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药用辅料期刊

药用辅料期刊

发布时间:

药用辅料期刊

德州学院是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建校40多年来,学校植根齐鲁文化与燕赵文化之沃土,汲取黄河文化与运河文化之灵韵,秉承艰苦创业与励志育人之精神,不断谱写教书育人、创新发展的新篇章。历史沿革 学校始建于1971年,历经德州师范专科学校、德州高等专科学校、德州学院三个时期。1971年5月,德州师范专科学校在“文革”中诞生,经历了启程的步履维艰,在规范和超越之中不断发展壮大。1997年3月,德州师范专科学校、德州教育学院、德州市直业余大学三校合并办学,组建德州高等专科学校,开启了综合性办学之路。1999年以来,又先后并入了5所职业院校,应用型的办学特色更加凸显。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本科层次的德州学院,开始举办本科教育,标志着学校从普通专科学校向综合性普通本科大学的历史性跨越,成为德州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2006年11月,在全国同类院校中首批、全省同类院校中率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9年9月,被山东省教育厅和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第一批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区位优势 学校座落在素有“神京门户”和“九达天衢”之称的德州市。德州是国家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使古老运河重新发挥重要作用。京沪高铁等线路的开通,更是将德州全面融入首都一小时生活圈和省会半小时生活圈。德州历史源远流长,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留有大禹治水、董子读书台、刘备署理平原县、明清运河故道、苏禄国王墓等历史文化古迹,涌现出董仲舒、东方朔、祢衡、窦建德、颜真卿、邢侗、任继愈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德州拥有“中国太阳城”、“中国功能糖城”、“中国中央空调城”、“中国粮油食品城”、“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城市名片,被命名为“生物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和“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丰厚的地域资源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定位与特色 学校立足地方性、应用型、有特色的办学定位,把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办学宗旨,把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不懈追求,努力建设富有区域特色、具有国内影响、适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地方性高水平大学。注重突出人才培养特色,提出了培养“厚德品质、全球视野、追求卓越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理念,确定了“厚基础、强实践、求创新、高素养、重责任”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高质量成才率、高社会满意率的人才培养特色日益凸显。注重突出学科专业特色,加大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力度,积极开展应用型研究,大力实施科研项目落地工程,逐步形成以文理学科为基础、工管学科为主体,服装、新能源、食品生物、材料化学、食品经济等特色学科引领的纺织服装、能源机械、食品生物、化工制药、信息管理优势专业群和具有传统优势的教师教育专业群。注重突出地域特色,确立了扎根德州、立足山东、辐射周边的服务定位,围绕山东省实施一圈一带战略和德州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战略,加大校地协同创新力度,把学科专业与地方产业相对接,把人才培养与地方需要相对接,加大企业行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力度,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凸显学校特色。注重突出文化特色,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文化精神,浸润淳朴厚重的区域文化特质,不断发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励志育人”的办学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全校师生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着力促进学校的转型发展。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2021亩,建筑面积74.9万平方米,科研教学设备总值13437万元,馆藏图书193万册,中外文印本期刊1787种,电子图书42万种,电子期刊13700种,中外文数据库共计26个。建有各类实验室138个、语音室14个、多媒体教室120个。注重信息化建设,网络信息点达到8000多个,无线接入点30个,校园网出口总带宽增加到1800Mbps,数字精品课上网门数达480多门,电子邮件注册用户总数7700多人,数字资源43000GB,其中电子图书8000GB。建有系统集成的学校数字化平台,实现了图书借阅、财务综合收费、手机教务、学生管理、用电管理、校园网收费等方面的“一卡通”管理。占地1200亩的校区东扩工程和老校区改造正在分期进行,经过2年左右的建设,一所布局科学、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大学校园与德州“三河六岸”连为一体,成为鲁西北大地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现才智、历练成才的良好平台。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工1745人,其中专任教师1238人,博士153人,硕士593人,教授108人,副教授426人,兼职硕士生导师28人。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合理,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和良好的学术风气。教师爱岗敬业,治学严谨,教学和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有12人获得曾宪梓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拥有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首届中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1人;拥有山东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山东省重点学科首席专家3人、山东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有重要贡献学者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4人、山东省优秀教师14人、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2人、山东省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1人;拥有德州市首席专家4人、德州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3人,德州市优秀中青年专家8人。学校大力建设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人才队伍,积极推进双师型队伍建设,拥有双师型教师166人,近三年选派75位教师到企业做“访问工程师”,聘请相关企业和产业领域的130位高级技术人员作为我校的特聘教师。学校还聘有中国科学院、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等国内著名学术机构和高等院校兼职教授128人,其中院士5人。学科专业 学校现有62个本科专业,专业设置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11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文、理、工、管为主,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和以本科教育为主兼办专科教育、部分重点专业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办学格局。2009年被确定为山东省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山东师范大学联合招收中国现当代文学、原子和分子物理、微生物学三个专业研究生。设有山东省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重点学科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文化艺术重点学科2个。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2757人,成人教育在校生11756人,与山东师范大学联合培养在校生研究生41人。教育教学 学校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任务,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现有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获批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精品课程39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3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近三年共承担省部级教改立项85项,获得省级以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45项。本科毕业生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累计通过率、考研录取率、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得到了社会和广大考生的认同,2009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对我校就业提出表扬。毕业生考研上线人数连续多年占普通本科毕业生人数的30%左右,其中,超过50%的学生被“211”或“985”等全国重点大学录取。注重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在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文化竞赛中,近三年获得奖励1160余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41项,特别是:2010年,在有清华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参加的全国首届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我校代表队获得国家级一等奖,成为山东省高等院校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2011年,我校学生荣获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特等奖第一名。2012年,我校学生在第七届“毕升RIGOL杯”全国电子创新设计竞赛中获得全国惟一的特等奖;获国际市场营销大赛本科组全国总决赛第一名。2013年,我校学生获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项;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3项;获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一等奖2项。科研成果 学校着力提高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水平,基础研究在许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应用研究具有较强的综合研究开发能力,其中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地域文化研究、生物物理、有机化学、纺织服装、生物科学技术、可再生能源等领域有较大学术影响。近三年,学校承担和参与各级各类科研课题783项,其中国家级18项,省部级190项,在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3179篇,其中SCI、EI、STP收录789篇,CSSCI核心库论文220篇,出版著作161部。获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850项,其中省部级以上50余项,申请和授权中国发明和中国实用新型专利425项。服务社会 学校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已成为区域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实施了两期《全面服务德州行动计划》,与德州市所有县(市、区)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不断提高服务地方发展的贡献度。积极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筹集5大类380项服务课题,开展服务项目50余项。不断加大校地协同创新力度,2012年与中科院、皇明太阳能集团合作建立清洁能源研究与技术推广中心;2013年,与德州市制药有限公司联合成立“新型药用辅料与缓控释工程实验室”,获批山东省工程实验室;联合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德州市部分知名企业,组建了“德州生物物理技术与生物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精心打造德州生物谷,为地方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供平台。出版了两辑《德州地域文化丛书》,为繁荣地方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获批山东省教师教育基地,开展了多批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形成了集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相统一的开放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发挥人才与科研优势,建立了法律咨询与普及团队等14个服务团队,在地方党政决策咨询、信息服务、城市建设、两区同建、教育培训等工作中做出了积极贡献。对外交流 学校十分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已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法国、韩国等国家40多所大学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并开展了合作办学、互派教师与留学生、合作科研等实质性合作,学校可面向各国招收留学生到本校学习汉语和其它专业课程。每年有十几位外籍教师来我校任教,每年派出教师到英国、美国、加拿大进修、访问或合作研究。经教育部和省级主管部门批准,我校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与服务大学开展艺术设计、国际经济与贸易两个专业的合作办学,与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大学开展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合作办学,与美国底特律大学开展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合作办学、与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开展计算机应用技术、护理两个专业的合作办学,获批“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首批开设会计学、环境设计两个本科专业,现已培养了大批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人才。中外合作在校生63人,近二年派出35名学生赴马来西亚、韩国和台湾交换学习,2名学生赴韩国极东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我校在国外留学归来的毕业生大部分在国内政府机关、高校及大型企业就业,充分体现了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势。学校成功举办“中国德州——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文化周”、“教育部俄罗斯美术艺术大师班”、中俄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活动,进一步拓宽了学校对外交流的渠道和领域,提高了德州学院在国际上的知名度。称号荣誉 近三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席会议连续3次邀请学校作典型发言,教育部《高教领导参考》5次刊登了学校的特色办学经验,《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国家媒体宣传报道学校典型经验和做法20余条,学校的影响进一步扩大。2007年荣获“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9—2011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先进单位”;2010年被评为“全国高校毕业生预征工作先进集体”和“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被评为“全国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和“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2012-2013年相继被授予“山东省教师教育先进单位”、“全省高校人事工作先进单位”、“全省高校教务管理先进单位”、“全省高校科研管理先进单位”、“全省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档案工作优秀单位”、“全省高校能源管理与节能减排工作先进单位”、“全省高校办公室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 #事业单位# 导语】2023年广东省药品检验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工作人员。 无 现将公告原文发布如下: 广东省药品检验所(以下简称省所)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药品管理法》设立的法定药品检验机构,直属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全额拨款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省所现有302名在岗工作人员,其中科研人员200余人,包括高级职称64人,博士22人,拥有第十二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7名,研究生导师12人。截至2022年底,我所仪器设备共有3764台套,原值5.16亿,其中100万以上仪器设备86台套,500万以上大型仪器设备4台,拥有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二维液相串联离子淌渡飞行时间质谱、高分辨质谱等各类高精尖仪器。 省所高度重视科技开发工作,实验室以ISO-IEC17025为准则实行有效管理与运作,有着良好的基础条件、完善的科研运行机制和较强的研发能力。拥有国家工信部疫苗平台、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省科技厅生物医药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局三级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研究平台、广州市健康产品非法添加化学成分快速重点实验室、澳门科技大学中药检定联合实验室、香港浸会大学中药研究联合实验室等21个省部级市级科研技术平台,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药典委员工作站和广东省博士工作站。省所多年来取得硕果累累的科研工作成绩,获省科技奖二等奖6次、三等奖3次,获国自然基金项目等983个项目立项,科研经费7677万元,63项授权专利,9个软件著作权,获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省专利优秀奖2项,出版35部著作等。 2022年9月,省所经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3年省所拟与高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联合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4名,竭诚欢迎优秀博士前来应聘,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收基本条件 (一)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遵纪守法,品学兼优。 (二)已取得博士学位或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身体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博士毕业3年以内。 (三)已在SSCI/SCI/EI/ISTP或国内核心学术期刊发表1篇或以上学术论文。 (四)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科研能力。 (五)应聘成功后须在省所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2年,不可兼 职。 二、博士后导师及研究方向 (一)方继辉 导师介绍:主任药师,二级调研员,现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化妆品技术审评咨询专家、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化妆品专委会委员、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长期从事化妆品检验检测和标准、风险监测、风险评估和管理研究工作。承担和参与国家局、广东省科技厅等课题项目10余项。主持起草了多个化妆品标准,参编专著多部,发表论文多篇,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获发明专利1项。 研究方向:化妆品安全风险物质的检测、确证和风险评价。 研究内容及目标:开展化妆品和原料安全风险物质的筛查和确证技术研究,对风险物质探索开展(定量)结构-毒性关系((Q)SAR)等多种方法组合的评价策略研究。 招收专业:应用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无机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或公共卫生等相关专业。 (二)洪建文 导师介绍:博士,三级调研员,主任药师,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国家药典委员,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微生物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中药饮片污染微生物)主任,广东省药品注册审评专家、广东省GMP检查员、广东省科技咨询专家、《中国抗生素杂志》编委。 长期从事药品、微生物的检验技术研究和质量分析研究工作,在药品质量提升、药品安全监管和促进药品产业发展方面贡献突出。完成我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抗感染新药-盐酸安妥沙星质量研究,该药为“十一五新药创制重大专项”重大标志性成果。主持并参与“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新药创制、国家和省部基金等多项研究课题,主持多项中国药典标准增修订和国际药典标准起草工作。承担多品种国家药品评价抽验工作和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研究工作,参与国家相关工作研讨及指导原则制定。获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获中国药学发展奖食品药品质量检测技术突出成就奖。发表中文核心论文50多篇,SCI收载2篇,获专利1项。 研究方向:方向1:药品质量分析与研究;方向2:中药饮片污染微生物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 研究内容及目标:方向1:通过现代先进分析检测技术对新药或已上市药品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药品API的物理化学属性或制剂相关属性与质量的相关性,探讨相关作用机制和理论依据,为药品质量提升和质量控制提供新技术新方法,确定新药或仿制药关键质量属性,提高药品质量,提供质量控制方法手段,促进生物医药的研发和质量提升;方向2: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岭南代表性中药饮片进行微生物优势菌属及其与饮片道地性相关性研究,建立岭南道地中药饮片污染微生物数据库及控制体系示范性研究平台,开展中药饮片污染微生物标准化研究、中药饮片真实世界科学研究,推动中药饮片及制剂生产企业建立覆盖中药材全产业链微生物质量标准及控制体系,提升中药质量控制与现代化管理水平,推动中药标准的国际化。 招收专业:方向1:药物分析等相关专业;方向2:微生物等相关专业。 (三)梁蔚阳 导师介绍:免疫学硕士,主任药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血液制品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血液制品质量控制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药典委员会第十一、十二届血液制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疫苗行业协会供应链分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生化药品和生物制品质量控制和标准研究工作,承担了大量生化药品和生物制品质量标准起草和复核任务,收载入药典或上升为国家标准的项目百余项,发表论文数十篇。 研究方向:方向1:基于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的生物制品质量控制研究;方向2:基于生物学活性和内外源因子污染检测技术的细胞治疗产品质量控制研究。 研究内容及目标:方向1:通过生物制品中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研究,建立相关的生物制品质量控制标准、开展生物制品的杂蛋白谱分析和蛋白活性研究,研究覆盖辖区内大部分生物制品,生物制品的风险控制、蛋白水平研究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提升广东省药品检验所作为华南乃至全国生物制品质量评价的影响力;方向2:通过细胞治疗产品的生物学活性研究和内外源因子污染检测技术,建立相关的细胞治疗产品质量控制标准,开展细胞治疗产品内外源因子快速检测、细胞鉴别、生物学活性等研究。在对企业开发生物制品新产品的质量控制起到指导意义,为相关标准方法的制修订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为广东省细胞产业发展提供快捷便利服务,为监管提升效能和技术支撑,促进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招收专业: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免疫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或分析化学等相关专业。 (四)陈英 导师介绍:四级调研员,主任药师,国家药典委员,国家药监局药用辅料质量控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持和参与国家药典药品与药用辅料质量标准体系建设,起草了90余个国家药典药品技术标准、80余个药用辅料品种标准、4个通用技术方法,申请专利7项,授权3项,填补了多项国内和国际相关标准的空白,发表论文60余篇。 研究方向:药用辅料质量控制与标准研究;药用辅料质量评价与应用研究。 研究内容及目标:围绕药用辅料的安全性和在制剂应用功能相关性的影响,开展分析技术的研究,为药用辅料的质量控制提供新技术新方法,围绕生物制剂、创新制剂和儿童药制剂等制剂开发应用中急需的关键药用辅料和高端药用辅料,进行质量标准与应用评价研究,为制剂的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标准和应用指导。 通过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探索药用辅料关键质量属性,为药用辅料的安全性和在制剂应用中的功能相关性的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手段。开展制剂应用急需的关键药用辅料和高端药用辅料质量控制与应用评价研究,促进制剂创新发展和高端辅料的产业发展。 招收专业:药物制剂、药物分析、生物高分子材料或分析化学等相关专业。 三、在站工作任务 (一)博士后在站期间,需根据岗位聘任协议书规定的条款,完成科研工作任务。 (二)按时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 四、工作时间 在站工作时间:2年 五、在站待遇 按照相关规定,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研究条件。 (一)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的日常经费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工资、福利等参照省所博士人员同等待遇,享有社保、公积金及法定节假日,并根据在站期间考核及业绩情况发放基础绩效奖励。 (二)鼓励并积极推荐申报博士后科学基金、各级科研项目。 (三)其他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六、报名方式 符合上述条件人员,请将以下材料发送至:。 (一)广东省药品检验所博士后申请表(详见附件)。 (二)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即将毕业的博士研究生请提供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有关证明材料。 省所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录取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本站将对申请者提供的报名材料进行初审,并根据具体情况要求申请者提供进一步相关材料。初审合格者将安排面试等下一步考核,具体形式、地点和时间另行通知。 七、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文章来源:

红日药业集团创建于1996年,是一家横跨成品药、中医药产业群、药用辅料和原料药、医疗器械等诸多领域,集投融资、生产、研发、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医药健康产业集群。2009年,红日药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026)。近年来,该集团连续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诸多荣誉,一直位列中国医药工业百强。 2021年2月,入选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拟表彰对象公示名单。拓展资料:1、迄今已发展为横跨成品药、中医药产业群、药用辅料和原料药、医疗器械等诸多领域,集投融资、生产、研发、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医药健康产业集群,下属公司60余家,拥有员工6000余名。近年来,企业连续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诸多荣誉,一直位列中国医药工业百强。2019年主营业务收入50亿元,总资产84.54亿元,纳税额6.9亿元。2、科技创新与成果产业化是红日药业不断发展的源动力。红日药业依托已建立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中药配方颗粒关键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两个国家级技术平台,联合钟南山、张伯礼等知名院士持续开展抗肿瘤、血必净治疗新冠肺炎、中成药二次开发关键技术的创新研究。 围绕解决危重症难题,以挽救生命、降低病死率为价值追求,以打造为代表的杀手锏产品群为创新方向,研制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干细胞治疗技术、脓毒症危重症创新药、抗肿瘤小分子药物。3、红日药业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血必净注射液,填补了世界脓毒症治疗领域的空白。2019年,研究论文在国际顶级期刊《重症医学》发表,血必净有效降低重症肺炎病死率8.8%,被钟南山院士称为“中医药走出国门的典范”。新冠肺炎救治中,血必净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1%,入选多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国方案“三药三方”并向世界推广。新冠疫情期间,红日药业向1000余家定点收治医院捐赠和供应血必净,直接参与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约1.6万人。

药用辅料方面的论文发表

【 #事业单位# 导语】2023年广东省药品检验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工作人员。 无 现将公告原文发布如下: 广东省药品检验所(以下简称省所)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药品管理法》设立的法定药品检验机构,直属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全额拨款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省所现有302名在岗工作人员,其中科研人员200余人,包括高级职称64人,博士22人,拥有第十二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7名,研究生导师12人。截至2022年底,我所仪器设备共有3764台套,原值5.16亿,其中100万以上仪器设备86台套,500万以上大型仪器设备4台,拥有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二维液相串联离子淌渡飞行时间质谱、高分辨质谱等各类高精尖仪器。 省所高度重视科技开发工作,实验室以ISO-IEC17025为准则实行有效管理与运作,有着良好的基础条件、完善的科研运行机制和较强的研发能力。拥有国家工信部疫苗平台、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省科技厅生物医药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局三级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研究平台、广州市健康产品非法添加化学成分快速重点实验室、澳门科技大学中药检定联合实验室、香港浸会大学中药研究联合实验室等21个省部级市级科研技术平台,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药典委员工作站和广东省博士工作站。省所多年来取得硕果累累的科研工作成绩,获省科技奖二等奖6次、三等奖3次,获国自然基金项目等983个项目立项,科研经费7677万元,63项授权专利,9个软件著作权,获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省专利优秀奖2项,出版35部著作等。 2022年9月,省所经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3年省所拟与高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联合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4名,竭诚欢迎优秀博士前来应聘,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收基本条件 (一)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遵纪守法,品学兼优。 (二)已取得博士学位或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身体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博士毕业3年以内。 (三)已在SSCI/SCI/EI/ISTP或国内核心学术期刊发表1篇或以上学术论文。 (四)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科研能力。 (五)应聘成功后须在省所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2年,不可兼 职。 二、博士后导师及研究方向 (一)方继辉 导师介绍:主任药师,二级调研员,现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化妆品技术审评咨询专家、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化妆品专委会委员、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长期从事化妆品检验检测和标准、风险监测、风险评估和管理研究工作。承担和参与国家局、广东省科技厅等课题项目10余项。主持起草了多个化妆品标准,参编专著多部,发表论文多篇,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获发明专利1项。 研究方向:化妆品安全风险物质的检测、确证和风险评价。 研究内容及目标:开展化妆品和原料安全风险物质的筛查和确证技术研究,对风险物质探索开展(定量)结构-毒性关系((Q)SAR)等多种方法组合的评价策略研究。 招收专业:应用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无机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或公共卫生等相关专业。 (二)洪建文 导师介绍:博士,三级调研员,主任药师,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国家药典委员,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微生物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中药饮片污染微生物)主任,广东省药品注册审评专家、广东省GMP检查员、广东省科技咨询专家、《中国抗生素杂志》编委。 长期从事药品、微生物的检验技术研究和质量分析研究工作,在药品质量提升、药品安全监管和促进药品产业发展方面贡献突出。完成我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抗感染新药-盐酸安妥沙星质量研究,该药为“十一五新药创制重大专项”重大标志性成果。主持并参与“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新药创制、国家和省部基金等多项研究课题,主持多项中国药典标准增修订和国际药典标准起草工作。承担多品种国家药品评价抽验工作和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研究工作,参与国家相关工作研讨及指导原则制定。获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获中国药学发展奖食品药品质量检测技术突出成就奖。发表中文核心论文50多篇,SCI收载2篇,获专利1项。 研究方向:方向1:药品质量分析与研究;方向2:中药饮片污染微生物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 研究内容及目标:方向1:通过现代先进分析检测技术对新药或已上市药品进行分析研究,寻找药品API的物理化学属性或制剂相关属性与质量的相关性,探讨相关作用机制和理论依据,为药品质量提升和质量控制提供新技术新方法,确定新药或仿制药关键质量属性,提高药品质量,提供质量控制方法手段,促进生物医药的研发和质量提升;方向2: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岭南代表性中药饮片进行微生物优势菌属及其与饮片道地性相关性研究,建立岭南道地中药饮片污染微生物数据库及控制体系示范性研究平台,开展中药饮片污染微生物标准化研究、中药饮片真实世界科学研究,推动中药饮片及制剂生产企业建立覆盖中药材全产业链微生物质量标准及控制体系,提升中药质量控制与现代化管理水平,推动中药标准的国际化。 招收专业:方向1:药物分析等相关专业;方向2:微生物等相关专业。 (三)梁蔚阳 导师介绍:免疫学硕士,主任药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血液制品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血液制品质量控制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药典委员会第十一、十二届血液制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疫苗行业协会供应链分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生化药品和生物制品质量控制和标准研究工作,承担了大量生化药品和生物制品质量标准起草和复核任务,收载入药典或上升为国家标准的项目百余项,发表论文数十篇。 研究方向:方向1:基于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的生物制品质量控制研究;方向2:基于生物学活性和内外源因子污染检测技术的细胞治疗产品质量控制研究。 研究内容及目标:方向1:通过生物制品中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活性研究,建立相关的生物制品质量控制标准、开展生物制品的杂蛋白谱分析和蛋白活性研究,研究覆盖辖区内大部分生物制品,生物制品的风险控制、蛋白水平研究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提升广东省药品检验所作为华南乃至全国生物制品质量评价的影响力;方向2:通过细胞治疗产品的生物学活性研究和内外源因子污染检测技术,建立相关的细胞治疗产品质量控制标准,开展细胞治疗产品内外源因子快速检测、细胞鉴别、生物学活性等研究。在对企业开发生物制品新产品的质量控制起到指导意义,为相关标准方法的制修订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为广东省细胞产业发展提供快捷便利服务,为监管提升效能和技术支撑,促进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招收专业: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免疫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或分析化学等相关专业。 (四)陈英 导师介绍:四级调研员,主任药师,国家药典委员,国家药监局药用辅料质量控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持和参与国家药典药品与药用辅料质量标准体系建设,起草了90余个国家药典药品技术标准、80余个药用辅料品种标准、4个通用技术方法,申请专利7项,授权3项,填补了多项国内和国际相关标准的空白,发表论文60余篇。 研究方向:药用辅料质量控制与标准研究;药用辅料质量评价与应用研究。 研究内容及目标:围绕药用辅料的安全性和在制剂应用功能相关性的影响,开展分析技术的研究,为药用辅料的质量控制提供新技术新方法,围绕生物制剂、创新制剂和儿童药制剂等制剂开发应用中急需的关键药用辅料和高端药用辅料,进行质量标准与应用评价研究,为制剂的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标准和应用指导。 通过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探索药用辅料关键质量属性,为药用辅料的安全性和在制剂应用中的功能相关性的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手段。开展制剂应用急需的关键药用辅料和高端药用辅料质量控制与应用评价研究,促进制剂创新发展和高端辅料的产业发展。 招收专业:药物制剂、药物分析、生物高分子材料或分析化学等相关专业。 三、在站工作任务 (一)博士后在站期间,需根据岗位聘任协议书规定的条款,完成科研工作任务。 (二)按时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 四、工作时间 在站工作时间:2年 五、在站待遇 按照相关规定,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研究条件。 (一)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的日常经费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工资、福利等参照省所博士人员同等待遇,享有社保、公积金及法定节假日,并根据在站期间考核及业绩情况发放基础绩效奖励。 (二)鼓励并积极推荐申报博士后科学基金、各级科研项目。 (三)其他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六、报名方式 符合上述条件人员,请将以下材料发送至:。 (一)广东省药品检验所博士后申请表(详见附件)。 (二)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即将毕业的博士研究生请提供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有关证明材料。 省所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录取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本站将对申请者提供的报名材料进行初审,并根据具体情况要求申请者提供进一步相关材料。初审合格者将安排面试等下一步考核,具体形式、地点和时间另行通知。 七、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文章来源:

徐季亮 江门量子高科总工,著名工程师.邸勇 <纤维素醚工业>总编,有多项专利.邵自强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理论好,经验少,不过到现在来说学的已经可以了.冯有愉 理论一般,经验一般.上面是我比较了解的几个人,其它的上网站上看看吧,期刊上面介绍中也有.给分吧!

你是什么方向的

辅导员常用投稿期刊

是国家级期刊期刊名称 中国科技教育 期刊CN号 11-4765/N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 如果你是教育类的文章,最好是先问清楚你们学校,文章是否要求必须被中国知网收录,这个刊物目前不上知网如有论文发表问题,联系我即可

你好!一般在省级、国家级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可以评职称用,如《当代教育论坛》、《甘肃教育》、《湖南教育》、《新课程》、《辅导员》、《科技创新导报》等;最好是核心期刊,如《中国教育学刊》、《中小学管理》、《教育科学研究》《教师教育研究》等。根据你的学历、中教二级任职时间、看是否达到中教一级任职资格,注意不要错过职称申报时间。有意发表文章请与联系。

这本刊物是知网收录的刊物,看单位对评职的要求了

《辅导员》这本刊目前应该是维普收录的国家级期刊,如果单位评职称时对收录数据库没什么特别要求的话应该能用的

颜料和染料期刊投稿费用

色素是指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具有颜色的离子或原子团等。这个是物质本身的颜色。比如说二价铜离子就是蓝色的。燃料和颜料是一种有颜色的物质。燃料用来对其他的物质进行改变颜色。颜料就是用来画画的那些东西。

颜料和染料都是有色的有机化合物,从有机颜料与染料的化学结构来看,两者极为相似,甚至有的有机化合物既可以作为染料使用又可以作为有机颜料使用,但有机颜料与染料确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间的区别主要是应用性能不同。

染料的传统用途是对纺织品进行染色,而颜料的传统用途却是对非纺织品(如:油墨、油漆、涂料、塑料、橡胶等)进行着色。这是因为染料对纺织品有亲和力(或称直接性),可以被纤维分子吸附、固着;而颜料对所有的着色对象均无亲和力,主要靠树脂、粘合剂等其他成膜物质与着色对象结合在一起。

染料在使用过程中一般先溶于使用介质,即使是分散染料或还原染料,在染色时也经历了一个从晶体状态先溶于水成为分子状态后再上染到纤维上的过程。因此,染料自身的颜色并不代表它在织物上的颜色。

颜料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不溶于使用介质,所以始终以原来的晶体状态存在。因此,颜料自身的颜色就代表了它在底物中的颜色。正因为如此,颜料的晶体状态对颜料而言十分重要,而染料的晶体状态就不那么重要,或者说染料自身的晶体状态与它的染色行为关系不密切。

颜料与染料虽是不同的概念,但在特定的情况下,它们又可以通用。例如某些蒽醌类还原染料,它们都是不溶性的染料,但经过颜料化后也可用作颜料。这类染料,称为颜料性染料,或染料性颜料。

扩展资料

按染料性质及应用方法,可将染料进行下列分类。

按状态分:水性色浆 油性色浆 水性色精 油性色精

按用途分:陶瓷颜料 涂料颜料 纺织颜料 塑料颜料

按来源分:天然染料分植物染料 动物染料 合成染料(又称人造染料)按用法分

按染料性质及应用方法分 :直接染料 不溶性偶氮染料 活性染料 还原染料 可溶性还原染料 硫化染料 硫化还原染料 酞菁染料 氧化染料 缩聚染料 分散染料 酸性染料 酸性媒介及酸性含媒染料 碱性及阳离子染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染料

不能以使水变色为标准来辨别染料和颜料,其区别在于对物体的着色方式不同,染料能够渗透到物体内部进行着色,如纤维内部;而颜料只能作用于物体表面,如布料的表面。具体如下:颜料是一种微细粉末状的有色物质,一般不溶于水、油和溶剂,但能均匀的分散在其中。颜料是色漆的次要成膜物质,在木材装饰过程中调制底漆、腻子以及木才着色,也经常使用颜料。不透明的色漆由于放入颜料,其涂膜具有某些色彩和遮盖力。同时颜料还能增强涂膜的耐久性、耐候性、耐磨性等。染料与颜料不同,它是能溶于水、醇、油或其它溶剂等液体中的有色物质。染料溶液能渗入木材,与木材的组成物质(纤维素、木质素与半纤维素)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能使木材着色而又不致模糊木材的纹理,能使木材染成鲜明而坚牢的颜色

颜料和染料,颜料分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前者色调鲜艳,着色力强,在油墨中应用较广,如偶氮系、酞青系颜料;后者耐光性、耐热性、耐溶剂性、隐蔽力均较好,如钛白、镉红、铬绿、群青等。颜料以微粒态着色,并不溶解,是油墨中最常用的色料。而染料在使用时配制成溶液,呈分子态着色,效果不如颜料。颜料料能给油墨以不同的颜色和色浓度,并使油墨具有一定的粘稠度和干燥性

辅导员老师常用投稿期刊

“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指导性期刊”新闻:《高校辅导员学刊》是由省教育厅主管、安徽师范大学主办的全国第一份公开发行的以高校辅导员为研究对象的专业性学术理论期刊。在各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关心下,在全国高校辅导员和学工队伍的支持和参与中,2009年,《高校辅导员学刊》走过了它的第一个年头。创刊一年来, 刊物坚持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和队伍建设专业化、科学化发展方向,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致力于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理论和工作水平,得到了全国高校辅导员和学生工作者的积极关注、参与和支持,作者和读者已遍及全国各级各类高校,订数不断增加,办刊质量也得到了有关方面的认可与好评。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现已全文转载了刊物第一、二期的两篇文章。2010年新年伊始,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将《高校辅导员学刊》确定为“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指导性期刊”,这是对刊物创办一年来质量和影响的高度肯定,也进一步指明了刊物的定位和方向。----------------------------------------------------------------------------------------------------------------------------------

教育类,学报类,都可以,但关键不是看你的文章内容,要的是质量,还有学校的档次,作者的身份,这都是核心期刊是否录用的参考条件,不过现在发表核心期刊一般都通过中介了,审稿略宽松,就是银子要多交些。

  • 索引序列
  • 药用辅料期刊
  • 药用辅料方面的论文发表
  • 辅导员常用投稿期刊
  • 颜料和染料期刊投稿费用
  • 辅导员老师常用投稿期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