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作为人文社科专业,目前主要集中在理论教学、田野调查等领域,社会学专业实验室建设成为深化社会学专业改革的必经途径。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社会学论文范例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虐待老人问题的社会根源
“由于生理性衰老这一自然规律以及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成员和群体在利益关系和分配关系上的重新调整等原因”[1],老年群体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中的社会经济地位不断下降,在物质资源占有和政治权利保障等方面处于相对弱势。这不仅限制了老年群体对于自身需求和愿望的满足,而且其利益诉求也容易受到忽视和侵害,甚至当利益受到侵害时,老年人往往出于畏惧、“家丑不可外扬”等心理,不能勇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本文以中国现实社会情境为研究基点分析了社会转型期虐待老人问题的特质表现和治理困境,并且通过对相关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和反思,从“个体化”理论和风险社会视角深入挖掘这一问题的社会性根源,并以此为前提从减轻个体不安全感与促进社会整合角度规划治理路径,从而在社会生活中帮助遭受虐待行为的老年群体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一、失控:社会结构双重变迁下虐待老人问题的独特形态
发达国家虐待老人事件的产生是在全球人口老龄化的作用下,由老年人数量激增所引致的一种必然现象。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除了人口结构老化这一普遍性原因外,该问题的“井喷”还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进程密切相关,这一点在中国体现得尤为明显。与改革开放前的欠发达的社会相比,在社会转型速度呈加速状态的现代社会中,中国虐待老人问题无论是“在发生机制和问题性质,还是在数量规模、表现形式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呈现出新特点”[2],致使该问题难以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失控”已经成为其特殊标识。基于我国当前“社会转型化”和“人口老龄化”两种同步性社会变迁的时代背景,笔者总结了我国虐待老人问题相比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独特形态。
(一)老年群体具有受虐待的高危性,呈现地域和城乡的“阶梯式”分布形态
由于生理机能下降、智力衰退以及在经济和照料服务上的较强依赖性等因素所造成的相对劣势,老年人在遭受虐待方面具有明显的普遍性。2010年,我国家庭内老年人虐待发生率为13.3%,呈现阶段性增长的趋势,远高于虐童、虐妻等的比率,已经演变为高危性的社会问题之一。而且,我国农村家庭内老年人遭受虐待的比例显著高于城市(农村:16.2%,城市:9.3%)。而且虐待发生率随着社会经济条件升高而降低,西部地区为21.8%,高于全国其他地区,而京津沪地区最低,仅为5.4%。我国区域和城乡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公民文化素养等方面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是虐待老人问题呈现“东少西多、乡增市减”分布格局的制度性成因。
(二)问题形成的根源难以确定,社会影响的“公共性”和“社会性”开始凸显
在现代社会中,老年人自身的生理劣势(体格缺陷或老年痴呆症等疾病)、家庭关系的紧张(代际冲突、子女拒绝承担赡养义务)等因素的复合和集中加剧了虐待老人行为的发生风险。在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中,传统风险要素可能会演化为新的风险或者相互交融,极大地增加了虐待行为发生的不确定性,相应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也面临更大挑战。而从问题的预防和控制角度来看,传统社会的法律和道德体系以“孝”为其精神内核,一旦违反孝道必然会受到古代法律的严厉制裁,从而有效预防和遏制该问题的产生和加剧。但随着传统社会控制手段在现代化进程的强烈冲击下迅速瓦解,加之家庭关系导致自我调节功能弱化,使得对于这类问题的控制力和约束力大为减弱,其影响也扩散至家庭边界之外,成为影响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
二、虐待老人问题的治理困境:心理冲突与保护机制失效的交织
一方面,受虐老人对施虐者存在复杂心理。多数虐待老人事件发生于父母与子女之间。基于“血浓于水”的血缘关系,受虐老人出于保护子女的情感,往往将之归于自己管教不严或教育不当,把责任归于自身。并且受“家丑不可外扬”的文化传统的影响,有些老人往往担心这类事件的传播会损害家庭的声誉,而不愿主动向相关部门寻求帮助。此外,“养儿防老、老来从子”的依赖心理,也使不少老年人在生活上和心理上严重依赖施虐者。很多老人依赖于子女的生活照料,一旦其子女受到法律制裁,他们将无法继续获得照料,因而在寻求帮助前会感到担忧,多数选择忍气吞声,接受被虐待的现实。
另一方面,事前预防和事后处置的社会控制措施相对缺乏。道德与法律作为规范人类行为和调节社会关系的两种手段,具备有效防止和遏制虐待老人的重大功能。但我国现有法律对有关虐待老人的规定,主要见于《宪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条文中,对虐待老人的概念阐释和类型界定十分模糊,导致难以在法律上对这类行为量刑定罪。一些司法部门对涉老案件也不够重视,执行乏力,未能使判决得到有效落实;有的基层干部常常将虐待老人行为看作是“家内事”而听之任之,责任意识严重缺乏。此外,在以“孝道”为核心的传统价值体系和道德系统日渐式微而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形成和完备之际,施虐者的行为缺乏心理约束,尊老敬老意识淡薄。而社会舆论作为重要的外在控制手段也难以对其施虐行为形成有效限制,致使无法从源头上遏制该问题的发生。
三、破解治理困境:原因分析视角和策略规划的重构与再造
对于现代虐待老人现象的形成原因,国内外学者分别从不同视角进行了理论分析。国外学者认为虐待老人与家庭暴力类似,强调施虐者和受虐者的个体因素。在美国学者对老年人受虐待的原因分析中,较为流行的解释有压力论、暴力循环论、个人行为论和老人无能论[3]。而国内一些学者则更关注个人在家庭和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关系,其中“外在情景因素论”认为虐待老人是受虐者及施虐者外在社会环境和经济情况的反映,老年人对照顾者的过于依赖的关系及社会孤立都会导致老年虐待风险的产生[4]。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可以发现:在对虐老问题的原因阐释过程中,无论是主张受虐者或施虐者的主观因素,还是强调个体与个体、社会的互动关系状态,都反映出“单向化”的研究取向,即仅从“施虐者→受虐者”“受虐者→施虐者”“受虐者→社会”等思维路径探究问题。这种个体化思维和单向式视角很容易忽视对于在由施虐者和受虐者所构成的虐待事实中主客体互动关系的考察。而且,虐待事件在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中出现了某种差异性分布,因此社会文化类型背景应作为分析该问题发生机制的一项关键因素。 这种由文化背景所决定的原因阐释论在实践中导致的后果就是治理策略出现某种程度上的偏差。例如,美国保障受虐待老人的合法权益主要是通过向其提供包括机构支持、社工服务在内的涉及广泛的专业领域和不同的社会资源的综合性社会支持来实现[3]。美国在解决公共性的社会问题上弱化了政府作为直接“干预者”的角色,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的作用,依靠社会中介机制实现问题的自我解决。但是这种对策设计机制在我国缺乏社会资源和社会组织等方面的支持,“强国家―弱社会”的权力格局导致社会资源分配处于不均衡状态,长期“抑制了社会组织和自主性社区成长”[5],因而依靠社会服务来解决虐待老人问题很难取得理想效果。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可能导致“政府社区治理的行为失范严重,表现为越位、缺位和错位”[6]等现象,难以为受虐者提供全面、有效的制度保障和司法保护,对于施虐者的法律惩处和道德塑造也常常难以落实,导致问题的进一步积聚和恶化。
因此,当前解决虐待老人问题治理困境的关键,在于拓展理论和经验研究的视野和深度,立足于“社会转型”的历史变迁背景和当代中国社会现实,从制度层次和文化领域挖掘其社会性根源,从而在根本上提出切实有效的治理策略和建议。
四、个体化与风险社会的共生互构:社会转型期虐待老人问题的历史变迁
(一)现代性的精神困境
西方社会学家鲍曼对“个体化社会”的理论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关于“个体化”含义的理解上,他认为个体化社会的结构形态是“社会形塑了其成员的个体性,个体则在他们通过交往编织成的相互依存之网中,采取合理、可行的策略,用他们的生活行动造就了社会”[7]。并指出个体化“所承载的是个体的解放,即从归属于自己、通过遗传获得、与生俱来的社会属性等的确定性中解放出来。这种变化被正确地看作现代的境况中最明显和最有潜在优势的特征”[8]。但同时也意味着个体与传统知识结构、固有信仰和社会规范“脱钩”,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的代价是安全感开始丧失。风险社会在社会转型期“碎片化”社会结构中其威胁也呈几何级增长,解放了的个体的御险能力也迅速降低,并且“社会变迁中集体规范的缺乏势必在价值观和心理层面影响到个体安全”[9],原本为个体在生活和心理上都甚为依赖的社会保障机制(如单位制)的瓦解使现代人的社会心理出现剧变,“心灵安全”的丧失成为现代社会影响个体心智结构的突出问题。
(二)个体化社会的本土化表达:自我主义与制度变革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以及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过程中所形成的“二元经济模式”,使处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中国社会具有典型的传统性与现代性交织融合的时代特征,中国社会“个体化”的发育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某种异变,在社会结构急剧变迁的时代背景下主要受到了“自我主义传统、转型期的制度环境”[10]等本土传统和现实状况的有力形塑。一方面,中国传统社会的“个体”是在“差序格局”中的角色地位,这种以“己”为中心所构筑的关系网络是依据个体来确定生活边界并作为风险屏障,显然不具备现代意义上的公共精神,并且与西方“团体格局”中具有明确权利义务关系的“公民”概念形成鲜明反差。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前的“总体性社会”在剧烈的制度变革推动下将大量组织化的个体推向社会领域,被单位制和组织化生活所模塑的个体精神世界受到强烈冲击。不仅个体与社会联系纽带出现断裂,而且在既无传统儒家孝道伦理又无集体主义约束的情况下,衍生出大量“个人只强调自己的权利,无视对公众或他人的义务与责任”的“无公德个人”[11],建构具有现代意义的市民社会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可见,中国个体化社会的到来在使个体充分解放的同时,道德性缺失也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不断膨胀的自我主义导致封闭稳定的家庭结构逐渐丧失向心力,加之外部控制机制的缺失,使家庭关系在持续紧张中激化出特殊矛盾。
五、社会转型期虐待老人问题的时代治理导向
消除社会生活的不确定性往往要通过在“自己的自我规范和社会责任中重新建立平衡”[12],进而建构起“本体性安全”,即“大多数人对其自我认同之连续性以及对他们行动的社会与物质环境之恒常性所具有的信心,这是一种对人与物的可靠性感受。”[13]这意味着必须通过培育公民“责任伦理”来加强社会团结,重构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消除个体化所带来的负向效应,最终塑造具有强烈公共道德的现代意义上的公民,从而破解个体与家庭张力的时代难题。
(一)依靠制度建设完善老年群体的法律保障系统
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对于现代国家提出了新的治理要求,以行政性管控为目标的政府在职能应用上应淡化行政色彩,推动“管理”向“治理”升级,强化在基层社会问题领域的服务性功能。具体而言,要以制度为先,进一步细化和明确《老年人权益保障》在禁止和预防各种形式的家庭老年人虐待方面的规定和惩罚措施,做到有法可依,提供坚实可靠的法律保障。此外,严格执法是治理该问题的关键环节。政府应协同立法、司法等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优化执法效率,提高执法水平,着眼于实际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和灵活性,提高控制手段的应用性和嵌入性,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二)努力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和服务性社会组织建设
“社区”是搭建政府和家庭沟通渠道的桥梁,能够依靠其地缘性优势吸收政府的相关资源和控制手段“嵌入”家庭之中,并及时将问题反馈给上级部门,从而使问题得到有效处理和解决。社区在“社会治理”的政治语境中的协同治理的主体性地位必须得到法律形式的认定和自治权力的让与,政府与社区对于“权力蛋糕”应进行合理分配,对基层社会事务的处置权限也应进行制度化界定。同时,必须充分发挥社区建设的自主性,针对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引导服务型社会组织深入到社区内部,例如在涉及虐待老人事件中,就可以在社区内部设置公益性或营利性的医疗机构和法律求助咨询中心,为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相对处于弱势的老年群体搭建问题反映平台,及时、有效地介入到问题家庭的矛盾之中,减轻事件发现不及时或治理效果不理想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反应效率和解决效果。
(三)推动具有中国意蕴的时代性家庭伦理的建构和发扬
我们必须着眼于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内核与传统文化中的伦理精髓进行“流程再造”,重点挖掘和创造体现时代精神和传统美德的行为规范,提升家庭生活对于每一个原子化个体的吸附力,从而弥合个体与家庭、社会之间的“断裂”状态。通过对传统伦理的“扬弃”并与现代价值观念加以融合,对于中国“家文化”的复归和弘扬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唤起公众对于老年群体社会地位和价值的认同和尊重,从而为防止虐待老人行为的发生奠定心理基础,这也是治理虐待老人问题的根本之道。
>>>下页带来更多的社会学论文范例
社会学论文提纲范文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事实(客观事实:社会行为、社会结构、社会问题等;主观事实:人性、社会学心理等)的拥有多重范式的学科。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社会学论文提纲范文,欢迎参考阅读。
篇一:社会学论文提纲
(以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程度的实证研究为例)
摘要
1、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1. 2 研究视角
1. 3 文献综述
2、研究设计
2.1 研究思路
2.2 核心概念界定
2.3 研究方法
2.4 研究区域与对象
2.5 研究样本结构
2.6 被调查儿童父母的相关情况
2.7父母在外打工情况
2.8 小结
3、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状况
3.1 学习社会化状况
3.2 生活技能社会化状况
3.3 交往社会化状况
3.4 规范社会化状况
3.5 小结
4、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4.1 监护人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无法对儿童学业提供帮助
4.2 与监护人沟通过少,留守儿童孤独感较高
4.3 家庭主要劳动力外出,致使留守儿童劳动负担加重
4.4 与父母缺乏沟通,导致亲情疏远
5、加速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对策
5.1 家庭支持
5.2 监护人支持
5.3 学校与教师支持
5.4 农村社区支持
5.5 社会支持
6、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篇二:社会学论文提纲
(以日常生活视域下城市社区楼宇农业经营活动研究为例)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研究缘起
1.2研究意义与目的
2、研究设计
2.1核心概念
2.2分析视角与理论依据
2.3实证研究方法
3、城市社区楼宇农业生活方式兴起的根本原因
3.1中国城市生活异化表现
3.2城市生活异化给城市社区居民带来的危害
3.3楼宇农业是城市社区居民应对城市生活异化的新型生活方式
4、城市社区楼宇农业经营场所和主体是家庭
4.1城市社区经营楼宇农业人的数量在增加
4.2城市社区家庭成员经营楼宇农业的低龄化趋势
4.3城市社区家庭经营楼宇农业的多域化趋势
5、城市社区居民经营楼宇农业的动机
5.1城市社区居民为改善居住环境经营楼宇农业
5.2城市社区居民为丰富生活内容经营楼宇农业
5.3城市社区居民为打发闲暇时光经营楼宇农业
5.4城市社区居民为保障家庭提供食物安全而经营楼宇农业
6、城市社区楼宇农业生活方式的多元功能
6.1扩大城市社区绿色空间的功能
6.2改善城市社区生态环境的功能
6.3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功能
6.4传承农业文明的功能
7、研究结论及讨论
7.1研究结论
7.2讨论
7.3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篇三:社会学论文提纲
引 言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目的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相关概念使用
(二)国外相关概念使用
三、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研究的实践价值
四、论文结构安排
五、研究方法
(一)多学科理论相结合
(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三)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
六、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难点
(二)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社会工作的族群议题背景
一、中国族群现状与发展
(一)族群构成多样且增长迅速
(二)族群分布广泛
(三)各族群之间差异明显
(四)族群流动人口问题日益突出
二、理论研究与实务实践的发展
(一)社会工作的`族群议题
(二)中国民族工作机制创新
第二章 族群社会工作的核心概念与相关概念辨析
一、核心概念辨析
(一)族群
(二)民族
(三)社会工作
(四)民族、族群与社会工作
二、相关概念辨析
(一)国内相关概念的辨析
(二)国外相关概念的辨析
第三章 民族社会工作的提出、应用与局限
一、民族社会工作概念的提出与应用
(一)政治语境中的概念
(二)专业术语概念
二、民族社会工作概念的局限
(一)未能体现和把握民族议题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矛盾
(二)未能体现社会工作社会性
(三)与社会工作个别化原则不匹配
(四)“民族”概念在中西语言中无法有效对接
第四章 族群社会工作的理论依据
一、族群理论
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三、多元文化理论
四、生活世界与公民社会理论
五、治理理论
六、社会工作建制化与二律悖反命题
七、社会工作个别化原则
第五章 族群社会工作的提出与阐释
一、族群社会工作概念的正当性
(一)体现和把握民族议题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矛盾
037讲:领导模式实现 -- 三步走! 上节是“权变领导”那一课,有两个核心要点:第 一,就是要对下属分类、分析;第二,就是要通过有效的领导方式设计,能够带动最多的下属跟你走 。 本节课接着这个话题,讲解领导模式实现的三步走策略。 a.把领导力转化为追随力; b.用价值观牵引最多的下属; c.省出精力和时间,用个性领导的方法,抓住重点人物。 1 .第一步:领导力=追随力=业绩 先讲第一步,把领导力转化为追随力。有一个方程式,叫做: 领导力=追随力=业绩 。什么意思呢?就是衡量一个人领导力强不强,看的是他能把多少人转化为追随者。我们在昨天的课,花了很多时间,去讲如何分析和了解下属,其实就是为了通过有效的领导力设计,牵引最多的人跟着你一起走。 核心都是要将 “ 领导力 ” 转变成 “ 追随力 ” ,最后由大家共同创造出价值 。也就是说:领导者的一个重要功夫,是要善于把自己的领导力,转换成下属的追随力、创造力,然后由下属转化为业绩。 “追随力”,是个新概念,哈佛有一位教授在解释这个概念时说:“ 追随者决定着企业的成败 。”这句话,我不能再同意了。讲个故事给你听。90年代初期,清华的老校长高景德教授在去世前几天获得了国家颁发给大学校长的最高奖。他在病榻上接过奖杯说的第一句话就是: “ 工作是同志们做的。 ” 当时听这句话,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受,随着阅历增长,越来越觉得这句话了不起,这句话里面就包含了一个追随力的问题。 上一周,我们一起向早年的乔布斯致敬,并且讨论了战略型领导模式。从一些同学的留言中,我看到他们觉得乔布斯很伟大,但离自己非常远。其实,很多伟大的战略型领导者,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学了今天的课,我希望能帮你建立这样的意识:学会观察我们身边的领导者,判断出哪些是值得你追随的领导者。因为他们的战略高度和他们影响下属的能力是非常强的,你按照他们的话去做,一定有前途。 高景德校长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我进入清华大学之后的第一位校长。他远不如乔布斯那样知名,但在我心目中,他却是清华历任校长中的佼佼者。我下面和你讲讲高校长“征地”这一件事。 记得我刚进清华时,学校周边都是成片的农田。八十年代初期,农村户籍虽然不能说低微,但每个有农村户籍的人都希望换成城市户籍,享受只有城里人才有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待遇。我不知道高景德校长从哪里来的远见卓识,决定用学校后勤里的种种工作,把那些农民从土地中置换出来,成了“农转非”(转成非农业户口)的学校职工。我那时还不知道,食堂里的很多师傅,都是刚从农田里走出来、到清华上班的农民。那时,学校的工作值钱,土地不值钱,所以,高校长的这一决定,并不被所有的领导和干部认同。 为此,高校长虽然制订了“征地”的工作方向,但大量艰苦的工作,都是靠自己去推动,靠学校内部的各级管理者一点点去落实的。我听过一些中层领导的回忆,讲高校长和他们集体开会,然后个别交流的故事。高校长学问大,是苏联的正博士。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苏联的教育体系,一般只给博士毕业生副博士学位。在那时国内的待遇上,苏联留学回来的副博士,就相当于欧美国家毕业的正博士。 而高校长留学归国,得的就是正博士学位。他有学问、有魅力,同时又善于尊重和团结主要干部,所以,这种领导力就创造了追随力,高校长讲话,做工作,大家都会听。然后,领导力和追随力一起发挥作用。这件大事,后来就居然办成了。后来,我工作之后,听了很多老同志回忆当时的旧事,才深刻理解了高校长那句“工作都是同志们做的”,还真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谦虚话。 宁向东点评: 顺便多说一点,高校长的这一远见,为清华大学至少储备了二十年的发展用地。今天回头看,如果没有高校长当年的农转非战略,今天就不会有清华科技园等新区,学校只能在固有的土地上发展,那就不可能有今天绿树成荫的清华园了。所以,真正有战略的领导者,不仅仅只有乔布斯,我们身边就有很多。 “工作是同志们做的”,是给我印象很深的一句话。每当我想起这句话,头脑中就自然地反射出一个方程式:领导力=追随力=业绩。这是今天要讲的建立领导模式的第一步。2. 第二步:价值观牵引 讲完了第一步,接着讲第二步,用价值观牵引最多的下属,用你的领导方式去牵引更多的下属。昨天,我们留的思考题是,如果组织里面的下属,经过分析之后发现非常分散,在四个象限里都有,领导者该怎么办?我看了同学们的留言,谈了很多方法。现在和你分享我自己的观念,不一定对,供你参考。我觉得如果一个领导者,面对着形形色色的下属,管理的工作会大得惊人,正常情况下,是没有办法有效领导的。所以, 如果人太杂,就一定要对人员进行调整转化,这是回避不了的事情 。 调整的原则很简单,就是想办法让更多的人和自己的频率相通。无论是先改变观念,还是先改变行为,总之,就是要让频率相通,如果多数人频率不通,作为领导者,仅仅沟通一项,就会被累死。 解决了下属的频率问题,你规划的领导模式其实就有了落地的可能。昨天的领导模式设计中,有一点我们没有讨论,就是 “ 行为中的价值观 ” ,这是很重要的。很多企业现在都讲企业文化,大家也都觉得公司简介里印的、墙上贴的那几句话,就是企业文化。我觉得不是,中国绝大多数的企业文化,就是领导者文化,或者老板文化。墙上写的那些什么“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之类的,都不是企业文化,说到底就是一句口号。 我去一些企业讲课,老板中午,或者晚上陪我吃个饭,但他并没有一天都坐在那里认真听课。而他还口口声声说要打造“学习型组织”,把这个作为文化,你相信吗?请老师去讲课,顶多算是“组织型学习”,这和建立“学习型组织”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所以,无论你现在是不是领导者,有一件事你要认识透: 就是下属之所以会追随领导者,不是认同了你说的,纸上印的,而是认同了你是如何做的,所以,领导者要格外注意种种行为背后所隐藏的价值观 。 3. 第三步:个性领导 以上是第二步,下面讲领导模式实现的第三步。就是好的领导者,除了要善于用他的价值观和管理模式去影响最多的追随者之外,还 要学会运用 “ 个性领导 ” 的方式,抓住关键的少数 。解释一下,就是当领导者用他的目标、行动和理念,吸引了绝大多数的下属之后,他就可以腾出时间了,他必须要利用这些时间去解决个别关键下属的追随问题。只有这样,才可以凝聚最核心的人,团结最多的人,帮助自己把计划一点点落实,进而达成组织的目标。 今天我要交付给你的一个核心概念是“个性领导”。这个概念仅从字面理解很容易形成误导,以为是靠你的个性来进行领导。个性领导,用我们中国的大白话说,就是“看人下菜碟”,就是讲 领导者要学会对下属各个击破,和每个人培养独特的影响关系 。 当然,这里面有个成本核算的问题。因为作为领导者,你的精力是有限的,你首先要判断的是,花时间和某个下属建立这样的影响关系,值还是不值。如果值,就要注意去发展这种成对的关系,并且保持连续性,形成积极互动。比如,对于有些具有好奇心的追随者可以采用提前告知的方法,来让他产生亲近感和追随感,明天全公司都要知道的事情,提前一天在办公室里和他打个招呼,这就会让下属产生极其强烈的归属感。 我看到过盖洛普公司的一个研究,这个研究跟踪了100多万个工作团队后发现,一旦一个人感到他没有得到重视,他的能力没有得到肯定,他的努力没有得到激励的时候,他对工作的专注度就会非常低,他大约只有9%的概率会把心思花在怎么搞好工作上,这一点其实我们都有体会;而一旦我们觉得自己的能力受到领导重视,自己是领导很关心的人,这个时候的工作投入程度会非常高,按照盖洛普的研究,这时候的工作投入度会上升到73%。 这个统计就说明, 当下属觉得自己被领导者充分重视之后,他们工作的内在动机会被大大强化 。这就是为什么领导者要注意培育和那些重要下属之间独特的领导关系,也是为什么我今天要向你介绍“个性领导”概念的原因,这是你实现领导模式的第三步。 课后思考 今天课后的推荐阅读是我自己写的一篇文章,写的是历任清华校长中我最敬佩的两位——梅贻琦校长和高景德校长。梅贻琦校长,我从未见过,我只是到他在新竹的墓地去拜谒过几次;高景德校长,虽然我听他训过话,但他高我甚多,虽同处过一室,其实也遥远如在天边。但是,你从我文章里可以感受到那种追随的感觉,你帮我想想为什么他们对我会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呢?
哈尔滨工程大学公共管理专业考研分享?
一、专业选择
本科的专业方向是社会保障,是公共管理120400的二级学科,而社会保障相对是冷门专业,所以开设的院校不是很多,选择的余地不是很大,所以在咨询了老师的意见之后选择了大类的公共管理进行考研,也不算跨专业,我在本科阶段虽然没有在这个领域有多高的兴趣但是也可以接受,在老龄化的背景之下这个专业的发展前景还是可以的,加上我虽然选择的是公共管理,但是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公共管理是有社会保障研究方向的,所以我在考取哈尔滨工程大学之后在选择研究方向和导师也比较有利。
二、院校选择
选择院校时考虑的因素如下:地理位置、该专业实力、招生人数,有没有院校歧视等等。城市是我考虑的第一要素,希望在一线城市就读,同时也不想离家太远,所以选择了离家不远的北京,第二要素的是专业实力,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公共管理虽然不是热门学科但是综合实力还不错,毕竟是211大学,学科地位也还可以,该专业的就业也不错,就业面比较广。第三要素是报考人数,哈尔滨工程大学每年的公共管理专业招生人数在23人左右,算着推免有33个人左右,考上的胜算还是比较大的,都说考研是选择大于努力的征途,差距其实最大就在招收人数这里。
然后就是院校歧视,通过各方面咨询哈尔滨工程大学公共管理每年一志愿中有大量的本科院校一般包括很多三本的学生,所以这个学校的这个专业没有院校歧视,而我的本科是一个双非学校所以还是比较看重有没有院校歧视的。
综合考虑,我选择报考哈尔滨工程大学。2021届考研,哈尔滨工程大学是一所211院校,公共管理专业学校内部不自主划线,每年都是按照国家线进行复试,同时经过一番询问之后,哈尔滨工程大学公共管理一志愿报考人数每年都不怎么多,可能是理科院校的文科专业关注度没有那么高所以一志愿很占优势,复试比较简单,对于一志愿比较友好,而北京的学校普遍比别的地方难一些,基于以上分析我选择了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公共管理考研。
三、初试复习经验
参考书目主要有:
1. 《公共经济学》:高培勇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公共财政概论》:杨志勇,高等教育出版社。
以上两本教材结合看,根据大纲看就可以。
3.《公共管理学》:张成福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行政管理学》:夏书章第6版,中山大学出版社;郭小聪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社会研究方法》:风笑天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电子政务》:徐晓林,杨锐 第一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7.《西方行政学说史》:丁煌 第二版,武汉大学出版社。
政治备考:
1.基础打好(9-10)
看徐涛老师的强化班+徐涛老师的《核心考案》,非常建议如果你看徐涛老师的就买徐涛老师的课和对应的书。不建议肖秀荣老师的书+徐涛老师的课,因为课的顺序和书的内容不是一一对应的话还要去翻找,很浪费时间和影响心情。另外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人手必备。可以听完一章徐涛老师课的就要做对应的题,这样可以帮助记忆巩固提高。千万不要攒着一起写(不要拖着1000题不想做,后来听到别人都开始二刷了才开始着急,就猛的赶进度结果刷完一遍没有质量只有速度,什么都没记住)
2.巩固提高(10-11)
徐涛《背诵手册》+肖秀荣《1000题》二刷。《1000题》二刷很重要,一刷很多没有记住的可以在二刷巩固,在《肖八》出来前有时间的话非常建议三刷。《背诵手册》建议定好计划,每天背诵多少页按你的时间安排来定。切记今天偷懒,指望明天再补上。
3.考前冲刺(11月底-考前)
主要《肖八》+《肖四》。今年肖老爷子选择题被反压了,但是大题我觉得大部分都中了还是很可以的,所以今年大家还是要以打好基础为重点,不要一心全指望着压题(毕竟没人知道考务组的老头们会给大家怎样的惊喜)打好基础是12月前的事,12月后还是要以肖八选择题,肖四选择题+大题背诵为主。
英语备考:
1.单词部分:
单词是学英语的基础,所以千万不能偷懒,从你备考开始就要一直背!背诵究其本质,其实是对同一知识的反复记忆,所以,如果想要牢记,可以按着艾宾浩斯记忆法走,每天按时复习前几天的单词。如果你喜欢纸质书,那可以根据艾宾浩斯曲线,在纸上规划好单词数。不过,我更推荐墨墨背单词软件,有一点不能变:每天复习的任务一定要复习到位。每天背的量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可以每天100-200个。到最后肯定有十几个到几十个单词会弄混,到时候专门摘出来写在便利贴上反复看,也可以直接无视。
2.语法长难句部分:
只有学会了语法、长难句,才能初步读懂文章,才能对文章进行拆解;而且学完语法长难句,后面做题真的能事半功倍。语法长难句这块,我自己看的是刘晓艳老师的课,很清晰明了。视频内容找个考研公众号搜一下就有,可以1.5倍速或2倍速播放,提高效率。
3.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部分:
当你单词和语法熟练掌握之后,基础、甚至是中等难度的文章和语句拆析基本就没什么问题了。考研是一个选拔性的考试,有难的和考研逻辑分析能力题,我们也需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阅读推荐唐迟讲的阅读课。
需注意:一定要留出最近3年的三套题不做,在最后一个月里,每周做一套,下午做全部做完,培养做题的感觉。
4.新题型和翻译部分
翻译属于吃力不讨好类:你会的单词和句子,你现在就能翻译出来,但难就难在要翻译的内容一般像老太太的裹脚布,又臭又长;你想要把这么长的句子理顺、写美,等于是想让自己变成一个英语大佬,这里面的时间精力太大。而考研是一个追求效率的学习过程,所以我的应对政策就是我能翻译的点就写出来,放上去,一大段的,能翻译几个部分就写几个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不连贯也不管了,就「踩点拿分,这样的话4、5分应该是有的。如果你想要啃,再加上现在时间还充裕,你可以去看下别的答主的翻译方法,我当时时间很紧,所以没有吃透这部分。
新题型可以跟一些老师的课,跟着老师走就可以。比如新东方的刘琦老师,可以多听几个老师的课,选取适合自己的方法做题。
5.作文部分:
推荐潘赟老师。潘老师的“九宫格作文法”!只要是考过研的学生,基本上都听说过这个写作方法。她的作文课也是教你如何掌握应试技巧,英一英二大小作文的框架如何搭建,反正作文拿基础分是没问题的。但是如果想拿高分,还是得自己多积累语料库,这样才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专业课备考:
专业课(683公共管理学和883专业综合-政治学和社会学)
书籍:683:公共管理学:《公共管理学》蔡立辉,王乐夫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二版
883:《政治学概论》(第二版),孙关宏、胡春雨、任军峰,复旦
大学出版社,2019年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五版),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
资料: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2022年考研真题,学姐的全套的资料重点和笔记,课后习题答案,PPT,思维导图。
3—6月哈尔滨工程大学公共管理考研考三本书,并且考题的灵活性不大,几乎都在书上有原题,所以重点就是进行背诵,从3月份就要开始进行专业课的背诵,第一遍可以直接复习新祥旭上岸学姐的复习资料和笔记进行背诵,有做笔记习惯的同学可以直接自己做笔记,建议自己拿笔记本做笔记,不要直接做笔记在书上,这样方便后期直接拿着背诵,3个月的时间可以把三本书的内容有大概的了解,尤其是对于一些跨考的同学,对于原专业的同学在第一遍做笔记就可以开始第一轮的背诵,这一轮的背诵不要求特别精准,要求是必须有基本的了解。
6—8月从6月开始要进行第二轮复习,第二轮的复习可以自己架构一定的思维导图和逻辑架构图,方便自己把各个部分串联起来,把握内容之间的联系点,然后结合课本细节展开第二轮的复习背诵,这一轮复习中要清晰记忆,把每个内容加入自己的理解,尽量精准。
8-12月从八月开始第三轮复习也该开始了,第三轮的复习背诵依然是重点,要求也更加精准,第三轮复习我们对于内容就熟悉很多了,所以在第三轮复习中可以使用真题,在笔记或者书上把真题画出来,找到真题集中分布的地方,去进行细节的补充,把握真题的出题思路和题型。以及对课后习题进行重点背诵,每年都有真题出在课后习题部分的原题。
12月-考试剩余20多天考试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三轮复习中自己觉得重要的知识点做一个汇总,每一章节抽出2-3个知识点进行重点的复习和背诵,最好做在几张信纸上,可以在考前再冲刺一下。
总结:
1.不要执着于某个知识点,快速多背诵几遍。
2.一定要理解记忆,不要死记,明白这部分的意思就会背得很快,实在背不下来可以记住关键词,按着自己的理解回答。
3.框架很重要。
4.一定要分析透真题,总结考点频率,有些考点几乎每年都会考。
3.一定要多练真题来熟悉答题点。
4.学会用自己的话表达。
5.总结万能答题模板术语。
6.考试一定要把握好时间,提前算好每一道题型用多少时间,做到心中有数,可以考前进行模拟练习。基本上从试卷发下来的那一刻,就不停地写,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并不多,所以知识点一定要熟。
复试备考经验
复试分为两部分:笔试+面试
笔试部分:无论笔试得分高分低,都不要轻视放弃,一定要认真准备,拿我们专业的来说,即便是380多分的依旧被刷掉。因此,把复试当做初试来认真准备,丝毫不要懈怠。笔试考试的科目参考招生简章以及咨询上岸的学长学姐问问是否还有其他内部的考试书目。
面试部分:面试部分在尚硕辅导机构找的学姐帮助进行的一对一辅导,在此真心推荐,学姐超级负责,辅导得非常耐心,初试排名不是特别高,然后复试综合后提高了两名,成功被录取。我觉得面试还是非常有必要报个班进行培训一下的,提前适应面试的环节和氛围让自己在面试的时候不会那么紧张、不知所措。
人生是一条单行道,本无撤退可言,也没有必要去后悔,仔细想想,其实每个人都在既定的轨道里不徐不疾地前行。或许此刻尚且未来不明,但努力的过程中。曾见星归于洼,日升于晨,和枯燥的数据四目相对,和冗长的报告苦战到底,
熬过的迷惘都将成为日后前进的光亮,似乎一切都不是那么难熬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可你自己不能忘了那团火的存在。如果结局不如你所愿,就在尘埃落定前奋力一搏。
考研期间,每天的学习量很大,我曾经想过放弃,尤其是后期新增专业课,换大纲,我每天都很焦虑,觉得自己肯定考不上,甚至想换学校,但是当时换学校肯定是来不及了,所以在朋友的鼓励和陪伴下,我调整心情,放松心态去攻克这一难关。虽然每天都会很累,但是每当我完成今天的任务,多背了一章内容的时候就会很充实。考研不代表没有娱乐,没有休闲,所以当你觉得学习累了,就去适当放松一下,做做运动,吃点美食,休息过后继续前行。当你觉得坚持不住要放弃的时候,你放眼望去看看身边的人,大家都在努力,你为什么要放弃,可能努力过后你没有成功,但是不努力你一定不会成功。享受考研的过程,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相信自己,你就是最棒的!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布鲁默最早提出“符号互动论”一词,声称做主流社会学的忠实反对派,符号互动论的兴起表征美国学者对社会学理论主题做积极贡献的开始。符号互动论形成的 作用因素 :欧美思想传统、美国社会历史本身、以及美国社会学的制度化。 米德理论的两个假设:人类之所以迫使他们与群体中的他人进行协作是为了谋求生存,克服自身弱点;在这个过程中有利于人类生存和适应的行动将会被保存下来。基于此认为 心智、自我与社会 通过互动而产生和发展。 1)人类心智的独特之处在于,具有理解和运用象征符号的能力。心智不是一个结构,而是一个过程 2)从个体最初怎样产生这种能力来考察心智,依据行为主义、进化论和实用主义原理,强调心智产生于选择过程 3)当一种姿态在它的发出者和接受者身上都能引起共同反应时,才获得了社会意义,米德称之为 常规姿态 。在共同意义上运用和解释常规姿态的能力,意味着人类心智、自我和社会的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4) 想象性预演 ,就是将自己置于他人的地位,了解相合作的他人的态度,从他人的角度定义和解释周围环境中的客体的这一过程。想象性预演的内容是,选择各种行动方案,扮演他人的角色。通过想象性预演,个体得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动,以谋求彼此间的最佳适应。只有当一个人对符号的理解与他人相一致时,人类的互动才成为可能 5)当有机体能懂得常规姿态的含义,承担他人角色,并想象性预演可选择的行动方案,那么这一有机体就具有了心智。 1)人类能将环境中其他行动者符号化,也能象征性地将自己表示为客体 对姿态的理解有利于人类彼此间合作,也是人类自身评价和估计的基础。 自我概念 ,是人们主观意识的核心。人们在与他人互动过程中逐渐获得自我概念。采取他人立场,以别人观点,评价自身行为,从而个人成为自身的对象,这种在互动中将自身想象为被评价的客体的能力,与心智过程紧密相联。 2) 自我发展的三阶段 :玩耍阶段、游戏阶段和概化他人阶段 a.玩耍阶段,人们简单扮演其他一些人的社会角色。婴儿只对有限的几个他人进行想象 b.游戏阶段,由于生理的成熟和角色领会的实践,个人同时承担几个社会角色,并将它们组成一个整体。标志一种能力,从一群处于协作中的人那里获得多重自身自我形象的能力。 c.概化阶段,个人按照“概化的他人”行动,进而理解社会中一般他人的角色 或明确的共有态度。意味着人们能够同时提高对他们必须与之交往之人的反应的恰当性,并将他们可评价的自我形象从特定他人的期望,扩展到更为广阔的社会共同体的标准和观点。 每阶段都意味着个体从角色领会中所得的短期自我想象的演变,标志更为稳定的自我概念在进一步明确化。随着“他人”总量的不断扩大,角色领会能力不断提高,这个过程表征着自我发展的阶段 。 社会,是业已组织起来,通过一般的他人而得以规则化了的活动,人们彼此调适和协作,这种调适和协作就是心智过程和自我过程的反映,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1)社会制度与结构是如何产生的? 由个体间有组织的 与 模式化的互动产生,个体间互动的组织化与模式化,依赖于心智的存在;个体具备扮演他人角色与选择各种行动方案的心智能力,个人之间才能协调他们的行动 2)社会控制是如何实现的? 社会也依赖于自我的能力,个体能够把自己作为客体、从一般他人的角度观察与评价自身,才能在规模较大的群体中对各种活动进行协调,从而实现社会控制。心智与自我发展过程中形成共同的意义与态度,对社会制度与结构的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 3)社会及其制度如何维持和延续? 将自我视作社会维持与延续的决定性因素,也是社会动荡不定与不断发生潜在变化的决定性因素.社会组织的持续都是在头脑的适应能力和自我的调节作用下产生,没有什么社会的既定形式是终极性的。强调心智的调适功能和自我的总结性影响能延续和改变社会组织 4)如何认识社会变迁? 社会源自于个体间的调适性互动,社会通过心智和自我概念表征的过程来改变和重新建构 人们彼此理解姿势,并在理解过程所获得的意义的基础上行动 互动包含了比简单刺激-反应更多的意义 人类互动是以使用、解释符号以及探知另一人行动的意义作为媒介 1.个人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他对事物赋予的意义为基础的。同一事物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 2.这些意义产生于互动过程之中。意义是社会的产物,意义是被创造出来的而非事物所固有的 3.这些意义不是固定的,而是通过自我解释过程得到修正。人们经过“自我对话”的过程来把握和交流意义 1)强调人类的互动产生于个人所处的情境,认为社会在个人间的互动中不断改变 从关于自我个人的分析转向群体的分析,从米德的“社会行动”转变为布鲁默的“共同行动” 2)米德自我概念是布鲁默理论的核心,不否认社会结构的存在,反对过分看重结构对个人行动的重要意义 社会结构之所以重要,在于它们参与了解释过程以及随共同行动而来的意义的过程 所谓的社会互动不是角色互动,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角色会影响行动,但行动不是角色的产物 实际上人们会在许多未构造好的情境中行动,在事先确定行动的情境中也有许多未确定的行动 侧重对疑难未定的情境和需要作为新的解释的情境的分析,符号互动论分析有助于理解这类无结构的情境 3) 共同行动 ,指较大行动的集体形式由各自独立的参与者的一系列行动的共同配合所构成 各参与者占据互有差异的位置,从事各自独立相互区别的行动,这是这些行动的共同配合构成了共同行动 共同行动的形成 :参与者通过认同他们即将从事的社会活动;通过在组成联合行动中解释和定义相互的行动来共同配合互动 共同行动的特征 :共同行动由参与者共同定义,具有规律性、稳定性和反复性;共同行动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偶然性和变换性;联合行动必有开端;联合行动一旦发生可以被打断、放弃和变换,参与者可能不给共同行动下定义;新的情境可能会产生于共同行动当中。 布鲁默认为,不是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决定人们的行为,而是在人们互动中 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才得以构造 1)理论建构的方法,是经验的而非实证的 认为过分注重统计技巧应用的社会学研究,脱离对经验世界的观察,产生先入为主的情况 经验世界是由人类及其日常生活构成,只有通过第一手观察和参加一个群体才能加以认识 2)敏感性概念 实证方法论建构的概念是“定义性概念”,侧重对属性和事件的详细说明,概念所指的情况会转化和变动,而“敏感性概念”,提供了从何处发现某类现象的线索和暗示,可以灵活地接近概念指涉的经验世界。经过完善、交流和系统化,将成为构成社会学的基本材料。 3)归纳法,作为理论建构方法 演绎推理方法没有严格的命题推导,热衷于定量分析技术,无法纠正理论陈述中的错误 归纳性理论中,一般性命题从观察具体的互动情境中抽象出来,理论和经验事实得到了重新结合 4)调查方法,探索和检验的方式是对经验社会世界直接的、自然主义的考察 探索,指研究者进入具体的观察情境并用不断发现的新事实来修正自己的观察结果 检验,指探索之后研究并运用观察结果,进一步完善概念并使之成为说明概念间关系的更抽象普遍的理论 5)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方法,即 从社会现象或社会事实的质的方面进行分析 直接考察了经验世界以及在自然而然的活动中进行,而不是完全依靠抽象量化的数据 1)布鲁默主张将自我视为“主客我”相互作用的过程,互动在实行的过程中被创造,强调互动的创造性和建构性 芝加哥学派批评库恩用定量的静态的方法将本质上动态有机的过程对象化 2)库恩强调自我在互动中的力量,以及制约互动的群体环境,强调互动是从结构中被释放出来的 艾奥瓦学派批评芝加哥学派的方法缺乏判断力,过于含糊缺乏科学应有的精确性 坚持社会学方法应追求以可靠手段,对行动者的符号过程加以测量, 对符号互动论的关键概念进行了方法论上的严格的操作定义,发展了结构化的测量手段 如:二十条陈述测试 布鲁默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的互动论被称作过程互动论,库恩为代表的衣阿华学派的互动论被称作结构互动论 二者都认同社会学理论必须解释互动过程,现实研究中二者有整合的趋势 戈夫曼与布鲁默方法论的相似之处: 都以个人运用符号的能力为出发点,强调个人内部对话的反思着的社会的“我” 都重视符号在人际活动过程中的作用,都具有主观主义与形式化的倾向 二者的不同之处: 戈夫曼在克服布鲁默的形式化倾向方面前进了一步,着重分析个人与他人交往中如何获得社会效果及其策略 1)拟剧论,运用剧场语言描述自我在日常生活中的表演 社会中的行动者被类比为舞台上的演员,社会成员也必须调整各自的反应以寻求相互协调;演员必须与观众相互呼应,行动者也必须考虑各种不同的概括化他人的态度;技能不同的演员赋予角色不同的含义,行动者也由于不同的自我概念和角色扮演技巧而拥有独特的互动方式。 2)剧场,是戈夫曼建构的一个统一的理论视角 a.前台,即个体在特定时间内的表演,为观众展现一定的情境,须借助标准的、有规则的设置和道具,这一表演区域被称之为“前台”;前台倾向于被选择,而不是由演员创造。包括: 布景,指演员演出时所必须的场景,缺少演员则无法演出; 个人门面,包括个人外表与举止; 外表是告知人们表演者的社会地位时起作用的标志 举止是告知人们表演者在互动中扮演角色时起作用的标志 b.后台,是不让观众看到的,限制观众与局外人进入的舞台部分 前台人们表现出社会化的自我,后台人们表现的是自我中自发的本质的部分。社会学家关注于人如何由后台转变到前台的过程,地位越高后台同伴越少,同伴总是在同一级上。 c.剧组,是彼此协作以形成某一特别情境定义的表演。剧组演出要求在观众面前保持特殊的情境定义 剧组成员彼此处在一种重要的关系中,这种关系具有两个基本特点:剧组表演进行时,任何成员都可能出于不恰当举动而破坏整个演出,故而形成互惠依赖契约;剧组所有成员都彼此了解舞台技巧的秘密,彼此熟悉相互间社会距离小,共同保守剧组秘密。 戈夫曼将剧组成为“秘密社会”,剧组里的表演者经历行动诡秘的同谋生涯 印象管理 ,即如何在他人心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印象的过程,当人们观察他们时,应该如何表现自己 1)理想化表演,是掩饰与社会公认规范标准不一致的行动,而表现出与社会公认规范标准相一致的行动。掩饰演出之前的秘密性纵欲行为;掩饰演出前的准备失误和修正错误的步骤;呈现最终结果而掩饰制造产品的过程;在观众前维护主要的标准牺牲次要的标准。 2)神秘化表演,演员通过限制与观众之间的接触产生的社会距离,而将其演出神秘化,塑造令人敬畏的形象,避免观众对演出提出质疑。观众自身也参与其中表示尊敬。神秘化局限于高阶层和高地位者群体。 3)补救表演,用来应对一些未预期的意外行动,有四种补救措施 预防性措施,戏剧忠诚、剧组素养、戏剧规则等 保护性措施,观众和局外人帮助表演者补救其表演,避免进入后台,对新手宽容等 表演者促使观众使用保护性措施的措施,老练对老练,表演者善于接受观众暗示,误传事实等 观众有意忽视
西美尔认为,社会并非一个实体而是一个过程,一种具有意识的个体间互动的过程。正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构成了社会。社会学的任务,便是阐释 社会互动与交往的形式 。社会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之中,而社会一经产生便超越个人,唯其如此社会学才成为可能。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是双重的,社会产生于个体之间的互动过程。社会首先是超越社会化个体的复合体,又是个体互动交往形式的总和。 1)普通社会学,研究领域包括经由社会而形成的全部人类历史生活。以一种全新的视角讨论人类历史生活, 探寻各种文化事实作为社会的产物和发展的结果是何以可能的,给出社会学的分析, 将社会现象视作个体互动导致的结果,这种研究就是社会学的研究。 2)形式社会学,研究社会互动和交往的纯粹形式。是西美尔社会学最引人注目的特色。社会形式由活生生的人的纯粹总和建构起来,形式社会学研究目的在于将这种纯粹形式进行归纳,撇开形式中包含的质料内容,在心理学上与非社会学的内容和目的区分开来 。 3)哲学社会学,是对社会的认识论研究和形而上学研究。 认识论为其他社会科学研究提供各种概念、假设前提,使零碎的知识整合为整体。形而上学让研究超越日常经验的有限性,使不连续的个别事件呈现完整的意义。 认为社会是一种过程,社会的本质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过程之中:关注于微观的社会互动研究。 西美尔社会学分析的起点是将交往的形式与内容分离开来,社会的本质存在于互动的过程之中形式在社会中具有极端重要性,社会学家的任务就是研究社会交往的形式 社会交往的形式 ,即个人之间交往的方式,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交往构成了社会现实。 雷文归纳为 四种类型 :合作、竞争、联合和秘密等基本社会互动形式;国家教会等体制化结构形式;社交游戏等自主的游戏形式;艺术政治等社会本身的一般形式; 统治 ,包括“压制”与“屈服”两方面,二者间是一种相互影响不可分离的关系。 所谓压制不仅仅是使被压制者屈服,作为领导者也需要屈服者对其指示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反应。 一位领导者实施的统治 ,容易形成群体内部团结,也容易造成内部的不和与冲突。 消除群体内部不和与冲突的方式,是使冲突双方在同样的权力地位上发挥作用,即 多元的或民主的统治 ,可以给个人以更多的自由,有助于群体和谐团结,但也容易产生争端导致分裂 客观原则之下进行的统治 ,最具攻击性和残酷性,撕裂了人与人之间温情脉脉的面纱。排除了人们的互动,为一种非人格的力量掌握,感到无助毫无出路,唯剩下机械与被动的服从。对物体的服从,是最卑劣的屈服。这种屈服乃是一种使人屈辱的残暴和无条件的屈服。个人为物体所操纵,也就在心理上降低为仅仅是一种物体 时尚 ,其基本动机包括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一致的两个过程,既与别人相似(同化),又区别于别人(分化) 社会精英阶层始终以一种明显的标识使自己引人注目,下层成员也想借助这些标识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当一种标识开始大众化时,精英阶层又引入新的标识,从而引发新一轮的时尚潮流。这种游戏就这样快乐地周而复始。 将交往所涉及的个人角色行为划分作不同类型,将每一种类型视作社会互动的结果 穷人, 是那些被别人援助或有权得到别人援助的人,强调从社会关系和交往角度来界定穷人。而非以缺少某种物品来界定穷人。认为受赠者与赠予者之间是权利与义务的相互关系,穷人有权受援助,这种权利减轻了受赠时心理上的痛苦;赠予者有义务援助穷人。援助穷人乃是为了整个社会福祉,有助于维持整个社会的运行。随着科层化发展,对穷人的援助愈发成为一种非人格的机制,愈发成为一种政府行为。 陌生人 ,并非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外来人(今天来明天走的流浪者),而是漫游者(今天来并且要停留到明天, 是潜在的流浪人),虽没有继续游移,却也没有完全失去来去的自由。陌生人,包括脱离任何既定的地域空间的漫游与固定在一个地域空间点上的两种界定的统一,距群体不太远又不太近的人。太远则失去与群体联系,太近则成了自己人而非陌生人。这种与群体间若即若离、不即不离的关系,使得与群体成员之间能够以特殊方式发生互动。陌生人与我们之间特殊的距离决定了互动形式的特殊性,故而西美尔视陌生人为一种特殊的互动形式。每个人都在某方面或多或少是他人的陌生人,现代社会陌生人的互动形式已非常普遍。 群体构成的数量 ,从纯粹数量关系入手研究群体规模大小对群体中互动性质的影响。 最简单的 二人群体 ,包含复杂群体的素材,本身就是一种社会交往,是多种社会关系存在的唯一条件。二人群体中,互动是直接的,不以第三人为中介进行。群体性质完全取决于构成它的两个人的性质。不存在超出个人之外的群体结构,每个人都保持自己的个性,相互关系密切具有强烈排他性。 三人群体 ,虽只增加一人,但产生独立于个人,并在二人群体中不存在的社会结构,可能危及个性发展。三人群体中,第三人可以利用另外两个人争斗而渔翁得利,充当仲裁者,或者拉拢一方打击另一方。 随着群体人数群体规模的扩大,这种情形将更加明显。 社会互动的距离 ,认为互动的形式、事物的价值等问题,都由人与人、人与事物的相对距离决定了.事物的价值由其与行为者之间的距离确定,事物距离人太远或太近都将变得毫无价值.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那些唯有通过努力,才会得到并且能够得到的东西 主观文化 ,亦称“个体文化”,指 行为者生产、吸收和控制各种客观文化因素的能力与倾向,是已经内化了的各种文化因素在行为者那里的综合体现。 客观文化 ,指 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制造和生产的各种文化因素,诸如宗教科学技术制度等,这些因素外在于个体,却深刻影响个体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在其以观念的形式进入个体,被个体吸收内化,成为主观文化的一部分后,才能实现对于个体的影响。 理想情景,个体文化影响和塑造客体文化,并同时接受着客体文化的影响; 实际情况是,客体文化一经产生便有其内在生命力,不受其创造者控制,而凭借其自身的生命力继续发展。主客观文化之间存在深深的疏远和对立,虽然人们保持和创造更新客观文化的能力, 但从历史的角度看,客观文化对主观文化的压倒性优势越发明显,越发对主观文化产生压制作用。主观文化及其创造客观文化的能力只有低速成长,面临不可避免的衰落,导致 “文化悲剧” 而文化悲剧的实质在于,我们个人的能力无法跟上客观文化扩展的步伐,注定愈不理解我们所创造的世界,且愈发被我们创造的世界所控制。其悖论是,我们对客观文化的了解越少,对它的依赖却越深 客观文化在资本主义时代获得 爆炸性增长 的表现:规模与范围、成分和内容、各种要素日益交织。 文化悲剧的 主要根源 是分工的增加:现代化进程发展,社会分工愈精细,专业化程度愈高。专业化提高人们生产各种文化因素的能力,越发有能力制造复杂精细的客观世界元素,而个体却愈发失去从整体上把握和控制客观文化的能力。客体文化愈丰富,主体的能力愈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越来越少,专家型人物越来越多,精细的劳动分工使人们无法看到自己工作的价值,成为无意义的劳作,唯有机械性的重复,人际交往也毫无激情如同一潭死水。未来社会比今天更悲惨 。 社会分化,作为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体现社会复杂性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现代化特别是工业化发展,社会分化程度加剧,关注于群体的类型形式。 社会分化引起互动形式的两个 根本性的变化 :群体的组成原则,群体的数量增加 群体组成原则 从“有机的标准”转向“理性的标准” 有机的标准,指家庭如生物有机体一样,其组成部分先天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纯粹由出生而非自身的选择决定。人们对群体有强烈认同,在其中丧失自我弥散个性现代社会群体建构的基础是理性。理性,指推理与逻辑。理性为基础的群体是指个人是否为一群体的成员,是根据个人目的喜好做出的合乎理性的选择。 群体数量增加 。 考虑到群体构成变化的深刻影响 :个人隶属不同的理性群体,承担多种群体角色,加剧角色间冲突的可能。性别角色关系紧张,将现代社会离婚率上升与社会分化联系起来。 价值 存在于主客体的分离之中,事物的价值存在于我们与之的相对距离之中。太远不可得、太近唾手可及都没有什么价值。通过创造事物从而创造了价值。这一创造过程又使自身与事物相分离,便寻求克服距离的手段:中间困难越大,手段便越有价值。 社会经济生活中, 货币的重要作用 :一面造成了人与物之间的距离,一面帮助人们克服自己与物之间的距离。没有钱就无法得到某物,有了钱就能够得到任何有价东西,也就是说货币扮演双重角色:既增加人与物之间的距离,同时又提供了克服这种距离的途径。 人们倾向于在生活的世界中寻找稳定秩序,寻求一事物的位置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创造图腾宗教仪式沟通人神关系,创造价值区别不同事物与人的关系,使不同事物可以沟通交换。因而, 价值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理解世界的理性框架。 价值存在于主客体分离之中 ,存在于人的创造物与人本身的“异化”过程之中;基于此展开对货币的分析。 货币为商品交换 提供一种普遍的价值标准 ,货币之前的商品交换是“以货易货”的形式,抽象的商品价值无法具体化,货币为不同商品提供了共同的度量标准,推动了商品生产交换及其深度广度。货币极大扩展了商品的种类,甚至人本身也成为商品。 将货币视作 人类互动的一种形式 ,交换过程本身就能创造价值,或者说增加商品的价值。只有交换双方都认为以较低价值的商品换得较高价值的商品时,交换才能成为可能。现代社会货币成为纯粹的交换工具,其价值只有在交换中才得以实现对货币本身的追求,使得这种纯粹的工具本身成为目的. 货币广泛使用的深远影响: 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抽象地对目的作思考,促进人们思维方式的发展。改变了知识及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地位,货币使人们更精于计算,促进文化向知识层面进行根本性调整。推动了社会向理性化方向发展,促进社会对量的计算要求超过质的因素 货币的使用不仅促进了货物交流,同时加速了人与人之间互动的频率,改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了社会团结 改变了政府行为的景观:对遥远的地方征税,为官员支付薪俸;保持社会稳定,使发行的货币为公民接受 货币对个人的影响: 首先,货币使个人有了更多的选择自由,有了更多表现自己的方式,社会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其次,人们具有多种不同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群体数量的增加及其形式内容的多样化; 再次,使人们接触多样人的同时,也导致个人更加封闭孤立,已然成为现代社会无法回避的通病。其原因在于货币的出现使人们更精于计算,抛弃交易过程中的情感因素;社会分工日趋细致,人们生活愈发依赖他人;但同时与我们直接相关的只是他人的社会角色而不是具体的人,导致社会关系的非人格化; 最后,货币强有力冲击之下,许多人的人生观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或愤世嫉俗或无动于衷。
社科指的是人文社会科学,是基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二者的总称。下面是由我整理的社科类学术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高校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转化浅析
摘 要:人文社科类学科特点和科研成果特点决定了成果的转化工作还远未像自然科学成果那样有效。为此,高校人文社科类成果的转化工作应当引起政府、高校以及全社会的重视,针对不同类别的科研成果建设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和推广途径和方法,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成果转化,使高校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源泉。
关键词:社科;成果;转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2-0178-02
我们平时所说的人文社会科学,是基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二者的总称。人文科学原义是指与人类利益密切相关的学问,它是与神学相区别的。经过长期的演变,狭义上讲主要是对于希腊文、拉丁文和古典文学的研究,这里面包括有政治学、历史学、语言学、伦理学等研究。与之相对的社会科学则主要研究的是社会现象,比如社会学、经济学、宗教学等等,它的要义在于阐述社会存在的现象及演进规律。
我国高校承担着全国近一半的科研任务,在这些科研任务中,相当一部分产出都是来源于人文科学。越来越多的人文社科科研成果的出现,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然而和自然科学类的科研成果转换相比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了解和关注。
一、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
1.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有意义关系的事物
人文社会科学所要研究的内容,不仅仅在于事物的普遍性,还要对特殊性加以研究。在研究期间,还要重视对于事物偶然性的研究,探究偶然性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与此同时,人文社会科学所要研究的是主客体间的双向理解,这种理解往往表现在互动关系上。在科学的悠久长河中,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是科学这座大厦的基石,在人类科学发展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作用无可替代。
2.人文社会科学具有双重特性
一般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双重特性即为科学性与价值性。一方面,人文社会科学是依托现实的科学,它以客观事实为依托,在科学原理的指导下,依照合理的逻辑和程序,使用科学的方式和方法,对相关事物进行认识与实践,从而得出一个科学的论证。正因如此,人文社会科学才有着科学的品格,它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人文社会科学具有科学性的特征。另一方面,自然科学是通过对于自然界因果关系的研究,揭露事物存在的普遍性,从而寻求事物的共性,来排除事物的偶然性。人文社会科学并不仅仅局限于研究人类世界的普遍性与共性,除了在共性的基础上,排除偶然性外,人文社会科学还要研究人与人的创造与表达,研究人类的特殊性。正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的特殊性,才使其具有价值性。
3.人文社会科学具有综合性
与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不同,人文社会科学是以人和人类社会作为研究对象的,这就使得人文社会科学具有显而易见的人文特性。这表现在人文社会科学既具有主观性,又具有客观性;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价值性;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用性。所以,这些都说明人文社会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大学科,综合性也是人文社会科学的本质特性。
二、关于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分类及特点
在对于人文社科的科研成果进行分类时,采取的比较普遍的方法是依据科研成果的属性和表现形式。如果依据成果属性来划分,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都是一脉相承的,都可以划分为四个类型,即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综合性研究和其他研究。如果依据成果的表现形式加以划分,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一般分为著作、论文、课题研究报告以及译著等等。人文社科科研成果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成果具有复杂性
人文社科科研环境的复杂性决定着其科研成果的复杂性[1]。人文社科由于研究的对象具有复杂性、相关性和不确定性,研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不断变化,具有较大的或然性,其规律本身很难被捕捉。研究者认知程度和研究角度的差别,各种政治社会因素的影响,也会使研究成果千差万别。
2.作用具有间接性、延时性和长期性
人文社科的研究领域十分宽泛,某些研究成果能够直接作用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但是对于大多数成果很难产生直接效益,它们需要逐渐被人们认识,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使得人文社科科研成果的价值需要时间的积累。
3.作用具有不确定性
人文社科的科研以社会为研究对象,其成果作用于广大民众,在数量上、年龄分布上以及地域分布上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基于精神产品所共有的特点,受到传播手段和途径等因素的影响,其产生的作用很难量化,因此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三、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转化中的问题分析
1.成果转化率较低
大体来说,人文社科类的科研成果主要通过论文、专著和相关研究报告来表现。这些成果每年的数量少则上千、多则达万,有相当一部分成果是发表在核心或权威期刊上。这些产出的成果值得我们引以为豪,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这里面相当一部分成果来源于文科类,而非社科类,而且里面的高水平著作往往是对于某些领域的基础性研究,非专业人士对于这些研究根本不能理解,这也造成这些成果的转化率和推广率低下。相应的那些应用性强的成果,学术水平并不高,且多为借鉴所得,少有创新,更不必说对于现实的指导意义了。
高校里的人文社科类教师和科研人员,虽刻苦钻研教学研究工作,但他们社交圈子相对狭小,对社会问题的洞察力和关注度较低。尽管有些研究成果的水平很高,但实际价值有待商榷。同时受到绩效考核压力和扩招后教学工作量增加的影响,很多教师和科研人员更关心成果的数量,这就使得成果多为重复性工作,难以产生影响力。
2.成果转化渠道不畅
正是因为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复杂多变,使得这些成果能够直接为政府、企业所用的寥寥无几,这就需要传播来实现绝大部分成果的转化。而这部分成果大多是在科研人员之间进行传播,范围非常有限。只有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主流媒体才能将行之有效的传播。当前社会处在社会转型期,媒体的经营者由于深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比起社会效益往往更关心经济利益。这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了人文社科成果的转化。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社科类学术论文
【教师论文发表的八个小技巧】一、稿子的质量要说得过去。稿子的质量是一个很抽象的东西,但也有一个大致通用的标准,即,观点正确,文字通畅,逻辑严密,结构合理,结论有创新,等等。如果您有了这样的文章,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投稿的事情了。但是,由于我国学术界的特殊情况,文章质量达到发表的要求并不是太难的事情,或者经过我们的修改就可以发表。关于质量,可以参考日本质量专家的话,质量的核心是实用性。二、文章的选题要与刊物的定位对路。每一本刊物都有自己特定的宗旨、栏目和专业定位,投稿前必须先对此进行了解。还要搞清是季刊、双月刊、月刊还是半月刊、周刊,这直接影响您的稿件发表的速度。三、尽量提前2—3个月投稿。一般的学术刊物,从接收稿件到样刊出来,需要2-3个月。如果是核心刊物,则需要半年,或许更长时间。虽然最近几年,有很多刊物变成了月刊、半月刊,甚至旬刊,但还是提前准备为好。四、注意格式规范,还要控制字数。因为很多刊物是按计空格字数收费的,所以,您要根据需要确定文章的字数,省得花冤枉钱。比如,高校评中级职称一般3500字就可以了,社会上评高级会计师、高级工程师等,3000字以上即可。还要注意,如果文章有图表,则要适当增加版面。五、客观看待文章的学术性。有人说,天下文章一大抄。这话说得不是没有道理。但是如果你不会运用材料,就会出问题。前不久,就有一位作者因为抄袭了别人的文章,被原作者和杂志社揪了出来,面子很不好看,又误了自己的事情。由此看来,学术性也是个相对的概念,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关于一般性学术文章的创作,我总结了一个16字方针供大家参考:同类归整,提炼题目,逻辑组合,编辑成文。六、目前投稿的方式以电子邮件为主。除了少数刊物外,绝大部分学术刊物都采用电子邮件方式投稿,这样可以随时回复稿件处理方案,提高工作效率。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刊物已经承诺48小时回复作者处理意见。七、版面费起到破财免灾的作用。有很多作者提起版面费很不舒服,也有很多人认为是可以理解的。我研究的结果,持反对和支持意见的大概一半对一半。关于版面费的问题,很复杂,这里我就不多讲。这也不是三两篇文章能说清楚的。但是,对大部分作者本人来说,多数情况下,采取一种实用主义态度为好,能解决自己的现实问题就行。对这个问题,我作为编辑实际上也很无奈。八、发文章一般不用找熟人。有很多人认为,发文章要找熟人,我认为不用。反正都是要花钱,何必呢?也许找了熟人,花更多的钱。但这也不能一概而论。有相当一部分组稿机构,就具有很高的专业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他们完全可以为您提供这方面的帮助。
教师发表论文一般有2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向杂志社投稿,一种是通过论文代理或期刊采编中心投稿。这2种方式,费用方面基本差不多,都是社里统一定的价格。对于发表普刊的文章,基本都可以安排通过审核,而且审核时间短,一般在0-3个工作日内就安排审核并给予答复了。而且郭宋文化采用的是集中递稿方式,杂志社会更愿意采用我们的稿件。并且都有编辑,会事先对论文做下初步审核,作者的文章都会帮助修改完善。再加上跟社里较熟,论文能通过的,社里一般不会为难。而如果作者直接投稿杂志社,论文审核比较慢,通过率也很低低。尤其是很多核心期刊,稿件投递后基本就是石沉大海。发表的过程基本就是:投稿→审核→答复通过(不通过)→办理版面费(修改稿件或换文章)→安排版面→出刊→邮递样刊。其中答复通过一般是发电子用稿通知,如果需要书面通知,都可以安排邮递。11元下订锐际,600倍订金膨胀广告11元下订锐际,600倍订金膨胀论文发表需要注意的问题:1.提防非法期刊论文发表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非法期刊。因为根据规定,在非法期刊上发表论文在职称评审中是无效的。那么何为非法期刊?说白了就是没有自身CN刊号的期刊。鉴别非法期刊的官方行政机构是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总署首页右中有个期刊检索窗口,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工作人员的答复:“凡在新闻出版总署期刊检索窗口中检索不到的期刊就是非法期刊。”也就是说正规期刊应当都能查到。2.论文发表无效的情况(1)发表在非法期刊上面已经陈述不再啰嗦。(2)发表的时间错过了职称材料上报的时间评职称发表的论文有时效性。早一年的,或晚过提交材料时间的,均无效。当年的职称评选,一般要求当年发表的论文有效。否则,那评高级职称岂不是要将评初级,中级职称发的论文直接拿来用了。有的作者,没有提前做准备,发表论文时间较晚,错过了职称评选部门要求提交材料的最后时间,因而造成论文用不上而无效。一般刊物从作者投稿到出刊,需要3个多月的时间。比如,目前是5月份,但一般刊物都征稿到了8月份了。如果作者要9月份提交材料,那就需要现在开始投稿了。(3)署名在第3作者之外大部分职称评选部门对职称评选要求都是前3署名作者才有效。如果贪多,而多署名,结果会造成,前3署名之外的作者无效。(4)刊物级别问题造成的无效不同级别的职称评选要求不同的刊物级别。一般,初级,中级职称评选,对刊物要求都是省级以上刊物。而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则对刊物有一定要求。通常要求其中一篇论文要发在正规核心期刊上。而核心期刊则指四年一评选的北大核心目录内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或两年一评选的CSSCI期刊目录(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上。目前发表费用教高。3.论文写作方面(1)投稿文章一定注明作者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这涉及到了杂志将来的邮递,或文章有问题,编辑跟作者沟通(2)文章字符数要严格控制现在杂志都是按版面或字符数收费的,很多作者文章内容不错,但篇幅很长,占用版面很多,所以产生很高的版面费用。一般职称评审中,只要求论文发表的篇数,对于字符数很少有要求。(3)论文格式要正确一篇完整的论文应当包含以下几点:标题,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怎么在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基本就是上面这些要点,还有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省级.国家级期刊大家一定要至少提前半年发表,核心提前一年半发表,因为万一真的出现了什么意外也还有补救措施。最后郭宋文化预祝大家发表论文一切顺利。
1、找到自己感兴趣或者以后要从事的研究领域。兴趣很重要,但是也不是全部,因为有些兴趣是培养起来的,就像学术兴趣。这里,对于论文初学者,首先的步骤应该是看看相关论著即书籍,书籍中对该领域有一个大致的介绍和一个前沿的概述,这里你可以找到你想研究的内容,也就是缩小了你的研究范围。(注:这里不推荐直接看期刊文献,一般来说,别人提出的问题都是为自己的论文服务的,当然会找到自己解决的办法,所以你想去期刊找到研究领域,其实对于初学者比较难)2、大致看相应的期刊。了解了自己想研究的领域之后,就该阅读期刊了,整理处研究的进程,还有那些领域亟待补充,这样就形成了自己研究的具体内容,也就是自己的论题了。(注:这时候不要想着完全弄懂别人的期刊,如果你想在某个杂志投稿,该杂志的文风至关重要,这是该杂志的喜好,比如有的杂志喜欢较为严谨的数学推理,而有的杂志较为随和等,以想写领域的优秀论文为模板,能够大大缩减写作时间)3、构建论文的框架。论文是应该从概括到具体,为了你写论文能有一个指导性的东西避免迷茫,必须构建一个论文框架,一般来说,论文基本都由:标题、摘要、序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作者简介等构成,具体的可以搜索一个想发表的期刊的论文模板来参考。(注:论文框架如果没有好的布局,可以先参照别人的,等到能容扩充完毕,进行修改,加入自己思想,就有创新了)4、个板块进行内容扩充了,也就是更加细化地研究板块,这时候可以更加具体详尽地搜索相应期刊的研究,并整理,返现他们研究的不足,提出自己的研究看法。(注:板块扩充中可能会遇到自己的心仪句子即想说但是不知道怎样表达的,这时候就需要复制下来,并在后面做如下的笔记(作者.论文名称.期刊.出版年.多少卷)等信息,方便以后引用,否则,引用的时候你会找不到参考文献,浪费大量时间!,参考文献格式还有一个引用的小技巧,即在gooole学术搜索“xxx论文”点击引用,就可以自动生成引用文献的格式信息了)5、修改浓缩。板块扩充完毕之后,就应该进行修改浓缩了,论文应该够精简凝练,所以,没有为主题服务的内容都应该去掉,一方面能够省不少版面费,另一方面使其科学性和可读性更强。(注:这个阶段不要随意投稿,因为如果不是你理想的最终版本,投稿除去,出现错别字、予语义病状、逻辑问题、等等问题,再次修改后头同样的杂志社,审核通过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你中意的期刊毕竟只有那么几家,所以还是要认真修改后再投稿)6、定问之后给老师或者你的boss,让他们提意见。他们在这领域应该还是有自己的建树和研究的,他们的一键往往有着杂志社的影子,所以这是最后的润色,不容小觑。(注:导师估计没多少时间给你审阅,可能会给你很少的一键,一方面可能是没有时间,另一方面可能是对你的领域不是很了解,再次是他也有自己的事情,所以不用怪来时,根据其意见润色即可)7、向杂志社投稿,恭候佳音。修改成最终版本后,就可以选择投稿了,由于好的杂志投稿时间比较长,这个就要衡量自己能否等待了,也有别的小办法,提高录用的速度,比如挂导师的名字(导师很牛的话)等。
主要还是先选好题目,好的题目是成功的一半啊,然后参考一下别人的写法和创新的地方,像世界文学研究,社会科学前沿这样的刊物
社科指的是人文社会科学,是基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二者的总称。下面是由我整理的社科类学术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高校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转化浅析
摘 要:人文社科类学科特点和科研成果特点决定了成果的转化工作还远未像自然科学成果那样有效。为此,高校人文社科类成果的转化工作应当引起政府、高校以及全社会的重视,针对不同类别的科研成果建设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和推广途径和方法,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成果转化,使高校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源泉。
关键词:社科;成果;转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2-0178-02
我们平时所说的人文社会科学,是基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二者的总称。人文科学原义是指与人类利益密切相关的学问,它是与神学相区别的。经过长期的演变,狭义上讲主要是对于希腊文、拉丁文和古典文学的研究,这里面包括有政治学、历史学、语言学、伦理学等研究。与之相对的社会科学则主要研究的是社会现象,比如社会学、经济学、宗教学等等,它的要义在于阐述社会存在的现象及演进规律。
我国高校承担着全国近一半的科研任务,在这些科研任务中,相当一部分产出都是来源于人文科学。越来越多的人文社科科研成果的出现,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然而和自然科学类的科研成果转换相比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了解和关注。
一、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
1.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有意义关系的事物
人文社会科学所要研究的内容,不仅仅在于事物的普遍性,还要对特殊性加以研究。在研究期间,还要重视对于事物偶然性的研究,探究偶然性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与此同时,人文社会科学所要研究的是主客体间的双向理解,这种理解往往表现在互动关系上。在科学的悠久长河中,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是科学这座大厦的基石,在人类科学发展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作用无可替代。
2.人文社会科学具有双重特性
一般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双重特性即为科学性与价值性。一方面,人文社会科学是依托现实的科学,它以客观事实为依托,在科学原理的指导下,依照合理的逻辑和程序,使用科学的方式和方法,对相关事物进行认识与实践,从而得出一个科学的论证。正因如此,人文社会科学才有着科学的品格,它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人文社会科学具有科学性的特征。另一方面,自然科学是通过对于自然界因果关系的研究,揭露事物存在的普遍性,从而寻求事物的共性,来排除事物的偶然性。人文社会科学并不仅仅局限于研究人类世界的普遍性与共性,除了在共性的基础上,排除偶然性外,人文社会科学还要研究人与人的创造与表达,研究人类的特殊性。正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的特殊性,才使其具有价值性。
3.人文社会科学具有综合性
与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不同,人文社会科学是以人和人类社会作为研究对象的,这就使得人文社会科学具有显而易见的人文特性。这表现在人文社会科学既具有主观性,又具有客观性;既具有现实性,又具有价值性;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用性。所以,这些都说明人文社会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大学科,综合性也是人文社会科学的本质特性。
二、关于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的分类及特点
在对于人文社科的科研成果进行分类时,采取的比较普遍的方法是依据科研成果的属性和表现形式。如果依据成果属性来划分,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都是一脉相承的,都可以划分为四个类型,即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综合性研究和其他研究。如果依据成果的表现形式加以划分,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一般分为著作、论文、课题研究报告以及译著等等。人文社科科研成果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成果具有复杂性
人文社科科研环境的复杂性决定着其科研成果的复杂性[1]。人文社科由于研究的对象具有复杂性、相关性和不确定性,研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不断变化,具有较大的或然性,其规律本身很难被捕捉。研究者认知程度和研究角度的差别,各种政治社会因素的影响,也会使研究成果千差万别。
2.作用具有间接性、延时性和长期性
人文社科的研究领域十分宽泛,某些研究成果能够直接作用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但是对于大多数成果很难产生直接效益,它们需要逐渐被人们认识,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使得人文社科科研成果的价值需要时间的积累。
3.作用具有不确定性
人文社科的科研以社会为研究对象,其成果作用于广大民众,在数量上、年龄分布上以及地域分布上都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人文社科研究成果基于精神产品所共有的特点,受到传播手段和途径等因素的影响,其产生的作用很难量化,因此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三、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转化中的问题分析
1.成果转化率较低
大体来说,人文社科类的科研成果主要通过论文、专著和相关研究报告来表现。这些成果每年的数量少则上千、多则达万,有相当一部分成果是发表在核心或权威期刊上。这些产出的成果值得我们引以为豪,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这里面相当一部分成果来源于文科类,而非社科类,而且里面的高水平著作往往是对于某些领域的基础性研究,非专业人士对于这些研究根本不能理解,这也造成这些成果的转化率和推广率低下。相应的那些应用性强的成果,学术水平并不高,且多为借鉴所得,少有创新,更不必说对于现实的指导意义了。
高校里的人文社科类教师和科研人员,虽刻苦钻研教学研究工作,但他们社交圈子相对狭小,对社会问题的洞察力和关注度较低。尽管有些研究成果的水平很高,但实际价值有待商榷。同时受到绩效考核压力和扩招后教学工作量增加的影响,很多教师和科研人员更关心成果的数量,这就使得成果多为重复性工作,难以产生影响力。
2.成果转化渠道不畅
正是因为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复杂多变,使得这些成果能够直接为政府、企业所用的寥寥无几,这就需要传播来实现绝大部分成果的转化。而这部分成果大多是在科研人员之间进行传播,范围非常有限。只有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主流媒体才能将行之有效的传播。当前社会处在社会转型期,媒体的经营者由于深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比起社会效益往往更关心经济利益。这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了人文社科成果的转化。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社科类学术论文
QQ,微信,支付宝,淘宝等装机必备APP团子就不再赘言了,就介绍几个团子最近爱用的APP吧~
1.墨墨背单词
眼看着四六级就要来了,团子临时抱佛脚,着急上火地背单词。背单词APP团子用过很多,但是很多APP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用APP的时候觉得单词自己都记住了,但是下次碰到就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而墨墨背单词,虽然没有图片啥的那么生动,但是它的助记是团子的心头好哇~
而且APP上的学习方式避免了模棱两可蒙对的情况,记单词就很牢靠啦。
还有遗忘曲线和学习情况等帮你分析,看着曲线图超级有成就感的。
此外,墨墨背单词每日签到可以增加免费单词上限,这种奖励机制就让团子丝毫不敢懈怠啦~
2.TIM
TIM是办公版QQ,没有QQ那么花哨,符合大学生成熟稳重的定位。(滑稽脸)
TIM胜在页面简洁,没有奇奇怪怪的钻与VIP,且新添了云文件和日程等功能,查找老师同学发送的文件一目了然,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
3.口袋记账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团子始终坚持着节俭的美好品德。(好吧,就是因为穷)总而言之,为了月末不吃土,还是要做好记账哇。
界面干净整洁,还可以给账单分类,一起做省钱的小行家~
以上就是团子给大家分享的APP啦!手机作为便捷的工具,大家要好好利用起来呀~
一讲到手机,很多人都觉得它是学习的天敌。其实现在随着各种学习类app的出现,手机也一样能够成为学生党学习的利器。讯飞语记讯飞的语音文字转换做的还是很不错的,语音识别很准确,省了很多需要打字的麻烦。此外它还在同步功能,让笔记可以同步到电脑,提高学习效率。百度文库文库里什么文章和知识都有,有问题或者是作业的时候在上面一搜就能出来很多文章。app版比网页版更方便,可以标记、做学习档案等,所以还是很推荐大家下载一个的。WPS Office手机办公软件神器,有了它,基本的文件操作都能在手机上完成。像大学里有时候发的各种乱七八糟的文件,用它都可以搞定。此外上面还有很多模版,炒鸡好用!嘀嗒这个app是我觉得所有番茄工作法软件里最好用的一个了,没有复杂的功能,就是很简单的设置时间,到点休息。用它专注的做事,不仅能提高效率,还可以培养注意力的集中。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有多重要大家都知道,它形成的框架能够让知识更有条理,也更容易记忆。这个app功能简单,有显示大纲功能,也可以做小标记,推荐!水滴清单平常很多事情忙的时候,要是怕自己忘记,不如都列在一个清单上,做完了就向左划,划掉这个任务。一个一个划掉任务的感觉真的超有成就感的。可可英语以前用过百词斩和扇贝,感觉一个太花哨一个太寡淡,都没能坚持下来。后来发现了可可英语,它的闯关模式太让我爱啦,想背多少背多少。后期会有翻译听着和拼写,巩固单词很有用。——————瑞达法考虽然现在才大二,但是平常看看法考视频也还是不错的,可以提前感受一下。里面有很多有名的老师,比如大名鼎鼎的钟秀勇老师。法学生不妨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