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申请者为申请学位而提出撰写的学术论文叫学位论文。这种论文是考核申请者能否被授予学位的重要条件。学位申请者如果能通过规定的课程考试,而论文的审查和答辩合格,那么就给予学位。如果说学位申请者的课程考试通过了,但论文在答辩时被评为不合格,那么就不会授予他学位。有资格申请学位并为申请学位所写的那篇毕业论文就称为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学士学位论文既是学位论文又是毕业论文。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的知识和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在社会科学领域,人们通常把表达科研成果的论文称为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具有四大特点:①学术性 ②科学性 ③创造性 ④理论性一、学术性学术论文的科学性,要求作者在立论上不得带有个人好恶的偏见,不得主观臆造,必须切实地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在论据上,应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以最充分的、确凿有力的论据作为立论的依据。在论证时,必须经过周密的思考,进行严谨的论证。二、科学性科学研究是对新知识的探求。创造性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学术论文的创造性在于作者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提出新的观点、新的理论。这是因为科学的本性就是“革命的和非正统的”,“科学方法主要是发现新现象、制定新理论的一种手段,旧的科学理论就必然会不断地为新理论推翻。”(斯蒂芬·梅森)因此,没有创造性,学术论文就没有科学价值。三、创造性学术论文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文的,但它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必须是有自己的理论系统的,不能只是材料的罗列,应对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一般来说,学术论文具有论证色彩,或具有论辩色彩。论文的内容必须符合历史 唯物主义和 唯物辩证法,符合“实事求是”、“有的放矢”、“既分析又综合” 的科学研究方法。四、理论性指的是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科学道理,不仅要做到文从字顺,而且要准确、鲜明、和谐、力求生动。1.表论文的过程 投稿-审稿-用稿通知-办理相关费用-出刊-邮递样刊一般作者先了解期刊,选定期刊后,找到投稿方式,部分期刊要求书面形式投稿。大部分是采用电子稿件形式。 2.发表论文审核时间一般普通刊物(省级、国家级)审核时间为一周,高质量的杂志,审核时间为14-20天。 核心期刊审核时间一般为4个月,须经过初审、复审、终审三道程序。 3.期刊的级别问题 国家没有对期刊进行级别划分。但各单位一般根据期刊的主管单位的级别来对期刊划为省级期刊和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主管单位是省级单位。国家级期刊主管单位是国家部门或直属部门。
有学术论文和内容期务发表论文。
学术论文中有六种级别,第一级是在《SCIENCE》和《NATURE》两种期刊上面发表的论文。第二级是指SCI刊物论文,自然科学类,和SSCI刊物社会科学类。第三级是指被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检索系统所收入的论文。第四级是指核心刊物论文,一般指北大图书馆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第五级是指国家级普刊,第六级是指省级普刊。
内容型刊物发表有三个级别,内容刊物必须为教育部门主办,国家级内刊中国教育学会及其专委会,教育部等自办刊物,省级内刊,区级内刊。
颜默,1961年生于河北邢台市,原名颜增国。中国儒释道书画院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草书专业委员会委员、创作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河北省直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委员、省书协《书法家》编辑、中国青少年书法研究会理事,硕士生导师。
艺术成就:
2008年书法论文《面对无纸化书写时代如何提高中学生的书法水平》获“全国中学书法教学教法研讨会”征文获奖提名。
2007年书法论文《唐楷在书法大赛中被冷落的原因分析及创作途径》入选“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论文集。
2007年《书法》杂志第四期发表论文《书法的根本属性》。
2006年《中国书法》杂志第四期发表论文《书法创作要警惕陷入四个误区》。
2005年《书法》杂志第四期发表论文《浅谈书法理论创新》
2004年书法作品入选“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
2004年书法作品入选“全国首届大字书法艺术展览”。
1993年获全军军队院校书法大赛二等奖。
1992年获全军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三等奖。
近年来在书法导报、书法报、羲之书画报、青少年书法报、书法赏评、书画艺术、青少年书法、北京书法报等多家专业报刊杂志发表书法论文15万余字。
是的南京大学博士毕业比较难,一方面是科研项目实验强度压力大,另一方面是南京大学对博士生的要求比较高。2019年南京大学自然指数在全球高校中高居第七,成为全国科研自然指数排名第一的高等学府。 扩展资料 南京大学博士毕业比较难,一方面是科研项目实验强度压力大,另一方面是南京大学对博士生的要求比较高。2019年南京大学自然指数在全球高校中高居第七,成为全国科研自然指数排名第一的高等学府。
当然是有的 ,可能你看别人吐槽多了, 觉得SCI四区有水刊,不值得发吧 。其实SCI四区确实 有一 些相对水一点的期刊, 可是 毕竟 是SCI,能水到哪里 去呢?不然不早被踢出 目录 了。大多数SCI 四区的期 刊,质量 也是杠杠 滴。 想投稿录 用都 是比较难的。你可 以先去淘淘论文网 上学习下 SC I 的论文投稿和发表 知识 。
不一定有含金量,因为里面的论文良莠不齐,但至少是正规的,属于原创,重复率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有啥丢人的呢?考上差一点的985丢人吗?丢啥人呢,好歹也是985啊。那四区的SCI,他好歹也是四区的SCI啊,也不是随便就能发的。而且四区里面也有很多质量比较好的刊物,因子也不低的。就是比较水的,也是比一般的北核厉害的。你可以去淘淘论文网上阅读下关于SCI期刊影响因子的文章。
一般来说,研究生发表一篇SCI四区论文,科研业绩可以计分3-5分,具体分值取决于论文的影响因子、发表期刊的分区等因素。
照片上的飞机起码有50公里长,飞机翅膀展开的宽度起码有50到60公里宽,人能造那么大... 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永远是半个月亮,
那么,月壤和地球土壤有啥不同?它能用来种菜吗?咱们嫦娥系列得到的月壤研究成果和 阿波罗登月 带回来的月壤研究成果完全一样吗?为什么一定要取得月壤?
实际上,除了嫦娥五号带回来了珍贵的月壤,嫦娥四号登月之后通过不少仪器也对月壤做了研究。这样说的话,嫦娥四号的新发现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一发现让大家判定嫦娥四号带回的月壤与美国的差别大? 月壤中仅1吨就价值637亿的罕见物质 ,到底是什么呢?
在科学家表示 嫦娥五号带回来的月壤十分干燥 ,并 不适合种菜 之后,许多人表示非常遗憾。不过,咱们的嫦娥四号最新发现已经出炉,它到底发现了些什么?
原来, 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实验室、中科院航天信息研究所、加拿大瑞尔森大学 等多个单位联合对嫦娥四号的月球 探索 数据进行研究,得到了有关月壤的喜人新发现。他们新发现整理归纳之后把名为 《“玉兔二号”月球车2周年的月球背面移动与科学 探索 》 的论文发表在了著名期刊《Science Robotics》上,引起了人们的激烈讨论。
嫦娥四号并没有采集月壤样品并带回地面,但是它在探测过程中却获得许多宝贵的数据。 月球车玉兔二号 之上装着三台仪器,分别是 全景相机、探月雷达、成像光谱仪 ,它们对后续获得更多的月壤数据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并且 嫦娥四号的着陆区在冯·卡门撞击坑中 ,可以探到月球遭遇撞击的 历史 。
此次论文披露了最新的发现,即这里的月壤相较于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中的月壤应该 承压的能力更强 。这一发现是根据 玉兔二号运动时与地面的作用信息 得到的,并且根据图像的拍摄可以看出,咱们的玉兔二号在行进过程中车轮上粘上了不少月壤, 这些月壤呈现出“块状”的特征 。
这不禁让研究人员很奇怪,毕竟 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 在 探索 月表的行进过程中,轮子基本没有被土粘到过。对于这一点,研究人员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里的 月壤“内聚力”明显更强 ,里面应该有不少 凝集物 。
而前面说 此处月壤的承压能力更强 ,其特性与咱们地球上的沙壤土更像。按理来说,沙壤土应该是不容易粘连的,可嫦娥四号在这里测得的月壤数据却这么诡异,因此还有许多的问题等待人们解开。
这项发现表现出 中国测得的月壤数据与美国的差别很大 ,这是否说明美国的 “阿波罗登月造假” 并非空穴来风呢?倒也不能,因为 嫦娥四号登陆的位置和阿波罗计划登月的位置不一样 。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月壤呈现出很大的差别是很正常的。除了有差别性存在,还有相似性存在。
所以 不能因为不同地区月壤数据的不同 ,就直接断言阿波罗登月是假的。
不过可能会有人认为,美国的月壤可能是 探测器带下来的 ,这样的话他们也不能用月壤证实他们的清白。这样说也有道理,这些年阿波罗登月的疑云一直挥散不去,可能只有等到 未来其他国家成功实现载人登月 ,找到当年他们登月的痕迹,才能彻底的解开这个谜题了!
说起来, 为什么人类对月壤一直这么热衷呢? 当年美国送给我国1克,都能成为科学家们的研究重点,所以月壤到底有什么用处呢?
首先,人类现在的 科技 程度尚且 不能支持我们大规模的开发月壤 ,所以想将月壤作为新能源,还有一段非常艰难的路要走。那么,既然都不能开发,为什么我们还要费劲儿地将月壤运回地面,做这么多的研究呢?
原来研究月壤对于 探月工程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月壤和地球土壤的差别是很大的,比如咱们在上文说最新的论文披露的嫦娥四号月壤新发现,就能看出 月壤的特性有时难以捉摸 。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跟 月球上的地理环境有关 ,那里不仅 没有大气也没有生物 ,所以月壤的形成和演化和地球土壤形成演化的过程可谓是天差地别。
如果想 按照地球土壤的基本情况去设计“探月计划” ,那必然是会失败的。要知道探月计划中不管是月球车着陆行进还是未来实现载人登月, 月壤的特点对探月仪器和宇航员的行走都有影响 。举个例子,像嫦娥四号发现月背的月壤有着超强的“内聚力”,那是否意味着人在那里行走的话会出现“陷落”的情况呢?这很难说。
并且由于 月球的重力很弱 ,所以月壤颗粒的 电磁性是有改变的 。简言之,它们看起来和咱们地球的土壤差不多,可是却非常的尖利,如果不注意的话,很可能会被划伤。
此外研究 月壤其实也可以揭开地球身世之谜 ,毕竟作为咱们地球的卫星,月球伴着地球走过了无数“荒芜”的岁月。岁月的痕迹在地球上已经找不到了,但是月壤中却有着不少来自地球的物质,通过这些物质, 我们可以回顾古老地球的 历史 。
说到这儿,想必大家都明白了,月壤之所以一直是科学家眼中的“香饽饽”,是因为它确实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当然,月壤中某些物质的价值也是人类重视它的原因,要知道通过多次 探索 研究,月球上的罕见物质 氦-3 ,一吨就值637亿。
许多人可能表示这物质怎么能贵的这么离谱呢?难道说咱们地球上就没有吗?
氦-3之所以身价这么高,是因为它可以作为 可控核聚变的燃料 。对于可控核聚变,许多人可能不了解,它相当于现阶段全 世界最重视的一种新能源 。如果能够实现,那么未来我们将 步入完全不同的时代 。
所以作为可控核聚变燃料的氦-3一下就成为了各国都想要的资源,毕竟 它在聚变过程中产生的辐射很小 ,是清洁安全的燃料。可是这种物质在地球上实在是太稀少了,总量大约为 2 10^4千克 ,这对人类来说怎么可能够用呢?
可是后来人们通过研究月壤,发现 由于没有大气和磁场的保护 ,月壤和太阳风粒子的亲密接触就显得十分容易。正因如此, 月壤中含有丰富的氦-3 。
要知道,各国因为石油资源在这些年间都发生过多少的摩擦。未来, 不可再生的石油肯定是会枯竭的 ,到那时哪个国家先掌握了高新能源技术,就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所以氦-3的价格才会这样水涨船高,如果未来人们真的能去 月球“采矿” 的话,在有足够能源的支持下,人类的 科技 将会迎来 飞跃式的发展 。
没存在什么问题啊,只是个简单的照片。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在冯·卡门陨石坑(Von Kármán crater)着陆,并部署了玉兔二号月球车对南极-艾托肯盆地进行探测。现在,中国科学院@中科院之声的李春来及其同事发布了玉兔二号可视-近红外成像光谱仪(Visible–Near Infrared Spectrometer)的初始观测结果。发现他们所获的光谱数据和典型的月球表面物质的光谱数据存在差异,并据此推断月球表面存在的低钙辉石和橄榄石矿物可能来自月球的上地幔。
嫦娥四号探测器,简称“四号星”,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它由着陆器与巡视器组成,巡视器命名为“玉兔二号”。作为世界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航天器,其主要任务是着陆月球表面,继续更深层次更加全面地科学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档案资料。
2018年5月21日,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号成功发射,为嫦娥四号的着陆器和月球车提供地月中继通信支持; 同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着陆区,月球车“玉兔二号”到达月面开始巡视探测;同年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完成两器互拍,达到工程既定目标,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
2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玉兔二号月球车进入第二个月夜休眠模式。
3月20日,嫦娥四号探月工程团队获“2018-2019影响世界华人盛典”。5月16日,根据《自然》发表的论文,嫦娥四号着陆月球背面后所得的测量结果显示,着陆点存在来自月球地幔的物质。 同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利用嫦娥四号探测数据,证明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存在以橄榄石和低钙辉石为主的深部物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布了这一重大发现。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成功软着陆。其中有一台设备叫做“月表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LND)。 最近,这台设备探测的月表粒子辐射剂量的研究成果发表在《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上。《Science》也就是翻译为《科学》的学术杂志(名字如此简洁大家也能看出地位),是自然科学界首屈一指的杂志,子刊指的是主刊旗下刊物。 粒子辐射剂量说的是什么呢?望文生义,它就是月球表面(嫦娥四号附近)探测到各种各样微粒在单位时间里的数量。中子、带电粒子(质子、电子、重离子)等等都在测量范围内。 人类尝试 探索 月球周围粒子的 历史 开始得非常早,1959年1月2日发射的“月球”1号携带了磁强计、离子腔和微流星体探测装置,飞行途中,它测量了月球和地球的磁场、宇宙射线的强度,测量了地球辐射带的外围,还测量到太阳发射的等离子流——“太阳风”,并且探测到的月球周围的太空中的磁场几乎为零,这些太空中的性质都不是在地面使用望远镜能够了解到的。它本来计划一头撞上月球,不过最后轨道计算得不太行,距离月球最近处约为5995公里,这之后就“擦肩而过”离开了。接下来,人类多次用无人探测器、载人飞船登陆月球,携带的仪器能力也越来越强,有些以前技术不能测的粒子能够测得到了,有些以前仪器分辨率识别不到的粒子参量能够识别出来了。嫦娥四号探测器的这台月表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和德国基尔大学联合完成,在国际上非常领先,月表实地的粒子辐射环境探测也是首次。从论文来看,嫦娥四号这次实测到月表的粒子辐射剂量率为13.2uGy/h(si),其中,中性粒子(中子和伽玛射线)的辐射剂量率为3.1uGy/h(si),约占总比例的23%,品质因子为4.3,粒子辐射剂量当量约为60uSv/h。 大家从新闻上也能读到这些参数。这里跟大家解释一下,从单位来看,这里指的是单位质量物质接收电离辐射的平均能量,单位对应的是焦耳·千克-1(J·kg^-1),而单位的专名是戈[瑞](gray),符号Gy,也就是上边单位中的Gy。暂时与SI并用的专用单位名称是拉德,符号为rad。1Gy=1J·kg^-1=100rad,或1rad=10^-2J·kg-1=10^-2Gy。它是描述电离辐射能量的量。当电离辐射与物质作用时,其部分或全部能量可沉积于受照介质中。 其单位是拉德(rad),相当于1克物质接受1 10^-5焦尔的能量。1Gy=100rad。上文中另一个单位Sv读作希沃特,1Sv=1J· kg^-1。大家对这些名词估计没什么概念。简单对比来说,这种辐射的量大约是北京地面的300倍,是我们坐一次飞机时接收到的5到10倍。 这些测量结果,为我国后续的嫦娥计划、特别是“载人登月”的实施提供了环境参数的参考,特别是设计航天员的辐射防护。
公开发表的论文分为六个级别(类):第一级-T类:特种刊物论文,指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第二级-A类:权威核心刊物论文,指被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以及A&HCI检索系统所收录的论文(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学科在国内具有权威影响的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论文不含报道性综述、摘要、消息等。第三级-B类:重要核心刊物论文,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见《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或在国内同一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第四级-C类:一般核心刊物论文,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大图书馆2004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第五级-D类:一般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有期刊号“CN”“ISSN” ,有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第六级-E类:受限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但受发行限制的刊物上(仅有期刊号、无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3)内部刊物发表的论文分为三个级别(类):内部刊物必须为教育部门主办,以主办单位级别分为:第七级-国家级内刊(中国教育学会及其专委会、教育部等自办刊物),第八级-省级内刊,第九级-区级内刊。(4)学术会议论文的分类:①参加国际性学术组织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且论文作者之一做会议发言,收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刊号)的论文,确定为第四级(C类)。未发言的确定为第五级(D类)。②参加全国性学术组织举办的全国学术会议,且论文作者之一做会议发言,收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刊号)的论文,确定为第五级(D类)。未发言的确定为第六级(E类)。③参加省级学术会议,且论文作者之一做会议发言,收入正式出版的论文集(有书刊号)的论文,确定为E类。未发言的确定为区级内刊。(5)凡收录于教育出版社、书号为“ISBN”类论文专集(或其它刊物)的与教育教学相关论文,凭发表原件按区级内刊折半计分。(6)非正常周期出版的刊物的认定各级期刊的“增刊、特刊、专刊、综合版、专辑”等上发表的论文,有期刊号的,包括列入北大核心期刊目录的刊物,以期刊主办单位确定为相应级别内部刊物折半计分。(7)下列情况一般不作为学术论文对待:①与所从事专业技术工作非密切相关的文章,如评论、文摘、短篇报道、科普文章、文艺、新闻等作品,以及会议简报、动态、讲座等资料性质的材料;②刊号中含有H、HK等由香港出版发行且未被认定准许或不能确定是否准许在大陆公开发行的刊物;
第一级-T类:特种刊物论文,指在《SCIENCE》和《NATURE》两本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第二级-A类:权威的核心期刊,指的是国际通用的SCIE、EI、ISTP、SSCI、A&HCI收录检索系统的论文(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检索为准),或同一主题发表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的权威,论文中不包含其他报告总结。
第三级-B类:重要核心刊物论文,指在国外核心期刊上刊登的论文(见《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或在国内同一学科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第四级-C类:一般核心刊物论文,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刊物上发表的论文。
第五级-D类:一般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上(有期刊号“CN”“ISSN”,有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第六级-E类:受限公开刊物论文,指在国内公开发行的但受发行限制的刊物上(仅有期刊号、无邮发代号)发表的论文。
内部刊物发表的论文分为三个级别(类):
内部刊物必须为教育部门主办,以主办单位级别分为:国家级内刊(中国教育学会及其专委会、教育部等自办刊物),省级内刊,区级内刊。
从以上论文级别划分来看,被大家一直追捧的北大核心的级别不如EI、ISTP检索的文章含金量。而EI、ISTP会议论文同样能够被EI、ISTP检索,相对而言容易发表,因此从性价比上看EI、ISTP会议论文强于北大核心。
而内部刊物级别是低于公开发表的刊物的。但在学士论文上,有的单位比较看好内部刊物,那就优先发表内刊比较妥当。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学术论文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