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补充: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经济建没的重要任务是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为此,一定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那么,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呢?工业化是由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存在着一般的规律性;但在不同体制下,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可以有不同的发展道路和模式。根据十六大报告的精神,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标。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追求的工业化,不是只讲工业增加值,而是要做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并实现这几方面的兼顾和统一。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标志和落脚点。第二,新的物质技术基础。我国工业化的任务远未完成,但工业化必须建立在更先进的技术基础上。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要把信息产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将高新技术渗透到各个产业中去。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技术手段和重要标志。第三,新的处理各种关系的思路。要从我国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不平衡、城乡简单劳动力大量富余、虚拟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且风险较大的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这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特点和必须注意的问题。第四,新的工业化战略。新的要求和新的技术基础,要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教育培育人才,使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可靠根基和支撑力。新型工业化道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道路有四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在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中完成工业化的任务,而不是孤立片面地实现工业化;二是在完成工业化任务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而不是把信息化的任务推向未来;三是把实现工业化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而不是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建设;四是在工业化过程中尽力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而不是造成大量劳动者失业。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我们必须把工业发展和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协调统一起来,使工业化同时成为农业现代化和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把速度同质量、效益、结构等有机地结合和统一起来,使我国工业真正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把工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和消费需求能力的提高协调统一起来,把工业增长建立在消费需求不断扩大的基础上;把技术进步、提高效率同实现充分就业协调统一起来,使更多的人能够分享工业化的成果和利益,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把当前发展和未来可持续发展衔接和统一起来,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走文明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国企改革出台重大举措1月14日国家经贸委主任李荣融在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分流促进再就业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提出,就大多数国有企业的改革情况看,前一阶段的主业辅业分离还存在一定的局限,分离之后的单位多数还是纯国有企业,在制度创新、机制转换和科学管理等方面还难以完全适应市场要求。他要求,国有企业在主辅分离改革中要实行辅业改制,分离出去的辅业要改制为产权多元化的经济实体,使其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据介绍,国家经贸委、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和中华全国总工会等8个部门近日印发的《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进行结构调整、重组改制和主辅分离中,利用非主业资产、闲置资产和关闭破产企业的有效资产(以下简称“三类资产”),改制创办面向市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法人经济实体,多渠道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和关闭破产企业的职工。改制企业凡符合以下条件的,经有关部门认定,税务机关审核,可享受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的政策:一、利用原企业的“三类资产”;二、独立核算、产权清晰并逐步实现产权主体多元化;三、吸纳原企业富余人员达到30%以上,与安置的职工变更或签订新的劳动合同。8部门的这一办法还对理顺分离企业的三个关系作出相关规定。一是理顺产权关系。辅业改制可以选择两种形式进行,—种是继续保持国有控股地位,一种是非国有控股或其他非国有的企业组织形式,这两种改制形式都要求必须实现产权多元化。二是理顺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劳动关系。对分流安置到非国有企业中的富余人员,原主体企业要依法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对于继续保持国有控股性质的改制企业,分流安置的富余人员也要与原主体企业变更劳动关系。改制企业可用国有资产支付解除职工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由此造成的账面国有资产减少,按程序报批后减冲国有资本。三是理顺改制分离企业与原主体企业的隶属关系。原主体企业与改制企业是法人之间的关系,不再具有行政隶属关系。
简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当今, 信息化主导着全球工业发展的大趋势, 而工业化尚未完成的中国也正面临着信息化浪潮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日益变幻的局势当中正确的认识到二者的关系,以促进二者的共同促进和发展。 一、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概念 信息化是指的是在现代信息技术广泛普及的基础上,和会和经济的各个方面发生深刻的变革,通过提高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水平,在各个社会活动的功能和效率上大幅度提高,从而达到人类社会的新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水平的过程。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二、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1、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从产业结构变迁看,工业是是农业主导经济向工业主导经济的演变过程,信息化则是工业化主导经济向包括服务业在内的信息主导经济的演变过程。服务业比制造更依赖于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化是在工业化的基础的发展起来的。 作为信息化基础的工业化,其发展从以下几个方面为信息化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1)提供物质基础。搞信息化需要大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信息技术装备,实施重大的应用信息工程等等都不能离开来自于工业的钢铁、机械、建筑电力等的支撑座后盾。(2)扩大市场容量。信息化是以技术信息化广泛应用为主导、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信息产业成长壮大为支撑的。同时信息化是为其他产业服务的产业。工业化为信息产业营造了服务对象。(3)集聚建设资金。进行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高信息基础设施要投资,建设信息项目要投资,办信息产业和企业也要资金。工业化的发展为信息化积累了资金,传统产业给新兴的信息产业以资金支持,特别是通过工业化形成的资本市场及其金融创新,替信息化所需资金开拓了多种融资渠道。(4)输送专业人才。信息化以人才为依托。信息化所需的人才,既有与工业化需求共需之处,如一定的知识水平,又有与工业化的需求的不同之处,如更富灵活性和创造性。 2、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发展。从一般的发展归路来看,先有工业化后有信息化。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延伸和发展。工业化培育了信息化,信息化发展了工业化,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发展苛刻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了传统产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业。传统的制造业通过采用新型的信息技术可以很好的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率以达到重新发展的目的。 (2)发展信息产业尤其是信息技术产业信息服务产业。 (3)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过激竞争力。(4)帮助工业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减少污染增加商机。 其中信息化对工业有又三种作用:一是补充作用,信息经济越发展,越能弥补工业经济的不足,如皋耗能低效率,严重污染等:二是替代作用,信息经济越发展,越能用信息资源来替代更大一部分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三是协同作用,信息经济越发展,越能使工业经济的发展有机会和新途径。 三、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其他发达国家不同信息化是在工业化尚未完成的情况下进行的。工业化的发展基础也比较薄弱,发展程度也不是很高,和工业化的情况相同,我们的信息化程度与发达国家比起来有比较大差距。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社会督促着我们国家的信息化的发展必须要加快步伐,追赶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以立足未来的国际社会。其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意味着:在观念上使工业化不以工业经济和工业社会为终点,而在此基础上继续往信息经济和信息社会前进。技术上要求运用工业制造技术的同时,在全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由于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可以工业技术相结合,提高原有工业技术的档次和功能。在管理上要求改革和创新,信息化通过提升企业管理、政府管理和其他公共管理,达到带动工业化的目的。在资源上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发挥信息的作用扩展知识的功能,使工业化扩大了可用资源的范围,并增加了知识化、智能化的特色。 四、结语 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化带来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化又反过来促进工业化的发展,二者是一个互相分离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整体。在我们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必须正确的处理好二者的矛盾与联系。实现新标准的现代化。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创刊于2011年1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管,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杂志社编辑、出版、发行的科普类月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14-1362/N、ISSN2095-0748,月刊,精装16开本,山西省一级期刊。本刊遵循“专业、权威、特色、深刻、实用、互动”的方针,解读工信领域最新的政策法规,推动工业和信息化的融合,关注行业热点及焦点事件,与专家学者共同探寻工信领域发展的趋势,提供前瞻性的建议和方案,搭建政府、企业、学者等多方交流合作的平台。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创刊于2011年1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管,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杂志社编辑、出版、发行的科普类月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14-1362/N、ISSN2095-0748,月刊,精装16开本,山西省一级期刊。本刊遵循“专业、权威、特色、深刻、实用、互动”的方针,解读工信领域最新的政策法规,推动工业和信息化的融合,关注行业热点及焦点事件,与专家学者共同探寻工信领域发展的趋势,提供前瞻性的建议和方案,搭建政府、企业、学者等多方交流合作的平台。
期刊分类简介 什么是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以学术论文为主,而非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则以文件、报道、讲话、体会、知识等只能作为学术研究的资料而不是论文的文章为主。由于《总览》选刊的依据是 “ 载文量多” 、 “收录量大” 和 “被引次...
答:是正规期刊。《现代经济信息》杂志创刊于1980年,由国家新闻总署批准,国家前副总理邹家华题刊词,由黑龙江省经济委员会主管;黑龙江省企业管理协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综合经济类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23-1056/F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1-828X 邮发代号:14—140。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龙源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省级期刊省级期刊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国家级期刊国家级期刊指由国家部委、全国性团体、组织、机关、学术机构主办的刊物。核心期刊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凡是这些来源期刊目录里有的刊物均可认为核心期刊,包括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杂志创办于2011年,是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省级期刊,影响因子0.485
可以。《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是周期为半月的杂志刊物,本刊物主办单位是山西省经贸决策咨询中心。本书旨在成为企业投资融资、办厂经商、发展事业的首选贴心媒体。《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创刊于2011年1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管,山西省经贸决策咨询中心山西经济和信息化出版传媒中心编辑、出版、发行的科普类月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14-1362N、ISSN2095-0748,月刊,精装16开本。本刊遵循“专业、权威、特色、深刻、实用、互动”的方针,解读工信领域最新的政策法规,推动工业和信息化的融合,关注行业热点及焦点事件,与专家学者共同探寻工信领域发展的趋势,提供前瞻性的建议和方案,搭建政府、企业、学者等多方交流合作的平台。
不贵。《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是一款杂志,由山西省经贸决策咨询中心,山西经济和信息化出版传媒中心主办的省级期刊,售卖价在10-30元,不贵。杂志是一种定期发行的连续出版物,介于书籍和报纸之间,其中包含各种文章内容,大多数的杂志的收入来源都是广告和读者的购买。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创刊于2011年1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管,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杂志社编辑、出版、发行的科普类月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14-1362/N、ISSN2095-0748,月刊,精装16开本,山西省一级期刊。本刊遵循“专业、权威、特色、深刻、实用、互动”的方针,解读工信领域最新的政策法规,推动工业和信息化的融合,关注行业热点及焦点事件,与专家学者共同探寻工信领域发展的趋势,提供前瞻性的建议和方案,搭建政府、企业、学者等多方交流合作的平台。
中国会计学会出版的《会计研究》《21世纪经济报道》《财会月刊》财税与会计 大众理财顾问 工业审计与会计广西财务与会计 江西财税与会计 金融会计会计研究 会计之友(上旬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会计师 会计之友(中旬刊) 农村财务会计山东商业会计 上海会计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商业会计 四川会计 四川预算与会计现代会计 预算管理与会计 浙江财税与会计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 中国会计评论 中国农业会计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中国总会计师 中国注册会计师
省级期刊省级期刊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国家级期刊国家级期刊指由国家部委、全国性团体、组织、机关、学术机构主办的刊物。核心期刊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凡是这些来源期刊目录里有的刊物均可认为核心期刊,包括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东奥啊,还有中华会计啊
《机械工业信息与网络》、《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工程机械与维修》等。举例:1.《机械工业信息与网络》(双月刊)杂志以"推进企业信息化,服务机械制造业"为宗旨,扎根于现代制造业,沟通IT技术厂商,搭建畅通信息之桥,筑起合作与交流平台。杂志栏目设置:本刊报道、专家访谈、信息化论坛、调研、方案推介、应用与分析、网络·安全、电子商务、企业采风、政策、动态资讯等。杂志精心选题策划,深度报道解析,形成内容优势与特色;诠释机械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以价值回馈读者。2.《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月刊)创刊于1976年,由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中国机械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主办。本刊是机械行业唯一的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标准化与质量方面的宣传媒体。办刊宗旨:宣传报导国家关于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工作的方针政策及相关法规,介绍国内外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的先进方法和经验,介绍最新标准,引导企业加强标准化,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获取最佳经济效益,是深受标准化和质量工作者欢迎的科技期刊。
可以。《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是周期为半月的杂志刊物,本刊物主办单位是山西省经贸决策咨询中心。本书旨在成为企业投资融资、办厂经商、发展事业的首选贴心媒体。《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创刊于2011年1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山西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管,山西省经贸决策咨询中心山西经济和信息化出版传媒中心编辑、出版、发行的科普类月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14-1362N、ISSN2095-0748,月刊,精装16开本。本刊遵循“专业、权威、特色、深刻、实用、互动”的方针,解读工信领域最新的政策法规,推动工业和信息化的融合,关注行业热点及焦点事件,与专家学者共同探寻工信领域发展的趋势,提供前瞻性的建议和方案,搭建政府、企业、学者等多方交流合作的平台。
省级期刊省级期刊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国家级期刊国家级期刊指由国家部委、全国性团体、组织、机关、学术机构主办的刊物。核心期刊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凡是这些来源期刊目录里有的刊物均可认为核心期刊,包括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