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破唯后论文发表

破唯后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

破唯后论文发表

我觉得应该发表论文,因为硕士学位也算高学位了,取得的一些成就也需要通过论文发表出来。

我觉得是非常正常的,因为对于论文发表获益的是这个人本身还有学校。

破除唯论文可以大大提高科研人员的创新性和积极性,让学术价值提高。唯论文就意味着一切与论文挂钩,没有写出对应的论文那么升职和加薪就越来越远,但需要知道的是很多大的突破,划时代的技术不是一促而就的,需要潜心耕耘很长时间才有可能出成果,而唯论文的负面影响就是急功近利,导致很多人不愿意花大功夫去钻研去探索,而是想尽办法多发论文,这样的论文哪怕一万篇也比不上钻研数十年的一篇论文。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专利,论文含金量和价值低的根本原因。

在2020年12月教育部就唯论文问题明确提出了底线要求,印发了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在意见里明确提出不得将学历,职称等作为在教育系统学术期刊发布论文的限制性条件,不可以简单以刊物,头衔,荣誉,资历等判断论文质量,且不得将SSCI,CSSCI等论文收录数作为导师岗位选聘,人才计划申报审核的唯一标准。

目前很多论文合作学术成果的注水程度很高,一篇多发,重复评价的情况时有发生,可以说是大大降低了学术的活性。论文本质上是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唯论文就容易导致重论文轻研究,不是人人都是天才,都是灵感迸发的人,论文要长期研究和耕耘才可以真正出来,而不是对于他人研究成果的改头换面和无关紧要的延伸。一个要长期的研究却要短期的成果,没有短期的成果就没办法升职称,哪怕学术水平,个人能力,知识储备远远超过这个岗位也是无法胜任。

唯论文很容易导致学术浮躁,论文低质,所以破除唯论文是利远大于弊。

论文奖励来看,强制论文不允许奖励,对一线工作者科研热情打击很大,对行政人员、科研寡头来说没什么影响

科技部发表破除唯论文

伴随着科技部印发破除唯论文的意见深入人心,国产期刊逐渐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青睐,前面小编已经给大家介绍过一本国产化学类TOP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今天就再给大家分享一本国产化学类TOP期刊,国人占比82%!——Science China-Chemistry。1.期刊介绍及速览Science China-Chemistry是《中国科学》旗下系列期刊之一,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综合性化学期刊。该刊是SCIENCE PRESS出版社旗下月刊,为化学类混合开放获取期刊,ISSN为1674-7291。JCR分区为化学综合类Q2,中科院分区化学类1区。Science China-Chemistry致力于快速报道化学科学及其交叉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创新性成果。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期刊官方网站:期刊投稿地址:https://mc03.manuscriptcentral.com/scc2.期刊领域Science China-Chemistry主要发表经过同行评审的原创研究论文(Original Research Papers)。该刊收稿范围涵盖化学科学及其交叉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创新性成果,包括化学、化工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以及环境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资源保护和综合利用等领域中与化学有关的研究成果。值得一提的是,该刊与其中文版《中国科学:化学》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刊物。前者被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 Engineering Index (EI)等检索系统和数据库收录;后者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美国化学文摘(CA)等检索系统和数据库收录。3.刊文量Science China-Chemistry自2017年Article和Review合计发文量减至200篇以下后,近年来发文量维持在180篇左右。2020年这两种文章共发表了225篇,较2019年增加27.84%;总发文量为264篇,包括以下3种类型:ARTICLE(196); REVIEW (29); EDITORIAL MATERIAL (39)。以原创研究文章为主,综述文章占了10.98%,想投综述文章的小伙伴可以考虑!无修订和撤稿情况,可见该刊对稿件质量的把控还是较为严谨的。此外,Science China-Chemistry 2020年还发表了53篇EARLY ACCESS 文章(已经最终被期刊收录并拥有了静态DOI和在线出版日期,但还没有最终的期卷号或页码信息的论文)。国人发文情况:该刊2019年国人发文占比82%,国人友好程度可见一斑!通过分析2017-2019年文献来源的地区分布可发现,国人累计发文量排名独占鳌头,远超过排行其后的美国和英国。期刊作者国家分布如图:机构发文情况:期刊作者单位分布如下图所示,累计发文量排名前十的均为国内机构,按发文量多寡排序分别为: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苏州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武汉大学。

去年,“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2019 届毕业生发表 46 篇 SCI 文章”引起热议,在过去近一年之后,近日,这个话题再度被提起。 我发现,当事人 邓汉宇博士 ,目前已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胸外组)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八年制本科 生导师 。担任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PLOS ONE等 多个SCI杂志审稿人 。据邓博士的ResearchGate(一个科研社交网络服务网站)显示,邓博士目前已经发表 文章82篇 。其中一篇发表在 EJSO 上的文章 入选了ESI前1%高被引论文 (谷歌学术显示该论文已被引25次)。 入选ESI前1%高被引论文题为:“ Sarcopenia is an independent unfavorable prognostic factor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fter surgical resection: 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邓博士发微博表示:“我们的精准肺外科诊疗研究论文继续成为ESI(到十一月/十二月2019为止)高水平论文!(Web of Science统计中, 四川大学外科学研究方向中仅有的5篇高水平论文之一! )”。 01 争议不断 是“开挂”还是灌水? 去年,按照惯例,华西临床医学院公布了的2019届荣誉毕业生。但 3名荣誉毕业生发表的SCI数量之多,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质疑。 3个荣誉毕业生发表的文章分别为: 荣誉毕业生A:SCI论文46篇(第一作者41篇,共同第一作者5篇),影响因子大于120分。 荣誉毕业生B:SCI论文30多篇。 荣誉毕业生C:发表SCI论文31篇,影响因子95.56分,其中第一/并列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0篇。 荣誉毕业生A就是争议最大的华西胸外科邓汉宇博士 ,从2016年入学以来,他已经发表SCI论文46篇(第一作者41篇,共同第一作者5篇),影响因子 大于120 分,40多篇论文包括: Original research:16 篇 Comments: 9 篇 Meta 分析:10 篇 其余为 letter。 很多网友质疑其文章的真实性和质量,认为无法在如此短的时间类完成这么多篇文章,是否存在抄袭和灌水的可能。甚至有华西医学院内部人士匿名评论。 46篇文章多为 2-3 分左右的期刊或者杂志,其中一篇 11 分左右的高分文章是 letter to editor,SCI 论文中一些 comments,letter 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科研论文。 SCI杂志的文章的几种类型 Original Artical 论著: 这个是最为常见的一类,分为基础性和临床性文章。基础性文章就我国现在普遍在发的文章,属于前瞻性的一个研究,通俗的一个说法就是我们假设一个思路,然后通过实验来得出一个结论来证明我这个思路,得出的结果两种情况一个是阳性(符合我的思路)一个是阴性的(不符合)大家不要认为阴性的结国就发不了SCI,阴性的同样可以发SCI,可以想象它告诉了我们这样的思路是得不出来这样的结果,也是对国际科研的一个贡献。这类文章需要经过peer review,审稿周期较长,哪怕是低分杂志,从投稿到录用半年多是家常便饭。 Review: 也就是综述,是在对某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综合和思考。一般认为,学术文章没有综述是不可思议的。需要将“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与“背景描述 (Backupground Deion)”区分开来。“文献综述”并非一般的“背景描述”,还需要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思考。 Meta分析: 针对一个不同研究得出的结果有争议的科学问题,利用统计学方法将这些研究(以RCT为主)的结果放在一起,得出结论的文章。 Comment、invitedcommentary、editorial评论: 对最新发表(时效性)的某篇论文进行评论,一般是杂志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受邀评论,被评论的文章往往具有重大临床或科研意义。录用周期较短,基本可以控制在一周内。 Letter to editor: 致编辑函/信是读者针对某篇感兴趣的文章写的读后感,或延续要告诉期刊内容。字数限制约300-500字,也有杂志要求不超过150字,一般无具体格式要求。杂志接受针对最新发表论文写的letter(时效性),超过规定的时间不再接收。 读者若具备相应研究基础,能提出独到观点,一般容易被杂志接收,甚至是一些顶级杂志。 因为不同类型的SCI撰写难易度和接受周期不一样,综合来看, 三年一作发46篇SCI是一个可以做到的事情。 网友争议的点主要集中在邓博士发表的文章类型和 文章质量。 根据 2019 年公布的影响因子,计算 Nature、Science、Cell 三大顶级期刊杂志影响因子总和为: 43.07+41.037+36.216=120.323 也就是说邓博士三年发表论文影响因子达到了 CNS 之和。 试想如果邓博士三年发了 CNS 级别杂志的一作文章,相信他作为博士毕业生的优秀代表不会引起任何非议。 因此,网络上对邓博士的评论,渐渐的分成了两个大阵营: 一种认为,这就是一种论文“灌水”行为。 孔柚: 我只能承认他很能写,是不是灌水,有没有含金量,也只有他本人知道了。 fromiccas: 不喜欢灌水型研究,真要比,井冈山大学不是还有人一年一百多篇吗?我是希望学生都能够在主流杂志上发表文章,但是我的学生能发到macromolecules我就心满意足了。做研究,要有代表性的方向,代表性的工作。 知行合一: 三年46篇,三年就是36个月,不到一个月一篇,这种短平快的东西做出来能有多大学术价值,我表示怀疑。 一种则认为,“承认别人的优秀没那么难,能发这么多篇是能力的一种体现。” Jenny: 没问题啊,那是人家能力和实力,存在就是合理的。他又没造假。 E.: 如果没有科研条件去写高分的,小课题做的快,多发几篇也是错吗?况且 16篇research都是实实在在的呀,没事时看看别人的研究写写与自己课题相关的letter和meta 也是一种努力啊,为什么要说人家水?个人觉得他只是在能力范围能尽了全力而已。 木兰舟: 那也不可否认16篇original article。三年16篇还要怎样。 02 本人发文回应 瞎喷没用,干点实事提升自己才是正经 面对争议,2019年8月20日,邓博士本人在知乎上曾对此事进行了回应: 我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19届荣誉毕业生本人(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我们荣誉毕业生是针对本科生,八年制是作为本科生进行评比,所以不涉及和传统博士的评比;其次,荣誉毕业生是同专业同学选举出来,而不是学院老师指定)。等最近忙空了,我想在知乎上给大家分享sci思维、写作、投稿等方面的经验,希望能够让没有sci的同学,也能够有机会发表sci,至少能够不为毕业而焦头烂额。在这里给大家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第一,我是华西临床医学院的8年制本硕博连读专业的学生(2011年入学)。华西的八年制,大概比清华北大录取线少20分左右吧。八年前,我高考失利,与清华北大无缘(可以去我的高中调查一下真相),于是选择学医,选择八年制。所以,本人学习能力可能比较强吧,因此读文献、写文章的能力也相对来说比较强吧。 第二,8年的时间里,我分成了两个阶段。前4年的本科学习,所以我花了高中努力程度的70%,轻松达到平均分90分的成绩,单科解剖学,诊断学等临床基础课程,专业第一。临床功底,可以去春雨医生或者好大夫检索一下我的治病救人诊疗经验以及病人对我的评价。后4年研究生的学习,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胸外科专业,因为我热爱这个专业,我每天看专业文献就像放松心情一样地娱乐,所以我会写原始研究,写meta分析,写letter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请注意,这是我的爱好,因为能够和全世界胸外科医师交流,这是我感觉愉悦的事情。)。做科研,在我最开始的时候,我是抵制的。后来培养了兴趣,尤其是我能够把临床问题,转化为科研(所以我的文章,都是临床的。关于基础研究,我确实不太通晓),为我的病人提供最新的诊疗意见,我觉得值了。(可以参考一下我在春雨或者好大夫平台发表的自己的研究成果)。 第三,我对待科研文章,如同对待挚友,进行交流和学习。 不做科研的医生,不是一名合格的医生,因为他不懂得思考和解决临床问题,一味地去接受他人的观点,没有自己的想法,不去解决自己的问题的医生,是很危险的。因为病人情况都是个体化的,医学作为实践性经验性学科,就是需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里补充一下——胸外科有很多没有一致定论的东西,包括早期肺癌的手术,如果一个医生不去思考如何为病人做一次最佳的切除范围,那他只会给病人和家属带来不必要的担心,甚至术后复发转移。我见过太多这些的医生,所以我才发出此感慨。 第四,关于灌水。 我很庆幸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发表在自己的专业杂志上,没办法我们胸外科相关的杂志,大概就是几分的水平。试问,高影响因子的文章,谁不想要呢?但我想,懂行情的人都会知道,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这样的机会和资源!况且,各大医院的院长、主任们,也不见得都是发表高影响因子的文章吧。 第五,大家如果感兴趣,我很愿意和大家分享科研经验: 微博: 第六,我最后给大家解释一下,我在最后三年,也就是从2016年开始,在华西医院各科室实习一年,从2017年,在华西医院肺癌中心上临床作为住院医师参与一线工作(收治病人、值班等)一年半左右。 最后半年多时间里,完成专业博士毕业论文。 第七,我总结我以上所说的,我并不觉得自己怎么样怎么样,大学的八年里,相比于其他的荣誉毕业生,别人从一开始就叱咤风云,而我并不属于学院的知名人物(毕竟我不喜欢搞学生会工作,不喜欢互联网竞赛,不喜欢加各种协会……我们同一届的其他专业的,大多都没有听说过我这个名字),没想到在最后毕业的时候被选出来作为本科荣誉毕业生,我只是觉得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没有白费。我常常给同学朋友开玩笑说,“我是拿了5年的励志奖学金,最后一年终于励志成功,拿到了国家奖学金”。 最后总结一下,我做这一次的正面回应网络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就是要让你们知道,大学里努力了的人,你们瞎喷、瞎黑,是没有用的!别一天没事干了,吃饱了就在网络上消化,干点实事,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和学习能力,对你自己才是最好的! 邓汉宇,男,中共党员,胸外科博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胸外组)医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八年制本科生导师。师从于被誉为“中国肺外科第一人”的周清华教授,获四川大学临床医学学士学位及胸外科学博士学位。现为欧洲胸外科医师协会(ESTS)会员、美国外科医师学院(ACS)会员、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会员、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癌症转移专业委员会会员。 累计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在JAMA Surgery、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World Journal of Surgery、European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Diseases of the Esophagus、Interactive Cardiovascular and Thoracic Surgery、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等杂志发表胸部肿瘤外科学相关英文SCI文章5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大于120分()。受邀作为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PLOS ONE、World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Surgery等SCI杂志审稿人。多次受邀参加ISDE、OESO、ASCVTS、ESTS、MRS、WCLC等国际会议以及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年会、青年医师论坛、川渝食管癌年会及四川省胸心血管外科年会并作大会发言和壁报展示。荣获2017年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医师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2019年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医师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 虽然回应的最后言辞比较激烈,但 平心而论,邓博士绝对算得上优秀。 在现行评价体系下,每个医院的评价体系不同,邓博士虽有争议,但无可厚非。其发表在EJSO上的一篇一作文章还入选了ESI前1%高被引论文。 2月23日, 科技部正式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通知,明确要求破除“唯论文”论不良导向,鼓励发“三高”论文,过几年再看,会不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你怎么看? 本文由 科研大匠 综合自知乎、@邓汉宇ResearchGate、微博,华西医院等

导师是否能自主决定硕博士毕业,官方回答已经出来了,不清楚的考生赶紧看过来,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教育部官网回复,导师将自主决定硕博士毕业?”,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教育部官网回复,导师将自主决定硕博士毕业?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高校研究生科研成果评价标准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顶端,博士、硕士学位代表着一定的学术水平,应有高要求和科学的评价标准。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要对研究生开展学术研究、写作发表论文、撰写学位论文进行严格把关,把学位论文的实质性创新作为评价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要素。教育部历来重视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工作,出台多个文件,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改革评价机制。

一、已开展工作

1.201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学位〔2014〕3号),这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文件明确规定学位授予单位要参照《学位授予单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基本规范》,更新质量保证理念,加大改革力度,完善各项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与本单位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要充分发挥学位评定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和导师在质量保证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导师的质量意识,加强师德教育,调动导师育人的积极性。

2.2018年,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科院、工程院印发《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国科发政〔2018〕210号),为落实文件精神,教育部积极开展清理“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重点清理学科评估、“双一流”建设、基地建设、成果奖励、人才项目等活动中涉及“五唯”的做法,指导和督促所属高校清理涉及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事项,如职务职称晋升、项目基地评审、重点建设学科确定、人才培养指标分配等内部管理中涉及“五唯”的做法。

3.推动培养单位改革研究生学位评定标准。2019年4月,清华大学发布《清华大学关于完善学术评价制度的若干意见》,启动制定《清华大学研究生申请学位创新成果标准规定》,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启动学术评价“破五唯”改革,坚决克服研究生学位评定中的“唯论文”倾向,强化学位论文在研究生学位评定中的作用,学术期刊论文等其他形式呈现的创新成果将不会成为研究生申请学位的门槛。

二、下一步考虑

您提出的“改革我国对博士生、硕士生毕业考核体制,给予导师决定博士生、硕士生能否毕业的自主权,释放研发能量”的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完善高校研究生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具有很大启发。下一步,教育部将充分采纳您的建议,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2020年下半年,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名义印发《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健全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压实培养单位主体责任。培养单位要完善质量控制和保证制度,抓住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论文评阅和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落实全过程管理责任,细化强化导师、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权责。推动培养单位探索建立学位论文评阅意见公开等制度,合理制定与学位授予相关的科研成果要求,破除“唯论文”倾向。完善质量评价机制,破除“五唯”评价方式。聚焦人才培养成效、科研创新质量、社会服务贡献等核心要素,健全分类多维的质量评价体系,扭转不科学的评价导向。

二是2020年下半年,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名义印发《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压实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和研究生导师责任,指导学位授予单位实行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评价制度,分类制订不同学科或交叉学科的学位论文规范、评阅规则和核查办法,真实体现研究生知识理论创新、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发挥资格考试、学位论文开题和中期考核等关键节点的考核筛查作用,完善考核组织流程,丰富考核方式,落实监督责任,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是教育部正在全面推进教育评价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着力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其中,学生评价是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待总体方案出台后,还将配套出台相关文件,把“破五唯”的具体要求落地落实。

四是2020年下半年,以教育部名义印发《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明确规定研究生导师要正确履行指导职责,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因材施教;合理指导研究生学习、科研与实习实践活动;综合开题、中期考核等关键节点考核情况,提出研究生分流退出建议。

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破除唯sci看学者发表论文

不要走极端。不要理解成走极端。只是好多人为了评职称水sci,需要杜绝的是这种现象。

去年,“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2019 届毕业生发表 46 篇 SCI 文章”引起热议,在过去近一年之后,近日,这个话题再度被提起。 我发现,当事人 邓汉宇博士 ,目前已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胸外组)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八年制本科 生导师 。担任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PLOS ONE等 多个SCI杂志审稿人 。据邓博士的ResearchGate(一个科研社交网络服务网站)显示,邓博士目前已经发表 文章82篇 。其中一篇发表在 EJSO 上的文章 入选了ESI前1%高被引论文 (谷歌学术显示该论文已被引25次)。 入选ESI前1%高被引论文题为:“ Sarcopenia is an independent unfavorable prognostic factor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fter surgical resection: A comprehensiv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邓博士发微博表示:“我们的精准肺外科诊疗研究论文继续成为ESI(到十一月/十二月2019为止)高水平论文!(Web of Science统计中, 四川大学外科学研究方向中仅有的5篇高水平论文之一! )”。 01 争议不断 是“开挂”还是灌水? 去年,按照惯例,华西临床医学院公布了的2019届荣誉毕业生。但 3名荣誉毕业生发表的SCI数量之多,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质疑。 3个荣誉毕业生发表的文章分别为: 荣誉毕业生A:SCI论文46篇(第一作者41篇,共同第一作者5篇),影响因子大于120分。 荣誉毕业生B:SCI论文30多篇。 荣誉毕业生C:发表SCI论文31篇,影响因子95.56分,其中第一/并列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20篇。 荣誉毕业生A就是争议最大的华西胸外科邓汉宇博士 ,从2016年入学以来,他已经发表SCI论文46篇(第一作者41篇,共同第一作者5篇),影响因子 大于120 分,40多篇论文包括: Original research:16 篇 Comments: 9 篇 Meta 分析:10 篇 其余为 letter。 很多网友质疑其文章的真实性和质量,认为无法在如此短的时间类完成这么多篇文章,是否存在抄袭和灌水的可能。甚至有华西医学院内部人士匿名评论。 46篇文章多为 2-3 分左右的期刊或者杂志,其中一篇 11 分左右的高分文章是 letter to editor,SCI 论文中一些 comments,letter 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科研论文。 SCI杂志的文章的几种类型 Original Artical 论著: 这个是最为常见的一类,分为基础性和临床性文章。基础性文章就我国现在普遍在发的文章,属于前瞻性的一个研究,通俗的一个说法就是我们假设一个思路,然后通过实验来得出一个结论来证明我这个思路,得出的结果两种情况一个是阳性(符合我的思路)一个是阴性的(不符合)大家不要认为阴性的结国就发不了SCI,阴性的同样可以发SCI,可以想象它告诉了我们这样的思路是得不出来这样的结果,也是对国际科研的一个贡献。这类文章需要经过peer review,审稿周期较长,哪怕是低分杂志,从投稿到录用半年多是家常便饭。 Review: 也就是综述,是在对某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综合和思考。一般认为,学术文章没有综述是不可思议的。需要将“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与“背景描述 (Backupground Deion)”区分开来。“文献综述”并非一般的“背景描述”,还需要对该领域研究成果的思考。 Meta分析: 针对一个不同研究得出的结果有争议的科学问题,利用统计学方法将这些研究(以RCT为主)的结果放在一起,得出结论的文章。 Comment、invitedcommentary、editorial评论: 对最新发表(时效性)的某篇论文进行评论,一般是杂志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受邀评论,被评论的文章往往具有重大临床或科研意义。录用周期较短,基本可以控制在一周内。 Letter to editor: 致编辑函/信是读者针对某篇感兴趣的文章写的读后感,或延续要告诉期刊内容。字数限制约300-500字,也有杂志要求不超过150字,一般无具体格式要求。杂志接受针对最新发表论文写的letter(时效性),超过规定的时间不再接收。 读者若具备相应研究基础,能提出独到观点,一般容易被杂志接收,甚至是一些顶级杂志。 因为不同类型的SCI撰写难易度和接受周期不一样,综合来看, 三年一作发46篇SCI是一个可以做到的事情。 网友争议的点主要集中在邓博士发表的文章类型和 文章质量。 根据 2019 年公布的影响因子,计算 Nature、Science、Cell 三大顶级期刊杂志影响因子总和为: 43.07+41.037+36.216=120.323 也就是说邓博士三年发表论文影响因子达到了 CNS 之和。 试想如果邓博士三年发了 CNS 级别杂志的一作文章,相信他作为博士毕业生的优秀代表不会引起任何非议。 因此,网络上对邓博士的评论,渐渐的分成了两个大阵营: 一种认为,这就是一种论文“灌水”行为。 孔柚: 我只能承认他很能写,是不是灌水,有没有含金量,也只有他本人知道了。 fromiccas: 不喜欢灌水型研究,真要比,井冈山大学不是还有人一年一百多篇吗?我是希望学生都能够在主流杂志上发表文章,但是我的学生能发到macromolecules我就心满意足了。做研究,要有代表性的方向,代表性的工作。 知行合一: 三年46篇,三年就是36个月,不到一个月一篇,这种短平快的东西做出来能有多大学术价值,我表示怀疑。 一种则认为,“承认别人的优秀没那么难,能发这么多篇是能力的一种体现。” Jenny: 没问题啊,那是人家能力和实力,存在就是合理的。他又没造假。 E.: 如果没有科研条件去写高分的,小课题做的快,多发几篇也是错吗?况且 16篇research都是实实在在的呀,没事时看看别人的研究写写与自己课题相关的letter和meta 也是一种努力啊,为什么要说人家水?个人觉得他只是在能力范围能尽了全力而已。 木兰舟: 那也不可否认16篇original article。三年16篇还要怎样。 02 本人发文回应 瞎喷没用,干点实事提升自己才是正经 面对争议,2019年8月20日,邓博士本人在知乎上曾对此事进行了回应: 我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19届荣誉毕业生本人(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我们荣誉毕业生是针对本科生,八年制是作为本科生进行评比,所以不涉及和传统博士的评比;其次,荣誉毕业生是同专业同学选举出来,而不是学院老师指定)。等最近忙空了,我想在知乎上给大家分享sci思维、写作、投稿等方面的经验,希望能够让没有sci的同学,也能够有机会发表sci,至少能够不为毕业而焦头烂额。在这里给大家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第一,我是华西临床医学院的8年制本硕博连读专业的学生(2011年入学)。华西的八年制,大概比清华北大录取线少20分左右吧。八年前,我高考失利,与清华北大无缘(可以去我的高中调查一下真相),于是选择学医,选择八年制。所以,本人学习能力可能比较强吧,因此读文献、写文章的能力也相对来说比较强吧。 第二,8年的时间里,我分成了两个阶段。前4年的本科学习,所以我花了高中努力程度的70%,轻松达到平均分90分的成绩,单科解剖学,诊断学等临床基础课程,专业第一。临床功底,可以去春雨医生或者好大夫检索一下我的治病救人诊疗经验以及病人对我的评价。后4年研究生的学习,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胸外科专业,因为我热爱这个专业,我每天看专业文献就像放松心情一样地娱乐,所以我会写原始研究,写meta分析,写letter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请注意,这是我的爱好,因为能够和全世界胸外科医师交流,这是我感觉愉悦的事情。)。做科研,在我最开始的时候,我是抵制的。后来培养了兴趣,尤其是我能够把临床问题,转化为科研(所以我的文章,都是临床的。关于基础研究,我确实不太通晓),为我的病人提供最新的诊疗意见,我觉得值了。(可以参考一下我在春雨或者好大夫平台发表的自己的研究成果)。 第三,我对待科研文章,如同对待挚友,进行交流和学习。 不做科研的医生,不是一名合格的医生,因为他不懂得思考和解决临床问题,一味地去接受他人的观点,没有自己的想法,不去解决自己的问题的医生,是很危险的。因为病人情况都是个体化的,医学作为实践性经验性学科,就是需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里补充一下——胸外科有很多没有一致定论的东西,包括早期肺癌的手术,如果一个医生不去思考如何为病人做一次最佳的切除范围,那他只会给病人和家属带来不必要的担心,甚至术后复发转移。我见过太多这些的医生,所以我才发出此感慨。 第四,关于灌水。 我很庆幸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发表在自己的专业杂志上,没办法我们胸外科相关的杂志,大概就是几分的水平。试问,高影响因子的文章,谁不想要呢?但我想,懂行情的人都会知道,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这样的机会和资源!况且,各大医院的院长、主任们,也不见得都是发表高影响因子的文章吧。 第五,大家如果感兴趣,我很愿意和大家分享科研经验: 微博: 第六,我最后给大家解释一下,我在最后三年,也就是从2016年开始,在华西医院各科室实习一年,从2017年,在华西医院肺癌中心上临床作为住院医师参与一线工作(收治病人、值班等)一年半左右。 最后半年多时间里,完成专业博士毕业论文。 第七,我总结我以上所说的,我并不觉得自己怎么样怎么样,大学的八年里,相比于其他的荣誉毕业生,别人从一开始就叱咤风云,而我并不属于学院的知名人物(毕竟我不喜欢搞学生会工作,不喜欢互联网竞赛,不喜欢加各种协会……我们同一届的其他专业的,大多都没有听说过我这个名字),没想到在最后毕业的时候被选出来作为本科荣誉毕业生,我只是觉得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没有白费。我常常给同学朋友开玩笑说,“我是拿了5年的励志奖学金,最后一年终于励志成功,拿到了国家奖学金”。 最后总结一下,我做这一次的正面回应网络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就是要让你们知道,大学里努力了的人,你们瞎喷、瞎黑,是没有用的!别一天没事干了,吃饱了就在网络上消化,干点实事,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和学习能力,对你自己才是最好的! 邓汉宇,男,中共党员,胸外科博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胸外组)医师,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八年制本科生导师。师从于被誉为“中国肺外科第一人”的周清华教授,获四川大学临床医学学士学位及胸外科学博士学位。现为欧洲胸外科医师协会(ESTS)会员、美国外科医师学院(ACS)会员、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会员、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抗癌协会癌症转移专业委员会会员。 累计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在JAMA Surgery、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World Journal of Surgery、European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Diseases of the Esophagus、Interactive Cardiovascular and Thoracic Surgery、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等杂志发表胸部肿瘤外科学相关英文SCI文章5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大于120分()。受邀作为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PLOS ONE、World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Surgery等SCI杂志审稿人。多次受邀参加ISDE、OESO、ASCVTS、ESTS、MRS、WCLC等国际会议以及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年会、青年医师论坛、川渝食管癌年会及四川省胸心血管外科年会并作大会发言和壁报展示。荣获2017年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医师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2019年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青年医师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 虽然回应的最后言辞比较激烈,但 平心而论,邓博士绝对算得上优秀。 在现行评价体系下,每个医院的评价体系不同,邓博士虽有争议,但无可厚非。其发表在EJSO上的一篇一作文章还入选了ESI前1%高被引论文。 2月23日, 科技部正式印发《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通知,明确要求破除“唯论文”论不良导向,鼓励发“三高”论文,过几年再看,会不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你怎么看? 本文由 科研大匠 综合自知乎、@邓汉宇ResearchGate、微博,华西医院等

意思就是说不在作为硬件标准进行强制性挤奶,结果挤出来的不是牛奶而是浓血

一定要有白纸黑字客观的评价标准,不要加入专家评议等人为因素

反唯论文后发表

我个人觉得清华大学之所以这样子做,是为了引导现在的学生能够多方面的发展,不能够只局限于在论文上面。

对于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环节,《规定》要求“学位论文研究工作过程中选题需要进行重大调整的,应当重新完成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环节”。同时,规定“在硕士生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开展过程中期,所在院系应当按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组织考核小组对其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展情况以及工作态度、精力投入等方面进行检查”,通过者方可继续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清华大学明确表示,《规定》将用于指导学校各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的硕士生培养方案制定和修订工作。

破除唯论文可以大大提高科研人员的创新性和积极性,让学术价值提高。唯论文就意味着一切与论文挂钩,没有写出对应的论文那么升职和加薪就越来越远,但需要知道的是很多大的突破,划时代的技术不是一促而就的,需要潜心耕耘很长时间才有可能出成果,而唯论文的负面影响就是急功近利,导致很多人不愿意花大功夫去钻研去探索,而是想尽办法多发论文,这样的论文哪怕一万篇也比不上钻研数十年的一篇论文。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专利,论文含金量和价值低的根本原因。

在2020年12月教育部就唯论文问题明确提出了底线要求,印发了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在意见里明确提出不得将学历,职称等作为在教育系统学术期刊发布论文的限制性条件,不可以简单以刊物,头衔,荣誉,资历等判断论文质量,且不得将SSCI,CSSCI等论文收录数作为导师岗位选聘,人才计划申报审核的唯一标准。

目前很多论文合作学术成果的注水程度很高,一篇多发,重复评价的情况时有发生,可以说是大大降低了学术的活性。论文本质上是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唯论文就容易导致重论文轻研究,不是人人都是天才,都是灵感迸发的人,论文要长期研究和耕耘才可以真正出来,而不是对于他人研究成果的改头换面和无关紧要的延伸。一个要长期的研究却要短期的成果,没有短期的成果就没办法升职称,哪怕学术水平,个人能力,知识储备远远超过这个岗位也是无法胜任。

唯论文很容易导致学术浮躁,论文低质,所以破除唯论文是利远大于弊。

我认为这种举措很有建设性,破处唯论文倾向,可以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

爆破论文发表

今年我刚发表的,版面费1800元,审稿费400元。

网课爆破论文分论点写作。从网课爆破的性质、危害性、是否要遏制、和法律之间的关系这几个论点入手进行条理性分析论证。

1.周君才,柴建设,凤凰山铜矿急倾斜厚矿体开采中降低矿石损失贫化的途径,《有色金属》(矿山部分)(核心期刊),1988(4)。在首都图书馆给市民讲座2.柴建设等,论矿山借贷报酬率系数的计算与应用,《唐山工程技术学院学报》,1989(2)。3.柴建设,用CTI法进行采矿方法优化选择,《首届全国青年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湖南,大庸,1991,124.柴建设等,用数值分析法初选采矿方法,《唐山工程技术学院学报》,1993(2)5.张志礼,柴建设,论采矿方法选择优化系统,《有色金属》(季刊)(核心期刊),1993(3)6.张志礼,柴建设,采矿方法数据库的构建,《有色金属》(矿山部分),1993(3)7.柴建设等,矿床品位指标确定的层次分析方法,《唐山工程技术学院学报》,1993(3)8.柴建设等,价值工程在采矿方法选择中的应用,《唐山工程技术学院学报》,1993(4)9.柴建设,对矾山磷矿采矿方法的再认识,《化工矿山技术》(核心期刊),1994(2)10.柴建设等,寿王坟铜矿深部开采的技术管理,《有色矿山》,1994(3)11.柴建设,用分数维方法模拟矿体表面,《唐山工程技术学院学报》,1994(4)12.柴建设等,分形几何及其在矿石品位和储量计算中的应用,《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探》,1994(6)13.柴建设等,科学与巫术之争-论地质统计学的科学性,《国外金属矿山》,1994(11)14.柴建设等,应用分形方法预测岩石爆破块度,《唐山工程技术学院学报》,1995(1)15.柴建设,矿化模型研究的最新进展,《唐山工程技术学院学报》,1995(2)16.谢贤平,柴建设,地质数据的BP网络分形,《地质与勘探》,1995(2)17.谢贤平,柴建设,矿山优化设计综述,《四川有色金属》,1995(2)18.谢贤平,柴建设,矿产资源开发综合决策的风险分析,《矿产与地质》,1995(6)19.J.Chai etal, Research on the global optimization theory for mining engineering system, Proc. 4th Int. Symp. on Mining Planning and Equipment Selection. Canada, Oct., 1995(ISTP收录)20.柴建设,专家系统在矿业工程中的应用与发展,《河北理工学院学报》,1997(1)21.柴建设,矿体形态模拟的研究,《河北理工学院学报》,1997(4)22.柴建设,矿山企业经济效益的投入产出分析,《河北理工学院学报》,1998(增刊)23.柴建设等,爆破震动对露天矿边坡稳定的影响,《有色矿山》,2000(3)24.徐东强、柴建设、彭永池,金厂峪金矿缓倾斜中厚难采矿体的开采,《有色矿山》,2000(6)25.柴建设等,顶板不稳固的缓倾斜薄至中厚金矿体的开采,《黄金》(核心期刊),2000(3)26.柴建设等,用拉格朗日元法进行矿山边坡的稳定性分析,《矿业研究与开发》,(核心期刊),2000(3)27.柴建设等,金厂峪金矿难采矿体采矿方法实验研究,《金属矿山》(核心期刊),2000(6) (EI收录)28.柴建设,A. J. Sinclair, 由块段误差引起的矿石损失和贫化的量化估算方法,《化工矿物与加工》(核心期刊),2000(6)29.J. Chai etal., The Examination of Safety of Roof Using Supersonic Technique, 2000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China, Aug. 2000(ISTP收录)30.柴建设,张兴凯,合理安全度的确定,2002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论文集,2002年10月,北京31.柴建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核心期刊), 2003(4)32.柴建设,企业安全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现代职业安全》2003(8)33.柴建设,姜亢,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安全预评价的质量,《中国安全科学学报》(核心期刊)2003(10)34.CHAI Jianshe, Enterprise Safety Culture and Core Competence,首届中国城市与工业安全国际学术会议,2003年10月,南京35.柴建设,建设安全社区构建和谐社会,安全科学理论与实践(第十七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36.张奇、王永强、柴建设、吕淑然,云雾与凝聚态TNT在密闭空间中爆炸作用的比较,安全科学理论与实践(第十七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37.吕淑然、柴建设、张奇,露天台阶爆破轴向不耦合装药减震效应研究,安全科学理论与实践(第十七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38.柴建设、史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的初步研究,安全与环境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39.傅贵、柴建设、杨甲文、陈秀英,安全学科“工程化”的问题与对策,安全与环境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40.柴建设,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安全文化,法制日报,2005年 6月 25 日41.柴建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年会论文集,2005年6月42.柴建设,北京大型体育赛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2006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年会论文集43.柴建设,论安全发展的科学内涵,第十九届全国高校安全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44.柴建设,安全发展的战略要求——加快安全学科发展,中国安全生产报,2007,12,645.Zong-Sheng Li,Jian-She Chai, 1-(4-Aminophenyl)-2-(4-nitrophenyl) ethanone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E, 2007,1(SCI收录)46.Zong-Sheng Li,Jian-She Chai, Dipyridine [5,10,15,20-tetrakis(4-carboxyphenyl) -prophyrinato]cobalt(Ⅱ)pyridine tetrasolvate monohydrate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E, 2007,3(SCI收录)47.Zong-Sheng Li,Jian-She Chai, Glycinium 3-nitrophalate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E, 2007,4 (SCI收录)48.Zong-Sheng Li,Jian-She Chai,Bis[diaquahydrogen(1+)] naphthalene 1,5-disulfonate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E, 2007,5 (SCI收录)49、Jian-She CHAI ,Cai CHEN,The compilation platform and management system of fire emergency plan at public places,Progress in mining science and safety technology,pts a and B 2344-2347,2007(ISTP收录)50、柴建设,论安全发展的科学内涵,《中国百名专家论安全》煤炭工业出版社,2008,551、柴建设,搞好安全生产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社会保障研究,2008(1)52、柴建设,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发展研究,《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553、王姝,柴建设,基于社会统计程序(SPSS)回归性分析的尾矿库事故预测模型,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核心期刊),2008(12)54、门永生,柴建设,我国尾矿库事故现状及事故防治措施,《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核心期刊),2009(1)55、陈文瑛,柴建设,有障碍物开敞空间可燃气云爆炸超压场的数值模拟,《中国安全科学学报》(核心期刊),2009(6)56、柴建设,我国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与应用最新进展,《中国安全科学学报》(核心期刊),2009(10)57、柴建设,安全没有终点的事业,《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核心期刊),2009,958、谢中朋,柴建设,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体系研究,《安全发展、人才为本》,2009,1059、柴建设,应急救援应尽快实现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中国安全生产报》,2010年3月20日(第6版)60、柴建设,赵秀雯,城市埋地天然气管道系统的脆弱性评价模型及其实例应用,《中国安全科学学报》(核心期刊),2010(7)61、CHAI Jianshe, Preliminary Study on Some Issues about Legal System of Production Safet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第二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Proceedings of the 2010 Chinese Seminar on the Principles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288-292),Science Press出版,2010年, ISTP收录62、Jianshe CHAI, Research on Disaster Forecast Method of Tailings Dam Based on Man-Machine-Environment System Engineering, 《第十届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大会论文集》, 美国Scientific Research Publishing (SRP)出版发行,2010, ISTP收录63. 赵秀雯,柴建设,城市埋地天然气管道系统脆弱性评估的指标研究,《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核心期刊),2011(7)64. Wenying CHEN, Jianshe CHAI, Application of the Cause-Consequence Diagram Model for Quantify Grinding Machine System Safety-Capability.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CBBE2011) EI 收录65. 王韶伟,柴建设,张春明等,核安全文化建设,《中国核工业》2011(10)66. 王韶伟,柴建设,张春明等,福岛核事故凸显日本核安全文化软肋,《中国核工业》2012(4)67. 王超群,柴建设,牛伟伟等,基于ArcGIS Engine研究天然气管道泄漏事故后果评估系统,《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11期(核心期刊)68. 王超群,柴建设,王庆,吕淑然,利用模糊综合评判评价某110kV变电所安全可靠性,《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12(核心期刊)69. 于力,柴建设,史强,室内天然气中压出气管道泄漏扩散数值模拟研究, 《安全》,2013.3期70. 史强,柴建设等,核电站主储油罐间火灾喷淋控制效用数值模拟研究, 《建筑科学》,2013.2期(核心期刊)71. Wang Chao-qun, Chai Jian-she, Niu Wei-wei, Research on the Consequence Assessment System of Natural Gas Pipeline Leakage Accidents,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Vols.295-298(2013) pp744-74872. 柴建设,核安全文化与核安全监管,《核安全》,2013.3期73. 余少青,陈妍,柴建设,张春明,风险控制在福岛核事故剂量控制中的应用及启示,《核安全》,2013.3期

  • 索引序列
  • 破唯后论文发表
  • 科技部发表破除唯论文
  • 破除唯sci看学者发表论文
  • 反唯论文后发表
  • 爆破论文发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