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各省地震局期刊投稿邮箱

各省地震局期刊投稿邮箱

发布时间:

各省地震局期刊投稿邮箱

【时效性】:现行有效【颁布日期】:1984-08-01【生效日期】:1984-08-01【效力级别】:部门规章【颁布机构】:中国地震局 国家地震局科学技术保密细则(试行)(一九八四年八月一日) class="law_article" name="1">第一条为确保我国地震科学技术的秘密,保护和促进我国地震科学技术事业的现代化建设,根据国务院批转国家科委制定的《科学技术保密条例》,结合地震系统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保密细则。 class="law_article" name="2">第二条地震科学技术保密范围: (一)国家批准的发明──主要是指发明申报书中规定的保密要点和发明权项。(二)可能成为发明的阶段性成果──指已有突破,但尚未完成,或已有实验室结果,尚未应用推广,但预计近期可能成为发明的项目;正在申报的发明项目。(三)国外虽有但系保密的其他重要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仿制外国产品,其关键部分未见报导,经过国内研制取得成功,或国外虽有报导,我们自己研制水平超过国外的项目。 (四)国外没有或国外虽有但系保密的技术诀窍及传统工艺技术──大型精密仪器的关键技术、特殊制造工艺和实验数据。 (五)涉及到国防军工和国民经济建设重大工程项目的有关地震科研工作;涉及到我国重要自然资源的有关地震工作。 (六)未形成科研成果之前的强破坏性地震现场考察的各种原始资料。 (七)未经发布的地震趋势会商意见的地震预测预报意见。 (八)未经批准对外提供的地震观测台站坐标,某些观测数据等。 class="law_article" name="3">第三条科学技术保密项目的密级划分地震科技保密项目,根据其性质、作用、技术水平和失泄密后的危害程度,划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一)涉及国家安全,或我国特有,一旦泄密会使国家安全或使政治、经济遭受严重危害和重大损失的保密项目,列为绝密级。主要系指有关国防军工的重大科学技术项目及国家交办的特殊任务,或具有国宝性质的民用项目。(二)超过国际水平,一旦泄密会使国家政治和经济遭受较大危害和损失的保密项目,列为机密级。主要系指非国防军工中重大的发明和重大科技成果,涉及重要的自然资源资料等。 (三)一旦泄密会使国家遭受一定危害和损失的保密项目,列为秘密级。 (四)凡不列入保密范围而又不宜对外公开的科研成果、资料、数据、文件、产品、图件等,均做为内部管理,不划定密级。 class="law_article" name="4">第四条划定科学技术保密项目的权限密级由承办单位或部门提出,属于绝密级的由国家地震局审定(其中重大发明项目,国家地震局在向国家科委申报发明时,报国家科委审定);属于机密级的,由国家地震局所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办)及直属单位(司局级)审定;属于秘密级的,由处级单位或部门审定。国家地震局和地方双重领导单位,尚需报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科委备案。 class="law_article" name="5">第五条密级调整保密有时间性,根据国内外科学技术的发展,凡属国内外已不保密或不先进的项目及时解密或降密,事后发现需保密的,要及时升密。密级调整每年进行一次,其审批权限与划分密级权限相同。 class="law_article" name="6">第六条知密范围绝密级的科学技术资料,只限于指定的直接需要的单位和人员使用其有关部分;机密级的只限于有直接需要的单位和人员使用其有关部门;秘密级的,工作需要的单位和人员都可使用其有关部分。 class="law_article" name="7">第七条科学技术保密档案的管理(一)各单位要指定专人负责科学技术保密档案的管理工作,凡有情报资料室(处、科)的单位,由该室(处、科)归口管理,专人负责。无情报资料室的单位,由业务管理部门专人(专职或兼职)负责。 (二)各单位须提供必要的档案保管设施。 (三)科技保密项目档案应明确地标明密级。 (四)建立利用、销毁科技保密档案的制度。(五)批准使用科技保密资料的权限:使用绝密资料,需经局属司、局级单位的科技保密委员会(小组)负责人批准;使用机密资料需经处级科技保密组织负责人批准,使用秘密资料需经研究室、分队或台站等科技保密负责人或业务负责人批准。 (六)使用保密资料应办理登记手续。阅读绝密资料要在保密室或指定地点,原则上不准翻印或摘抄。必须复制或摘抄时,应征得形成绝密资料单位科技保密负责人许可,并经批准使用者同意后方可进行。摘抄要用保密本或专用本,复制件和保密本(专用本)应保存在所用资料者单位的保密室。机密和秘密资料的复制和摘抄,应经批准使用者同意,并办理登记手续。使用保密资料的单位和个人应承担保密义务。 (七)严禁用普通邮件发送或一般托运秘密以上的科技档案、文献、资料、图纸、样品等。 class="law_article" name="8">第八条不准利用公开的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电影、录相、展览等宣传工具,宣传报导保密的科学技术内容。内部刊物刊登的内容,学术会议宣读的论文,必须经过保密审查。涉及保密内容的会议要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对与会人员规定保密纪律;传达涉及保密内容的讲话、报告或文件时,或者召开有保密内容的科技工作会议、学术交流会议时,严禁使用无线话筒录音,或以无线话筒代替有线扩音设备。 class="law_article" name="9">第九条地震科学技术保密项目需要公布或转让、出售给国外,或对外经济援助,或进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须由主管部门申报,经国家地震局审查,报国家科委批准。批准后方可与国外进行谈判或签定协议。 class="law_article" name="10">第十条对外开放的单位及与国外有关机构有交换资料关系的单位,应根据科技保密条例及有关部委制定的有关规定,拟定本单位对外介绍的口径、确定对外开放的项目,划定参观范围和路线,确定交换资料的范围,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明确保密界限。不得擅自扩大参观和交流范围。 (一)科技保密项目和非整体保密项目的保密部分,不得接待外宾参观、实习,也不允许外宾照相、录相。 (二)经批准允许外国人参观,但不允许照相、录相、录音或拍电影的项目和场所,要事先向外国人说明,并在现场设置中外文说明牌。(三)非对外开放单位,一般不要安排外国人参观和考察。确实需要安排外国人去参观的,要报国家地震局和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外办审批;如去非开放地区,需征得有关大军区的同意,并抄报总参及公安部。 class="law_article" name="11">第十一条国际科技交流活动中的保密规定 (一)有关台站观测资料和测绘资料的对外交流和出版工作,按规定归口进行审批。(二)在国际学术会上宣读的论文、报告,必须经所在单位学术委员会和科技保密负责人审查批准,不得涉及科学技术秘密,因特殊需要涉及科技秘密的,应报国家地震局审查,国家科委批准。 (三)对国外点名邀请的科学家、专家或掌握我国重要机密的人员出国,应经国家地震局或省、直辖市、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四)出国进修、考察访问或合作研究人员所带研究课题、科技资料、样品、图件等应经所在单位科技保密负责人审查,并不得将本单位的保密项目或外单位的保密项目情况泄露给外国。不准将内部文件、资料、笔记等携带出国。如系工作需要必须携带时,要经国家地震局或省、直辖市、自治区外办批准,并备保密文件箱和办理临时信使证,在国外严加保管。 (五)所有出国人员和他们的家属在相互通信中要严格遵守有关保密规定,不得涉及任何保密的内容。 (六)任何人不准将国内已经完成的科研成果和即将完成的科研课题作为出国进修或合作研究的课题。 (七)合作项目的资料、图件、样品、数据、记录等科学技术文件应严格按照双方协议的条款办理。(八)接受外国留学生、实习生和聘请外国专家讲学或合作的单位,应事先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凡涉及科学技术秘密的,未经批准,任何人与外国人交往中不得泄露。(九)任何人在同国外人交往中,如会见外宾、参加宴会、陪同外国人参观、游览等都要做到内外有别,严守国家机密,严格执行保密规定,不得携带内部材料。如在接待过程中,发现外宾有窃取我国秘密行为时,要予以制止,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十)科学技术人员对外通讯联系和与外国科学技术人员接触交往时,单位和个人向国外交换、赠送科学技术书刊、资料,应按照一九七九年国务院批转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外交部关于《科学技术人员对外通讯联系和与外国科学技术人员接触的规定》及《对外交换科技书刊资料等工作的暂行规定》(国发〔1979〕27号)办理。(十一)在国内未办妥必要的报批手续前,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直接向国外学者和专家发信邀请来访或提出科学技术合作的研究项目,或示意建立书刊、资料交换关系等。 class="law_article" name="12">第十二条科学技术保密主要是针对国外的,不能借口保密,拒绝在国内交流科学技术,更不允许搞科学技术封锁、垄断。但交流科学技术秘密要严格按规定履行手续。凡是有关国防军工科技研究项目,一般不接待外单位参观、实习。确实需要参观时,应征得委托和承担项目单位同意,并持人事证明信接洽。绝密的科技项目禁止参观,必须参观时,应报国家地震局业务主管部门和局保密委员会审批。机密、秘密级的项目参观、实习由直属单位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办)科技保密组织批准。接触科学技术保密项目的人员要承担保密义务。从外国引进的科学技术资料,除与对方签订的协议中有规定或资料来源需保密的以外,都可以在国内交流,不许保密。通过第三国或其他秘密渠道获得的技术、样品和有关资料对外要严格保密,任何人不得泄露。 class="law_article" name="13">第十三条各单位要加强对职工的科学技术保密教育。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科技人员和其他职工,都必须严格保守科学技术秘密。 (一)各单位每年至少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一次科技保密检查和科技保密教育。及时发现问题,堵塞漏洞,严防失、泄密事件发生。 (二)大力表彰先进,严肃保密法纪。对科技保密工作搞得好的,防止了或挽回了国家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损失的有功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玩忽职守造成科技失密、泄密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严肃处理,根据情节轻重,进行批评教育或党纪、政纪处分,对违犯有关法令的应提交公安、司法部门依法查处。 class="law_article" name="14">第十四条科技保密组织和任务国家地震局保密委员会中设专人负责科技保密工作,日常工作由科技监测司专人分管。各直属单位和省、直辖市、自治区地震局(办)在保密组织中应有一位负责同志负责科技保密工作,业务部门要设专人负责日常科技保密工作。负责科技保密工作的干部必须具有一定科技知识和政策水平,勇于负责。可以专职也可以兼职。各研究室、队、组兼职的保密员,同时兼管科技保密工作。科技保密组织或个人的主要任务:(一)认真研究贯彻执行中央和上级领导机关有关科技保密工作的方针、政策、规定和法令;承办上级科技保密部门和同级党组织交办的科技保密工作;结合本单位科技保密工作情况,提出加强科技保密工作的措施。 (二)进行科技保密教育和检查,会同有关部门调查和处理失泄密事件。(三)会同有关部门对需要审查的科技保密项目和文件资料等提出审查意见,或按规定上报主管部门审批;按本条例第四条规定的权限负责审定科技项目的密级划分。 (四)向本单位有关领导和国家地震局反映情况和报告工作。 class="law_article" name="15">第十五条各直属单位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地震局(办)可根据本细则,制定本单位的科技保密实施办法,直属单位报国家地震局备案,双重领导单位报国家地震局和所在地科委备案。 class="law_article" name="16">第十六条本细则的解释权属国家地震局。 class="law_article" name="17">第十七条本细则于正式发布之日起试行。

查资料,这方面的期刊主要有:1《地震》中文核心期刊, 科技核心核心期刊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学会地震预报专业委员会等主佃。2《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中文核心期刊 科技核心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主办。3《地震学报》中国地震学会主办的地震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4《防灾减灾学报》

网上查,翻译器

地震地质杂志社,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华严里甲1号,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17室,邮编:100029。

各省地震局期刊投稿

刊名: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Journal of Geodesy and Geodynamics主办: 国家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周期: 双月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671-5942CN: 42-1655/P邮发代号: 38-194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曾用刊名:地壳形变与地震创刊时间:1981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3-2014年度)(含扩展版)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1992)

这个。。还不清楚 不过你可以发其他的杂志刊物 你们必须指定发《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吗?如果不是要求你就发个其他的普刊就行了

主要栏目:工程经济、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管理、工程环保、工程设备、工程材料、工程定额、工程信息、行业导向、工程项目、科技前沿、现代城市、建委巡礼、监理之窗、建材天地、房地产揽胜、名企风采、精英专访、政策与法规、综述与论坛、节能与环保、试验研究、标准与检测、建筑与装修、新型建材、生产技术、工程应用、施工技术、机械与设备、经营与管理、工作研究、山水城市、结构设计优化、工程管理、风险控制、工程监理、投资与财务、施工技术、西部开发。尤其欢迎城市规划、开发区建设、小城镇建设、土木工程、建筑设计、公路桥梁、房地产开发、水利电力、项目管理、造价估价、建筑材料、装修装饰及线路管道等方面文章。

建筑类杂志大全1)安徽建材 合肥 安徽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所2)安徽建筑 合肥 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3)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 合肥 安徽省建筑工业学院4)保温材料与节能技术 南京 中国绝热隔音材料协会5)北京工程造价 北京 北京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处6)北京规划建设 北京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7)北京建材 北京 北京市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8)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北京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9)北京修建科技 北京 北京市房地产管理局10)玻璃钢、复合材料 北京 国家建材局玻璃钢研究所11)玻璃与陶瓷 上海 全国玻璃搪瓷工业科技情报站12)城市 天津 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13)城市公用事业 上海 上海市公用事业研究所14)城市规划* 北京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15)城市规划汇刊 上海 同济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16)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天津 天津市环境科学学会17)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北京 建设部房地产业司18)城市开发 北京 中国城市煤气协会19)城市煤气 北京 该刊编辑部20)城乡建设 北京 中国城镇供水协会21)城镇供水 重庆 重庆市环境科学学会22)重庆环境科学 重庆 重庆市建委技术情报站,重庆市土木建筑学会23)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重庆 重庆建筑大学24)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重庆 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25)村镇建设 北京 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26)大连建工 大连 大连市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27)大连市政 大连 大连市城建局市政工程情报站28)低温建筑技术* 哈尔滨 黑龙江省土木建筑学会等29)地基基础工程 北京 北京市城建设计院30)地下空间 重庆 重庆建筑大学31)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北京 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建筑大学32)东北市政科技 沈阳 沈阳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33)东南大学学报* 南京 东南大学34)防护工程 洛阳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防护工程学会35)福建建设科技 福州 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36)福建建筑 福州 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37)工厂建设与设计 北京 机械工业部工程建设中心38)工程机械 天津 工程机械杂志社39)工程技术 天津 中国建筑工程第六工程局40)工程建设标准化 北京 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41)工程勘察* 北京 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学术委员会,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42)工程抗震 哈尔滨 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43)工程力学 北京 中国力学学会,清华大学土木系44)工程设计与研究 北京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设计研究院45)工业建筑* 北京 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46)公用科技 北京 北京市公用事业科学研究所47)供水与排水 长春 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48)古建园林技术* 北京 北京市第二房屋修建工程公司(北京古代建筑工程公司)49)广东供水信息 广州 中国城镇供水协会广东分会50)广东建材 广州 广东省建材工业科研所51)广东土木与建筑 广州 广东省建筑科研设计所52)广西城镇供水 南宁 广西城镇供水协会53)广西土木建筑 南宁 广西土木建筑学会54)广州建筑 广州 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所55)规划师 桂林 桂林市规划设计院56)硅酸盐建筑制品 沈阳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院57)硅酸盐通报 南京 中国硅酸盐学会58)硅酸盐学报 北京 中国硅酸盐学会59)国外城市规划 北京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60)国外建材科技 武汉 武汉工业大学学报期刊编辑部61)国外建材译丛 绵阳 西南工学院62)国外建筑科学 重庆 重庆建筑大学63)国外煤气 天津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院64)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参见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哈尔滨 该刊编辑部65)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哈尔滨 该刊编辑部66)河北建材 石家庄 河北建材科技情报站67)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石家庄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68)河北建筑煤炭工程学院学报 邯郸 河北建筑煤炭工程学院69)河南城建高专学报 平顶山 河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 70)河南建筑技术 郑州 河南省建材研究院71)湖南建材 长沙 湖南省建材研究设计院72)华中建筑* 武汉 中南建筑设计院,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73)化工给水排水设计 合肥 化学工业部给排水设计技术中心站74)化学建材* 上海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75)混凝土* 沈阳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业联合会混凝土协会76)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苏州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所77)机场工程 北京 空军工程设计研究局78)基建优化 西安 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79)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吉林 该刊编辑部80)吉林建筑设计 长春 吉林省建筑设计院81)给水技术 北京 北京市自来水公司82)给水排水* 北京 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排水学会83)建材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北京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标准化研究所84)建材地质 北京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地质研究所85)建材工业技术 成都 成都建材工业设计研究院86)建材工业信息 北京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技术情报研究所87)建材统计与预测 北京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生产协调司88)建工技术 贵阳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89)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长沙 中国建设机械总公司90)建设监理 上海 建设部建设监理司上海建设委员会91)建筑 北京 建设部建设杂志社92)建筑电气 成都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93)建筑工人 北京 北京市建筑工程总公司编辑部94)建筑管理现代化 哈尔滨 哈尔滨建筑大学95)建筑机械* 北京 建设部北京建筑机械综合研究所,中国建筑机械协会96)建筑机械化 廊房 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建筑机械化所97)建筑技术* 北京 建筑技术杂志社98)建筑技术及设计 北京 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99)建筑技术开发 北京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100)建筑节能 北京 中国建筑业协会101)建筑结构* 北京 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102)建筑结构学报* 北京 中国建筑学会103)建筑科技 唐山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104)建筑技术情报 北京 中国建筑第一工程局建筑科学研究所105)建筑科学 北京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106)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郑州 中国建筑砌块协会107)建筑人造板 南昌 江西建筑人造板研究所108)建筑设计管理 沈阳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109)建筑设计通讯 广州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110)建筑师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11)建筑施工* 上海 上海建工(集团)公司112)建筑通讯 天津 天津市建筑科学研究所113)建筑学报* 北京 中国建筑学会114)建筑与预算 沈阳 辽宁省城乡建设经济技术定额管理站115)建筑知识 北京 中国建筑学会116)江苏城市规划 南京 江苏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17)江苏建材 南京 江苏省建材研究设计院118)江苏暖通空调制冷 南京 江苏省土建学会暖通空调热能动力委员会119)结构工程师 上海 同济大学等120)军工勘察 北京 国防机械工业工程勘察科技情报网121)勘察科学技术 保定 冶金部勘察科学技术研究所122)兰州城乡建设 兰州 兰州市城市科学研究会123)辽宁建材 沈阳 辽宁省建筑科学研究会124)辽宁建筑 沈阳 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所125)煤气与热力 天津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126)耐火材料 洛阳 该刊编辑部127)南方建筑 广州 广东省建筑学会128)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南京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129)南京市政 南京 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130)暖通空调* 北京 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等131)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青岛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132)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北京 清华大学133)区域供热 北京 中国城镇供热协会134)人防工程 北京 人防工程杂志社135)山东建材 济南 山东省建材设计研究院136)山东建材学院学报 济南 山东建材学院137)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济南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138)山西建筑 太原 山西省建筑学会建筑科学研究所139)陕西建筑 西安 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140)上海城市规划 上海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141)上海城市建筑学院学报 上海 上海城市建设学院142)上海给水排水 上海 上海市给水排水技术情报网143)上海建材 上海 上海市建材科技情报所144)上海建材学院学报 上海 上海建材学院145)上海建设科技 上海 上海市建设科技情报中心站146)上海煤气 上海 上海市煤气公司147)上海市政工程 上海 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148)设计通讯 上海 首钢设计总院149)设计与科研 北京 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150)沈阳建筑 北京 沈阳市建工局技术情报站151)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沈阳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152)施工技术 上海 宝钢二十冶技术处153)施工技术(包头) 包头 包钢建设总指挥部154)施工技术(吉林) 吉林 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建设公司155)施工技术* 北京 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等156)施工企业管理 北京 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157)石油化工建筑设计 洛阳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建筑设计技术中心站158)时代建筑 上海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159)世界地震工程 哈尔滨 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160)世界建筑 北京 清华大学,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161)世界建筑导报 深圳 深圳大学,香港该刊编辑部162)市政工程 北京 天津市市政工程研究所163)市政工程国外动态 天津 天津市市政工程科技信息中心164)市政技术 北京 北京市建设局165)市政建设与管理 重庆 重庆市市政工程协会166)室内设计 重庆 重庆建筑大学建筑规划学院167)室内设计与装修 南京 南京林业大学168)水泥 北京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技术情报研究所169)水泥、石灰 南京 南京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170)水泥技术 天津 天津市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171)四川建材 成都 四川省建材工业局172)四川建筑 成都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173)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成都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174)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学报 苏州 苏州城建环保学院175)陶瓷 咸阳 咸阳市陶瓷研究设计院176)特种工程设计与研究 北京 国防科工委工程设计研究所177)特种结构 北京 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178)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天津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179)天津建设科技 天津 天津市建设科技信息中心180)天津市政工程 天津 天津市市政工程局181)铁道建筑 北京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182)通风除尘 武汉 中南建筑设计院183)同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上海 同济大学184)土工基础 武汉 湖北省土建学会,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所185)土木工程学报* 北京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186)武汉城市建筑学院学报 武汉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187)武汉市政 武汉 武汉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188)西安建大科技 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89)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90)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西安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191)西南给排水 成都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院192)西宁城建 西宁 西宁市城乡建设局193)新建筑 武汉 华中理工大学,武汉市建筑设计院194)新型建筑材料* 杭州 中国新型建材工业杭州设计研究院等195)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北京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196)岩土工程学报* 北京 中国水利学会等197)岩士力学 武汉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198)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北京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研究所199)园林 上海 上海市园林管理局200)云南建材 昆明 云南省建材科学研究设计院201)云南建工 昆明 云南省建筑科学研究所202)云南建筑 昆明 云南省建筑学会203)浙江建筑 杭州 浙江省城乡建设厅204)中国电梯 廊房 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机械化研究所205)中国给水排水* 天津 建设部城建司206)中国环境科学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7)中国建材 北京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208)中国建材科技 北京 国家建筑材科学研究院209)中国建材装备 北京 中国建材技术装备总公司210)中国建筑防水材料 苏州 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公司211)中国市政工程 上海 全国市政工程科学技术情报网212)中国土木水利工程学刊 台北 中国土木水利工程学会213)中国园林 北京 中国风景园林协会214)中南给水排水 武汉 湖北省给水排水技术情报站215)中南勘察 武汉 全国建筑工程勘察科技情报网中南情报站216)中州建筑 郑州 河南省建筑学会217)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西安 西安公路交通大学218)住宅建设 北京 北京市住宅开发建设集团总公司219)住宅科技 上海 上海市房屋土地管理局220)砖瓦 西安 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西安墙体材料研究设计院221)装饰装修天地 北京 国家建材料工业局

地震期刊投稿邮箱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是中国地震局直属事业单位,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业务枢纽、核心技术平台和基础信息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承担着全国地震监测、地震中短期预测和地震速报;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应急响应和指挥决策技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全国各级地震台网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各类地震监测数据的汇集、处理与服务;地震信息网络和通讯服务以及地震科技情报研究与地震科技期刊管理等。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于2004年10月18日成立,由原中国地震局地震信息中心更名,由原中国地震局地震信息中心、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技术部及预报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九室、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前兆信息等4个单位(部门)为主整合组建。这个图形,是以中国四千年传承的《周易》中“文王八卦”为基础,取其“震”卦之形演变而来。卦形空白处恰为“土”字,引其意为“地震”来表达行业特征。在文王八卦方位图中,震卦位于东方,而中国传统文化里,东方是苍龙之位,因之喻为“中国”。图形为一方红色印章,以示权威,配以兰色英文缩写,象征安全、科技。此图形也表示,对地震的观察、研究和预测,在中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中国的防震减灾事业在继承、吸收和创新中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成立将推动地震监测、预报和研究工作在继承传统、融汇中外的基础上,迈向现代科学的崭新阶段。

是的地震工程学报编修了,地震工程学报已经完成编修,正在准备正式出版。

是的,地震工程学报已经完成了最后的编修工作。在这一过程中,编辑们负责审核稿件,修改拼写错误、格式问题以及论文结构,实现文字流畅、逻辑清晰。此外,还要完成一些校对、排版等工作,以保证论文的完整性和高质量。

是的,地震工程学报已经最终编辑完毕,文章的字数要求是200至500字,且不能出现重复的内容。我会尽力满足您的要求,并且把您的问题回答完整。

地震地质期刊投稿邮箱

题主是否想询问“西北地质期刊联系不上怎么办”。1、查看期刊官方网站:您可以在西北地质期刊的官方网站上查找联系方式,包括电话、邮箱、地址等,并尝试使用这些联系方式获取期刊的相关信息。2、寻找其他联系方式:如果期刊官方网站上提供的联系方式无法使用或已过期,您可以尝试通过其他途径联系期刊,例如社交媒体、在线客服等。3、咨询相关机构或专家:如果您无法直接联系到西北地质期刊,可以咨询相关的机构或专家,询问期刊的最新情况和联系方式。

《地震学报》英文版创刊于1988年,是由中国地震学会主办的地震学综合性学术刊物。现任主编是中国固体地球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陈运泰。《地震学报》英文版与《地震学报》中文版自1994年起内容一一对应,同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地震学方面的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成就,也登载一些与地震有关的地球物理、地震地质、工程地震等的学术论文及研究简报;登载本学科不同学术观点的文章;介绍地震学及其有关的重大学术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登载与地震学有关的评述文章;反映地震学及其有关科技工作动态。自2009年开始,《地震学报》英文版将更改英文刊名《Acta Seismologica Sinica》为《Earthquake Science》,届时期刊的封面、版本以及版式将作相应的调整。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接受独立提交的英文稿,《地震学报》中文版中的一些优秀的论文仍将继续在《地震学报》英文版上同时出版。 1992年获国家地震局首次科技期刊评比优秀奖。1992年获国家地震局首次科技期刊评比国际交流奖。1992年获中国科技协会首届优秀学术期刊评比一等奖。1996年获国家地震局第二届科技期刊评比优秀奖。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2003年获第二届国家期刊百种重点期刊奖。 期刊名称:地震学报英文版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学会国内刊号:CN11-2022刊社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5号国际刊号:ISSN1000-9116邮政编码:100081文种:英文刊期:双月刊开本:16开

防灾减灾救灾的刊普有《防灾减灾工程学报》,《震灾防御技术》,《地震地质》。《防灾减灾工程学报》刊期:双月刊。是由江苏省地震局主管,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主办的核心期刊。《震灾防御技术》刊期:季刊。是由中国地震局主管,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主办的核心期刊。《地震地质》刊期:双月刊。是由中国地震局主管,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主办的核心期刊。

地震地质期刊投稿邮箱地址

《地球》杂志是由国土资源部主管,由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学会科普委员会主办的杂志。国际期刊号:ISSN 1000-405X 国内期刊号CN11-1467/P 邮发代号2-253。 《地球》以传达“我们拥有一个地球”理念为办刊宗旨,用大众的语言解读人文地球科学,它将一如既往地观察当代科学发展成果,用更多笔墨探讨与公众刊益相关的科学类话题,通过对重大事件的调查和解释,为求探讨科谜团,为普及地学知识作出积极贡献,帮助读者从中体会到科学为日常处知带来的智慧。栏目设置有《专题报道》、《科技博览》、《文化传播》、《教育探讨》、《管理研究》、《环保技术》、《地质科学》、《植物科研》《矿产资源》《交通科技》等。

《地质科学》、《第四纪研究》、《地球物理学报》、《岩石学报》、《地球物理学进展》、<地学前缘>、《中国沙漠》、《地球科学》、《地球化学》、《地球学报》、《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地震学报》、《干旱区研究》、《古地理学报》、《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地震地质》、《地球与环境》、《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地球信息科学》、《西北地震学报》……

防灾减灾救灾的刊普有《防灾减灾工程学报》,《震灾防御技术》,《地震地质》。《防灾减灾工程学报》刊期:双月刊。是由江苏省地震局主管,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主办的核心期刊。《震灾防御技术》刊期:季刊。是由中国地震局主管,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主办的核心期刊。《地震地质》刊期:双月刊。是由中国地震局主管,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主办的核心期刊。

《地震学报》英文版创刊于1988年,是由中国地震学会主办的地震学综合性学术刊物。现任主编是中国固体地球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陈运泰。《地震学报》英文版与《地震学报》中文版自1994年起内容一一对应,同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地震学方面的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成就,也登载一些与地震有关的地球物理、地震地质、工程地震等的学术论文及研究简报;登载本学科不同学术观点的文章;介绍地震学及其有关的重大学术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登载与地震学有关的评述文章;反映地震学及其有关科技工作动态。自2009年开始,《地震学报》英文版将更改英文刊名《Acta Seismologica Sinica》为《Earthquake Science》,届时期刊的封面、版本以及版式将作相应的调整。自2008年下半年开始接受独立提交的英文稿,《地震学报》中文版中的一些优秀的论文仍将继续在《地震学报》英文版上同时出版。 1992年获国家地震局首次科技期刊评比优秀奖。1992年获国家地震局首次科技期刊评比国际交流奖。1992年获中国科技协会首届优秀学术期刊评比一等奖。1996年获国家地震局第二届科技期刊评比优秀奖。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2003年获第二届国家期刊百种重点期刊奖。 期刊名称:地震学报英文版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学会国内刊号:CN11-2022刊社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5号国际刊号:ISSN1000-9116邮政编码:100081文种:英文刊期:双月刊开本:16开

  • 索引序列
  • 各省地震局期刊投稿邮箱
  • 各省地震局期刊投稿
  • 地震期刊投稿邮箱
  • 地震地质期刊投稿邮箱
  • 地震地质期刊投稿邮箱地址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