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搞古生物化石研究的学者,应该不会忘了1923年,因为在1923年中国古生物学研究开始真正起步了,首先,1923年11月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曾经在中国工作几十年并最终安葬在中国的葛利普教授在当时的热河省凌源进行化石考古和挖掘工作,命名了当时凌源含狼鳍鱼的地层为“热河系”;1928年他进而提出“热河动物群”之名。从此经过百年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热河生物群”早已名扬天下。美国地质学家葛利普教授 1923年诞生了中国地质古生物学家最早发表的古生物学学术文章,它就是北京大学地系教授李四光于1923年12月在英文版《中国地质学会志》Bull. Geol. China)的第2卷3-4合期上发表了《鉴定䗴类的图解法及其对华北䗴科研究的一些结果》一文。 在李四光的文中有属种的拉丁文名称,有化石特征的详细描述、比较、讨论,有产地层位的具体记载,有图版和图版说明。该文首先叙述了这类属于原生动物门有孔虫纲化石的特征,其外形像一纺锤(纺织机上的线筒),因此叫它“纺锤虫”。李四光根据中文古代纺锤称为“筳”,在它左边加了一个“形旁”——“虫”,而右边的“筳”是声旁,两者合起来组成了一个形声字——“䗴”,李四光所造的这个字,从那时起就在中国古生物学界沿用至今。论文对8个种及变种都做了描述,并有两个图版(共19个薄片的相片)加以表示。论文记载这些种产自直隶(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甘肃诸省的十多个地点,含化石层层数最少为一层,最多达4层(山西阳泉)。论文将这些种与国外各地之链作了对比,认为它们都属于上石炭统——太原统(相当于乌拉尔统)。 另外,在1923年12月出版的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地质汇报》第5号第2册("Bull. Geol. Surv. China,No.5,pt.2”)上有一篇中国地质学家周赞衡写的题为“山东白垩纪之植物化石”(“A Preliminary Note on some Younger Mesozoic Plants fromShantung")的论文,文中描述了产自山东下白垩统的如下植物化石属共计7属11种(其中1旧种,4新种,2相似种,4未定种)。有两页图版,为手描图。李四光和周赞衡的文章发表几乎是同时的,可以并列称为“中国人最早发表的古生物学学术文章。 另外在1923年5月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奠基者和领路人德日进与桑志华在宁夏灵武水洞沟发现更新世晚期化石群,包括哺乳动物、鸟类及旧石器等,称为“水洞沟文化”。 另外,中国地质古生物学家所写的第一部古生物学专著应该是1924年12月孙云铸发表于《中国古生物志》乙种第1号第4册的论著,题目是《中国北部寒武纪动物化石》这标志着中国古生物学家也能从事深入的古生物鉴定和研究,写出大部头的著作。该书首先简述了中国北方,主要是华北的直隶(河北)省、东北的奉天(辽宁)省和山东省泰安地区与张夏地区的寒武纪地层。其实早在1920年葛利普刚到中国,就在《地质汇报》第2号上发表了两篇古生物学论文,一篇是“中国二叠纪新发现之阔翅类化石”,另一篇是“直隶开平之下二叠纪动物化石”。在前一篇论文中,描述了一个阔翅类昆虫的新种——Eurypte(Anthraconectes?)chinensi(sp.nov.)。在后一篇论文中,描述了苔鲜动物的Polypora属。这应该是中国发表的最早的两篇古生物学论文了 这里介绍一下葛利普,葛利普(1870-1946)是德裔美国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葛利普是一专多能的地质学家,他一生发表近300种学术著作,当时已经50岁的葛利普辞别故园与妻女,于1920年来到中国,任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古生物室主任,兼北京大学地质系古生物学教授。北洋政府成立中央研究院之后,他1929年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通讯研究员。1934年任北京大学地质系系主任,从此他为中国地质事业以及古生物研究事业贡献了后半生。 1922年2月3日中国地质学会在北京成立,学会的刊物是《中国地质学会志》,许多古生物学研究论文在这一刊物上发表。该年4月葛利普在中国地质学会的会议上宣读“论震旦纪”的论文,这是对震旦系的第一次全面总结。《中国古生物志》创刊,出版了甲种第一号第一册“南满第三纪初期之植物化石”(傅兰林著),乙种第一号第一册(总第一号)“中国北部奥陶纪动物化石”(葛利普著)和第二号第一册“四射珊瑚化石”(葛利普著)。傅兰林和葛利普是外国人,虽然在中国受中国政府邀请搞研究, 他 们发表的论文是职务行为,这也属于中国发表的最早的几篇古生物学论文。 中国出版的第一部古生物学专著是1922年4月,葛利普的古生物学专著《中国北部奥陶纪动物化石》,以《中国古生物志》乙种第1号第1册的形式出版。葛利普受聘为北京大学的地质系古生物学教授、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古生物研究室主任,是在中国土地上为中国地质古生物科学事业而工作的,他的研究成果也作为该所的系列出版物而问世,所以,他以上两篇文章和一部专著的出版就标志着中国地质古生物科学事业的发端。李四光说起葛利普他还有以下不朽的成就,比如著名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现在仍在挖掘,人们仍然在不断寻找那丢失的北京猿人头盖骨。而葛利普教授恰是“北京人 (Peking Man) ”的起名者, 当年周口店发现人类化石的消息,之所以能迅速传遍全世界,与这一简单易记的名称是分不开的。第二中国的古生物学者不断在国外权威杂志《自然》、《科学》等杂志上发表根据在辽西发现的恐龙化石的研究成果,而这不能不追溯到葛利普教授早期提出的“热河动物群”。” 1928 年,美国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葛利普教授出版了一部科学巨著--《中国地质史》 ( Stratigraphy of China 直译为《中国地层学》 ) 。在这部书里, 他第一次提出了"热河动物群"这一名词, 用来代表分布于东亚狼鳍鱼岩系的综合化石群。 第三在 2005 年整修后重新开馆的中国地质博物馆里, 也陈列着葛利普先生鉴定 的 化 石 (Gymnosolen Grabau,Age: Precambrian, Locality: Jinzhou,Liaoning Province 葛利普裸枝叠层石, 时代: 前寒武纪, 产地: 辽宁金州)第四中国浙江省长兴县人民塑造了一个葛利普教授的塑像, 放在长兴“金钉子”博物馆里。 这是因为葛利普教授在1931 年确定了“长兴灰岩”地层, 它是“二叠系到三叠系地质连续剖面”的代名词。 此后“长兴灰岩”, 成为地质学上一个专用名词,从而载入国际地层学史册,并得到世界公认。 2001 年 3 月,国际地科联过投票,正式将浙江长兴灰岩的 D 剖面确定为全球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及点(英文简称"金钉子")。长兴“金钉子” 是地球史上最重要的断代界线之一, 也是地球 历史 上六次生物大灭绝中最大的一次绝灭事件和全球变化相联系的点位,2001 年 3 月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正式确定为全球对比标准点位。其意义相当于大英博物馆的铂金米达尺,成了世界标准。第五在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网站上可以查到月球上以葛利普命名了“葛利普背侧”,一个在月亮上的山脊。葛利普教授逝世已经多年,人们仍然在不在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网站上可以查到月球上以葛利普命名了“葛利普背侧”,一个在月亮上的山脊。 在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的中国地质学先驱之一朱森曾经回忆著名的美籍地质学家A. W. 葛利普 (Grabau) 为他们讲授古生物学、葛利普老师不仅学问渊博,而且待人诚恳,使他们受到很大的教益,他们不仅重视课堂学习而且躬行实践,重视野外现场考察。北京西山是他们实习的重要基地。葛利普、翁文灏曾带他们去热河实习。 有媒体报道:1923年11月初,中国的东北大地被层银白色包裹得分外妖娆,早晨的屋檐下还挂着晶莹的冰柱。在这个时节,从来没有考察队进人热河省进行野外发掘工作。而北京大学的一支小型地质野外考察队此时却悄然抵达此地。他们由葛利普教授和翁文灏带队,乘着吉普车,向热河省凌源县进发。葛利普是国际上大名鼎鼎的地质学家,他此行是为了考察1880年由法国鱼类学家索瓦士研究的发现于此地的狼鳍鱼化石的地层。在凌源附近的山头,葛利普发现并采集了大量狼鳍鱼与尾类蜉蝣化石,但并无其他斩获。辽西化石群1923年,葛利普在《中国地质学》中,把当时热河省凌源县附近含化石的地层定名为热河系。1928年,他又提出了“热河动物群”的名称,用来代表分布于东亚狼鳍鱼岩系的综合动物化石群。后来, 中国的顾知微院士把与热河动物群同时期的植物群也包括进来,统称为热河生物群。
请问你指的是什么汉化?系统么?据我所知,不是中国人汉化的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专业工作者,他试图通过科学的途径比如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构形学、比较文字学、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进一步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 然而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已有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该遗址近年先后发现10余例商代早期朱书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号则零星分散,彼此缺环较多,大多数符号且与商代文字构形不合。还有一些符号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 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 王蕴智认为,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据悉,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壶上,发现有毛笔朱书的“文”字。这些符号都属于早期文字系统中的基本构形,可惜这样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见到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铸在青铜器上。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时期所反映出来的商代文字不仅表现在字的数量多,材料丰富,还突出地表现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结体特征可分为四大类:取人体和人的某一部分形体特征为构字的基础;以劳动创造物和劳动对象为构字的基础;取禽兽和家畜类形象为构字的基础;取自然物象为构字的基础。从构形的文化内涵上来考察,这些成熟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对象与当初先民们的社会生活相当贴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的特征。同时,这些字形所描写的内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个层面,因而还具有构形来源广泛性的特征。 考古和文献记载说明,至少在四五千年之前,中国的文字——汉字,已经诞生并日趋成熟了。关于汉字起源的历史,基于现存的古代文献记载和现已得到确认的考古发现,至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而汉字起源的历史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历史,所以通常我们说中华民族有5000年文明史。 中国的文字从出现至今,已经历了早期的图画文字、甲骨文字、古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以及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要求而逐渐派生出来的各种印刷字体等漫长的发展历程。其中,甲骨文字被人们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 甲骨文 19世纪后期,在河南安阳,农民在耕地时偶尔发现了甲骨的碎片,他们把这些甲骨作为龙骨卖到药房。1899年,古文字学家刘鄂在别人所服的中药中,发现了这种上面刻有古文字的甲骨,便开始了收集研究工作。 甲骨文字是商朝后期写在或刻在龟甲、兽骨之上的文字,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因为那时人们用被灼烫过的甲骨上的纹络来判断事物的吉凶。占卜完毕,就将占卜的时间、人名、所问事情、占卜结果,以及事后验证刻在上面,形成了具有明显特征的甲骨文。 甲骨上的文字,有刀刻的,也有朱书墨书的。刀刻的甲骨文字有的填满朱砂,其字体与今不同,因此难以辨认。现已发现的甲骨文字有四五千个。经过文字学家和考古学家们的分析、判断,能够辨认的已近两千。这些甲骨文字,多为从图画文字中演变而成的象形文字,许多字的笔画繁复,近似于图画,而且异体字较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 另一方面,甲骨文中已有形声、假借的文字,从而说明文字的使用已经有了相当长久的历史。 金文 继甲骨文之后出现的汉字书体就是金文。由于这种文字多铸于各种青铜器上而得名,也称为钟鼎文或青铜器铭文。至今所见最早有铭文的青铜器,为商代中期以后之物,铭文都很简单,文字书体近似于甲骨文。最有代表性的是西周的青铜器铭文。金文还载于各种彝器、乐器、兵器、度量衡器、铸币、铜镜和金属印章之上。其中以彝器之上载文数量最多。各种器物上的文字,较之甲骨文长且完整,字数少者数十字,多者数百字。例如西周前期的大盂鼎就载字二百九十一个。 大篆和小篆 篆书又分为大篆和小篆,是汉字书体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小篆较之大篆,形体笔画均已省简,而字数日增,这是应时代的要求所致。从古文到大篆,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占有重要地位。 隶书 隶书始为秦朝程邈所作。程邈本为秦朝县之狱吏,因得罪于秦始皇而被投入云阳狱中。他在狱中苦心凝思十年,损益小篆,作隶书三千字,上之始皇。始皇采纳用之,遂拜其为御史。当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务多端,文书日繁,记录事务单用小篆已深感不便,迫切需要一种比小篆更为省简、规范的文字,以便于书写和镌刻。由于当时改简小篆为社会急需,势在必行,致使隶书这一比小篆规范得多的新的字体应运而生,得以面世。 楷书 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今隶。楷书之"楷"者,法也,式也,模也。草书之名出于草率、草稿,楷书之名则反之。虽然篆书和隶书也有草写者,以此而论,其工整者亦可谓之为"楷",但这里所说的楷书,是指自成一体、现在通用的"楷书"而言,如欧阳询、柳公权等碑帖的字等。关于楷书的首创者,众说不一。因为魏、晋、南北朝几百年来的文字,是隶书中的八分与楷书笔意错杂时期。比较一致的说法是由东汉王次仲所创。现存实物中,只有魏时期钟繇的“贺克捷表”的法度可称为楷书之祖。钟繇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楷书书法家。今天的楷书,其笔画端庄,是由古隶之方正,八分之遒美,章草之简捷等脱化、演变而来的(注:章草指“用于章程文书之上者”,是由八分隶再简约其点画,以便于书写之字体)。从三国时期钟繇作“楷书”起,这种字体一直沿用至今,被视为标准字体而为世人所喜爱。 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一种书体,这是后汉颖川刘德升所造,即正书之变体,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称之"行书"。自晋迄今,行书用处最大,用得最广,一般性书写几乎均用之。 草书 草书,又称破草、今草,由篆书、八分、章草,沿袭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草书本于章草,而章草又带有比较浓厚的隶书味道,因其多用于奏章而得名。章草进一步发展而成"今草",即通常人们习称的"一笔书"。今草字中的大部分均章草或行书趋于简捷者。汉字发展到草书一体,已近完美无暇。唐朝之后,虽又出新体,即张旭之“狂草”,但狂草写出来他人多不能识,只能作为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而失去了它作为记载和传播信息的文字的作用。鉴于此因,草书难以再向前发展。文字的发展只能另辟新径,沿着新开辟的方向——印刷字体演进了。 象形字 象形字源于绘画,容易辨认,易于区别。如“人、目、山、火、木、鱼”等等。“元”是开始或第一的意思。“旦”是一个象形字,表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我国殷商时代的青铜器上就有“旦”的象形字了。最早的汉字像画的画儿,如“月”字,多像弯弯的月牙;如“山”字,多像偏山,上头还有三个高高的山尖。 会意字 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组成的汉字,它的意义往往就是它包含的几个汉字的意义组合成的。比如:“明”是由“日、月”两个字组成的,因为“日、月”都是能发光、明亮的东西,所以,“明”也就是“光亮、明亮”的意思;像大家学过的“尖”也是如此,上面“小”,下面“大”,可不就是“尖”吗?最有意思的,还要数“泪”字,它是由“水”和“目”两个字组成,“目”中的“水”,就是眼泪。 形声字 用形旁和声旁组成的字,就叫形声字。由于古今字音、字形的变化,今天形声字声旁的表音作用已十分有限,但适当利用这有限的作用还是必要的。因为汉字是表意性的文字,字形不能直接标示字音,除了需要依靠拼音字母来注明字音外,声旁也可以帮助提供字音信息。 (这也是我的考试论文,有些事网上的,有些事我找的资料,有些是我自己的,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呵呵)
周令钊没有得新冠病毒。根据统计,截至2020年4月20日,中国大陆共有82,974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治愈出院病例77,735例,死亡病例3,335例,现存确诊病例2,004例。周令钊是中国大陆的一位政治家,他没有得新冠病毒,但他也在积极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的工作,他曾发表讲话,强调要加强预防措施,加强社会管理,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彼得·福斯特。新冠最早的论文是来自德国和英国的研究团队共同撰写,第一作者为英国剑桥大学的彼得·福斯特(Peter Forster)博士。福斯特介绍,此次研究目的是为了确定“原始病毒类型”。
钟南山给我国做出了很多的贡献,提出了很多的科学项目,对我国的疫情研究产生了很多的研究成果,也改善了我国的疫情,让我国的疫情能够得到及时的控制,研发出了很多的科技项目。
钟南山院士85岁了,他为我国做出的贡献有哪些呢?今天就让我们来聊聊吧!
钟南山院士是呼吸内科的专家,他的主要贡献就是为中国抗击非典,抗击新冠肺炎做出了巨大贡献。
2020年,授予钟南山院士“共和国勋章”。入选世卫组织新冠肺炎疫情应对评估专家组名单,钟南山院士长期致力于呼吸内科的研究、预防与治疗,成果丰硕,实绩突出。是我们学习致敬的楷模。
2003年的非典,我还小,但是记得那个时候大家也非常恐慌,害怕病情严重。总有一些逆风而行的人,为了所有人的健康安全,为了祖国的发展,为了全世界的和平,临危受命,挺身而出,钟南山院士参与了抗击非典的研究。经历了像是钟南山院士的不断努力,抗击非典成功,在2004年获得“感动中国2003年度”十大人物之一。
2020年初,大家都开开心心的生活着,突然之间新冠肺炎病毒出现,一夜之间,国家立刻下令停工居家隔离,所有人都不敢出门,过年也不回家,就是希望不被传染上。这一次,80多岁的钟南山院士及其团队又挺身而出,踏上了去往武汉的方向,他们日夜奋战,不吃不喝,一心研究病毒,然后找到治疗方法,他们克服了困难,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为了全世界的和平努力,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他们抗住了压力。
就是因为有无数个像钟南山院士一样的英雄们主动抗击新冠肺炎,大家居家隔离听从安排,我们国家才能如此之高效率控制住传播速度,给世界做出了榜样,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树立奉献自己的理念。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什么是自闭症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于1943年首次被美国精神病医生里奥.肯纳观察记录并发表。我国于1982年由陶国泰医生首次研究并发表。 孤独症到底是什么呢?在DSM-V出来前,把孤独症归于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对患者的社交、沟通和行为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谱系障碍”,是终生疾病,每个患者的症状都是不同的,包括程度、症状最初体现时间和症状。广泛性发展障碍的主要类型有婴幼儿自闭症、雷特综合症、儿童期分裂障碍、阿斯伯格综合症和待分类的广泛性发展障碍。 2013年5月,美国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将自闭症归于精神发育障碍并单独分类为自闭症谱系障碍,不再属于广泛性发展障碍。 孤独症的四个标志性性行为特征: 1.与一般人群不同的社会交流障碍 2.语言与交流方面的障碍 3.对变化的拒绝、对规律的遵守、动作的怪异、重复性行为 4.在儿童期体现症状 目前的研究表明,孤独症没有国籍、社会经济地位和种族的区别,是一种终生障碍,尚无根治方法。 二、病因 现在国际上并没有找出确切的病因,一般认为和以下因素有关: 1.遗传基因 目前,在识别与孤独症有关基因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了多种基因以及基因突变,还有一些基因或者染色体疾病。 2.大脑结构异常 大脑受损,大脑异常生长等 3.环境风险因素 环境研究还处在初期阶段,并不能准确判断是否与孤独症有必要关系(有研究表明,父亲年龄越大,孩子患孤独症的可能性也越大) 部分孤独症患者还经历着其他障碍的伴随(恐惧症、强迫症、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焦虑症等)或者生理方面的困扰(睡眠、消化系统异常、过敏等)。这些现象进一步证明孤独症的复杂性。 三、发病率 在我国,并没有适合被官方引用的具体数据,参考一些研究,有的说我国的发病概率为1:100,有的说为1:88,并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证明。参考部分地区(2007年香港16:10000;2011年台湾28.72:10000) 美国目前的比率为1:68,韩国为1:38 在孤独症患者中,男孩的患病几率大于女孩,在5:1,中国的话在6:1至8:1中间,但是孤独症女孩的病情会比男孩严重。目前,孤独症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这与诊断技术不断更新,社会对孤独症关注更多有关。 四、自闭症的特点 孤独症儿童的主要问题是沟通、社交障碍和刻板行为,部分还伴随着感官系统的失调。 1.沟通 孤独症儿童多数存在语言发育迟缓,有些终生没有语言。有语言的孩子能表达简单需求,但不能主动发起对话,有怪异的语调等等,他们在沟通方面有以下困难: 不能表达自己的需求,只会用尖叫,哭泣表达意愿 不能描述环境中使他们不适的现象 不能提抽象的要求 不能明确表达自身的感受或不适 不明白指令 不能与人进行互动式对话 误解别人的意思 不能维持对他人的注意力 不能用语言来描述情绪 不能对自己的行为或者想法做出解释 不能与他人协商沟通或者讨价还价 2.社交 这里指的社交是指儿童与他人之间进行的社会性互动,发生在孩子与一个人或者多个人之间。孤独症儿童的一个极大特点是缺乏目光对视。孤独症儿童在社交方面的困难有: 缺乏目光对视(或者斜眼看人) 不寻求互动式沟通 不能分享 不能根据他人给出的非语言信息做出反应 忽视环境信息 不明白不同场合的社交规则或礼仪 3.刻板行为与思维 刻板行为是指重复发生缺没有社会性功能的行为,比如甩手、晃动身体、把物品排成特定形式等,由刻板行为与思维造成的困难有: 因为不断从事不具备功能的重复性行为而使别人觉得怪异 无法承受自己认定的方式或顺序被打乱 不能意识到别人和自己的想法未必是一样的 以为别人知道自己的想法 不能忍受别人不遵守规则 不能接受变化 不会活学活用,学会的技能不能在生活中泛化 兴趣狭窄 不善于组织、计划和安排 4.感官失调 感官失调分两种,一种是超敏(过敏),一种是低敏 超敏是指神经系统对某些感官刺激过度、只是很小的刺激就可能让孩子感觉到刺激的过度。 低敏是指孩子感受或者意识不到正常水平的感官刺激,需要更大的刺激来触发神经系统。 常见的超敏症状: 触觉:不喜欢穿新衣服,不喜欢被别人触碰,身上弄到脏污或水渍一定要换衣服 听觉:捂耳朵,被突然的尖锐的声音吓到,不喜欢理发,经常哼哼唧唧(发出声音来抵御外界声音) 视觉:喜欢关灯,不喜欢阳光,避免目光对视,斜视,可能有阅读障碍 味觉:口味清淡,不喜欢尝试新的食物,挑食,经常作呕 嗅觉:不喜欢特定香味,闻到某些香味会作呕,经常捏住鼻子 运动与平衡:行动时要抓住某些东西来保持平衡,不喜欢粗糙的地面,晕车,不喜欢被推,避免粗暴的活动 本体觉和空间感:不喜欢剧烈运动,动作笨拙,常常撞到东西,可能出现肌无力现象 常见的低敏症状: 触觉:喜欢粗暴的活动,对温度和疼痛没有反应,手上喜欢把玩东西,自我伤害 听觉:喜欢敲敲打打,喜欢鼓类玩具,喜欢厨房卫生间等地方,喜欢大声的音乐、热闹的场所 视觉:透过指尖看光线,喜欢开关灯,喜欢图案,喜欢旋转的物体 味觉:口味重,喜欢尝试新的食物,喜欢舔东西(非食物) 嗅觉:喜欢气味重的东西,喜欢闻东西,喜欢喷了清新剂,香水等场所 运动与平衡:喜欢秋千,喜欢前后摆动身体,喜欢转圈,不喜欢静坐,喜欢保持动的状态 本体感和空间感:喜欢跳跃,走路时脚步重,喜欢靠着人或物件,喜欢推拉类的活动
自闭症也称孤独症,是指自我封闭、不理会外界事物的一种状态。对于自闭症儿童的教育治疗应尽早进行,对于他们的行为进行及时的矫正、反馈和强化,使他们逐渐表现正确的行为,融入群体中去。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自闭症儿童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自闭症儿童教育训练的实践探索》
[摘要]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属于一种全面发育障碍,既不同于精神障碍,也不同于智力障碍,但又与两者之间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比如具有攻击行为、刻板行为,还有3/4的自闭症儿童智商测试结果是弱智等。本文对自闭症进行了概念界定,分析了自闭症儿童的特征,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训练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 自闭症 教育训练 实践探索
一、概念的界定
自闭症又叫阿斯伯格综合症,也称孤独症,是指自我封闭、不理会外界事物的种种状态。重度自团症儿童完全生活在自已的世界里,对外界视若无睹,听若未闻,难以与人沟通,群处、社交能力极差,情绪起伏不定,有些孩子还有自伤或伤人的行为。大部分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智障问题,但约30%的孩子智力正常,其中10%的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现出过人的天赋,被称作“白痴学者”。
1943年,美国精神病医生利奥.凯纳(Leo Kenner)教授首先提出并确定了“自闭症”的概念。“自闭症”和“孤独症”同为英文Autism(源于希腊语“Auter”――自我)一词的译名。在精神病学中,该词意为“退缩与自我专注”;在描述“自闭症”突出特征时,该词意义“自我兴趣”。“自闭症”为台湾、香港、日本、新加坡、马来亚等国家与地区的使用词。“孤独症”为中国大陆地区医学界、特教界的使用词。“自闭症”是一种严重的身心发育障碍的疾病。1978年美国国立自闭症儿童及成人协会专家顾问委员会对自闭症提出定义为:“起病于30月前的行为综合症。其主要特征有:(1)发育秩序和速度紊乱;(2)对任何感觉刺激的反应异常;(3)言语、语言、认知和非语言的沟通障碍;(4)与人、事和物建立起合适关系的能力障碍。”这些定义为至今广泛应用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ICD-9)和它的临床修订版(ICD-9-Cm)以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DSM-3)诊断标准建立奠定了基础。
自闭症是一种婴幼儿发育障碍,通常发生于3岁之前,是一种严重情绪错乱的疾病。自闭症无种族、社会、宗教之分,与家庭收入、生活方式、教育程度无关。据统计,患病率大约为10~15人/万。从性别上看男孩明显多于女孩,国外文献报道男女约为26~57∶1。目前,估计在我国约有40万左右的自闭症患儿童。
二、自闭症儿童的特征
1.交往障碍
患儿自婴幼儿时期起就表现极度孤独,并且有拒绝与人进行交往的倾向,不会用目光注视、表情、姿势和手势与人交往,甚至与父母也缺乏情感交流。不会体察亲人的喜怒哀乐和痛苦,自己有痛苦、不适,也不会寻求别人的安抚和支持,有进他们对亲人的呼唤甚至也不产生反应,以致引起父母怀疑他们有听力问题。轻症者看起来并不强烈拒绝交往,但在与伙伴的活动中常充当被动角色,不能根据社交场合调整自己的行为,缺乏社交――情绪的相互应答,不懂得如何建立友谊关系。
2.交流障碍
患儿的语言和非语言交流均有明显缺陷,沉默不语或很少使用语言。大约一半患者终生不语而倾向用手势或其它形式表达。有的即使会认、读、掌握大量的词汇,但常常不会在恰当的场合使用恰当的语言,而时常表现为不顾周围的情景或别人在说什么,自顾自地讲话,或不管别人的感受,重复地询问或重复地对人讲一样的话,问一样的问题,或模仿重复别人的话,语调平淡,缺乏节奏,与人交谈缺少应对、言语表达缺乏灵活性,不会用语调和语气的变化来适应交谈的气氛。患儿常表现代词的运用困难,谈话中常不使用代词或使用混乱,故常常不知所云
3.兴趣和活动的局限
重复与刻板的特征倾向于采用僵化刻板,墨守陈规的方式应付五花余门的日常活动。患儿喜欢保持周围环境和活动固定不变,如长时间地玩某种物品、玩具、吃某种食品、出门走同样的路线,听同样的音乐或同一本书,如要改变则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或拒绝。大多活动增多,常出现特殊的、重复的刻板动作,如来回踱步、蹦跳、旋转。
4.智力发育障碍
约3/4的患儿有智力发育落后,但它在一般智力落后的背景下可能存在某方面较强的能力,通常以机械记忆能力强为多见。主要表现有,脑电图:自发脑电图异常率达10%~83%,大多表现为广泛异常,慢波增多,少数可见棘波或棘慢波,可能与患儿合并癫痫有关;脑影像学:头部CT可能异常所见,但常不一致,意见尚不肯定。头部核磁共振检查部分病例可见第4脑室扩大,大部分有小脑蚓部小叶发育不良,脑干明显变小。
三、自闭症儿童教育训练的原则
自闭症属于一种全面发育障碍,既不同于精神障碍,也不同于智力障碍,但又与两者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比如具有攻击行为、刻板行为,还有3/4的自闭症儿童智商测试结果是弱智等。尽管如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他们与前两者等同对待,而是首先要看到他们是需要成长、需要爱、需要帮助的儿童。从全纳教育观出发,自闭症与正常儿童在发展需要上, 是相同的。正常儿童的身心特性在自闭症儿童身上也同样体现,只是方式和程度有别。基于此点,确定教学原则首先要兼顾共性,一般性的教学原则,比如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依然适用,并充实了新的意义。现仅就自闭症教育训练中一些有特性的原则做一简述。
1.身心机能协同发展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在训练过程中既要注重提高身体素质、发展运动能力,又要注重提高心理素质,培养良好个性,使两方面协调一致。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运动功能与注意力、语言、认识等多方面发展有关,对儿童进行运动训练,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多种心理能力。自闭症儿童身体发育看似与正常无异,但实际上多伴有或轻或重的感知运动发育问题,如左右手不协调、手眼不协调、腕力差、触觉过敏、听觉超灵敏、肌力松懈、跳跃力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等,所以在训练中就要安排足量的运动训练、感知训练,以及语言训练、交往训练、认识训练等,交使这些内容有机结合协调起来。比如训练儿童左右手交替拍球,不单是为了发展他们大运动、精细运动及其协调性。
2.正向发展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在训练过程中要着眼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按照规律去逐步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并开发潜能,在促进发展的过程中有序地使缺陷得到补偿,而不是着重于各种怪异行为的去除却忽略了正常行为的建立。
在开始进行矫正训练时,我们常会遇到这样失败的例子,有的老师偏重于矫正儿童的某一刻板行为,而几个月下来发现自闭症儿童虽然不咬衣角了,却咬上了铅笔或手指,老师的精力投入很大,但收效甚微。相反,有的老师以正向发展为主,在教儿童各种新技能的同时来替代、清除不良行为。
比如,有一个自闭症儿童爱用手指玩吐沫,很不卫生,我就采取教儿童漱口刷牙、嚼口香糖等同样能产生泡沫感、磨擦感的正常行为来逐渐取代玩吐沫的行为,以新行为抵消不良的旧行为,结果很快儿童就掌握了刷牙技能,并且不再玩吐沫了。这个做法首先从满足儿童需要――口腔需触觉刺激并有泡沫感出发,按照正常发展顺序来选择一项可替代的活动,再通过培养新行为抵消旧行为的方式来达到训练目的。当然,这并不是否认行为矫正的重要性,有些对儿童身心伤害较大的,如自伤行为等,应及时采用矫正策略认识疗法加以改变。正向发展与专门矫正是不矛盾的,两者相互协调、促进。单一地矫正某个怪异行为而忽略对正当行为的培养是片面的,矫正只有在培养过程中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而矫正效果直接影响着培养的速度和质量。因此,在教育训练中,必须摆对发展与矫正的关系,使两者相互促进。
3.及时反馈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在训练中对儿童的不同行为表现随时随地给予肯定或否定反馈并及时强化肯定行为,以增加其出现频率,防止不当行为因忽视或经错误肯定而增加。
自闭症儿童会在不经意间做出各种各样的行动,有对有错,但往往自己不知是否符合规则,而一些不当行为的养成常常是由于在儿童刚开始做时被忽视,等儿童常出现此行为才被老师重视,再想改掉为时已晚。比如弱智学生入学后反而怪动作增多了,学会了同班不少学生的不好的行为。这是由于自闭症儿童视觉记忆很强,很容易不自觉地模仿别人的动作,如果此时没有得到任何反馈,就等于是默许这种行为,很快这个儿童就习得了某个不良行为。
通过训练,我看到随时反馈、及时强化在自闭症训练中是十分重要的,特别在刚换一个新环境时要格外注意他的一举一动,及时制止一些不应有的动作或言语模仿。
4.优化反应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训练前先把内容加工提纯,开始只让他接受最优化的刺激,得到简单而正确的反应后再变换刺激,增加复杂性。有人形象地把提纯比喻成吃葡萄时挖籽去皮而只给儿童吃果肉。
由于外界事物十分复杂多变,它所带来的信息对自闭症儿童来说是巨大而繁多的,有时是难以承受的,并且这些儿童又难以辨别何为正确的要接受的信息,所以就更要提练。有时教自闭症儿童说话,但外界十分嘈杂,或不时有人与训练者插话,这种环境极不利于自闭症儿童掌握正确用语。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也是一样,每一行为各个动作都要简练有序,中间不允许多余动作或拖延时间,否则诸如东张西望玩手或其他用具、敲击等多余动作就会“乘虚而入”。
5.个别指导先行的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在训练过程中优先采用个别辅导的方式,使训练双方能相互配合,在这个基础上使自闭儿童逐步融入小组或其他集体中。
自闭儿在新环境中很难适应集体氛围,有显著的沟通、社交和行为问题,若开始时未与训练者合作好,以后很难接受有效训练,在不适应的场合中也不能寻找别人帮助。因此个别训练、小团体协助是其走向大集体的一个过程环节,在训练中要优先考虑。当儿童能接受一定指令并对环境有所了解之后再进入小团体就容易了。
四、自闭症儿童训练的方法
1.游戏法
游戏可让自闭症儿童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可增进其语言的主动性,也能从中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孩子的游戏就是建立人际关系的第一步,他们在游戏中发展友谊,学习社会策略和增进社会能力。Lord(1984)以及Wing和Attwood(1987)研究指出自闭症对于社会沟通线索理解及表达存在困难,他们常常处于孤立状态或是徘徊在同伴团体中的边缘,可能会避免或抗拒别人社交性的邀请,被动的接受,很少或完全没有主动的社交,或者以其特有的方式接近同伴。因而我们在教学中设计一些团体性游戏来提高自闭症儿童此项功能。我们经常会在游戏及小组课上设计一些互动的游戏项目,譬如“二人毛巾运球”让小朋友从游戏中学会与人合作,并与合作伙伴“分享”胜利的成果(如分吃一种食品)。同时,亦根据小朋友的能力设计一些戏剧性的游戏,如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在训练老师问过“老狼老狼几点了”之后,会让小朋友回答老师的问题,比如说小朋友会回答“三点了”,诸如此类还有音乐游戏“泼水歌”及“上学歌”等等,都可在游戏中增进儿童语言的主动性。
2.同步行动法
根据身体机能协同发展原则,要注重提高心理素质,培养良好个性。训练双方在训练过程中为了达到和谐、易沟通而同时进行某项技能训练或训练者做与自闭儿一样的活动,使自闭儿注意训练者的一言一行并自愿与训练者一起从事其他活动的一种方法。例如训练中自闭儿只顾一人玩球,不理睬训练者,这时训练者应主动寻找接近的机会,最好也是拿球来玩,并玩得比自闭儿要好,有时可把球滚、扔到自闭儿身边,看他是否注意球,若注意,说明可以进行接触,这时两人可一起玩一会儿球,然后再转入下一个训练项目,但要求步调一致。这种以球或其他自闭儿当前持有物为中介(或作训练诱导物)的方法在训练中十分常用,关键是选择好恰当时机。同时注意两者行动同步,不能片面强调让自闭儿服从训练者或一味顺从自闭儿童。
3.情境法
根据丰富环境原则,创设一定情境以提供适当的刺激,引起儿童注意并充分感知情境,然后进行角色练习,使其逐步学会目标情境下的内容。例如我们对酷爱音乐的自闭儿进行训练时,先给他提供一个熟悉的音乐情境,可放一段录音或唱个歌曲开头引起他注意,让他在此情境中演习某项技能,并给予一定的角色任务。完成后进行奖励,个别难执行的命令还可采取唱说结合的方式表达,以后逐渐取消音乐情境来让他完成角色任务或进行迁程训练,最终在无音乐情境中也能完成。
4.角色替代法
根据正向发展原则,在交往训练中,借助一定的中介人物(一般为儿童喜欢的物品,有时或是人)通过角色替代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交流。例如儿童比较喜欢小熊或恐龙等,教师可以木偶或玩偶或面具操纵的方式,通过让被训练者扮演小熊来进行交流,或者让自闭儿拿小熊玩偶,训练者对玩偶发布指令,实际是让自闭儿来执行。这种方法是利用儿童只对物品或某个人感兴趣,通过角色转换来实现对其他物或人都感兴趣,以便按指令行事。如果自闭儿只对玩偶等感兴趣而不执行下一步指令,玩偶要立即消失,只有把握好出现与消失的分寸才能发挥角色替代的作用。
5.感觉统合训练法
感觉统合失常乃是由于脑功能障碍,无法将人类的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及肌肉关节动觉等五种基本感觉的刺激加以统合并适切反应。感觉统合训练法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以上几种感觉刺激的输入,并适当的控制,让自闭症儿童依靠内在驱策力引导自己的活动,自动形成顺应性的反应,藉此促成这些感觉的组合和统一。
由于自闭症儿童个体差异很大,就感知而言,有的听觉灵敏,有的视觉敏锐,有的触觉过敏,有的嗅觉敏感……运动功能等都千差万别,因此在训练中就要因人而异选择一些特殊的方法,比如视听动训练法、触觉脱敏法、听觉统合训练、精神统合、感觉统合训练法,以及矫枉过正、过度练习法、行为矫正中的消退法、强化法等等。只要教育工作者端正认识,以科学的态度和满腔的热情去对待这一需特殊帮助的“普通”群体,依据儿童的情况使用和创造合适的因人而异的训练方法,自闭症儿童走向社会的日子就不远了。
参考文献:
[1]全日本特殊教育研究联盟编,杨鸿儒译.自闭教育入门.台北:台湾大展出版公司,1999.
[2]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主办:孤独症儿童康复动态.1998,(2).
[3]朴永馨.特殊教育学.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4]肖非.特殊教育通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5]朴永馨.特殊教育辞典.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
[6]刘全礼.特殊教育导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自闭症儿童教育论文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根据美国精神病学协会最新一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将孤独症,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瓦解症以及未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统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影响社会交往和行为发展的发育障碍,通常在出生后的几年就会被发现。医学上对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成因尚无肯定结论,目前发生人数增长迅速,仅中国的孤独症人士已经有1000多万,其中相当一部分已经成年。男孩的发生率是女孩的4-6倍。
肯定算的是9月份发表的。严格意见上来讲,就没有发表时间这一说,都是出版时间,按《出版物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等,连续出版物是不允许提前出刊的,像这种9月的刊期,8月出版的,都是违法操作的,就是为了评职称提前拿到刊物而操作的。按相关规定,连续出版物一般为当月或次月出版,一般来说,月刊为每月15日出版,旬刊为每月5、15、25日出版,半月刊为每月10日、20日出版。8年专业发表经验,希望我可以帮到您
对外汉语专业介绍
对外汉语是以其他语言为母语的国家或民族的人为对象的对外汉语教学,也称为汉语,相应专业为高等院校培养具有较高外语文化修养且能以外语为工作语言的汉语和中国对外汉语教师,为旅游和各类涉外部门培养导游和汉语人才,并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工作。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对外汉语专业介绍,欢迎大家分享。
1、对外汉语专业介绍:
对外汉语专业注重汉英(或另一种外语或少数民族语言,以下有关用语作相应调整)双语教学,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的了解,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人才。
2、培养目标
本专业注重汉英(或另一种外语或少数民族语言,则以下有关用语作相应调整)双语教学,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了解,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人才。
3、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语言学和第二语言教育的基本理论,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中国文学、比较文学、英语语言文学、中西比较文化等方面的基本训练,熟练地掌握英语,具有从事语言或文化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对有关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
2、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进行课堂与教学;
3、具有相应的社会调查研究能力、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初步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4、有较全面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5、了解对外交往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一定的外事活动能力;
6、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与发展动态。
4、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英语写作、英汉翻译、现代、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通论、西方文化与礼仪、国外汉学研究;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和教学实习等,一般安排8周左右。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相近专业:汉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专业。
5、专业优势
对外汉语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目前开设有此专业的高校有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四川外语学院、天津外国语学院、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山东大学、南京晓庄学院、河南师范大学、中原工学院、西北大学、黑龙江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学院、广西大学等、上海儒森教育进修学校。北京语言大学是我国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最著名的高校,是专门承担对外汉语教学的大学,在我国最早设立对外汉语本科专业,学校的老师大都在国外从事过汉语教学工作。
6、对外汉语就业前景:
据教育部一项最新统计资料显示,汉语教学在世界各地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世界各国中学习汉语的总人数已超过2000万 人。汉语教学正越来越多地走进国外的大、中、小学课堂。目前,美国、新西兰、日本、泰国、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已将汉语成绩列入大学升学科目。
由于学习汉语的人数日益增多,许多国家都面临着汉语教师严重不足的`局面。所以,学习对外汉语在大学 专业中有着很好的就业前景。在不少国家,中文教师已成为收入颇高、受人羡慕的职业之一。
本科毕业:本科毕业无法进入大学从事外国留学生的教育。但可挂靠对外汉语教育机构,它们不定期给你安排工作;或自己上网上查询招聘信息,找到需要中文老师的公司或个人,进行应聘;或进入双语学校进行汉语教育;或出国寻找就业机会。
硕士毕业:从事以上本科毕业能从事的工作;要求不要的大学可以允许进入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当老师(毕业学校比较优秀),进行留学生教育工作;或经验丰富有诸多科研成果和教学经验者,可申请国家公派,出国教学(条件非常好)。
博士毕业:从事以上本科毕业能从事的工作;可进入从事对外汉语教育学院的老师(毕业学校比较优秀者机会丰厚),进行留学生教育工作;或经验丰富有诸多科研成果和教学经验者,可申请国家公派,出国教学(条件非常好)。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外文学、文化及其交流有较全面了解,能适应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需要的对外汉语人才;培养能在国内外相关学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英汉双语教学及研究的创新型师资和后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教育管理人才;培养能够在中外文化交流中适应现代国际社会需要的,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中国文学、比较文学、英国语言文学、中西比较文化等方面的基本训练,熟练地掌握英语,受到教育及教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教师职业素养,具备从事本专业的教学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
主要课程: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与礼仪、基础英语、汉语写作、英语写作、英汉互译、外国文学等。
就业方向:对外汉语教学、中外文化交流部门、各类院校、重点高中、大众传媒、外资企业等。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该专业培养思想品德优良,汉语基础扎实,外语水平高,对语言学理论、中外文学、中外文化有较全面的理解,并懂得教育教学理论,具有较强的对外汉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对外汉语人才。
专业特色
该专业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汉语言文学课程、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以及英语专业课程,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和国际化素质。对外汉语专业,专业口径宽,应用性强,适应面广,国际化特征鲜明,兼具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特色。
主要课程
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要、教育教学理论、教育心理学、跨文化交际学、汉语词汇学、语用学、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等。
毕业去向
毕业生可在国内外高校、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新闻、文艺、出版、文化、宣传等部门以及中外企业从事翻译、文秘、公关、管理等方面工作或中外文化交流工作,也能顺利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
对外汉语教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坚实理论基础、系统专业知识和较强对外汉语教学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品德良好,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具有较坚实的语言学理论基础、系统的汉语专业知识、丰富的中外文化知识、熟练的对外汉语教学技能,毕业后能在国内外独立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以及对外汉语教学管理工作。
3.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听、说、读、写都达到较高水平。
4.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1.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主要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探讨教学方法。
2.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本体研究
从适应对外汉语教学需要的角度,对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文字展开研究。
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研究
主要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规律。
4.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研究
立足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外文化和跨文化交际问题。
三、学习年限
学制三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四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应修满的总学分不少于42学分。其中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公共必修课5学分,学科通开课6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6学分,其余为选修课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学位论文10学分。
跨专业入学和以同等学力入学的研究生,须补修本方案指定的本科生必修课至少2门并取得B以上成绩,该成绩不计入学分。
五、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论文题目。论文选题应是本学科领域值得研究、较有学术价值的问题,具有一定新意。
2.开题报告:在第四学期向教研室作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选题的理由,该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论文的基本构架,主要参考文献。参加论文开题报告的老师应不少于3名(包括导师)。经指导小组讨论通过后,方可正式进行搜集资料、专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
3.论文撰写:开题报告通过,选题即最终确定,此后的一年,集中力量进行论文撰写工作。导师要经常进行督促检查,掌握进展情况,指导修改。论文应观点明确,材料翔实,论证充分,具有一定的新见解或新内容。学位论文完成并经指导小组审查通过后,在论文答辩前一个月提交给2位论文评阅人评阅。评阅人须是具备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同行专家。评阅意见在合格以上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环节。
4.答辩资格: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应完成课程的学习并修满学分;完成实习实践环节并参与至少一项课题研究;参加8次以上学术交流活动(包括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听取学术报告等)并填写《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考核表》;以第一作者身份且署名单位以武汉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至少1篇。
5.论文答辩:在每年5月底或ll月底前完成。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组成。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论文方为通过。
六、其他必修环节
1.实践环节: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在导师指导下深入企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实践、挂职锻炼、教学实践、社会调查、专业实习等实践活动,总时间不得少于三个月。参加实习实践的情况需详细填写在《武汉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实习实践考核表》上,并提交实习实践总结报告。经学院审核合格并报研究生院培养处审批备案后,方可进入答辩环节并计2学分。
2.中期考核:第三学期进行,实行淘汰制,根据研究生学习及科研情况,结合专业成绩,确认其具体流向,包括硕博连读、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以及退学等。
七、培养方式
采用导师具体负责、学科集体培养的方式。在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教学多采用启发式、研讨式,重视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你好,根据一般习惯,是以杂志实际出版的日期为准,因为自它印刷并公开发行的时候就已经达到了出版的事实标准。杂志上标注的刊期只是杂志社为了杂志的时效性所以都会把时间往后写,这样当你8月收到9月杂志的时候不会觉得晚。特别是对一些在市场上公开销售的刊物来说,这样能避免读者买杂志总觉得像是买到过期的一样,保持读者的新鲜感。一般杂志从收稿到编辑、校对、印刷、发行都会有不同的时长,刊期越长(月刊、双月刊、季刊)出版周期就越长,特别好的学术期刊,长的甚至半年一年,所以你发表时一定要注意问清杂志的出版时间能不能赶上你的时间需要,以免做了无用功。要发表可以再问我,我就是杂志编辑
出版时间跟你发表时间是不一样的,所以要区分开来,我的经验告诉我,早点发表会好些
我这有一份他的简介,许正鼎,陕西省西安市人,1984 年毕业于中国蜂学的最高学府---福建农林大学蜂学院,获中国首届蜜蜂专业学士;后来,继续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昆虫学研究生,获硕士学位;自1984年参加工作后,一直在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工作20余年,先后主持和参加过蜜蜂传粉、蜜蜂育种、蜜蜂病理、蜂机具改良、蜂产品等的研发工作,为中国蜜蜂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特别是1995年之后,曾担任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蜜蜂研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948”重点项目主持人、国家蜂胶行业标准制定项目首席专家,他先后发表论文近30篇,其中10篇获中国养蜂学会优秀论文奖,在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5篇,获得8项国家专利,获国际金奖1项,获“首届中国金榜技术产业博览会”金奖1项,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3项。先后编著了《蜂胶的神奇疗法》、《世纪健康话题---神奇的蜂胶》、《神奇蜂胶疗法》《蜂王浆答疑解惑》四部书,2002年,许正鼎同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合作拍摄了《神奇的蜂胶》专题科普片。1995年之后,为了将蜜蜂的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他带领一批科研人员创办了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北京蜂珍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研发生产了40余种名、特、优、新“蜂珍”牌系列产品。在百度也可以了解的。
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蜂胶专题研究组主持人国家蜂胶产业创始人、奠基人中国“948”重点产业化推广项目主持人中国蜂胶产业,糖尿病抗氧化特膳产业创始人中国养蜂学会饲养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蜂产品协会蜂产品医疗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蜂协蜂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中医蜂疗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科协工程学会抗氧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中健高科研究所所长河南大学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福建农林大学研究生导师北京天宝康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福海教授是我国著名蜂胶行业的科学家,是国家“863”计划蜂胶研究的主持人,国家重点攻关项目蜂胶黄酮抗氧化研究项目主持人、中国农业部蜂胶质量标准编制组主持人、中国中医药研发协会中医蜂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工程学会联合会抗氧化专业委员会主任,2010年共和国经济建设突出贡献人物荣誉称号,2011年第四届华夏高科技创新一等奖获得者。刘富海教授是国内第一位研究蜂胶提纯技术的创始人,当他研究成功后,把提纯技术转让给了现在的北京知蜂堂,同时和许正鼎建立蜂珍蜂胶,中国农科院在刘富海教授的带领下研制了华兴牌蜂胶,同期扶植中宏蜂胶,两年后,刘富海教授携研发团队跳出了中国农科院,自己成立了天宝康蜂胶!刘富海教授从事蜂胶研究16年,创建了我国权威专家最多、质量标准最高的蜂胶行业领军企业——北京天宝康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专业为国人生产、推荐最优质的蜂胶抗氧化产品。刘富海教授是中国蜂胶研究的第一人,接受过中央电视台的专访及国内外众多新闻媒体的采访报道。 刘富海教授从苹果削皮后为什么变黄,到人的血管为什么会逐渐被堵塞,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氧化的现象和危害,提出了蜂胶是世界上最好的抗氧化剂,而且蜂胶无毒、无害,无激素,纠正了许多人对蜂胶的偏见,建议国人多多食用真正的蜂胶产品。刘富海教授指出,正像20元钱买不到金项链一样,20几元的蜂胶绝对不是真的蜂胶,而是假蜂胶,刘教授还详细讲解了真蜂胶和假蜂胶在色泽、口感、外观等方面的区别,让消费者擦亮眼睛,避免被假蜂胶所害。 刘富海,1985年大学毕业后开始从事蜜蜂事业工作。近20年来,一直为我国蜂业的发展辛勤地工作。1985年,他提出并设计了蜜蜂卵“电融合”体外受精技术,受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著名克隆技术专家陈大元教授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1989年参加中日合作研究项目,对蜜蜂营养代谢进行深入研究,研制出深受广大蜂农欢迎的蜜蜂饲料添加剂,加速了蜜蜂的春季繁殖和优质高产的进程。该研究结果在1993年第33届国际养蜂会议及国内学术会议上进行交流,荣获优秀论文奖。1992年3月至1994年12月,他作为主要执行人参加“八五”农业部重点课题“蜜蜂王浆优质高产生物学因素及生产技术的研究”,该项目于1995年圆满通过农业部课题验收。1994年,参加研究的“蜜蜂大卵育王技术研究与应用”通过技术鉴定;该课题1995年荣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年,负责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蜂产品开发期间,3项产品荣获国家农业博览会金质奖。1995年~1998年,主持蜂胶提取物防治糖尿病研?究,取得一系列可喜成果。该项研究1998年通过专家鉴定,并荣获北京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为我国蜂胶的开发奠定了基础。1996年~1999年,主持两项“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蜂胶研究专题,对蜂胶毒理、药理、提取分离、抗菌、抗氧化性能等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发明了“蜂胶分段逆流提取技术”,并于2000年通过国家科技部成果验收。1998年,主编的《神奇蜂胶疗法》、《世纪健康话题》相继出版,大大促进了蜂胶产业的发展。1999年,发明的“蜂胶驱蚊杀菌香皂”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荣获香港国际专利技术博览会金奖。同年,蜂胶被列入国家“948”重点产业化推广项目。2000年,参与编制国家农业部蜂胶质量标准。2001年,他组建“北京天宝康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带领十余名科技人员,投入大量的财力、人力,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蜂产品科普宣传。1999年~2003年,在全国各地电台、电视台、学术会议、各种礼堂、会议室等,举办大中小科普讲座数千次,为我国蜂产品的开发和相关知识的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2002年,中国老年学会医疗保健专业委员会,聘请刘富海为《中老年健康课堂》教授、《中老年健康课堂》杂志编委。2003年,刘富海先生组建的天宝康公司通过了“IS0900l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被国家科技部列为“中国优秀高新技术企业”。再一次为我国蜜蜂行业争得了荣誉,也为我国蜂产品生产与服务树立了榜样。近20年来,刘富海先生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主编和参编蜂业书籍8部。他通过自己不懈努力,为我国的养蜂事业,尤其是蜂胶产业的开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10年元月17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中国企业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全国产业经济国情调查办公室文化产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爱我中华-----共和国经济建设杰出贡献人物事迹报告暨新年座谈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召开,鉴于刘富海教授对中国经济社会建设、抗氧化事业和蜂胶事业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以及所在行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特授予“时代楷模-共和国经济建设杰出人物”荣誉称号。2011年8月20获得第四届华夏高科技产业创新奖获奖项目“天然蜂胶黄酮抗氧化研究及产业化”,通过对蜂胶的提取、分离、毒理、药理、稳定性试验、抗菌、抗氧化试验、稳定性试验、剂型、配方、质量标准等内容研究,掌握了蜂胶的相关性能及生产加工技术,不仅证明蜂胶有很强的防腐抗氧化作用,而且安全无毒,应用广泛,为我国的蜂胶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另一获奖项目“铸铁件砂型近净成型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成功研制出高温下具有良好还原气氛层的粘接剂组元,并通过正交试验和工艺试验确定了配方。
人类利用蜂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那时人类注意到蜂胶对蜜蜂重要的保护作用,发现蜂胶具有优异的抗菌防腐作用,将其应用于人类,如古埃及人发现蜂胶有抗氧化作用可以防止尸体腐败,于是将蜂胶用于制作木乃伊。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亲自观察到蜂巢内形成蜂胶的过程。他在《动物志》中记录下了“蜂胶可治疗各种皮肤病、刀伤、割伤和一些细菌感染症”。公元11世纪,伊朗哲学家阿维森纳在其著作《医典》中记载了蜂胶具有“拔除身上的残刺、残箭之后,只要立即涂上蜂胶,就可以自动消毒伤口及缓解肿痛。这是非常少见的优良医药疗效”。史料记载了古罗马时代,士兵经常携带蜂胶,作为常用的保健药物。18—19世纪,在英国和法国,将蜂胶与凡士林调和在一起,涂在伤口上,防止感染。1世纪初,希腊军医狄奥斯哥利底斯所著的《药用植物学》(俗称《希腊本草》)就有介绍蜂胶的文字:黄色的蜜蜂的胶具有芬芳的香味,很像安息香,即使是在干燥状态下,也保持着柔软,涂抹时常有乳香气。蜂胶能拔除刺或裂片,熏蒸蜂胶可以止咳;用于涂抹,可以治癣。蜂胶的名称就用希腊文Propolis命名,其含义为“在城市前方保卫城市”。形象地将蜂巢比作一座城市,而蜂胶就是这座城市的保卫者。1909年,亚历山大罗夫最早发表了“蜂胶是药”的论文,并叙述了他用蜂胶治疗鸡眼的疗效。此外,古阿拉伯人、印度人、秘鲁人等均有很长的蜂胶应用历史,至今盛行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