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gut论文发表

gut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

gut论文发表

1、Li M, Wang B, Zhang M, Rantalainen M, Wang S, Zhou H, Zhang Y, Shen J, Pang X, Zhang M, Wei H, Chen Y, Lu H, Zuo J, Su M, Qiu Y, Jia W, Xiao C, Smith LM, Yang S, Holmes E, Tang H, Zhao G, Nicholson JK, Li L, Zhao L.Symbiotic gut microbes modulate human metabolic phenotypes.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05(6):2117-22., 20082、Jia W,Li H, Zhao L & J. K. Nicholson. Gut microbiota: a potential new territory for drug targeting.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7:123-129, 2008. (IF:20.97)3、Piao Z, Yang L, Zhao L, Yin S. Actinobacter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soils receiving long-term organic and inorganic amendments. Appl Environ Microbiol., 74(2):526-30, 20084、Wei G, Lu H, Zhou Z, Xie H, Wang A, Nelson K, Zhao L.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in the feces of the giant panda (Ailuropoda melanoleuca) as determined by PCR-TGGE profiling and clone library analysis. Microb Ecol. 54(1):194-202, 20075、Pang X, X Hua, Q Yang,D Ding, C Che, L Cui, W jia, P Bucheli and L Zhao. Inter-species transplantation of gut microbiota from human to pigs. The ISME Journal, 1(2):156-162, 20076、Zhang M, B Liu, Y Zhang, H Wei, Y Lei, and L Zhao, Structural shifts of mucosa-associated Lactobacilli and Clostridium leptum subgroup in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45(2):496-500, 20077、Yan X, Z Xu, X Feng, Y Liu, B Liu, X Zhang, C Zhu, L Zhao. Cloning of Environmental Genomic Fragments as Physical Markers for monitoring Microbial populations in Coking Wsatewater Treatment System. Microbial Ecology. 53:163-172, 20078、Chen M, M Su, L Zhao, J Jiang, P Liu, J Cheng, Y Lai, Y Liu, W Jia*, Metabonomic Study of Aristolochic Acid-Induced Nephrotoxicity in Rats, Journal of proteom research. 5:995-1002, 20069、Shen J, B Zhang, G Wei, X Pang, H Wei, M Li, Y Zhang, W Jia, and L Zhao. Molecular Profiling of the Clostridium leptum Subgroup in Human Fecal Microflora by PCR-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Clone Library Analysis.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72(8):5232-5238, 2006.10、Liu B, F Zhang, X Feng, Y Liu, X Yan, X Zhang, L Wang, L Zhao.Thauera and Azoarcus as Functionally Important Genera in a Denitrifying Quinoline Removal Bioreactor as Revealed by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Comparison. 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 55(2):274-86,2006.11、Pang, X., D. Ding, G. Wei, M. Zhang, L. Wang, and L. Zhao. Molecular profiling of Bacteroides spp. in human feces by PCR-temperature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J Microbiol Methods. 61:413-417,2005.12、Chen M, L Zhao, and W Jia*, Metabonomic Study on the Biochemical Profiles of A Hydrocortisone-Induced Animal Model, 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 4:2391- 2396, 2005,13、Zhang, X., X. Yan, P. Gao, L. Wang, Z. Zhou, and L. Zhao. Optimized sequence retrieval from single bands of temperature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profiles of the amplified 16S rDNA fragments from an activated sludge system. J Microbiol Methods, 60:1-11, 2005.14、Zhao Y., W. Li, Z. Zhou, L. Wang, Y. Pan, L. Zhao. Dynamics of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Cellulolytic Activity in Agricultural Soil Amended with two Biofertilizers. 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Biology. 41:21-29, 2005.15、Cao, Y, L. Wang, K. Xu, C. Kou,Y. Zhang, G. Wei, J. He, Y. Wang, L. Zhao. Information theory-based algorithm for in silico prediction of PCR products with whole genomic sequences as templates. BMC Bioinformatics, 6(1):190-, 2005.16、Wei, G., L. Pan, H. Du, J. Chen, and L. Zhao. ERIC-PCR fingerprinting-based community DNA hybridization to pinpoint genome-specific fragments as molecular markers to identify and track populations common to healthy human guts. J Microbiol Methods, 59:91-108, 2004.17、Zhang, X., P. Gao, Q. Chao, L. Wang, E. Senior, and L. Zhao. Microdiversity of phenol- hydroxylase genes among phenol-degrading isolates of Alcaligenes sp. from an activated sludge system. FEMS Microbiol Lett, 237:369-75, 2004.专利 :1. 芽孢杆菌制剂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CN1103369C (已授权)2. 测定空气净化装置去除病毒效果的方法;03129400.63. 并行比较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子生态监测方法; 02136206.8;4. 分析比较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监测方法;200410066588.75. 人源菌群仔猪模型的构建及仔猪肠道中菌群分子评价方法(200610023456.5)6. 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功能菌群特异性分子检测方法(200610116628.3)

「改变世界」的科技天才贾伯斯是死于胰脏癌并发症。近年来,罹患胰腺癌的人口数也不断上升,有90%的癌症患者可能会在确诊后一年内死亡,而有「癌症之王」的别称,也成为了医学研究上的热点。

CRT-T疗法治疗白血病很有效 但治疗胰县癌却碰壁了

CAR-T疗法在治疗恶性血液肿瘤,也就俗称的白血病非常有效。所以,医学界及科学界都希望能够将CAR-T疗法治疗实体瘤,尤其是应用在治疗胰腺癌上面。

CAR-T疗法的原理是,先把负责免疫反应的T细胞从患者身上抽出,再用基因工程加装能够辨识癌细胞同时活化T细胞的抗体,制作出「CAR-T细胞」,经过大量培养后,再注射回病患体内,让免疫细胞精准辨识,攻击肿瘤细胞。

但利用CAR-T治疗胰腺癌的时候,碰到了两大铜墙铁壁。第1个是胰腺癌有特殊的肿瘤微环境(TME),这个屏障把T细胞挡在门外,会让CAR-T没有反应;第2个障碍是,若CAR-T选择的标把在正常细胞上也有的话,正常细胞就会受到攻击,发生「敌我不分」的状况。

澳洲科学家帮CAR-T加装独特「开关」,打败癌中之王!

澳洲新南威尔斯大学医学的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改良的CAR-T疗法,可以提升胰腺癌治愈率,同时又可以解决CAR-T疗法攻击体内正常细胞的现象,这篇研究发表在国际期刊《Gut》上。

帮CAR-T加装独特开关Fab抗体  精准辨认胰腺癌

胰腺癌细胞上有Fab片段,这个片段只存在胰腺癌细胞上,而其他正常细胞都没有,很适合作为辨识标靶。科学家利用这个性质,先拿Fab片段诱导出专属的抗体片段,再把专属的Fab抗体片段加装在CAR-T上面,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开关。

当加了Fab抗体开关的CAR-T,碰到了胰腺癌细胞表面的Fab片段,就会相互吸引结合,让CAR-T呈现打开的状态,突破胰腺癌特殊的肿瘤微环境屏障,并可精准辨认胰腺癌,解决T细胞敌我不分,不小心伤到正常细胞的问题。

而CAR-T疗法因为精准辨认癌细胞的作用下,能够有效率的活化T细胞,将肿瘤完全清除,而且这些加装过Fab抗体开关的CAR-T细胞半衰期很短,也就是用于治疗肿瘤后就会失效,所以对于一般的正常组织不会产生毒性及其他不良影响。

动物实验中 罹患胰腺癌小鼠的肿瘤完全消失 而且没有让何副作用

科学家用罹患胰腺癌的实验小鼠进行动物实验,发现加了Fab抗体开关的CAR-T疗法,将胰腺肿瘤细胞完全消失,而且还可以透过调整开关的方式,控制治疗癌症的速度,更重要的是,在实验的小鼠身上,没有出现任何的细胞毒性及副作用。因此,各方都很关注此临床实验,希望可以看到胰腺癌患者完全康复的那一日到来。

论文小档案: 《Gut》是英国胃肠病学会的官方期刊。近年的学术影响因子为17.016。内容在专注报导胃肠病学和肝病学领域,在出版消化道,肝脏,胆管树和胰腺的一流临床研究方面享有盛誉。在胃肠病学和肝病学的所有领域提供最新,权威,临床导向的报导。常规功能包括描述疾病新机制的文章和新的管理策略,包括诊断和治疗策略,可能会在可预见的未来影响临床实践。

在gut上发表论文牛吗

可以有益于申请多东西,什么奖啊。

有的学校还能直接保研

你自己看一看知网上的论文,水平参差不齐。。被知网收录并不能说明什么。。。

影响因子14.921,当然不容易中,消化科全球第二,发表与消化道、肝脏、胆道系统和胰腺相关的一流临床研究文章。不过国内作者每年都在上面发不少篇呢,好些医院都发过。如果你比较牛,可以试试。试不中也没关系,投稿后10天内就会退稿,不影响转投。

SCI、EI、ISTP是世界三大重要检索系统,其收录文章的状况是评价国家、单位和科研人员的成绩、水平以及进行奖励的重要依据之一。中国知网不是期刊,知网只是一个数字出版平台,核心、国家级和省级期刊它都有收录,所以论文被知网收录并不能判定论文的质量优劣,要看论文是被哪个期刊收录。楼上说的也不尽然正确,中国期刊中也有不少是SCI,也可以以中文论文形式发表,楼主可以百度搜索:SCI收录中国期刊国家一级期刊名录。

gut期刊投稿经验

临床医学进展,不过是核心不是SCI

医学界的“四大灌水神刊”— 《Oncotarget》、《Medcine》、《Scientific Reports》、《Plos One》。在医学界一直流传着“四大神刊”的传说,为什么说是四大神刊呢,原因大抵有三,一是因为影响因子适中,科研单位认可;二是这些期刊每年发文量大,又对创新性没有过高的要求,发表相对容易。《Oncotarget》在2018年已经被SCI剔除,已经走下了神坛,在此不多做介绍。《Medcine》的影响因子为2.023,研究领域涉及到医药科学方向,包括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 神经发育、遗传、代谢相关疾病等各类疾病药物,投稿周期3-5个月作用。《Scientific Reports》为Natrure 出版集团旗下的综合性科学期刊,对文章创新性没有过高要求,但要求一定要数据严谨,影响因子在4.12,投稿周期快则两周,慢则一年不等。《Plos One》,属于3区的综合性期刊,影响因子为2.77,审稿周期在2-3个月。03、肿瘤领域的王牌SCI生物学中以肿瘤研究最火,在肿瘤领域有几大王牌SCI,影响因子甚至比CNS都高个几倍,一旦能发上个一篇,科研道路必定平顺得多了。(1)经典期刊《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影响因子为244.59,审稿周期一个月左右,以约稿居多;《Nature reviews cancer》,影响因子为42.78,审稿周期在1-3个月之间,以约稿居多;《Cancer cell》,影响因子为22.84,审稿周期在1-2个月之间。(2)高性价比期刊《Medical Oncology》,影响因子为2.92,审稿周期在1-2个月之间;《Oncology reports》,影响因子为2.98,审稿周期在1个月-半年之间。《psycho-oncology》,影响因子为3.46,审稿周期在3-8周。04、神经科学领域的SCI大咖神经科学领域作为生物学中“高大上”的一支,自然也少不了一些专业领域的SCI大咖的存在。我们就介绍最为著名的几个期刊。(1)经典期刊《Nature neuroscience》,影响因子为19.91,审稿周期在2个月之间;《Neuron》,影响因子为14.32,审稿周期在3个月左右;《Brain》,影响因子为10.84,审稿周期在1-2个月左右。(2)高性价比期刊《Brain Research》,影响因子为3.12,审稿周期在1-8个月之间;《Brain Research Bulletin》,影响因子为3.44,审稿周期在1-4个月之间。05、免疫领域的几大SCI期刊免疫学领域是一个比较大的领域,很多医学研究往往都涉及到了免疫学的内容。我们来了解一下免疫学的几个常见的期刊。(1)经典期刊《Annual Review of Immunology》,影响因子为22.71,审稿周期在2个月左右或约稿;《Nature Immunity》,影响因子21.81,审稿周期在1-2个月之间;《Immunity》,影响因子为19.73,审稿周期平均6个月左右。(2)高性价比期刊《Autoimmunity》,影响因子为2.65,,审稿周期为1-3个月;《Journal of Microbiology, Immunology and Infection》,影响因子为2.09,审稿周期为1个月;《BMC immunology》,影响因子为2.62,审稿周期为1个月左右。06、心血管领域的SCI大佬和平民期刊心血管领域也是医学领域的一大分支,吸引着一大批学者的研究。心血管领域有哪些大佬级的SCI期刊呢(1)经典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影响因子16.83,审稿周期在2-4周;《European Heart Journal》,影响因子23.42,审稿周期平均一个月;《Circulation》,影响因子18.88,审稿周期在2个月左右。(2)高性价比期刊《Canadian Journal of Cardiology》,影响因子4.52,审稿周期在1-2个月之间; 《Cardiology》,影响因子1.74,审稿周期在1-2个月之间。《Cardiovascular Drugs and Therapy》,影响因子2.77,审稿周期在4.5个月左右。07、内分泌领域的不可不知的SCI期刊内分泌领域涉及到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等多种常见疾病,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吸引了很多科学家来研究。我们介绍几本常见的内分泌领域的SCI期刊。(1)经典期刊《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影响因子19.31,审稿周期不定。《Cell Metabolism》,影响因子20.57,审稿周期1-3个月。《Molecular Metabolism》,影响因子6.29,审稿周期1-3个月。(2)高性价比期刊《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影响因子3.52,审稿周期不定。《NEUROPEPTIDES》,影响因子2.92,审稿周期1-2个月或约稿。《Nutrition & Diabetes》,影响因子2.74,审稿周期1-2个月或约稿。08、消化领域的热门SCI期刊消化领域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板块,该领域不乏重量级以及价优质廉的SCI期刊。(1)经典期刊《Gastroenterology》,影响因子20.77,审稿周期平均1-5个月。《Gut》,影响因子17.02,审稿周期平均1-2个月。《HEPATOLOGY》,影响因子14.08,审稿周期平均1-3个月。(2)高性价比期刊《Hepatology International》,影响因子4.11,审稿周期1-3个月;《Gut Pathogens》,影响因子2.81,审稿周期3个月左右或约稿;《Journal of Neurogastroenterology and Motility》,影响因子3.44,审稿周期不定。09、骨科领域的必备SCI期刊骨科的研究,从分子生物学理论的研究,到各种支架材料,干细胞诱导分化,研究的方向越来越多元化。那么,骨科领域有哪些常见的期刊呢?(1)经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影响因子6.06,审稿周期2-4周;《OSTEOARTHRITIS AND CARTILAGE》,影响因子5.45,审稿周期3-8周;《Journal of Physiotherapy》,影响因子4.54,审稿周期3个月或约稿。(2)高性价比期刊《PHYSICAL THERAPY》,影响因子2.60,审稿周期4-8周;《JOURNAL OF ARTHROPLASTY》,影响因子3.33,审稿周期2-4周;《JOURNAL OF ORTHOPAEDIC RESEARCH》,影响因子3.41,审稿周期3-6周。010、呼吸领域不能忽略的SCI期刊近年来,对于呼吸的生理和病理生理、缺氧和进行呼吸病学诊断治疗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一些呼吸领域关于基础和临床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呼吸领域有哪些SCI值得我们关注呢?(1)经典期刊《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影响因子21.47,审稿周期不定;《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影响因子12.24,审稿周期2-4周;《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影响因子15.24,审稿周期3周-8个月。(2)高性价比期刊《RESPIRATION》,影响因子2.59,审稿周期4-8周;《BMC Pulmonary Medicine》,影响因子2.72,审稿周期6-12周;《COPD-Journal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影响因子2.60,审稿周期6-12周。最近得知有一些发表很快的SCI医学期刊,影响因子还不低,抓紧投稿还能趁一波东风

影响因子14.921,当然不容易中,消化科全球第二,发表与消化道、肝脏、胆道系统和胰腺相关的一流临床研究文章。不过国内作者每年都在上面发不少篇呢,好些医院都发过。如果你比较牛,可以试试。试不中也没关系,投稿后10天内就会退稿,不影响转投。

A型血的可怕之处

A型血的可怕之处, 血型主要有o型、a型、b型和ab型,关于血型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而且相同血型的人在性格上面也是有一定的特点的,以下了解A型血的可怕之处。

关于血型各种各样的讨论很多,比如:

"O血型人容易招蚊子"

"A血型人性格最温柔"

"B血型人免疫力更好"

......

听起来就像玄学占卜一样。

据了解, 我国居民中A型、B型及O型血各占约30%,AB型仅占10%左右。

血型是一个人的重要信息,在输血和亲子鉴定中起作用,也是警察破案的重要证据之一。

除此外,血型也真的是科学家们重点研究的对象,他们希望通过血液研究来发现更多身体的秘密。

别说,随着科学的研究人们对血型还真有了新的推测。

在临床研究中有医学家发现:不同的血型与疾病之间存在着某些联系。

血型与心血管疾病 AB型血更易发生血栓和中风

《循环》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AB型血是血栓的一大重要风险因素,约占血栓病因的20%,因此,

AB型血发生血栓的风险可能是所有血型中最高的,而O型血发生血栓的风险则是最低的

一项发表在《血栓与止血杂志》上的研究也发现,AB型血的人与较高的卒中风险有关。这可能是因为AB型血的人体内有一种蛋白质水平较高,而这种蛋白质会促进血液凝固,并可能导致中风。

A型血更易患冠心病

一项由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进行的研究发现,A型血较非A型血有更高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也就是说

A型血人有更容易患上冠心病

在一项涉及到898例疑诊冠心病并进行选择性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中,

A型血患者冠心病的检出率达57.1%,显著高于非A型血组的47.3%

血型与癌症

虽然血型与癌症发生的潜在作用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

但关于血型与癌症相关的研究可不少。

一项涵盖30个国家过去60年、纳入100554例癌症患者和30个患癌部位的大样本量研究显示 ,A型血的整体患癌风险是非A型血的1.12倍,即前者患癌风险增加了12%

当然这也不是所有癌症都如此。研究发现,乳腺癌发病率就与血型无明显关联。另外,A型血人群患肝细胞癌的风险似乎也更低。

相反O型血在整体患癌风险方面就优秀得多,它的患癌风险相比非O型血要降低16%

此外,各种血型都有自己的"不容易",比如:

A型血人更易患胃癌、胰腺癌、胆囊癌等;

B型血人更易患口腔癌、宫颈癌、前列腺癌等;

AB型血人更易患肝癌、卵巢癌、胃癌等;

O型血人更易患乳腺癌、膀胱癌等。

血型与其他疾病

除了心血管疾病和癌症,血型还与一些其他疾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根据研究显示,患 肝硬化、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炎及急性脊髓炎的人群中,以 A型血 人居多。

B型血 人的 结核病发病率要高于其他血型,并且对 糖尿病十分"偏爱",跟O型血的人相比,B型血患II型糖尿病风险要高21%,比A型血的人风险要高10%。

在所有血型中, AB型血的人患过敏性哮喘的比例最高。又由于AB型人个性比较冷静沉着,神经反应也较敏捷,据统计其患

精神分裂症 几率比其他血型高出3倍多,且记忆力衰退也更明显!

O型血 的人容易得溃疡病 ,主要是基因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更喜欢入侵O型血者。而幽门螺杆菌感染跟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关系密切。

另外,今年4月发在《Gut》(胃肠病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O型血的人可能更容易得痔疮

与其纠结哪个血型更长寿不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体来说,综合大多数相关研究,O血型在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多种疾病的患病率上明显低于其他血型。

那是不是意味着,O血型人的寿命比其他血型人长呢?(毕竟在某些疾病方面更有优势)

这个答案其实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虽然血型跟很多疾病确实存在相关性,但这并不是决定长寿的根本原因

因为影响疾病发生的因素有很多,影响寿命的因素就更多了,比如

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和遗传基因等等。

就目前的研究结论来说,A型、B型、AB型、O型哪个血型更长寿,并没有确切的科学依据

所以,与其去纠结血型和寿命的关系,还不如去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

只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睡眠习惯和运动习惯,才能去追求健康长寿。血型只能是某些疾病的诊断参考,靠它可保不了你的健康!

a型血和b型血生的孩子是什么血型

血型的含义

血型是指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表面的抗原类型。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类型,而与临床关系最密切,人们所熟知的是红细胞abo血型系统及Rh血型系统。

a型血和b型血生的`孩子的血型有四种可能

血型的遗传借助于细胞中的染色体。人类细胞中共有23对染色体,每对染色体分别由两条单染色体组成,其中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所以a型血和b型血生的孩子是什么血型就由父母双方的染色体决定。a型血的人基因型可以是aa或者ao,那么这个人的生殖细胞(精子或者卵子)就有a或者o。

b型的可以是bb或者bo,生殖细胞也有 b和o。其组合就有四种情况ao(a型),ab (ab型), bo(b型)和oo(o型)。所以血型就有4种可能。

a型血和b型血生的孩子的性格

父亲a型、母亲b型的孩子是不害怕失败的冒险家。父亲a型、母亲b型的孩子与其他a型不同,非常大胆,这是由于受到天性乐观、喜欢冒险的b型母亲的影响所致。父亲b型、母亲a型的孩子性格具有模范生气质,是无可挑剔的类型。稳重踏实、性格仔细、彬彬有礼,善于倾听年长者的忠告。

现在大家都已经清楚知道了a型血和b型血生的孩子是什么血型,再也不会因为孩子的血型为什么和夫妻二人的不一样而困惑了。不同的血型组合的夫妻,所生的孩子的血型可能性比我们想象的更多,所以大家一定不要执着于自己的固有认知,认为孩子的血型一定要和夫妻二人中的一位一样。

A型血和O型血生的孩子是什么血型

ABO血型的遗传

人类的遗传都是从父母双亲各得一半的基因,并且所获得的基因都是成对的。控制人类的ABO血型的遗传基因有3个:IA,IB,i。IA决定了红细胞上有凝集原A,IB决定了红细胞上有凝集原B,i则都无。既然是成对的,那就有IAIA,IAi,IBIB,IBi,IAIB,ii共6种组成。其中,IA和IB对i为显性,IA,IB间为共显性关系。

通俗的讲,就是IA或IB与i共存时,将会显示IA和IB的作用,而IA与IB共存时,二者的作用都将显示。也就是说,IAIA,IAi都决定的是A型血,IBIB,IBi都决定的是B型血,IAIB的基因决定的是AB型血,ii决定的是o型血。

“ABO血型系统”的分类方法

想要知道A型血和O型血生的孩子是什么血型,我们还需要了解ABO血型系统的分类方法。根据红细胞表面有无特异性抗原(凝集原)A和B来划分。红细胞上只有凝集原A的为A型血,其血清中有抗B凝集素;红细胞上只有凝集原B的为B型血,其血清中有抗A的凝集素;红细胞上A,B两种凝集原都有的为AB型血,其血清中无抗A,抗B凝集素;红细胞上A,B两种凝集原皆无者为O型,其血清中抗A,抗B凝集素皆有。

A型血和O型血机率相等

所以,一个具有O型血的女性基因肯定是ii,而一个A型血的男性的基因可能是IAIA或IAi,如果知道这个男性的基因是IAIA,那么他们的孩子肯定是A型血,但如果他的基因是IAi,那他们的孩子就有可能是A型血或O型血,并且二者的几率都是1/2。

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血型,通过一定的情况下,偶然得知自己血型的时候可以推测出父母的血型。因此我们当然也可以从父母的血型推测孩子的血型,所以a型血和o型血生的孩子是什么血型就有了答案。可以知道a型血和o型血生的孩子血型是a型血或者o型血,并且两者的几率相等。

gut杂志投稿经验

HNO HERZ IRBM B-ENT CUTIS PFLEGECHIRURGIN VIVOIN VIVOJBR-BTR NOTARZT给你一些四区的IF<1的医学SCI期刊,你自己琢磨下

朋友你好,根据我多年从事文字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如果投稿更有针对性,命中率会更高一些。这就关系到,你是哪里的?干什么的?写的稿件是什么体裁?什么内容?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你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它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如果你能够告诉我你的具体情况(干什么工作,哪里的,写的小说的大致内容等),我可以给你一些建议。我1993年开始在部队时开始发表各类文章,包括:报告文学、新闻、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体裁的,到目前,先后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法制文萃》《半月谈》《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公安报》《中国交通报》《中国安全生产报》《中国转业军官》《中国人事》《道路交通管理》等报刊发表的大约5000篇左右吧,有40多篇获奖。另外:投稿时,第一要有信心,第二要投对报刊媒体,这两点非常重要。祝你成功!

临床医学进展,不过是核心不是SCI

医学界的“四大灌水神刊”— 《Oncotarget》、《Medcine》、《Scientific Reports》、《Plos One》。在医学界一直流传着“四大神刊”的传说,为什么说是四大神刊呢,原因大抵有三,一是因为影响因子适中,科研单位认可;二是这些期刊每年发文量大,又对创新性没有过高的要求,发表相对容易。《Oncotarget》在2018年已经被SCI剔除,已经走下了神坛,在此不多做介绍。《Medcine》的影响因子为2.023,研究领域涉及到医药科学方向,包括神经系统和精神疾病 神经发育、遗传、代谢相关疾病等各类疾病药物,投稿周期3-5个月作用。《Scientific Reports》为Natrure 出版集团旗下的综合性科学期刊,对文章创新性没有过高要求,但要求一定要数据严谨,影响因子在4.12,投稿周期快则两周,慢则一年不等。《Plos One》,属于3区的综合性期刊,影响因子为2.77,审稿周期在2-3个月。03、肿瘤领域的王牌SCI生物学中以肿瘤研究最火,在肿瘤领域有几大王牌SCI,影响因子甚至比CNS都高个几倍,一旦能发上个一篇,科研道路必定平顺得多了。(1)经典期刊《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影响因子为244.59,审稿周期一个月左右,以约稿居多;《Nature reviews cancer》,影响因子为42.78,审稿周期在1-3个月之间,以约稿居多;《Cancer cell》,影响因子为22.84,审稿周期在1-2个月之间。(2)高性价比期刊《Medical Oncology》,影响因子为2.92,审稿周期在1-2个月之间;《Oncology reports》,影响因子为2.98,审稿周期在1个月-半年之间。《psycho-oncology》,影响因子为3.46,审稿周期在3-8周。04、神经科学领域的SCI大咖神经科学领域作为生物学中“高大上”的一支,自然也少不了一些专业领域的SCI大咖的存在。我们就介绍最为著名的几个期刊。(1)经典期刊《Nature neuroscience》,影响因子为19.91,审稿周期在2个月之间;《Neuron》,影响因子为14.32,审稿周期在3个月左右;《Brain》,影响因子为10.84,审稿周期在1-2个月左右。(2)高性价比期刊《Brain Research》,影响因子为3.12,审稿周期在1-8个月之间;《Brain Research Bulletin》,影响因子为3.44,审稿周期在1-4个月之间。05、免疫领域的几大SCI期刊免疫学领域是一个比较大的领域,很多医学研究往往都涉及到了免疫学的内容。我们来了解一下免疫学的几个常见的期刊。(1)经典期刊《Annual Review of Immunology》,影响因子为22.71,审稿周期在2个月左右或约稿;《Nature Immunity》,影响因子21.81,审稿周期在1-2个月之间;《Immunity》,影响因子为19.73,审稿周期平均6个月左右。(2)高性价比期刊《Autoimmunity》,影响因子为2.65,,审稿周期为1-3个月;《Journal of Microbiology, Immunology and Infection》,影响因子为2.09,审稿周期为1个月;《BMC immunology》,影响因子为2.62,审稿周期为1个月左右。06、心血管领域的SCI大佬和平民期刊心血管领域也是医学领域的一大分支,吸引着一大批学者的研究。心血管领域有哪些大佬级的SCI期刊呢(1)经典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影响因子16.83,审稿周期在2-4周;《European Heart Journal》,影响因子23.42,审稿周期平均一个月;《Circulation》,影响因子18.88,审稿周期在2个月左右。(2)高性价比期刊《Canadian Journal of Cardiology》,影响因子4.52,审稿周期在1-2个月之间; 《Cardiology》,影响因子1.74,审稿周期在1-2个月之间。《Cardiovascular Drugs and Therapy》,影响因子2.77,审稿周期在4.5个月左右。07、内分泌领域的不可不知的SCI期刊内分泌领域涉及到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等多种常见疾病,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吸引了很多科学家来研究。我们介绍几本常见的内分泌领域的SCI期刊。(1)经典期刊《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影响因子19.31,审稿周期不定。《Cell Metabolism》,影响因子20.57,审稿周期1-3个月。《Molecular Metabolism》,影响因子6.29,审稿周期1-3个月。(2)高性价比期刊《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影响因子3.52,审稿周期不定。《NEUROPEPTIDES》,影响因子2.92,审稿周期1-2个月或约稿。《Nutrition & Diabetes》,影响因子2.74,审稿周期1-2个月或约稿。08、消化领域的热门SCI期刊消化领域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板块,该领域不乏重量级以及价优质廉的SCI期刊。(1)经典期刊《Gastroenterology》,影响因子20.77,审稿周期平均1-5个月。《Gut》,影响因子17.02,审稿周期平均1-2个月。《HEPATOLOGY》,影响因子14.08,审稿周期平均1-3个月。(2)高性价比期刊《Hepatology International》,影响因子4.11,审稿周期1-3个月;《Gut Pathogens》,影响因子2.81,审稿周期3个月左右或约稿;《Journal of Neurogastroenterology and Motility》,影响因子3.44,审稿周期不定。09、骨科领域的必备SCI期刊骨科的研究,从分子生物学理论的研究,到各种支架材料,干细胞诱导分化,研究的方向越来越多元化。那么,骨科领域有哪些常见的期刊呢?(1)经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影响因子6.06,审稿周期2-4周;《OSTEOARTHRITIS AND CARTILAGE》,影响因子5.45,审稿周期3-8周;《Journal of Physiotherapy》,影响因子4.54,审稿周期3个月或约稿。(2)高性价比期刊《PHYSICAL THERAPY》,影响因子2.60,审稿周期4-8周;《JOURNAL OF ARTHROPLASTY》,影响因子3.33,审稿周期2-4周;《JOURNAL OF ORTHOPAEDIC RESEARCH》,影响因子3.41,审稿周期3-6周。010、呼吸领域不能忽略的SCI期刊近年来,对于呼吸的生理和病理生理、缺氧和进行呼吸病学诊断治疗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一些呼吸领域关于基础和临床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呼吸领域有哪些SCI值得我们关注呢?(1)经典期刊《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影响因子21.47,审稿周期不定;《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影响因子12.24,审稿周期2-4周;《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影响因子15.24,审稿周期3周-8个月。(2)高性价比期刊《RESPIRATION》,影响因子2.59,审稿周期4-8周;《BMC Pulmonary Medicine》,影响因子2.72,审稿周期6-12周;《COPD-Journal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影响因子2.60,审稿周期6-12周。最近得知有一些发表很快的SCI医学期刊,影响因子还不低,抓紧投稿还能趁一波东风

在Gut期刊投稿的中国人

梁廷波白雪莉是师徒梁廷波现为美国外科医师协会会员(FACS)和国际肝脏移植学会会员、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会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器官移植学组委员兼秘书、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转移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副主任委员、外科学分会委员等学术职务,并担任《HBPD INT》,《中华外科杂志》,《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等十余种专业杂志编委,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临床医学分委员会委员。白雪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9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担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常务副主任,浙江省胰腺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浙江省重症胰腺疾病诊治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省肝胆胰疾病临床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先后访学于香港大学玛丽医院、西澳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长期从事肝胆胰外科和肝脏移植,主攻肝胆胰肿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包括肿瘤微环境、肿瘤免疫、肿瘤精准治疗和免疫治疗等。主持科研项目共1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在批专利6项;副主编《多学科联合诊治肝胆胰外科疑难病例精选》《加速康复外科理论与实践》;发表学术论文153篇,SCI论文125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在Gut、Molecular Cancer和Hepatology等TOP期刊发表SCI论文65篇。获得2019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奖、2019年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7年浙江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14年教育部高校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6年和2018年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患肿瘤最可怕的是复发转移。 “槐耳颗粒”就可能阻断肿瘤的复发转移 ,因为它是被国际权威机构证实具有抑制肿瘤干细胞功效的药物。除“槐耳颗粒”外,目前还没有发现其他药物具备这种功效。

肿瘤早已成了常见病与多发病,几乎每个家庭、亲戚或朋友中都有因患肿瘤而离世。震惊之余往往听到的叹息是:唉,发现时已经太晚了,到处都转移了。即便是手术做得很好,也做了化疗、放疗,甚至不惜代价想尽办法用了一些新药、进口药,但还是复发转移了,结果仍然是无效。

肿瘤既可预防,又可通过检查早发现、早治疗、直至彻底治愈

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第一次提出,肿瘤其实是一种可以调控的慢性疾病。这一过程既可以预防,又可以通过检查早发现、早治疗、直至彻底治愈。因此,定期体检,学会认识肿瘤早期征兆以及立即寻求诊治对于肿瘤治疗有着重要意义。但很可惜,目前大众对自我 健康 的重视并不够,大多数人都是得了病、甚至到了晚期才知道“亡羊补牢”。

为什么在肿瘤切除之后,还会复发转移呢?

从统计数据看,肿瘤患者术后出院5年内,发生复发转移的几率非常高,还是属于危险期,5年后或者说时间越往后复发概率就越来越小。那么,为什么在肿瘤切除之后,还会复发转移呢? 世界抗癌联盟理事、中国工程院院士、肿瘤治疗专家汤钊猷就曾指出:恶性肿瘤难以攻克是因为转移和复发,残留体内的肿瘤干细胞是转移复发的根源;采用传统的消灭手段无法清除残留的肿瘤干细胞和改造体内环境;唯有通过改造的手段才能清除残留的肿瘤干细胞和改变肿瘤发生、发展、转移复发的体内环境。那么,这种改造的手段在哪里呢?

术后单独用“槐耳颗粒”进行长期服用,结果证明了可防肝癌的复发转移及减少死亡

随着对各种肿瘤大量的临床治疗,基础医学、药学的研究,对肿瘤为什么复发转移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并且找到了方法。 由我国著名外科专家、中科院陈孝平院士领衔的全国39个中心,一千多例的肝癌根治术后切除肿瘤并清除掉转移的淋巴结,单独用“槐耳颗粒”进行长期服用,结果证明了可防肝癌的复发转移及减少死亡。 这个成果已刊登在英国最权威的医学期刊《GUT》上,《GUT》杂志是世界消化系统最权威的期刊,“槐耳颗粒”研究成果的发表意味着中药抗肿瘤药的有效性被国际医药同行认可,它填补了一个世界空白,即证明了肝癌外科根治术后有了一个阻断肝癌复发转移的有效药物——“槐耳颗粒”。

有人会问以前肿瘤切除后好像也有很多的药物在用?那么答案也是非常明确的,这些药物要么是没有通过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只是凭主观经验在用;要么虽然进行了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但都是一个阴性(无效)结果。 “槐耳颗粒”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第一个被证明肝癌根治术后有效的药物。

为什么“槐耳颗粒”能阻断肿瘤的复发转移?

经日本及我国医学科学研究证明, “槐耳颗粒”的关键作用在于逆转肿瘤干细胞,也就是说让肿瘤干细胞变成正常的干细胞,所以能有望解决肿瘤的复发、转移这个世界难题。 医学界普遍认为,导致肿瘤复发转移的恰恰就是肿瘤干细胞,而目前全世界所有的药物及方法(如化疗、放疗、靶向药、基因药等)都不能解决肿瘤干细胞,所以肿瘤病的五年生存率几十年来没有根本性的提高,“槐耳颗粒”被证明是能解决肿瘤干细胞的药物,而最新上市的靶向药、基因药没有证明具备这一功效。

  • 索引序列
  • gut论文发表
  • 在gut上发表论文牛吗
  • gut期刊投稿经验
  • gut杂志投稿经验
  • 在Gut期刊投稿的中国人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