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福建农林大学和山东科技大学的实力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差异,主要是看你想要学哪一方面的专业了,如果你对农林类的专业感兴趣,那么选择福建农林大学,要是你对自动化,计算机,控制,机械,地质,采矿,测绘(山东科技大学全国第二,很厉害的专业,推荐)以及其余的工科类的专业感兴趣,就选择山东科技大学。山科据说工科全国非211第一,有点夸大的嫌疑,不过的确很强悍!这些都是我得分析,主要的还是你自己选择。希望你能够上自己梦想的大学和专业!加油啊!
百科名片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建校于1951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矿业见长,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主页: 中文名: 山东科技大学 外文名: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校训: 团结 勤奋 求是 创新 创办时间: 1951年 学校类型: 综合 主管部门: 山东省教育厅 现任校长: 王春秋 知名校友: 郭开朗 所属地区: 中国山东 主要院系: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硕士点: 89个 博士点: 27个 院士: 9人 目录校徽校训 惟真求新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学院文法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采矿工程研究院继续教育学院对外交流教师队伍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山东省重点学科泰山学者设岗学科(9个)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点(6个)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教育厅海岛(礁)测绘技术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科学研究历史沿革一个源头另一个源头汇成一条主线院士院系设置部分学科排名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历任领导刘子光刘辛人田景瑞沈光寒霍万库曹书刚刘向信王春秋杰出校友学校地址校园风光近年山东科技大学录取分数线 校徽校训 惟真求新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土木建筑学院 文法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理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采矿工程研究院 继续教育学院对外交流教师队伍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山东省重点学科 泰山学者设岗学科(9个) 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点(6个)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科技厅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教育厅 海岛(礁)测绘技术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科学研究历史沿革 一个源头 另一个源头 汇成一条主线院士院系设置部分学科排名 测绘科学与技术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矿业工程历任领导 刘子光 刘辛人 田景瑞 沈光寒 霍万库 曹书刚 刘向信 王春秋杰出校友学校地址校园风光近年山东科技大学录取分数线 展开 编辑本段校徽新学校标志(校徽)说明 山东科技大学校徽新学校标志(校徽)在原标志(校徽)基础上演化而来,采用学校标准蓝色(科大蓝,颜色标准为:C:100 M:50 Y:0 K:0)为主色调。 新学校标志(校徽)为圆形,蓝底、白色字体、白色图形。标志(校徽)以英文校名缩写“SDUST”作为形象设计元素,通过字母笔划的借用和伸延造型,演变为飞鸟的图形,象征学校教育事业积极向上、腾飞发展;图形中心有4个圆球,组成花的形象,代表“科技”,象征科技之花盛开;图形外环上方为毛体字校名“山东科技大学”,下方为英文标准字校名“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编辑本段校训 惟真求新惟真,就是求真知、探真理、究真谛、存真率、做真人,是大学一贯的宗旨,更是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发明创造的准则,也是做人的底线;求新,就是想新事物、求新方法、图新变革、创新事业,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源原,也是科学研究追求的最高境界。 院系设置 山东科技大学 院系设置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资源工程系 安全工程系 工业工程系 工程力学系 交通工程系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系 电气工程 及其自动化系 电子信息工程系 通信工程系 生物电子系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地测量系 工程测量系 地理信息系 资源环境系 遥感科学与技术系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矿物加工工程系 化学工程系 能源工程系 应用化学系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生物工程系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基础地质系 矿产地质系 水文与环境系 地球物理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工程系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系 高分子材料工程系 材料化学系土木建筑学院土木工程系 工程管理系 水利水电工程系 道路与桥梁工程系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 建筑系 城市规划系文法学院法学系 公共管理系 广告学系 中文系 马克思主义论论课部 思想品德课部机械电子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系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 测控技术工程系 热能科学与工程系 物流与车辆工程系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日语系 大学英语一系 大学英语二系 研究生教学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应用数学系 计算科学系 统计与金融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信息管理系 电子信息与科学技术系 网络工程与信息安全系 软件工程系理学院应用物理系 力学系 数学教学部 体育教学部 制图教学部艺术与设计学院艺术设计系 工业设计系 广告设计系 音乐系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系 工商管理系 经济与贸易系 会计系 财政与金融系采矿工程研究院继续教育学院学校介绍 学校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主校区,2700亩)、泰安(700亩)、济南(200亩)三地办学,总占地面积243.16万平方米(约3600亩),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5.66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31亿元。 科大新版校徽学校设有16个学院和9个教学系(部)以及1个独立学院。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至此,山东科技大学已拥有6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31个博士授权二级学科,21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111个硕士授权二级学科,博士授权学科由原来的工学拓展到工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门类;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包含19个授权领域;75个本科专业。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实验室(基地)和工程研究中心42个,其中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另有青岛市重点实验室2个;有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9个。学校设有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授权业务中心、国家外专局外语培训中心、山东—俄罗斯科技合作中心、青岛市制造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在学校设有中国唯一的“中国科学中心”。 学校现有在校生446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5500余人,独立学院学生9500余人。另有继续教育类学生32000余人。 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山东省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学校风光(20张)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19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近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0项。2007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级。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全省高校前列,已为社会培养了15万余名各类人才。 学校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力及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科技优势。在矿业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岩土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等领域有较强的学科基础和学术优势。设有工程技术及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研究院所90余个。2004至2009年,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777项,其中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科技攻关、“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37项,承担省部、厅局级项目748项,承担科技开发及技术服务项目2854项;发表学术论文9868篇,其中被SCI、SSCI、A&HCI、EI、ISTP、CSSCI检索收录及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的论文1478篇;出版著作531部;鉴定科技成果330项;授权专利124件;荣获上级奖励205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4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01项;科研经费87537万元,连续6年均过亿元,2009年达20218万元。 学校建有省级大学科技园,科技园已列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基地,入驻企业和科研单位50余家。现已形成机械电子、环境保护和信息技术等产业中心,等离子熔覆技术、矿山安全多功能钻机技术和振弦传感技术研发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校有《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山东科大报》等报刊。 经过近60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形成了“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在新的世纪,山东科技大学将努力建设成一所工科优势突出、矿业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 校训:惟真求新编辑本段对外交流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走教育国际化道路。已与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法国等18个国家的98所高校和研究院所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有6个中外联合实验室,开展国际科技合作项目50余项。接收有俄罗斯、美国、法国、韩国、日本、德国、蒙古、巴基斯坦等2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20多名教师是国际学术组织的重要成员。学校每年多次举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编辑本段教师队伍有教职工297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000余人,教授257名,副教授433名。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5名,“泰山学者”9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名,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教师58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人,省部级专业CUBA新闻发布会(5张)技术拔尖人才37名,博士生导师137名,全国模范、优秀教师10人,省级优秀教师19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编辑本段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采矿工程山东省重点学科采矿工程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地质工程 安全技术及工程 计算机软件技术及理论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岩土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应用数学 信号与信息处理 技术经济及管理 材料学泰山学者设岗学科(9个)1、采矿工程 2、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岩土工程 5、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6、安全技术及工程 7、摄影测量与遥感 8、机械电子工程 9、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点(6个)矿业工程 测绘科学与技术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机械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编辑本段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实验室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科技厅1.矿业安全工程与环境保护实验室 2.机器人与智能技术实验室 3.山东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实验室 4.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重点实验室 5.山东省基础地理信息与数字化技术重点实验室 6.山东省矿山机械工程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教育厅1.机器人与智能技术实验室 2.深部矿井安全开采实验室 3.基础地理信息与数字化技术实验室 4.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实验室 5.岩土与结构工程实验室 6.矿山机械工程实验室 7.微结晶强化工程材料实验海岛(礁)测绘技术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海岛(礁)测绘技术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编辑本段科学研究在科技管理上,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五年来,科研处及管理人员获得省部市校各种奖励多项:2001年,科研处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称号;同年被山东省委宣传部和省社科规划领导小组授予“山东省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学校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力及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科技优势。在矿业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岩土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等领域有较强的学科基础和学术优势。设有工程技术及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研究院(所)90余个。2001年至2008年,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896项,其中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科技攻关、“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31项,承担科技开发(横向)项目2346项,科技经费60949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0643 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1069 篇,出版著作581部;鉴定科技成果286项,获准专利60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6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68项。2004-2009年连续6年均过亿元,2009年达20218万元。 校办产业已形成机械电子、防水建材、环境保护、信息技术和科技培训等产业中心,振弦传感技术、等离子熔覆技术和防水建材研发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防水建材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校建有省级大学科技园,科技园已列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基地,入驻企业和科研单位50余家。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走教育国际化的道路。已与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法国等17个国家的88所高校和研究院所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展国际科技合作项目50余项,并在互访、进修、联合培养研究生、文化交流等方面卓有成效。学校接收有日本、俄罗斯、美国、法国、韩国、德国、蒙古、巴基斯坦等20个国家留学生。有6个中外联合实验室。20多名教师是国际学术组织的重要成员。学校每年承办和主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 学校编辑出版有《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山东科大报》等报刊。 经过近60年年的发展,学校形成了“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在新的世纪,山东科技大学将努力建设成一所工科优势突出、矿业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编辑本段历史沿革山东科技大学是由“两个源头、汇成一条主线”而来。一个源头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洪山煤矿工业学校。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洪山煤矿工业学校迁至安徽省淮南市,更名为淮南煤矿学校。 1958年,淮南煤矿学校升格为淮南煤矿学院。另一个源头1956年,成立煤炭工业部济南煤矿学校。 1958年,济南煤矿学校升格为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 1960年,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山东煤矿学院。汇成一条主线1963年,淮南煤矿学院成建制迁往济南并入山东煤矿学院。 1971年,泰安煤矿学校并入后,学校更名为山东矿业学院。校部由济南迁至泰安,济南设分院。 1980年,山东煤炭教育学院在泰安成立。 1985年,山东矿业学院济南分院管理系和会计系成建制搬迁至烟台成立中国煤炭经济学院。 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山东矿业学院与山东煤炭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山东科技大学。 2001年,山东省财政学校并入山东科技大学。 2001年,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新校区。 2004年,学校办学主体搬迁至青岛校区。 2007年4月,山东科技大学法人注册地登记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在泰安和济南分别注册了校区。编辑本段院士[1]山东科技大学院士 (全职院士4人 双聘院士10人 外籍院士5人) 宋振骐中国科学院院士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本校出身院士) 全职院士 教授 矿山灾害预防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陈蕴博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全职院士 教授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 刘宝珺 中国科学院院士 全职院士 教授 刘盛纲 中国科学院院士 全职院士 教授 范维唐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双聘院士 兼职教授 陈 颙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双聘院士 兼职教授 钱七虎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双聘院士 兼职教授 土建学院名誉院长 刘先林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双聘院士 兼职教授 宁津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双聘院士 兼职教授 李德仁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双聘院士 兼职教授 陈俊勇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双聘院士 兼职教授 冯纯伯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双聘院士 兼职教授 信电学院名誉院长 杨芙清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双聘院士 兼职教授 信息学院名誉院长 陈毓川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双聘院士 兼职教授 地科学院名誉院长 金 涌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双聘院士 兼职教授 化工学院名誉院长 王春秋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山东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教授 宋 扬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前山东科技大学副校长 教授 陶华学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ISM(国际矿山测量协会)中国委员会主任 教授 靳奉祥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山东科技大学副校长 教授编辑本段院系设置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土木建筑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生教育学院 文法学院 外国语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理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 泰山科技学院编辑本段部分学科排名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 0816 测绘科学与技术(2009年) 10486 武汉大学 10290中国矿业大学 10247 同济大学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10533 中南大学 10294 河海大学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10710 长安大学 1 2 3 4 5 5 7 7 9 10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818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007年)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1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2 10697 西北大学 3 ...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12 矿业工程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819 矿业工程(2002年) 中国矿业大学 1 中南大学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 北京科技大学 4 东北大学 5 山东科技大学 6
山东科技大学好山东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在青岛(黄岛)、济南、泰安三地办学,由山东省人民政府领导,山东省教育厅主管。设有16个学院和9个教学系(部)以及1个独立学院,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7个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7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4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72个本科专业。有包括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内的省部级重点学科(实验室)27个,山东省强化建设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青岛市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学校设有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授权业务中心、国家外专局外语培训中心、“山东——俄罗斯科技合作中心”、青岛市制造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在学校设有中国唯一的“中国科学中心”。学校现有在校生3.8万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3700余人,独立学院学生6900余人。有教职工29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900余人,教授257名,副教授411名。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5名,“泰山学者”5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名,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教师58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省部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37名。博士生导师125名。 学校有全国优秀教师8人,省级优秀教师19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教育部、财政部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1个,山东省品牌专业建设点3个,山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5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1项。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全省高校前列。学校已为社会培养了10万余名各类人才。 学校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力及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科技优势。在矿业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岩土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等领域有较强的学科基础和学术优势。设有工程技术及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研究院(所)80个。2001年至2007年,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896项,其中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科技攻关、“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31项,承担科技开发(横向)项目2346项,科技经费60949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0643 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900 篇,出版著作581部;鉴定科技成果286项,获准专利57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6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68项。2004-2007年连续四年科研经费过亿元,2007年科研经费15095万元。 校办产业已形成机械电子、防水建材、环境保护、信息技术和科技培训等产业中心,振弦传感技术、等离子熔覆技术和防水建材研发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防水建材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校建有省级大学科技园,科技园已列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基地,入驻企业和科研单位50余家。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走教育国际化的道路。已与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法国等16个国家的76所高校和研究院所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展国际科技合作项目50余项,并在互访、进修、联合培养研究生、文化交流等方面卓有成效。学校接收有日本、俄罗斯、美国、法国、韩国、德国、蒙古、巴基斯坦等8个国家留学生。有6个中外联合实验室。20多名教师是国际学术组织的重要成员。学校每年承办和主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 学校编辑出版有《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山东科大报》等报刊。 经过50余年的发展,学校形成了“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在新的世纪,山东科技大学将努力建设成一所工科优势突出、矿业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历史沿革1951年7月,山东矿区第二煤矿职业学校。1953年,山东矿区第二煤矿职业学校迁至淮南洞山更名为淮南煤炭学校。1958年淮南煤炭学校升格为淮南煤矿学院。1958年6月成立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1960年7月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山东煤矿学院。1963年3月,淮南煤矿学院成建制迁往济南并入山东煤矿学院。1971年11月,泰安煤矿学校并入后,学校更名为山东矿业学院。校部由济南迁至泰安,济南设分院。1980年,山东煤炭教育学院在泰安成立。1999年8月,经国家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山东矿业学院与山东煤炭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山东科技大学。2001年3月,山东省财政学校并入山东科技大学。 院士:山东科技大学院士 宋振骐 中国科学院院士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陈蕴博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宝珺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盛纲 中国科学院院士范维唐 中国工程院院士 特聘教授 陈 颙 中国科学院院士 特聘教授 钱七虎 中国工程院院士 特聘教授 刘先林 中国工程院院士 特聘教授宁津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 特聘教授李德仁 中国科学院院士 特聘教授陈俊勇 中国科学院院士 特聘教授冯纯伯 中国科学院院士杨芙清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毓川 中国工程院院士 金 涌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春秋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宋 扬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陶华学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靳奉祥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院系设置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土木建筑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生教育学院 文法学院 外国语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理学院 历任领导刘子光,山东陵县人。1920年生,193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58年至1970年曾任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校长、山东煤矿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书记、顾问。刘子光同志无论在煤炭生产还是教育战线,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发展煤炭生产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做出了卓越成绩。特别是在山东煤炭专科学校创建时期,带领全校师生员工解放思想,自力更生,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在山东煤矿学院创建中,1963年山东煤矿学院与淮南矿业学院等校并校后,面对众多困难,团结建校,艰苦建校,为创建新型的煤炭高等院校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90年4月19日因突发心脏病不幸逝世,享年70岁。刘辛人,浙江杭州人。生于1920年。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肄业。1941年参加新四军,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2年调来山东矿业学院工作,任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9年至1980年代理院长,1980年至1983年任院长兼党委副书记。1983年开始任山东矿业学院顾问。1985年离职休养。刘辛人在任山东矿业学院院长期间,为实现学校工作重点转移,适应煤炭技术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抓了专业调整、稳定教学秩序、重建科研机构等项工作,为把我院建成工、理、管结合的多科性院校奠定了基础。田景瑞,教授,辽宁义县人。1923年7月生。日本秋田矿专采矿系毕业。中国共产党党员。1979年1月调来山东矿业学院工作,先后任系主任、副院长、院长等职。1985年9月后不再做院领导工作,任山东矿业学院地质系教授。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田景瑞教授在任山东矿业学院领导工作期间,带领全院师生员工对学校领导体制、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他注重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高标准,严要求,重实效;倡导教学改革,注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制定师资培训规划,提出明确要求,狠抓具体落实;积极推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努力提高学校办学水平。1998年8月7日,因病医治无效,在泰安逝世,终年75岁。沈光寒,教授,上海市人。1933年3月生。原苏联西伯利亚冶金学院研究生部毕业。中国共产党党员。1963年由淮南矿业学院并校来山东煤矿学院,先后任系主任、副院长、院党委书记、院长等职务。1993年后,不再担任院领导职务。他在任山东矿业学院党政领导工作10多年间,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求真务实,推进了学校的综合改革,使我校办学规模、办学层次上新水平,学科专业结构趋于合理。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更为活跃。沈光寒教授长期从事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经验丰富,成绩优异,由他主持完成的《山东矿业学院教学管理改革的实践和成果》研究,1989年获山东省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沈教授在学术上也有较深造诣,他主持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岩层与地表移动的模型识别与参数识别》,1992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矿井特殊开采的理论与实践》一书,1996年获煤炭部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沈教授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霍万库,教授,黑龙江呼兰县人。1936年10月生。北京矿业学院机械系结业。中国共产党党员。1957年9月来山东煤矿学院任教师,先后任机械系副主任,工程师;教务处副处长、处长。从1985年4月开始,先后任副院长、党委书记、院长。他任山东矿业学院党政领导工作近12年,努力工作,措施得力,在促进学院上水平、上规模、上效益、上层次工作中成绩突出。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业务上坚持一拓宽三加强,即拓宽专业,加强基础,外语,计算机教学;坚持科学管理,爱护学生;抓师资队伍建设,以科研为龙头,促教学上水平。为使山东矿业学院由行业性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大学发展做出了贡献。霍教授1995年获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在任职期间,曾三次成为正式代表出席中共山东省党的代表大会,霍教授在学术上也有较高造诣,由他牵头和参与进行的《切割大理石岩石锯条》等项研究,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曹书刚,教授,山东冠县人。1945年9月生。山东矿业学院机电系毕业,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肥城矿务局副局长、党委副书记、书记。1994年6月,调来山东矿业学院工作,任党委书记;1996年10月至1999年3月兼任院长。曹书刚教授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的指导思想和“抓大事、抓重点、抓突破、抓落实”的工作方法,重点抓了跨世纪人才培养和“三重点建设”,近几年来使山东矿业学院办学水平、办学层次、办学效益上了新台阶;1996年山东矿业学院被山东省高工委、省教委授予“山东省高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为迎接高校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积极进行调研和探索,为进一步发展积极进行了准备。曹书刚教授的《煤矿质量标准化理论与实践》,1994年9月获煤炭部中国煤炭工业企业管理现代化优秀成果特等奖;曹教授还荣获“全省优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全国优秀煤炭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干部”称号,并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刘向信,1955年生,山东滨州人,中共党员,文学博士,教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历任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山东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2005年10月任山东科技大学党委书记。王春秋,1962年生,山东临朐人,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山东省委员会候补委员,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山东矿业学院副院长、院长,1999年起任山东科技大学校长。兼任中国煤炭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煤炭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矿业协会副会长、俄罗斯自然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主任等职务。官方网站: 218.58.59.93山东理工大学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普通本科高校,坐落在齐国故都、现代工业重镇—淄博市。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学校综合办学实力跃居省属高校前列,各项事业保持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办学定位总体目标定位:省内领先、国内知名的理工科大学。学校类型定位:教学型大学。逐步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过渡。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科结构定位:突出工科优势,强化理科建设,促进学科交叉,多学科协调发展。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区域,贴近行业,着力服务山东制造业。二 历史沿革 学校由山东工程学院、淄博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山东工程学院原名山东农业机械化学院,创建于1956年,是“文革”前山东省13所本科高校之一。淄博学院是1998年合并组建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2002年3月,教育部批准设立山东理工大学。三 教学情况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32185人,其中研究生513人,本科生28566人。设有63个本科专业、43个硕士学位授予学科,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8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现有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院、1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命名的“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是山东省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基地。 学校现有教职工2622人,专任教师1848人,其中教授204人、副教授497人,博士232人、硕士89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国家“新世纪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校长姚福生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另聘有6位院士担任我校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和学科带头人。 校园占地240万平方米,东、西两个校区相隔2600米。校舍建筑面积109.61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430.92万册(种),其中电子类图书186.86万册(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9亿元。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6个,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山东省骨干学科实验教学中心6个。多媒体教室208个。先进的校园网络覆盖全校。运动场面积17.57万平方米,体育教学设施齐全。设有教育技术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各类教学基本设施很好地满足了人才培养的需要。 本科优势专业与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匹配情况序号 优势专业 设置时间 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 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 车辆工程 1978 车辆工程学科 山东省车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1958 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 山东省清洁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976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 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 山东省精密模具实验室 山东省数字化设计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977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 山东省高压电网暂态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 矿物资源工程 1994 山东省矿山尾矿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 交通运输 1976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学科 山东省道路智能控制与安全运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 材料科学与工程 1998 山东省先进复合材料实验室 国家工业陶瓷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省陶瓷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 生物科学 2001 山东省生物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 国际经济与贸易 1990 山东省产业经济研究基地四 学术成果 作为山东省教育厅确定的教育教学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学校于2002年起实行按高考文理科类不分专业招生和学分制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广泛好评,近几年本科生年底就业率均在90%以上。“十五”以来,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1项,其中一等奖8项;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试点课程8门;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试点专业5个;入选“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8部。 “十五”以来,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729项,其中国家“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类国家级项目60项,省部级项目280项。获各类科研奖励687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励65项。学术论文被SCI、EI、ISTP、SSCI检索收录422篇,出版专著、教材374部。编辑出版《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社会科学版)、《管子学刊》等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管子学刊》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五 国际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12个国家和地区的32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建立经常性的合作办学项目,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互派访问学者与留学生,扩大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六 所获荣誉 近年来,学校被授予“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审计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花园式单位”、“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山东省高校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学校国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社会声誉 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办学实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不断提高。近年来,生源充足、质量高,省内理科生源第一志愿录取率为100%,2006年理科录取分数线高出山东省本科二批分数线19分。广大毕业生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实践与创新能力强,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敬业精神,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网等媒体对我校办学水平给予高度评价。 2004年,我校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的“国内受理专利量高校排名”中列全国高校第85位、山东省属高校第1位;2004、2005年,在教育部“科技成果登记项目排序”中,我校分别列全国高校第119位(山东省属高校第4位)和第93位(山东省属高校第3位);在2006年中国校友会和《21世纪人才报•大学周刊》公布的“中国高校杰出企业家校友榜”中,我校列全国高校第90位;在“中国高校奥运冠军校友榜”中,我校列全国高校第18位;在《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公布的全国大学排行榜中的位次,我校由2003年的第157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145位,2004-2006年的排名稳居山东省高校前10位。2008年为全国133名。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在高铁上笔耕不辍的照片依然在社交网络热传,那么,这位刘先林院士的资料背景是怎样的呢?以下是我acefouder为大家整理的刘先林是谁,欢迎大家阅读。刘先林个人简介 刘先林(1939.4.19—),河北省无极县人。中国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测绘专家,被誉为测绘界的“工人师傅”。 1962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1987年成为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教授级工程师;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刘先林一直致力于航空摄影测量理论与航测仪器的研究工作,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结束了中国先进测绘仪器全部依赖进口的历史。他通过仪器研制有力地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大大加快了中国测绘从传统技术体系向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转变 刘先林个人经历 1962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 1962年,任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技术员。 1963年,刘先林研究成功坐标法解析辐射三角测量,解决了由测制中小比例尺地形图转入测制大比例尺地形图时,航测内业辐射三角测量平面加密精度低的问题,为1:1万航测内业平面加密开创了新的途径。该方法被编入当时国家测绘总局1:1万航测内业规范。 1965年,刘先林研究成功微分法空中三角测量。 1968年,刘先林编制出DJS—5空中三角测量航测内业加密程序,使新兴的计算机技术第一次被引进中国航测生产领域。 1972年晋升为工程师;1982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 1984年,刘先林研制成功ZS—正射投影仪以及与之相配套的80个程序的软件包,在数据压缩、等高线软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国家测绘局科技成果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7年晋升为教授级工程师。 1988年以后,刘先林相继研制成功集光机电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JX—1解析测图仪和JX—3解析测图仪,填补了国内该类仪器的空白,部分占领了国内市场,JX—3解析测图仪并获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5月研制成功JX—4A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获国家测绘局1999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0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2年,任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1992年,当选中共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代表。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院士;1995年1月出任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1996年12月出任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1999年,刘先林领导科研小组研制成功数字化测绘技术集成及产业化,于2001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套设备包括JX-4CDPW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影像扫描仪、3DVR系统,在中国测绘行业从模拟到数字的转变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并且实现批量出口发达国家。 2007年5月,刘先林牵头研制的SWDC数字航空摄影仪通过产品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SWDC系列数字航空摄影仪作为空间信息获取与更新的重要技术手段,填补了国内空白。该产品性价比高,高程精度指标达到同类产品的国际领先水平,整体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国土、测绘、水利、公路、铁路、城建、环保、旅游等部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7年8月,刘先林与首都师范大学联合研制三维城市快速数据采集系统;与山东科技大学联合研制新型车载导航仪。 2014年3月18日,首届新时期“感动测绘人物”颁奖盛典在北京举行,刘先林获奖。 网红院士刘先林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在高铁上笔耕不辍的照片依然在社交网络热传,78岁、其貌不扬、满头银发、脚穿旧皮鞋,却被网友誉为高铁二等座上最尊贵的乘客。 看了刘先林是谁的人还看 1. 择天记最厉害的人物是谁 2. 人民的名义人物原型都是谁 3. 人民的名义中里人物原型都是谁 4. 中国十大不败名将是谁 5. 九宫格创始人是谁 6. 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是谁 7. 达康书记老婆饰演者是谁
山东理工大学十大“最牛”理科专业特别说明:这里所说的“理科”指的是高中文理分科的理科,既包括理学、工学、农学、医学,也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等等,本文由稷下大讲堂汇总整理而来,转载请指明出处,谢谢合作。部分数据可能陈旧,欢迎大家批评指正。山东理工大学坚持把成材率(就业率+考研率+创业率)作为评价专业好坏的唯一标准,不断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力求提高学校的整体实力。对于成材率比较低的历史学、教育学,山东理工大学目前已经暂停招生,而对于成材率比较高的专业则适度扩大规模,例如金融学专业从2005年的120人增加到160人。在山东理工大学什么专业招生人数最多,什么专业就业就最好(但实力不一定最强),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例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09年招收360人,化学工程与工艺2009年招收240人,采矿工程和矿物加工工程各招收160人。第一、车辆工程山东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教学团队是全国2008年度国家级教学团队,全国仅有山东理工大学和长安大学入选。山东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是全国第二批国家级特色专业,该专业全国仅有同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南大学、重庆工学院、西南交通大学、辽宁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入选第二批国家级特色专业。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大连交通大学、福州大学和河南科技大学入选第三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山东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是山东省2006年度第一届省级特色专业,全省仅有山东理工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车辆工程本科专业入选。早在1991年山东理工大学汽车设计与制造被确定为“八五”省级重点学科,成为全省高校工科中的首批6个重点学科之一,该学科历经“九五”“十五”的不断建设,目前已成为“十一五”全省唯一的车辆工程强化建设重点学科。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有幸入选车辆工程重点学科。目前,唯独山东理工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的车辆工程学科被写入山东省“十一五”汽车产业规划中。山东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一次就业率95%以上,2006年考研率取得历史性的突破,达到64%,并与上海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院校联合培养博士。2009年车辆工程0503班36人中有34人考研达到了国家线,并一举夺取了湖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的第一名。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含车辆工程)一级博士点已经获得立项建设!第二、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山东理工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全国第一批国家级特色专业,该专业全国仅有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入选。山东理工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山东省2007年度第二届省级品牌专业,该专业全省仅有山东理工大学一所高校入选。该年度一共评选了20个本科品牌专业,三所部属院校占去11门,省属高校中只有山东理工大学的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山东科技大学的自动化,山东农业大学的植物保护,山东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学,山东师范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和物理学,山东艺术学院的绘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艺术设计入选。山东理工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九五”、“十五”、“十一五”均列为山东省农业工程领域唯一的省级重点学科。2006年成为山东省第二批设置“泰山学者”岗位的专业和学科。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学科一级博士点已经获得立项建设!校友代表:1、李殿魁,山东省政协副主席 2、潘学峰,农业部人事劳动司副司长 3、董佑福,山东省农机技术推行站站长 4、程广辉,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5、付建,徐州市国有资产投资总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6、骆琳,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所长 7、梁言顺,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主任 8、贾敬敦,科技部农村司副司长 9、张正基,山东东大化学工业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 10、都光珍,山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11、张元利,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12、王学真,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13、杜瑞成,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14、袁俊平,滨州医学院院长 15、毕宪顺,鲁东大学党委书记 16、徐同文,临沂师范学院(临沂大学)党委书记 17、刘先义,山东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副院长第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全国第三批国家级特色专业,该专业山东省仅有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理工大学和青岛理工大学入选,省外入选的高校有天津大学、四川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等等。山东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山东省2008年度第三届省级品牌专业,该专业全省仅有山东理工大学入选,不过青岛理工大学的该专业曾入选山东省2006年度第一届省级特色专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山东科技大学的该专业曾入选山东省2007年度第二届省级特色专业,但省级品牌专业仅有山东大学(2006年)和山东理工大学入选。山东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科是山东省“十一五“ 省级强化重点建设学科。山东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是山东省“十一五“ 省级重点学科。山东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每年为社会培养近300名本科毕业生, 多年来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100%,2007年考研录取率达44%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含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一级博士点已经获得立项建设!校友代表:1、山东菏泽华星油泵油嘴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民 2、山东淄博化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海3、中韩合资潍坊柴油机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张永军第四、交通运输山东理工大学交通运输专业是山东省2007年度第二届省级特色专业,该专业全省仅有山东理工大学入选。山东理工大学交通运输专业是山东省最早的交通运输专业。山东理工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在2000年被确定为山东省省级试点专业,在2005年9月经山东省教育厅专家评审,公认山东省第一。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是山东省“十一五“ 省级重点学科。山东理工大学交通运输专业2006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8.75%,2007年就业签约率为100%。考研率06年达到的73.6%,07年达到72.7%。其中07年有8名考研同学分别取得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8所重点大学报考专业综合成绩第一名。交通运输专业的毕业生已成为全国重点高校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和车辆工程学科的重要研究生生源。第五、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山东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山东省2008年度第三届省级特色专业,截止目前该专业除山东理工大学外仅有山东大学和山东建筑大学入选省级特色专业。山东理工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是山东省“十一五“ 省级重点学科。由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组织评选的2008年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学科排名中,山东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科在山东省内仅次于山东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一次就业率在95%以上,普通本科生考研率连续三年持续增长,2006届37.8%、2007届46.8%、2008届52.1%山东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部分校友名单如下:部分地区供电公司领导 姓名 地级市名 职务 马士林 济南供电公司 总经理 郭跃进 枣庄市供电公司 总经理 卢国筠 东营市供电公司 总经理 刘国生 枣庄供电公司 副总经理 苗培青 泰安供电公司 副总经理 亓效生 泰安供电公司 纪委书记 陈为军 东营市供电公司 副总经理 其他单位知名人士 姓名 地级市名 职务 侯成君 日照市人民政府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崔洪利 德州市电信公司 党委书记、总经理 姚强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綦升辉 德州市公用事业管理局 局长 薛泰安 澳柯玛集团 副总裁 殷淑英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高级讲师第六、材料科学与工程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00年1月份被省教育厅评定为省级试点专业。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山东理工大学8个校级品牌专业之一。多年来,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一次考研率达30%以上,一次就业率达90%以上。该专业所在学院拥有山东省陶瓷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先进复合材料重点建设实验室,是国家工业陶瓷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组成单位,是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技术支撑单位之一。同时,山东省颗粒学会粉体材料加工与利用委员会、山东省硅酸盐学会陶瓷专业委员会均挂靠在该院。第七、国际经济与贸易山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山东理工大学8个校级品牌专业之一。山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属学科——世界经济学科为山东理工大学7个校级特色学科之一。山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核心课程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经济学分别为2005年度和2008年度省级精品课程。山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在学院经济学院拥有省级社科基地一个——山东省产业经济研究基地,两个开放式校级重点研究机构——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和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山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在学院经济学院拥有产业经济学、世界经济和农业经济管理三个硕士点。山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在学院经济学院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山东省名列前茅。国家软科学项目4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46项。山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英语六级全国统考通过率90%以上,有近30%的同学通过托福考试。每年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研究生比例超过70%,录取人数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20%左右,70%以上的进入全国重点大学。由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组织评选的2008年全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排名中,山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位列B+等,在山东省次于青岛大学、山东财政学院、山东经济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和山农业大学,位列第八名。所在学院金融学专业位列B等第一名,在山东省内仅次于山东财政学院(A等)、山东经济学院(B+等)、山东大学(B+等)、青岛大学(B+等)、中海洋大学(B+等)、和山东农业大学(B+等),位列第7名。 第八、矿物资源工程专业(矿物加工工程、采矿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山东理工大学矿物资源工程专业(矿物加工工程、采矿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有五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发展比较成熟,是山东省唯一的非煤矿专业,也是山东理工大学八个校级品牌专业之一,该专业全国设点少,毕业生社会需求激增,近年来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100%,就业质量好。毕业生就业方向:2005届毕业生72人,40人考取研究生,3人考取公务员,就业率100%;2007届毕业生42人,10人考取研究生,2人考取国家公务员,就业率已达100%,近年来考研就业率稳居学校前茅。2008届毕业生119人,26人考取研究生,1人出国,1人今年考取研究生,就业率100%;2009届毕业生80人,16人考取研究生,其他已全部落实就业单位。山东理工大学矿物资源工程专业所在学院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矿山尾矿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校友代表:日照宝鑫矿业资源公司经理刘太星、青岛石材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华新、莱州滑石矿董事长朱金田等第九、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山东理工大学应用化学学科是山东省重点学科。2009年,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博士点成功获得立项建设。山东理工大学应用化学学科是山东理工大学重点建设的七个特色学科之一。山东省是国内化工第一大省,化工行业又是淄博市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虽然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招生规模逐年增长但是该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教授15人、副教授6人,讲师1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1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14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总教师人数的77%,多人具有海外学习或访问的经历,中青年教师占总教师人数的90%。7人入选校“136人才工程”,2人入选“山东省千名知名技术专家”,1人为教育部化工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本学科已形成了学术梯队结构合理,拥有先进的教学科研仪器和良好科研环境的科学基础,为培养本学科高层次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作为山东理工大学的专业竞争2009年山东省品牌专业。本科考研录取率30%以上,就业率达96%第十、生物科学山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是山东理工大学重点建设的七个特色学科之一。生物科学所在学院拥有一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生物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院学生科研能力强,有2名学生分获全国第八届、第九届大学生“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有1人获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有10名同学11篇论文发表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其中5篇被SCI索引。考研率达46%。近年来,该院所有专业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超过80% 。第十一、测绘工程山东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始于1980年,当时为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济南大学的前身)的地质与矿山测量专业。2004年,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厚泽研究员为测绘工程专业特聘教授,带领测绘学科走上了跨越式发展的道路。2006年申报大地测量学和测量工程硕士点成功,测绘工程学科发展迈上新台阶。2007年测绘工程专业被学校列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同年山东省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山东省科技厅和教育厅的批准成立。2008年测绘工程专业被山东理工大学列为校级品牌专业,测绘工程实验中心—地理空间信息实验教学中心被批准为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测绘工程教学团队被批准为校级教学团队,测绘工程专业驶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测绘工程专业于2000年被立为山东省省级试点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为省级试点课程;2007年《测量学》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目前该专业已为国家培养了2000多名专门测绘工程技术人才,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较高的声誉。 测绘专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测绘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测绘工程专业实验室已被列为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计划投入经费900万元,力求使该学科跻身全国先进行列。
曲阜师范大学考研资料
链接: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关于"当代青年价值观"的调研报告<> 软件学院:付初良 李经亮 范志都 一,调查与思考 根据一项有关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在政治价值观,当代中国青年价值取向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信念";其利益价值取向是"高效,公正,互利";其主要价值追求是"敏锐,乐观且理智地把握成才与择";其消费价值观是"求新,求变,求质量";但其价值行为表现是"身心失范以更复杂的方式表现出来".在金钱观上认同"金钱是生存资本,也是生活目标"与"富裕才是美德".在生存观上认为"物质至上与拜金主义不是批判性的词汇,而是实实在在生存哲学";在成就上认为"比尔.盖茨是人生的成功典范";在物质观上"名牌产品是青年一代是为之疯狂的物质清单";在人生处境上"由于感性的主宰,容易陷入杂乱无章的困境中." 上述调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我国青年价值观的状况.反映了这一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多样化,个性化,体现自我追求,社会责任感比较淡薄,自我意识比较强,他们较多地关注自身发展和自我需要,较少关心国家与民族的命运.他们常处于欲望与情绪的边缘状态,但是他们在行为方式上,力求在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求平衡,在求实与享受生活之中求合理,在政治意识与政治行为之间求认同,他们选择逃避现实,沉迷于网络空间,追求享乐生活,但这种逃避无法彻底,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边缘主义"价值观,这种边缘主义价值观既是青年处于"文化场"上非主流地位的反映,由于注重自我感觉,在人生处境上受到感性的主宰,容易陷入杂乱无章的困境中. 我们认为,对我国价值观的研究和教育,应认识到青年价值观的多元性,多层次与多维性.在研究方法上,采取诸如历史与逻辑,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多学科的方法相统一,以保证了对青年价值观研究的深入性.我们要从多纬度科学审视当代我国青年的价值观,要强调对青年价值观的全面性探究.要以科学价值观为根据,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价值判断,我们应提出"青年价值建构"的追究思路,这对高校进行价值观教育具有先验的指导性意义,使价值观教育更完善更具有主动性与前瞻性.这样就有利于开启了青年价值观研究的新视角,并对于当下中国的"以德治国"提供深厚的理论支撑. 二,审视与评判 当代青年,作为一个亚文化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具有两面性,要正确地给以定位和评价.一方面,青年的青春活力中具有开放,创新,先锋和蓬勃的一面,它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机与活力,意味着未来的任何一种可能的发展前景,是一个社会生机勃勃的象征和动力,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不竭源泉;当青年带着一颗骚动的青春的心进入社会,如果将这种动力用得恰如其分,那么青年一代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将带着"前沿文化",给社会注入活力,对社会主流文化加以"反哺".另一方面,青年的反叛性,又称为青春期的逆反,叛逆,情绪化,反社会性等特性,极易形成一种社会不稳定的潜流,如果任其放纵,那么这种"潜流"可能逐渐发展为"负潮","暗流",这会腐蚀整个社会的理性智慧.所以说,对青年的价值观和文化道德的正负面影响,应充分估计和科学引导,尤其是价值观的科学有效的引导. 应当承认,对21世纪中国青年的价值取向进行研究是有难度的,这个难度表现在如何动态把握青春思想价值问题,如何掌握预测的基本依据,如何看价值取向本身的多元化问题等.研究青年价值观念和社会价值观的内涵与关系是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科学的思想价值观的前提与基础.我们试图从以下两个角度审视青年价值取向: (一)审视角度 第一,中国近现代史以来的影响 从中国近现代史以来的价值观的角度审视它对青年的价值观的影响,是科学考察青年价值观的必然需要,中国青年价值观在近现代史以来演变的总体态势,构成了青年价值观未来发展的内在的历史的前提.回顾历史,近代史以来,中国青年在救国救亡与民族发展的主题下,无论在"民族意识"的觉醒,"现代文明意识"的形成还是"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选择,都很大程度上代表中国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虽然这一主导价值取向在中国青年中有一个矛盾斗争中不断扩展的过程,也有一个受到各种思潮影响而出现偏向的过程,但总体来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中国青年所追求的理想基本没有改变,青年的价值观的核心与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获得统一.改革开放20多年来,当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逐步体现出一种"高度分化,走向整合"的基本轨迹,这与以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社会主义实绩对青年的影响分不开的,从不同程度上表现出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价值的认同,对邓小理论的认同等,外加上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凝聚作用.在新的经济条件下,中国青年在求知,求职,婚恋,消费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变化,所以说价值自身就是一个充分实效性的概念,相对稳定,又绝对多变,时代变化了,价值观念也必然发生变化,呈现出价值观充分展开的历史丰富性和高度分化. 第二,当代西方青年的价值观的影响 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不可逆性,借互联网之技术快速传递着当代世界各国的价值观,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这是我国青年在未来发展可"资"借鉴的并接受"辐射"的重要外在影响因素.现代化发达国家的价值观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来未来的中国青年的价值观的发展方向.西方国家的青年的价值观的特征有:在社会与个体之间求共识,在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求平衡,在求实与享受生活之中求合理,在政治意识与政治行为之间求认同等.似乎可以说,世界各国青年的价值观念在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生存与发展之间,逐渐形成一种更加理性的认识和成熟于上一代人的群体的性格特征.根据笔者对在校大学生的"情绪稳定性"等系列的心理普查中发现,青年的价值观的理性成份与情绪稳定性呈现一种正相关,并且稳定性系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即青年的情绪稳定状态一年比一年稳定.这样的结果如果溯源到思想根源的层面的话,应该是当代青年的价值观的日渐求实的理性发展态势,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上述世界青年的价值观的特征. 我们研究全球一体化对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与预测,要建立在中外价值观演变历史轨迹的基础上,并且将他们的合理性的东西加以延伸和发展,同时要看到它的相对性与局限性.这对当代中国青年价值与行为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在研究青年的价值观的取向,有一个不可或缺的领域,那就是网络生存.网络生存方式对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的影响力很大.我们可以从研究和调查中发现,中国青年的行为映射出来的西方青年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和思潮在价值观念上的反映.如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不承诺;不为健康牺牲嗜好;不停止幻想;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懒得存钱;白天不如晚上好;养宠物不养小孩;把怀疑精神奉为上帝;冲动;冒险;浪漫;性感;悠闲;安逸;无定性;对物质痴迷与"嗜爱"等.我们知道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世界趋势,网络是参与全球化必不可少的工具,网络化建设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手段,但网络化打破了国家和地区的自然"屏蔽",进入网络意味着进入世界文化道德领域,这对于中国青年而言,价值观的融合和碰撞是自然而然的. 所以说,网络是一个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和思潮的传播通道,我们可以不赞成后现代主义的价值观,但我们不能无视它的存在,不能无视它对我国青年的影响. 第三,青年价值观自身的特性 青年价值观自身特性与青年的特点息息相关.青年价值观体现出青春活力和朝气,即便开放性,先锋性与批判性,也表现出青春期的不稳定性,非均衡性与不确定性,情绪性等特点.首先,青年在网络时代,以开放的态度在时代前沿阵地"披沙淘金"的精神,网络所带来的变化极大地拓展了青年的视野,对他们的价值产生强大的冲击波,使他们意识到在新世纪中保持生力军的地位的前提就是拥有知识与信息,虽然在我国青年群体分布中的复杂化和多样化,使他们的价值观有不均衡的一面,但青年在社会急剧变化的环境中,必需先学会认识世界和认识现实.虽然全球性的消费主义浪潮会腐蚀青年的先锋意识,全球的风险与威胁就摆在面前,我们不能忽视与世界接轨所带来的风险,但也不会因受到西方国家的主导价值观的影响,我国青年不会因它温和化而真正丧失它的批判色彩.其次,青春期特有的生理特点,青年血气方刚的一代,常未尝真正搏击,倒是先有了摄人心魄的姿态,易于情绪化和冲动,行为容易偏激出轨;再次,青春年少,多半求新求变,"今日风行一时,或许明日黄花",所以青年的价值观的稳定性和规律性只能是相对而言. (二)评判角度 第一,与社会磨合与调适仍是主流 当代中国青年个人与社会的磨合与调适仍是价值观走向的主流.随着中国青年对"激进个人主义"的反思和对"抽象的集体主义"的放弃,随着整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实绩感染而给他们带来心智的成熟,青年与社会的尖锐矛盾逐渐成为历史.青年与社会的冲突与调适表现为"边缘与主流"的关系,但这种关系体现在个人与社会互动过程中,表现在人生态度上是"现实主义"与"功利主义"地接受现实的驱使又不跟现实"较劲",求生存成为青年的一种理性的选择,他们就在社会与个体之间求一种共识,在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之间求一种平衡,在求实与享受生活之中求一种合理性.但在生活方式上,青年陶醉与迷恋的往往是多样化和"失序"的东西,因此处于欲望与情绪的边缘状态,他们比父辈更早熟,很早就对各种压力(就学,就业,经济等压力)感到担心或恐惧,不想重蹈父辈的覆辙,他们抛弃"大公无私","无私奉献"等的价值取向,他们害怕物质匮乏,追求物质享受,他们逃避社会责任,追求自我价值,形成一种"边缘主义"价值观,这使青年处于"文化场"上非主流地位,使他们的总体生活方式写照表现为行为边缘,情感边缘,观念边缘,趣味边缘. 第二,与社会互动态势主动与外显 技术与文明的发展给社会与青年之间的价值观念的互动关系呈现良性发展提供了条件,两者之间剧烈的矛盾得以调和与转换.时值21世纪的青年之叛逆性与激进精神在逐渐收敛,反而在接受反映时代潮流的主导价值观的辐射与调控;同时主导价值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吸纳青年价值观的积极成分,社会因"文化反哺"而走向年轻化和科学化."文化反哺"重要内容是网络文化,网络文化带着"前喻文化",把青年与社会都带到了互相学习的良性的"互动场",它打破了传统社会"长者为尊"的固定思维格局,给青年与主流社会重新定位,这一技术优势容易消耗青年过剩的旺盛精力,并使这些剩余精力转化为有益活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青年亚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的对抗,并转化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生产力."文化反哺"的主阵地还表现在商品文化,商品文化既传达着时代气息又为追求利润进行的理性设计包装的结果,青年最容易成为这一成果下寻找感觉的代言人,这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青年的"离经叛道",而使之接受主导价值成为可能和现实.反过来主导价值观要保持引领潮流的地位也越来越注意吸引青年价值的先进成份,比如生活方式的高品位,商品的高质量,多样化.二者的互动的趋势日益呈现"外显"趋势与主动的态势. 第三,与世界趋近与背离并存的趋势 信息全球化使当代青年睁眼看世界有了便捷的渠道,即通过互联网来学习多元的世界文化,互联网为人们开辟一个新的学习新文化的界面,世界文化因此相融与碰撞并逐渐趋近.这在价值观上表现为:一是物质观的现实性与理智的相似性;二是自我价值实现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三是生活方式的求新求变与多样;四是身心健康失范的原因之复杂性.然而中国的社会制度决定着中国青年价值观在对未来的生活方式,政治生活方式与政治观念的影响有别于西方青年.受到西方青年的价值观的影响的中国当代青年有与之趋近的一面,也有相背离的一面.我们可以分析两者的不同社会根源,我们认为,导致世界各国的青年的价值观的变化与发展的最主要的差异和背离的原因,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这种差异,对发展中国家的青年来说,可能面临的问题在于它夹带着"消费主义"与对贫困的恐惧的复杂心理下步入现代化,而对发达国家的青年而言,他们直接要面临的是后现代主义的种种困惑.面对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影射的结果,即多元差异性;主张无中心,强调边缘化;反对整体性和宏大叙事,强调断裂与差异;反对基础模式,强调平面化;反对意义的先验控制.当西方青年的生活方式与后现代的结盟,对大众狂欢,个个欢乐,及时感受与追求多样化之潜流的一种赞许,对他者的神往,对快感的迷恋,对刺激的分享,对自我意志的崇拜,已是一种强势的文化狂潮,在文化商品,文化产业与文化价值方面形成的关联性意义是摧枯拉朽的,使得西方青年更多的是看到新事物,视而不见文明的废墟与传统的训诫,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具有颓废的一面. 三,科学的价值观 由于青年是未来和希望的象征,他们充满青春活力和美好的想象力,他们的价值观事实上直接关系到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命运,关系到国家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关系到整个民族的未来和社会的明天,所以价值观是青年成长中的核心的部分,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未来.因此,引导青年树立科学合理的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认为,一种价值观的是否科学,正确,先进,归根到底要看它如何反映和反映了什么样的主体利益和需要,看它是否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和人类主体利益相一致.在国际国内激烈复杂的价值观冲突面前,注意分清各种不同的价值观,特别分清科学与先进的价值观,正确与错误的价值观和界限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当今时代,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正确的,先进的价值观.这一价值观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它所包含的全部信念,信仰,理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去争取实现人类最彻底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应大力加强对青年价值观的研究与引导. 参考文献 1,方立天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价值观》 《光明日报》1999年10月12日第4版 2,刘先义 《社会价值体系:青年研究的理论支点》 《青年研究》 1999年第7期 3,陈 强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中国高教研究》 2001年第1期 4,曹 群 《当代青年价值取向的社会化》 《中国高教研究》 2001年第6期 5,曹劲松 《人格塑造--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点》《思想教育研究》1999年第4期 6,曹思文 《当代青年人生价值取向》 1991年8月第1版 注:此文获2004年度共青团全团调研竞赛校级三等奖
山东理工大学十大“最牛”理科专业
特别说明:这里所说的“理科”指的是高中文理分科的理科,既包括理学、工学、农学、医学,也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等等,本文由稷下大讲堂汇总整理而来,转载请指明出处,谢谢合作。
部分数据可能陈旧,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山东理工大学坚持把成材率(就业率+考研率+创业率)作为评价专业好坏的唯一标准,不断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力求提高学校的整体实力。
对于成材率比较低的历史学、教育学,山东理工大学目前已经暂停招生,而对于成材率比较高的专业则适度扩大规模,例如金融学专业从2005年的120人增加到160人。
在山东理工大学什么专业招生人数最多,什么专业就业就最好(但实力不一定最强),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
例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09年招收360人,化学工程与工艺2009年招收240人,采矿工程和矿物加工工程各招收160人。
第一、车辆工程
山东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教学团队是全国2008年度国家级教学团队,全国仅有山东理工大学和长安大学入选。
山东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是全国第二批国家级特色专业,该专业全国仅有同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南大学、重庆工学院、西南交通大学、辽宁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入选第二批国家级特色专业。
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大连交通大学、福州大学和河南科技大学入选第三批国家级特色专业。
山东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是山东省2006年度第一届省级特色专业,全省仅有山东理工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车辆工程本科专业入选。
早在1991年山东理工大学汽车设计与制造被确定为“八五”省级重点学科,成为全省高校工科中的首批6个重点学科之一,该学科历经“九五”“十五”的不断建设,目前已成为“十一五”全省唯一的车辆工程强化建设重点学科。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有幸入选车辆工程重点学科。
目前,唯独山东理工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的车辆工程学科被写入山东省“十一五”汽车产业规划中。
山东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一次就业率95%以上,2006年考研率取得历史性的突破,达到64%,并与上海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院校联合培养博士。
2009年车辆工程0503班36人中有34人考研达到了国家线,并一举夺取了湖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的第一名。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含车辆工程)一级博士点已经获得立项建设!
第二、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山东理工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全国第一批国家级特色专业,该专业全国仅有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入选。
山东理工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山东省2007年度第二届省级品牌专业,该专业全省仅有山东理工大学一所高校入选。
该年度一共评选了20个本科品牌专业,三所部属院校占去11门,省属高校中只有山东理工大学的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山东科技大学的自动化,山东农业大学的植物保护,山东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学,山东师范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和物理学,山东艺术学院的绘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艺术设计入选。
山东理工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九五”、“十五”、“十一五”均列为山东省农业工程领域唯一的省级重点学科。
2006年成为山东省第二批设置“泰山学者”岗位的专业和学科。
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学科一级博士点已经获得立项建设!
校友代表:1、李殿魁,山东省政协副主席 2、潘学峰,农业部人事劳动司副司长 3、董佑福,山东省农机技术推行站站长 4、程广辉,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5、付建,徐州市国有资产投资总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6、骆琳,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所长 7、梁言顺, *** 中央党校研究室主任 8、贾敬敦,科技部农村司副司长 9、张正基,山东东大化学工业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 10、都光珍,山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11、张元利,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12、王学真,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13、杜瑞成,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14、袁俊平,滨州医学院院长 15、毕宪顺,鲁东大学党委书记 16、徐同文,临沂师范学院(临沂大学)党委书记 17、刘先义,山东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副院长
第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全国第三批国家级特色专业,该专业山东省仅有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理工大学和青岛理工大学入选,省外入选的高校有天津大学、四川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等等。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山东省2008年度第三届省级品牌专业,该专业全省仅有山东理工大学入选,不过青岛理工大学的该专业曾入选山东省2006年度第一届省级特色专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山东科技大学的该专业曾入选山东省2007年度第二届省级特色专业,但省级品牌专业仅有山东大学(2006年)和山东理工大学入选。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科是山东省“十一五“ 省级强化重点建设学科。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是山东省“十一五“ 省级重点学科。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每年为社会培养近300名本科毕业生, 多年来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100%,2007年考研录取率达44%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含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一级博士点已经获得立项建设!
校友代表:1、山东菏泽华星油泵油嘴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民 2、山东淄博化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海3、中韩合资潍坊柴油机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张永军
第四、交通运输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运输专业是山东省2007年度第二届省级特色专业,该专业全省仅有山东理工大学入选。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运输专业是山东省最早的交通运输专业。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在2000年被确定为山东省省级试点专业,在2005年9月经山东省教育厅专家评审,公认山东省第一。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是山东省“十一五“ 省级重点学科。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运输专业2006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8.75%,2007年就业签约率为100%。
考研率06年达到的73.6%,07年达到72.7%。
其中07年有8名考研同学分别取得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8所重点大学报考专业综合成绩第一名。
交通运输专业的毕业生已成为全国重点高校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和车辆工程学科的重要研究生生源。
第五、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山东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山东省2008年度第三届省级特色专业,截止目前该专业除山东理工大学外仅有山东大学和山东建筑大学入选省级特色专业。
山东理工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是山东省“十一五“ 省级重点学科。
由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组织评选的2008年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学科排名中,山东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科在山东省内仅次于山东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一次就业率在95%以上,普通本科生考研率连续三年持续增长,2006届37.8%、2007届46.8%、2008届52.1%
山东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部分校友名单如下:
部分地区供电公司领导
姓名
地级市名
职务
马士林
济南供电公司
总经理
郭跃进
枣庄市供电公司
总经理
卢国筠
东营市供电公司
总经理
刘国生
枣庄供电公司
副总经理
苗培青
泰安供电公司
副总经理
亓效生
泰安供电公司
纪委书记
陈为军
东营市供电公司
副总经理
其他单位知名人士
姓名
地级市名
职务
侯成君
日照市人民 ***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崔洪利
德州市电信公司
党委书记、总经理
姚强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綦升辉
德州市公用事业管理局
局长
薛泰安
澳柯玛集团
副总裁
殷淑英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高级讲师
第六、材料科学与工程
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00年1月份被省教育厅评定为省级试点专业。
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山东理工大学8个校级品牌专业之一。
多年来,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一次考研率达30%以上,一次就业率达90%以上。
该专业所在学院拥有山东省陶瓷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先进复合材料重点建设实验室,是国家工业陶瓷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组成单位,是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技术支撑单位之一。
同时,山东省颗粒学会粉体材料加工与利用委员会、山东省硅酸盐学会陶瓷专业委员会均挂靠在该院。
第七、国际经济与贸易
山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山东理工大学8个校级品牌专业之一。
山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属学科——世界经济学科为山东理工大学7个校级特色学科之一。
山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核心课程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经济学分别为2005年度和2008年度省级精品课程。
山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在学院经济学院拥有省级社科基地一个——山东省产业经济研究基地,两个开放式校级重点研究机构——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和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山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在学院经济学院拥有产业经济学、世界经济和农业经济管理三个硕士点。
山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在学院经济学院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山东省名列前茅。
国家软科学项目4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46项。
山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英语六级全国统考通过率90%以上,有近30%的同学通过托福考试。
每年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研究生比例超过70%,录取人数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20%左右,70%以上的进入全国重点大学。
由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组织评选的2008年全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排名中,山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位列B+等,在山东省次于青岛大学、山东财政学院、山东经济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和山农业大学,位列第八名。
所在学院金融学专业位列B等第一名,在山东省内仅次于山东财政学院(A等)、山东经济学院(B+等)、山东大学(B+等)、青岛大学(B+等)、中海洋大学(B+等)、和山东农业大学(B+等),位列第7名。
第八、矿物资源工程专业(矿物加工工程、采矿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
山东理工大学矿物资源工程专业(矿物加工工程、采矿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有五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发展比较成熟,是山东省唯一的非煤矿专业,也是山东理工大学八个校级品牌专业之一,该专业全国设点少,毕业生社会需求激增,近年来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100%,就业质量好。
毕业生就业方向:2005届毕业生72人,40人考取研究生,3人考取公务员,就业率100%;2007届毕业生42人,10人考取研究生,2人考取国家公务员,就业率已达100%,近年来考研就业率稳居学校前茅。
2008届毕业生119人,26人考取研究生,1人出国,1人今年考取研究生,就业率100%;2009届毕业生80人,16人考取研究生,其他已全部落实就业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矿物资源工程专业所在学院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矿山尾矿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校友代表:日照宝鑫矿业资源公司经理刘太星、青岛石材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华新、莱州滑石矿董事长朱金田等
第九、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
山东理工大学应用化学学科是山东省重点学科。
2009年,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博士点成功获得立项建设。
山东理工大学应用化学学科是山东理工大学重点建设的七个特色学科之一。
山东省是国内化工第一大省,化工行业又是淄博市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虽然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招生规模逐年增长但是该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供不应求。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教授15人、副教授6人,讲师1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1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14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总教师人数的77%,多人具有海外学习或访问的经历,中青年教师占总教师人数的90%。
7人入选校“136人才工程”,2人入选“山东省千名知名技术专家”,1人为教育部化工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本学科已形成了学术梯队结构合理,拥有先进的教学科研仪器和良好科研环境的科学基础,为培养本学科高层次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作为山东理工大学的专业竞争2009年山东省品牌专业。
本科考研录取率30%以上,就业率达96%
第十、生物科学
山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是山东理工大学重点建设的七个特色学科之一。
生物科学所在学院拥有一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生物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该院学生科研能力强,有2名学生分获全国第八届、第九届大学生“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有1人获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有10名同学11篇论文发表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其中5篇被SCI索引。
考研率达46%。
近年来,该院所有专业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超过80% 。
第十一、测绘工程
山东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始于1980年,当时为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济南大学的前身)的地质与矿山测量专业。
2004年,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厚泽研究员为测绘工程专业特聘教授,带领测绘学科走上了跨越式发展的道路。
2006年申报大地测量学和测量工程硕士点成功,测绘工程学科发展迈上新台阶。
2007年测绘工程专业被学校列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同年山东省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山东省科技厅和教育厅的批准成立。
2008年测绘工程专业被山东理工大学列为校级品牌专业,测绘工程实验中心—地理空间信息实验教学中心被批准为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测绘工程教学团队被批准为校级教学团队,测绘工程专业驶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测绘工程专业于2000年被立为山东省省级试点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为省级试点课程;2007年《测量学》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目前该专业已为国家培养了2000多名专门测绘工程技术人才,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较高的声誉。
测绘专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测绘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测绘工程专业实验室已被列为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计划投入经费900万元,力求使该学科跻身全国先进行列。
刘仲华教授一直从事茶叶科学和药用植物资源功能成分研究。在茶叶功能成分化学、茶叶深加工与综合利用、茶叶加工理论与新技术、茶叶制造化学与品化学等茶叶科学研究领域以及植物功能成分分离纯化工程、天然保健食品开发等研究领域具有颇深的学术造诣和颇高学术地位。近年来,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国家973计划们、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发改委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农业部行业支撑计划项目、科技部科技创新基金项目、财政部重点科技项目、湖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等30多个研究项目,获得科研经费3200多万元。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一)、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第一)、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一)、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第一)、外贸部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第三)、商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外贸部科技进步四等奖1项、美国发明与新产品金质奖3项、中国新技术专利产品金质奖3项和国家专利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公开国家发明专利3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他先后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80多篇,主编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茶叶加工学》主编《湖南十大名茶》、副主编《中国茶产品加工》、副主编《绿色化学与化工》、副主编系列丛书《现代化工小商品制造技术》等专著与教材15部。
化学系李景虹教授、校友刘仲华教授分别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李景虹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对民国时的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产生疑问,并不违反吧规。1940年3月30日-1945年8月15日是汪精卫叛变投敌,定国号中华民国,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当时迁都重庆的国民政府林森不承认汪精卫的“国民政府”,称之为“汪伪政府”或“南京伪国民政府”等。中央研究院是在南京,是在1937年南京大屠杀后,成立以日本为主的伪南京政府。据胡适笔记记录了关于中央研究院院士筹备是在南京评议会1940年改选后的第二届。长达八年在南京筹备中,近六年是在汪精卫叛变投靠日本的伪政府时进行,是在汪伪政南京期间。事实上,中央研究院评仪员的资格要求等同院士,1928年-1947年中央研究院院士就是评仪员。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是伪政府估计是为了抹杀异议而成立的,从1940年开始培养和扶持亲日院士,因为院士的选举资格,对所习的专业有特殊著作发明或贡献,为此花了八年时间培养新知名人士发表论文以便符合院士资格,以无痕迹的手段主导中国科学去向,想要长期弱化中国必须从关键科学弱化做起或根本就是国民党弄假作虚自身一贯的行为。像王世杰积极支持蒋介石的卖国内战,并且没有任何有价值的学术贡献和科学成就,居然是第一届中央院士。还有大量没有科学成就和学术贡献被选入成为中央研究院第一院士。以下列出一些完全符合第一届院士的要求,但被抹除掉第一届院士的爱国科学家先躯们,近代和现代强国所必须的人才,如航空航天,天文地理,气象人才。所列被抹除掉爱国科学家先躯们仅仅是冰山一角:高士其,中国近代和现代化学,细菌和病毒学的化学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1930年回国到1937年已写下了近百篇科学作品并汇编成册。他不是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谁有资格是! 郑贞文(1891年—1969年) 中国近代普及科学的先驱,统一化学名词的奠基人。他不是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谁有资格是! 张钰哲(1902.2.16-1986.7.21)中国近代和现代天文学双奠基人。1934年,张钰哲被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聘为特约研究员。从1928年到1942年他所发表的著作多达十本。他不是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谁有资格是! 林几(1897~1951),中国近代和现代法医学创始人,法医科学奠基人。1939年受聘于成都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长期发表论文在《中华医学杂志》、《北平医刊》、《法医月刊》等杂志上。他不是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谁有资格是! 郑作新(1906.11.18-1998.6.27),中国近代和现代鸟类、动物分类学、鸟类地理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1946年回国,并对中国鸟类进行全面的考察整理。 1946年-1947年发表了《中国鸟类名录》。同年,他还在中国科学社主办的《科学》刊物上,发表《中国鸟类地理分布的初步研究》,此文对中国动物地理学研究有着开拓性影响。他不是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谁有资格是! 梁守槃(1916年4月13日~2009年9月5日),中国近代和现代中国航天技术重要开拓者之一,导弹与航天事业的奠基者之一。发表著作有星型发动机气阀的振动.清华大学工程季刊,1941(4)涨圈外形的研究.航空机械,1943(7)发动机动力学.北京:商务印书馆,喷气发动机理论.科学世界,1948(5)。他不是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谁有资格是! 蒋丙然,(1883年~1966年),中国近代和现代地震、地磁研究开创者,海洋研究的奠基人,气象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1913年,任中央观象台气象科科长,并兼航空署气象科代理科长,教授,台长。发表著作有.论航空家不可不知星.观象丛报,1917,2(10),地球磁力浅说.观象丛报,1917,2(11),.论旋风之高度.观象丛报,1918,3(10),通俗气象学.观象丛报,1919,4(8),.气空之过去及未来.观象丛报,1919,4(9),.论气海之重量.观象丛报,1919,5(2),.最新之探空法.观象丛报,1919,5(4),.天文学与气象学.中国天文学会会报,1927,4,.近十年来中国之气候.中国气象学会会刊,1928,4,.二十年来中国气象事业概况.科学,1936,20(8),.气象器械及其观测法(上、下册).大华书局,1945。他不是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谁有资格是!李俨(1892-1963),中国近代和现代数学史学家以及中西数学家一代宗师,中西数学开拓者和奠基人。发表著作有《中国数学源流考略》(1919年))《李俨钱宝琮科学史全集》第十卷,《中国算学史》(1937年初版,1955年修订版)《李俨钱宝琮科学史全集》第六,七,八卷,《中算史论丛》l-5集(1928-1937年),《微积分学初步》(1936年), 《铁道定线法》(1938年)。他不是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谁有资格是! 庄巧生(1916.8.5-),中国近代和现代小麦育种与遗传开创者,倡导三交和杂交育种科学家,小麦育种奠基者。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8月,任南京中央农业实验所特聘员。发表著作有遗传因子之生理作用.科学世界1942年,冻前灌水与小麦冻害之研究农报1948年。他不是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谁有资格是! 沈元(1916.4.28-2004.5.30)。福州是中国近代和现代空气动力学创立者,中国航空航天高等教育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1946年回国,发表著作有大马赫数下绕圆柱的可压缩流动的理论探讨(A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of compressible flow round cylinders at large mach nambers).British Aeronautical Research Council ReportNo.9873,1947。高亚声速下可压缩性流体绕似椭圆柱体的流动(Theflow of acompressible fluid past quasi-elliptic cylinders at high subsonic speeds).THE SCIENCE REPORTS OF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1948,Vol.V(No.1。 他不是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谁有资格是! 赵承嘏(1885年12月11日-1966年8月6日),中国近代和现代药用植物化学的先驱者。1935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评议员。从1928年-1941年发表著作多达十四本。他不是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谁有资格是! 李耀滋(1914.02.01—2011.08.14)1940年回国投入国产航空抗战,抗战时期,主持建造中国第一个飞机发动机制造厂。李耀滋担任该飞机发动机厂的总工程师。他发表过约60篇论文,获近60项专利。他不是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谁有资格是! 林同骅(1911年5月26日—2007年6月18日),1937年回国投入航空抗战,抗战时期,成功仿造出苏式E-16型驱逐机、训练机。1944年,成功造出中国第一架长距离飞行的“C1010号运输机。他不是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谁有资格是!
1978年-1981年南京铁道医学院(现东南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修科。1983年9月-1986年7月在南京铁道医学院(现东南大学医学院)完成人类遗传学硕士学业,获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讲授医学分子生物学等课程。1991年获英国佩士来大学博士学位,1992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1995年在英国MRC爱丁堡人类遗传学研究所完成高年资研究者工作。1996年起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先后担任上海生命科学中心(上海脑研究所)、上海生理研究所、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室主任,2000年起上海交通大学教授,Bio-X中心主任,2007年起同时担任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201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闵恩泽,石油化工专家。男,1924年2月4日出生,四川省成都市人,汉族,中共党员。1946年在重庆中央大学化工系获学士学位,1948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获硕士学位,1951年在该校获博士学位,后在美国芝加哥纳尔科化学公司任高级化学工程师等职。1955年回国后到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工作。闵恩泽同志先后任研究室室主任、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和副院长、首席总工程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现任院高级顾问。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被授予“在我国科学技术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称号,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学部主席团成员和化学部副主任;1983年和1989年先后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授予“杰出校友奖”,1989年和1995年先后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91年被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1997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1994年获首届“何梁何利基金技术科学奖”,1998年获“桥口隆吉奖”,2006年获首届“中国催化成就奖”, 2008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第三至八届全国人大代表。闵恩泽院士是我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的奠基者,石油化工技术自主创新的先行者,绿色化学的开拓者,在国内外石油化工界享有崇高的声誉。六十年代初,他参加并指导完成了移动床催化裂化小球硅铝催化剂,流化床催化裂化微球硅铝催化剂,铂重整催化剂和固定床烯烃叠合磷酸硅藻土催化剂制备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和产业化,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满足了国家的急需,为我国炼油催化剂制造技术奠定了基础。七十年代,他指导开发成功了Y-7型低成本半合成分子筛催化剂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还开发成功了渣油催化裂化催化剂及其重要活性组分超稳Y型分子筛、稀土Y型分子筛,以及钼镍磷加氢精制催化剂,使我国炼油催化剂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并在多套工业装置推广应用,实现了我国炼油催化剂跨越式发展。八十年代以来,他从战略高度出发,重视基础研究,亲自组织指导了多项催化新材料,新反应工程和新反应的导向性基础研究工作,是我国石油化工技术创新的先行者。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在一些领域已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他指导开发成功的ZRP分子筛被评为1995年中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支撑了“重油裂解制取低碳烯烃新工艺(DCC)”的成功开发,满足了我国炼油工业的发展和油品升级换代的需要。他主持的“环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学和反应工程”项目推动了我国绿色化学研究的广泛开展,“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反应工艺的创新与集成”在国际上首次得到工业应用,获得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近二十多年来,闵恩泽院士在国内外共申请发明专利205件,出版专著6部,发表论文233篇,先后获得国家科技奖8项闵恩泽院士是德高望重的著名专家,为我国石油化工工业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凝聚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团队,并仍工作在科研第一线。 陆婉珍,分析化学与石油化学专家。女,1924年9月29日出生,上海市川沙县人,汉族。1946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化工系,1949年获美国依利诺大学化学系硕士学位,1951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1952~1953年在美国西北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55年回国后到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工作。陆婉珍同志先后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分析室主任、院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院技术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88年被授予中石化总公司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和管理专家称号。1990年被评为国家千名有卓越贡献的专家之一。1991年被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3、1989年两次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83至1985年任中国妇女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执委。陆婉珍同志长期从事和领导石油及石油化工领域内的化学和仪器分析工作。主持系统评价我国原油性质工作,出版了《中国原油的评价》(共八册),为原油合理加工提供了科学依据;为配合生产主持编辑了《重整工艺分析方法》、《石油化工分析方法汇编》等手册;组建分析研究中心,为科研生产提供了大量数据,其中烃类燃料燃烧过程中对镍铬合金腐蚀机理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建立了从天然气到渣油的整套组成分析方法,并有所创新;在国内首先开发成功弹性石英毛细管,获中国石化总公司科技进步奖;研究成功新型填充毛细管色谱法快速分析炼厂气,获国家发明专利;建立新型多孔层毛细管色谱法,分析汽油中不同碳数烃组成;组织领导催化裂化金属钝化剂及冷却水处理剂的研制、评价、质量控制和推广工业应用等。陆婉珍院士学识渊博,成果丰硕,出版多篇专著和论文,并指导了博士后5名,博士研究生10余名,硕士研究生30余名。 李大东,石油炼制催化剂及工艺专家。男,1938年2月24日出生,山东省德州市人,汉族,中共党员。1962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李大东同志先后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以及研究室主任工程师、主任、院副总工程师、副院长、院长、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主任等职,现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石油学会常务理事,石油炼制分会主任等职。1990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1年被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李大东同志从事石油化工催化剂及工艺研究近五十年,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他直接负责或组织领导开发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加氢技术和加氢催化剂,迄今已工业化了12个系列55个品种的工业催化剂,并广泛应用在国内外232套工业装置上,创造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其主持开发成功的低压高活性加氢脱氮催化剂及工艺(RN-1),获1989年中国专利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颁发的中国发明专利金奖(全国十项金奖之一),1990年全国发明博览会金牌奖。1990、1991年分获中国石化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指导开发的生产清洁燃料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工业应用技术,200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撰写的《加氢处理工艺与工程》(专著),2006年获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李大东院士学识渊博,成果丰硕,共取得国家级及省部级奖励30余项,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150余件,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30余篇,培养了一大批科研骨干和30余名博士后、博士和硕士。 汪燮卿,石油炼制催化及分析专家。男,1933年2月11日出生,安徽省休宁县人,汉族,中共党员。1953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炼制系,1961年在民主德国麦塞堡化工学院获博士学位。汪燮卿同志先后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研究室主任、副院长、总工程师等职。现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学位委员会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学会石油炼制分会副主任,世界石油大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学部副主任等职。1991年被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汪燮卿同志从事石油炼制技术及分析化学研究近五十年。上世纪九十年代前,主要从事应用近代物理仪器分析石油中烃类和非烃类化合物的组成研究,建立了“苦味酸法测定喷气燃料中双环芳烃含量”等质量控制分析方法;建立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微量分析方法,分析了大庆等主要油区原油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开发成功了弹性石英毛细管和新型毛细管色谱柱,并建立相应分析方法快速分析炼厂气及汽油中不同碳数烃组成;查清长沙马王堆汉墓古尸—内棺水的组成,获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九十年代后,主持催化裂解技术(DDC)、催化裂化多产液化气和汽油技术(MGG)、多产异构烯烃的催化裂化技术(MIO)、多产乙烯和丙烯的催化热裂解技术(CPP)等方面的研究。研制成功具有独创性的用重质原料生产轻质烯烃和高质量汽油的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并获国家专利金奖;研究成功DCC-Ⅱ和以常压渣油为原料的MGG工业成套技术ARGG新工艺,研究成功符合DCC和MGG工艺要求的系列催化剂并实现了工业化;指导研制成功钛硅分子筛作氧化催化剂并实现工业化应用。汪燮卿院士学识渊博,成果丰硕。共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近20项,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190余件,发表论文160余篇,培养了一大批科研骨干和30余名博士后、博士和硕士。 何鸣元,石油化工催化材料专家。男,1940年2月8日出生,江苏省苏州市人,汉族,中共党员。1961年毕业于上海华东纺织工学院应用化学专业,1980~1984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西北大学化学系和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进行合作研究。何鸣元同志先后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研究室主任、基础研究部主任、院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等。曾任国际学术刊物《.APPI.IED CATALYSIS A:GENERAL》编委,第十六届世界石油大会分会主席等。现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油炼制学会催化剂与分子筛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与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副主任等职。1990年获有突出贡献留学回国人员奖励,1992年被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被国家科技部聘任为“石油炼制和基本有机化学品合成的绿色化学”项目首席科学家,2001年获“何梁何利基金技术科学奖”。何鸣元同志从事石油化工催化材料研究四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主持的有氧化物沉积的Y型分子筛水热化学研究,发现了三种价态的羟基稀土离子在晶内迁移的不同行为,及达到骨架脱铝与固相补硅速度平衡的条件;取得固相补硅制备高水热稳定性高硅Y分子筛专利3项,获中国专利局优秀专利奖和中国石化科技发明奖;从胶态粒子微观化学环境的基础研究,发展了高效低耗合成Y型分子筛的新技术;研究分子筛合成体系中局部化学环境因素,发现液固界面的表面浓缩作用可形成有利于合成的局部化学环境,申请了多种分子筛的合成方法专利。为生产清洁汽油,研究催化裂化过程双分子反应与单分子反应所需的催化环境及其对汽油烃组成的关联,开发了降低汽油烯烃含量的裂化催化剂系列产品,得到广泛应用。何鸣元院士学识渊博,成果丰硕。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30余项,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270余件,发表论文140余篇,培养了一大批科研骨干和30余名博士后、博士和硕士。 舒兴田,石油化工催化材料专家。男,1940年4月21日生于上海市。1964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石油加工专业。舒兴田同志先后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第二十二研究室主任工程师、副主任、主任、院副总工程师等职,现任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1993年被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获中国工程科学技术奖,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第十、十一届委员。舒兴田同志从事分子筛研究开发工作四十余年,从实验室开始到中试放大,以至工业生产和工业使用、推广均积累了丰富的学识和经验。负责研制出含磷和稀土、兼有二次孔的五元环结构高硅ZRP分子筛,采用沉积硅和稀土氧化物与Y型分子筛之间水热反应的独特改性方法制成SRNY分子筛;研制成功新一代超稳Y分子筛类的PSY分子筛;研制出采用模板剂在固体表面浓集并与分段晶体化结合的β分子筛,以及采用重排方法合成的HTS分子筛。其中ZRP-1分子筛的开发获1995年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第一完成人);采用SRNY分子筛配制的CHZ裂化催化剂获1993年中国专利优秀奖和1995年国家发明二等奖(第一发明人)。舒兴田同志在分子筛和催化裂化催化剂制备技术上的发明,已成功应用于多个分子筛及催化剂品种的工业生产,产品批量出口取得显著经济效益。舒兴田院士学识渊博,成果丰硕。共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30余项,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490件,发表论文50余篇,培养了一大批科研骨干。
科学院神经所已经在所有顶尖杂志有多篇论文:《细胞》(饶毅、张旭实验室各一篇)、《科学》(郭爱克实验室两篇、何仕刚一篇)、《自然》(袁晓兵实验室)。多篇《自然神经科学》(分别是蒲慕明、周专、段树民、鲁白实验室)、《自然细胞生物学》(分别来自蒲慕明、袁小兵、段树民)、《神经元》(分别来自蒲慕明、张旭、李朝议、周专、段树民),其中郭爱克已经因为前几年第一篇《科学》当选院士,周专和段树明今年院士入围。紧追神经所的是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细胞》(饶子和)、《自然》(常文瑞)、《科学》(唐世明、陈霖各一篇),陈霖因此当选院士,常文瑞今年院士入围。清华:《细胞》(饶子和)、《科学》(孟安明,今年院士入围),清华的饶子和前两年因为发过多篇PNAS、 JBC当选院士。复旦大学:《科学》、《自然》各一篇(金力,今年院士入围)科学院基因组所:《科学》两篇、《自然》一篇(杨焕明,今年院士入围)科学院上海国家基因研究中心:《自然》(韩斌,今年院士入围)、《科学》(赵国屏,今年院士入围)各一篇科学院上海生化细胞所:《科学》一篇(张永莲,已经因此当选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自然遗传学》(贺林,今年院士入围)协和医科大学:《自然遗传学》(沈岩,已经当选院士)第二军医大学:《自然免疫学》(曹雪涛)个人发表两篇以上的人:蒲慕明在中国自己的实验室发表顶尖论文是个人最多(至少五、六篇),这些都不包括他在UC Berkeley的论文基因组所杨焕明发两篇《科学》、一篇《自然》神经所郭爱克研究员发两篇《科学》复旦大学金力发《科学》、《自然》各一篇神经所张旭发《细胞》、《神经元》、PNAS各一篇神经所周专发《自然神经科学》、《神经元》、PNAS各一篇唐世明在神经所以博士后身份发一篇《科学》、在生物物理所以研究员身份发一篇《科学》科学院上海健康科学中心孔祥银发《自然遗传学》两篇学生里面两次以上在顶尖杂志做第一作者两人:神经所张成(周专的学生)发《自然神经科学》和《神经元》各一篇,神经所蒋辉(饶毅的学生)发一篇《细胞》原始论文、一篇《自然神经科学》评论在同一个研究所有两个以上独立实验室发表多篇顶尖论文的目前只有神经所一个,其它单位有一个实验室发表过多篇的(如基因组所、复旦、生物物理所),但是没有多个实验室能够发表多篇以上有三篇是同学们在BBS上宣布正式接受的论文,杂志还没有出来的,其它是都发表了的。正式待发表的三篇:神经所郭爱克的第二篇《科学》、清华/生物物理所饶子和的《细胞》、神经所张旭的《细胞》。
问题一:在一篇论文里,摘要与总结有什么不同 摘要主要是文章的提炼、骨架,全面而简洁地介绍你的工作,简要介绍你用什么方法做了什么。 结论部分着重你所得到的结果及其意义。 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三人称陈述。它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献采用。 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研究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要是结果和结论。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公式等,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术语和非法定的计量单位。 摘要页置于题名页后。 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该准确、完整、明确、精炼。 很高兴为您解答有用请采纳 问题二:《论文摘要怎么写例子》 论文一般应有摘要,有些为了国际交流,还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它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他读者不阅读论文全文即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论文摘要虽然要反映以上内容,但文字必须十分简炼,内容亦需充分概括,篇幅大小一般限制其字数不超过论文字数的5%。例如,对于6000字的一篇论文,其摘要一般不超出300字。 论文摘要不要列举例证,不讲研究过程,不用图表,不给化学结构式,也不要作自我评价。 [示例] 论文题目:天体对地球重力加速度的影响 论文摘要:地球重力加速度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物理量,随着对重力加速度测量精度要求的日益提高,必须考虑天体对地球重力加速度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天体(包含日、月及太阳系行星)对地球重力加速度影响的基本概念,推导了影响的计算公式,并经过误差分析,证明此公式的相对误差小于1×10-9,完全可满足现代精密重力加速度测量的要求。 撰写论文摘要的常见毛病,一是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目录)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二是内容不浓缩、不概括,文字篇幅过长。 [示例] 论文题目:集成电路热模拟模型和算法 论文提要:众所周知,半导体器件的各种特性参数都是温度的灵敏函数学[诸如ls(T),B(T),C1(T),Cp(T)……]。集成电路将大量元件集成在一块苡片上,电路工作时,元件功耗将产生热量,沿晶片向四周扩散。但是由于半导体片及基座材料具有热阻,因此芯片上各点温度不可能相同。特别对于功率集成电路,大功率元件区域将有较高温度所以在芯片上存在着不均匀的温度分布。 但是为了简化计算,一般在分析集成电路性能时,常常忽略这种温度差别,假定所有元件者处于同一温度下。例如通用的电路模拟程序--SPICE就是这样处理的。显然这一假定对集成电路带来计算误差。对于功率集成电路误差将更大。因此,如何计算集成电路芯片上的温度分布,如何计算元件温度不同时的电路特性,以及如何考虑芯片上热、电相互作用,这就是本文的目的。 本文介绍集成电路的热模拟模型,并将热路问题模拟成电路问题,然后用电路模拟程序求解芯片温度分由。这样做可以利用成熟的电路分析程序,使计算的速度和精度大为提高。作者根据这一模型和算法,编制了一个YM-LiN-3的FORTRAN程序,它可以确定芯片温度分布,也可发计算元件处于不同温度时的电路特性,该程序在微机IBM-PC上通过,得到满意结果。 上述论文提要字数近600,显然过长,只要认真加以修改(例如:第一段可删掉,第二段只保留其中的最后几句话,加上第三段),便可以二三百个字编写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范例: 一、 职称论文摘要范例 【题目】字图书馆建设的问题与策略 【摘要】当代图书馆建设的发展方向是数字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的存在形式,它的研究与建设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图书馆在未来信息时代的地位和作用。本文针对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客观趋势,从我国数字图书馆面临的问题出发,分析并探讨了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应解决的主要战略问题与策略。 【题目】依法进行拆迁 建设和谐城市 【摘要】依法进行拆迁,建设和谐城市是 *** 部门开展城市规划的最终目的,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研究依法拆迁的意义,探讨各种拆迁矛盾的成因,找出解决各方面利益纠纷的办法,从完善法律法规、争取人民利益的角度出发,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二、 毕业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摘要范例 【论文题目】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对策......>> 问题三:论文里的摘要和结论区别 在毕业论文或者发表的下论文都需要撰写摘要,摘要是一篇文章的精华浓缩部分,要达到人家没通读全文的情况下知道文章的总体结构和内容安排,也要知道文章的创新点和重点难点在哪,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这里jingyan.baidu/...e是详细的摘要撰写过程。所以说论文的总路线是研究背景是什么,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内容是什么,得出了什么结论。 问题四:NVIDIA GeForce 7150M的显卡能玩魔兽世界吗 1、如果你内存够多(1G以上)、CPU又够快(CORE 2 4400或以上)是可以运行WOW的。 2、可以运行和可以很好的玩是不同的概念,建议你更换独立显卡或调整显示设置以满足游戏流畅度。 3、我的机器是GMA3000显卡,显然也是集成的,但把显示特效取消后,目前野外至少能达到15帧/秒的速度。 第一次回龚问题,仅供参考。 问题五:实习报告摘要怎么写 这个要根据你报告的内容来写!要能高度的概括你报告内容!就是看见你的摘要就知道你写的是什么内容! 问题六:论文摘要怎么写 一、论文摘要的定义 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最终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过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过250个实词。除了实在迫不得已,摘要中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摘要可用另页置于题名页(页上无正文)之前,学术论文的摘要一般置于题名和作者之后,论文正文之前。 论文摘要又称概要、内容提要。摘要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具体地讲就是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得出的结果和重要的结论,有时也包括具有情报价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且拥有与文献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不容赘言,故需逐字推敲。内容必须完整、具体、使人一目了然。英文摘要虽以中文摘要为基础,但要考虑到不能阅读中文的读者的需求,实质性的内容不能遗漏。 二、论文摘要的分类 根据内容的不同, 摘要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和报道-指示性摘要 (1) 报道性摘要: 也常称作信息性摘要或资料性摘要, 其特点是全面、简要地概括论文的目的、方法、主要数据和结论. 通常, 这种摘要可以部分地取代阅读全文. (2) 指示性摘要: 也常称为说明性摘要、描述性摘要或论点摘要, 一般只用二三句话概括论文的主题, 而不涉及论据和结论, 多用于综述、会议报告等. 该类摘要可用于帮助潜在的读者来决定是否需要阅读全文. (3) 报道-指示性摘要: 以报道性摘要的形式表述一次文献中的信息价值较高的部分, 以指示性摘要的形式表述其余部分. 三、论文摘要的写法 目前,我国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多采用报道性摘要。即包括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四部分内容。而毕业论文的摘要的写法多是采用指示性摘要的写法,即概括文章的主题和主要内容。在指示性摘要的写作过程中,作者首先应该对论文的写作背景做简单介绍,然后应该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主要是对文章的提纲做简要的介绍,最后要对文章的研究意义进行介绍。 四、论文摘要写作的注意事项 (1)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2)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发生的研究》,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为了……,对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的发生进行了研究”。 (3)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 (4)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5)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6)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 (7)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8))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 问题七:摘要怎么写 摘要是论文的概述性语言,虽说篇幅不大,可却是一篇论文的精华之处。一般由具体研究的对象、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组成。 对象:是论文研究调查的所具体的主题范围,体现出论文的论述内容、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等。 方法:是论文对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所运用的各种途径,例如:原理、理论、条件、材料、工艺等,是完成研究对象的必要手段。 结果:是作者运用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实验、研究所得到的结果、效果、数据,被确 定的关系等,是进行科研所得的成果。 结论:是作者对结果的分析、研究等,是结果的总结,体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实用性、创新性,体现论文研究的价值与学术水平,是决定论文价值的体现。 问题八:摘要如何写 摘要应该是论文内容的梗概或者作者观点的提炼。能够让人通过看你的摘要知道你的论文都写了什么。 按照现在期刊规范的要求,论文中不应出现‘本文’.........的字样。就是别从本文写了。。。这个角度去写摘要,就直接高度定括内容或观点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