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研究生毕业是否实行与发表学术论文挂钩的制度一直存有较大争议,各校对此反应不一。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7所高校宣布终结该制度,认为这项制度带有明显的功利性。与此同时,上海大学则进一步强化了该制度,称这是体现学校的特色,是学校未来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我无意评价谁对谁错,仅仅站在教师 的立场谈点自己的看法。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有两个问题必须先搞清楚:研究生毕业发表学术论文到底有没有必要?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如何来体现?要回答第一个问题是很难的,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大多讨论的情况看,他们认为“逼”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既增加了研究生学习的负担,制造了大量学术垃圾,同时还养活了一大批越办越差的所谓学术期刊。后两点我是赞同的,说要求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增加了其学习负担我认为并非实情。事实上,现在的研究生由于数量的扩张,加上对未来的职业没有明确的定位,大都有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用一个“混”字也能囊括好大一部分人,这是事实。要求他们在校期间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根本没有增加什么学习负担,只不过是他们心不在焉不愿为之的托词罢了。君不见,如今有不少研究生才刚刚一年级便在校外大量接课,有的一周高达十几节课,只要挤出一点时间坐下来做些研究,完成几篇学术论文的“任务”又有何难?又到底增加了什么负担?再看第二个问题,什么是研究生教育?最简单的回答应该是比本科高一级别的教育吧?如果不再要求研究生做研究,发表一定数量和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又拿什么来作为评价的标准?也许有人说,只要看学生毕业时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就行了,这样说没有错,但请问这些年来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到底是提高了还是下降了?又有多少研究生学位论文具有原创性和突出的创新点?我常说,研究生教育一定不能办成“本科后”,除非它是名符其实的过渡学位,而我们现在恰恰不是。既然这样,研究生就必须体现研究特色,通过研究来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这应该是研究生教育的必备条件。 作为一名培养研究生的导师,我尤其感到无所适从的是,取消了研究生毕业必须发表学术论文这个制度,今后的研究生还怎么带?还有没有配套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好的制度?如果没有,那么研究生就仅仅学习十来门课程而已,何况有的课程在本科时已学过,有炒剩饭的嫌疑。导师布置的任务学生完全可以不管,因为学校不要求我去做研究,也不要求我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而现在不少学校的研究生课程均是采取专题讲授的形式,课程结束时写一篇所谓的论文完事,真正能学到多少东西,掌握了什么研究方法根本无法测量。如此一来,学生和老师成了互无约束的个体,成了事实上的两张皮,如此这般如何能培养出合意的学生? 最后我想提一点个人的想法。一是研究生毕业要发表学术论文是一个目前有效的制度,不能随意舍弃,如果要彻底废除,必须有较完善的新制度出台。二是研究生教育可分为两个层次,其一是课程研究生,读完规定的课程且考核合格即可毕业;其二是学术型研究生,不光要学习规定的课程,同时必须发表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完成较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方可毕业。这两种规格的研究生在文凭上有所区别,以扩大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选择范围。这样一来,对不同层次的研究生有不同的要求,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与学才能做到规范有序。
我认为是会降低教学质量的,因为大家都没有用心的学习和准备论文,那么必定会有一部分人是来混日子混学历的,这样的话,老师降低教学质量也是很有可能的。
杜慧滨教授不让研究生发表论文是真的在本校的一次专家会议上,我曾郑重地向校方建议:取消现行关于研究生必须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将此规定改为 ,研究生在读硕或读博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学校将视情予以不同程度的奖励或资助。这就是要把强迫性或强制性的要求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变为引导性或鼓励性的要求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这个变动的实质性意义在于,改变由于现行不合理的规定所导致的研究生普遍以金钱购买或以不正当手段搞人际关系来获取论文(大多数甚或绝大多数是垃圾文章)发表权的现状,从而为改善学术环境,端正学术风气做出积极的贡献。但是,学校并未采纳我的建议, “研究生发表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因为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能力与研究生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或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研究生所必须掌握的是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或独立开展学术研究的能力,而不是发表论文的能力。道理很明显,即使研究生撰写出了具有发表价值的学术论文,其论文也未必就能发表,因为论文的发表与否取,除了论文本身的学术质量或学术水平以外,还取决于许多非学术因素——其中有些因素(甚至关键因素)是外在于研究生而为研究生自身所无法控制的,从而对于研究生来说是属于“天”而非“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以是否发表论文来衡量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或学术水平,这就是以其有否“成事”来断定其有否“谋事”,亦即所谓“以成败论英雄”,这是明显不合理的,何况研究生学习期限一般为3-4年,如此短期的“成败”(有否发表论文)根本不足以证明一个研究生是否为“英雄”(其能力和水平是否够得上硕士或博士的标准)。
之所以清华会出现这样的规定,硕士学位不必发表论文,因为对于目前的高校完全都是以论文为主。
一直以来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他们都比较发表一定的论文才能够进行毕业,尤其是对于硕士研究生来说,他们在相应的学习期间非常的费率气,而且对于当增速的学生来做他们的可以让利是非常大的,而且对于大多数的硕士研究生来说,他们也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所以说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对于他们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如果国家必须按照同一个要求来对待这些人的话,那么肯定会出现严重问题,所以说清华为的扭转最局面,所以说就退出了相应的措施,通过不同的分类来对这些不同的人性进行不同的划分,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解决相应的问题,所以说对于清华来说,希望通过这样的规定来扭转这一局面,能够拓展硕士学习的过程,不应该让这些硕士研究生局限于写论文当中。
为了这样学论文而写论文,往往并不能够为国家的相关科技研究做出相应的贡献,反而是只写出了一大堆没有太多用处的论文,所以说对于整个国家的教育具体来说也是弊大于利的,所以说国家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而清华作为我们国家的顶尖高校,他就要首先站出来做一个示范和表率。
所以说就推出了相应的制度和政策,而且目前我们国家呢,高等教育他们在进行在这儿的时候,他们所承担的精神压力也是非常大的,而且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往往会因为自己完成不了相应的论文而导致无法毕业,甚至对于一些人来说,如果他们不能够毕业,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医生计划,所以说就出现了各种各样问题。
我觉得不应该单纯以论文的优劣来评定硕士生的优劣,应给从德智体美劳的各个方面来综合评价学生的素质,从而判定学生水平。
我觉得清华的这个举动,就是想招到真正的人才,而不是只会写论文的人才,毕竟论文也是可以造假的。
整个在校期间的表现以及学校里边课程的分数如何,还有在学校里边有没有取得什么学术重大突破以及社会经验。
不会降低教学质量的,因为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可能就是为了防止论文造假这样的事情发生吧,觉得没有必要去强制要求硕士生发论文。
我认为需要,因为论文是检验硕士能力的一种方式,取消后无法衡量硕士的学术水平,所以应该发表论文。
清华大学公布了2020至2021学年度第9次校务会议修订的《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明确提出不把发表学术论文作为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或申请学位的前置条件。《规定》破除了硕士生学位评定中的“唯论文”倾向,取消“非专业学位硕士生应至少完成一篇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且达到发表要求的论文”的要求,不把发表学术论文作为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或申请学位的前置条件。《规定》坚持,“学位论文是进行学位评定的主要依据”,要求硕士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相应形成的创新成果应当以学位论文的形式完整呈现”;“硕士生完成个人培养计划、达到所在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培养方案相关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工作并达到相关要求后,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看不说研究生需要发表论文这一事情,许多的本科生基本上都需要写一篇毕业论文,很多的学生把这当作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其实有许多的学者提出,本科生写的论文真的能对我们、对社会现象起到什么作用吗?答案不言而喻,其实很多的学生为了毕业会水论文凑字数,甚至之前还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帮代写论文,这一切其实都可以看出论文是需要很多的基础知识和社会实践才能过写出的东西,而不是我们学生随便一挥手就能勾出现的东西。
其实许多的搞笑综艺把发表论文作为一个评判的标准,这样子可以快速高效的认定这个学生在大学期间或者研究生期间是否真的把自己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去,但是这样的批判标准实在是太片面,清华作为我国的高等学府,孕育出了无数科学家人才,他们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打破常规对学生的禁锢,这样说不定学生会更加愿意的投入到实践和创作中去。
上年,清华大学就早已撤销博士研究生论文发表总数的指标值了,取代它的的是要递交一份汇报,汇报里要详解自身的学术研究成效。今年,清华大学撤销留学人员笔试题目门槛,撤销博士研究生论文发表数量指标,又取消了申请办理研究生学位无需论文发表的规定。
取消了博士研究生论文发表总数的指标,看起来令人释放压力很大。可是前提条件是必须递交一份详解自身的学术讨论。换句话说,这一份汇报能看得出很多人的具体工作能力。这比毕业论文难多了。撤销毕业论文总数,所应对的工作压力是和朋友之间的市场竞争工作压力,根据学术讨论,朋友之间比照,决战出更出色的。终究招收比较有限,总要分离出来个高矮。许多 学员担忧自身会变成吊车尾的那一个,反倒加重了内卷化。
如今的许多毕业论文,不可以被称为科学研究了,许多都变成了功利性的物品,论文代写,想办法用手机软件降重,把关键字更换,这一类毕业论文基本上便是生编硬造,针对学术研究的科学研究屈指可数。不但浪费时间,错过良好的机会哦!更不可取。清华那样的现行政策,并没有说彻底不调查,只是调查学术研究工作能力,因此 ,并没有减少门槛,仅仅更潜心实际操作工作能力。你能不交毕业论文,但你需要有工作能力大学毕业。
由于没有毕业论文限定,老师的主导权很有可能更变大,是好是坏,仅有用时间来认证。终究如今的毕业论文水准不是太好,还比不上安稳来做一些真实的科学研究。缺点也很显著,假如和老师关联好,是否会有加水行为,假如与老师关联差,是否会危害真本事的人大学毕业。
当然不应该。因为硕士学位没有资格发表论文,只有博士学位以上的学历才有资格发表论文。
如何看待清华大学规定申请硕士学位不必发表论文。,其实我个人认为清华大学的规定肯定是有它的道理的,首先,清华大学的学生是我国最顶尖的学习成绩的人所入的院校,那么他们不用发表论文,说明他们都有资格,而且都有这个发表论文的水平,所以说没有必要再走一次重复的路!这样子可以使清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申请硕士学位,不再硬性要求上学期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这可以说是给所有的清华硕士研究生解绑了。他们可以全身心的投入他们所研究的课题之中,不要求在期刊上发表论文,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性随意的毕业,最后的毕业学位论文成为了衡量一个学生在研究生期间成绩是否合格的终极考量标准。
您好,你的问题,我之前好像也遇到过,以下是我原来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希望能帮助到你,若有错误,还望见谅!有过研究生经历的同仁们,自然会对上学期间要求硬性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几篇论文作为能否授予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重要参考标准,如果没有按时按量发表到制定标准的期刊文献上,你连参加毕业答辩的机会都没有。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严格尊重这条规定。而清华大学做出了一个破天荒的决定,清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申请硕士学位,不再硬性要求上学期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这可以说是给所有的清华硕士研究生解绑了。他们可以全身心的投入他们所研究的课题之中,不要求在期刊上发表论文,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性随意的毕业,最后的毕业学位论文成为了衡量一个学生在研究生期间成绩是否合格的终极考量标准。 也就是说清华大学不要求学生发表期刊论文,但学位论文还是要求非常严格的,要严格按照毕业论文的字数、格式、参考文献等具体要求按时完成,方能成功毕业。中国高校现在普遍一个问题在于唯论文主义,教师要论文才能有课题,才能升职称,才能涨工资,学生有论文才能顺利毕业。高校每年产出论文的数量巨大,但论文的质量太低,原创新不足,基础研究不够,课题前瞻性不足,这都是主要的问题。 最可气的是,学校将论文发表的数量作为考核一名老师是否称职,学生是否合格的唯一标准。这就导致了高校作弊现象不断,学生在校外请枪手代笔,甚至有些老师的论文也是由枪手完成,更奇葩的是老师和学生一起作弊,老师替自己的学生完成论文,自己进而能获得职称的晋升。在这种唯论文论英雄的大学教学环境的之中,是不可能产生出真正的研究成果的,这也极大程度上拉低了我国高校的总体研究水平,唯论文论这一毒瘤必须铲除。 清华大学可谓是在这个方面走到了全国高校改革的前面,清华大学大学早几年已经去除了博士申请学位必须要求发表论文的规定。现在进一步将这一改革扩展到硕士研究生领域,可谓是大快人心,引领高校改革浪潮,不愧为全国首屈一指的名校。清华还是要探讨一下是否能为教师松绑的话题,这才能进一步激发老师的教学积极性。,非常感谢您的耐心观看,如有帮助请采纳,祝生活愉快!谢谢!
我认为硕士学位应该发表论文,因为如果你能读到硕士,就说明你的水平还是非常高,并且很多时候能够在论文中体现你的文化水平,也能够让你更更好的被其他高校所录取
我是非常支持学校的这个举措的,因为在之前北京大学也曾经规定了申请北京大学的硕士学位也是不需要发表学术论文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都是我们国家最高级别的两座学府了,也是无数学子求学的梦想。而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改革一向也是国内大学改革的风向标,在清华和北大都做出这样的规定以后,将来国内的很多大学也会跟随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脚步取消申请硕士论文必须发表学位论这个规定,所以我觉得这是教育制度上面的一个重要改革,是这的支持的。
那么清华大学规定申请硕士学位不必发表论文有什么影响?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之前有一个新闻是天津大学有一位导师,他就是带着他手下的学生进行学术论文的造假。所以我觉得之所以硕士研究生是学术造假的重灾区,就是因为他们规定了申请硕士学位就必须要发表一些学术论文,所以这个样子的话,学生们都为了发表这个学术论文而绞尽脑汁,不择手段。取消这个规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术造假的风气。
还有一个好处呢,我觉得就是他能够减轻研究生的这种学业压力。因为我现在也是在写论文,我觉得写论文真的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工程。从论文的选题开始,然后查找翻阅前人的文献,如果前人的文献和你的文献有相似的地方,那么你就要去改,你不能够和之前文献的一样。还要有你的创新点,所以说是一个非常难的工作。学生研究生他们每个学期都要发两三篇学术论文,所以我觉得这个压力是非常的大。在网上也有不少人说,考研究生最快乐的时候就是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在往后都是被学术论文追着赶着,我觉得学生不应该承受这么大的压力。
随着考研越来越热,全国的硕士研究生也越来越多。有关研究生毕业的问题也愈发突出,有的学校要求研究毕业必须发表一定质量的论文,这成为了许多高校研究生毕不了业的主要原因。
清华大学在2020-2021学年第九次校会上公布了修订后的《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明确表示发表学术论文不应作为申请学位论文或学位的前提条件。
《规定》打破了硕士研究生学位评定中“只发论文”的倾向,取消了“非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至少要完成一篇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论文,并满足发表要求”的要求,不把发表学术论文作为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或申请学位的前提条件。坚持“学位论文是学位评定的主要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相应的创新成果应以学位论文的形式呈现”;“硕士研究生必须完成个人培养计划,符合本学科或者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的相关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符合相关要求,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那么,硕士学位应该如何进行申请?
根据国家有关文件《关于授予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的规定》规定,取得学士学位并在取得学士学位后工作3年以上,在拟申请学位的专业或类似专业取得成绩的,可以向学位授予单位申请硕士学位。学位授予单位从三个方面确定申请人是否具有研究生同等学力水平:
一、申请人在教学、科研、专业技术、管理等方面成果的鉴定。
二是对申请人专业知识结构和水平的认定
第三,学位论文水平的确定。
其中,对申请人专业知识结构和水平的认定,要求申请人不仅要通过学位授予单位组织的课程考试,还要通过国家组织的全国外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统一考试。对申请人专业知识结构和水平的认定,应当自申请人通过资格考试之日起4年内完成。4年内未完成国家组织的课程考试和水平考试的,本申请无效。为此,申请人应向学位授予单位了解所申请专业课程考试的科目和考试时间,根据具体情况安排课程学习,具体学习方法咨询申请人。
对此,您了解了吗?
我支持,因为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压力,也可以避免一些悲剧的发生,因为有很多学生会受这样的压力而自杀。
清华大学公布了2020至2021学年度第9次校务会议修订的《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明确提出不把发表学术论文作为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或申请学位的前置条件。《规定》破除了硕士生学位评定中的“唯论文”倾向,取消“非专业学位硕士生应至少完成一篇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且达到发表要求的论文”的要求,不把发表学术论文作为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或申请学位的前置条件。《规定》坚持,“学位论文是进行学位评定的主要依据”,要求硕士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相应形成的创新成果应当以学位论文的形式完整呈现”;“硕士生完成个人培养计划、达到所在学科或专业学位类别培养方案相关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工作并达到相关要求后,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看不说研究生需要发表论文这一事情,许多的本科生基本上都需要写一篇毕业论文,很多的学生把这当作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其实有许多的学者提出,本科生写的论文真的能对我们、对社会现象起到什么作用吗?答案不言而喻,其实很多的学生为了毕业会水论文凑字数,甚至之前还有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帮代写论文,这一切其实都可以看出论文是需要很多的基础知识和社会实践才能过写出的东西,而不是我们学生随便一挥手就能勾出现的东西。
其实许多的搞笑综艺把发表论文作为一个评判的标准,这样子可以快速高效的认定这个学生在大学期间或者研究生期间是否真的把自己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去,但是这样的批判标准实在是太片面,清华作为我国的高等学府,孕育出了无数科学家人才,他们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打破常规对学生的禁锢,这样说不定学生会更加愿意的投入到实践和创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