方法以“离子流”去除杂质[J].化学试剂,1984(4).[6]、 田福祯; 世界精细化工展望[J] 精细石油化工 1986 Vol. 01 44-48[7]、 田福祯;于永顺 从芥末中提取芥子油的研[J]究 化学世界 1992年第09期;[8]、田福祯 孙晓强 湿度调节材料的实验研究[J] 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 1995年2期[9]、田福祯,李世林,刘治虎 水性多彩内墙涂料防冻剂[J] 绿色建筑 1996年第05期[10]、田福祯,李世林,刘治虎 水性多彩内墙涂料防冻剂[J] 化学建材 1996年12卷5期[11]、田福祯,王平,李晓丽,刘治虎,何佩琳从镍-铝废催化剂中回收镍[J]化学世界 1996年第05期[12]、田福祯, 刘月霞, 于永顺 一种新的高纯二氧化钛合成方法 华北地区五省市化学学术研讨会2001年[13]、陶振华;田福祯; 载银纳米TiO_2抗菌剂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9)2007年[14]田福祯,李波等;工业四氯化钛水溶液热水解制备锐钛矿晶型纳米二氧化钛《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集V”2005.11[15] 田福祯等,室内甲醛吸附-反应-降解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应用化工》2005年,第09期[16] 田福祯等;工业四氯化钛水溶液热水解制备金红石晶型纳米二氧化钛” 《化工科技》 2006.2[17]田福祯,王明亮等;“纳米改性助剂在内墙乳胶漆中的应用”首届涂料用助剂论坛及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 2005.6;宁波;P:225~229[18] 田福祯 倪丽琴 王明亮 王军 多功能改性纳米助剂在内墙装饰乳胶漆中的应用,全国第二届纳米材料在涂料中应用大会交流论文,2006.6,北京[19]田福祯《新材料产业》以高钛渣为原料的盐酸法——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新工艺,2007年第2期 63-67页[20] 陶振华 赵华 张海丽 田福祯(通讯作者)纳米二氧化钛载银无机抗菌剂的研究进展 化工中间体 2007, (4)[21]陶振华 张海丽 韩德新 周雅文 赵华 田福祯(通讯作者)载银纳米TiO_2抗菌剂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 《功能材料》2007年 第A09期 3433[22] 王鑫, 陈蕴智, 田福祯, 王明亮,大豆油脂肪酸乙酯的制备及其在印刷油墨中的应用<<中国油脂>>2008年第33卷 第02期[23]田福祯 陈崧 刘芬 室内空气净化治理公益工程的思考 《新材料产业》2008年第10期:60-65页[24] 田福祯 孙晓强 李 波 陈 崧 调湿材料的研究及应用《新材料产业》2010年第1期:54-57页[25]田福祯、孙晓强 李波、陈菘 调湿材料的研究及应用 2010中国硅藻土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26] 田福祯、 李波、 陈崧、 蔺建宇、高钛渣——我国酸法钛白清洁生产的基础原料《新材料产业》 2010年第11期 49-53页[27] 田福祯 陈 崧 郑趁霞蔺建宇 天然植物草本涂料---返璞归真环境友好 《新材料产业》2011[28] 张海; 陈崧; 田福祯;改性冬凌草复合素功效型牙膏的研究《口腔护理用品工业》2010年05期:8—13

朱德(1886~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中央政治局委员、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司令、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等职务。 朱德,原名朱代珍,后曾改名朱建德,字玉阶。1886年12月1日生于四川仪陇,1976年7月6日在北京病逝。 朱德同志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军事领袖,为中国人民取得的抗日战 争和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其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三、安全工作先进个人(32个)

王礼忠、涂亮、荣海、杨连生、胡志猛、黄升平、刘明程、陈宝军、刘德林、夏国虔、周晓、张印香、陈立菊、万治权、李 燕、刘青峰、谢显宽、黄山、张谦龙、曾庆武、李林、高传发、骆秋平、雷和勇、邓 飞、刘土金、李昌生、毛宏、贺凤(县幼儿园)、王小艳(安义中学)、罗琴(长均学校)、熊茜茜(万埠小学)

四、校园保安先进个人(3人)

丁绪满(新民小学)、黄和黎(龙津学校)、胡功模(石湖小学)

学校先进个人表彰决定 [篇3]

各年级、各班:

2015学年度,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师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涌现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为弘扬优良校风,激励全校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追求人生进步,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学校决定表彰一批先进班集体和先进个人,经民主评选,学校研究,决定授予高一(1)班等19个班级 “先进班集体”称号,授予廖逸涵等9名同学“优秀学生标兵”称号,授予吴泽运等名同学“优秀学生会干部”称号,授予游凤祥等223名同学“优秀学生干部”称号,授予毛婉彤等682名同学 “三好学生”称号,授予尹宇枫等3名同学“优秀升旗手”称号。

学校希望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要发扬成绩,戒骄戒躁,努力学习,继续进步。学校号召各年级各班、全校学生在新的学年里要学先进,赶先进,不断优化班风校风,以优异的成绩向师长汇报!

获得黄冈中学2015年度“先进班集体”称号的班级:

高一(1)班     高一(8)班     高一(10)班      高一(13)班     高一(15)班

高一(16)班    高二(3)班      高二(7)班       高二(8)班      高二(15)班

高二(17)班    高二(21)班     高三(3)班       高三(5)班      高三(7)班

高三(8)班     高三(9)班      高三(10)班      高三(18)班

获得黄冈中学2015年度“优秀学生标兵”称号的同学:

廖逸涵    叶胥达    童堃      何熊博    李思思    杨胜兰    周飞

张诚      裴晓庆

获得黄冈中学2015年度“优秀学生会干部”称号的'同学:

吴泽运    段华章    王威      郑兆琪    洪梓一    徐博尧    彭绚

张洋      杨胜兰    熊绵章    饶俊      柳杰      周申      陈邦庆

刘锦程    韩宇桢

获得黄冈中学2015年度“优秀学生干部”称号的同学:

高一

游凤祥    王彦橙    李明芮    王维      洪-志鹏    王近仁

孙佳豪    刘子嘉    石金宝    汪登魁    王成      刘莹

黄佳焱    熊利凡    吕昊政    徐鑫怡    陈佳鑫    方昂

吴页言    刘宇星    汪镭      王威      袁晨煜    康承玮

胡叶兴    杨容泽    夏雨胡楠  张凯璐    章子睿    刘津铭

洪伟      李雨琦    汪典      何宽      吴晓天    郭书婧

郑春洋    倪狄巍    熊财      宛梦萦    陈景亁    程聪

袁佳莹    李紫薇    孙山虎    李佳文    陶冰清    曾宇

游淳浩    江木子    陈函希    吴奕灵    王林      李叶欣

戴威      毛润泽    高品仪    李康      潘嘉煜    徐昭涵

徐焱东    王彭诗媛  高依惠    邵清灵    占锟      余丹蕖

高二

乐威      李钢      陈风      毛松      胡晗      陈昭言

黄宇枭    彭迪      黄棋麟    吴锋      汪锡峥    柳佳

彭科东    朱远昊    郑宸      方征      李逸文    胡迪园

廖宁      周申      雷雨晴    杨肖      赵菊文    王涛

喻回鹏    李美婷    陶裕      何君怡    胡思琦    刘家隆

兰超      张澄      陈小松    熊锦章    江晓阳    杜林

童怀彬    李思思    孙子航    邓宇      殷攀      李高鹏

吕港      周文豪    喻阳      王文康    汪彪      陈尤

张澄阳    张智晗    李端焕    张艺飞    翁晏莅    林家睿

秦怡诗    汪慧宁    郭安      闫杨杨    谢子豪    刘真宇

梁玉旦    张鸥      刘博      周君良    陈诺雅    陈熹

占贝      孙威伦    倪懿矾    鲁思源    高通才    段威

朱奕霏    孙瑾      夏梦达

高三

陈紫荆    石一丁    朱翘楚    汪端仪    陈曦      袁宝龙

管飙      翟凯      邓捷      刘颖豪    鲍康      杨帆

王焜齐    张亚伦    乐岑川    梅曦婷    蔡金瑶    陈子骞

蔡明峰    周子文    罗金      赵昀洲    邓林霞    杨森

雷依阳    余子阳    夏明海    曹智林    何乐      岳柠柠

郭成      来文昌    戴晶      吴丁比鹏  杨冉      喻淼

王冠之    彭加吉    陈雨劲    阮佩文    赵雅      杨丹

邱梦婷    王欣      方艳艳    刘文      陶勇刚    丁凯

周存礼    秦爽      喻嘉艺    李俭      张润青    江业帆

李颢娟    叶子倩    吴纤尘    汪家欣    周杰      刘香

李豪      肖楷锐    胡梦成    方成栋    夏雨      陈泽伟

陈栉妤    韩江龙    刘玉清    丁佩      朱耀晨    朱源

张灯亮    夏卓      孙梓奕    洪安琪    陈楚楚    乐荣廷

杨凡      陈敏      刘振      朱冠苖

获得2015年度“三好学生”称号的同学:

高一

毛婉彤    王伯奇    余露      张展      胡楠楠    王臻臻

周荣      任莞秋    宋梦鑫    方嘉媛    付铭      邓雪阳

梅航      冯如      张煜      李璋      秦汀阳    汪琤玲

李豪      郑柳萌    谢文      樊文倩    郭典      胡诚

冯思晴    熊祺      周山      廖新柯    彭玉婷    程萌

胡浩东    陈雯      付子洁    陈子维    高思宇    叶行恺

刘威甫    王雄      王宇翔    袁源      刘钰泉    许立超

付万彪    江添翼    谭瑞琳    张宇昂    段阔      田轶群

黄忠勋    陈前      郑仲淇    熊思敏    黄率      夏梦遥

彭烁      吴嘉欣    陈宇      邹佳宝    谢清      夏行

刘涵      南翔      刘颖奕    刘芳舟    游泽炜    李瑶琪

周彤      李志峰    蔡姝彤    吴俊康    刘耀明    成致远

王探      张楷成    周代红    徐丹      侯美婷    范文清

王雨橙    王晗      尹宇枫    洪瑞晗    范力      吴庆文

刘颖      梅朝瑞    胡可      廖逸涵    杨沛泉    熊方正

肖紫涵    李金富    刘子逸    蔡杰      李雨琦    张露颖

夏猛      伍昊宇    洪伟      严一丹    王先科    袁恒

潘子迎    李少贤    顾凯峰    朱嘉伟    任超      丰之韵

凌桐      李安琪    陶源      詹泽辉    王楚      朱菲云

陈聪润    程洋      田伟铭    杨格尔    查献也    何乐

戴鹏程    叶开      张瑜      苏婷      杨茜茜    黄逸飞

刘加琛    辛云      罗威      宋楚丰    李祎炜    余敏

叶蔡      詹诗凯    郑兆祺    於建辉    李凯明    周鑫

胡湘灵    刘成      周明星    柯昌荣    陈若水    喻可

郭少卿    万好      陈骏尧    储怡安    殷梓勤    陈建

卢佳      李慧林    范美秋    孙家振    胡煌      郑慧敏

肖展      陈淼      付伟      岳绪薇    刘煜      杨紫薇

毛雨晴    沈思诚    张乐      熊炳坤    童堃      陈莎莎

袁晶      郑婷文    徐萌倩    王海燕    刘颖      余意

杜一格    蔡玲      林雨琪    胡潇沛    程宏健    王雨琪

王远      卢汶希    饶宝密    王涵      黄梓      黄梦玲

付亿元    金洁      徐准      叶从旺    龚杨      钱博诚

何庭宇    陶佳      胡更新    杨海曼    邓依卓    陈小博

程子煊    李世林    吴俊霖    舒展      鲍伊萌    胡洪辉

倪泽林    冯雪菲    陈玉立    吴小伟

高二

严子昂    马欣雨    朱瑶      骆伊霖    梅博      洪乐

罗佳臻    李易鹏    陈得恩    霍瑞      周姣      方傲格

罗佳慧    余悦      王艾凡    方璐      何悦      张诗瑞

董旭栋    黄思佳    李佳妮    饶植      胡明熹    李洋

李洁      夏先利    唐普贤    石梁      方柳柳    赵婷婷

殷紫栋    黄子炎    殷洵宇    罗杉      盛斯娴    裴汝琪

邓紫薇    徐嘉雪    陈俊杰    丰月      鲁欣怡    陈敏

叶茹琪    邵金凌    张圳楷    梅钟洋    李会      陈璐

闵小虎    陈家宁    叶思佳    汪秀娟    周子勤    叶盛

夏文清    蔡文华    郭天玥    左园林    彭卓      邱隽宇

易归      余群星    明雨晴    王阳      刘佳      陈星妍

雷雨晴    王丹妮    王涵      吴家航    徐才志    张楠

胡俊杰    黄开泰    刘吉会    龙雨涵    秦子璇    孙明东

徐洁菲    黄馨仪    张腾      黄玉洁    罗盾      甘翼

曾博      兰小奇    董硕      程健      程世凡    程子若

何睿林    戴春齐    李博强    兰超      朱志贤    黄成梓

陆邦庆    何雄博    赵书唯    张鑫禹    罗悦      韩正

孙达      周锦涛    叶玮      汪威      吴林慧    何畅

方峰新    王倩      洪意      何青      林阳      黄婧

詹赳      余佳敏    周佳佳    郭孜颂    钟乐      江志清

胡思义    吕奕阳    周子木    张木茜    冯世林    秦祎雄

洪宸      高天志    何露      刘思祺    王恒      魏安鹏

汪毅聪    张钰铖    姚靖      谈晨      柳勇志    华婷

翁冕      龚悦      程星      李运帷    瞿锐      陈胜男

易翰      吴梦圆    熊浩      涂田天    孙歆彤    阮景鑫

涂欣祺    陈凌枫    程仕杰    彭康为    唐卓琳    熊梦琴

闫灵惠    徐展翊    柯彦亭    程格格    向文欣    蔡铭

周裕航    徐榕霞    王秀      甘舒眉    金思缘    欧阳梓青

凌金凯    索磊      肖帆      李乃璞    陈靖      雷薇田

张蒙      汪慧宁    郭安      闫杨杨    王文祥    曾卓

徐博      王威      程欣怡    钟典      王金顺    齐天磊

吴汇汝    徐林煜    卢晨      吴君涵    郭莉莹    李世霞

江宏辉    曹露      陈子熠    孙小钧    徐冉      丁方

曹颖      胡琪      贺双桃    杨胜兰    夏鑫岚    李娆彧恺

王琛      王晴      陈子云    陈津      张碧瑶    王运帷

秦全锐    周洋      曹怡清    叶娟      梅娜      柯贤伦

张珏铭    孙航      雷坤      罗浩然    谢伟东    高尚彬

吴海超    朱凯      王小平    韦一波    赵杉      李畅

刘明松    彭国庆    陈智康    胡亁

高三

胡吕诗    刘紫薇    刘雪晴    郑佳豪    何锦程    易棵柯

张嘉钰    胡帅      王惠仪    胡丹      汪静宜    刘雯

徐紫华    付泽      王章畅    牛春草    熊瑾      周敏

霍若桢    曹艺怀    吴佳雯    袁正光    杨文津    张锋

余龙      夏思禹    邵旺明    张杰      伍泰霖    夏宇

郭灿      汪晋怡    张灵烨    洪玥      杨娟      冯琬玲

陈缕欣    王晨阳    杨佩      卢檀      汪盼      付雅琪

占烁      樊姝彤    俞冰寒    祝语吟    尹佳作    冯婷

叶颖      张帆      陈璐      郑敬祥    杨丹李    凌娟

陈梦雨    吴佳黛    李乔      吴晓阳    易敏      张钰

林喆      陈希卓    陈班班    杨雪      吴迪      岳靓

阮美霞    王佳成    李达      李君      刘未      孙狄

何家兴    陈俊康    顾小情    黄天立    胡益卓    刘雨琪

周莹      赵鹏程    乐远      吴一言    李梁      郑俊

余泽亚    来文硕    周飞      张怡      邓志强    吴珑

张伟      程思凡    熊玉芳    徐黎闽    陈彬书    陈志婷

余志辉    杨宇      黄威      毛中杰    陈文君    陈薇

贺添      张雅琪    童海      周哲      曾令梓    邓玮程

左宇涵    何舟      涂芷馨    姜紫荆    李昕怡    刘智

周航      熊佳芬    任红红    洪子瑶    肖琪      王杰

陈晓萱    曹祉祺    胡志      刘璐      林晔      张思

许林菁    方蕾      方莹      周欣      谢园      樊盾

范琪莉    肖梦玲    黄耀      何权      周磊      喻扬帆

王锦      李沁芸    夏畅      李梦阳    顾豪      余攀宏

吴凡      周珊      张宇      黄孟菲    余舟航    叶亮辉

吴铮      张檑      方媛      张驰      王聪      周强

汪旭      刘聪      蔡瑞林    胡诚      张今      贾润新

江成豪    韩昌杰    游冠东    杨必成    程炜光    朱冽

董富      韩越      姜慧      王哲      肖丽      詹佳琪

李曼      夏爽      邵梦晨    洪瑾      郑文佳    胡楷

邱冬      李能      漆紫嫣    熊艺      付世豪    漆玉玲

宋锐      周越      胡榕      余航      余嘉航    张子顺

詹雪奎    丰俊      徐杰      李星成    陈晨      朱一帆

赖丹阳    廖昶      佘笛      刘璐      沈庵德    邱锐

张大伟    刘聪      姚鹏      孙慧      朱飞扬    易华

余洋      韩雨      冯世杰    廖曾喜    黄凯翔    洪锋

丁曦      肖欣语    袁康益    孙泽宇    余柏翰    李悦

邱紫铂    胡恒      朱桦锐    熊偲蓓    夏鹏玺    杨梓琦

李伟      任攀宇    邵琨      邹攀      左相辉    吴晗

徐子潇    高顺      宋昕      佘森      陈锦秋    王中阳

黄伟东    刘海宏

获得黄冈中学2015年度“优秀升旗手”称号的同学:

尹宇枫    凌鸿翔    朱楷

湖北省黄冈中学

2015年3月

学校先进个人表彰决定 [篇4]

各小学:

为积极推进课程改革,规范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英德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教学常规检查的通知精神,我校制订了《东华镇鱼湾小学2012年秋季教学常规工作检查方案》,并于2012年12月25日对全片所辖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查阅档案资料、召开座谈会、检查教师教案、业务笔记、学生作业及撰写论文等多种形式,分别对教导处五大指标、教师九大指标的教学常规进行了认真的综合考察和量化评估,一批学校及个人在教学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经研究,决定授予2所学校“2012年教学常规工作先进学校”称号,授予21名教师“2012年教学常规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名单如下:

1.先进学校(2所):

鱼湾小学、文策小学。

2.先进个人(21人):

鱼湾小学:张小燕、 徐国升 、陈桃花、 张艳梅、刘小芳 、彭细妹 、林秀娟、蓝沛华、何洁兰、 胡可叶 、邓南耀 、黄佰品、林秀梅、郑从友、张秀限 文策小学:张春肖、张春月、张邦会

五步小学:熊红溪、温福铁

宝洞小学:张廷报

希望受到表彰的学校和个人能戒骄戒躁,再创佳绩,未进入先进行列的学校和个人要对照先进,找出差距,努力工作,不断提高教学工作水平,为推动我校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英德市东华镇鱼湾小学

2015年1月4日

历史教学在生源薄弱学校的发展如何也值得历史一线教师探究。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历史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对于现代高中历史教学来说,多媒体设备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教师应该对多媒体设备进行充分的运用,将多媒体技术融入日常的教学当中。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高中历史教学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历史教学作用进行优化

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对于历史教学来说,语言的描述还是略显枯燥和不足,很难将学生引入真实历史的回忆当中。例如,在教学《甲午战争》时,教师可以寻找一些相关的影视资料进行播放,例如电影《甲午海战》和《甲午风云》,让学生通过观看影片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当时中国的落后、所受的屈辱、将士保家卫国不惜牺牲的壮烈情怀,以此来触动学生的心灵,加深学生的记忆,让学生融入其中,感受其中的耻辱,以此来激发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高尚情操。

二、优化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成为目前我国教育的核心目标。相对来说,历史考试的内容难度也是越来越大,因此这种发展趋势使得我国的教学模式不得不发生改变以适应教学的需求。现代信息技术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将造福于整个社会。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学生的学习量进行最大化,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历史的质量。

2.有效利用多媒体设备

对于现代高中历史教学来说,多媒体设备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教师应该对多媒体设备进行充分的运用,将多媒体技术融入日常的教学当中。在对课程进行讲解的过程中配合相关的影视资料和图片资料,以其图像效果和声音效果,给学生一种最为直观的感受,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历史的兴衰荣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已知的历史内容作为基础寻找相关的历史信息和知识,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应用多媒体设备可以让学生感受历史的真实感和存在感,对于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有着非常大的帮助,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知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健康长久地发展。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的教学需求。信息技术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在当今社会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调节课堂气氛,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历史教学中的美育赵秀玲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2-20

2、师专历史教学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初探王玉华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05-30

摘要:总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不仅有利于扭转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困扰,也有利于改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利于学生思辨性思维的发展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在教育不断向前发展的今天,只有不断进行教育方式的创新,才能使教学更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

1高中历史传统教学模式分析

1.1“灌输式”教学模式

灌输式教学模式,简而言之,便是以老师为课堂教学主体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强调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处于一个被动接收的状态。学生的教学环节时刻处于老师的掌握之中。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应试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但历史全局观和辩证思维却难以得到有效发展。

1.2“论证式”教学模式

“论证式”教学模式主要指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学以教材结论为主,采取归纳和分析的方式来对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有着“照本宣科”的感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着极强的操作性,学生也可以更好地记忆和整理思路,但同时这一做法也局限了学生的思路。例如我们在讲晚清改革派与传统守旧派之间的矛盾冲突时,老师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向学生传授慈禧太后对改良派的迫害进而说明封建王朝的反动性,却很少涉及甚至是完全忽视当时国内外的政治环境和改良的渐进性,这便容易对学生的思维形成误导。并且即使有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也很难在实际考试中表达出来。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缺乏质疑精神。

1.3“表演式”教学模式

“表演式”教学模式主要指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以在讲台“表演”的形式来完成教学计划。这种教学模式中老师会像演员来对自己的动作和语言进行编排,思维僵化而缺乏课堂创新。这一教学模式更多的被运用到公开课当中。“表演式”教学模式中基本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仅仅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承载体呈现。

2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

2.1互动式教学模式

互动式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使师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呈现。师生之间加强课堂交流、互动,使问题在交流中得到探索。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问题的探索和对学生思维的启发。但是这同时也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老师不仅要对原本的教学内容进行准备和设计,同时也要对学生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可以与老师互动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自己对历史的认知度,使自己的历史思维得到更好地发展。

2.2情景教学模式

情景教学模式是通过一定的情景构建,将书本知识和历史知识通过语言、动作行为进行历史画面的构建,使历史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景。在历史学习中既有英雄人物,也有历史事件,这些问题都可以给我们以更深入的思考和感悟。在历史教学中老师可以从这些问题入手,通过情景模式的构建来使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感受到历史的脉搏,提高学生的历史感悟和文化归属感。

2.3开放式教学模式

开放式教学模式是指在历史教学中老师通过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使学生对历史形成自己的感悟和见解。高中是学生自我学习,思维和学习模式构建的关键时期。老师在教学中应当把握学生的实际学习规律和心理发展历程,形成以学生为主的教育教学理念,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例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某一学生对西汉历史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有着深入的研究,我们便可以寻找资料辅助学生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可以让其为大家进行一个讲解,起到一个示范性的作用。

3总结

总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创新不仅有利于扭转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困扰,也有利于改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利于学生思辨性思维的发展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在教育不断向前发展的今天,只有不断进行教育方式的创新,才能使教学更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谈谈历史图示教学的功能黄有为,楼建军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03-01

2、略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仇世林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2-27

河南大学刘世友发表的论文

杜兴梅,1950年生,河南郑州人,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从事写作教学及中国音乐文学研究。与人合作主编《学术论文指导》、《百年百优中国文学作品导读》;任编委或参编的著作有《写作技巧词典》、《乐府诗鉴赏词典》、《文学知识手册》、《中国国情总览》、《中国文化之最》、《社会主义教育概论》等;在《文艺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舞蹈》、《中州学刊》、《河南大学学报》、《教育时报》、《交响》、《音乐探索》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

教研室主任张俐,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与社会语言学。曾获河南大学教学优秀奖,2005年8月至2006年6月赴美国田纳西州访问学者。 蔡玉芝,女,副教授。我国第一期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现任河南大学演讲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普通话口语和交际语言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曾两次荣获国家语言文字先进工作者奖项,并多次获得校级优秀教学奖。历任河南省普通话测试员培训班主讲教师。主要论著:曾在《河南大学学报》,《河南教育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主编或参编由河南大学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著作或教材6部,其中《普通话口语教程》荣获河南省教育科研奖励优秀论著一等奖,并在省统编教材《新编普通话口语教程》一书中担任主编。 段亚广,男,博士,主要从事方言和音韵研究,现为河南省语言学会会员、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员。担任本科生“现代汉语”、“中国语言学史”等课程的教学。参与省级社科项目两项,出版专著《从方言比较看官话的形成和发展》一部,发表论文《河南方言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表假性领属关系的的》等数篇学术论文。闫克,男,河南省语言学会会员。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担任本科生《现代汉语》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梁遂,男,1952年10月生,汉族,河南省襄城县人,中共党员,副教授。1978年6月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同年留校任教至今。现任河南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河南大学语委办推普工作领导组组长、文学院工会主席、文学院关工委副主任和文学院逻辑学科负责人等职;曾先后兼任河南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研究生辅导员、河南大学演讲学会会长、河南大学演讲与朗诵艺术团团长、开封市模特艺术协会首席顾问、河南省逻辑学会常务理事和副秘书长等职。

刘先林院士发表论文

这个,福建农林大学和山东科技大学的实力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差异,主要是看你想要学哪一方面的专业了,如果你对农林类的专业感兴趣,那么选择福建农林大学,要是你对自动化,计算机,控制,机械,地质,采矿,测绘(山东科技大学全国第二,很厉害的专业,推荐)以及其余的工科类的专业感兴趣,就选择山东科技大学。山科据说工科全国非211第一,有点夸大的嫌疑,不过的确很强悍!这些都是我得分析,主要的还是你自己选择。希望你能够上自己梦想的大学和专业!加油啊!

百科名片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建校于1951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矿业见长,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主页: 中文名: 山东科技大学 外文名: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校训: 团结 勤奋 求是 创新 创办时间: 1951年 学校类型: 综合 主管部门: 山东省教育厅 现任校长: 王春秋 知名校友: 郭开朗 所属地区: 中国山东 主要院系: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硕士点: 89个 博士点: 27个 院士: 9人 目录校徽校训 惟真求新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学院文法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采矿工程研究院继续教育学院对外交流教师队伍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山东省重点学科泰山学者设岗学科(9个)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点(6个)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教育厅海岛(礁)测绘技术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科学研究历史沿革一个源头另一个源头汇成一条主线院士院系设置部分学科排名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历任领导刘子光刘辛人田景瑞沈光寒霍万库曹书刚刘向信王春秋杰出校友学校地址校园风光近年山东科技大学录取分数线 校徽校训 惟真求新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土木建筑学院 文法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理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采矿工程研究院 继续教育学院对外交流教师队伍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山东省重点学科 泰山学者设岗学科(9个) 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点(6个)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科技厅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教育厅 海岛(礁)测绘技术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科学研究历史沿革 一个源头 另一个源头 汇成一条主线院士院系设置部分学科排名 测绘科学与技术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矿业工程历任领导 刘子光 刘辛人 田景瑞 沈光寒 霍万库 曹书刚 刘向信 王春秋杰出校友学校地址校园风光近年山东科技大学录取分数线 展开 编辑本段校徽新学校标志(校徽)说明 山东科技大学校徽新学校标志(校徽)在原标志(校徽)基础上演化而来,采用学校标准蓝色(科大蓝,颜色标准为:C:100 M:50 Y:0 K:0)为主色调。 新学校标志(校徽)为圆形,蓝底、白色字体、白色图形。标志(校徽)以英文校名缩写“SDUST”作为形象设计元素,通过字母笔划的借用和伸延造型,演变为飞鸟的图形,象征学校教育事业积极向上、腾飞发展;图形中心有4个圆球,组成花的形象,代表“科技”,象征科技之花盛开;图形外环上方为毛体字校名“山东科技大学”,下方为英文标准字校名“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编辑本段校训 惟真求新惟真,就是求真知、探真理、究真谛、存真率、做真人,是大学一贯的宗旨,更是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发明创造的准则,也是做人的底线;求新,就是想新事物、求新方法、图新变革、创新事业,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源原,也是科学研究追求的最高境界。 院系设置 山东科技大学 院系设置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资源工程系 安全工程系 工业工程系 工程力学系 交通工程系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系 电气工程 及其自动化系 电子信息工程系 通信工程系 生物电子系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地测量系 工程测量系 地理信息系 资源环境系 遥感科学与技术系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矿物加工工程系 化学工程系 能源工程系 应用化学系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生物工程系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基础地质系 矿产地质系 水文与环境系 地球物理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工程系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系 高分子材料工程系 材料化学系土木建筑学院土木工程系 工程管理系 水利水电工程系 道路与桥梁工程系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 建筑系 城市规划系文法学院法学系 公共管理系 广告学系 中文系 马克思主义论论课部 思想品德课部机械电子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系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 测控技术工程系 热能科学与工程系 物流与车辆工程系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日语系 大学英语一系 大学英语二系 研究生教学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应用数学系 计算科学系 统计与金融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信息管理系 电子信息与科学技术系 网络工程与信息安全系 软件工程系理学院应用物理系 力学系 数学教学部 体育教学部 制图教学部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设计系 工业设计系 广告设计系 音乐系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系 工商管理系 经济与贸易系 会计系 财政与金融系采矿工程研究院继续教育学院学校介绍 学校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主校区,2700亩)、泰安(700亩)、济南(200亩)三地办学,总占地面积243.16万平方米(约3600亩),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5.66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31亿元。 科大新版校徽学校设有16个学院和9个教学系(部)以及1个独立学院。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至此,山东科技大学已拥有6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31个博士授权二级学科,21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111个硕士授权二级学科,博士授权学科由原来的工学拓展到工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门类;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包含19个授权领域;75个本科专业。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实验室(基地)和工程研究中心42个,其中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另有青岛市重点实验室2个;有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9个。学校设有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授权业务中心、国家外专局外语培训中心、山东—俄罗斯科技合作中心、青岛市制造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在学校设有中国唯一的“中国科学中心”。 学校现有在校生446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5500余人,独立学院学生9500余人。另有继续教育类学生32000余人。 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山东省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学校风光(20张)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19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近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0项。2007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级。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全省高校前列,已为社会培养了15万余名各类人才。 学校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力及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科技优势。在矿业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岩土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等领域有较强的学科基础和学术优势。设有工程技术及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研究院所90余个。2004至2009年,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777项,其中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科技攻关、“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37项,承担省部、厅局级项目748项,承担科技开发及技术服务项目2854项;发表学术论文9868篇,其中被SCI、SSCI、A&HCI、EI、ISTP、CSSCI检索收录及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的论文1478篇;出版著作531部;鉴定科技成果330项;授权专利124件;荣获上级奖励205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4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01项;科研经费87537万元,连续6年均过亿元,2009年达20218万元。 学校建有省级大学科技园,科技园已列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基地,入驻企业和科研单位50余家。现已形成机械电子、环境保护和信息技术等产业中心,等离子熔覆技术、矿山安全多功能钻机技术和振弦传感技术研发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校有《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山东科大报》等报刊。 经过近60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形成了“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在新的世纪,山东科技大学将努力建设成一所工科优势突出、矿业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 校训:惟真求新编辑本段对外交流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走教育国际化道路。已与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法国等18个国家的98所高校和研究院所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有6个中外联合实验室,开展国际科技合作项目50余项。接收有俄罗斯、美国、法国、韩国、日本、德国、蒙古、巴基斯坦等2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20多名教师是国际学术组织的重要成员。学校每年多次举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编辑本段教师队伍有教职工297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000余人,教授257名,副教授433名。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5名,“泰山学者”9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名,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教师58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人,省部级专业CUBA新闻发布会(5张)技术拔尖人才37名,博士生导师137名,全国模范、优秀教师10人,省级优秀教师19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编辑本段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采矿工程山东省重点学科采矿工程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地质工程 安全技术及工程 计算机软件技术及理论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岩土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应用数学 信号与信息处理 技术经济及管理 材料学泰山学者设岗学科(9个)1、采矿工程 2、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岩土工程 5、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6、安全技术及工程 7、摄影测量与遥感 8、机械电子工程 9、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点(6个)矿业工程 测绘科学与技术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机械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编辑本段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实验室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科技厅1.矿业安全工程与环境保护实验室 2.机器人与智能技术实验室 3.山东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实验室 4.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重点实验室 5.山东省基础地理信息与数字化技术重点实验室 6.山东省矿山机械工程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教育厅1.机器人与智能技术实验室 2.深部矿井安全开采实验室 3.基础地理信息与数字化技术实验室 4.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实验室 5.岩土与结构工程实验室 6.矿山机械工程实验室 7.微结晶强化工程材料实验海岛(礁)测绘技术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海岛(礁)测绘技术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编辑本段科学研究在科技管理上,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五年来,科研处及管理人员获得省部市校各种奖励多项:2001年,科研处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称号;同年被山东省委宣传部和省社科规划领导小组授予“山东省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学校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力及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科技优势。在矿业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岩土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等领域有较强的学科基础和学术优势。设有工程技术及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研究院(所)90余个。2001年至2008年,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896项,其中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科技攻关、“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31项,承担科技开发(横向)项目2346项,科技经费60949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0643 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1069 篇,出版著作581部;鉴定科技成果286项,获准专利60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6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68项。2004-2009年连续6年均过亿元,2009年达20218万元。 校办产业已形成机械电子、防水建材、环境保护、信息技术和科技培训等产业中心,振弦传感技术、等离子熔覆技术和防水建材研发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防水建材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校建有省级大学科技园,科技园已列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基地,入驻企业和科研单位50余家。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走教育国际化的道路。已与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法国等17个国家的88所高校和研究院所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展国际科技合作项目50余项,并在互访、进修、联合培养研究生、文化交流等方面卓有成效。学校接收有日本、俄罗斯、美国、法国、韩国、德国、蒙古、巴基斯坦等20个国家留学生。有6个中外联合实验室。20多名教师是国际学术组织的重要成员。学校每年承办和主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 学校编辑出版有《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山东科大报》等报刊。 经过近60年年的发展,学校形成了“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在新的世纪,山东科技大学将努力建设成一所工科优势突出、矿业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编辑本段历史沿革山东科技大学是由“两个源头、汇成一条主线”而来。一个源头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洪山煤矿工业学校。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洪山煤矿工业学校迁至安徽省淮南市,更名为淮南煤矿学校。 1958年,淮南煤矿学校升格为淮南煤矿学院。另一个源头1956年,成立煤炭工业部济南煤矿学校。 1958年,济南煤矿学校升格为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 1960年,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山东煤矿学院。汇成一条主线1963年,淮南煤矿学院成建制迁往济南并入山东煤矿学院。 1971年,泰安煤矿学校并入后,学校更名为山东矿业学院。校部由济南迁至泰安,济南设分院。 1980年,山东煤炭教育学院在泰安成立。 1985年,山东矿业学院济南分院管理系和会计系成建制搬迁至烟台成立中国煤炭经济学院。 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山东矿业学院与山东煤炭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山东科技大学。 2001年,山东省财政学校并入山东科技大学。 2001年,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新校区。 2004年,学校办学主体搬迁至青岛校区。 2007年4月,山东科技大学法人注册地登记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在泰安和济南分别注册了校区。编辑本段院士[1]山东科技大学院士 (全职院士4人 双聘院士10人 外籍院士5人) 宋振骐中国科学院院士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本校出身院士) 全职院士 教授 矿山灾害预防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陈蕴博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全职院士 教授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 刘宝珺 中国科学院院士 全职院士 教授 刘盛纲 中国科学院院士 全职院士 教授 范维唐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双聘院士 兼职教授 陈 颙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双聘院士 兼职教授 钱七虎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双聘院士 兼职教授 土建学院名誉院长 刘先林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双聘院士 兼职教授 宁津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双聘院士 兼职教授 李德仁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双聘院士 兼职教授 陈俊勇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双聘院士 兼职教授 冯纯伯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双聘院士 兼职教授 信电学院名誉院长 杨芙清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双聘院士 兼职教授 信息学院名誉院长 陈毓川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双聘院士 兼职教授 地科学院名誉院长 金 涌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双聘院士 兼职教授 化工学院名誉院长 王春秋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山东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教授 宋 扬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前山东科技大学副校长 教授 陶华学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ISM(国际矿山测量协会)中国委员会主任 教授 靳奉祥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山东科技大学副校长 教授编辑本段院系设置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土木建筑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生教育学院 文法学院 外国语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理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 泰山科技学院编辑本段部分学科排名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 0816 测绘科学与技术(2009年) 10486 武汉大学 10290中国矿业大学 10247 同济大学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10533 中南大学 10294 河海大学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10710 长安大学 1 2 3 4 5 5 7 7 9 10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818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007年)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1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2 10697 西北大学 3 ...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12 矿业工程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819 矿业工程(2002年) 中国矿业大学 1 中南大学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 北京科技大学 4 东北大学 5 山东科技大学 6

山东科技大学好山东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在青岛(黄岛)、济南、泰安三地办学,由山东省人民政府领导,山东省教育厅主管。设有16个学院和9个教学系(部)以及1个独立学院,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7个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7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4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72个本科专业。有包括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内的省部级重点学科(实验室)27个,山东省强化建设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青岛市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学校设有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授权业务中心、国家外专局外语培训中心、“山东——俄罗斯科技合作中心”、青岛市制造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在学校设有中国唯一的“中国科学中心”。学校现有在校生3.8万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3700余人,独立学院学生6900余人。有教职工29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900余人,教授257名,副教授411名。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5名,“泰山学者”5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名,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教师58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省部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7名。博士生导师125名。 学校有全国优秀教师8人,省级优秀教师19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教育部、财政部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1个,山东省品牌专业建设点3个,山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5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1项。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全省高校前列。学校已为社会培养了10万余名各类人才。 学校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力及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科技优势。在矿业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岩土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等领域有较强的学科基础和学术优势。设有工程技术及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研究院(所)80个。2001年至2007年,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896项,其中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科技攻关、“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31项,承担科技开发(横向)项目2346项,科技经费60949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0643 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900 篇,出版著作581部;鉴定科技成果286项,获准专利57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6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68项。2004-2007年连续四年科研经费过亿元,2007年科研经费15095万元。 校办产业已形成机械电子、防水建材、环境保护、信息技术和科技培训等产业中心,振弦传感技术、等离子熔覆技术和防水建材研发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防水建材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校建有省级大学科技园,科技园已列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基地,入驻企业和科研单位50余家。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走教育国际化的道路。已与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法国等16个国家的76所高校和研究院所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展国际科技合作项目50余项,并在互访、进修、联合培养研究生、文化交流等方面卓有成效。学校接收有日本、俄罗斯、美国、法国、韩国、德国、蒙古、巴基斯坦等8个国家留学生。有6个中外联合实验室。20多名教师是国际学术组织的重要成员。学校每年承办和主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 学校编辑出版有《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山东科大报》等报刊。 经过50余年的发展,学校形成了“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在新的世纪,山东科技大学将努力建设成一所工科优势突出、矿业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历史沿革1951年7月,山东矿区第二煤矿职业学校。1953年,山东矿区第二煤矿职业学校迁至淮南洞山更名为淮南煤炭学校。1958年淮南煤炭学校升格为淮南煤矿学院。1958年6月成立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1960年7月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山东煤矿学院。1963年3月,淮南煤矿学院成建制迁往济南并入山东煤矿学院。1971年11月,泰安煤矿学校并入后,学校更名为山东矿业学院。校部由济南迁至泰安,济南设分院。1980年,山东煤炭教育学院在泰安成立。1999年8月,经国家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山东矿业学院与山东煤炭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山东科技大学。2001年3月,山东省财政学校并入山东科技大学。 院士:山东科技大学院士 宋振骐 中国科学院院士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陈蕴博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宝珺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盛纲 中国科学院院士范维唐 中国工程院院士 特聘教授 陈 颙 中国科学院院士 特聘教授 钱七虎 中国工程院院士 特聘教授 刘先林 中国工程院院士 特聘教授宁津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 特聘教授李德仁 中国科学院院士 特聘教授陈俊勇 中国科学院院士 特聘教授冯纯伯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芙清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毓川 中国工程院院士 金 涌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春秋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宋 扬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陶华学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靳奉祥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院系设置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土木建筑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生教育学院 文法学院 外国语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理学院 历任领导刘子光,山东陵县人。1920年生,193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58年至1970年曾任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校长、山东煤矿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书记、顾问。刘子光同志无论在煤炭生产还是教育战线,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发展煤炭生产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出了卓越成绩。特别是在山东煤炭专科学校创建时期,带领全校师生员工解放思想,自力更生,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在山东煤矿学院创建中,1963年山东煤矿学院与淮南矿业学院等校并校后,面对众多困难,团结建校,艰苦建校,为创建新型的煤炭高等院校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90年4月19日因突发心脏病不幸逝世,享年70岁。刘辛人,浙江杭州人。生于1920年。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肄业。1941年参加新四军,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调来山东矿业学院工作,任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9年至1980年代理院长,1980年至1983年任院长兼党委副书记。1983年开始任山东矿业学院顾问。1985年离职休养。刘辛人在任山东矿业学院院长期间,为实现学校工作重点转移,适应煤炭技术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抓了专业调整、稳定教学秩序、重建科研机构等项工作,为把我院建成工、理、管结合的多科性院校奠定了基础。田景瑞,教授,辽宁义县人。1923年7月生。日本秋田矿专采矿系毕业。中国共产党党员。1979年1月调来山东矿业学院工作,先后任系主任、副院长、院长等职。1985年9月后不再做院领导工作,任山东矿业学院地质系教授。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田景瑞教授在任山东矿业学院领导工作期间,带领全院师生员工对学校领导体制、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他注重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高标准,严要求,重实效;倡导教学改革,注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制定师资培训规划,提出明确要求,狠抓具体落实;积极推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努力提高学校办学水平。1998年8月7日,因病医治无效,在泰安逝世,终年75岁。沈光寒,教授,上海市人。1933年3月生。原苏联西伯利亚冶金学院研究生部毕业。中国共产党党员。1963年由淮南矿业学院并校来山东煤矿学院,先后任系主任、副院长、院党委书记、院长等职务。1993年后,不再担任院领导职务。他在任山东矿业学院党政领导工作10多年间,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求真务实,推进了学校的综合改革,使我校办学规模、办学层次上新水平,学科专业结构趋于合理。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更为活跃。沈光寒教授长期从事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经验丰富,成绩优异,由他主持完成的《山东矿业学院教学管理改革的实践和成果》研究,1989年获山东省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沈教授在学术上也有较深造诣,他主持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岩层与地表移动的模型识别与参数识别》,1992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矿井特殊开采的理论与实践》一书,1996年获煤炭部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沈教授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霍万库,教授,黑龙江呼兰县人。1936年10月生。北京矿业学院机械系结业。中国共产党党员。1957年9月来山东煤矿学院任教师,先后任机械系副主任,工程师;教务处副处长、处长。从1985年4月开始,先后任副院长、党委书记、院长。他任山东矿业学院党政领导工作近12年,努力工作,措施得力,在促进学院上水平、上规模、上效益、上层次工作中成绩突出。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业务上坚持一拓宽三加强,即拓宽专业,加强基础,外语,计算机教学;坚持科学管理,爱护学生;抓师资队伍建设,以科研为龙头,促教学上水平。为使山东矿业学院由行业性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大学发展做出了贡献。霍教授1995年获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在任职期间,曾三次成为正式代表出席中共山东省党的代表大会,霍教授在学术上也有较高造诣,由他牵头和参与进行的《切割大理石岩石锯条》等项研究,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曹书刚,教授,山东冠县人。1945年9月生。山东矿业学院机电系毕业,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肥城矿务局副局长、党委副书记、书记。1994年6月,调来山东矿业学院工作,任党委书记;1996年10月至1999年3月兼任院长。曹书刚教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的指导思想和“抓大事、抓重点、抓突破、抓落实”的工作方法,重点抓了跨世纪人才培养和“三重点建设”,近几年来使山东矿业学院办学水平、办学层次、办学效益上了新台阶;1996年山东矿业学院被山东省高工委、省教委授予“山东省高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为迎接高校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积极进行调研和探索,为进一步发展积极进行了准备。曹书刚教授的《煤矿质量标准化理论与实践》,1994年9月获煤炭部中国煤炭工业企业管理现代化优秀成果特等奖;曹教授还荣获“全省优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全国优秀煤炭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干部”称号,并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刘向信,1955年生,山东滨州人,中共党员,文学博士,教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历任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山东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2005年10月任山东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王春秋,1962年生,山东临朐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山东省委员会候补委员,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山东矿业学院副院长、院长,1999年起任山东科技大学校长。兼任中国煤炭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煤炭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矿业协会副会长、俄罗斯自然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主任等职务。官方网站: 218.58.59.93山东理工大学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普通本科高校,坐落在齐国故都、现代工业重镇—淄博市。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学校综合办学实力跃居省属高校前列,各项事业保持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办学定位总体目标定位:省内领先、国内知名的理工科大学。学校类型定位:教学型大学。逐步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过渡。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科结构定位:突出工科优势,强化理科建设,促进学科交叉,多学科协调发展。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区域,贴近行业,着力服务山东制造业。二 历史沿革 学校由山东工程学院、淄博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山东工程学院原名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创建于1956年,是“文革”前山东省13所本科高校之一。淄博学院是1998年合并组建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2002年3月,教育部批准设立山东理工大学。三 教学情况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32185人,其中研究生513人,本科生28566人。设有63个本科专业、43个硕士学位授予学科,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8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现有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院、1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命名的“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是山东省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基地。 学校现有教职工2622人,专任教师1848人,其中教授204人、副教授497人,博士232人、硕士89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国家“新世纪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校长姚福生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另聘有6位院士担任我校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和学科带头人。 校园占地240万平方米,东、西两个校区相隔2600米。校舍建筑面积109.61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430.92万册(种),其中电子类图书186.86万册(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9亿元。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6个,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山东省骨干学科实验教学中心6个。多媒体教室208个。先进的校园网络覆盖全校。运动场面积17.57万平方米,体育教学设施齐全。设有教育技术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各类教学基本设施很好地满足了人才培养的需要。 本科优势专业与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匹配情况序号 优势专业 设置时间 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 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 车辆工程 1978 车辆工程学科 山东省车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1958 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 山东省清洁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976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 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 山东省精密模具实验室 山东省数字化设计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977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 山东省高压电网暂态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 矿物资源工程 1994 山东省矿山尾矿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 交通运输 1976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 山东省道路智能控制与安全运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 材料科学与工程 1998 山东省先进复合材料实验室 国家工业陶瓷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陶瓷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 生物科学 2001 山东省生物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 国际经济与贸易 1990 山东省产业经济研究基地四 学术成果 作为山东省教育厅确定的教育教学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学校于2002年起实行按高考文理科类不分专业招生和学分制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广泛好评,近几年本科生年底就业率均在90%以上。“十五”以来,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1项,其中一等奖8项;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试点课程8门;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试点专业5个;入选“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8部。 “十五”以来,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729项,其中国家“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国家级项目60项,省部级项目280项。获各类科研奖励687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励65项。学术论文被SCI、EI、ISTP、SSCI检索收录422篇,出版专著、教材374部。编辑出版《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社会科学版)、《管子学刊》等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管子学刊》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五 国际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12个国家和地区的32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建立经常性的合作办学项目,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互派访问学者与留学生,扩大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六 所获荣誉 近年来,学校被授予“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审计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花园式单位”、“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山东省高校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学校国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社会声誉 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办学实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不断提高。近年来,生源充足、质量高,省内理科生源第一志愿录取率为100%,2006年理科录取分数线高出山东省本科二批分数线19分。广大毕业生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实践与创新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敬业精神,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网等媒体对我校办学水平给予高度评价。 2004年,我校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的“国内受理专利量高校排名”中列全国高校第85位、山东省属高校第1位;2004、2005年,在教育部“科技成果登记项目排序”中,我校分别列全国高校第119位(山东省属高校第4位)和第93位(山东省属高校第3位);在2006年中国校友会和《21世纪人才报•大学周刊》公布的“中国高校杰出企业家校友榜”中,我校列全国高校第90位;在“中国高校奥运冠军校友榜”中,我校列全国高校第18位;在《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公布的全国大学排行榜中的位次,我校由2003年的第157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145位,2004-2006年的排名稳居山东省高校前10位。2008年为全国133名。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在高铁上笔耕不辍的照片依然在社交网络热传,那么,这位刘先林院士的资料背景是怎样的呢?以下是我acefouder为大家整理的刘先林是谁,欢迎大家阅读。刘先林个人简介 刘先林(1939.4.19—),河北省无极县人。中国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测绘专家,被誉为测绘界的“工人师傅”。 1962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1987年成为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教授级工程师;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刘先林一直致力于航空摄影测量理论与航测仪器的研究工作,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结束了中国先进测绘仪器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他通过仪器研制有力地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大大加快了中国测绘从传统技术体系向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转变 刘先林个人经历 1962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 1962年,任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技术员。 1963年,刘先林研究成功坐标法解析辐射三角测量,解决了由测制中小比例尺地形图转入测制大比例尺地形图时,航测内业辐射三角测量平面加密精度低的问题,为1:1万航测内业平面加密开创了新的途径。该方法被编入当时国家测绘总局1:1万航测内业规范。 1965年,刘先林研究成功微分法空中三角测量。 1968年,刘先林编制出DJS—5空中三角测量航测内业加密程序,使新兴的计算机技术第一次被引进中国航测生产领域。 1972年晋升为工程师;1982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 1984年,刘先林研制成功ZS—正射投影仪以及与之相配套的80个程序的软件包,在数据压缩、等高线软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国家测绘局科技成果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7年晋升为教授级工程师。 1988年以后,刘先林相继研制成功集光机电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JX—1解析测图仪和JX—3解析测图仪,填补了国内该类仪器的空白,部分占领了国内市场,JX—3解析测图仪并获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5月研制成功JX—4A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获国家测绘局1999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0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2年,任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1992年,当选中共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代表。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院士;1995年1月出任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1996年12月出任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1999年,刘先林领导科研小组研制成功数字化测绘技术集成及产业化,于2001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套设备包括JX-4CDPW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影像扫描仪、3DVR系统,在中国测绘行业从模拟到数字的转变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并且实现批量出口发达国家。 2007年5月,刘先林牵头研制的SWDC数字航空摄影仪通过产品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SWDC系列数字航空摄影仪作为空间信息获取与更新的重要技术手段,填补了国内空白。该产品性价比高,高程精度指标达到同类产品的国际领先水平,整体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国土、测绘、水利、公路、铁路、城建、环保、旅游等部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7年8月,刘先林与首都师范大学联合研制三维城市快速数据采集系统;与山东科技大学联合研制新型车载导航仪。 2014年3月18日,首届新时期“感动测绘人物”颁奖盛典在北京举行,刘先林获奖。 网红院士刘先林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在高铁上笔耕不辍的照片依然在社交网络热传,78岁、其貌不扬、满头银发、脚穿旧皮鞋,却被网友誉为高铁二等座上最尊贵的乘客。 看了刘先林是谁的人还看 1. 择天记最厉害的人物是谁 2. 人民的名义人物原型都是谁 3. 人民的名义中里人物原型都是谁 4. 中国十大不败名将是谁 5. 九宫格创始人是谁 6. 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是谁 7. 达康书记老婆饰演者是谁

刘林发表过哪些论文

刘林 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血液病临床及实验研究工作20余年。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及其各种合并症、各种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我市造血干细胞移植著名专家,先后主持多期重庆市造血干细胞移植专题培训,促进了重庆市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发展,所主持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863子课题、省部级课题2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要研究方向: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兼任重庆抗癌协会血液肿瘤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全国委员、重庆市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医学杂志编委,医学检验与临床杂志编委,临床血液学杂志编委,重庆医科大学学报特约编委.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刘林博士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核移植克隆动物胚胎。在北京农大安民教授指导下,于1993年完成核移植克隆兔胚胎研究博士论文,后在英国剑桥Babraham研究所、美国康乃尔大学、康州大学及现在的布朗大学,从事核移植核质相互作用、供核与细胞受体细胞周期同步化、提高核移植技术效率多方面研究工作。早在1995年,在用原始生殖细胞(PGC)核移植克隆猪胚胎进行探索性实验中,发现了核移植后的核重排变化。在绵羊克隆中,用细胞周期同步化在分裂期(M)、及用体外成熟的卵子,获得了克隆胚胎绵羊后代,两项技术在世界上均属首次,而且由体外成熟卵取自于屠宰场作为副产品的卵巢,因此来源广泛,实际应用价值更大。2.卵子孤雌激活。正常情况下,卵子由精子激活从而产生胚胎发育。但卵子孤雌激活是克隆技术中关键步骤之一。只有卵子充分被激活,核移植后的克隆胚胎才能发育,卵子激活不仅对克隆效率至关重要,也对早期发育的发生机制、基因印记研究意义重大。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及康州大学,刘林对提高卵子孤雌激活能力及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了大量工作,采用化学合并方法成功获得了孤雌激活的牛卵子胚胎,着床前发育与精子受精激活发育相当的水平,并且一些关键激酶的变化也相似。这些方法已被相当普遍地应用于大动物核移植克隆实验和研究。3.生殖医学。如何用非侵入方法鉴定卵子是否健康,以用于临床体外受精,生产健康试管婴儿,一直是生殖医学所面临的难题。该实验室在世界上最先采用一种新型显微镜Polscope,对活体卵子纺锤体进行了一系列观察研究工作,从而避免了用化学药物固定,再进行免疫染色,观察卵子减数分裂纺锤体及染色体排列情况的侵入性传统方法。这项新的手段正在逐步地走向临床应用。该技术已获得专利。刘林及实验室同事对老龄卵子,胚胎调亡的机制进行了探索,发现了线粒体参与卵子及胚胎凋亡的调控。并首次发现,线粒体参与早期发育时细胞内Ca2+信号调节,以控制胚胎发育或是凋亡。他们还用了一种特殊的早衰小鼠模型及端粒酶基因删除小鼠模型,最近报导了这些小鼠不孕的机制是由于减数分裂中期染色体排列异常及纺锤体结构变化所致。这对于认识人类老龄及不孕产生积极作用。

世界林业研究发表的论文

1DaveWenny,YongLiu,KasDumrose.Firstyearfieldgrowthofchemicallyrootprunedcontainerizedseedlings.NewForests,1988,2:111-118.2宋廷茂,刘勇,彭祚登,兴安落叶松容器苗培养基的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0,12(增刊1):71-74.3刘勇,宋廷茂,彭祚登,彭景田,许永林.兴安落叶松容器苗培育技术的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0,12(增刊2):10-20.4刘勇,朱学存.兴安落叶松容器苗化学修根效果与根生长潜力测定的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1,13(2):21-25.5刘勇.苗木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世界林业研究,1991,4(3):62-68.6刘勇,龚怀勋.硫化铜对容器苗的修根作用.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2,14(增刊2)50-56.7刘勇.从多功能林业的兴起看我国林业的发展道路.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2,社科版.74-79.8宋廷茂,刘勇,彭祚登,张建国,丛日春,赵朝中,许广武,李志丹,孙庆杰,孙玉祥,李宝君.大兴安岭主要针叶树种移植容器苗的培育技术与造林效果的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0,12(增刊1):1-9.9宋廷茂,刘勇,彭祚登,丛日春,张建国,孙庆杰,李宝君,孙玉祥,赵朝中,李志丹,许广武,许辉,邢恩铎.兴安落叶松野生苗利用技术与造林效果的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0,12(增刊1):49-55.10宋廷茂,刘勇,彭祚登,印佩文,田淑静.塑料大棚育苗技术十大关键技术-西林吉林业局大棚育苗技术经验总结.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0,12(增刊1):68-70.11宋廷茂,刘勇,彭祚登,张建国,李志丹,刘晓娟.兴安落叶松塑料大棚育苗截根技术与机理的研究.北京林业大报,1990,12(增刊2):1-9.12田淑静,彭祚登,刘勇,张建国,宋廷茂,李树生,孙庆杰,李志丹,孙玉祥,徐桂林.大兴安岭地区樟子松出圃苗龄型与移植密度的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0,12(增刊2):21-34.13彭祚等,宋廷茂,刘勇.兴安落叶松育苗播种日期的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0,12(增刊2):72-77.14刘勇.容器移植苗-----一种新的苗木类型.北京林业科技,1990,1:44-45.15刘勇.美国爱达荷大学林学系研究生教学概况.中国林业教育,1990,2:62-64.16刘勇.碳酸铜在林业中的使用.世界林业研究,1991,4(1):91-92.17刘勇.法国的地区整治和重建技术.世界林业研究,1992,5(4):89-90.18LiuYong.RootGrowthPotentialandEnergySourcesforNewRootGrowthofThreeConiferSpeciesinNorthernChina.Journalof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EnglishEdition),1993,Vol.2,No.1,10-22.19刘勇.我国北方针叶树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研究(I)----苗木根生长潜力.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3,15(增刊1):69-75.20刘勇.我国北方针叶树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研究(II)----碳水化合物在苗木生根过程中的作用.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3,15(增刊1):76-83.21宋廷茂,张建国,刘勇,彭祚登,赵朝中,李志丹,大兴安岭地区主要针叶树种苗木活力的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3,15(增刊1):1-17.22印佩文,宋廷茂,彭祚登,刘勇,赵朝中,李志丹,李万棋.兴安落叶松育苗播种量与密度的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3,15(增刊1):96-101.23刘勇.适地适苗造林探讨.中国林学会造林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造林论文集,中国林业出版.1994.34-38.24刘勇.我国北方主要针叶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研究(III)----苗木的休眠与萌芽生理.青年林业科学家论丛,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28-34.25刘勇.我国北方主要针叶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研究(IV)----苗木形态与造林成活及初期生长的关系.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5,17(4):16-21.26刘勇.我国北方主要针叶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研究(V)----苗木形态与苗木生理的关系.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5,17(4):118-122.27刘勇.我国林业发展应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世界林业研究,1995,8(1):54-58.28刘勇.贮藏对针叶树苗木活力和苗木生理影响.林业科学,1995,31(5):414-420.29刘勇.油松侧柏叶绿素含量与苗木质量关系的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70-376.30刘勇.世界林业教育发展趋势.世界林业研究,1996,9(2)∶11-17.31刘勇,林平.世界林业推广发展趋势.世界林业研究,1997,10(2):50-57.32刘勇.世界林业推广趋势及其启示.中国林业经济学会世界林业经济专业委员会论文集.世界林业研究,1998,11:106-111.33刘勇.针叶树苗木抗裸根晾晒能力的研究.中国青年绿色论坛--中国林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选集.林业资源管理特刊,1998.22-26.34AjitKumarBanarjee,刘勇.98洪灾对制定林业规划的启示.世界林业研究,1998,11(6):29-33.35刘勇,陈艳,张志毅,李新国.不同施肥处理对三倍体毛白杨苗木生长及抗寒性的影响.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2(1):38-44.36刘勇.我国苗木培育理论与技术进展。唯一作者、世界林业研究,2000,13(5):43-49.37刘洲鸿,刘勇.不同水分处理对侧柏苗木生长及抗旱性的影响.中国林学会造林分会第4届理事会暨学术讨论会造林论文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84~90.38刘勇.我国林木种子培育理论和技术进展.世界林业研究,2001,14(4):43-39师晨娟,刘勇,胡长寿.青海云杉硬枝扦插繁殖研究.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2,24(2):259~263.40刘勇.加入WTO与中国环境问题探讨.中国林业教育。2002,81(2):26~28.41刘洲鸿,刘勇,段树生.不同水分条件下施肥对侧柏苗木生长及抗旱性的影响.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4(5/6):56~60.42王继永,王文全,刘勇.林药间作系统中药用植物光合生理适应性规律研究.林业科学研究,2003,16(2):129~134.43王继永,王文全,刘勇,魏胜利.乌拉尔甘草生物特性及资源培育研究进展.世界林业研究,2003,16(2):28~32.44WangLixian,LiuYong.EffectsoffertilizationtreatmentsonplantationgrowthoftriploidclonesinPopulustomentosa.ForestryStudiesinChina.2003,5(3):13~20.45刘勇.让高校领导务“正业”,光明日报,2003,11,7.46李瑞生,刘勇,乌丽雅斯.欧美雄性不育杨组培苗移栽用栽培基质配方的研究,江苏农业科学,2003,4(总第234期):53~54.47王继永,王文全,刘勇.林药间作系统对药用植物产量的影响,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25(6):55~59.48乌丽雅斯,刘勇,李瑞生,李志丹,陈彩霞.容器育苗质量调控技术研究评述,世界林业研究,2004,17(2):9~13.49乌丽雅斯,刘勇.造林树种苗木定向培育理论探讨,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26(4):85~90.50张燕,刘勇,王继永,王文全.药用植物专用肥研究现状与展望,中国中药杂志,2004,29(8):719~722.51刘勇.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四个环节看图书馆介入途径,2004,见丁有骏,刘勇主编,知识管理与图书馆,北京高校第七届图书情报资料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2~16.52刘勇,王玉杰,张玉杰,程燕妮,冯菁.创新人才知识结构构建与高校图书馆,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增刊)1~5.53赵世华,刘勇,王玉杰,成惠萍,程燕妮,孙丽川,张宝颖.林业创新人才培养与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增刊)19~22.第二作者54白淑兰,白玉娥,方亮,刘勇.土生空团菌与虎榛子形成的菌根及其对虎榛子生长的影响,林业科学,2004,40(6):194~196.55白淑兰,赵春杰,房耀维,白玉娥,刘勇.粘盖牛肝菌不同菌株对Zn2+、Cd2+的吸附及其对油松Zn2+、Cd2+的耐受性,生态学报,2005,25(2):220~221.56张燕,王继永,刘勇,王文全.氮肥对乌拉尔甘草生长及有效成分的影响,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27(3):57~60.57齐涛,刘勇,王春成,袁功英,李志丹.苗圃库存销售管理系统的构建和开发,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22(2):226~230.58白淑兰,刘勇,周晶,董智,樊荣.大青山外生菌根真菌资源与生态研究,生态学报,2006,26(3):837~841.59刘建功,刘勇.中国林木种苗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与对策,林业经济,2006,164(3)22~24.60刘建功,赵淑荣,刘勇,潘玉兴,李钧.平阴玫瑰花器官生长特性调查研究,中国林副特产,2006,82(3):10~11.61师晨娟,刘勇,张林玉.苗木抗旱生理及抗旱调控技术,世界林业研究,2006,19(3):33~37.62刘勇.复杂系统创造力模型的构建,见陈晓阳主编,林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157~163.63师晨娟,刘勇,荆涛.植物激素抗逆性研究进展,世界林业研究,2006,19(5):21~26.64李国雷,刘勇,郭蓓,徐扬,张可栋,赵双荣.我国飞播造林研究进展,世界林业研究,2006,19(6):45~48.65李国雷,刘勇,徐扬,郭蓓,张可栋,赵双荣.飞播油松群落种子植物区系特征研究,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26(4):369~372.66王兰珍,刘勇.黄芩种质资源及培育技术研究进展,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29(2):138~146.67李国雷,刘勇,徐扬,郭蓓,张可栋,赵双荣.间伐强度对油松人工林植被发育的影响,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29(2):70~75.68李国雷,刘勇,郭蓓,徐扬,张可栋,赵双荣.保留密度对飞播油松林下植被发育影响的研究,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22(3):105~110.69郭蓓,刘勇,李国雷,甘敬,徐扬.飞播油松林地土壤酶活性对间伐强度的响应.林业科学,2007,43(7):128-133.70朱芹,刘勇.肥料与调节剂对山茱萸生长以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7,27(3):20~24.71李国雷,刘勇,甘敬,郭蓓,徐扬.飞播油松林地土壤酶活性对间伐强度的季节响应.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30(2):82~88.72李国雷,刘勇,于海群,吕瑞恒,徐扬,郭蓓.北京柏木井飞播油松群落特征分析.西南林学院学报,2008,28(1):1~5.73李国雷,刘勇,李俊清,李瑞生.油松飞播林土壤质量评判及其调控.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32(3):19~24.74徐扬,刘勇,李国雷,郭蓓,李瑞生.间伐强度对油松中龄人工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32(3):135~138.75何斌,王兰珍,谢秀丽,刘勇.异株荨麻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08,19(6):1348~1351.76刘勇,李国雷.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叶凋落物分解特性.林业科学研究,2008,21(4):500~505.77刘勇,宋廷茂,翟明普,李国雷.用系统科学指导和丰富森林培育学.林业科学.2008,44(7):1~5.78于海群,刘勇,李国雷,李瑞生,吕瑞恒.油松幼龄人工林土壤质量对间伐强度的响应.水土保持通报,2008,28(3):65~70.79李国雷,刘勇,李瑞生,徐扬,郭蓓.油松叶凋落物分解速率、养分归还及组分对间伐强度的响应.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30(5):52~57.80GuoleiLI,YongLIU,JingGAN,BeiGUO,YangXU.SeasonalresponseofsoilenzymeactivitytothinningintensityofaerialseededPinustabulaeformisstands.FrontiersofForestryinChina,2008,3(3):286-292.DOI10.1007/s11461-008-0061-4.81刘勇,李国雷,李瑞生,郭蓓,徐扬.密度调控对油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的影响.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6):18-23.82李国雷,刘勇,李瑞生,吕瑞恒,徐扬.油松人工林土壤质量的演变.林业科学,2008,44(9):76-81.83吕瑞恒,刘勇.北京山区不同林分类型土壤酶及土壤肥力的关系.第九届全国森林培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11月22-24日,中国北京,69-74.优秀论文奖84徐庆华,刘勇,马履一,姜长吉,刘福森,李雪莲,姜辉.长白落叶松苗木生长的数学模型拟合分析.第九届全国森林培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11月22-24日,中国北京,206-212.85尹伟伦,刘勇,李国雷,王兰珍,吕瑞恒.用系统思想提高林业学生的创造力----一个新的创造力理论及其在北京林业大学的实践案例.林业教育国际研讨会暨第一届中国林业教育培训论坛论文集,2008年12月8-9日,中国北京,152-157.86李国雷,刘勇,吕瑞恒,于海群,李瑞生.2009.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密度调控对林下植被发育的作用过程.北京林业大学学报,31(1):19-24.87李国雷,刘勇,于海群,吕瑞恒,李瑞生.2009.油松(Pinustabulaeformis)人工林林下植被发育对油松生长节律的响应.生态学报.29(3):1264-1275.88刘勇,李国雷,林平,姜辉,于海群,吕瑞恒.2009.华北落叶松人工幼、中龄林土壤肥力变化.北京林业大学学报,31(3):17-23.89吕瑞恒,刘勇,李国雷,于海群,杨占军,李秀玲.2009.北京延庆飞播林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肥力的差异.东北林业大学学报,37(5):39-42.90Shu-LanBai,Guo-LeiLi,YongLiu,R.KastenDumroese,andRui-HengLv.2009.OstryopsisdavidianaseedlingsinoculatedwithectomycorrhizalfungifacilitateformationofmycorrhizaeonPinustabulaeformisseedlings.Mycorrhiza,19:425-434.DOI10.1007/s00572-009-0245-2.91GuoleiLI,YongLIU,RuishengLI,BeiGUO,YangXU.Responsesofdecompositionrate,nutrientreturn,andcompositionofleaflittertothinningintensitiesinaPinustabulaeformisplantation.FrontiersofForestryinChina,2009,4(13):XXXX.DOI10.1007/s11461-009-0058-792GuoleiLI,YongLIU,LvyiMA,RuihengLV,HaiqunYU,ShulanBAI,YaoyaoKANG.ComparisonoftreegrowthandundergrowthdevelopmentinaeriallyseededandplantedPinustabulaeformisforests.FrontiersofForestryinChina,2009,4(3):283-290.DOI10.1007/s11461-009-0049-8.93吕瑞恒,刘勇,于海群,李国雷,刘辉,王玉江.北京山区不同林分类型土壤肥力的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31(6):158-163.94孙慧彦,刘勇,马履一,贾忠奎,康瑶瑶,金虎范,祝燕,侯炳柱,尹凤君.长白落叶松苗木质量与造林效果关系的比较.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31(6):176-180.95刘勇,李国雷,吕瑞恒,赵华.关于加强森林培育学理论研究的探讨.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人工林培育理论与技术分会论文集.优秀论文二等奖。96祝燕,刘勇,李国雷,马跃,朱中一.控释氮肥在长白落叶松苗木培育中的应用.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人工林培育理论与技术分会论文集.97金虎范,刘勇,山本福寿,李国雷,吕瑞恒.日本琦玉县饭能市的山村环保旅游业.世界林业研究,2010,23(1):67-70.98徐庆华,刘勇,马履一,徐程杨,魏红旭.土壤含水率对长白落叶松幼苗生长的影响.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38(1):31-33.99江俐妮,魏红旭,刘勇,徐程扬,马履一.长白落叶松播种苗根系形态可塑性与氮素空间异质性关系.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38(1):24-27.100徐庆华,刘勇,马履一,王少华,侯炳柱,尹凤君.长白落叶松苗高生长与气象因子相关关系分析.林业科技,2010,35(1):1-3.101徐庆华,刘勇,马履一,李友安.长白落叶松幼苗耗水速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25(3):12-14.102刘勇,何斌.毕节试验区生态现代化实现途径探讨.毕节学院学报,2010,28(5):53-58.103刘勇,李国雷,吕瑞恒,赵华.关于加强森林培育学理论研究的探讨.世界林业研究,2010,23(3):64-68.104林娜,刘勇,李国雷,吕瑞恒,王少华,侯炳柱,尹凤君.抚育间伐对人工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世界林业研究,2010,23(3):44-47.105何斌,王兰珍,刘勇.3个种源异株荨麻光合特性的比较.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0,32(4):355-361,370.106YongLiu,Guo-LeiLi,Hai-QunYu,Rui-HengLv.Creativitytheoryofecosystems:Anewapproachtostudythemechanismsofbiodiversity.23rdIUFROWorldCongress,August23-28,2010,Seoul,RepublicofKorea.Oralpresentation.InTheInternationalForestryReview,2010,12(5):86107YongLiu,KastenDumroese,GuoleiLi,RuihengLv.Studyingrelationshipsofbiodiversityandecosystemfunction:anewparadigmforresearchers.23rdIUFROWorldCongress,August23-28,2010,Seoul,RepublicofKorea.Posterpresentation.InTheInternationalForestryReview,2010,12(5):88108赵华,刘勇,李国雷,吕瑞恒.造林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系统方法论研究.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0,29(3):6-10,15.109林娜,刘勇,李国雷,于海群.森林土壤酶研究进展.世界林业研究,2010,23(4):21-25.110李国雷,刘勇.SPSS统计软件在林业试验设计课程中的应用.中国林业教育,28(5):66-68.111孙宇,刘勇,李国雷,马履一.磷肥施肥方式对长白落叶松苗木生长的影响.第十一届全国森林培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林学会造林分会,2010,10,9-12.四川雅安.436-443.112林娜,刘勇,李国雷,于海群.ThecomparisonofsoilenzymeactivityindifferentageofPinustabulaeformisaerialseedingforests.第十一届全国森林培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林学会造林分会,2010,10,9-12.四川雅安.418-425.113徐庆华,刘勇,马履一,贾忠奎,丰庆荣.不同播种覆盖物对种子出苗率和土壤蒸发量的影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34(5):149-152.114吴雅婧,刘勇,郭素娟,王静.植物性原料堆沤基质化处理及氮素释放特性.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38(10):95-98.115PingJiang,YuyangSong,YongLiu.ComparativeStudyonCommunityCharacteristicsofDesertNon-CommercialForestsinNorthwestChinaofXinjiangafterBeingClosed6Years.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mbatingLandDegradationandAnnualCouncilorMeetingofWASWACLANDCON1010,October11-15,2010,108.116孙宇,刘勇,李国雷,马履一.磷肥施肥方式对长白落叶松苗木生长的影响.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主,39(1):24-27.117祝燕,马履一,刘勇,李国雷,马跃,朱中一.控释氮肥对长白落叶松苗木生长的影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35(1):24-28.118HaoHu,YongLiu,Guang-LuShi,Yue-PingLiu,Rui-JieWu,Ai-ZhenYang,Yi-MingWang,Bao-GuangHuaandYou-NianWang.Proteomicanalysisofpeachendocarpandmesocarpduringearlyfruitdevelopment.PhysiologiaPlantarum2011,142:390-406.ISSN0031-9317.doi:10.111/j.1399-3054.2011.01479.x(SCI收录,影响因子3.067).119G.L.Li,Y.Liu,Y.Zhu,J.Yang,H.Y.Sun,Z.K.Jia,L.Y.Ma.InfluenceofinitialageandsizeonthefieldperformanceofLarixolgensisseedlings.NewForests2011,42:215-226.DOI10.1007/s11056-011-9248-x(SCI,correspondenceauthor)120康瑶瑶,刘勇,李国雷;马履一,贾忠奎,姜长吉,刘福森,李学莲.长白落叶松播种苗移栽期失水胁迫对其活力的影响.林业科学,2011,47(6):188-193.121刘勇,李国雷,祝燕,吴雅婧,林娜,邹尚庆,蒋乐.中国林木种子生物学与种子经营技术进展.林业科学,2011,47(8):143-150.122李国雷,刘勇,祝燕.苗木切根技术研究进展.林业科学,2011,47(9):140-147.123祝燕,刘勇,李国雷,林平,康瑶瑶,孙宇.氮素营养对长白落叶松移植苗生长及养分状况的影响.林业科学,2011,47(9):168-172.124李国雷,刘勇,祝燕.秋季施肥调控苗木质量研究评述.林业科学,2011,47(11):166-171.125赵华,刘勇,金小麒.贵州林业发展区划数量化划分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33(2):7-13.126康瑶瑶,刘勇,马履一,李国雷,祝燕,马跃.施肥对长白落叶松苗木养分库氮磷吸收及利用的影响.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33(2):31-36127孙宇,刘勇,李国雷,马履一.磷肥施肥方式对长白落叶松苗木生长的影响.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39(1):24-27.128祝燕,马履一,刘勇,李国雷,马跃,朱中一.控释氮肥对长白落叶松苗木生长的影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35(1):24-28.129林娜,刘勇,于海群,李国雷,.吕瑞恒.不同林龄飞播油松林下植被多样性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35(3):16-20.130李国雷,刘勇,祝燕,孙宇,邹尚庆.苗木稳态营养加载技术研究进展.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35(2):117-123.131李国雷,刘勇,祝燕,李庆梅,孙宇,邹尚庆,蒋乐.国外苗木质量研究进展.世界林业研究,2011,24(2):27-35.132陈晓,刘勇,李国雷,孙巧玉,张硕,许飞.土壤真菌研究方法及人为干扰对森林土壤真菌群落影响研究进展.世界林业研究,2011,24(5):7-12.133.孙宇,李国雷,刘勇,马履一,贾忠奎,祝燕.磷肥施用方式对长白落叶松播种苗生长的影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5(5):16-20.134孙宇,李国雷,刘勇,马履一,祝燕,姜长吉,刘福森,李学莲.水施磷肥对长白落叶松苗木生长和磷吸收的影响.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1,28(2):219-226.

学位论文:学士学位:《松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物群落现状分析》(1987年) ,指导教师:任宪威先生硕士学位1:《松山森林植物群落分类及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1990年) ,指导教师:任宪威先生硕士学位2:《社会现象としての里山とその展开方向》(2000年) ,指导教师:北尾邦伸先生博士学位:《エコツーリズムによる森林ガバナンスの形成》(2003年) ,指导教师:北尾邦伸先生研究简报:1989张玉钧论研究火因子对森林影响的方法.国外林业,2:32-34.1991张玉钧书评:评《内蒙古植物志》.干旱区资源与环境,3:115-117.1991张玉钧编译 苏联树木学的发展概况.世界林业研究, 4:49.2000张玉钧编译 日本国有林的土地利用与经营目的的变迁.世界林业研究,13(5):79-80.2003张玉钧编译 美国树木学的发展概况.世界林业研究, 16(2):64-65.2005张玉钧编译 日本的自然公园、世界遗产与生态旅游.世界林业研究,18(4):62-63.2011张玉钧论旅游产业与现代林业的融合空间.旅游学刊,26(6):10-11.一般论文:1991任宪威,张玉钧,等北京松山植物的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3:1-6.1992张玉钧北京松山的野生蜜源植物.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67-69.1993 RenXianwei,Liang Hongping,Zhang YunjunWoody plants as Resources inChina, Their Conservation and Use.Journal of BFU(English Ed) , 1:80-89.1994 任宪威,梁红平,张玉钧北京自然保护区的现状评价与发展构想.自然资源,1:59-63.1995 王建中,王瑞勤,张玉钧三种落叶松种子的比较形态与统计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6(4) :80-89.1996张玉钧,刘振玉松山油松林群落特征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8(2) :96-99.1997张玉钧,王建中,等密云水库上游北庄试验区植被性质的初步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3) :39-44.1997 阎海平,张玉钧北京小西山植物区系的初步分析.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增刊2) :134-137.1997张玉钧,路端正北京白头翁属植物小志.北京农学院学报. 12(1) :45-47.1998 李国良,张玉钧,等北京密云水库上游北庄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中国林副特产,2:45-46.1998 杜凤国,张玉钧,焉域金东北槭属的种子表皮雕纹及其在分类上的意义.植物研究,18 (3) :361-365.2001张玉钧,北尾邦伸日本的里山及其管理与保护.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3(1) :90-92.2001张玉钧,北尾邦伸里山の発见とその展开方向.林业経済,8:10-17.2003邱扬,李湛东,张玉钧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原始林兴安落叶松种群世代结构的研究.林业科学,39(3) :15-22.2003张玉钧中国における国有林场系谱の自然保护区の展开―松山自然保护区を事例として―.林业経済研究,49(2) :19-26.2005张玉钧,段昌盛源于国有林场的自然保护区之景观管理途径.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4(2) :37-40.2005张玉钧,王冠冠,邹国辉论风土与旅游的关系.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4(4) :24-27.2006张玉钧,邹国辉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的经营目标与生态旅游对策.生态经济,8:86-89.2006邱扬,李湛东,张玉钧等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原始林白桦种群世代结构的研究.植物生态学报,30(5) :753-762.2006 孔祥旭,张玉钧从日本经济学理念看其实态分析方法.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4(4) :70-74.2006 邱扬,李湛东,张玉钧,等火干扰对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下层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生态学报,26(9) :2863-2869.2006 任宪威,张玉钧,陈瑞生,等黎平县尚重区老山界树种资源考察报告.黔东南林业科技,23(3) :18-22.2006张玉钧,殷鸣放日本森林管理的最新发展—以日本神奈川县林业政策过程为例.环境科学与管理,31(9) :8-10.2007 牛江,张玉钧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与当地社区参与.四川林勘设计,2:40-43.2007 殷鸣放,张玉钧,谭学仁,等日本私有林的一个典型—吉野林业的森林经营.世界林业研究,4:54-57.2007 李金苹,张玉钧,等 对目前中国乡村景观规划的思考.北京农学院学报,3:52-56.2007 海杨,王金兰,刘明丽,张玉钧节事庆典在旅游景区管理中的作用—以北京市八大处公园中国园林茶文化节为例.四川林勘设计,3:32-35.2007 于笑云,张玉钧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的研究现状及展望.西部林业科学,35(4) :134-137.2007 李煜,张玉钧论生态校园的建设模式.环境科学与管理,10:143-147.2008 陈静,张玉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研究进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48-51.2008 朱丹丹,张玉钧旅游对乡村文化传承的影响研究综述.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7(2) :58-62.2008 刘明丽,张玉钧游憩机会谱(ROS) 在游憩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世界林业研究,3:28-33.2008 于笑云,张玉钧生态旅游市场营销研究综述.四川林勘设计,1:31-34.2008张玉钧,马履一,王希群, 等水杉在日本的引种保护及其社会影响.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4:17-21.2008张玉钧,周春光园林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探讨.管理观察,12:84-86.2009张玉钧生态旅游在湿地保护中的作用.国家级湿地衡水湖调研与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9 张帆,张玉钧风景名胜区内观光电梯乘客态度调查研究—以武凌源风景名胜区为例. 管理观察, 21:50-52.2009 刘芳,张玉钧GIS在生态旅游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河北林业科技,(3) :62-64+70.2009 张力圆,梁增贤,张立,邢震,张玉钧旅游干扰因素对西藏林芝巨柏林的影响生态环境学报, 18(4) :1413-1421.2010 侯艳伟,吴成亮,张玉钧游客环境意识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紫竹院和香山公园为例.河北林果研究, 25(3) :315-320.2010 施德群,张玉钧旅行费用法在游憩价值评估中的应用.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3) :69-74.2010 付健,张玉钧,陈峻崎,等游憩承载力在游憩区管理中的应用.世界林业研究,23(2) :44-48.2010 付健,张玉钧,等北京平原风景游憩林林相改造技术研究.河北林果研究,25(1) :68-71.2010 庄小锋,杨秀珍,张玉钧,马宝建,等北京山区蓝色草本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32(增刊1) :177-182.2010 马宝建,丁学欣,胡冬梅,寿海洋,张玉钧,吴记贵北京山地野生观赏植物的濒危因素及保护对策.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32(增刊1) :173-176.2010张玉钧,石玲,等论生态旅游规划的一般范式.生态旅游理论进展与实践探索—2009青海国际生态旅游高峰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 周辉,张玉钧河流游憩规划的基本问题探讨.河北林果研究,26(1) :72-77.2011 庄小锋,杨秀珍,张玉钧,等北京山区观果植物资源调查与分析.北京林业大学学报,33(增刊1) :114-120.2011 刘福山,张辉,李扬,张玉钧,等北京山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学报,33(增刊1) :121-127.2011张玉钧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建设途径探讨.管理观察,101:100-101.2011 王良民,张玉钧论辽东栎(壳斗科) 的分类地位及命名.植物科学学报,29(6) :749-754.2011 马宝建,张玉钧,宋大北,贾亦琦,黄志远 现代勒勒车—内蒙古白音敖包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的思考和探索.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贾亦琦,张玉钧旅游者摄影行为研究初探—基于摄影旅游者与大众旅游者的对比.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22-26.2012 黄志远,张玉钧旅游体验实证研究—以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为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17-21.2012张玉钧,曹韧,张英云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利益主体研究—以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为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6-11.2012 马国青,张玉钧,唐小平 枝桠施工技术在河流湿地治理中的应用,林业资源管理.2012,3:123-125,140.2012 王瑾,张玉钧基于生态旅游的自然保护区社区培训研究—以河北白洋淀王家寨村为例.河北林果研究,27(2) :224-228.2012 马国青,黄桂林,张玉钧,唐小平 郑州惠济水系廊道景观优化模式,林业资源管理.2012,4:108-112.2012张玉钧,张英云 市民参与型的乡村景观保护--以日本海上森林国营里山公园建设为例,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7:838-841.2012张玉钧北林园林学院生态旅游领域发展概况与展望,风景园林.2012,4:100-101.2012张玉钧生态旅游的发展:存在问题与实现途径,风景园林.5:105-107.2012 邵隽,张玉钧,李雄,李昭 社区支持农业型市民农园休闲模式研究.旅游学刊,12:74-79.2012 徐姗,刘晓明,张玉钧基于生产性农业景观建设的北京郊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2012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亚太区会议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下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558-563.2012Zhang Yujun, Shi Ling,Wang Jin The Rural Ecotourism Development Targeted at Sustainable Livelihoods—The case study of Wanjiazhai Community.The 13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Korea,China,Japan.Sep.12-14, Suncheon, Korea2012 Caijun,Zhang Yujun,Jia Tingting Exploring the Visitors’ Recognition and Expectation for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Development in Ethnic Rural Area: Case Study of Dehang Miao Village, The 2012TOSOK International Tourism Conference ,July 4-6, Ulsan, Korea2012 张玉钧 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作,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第二届(珠海)年会分会发言材料, 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2013 张英云,张玉钧 基于水环境保护的湿地公园规划探讨--以山东拥翠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3, 9(1):14-172013 马英华,张玉钧 采煤塌陷地湿地生态旅游发展策略--以徐州市九里湖湿地为例,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3, 9(2):21-242013 马英华,张玉钧,石玲 辽河流域台安生态旅游区规划必要性研究,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2):224-2282013 张玉钧,石玲,贾亦琦 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意义及潜在风险,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1):7-102013 孙吉亚,张玉钧 论旅游景观的生态设计--兼谈拉斯喀瑞的生态旅游思想,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 25(1):62-672013 徐姗,黄彪,刘晓明,张玉钧 从感知到认知:北京乡村景观风貌特征探析,风景园林. 2013,4:73-802013 张玉钧,张力圆,张玏 郊野公园概念的演变与发展,风景园林. 2013,5:80-852013 张玉钧,张英云 中国湿地公园发展现状与展望,生态旅游发展与管理,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6-112013 郭彦丹,谢冶凤,张玉钧 村镇景观特征及其评价体系初探,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21-25.2013 李露,谢冶凤,张玉钧 村镇景观乡土性特征探究,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45-48.2013 张婧雅,魏民,张玉钧 步道系统规划的前期调研分析,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3年会论文集(上册).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828-830.

⒈《长江中下游山地丘陵区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合著,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2.《水土保持及防护林学》,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3.《林学概论》,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4.《岩质海岸防护林?理论与实践》,合著,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5.《天山北坡山地森林水土保持功能效益研究》,合著,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⒍《森林生态学》,参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⒎《林业生态环境评价》,参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学术论文: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近年来发表的有:1.许岳香,黄丹,胡海波(通讯作者).美国桂花种子休眠原因的分析.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⑹:65~68⒉梁淑英,胡海波(通讯作者)等.枫杨、悬铃木和女贞光合特性的比较.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⑵:135~1383.朱晓勇,胡海波(通讯作者)等.太湖西区公路两侧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0⑶:85~884.丁菡,胡海波(通讯作者).城市大气污染与植物修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⑵:84~885. 邱志军,胡海波(通讯作者).徐淮平原杨树农田防护林的成熟龄与更新龄.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⑴:46~506.胡海波,薛建辉.冰雪灾害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减灾对策.林业科学,2008,44⑷:1~27.胡海波,张金池.平原粉沙淤泥质海岸防护林土壤渗透特性的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1,15⑴:39~428.胡海波,康立新等.泥质海岸防护林土壤酶活性特征研究.土壤学报,1998,35⑴:112~1189.胡海波,陈金林等.苏北淤泥质海岸防护林土壤水分的研究.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2,10⑷:24~2710.胡海波,张金池等.徐淮平原农田防护林带(网)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7,21⑷:1~511.胡海波,张金池等.岩质海岸防护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其与酶活性和理化性质的关系. 林业科学研究,2002,15⑴:88~9512.胡海波,魏勇等.苏北沿海防护林土壤可蚀性的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01,8⑴:150~15413.胡海波,梁珍海.淤泥质海岸防护林的降盐改土功能.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1,29⑸;34~37 14.胡海波,张金池等.亚热带基岩海岸防护林土壤的酶活性.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5⑷:21~2515.胡海波,王汉杰等.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防护林气候效应的分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5⑶:77~8216.胡海波,张金池等.中国沿海防护林体系环境效应的分析.世界林业研究,2001,14⑸:37~4317.胡海波,项卫东.长江中下游环境特征与洪灾的关系.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23⑵:37~4118.胡海波,张金池等.98长江洪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福建林学院学报,1999,19⑷:303~30619.胡海波,康立新.国外沿海防护林生态及其效益研究进展.世界林业研究,1998,11⑵:18~2520.胡海波,姜志林等.农田防护林采伐年龄的探讨.江苏林业科技,1999,26⑴:57~6121.沈波, 胡海波等.通南高沙土区农田土壤侵蚀规律研究.水土保持学报,2002,16⑶:129~13122.鲁小珍,胡海波等.宁夏沙湖风景区的旅游市场分析.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⑷:61~63

  • 索引序列
  • 刘世林发表的论文
  • 河南大学刘世友发表的论文
  • 刘先林院士发表论文
  • 刘林发表过哪些论文
  • 世界林业研究发表的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