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聊城大学论文发表

聊城大学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

聊城大学论文发表

1、《吴门书派研究的界定与成因探析》发表于《书法研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2年第5期。2、《文徵明的出蓝高足——陈淳》发表于《中国书法》(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3年第6期。3、《论三年翰林院待诏对文徵明书法的影响》发表于《书法研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3年第6期。;4、《丰坊的书法学习观及其得失》发表于2004年第1期《云梦学刊》(全国社科核心期刊)。5、《从文徵明写经谈起――兼论书家写经与经生抄经的区别》发表于2004年第5期《书法》。6、《丰坊的书法学习观》发表于2004年第12期《书法世界》。7、《吴门书派》发表于2004年第8期《青少年书法》(青年版)。8、《文彭的篆刻与书法艺术》发表于2005年第1期《青少年书法》(青年版)。9、《明代苏州的书画市场与吴门书派成员的书画交易》发表于2005年第3期《青少年书法》(青年版)。10、《论吴门书派的领袖祝允明》入选2005北京书法国际双年展学术讨论会,入编《2005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书法论文集》,北京出版社,2005年10月。11、《论吴门书派的领袖―――祝允明》发表于2005年第6期《书法研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2、《王宠书法艺术风格研究》发表于2005年第6期《艺术百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3、《文徵明的处世思想与书法审美观》发表于2005年第6期《艺术教育》(全国艺术类核心期刊)。14、《对四年制书法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思考》,入选“中国书法文化国际论坛”,入编《高等书法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05年12月。15、《论三年翰林院待诏对文徵明书法的影响》入编《翰圃积跬·理论编》,文物出版社,2006年3月。16.《技能课程设置----书法专业研究生教育的一道难题》入选新世纪----高等书法教育学术研讨会,入编《新世纪----高等书法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7月。17.《“启功模式”与当代书法人才培养》入选“第二届启功书法学国际研讨会”,入编《第二届启功书法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18、《简论陆游的书法观》(合著,第一作者)发表于2006年第12期《中国书法》(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从心境到书境――略论周雪耕书法艺术》发表于2007年第2期《中国书法》,(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唐宋两代书学的课程设置与教材使用状况》(独著)发表于2008年第4期《艺术百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1、《中国古代皇室书法教育考察》(独著)发表于2008年第5期《艺术百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2、《文徵明的书法题跋刍议》入选“明清书法史国际学术会”,入编《明清书法史国际学术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008年7月。23、《我国古代书学设置始末管窥》山东省第二届书学讨论会优秀论文,2009.06。24、《西晋至北宋书学设置沿革管窥》获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一等奖,入编《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论文集》,河南美术出版社,2009.09。25、《论当代书法本科教育中文字学课程的设置----从唐宋两代“书学”的课程设置谈起》参加中国文字博物馆“第二届文字与书法学术讨论会”,2010.04。26、《当代高等书法教育生源状况与人才培养——以聊城大学为例》入编《2010杭州国际高等书法教育论坛论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0.12。27、《肩负培养学者书家的使命——丛文俊先生的书法教育观》发表于2011年2月2日《书法导报》。28、《学习正典 培养通材----张传旭博士的书法教学观》发表于2011年2月16日《书法导报》。29、《在三种学术意识中成材----浅论张金梁教授的书法育人观》发表于2011年2月23日《书法导报》。30、《在书法教学中育人——任平教授的书法教学观》 发表于3月9日《书法导报》。31、《从文徵明的书法题跋看其在书法考证与鉴定上的成就》发表于《书法》(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1.08。32、《中国古代小学书法教育的教材研究》发表于《美术学报》(广州美术学学报)2011年第5期。33、《自我修养与艺术追求——论我国古代文人对书法学习的定位》发表于《书法》(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1.11。34、《论我国古代书院中的书法教育》发表于《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全国社科核心期刊)2011年第6期。35、《山东省中小学书法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首位),发表于《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36、《谁给书法家验明正身》发表于《书法》(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2年第4期。37、《文徵明书法题跋在考证、鉴定上的作用》发表于2012年4月7日《中国书画报》。38、《论当代书法本科教育中文字学课程的设置——从唐宋两代“书学”的课程设置谈起》发表于《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39、《欧体成为小学书法技能教育内容的可行性分析》(首位),发表于《书法》2012年第11期。40、《论草书之格——从米芾<论书帖>谈起》,入编《全国第三届行草书展论文集》,安徽美术出版社,2012年12月。41、《书法门槛与书法圈》发表于《书法》2013年第1期。42、《文不饰者乃饰之极——评杨宝林教授<刘熙载书学研究>》发表于2013年第1期《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43、《小学书法教材内容选择探析》(首位),发表于《书法》2013年第4期。44、《文徵明<西苑诗>书法研究》,发表于2013年第5期《中华书画家》。45、《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何以能为当代书坛树典范》,发表于2013年第5期《书法》。46、《蒋伯宣藏<十七帖>题跋考论》,发表于2013年第7期《书法》。47、《文徵明跋钟繇<荐季直表>考论》,发表于2013年第8期《中华书画家》。48、《楷体印刷字对中小学书法教育的负面影响——以“重捺出锋”为例》,发表于2013年第4期《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9、《论文徵明的书法审美观》,发表于2013年第10期《书法》。50、《论草书之‘格’——从米芾<论书帖>谈起》发表于2014年第2期《书法》。 51、《文徵明跋<王右军思想帖>考论》发表于2014年第7期《书法》。 52、《当代书法的创作心理与形式应用分析》发表于2014年第10期《中华书画家》。 53、《文徵明<跋袁生帖>考论》发表于2014年第5期《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4、《西晋至北宋书学设置沿革管窥》被2014年12月31日《书法导报》全文转发。 55、《徐悲鸿书法形态研究》发表于2015年第1期《美术观察》。

45天。聊城大学论文由学校统一往出送,大多数送到外省,根据聊城大学2020年已经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师兄,论文盲审需要45天出结果。

聊城大学发表论文

巨荣良,男,1965年生,山东临朐人,聊城大学商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产业经济学硕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在读博士,聊城大学优秀人才。兼任山东省经济学会理事,聊城市内部审计师协会副会长、聊城市金融学会学术委员。199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8年11月被破格评聘为教授。2000年7月至2002年2月,任临清市副市长。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组织理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主讲课程: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主持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我国县级政府管理模式创新探索》、省软科学项目《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政策支持体系研究》,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2项。出版专著《新经济视角下的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居民个人投资》、《居民投资学》等4部。在《财贸经济》、《投资研究》、《经济学家》等国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摘或全文复印。曾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山东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各1项。宋士云,男,1966年生,山东阳谷人,经济学博士,聊城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劳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硕士生导师,山东省高等学校省级中青年学术骨干,聊城大学第二层次优秀人才。199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8年11月被破格评聘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货币金融理论与实践、社会保障等。主讲课程:金融学、社会保障等。主持和参与省部级项目《中外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比较研究》、《山东省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障碍及对策研究》等多项。在《世界经济》、《中国经济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经济管理》、《农业经济问题》等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有20余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摘。出版著作4部。曾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3项,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李纯英,男,1948年12 月生,山东聊城人,聊城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系教授、产业经济学硕士生导师。主要教学经历、任课情况:1980年以来,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经济、农业经济、区域经济学等课程的教学。其中农业经济理论、区域经济理论除为本科生开设,还为研究生开设。长期以来,教学精益求精,授课富有学术性、启发性、趣味性,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主要科研情况:在《宏观经济管理》、《世界经济》、《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经济纵横》、《经济问题》、《价格理论与实践》等刊物,发表论文近80 篇;独立撰著《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一书,与人合作著书多部;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4项,课题曾受到省委宣传部的表扬。论著和课题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例如评价剥削、农村城镇化的重点、我国农业为工业积累的时间界定、工业返哺农业的时间界定等问题上有重要的理论创新。王丙毅,男(1966- ),山东临清人,聊城大学商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产业经济学硕士生导师,聊城大学第三层次优秀人才。1988年本科毕业于聊城大学(原聊城师范学院)政治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88—1999年,任教于中共聊城市委党校,主要从事民法学和经济法学的教学及校刊编辑工作。2002年获山东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02年至今,主要从事本科生《产业经济学》和研究生《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及《规制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产业经济与公共政策、中国经济问题。出版学术专著2部;编著教材1部;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项目1项、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3项;主持完成山东省社科项目1项、学校社科基金项目3项;获得省级科研奖励2项。 马中东,男,1968年8月生,山东聊城市东昌府区人,聊城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经济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产业经济学硕士生导师,美国北乔治亚州立大学访问学者,山东省产业经济学学会理事,山东省世界经济学会理事,聊城市金融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1992年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政治系,获学士学位,1999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学位,2006年6月毕业于辽宁大学经济学院经济思想史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讲授本科生课程:宏观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外国经济学史等,研究生课程:中级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领域:产业经济学、产业集群;出版专著《分工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形成与演化研究》,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山东省高校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和聊城大学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在《广东社会科学》、《东岳论丛》、《经济纵横》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被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引用多篇。主持省社科基金项目、软科学项目3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5项。主持校级精品课程和网络辅助教学示范课程“西方经济学说史”,获聊城大学教学科研奖励2项。 杨继武,男,1959年生,教授,双学士,聊城大学教学名师。1983年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政治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6——1988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马列双学位班,获法学学士学位。先后讲授《形势与政策》、《大学生修养》、《法律基础》等公共课;《经济法》、《劳动法》等专业课;《劳动法》、《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等研究生课程。目主讲:《劳动关系》、《公共关系》、《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教学效果良好,两年来教学评比皆为优秀。多次参加教学比赛,获得多个奖项,先后多次被评为校级“两课”优秀教师。先后主编《形势与政策》、《大学生思想品德》、《高等教育法学》等教材7部,先后在《理论学刊》、《青少年问题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所发表的论文曾获得聊城大学科研一等奖,多次为大学生及社会有关部门进行学术报告,均获好评。 张福明,男,1965年生,教授,在读博士,1988年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政治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95年研究生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学系,获经济学硕士学位,聊城大学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劳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现代企业理论与劳动就业问题研究。95年以来,为本科生开设过《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课程,为研究生开设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劳动经济学》等课程。主持或参与完成省部级课题3项,出版著作3部,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

(1)在A类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每篇10万元或1万元。(2)在B类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被“SCI”(光盘版)、“SSCI”、“AHCI”收录的学术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的学术论文,每篇5仟元。(3)在C类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被《新华文摘》论点摘编的学术论文,被“SCI”(网络版)、“EI”收录的学术论文,每篇3仟元。(4)在D类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被“ISSHP”、“ISTP”、“CSSCI”“CSCD”收录的学术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的论文,每篇1仟元。

张兴堂,男,1969年生,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聊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院长,中国当代社会主义研究会理事、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理事。199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政系,获法学硕士学位,2009年6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主要讲授《国际政治学》、《国际关系学》、《政治学》等课程。主要从事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研究、民族理论以及国际政治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理论前沿》等杂志上发表论文近20篇。孔繁军,男,1964年1月生,法学硕士,硕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系。现任聊城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校长办公室副主任、法律顾问室主任。主要讲授《宪法学》、《行政法学》等多门课程。主要从事宪法行政法学和卫生法学的研究。曾在《法学论坛》、《南京社会科学》、《东岳论丛》、《理论与改革》、《法制日报》、《南方周末》、《健康报》、《医学与哲学》等报刊上发表论文、随笔等60余篇,著有《宪法原理》、《社会主义法治基本理论》等著作。主持司法部课题、山东省社科基金课题、中国法学会课题等5项。张进军,男,1969年12月生,法学硕士。聊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副书记、副院长,聊城大学第三层次优秀人才。1993年参加教学工作,在2000年以来的历次评教中均名列前茅。研究方向为《民法学》和《法理学》,已发表文章近20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复印。2001年—2003年3次获得聊城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3等奖。曾主持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厅课题、聊城大学社科项目多项。杨道波,男,1973年9月生,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聊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副院长。1998年获得律师资格,并于同年在聊城大学参加教学工作。主要讲授课程:经济法学、商法学、金融法学、财税法学等多门课程。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法与社会法学,目前主要方向为非营利组织法律问题及其在经济法、社会法框架中的运行机制。先后在《甘肃社会科学》、《中央民族大学学报》、《河北法学》、《法学论坛》、《理论探讨》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文章近30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1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以及聊城大学社科项目各1项。庄海丽,女,1974年5月出生,法学硕士。聊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民商经济法教研室主任。1991—1995、2001—2003分别在山东大学法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商法学专业学习。任教以来,曾讲授《法学通论》、《民法学》、《债权法》、《合同法》等法学专业课程,尤其擅长《债权法》和《合同法》的讲授。科研方面,曾在《山东社会科学》、《理论学刊》等核心期刊和其它学术期刊上发表法学论文10多篇。付东年,男,1968年1月29日生,法学硕士。聊城大学法学院讲师,刑事法教研室主任。2003年在重庆师范大学主讲《刑法》,2004年9月-2005年1月在聊城大学政法学院主讲《社会主义法治基本理论》,2005年3月至今在政法学院主讲《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多门课程。备课认真,讲课有激情,讲课内容涉及到的理论有深度,并注意将理论与实务相结合,深入浅出,有利于学生对法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进行研究生考试的学习准备,治学态度严格。讲课能够使用较为流利的普通话,讲课水平得到了我院师生的好评。主要研究方向司法制度以及诉讼制度。由龙涛,男,1970年2月13日出生,法学硕士。聊城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实践教研室主任。200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2002年调入聊城大学从事教学工作,先后任教《法理学》、《刑法学》等学科。主要科研成果包括:中国法律类核心期刊《人民检察》2001年第5期《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绑架杀人定性浅析》,中国法律类核心期刊《人民检察》2004年第3期《具体用途与挪用公款罪犯罪构成关系思考》等。曾主持山东省教育厅课题1项。王涛,男,1969年9月出生,在读博士研究生。聊城大学法学院讲师,国际法教研室主任。2003年7月在聊城大学政法学院从事法学教学工作以来,先后从事《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国际公法》、《国际经济组织法》的教学工作。曾在《兰州学刊》、《行政与法》、《聊城大学学报》、《理论观察》、《经济论坛》和《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王仰文,男,1973年8月16日生于山东聊城,法学博士。聊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理论法学教研室主任。先后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1995)、西北政法大学(2002)和苏州大学(2008),获法学博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行政法专家杨小君教授、王周户教授、董和平教授和杨海坤教授研习宪法与行政法学多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曾在政府机关和解放军某部任职多年,从事《军事法学》、《武装冲突法学》、《宪法学》、《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和《法律英语》的教学科研与法律服务工作。现在聊城大学法学院主要讲授《宪法学》、《政治学》、《法律逻辑学》等课程。在《中国军法》、《中国党政干部论坛》、《求实》等军内外各级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学术著作4部。刘晓燕,女,1975年12月16日生,硕士,聊城大学法学院讲师。自2003年来校后,先后讲授过经济法、企业与公司法、环境资源法学等课程。在科研方面,近年来在《中国教育与教学杂志》、《中华职教理论与实践》、《经济论坛》等刊物发表论文6篇。秦莉莉,女,1974年8月出生,清华大学法学院双学士毕业。聊城大学法学院讲师。2002年以来先后主讲婚姻家庭法、国际法、社会保障法、法治理论。授课效果以语言生动、说理透彻、通俗易懂、引领到位为特点,追求教学相长、思想互动。2002年以来撰写文章6篇,编著1部,参与科研项目1项。翟月玲,女,1973年11月生,法学硕士,2004年毕业于郑州大学法学院,聊城大学法学院讲师。从事法学教学工作以来,先后从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物权法》的教学工作。曾在《山东农业干部管理学院学报》、《黄河口司法》、《行政论坛》、《党史博采》和《聊城大学学报》等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10多篇。刘洁,女,1980年7月出生,烟台大学法学院刑法学硕士,聊城大学法学院讲师,主要讲授《刑法学》、《犯罪学》、《形势与政策》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刑法学和犯罪学,曾发表《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探析》《新时期流动人口犯罪趋势及对策》等数篇论文,并参与多个科研课题研究。李永军,男,1969年10月生,法学硕士,聊城大学法学院讲师,2005年调入聊城大学从事教学工作。主讲《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经济法律史以及非营利组织法律问题。从2006年至今,共发表论文10多篇,其中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3篇。刘海江,男,1980年5月生,法学硕士,聊城大学法学院助教。主讲《国际公法》(双语教学)、《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法以及非营利组织法等,曾发表论文6篇。庄玉友,1977年2月生,男,山东潍坊人,汉族,中共党员。厦门大学国际经济法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法学硕士,浙江工商大学国际企业管理本科,经济学学士。现为聊城大学法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法、日本金融法、证券法。2003年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获法律职业资格证书,2004年获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2005年获企业法律顾问资格证书,2007年获证券从业资格。曾在《证券市场导报》(CSSCI期刊)、《国际经济法学刊》(CSSCI集刊)、《民商法论丛》、《中国海洋法学评论》、《证券时报》等重要出版物上发表论文数篇。孙洁丽,女,1983年9月出生,陕西省韩城市人。2002年考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本科期间认真勤奋,考试成绩名列班级前茅,获得过校“海航奖学金”及校“三等人民奖学金”。2006年考入厦门大学法学院公费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知识产权法学专家林秀芹教授。2009年7月顺利毕业后,进入聊城大学法学院任教,开始教书生涯。至今已公开发表法学论文3篇,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一项,完成2万字左右。主要教学与研究方向为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冯玉厅,山西大同人,汉族,硕士研究生,2009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主讲课程:民事诉讼法学,研究方向:诉讼法学。主要学术成果:《死刑程序问题研究》(《山西师大学报》第34卷(2007)、《侦查监督程序完善刍议》(《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论刑事司法鉴定启动程序的完善》(《中国司法鉴定》2009年第2期)。

聊城大学发表论文奖励

国内期刊一般200-300稿费,减去写作过程中一些不可报销的费用比如打印费,邮局手续费之类的大概可以纯赚2000左右

国内期刊百分之95都是要收审稿费(50-100,只要你要审稿就得交钱,不论录用与否),如果你过了,恭喜你可以交版面费了,费用大概是省级期刊要花700-1000左右,如果是核心期刊费用大概是1500-2000左右。再来说说我发过的中文EI增刊(比较水)是通过会议发表的,费用大概是会费+版面费=3900rmb。还有一点要说明国内期刊的评判标准不单是论文水平,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你们懂得!

在双非大学一篇中科院一区的SCI论文可奖励3-5万元,而在985高校同样期刊的一篇论文也许只奖励1万元。部分冲刺“ESI 1%或1‰”学科的专业,对于论文还有额外30%的奖励提升,引用则是一次50元。

硕士生、博士生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老师的科研奖励不同,得看学校是否有相应政策。但是,研究生发放高水平的论文后,可以评选高一层级的学业奖学金。同时,可申报学校各类奖学金,比如985高校的校长拔尖奖学金博士生特等是9.6万元/年。

论文种类

专题型

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

论辩型

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

综述型

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

综合型

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

聊城大学研究生专业根据专业时间不同,大致2-3年时间,有补助。

聊城大学全日制研究生奖助体系(非全日制研究生不享受各类奖助学金)

1.国家助学金:6000元/年(定向研究生除外);

2.学校助学金:4800元/年(定向研究生除外);

3.国家奖学金:20000元/年(按国家有关文件规定的比例执行);

4.学业奖学金(一等):8000元/年(按山东省有关文件规定的比例执行);

5.学业奖学金(二等):3000元/年(按在校研究生人数30%的比例执行)

6.研究生三助(助管、助研、助教):500-800元/月;

7.其它专项奖励: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优秀硕士论文等。

聊城大学学制与收费标准

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学制为3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中教育硕士、体育硕士、翻译硕士、工程硕士学制为2年,艺术硕士为3年;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制为3年。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学费标准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887号)和山东省物价局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关于规范研究生教育学费有关问题的通知(鲁价费发〔2016〕86号)文件规定,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费收费标准为:6000元/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费收费标准为:7000元/年。

聊城大学周平论文发表

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简介 --中国著名万人高校,特色化新型的综合性高校 ——千亩生态水域校园,万名莘莘学生 江西渝州科技学院的前身是江西渝州电子工业学院,始创于1983年,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江西省首批具有独立颁发文凭资格的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也是江西省重点建设和扶持上本科院校之一。学院座落在世界著名的国画大师傅抱石先生故乡——新余市。东紧靠省会南昌,西相依国家级旅游名胜七仙女下凡之胜景——仙女湖畔,是一所以电子信息学科为龙头,以计算机、机电、艺术学科为强项,文、经、管、法等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特色化新型的综合性高校,现有在校学生20000余人,中远期将达到26000人规模。建有仙来、天工两大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800亩,生态园林水域式布局。独具江南建筑造形的广厦崇楼20余栋,建筑面积达4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占50%,水域面积占15%。构建了一幅“青山迢递,绿水逶迤”美丽的校园风光,与情山爱水的美丽仙女湖遥相呼应,享有“江南高校生态人文校园新景观”之美称。 ——构建独特“升专达本”互通教育平台 学校已逐步形成了高等自考本科教育、大专教育和社会学历教育、成人教育、中等教育等多种教育层次与形式并存的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其独具匠心的办学理念,为初中、高中毕业生设计和构建了一个“升专达本,订单就业,攻读研究生或出国留学”的互通教育平台。并具有在全国各省、直辖市招生资格。学校下设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应用电子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数控技术学院、机械自动化学院、计算机应用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财经学院、电子商务学院、抱石艺术学院、外语学院、中等教育学校等教育单位;学院并在江西赣州于都设立分校。我院电子工程与管理、计算机及其应用、机电一体化等3个专业列为江西省重点建设专业。电子商务、软件工程、电脑艺术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加工技术等5个专业列为市级重点建设专业。电子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市场营销、涉外文秘、财务会计、英语、环境艺术设计、多媒体艺术设计等8个专业为院级重点建设品牌专业。学校诚邀中科院士、专家领衔治校,博士、名师治教,师资水平,教育方法首屈一指。拥有一支900多人的专职教师队伍,其中教授、副教授158人,博士、硕士60多人。

外国语言文学2014年,总共招生37人,下设的应用语言学大概6-7人。

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41英语(二外)或242俄语(二外)或243日语(二外)或244德语(二外)或245法语(二外)

③615基础英语或616基础日语(含阅读)

④813翻译与写作或814英语翻译与写作

参考书目:

242 俄语(二外)

《大学俄语简明教程》(第二外语用)张宝钤 钱晓慧 高教出版社

243 日语(二外)

《标准日本语》(新版)初级1、2册,中级第1册(前15课)人民教育出版社

244 德语(二外)

《德语》(上下)吴永岸华宗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45 法语(二外)

《简明法语教程》(上下)孙辉

615 基础英语

《高级英语》(1、2) 张汉熙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上下)朱永涛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高校英语专业现行“精读”类课程高年级教材

616 基础日语(含阅读)

《新编日语》周平、陈小芬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重庆大学英语专业参考书目615 基础英语《高级英语》(1、2) 张汉熙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上下) 朱永涛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高校英语专业现行“精读”类课程高年级教材815 英语翻译与写作《英语写作手册》(英文版) 丁往道 外研社 2004《英汉翻译教程》 张培基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实用翻译教程》 冯庆华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二外如果是日语的话,,就是新版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中级上册◆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50 01 翻译理论与实践02 语言学03 应用语言学04 专门用途及商贸英语研究05 外语教学与信息技术06 第二语言习得07 计算语言学08 语言测试09 辞典学10 对外汉语教学 01:范定洪陈晓莉胡燕平邓琪02:余渭深汪兴富杨小虎03:赵成平晏晓蓉谢遐均04:黄萍朱万忠黄赟琳韩萍蒋婷张爱文05:邹晓玲陈毅萍余渭深06:李红07:李伯约李良炎08:辜向东09:邹晓玲10:赵成平李红黄萍晏晓蓉陈毅萍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42俄语(二外)或243日语(二外)或244德语(二外)或245法语(二外)③615基础英语④815英语翻译与写作 1.复试科目:①外语听力、口语;②专业综合面试;③专业笔试:英语语言学理论基础知识。

2.同等学力加试:①英美文化;②高级听力。

【原文】 子畏于匡(1),曰:“文王(2)既没,文不在兹(3)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4)不得与(5)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6)?” 【注释】 (1)畏于匡:匡,地名,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

畏,受到威胁。公元前496年,孔子从卫国到陈国去经过匡地。

匡人曾受到鲁国阳虎的掠夺和残杀。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像,匡人误以孔子就是阳虎,所以将他围困。

(2)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西周开国之君周武王的父亲,是孔子认为的古代圣贤之一。 (3)兹:这里,指孔子自己。

(4)后死者:孔子这里指自己。 (5)与:同“举”,这里是掌握的意思。

(6)如予何:奈我何,把我怎么样。 【译文】 孔子被匡地的人们所围困时,他说:“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体现在我的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评析】 外出游说时被围困,这对孔子来讲已不是第一次,当然这次是误会。

但孔子有自己坚定的信念,他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认为自己是周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不过,当孔子屡遭困厄时,他也感到人力的局限性,而把决定作用归之于天,表明他对“天命”的认可。

(摘自网络)。

历史渊源

重庆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肇始于1932年成立的重庆大学文学院的外文系。建系之初,先后聘请了学贯中西的西方文学家及红学专家吴宓教授、莎士比亚专家朱文振教授、英语语音专家周考成教授等大批国内外知名学者来系任教。 1952年院系调整后,外文系师资调整到外语教研室。1978年重庆大学开始招收英语专业本科生,培养高校英语师资。1985年恢复外语系建制,系主任为国家级专家韩其顺教授,次年开始连续招收英语专业本科生。1995年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英语系成为学院最大的一个系。2000年5月,外语学院与原重庆建筑大学外语系、原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外语教研室合并,成立了新的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三校英语专业合并成新的英语系。现任系主任毛凌滢教授是重庆大学人文社科领域第一个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教授。校学术委员李永毅教授是外国语学院第一位博士生导师。

师资力量与教研水平

英语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24名,其中既有在全国学术界颇有影响的专家教授,亦有新近毕业于国内外名校的年轻博士,以及多年耕耘于英语系成绩斐然的中青年教师。英语系现有教授及副教授14名,其中两名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半数以上教师拥有博士学位,绝大多数教师有海外名校求学、访学经历,或者在国外名校获得博士学位。近年来,英语系教师积极投身专业教学改革,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成绩卓著。英语系教师到目前为止共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研究、中央高校科研专项基金、重庆市教改研究项目等50余项,在权威期刊、A&HCI、CSSCI等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4部,译著10部,教材7部。英语系教师的主要研究方向有:英语诗歌,英语小说,英语戏剧、文学与传媒,比较文学,西方文化,口译、笔译、翻译理论、英语教育,语言测试、二语习得、社会语言学,语料库、古罗马等研究。其中文学与传媒的跨学科研究、古罗马研究、口笔译理论、二语习得、计算语言学和测试研究已经形成特色。

专业特色/专业水平

英语专业为重庆市高等学校特色专业,重庆大学优势专业;“综合英语”为重庆市精品课程,“英美文学”、“英语国家概况”等为重庆大学校级精品课程。 英语系致力于培养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较深厚的文化素养,较宽广的国际视野,较强的批判思维能力以及较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通过四年在知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培养,使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还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较高的人文素养,以及较强的独立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为学生就业和进一步深造打下优良的基础。

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正在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将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既力图与国外相关专业学科发展前沿接轨,又兼顾国内专业改革发展趋势和中国文化发展需要,实现了专业教育从语言工具性向人文性的重大转变。课程体系设置和课堂教学不仅只重视语言的输入,更重视内容、知识的输入和能力的培养。本科基础阶段将语言技能和学术技能的训练贯穿于英语文学、英语文化、翻译、中西比较文学与文化、西方历史、艺术、神话、宗教、政治、伦理等方面的教学中,高年级阶段主要以研讨型课程为主,着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批判思维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初步的学术研究能力。

人才培养成效与对外交流与合作

英语系一向重视对外合作,积极开展与海内外大学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学生的联合培养,为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已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美国迪士尼公司、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大学等学校及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重庆大学 (004)

外国语学院 (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4)

商贸英语研究 朱万忠,黄赟琳,张爱文

1 (101)政治理论 见招生简章 (222)俄语(二外) 《大学俄语简明教程》(第二外语用)张宝钤 钱晓慧 高教出版社 (625)综合英语(含英语写作、英汉互译) 《英语写作手册》 丁往道 外研社《高级英语》 (1、2)张汉熙 外研社《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上下)朱永涛 高等教育出版社 (416)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教程》 胡壮麟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5月

2 (101)政治理论 见招生简章 (223)日语(二外) 《标准日本语》初级1.2 中级1 人民教育出版社 (625)综合英语(含英语写作、英汉互译) 《英语写作手册》 丁往道 外研社《高级英语》 (1、2)张汉熙 外研社《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上下)朱永涛 高等教育出版社 (416)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教程》 胡壮麟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5月

3 (101)政治理论 见招生简章 (224)德语(二外) 《德语》(上下)吴永岸 华宗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625)综合英语(含英语写作、英汉互译) 《英语写作手册》 丁往道 外研社《高级英语》 (1、2)张汉熙 外研社《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上下)朱永涛 高等教育出版社 (416)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教程》 胡壮麟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5月

4 (101)政治理论 见招生简章 (225)法语(二外) 《简明法语教程》(上下)孙辉 (625)综合英语(含英语写作、英汉互译) 《英语写作手册》 丁往道 外研社《高级英语》 (1、2)张汉熙 外研社《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上下)朱永涛 高等教育出版社 (416)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教程》 胡壮麟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5月

我校共有电子科技、汽车工程、抱石艺术、数控应用、工商管理、新能源、物联网、太阳能、外国语、机电工程、房地产、土木工程、电子商务、智能化工程、财经、培训学院主要简介如下:1、电子科技学院成立于 2003 年,前身是 97 年成立的电子工程系,现为我校只培养统招大专生的三个学院之一,学院现下设四个统招专业,分别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微电子技术, 电子科技学院现有专业是我校办学时间最长、教学经验积累最丰富、教学成果最丰硕、实验设备最齐全、师资力量最强的学院之一。现有实验室为:大学普通物理实验室、电工实验室、模拟电路实验室、数字电路实验室、高频电子线路实验室、传感器实验室、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 PLC 实验室、家电维修实验室、通信原理实验室、 EDA 应用实验室、电子测量实验室等,另外还有 PCB 板制作中心、 SMT 贴片机生产中心、电子产品组装中心等实训场所。 2、汽车工程学院自2007年成立以来,主要开设专业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营销与后市场服务,2012年预增汽车整形技术专业。本学院拥有现代化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机房及汽车综合实训基地(含整车实训室,地盘构造实训室、电器实训室、电控实训室、发动机检测与维修实训室、涂装实训室)、 模数电子实验室、PLC实验室等,实验实训设备齐全。汽车工程学院坚持以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更新为先导,以改革教学管理体制为基础,认真贯彻落实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专业培养目标,积极推进“订单式”培养模式,特别注重学生技能培养,职前上岗培训和参加从业资格考试,包括劳动与社会保障厅中级汽车维修工职业资格考试、驾驶执照培训考试等,实行“多证书制”,提高学生技能,增加就业机会。 按照学校“重在改革,办出特色和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院严抓科研与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12年被列入我校重点建设专业3、设计师的摇篮 艺术家的殿堂抱石艺术设计学院是以国画大师傅抱石先生名字命名的高等艺术学府,也是众多工科院校中创办最早的高等艺术学府之一。其前身是1995年装潢艺术设计培训班,1998年率先成立艺术系,2002年定名为抱石艺术设计学院。由傅二石教授担任名誉院长,现任党委支部书记为张培同志,院长为中国商业美术设计师、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新余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余周平担任。 学院设有电脑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环境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动画设计、音乐表演7个专业,学制三年或四年。 学院拥有独立的教学大楼,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先进的多媒体教室、数字媒体实验室、工作室、画室等。多年来,学院紧紧围绕学校办学宗旨瞄准市场设专业,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模式,学生课堂在教室,课后有设计工作室,假期到校企合作顶岗实训室。每年大一学生学习基础绘画时,学校组织前往校外实地写生,夯实美术基础,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彻底解决了非艺术类生源缺乏绘画基础问题。同时也积极倡导学校提出的“学校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读”三苦精神,学生每年参加各级各类比赛,频频获奖。以专科教育为基础,注重发展本科教育,培养创作、研究的高层次人才。面向全国、服务新余、积极参与市场合作与竞争,培养具有民族文化传统修养和市场开发潜能的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 4、数控应用学院成立于2004年,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办学规模较大、学生数量较多的院部之一,是省级重点建设专业,他们大多在机电产品的开发生产、数控加工工艺与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数控机床操作及维修、CAD/CAM技术应用等领域从事制造、应用、维修、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独立工作能力。控应用学院有一支结构合理、综合实力较强、思想素质稳定的教学科研队伍。。目前数控应用学院是全校第一大系。多年来,我院广大教职工奋力拼搏,艰苦创业,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院实验设备齐全,拥有江西一流的数控实训基地,仪器设备总投入达1000余万元,占地1500平方米,并引进了的CAD/CAM仿真系统、数控加工中心、快速成型机、数控铣床、数控车床、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数控电火花成型 机等一大批先进设备。 我院现有各类实验室、实训室十多个:力学实验室、液压实验室、热处理实验室、金相实验室、公差与配合实验室、机械设计模型陈列室、机械制图模型室、钳工实训室、数控车床实训室、模具数控加工实训室、CAD/CAM机房 等。此外,还建立了4个校外实训基地,并挂牌签约,进行了实质性的合作。 我院一直十分重视学科建设,并注意在教学、科研和各类人才培训中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优势。积极开展科研活动,科研成果在质和量方面都不断迈上新台阶。全院教师在国家、省、市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主编、参编教材10余部。5、工商管理学院自2005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学院有特色、专业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思路,积极探索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走产学研合作办学之路,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努力使学生就业有优势、发展有后劲、创业有本领。学院有一支师德高尚、知识渊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学院办学硕果累累,毕业生因“综合素质高、敬业精神好、实践能力强、上岗适应快”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历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为社会输送了3500多名优秀毕业生。6、随着各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对能源需求日益增加,然而电力、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日益紧缺,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太阳能等新能源成为世界经济展望中的最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五大技术领域之一,其中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是最受瞩目的项目。 其所对应的相关光伏产业为新能源产业之一,受到世界各国重视,成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在迅猛发展,导致了全国范围内的专业人才奇缺。新余市是目前国家唯一的新能源科技城,也正成为世界级新能源产业城,有以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大型新能源企业,为适应我市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抓对接、促就业、看发展,我校于二00七年十二月正式成立新能源工程学院,旨在培养新能源企业及相关行业的高新技术人才,解决行业人才资源短缺问题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服务。 新余市有亚洲最大的新能源企业——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可作为校外定点实训基地。该专业学生大部分采用订单式校企联合培养方式,就业发展前景非常看好!业内人士指出该专业正成为社会最热门专业和高薪专业,且有长远的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我院是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能源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新能源分委员会委员单位,同时也是江西省高职高专教育教材建设新能源专业委员会委员单位、新余市新能源协会会员单位7、物联网工程学院是我校重点工科学院,经过近二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的规模逐渐扩大,近年来本分院承担院级以上科技/教改课题项目8项;主编主审国家级高职高专教材13本、参编多本。现有物联网应用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移动云计算等多个专业以及11个专业方向。拥有物联网实验室、计算机安装维护、多媒体技术、ERP、软件工程、网络技术等10个专业实验室,两个研发和培训中心。并与企业共建校外实验实训与培训基地8个。(1)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培养具备物联网专业知识和计算机软件方面的基础理论,掌握从事物联网设计与开发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熟悉国家信息产业的政策和法规,适应物联网设计、维护、营销、服务需要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与管理人才。 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有: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物联网与射频识别(RFID)技术,短距离无线通讯和无线网络基础,物联网组网技术,嵌入式系统,传感器原理及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二维条码技术,多媒体技术等。 (2)软件技术专业:本专业要求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计算机编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会熟练使用国际上最新的流行软件开发环境与工具,熟悉国际软件开发规范,具备较强的软件开发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软件工程素养。 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有:《Delphi程序设计》、《软件工程 》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C 程序设计》、《VC 程序设计》、《C#》、《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测试》、《计算机安全技术》、《数据结构》、《计算机英语》、《Java语言程序设计》、《VC .n et》、《XML程序设计》、《数据库应用技术》 、《Photoshop》 、《ASP.net》等。 (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实力,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规划设计,网络设备的安装、测试和维护的能力,具备网络信息系统开发能力并获得相应职业证书的高级人才。 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有:《RFID与物联网》、《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构建技术》、《数字电路》、《计算机网络工程》、《ASP.net》、《网页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VC .net》、《AutoCAD》、《多媒体技术》、《VC 程序设计》、《虚拟与现实程序设计》、《计算机安全技术》等。 (4)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以培养高、中级计算机技术人才为目标,使其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并能系统的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数据库等常用软件应用能力。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有:《物联网与电子产品代码设计》、《ASP.net》、《计算机组成原理》、《单片机》、《数字电路》、《网页设计与制作》、《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Flash》、《Photoshop》、《AutoCAD》、《3DMAX》、《多媒体技术》、《VC 程序设计》、《虚拟与现实程序设计》、《计算机安全技术》等。 (5)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云计算方向):培养具有云计算服务端和各类终端技术开发能力的实用型工程师及移动项目管理高级人才。 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有:移动云计算服务端技术、移动云计算客户端开发方法、、基于iPhone平台的移动云计算开发 、基于Linux OS平台的移动云计算开发、J2ME手机高级编程、Cocoa及Xcode 手机高级编程、移动云安全与隐私、基于移动云计算的用户界面开发、手持设备开发环境导论、基于移动云计算的移动增值服务概论等。8、--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江西太阳能高级职业学校简介 江西太阳能高级职业学校前身是新余市渝州高级职业学校,隶属于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始创于1983年, 1999年经省教委批准成为省级示范性职业学校,2005年初经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重点中专,2006年经教育部下文批准为国家级重点中专。为满足新余打造“世界硅都”对人才的旺盛需求,2008年新余市渝州高级职业学校更名为江西太阳能高级职业学校。拥有独立校园150余亩。学校已发展成为江西省重要的中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输出基地,形成了著名的“新余现象,渝州效应”。2005年,中央电视台以《民校奇迹》为题专题报道了学校。2006年,中国第一大报《人民日报》两次报道了学校。2004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视察学校,高度评价了学校的工作。2005年,全国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分会场设在学校,教育部部长周济莅临学校视察。此后,“渝工旋风”迅猛刮向全国,学校成为江西乃至全国瞩目的亮点。 9、我院外语系以培养高层次专科职业外语人才为目标,设有商务英语、法语、日语三个专业。商务英语专业,本专业设置的主要课程:邓小平理论、德育、体育、计算机应用、汉语公文写作、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法、国际贸易实务、英语精读、英语泛读、英语听说、英语翻译、英美概况、商务英语听说、电子商务等等。日语专业,通过教学、技能训练和综合素质强化等措施,培养学生成为应用型的德语人才。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邓小平理论、德育、体育、计算机应用、汉语公文写作、国际贸易、英语、日语基础、日本国概况、日语精读、日语泛读、听力、口语、写作、翻译等课程等等。法语专业通过教学、技能训练和综合素质强化等措施,培养学生成为应用型的法语人才。本专业设置的主要课程:邓小平理论、德育、体育、计算机应用、汉语公文写作、国际贸易、英语、法语基础、法语概论、法语精读、法语泛读,以及法语口语、法语听力、法语写作、法语翻译等等。10、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成立于2006年4月,是由原机电工程学院和数控应用学院14个班组成,本学院开设汽车服务与营销、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等7个专业,拥有独立的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基地,其中有桑塔纳2000整车电路实验台、汽车空调实验台、自动变速器实验台、点火系统示教板、后桥驱动系统、发动机解剖模型、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示教板,能同时容纳70~80多人培训。数控专业有数控实训基地,其中有G-CN6135A数控车床12台、CTW320TB线切割机床4台、CTE3002K电火花机床4台、VDL6000加工中心机床2台、HEO-215实验台4台、XKN713数控铣床13台、XKN714数控铣床1台。还有金工实训基地,其中有通用车床10台、铣床12台、磨床5台、注塑机1台。机电专业有现代化的机、光、电一体化实验室,可同时容纳100~120人实训实习。学院拥有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综合实力较强的教学科研队伍,全院教职工34人,其中在读博士1人,研究生4名,中高级职称教师7名,本科教师21名。机械工程学院以"培养一流的人才,创造一流的成果,做好一流的服务"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教学与科研并重,加大改革力度,积极推进学院由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研究教学型--研究型学院转变。11、房地产学院成立于2012年2月,2010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作为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将来重点建设的骨干工科院系之一。目前院内设置工造价 1个专业,,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健全学院专业建设,另外学院正在积极申报房地产营销和物业管理两个品牌专业。目前,学院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自考本科生、自考专科生以及统招专科生等多层次办学的分院。为了进一步发展,我院提出以下建设规划: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促进学院全面发展。加强对学院内部各学科进行拓展和改造,使我院各专业与江西省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好地结合,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提升办学层次、增强核心竞争力。以我院重点学科为平台,逐步提高办学层次;同时按照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争取在未来五年里使我院教师结构得到较大改善,为江西省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一流的人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教学模式。在现有的学科水平基础上,我院将以培养实用性和通用性较强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高级设计类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为目的,使多数学生成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12、土木工程学院成立于2008年3月,2005年开始向全国招生,土木工程学院是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重点建设的骨干工科院系之一。目前院内设置建筑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工程监理3个专业。另外,学院下设土木工程制图教研室、工程结构教研室、工程施工教研室和建筑工程实训中心,并在校外建立了5个教学实践基地。自办学以来,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发展主线,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办学目标,一路批荆斩棘,狠抓教学,勤搞科研。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办学实力不断增强。教学上,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为核心,建立了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而与江西省建设厅联合举办的毕业生岗前资格培训,也使大部分毕业生取得了岗位资格证书,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13、江西渝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成立于2001年,并于2005年成立电子商务学院。在我校“立校育人、办校为民”的办学宗旨指导下,我院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管理促效益、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面向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较强实践能力的电子商务应用型和管理型人才。 我院现开设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和物流管理三个专业。14、智能电子工程学院,是学校的重点建设二级学院,吸纳继承了江西渝州电子科技学院经过几十年发展的强势电子专业优势及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实验设备,并有了新的发展。现开设的专业都成为学校的重点龙头专业。学历层次有专科(统招),本科(自考),开设有电子、通信两大类专业:应用电子技术(本科),电子工程(本科),应用电子技术智能电子方向(专科)、智能化产品设计(专科)、通信工程(专科)。 教学实验设备有:多媒体教室、电工、数电模电、通信原理、3G通信、单片机、嵌入式产品开发、家电等实验室几十个。另有电子、通信综合研发实验室、生产线及实训基地。实现课后的实验、实训、产品项目研发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智能电子工程学院旨在培养、掌握智能电子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及管理的工程技术应用复合型人才。 应用电子技术、通信工程等专业是学校重点精品专业,也是学院示范性重点专业。学院根据学科特点和市场的需求,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利用晚自习办单片机、嵌入式产品开发、EDA培训。强化四大职业教育特色;1、强化动手能力,培养“灰领”人才;2、实施“订单”式教育,培养创新人才;3、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培养“白领”人才;4、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出版统编教材11部,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江西省教学成果三等奖6项。《信号与系统》和《数字电路》等课程荣获省精品课程称号。学院学生连续12年在全省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蝉联一等奖,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上获得一、二等奖,在2008,2009,2010,2011年全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杯公开赛上均获得一、二等奖项。历年学生就业率达98%以上。 15、 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财经学院是在原有的经济管理学院的基础上整合了电子商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等相关分院的部分专业班级之后而新成立的一个汇集电子商务、工商企业管理、会计、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于一体的学院。学院成立以来,在学校“立校育人、办校为民”的办学宗旨指导下,我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中心,以管理促效益、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根本,面向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能型和管理型人才。两年以来,我院在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科研成果、技能竞赛、实验实训、专业建设、毕业生就业、分院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随着经验的日积月累我院的办学特色日益彰显、办学优势越发凸现、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今天的财经学院犹如一轮蒸蒸日上的红日正在满怀信心的大步跨进美好的明天创造着更加灿烂的辉煌成果。16、培训学院创建于一九八三年,办学二十多年以来,以“面向社会、服务社会”为方针;以“走技能培训之路,企业信息化加油”为经营目标。借助于连锁发展模式,依托江西渝州科技学院的技术背景。我院现已发展成为集家电电子产品维修、企业应用电子及电工工业技术、模具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硬件维护和维修等多方位、多层次培训于一体的企业高级应用人才培训基地。在业界具有良好信誉,已成为民办高等学校职业培训的先锋。我院是劳动部门指定的职业培训及岗前培训的定点单位,同时,也是江西省规模最大的职业培训基地。到目前为止,已为全国各企、事业单位、部队、院校等培训了60000人次的企业高薪电子工程师、计算机专业技术、模具技术等人才。 培训学院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运动、生活设施齐全。学校目前拥有一流的实验室和实验教学设备,有标准电脑教学投影,电脑网络教室及大型电脑微机室、电子数、模电实验室、模具、数控加工中心、电工PLC实验室等。此外,培训学院有自己的产品生产线、系统集成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学院长期聘请相关专业的高级技术人员、技师等任教,采用以技能训练为主,理论学习为辅的短期强化速成的教学方式。“教室就是小企业,企业也是大课堂”是我们的培训准则。 我们承诺:充分的资源共享、完善的管理模式和立足潮头的技术水平,必将使您在更广的地区享受到不变的培训服务!选择渝工,选择培训,为了共同的理想我们一起努力! 欢迎报读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科技职业学院!

聊城大学孙杉论文发表

张兴堂,男,1969年生,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聊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院长,中国当代社会主义研究会理事、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理事。199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政系,获法学硕士学位,2009年6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主要讲授《国际政治学》、《国际关系学》、《政治学》等课程。主要从事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研究、民族理论以及国际政治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理论前沿》等杂志上发表论文近20篇。孔繁军,男,1964年1月生,法学硕士,硕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系。现任聊城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校长办公室副主任、法律顾问室主任。主要讲授《宪法学》、《行政法学》等多门课程。主要从事宪法行政法学和卫生法学的研究。曾在《法学论坛》、《南京社会科学》、《东岳论丛》、《理论与改革》、《法制日报》、《南方周末》、《健康报》、《医学与哲学》等报刊上发表论文、随笔等60余篇,著有《宪法原理》、《社会主义法治基本理论》等著作。主持司法部课题、山东省社科基金课题、中国法学会课题等5项。张进军,男,1969年12月生,法学硕士。聊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副书记、副院长,聊城大学第三层次优秀人才。1993年参加教学工作,在2000年以来的历次评教中均名列前茅。研究方向为《民法学》和《法理学》,已发表文章近20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复印。2001年—2003年3次获得聊城大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3等奖。曾主持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厅课题、聊城大学社科项目多项。杨道波,男,1973年9月生,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聊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副院长。1998年获得律师资格,并于同年在聊城大学参加教学工作。主要讲授课程:经济法学、商法学、金融法学、财税法学等多门课程。主要研究领域为经济法与社会法学,目前主要方向为非营利组织法律问题及其在经济法、社会法框架中的运行机制。先后在《甘肃社会科学》、《中央民族大学学报》、《河北法学》、《法学论坛》、《理论探讨》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文章近30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1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以及聊城大学社科项目各1项。庄海丽,女,1974年5月出生,法学硕士。聊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民商经济法教研室主任。1991—1995、2001—2003分别在山东大学法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民商法学专业学习。任教以来,曾讲授《法学通论》、《民法学》、《债权法》、《合同法》等法学专业课程,尤其擅长《债权法》和《合同法》的讲授。科研方面,曾在《山东社会科学》、《理论学刊》等核心期刊和其它学术期刊上发表法学论文10多篇。付东年,男,1968年1月29日生,法学硕士。聊城大学法学院讲师,刑事法教研室主任。2003年在重庆师范大学主讲《刑法》,2004年9月-2005年1月在聊城大学政法学院主讲《社会主义法治基本理论》,2005年3月至今在政法学院主讲《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多门课程。备课认真,讲课有激情,讲课内容涉及到的理论有深度,并注意将理论与实务相结合,深入浅出,有利于学生对法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进行研究生考试的学习准备,治学态度严格。讲课能够使用较为流利的普通话,讲课水平得到了我院师生的好评。主要研究方向司法制度以及诉讼制度。由龙涛,男,1970年2月13日出生,法学硕士。聊城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实践教研室主任。200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2002年调入聊城大学从事教学工作,先后任教《法理学》、《刑法学》等学科。主要科研成果包括:中国法律类核心期刊《人民检察》2001年第5期《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绑架杀人定性浅析》,中国法律类核心期刊《人民检察》2004年第3期《具体用途与挪用公款罪犯罪构成关系思考》等。曾主持山东省教育厅课题1项。王涛,男,1969年9月出生,在读博士研究生。聊城大学法学院讲师,国际法教研室主任。2003年7月在聊城大学政法学院从事法学教学工作以来,先后从事《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国际公法》、《国际经济组织法》的教学工作。曾在《兰州学刊》、《行政与法》、《聊城大学学报》、《理论观察》、《经济论坛》和《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王仰文,男,1973年8月16日生于山东聊城,法学博士。聊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理论法学教研室主任。先后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1995)、西北政法大学(2002)和苏州大学(2008),获法学博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行政法专家杨小君教授、王周户教授、董和平教授和杨海坤教授研习宪法与行政法学多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曾在政府机关和解放军某部任职多年,从事《军事法学》、《武装冲突法学》、《宪法学》、《行政法学》、《行政诉讼法学》和《法律英语》的教学科研与法律服务工作。现在聊城大学法学院主要讲授《宪法学》、《政治学》、《法律逻辑学》等课程。在《中国军法》、《中国党政干部论坛》、《求实》等军内外各级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学术著作4部。刘晓燕,女,1975年12月16日生,硕士,聊城大学法学院讲师。自2003年来校后,先后讲授过经济法、企业与公司法、环境资源法学等课程。在科研方面,近年来在《中国教育与教学杂志》、《中华职教理论与实践》、《经济论坛》等刊物发表论文6篇。秦莉莉,女,1974年8月出生,清华大学法学院双学士毕业。聊城大学法学院讲师。2002年以来先后主讲婚姻家庭法、国际法、社会保障法、法治理论。授课效果以语言生动、说理透彻、通俗易懂、引领到位为特点,追求教学相长、思想互动。2002年以来撰写文章6篇,编著1部,参与科研项目1项。翟月玲,女,1973年11月生,法学硕士,2004年毕业于郑州大学法学院,聊城大学法学院讲师。从事法学教学工作以来,先后从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物权法》的教学工作。曾在《山东农业干部管理学院学报》、《黄河口司法》、《行政论坛》、《党史博采》和《聊城大学学报》等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10多篇。刘洁,女,1980年7月出生,烟台大学法学院刑法学硕士,聊城大学法学院讲师,主要讲授《刑法学》、《犯罪学》、《形势与政策》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刑法学和犯罪学,曾发表《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探析》《新时期流动人口犯罪趋势及对策》等数篇论文,并参与多个科研课题研究。李永军,男,1969年10月生,法学硕士,聊城大学法学院讲师,2005年调入聊城大学从事教学工作。主讲《中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经济法律史以及非营利组织法律问题。从2006年至今,共发表论文10多篇,其中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3篇。刘海江,男,1980年5月生,法学硕士,聊城大学法学院助教。主讲《国际公法》(双语教学)、《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法以及非营利组织法等,曾发表论文6篇。庄玉友,1977年2月生,男,山东潍坊人,汉族,中共党员。厦门大学国际经济法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法学硕士,浙江工商大学国际企业管理本科,经济学学士。现为聊城大学法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法、日本金融法、证券法。2003年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获法律职业资格证书,2004年获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2005年获企业法律顾问资格证书,2007年获证券从业资格。曾在《证券市场导报》(CSSCI期刊)、《国际经济法学刊》(CSSCI集刊)、《民商法论丛》、《中国海洋法学评论》、《证券时报》等重要出版物上发表论文数篇。孙洁丽,女,1983年9月出生,陕西省韩城市人。2002年考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本科期间认真勤奋,考试成绩名列班级前茅,获得过校“海航奖学金”及校“三等人民奖学金”。2006年考入厦门大学法学院公费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知识产权法学专家林秀芹教授。2009年7月顺利毕业后,进入聊城大学法学院任教,开始教书生涯。至今已公开发表法学论文3篇,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一项,完成2万字左右。主要教学与研究方向为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冯玉厅,山西大同人,汉族,硕士研究生,2009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主讲课程:民事诉讼法学,研究方向:诉讼法学。主要学术成果:《死刑程序问题研究》(《山西师大学报》第34卷(2007)、《侦查监督程序完善刍议》(《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论刑事司法鉴定启动程序的完善》(《中国司法鉴定》2009年第2期)。

巨荣良,男,1965年生,山东临朐人,聊城大学商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产业经济学硕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在读博士,聊城大学优秀人才。兼任山东省经济学会理事,聊城市内部审计师协会副会长、聊城市金融学会学术委员。199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8年11月被破格评聘为教授。2000年7月至2002年2月,任临清市副市长。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组织理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主讲课程: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主持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我国县级政府管理模式创新探索》、省软科学项目《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政策支持体系研究》,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2项。出版专著《新经济视角下的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居民个人投资》、《居民投资学》等4部。在《财贸经济》、《投资研究》、《经济学家》等国内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转摘或全文复印。曾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山东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各1项。宋士云,男,1966年生,山东阳谷人,经济学博士,聊城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劳动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硕士生导师,山东省高等学校省级中青年学术骨干,聊城大学第二层次优秀人才。199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98年11月被破格评聘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货币金融理论与实践、社会保障等。主讲课程:金融学、社会保障等。主持和参与省部级项目《中外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比较研究》、《山东省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障碍及对策研究》等多项。在《世界经济》、《中国经济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经济管理》、《农业经济问题》等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有20余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摘。出版著作4部。曾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3项,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李纯英,男,1948年12 月生,山东聊城人,聊城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系教授、产业经济学硕士生导师。主要教学经历、任课情况:1980年以来,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经济、农业经济、区域经济学等课程的教学。其中农业经济理论、区域经济理论除为本科生开设,还为研究生开设。长期以来,教学精益求精,授课富有学术性、启发性、趣味性,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主要科研情况:在《宏观经济管理》、《世界经济》、《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经济纵横》、《经济问题》、《价格理论与实践》等刊物,发表论文近80 篇;独立撰著《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一书,与人合作著书多部;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4项,课题曾受到省委宣传部的表扬。论著和课题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例如评价剥削、农村城镇化的重点、我国农业为工业积累的时间界定、工业返哺农业的时间界定等问题上有重要的理论创新。王丙毅,男(1966- ),山东临清人,聊城大学商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产业经济学硕士生导师,聊城大学第三层次优秀人才。1988年本科毕业于聊城大学(原聊城师范学院)政治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88—1999年,任教于中共聊城市委党校,主要从事民法学和经济法学的教学及校刊编辑工作。2002年获山东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2002年至今,主要从事本科生《产业经济学》和研究生《产业结构理论与政策》及《规制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产业经济与公共政策、中国经济问题。出版学术专著2部;编著教材1部;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项目1项、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3项;主持完成山东省社科项目1项、学校社科基金项目3项;获得省级科研奖励2项。 马中东,男,1968年8月生,山东聊城市东昌府区人,聊城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经济学博士,应用经济学博士后,产业经济学硕士生导师,美国北乔治亚州立大学访问学者,山东省产业经济学学会理事,山东省世界经济学会理事,聊城市金融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1992年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政治系,获学士学位,1999年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学位,2006年6月毕业于辽宁大学经济学院经济思想史专业,获博士学位。主要讲授本科生课程:宏观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外国经济学史等,研究生课程:中级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领域:产业经济学、产业集群;出版专著《分工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形成与演化研究》,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山东省高校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和聊城大学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在《广东社会科学》、《东岳论丛》、《经济纵横》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被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引用多篇。主持省社科基金项目、软科学项目3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5项。主持校级精品课程和网络辅助教学示范课程“西方经济学说史”,获聊城大学教学科研奖励2项。 杨继武,男,1959年生,教授,双学士,聊城大学教学名师。1983年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政治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6——1988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马列双学位班,获法学学士学位。先后讲授《形势与政策》、《大学生修养》、《法律基础》等公共课;《经济法》、《劳动法》等专业课;《劳动法》、《思想政治教育原理》等研究生课程。目主讲:《劳动关系》、《公共关系》、《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教学效果良好,两年来教学评比皆为优秀。多次参加教学比赛,获得多个奖项,先后多次被评为校级“两课”优秀教师。先后主编《形势与政策》、《大学生思想品德》、《高等教育法学》等教材7部,先后在《理论学刊》、《青少年问题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所发表的论文曾获得聊城大学科研一等奖,多次为大学生及社会有关部门进行学术报告,均获好评。 张福明,男,1965年生,教授,在读博士,1988年毕业于聊城师范学院政治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95年研究生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学系,获经济学硕士学位,聊城大学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劳动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现代企业理论与劳动就业问题研究。95年以来,为本科生开设过《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课程,为研究生开设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劳动经济学》等课程。主持或参与完成省部级课题3项,出版著作3部,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

  • 索引序列
  • 聊城大学论文发表
  • 聊城大学发表论文
  • 聊城大学发表论文奖励
  • 聊城大学周平论文发表
  • 聊城大学孙杉论文发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