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中科院赵爽论文发表

中科院赵爽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

中科院赵爽论文发表

拉玛奴江是一个生於南印度没落的贫穷婆罗门家庭,没有受过大学育, 靠自学及艰苦钻研数学,后来成为一个闻名国际的数学家。 在数学家中,以贫穷家庭出身,而且能在没有研究数学的环境裏,孤独 的工作,发现了一些深入的结果的人是不太多。他到了二十七岁时才获得真 正数学家的教导,他的才华像彗星突然出现长空,耀眼令人侧目。可惜的是 肺病却蚕食了他的生命,他在三十三岁时悄然逝去。 一个着名的故事是:叙拉古的亥厄洛王叫金匠造一顶纯金的皇冠,因怀疑里面掺有银子,便请阿基米德鉴定一下。当他进入浴盆洗澡时,水漫溢到盆外,于是悟得不同质料的物体,虽然重量相同,但因体积不同,排去的水也必不相等。根据这一道理,就可以判断皇冠是否掺假。阿基米德高兴得跳起来,赤身奔回家中,口中大呼:『尤里卡!尤里卡』』〔希腊语enrhka,意思是『我找到了』〕他将这一流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即物体在液体中的减轻的重量,等于排去液体的重量,总结在他的名着《论浮体》〔On Floating Bodies〕中,后来以『阿基米德原理』着称于世。 大约1500年前,欧洲的数学家们是不知道用“0”的。他们使用罗马数字。罗马数字是用几个表示数的符号,按照一定规则,把它们组合起来表示不同的数目。在这种数字的运用里,不需要“0”这个数字。 而在当时,罗马帝国有一位学者从印度记数法里发现了“0”这个符号。他发现,有了“0”,进行数学运算方便极了,他非常高兴,还把印度人使用“0”的方法向大家做了介绍。过了一段时间,这件事被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了。当时是欧洲的中世纪,教会的势力非常大,罗马教皇的权利更是远远超过皇帝。教皇非常恼怒,他斥责说,神圣的数是上帝创造的,在上帝创造的数里没有“0”这个怪物,如今谁要把它给引进来,谁就是亵渎上帝!于是,教皇就下令,把这位学者抓了起来,并对他施加了酷刑,用夹子把他的十个手指头紧紧夹注,使他两手残废,让他再也不能握笔写字。就这样,“0”被那个愚昧、残忍的罗马教皇明令禁止了。 但是,虽然“0”被禁止使用,然而罗马的数学家们还是不管禁令,在数学的研究中仍然秘密地使用“0”,仍然用“0”做出了很多数学上的贡献。后来“0”终于在欧洲被广泛使用,而罗马数字却逐渐被淘汰了。 刘 徽 刘徽(生于公元250年左右),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杰出的地位.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 贾 宪 贾宪,中国古代北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曾撰写的《黄帝九章算法细草》(九卷)和《算法斆古集》(二卷)(斆xiào,意:数导)均已失传。 他的主要贡献是创造了"贾宪三角"和增乘开方法,增乘开方法即求高次幂的正根法。目前中学数学中的混合除法,其原理和程序均与此相仿,增乘开方法比传统的方法整齐简捷、又更程序化,所以在开高次方时,尤其显出它的优越性,这个方法的提出要比欧洲数学家霍纳的结论早七百多年。 秦九韶 秦九韶(约1202--1261),字道古,四川安岳人。先后在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做官,1261年左右被贬至梅州,(今广东梅县),不久死于任所。他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早年在杭州“访习于太史,又尝从隐君子受数学”,1247年写成著名的《数书九章》。《数书九章》全书凡18卷,81题,分为九大类。其最重要的数学成就----“大衍总数术”(一次同余组解法)与“正负开方术"(高次方程数值解法),使这部宋代算经在中世纪世界数学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李冶 李冶(1192----1279),原名李治,号敬斋,金代真定栾城人,曾任钧州(今河南禹县)知事,1232年钧州被蒙古军所破,遂隐居治学,被元世祖忽必烈聘为翰林学士,仅一年,便辞官回乡。1248年撰成《测圆海镜》,其主要目的是说明用天元术列方程的方法。“天元术”与现代代数中的列方程法相类似,“立天元一为某某”,相当于“设x为某某“,可以说是符号代数的尝试。李冶还有另一步数学著作《益古演段》(1259)也是讲解天元术的。 朱世杰 朱世杰(1300前后),字汉卿,号松庭,寓居燕山(今北京附近),“以数学名家周游湖海二十余年”,“踵门而学者云集”(莫若、祖颐:《四元玉鉴》后序)。朱世杰数学代表作有《算学启蒙》(1299)和《四元玉鉴》(1303)。《算术启蒙》是一部通俗数学名著,曾流传海外,影响了朝鲜、日本数学的发展。《四元玉鉴》则是中国宋元数学高峰的又一个标志,其中最杰出的数学创造有“四元术”(多元高次方程列式与消元解法)、“垛积术”(高阶等差数列求和)与“招差术”(高次内插法). 祖冲之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祖籍是现今河北省涞源县,他是南北朝时代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不仅是一位数学家,同时还通晓天文历法、机械制造、音乐等领域,并且是一位天文学家。 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主要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他算出的圆周率为3.1415926<π<3.1415927,这一结果的重要意义在于指出误差的范围,是当时世界最杰出的成就。祖冲之确定了两个形式的π值,约率355/173(≈3.1415926)密率22/7(≈3.14),这两个数都是π的渐近分数。 祖 暅 祖暅,祖冲之之子,同其父祖冲之一起圆满解决了球面积的计算问题,得到正确的体积公式。现行教材中著名的“祖暅原理”,在公元五世纪可谓祖暅对世界杰出的贡献。 杨辉 杨辉,中国南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在13世纪中叶活动于苏杭一带,其著作甚多。 他著名的数学书共五种二十一卷。著有《详解九章算法》十二卷(1261年)、《日用算法》二卷(1262年)、《乘除通变本末》三卷(1274年)、《田亩比类乘除算法》二卷(1275年)、《续古摘奇算法》二卷(1275年)。 他在《续古摘奇算法》中介绍了各种形式的"纵横图"及有关的构造方法,同时"垛积术"是杨辉继沈括"隙积术"后,关于高阶等差级数的研究。杨辉在"纂类"中,将《九章算术》246个题目按解题方法由浅入深的顺序,重新分为乘除、分率、合率、互换、二衰分、叠积、盈不足、方程、勾股等九类。 赵 爽 赵爽,三国时期东吴的数学家。曾注《周髀算经》,他所作的《周髀算经注》中有一篇《勾股圆方图注》全文五百余字,并附有云幅插图(已失传),这篇注文简练地总结了东汉时期勾股算术的重要成果,最早给出并证明了有关勾股弦三边及其和、差关系的二十多个命题,他的证明主要是依据几何图形面积的换算关系。 赵爽还在《勾股圆方图注》中推导出二次方程 (其中a>0,A>0)的求根公式 在《日高图注》中利用几何图形面积关系,给出了"重差术"的证明。(汉代天文学家测量太阳高、远的方法称为重差术)。 华罗庚 华罗庚,中国现代数学家。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省金坛县。1985年6月12日在日本东京逝世。华罗庚1924年初中毕业之后,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习不到一年,因家贫辍学,他刻苦自修数学,1930年在《科学》上发表了关于代数方程式解法的文章,受到专家重视,被邀到清华大学工作,开始了数论的研究,1934年成为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研究员。1936年作为访问学者去英国剑桥大学工作。1938年回国,受聘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应苏联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邀请任研究员,并在普林斯顿大学执教。1948年始,他为伊利诺伊大学教授。 1924年金坛中学初中毕业,后刻苦自学。1930年后在清华大学任教。 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习。1938年回国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国,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斯大学教授,1950年回国。 40年代,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 一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此结果在数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G.H.哈 代与J.E.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改进,至 今仍是最佳纪录。 代数方面,证明了历史长久遗留的一维射影几何的基本定理;给出 了体的正规子体一定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这个结果的一个简单而直接的证明,被称为嘉 当-布饶尔-华定理。其专著《堆垒素数论》系统地总结、发展与改进了哈代与李特尔伍德圆法、维诺格拉多夫三角和估计方法及他本人的方法,发表40余年来其主要结果仍居 世界领先地位,先后被译为俄、匈、日、德、英文出版,成为20世纪经典数论著作之 一。其专著《多个复变典型域上的调和分析》以精密的分析和矩阵技巧,结合群表示论,具体给出了典型域的完整正交系,从而给出了柯西与泊松核的表达式。这项工作在 调和分析、复分析、微分方程等研究中有着广泛深入的影响,曾获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 奖。倡导应用数学与计算机的研制,曾出版《统筹方法平话》、《优选学》等多部著作 并在中国推广应用。与王元教授合作在近代数论方法应用研究方面获重要成果,被称为 “华-王方法”。在发展数学教育和科学普及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发表研究论文200多 篇,并有专著和科普性著作数十种。 陈景润 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3 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福州。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 数学系。1957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并在华罗庚教授指导下从事数论方面的研究。历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兼贵阳民族学院、河南大学、青岛大学、华中工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等校教授,国家科委数学学科组成员,《数 学季刊》主编等职。主要从事解析数论方面的研究,并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取得国 际领先的成果。这一成果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受到广泛引用。这项工作,使之与王 元教授、潘承洞教授共同获得1978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其后对上述定理又作了改 进,并于1979年初完成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将最小素数从原有的80推进到 16 ,受到国际数学界好评。对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科学实验、尖端技术、人类 生活密切关系等问题也作了研究。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并有《数学趣味谈》、《组合数学》等著作 ! 苏步青(1902-2003) 浙江平阳人。1927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数学系,后入该校研究院,获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受聘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到复旦大学任教,任教务长、副校长、校长等职,1983年起任复旦大学名誉校长。1985年起任温州大学名誉校长。历任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五、六届全国人大常委,民盟中央副主席。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兼任学术委员会常委,专长微分几何,创立了国内外公认的微分几何学派。撰有《射影曲线概论》、《射影曲面概论》等专著10部。研究成果“船体放样项目”、“曲面法船体线型生产程序”分别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苏老虽然家境清贫,可他父母省吃俭用,拼死拼活也要供他上学。他在读初中时,对数学并不感兴趣,觉得数学太简单,一学就懂。可量,后来的一堂数学课影响了他一生的道路。 那是苏步青上初三时,他就读浙江省六十中来了一位刚从东京留学归来的教数学课的杨老师。第一堂课杨老师没有讲数学,而是讲故事。他说:“当今世界,弱肉强食,世界列强依仗船坚炮利,都想蚕食瓜分中国。中华亡国灭种的危险迫在眉睫,振兴科学,发展实业,救亡图存,在此一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有责任。”他旁征博引,讲述了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这堂课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救亡图存,必须振兴科学。数学是科学的开路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苏步青一生不知听过多少堂课,但这一堂课使他终身难忘。 杨老师的课深深地打动了他,给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兴奋剂。读书,不仅为了摆脱个人困境,而是要拯救中国广大的苦难民众;读书,不仅是为了个人找出路,而是为中华民族求新生。当天晚上,苏步青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在杨老师的影响下,苏步青的兴趣从文学转向了数学,并从此立下了“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座右铭。一迷上数学,不管是酷暑隆冬,霜晨雪夜,苏步青只知道读书、思考、解题、演算,4年中演算了上万道数学习题。现在温州一中(即当时省立十中)还珍藏着苏步青一本几何练习薄,用毛笔书写,工工整整。中学毕业时,苏步青门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 17岁时,苏步青赴日留学,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为国争光的信念驱使苏步青较早地进入了数学的研究领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写了30多篇论文,在微分几何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并于1931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获得博士之前,苏步青已在日本帝国大学数学系当讲师,正当日本一个大学准备聘他去任待遇优厚的副教授时,苏步青却决定回国,回到抚育他成长的祖任教。回到浙大任教授的苏步青,生活十分艰苦。面对困境,苏步青的回答是“吃苦算得了什么,我甘心情愿,因为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一条爱国的光明之路啊!” 这就是老一辈数学家那颗爱国的赤子之心。 苏步青先生逝世的消息传开后,平阳人民的心情非常沉重。因为他与家乡人民的感情极深,他的名字早已与家乡的许多方面连在一起。 当我重新捧读“卧牛山下农家子,牛背讴歌带溪水。欲砍青阶竹作鞭,牵牛去耕天下田”的诗句,更是别有一番思绪。苏步青不仅是中外闻名的数学家,也是一位优秀的诗人。他一生与诗结缘,诗中不仅反映了他热爱祖国的精神,还渗透了浓郁乡情。仅以《苏步青业余诗词钞》几百首诗来说,赞美家乡的就有几十首:瓯江雁荡、卧牛带溪、农家风情、儿歌俚语,都在诗词中尽展风姿,其创作时间长达60余年。诗是苏步青的人格投影、情感物化和生命结晶。读他的诗,为我们了解现代中国正直知识分子的心灵世界提供了一份不可多得的艺术参照。 早在抗战时期,苏步青居于西北的一个小镇上,身处“流亡大学”的困难境地,仍不忘家乡父老,以诗寄情:“画角声声催铁血,烽烟处处缺金瓯。”“万里家乡隔战尘,江南烟雨梦归频。”“遥怜儿女牵衣小,无奈家山归梦长。”抗战胜利后,他到台湾负责接收台北大学,很多朋友劝他留在台湾,但他依然决定回浙大。1946年3月,苏步青在从台湾归来的飞机上作《忆秦娥》,充满思乡之情:“台湾峡,深蓝一片波声歇。波声歇,孤机遥指,浙东瓯北。白云开处山重叠,晴空万里归时节。归时节,红楼幽楼,菱花新雪。”后来,蒋介石发动内战,陷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苏步青的诗词重又流露出感时伤世、心忧天下的情愫:“极目东西无净土”、“愁闻鼙鼓动余哀”。在旧中国的灾难岁月里,他的诗词多忧患之音,沉郁之作,赤子之心跃然纸上。 苏步青的家乡诗情在南雁这个主题上表现最丰富。他出生于1902年,1919年就离开家乡去日本留学,此后一直生活在他乡,可心中最牵挂的是家乡的南雁荡山,描写南雁风情的诗就有几十首:会文书院的古风、仙姑洞的香火、碧溪渡的竹筏、顺溪的香鱼、腾蛟的古桥……1940年他回乡时,写下了《南雁爱山亭晚眺》:“爱山亭上少淹留,烟绕村耕欲渐休。牛背只应横笛晚,羊肠从此入山幽。云飞千嶂风和雨,滩响一溪夏亦秋。长忆春来芳草遍,夕阳渡口系归舟。”由于诗人对环境十分熟悉,顺手拈来,把碧溪渡、东南屏嶂、云关等景点描绘得呼之欲出。1945年抗战刚胜利,他多想回家乡看看,可苦于没有机会,于是在《梦游仙姑洞》中写道:“梦里仙姑画里行,居然一水竹排轻。不知窗际寒灯影,竟化山头皓月明。”窗前的寒灯竟成了家乡的明月,可见其情深意切。他的《忆游南雁》、《南雁佳景吟》、《思乡》、《南雁寄怀》无不在回忆和思念中写就。1942年,友人在送他的诗中写道:“子规声里情难遣,心逐飞鸿雁荡边。”他和道:“云关千级迂仙道,月牖孤悬印雁行。”家乡的老同学施锵带来了南雁特产香鱼干,他又深情地写下:“闻道家园秋已晚,西风不用忆鲈鱼。” 家乡的故居前有座山叫牛山卧,是南雁景观之一。苏步青的诗中屡次出现此山,并自称是“卧牛山下看牛郎”、“ 卧牛山下旧耕农”、“卧牛山下农家子”。他与著名文史学家苏渊雷教授是同乡,两人同在上海工作,对南雁都深怀感情。1983年苏步青给苏渊雷写了《南雁荡寄怀似仲翔》:“一别名山四十春,有时归思寄南云。仙姑何幸馨香火,孙老无端榜会文(孙衣言题会文书院一联:‘伊洛微言持敬始,永嘉前辈读书多’)。牛背笛横斜日渡,羊肠径逐故园门。秋来处处堪留恋,朱橘黄柑又几村。”接到诗稿,激起苏渊雷无限怀想,写下了《步老寄示南雁荡长句儿时就读会文书院有同感焉次和却寄》:“南雁回翔六十春,辅仁会友气凌云。木樨淡放知无隐,华表斜看有逸文。野渡半篙真罨画,青灯一味足玄门。珂乡未觉灵山远,起凤腾蛟别有村。”两位名人的诗如今成了家乡的珍品。1985年,苏步青为《平阳地名志》题词,写下了“地灵人杰我平阳,鳌水雁山鱼米香”,诗句后来成为赞誉平阳的名句。 读苏步青的诗词,不难感觉到他是性情中人。其实,他无心做诗人,但经久不衰的生活热情,丰富多彩的人生阅历,渊博的学识,深厚的文学功底,加上炽热的怀乡情感,却使他每有所作皆臻佳境,成就为真正的诗人

中国著名数学家: 1、古代:墨子 惠施 张苍 耿寿昌 刘歆 许商 张衡 刘洪 徐岳 赵爽 刘徽 王蕃 何承天 张邱建 祖冲之 祖日桓 甄鸾 刘焯 王孝通 李淳风 僧一行 边冈 沈括 贾宪 刘益 秦九韶 李冶 王恂 杨辉 郭守敬 朱世杰 陶宗仪 吴敬 王文素 顾应祥 程大位 徐光启朱载堉 李之藻 王锡阐 梅文鼎家族 年希尧 明安图 董佑诚 焦循 汪莱 李锐 项名达 阮元 徐有壬 戴煦 李善兰 邹伯奇 夏鸾翔 华蘅芳 丁取忠 黄宗宪 左潜 曾纪鸿 周达 2、现当代:胡明复 冯祖荀 姜立夫 陈建功 熊庆来 苏步青 江泽涵 许宝騄 华罗庚 陈省身 林家翘 吴文俊 陈景润 丘成桐 冯康 周伟良 萧荫堂 钟开莱 项武忠 项武义 龚升 王湘浩 伍鸿熙 严志达 陆家羲 外国著名数学家: 1、古希腊:泰勒斯、欧几里得,阿基米德,毕达哥拉斯, 2、德国:高斯、柯西、莱布尼兹、戴维·希尔伯特、歌德巴赫、克莱因、开普勒,康托 3、法国:笛卡儿、拉格朗日、拉普拉斯、费马、泊松、嘉当、伽罗瓦、傅里叶 4、美国:Lars V.Ahlfors 5、英国:艾萨克·牛顿 6、瑞士:欧拉 、丹尼尔·伯努利,,阿贝尔, …… 7、匈牙利:冯·诺依曼 8、挪威:伯努利1785年,8岁的高斯在德国农村的一所小学里念一年级。 学校的老师是城里来的。他有一个偏见,总觉得农村的孩子不如城市的孩子聪明伶俐。不过,他对孩子们的学习,还是严格要求的。他最讨厌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讲、爱做小动作的学生,常常用鞭子敲打他们。孩子们到爱听他的课,因为他经常讲一些非常有趣的东西。 有一天,他出了一道算术题。他说:“你们算一算,1加2加3,一直加到100等于多少?谁算不出来,就不准回家吃饭。” 说完,他就坐在椅子上,用目光巡视着趴在桌上演算的学生。 不到一分钟的工夫,小高斯站了起来,手里举着小石板,说:“老师,我算出来了......” 没等小高斯说完,老师就不耐烦的说:“不对!重新再算!” 小高斯很快的检查了一遍,高声说:“老师,没错!”说着走下座位,把小石板伸到老师面前。 老师低头一看,只见上面端端正正的写着“5050”,不禁大吃一惊。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样复杂的数学题,一个8岁的孩子,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就算出了正确的得数。要知道,他自己算了一个多小时,算了三遍才把这道题算对的。他怀疑以前别人让小高斯算过这道题。就问小高斯:“你是怎么算的?”小高斯回答说:“我不是按照1、2、3的次序一个一个往上加的。老师,你看,一头一尾的两个数的和都是一样的:1加100时101,2加99时101,3加98也是101......一前一后的数相加,一共有50个101,101乘50,得到5050。” 小高斯的回答使老师感到吃惊。因为他还是第一次知道这种算法。他惊喜的看着小高斯,好像刚刚才认识这个穿着破烂不堪的,砌转工人的儿子。 不久,老师专门买了一本数学书送给小高斯,鼓励他继续努力,还把小高斯推荐给教育当局,使他得到免费教育的待遇。后来,小高斯成了世界著名的数学家。 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的这种计算方法称为“高斯定理”。法国巴黎的「发现宫」科学博物馆中友祖冲之的大名与他所发现的圆周率值并列。他曾经算出月球绕地球一周为时27.21223日,与现代公认的27.21222日,在那个时代能有那麼伟大的成就,实在让人佩服,难怪西方科学家把月球上许多「火山口」中的一个命名为「祖冲之」。欧拉是科学史上最多产的一位杰出的数学家,据统计他那不倦的一生,共写下了886本书籍和论文,其中分析、代数、数论占40%,几何占18%,物理和力学占28%,天文学占11%,弹道学、航海学、建筑学等占3%,彼得堡科学院为了整理他的著作,足足忙碌了四十七年。19世纪伟大数学家高斯(Gauss,1777-1855年)曾说:"研究欧拉的著作永远是了解数学的最好方法。"德国数学家,康托,19世纪数学伟大成就之一——集合论的创立人。1845年3月3日生于彼得俄国堡,父亲是个富商。1856年全家迁居德国法兰克福。康托先后就学于苏黎世大学、哥廷根大学、法兰克福大学和柏林大学,主要学习哲学、数学和物理。在柏林大学,他受到著名分析学家魏尔斯特拉斯的影响,对纯粹数学产生了兴趣。1867年,他以求不定方程ax2+by2+cz2= 0的整数解(其中,a、b、c为任意整数)的博士论文获哲学博士学位。1869年起来到哈勒大学,历任教师、副教授、教授。康托自幼对数学有浓厚兴趣。23岁获博士学位,以后一直从事数学教学与研究。他所创立的集合论已被公认为全部数学的基础。 1874年康托的有关无穷的概念,震撼了知识界。康托凭借古代与中世纪哲学著作中关于无限的思想而导出了关于数的本质新的思想模式,建立了处理数学中的无限的基本技巧,从而极大地推动了分析与逻辑的发展。他研究数论和用三角函数唯一地表示函数等问题,发现了惊人的结果:证明有理数是可列的,而全体实数是不可列的。

陈景润,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福州。1953 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1957 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并在华罗庚教授 指导下从事数论方面的研究。历任中国科学院 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兼贵阳民族学院、河南大学、青岛大学、华中工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等校教授,国家科委数学学科组成员,《数学季刊》主编等职。主要从事解析数论方面的研究,并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取得国际领先的成果。这一成果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受到广泛引用。这项工作,使之与王元教授、潘承洞教授共同获得 1978 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其后对上述定理又作了改进,并于1979年初完成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将最小素数从原有的80推进到16,受到国际数学界好评。对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科学实验、尖端技术、人类生活密切关系等问题也作了研究。发表研究论文 70 余篇,并有《数学趣味谈》、《组合数学》等著作邓小平曾说“中国有一千个陈景润就了不得。”

中科院赵爽论文发表时间

丘成桐,陈景润,华罗庚,陈省身

刘徽 刘徽(生于公元250年左右),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杰出的地位.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 贾宪 贾宪,中国古代北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曾撰写的《黄帝九章算法细草》(九卷)和《算法斆古集》(二卷)(斆xiào,意:数导)均已失传。 他的主要贡献是创造了"贾宪三角"和增乘开方法,增乘开方法即求高次幂的正根法。目前中学数学中的混合除法,其原理和程序均与此相仿,增乘开方法比传统的方法整齐简捷、又更程序化,所以在开高次方时,尤其显出它的优越性,这个方法的提出要比欧洲数学家霍纳的结论早七百多年。 秦九韶 秦九韶(约1202--1261),字道古,四川安岳人。先后在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做官,1261年左右被贬至梅州,(今广东梅县),不久死于任所。他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早年在杭州“访习于太史,又尝从隐君子受数学”,1247年写成著名的《数书九章》。《数书九章》全书凡18卷,81题,分为九大类。其最重要的数学成就----“大衍总数术”(一次同余组解法)与“正负开方术"(高次方程数值解法),使这部宋代算经在中世纪世界数学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李冶 李冶(1192----1279),原名李治,号敬斋,金代真定栾城人,曾任钧州(今河南禹县)知事,1232年钧州被蒙古军所破,遂隐居治学,被元世祖忽必烈聘为翰林学士,仅一年,便辞官回乡。1248年撰成《测圆海镜》,其主要目的是说明用天元术列方程的方法。“天元术”与现代代数中的列方程法相类似,“立天元一为某某”,相当于“设x为某某“,可以说是符号代数的尝试。李冶还有另一步数学著作《益古演段》(1259)也是讲解天元术的。 朱世杰 朱世杰(1300前后),字汉卿,号松庭,寓居燕山(今北京附近),“以数学名家周游湖海二十余年”,“踵门而学者云集”(莫若、祖颐:《四元玉鉴》后序)。朱世杰数学代表作有《算学启蒙》(1299)和《四元玉鉴》(1303)。《算术启蒙》是一部通俗数学名著,曾流传海外,影响了朝鲜、日本数学的发展。《四元玉鉴》则是中国宋元数学高峰的又一个标志,其中最杰出的数学创造有“四元术”(多元高次方程列式与消元解法)、“垛积术”(高阶等差数列求和)与“招差术”(高次内插法). 祖冲之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祖籍是现今河北省涞源县,他是南北朝时代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不仅是一位数学家,同时还通晓天文历法、机械制造、音乐等领域,并且是一位天文学家。 祖冲之在数学方面的主要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他算出的圆周率为3.1415926<π<3.1415927,这一结果的重要意义在于指出误差的范围,是当时世界最杰出的成就。祖冲之确定了两个形式的π值,约率355/173(≈3.1415926)密率22/7(≈3.14),这两个数都是π的渐近分数。 祖暅 祖暅,祖冲之之子,同其父祖冲之一起圆满解决了球面积的计算问题,得到正确的体积公式。现行教材中著名的“祖暅原理”,在公元五世纪可谓祖暅对世界杰出的贡献。 杨辉 杨辉,中国南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在13世纪中叶活动于苏杭一带,其著作甚多。 他著名的数学书共五种二十一卷。著有《详解九章算法》十二卷(1261年)、《日用算法》二卷(1262年)、《乘除通变本末》三卷(1274年)、《田亩比类乘除算法》二卷(1275年)、《续古摘奇算法》二卷(1275年)。 他在《续古摘奇算法》中介绍了各种形式的"纵横图"及有关的构造方法,同时"垛积术"是杨辉继沈括"隙积术"后,关于高阶等差级数的研究。杨辉在"纂类"中,将《九章算术》246个题目按解题方法由浅入深的顺序,重新分为乘除、分率、合率、互换、二衰分、叠积、盈不足、方程、勾股等九类。 赵爽 赵爽,三国时期东吴的数学家。曾注《周髀算经》,他所作的《周髀算经注》中有一篇《勾股圆方图注》全文五百余字,并附有云幅插图(已失传),这篇注文简练地总结了东汉时期勾股算术的重要成果,最早给出并证明了有关勾股弦三边及其和、差关系的二十多个命题,他的证明主要是依据几何图形面积的换算关系。 赵爽还在《勾股圆方图注》中推导出二次方程 (其中a>0,A>0)的求根公式 在《日高图注》中利用几何图形面积关系,给出了"重差术"的证明。(汉代天文学家测量太阳高、远的方法称为重差术)。

知道右边的达人排行榜

姓名:陈景润 (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 身高:1.71米 国家或地区:中国 福建福州人 功绩: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 个人信息:于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短期任中学教师后调回厦门大学任资料员,同时研究数论。1956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80年当选中科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主要研究解析数论,1966年发表《表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著有《初等数论》等。 其他:1999年,中国发表纪念陈景润的邮票 *。另外亦有小行星以他为名 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闽侯。家境贫寒,学习刻苦,他在中、小学读书时,就对数学情有独钟。一有时间就演算习题,在学校里成了个“小数学迷”。他不善言辞,为人真诚和善,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把毕生经历都献给了数学事业。高中没毕业就以同等学历考入厦门大学。195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学系。1957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并在华罗庚教授指导下从事数论方面的研究。历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委员兼贵阳民族学院、河南大学、青岛大学、华中工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等校教授,国家科委数学学科组成员,《数学季刊》主编等职。主要从事解析数论方面的研究,并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取得国际领先的成果。这一成果国际上誉为“陈氏定理”,受到广泛引用。 ■主要成果: 1742年6月7日,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一个未经证明的数学猜想“任何一个偶数均可表示两个素数之和”简称:“ 1+1”。这一猜想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中国人运用新的方法,打开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奥秘之门,摘取了此项桂冠,为世人所瞩目。这个人就是世界上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第一个人——陈景润。 陈景润除攻克这一难题外,又把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尖端技术和人类密切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他先后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了科学论文70余篇,并有《数学趣味谈》、《组合数学》等著作。 陈景润在解析数论的研究领域取得多项重大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奖、华罗庚数学奖等多项奖励。他是第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著有《数学趣味谈》、《组合数学》等。 ■巨星的陨落 : 1984年4月27日,陈景润在横过马路时,被一辆急驶而来的自行车撞倒,后脑着地,酿成意外的重伤。雪上加霜,身体本来就不大好的陈景润,受到了几乎致命的创伤。他从医院里出来,苍白的脸上,有时泛着让人忧郁的青灰色,不久,终于诱发了帕金森氏综合症。 1996年3月19日,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因病长期住院,经抢救无效逝世,终年63岁。

中科院赵美莹论文发表

1、【赵富润】 【赵坤荣】 【赵锴晨】 【赵良军】 2、【赵照翔】 【赵贞阳】 【赵皓祎】 【赵美莹】 3、【赵弈航】 【赵诗鹖】 【赵凯伟】 【赵德星】 4、【赵高峰】 【赵玮宏】 【赵易轩】 【赵路路】 5、【赵穗联】 【赵碧辰】 【赵怀志】 【赵珞缇】 6、【赵昀珂】 【赵光耀】 【赵昕昊】 【赵庆凤】

乔家瑞(数学科目主编,编写并主讲中考版6套试卷):特级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北京市数学普委会副主任。曾主编《错题校正与错解分析》《名师启迪丛书》等数十部著作。参加由中科院及美国H.A.Simon倡导并主持的《中学数学示例演练实验教材》的编写及实验研究工作。薛川坪(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理科数学第4套试卷):北京市第五中学数学特级教师,长期担任北京五中数学教研组长,北京市东城区研修中心数学兼职教研员,科技协会教育专家委员会学术委员。吴 鹏(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理科数学第5套试卷):北京市景山学校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景山学校高中数学教研组组长,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杜明成(编写高考版2套考点补充检测卷):合肥一中优秀青年教师,多次带高三毕业班,并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赵宝东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教研室高级教师,日照市教学能手,日照市骨干教师,日照市优秀教师。胡治理(编写中考版2套考点补充检测卷):山东省诸城市中学数学一级教师,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市教研、命题专家。多年执教毕业班年级,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许文军(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理科数学第1、2、3、6套试卷):北京市第五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北京市数学学科科研骨干,北京市东城区优秀青年教师,北京市东城区数学兼职教研员,北京市东城区岗位能手。薛川坪(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理科数学第4套试卷):北京市第五中学数学特级教师,长期担任北京五中数学教研组长,北京市东城区研修中心数学兼职教研员,科技协会教育专家委员会学术委员。吴 鹏(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理科数学第5套试卷):北京市景山学校中学数学高级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景山学校高中数学教研组组长,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崔艳雯(编写并主讲高考版文科数学第1、2套试卷):北京市第九十六中学一级教师,北京市崇文区青年骨干教师,多次参加高考阅卷及北京市崇文区高考模拟试卷的命题工作,曾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崇文区优秀青年教师,曾获北京市崇文区青年教师评优课一等奖。范方兵(编写并主讲高考版文科数学第3、4、5、6套试卷):北京市第五中学二级教师,北京市东城区骨干教师,北京市东城区奥赛优秀辅导员。 徐克兴(语文科目主编,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第2套试卷):全国知名的北京资深语文特级教师,语文高考研究专家,从事中学一线语文教学工作达40年,自1987年起,一直担任北京四中语文教研组组长,长达18年,曾被评为“西城区优秀园丁”,被北京市西城区党委、区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称号,曾获北京四中“校园丁”奖。尹龙国(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第6套试卷):北京市第五中学语文一级教师,北京市东城区优秀教师,北京市东城区优秀青年教师。刘 燕(编写并主讲中考版第1套试卷):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中学语文教研员,北京市西城区语文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长期从事初中、高中语文教学及研究工作,出版或发表相关文章、著作多篇(本)。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实验教材、教参、教辅材料的编写者。吴凤仪(编写并主讲中考版第2套试卷):北京市一六一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早年曾任区级语文教研员、语文教研组组长。曾经参加北京市高中语文教材编写工作。多次在门头沟区、西城区教研中心为区语文教师做语文讲座。多次获校级以及西城区西长安街社区优秀教师称号。晚年在北京四中培训中心受聘,任课多年,同时在美国英语学院教授大学语文。李 雄(编写并主讲中考版第3套试卷):北京四中语文一级教师,北京市西城区优秀青年教师,北京市西城区语文学科带头人,五四优秀青年标兵。靳育红(编写并主讲中考版第4套试卷):北京市市级骨干教师,西城区区级学科带头人、区兼职教研员,北京市一六一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连续十年任教毕业年级,教学效果突出。多次参与毕业会考命题工作,连续五年负责中考阅卷(作文部分)。2007年被教育部聘为新课程远程研修课程(春季)培训教师。柳慧(编写并主讲中考版第5套试卷):北京市五十六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北京市初中备课组长,北京市西城区“我心中的好老师”。朱知琴(编写并主讲中考版第6套试卷):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语文教研组长,北京市一级中学语文教师。盛志武(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第3套试卷):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语文组教师,高三备课组长,教研组副组长,北京市西城区语文学科带头人,北京市西城区高中新课程学科指导小组语文学科指导教师。连中国北京市第四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北京市第四中学网校特聘教师。何 杰(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第5套试卷):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级教师,西城区学科带头人、高中新课程改革语文学科指导小组成员、教研中心兼职教研员、高考模拟试题编写组成员。王寿沂(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第1套试卷):北京市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执教北京四中30余年,担任语文教研组长10年。在诗词教学和语言运用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和训练方法,发表了《中学生读诗津梁》《追求语言表达》一批论著。 刘振贵(化学科目主编,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第1套试卷):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特级教师,全国高考化学命题研究专家,任中国教育专家委员会学术委员,中央电教馆研究员,化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参加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并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录制了全部高中化学教材教法分析光盘,近年又主持研发了《高考化学实验》系列光盘。崔明(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第2、3套试卷):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化学特级教师。连续多年担任高三化学教师,有丰富的高中化学教学经验,辅导的学生曾多次在奥林匹克化学竞赛中获奖孙兆前(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第4、5、6套试卷):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化学一级教师,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多次获北京市一等奖,在往届的全国高中化学竞赛中指导多人次获一、二、三等奖,受到中国化学会的表彰。刘彦民(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理科综合6套试卷):河北省霸州市第一中学化学高级教师,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特聘作者,中学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优秀指导教师。梁 凯(编写并主讲中考版第1、4套试卷):北京市师范大学实验中学化学教师。刘向荣(编写并主讲中考版第2、6套试卷):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化学高级教师,多年从事初、高三毕业班教学工作。郭保华(编写并主讲中考版第5套试卷):北京市师范大学实验中学高级化学教师,西城区教育系统青年岗位能手。方秀琳(编写并主讲中考版第3套试卷):北京市师范大学实验中学化学教师。陈世华(编写高考版化学、理科综合2套考点补充检测卷):湖北省化学特级教师,湖北省优秀化学教师,荣获湖北化工学会颁发首届“湖北中学化学奖”,现任职于湖北省郧西县第一中学。杨向荣(编写中考版2套考点补充检测卷):江苏省高邮市南海中学中二级教师。 李晓风(历史科目主编,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第1、4套试卷):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历史特级教师。北京市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历史教学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教育学院兼职教授,北京市教育科学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兼职教研员,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兼职教研员,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考试》杂志编委。关劲松(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第2套试卷):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历史高级教师,北京市历史学科骨干教师,北京市海淀区历史学科兼职教研员,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历史试题命题员。段明艳(编写并主讲高考版文科综合第1套试卷):北京市汇文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崇文区历史学科带头人。北京市骨干教师。参与过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及教参的编写以及中华书局出版的初中义务教育历史教参的编写。刘志瑀(编写并主讲高考版文科综合第2套试卷):北京市育才学校高级教师。北京市宣武区学科带头人、高评委。北京市历史会考命题员。《英法百年战争》《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走向和美》《能力型全程导学丛书》主编。《高考考生答题统计与分析(历史)》《北京市高级中学试验课本教学参考资料》《北京市21世纪教材》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编委。陈 红(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第3套试卷):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历史特级教师。北京市历史学科骨干教师,北京市历史学科带头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和教参的撰写人。张威(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第5套试卷):北京市中关村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历史学科带头人,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历史教研室教研员,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模拟考试命题员。李海峰(编写并主讲高考版文科综合第5套试卷):北京市育才学校历史教研组组长。北京市宣武区优秀青年教师。北京市宣武区历史名师工作室成员。北京市宣武区新高一课改中心备课组成员。发表论文多篇。撰写的《14世纪英格兰军事变革述评》发表于《军事历史》2007年第三期。白幼蒂(编写并主讲高考版文科综合第3套试卷):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历史特级教师。北京市历史教学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高级中学实验课本·世界近代现代史》编委,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考试在线”栏目历史学科主讲教师,北京市新课程历史学科专家指导组成员。张文燕(编写并主讲高考版文科综合第4套试卷):北京师大附中高级教师。北京市宣武区学科带头人。北京市骨干教师。参与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北京市21世纪教材--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实验本中国历史第三册、第四册、第六册教材及教参的编写工作。饶 莹(编写并主讲高考版文科综合第6套试卷):史学硕士,北京二十五中高级教师。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北京市级骨干教师。杨海霞(编写高考版文科综合2套考点补充检测卷):河南省新乡市翟坡中学。李永祥(编写高考版历史2套考点补充检测卷):天津市南开附中高级教师。梁中永(编写高考版2套考点补充检测卷):河南省新乡县一中袁腾飞(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第6套试卷):百家讲坛特约主讲人,北京市海淀区历史学科带头人,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历史教研室教研员,北京市海淀区高三模拟考试命题员,2004-2005年北京市高考命题员。 陈正宜(生物科目主编,编写高考版6套试卷):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北京市生物学会理事,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北大教考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生物学通报》常务编委,清华大学网校、北京大学网校主讲教师。多年研究高考命题,高考试题评价,多次担任高考阅卷大组长,对高考趋势和命题情况了如指掌,对部分高考题预测率甚高。潘 勇(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第1、2套试卷):生物学科骨干教师(地市级),生物学硕士。长期担任高三生物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优异。同时,还连续多年担任地市级兼职教研员、兼职科研员,从事教育科研及教辅材料的编写工作以及教师培训工作。黄建伟(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第3、4套试卷):优秀青年教师(地市级)。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北京市首批示范校之一)高中生物教师。由于教学成绩出色,从2002年9月开始到2007年,连续6年担任高三生物教师,并担任备课组长,带领团队每年高考成绩都有新进步。2002年,2003年,2004年,2006年,连续四年被评为优秀教师;2006年,王卫红(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第5套试卷):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高级生物教师,生物学科骨干教师(地市级),高中生物兼职教研员,北京市朝阳区高三模拟考试命题专家组成员、新课程研究小组成员。参加北京市高中生物会考的命题工作,参与近几年来北京市朝阳区《学习目标与检测》的修订与编写工作,参加海南省生态教育读本的编写工作。刘乃忠(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第6套试卷):北京市和平街一中高级生物教师。2006年获教育系统骨干教师称号。课件《光合作用的发现与实验设计》获北京市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资源库项目评选一等奖。自2002年以来一直担任高三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并取得优异成绩。李 霞(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理科综合6套试卷):中学高级教师,原从教于北京市二十中学,曾获得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现任崇文区教育研修学院研修员,负责高中教研及师训工作。徐传义(编写高考版生物、理科综合2套考点补充检测卷):安徽省合肥一中高级教师。孙烈杰(编写高考版2套考点补充检测卷):山东省高密市凤城中学生物教研组长,中学高级教师,连续10年任教高三,教学成绩突出。在工作中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市教学能手”“高密市功勋教师”,为学校的教学骨干,中坚力量。 陶昌宏(物理科目主编,编写中考版6套试卷):北京市一二三中学物理特级教师。多年来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对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多篇文章在《物理教师》《物理通报》《中国考试》等刊物发表,曾先后被评为海淀区物理学科带头人、北京市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王跃飞(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物理第1、3、4套试卷,理科综合第1、2、3套试卷):北京一零一中学物理高级教师。海淀区物理学科带头人。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多年,有丰富的中学物理教学经验。朱爱农(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物理第2、5、6套试卷,理科综合第4、5、6套试卷):北京一零一中学物理高级教师。海淀区物理学科带头人。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多年,有丰富的中学物理教学经验。詹细爱(编写并主讲中考版第4、6套试卷):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校级物理骨干教师,西城区物理教研室兼职教研员。多次在区、校级公开课及教科研论文获奖。学术活动: 西城区物理教研室兼职教研员,西城区青年教师备课组组长。多次参与教材分析、参与市级教研活动;多次参与初中物理《学习、探究、诊断》编写和校稿工作;2004年参与区初中物理考试命题和多次参与其他阶段性考试命题工作。刘 畅(编写并主讲中考版第1、2套试卷):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物理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北京师范大学物理教育研究生班毕业。沈 嵘(编写并主讲中考版第3、5套试卷):北师大物理系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初中物理一级教师,多年从事毕业班物理教学工作。郭 建(编写高考版物理、理科综合2套考点补充检测卷):物理骨干教师,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硕士,湖北省随州市二中优秀物理高级教师,随州市教研室兼职教研员。齐玉勤(编写高考版2套考点补充检测卷):山东省泰山中学高级教师。李玉霞(编写高考版2套考点补充检测卷):山东省新泰一中物理教师,中教二级。刘 洁(编写中考版2套考点补充检测卷):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中级教师。周彦辉(编写中考版2套考点补充检测卷):河北省邯郸市二十七中学中级教师。 李俊和(英语科目主编,编写并主讲高考版6套试卷):北京四中英语特级教师,西城区英语学科带头人,担任四中英语教研组组长十余年。北京市先进教师,获北京四中优秀园丁奖。200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中学外语教师。多次担任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高考备考节目主讲人。目前是国家考试中心《中国考试》杂志特约编委。周可勇(编写并主讲中考版6套试卷):北京四中初中英语教研组组长,一级教师,西城区英语兼职教研员。所写论文多次在市和区获奖。编写过十余本教学辅导用书。赵克险(编写高考版第3、4、5套试卷):北京四中高三英语备课组组长,一级教师,曾在美国学习英语。在北京四中任教十余年,多次在高三任教,曾获青年先进教师称号。所教学生贾楠曾获北京市文科状元。编写过大量教学辅导用书,分别在北京出版社、开明出版社和外研社出版。贾 巍(编写中考版第4、5、6套试卷):北京四中优秀青年英语教师,在职研究生,多次被评为区、校先进教师,目前任教北京四中初三年级。曾为全区、全市英语教师展示过公开课,颇受好评。黄培玉(编写高考版2套考点补充检测卷):河南省郸城一中高级教师、高三英语教研组长。申海花(编写中考版2套考点补充检测卷):河北省邯郸市滏春中学中级教师。朱 珉(编写高考版2套考点补充检测卷):湖北省黄冈中学英语教师。 王树声(地理科目主编,编写并主讲高考版地理第4、5、6套试卷,文科综合第4、6套试卷):北京市地理特级教师。北京师大、首都师大及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长期在北京师大附中任教,致力于地理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工作,并参加教育部新高中地理《教学大纲》的制定、修订与新教材的编写工作。近年来从事综合能力测试的理论与高考命题研究,多次应邀赴全国各地讲学。王 建(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第2套试卷):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会员,北京市市级骨干教师,区级学科教学带头人,《高考周刊》地理学科主编、北京市一帮一助教协会会员,主编《金榜园高考总复习》地理卷,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中国基础教育》发表了多篇文章。吴洪连(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第3套试卷,文科综合第1套试卷):中学高级教师。唐山市开滦一中地理教研组组长、高三文综备课组长,长期从事高三地理教学工作。现任唐山市中心教研组成员及兼职教研员,全国高考命题研究室骨干成员,河北省骨干教师,河北省地理学科带头人。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大型模拟考试的命题工作,河北省地理高考、会考命题小组成员。张丽雅(编写并主讲高考版文科综合第5套试卷):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工作期间参加过各级教科研活动,论文和课件均获得过北京市一等奖,参与研究的教育研究课题《基于网络条件下的地理研究性学习》曾获全国评比一等奖。韩英英(编写并主讲高考版文科综合第3套试卷):北京市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地理高级教师,北京市宣武区学科带头人,曾任中国地理教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市地理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参与编写了北京市九年义务教育《地理》,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等教材,多次在北京市、全国地理教学论文评选中获一、二等奖。徐 勤(编写高考版第4套试卷):中学高级教师,杭州学军中学地理教研组长,王树声地理教学研究室成员,《求学》杂志特约主编。一直在教学第一线,长期研究地理教学和高考,撰写发表地理教学论文近百篇,主编地理高考教学辅导用书20余部。全 斌(编写高考版第5、6套试卷):北京师大附中地理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宣武区学科带头人,曾任中国地理教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市地理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地理教学研究,参与编写了北京市九年义务教育《地理》,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等教材,撰写并发表了多篇高水准的教学论文,多次在北京市、全国地理教学论文评选中获一、二等奖。1990年以来多次担任高三地理教学工作,所教班级地理学科成绩优异,积累了丰富的高考辅导经验。与多位特级教师合作,共同编写的学习指导丛书主要有《中学地理40讲》、《特级教师谈学习策略》等。李 航(编写高考版2套考点补充检测卷):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学高级教师。李 岳(编写高考版2套考点补充检测卷):浙江省慈溪第四中学高级教师。 梁侠(政治科目主编,编写并主讲高考版政治第1、2、3、4套试卷,文科综合6套试卷):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政治教研组长,特级教师。北京市政治学科带头人。教育部“跨世纪园丁工程”国家级培训骨干教师。《中国考试》杂志特约编委、光明日报《考试》杂志编委、《半月谈》杂志特约记者。参加全国及北京市高考试卷、试题的命题分析与评价工作。吴国英(编写并主讲高考版第5、6套试卷):北京师范大学实验中学高级教师,北京市西城区政治兼职教研员,北京市西城区政治学科带头人。张书华(编写高考版2套考点补充检测卷):河南省镇平县第二高中任教。南阳市青年教师大赛一等奖、镇平县优秀教师、市骨干教师。

西农赵爽研究生发表论文

一、中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

自学成材的天才数学家,中国近代数学的开创人——华罗庚在众多数学家里华罗庚无疑是天分最为突出的一位,华罗庚通过自学而成为世界级的数学家,他是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广泛数学领域的中都作出卓越贡献。在这些数学领域他或是创始人或是开拓,从某种意义上他也是位传奇数学家,一生最高文凭是初中,早年在美国取得巨大成就后,闻知新中国成立后,发出"粱园随好,非久居之处"呼吁在国外的科学家学成回去报效祖国,跟他同时代在闻讯回国的科学家,许多都为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最著名的有: 导弹之父钱学森:为中国火箭,导弹做出贡献,两弹元勋邓稼先:为中国创立了原子弹,氢弹等核武器。另外华罗庚还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 位数学伟人之一。美国著名数学家贝特曼著文称:“华罗庚是中国的爱因斯坦,足够成为全世界所有著名科学院院士”。

二、中国著名数学家——徐光启

徐光启(沟通中西文化先行者)

徐光启(1562.4.24-1633.11.8),字子先,号玄扈,天主教圣名保禄,汉族,上海县法华汇(今上海市)人,明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

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徐光启毕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勤奋著述,尤精晓农学,译有《几何原本》《泰西水法》《农政全书》等著书。同时他还是一位沟通中西文化的先行者。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中国著名数学家——刘徽

刘徽(生于公元250年左右),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杰出的地位.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刘徽的一生是为数学刻苦探求的一生,他虽然地位低下,但人格高尚,他不是沽名钓誉的庸人,而是学而不厌的伟人,他给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四、中国著名数学家——陈省身

陈省身现代微分几何的开拓者,曾获数学界终身成就奖----沃尔夫奖!他对整体微分几何的卓越贡献,影响着半个多世纪的数学发展。他创办主持的三大数学研究所,造就了一批承前启后的数学家。在微分几何领域有诸多贡献,如以他命名的"陈空间","陈示性类","陈纤维从" 一位数学家说道“陈省身就是现代微分几何。”这也许是对他的最好评价!!中国最著名的五大数学家3: 3.苏步青世界著名微分几何学家,射影微分几何学派的开拓者早年对对仿射微分几何学和射影微分几何学做出了贡献,四、五十年代开始研究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 60 年代又研究高维空间共轭网理论 70 年代以来在中国开创了新的研究方向——计算几何,为中国数学走向现代化做出巨大贡献!

五、中国著名数学家——祖冲之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河北省涞源县人.他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数学方面的书籍,勤奋好学,刻苦实践,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祖冲之博览当时的名家经典,坚持实事求是,他从亲自测量计算的大量资料中对比分析,发现过去历法的严重误差,并勇于改进,在他三十三岁时编制成功了《大明历》,开辟了历法史的新纪元.

祖冲之还与他的儿子祖暅(也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一起,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他们当时采用的一条原理是:"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意即,位于两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立体,被任一平行于这两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两个截面的面积恒相等,则这两个立体的体积相等.这一原理,在西文被称为卡瓦列利原理,但这是在祖氏以后一千多年才由卡氏发现的.为了纪念祖氏父子发现这一原理的重大贡献,大家也称这原理为"祖暅原理。

六、中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

陈景润中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生活(19张)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1953年~1954年在北京四中任教,因口齿不清,被拒绝上讲台授课,只可批改作业。后被“停职回乡养病”,调回厦门大学任资料员,同时研究数论,对组合数学与现代经济管理、科学实验、尖端技术、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等问题也作了研究。1956年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1980年当选中科院物理学数学部委员(现在的院士)。

他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的成就,至今仍然在世界上遥遥领先,被称为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安德烈·韦伊(André Weil)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巅上行走。”历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兼贵阳民族学院、河南大学、青岛大学、华中工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等校教授,国家科委数学学科组成员,《数学季刊》主编等职。

七、中国著名数学家——丘成桐

陈省身的学生,因解决微分几何的许多重大难题而获得数学界菲尔奖。丘成桐的第一项重要研究成果是解决了微分几何的著名难题—卡拉比猜想,从此名声鹊起。他把微分方程应用于复变函数、代数几何等领域取得了非凡成果,比如解决了高维闵考夫斯基问题,证明了塞凡利猜想等。这一系列的出色工作终于使他成为菲尔兹奖得主。翌瓷回国后华罗庚开创了中国的近代数学,并建立了中科院数学研究,培养了大批数学家如陈景润,王元等号称华学派,后来致力于应用数学,将数学应用于工业生产,推广“优选法”。

八、中国著名数学——熊庆来

熊庆来字迪之,出生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息宰村,中国现代数学先驱,中国函数论的主要开拓者之一。熊庆来主要从事函数论方面的研究工作,定义了一个“无穷级函数”,国际上称为“熊氏无穷数”。熊庆来在“函数理论”领域造诣很深。1932年他代表中国第一次出席了瑞士苏黎世国际数学家大会,1934年,他的论文《关于无穷级整函数与亚纯函数》发表,并以此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个获此学位的中国人。这篇论文中,熊庆来所定义的“无穷级函数”,国际上称为“熊氏无穷数”,被载入了世界数学史册,奠定了他在国际数学界的地位。

古代中国著名数学家:

(1)祖冲之(429-500),字文远。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

(2)徐光启(1562.4.24-1633.11.8),字子先,号玄扈,天主教圣名保禄,汉族,上海县法华汇(今上海市)人,明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

(3)杨辉,字谦光,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杰出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生平履历不详。曾担任过南宋地方行政官员,为政清廉,足迹遍及苏杭一带。他在总结民间乘除捷算法、“垛积术”、纵横图以及数学教育方面,均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4)刘徽(约225年—约295年),汉族,山东滨州邹平市 [1]  人,魏晋期间伟大的数学家,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中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

(5)赵爽,又名婴,字君卿,中国数学家。东汉末至三国时代吴国人。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数学家与天文学家。

近代现代中国世界著名数学家:

(1)华罗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2)胡明复,数学家。中国以攻读数学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第一人。参与创建了中国最早的综合性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和最早的综合性科学杂志——《科学》。1927年6月12日,在无锡溺水身亡。

(3)冯祖荀(1880-1940),数学教育家。中国现代数学教育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1911年以后,多次担任北京大学数学系主任,对在中国传播现代数学知识有重要贡献。

(4)姜立夫(1890—1978),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南开大学数学系的创始人。曾任中央研究院数学所所长。对中国现代数学教学与研究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5)陈建功(1893年9月8日—1971年4月1日),字业成,浙江绍兴人,数学家、数学教育家,中国函数论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毕生从事数学教育和研究,在函数论,特别是三角级数方面卓有成就,创立了具有特色的函数论学派(陈苏学派),享有国际声誉。

扩展资料

'数学家是指一些对数学有深入了解的人士,将其所学知识运用于其工作上(特别是解决数学问题)。数学家专注于数、数据、集合、结构、空间、变化。

专注于解决纯数学领域以外的问题的数学家称为应用数学家,他们运用他们的特殊知识与专业的方法解决许多在科学领域的显著问题。因为专注于广泛领域的问题、理论系统、定点结构。应用数学家经常研究与制定数学模型。

早期的数学家或者自身家庭富足,或者依附于对研究有兴趣的富豪权贵,研究数学更多是出于爱好。而在现代逐渐形成了数学家这个职业。他们的工作包括,在各级学校教授数学课程,指导研究生,在具体的领域进行研究,发表论文和报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数学家

1、祖冲之

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

2、秦九韶

1247年完成著作《数书九章》,其中的大衍求一术(一次同余方程组问题的解法,也就是现在所称的中国剩余定理)、三斜求积术和秦九韶算法(高次方程正根的数值求法)是有世界意义的重要贡献。

3、李冶

李冶在数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天元术(设未知数并列方程的方法),用以研究直角三角形内切圆和旁切圆的性质。

4、刘徽

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中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

5、华罗庚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扩展资料

华罗庚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他在解析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国际间颇具盛名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华罗庚开创的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

华罗庚也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华罗庚在多复变函数论,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领先西方数学界10多年,是国际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国学派”。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数学家

中科院赵美莹论文发表时间

芙蓉 1、莲花的别称。《尔雅》:“荷,芙蕖,别名芙蓉,亦作夫容。”《说文》:“芙蓉花未发为菡萏,已发未为夫容。”李时珍《本草纲目 》:“芙蓉,敷布容艳之意。”2、指拒霜花。南朝陈·江总《南越木 槿赋》:“千株芙蓉讵相似,百枝灯花复羞燃。”宋代苏轼《和陈述古 拒霜花》:“千株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为有别于莲花亦称芙蓉,又称木 芙蓉、地芙蓉、木槿花。 芙蕖 荷花的别称。《尔雅·释草》:“荷、芙 蕖。……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疏:“皆分别莲茎、叶、华、实之名。芙蕖,未发为菡萏。”汉王褒《九怀·尊嘉》:“抽蒲兮陈坐,援芙蕖为盖。”魏曹植《洛神赋》:“迫而察之,灼灼芙蕖出绿波。”晋潘岳《莲花赋》:“游莫美于春台,华莫盛于芙蕖。”刘宋傅亮《芙蓉赋》:“考庶卉之珍丽,实总美于芙蕖。” 莲 原指莲子结实之子和莲蓬。《尔雅·释草》:“荷、芙蕖,……其实莲,莲谓房也。”《说文》云:“夫蕖之实也。”郭云“莲谓房者,房即其壳,此户相连,莲之犹连也。”《本草纲目》:“莲者,连也,花灾相连而出也。”《古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古乐府·采莲曲》:“采莲者,窈窕舞佳人。”都是指的莲子与莲蓬。到南北朝时便开始指莲花及其全株。如梁武帝萧衍《子夜夏歌 》:“江南莲花开,红光照碧水。”梁元帝萧绎《折杨柳》:“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 藕花 即荷花。谓由藕所发之花。唐张籍《送从弟之苏州》诗:“夜月红柑树,秋风白藕花。”宋曹勋《八音谐·赏荷花》:“望处藕花密,映烟汀沙渚。”宋陆游《同何元立赏荷 花追忆镜湖旧游》:“三更画船穿藕花,花为四壁船为家。” 水芙蓉 即荷花。《群芳谱》:“荷花亦称作芙蕖、水芙蓉。”因木本拒霜花花艳如荷花,故有“芙蓉”、“木莲”之称,为明其区别,故又称荷花为水芙蓉。称拒霜花为木芙蓉。 草芙蓉 莲花。《广群芳谱》“荷 花:荷 花芙蕖花,一名水 芙蓉。”注云:“杜诗注云:产于陆者曰木芙蓉,产于水者曰草芙蓉。” 水花 即莲花。亦作水华,华古通花。李时珍《本草纲目》:“莲花”释名:“芙蓉、芙蕖、水华。”宋朱熹《圭父为彦集置酒白莲沼上,彦集有诗,因次其韵呈座上诸友》诗:“共怜的白乐”水花净,并倚离 披风盖凉。” 水芝 莲之别称。普崔豹《古今注》下“草木”:“芙蓉一名荷华,一名水目,一名水芝,一名水花。”《本草纲目》:“《本经》谓莲子为'水芝丹'。”金元好问《泛舟大明湖》:“晚凉一棹东城渡,水暗荷深若无路。江妃不惜水芝香,狼藉秋风与秋露。”鉴湖女侠秋瑾《独对 次清明韵》诗:“喜散奁资夸任侠,好吟词赋作书痴。浊流纵处身原洁,合把前生拟水芝。” 泽 芝 莲之别称。《类聚》82引晋郭璞《尔雅图赞 ·芙蓉赞 》云:“芙蓉丽草,一曰泽芝,……”《古今注》亦载莲别名泽芝。刘宋鲍照《芙蓉赋》:“访群英之艳绝,标高名于泽芝。”刘宋颜延之《碧芙蓉颂》:“泽芝芳艳,擅奇水属。”梁江淹《莲华赋》:“若其华璞各名,根叶异辞,即号芙蕖,亦名泽芝。” 灵草 莲花之别称。魏曹植《芙蓉赋》:“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吴闵鸿《芙蓉赋并序》:“乃有芙蓉灵草,栽育中川。”故有“灵草”之称。 玉环 莲花之别称。《本草经》载:“荷花又名玉芝。” 君子花 即莲花。北宋周敦颐著《爱莲说》,谓莲为花中之君子,故 莲又称“君子花”。黄宅中《希濂堂留诗》:“是时夏六月,莲沼吐 芳 芬,我爱君子花,遗花如甘棠。”清湖南宝庆知府李益阳《爱莲池》诗:“劫后亭斯在,花闲犹是莲,此花号君子,其人 斯在焉。”清释敬安《咏莲》:“濂溪一赏后,君子德弥芳。”清蒲松龄《锦边莲》:“花中表之为君子,羞被六郎步后尘。” 六月花 即莲花。莲花盛天在六月,民间将名月最盛之名花按月排列,莲花为六月花。如湘潭民歌《十二月花》:“……三月桃花朵朵红,四月石榴在园中,五月栀子配绿叶,六月荷 花塘中歇……”宋辛弃疾《卜算子·荷花》:“红粉 靓梳妆,翠盖低风雨,占断人间六月凉,期月鸳鸯浦。”金赵沣《荷花》:“谁离玉滥泻天光,占断人间六月凉。” 水宫仙子 莲之别称。因莲生水中,莲花亭亭玉立于水面,好似仙女飘然而行,故名。宋张耒《鸡叫子·荷花》:“平地碧玉秋波莹,绿云拥扇轻摇柄,水宫仙子斗红妆,轻步潜波踏明镜。” 净友 莲花之别称,又称净客。莲花洁净不染,因此人们称其为净友。明都印《三余赘笔》载:宋代曾端伯择十种花为友,并各赋以雅号,称为花友。荼蘼为韵友,茉莉为雅友,瑞香为殊友,荷花为净友,岩桂为仙友,海棠为名支,菊花为佳 友,芍药为艳友,梅花为清友,栀子为禅友。后有人以兰花为芳友,蜡梅为奇友,蒲桃为禅友,而无茉莉、芍药、栀子。唐代孟浩然《大禹寺主公禅诗》:“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宋代陈亮《新荷叶》词:“艳态还幽,谁能洁净争研。”宋代刘过《贺新郎》词:“水浴芙蓉净。”王十朋《点绛唇·清香莲》:“藕花簪水,清净香无比。” 子莲 1、指以结子为主要用途之莲花。莲之用途分类,大类分为子莲、藕莲、花莲三类。子莲结子为主,适宜于湖泊浅处、农田中栽种。全国以湖南 湘 莲、福建建莲、浙江宣莲称为中国三大莲子。其中又以湘 莲中的湘 潭寸三莲最优。有“湘莲甲天下,潭莲冠湘”之誉。 2、指小莲花。清代吴仪《徐园秋花谱·子莲》中,“子莲”指用莲子所种,茎叶花朵细小的莲花,即今所称之缸莲、盆莲、碗莲。 藕莲 以产藕为主要用途的莲种。藕莲中又有以脆嫩见长的水果藕和含粉量多的制粉藕,脆粉适中的菜藕。藕莲在钱国分布面积很广,各地均有自己长期栽培的传 统品种。较有名的有:湖南汉寿的毛节、玉臂莲;杭州近郊出产的白花藕(又称三家村)菜藕;湖北孝感出产的泡子;武汉沙湖出产的青毛节;安徽庆市潜出县城内雪湖出产的雪湖贡藕;苏州市 郊出产的苏州塘藕;广东出产的海南州藕。 花莲 莲共分类之一种。花色艳丽多样,有 粉红、桃红、紫红、白、淡绿、淡黄、金黄、黄绿等多种颜色。花形多姿,有单瓣、重瓣、并蒂、三蒂、四面等,有植株细小的盆莲、缸莲、碗莲。多不结子或结子少,莲子质量低,藕质亦劣,主要以花卉供观赏,故称花莲。现我国已有花莲品种160多种。传统品种有千叶、重台、并蒂、品字、四面观音、碧莲、锦边、金莲等。在培育的品种中有中国科学院武汉16片左右的“黄飞舞”等。 盆莲、缸莲 可在花盆、花缸中栽种的植株较小的莲花。此品种我国晋时已培育出。东晋王羲之《柬书堂帖》载:“……敝宇 今岁植得(莲花)千叶者数盆,亦便发花,相继不绝,今已开十十余 枝矣。” 这是我国最早盆栽莲花的记载。因缸栽、盆栽莲花能够搬动,适宜造景,故成为近全国荷花展览中的主要品种,现我国已有160多个品种,花径12—14厘米,花瓣有数十,数百乃至二、三千不等。其中较突出的有“西子争妍”、“波焰”、“春晖”、“飞红”、“红千叶”、“绮丽”等。 碗莲 花株小,可在小盆或碗中栽种的莲花。碗莲的品种在现代科技栽培下,日益增多,有锦碗、红碗莲、菊红、绛莲、小夜菊、贵妃、绯碗、娇容、艳阳浮酒、佳蕾、小天使、圆舞曲、皎洁、花神如意、玉碗、厦门碗莲、小舞妃等数十种。花径一般8—12厘米,花瓣多为复瓣,从15—17瓣(小舞妃)或110瓣(红碗莲)和125瓣(玉碗)不等。 百叶莲 即重瓣莲花,古为奇异品种。晋崔豹《古今注》载:“芙蓉,一名荷华,华中最 秀异者也。大者华百叶。”现在我国花瓣超过百叶者达数十种。如“绮丽”,红色,花瓣126片左右;“丹焰托珠,”红色,花瓣135片左右;“红台莲”,花红色,花瓣在200片左吉;“扬州碗莲”,花粉红色,瓣在143片 左右;“白雪公主”,花白色,花瓣在145片左右。 千叶莲 又名千瓣莲,指花瓣多的莲花。佛教以此作为宝莲。《楞严经》:“光中生出千叶宝莲。”唐李群玉《题金山寺石塘》诗:“千叶红莲高会处,几曾龙女献珠来?”千叶莲品种我国晋时已有,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柬书堂帖》载:“……敝宇今岁植得(荷 花)千叶者数盆,亦便发花,相继不 绝。”我国夏天时所谓的千叶莲,并非莲瓣实达到片,而是指花瓣很多的重瓣莲花。如名为“红千叶”的莲花,花瓣132片左右;“粉千吉”花瓣116片左右;“白千叶”花瓣118片左右。花瓣实数超过千叶者,只今江苏昆山培育的“千瓣莲”,花红色,杯状,花瓣达2000至3000片,花径18至21厘米。 五种天华 佛教对各种莲花的总称。佛教中的莲花含义是广义的,包括不同属的睡莲等。佛经上对莲花的颜色,分为白、青、红、紫、黄五色,称为“五种天华”,其中白、青两色最为尊贵。并说片五种莲花为五大虚空藏菩萨所坐,佛经说: 东方福智虚空藏,坐青莲花,乘银牛; 南方能满虚空藏,坐赤莲花,乘金象; 西方施顾虚空藏,坐白莲花,乘琉璃马; 北方无垢虚空藏,坐紫莲花,乘狮子; 中央解脱虚空藏,坐黄金莲花,乘水晶龟。 七宝莲花 汉译佛经中对七种莲花的总称。印度梵文及巴利文佛典中莲花的含义是广义的,对今天的科学分类 不同,包括不同属的睡莲等。实际上“七宝莲华”中只有两种现在分类的莲花,即红莲与白莲,其余五种指睡莲。莲花与睡莲的显著区别是:莲花的花与叶高出水面,睡莲的花与叶浮在水面。 人华 佛教中以花瓣多少所分的莲花品种,此指花瓣仅十余瓣的莲花。 天华 佛教中指花瓣达数百片的莲花。 菩萨华 佛教中指花瓣多达数千的莲花。这是佛教最尊崇的千(瓣)莲花,即所谓佛国莲华,也就是佛的象征。 优钵罗 梵语音译莲花的佛教名称,简称优钵,作乌钵罗、沤钵罗、优钵刺。意译为青莲花、黛华、红莲花,又为龙王之一。 千叶白莲 即多瓣白莲花,梵文音译为芬陀利,此花最大,花瓣数百,又名“百叶华”。佛经说:此花生于佛国阿耨达池中,人世间难以见到,故又 称“稀有之花”。佛祖释迦牟尼称它为“人中好华”。佛经中说:释迦牟尼的舌根中闪出千道金光,每道金交化作一朵千叶白莲花,每朵白莲花坐着一位盘脚交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萨。所以千叶白莲便是佛的象征。宋苏辙《千叶白莲花》诗:“莲花生淤泥,净色比天女。临池见千叶,谪堕问何故?空明世无匹,银瓶送佛所。清泉养芳洁,为我三日住。蔫然落宝床,应返梵天去。”现在我国花瓣超过百叶的白莲花,有“白千叶”、“白雪公主”、“云蕾”、“玉碗”等多种。 青莲花 莲花品种之一,因色青而得名。梵文音译为'优 体罗',叶狭长,近下小圆,向上渐尖,青白分明,形似眼睛,佛教以其象征菩萨佛眼,故称佛与菩萨的眼睛为“莲眼”。梁简文帝《佛像铭》:“满月为面,青莲在眸。”即是以青莲喻佛眼。佛教又以其作僧和寺的代称,唐代陈子昂《酬晖上人夏日林泉》诗云:“闻道白云居,窈窕青莲宇。”即是以青莲喻佛寺。唐杨巨源《夏日苦热,同长孙主簿过仁寿寺纳凉》诗:“因投竹林寺,一问青莲客。”便是以青莲喻僧人。青莲花在我国唐代已经出现。唐柳宗元《礼部贺白龙并青莲花合欢莲子黄瓜等表》言:“伏见今月日内出……又出西内定礼池中青莲花。” 碧莲 莲花品种之一。《长物志校注》卷37“藕花”注7:“碧莲—碧莲花,为荷花品种之一,花被呈白绿色。”《花镜》:“碧莲花千瓣丛生,香浓而藕胜。”此品种在南北朝时就已出现。刘宋颜延之《碧芙蓉颂》:“泽芝芳艳,擅奇水属。”现在所见碧莲品种中有“嵊县碧功”,花重瓣,白色,碗状,花瓣103片左右,内轮花瓣之尖绿色,花径16至20厘米,能结实,但结实率低。 红莲 红色莲花。我国文字记载最早,品种最多,诗家吟咏也最多。《西洲曲》:“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金莲花 花名,又名金芙蓉、旱地莲。始见于辽。《辽史·营卫志中》:“道宗每岁先幸黑山,拜圣宗、兴宗陵,赏金莲,乃幸子河避暑。”清《帝京岁时纪盛》载:“六月六日,避者山庄金莲映日处,广庭数亩,金莲万本,天下无二。”《广群芳谱》载:出山 西五台山,塞外尤多,花色金黄,七瓣两层,花心亦黄色,碎蕊,平正有尖,小长狭,黄瓣 环绕其心,一茎数朵,若莲而小,六月盛开,一望遍地,金色烂然,至秋花干不落,结子如粟米而黑,其叶绿色,瘦小而长,五尖或七尖。《五台山志》:“山 有旱金莲,如真金,挺生陆地,相传 是文殊圣迹。”查慎行《人海记》:“旱金莲花五台山,瓣如池莲较小,色如真金,曝干可致远,骨分饷者以点茶,一瓯置 一朵,花开沸扬中,新鲜可爱,后扈从出古北口外,塞外多有之,开花在五六月间,一入秋茎株俱萎矣。” 金边 即金边莲。莲花品种之一。《长物志》“藕花”注八:“金边与锦边通。锦;这莲为荷花品种之一。花被边缘呈紫红色,而其它部分呈白色。”《群芳谱》:“金边莲周围一线色微黄。”《花镜》:“锦边白色,每边上有一线红晕或黄晕。”清蒲松龄《赞锦边莲》诗云:“雅淡妆成照 眼新,宿酲初解带余春。慵妆一线红生肉,画黛连 山绿效颦。” 低光荷 莲花品种之一。晋王嘉《拾遗记·卷六·前汉下》载:“昭帝始元元年,穿淋池,广千步,中植分枝荷,一茎四叶,状如骈盖,日照则叶低荫根茎,若葵之卫足,名‘低光荷 ’。实如玄 珠。可以饰佩。花叶难萎,芬馥之气,彻十余里。食之令人口气常香,益脉饰佩。宫人贵之,每游宴出入,必皆含嚼。或剪以为衣,或折以蔽日,以为戏弄。” 夜舒荷 一种月出叶展的荷 花。晋王嘉《拾遗记》载:反汉灵 帝西园,“渠中植莲大如盖,长一丈,南国所献。其叶夜 舒昼卷,一茎有四莲丛生,名曰‘夜舒荷 ’。”又载晋武帝司马炎“太(泰)始十年,有浮支国献望舒草,其色红,叶如荷。近望则如卷荷,远望则如舒荷,团团似盖。亦云月出则荷舒,月没则叶卷。植于宫中,因穿池广百步,名曰‘望舒荷 池’。愍(晋愍帝司马邺)之末,移入湖,胡人将种还胡中,至今绝矣,池亦填塞。”莲的用途: 莲为睡莲科多年生水生植物的肥大根茎,原产印度和中国,我国栽培约有三千年历史,至今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种植,为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食物,除含蛋白质、淀粉、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天门冬素外,还含天冬碱、氨基酸、胡芦巴碱、焦性儿茶酚、新绿原酸等生物碱。莲藕在秋冬春初采挖,以肥白纯甘为良,生吃宜鲜嫩,煮食宜壮老。 莲子有效成分对血流动力学有抑制作用,能够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扩张冠状动脉,松弛血管,降低血压,并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作用。●莲子的生物碱有抗自由基作用。●莲子心水煎液通过室性血球聚集实验证明对该模型具有治疗和预防作用。●莲子有抗衰老、延长寿命的作用。●莲子含氧化黄心树宁碱,有抑制鼻咽癌的作用。●莲子中的生物碱对大鼠脑细胞膜上的ADT酶有抑制活性。 莲的叶(荷叶)可清热解毒;根茎节部(藕节)可止血、消瘀;雄蕊(莲须)可固肾涩精;花托(莲房)可化瘀止血。 莲子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疗佳品。据科学家研究,干莲子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达62%,蛋白质的含量高达16.6%,脂肪、钙、磷、铁及维生素B1、B2和胡萝卜素的含量也相当丰富。作为一味很有价值的中药,有补脾、益肺、养心、固精、补虚等功效,适用于心悸、失眠、遗精、白带过多、慢性腹泻等症。医书载它“补中养神”、“治夜寐多梦”等。晚餐饮一碗莲子汤,或莲子与猪心炖汤服,或莲子糯米煮粥,可宁心安神,促进睡眠。 应用:至秦汉时代,先民们还将荷花作为滋补药用,荷花药用在中国也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荷花是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荷花出尘离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和广大佛教信徒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作为激励自已洁身自好的座右铭。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自古中国人民就视莲子为珍贵食品,如今仍然是高级滋补营养品,众多地方专营莲子生产。莲藕是最好的蔬菜和蜜饯果品。莲叶、莲花、莲蕊等也都是中国人民喜爱的药膳食品。可见荷花食文化的丰富多彩。传统的莲子粥、莲房脯、莲子粉、藕片夹肉、荷叶蒸肉、荷叶粥等等举不胜举。在中国花文化中,荷花是最有情趣的咏花诗词对象和花鸟画的题材;是最优美 多姿的舞蹈素材;也是各种建筑装饰、雕塑工艺及生活器皿上最常用最美的图案纹 饰和造型。荷花不愧为中国的传统名花。

骨肉瘤。赵美莹是河北易县的一个普通女孩,在11岁的时候被查出了骨肉瘤,她的母亲为了给她治病卖掉了家里的一栋房子。

莲的历史 荷花学名为Nelumbo nucifera Gaertn,荷花属睡莲科(Nymphaeaceae)莲属(Nelumbo)。 莲属(Nelumbo Adans.)植物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种属之一。据古植物学家研究化石证实,一亿三千五百万年以前,在北半球的许多水域地方都有莲属植物的分布。那时候,正植巨型爬行动物恐龙急剧减少的后期,它在地球上生长的时间比人类祖先的出现(200万年前)早得多。前苏联A.H.克里斯托弗维奇《古植物学》(1965)称,莲属化石发现于北美北极地区和亚洲阿穆尔河流(即黑龙江)的白垩纪及欧洲和东亚(库页岛)、日本的渐新世和中新世地层中。那年月,地球上气温比现在温暖,莲属植物约有10~12种,五大洲均有分布。后冰期(Ice Age)来临,全球气温下降,使得不少植物灭绝,另一些植物被迫漂迁,完全打破了原来的地理分布状况。遭此劫难,莲属植物幸存2种,分布范围缩小了。分布在亚洲、大洋州北部者为中国莲(Nelumbo nucifera),漂迁至北美洲的为美洲莲(N.lutea)古植物学家还研究指出,在日本北海道、京都发掘的更新世至全新世(200万年前)的莲化石,和现代的中国莲相似;在中国柴达木盆地发掘的1000万年前荷叶化石,和现代中国莲相似。70年代中国石油化学工业部石油勘探开发规划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渤海沿海地区早第三纪孢粉》一书记载:在辽宁省盘山、天津北大港、山东省垦利、广饶及河北省沧州等地发现有两种莲的孢粉化石。第三纪热带植物地理区内的我国海南岛琼山长昌盆地地层中,也发现有莲属植物的化石。现我国黑龙江省扶远、虎林、同江、尚志等县的湖沼地,仍有原始野生莲分布。以上说明莲是冰期以前的古老植物,它和水杉(melasequoiagly plostroboides)、银杏(Ginkgo biloba)、中国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se)、北美红杉(Sequoia sempervirens)等同属未被冰期的冰川噬吞而幸存的孑遗植物代表。 莲的用途 莲为睡莲科多年生水生植物的肥大根茎,原产印度和中国,我国栽培约有三千年历史,至今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种植,为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食物,除含蛋白质、淀粉、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天门冬素外,还含天冬碱、氨基酸、胡芦巴碱、焦性儿茶酚、新绿原酸等生物碱。莲藕在秋冬春初采挖,以肥白纯甘为良,生吃宜鲜嫩,煮食宜壮老。 莲子有效成分对血流动力学有抑制作用,能够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扩张冠状动脉,松弛血管,降低血压,并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作用。●莲子的生物碱有抗自由基作用。●莲子心水煎液通过室性血球聚集实验证明对该模型具有治疗和预防作用。●莲子有抗衰老、延长寿命的作用。●莲子含氧化黄心树宁碱,有抑制鼻咽癌的作用。●莲子中的生物碱对大鼠脑细胞膜上的ADT酶有抑制活性。 莲的叶(荷叶)可清热解毒;根茎节部(藕节)可止血、消瘀;雄蕊(莲须)可固肾涩精;花托(莲房)可化瘀止血。 莲子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疗佳品。据科学家研究,干莲子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达62%,蛋白质的含量高达16.6%,脂肪、钙、磷、铁及维生素B1、B2和胡萝卜素的含量也相当丰富。作为一味很有价值的中药,有补脾、益肺、养心、固精、补虚等功效,适用于心悸、失眠、遗精、白带过多、慢性腹泻等症。医书载它“补中养神”、“治夜寐多梦”等。晚餐饮一碗莲子汤,或莲子与猪心炖汤服,或莲子糯米煮粥,可宁心安神,促进睡眠。

莲的用途: 莲为睡莲科多年生水生植物的肥大根茎,原产印度和中国,我国栽培约有三千年历史,至今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种植,为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食物,除含蛋白质、淀粉、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天门冬素外,还含天冬碱、氨基酸、胡芦巴碱、焦性儿茶酚、新绿原酸等生物碱。莲藕在秋冬春初采挖,以肥白纯甘为良,生吃宜鲜嫩,煮食宜壮老。 莲子有效成分对血流动力学有抑制作用,能够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扩张冠状动脉,松弛血管,降低血压,并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作用。●莲子的生物碱有抗自由基作用。●莲子心水煎液通过室性血球聚集实验证明对该模型具有治疗和预防作用。●莲子有抗衰老、延长寿命的作用。●莲子含氧化黄心树宁碱,有抑制鼻咽癌的作用。●莲子中的生物碱对大鼠脑细胞膜上的ADT酶有抑制活性。 莲的叶(荷叶)可清热解毒;根茎节部(藕节)可止血、消瘀;雄蕊(莲须)可固肾涩精;花托(莲房)可化瘀止血。 莲子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疗佳品。据科学家研究,干莲子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达62%,蛋白质的含量高达16.6%,脂肪、钙、磷、铁及维生素B1、B2和胡萝卜素的含量也相当丰富。作为一味很有价值的中药,有补脾、益肺、养心、固精、补虚等功效,适用于心悸、失眠、遗精、白带过多、慢性腹泻等症。医书载它“补中养神”、“治夜寐多梦”等。晚餐饮一碗莲子汤,或莲子与猪心炖汤服,或莲子糯米煮粥,可宁心安神,促进睡眠。 应用:至秦汉时代,先民们还将荷花作为滋补药用,荷花药用在中国也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荷花是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荷花出尘离染,清洁无瑕,故而中国人民和广大佛教信徒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质作为激励自已洁身自好的座右铭。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自古中国人民就视莲子为珍贵食品,如今仍然是高级滋补营养品,众多地方专营莲子生产。莲藕是最好的蔬菜和蜜饯果品。莲叶、莲花、莲蕊等也都是中国人民喜爱的药膳食品。可见荷花食文化的丰富多彩。传统的莲子粥、莲房脯、莲子粉、藕片夹肉、荷叶蒸肉、荷叶粥等等举不胜举。在中国花文化中,荷花是最有情趣的咏花诗词对象和花鸟画的题材;是最优美 多姿的舞蹈素材;也是各种建筑装饰、雕塑工艺及生活器皿上最常用最美的图案纹 饰和造型。荷花不愧为中国的传统名花。

  • 索引序列
  • 中科院赵爽论文发表
  • 中科院赵爽论文发表时间
  • 中科院赵美莹论文发表
  • 西农赵爽研究生发表论文
  • 中科院赵美莹论文发表时间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