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从事汉唐边疆史研究,侧重于民族关系、管理机构、边疆政权以及疆域理论等方面,主要科研著作有:1、《两汉时期的边政与边吏》,独著,14万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1999年再版。2、《中国少数民族禁忌》,合著,7万字,载《中国文化杂说》第5卷,燕山出版社1996年版。3、《斑驳陆离的婚俗》,独著,10万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4、《世界民族知识丛书》,副主编,10部,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5、《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论丛》,合著,10万字,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6、《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与文化丛书》,副主编,10部,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7、《都护制度研究》,独著,26万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8、《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研究续论》,合著,10万字,国家重点“东北工程”项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9、《20世纪西部开发史》,主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10、《汉唐藩属体制研究》,独著,49万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11、《〈三国史记 高句丽本纪〉研究》,中央民族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009年6月。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简列如下:1、《西汉西域屯田与使者校尉考辨》,《西北史地》1989年第3期。2、《略论西汉时期陈汤经营西域》,《民族研究》1989年第5期。3、《高句骊的祭祀礼仪》,《黑龙江民族丛刊》1990年第3期。4、《西汉西域都护略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1年第2期。5、《西凉府政权的灭亡与宗哥族的发展》,《西北史地》1991年第2期。6、《准噶尔汗国的西部扩张》,《民族译丛》1991年第5期。7、《述论王莽的民族政策》,《民族研究》 1992年第1期。8、《东汉度辽将军述论》,《内蒙古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9、《非洲坦伯马人以住居为舞台的葬礼》,《民族译从》1992年第4期。10、《两汉重要边吏的选拔和任用制度述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3年第3期。11、《西汉前期和亲政策新论》,《民族研究》1993年第4期。12、《唐朝派往回纥的使者述论》,《民族研究》1994年第2期。13、《唐朝派往突厥的使者述论》,《北方文物》 1994年第4期。14、《东汉王朝使匈奴中郎将略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4年第4期 。15、《高丽与唐王朝互使述论》,《黑龙江民族丛刊》1995年第1期。16、《唐王朝与西突厥互使述论》,《民族研究》1995年第5期。17、《东汉王朝护羌校尉考述》,《民族研究》1996年第2期。18、《唐王朝与新罗互使述论》,《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年第2期。19、《由使者来往看唐王朝与薛延陀的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20、《吐谷浑与隋唐王朝互使述论》,《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21、《从高句骊县到安东都护府——高句骊和中央王朝的关系述论》,《民族研究》 1998年第3期。22、《东夷校尉考述》,《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年第3期。23、《使者与汉文化的传播——以唐代为例》,载于《汉族地域文化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版。24、《使者与唐朝边疆民族管理体制》,《民族研究》 2000 年第 1 期。25、《“用夏变夷”与刘敬的和亲建议》,《内蒙古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26、《唐代使者来往礼仪考》,《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年2期。27、《历代王朝北疆经略及与北疆民族关系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年第3期。28、《唐代单于都护府的几个问题》,《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第2期。29、《唐代安东都护府的几个问题》,《黑龙江民族丛刊》2002年第3期。30、《从校尉到都护:唐代东北边疆民族管理机构的转变》,《中国东北边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31、 《传统夷夏观与中国疆域的形成——中国古代疆域形成理论探讨之一》,《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1期。32、《唐代安北都护府的几个问题》,《北方文物》2004年第2期。33、《关于高句丽侯驺的几个问题》,《学习与探索》2004年第5期。34、《刘渊政权的出现与北方民族主动认同“中国”的开始——中国古代疆域形成理论探讨之二》,《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2期。35、《简论曹操对乌桓的征讨及意义》,《史学集刊》2005年第2期。36、《西汉时期藩属体制的建立和维系》,《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3期。37、《关于高句丽早期历史的几个问题》,《东北史地》2006年第4期。38、《高句丽与东汉王朝战事杂考——以〈三国史记 高句丽本纪〉的记载为中心》,《东北史地》2007年第1期。39、《“中国”与“天下”的重合:古代中国疆域形成的历史轨迹——古代中国疆域形成理论研究之六》,《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第3期。40、《关于藩属体制的几个理论问题——对中国古代疆域理论发展的理论阐释》,《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4期。41、《〈三国史记 高句丽本纪〉史料价值辨析——以高句丽和中原王朝关系的记载为中心》,《东北史地》2008年第2期。42、《边吏与古代中国疆域的形成——以两汉为中心》,《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43、《由解明之死看高句丽五部的形成与变迁——以桂娄部为中心》,《东北史地》 2009年第3期。44、《浅议元朝的“四等人”政策》,《史学集刊》2010年第2期。45、《两汉王朝治理西域的经验与教训》,《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46、《简论曹魏的鲜卑政策》,《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第5期。47、《多民族国家疆域研究的历程及其特点》,《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李大龙教授承担多项国家重大研究项目,其中对汉唐边疆史、高句丽历史、中国疆域形成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在学界有较大影响。
帮助力学获得了非常重大的突破,因为他的研究发现了非常多自然的规律。
我认识, 我也是走后门进的
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第三纪/第四纪界限工作组成员。第一作者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SCI论文约30篇,有关成果被SCI刊物引用800余次。主要从事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重要成果包括:1、详细划分了中国黄土地层并对其古气候记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Paleoceanography、QSR和QI等杂志上,并得到广泛引用。他进一步将五个黄土剖面的古气候曲线综合在一起,给出2.6Ma以来中国黄土古气候变化的代表性曲线,这项成果被《Paleoceanography》的审稿专家誉为这是迄今为止最好、最连续的陆相第四纪沉积气候变化记录。2、东亚古季风演变动力机制研究,从理论上提出晚更新世时期东亚古季风变化的全球冰量驱动观点,并在QR和AnnualReviewofEarthandPlanetarySciences发表。3、黄土高原第三纪红粘土成因及古气候记录研究,提供了红粘土为风成成因的大量新证据,初步恢复了晚第三纪时期黄土高原的气候演变历史,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丁仲礼研究员已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被国际SCI收录的论文引用达800余次。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一等奖、同年获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优秀科学家奖、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九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负责人;国家重点基础科研规划项目973课题负责人详细划分了中国黄土地层并对其古气候记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进一步将五个黄土剖面的古气候曲线综合在一起,给出2.6Ma以来中国黄土古气候变化的代表性曲线,这项成果被《Paleoceanography》的审稿专家誉为这是迄今为止最好、最连续的陆相第四纪沉积气候变化记录;黄土高原第三纪红粘土成因及古气候记录研究,主要从事第四纪地质与古环境研究。利用中国北方的第四纪黄土、晚第三纪红粘土等风成沉积重建古气候演变历史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关系,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黄土与红粘土地层及年代框架,获得了一系列表征古气候变迁的记录,并分析了古气候记录的周期性、相位特征以及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提出全球冰量在第四纪时期的变化对东亚古气候变化的控制作用等新认识。在证明黄土高原第三纪红粘土为风成成因上做了较系统的工作,并正在黄土沉积与沙漠演变、古气候长期演变与构造变动等方面做探索性的工作。丁仲礼博士主要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成长的,从1991年获得青年基金起,他分别参加及主持八o五、九o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94年获优秀中青年基金,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并在1997年得到延续资助。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院知识创新项目,973项目的二级课题等。研究成果被SCI论文引用近1000次以上。
孙剑博士一生专注于科研工作。他的不幸离世,让旷视失去了一位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探索和创新的领路人。每一位和他共事过的旷视同学,失去了一位智慧谦和的师长。旷视研究院的墙上一直挂着孙剑博士奠定的研究使命:持续创新拓展认知边界,非凡科技成就产品价值。这句话将永远激励我们,勇攀科研高峰!
在普林斯顿大学,他运用结构生物学、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手段,研究癌症发生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迄今为止,他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作为通讯作者在《细胞》发表11篇、《自然》发表7篇、《科学》发表3篇,这些工作系统地揭示了哺乳动物、果蝇和线虫中细胞凋亡通路的分子机理,已有若干研究成果申请专利,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研发。2003年,由于在细胞凋亡和TGF-信号传导等领域的杰出工作,破解了这一类生命科学之谜,当时年仅36岁的施一公获得全球生物蛋白研究学会颁发的“鄂文西格青年研究家奖”,成为这一奖项设立17年以来首位获奖的华裔学者。2005年,当选华人生物学家协会会长。2010年,施一公获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学奖。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学奖(THE RAYMOND & BEVERLY SACKLER INTERNATIONAL PRIZE IN BIOPHYSICS)是由赛克勒夫妇捐赠设立,自2006年以来,每年奖励两到三位在国际生物物理学领域做出卓越成就、年龄在45岁以下的杰出科学家。2013年4月30日,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当选2013年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此前2013年4月25日,他还当选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外籍院士。耶鲁大学终身冠名教授邓兴旺和陈雪梅、杨薇等三名华裔美籍科学家,当选美国科学院新科院士。2014年3月31日,施一公获瑞典皇家科学院爱明诺夫奖,奖励他过去15年运用X-射线晶体学在细胞凋亡研究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施一公是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科学家。2014年4月3日在瑞典皇家科学院年会的颁奖典礼上,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获得2014年爱明诺夫奖,并成为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科学家。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为施一公颁奖,以奖励其在过去15年间运用X射线晶体学在细胞凋亡研究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据介绍,爱明诺夫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于1979年设立,用以奖励在晶体学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该奖项每年颁给不超过3名科学家,施一公是2014年该奖项唯一获奖人。施一公是国际著名结构生物学家。自1998年以来,他领导的实验室主要结合X射线晶体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手段,系统研究了细胞凋亡的发生和调控机制。他们的科研成果不仅清晰地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基于该研究的一项专利成果也已被转化为治疗癌症的新药进入二期临床试验。 2015年12月8日,在《自然》杂志举办的“2015科研·创新·创业国际研讨会”上,施一公被授予2015年《自然》杰出导师奖。 2016年3月25日,“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在北京清华大学举行,施一公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
对于孙剑博士的离世,我觉得这简直就是“天妒英才”。
根据媒体报道,旷视研究院院长孙剑博士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离世,在2022年6月14日的凌晨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让大家感到非常痛心的是,孙剑博士在1976年出生,今年刚45岁,这样年轻的一位优秀科学家,却因为突发疾病离开了大家,令人扼腕!
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孙剑何许人也,媒体为何会向全社会进行通告,他都有那些成就?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孙剑博士。
公开资料显示,孙剑1977年出生于陕西西安,目前除在旷视的职位外,他也是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首任院长。孙剑于1993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完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2003年博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后,孙剑一直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担任首席研究员,其主要研究方向是计算摄影学,人脸识别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理解。
2010年曾被MIT Technology Review评选为“全球35岁以下杰出青年创新者”;他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在微软Windows、Office、Azure、Bing、Xbox等产品中;AlphaGoZero中的核心技术ResNet,也有孙剑的贡献。
孙剑的研究成果有哪些?
2015年,孙剑和何恺明、张祥雨、任少卿这三位研究员利用修正神经元 (rectifier neuron)开发的“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的计算机视觉系统”在ImageNet2012分类数据集中的错误率降低至4.94%,而相同的实验下,人眼辨识的错误率大概为5.1%。
据了解,这个数据集包含约120万张训练图像、5万张验证图像和10万张测试图像,分为1000个不同的类别,这是ImageNet1000挑战首次超越了人类进行对象识别分类的能力。
2015年年底,他们的“图像识别的深度残差学习”系统在又在ImageNet多个类别的测试中击败了谷歌、英特尔、高通以及学术实验室的系统,成为识别准确率(分类错误率为3.5%)最高的系统。这一系统的神经网络层级达到了152层,而一般情况下只有20-30层的水平。
除此之外,他还曾参与研发了一款名噪一时的“颜龄机器人“How-Old.Net” ,这款产品相信大家都有体验过,它可以根据用户上传的照片来迅速定位、检测、识别并且判断年龄,将计算机视觉的方法与强大的云支持相结合。
孙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计算机视觉和计算摄影学,拥有超过40项专利,自2002年以来在顶级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被引数为255630,两次获得 CVPR 最佳论文奖。
在旷视发布孙剑的讣闻后,旷视CEO印奇在朋友圈悼念时留下一句话:未竟的事业一定会完成的。
孙剑,1976年10月~2022年6月14日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生前为矿世首席科学家,旷世研究院院长,全面负责旷世技术研发,带领旷世研究院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计算机视觉研究院。在孙建博士的带领下,矿石研究院研发了包括移动端高效卷积是神经网络。开源深度学习框架,天元AI生产力平台等多项创新技术引领前沿人工智能应用。孙剑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计算机视觉和计算机摄影学,拥有超过40项专利,自2022年以来在顶级科学学术研讨会和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孙建博士是世界人工智能领域著名科学家,西安交通大学杰出校友,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首任院长,为世界人工智能发展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
论文发表,顾名思义,“论文”是指专深而有系统的学问,是指研究、讨论问题的文章。论文发表就是专门对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领域中某一问题,进行探讨、分析论证的文章发表在国家正式出版物上。
根据专业发表9年的相关经验总结出,很多高校对发表论文的学生都会给予一些加分等奖励,而发表一定级别的学术论文还可能获得计划单列的保研名额,因此如何发表论文也是大家关心的内容。面对如今找工作难的现状,发表小论文可以说是为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一个金牌令箭,用人单位多半会考虑有经验的人才,所以大学生在积累工作经验的同时,发表一两篇论文可以大大缓解找工作的压力。对于很多研究生或者本科生来说都有一定用处。正规全日制本科大学对于在大学期间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论文或获得专利的学生,都可以视论文等级获得加学分的优待,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评奖学金、评优秀学生、评党员等荣誉中获得加分。大多数在校学生都不知道一些专业毕业以后上班评职称或者读研都是需要发表论文的。所以不管你是否毕业,如果有想法就尽快去行动,提前发表论文对以后不管是学习还是上班的发展都有非常好的作用。。论文的发表对于部分在校学生和工作者都是非常重要的,简单的讲,发表的论文直接体现你的学术科研成果,所发表的期刊等级越高,影响力越大,就越能展现你在自己的领域的成就①本科在读(拿奖学金、评三好学生)②毕业生(找工作需求)③保研推研生(找工作需求)④硕士研究生毕业(在职,学位)需要发两篇核心论文。⑤晋升中级职称(讲师,工程师)需要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论文三篇,公开发表,省级期刊。⑥晋升高级职称(高讲,副教授,高工)需要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学术论文五篇,公开发表;三篇国家级期刊,两篇省级期刊,如果名额有限,需要核心期刊发表几篇。⑦中学生保送
除了散文,日记等非专业的文章,以研究为目的的论文
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始终处于学习的状态,无论是咿呀学语,还是日后的识字,认天地万物。而能够代表着我们的成长的重要分水岭,恐怕就是写论文的时间了,毕竟论文的书写也就面临着我们即将毕业,有自己的一番事业,作为学子我们书写的论文无外乎有两种,一是普通大学的毕业论文,或者是硕士,以及博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这些都要求我们可以按照学校论文发表的具体操作过程进行。如果遇到个人有论文积累想要发表的话,则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发表论文。一个人可以通过自身学识积累,以及文献搜集情况,开展自己的论文发表,当论文撰写完成以后,可以邀请身边有威望的学界同行,或者前辈们帮助自己斟酌一番。如果论文修改完善以后,则可以通过向各大网站发表论文的形式,将其收录在网站上。当然你想要发表的论文,也需要经过报社以及相关杂志单位的考核之后,得到认证之后,才有被发表的机会。有些个人想要进行论文发表,则首先了解某些杂志的刊登方式,再撰写自己的论文,进行投稿。如果编辑部审阅的过程中,不感兴趣则会选择直接退稿。不过这样的投稿等待回复的过程,往往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所以在此期间我们需要耐心等待,毕竟好事多磨。一般情况下,如果论文本身没有问题,那么除了常规的修改格式等问题,相信很快就能够收到杂志的录取通知。一篇论文从刚开始的构思,再到中间的开始编写,以及最后的完成过程,通常需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这其中包括对论文的梳理以及对文献的搜集等。如果遇到文献资料不齐全的情况,就需要借助各大杂志社,以及中国知网搜索相关的文献。有些时候我们也可以借鉴论文网给予的文献资料,毕竟自身团队的力量还是值得我们信赖的。如果你有幸被杂志社选择刊登论文,那么以后再进行相关的发表,也会顺利很多,想要证实自己的实力,需求代写论文机构并协助进行论文发表也是很有必要的。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一曲屈原的《天问》将宇宙自然的神奇奥妙和人类对其 探索 的欲望展现得淋漓尽致。宇宙苍穹浩瀚无边,在这个奇妙的空间里,太阳渺小而又伟大。说它渺小,是因为在浩瀚无垠的银河系中它只是沧海一粟;说它伟大,正因为它的存在,才让人类的诞生、繁衍与发展成为可能。 彩云之南,有着悠久 历史 、深厚底蕴,曾为我国天文事业的发展和国防科研做出巨大贡献的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以首席科学家林隽为代表的太阳物理研究团队正“以小见大”,意图通过太阳爆发—耀斑、爆发日珥和日冕物质抛射(CME)的基础理论研究、相关技术和新仪器的研发以及日常观测等研究活动,一步步揭开太阳神秘面纱的同时,给人类带来福祉。“将太阳的温暖搬下苍穹惠及普通老百姓”,这是林隽的愿望,也是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太阳物理研究团队所有成员的愿望。 地球和人类都沐浴在太阳的光芒之中,然而在我们普通人的认知里,可能从未真正意识到太阳之于地球的重要性。 太阳是一颗离人类最近、对人类影响最大,也是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恒星。地球上人类活动能量90%以上来自太阳,对地球生命来说,太阳是宇宙中最为重要的天体。正是这颗常常被人们忽视的星球主导了地球无机自然界和有机自然界(包括人类 社会 )的演化和发展。殊不知,太阳的光辉既可为人类带来温暖、光明和勃勃生机的同时,太阳的任何剧烈活动(或称为太阳爆发)也可能从多方面给地球的周围环境(即空间天气)、人类活动(日常生活、空间探测、国防建设等)带来不同程度的灾难。 1989年3月,太阳上发生的一系列大爆发引起的灾害性空间天气造成北美地区变压器烧毁、变电站停运,数百万居民生活受到影响;除此之外,还有上千颗人造卫星受到干扰和损害,寿命大大缩短。这些爆发共造成上百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对太阳活动的起源、发生发展规律及未来的活动预报的研究,直接关系着人类 社会 的生存和发展。 除此之外,人类研究太阳还有着众多的现实意义:日地环境是人类离开地球摇篮走向宇宙的必经之地,因此在开展深空探测,如火星计划之前就必须对这个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另外,太阳还是一个天然的、大尺度的、地面上无法复制的实验对象,为研究宇宙中太阳系以外其他与磁场有关的爆发现象提供近距离、高分辨率的样本……因此,开展对太阳的研究不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在保障国计民生、维护国家安全、促进人类未来发展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太阳物理科学研究的巨大价值和 探索 意义,吸引了林隽及其团队成员等一大群天文工作者关注的目光。 林隽于1981年进入南京大学天文学系,开始涉足天文学领域;1985年进入太阳物理领域,之后一直从事太阳物理研究工作。2001年9月,他获得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受聘于美国哈佛大学天体物理中心任研究员。2005年,林隽竞聘科学院创新工程云南天文台“太阳爆发与CME研究”首席科学家并获通过,作为云南省首批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他从此踏上回国组队 探索 太阳奥秘的征程。 太阳物理的观测和理论研究是云南天文台的传统优势学科,在国内处于引领地位,拥有大批从事太阳物理研究和太阳观测设备研制的研究和技术人员,有着浓厚的科研氛围。经过多年艰苦奋斗,云南天文台取得了丰硕的观测和研究成果,整体研究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一些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国际知名度和显示度,而林隽的到来,让团队的发展驶入了通向国际舞台的“快车道”。 埋首太阳物理研究30多年,林隽在太阳爆发灾变理论和模型以及对地球环境的影响、磁重联电流片研究等基础研究方面积累了诸多国际领先的创新成果。他建立了迄今唯一的太阳爆发解析模型——Lin-Forbes模型,该模型已经成为国际上公认的耀斑-CME标准模型之一,得到了国际太阳物理界的普遍认可。此后,他还先后发现了耀斑-CME磁重联电流片的新厚度与新结构,在太阳物理研究中开辟了一块新的处女地;针对磁场从太阳对流区进入大气层的复杂过程发展新算法,实现对磁场从对流区进入大气层引起爆发过程的完整描述;利用Lin-Forbes模型研究方法,与其他天体物理学家一道,构建了磁中子星罕见耀发的理论模型,该模型是目前能够定量解释磁中子星罕见耀发现象的唯一理论模型,为天体物理其他领域探讨磁激变现象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研究模式;先后发表SCI论文190余篇,其中具有开创性成果的科研论文均发表在国际一流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截至目前,已有接近3300篇次的引用。多年来,林隽先后荣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科技 进步奖二等奖(排名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支持资格,入选云南省首批“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云岭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 在林隽的领导下,研究组其他成员还从事着太阳长周期变化及其对地球全球变化的影响的研究,在国际核心刊物发表SCI研究论文近百篇,并被国内外同行广泛引用;在对太阳爆发事件的观测研究方面,研究组在国际核心刊物发表SCI研究论文20多篇,有关工作还被Nature杂志做了专门报道。 在2019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林隽团队完成的“太阳爆发过程中的电磁相互作用”荣获云南省自然科学奖(特等奖)。该项目致力于揭示太阳爆发的物理起源, 探索 其最核心的驱动模式—电磁相互作用—宇宙中最基本的相互作用之一。林隽及其团队在前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太阳爆发的新理论模型、设计新的计算方法、开展相应的数值模拟和观测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该领域的研究对于国家 科技 长远发展、国家重大空间计划与国家安全等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上苍穹 探索 太阳神奇奥秘,下神州撒播阳光惠及百姓。这一路走来,林隽和他的研究伙伴们收获了 探索 太阳奥妙的成就感和快乐感,带着研究搬下高阁惠及普通老百姓的梦想,他们开启了新一轮的征程。 2005年11月,在举国欢庆“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的时刻,一幅由新华社发布的林隽展示的“神舟六号”发射当天拍摄的太阳活动清晰图像流传在网络上,引来大众广泛关注。但其实,这只是林隽所在的团队积极将来自苍穹的馈赠传给大众的一个事例。 这些年来,林隽所带领的这支太阳物理团队先后承担了多项为国家的航天事业提供对太阳的实时监测任务。包括承担了“神舟四号”和“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和运行期间对太阳色球活动的实时监测任务;承担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和返回期间对太阳活动的实时监测,为空间中心做太空/空间环境的安全预报提供重要实时信息;为“嫦娥”绕月工程提供空间环境安全评估所需的太阳活动资料等,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可和表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天文研究需要大量的观测数据作为科研的基础,大型设备仪器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太阳物理团组的首席研究员,林隽十分重视对仪器设备的更新改造,多年埋首耕耘,收获了累累硕果。 太阳全日面Ha色球望远镜是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赫赫有名的明星设备,曾为“神舟九号”和“天宫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探月飞行,党的十七大、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胜利召开等立下汗马功劳。这台望远镜是我国参加全球五国(中、美、奥、法、意)、六台站(云台、北台、大熊湖、康策尔赫、默东、卡塔尼亚)太阳全日面24小时Hα联合监测任务在中国的主干观测设备之一,每日资料在BBSO网站上向全球公布,是我国太阳观测资料在国际上的一个重要窗口。在林隽的领导下,团队对这台望远镜的光学系统、电控系统和终端接收系统进行彻底更新、改造和升级,使得该望远镜以崭新的面貌投入观测,大大提高了太阳成像质量,为太阳全日面Hα色球望远镜持续发挥显著作用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林隽还带领团队对太阳精细结构望远镜、太阳光谱仪和太阳黑子望远镜进行了必要的修复、改造和升级,使这些原有的太阳观测设备在太阳24周活动峰年中发挥重要作用。他和成都光电所的科研人员合作,在云台太阳精细结构望远镜上进行自适应光学新技术试验获得成功,使得太阳成像质量获得明显提高;还与抚仙湖太阳观测基地的同事们一道,配合成都光电所将自适应光学技术移植到一米红外太阳塔上,使得研制的37单元太阳自适应光学系统获得成功。该技术在我国夜天文上已经使用,但是在国内取得太阳光球层的自适应光学图像还是第一次。 为了保证望远镜观测的正常进行,林隽还带领团队进行了无时间延迟效应大靶面CCD成像快门的研制工作,并获得专家组验收。该新快门的优点是完全消除由普通机械快门引起的曝光不均匀的现象,极大地提高了太阳图像质量。这种无时间延迟效应的新型快门研制成功,对于大靶面、高分辨、高精度CCD成像观测是至关重要的,其实用性、通用性十分明显。 除此之外,林隽作为澄江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的成员,还一直积极参加基地的各项建设,从征地到工程建设,他参与跟当地政府领导的多次谈判和协商,对工地建设进展关心备至。除了对一米红外太阳塔的科学目标的讨论和确定做出了重要贡献,还为太阳塔数据库的建设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为了更好地对太阳活动进行监测、并将资料及时发往有关使用单位,特别是对我国航天和深空探测的重要部门,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和应用研究中心牵头,将3个独立网站(中国科学院、原总装备部、测量通讯研究所)联合起来一起运行,共享空间环境监测预警系统的信息。林隽作为主要成员积极参与到相关工作中,为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太阳黑子望远镜,全日面色球望远镜和太阳分米波射电频谱仪3台仪器参加信息获取分系统的业务化改造做出了重要贡献。 针对川滇地区日益严峻的强震形势和云南省日益频发的灾害性天气,开展多学科、多手段研究太阳活动对各种地质灾害和天气的影响也彰显出其重要意义。目前,安置在澄江抚仙湖太阳观测站的太阳低频射电频谱仪是国内第一台用于检测太阳爆发激波的仪器,它从立项到建设都有林隽投入的心血和汗水。这台射电频谱仪对于定量研究太阳爆发激波的产生高度、强度和粒子加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云南省乃至全国灾害性空间天气预警预报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科学技术唯有搬下高阁,带入寻常百姓家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对林隽和他的事业同伴来说,他们一直都有一个执着的梦,希望有朝一日,神州大地普通的老百姓都能深切体会到宇宙银河,浩浩明日不再是那么“高高在上,遥不可及”,而是“触手可及,亲近友善”。大千宇宙浩瀚长空,当中国人的足迹第一次踏入这一领域,当“天宫”和“神八”深情“拥吻”……如今,这个梦正在因为他们的努力梦照现实。对林隽来说,没有比这更让人感到高兴和自豪的事情了。 “技术浪潮所到之处,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正如《联结:通向未来的文明史》这本书所描述的现实和未来,21世纪, 科技 进步在全球范围内的开放与融合、交流与互鉴、合作与超越中加速实现,开放合作已是 科技 发展的必然要求。 林隽自投入天文领域科学研究以来,就一直以开放的态度来谋取共同进步。到海外科学殿堂学习工作的经历,为他践行开放合作的理念架起了连接沟通的桥梁。回国后,他也从未间断与国际领域科学家之间的来往合作,坚持“走出去”的同时“引进来”,在国际舞台奏响来自中国太阳物理研究的强音。 本着“以才引才”的方针,林隽每年都从科学院争取到20万元到50万元不等的专项经费,资助和支持来自各国的合作者访问云南天文台,共同开展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工作。自2005年以来,他前后共邀请了15人次的外国专家和青年学者前来讲课和合作研究。他还从美国夏威夷大学为云南省引进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人才。 刘煜博士毕业后长期在日本和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进行太阳磁场演化和太阳爆发现象的观测研究及日冕磁场红外光谱观测。他就是受到林隽的感召落户云南。到云南天文台后,刘煜便承担了“中国太阳西部选址”的工作,为我国下一代太阳望远镜踏勘和寻找新的址点。作为选址队队长,他不畏艰苦,多次进入高海拔地区进行观测,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这些宝贵资料为西部太阳选址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工作得到了天文界内大量专家的肯定和褒扬。最终在四川省甘孜州稻城县为我国新一代太阳物理望远镜找到了新的址点。 虽然回到了国内,但林隽与之前的工作单位——美国哈佛大学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为他们提供更加良好的学习平台,林隽与这家单位达成联合培养的协议,不断推荐学生到哈佛学习。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两名博士研究生(马素丽、沈呈彩)经双方联合培养毕业,另外1名博士研究生(谢小妍)正在培养当中。 科学有延续才有希望,深谙此意的林隽非常重视学生的培养,回国后先后培养了十余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如今他们中已经有很多成为团队研究的中流砥柱。 天文学以其固有的神秘性和 探索 性无论在国内外都拥有成千上万的爱好者,特别是在广大青少年中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宇宙到底是什么?它从何处来?要往何处去?曾经,在这些问题的吸引之下林隽投入天文 探索 研究,如今,作为领域里的专家,他想给大众,尤其是年轻人带去专业上的指引,为他们架起与天文科学的连接桥梁。 为了扩大科普工作,履行一个天文研究学者的职责和义务,林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会接受电视台、报社等媒体的邀请,为广大的受众科普天文知识。在2008年和2009年两次发生在中国境内的日全食期间,他作为网易和新华社的嘉宾,亲临日全食现场和电视直播间,为全国观众讲解日全食的有关知识和观测 历史 。他还先后在《辽宁日报》的采访报道和长沙电视台《破解末日谣言》的电视采访中,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为大众讲解了太阳爆发对地球的影响,通过科学事实来论证2012年世界末日的说法纯属谣言。 在担任云南省天文学会理事长期间,林隽还根据云南省民族众多、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实际情况,长期坚持组织科普人员深入选址沿线的各州、市、县、乡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广泛开展科普教育工作,解答着老百姓心中关于宇宙太空的未解谜团。此时的林隽,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天体物理研究学者,而是大众身边愿意与他们分享 探索 宇宙苍穹快乐的老师、朋友,而这样的角色,林隽和他的团队成员是乐于担当的。宇宙太阳之奥妙深邃无穷,有了众人的参与相伴,快乐也会永相随。
黄鸣龙 ,有机化学家。1898年7月3日生于江苏省扬州市,1924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79年7月1日逝世。他毕生致力于有机化学的研究,特别是甾体化合物的合成研究,为我国有机化学的发展和甾体药物工业的建立以及科技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年发表100篇论文不算抄袭。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一年发表100篇论文不算抄袭。这100篇论文都是完全由作者自己原创的,并没有任何不当行为,显然不会涉及抄袭。
当代著名作家。原名何敬业著有作品集《青弋江》《第二次考试》《织锦集》《小树与大地》《闽居纪程》《临窗集》《北海道之旅》《老屋梦回》《〈孤岛〉内外》《何为散文选》《何为散文选粹》《何为散文选集》《何为散文长廊》等。
基本上都要收,不收的很少。有部分核心是不收的,不过那个对于文章的质量要求特别高。
正规刊物发表论文是有稿费的,发论文要钱的都是虚假机构再发表。
是的,因为现在各行各业开始实现市场化,国家没这么多钱养这么多杂志社,杂志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收取一定的版面费了。当然,这主要针对学术性的刊物而言。
需要。可以说不管在什么级别的期刊,通过哪种途径发表论文基本上都是需要花钱的。只是投稿方式不同、投稿期刊不同,费用也不一样。一般投稿期刊级别越高,费用越高。
论文在发表之初都是要进行三次审核的,以确定论文内容无误。而这个审稿是需要杂志社编辑和相关行业的专家花费一定的时间来审核,支付一定的审稿费用也是理所当然的。
不过,不同杂志社审稿专家资历水平参差不齐,加之学科的复杂程度不一,审稿费的收费标准也有高有低。
发表论文作用:
1、评职称(晋升职称):研究生毕业需要;教师、医护人员、科研院所的人员、企业员工等晋升高一级的职称时,发表期刊论文是作为一项必须的参考指标。
2、申报基金、课题:教育、科技、卫生系统 每年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它各种基金项目、各种研究课题时,发表论文是作为基金或课题完成的一种研究成果的结论性展示。
3、世界性基础领域的研究,比如在医学、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领域开展的基础性研究,公开发表论文是对最新科技科学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的一种展示和报道。以推动整个社会的科技进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