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雷,李东来,马锐强,奚长海,万冬梅*.人工巢箱繁殖鸟类主要巢捕食者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生态学报,2013, DOI号:10.5846/stxb2012101514312. Dongmei Wan*, Peng Chang, Jiangxia Yin. Causes of extra-pair paternity and its inter-specific variation in socially monogamous birds. Acta Ecologica Sinica(International Journal),2013,33:158-1663. 尹黎献,张雷,常鹏,李静,万冬梅*.大山雀的婚外父权调查.动物学研究,2013,34(1):47-52.4. 李乐,张雷,殷江霞,刘子成,刘鹤,万冬梅*.人工巢箱条件下两种山雀鸟类的同域共存机制.生态学报,2013,33(1):0150-0158.5. 李静,殷江霞,尹黎献,李乐,常鹏,万冬梅*.杂色山雀亲代喂食与子代乞食间的行为交流.动物学杂志,2012,47(4):19-27.6. 李乐,万冬梅*,刘鹤,殷江霞,李其久,霍雅鹏.人工巢箱条件下杂色山雀的巢位选择及其对繁殖成功率的影响.生态学报,2011,31(24):7492-7499.7. 杜杨,霍雅鹏,万冬梅*,孙军,吕永通,曹君.杂色山雀对人工巢箱内苔藓类巢材的选择.动物学杂志,2010,45(4):144-149.8. YUN-LEI JIANG, WEI GAO, FU-MIN LEI, DONG-MEI WAN, JIANG ZHAO and HAI-TAO WANG*.Nesting biology and population dynamics of Jankowski’s Bunting Emberiza jankowskii in Western Jilin,China. Bird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2008,18:153–163.9. 金春日,王爽,万冬梅*,李昊晔,曲再春,丁锋. 杂色山雀繁殖成功率的研究.动物学杂志,2007,42(3):28-33.10. 金春日,王爽,万冬梅*,李昊晔,霍雅鹏. 杂色山雀繁殖生态.生态学杂志,2007,26(12):1988-1995.11. 赵匠,万冬梅,王海涛,高玮. 大鸨繁殖期觅食地的选择.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3):501-50412. 万冬梅,赵匠,高玮,王海涛等. 大鸨求偶场的选择. 生态学报,2004,24(11):2597-2601.13. 赵匠,高玮,万冬梅,王海涛等. 大鸨繁殖期活动时间预算和日节律. 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0):1705~1709.14. 王海涛,高玮,万冬梅,刘多,邓文洪. 利用天然树洞繁殖的五种鸟的巢位特征及繁殖成功率. 生态学报,2003,23(7):1377~1385.15. 万冬梅,高玮,赵匠等. 大鸨巢位选择研究. 应用生态学报,2002,13(11):1445~1448.16. 万冬梅,高玮,王秋雨,王海涛. 生境破碎化对丹顶鹤巢位选择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2002,13(5):581~584.17. 万冬梅,高玮,赵匠,王海涛. 辽宁猛禽迁徙规律的研究. 东北师大学报,2002,34(2):78~83.18. 万冬梅,任炳忠,张凤岭.吉林省鸣蝗属一新种.动物分类学报,1998,23(1):33~35.
张锋教授简介 张锋,教授,男,1961年9月23日生,理学博士。1982年辽宁大学化学系有机专业大学毕业,理学学士。1985年辽宁大学化学系无机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理学硕士。1998年日本名古屋大学理学部生物无机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理学博士。1985-1993年在辽宁大学化学系任教,1985-1987年任助教,1987年晋升讲师,1993年晋升副教授。1992年9月-1993年9月在北京语言学院出国部参加国家教委日语培训班并通过选拔考试。1993-1994年国家教委公派赴日留学,在日本名古屋大学理学部化学科生物无机化学研究室做访问学。1994-1998年在日本名古屋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1998年3月获博士学位后回国。1998年3月至今在辽宁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1999年8月晋升教授。 主攻方向:(1)配位化学-配合物的结构与溶液稳定性。研究生命相关配体和金属离子形成三元混配配合物的分子和超分子结构及其与配合物稳定性的关系,探索配体间的分子识别规律及金属离子的结构效应。(2)生物无机化学-激素分子的结构作用解析。利用金属离子的模板作用模拟研究一些激素分子如甲状腺激素、甾类激素等与受体蛋白结合的结构作用及其与激素生物活性的关系。(3)超分子化学-配合物超分子晶体的制备和结构研究。选择和设计各种受体分子,通过与金属形成配合物,利用金属离子的模版作用,构筑特殊超分子体系,研究其结构特性。 男,1971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专业方向为动物学。 学术经历及成就 1996年6月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生物教育专业。2000年6月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专业,研究方向为土壤动物学,2000年7月获硕士学位并到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至今。2005年6月获动物学博士学位。 科研方向主要为动物学,包括蛛形动物分类和系统发育、区系和生态等方面的内容,目前主持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河北大学自然科学预研基金1项,主持河北大学青年基金1项(已完成),作为第一主研人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1项,参与国家和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在SCI收录期刊、国家权威核心期刊等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 近年来发表论文、承担科研 项目及研究成果 著作:《中国动物志、蜘蛛目、平腹蛛科》 宋大祥,朱明生,张 锋
革命性技术“钱”景无限
2022年2月、3月间,一则 科技 界新闻被国内 科技 媒体广泛报道:美国专利和商标局(USPTO)裁定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专利属于美国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博德研究所的张锋团队,而不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华人科学家张锋
CRISPR-Cas9是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短短几年内,风靡全球,是现有基因编辑和基因修饰里面效率最高、最简便、成本最低、最容易上手的技术之一,成为当今最主流的基因编辑系统。
2012年8月17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家詹妮弗·杜德纳和德国马普感染生物学研究所教授埃玛纽埃勒·沙尔庞捷在一篇里程碑式的论文中概述了这项技术,成功解析了CRISPR-Cas9基因编辑的工作原理,这两位女科学家因此分享了202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2013年2月15日,张锋团队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论文,揭示了他们首次在体外将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小鼠和人类细胞的特定基因完成了精确的切割,意味着将该技术改进并应用于哺乳动物和人类细胞。
基因编辑三巨头
自此,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最耀眼的技术正式宣告诞生,詹妮弗·杜德纳、埃玛纽埃勒·沙尔庞捷、张锋三人,也被人们称为CRISPR基因编辑三巨头。
革命性技术的出现,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和市场。以杜德纳和沙尔庞捷为一方,背后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张锋为另一方,背后是哈佛和麻省理工,开始争夺这块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大蛋糕。
美国科学界的华裔“天才”
张锋,1982年出生在石家庄,11岁时,随母亲离开中国来到美国爱荷华州得梅因市(DesMoines)定居。他的辉煌履历简述如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历史 上最年轻的华人终身教授(比钱学森先生获得MIT终身教职时还要小一岁),麻省剑桥博德研究所(隶属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最年轻的实验室主任;被《自然》杂志评选为2013年年度十大科学人物之一;2016年10月登上《时代周刊》封面,被称为“下一代领导世界的人”;是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院士和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
在遗传学和神经科学领域,张锋对两种革命性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他还是研究生时,他是光遗传学研究团队里的关键成员之一。这项技术为最终理解大脑如何工作,如何产生意识和 情感 ,又如何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发生故障提供了阿拉丁神灯一般的强有力工具。
仅仅几年之后,张锋做出了另一项让他跻身于世界顶尖生物学家的工作:如何快速、简便且有效地编辑植物和动物、包括人类在内的基因组。这就是大名鼎鼎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
这项“基因魔剪”技术关乎一切生命体,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基因,因此,它的前景似乎是任由人类想象。除了利润丰厚的生物制药领域,在农业中,CRISPR就可以用于作物育种、害虫治理、特色农产品的生产等等,也可以用来生产乳制品发酵中抵御噬菌体的材料,在新冠疫情中,也有基于CRISPR的新冠病毒诊断试剂盒获批……
张锋不愧为美国科学界的华裔“天才”。
打开成功之门的“捷径”
通过美国医疗 科技 媒体STAT关于张锋的报道,我们可以一窥张锋的成长之路。
11岁时,张锋随母亲来到美国。刚从中国来到美国,他的母亲起初靠干一些粗活,比如在一个 汽车 旅馆做保洁来养家糊口--尽管她是一位计算机工程师。张锋的父亲是中国某 科技 大学的一位行政人员,有几年的时间并没有和他们一起在美国生活。
因为一场电影,张锋的人生从此开始改变。
1993年,身在美国的张锋看到了《侏罗纪公园》,在他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1993年,身在国内的你在做什么
在张锋生活的爱荷华州得梅因市,中学的生物课还停留在解剖泡在福尔马林里的青蛙的阶段。而张锋却幸运地参加了一个分子生物学的“周六提高计划”。那里的指导老师很聪明,他们发现,让一群孩子全心投入的一个明智选择就是给他们看电影《侏罗纪公园》。父母从事计算机科学的背景,让张锋对编程很感兴趣,而这部1993年播出的科幻电影,则在张锋的心里种下一颗种子。他意识到,一个有机体的遗传指令可以被改写,由此改变它的特性,就像父母编写计算机代码一样。
1995年,张锋得到了第一个对活体生物DNA进行编程的机会,他那时已经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学校当时有一个“天才学生项目”,负责老师问张锋是否愿意课后去学校附近的卫理公会医院一个基因治疗实验室当志愿者。张锋回忆,那时他关于现代生物学的知识几乎为零,但实验室主任约翰·利维博士并不介意他是个“小白”。
每天下午,利维博士会坐在他的休息室,一边喝茶一边在白板上板书,解释有关分子生物学的一些概念。张锋很快就学会了关键技术,并在他的热身项目中取得成功:使用病毒将水母中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移动到人的黑色素瘤细胞中,而绿色荧光蛋白是可以在黑暗中发出荧光的。
这虽然不是复活恐龙,但张锋已经在编辑一个物种的细胞。这一年剩下的时间里,张锋研究荧光蛋白能否保护DNA免受紫外辐射的伤害,这种荧光蛋白能够吸收可能致癌的紫外辐射。他发现荧光蛋白可以做到,这一实验成为张锋参加爱荷华州科学展览的项目,吸引了很多“像我这样的孩子”,张锋回忆道,“我们都是怪才(geeky)”。
高三那年,张锋在利维的指导下使用病毒做了另外一个遗传学项目,这个项目让他于2000年获得英特尔科学天才奖(Intel Science Talent Search),并获得5万美元的奖学金。
“这个项目让我滋生了治疗艾滋病的宏大想法。”张锋说。这不是一个高中生能够做到的事情,而且一个高中生也没有条件去推进荧光蛋白的工作,试验阻止紫外光能否预防黑色素瘤。但他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了宝贵的一课:有趣的科学发现往往得不出什么结果。
从张锋在高中的经历可以看出,他在中学时期,就已经开启了生物学研究的大门。而此时在他的出生地——中国,他的同龄人正在全力以赴准备高考,为应试教育的最后冲刺做着无以复加的准备。当张锋在慢慢走进科学研究大门、获得英特尔科学天才奖的时候,中国的高中生们还在日以继夜的刷题,准备着一场场模拟考试。
应试教育还是应社教育
张锋的成功带给我们的思考
张锋在基因治疗实验室当志愿者的时候,常常晚归,他的母亲需要在车子里等好几个小时。一个秋天的傍晚,夜幕逐渐降临,驱车回家的途中,他们看到落叶纷扬飘零的一幕。母子俩被眼前的景色所触动,叶子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就会死去或处于垂死的边缘。他们聊到一个人的时间是多么有限,母亲回忆道,一个生命是多么容易就了无痕迹地从这个世界消失。
"尽我所能,有所作为,对我来说似乎很重要。"张锋说。
从张锋到目前的人生经验,特别是他移民美国至今的成绩,似乎可以对应“因我所能,有所作为”这八个字。但张锋的成功,能带给我们什么思考?
是应社教育和应试教育理念的不同。
在应试教育的理念中,决定人生命运的考试,是最重要的节点。小升初,中考,高考。 应社教育的思路,就是尽量早的找到,比如在中学阶段就找到合适个人发展的几条备选赛道,及早去接触、尝试、准备,为自己在将来进入 社会 、进入职场,无论是做公职人员、做科研或者其他职业提前准备。
再回到张锋的例子。
张锋到美国之前,接受的是国内经典的应试教育。到美国后,接受了当地的中学教育。
但他作为新移民的一员,其成长远远快于其他人。原因何在?
一个关键就是他通过学校的“天才学生项目”,获得到卫理公会医院一个基因治疗实验室当志愿者的机会。一个中学生,就这样敲开了科学研究的大门,并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英特尔科学天才奖(Intel Science Talent Search),让他的科研之路有了新的起点。
想想张锋在国内的同学们,同样的年纪,同样的年份,那时候在干嘛。张锋在研究荧光蛋白,他们在每天上早自习、晚自习,在做试卷。张锋获得英特尔科学天才奖并获得5万美元的奖学金,早早选定自己人生道路的时候,他们在为即将到来的高考,和要报哪所学校、哪个专业挠头。当张锋进入大学、开启加速人生时,他们有的还处于刚进大学的迷茫期,有的可能因为成绩不理想而正在复读……
人生的分水岭就此产生。
考虑到每个人的天分、性格、兴趣,以及家庭教育和背景,“最”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赛道不会太多。应社教育的思路,就是在中学阶段就找到合适个人发展的几条备选赛道,及早去接触和尝试。赛道的规划,是以人的整个职业生涯来规划,而不仅仅是围绕在高考、考研、毕业求职这样的重大节点。只有早一点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才能在进入 社会 和职场后,占得先发优势,并不断维持这种优势。张锋就是这种模式的经典例子。
为普通家庭的普通孩子,提供更多这样的机会,不仅是为了发掘出更多张锋式的杰出科学家,也是为了让作为普通家庭的孩子,可以在人生之路上走的更加平顺。
从简单地剪切致病基因,到开发出不再传播疾病的工程动物,基因编辑技术已经释放出巨大的潜力。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界还发现,除了编辑具有遗传讯息的DNA片段,编辑RNA可以在不改变基因组的情况下,帮助调整基因表达方式,此外,RNA的寿命是相对短暂的,这也意味着它的变化是可以逆转的,从而避免基因工程中的巨大风险。
2017年10月,来自Broad研究所的张锋研究团队在《自然》期刊上发表了题为“RNA targeting with CRISPR-Cas13”的文章,首次将CRISPR-Cas13系统公之于众,证实了CRISPR-Cas13可以靶向哺乳动物细胞中的RNA。仅仅时隔三周,又一篇名为“RNA editing with CRISPR-Cas13”的力作发表于《科学》期刊。在该研究中,张锋研究团队再次展示了这一RNA编辑系统,能有效地对RNA中的腺嘌呤进行编辑。
在CRISPR出现之前,RNAi是调节基因表达的理想方法。但是Cas13a酶一大优势在于更强的特异性,而且这种本身来自细菌的系统对哺乳动物细胞来说,并不是内源性的,因此不太可能干扰细胞中天然的转录。相反,RNAi利用内源性机制进行基因敲除,对本身的影响较大。但CRISPR-Cas13系统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Cas13a酶本质上是一种相对较大的蛋白质,因此很难被包装到靶组织中,这也可能成为RNA编辑技术临床应用的一大障碍。
2018年3月16日,一项发表在《细胞》期刊的重磅成果为RNA编辑技术带来一大步飞跃,来自美国Salk研究所的科学家利用全新的CRISPR家族酶扩展了RNA编辑能力,并将这个新系统命名为“CasRx”。
CasRx(品红色)在人类细胞核中靶向RNA(灰色),Salk研究所
“生物工程师就像自然界的侦探一样,在DNA模式中寻找线索来帮助解决遗传疾病。CRISPR彻底改变了基因工程,我们希望将编辑工具从DNA扩展到RNA。”研究领导者Patrick Hsu博士表示,“RNA信息是许多生物过程的关键介质。在许多疾病中,这些RNA信息失去了平衡,因此直接靶向RNA的技术将成为DNA编辑的重要补充。”
除了高效性且无明显脱靶效应,新系统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其依赖于一种比以前研究中物理尺寸更小的酶。 这对RNA编辑技术至关重要,这使得该编辑工具能够更容易被包装到病毒载体,并进入细胞进行RNA编辑。来自东京大学的科学家Hiroshi Nishimasu并未参与这项研究,他表示:“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较Cas13d更加‘紧凑’的酶CasRx。从基础研究到治疗应用,我认为CasRx将成为非常有用的工具。”
此外,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还展示了利用这种新型RNA编辑系统来纠正RNA过程的能力。他们将CasRx包装到病毒载体中,并将其递送到利用额颞叶痴呆(FTD)患者干细胞中培养的神经细胞,最终使tau蛋白水平恢复到健康水平上,有效率达到80%。
Patrick Hsu博士最后说道:“基因编辑技术通过对DNA的切割带来基因序列的改变。在经过基因编辑的细胞中,其效果是永久的。虽然基因编辑技术能够很好地将基因完全关闭,但对调节基因的表达上并不那么优秀。展望未来,这一最新工具将在RNA生物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有望在未来凭借该技术对RNA相关疾病进行治疗。”
该研究探索了Cas13d家族蛋白CasRx敲低目的基因的最佳sgRNA组合,通过尾静脉注射质粒的方式,将CasRx系统和靶向Pten基因的sgRNA导入到小鼠肝脏细胞中,成功在小鼠肝脏中实现了Pten的高效沉默。
3月18日,《蛋白质与细胞》期刊在线发表了《Cas13d介导的肝脏基因表达下调对代谢功能的调控》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辉研究组和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黄鹏羽研究组合作完成。该研究探索了Cas13d家族蛋白CasRx敲低目的基因的最佳sgRNA组合,通过尾静脉注射质粒的方式,将CasRx系统和靶向Pten基因的sgRNA导入到小鼠肝脏细胞中,成功在小鼠肝脏中实现了Pten的高效沉默,证实了CasRx系统在成体动物体内也具有靶向沉默RNA的活性,通过增强下游蛋白AKT的磷酸化,影响了糖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同时,利用AAV递送CasRx和靶向Pscsk9的sgRNA到小鼠肝脏,有效降低了肝脏中PCSK9的蛋白表达,以及小鼠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这为治疗后天性的代谢疾病提供了新方案。
同时,杨辉研究组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孙晓东研究组合作,也探究了CasRx预防严重的眼部疾病——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可能性,研究人员发现在体内使用CasRx敲低Vegfa的mRNA可以显著减少AMD小鼠模型中脉络膜新血管形成(CNV)的面积,验证了将RNA靶向的CRISPR系统用于治疗应用的潜力。相关研究论文《CasRx介导的RNA靶向策略可防止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的小鼠模型中的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3月3日在《国家科学评论》在线发表。
近年来,CRISPR/Cas9技术因其强大且便捷的DNA编辑能力而受到广泛关注。2016年,张锋实验室发现了一种新的Cas蛋白Cas13a,可以靶向RNA进行切割。之后人们又陆续发现了靶向RNA的Cas13b, Cas13c。由于Cas13家族蛋白靶向RNA的特点,理论上在一些特定疾病的检测和治疗上具有独特优势,因而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2018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Patrick Hsu实验室发现了Cas13d家族。他们发现与RNA干扰技术相比,Cas13d介导的基因沉默具有更高的特异性(与数百个shRNA脱靶相比,Cas13d没有脱靶)和敲除效率(Cas13d达到96%,shRNA达到65%)。而与Cas9介导的基因敲除技术相比,Cas13d介导的基因沉默不会改变基因组DNA,因此这种基因沉默是可逆的,从而对一些后天性疾病(如因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高血脂等后天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更有优势。其中Cas13d家族的CasRx蛋白由于体积小,效率高,被认为是在未来应用中最具有优势的Cas13蛋白。
此前的工作都在细胞水平证明了CasRx的高效性和特异性,杨辉研究组的这两篇文章则更进一步在动物体内证明了CasRx的活性,为临床提供了可能性。为证明CasRx在动物体内的活性,研究人员分别针对目的基因进行了sgRNA的体外筛选,然后采用尾静脉注射敲低Pten的质粒、尾静脉注射敲低Pcsk9的AAV8病毒、眼部注射敲低Vegfa的AAV病毒。对注射后的小鼠进行相应分析,分别得到Pten基因下调及其下游蛋白AKT的磷酸化上调,Pcsk9下调造成血清胆固醇下调;Vegfa下调显著减少AMD小鼠模型中脉络膜新血管形成(CNV)的面积。
2020年3月18日,《蛋白质与细胞》期刊在线发表了《Cas13d介导的肝脏基因表达下调对代谢功能的调控》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辉研究组和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黄鹏羽研究组合作完成。该研究探索了Cas13d家族蛋白CasRx敲低目的基因的最佳sgRNA组合,通过尾静脉注射质粒的方式,将CasRx系统和靶向 Pten 基因的sgRNA导入到小鼠肝脏细胞中,成功在小鼠肝脏中实现了 Pten 的高效沉默, 证实了CasRx系统在成体动物体内也具有靶向沉默RNA的活性, 通过增强下游蛋白AKT的磷酸化,影响了糖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同时,利用AAV递送CasRx和靶向 Pscsk9 的sgRNA到小鼠肝脏, 有效降低了肝脏中PCSK9的蛋白表达,以及小鼠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 。这为治疗后天性的代谢疾病提供了新方案。
同时,杨辉研究组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孙晓东研究组合作,也 探究了CasRx预防严重的眼部疾病——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可能性,研究人员发现在体内使用CasRx敲低 Vegfa的mRNA可以显著减少AMD小鼠模型中脉络膜新血管形成(CNV)的面积**,验证了将RNA靶向的CRISPR系统用于治疗应用的潜力。相关研究论文《CasRx介导的RNA靶向策略可防止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的小鼠模型中的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3月3日在《国家科学评论》在线发表。
近年来,CRISPR/Cas9技术因其强大且便捷的DNA编辑能力而受到广泛关注。2016年,张锋实验室发现了一种新的Cas蛋白Cas13a,可以靶向RNA进行切割。之后人们又陆续发现了靶向RNA的Cas13b, Cas13c。由于Cas13家族蛋白靶向RNA的特点,理论上在一些特定疾病的检测和治疗上具有独特优势,因而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2018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Patrick Hsu实验室发现了Cas13d家族。他们发现与RNA干扰技术相比,Cas13d介导的基因沉默具有更高的特异性(与数百个shRNA脱靶相比, Cas13d没有脱靶)和敲除效率(Cas13d达到96% ,shRNA达到65%)。而与Cas9介导的基因敲除技术相比, Cas13d介导的基因沉默不会改变基因组DNA,因此这种基因沉默是可逆的 ,从而对一些后天性疾病(如因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高血脂等后天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更有优势。其中Cas13d家族的CasRx蛋白由于体积小,效率高,被认为是在未来应用中最具有优势的Cas13蛋白。
此前的工作都在细胞水平证明了CasRx的高效性和特异性,杨辉研究组的这两篇文章则更进一步在动物体内证明了CasRx的活性,为临床提供了可能性 。为证明CasRx在动物体内的活性,研究人员分别针对目的基因进行了sgRNA的体外筛选,然后采用尾静脉注射敲低 Pten 的质粒、尾静脉注射敲低 Pcsk9 的AAV8病毒、眼部注射敲低 Vegfa 的AAV病毒。对注射后的小鼠进行相应分析,分别得到 Pten 基因下调及其下游蛋白AKT的磷酸化上调, Pcsk9 下调造成血清胆固醇下调; Vegfa 下调显著减少AMD小鼠模型中脉络膜新血管形成(CNV)的面积。
图1 CasRx介导的 Pten 体内体外的下调( Protein & Cell )
A.质粒示意图;B.N2a细胞中 Pten 的下调;C.Western检测PTEN及AKT的表达; D.CasRx与shRNA脱靶比较;E.尾静脉注射质粒示意图;F.G.H.免疫荧光,qPCR,western分别检测 Pten 及p-AKT的表达
图2 血清胆固醇的调节以及 Pcsk9 的可逆调控( Protein & Cell )
A.针对 Pcsk9 的AAV8病毒注射示意图;B.肝组织中 Pcsk9 的表达量;C.血清 PCSK9 的表达量;D.血清胆固醇水平;E.F.血清ALT和AST的测定;G.可逆调节注射示意图; H. Pcsk9 的动态调控。
图3 AAV介导CasRx减少了AMD小鼠模型中CNV的面积(National Science Review)
A.小鼠和人序列比较以及sgRNA示意图;B.C.在293T和N2a细胞中敲低 Vegfa ;D.VEGFA蛋白的表达;E.AAV病毒质粒示意图;F.实验流程图;G.CasRx的mRNA表达水平;H.I.激光烧伤之前或之后7天的 Vegfa mRNA水平;J.CNV诱导3天后的VEGFA蛋白水平;K.激光烧伤7天后,用PBS或AAV-CasRx- Vegfa 注射的代表性CNV图像;L.M.CNV面积统计。
2020 年 4 月 8 日, Cell 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 《Glia-to-Neuron Conversion by CRISPR-CasRx Alleviates Symptoms of Neurological Disease in Mice》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杨辉 研究组完成。
该项研究通过运用最新开发的 RNA 靶向 CRISPR 系统 CasRx 特异性地在视网膜穆勒胶质细胞中敲低 Ptbp1 基因的表达,首次在成体中实现了视神经节细胞的再生,并且恢复了永久性视力损伤模型小鼠的视力。同时,该研究还证明了这项技术可以非常高效且特异地将纹状体内的星形胶质细胞转分化成多巴胺神经元,并且基本消除了帕金森疾病的症状。该研究将为未来众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人类的神经系统包含成百上千种不同类型的神经元细胞。在成熟的神经系统中,神经元一般不会再生,一旦死亡,就是永久性的。神经元的死亡会导致不同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常见的有阿尔兹海默症和帕金森症。此类疾病的病因尚不明确且没有根治的方法,因此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巨大威胁。据统计,目前全球大约有 1 亿多的人患有神经退行性疾病,而且随着老龄化的加剧,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数量也将逐渐增多。
在常见的神经性疾病中,视神经节细胞死亡导致的永久性失明和多巴胺神经元死亡导致的帕金森疾病是尤为特殊的两类,它们都是由于特殊类型的神经元死亡导致。我们之所以能看到外界绚烂多彩的世界,是因为我们的眼睛和大脑中存在一套完整的视觉通路,而连接眼睛和大脑的神经元就是视神经节细胞。
作为眼睛和大脑的唯一一座桥梁,视神经节细胞对外界的不良刺激非常敏感。研究发现很多眼疾都可以导致视神经节细胞的死亡,急性的如缺血性视网膜病,慢性的如青光眼。视神经节细胞一旦死亡就会导致永久性失明。据统计,仅青光眼致盲的人数在全球就超过一千万人。
帕金森疾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它的发生是由于脑内黑质区域中一种叫做多巴胺神经元的死亡,从而导致黑质多巴胺神经元不能通过黑质-纹状体通路将多巴胺运输到大脑的另一个区域纹状体。目前,全球有将近一千万人患有此病,我国尤为严重,占了大约一半的病人。 如何在成体中再生出以上两种特异类型的神经元,一直是全世界众多科学家努力的方向。
该研究中,研究人员首先在体外细胞系中筛选了高效抑制 Ptbp1 表达的 gRNA,设计了特异性标记穆勒胶质细胞和在穆勒胶质细胞中表达 CasRx 的系统。所有元件以双质粒系统的形式被包装在 AAV 中并且通过视网膜下注射,特异性地在成年小鼠的穆勒胶质细胞中下调 Ptbp1 基因的表达。
大约一个月后,研究人员在视网膜视神经节细胞层发现了由穆勒胶质细胞转分化而来的视神经节细胞,并且转分化而来的视神经节细胞可以像正常的细胞那样对光刺激产生相应的电信号。
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转分化而来的视神经节细胞可以通过视神经和大脑中正确的脑区建立功能性的联系,并且将视觉信号传输到大脑。在视神经节细胞损伤的小鼠模型中,研究人员发现转分化的视神经细胞可以让永久性视力损伤的小鼠重新建立对光的敏感性。
为进一步发掘 Ptbp1 介导的胶质细胞向神经元转分化的治疗潜能,研究人员证明了该策略还能特异性地将纹状体中的星形胶质细胞非常高效的转分化为多巴胺神经元,并且证明了转分化而来的多巴胺神经元能够展现出和黑质中多巴胺神经元相似的特性。
在行为学测试中,研究人员发现这些转分化而来的多巴胺神经元可以弥补黑质中缺失的多巴胺神经元的功能,从而将帕金森模型小鼠的运动障碍逆转到接近正常小鼠的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科学家们在实验室里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要将研究成果真正应用于人类疾病的治疗,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人类的视神经节细胞能否再生?帕金森患者是否能通过该方法被治愈?这些问题有待全世界的科研工作者共同努力去寻找答案。
(上)CasRx 通过靶向的降解 Ptbp1 mRNA 从而实现 Ptbp1 基因表达的下调。
(中)视网膜下注射 AAV-GFAP-CasRx-Ptbp1 可以特异性的将视网膜穆勒胶质细胞转分化为视神经节细胞,转分化而来视神经节细胞可以和正确的脑区建立功能性的联系,并且提高永久性视力损伤模型小鼠的视力。
(下)在纹状体中注射 AAV-GFAP-CasRx-Ptbp1 可以特异性的将星形胶质细胞转分化为多巴胺神经元,从而基本消除了帕金森疾病模型小鼠的运动症状。
RNA-editing Cas13 enzymes have taken the CRISPR world by storm. Like RNA interference, these enzymes can knock down RNA without altering the genome , but Cas13s have higher on-target specificity. New work from Konermann et al. and Yan et al. describes new Cas13d enzymes that average only 2.8 kb in size and are easy to package in low-capacity vectors! These small, but mighty type VI-D enzymes are the latest tools in the transcriptome engineering toolbox.
Microbial CRISPR diversity is impressive, and researchers are just beginning to tap the wealth of CRISPR possibilities. To identify Cas13d, both groups used very general bioinformatic screens that looked for a CRISPR repeat array near a putative effector nuclease. The Cas13d proteins they identified have little sequence similarity to previously identified Cas13a-c orthologs, but they do include HEPN nuclease domains characteristic of the Cas13 superfamily. Yan et al. proceeded to study orthologs from Eubacterium siraeum (EsCas13d) and Ruminococcus sp. (RspCas13d), while Konermann et al. characterized orthologs from “Anaerobic digester metagenome” (AdmCas13d) and Ruminococcus flavefaciens (nicknamed CasRx), as well as EsCas13d.
Like other Cas13 enzymes, the Cas13d orthologs described in these papers can independently process their own CRISPR arrays into guide RNAs. crRNA cleavage is retained in dCas13d and is thus HEPN-independent. These enzymes also do not require a protospacer flanking sequence, so you can target virtually any RNA sequence ! In bacteria, Cas13d-mediated cleavage promotes collateral cleavage of other RNAs. As with other Cas13s, this collateral cleavage does not occur when Cas13d is expressed in a mammalian system.
Since Cas13d is functionally similar to previously discovered Cas13 enzymes - what makes these orthologs so special? The first property is size - Cas13d enzymes have a median length of ~930aa - making them 17-26% smaller than other Cas13s and a whopping 33% smaller than Cas9! Their small size makes then easy to package in low-capacity vectors like AAV, a popular vector due to its low immunogenicity. But these studies also identified other advantages, including Cas13d-specific regulatory proteins and high targeting efficiency, both of which are described below.
The majority of Type VI-D loci contain accessory proteins with WYL domains (named for the three conserved amino acids in the domain). Yan et al. from Arbor Biotechnologies found that RspCas13d accessory protein RspWYL1 increases both targeted and collateral RNA degradation by RspCas13d. RspWYL1 also increased EsCas13d activity, indicating that WYL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s may be broader regulators of Cas13d activity. This property makes WYL proteins an intriguing counterpart to anti-CRISPR proteins that negatively modulate the activity of Cas enzymes, some of which are also functional in multiple species (read Arbor Biotechnologies' press release about their Cas13d deposit here ).
Not all Cas13d proteins are functional in mammalian cells, but Konermann et al. saw great results with CasRx and AdmCas13d fused to a 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 (NLS). In a HEK293 mCherry reporter assay, CasRx and AdmCas13d produced 92% and 87% mCherry protein knockdown measured by flow cytometry, respectively. Cas13d CRISPR array processing is robust, with CasRx and either an unprocessed or processed gRNA array (22 nt spacer with 30 nt direct repeat) mediating potent knockdown. Multiplexing from the CRISPR array yielded >90% knockdown by CasRx for each of four targets, including two mRNAs and two nuclear long non-coding RNAs.
One interesting twist to Cas13d enzymes is their cleavage pattern: EsCas13d produced very similar cleavage products even when guides were tiled across a target RNA, indicating that this enzyme does not cleave at a predictable distance from the targeted region. Konermann et al. show that EsCas13d favors cleavage at uracils, but a more detailed exploration of this cleavage pattern is necessary.
Konermann et al. compared CasRx to multiple RNA regulating methods: small hairpin RNA interference, dCas9-mediated transcriptional inhibition (CRISPRi), and Cas13a/Cas13b RNA knockdown. CasRx was the clear winner with median knockdown of 96% compared to 65% for shRNA, 53% for CRISPRi, and 66-80% for other Cas13a and Cas13b effectors. Like previously characterized Cas13 enzymes, CasRx also displays very high on-target efficiency; where shRNA treatment produced 500-900 significant off-targets, CasRx displayed zero. Unlike Cas9, for which efficiency varies widely across guide RNAs, each guide tested with CasRx yielded >80% knockdown. It seems that CasRx may make it possible to target essentially any RNA in a cell.
Since catalytically dead dCasRx maintains its RNA-binding properties, Konermann et al. tested its ability to manipulate RNA species through exon skipping. Previous CRISPR exon-skipping approaches used two guide RNAs to remove a given exon from the genome, and showed success in models of muscular dystrophy . In this case, Konermann et al. targeted MAPT , the gene encoding dementia-associated tau, delivering dCasRx and a 3-spacer array targeting the MAPT exon 10 splice acceptor and two putative splice enhancers. After AAV-mediated delivery to iPS-derived cortical neurons, dCasRx-mediated exon skipping improved the ratio of pathogenic to non-pathogenic tau by nearly 50%, showing proof-of-concept for pre-clinical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dCasRx.
The identification of Type VI Cas13d enzymes is another win for bioinformatic data mining. As we continue to harness the natural diversity of CRISPR systems, only time will tell how large the genome and transcriptome engineering toolbox will be. It is, however, certain that the impact of CRISPR scientific sharing will continue to grow, and we at Addgene appreciate our depositors for making their tools available to the broader community.
References
Konermann, Silvana, et al. “Transcriptome Engineering with RNA-Targeting Type VI-D CRISPR Effectors.” Cell (2018) pii: S0092-8674(18)30207-1. PubMed PMID: 29551272
Yan, Winston X., et al. “Cas13d Is a Compact RNA-Targeting Type VI CRISPR Effector Positively Modulated by a WYL-Domain-Containing Accessory Protein.” Mol Cell. (2018) pii: S1097-2765(18)30173-4. PubMed PMID: 29551514
\1. Transcriptome Engineering with RNA-Targeting Type VI-D CRISPR Effectors
\2. CRISPR genetic editing takes another big step forward, targeting RNA
\3. How Editing RNA—Not DNA—Could Cure Disease in the Future
[ https://www.obiosh.com/kyfw/zl/aav/209.html](
男,1971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专业方向为动物学。 学术经历及成就 1996年6月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生物教育专业。2000年6月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专业,研究方向为土壤动物学,2000年7月获硕士学位并到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至今。2005年6月获动物学博士学位。 科研方向主要为动物学,包括蛛形动物分类和系统发育、区系和生态等方面的内容,目前主持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河北大学自然科学预研基金1项,主持河北大学青年基金1项(已完成),作为第一主研人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1项,参与国家和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在SCI收录期刊、国家权威核心期刊等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 近年来发表论文、承担科研 项目及研究成果 著作:《中国动物志、蜘蛛目、平腹蛛科》 宋大祥,朱明生,张 锋
范 增] (公元前277——前204)秦末著名政治家。居巢(今安徽巢湖市居巢区亚父乡)人。《史记•项羽本纪》载:“居巢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秦末农民战争时,曾劝项梁立楚王族后裔为楚怀王。公元前207年,秦军围钜鹿(今河北平乡西南),楚怀王命宋义、项羽救赵,他为末将。后归项羽,为其主要谋士,被尊为“亚父”。曾屡劝项羽杀刘邦;羽不听,反中刘邦反间计;削其权力,愤而离去,病死于途中。刘邦尝言:“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文 翁] 西汉著名教育家、治水官吏。字仲翁,庐江舒(今安徽庐江)人。汉景帝末年为蜀郡守,兴教育、修水利,政绩卓著。他治蜀首重教育,选派小吏至长安,受业博士,或学律令,结业回归,择优“为右职,次举官至郡守刺史者”;在成都兴办地方“官学”,入学者得免徭役,以优良者为郡县吏,促进当地文化的发展。班固《汉书》评说:“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都江堰水利述要》载,文翁在任职期间,“穿湔江,灌溉繁田一千七百顷”。 (175——210)三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字公瑾,今庐江人。出身官宦世家,曾祖周景,伯父周忠,皆官至汉太尉;父周异为洛阳令。少与孙策友善,曾为居巢(今巢湖市居巢区)长,后归孙策,为建威中郎将,人称周郎。策死,与张昭同辅孙权,任前部大都督。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占领荆州后,统帅水军、步兵数十万,试图南下,一举消灭东吴。他和鲁肃审时度势,指出曹操冒险用兵有四患,并亲率吴军与刘备联军大破曹操于赤壁(今湖北赤壁市)。十五年(210年)率军西征,箭伤复发,卒于巴丘(今湖南岳阳巴陵山),孙权迎丧至芜湖,命葬故里,墓在庐江城东郊。《三国志》载其有姿貌,精音乐,为人谦和。[周 瑜][王 蕃] (228——266)三国时期天文学家、数学家。字允元,今庐江人。他博览多闻,通晓天文、数学。先后任吴国尚书郎、散骑中常侍等职。据浑天说和天象观察,制作浑天仪,以三分之长为一度,周长一丈零九寸六分,介于古浑天仪和张衡制浑天仪之间。有《浑天图记》、《浑天象注》。他进行数学研究,计算出圆周率为π=3.15,与刘徽的“徽率”、祖冲之的“祖率”相近。因性格直率,遭受佞言,被吴王孙皓杀害。《三国志》有传。 (1019——约1085)北宋著名歌豪。字师雄,今和县南义乡人。他幼读经史,爱写诗文,20岁游学开封。时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爱慕其才,请任幕府书记官,推辞未赴。同年六月,自谋任武成军节度判官,后应召进京都任秘阁校勘。与诗人欧阳修、石曼卿相处甚密。其师石介评曰:“曼卿豪于诗,永叔豪于词,师雄歌亦豪,三人宜同称。”故有“三豪”之称,北宋康定元年(1040年),辞官还乡丰山杜村,特意购六株玉蝶梅植于住宅旁,平日邀宴宾朋,饮酒赋诗,赏梅兴。以特奏名仕,任新淦县尉。著有《诗豪集》。[杜 默][徐 兢] (1091—1153)南宋书画家。字明叔,今和县人。十八岁入太学,学优,会试不佳。后以父徐宏中任辅将仕郎,步入仕途。初授司刑曹事,继知县事。宣和六年(1124年),徐兢以国信使出使高丽,撰《高丽图经》四十卷,详细记载高丽的国体、风俗、事物等,徽宗阅,喜,赐同进士出身,擢知大宗正丞事,兼管书学。工画精书法,他的山水人物画,时人誉为神品。他的书法,兼备颜(真卿)、柳(公权)诸体之长。绍兴二十二年(1153年),回历阳省亲,卒于途中。[张孝祥] (约1132~1169) 南宋著名词人。唐张籍后裔,字安国,号于湖居士,今和县乌江镇人,后移居芜湖。绍兴进士,因廷试第一(即状元),居秦桧孙秦埙之上,桧指其父张祁谋反,被投入狱。死,为秘书省正字,历宫中书舍人、广南西路安抚使、荆湖北路安抚使,进显谟阁致仕。他诗、词、书法俱佳,尤以词著称。词风接近苏轼,为豪放派词人;内容多要求国家统一,反对苟且偷安,长调《六州歌头》尤为感人。有《于湖集》、《于湖词》。 (1313~1371) 明朝开国将领。今含山县黄墩乡人,农民出身。至正十二年(1352年),在家乡结寨组建水军;十四年,与廖永安、俞通海、桑世杰等部会合人巢湖,次年致书归附朱元璋。从元璋渡江,克采石、太平(今当涂),取水阳(在今宣城)、泾县,授总管之职。后攻克金陵、镇江等地,高升秦淮翼元帅、佥行枢密院事。洪武元年(1368年),进封荣禄大夫。三年,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巡视广东海防城堡,次年卒于崖州(今海南省崖县),还葬黄墩,追封巢国公。 (1324~1388)明朝开国将领。今含山铜闸镇人。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投奔驻和州朱元璋,为璋侍卫。至正十六年二月,随璋攻克金陵,又克镇江,授领军先锋,英勇善战,升统军大元帅。至正二十三年,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尽歼谅部,为留守中卫指挥佥事。二十七年擒张士诚以归,留守左卫指挥使。洪武十二年命视大都督府事,封为安庆侯。二十一年病故,追封为“皖国公”,赐葬钟山。[华 高][仇 成][李 信 李 彬] 李 信 明朝开国将领。今含山县陶厂镇人。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在和州归附朱元璋。随璋渡江,克采石、太平、溧水、溧阳。十七年克常州,被选任前部先锋,驻守常州。洪武元年克廷平,统一了浙江、福建。洪武三年正月。调太原守御,六月调守潞州,升太原卫管军副千户。十一年二月被封为武殷将军。十八年授明威将军。二十年远征漠北,获虏有功。二十五年升辽东都指挥使,卒于任上。李 彬 (?~1422)李信之子。洪武二十二年袭父职任济州卫指挥佥事。二十七年,统领官军修筑宣府及德胜口等处长城。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南下,擢为先锋,因转战有功,永乐元年(1403年)被封为同知右军都督府事丰城侯。后巡守海疆,防倭入侵。永乐五年奉命率军平交趾(今越南);二十年正月,病故于交趾。追封“茂国公”。葬于故里陶厂。 明朝状元。字用大,今无为人。永乐十三年(1420年)第七名进士。殿试后,明成祖召见,询及祭汜、兵戌,应对中肯,考究说明,被成祖擢为第一,称状元。授修撰,纂修《宣庙实录》,升侍讲。不久,因疾告假归里。正统十一年(]446年)复任。翌年主持顺天乡试。景泰三年(1452年)以侍讲职,兼任南京掌院员。后升侍讲学士,代理南京国子监事,卒于官。 (1491—1559)明朝著名哲学家。字嵩柏,号苏原,今无为人。正德进士。历官兵部主事、户部主事,至吏部文选司郎中不对题。40余岁辞官归里,专事著述。以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反对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坚持“德性之知”必须由于“闻见之知”,肯定认识与学习和锻炼的关系。他早年受外祖父张纶的启迪,不赞同宋儒把性和气区别开来作为善恶相对的划分,并反对那种深山大泽有鬼有神的唯心论。他的哲学著作思想曾经产生很大影响,至今仍受日本学术界的重视。1984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吴廷翰集》。[邢 宽][吴廷翰][宛嘉祥] 明朝文学家。号白湖,今庐江人。年少自学苦攻七年,中嘉靖举人,在广信、临清任职。不久,提升为户部郎。后任贵州思南府知府,治匪有功,久任思南,清除了匪患。百姓安居乐业,自发建碑记其功德。晚年,辞官回家。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总篡《庐江县志》,另著有诗文集。 (1621~1693)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字务旃,号鹰阿山樵,戴重之子。戴本孝继承父志,拒绝做清朝的官,一生隐居山林。他性情高旷,迷恋山水;能诗会画,多作卷册小景。他画山水善用干笔蘸墨,深得元人气味。著有《前生集》、《余生集》等书。戴本孝兄移孝著有《碧落后人诗集》,其侄戴昆著有《约亭遗诗》,有反清言论,均遭戮尸。[戴本孝][孙维祺]清朝文学家。字以介,号起山,今庐江城关人。九岁能文,落笔千言,未尝轶于理法。中康熙庚午(1690年)举人、辛未(1691年)进士,历任直隶河间、涞水知县,由涞水组归,优游山林,著书自娱,选文不拘一体,因材造就,评语皆中肯。著有《五经说文》、《廿一史临》、《三太史》、《四书印证》、《春秋大意》、《春秋隐》、《飞跃真言》等。 清朝史学家。字启谟,号订顽,今无为人,府庠生。博通经史。竭十余年精力,搜集明代300年间抗节死义诸贤事迹,编纂成《史外》32卷,乾隆十三年(1748年)付梓。民国十五年1926年)清末举人卢自滨校订再版。还著有《望古集》6集。 (1766~1848)清朝文学家。字体之,号唯唯道人,今居巢人,世居柘皋镇太平坊。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历任睢宁、赣榆、泰兴、砀山、丰县等县知县。著有《孝经集解》、《大学中庸性道图说》、《四书精义说贯》、《金刚经注释辩疑》、《寻乐上、下篇》、《观心堂文稿》种等。离职后,他主讲宿迁钟吾、颍州清颖、六安赓扬等书院。晚年返回故里,任巢湖书院院长。兼治书画。他的画以墨梅为逸品。善用指头画梅花,因而又自号铁梅道人。遗作精品有百幅梅花百首诗。[汪有典][杨欲仁][陈廷桂] (1768—1842)清朝文学家。别名梦湖,今和县历阳镇人。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中举,乾隆六十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刑部主事,律例馆纂修,员外郎,云南及江西副考官,湖北安襄道按察使,陕西按察使,太仆寺少卿,奉天府丞兼提督学政等职。著有《历阳典录》、《滇程日记》、《豫章行记》、《沈阳于役记》、《江汉行程录》、《秦三绝录》等。晚年回归故里著有《笋根杂录》、《历阳诗囿》、《年谱稿》,并重修《和州志》。 (1836~1895)清朝著名民族英雄。字禹廷,今庐江人。参加淮军后,初隶长江水师。从刘铭传镇压捻军,升提督。1874年李鸿章创办海军,次年派他至英国购买军舰。1888年北洋舰队编成,被任命为海军提督。他治军有方;培养出诸如邓世昌等英雄部属。他因属淮系,而军中多闽人,故事多掣肘。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他主张先发制人,出击日本海军,被李鸿章拒绝。9月率舰队护送运兵船只到鸭绿江口大东沟,返航时突遭日舰袭击,遂发动黄海反击战。他身负重伤,李鸿章始命之退守山东威海卫“保船避战”。次年,日军分海陆两路进攻威海卫,占领南北两岸炮台,逼他投降;他严辞拒绝,下令毁炮沉船,以表抗敌决心。因美、德顾问和部分将领不从,乃令冒死突围,但仍遭反对,向清军救援不应,被迫于2月12日服毒殉国。威海刘公岛建有“丁公祠”。[丁汝昌][张学宽] (1870~1931)清末民初名医、书法家。字栗庵,今含山县环峰镇下垅村人,后定居含城。童年家贫苦学,光绪三十年(1904年)中进士,旅授山东莱阳知县。他工古诗文,精通音律,擅长书法金石。中年锐意学医,集有《验方汇编》,收有古医治疑难杂症200多例。晚年和、含两县流动居住,曾设杏坛课徒讲学。作书荐林散之在黄宾虹门下学艺,他藏书甚丰,内有历代碑帖300多册。著有《观复堂诗文集》、《四书札记》、《金石考证》等。 (1875~1951)白话文的倡导者。原名修隆,字燮,号水破山人,无为湖陇人。师从邑人方澍,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考入南京高等警官大学堂。三十年参加陈独秀等在芜湖组织的岳王会。三十一年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加入中国同盟会。三十四年在上海创办《白话日报》,被胡适推崇为我国推广白话文的“开山老祖”。民国元年(1912年)任安徽省警察厅长。二年任北京政府教育部佥事。六年任北京大学庶务主任,后任出版部主任。“五四”运动爆发时,他组织编印的2万份《北京学界全体宣言》,是当天发出的惟一传单。十五年他移居夫人刘冰仪的故乡贵池县。后曾出任安徽省图书馆馆长等职。[李辛白][吴弱男] (1886—1973)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先驱者之一。庐江沙湖山人,著名爱国人士章士钊夫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赴日本东京,在青山女子学院攻渎英语: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加入同盟会,任孙中山英文秘书。民国十六年(1927)年李大钊被捕,她设法营救,后又筹款3000元,赡养遗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上海市政协委员、市文史馆员等职。 (1893—1969)近代教育家。字觉凡,今居巢半汤镇人,后迁居巢城小西门迎仙巷。早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先后任金陵大学讲师、安徽省立第一中学校长。1921年公费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教育硕上学位。回国任金陵大学教务长、文学院长,兼中央大学教授,受聘为安徽省政治学院院长等职。1947年任安徽大学教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省文教厅副厅长、民盟安徽省委常委和民盟芜湖市委主任委员。著有《教育统计学》一书。[刘乃敬][李慰农] (1895--1925) 革命烈士。原名李尔珍,今居巢方集郑村人。民国元年(1912年),考取芜湖第二农业中学。“五四”运动爆发时,他是芜湖学生运动的组织者之一。后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成为中共党员。1923年底他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5年初回国,被中共中央派往山东省委工作。4月19日,青岛大康纱厂工人罢工,他联络其他纱厂声援。在罢工斗争高潮时期,他担任中共青岛市委书记。罢工历时22天,并取得胜利。5月29日,日寇勾结军阀张宗昌制造了骇人听闻的“青岛惨案”。第二天,上海又发生“五卅惨案”。他即领导“沪青惨案后援会”,坚持斗争。7月26日,他不幸被捕,29日壮烈牺牲。[吴绍青] (1895~1980)著名医学家。今居巢人。民国四年(1915年)考入美国人办的湘雅医学院,获博士学位。先后在上海工部局传染病医院、芜湖弋矶山医院、重庆中央医院、国立上海医学院等处工作,历任医师、主任、代理院长,院长、教授、中国防痨协会总干事等职。建国后任中国防痨协会副理事长。他一生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多达80余篇,1952年主编的《实用肺结核病治疗学》一书,曾多次再版。1956年编著的《肺功能测验在临床上的应用》,为我国填补了一项空白。1959年主编的《结核病学》一书被用作高等医学院的教材。此外还参加了《内科学》和《实用内科学》的编撰。[周新民] (1897—1979)著名法学理论家。庐江大化人。“五四”运动时期,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学生爱国斗争中,曾任安徽学生联合会副会长。1922年赴日本明治大学研究院攻读法学,回国后在安徽省立法政专门学校任教。后在上海法政学院、复旦大学、云南大学和香港达德学院等院校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最高人民检察署秘书长、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和沈阳市副市长等职,并担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组织部长、中国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他长期从事法学理论研究工作,曾率中国代表团出席匈牙利国际法学会第五次大会。 (1898—1980)著名地质学家,和县历阳镇人。民国十三年(192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民国十七年,由李四光教授介绍到中央地质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民国二十二年,赴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留学,获博土学位。回国后仍从事地质研究,并兼任重庆中央大学及重庆大学地质系教授。1950年,与李四光共同从事地质矿产研究的调查。1952年任中苏科学考察队中方负责人。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地学部学部委员。1964年任长春地质学院副院长。他在早珊瑚类研究中取得重大成就。1976年,撰写了《中国古代珊瑚分类》专著。1978年5月,他作为特邀代表出席全国科学大会。1979年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第三十二届理事会理事长,出席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国际第九届石炭会议,当选为国际石炭系分会委员。 (190(1~1938)抗日烈士。字文衷,今居巢黄麓镇洪家疃人,张治中将军胞弟。民国十四年(]925年)考入黄埔军校三期,毕业后三陵参加北伐。“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张本禹参加“反宁护汉”活动。后历任陆军教导二师警卫营少校营长、中央军校第八期学兵总队中队长、独立第四旅亡校团长等职。1935年,张本禹担任陆军第十三军四师十二旅少将副旅长。次年8月,率部援助傅作义将军在绥远抗战。在百灵庙战役中,为收复百灵庙作出重要贡献,荣立战功。1937年8月率部在南口与日军坂垣师团激战,他亲率一个排与敌肉搏夺回阵地。又亲往太原催调并押运弹药回南口。8月30日在南口卸车时,遭敌机轰炸不幸牺牲。1980年,中共中央统战部追认张本禹为抗日烈士。 (190l一1952)著名历史学家。原名丁增熙,和县城南乡人。幼年丧父,自学成才。自小学而入经学,由经学而人史学。后靠半工半读旁听北京大学文科课程,考取北京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民国十六年(1927年)经鲁迅先生等人介绍,任厦门大学国学院助教。后在多所大学中文系、历史系任教。他在20世纪20年代着重于文字、音韵研究。20年代末转向甲骨文考释,著有《说文阙义笺》、《释梦》、《由齐侯因次敦铭黄帝论五帝》等。30年代后着重研究古代史,著有《由三代都邑论其民族文化》、《吴雷考》、《论炎帝太岳与昆仑山》、《新殷本记》、《商周史料考证、《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等,逝世前有《姓与氏》、《半亚血族群婚制——腾》等论著。[俞建章][张本禹][丁 山][释慧庆] (1958--)著名法师。俗姓方,名志平,庐江同大乡新河人。1978年出家,1983年至南京栖霞山佛学院深造,次年在江西如日山普照寺受戒。1985年任滁州琅琊寺知客师,1986年返九华山任旃檀林寺知客师,1987年被选拔至万年寺百岁宫。他佛学渊博,云游各地,广交朋友。曾出访韩国、泰国、缅甸等国,并三次访问台湾,讲经说法,名播海内外。现为九华山百岁宫住持、风阳龙兴寺方丈和冶父山实际寺特聘住持,出任九华山佛教协会副会长、庐江县政协特邀常委和安徽省政协常委。
中共中央书记处旧址——枣园 占地面积80亩,1953年修复,1959年开放参观共展出文物815件,位于延安城西北15华里处。是书记处1943年10月至1947年3月的驻地,开放参观的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张闻天的旧居及书记处小礼堂、幸福渠等。书记处在这里继续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筹备了党的“七大”,并领导全国军民争取民主、和平、同美蒋反动派进行了斗争,为粉碎国民党发动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 杨家岭旧址 中共中央旧址――杨家岭,占地面积101亩,1953年修复,1959年开放参观,共展出文物772件。位于延安城西北3公里处。 是中共中央1938年至1947年的所在地。1938年11月,因日本飞机轰炸延安,中央机关由城内搬到杨家岭。中央书记处、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运会、妇委、青委等单位均设在这里。党中央在这里居住期间,领导了大生运动和延安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也是在这里举行的。1943年10月,中央书记由此迁驻枣园,中央其他单位仍留住这里。 南泥湾 南泥湾是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的一条狭窄溪谷,此地野兽出没,杳无人烟。 1941年春,由于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及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所以,中共中央命令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实行屯垦,生产自救。没有房,自己动手挖窑洞;没有菜,挖野菜吃;没有工具,就自制锄、铲,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在荒山野岭种上了庄稼。短短的三年,由王震旅长率领的三五九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现在,南泥湾供游人参观的有当年开垦的大片梯田、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展览馆、毛泽东同志视察南泥湾时的旧居、九龙泉和烈士纪念碑。其中“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展览馆”通过实物、图片详细介绍了当年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经过。 一、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首诗。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继承、发扬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全诗共六节。第一、二节写追求延安精神的急切心理;第三、四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第五、六节写继承、发扬延安精神的重大意义。 延安精神,简单地说,就是中国人民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革命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用形象说话,用一系列事物构成鲜明的意境,是本课主要表达特点。了解诗中所写具体事物的意义和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是教学的重点。 二、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大体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及发扬延安精神的意义。
5* 延安,我把你追寻 一、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首诗。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继承、发扬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全诗共六节。第一、二节写追求延安精神的急切心理;第三、四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第五、六节写继承、发扬延安精神的重大意义。 延安精神,简单地说,就是中国人民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革命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用形象说话,用一系列事物构成鲜明的意境,是本课主要表达特点。了解诗中所写具体事物的意义和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是教学的重点。 二、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大体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及发扬延安精神的意义。 三、教学建议 1.怎样引导学生体会延安精神呢?可在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为了使讨论更有针对性,教师可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再围绕重点、难点归纳出几个问题,如,作者到底追寻延安的什么?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象征着什么?“永远告别”与“却忘不了”、“丢掉了”与“却不能丢”是否矛盾?通过讨论,应使学生领悟以下几点。 (1)诗中所说的追寻延安,意思是继承、发扬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延安时期形成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可结合《为人民服务》中所讲的内容去领会这种精神的内涵。也可让学生根据他们自己收集的资料,具体讲讲什么是延安精神。 (2)全诗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歌颂表现出来的。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些具体事物所包含的意义。延河水,实际上讲的是人们在延安度过的革命岁月;枣园曾是党中央所在地,实际上讲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在这里从事的革命活动;南泥湾开荒的镢头,实际上是讲大生产运动中所体现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杨家岭会场,那里曾召开过多次决定中国命运的重要会议,实际上讲当年党中央和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温热的土炕,实际上是指革命战争年代那种亲密的军民关系、党群关系;顶天立地的脊梁,指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3)第三、第四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这两句中的“永远告别”与“忘不了”、“毫不犹豫丢掉”与“不能丢”形成鲜明的对照。意在反复说明,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要改变,但延安的革命精神要发扬。 2.本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这首诗感情饱满,词句工整,节奏鲜明,适于诵读。可让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体会到这首诗隔句押韵,并用“·”把韵脚“ɑng”标出来。朗读时,把韵脚适当加以突出。第一节:光、阳,第二节:香、场,第三节:琅、炕,第四节:响、梁,第五节:煌、翔,第六节:想、阳。还要让学生体会到这首诗多用排比句,朗读起来节奏感很强。朗读时,要读出排比句的气势。 3.有条件的地方可指导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延安的资料,增加学生对延安的感性认识。 四、参考资料 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延河南岸。1937年到1947年,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所在地。 枣园在延安西北,距市中心约七公里,曾是党中央所在地。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等不少著作就是在这里写的。 南泥湾在延安南部。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响应党中央号召在这里垦荒种粮,开展大生产运动。著名歌曲《南泥湾》就是歌颂当年这里大生产运动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杨家岭在延安西北,距市中心约三公里。有中央大礼堂和中央办公楼,中国共产党的许多重要会议都是在这里召开的。1945年4月,在中央大礼堂举行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在会上做了题为《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欢迎来稿 ☆小学语文栏目征稿启事
祁念曾,出生于1946年12 月,笔名祁星,河南洛阳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红旗》杂志社记者,陕西某高校中文系副教授,《惠州晚报》总编辑,现任深圳商报社新闻研究室主任、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在学生时代,曾以《大学生进行曲》、《校园的路》等诗歌作品传诵一时。近年来,出版诗集《人生之恋》、《春天的歌》、《站立的河流》,散文集《红烛之歌》、《艺术家的脚步》,长篇报告文学《千秋业》,论文集《新时期文学》、《新闻探索与实践》等。
作品曾多次获奖,并入选《中国新诗选》、《朗诵诗选》、《新时期诗歌选萃》《名家欣赏》和全国统编的语文课本。其中,《 延安,我把你追寻》入选2009年长春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与鄂教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
1963年至1968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学生,1969年至1980年陕西省宝鸡铲车厂新闻干事,1981年至1991年陕西省宝鸡教育学院副教授,1992年至1993年广东惠州晚报总编辑,1993年至1996年深圳市深圳晚报总编室主任,1996年至2002年深圳市深圳商报新闻研究室主任,高级编辑、教授。
扩展资料
《延安,我把你追寻》的主要内容
是对延安,枣园,南泥湾等具体事物的歌颂,间接讴歌了延安精神,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强调了在新时期继承和放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延安精神既体现了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理想,又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英雄气概。在我们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的进程中,延安精神更要发扬光大,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更要提高精神生活的质量。
《延安,我把你追寻》写作背景:
1968年,作者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陕西工作。曾多次到延安参观采访。当时,正是十年动乱时期,延安的面貌变化不大。
1974年作者到延安采访,那里的人民依然比较贫困,作者心里难过极了。归来后,写一首《延安,我为你哭泣》的诗,留在他的日记本上。粉碎“四人帮”以后,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延安的面貌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91年,作者随中央电视台《黄河》创作组再次不定期到延安采访,参观了枣园、杨家岭、宝塔山、南泥湾等地。
在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的进程中,延安精神更要发扬光大,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更要提高精神生活的质量。 基于这种认识,作者开始构思,创作了《延安,我把你追寻》这首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祁念曾
《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也是一首科学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读这首诗可以引发人们无限的暇思。男,1971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理学博士。专业方向为动物学。 学术经历及成就 1996年6月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生物教育专业。2000年6月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专业,研究方向为土壤动物学,2000年7月获硕士学位并到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至今。2005年6月获动物学博士学位。 科研方向主要为动物学,包括蛛形动物分类和系统发育、区系和生态等方面的内容,目前主持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河北大学自然科学预研基金1项,主持河北大学青年基金1项(已完成),作为第一主研人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1项,参与国家和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在SCI收录期刊、国家权威核心期刊等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 近年来发表论文、承担科研 项目及研究成果 研究项目: 1. 生境破碎化对太行山区蜘蛛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C2006000975), 2006-2008, 4.0万元 (主持人) 2. 生境破碎化对太行山区蜘蛛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 河北大学自然科学预研项目 2006-2007, 2.0万元 (主持人) 3. 中国动物志:蜘蛛目:管巢蛛科,光盔蛛科,圆颚蛛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2005-2009,10万元 (第一主研人)
革命性技术“钱”景无限
2022年2月、3月间,一则 科技 界新闻被国内 科技 媒体广泛报道:美国专利和商标局(USPTO)裁定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专利属于美国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博德研究所的张锋团队,而不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华人科学家张锋
CRISPR-Cas9是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短短几年内,风靡全球,是现有基因编辑和基因修饰里面效率最高、最简便、成本最低、最容易上手的技术之一,成为当今最主流的基因编辑系统。
2012年8月17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家詹妮弗·杜德纳和德国马普感染生物学研究所教授埃玛纽埃勒·沙尔庞捷在一篇里程碑式的论文中概述了这项技术,成功解析了CRISPR-Cas9基因编辑的工作原理,这两位女科学家因此分享了2020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2013年2月15日,张锋团队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论文,揭示了他们首次在体外将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小鼠和人类细胞的特定基因完成了精确的切割,意味着将该技术改进并应用于哺乳动物和人类细胞。
基因编辑三巨头
自此,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最耀眼的技术正式宣告诞生,詹妮弗·杜德纳、埃玛纽埃勒·沙尔庞捷、张锋三人,也被人们称为CRISPR基因编辑三巨头。
革命性技术的出现,背后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和市场。以杜德纳和沙尔庞捷为一方,背后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张锋为另一方,背后是哈佛和麻省理工,开始争夺这块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大蛋糕。
美国科学界的华裔“天才”
张锋,1982年出生在石家庄,11岁时,随母亲离开中国来到美国爱荷华州得梅因市(DesMoines)定居。他的辉煌履历简述如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历史 上最年轻的华人终身教授(比钱学森先生获得MIT终身教职时还要小一岁),麻省剑桥博德研究所(隶属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最年轻的实验室主任;被《自然》杂志评选为2013年年度十大科学人物之一;2016年10月登上《时代周刊》封面,被称为“下一代领导世界的人”;是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院士和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院士。
在遗传学和神经科学领域,张锋对两种革命性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他还是研究生时,他是光遗传学研究团队里的关键成员之一。这项技术为最终理解大脑如何工作,如何产生意识和 情感 ,又如何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发生故障提供了阿拉丁神灯一般的强有力工具。
仅仅几年之后,张锋做出了另一项让他跻身于世界顶尖生物学家的工作:如何快速、简便且有效地编辑植物和动物、包括人类在内的基因组。这就是大名鼎鼎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
这项“基因魔剪”技术关乎一切生命体,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基因,因此,它的前景似乎是任由人类想象。除了利润丰厚的生物制药领域,在农业中,CRISPR就可以用于作物育种、害虫治理、特色农产品的生产等等,也可以用来生产乳制品发酵中抵御噬菌体的材料,在新冠疫情中,也有基于CRISPR的新冠病毒诊断试剂盒获批……
张锋不愧为美国科学界的华裔“天才”。
打开成功之门的“捷径”
通过美国医疗 科技 媒体STAT关于张锋的报道,我们可以一窥张锋的成长之路。
11岁时,张锋随母亲来到美国。刚从中国来到美国,他的母亲起初靠干一些粗活,比如在一个 汽车 旅馆做保洁来养家糊口--尽管她是一位计算机工程师。张锋的父亲是中国某 科技 大学的一位行政人员,有几年的时间并没有和他们一起在美国生活。
因为一场电影,张锋的人生从此开始改变。
1993年,身在美国的张锋看到了《侏罗纪公园》,在他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1993年,身在国内的你在做什么
在张锋生活的爱荷华州得梅因市,中学的生物课还停留在解剖泡在福尔马林里的青蛙的阶段。而张锋却幸运地参加了一个分子生物学的“周六提高计划”。那里的指导老师很聪明,他们发现,让一群孩子全心投入的一个明智选择就是给他们看电影《侏罗纪公园》。父母从事计算机科学的背景,让张锋对编程很感兴趣,而这部1993年播出的科幻电影,则在张锋的心里种下一颗种子。他意识到,一个有机体的遗传指令可以被改写,由此改变它的特性,就像父母编写计算机代码一样。
1995年,张锋得到了第一个对活体生物DNA进行编程的机会,他那时已经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学校当时有一个“天才学生项目”,负责老师问张锋是否愿意课后去学校附近的卫理公会医院一个基因治疗实验室当志愿者。张锋回忆,那时他关于现代生物学的知识几乎为零,但实验室主任约翰·利维博士并不介意他是个“小白”。
每天下午,利维博士会坐在他的休息室,一边喝茶一边在白板上板书,解释有关分子生物学的一些概念。张锋很快就学会了关键技术,并在他的热身项目中取得成功:使用病毒将水母中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移动到人的黑色素瘤细胞中,而绿色荧光蛋白是可以在黑暗中发出荧光的。
这虽然不是复活恐龙,但张锋已经在编辑一个物种的细胞。这一年剩下的时间里,张锋研究荧光蛋白能否保护DNA免受紫外辐射的伤害,这种荧光蛋白能够吸收可能致癌的紫外辐射。他发现荧光蛋白可以做到,这一实验成为张锋参加爱荷华州科学展览的项目,吸引了很多“像我这样的孩子”,张锋回忆道,“我们都是怪才(geeky)”。
高三那年,张锋在利维的指导下使用病毒做了另外一个遗传学项目,这个项目让他于2000年获得英特尔科学天才奖(Intel Science Talent Search),并获得5万美元的奖学金。
“这个项目让我滋生了治疗艾滋病的宏大想法。”张锋说。这不是一个高中生能够做到的事情,而且一个高中生也没有条件去推进荧光蛋白的工作,试验阻止紫外光能否预防黑色素瘤。但他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到了宝贵的一课:有趣的科学发现往往得不出什么结果。
从张锋在高中的经历可以看出,他在中学时期,就已经开启了生物学研究的大门。而此时在他的出生地——中国,他的同龄人正在全力以赴准备高考,为应试教育的最后冲刺做着无以复加的准备。当张锋在慢慢走进科学研究大门、获得英特尔科学天才奖的时候,中国的高中生们还在日以继夜的刷题,准备着一场场模拟考试。
应试教育还是应社教育
张锋的成功带给我们的思考
张锋在基因治疗实验室当志愿者的时候,常常晚归,他的母亲需要在车子里等好几个小时。一个秋天的傍晚,夜幕逐渐降临,驱车回家的途中,他们看到落叶纷扬飘零的一幕。母子俩被眼前的景色所触动,叶子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就会死去或处于垂死的边缘。他们聊到一个人的时间是多么有限,母亲回忆道,一个生命是多么容易就了无痕迹地从这个世界消失。
"尽我所能,有所作为,对我来说似乎很重要。"张锋说。
从张锋到目前的人生经验,特别是他移民美国至今的成绩,似乎可以对应“因我所能,有所作为”这八个字。但张锋的成功,能带给我们什么思考?
是应社教育和应试教育理念的不同。
在应试教育的理念中,决定人生命运的考试,是最重要的节点。小升初,中考,高考。 应社教育的思路,就是尽量早的找到,比如在中学阶段就找到合适个人发展的几条备选赛道,及早去接触、尝试、准备,为自己在将来进入 社会 、进入职场,无论是做公职人员、做科研或者其他职业提前准备。
再回到张锋的例子。
张锋到美国之前,接受的是国内经典的应试教育。到美国后,接受了当地的中学教育。
但他作为新移民的一员,其成长远远快于其他人。原因何在?
一个关键就是他通过学校的“天才学生项目”,获得到卫理公会医院一个基因治疗实验室当志愿者的机会。一个中学生,就这样敲开了科学研究的大门,并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获得英特尔科学天才奖(Intel Science Talent Search),让他的科研之路有了新的起点。
想想张锋在国内的同学们,同样的年纪,同样的年份,那时候在干嘛。张锋在研究荧光蛋白,他们在每天上早自习、晚自习,在做试卷。张锋获得英特尔科学天才奖并获得5万美元的奖学金,早早选定自己人生道路的时候,他们在为即将到来的高考,和要报哪所学校、哪个专业挠头。当张锋进入大学、开启加速人生时,他们有的还处于刚进大学的迷茫期,有的可能因为成绩不理想而正在复读……
人生的分水岭就此产生。
考虑到每个人的天分、性格、兴趣,以及家庭教育和背景,“最”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赛道不会太多。应社教育的思路,就是在中学阶段就找到合适个人发展的几条备选赛道,及早去接触和尝试。赛道的规划,是以人的整个职业生涯来规划,而不仅仅是围绕在高考、考研、毕业求职这样的重大节点。只有早一点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才能在进入 社会 和职场后,占得先发优势,并不断维持这种优势。张锋就是这种模式的经典例子。
为普通家庭的普通孩子,提供更多这样的机会,不仅是为了发掘出更多张锋式的杰出科学家,也是为了让作为普通家庭的孩子,可以在人生之路上走的更加平顺。
张锋,教授,男,1961年9月23日生,理学博士。1982年辽宁大学化学系有机专业大学毕业,理学学士。1985年辽宁大学化学系无机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理学硕士。1998年日本名古屋大学理学部生物无机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理学博士。1985-1993年在辽宁大学化学系任教,1985-1987年任助教,1987年晋升讲师,1993年晋升副教授。1992年9月-1993年9月在北京语言学院出国部参加国家教委日语培训班并通过选拔考试。1993-1994年国家教委公派赴日留学,在日本名古屋大学理学部化学科生物无机化学研究室做访问学。1994-1998年在日本名古屋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1998年3月获博士学位后回国。1998年3月至今在辽宁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1999年8月晋升教授。作品:《化石吟》等
2000年在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院国家基地班获学士学位。2006年在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获无机化学博士学位,期间主要从事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蛋白的纤维化机制与其纤维化核心肽段的自组装研究。曾于2006年获得中科院优秀毕业生奖,2007年获得中科院刘永龄奖学金特别奖。2006年1月到12月,留上海应用物理所同步辐射研究室工作,期间获得自然科学青年基金3年资助。从2007年1月到2011年2月,先后在德国慕尼黑大学物理系(纳米中心,博士后)、马尔堡大学物理系(生物光学组,研究组长,校方付工资)以及美国华盛顿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高级研究员)从事基于纳米颗粒的生物分子检测,成像及相关应用方面研究。2011年2月到6月被内蒙古大学作为学科带头人引进,获得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011年6月被内蒙古农业大学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在ACIE、Small、Langmuir、JPCB、BBRC、Nature Nanotechnology,Chemical Society Reviews等国外刊物上发表30多篇SCI论文
魔川、死谷、达尔文海的背后 对于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期间有着被称为 「 魔川—死谷—达尔文海 」 的三个阶段,分别代表从科研到产品化,从产品化到商业化,从商业化到规模化的三个攻坚克难的阶段。长期以来, 国内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模式被认为与市场需求脱节 ,产学研协同不足,运作模式亦不够健全,导致高校科研滞后、成果技术的成熟度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各种环节缺乏衔接。 这一现象,或 源自以下三个矛盾 : 当今社会对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与市场对科研人员及成果的评价体系之间的差异矛盾。 传统重研发,重论文的考核评价体系,更加偏重于基础理论与科学前沿,而缺少对项目成果转化的相关指标,亦没有将成果转化的责任和期限进行限定。换言之,绝大多数情况下追求热点及极端前瞻性的科研成果,与市场实际需求存在加大的差异。 价值诉求的矛盾。 部分企业相对更追求短期获利,对于项目所投入的时间资源常低于高校的预期,从而缩短了产学研的合作周期,对于长线发展的共创型技术创新缺乏一定的合作意愿,也从侧面局限了高校科研与市场需求的接轨。 科研成果转化的考量节点矛盾。 存在有相当比例的科研项目,其成果转化的考量集中在中期甚至中末期,与常规市场产品的诞生路径有着较大的差异,所涉及的考量因素也与市场常规孵化存在不同。 企业与高校间存在哪些合作切入点 高校科研转化率低的现象是由多方面因素所造成,面对待优化的部分,企业应通过哪些价值点入手、达成与企业的合作呢? 首先, 企业存在部分独特的资源,来满足高校科研转化的诉求: 企业的硬件、人力及财力资源,相对灵活; 企业可提供相对可靠的市场需求调研结果; 企业可提供更实际的转化建议,包括产品化及规模化生产。 基于以上几点独特性, 企业可考虑从以下 4 点进行合作切入: 人才互通: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高校与企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场景差异,亦能在人才培养上提供互补的资源和视野。 资金支援: 高校的研究资金相对来源单一,且可周转性较弱,因而企业资金的相对灵活优势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援。 设备互通: 一些实验室设备等硬件资源可进行相互补足和共享。 特定项目的全周期合作: 企业可以依照自身优势,与高校就一些特定项目进行合作,并在早期进行参与,即可尽早进行价值的互相宣贯和调整。哪一种转化模式更具发展前景? 目前, 国内现有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有大致三种模式 : 高校自办企业模式 :依托高校自主力量进行孵化,但规模往往较小,难以承载前瞻性较强的科技成果转化,且缺乏市场规律的整肃,甚至会导致一些成果「空置」。 高校企业的合作转化模式 :高校将技术转让给企业,这也是目前使用最广的模式,但企业往往介入较晚,导致成果与市场需求不吻合,缺乏前期对产品化与产业化的考量,产学研三方利益脱节。 中介介入的技术转移模式 :该模式在海外已有较为成熟的运作体系,也可对上文所提的科研人诉求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解决。但该模式在国内还不成熟,更多还停留在「牵线搭桥」的浅层服务,且产权关系较为复杂,信息沟通障碍较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站在科研人的立场,高校科研人如何在知识产权得到保障的同时,获得更广的授权推广,从而获得更多收益,是当前一个相对复杂且存在不安全因素的问题。 并非所有企业都有能力解决这一诉求,因此引入第三方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因此,在短期之内,企业仍可直接对接高校,避免不必要的过多责任关联。但长期来看,专业的中介机构有着极强的存在意义。一方面,第三方可以合理并公正地参与价值评估,另一方面也可以形成资源整合,从而提升该合作模式整体的效率。写在最后 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是当前科研界的一项常态问题,并非朝夕可变,亦非企业单方面可以解决。明确企业的独有资源,基于合理的价值诉求与高校进行合作,并将沟通前置,尽早给予专业的支持。当前的转化模式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企业可以基于大环境,选择适度且合理的合作模式,才能促成企业与高校的合作双赢。以上内容整理自 第七期思享 TALKSHOW ,特别感谢特邀嘉宾 北京义翘神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杰先生 , 艾 览(上海)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国锋先生 , 主持人丁香园丁香通负责人王辉先生 ,对本期思享 TALKSHOW 及本文内容的贡献。 更多精彩,欢迎 点击 阅读原文 进行直播回看,也欢迎各位持续关注由丁香园丁香通策划的思享 TALKSHOW 特别栏目。 思之有道,行之有效,我们是只聊天不上课的行业分享会,期待与您下期再会。
第一篇 《生活中的经济学》序经济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西方可以追溯到亚里斯多德时代,在我国则可追溯到孔夫子那里。但如果以亚当·斯密1776年《国富论》的发表作为经济学诞生的标志,则经济学至今也不过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什么是经济学呢?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有各种各样的回答。如经济学探讨生产什么物品,如何生产这些物品和为谁生产这些物品。在名著《经济学》中萨缪尔森写道:“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在不同的人之间进行分配。”我在《管理经济学》一书中从公平与效率、生产与分配的角度出发,指出“经济学是研究如何有效配置经济资源和如何公平分配国民财富,以满足个人或社会目的的一门社会科学。”种种说法归结起来,总离不开这样一种思考,即经济学是使有限的资源被用于最合理的方面以便增加社会总的财富,使社会变得越来越富裕。这种对经济学的理解,大致具有三方面的含义:第一,个人或社会的目的或欲望是永无止境的,而经济资源在绝对量上来说是有限的,稀缺的。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工农业的调整发展,污染的日益严重,森林和地下水等可再生的资源及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日渐匮乏,甚至就连以往认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空气和江河之水也因污染而变得稀缺起来。第二,稀缺资源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用途,但一旦用于某一用途就不能再用于其他用途。因此,人们的各项经济活动都牵涉到选择问题。在这里,效率意味着一国经济应将它的生产和消费单位组织得使社会能够得到最大数量的所需要的物品和劳务,而且,在现行习惯、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经济资源应得到最充分的利用。第三,在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下,可通过“机会均等”或“结果均等”等制度来寻求公平分配方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机会均等的公正游戏规则,将实现由竞争带来的繁荣。在短暂的200多年中,经济学按照科学的规范建立了自己的语言、文字的逻辑系统。一组初始概念,一套公理体系,精确的定义,严密的逻辑,以至如果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很少有人能够读懂经济学论文,特别是如果没有一定的数学功底,人们不要指望能看懂那些权威的经济学学术刊物上的论文。经济学已成为人类社会的“阳春白雪”而难以普撒寻常巷陌人家。世纪之交,经济改革成为全球性流行思潮。而随着原计划经济国家大幅度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这一思潮日益成为广泛的社会行动。学习、研究、传授和应用经济学则成了这一社会行动的一个重要方面。经济学人认真钻研经济学、大胆实践经济学、不遗余力地传播经济学,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经济管理人才,他们已经或正在成为跨世纪的市场经济主体。国内近百所大学开设经济管理专业,为市场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各级各类的研究机构对经济理论的潜心研究和深入探讨,极大地丰富了经济理论宝库,为我国经济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然而,漫步街头巷尾的大小书肆,以经济命名的“大全”、“读本”、“丛书”挤满书架,大有泛滥成灾之势,然而对这些出版物中所述种种,即便是著作者本人,心中也是不大有把握的。人们在百忙之中,选中几本去读以使自己的生活质量更上一层楼,可读后常大失所望。用抽象理论来阐述简单事实的做法往往是著作者为评定职称而加重砝码。这类书籍文章通常是写给学者们和校园里的莘莘学子看的,而不是写给大众百姓看的。即使硬着头皮耐心地看过了,对实际工作和生活也毫无帮助,除了花费时间几乎别无所获。经济学的发展需要学术研究,但更需要对社会公众的启蒙教育和应用。纵观世界各国,国民的经济学素养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力的重要标志。揭开经济学的神秘面纱,让经济学从经济学家的书斋里走出来,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迫切需要。我国经济学泰斗陈岱孙教授说过“经济学是经世济民的致用之学”。但如何广泛传播经济学,使和寡的高曲成为流行的音符?这是我在从事经济学教学和研究时常常浮现在大脑里的一个问题。在我评上教授职称之后,这一问题更是困扰着我,影响着我。特别是在我主持主讲的“西方经济学”课程被评为江苏省级一类优秀课程之后,我产生了撰写一本通俗经济学启蒙读物的冲动。作为一个经济理论工作者,来不及陶醉于烫金的证书之中,顾不上多呼吸几口悠闲的空气,便准备投入紧张的“业余”创作工作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开始了这项工程的规划设计,试图结合身边的事例,用通俗的语言向读者普及现代经济学思想理论和方法等基础知识。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经济学的眼光,以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进行观察和思考,而并非象教课书那样做系统的灌输。为了使我的研究生能将所接触和学习到的理论应用于实际,而不是将其束之高阁,自我欣赏,并成为经济学的精神贵族,在制订出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写作大纲之后,我便安排他(她)们进行写作内容的研讨和初稿的执笔。在初稿的基础上我进行了修改、统稿和定稿,并将其命名为《生活中的经济学》。本书由许长新、刘俊等编著,参加编著的还有宋敏、郝琳、徐杏、王甲、庄惠娟、赵国蓉、尚静、金雯飞、张自斌、张孟硕。他(她)们的具体工作在相关篇章的后面都有明确的执笔者署名。好友张军来电邀我将本书在中国知识经济出版社出版,考虑到普及经济知识也是知识经济的重要方面,于是我欣然应约。本书定稿之时,日历已悄然指向1999年元旦,我也有了一定的解脱感。本书从写作到出版,得到多方面的协助与支持,谢意难以言表。由于初次涉足经济学启蒙读物的写作,书中定有多处缺陷,但我们希望能给读者多一些回味,少一些遗憾。当读者在百忙之中静下心来,读过本书以后,掩卷回首反思,但愿能豁然开朗:“哦,这就是经济学。”第二篇 家庭是微观经济活动的综合体, 既有消费的职能, 又有储 蓄、投资和获取收人的职能。作为消费者, 家庭行为的基本目的是咖的最大化, 用最少的花费获取最大数量的享乐与满足作为劳动者, 家庭又追求收人最大化, 是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大的报酬作为投资者, 家庭必须考虑如何将扣除消费后的收人剩余用在能生更多钱的地方。家庭可增值收人又是由前期收人水平决定的。除了劳动报酬、资产收人外, 家庭总收人的形成, 还有一个来源, 这就是转移收人, 它包括亲友的赠金, 父母留下的遗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这一部份收人占家庭总收人的份额也在逐渐提高。家庭收入最大化的主要行为有两个一是充分利用家庭劳动的时间资源, 用劳动换取收人, 劳动支出越多, 家庭收人越大。二是将消费后的剩余进行投资, 实现家底资产增值。这是指工薪家庭, 如果家庭同时又是一个企业, 如城市个体工商户或承包经营土地的农民, 那么家庭收人还有一个重要来源利润。但这时的家庭已经是集生产与消费于一身了。如果成了家庭企业, 就有了一个经济学中利润最大化的问题了。人们为了家庭生活水平的更加美好, 总是千方百计挣钱, 争取更多的收人, 这就是经济学中收人最大化原理的自觉应用。对于家庭的正常运行而言, 钱不是万能的, 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 的。一家几口, 衣食住行, 样样离不开钱。你要买辆漂亮的小轿车, 你要培养孩子上大学, 你要交朋结友, 你要游山玩水, 没有钱是不可想象的。家庭收人最大化的第一个措施是夫妻双方都能找到一份薪水比较高的工作, 也就是说首先要力争劳动报酬最大化。在目前情况下, 不同所有制部门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劳动报酬的差异是很大的, 同样辛勤工作一年, 其收人大不一样, 进行岗位收人比较与选择对于家庭收人的多少有着十分重要意义。影响家庭收人的最大化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是资产收人。它包括房屋的租金、银行的存款利息, 购买证券所得到的分红等。资产收人的多少取决于资产规模, 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每天都在应用经济学原理, 包括衣食住行、学习工作、教儿育女, 交朋结友、游山玩水方方面面, 如果运用得当, 人们的幸福指数将大幅提升。人们在购物时常常货比三家, 比质量, 比价格, 这就是经济学中价值规律的自觉应用。人们在比较中看哪一件物品更为适合, 更为合算。家庭主妇每天到菜市场上去买菜, 除了注意品种搭配, 营养结构多样化以外, 首先问的是多少钱一斤, 并讨价还价, 尽盆降到最低, 再就是仔细看秤, 看是否短斤少两, 当然对于质量问题是绝不会放过的, 有问题的食品是肯定不买的, 禽流感发生, 不买鸡鸭鹅, 聪明的主妇, 往往是等到下午去买菜, 等到季节变换时去购买衣服, 因为这时价格总是较便宜一些。如果是 购买比较昂贵的物品, 比如小轿车、电视机、电脑甚至商品房之类, 人们会更加慎重, 往往要请专家内行参谋, 进行成本核算, 更加注重质, 把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人们在进行投资时, 总是要考虑投资回报和安全系数, 这就是经济学中投人产出原理的自觉应用。有的人不妙股, 不当股民, 或是因为没有钱妙, 或是因为对股市行情不熟悉, 或是认为炒股有风险, 把钱存放银行更为安全可靠。有的人人股合伙办企业, 首先考虑的是有多少利益回报, 同是要考虑的是投资项目有没有市场前景, 合伙人有没有诚信。不少人投资上当受编主要是被高回报或迷惑, 没有识别的本本。人们把手头多余的钱用来买国债、买保险, 是认为买国债与买保险比银行存欲利息多, 划得来。有的人用手头多余的钱用来买彩票, 如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 目的是为了中奖, 原本就知道回报高风险大。有的 人甚至违法参与赌博, 愿望还是赌燕。人们往往十分注意和重视儿女的教育, 舍得教育投资, 这就是经济学中竞争法则的自觉应用。在重视教育的国家, 受教育程度高的人, 挣钱多于受教育程度低的人。据美国学者对美国、 英国、墨西哥和印度等国关于教育与收人关系的调查, 得出了两个重要的结论一是教育程度越高, 早年薪水增长越快, 并且通常是开始的薪水就越高二是教育程度越高, 达到最大工薪的年岁越晚, 并且退休收人越高。在我国, 不但教育投资的私人报酬率还相对较低, 而且还存在“ 脑体倒挂”现象。在有的地方和行业, 大学生和中学毕业生的收人没有多少差别。为何还有那么多的人想读大学读研呢除了中国家庭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文化影响, 想让自己的子女出人头地外, 主要原因还是人们对未来教育投资报酬率有看高的预期。认为今后中国今后劳动者之间的收人差别将首先产生于教育程度的差别。现在中国摘的是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归根结底是竞争经济, 而竞争归根结底又是人才的竞争。而人们盼望自己的儿女能有出息, 必须加大教育投资, 这对家庭大有好处, 对国家也大有好处。国家提出“科教兴国” , 湖南提出“教育强省” , 可见教育的本质意义。
1.海伦·凯勒(Helen Keller 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主要著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2.斯蒂芬·威廉·霍金,曾先后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并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之所以在轮椅上坐了47年,是因为他在21岁时就不幸患上了会使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演讲和问答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完成。1973年,他考虑黑洞附近的量子效应,发现黑洞会像黑体一样发出辐射,其辐射的温度和黑洞质量成反比,这样黑洞就会因为辐射而慢慢变小,而温度却越变越高,它以最后一刻的爆炸而告终。黑洞辐射的发现具有极其基本的意义,它将引力、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统一在一起。3. 孙膑(?-前316年),其本名孙伯灵(山东孙氏族谱可查),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汉族,山东鄄城人。生于战国时期的齐国阿鄄之间(今山东省的阳谷县阿城镇,鄄城县北一带)。孙武后代。身长七尺约为161cm(周的一尺合今23.1cm)与庞涓同学兵法,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孙膑到魏,用刖刑(即砍去双脚),被齐国使者偷偷救回齐国后,被齐威王任为军师,马陵之战,身居辎车,计杀庞涓,大败魏军。著作有《孙膑兵法》,久已失传。1972年山东省临沂银雀山出土残简,有一万一千余字。关于孙膑膑刑其实是错误的,在太史公自序这本书中提到“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讲的是孙膑被砍掉双脚,而不是挖掉膝盖骨。4.张海迪(1955年9月16日-),生于济南,中国著名残疾人作家,哲学硕士。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60年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1970年又随父母下放至山东聊城莘县,自学完成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学习,并学习针灸,在当地行医。1982年7月23日同王佐良结婚。1983年中国共产党决定将张海迪树立为宣传偶像。张海迪得到了两个赞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张海迪历任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008年11月当选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5.桑兰(1981年6月11日—),浙江宁波人,原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1993年进入国家队,1997年获得全国跳马冠军,1998年7月22日,桑兰在第四届美国友好运动会的一次跳马练习中不慎受伤,造成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其表现出顽强意志,在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并成为2008年北京申奥大使之一,又于2008年北京奥运官方网站担当特约记者。6。贝多芬晚年失聪,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为了王位,也不要忘记真理。” —— 贝多芬(1792年手记)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1770-1827) 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 “乐圣”。
华罗庚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华罗庚初中毕业后,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因学费而中途退学,故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 此后,他开始顽强自学,他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1928年,他不幸染上伤寒病,靠妻子的照料得以挽回性命,却落下左腿残疾。20岁时,他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华大学请去工作。 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他自学了英、法、德文,先后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1936年夏,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两年中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引起国际数学界赞赏。1938年,华罗庚访英回国,在昆明郊外一间牛棚似的小阁楼里,他艰难地写出名著《堆垒素数论》。张海迪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5岁的时候,张海迪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但她身残志坚,勤奋学习,热心助人,被誉为" 当代保尔"。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3月7日,共青团中央在北京举行命名表彰大会,授予被誉为"80年代新雷锋"的张海迪同志"优秀共青团员"称号。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和《丽贝卡在新学校》,创作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一百多万字的作品。现为山东省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室一级作家。1993年张海迪通过考试和论文答辩,获吉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94年参加远南运动会。1997年入选日本NHK"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1998年起担任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2000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桑兰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 桑兰,出生于1981年2月,浙江宁波人,原国家女子体操队队员,曾在全国性运动会上获得跳马冠军。到今天为止,坚强的桑兰已经笑着度过了6年的轮椅时光。 1998年7月21日晚在纽约友好运动会上意外受伤之后,默默无闻的桑兰成了全世界最受关注的人。这确实是个意外。当时桑兰正在进行跳马比赛的赛前热身,在她起跳的那一瞬间,外队一教练“马”前探头干扰了她,导致她动作变形,从高空裁到地上,而且是头先着地。 遭受如此重大的变故后却表现出难得的坚毅,她的主治医生说:“桑兰表现得非常勇敢,她从未抱怨什么,对她我能找到表达的词就是‘勇气’。”就算是知道自己再也站不起来之后,她也绝不后悔练体操,她说:“我对自己有信心,我永远不会放弃希望。” 桑兰用她的行动应证着自己的诺言,在北大学习、加盟星空卫视主持节目、担任申奥大使、参加雅典奥运北京接力……她充满力量的笑容总能给人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