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杭州失业现状分析论文发表

杭州失业现状分析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

杭州失业现状分析论文发表

我国城镇失业问题的成因及对策一、我国城镇失业的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城镇的失业问题也日益凸现。失业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由1991年的352.2万,增长到2004年底的827万。2005年2月,国家发改委联合其他部门共同发布的《2006年就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显示,2006年,失业人员将达到840万人。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副研究员曾燕波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另外目前的失业率统计中也没有包括500万下岗职工,因为下岗职工尽管没有工作、没有收入,但他还是企业的人,没有和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如果以后“下岗”和“失业”完全实现并轨,两部分人就将合并计算,那么我们的失业率的数字就将更高。”目前,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二、我国城镇失业问题的成因(一)总量性原因我国劳动力总量长期供大于求,是我国失业存在的基本原因。由于过去我国人口政策的失误,使我国新增人口总量日益膨胀,随之劳动人口比重也在不断提高。上世纪70年代后期加大了计划生育力度后,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步下降,但由于人口惯性作用,庞大的人口基数使我国的人口净增量和劳动力供给增量绝对数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而且,人口总量性原因导致我国的失业问题短期内不会有较大改观。(二)劳动力素质原因我国劳动力数量众多,但整体素质不高,劳动者技能与工作岗位所需技能不对称现象日渐显著,许多新兴行业、新兴工种人才紧缺,这种状况在国有企业失业人员再就业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造成我国劳动力素质低下的根源在于教育投入不足。(三)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必然不断地进行调整。首先,从产业结构的调整来看,当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时,一定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新的支柱产业不断涌现,老的产业不断被淘汰。其次,从所有制结构来看,伴随着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总量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就业岗位就要从国有企业向非国有企业转移。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但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不强。那么非国有经济就必须参与进来,但是一部分处于劳动年龄的人,由于就业观念作怪不愿进入非国有企业,从而为失业者。(四)技术进步的影响“机器排斥工人”历来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现象。实际上,在社会主义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排斥工人”的现象无时不存在着,因为社会主义经济是现代化大生产经济,努力提高社会生产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等资本吸纳的话劳动数量明显减少,这样,在新增投资没有大幅度提高的前提下,资本总额给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不会增加,反而减少,失业人数的增加就不可避免了。此外,技术进步还通过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来引发失业人口的生成。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新的产业部门迅速兴起,一些旧的产业部门逐渐被淘汰,被淘汰的产业部门游离出大量劳动力,而那些新的产业部门则需大量劳动力就业,由于技术素质要求的不同,游离出来的劳动力又不能完全甚至大部分进入新的产业部门。同时,保留下来的传统产业部门,由于技术装备更新、劳动生产率提高,也必然会有一部分职工失业。并且科学技术进步越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也越快,含有传统旧技术的企业与部门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就越差,排斥和失业的人数就越多。(五)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我国目前尽管仍处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但市场经济的周期性变化已开始出现。在经济扩张阶段,我国的就业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其原因是由于投资的带动,市场需求旺盛,企业生产充足,不仅使企业隐蔽失业减少,而且往往还可以扩招一些正式和临时的工人。同时随着投资增长,建筑业需要从农村招收大量的建筑工工人,从而也减少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但是,在经济紧缩阶段,投资下降,市场需求疲软,导致企业产品积压,正式工人下岗,大量从农村招来的临时工和建筑工人又纷纷回到农村,此时,隐性和显性的失业都会增加,再加上我国已加入WTO,国外企业的产品对中国市场的冲击会加大,这就更加大了我国就业的压力,导致失业人数不断增加。(六)就业观念的影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长期实行的是“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导致一部分失业人员观念陈旧,影响了他们的再就业。比如,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等、靠、要”思想仍然根深蒂固,认为只有政府安置才算就业,这就导致一些失业人员自谋职业的主动性不强,宁愿靠国家、企业拨付的基本生活费勉强度日,也不愿积极参与就业市场竞争。再比如,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铁饭碗制度”造就了一大批“铁饭碗观念”的职工。这种“铁饭碗观念”,反映在就业领域上,存在“重国有、轻集体、厌个体”的思维定势,认为只有到国有经济单位工作才算就业,这就导致一些失业人员不愿到私营、个体等非国有经济单位工作,自愿失业;表现在就业形式上,认为只有从事长期稳定的工作才算就业,因而不愿从事一些新的就业形式,如临时工、非全日制工、小时工等。综上所述,我国失业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既有原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目前体制改革引发的分流、下岗问题,也有产业结构调整下的结构性失业,还有我国人口原因引起的新就业问题等等。对失业原因的多方面、多层次认识,有助于我们根据产生失业的不同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更好地解决失业问题。三、治理我国城镇失业问题的政策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转变择业观念,是治理失业问题的思想基础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择业观,严重影响了失业问题的解决。因此,要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尽快帮助失业人员认识形势,面对现实,而不要怨天尤人,悲观失望,帮助失业人员提高思想认识,这是治理失业问题的思想基础。第一,要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是不可避免的,失业具有必然性和长期性。所有的市场经济国家都存在失业现象,只是失业率有高有低,我国正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然也不例外。第二,要认识到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特征就是“流动”,要学会在流动中寻找机会。这样可以激发劳动者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失业未必是坏事,而是提供了重新创业的机会。第三,要认识到劳动力过剩是相对的,就业机会是永存的。当前的就业问题,既有总量问题,也有结构问题,还有许多新的就业领域有待进一步开拓。失业人员择业,关键是要转变观念,打开思路,放开眼界。要逐渐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风险观念、劳动光荣的观念;要不卑不亢、不等不靠,不挑不拣,只要努力学习,积极进取,迅速提高自身素质,就一定能够闯出一片就业的新天地。2.大力发展教育和培训,尤其是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术水平。当前,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反失业措施中的重要一项;从以上的分析也可以看到,劳动力整体素质低下也是我国失业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技术进步造成的结构性失业在我国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术水平,对于减少失业人口特别是技术进步造成的结构性失业人口的存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了使我国的职业培训更加有效,我们需要建立一种体系完备、运作规范高效的新型培训制度。首先,我们应该树立起终身教育观念,制定职业培训的长期规划,并以法律法规形式给予相应的制度保证,使职工培训经常化、制度化。其次,根据当前就业形势的需要,现阶段的重点应放在劳动预备制的建立完善以及再就业培训的发展上。国内外实践表明,再就业培训是一种积极的劳动市场政策,能有效解决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而且,这要比单纯向失业人员发放失业救济金和生活补助等措施积极得多。因此,国家应该从失业救济金中拿出一部分用于失业人员的就业转岗培训,使失业救济和促进就业结合起来。第三,积极开辟培训资金的筹措渠道,增加人力投资,扩大职业培训范围,在资金上保证培训的长期化和制度化。3.保持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并把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协调起来从理论上讲,在技术条件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一定的劳动力投入与相应的资本结合,推动经济按一定的速度增长;反过来,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投入,即创造一定的就业机会。一般说来,失业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一方面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呈现出就业增长下降趋势,呈现出“有增长,无就业”的特点。这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吸纳能力在下降,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增长和就业机会的扩大,其作用越来越有限。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片面强调经济增长对就业增加的作用,还必须注重经济增长模式的选择,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协调起来。从现阶段来看,模式的选择优于速度的选择,只有在适当的经济增长模式下的经济增长速度,才能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良性循环。根据我国的“比较优势”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决定了我国应该选择创造就业的增长模式。因此,根据我国国情,我们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生产,包括发展中小企业,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制定促进其发展的有关政策,并进一步开放服务业市场,积极吸引外资,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发挥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鼓励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狠抓资源利用效率,用有限的资源吸收更多的劳动,创造更大的产出。4.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增加就业岗位经济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面临的深层矛盾和问题。它不仅是制约经济增长、国有企业效益下滑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产生大量失业人员的重要原因。因此,要为失业人员创造良好的再就业环境,必须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争取在结构调整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从所有制结构来讲,要采取积极鼓励的政策,扶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高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其次,从产业结构上讲,在调整、改造加工产业,推进基础产业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各国的经验看,在第三产业中,社区和个人服务业是吸纳劳动力最多的领域,发达国家目前的这个比重一般在40%—50%,而在我国第三产业中,目前社区和个人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只占20%左右,发展的潜力还相当大。第三,从企业结构上讲,要在深化国有大型企业改革、造就一批具有强大市场竞争能力的企业集团的同时,积极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以利于我国就业问题的解决。5.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劳动力市场越规范,越透明,交流越活跃,越有利于各种劳动力参与公开、公平和有序的竞争,有利于调节劳动供求,促进劳动就业。我国当前劳动力市场还很不健全,政府必须加大力度清除那些分割市场阻碍要素流动的过度干预,创造一种面向全体城乡人员和劳动力的平等竞争的劳动市场,这样的市场既可为失业人员创造平等竞争的求职机会,又对下岗职工形成就业竞争的外部压力,迫使他们转变就业观念,积极面向市场自谋职业;同时也为用人单位择优聘用人才创造条件,有利于创造劳动需求。建设劳动力市场,要加强和完善职业介绍服务网络,加强职业指导和转业转岗培训,减少因信息不畅而造成的再就业困难。中等以上城市要加快实现市级劳动力供求信息计算机联网,并积极推动区域内、区域间乃至全国统一信息网络的建设,提高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效率。

面临空前就业压力 劳动力供需矛盾如何缓解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 赵长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低工资、高就业政策,表面上人人有活儿干,实际上大量的过剩劳动力以隐性失业形式存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转换,隐性失业逐步显性化,进入上世纪90年代,失业压力明显加大。1992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2002年达到4%,2003年上升到4.3%,2004年预期失业率为4.7%。失业率的不断攀升,使我国面临空前的就业压力。大量失业人口的存在,不仅意味着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会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痛苦,产生多方面的消极影响,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所以,在西方经济学中,失业率被称作“痛苦指数”。需要指出的是,用西方发达国家的标准来衡量,我国目前的失业率并不算高,可为什么说我国就业压力巨大呢?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必须先弄清我国失业率的特定内涵。首先,我国政府向社会公布的失业率,是城镇登记失业率。既然是“城镇” 失业率,就不反映农村的失业问题,就是说它只反映我国一部分失业问题,而西方国家公布的失业率是既包括城镇又包括农村的全社会失业率;所谓“登记”失业,是指非农业户口,在一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要求就业而无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如果无业,但没登记,就统计不进去。西方国家公布的失业率是调查失业率,而调查失业率的真实性高于登记失业率。其次,我国失业统计的年龄上限过低。我国规定,失业登记的年龄范围是男16~50岁,女16~45岁,而职工退休年龄规定为男60岁,女55岁。国外通常对失业者只规定年龄下限,退休以后继续寻找工作但找不到工作的,仍计算为失业人口。再次,我国把下岗与失业区分开来,下岗不算失业,下岗人员不进入失业统计,而2003年我国下岗人数达600多万人。?中国的失业率到底多高?中社科院劳动就业专家冯兰瑞教授?2003中国失业率接近30%?记者(以下简称记)您的那个中国失业率27·78%的数字已经够吓人的了。你提出的中国第三次失业高峰目前过去了吗?冯兰瑞(以下简称冯):当前中国的第三次失业高峰并没有过去。我指的是公开失业、隐性失业和农民失业。我现在说不出这方面的具体的数字,2001、2002这两年达到了失业的最高峰。记:十六大说,现在中国就业情况已经非常好了,有一千多万的下岗职工重新上岗了,而且,统计局的城镇登记失业率4%。冯:我的那篇文章你看过吗。我说城镇登记失业率是不科学的,不全面的,第一个,它把农村抛开了,光搞城镇;第二,只统计去登记的失业人员,没有去登记的没有,没有合同单位的不算,去登记的只有很少数的那么几个人。有的人失业后不一定去登记,甚至有人都不知道到那里去登记,这是劳动保障体制不健全所造成的。实事是,2002年虽然有1000多万失业者重新找到了工作,但失业者却比就业者多得多,同时,还新增加了许多劳动力,比如中等、高等教育的毕业生和年龄达到十八岁者,农村中失去土地的劳动力。我们经常看到国家媒体上发表这方面的文章,但是,我国的准确失业率都不是很清楚。记: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不是失业率也要相对的高一些呢?冯:这种说法也是不科学。记:您认为现在比第三次失业高峰时的27·78%还高,有这方面的依据吗?冯:当然有根据。没有任何材料证明中国第三次失业高峰过去了。当前中国的失业率缺少一个公正的、客观的和科学的评价。现在我还不能得到这方面的准确数字,可能很少人能拿不到这个数字。城市的隐性失业率,大量农民的失业率都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记:能否达到30%?你说的比从前预测的还要高,是不是接近了30%。冯:我的统计方法是包括公开和隐性失业。现在有的地方下岗安置办还没撤,下岗办准备搞三年的,现在已经五年了。??中国经济减速论?2003-9-2??? 中国城市失业人数急剧增加将严重制约中国经济增长。中国劳动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根据对国内学者和官员的问卷调查,认为我国城镇实际失业率达到7%,近两年有增加的趋势。其中,官员的估计较低(接近6%),学者的估计较高(高于8%);而中国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估计2001年的真实失业率会突破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根据抽样调查并综合有关数据推算,90年代中期以来,城镇真实失业率在10%以上,其中1997年和1998年的真实失业率达13%至15%。??? 美国卡托研究所的中国问题专家多恩估计,到2002年底,中国城市和农村的总失业率可能达到10%,失业人数在3000万至4000万之间。其中,农村的失业率在10%至15%之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程晓农博士估计,中国城市的实际失业率达到20%,失业人数约有4000万至5000万人,他认为,我国内地中小城市的失业率都在30%以上。??中国失业率的统计口径及一点观点??? 从比较粗糙的角度来看,中国城镇失业率的计算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没有将农村纳入,因为农村中存在巨大的隐性失业,所以中国的估算很大的低估了。??? 2、仅考虑有城市户口,没有将广大在城市中工作而没有户口的流动人口统计进来,这样就很大的高估了????3、没有将各国有企业中名义上没有工作而实际上失业的下岗职工统计进来,这样就低估了,在中国的统计数据中下岗均未包括在失业部分之中(其实我觉得这样统计比较讽刺,下岗和失业有什么区别嘛?)??? 以上三点是与西方不同之处??? 4、没有将自我雇佣、家庭劳动者、地下劳动者和临时工作(part time job, not temporarily)这一部分包括进来,这样就高估了。??? 第四点在西方的统计中也没有包括进来,但是考虑到中国处于转型期间,所以这一部分在比率上可能大大高于西方市场经济,??? 目前中国对第四部分没有一个直接的统计数据,而是首先估算中国的地下经济和家庭经济的规模,然后再估算可能的雇佣比例,但是这样通过几次反复的估算是否还具有准确性,我表示很怀疑!??? 我个人对目前中国的失业状况的观点是:从整体上说,中国的就业率应该是远远高过OECD国家,虽然在很多方面低估了中国的失业率,但是同时在很多方面也高估了中国的失业率,而且所谓的就业弹性降低,我个人认为,在受到巨大的技术冲击时,结构性调整时不可避免的,但是中国在经历过二十多年的渐进性改革之后,中国调整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越来越好,gdp对就业的拉动效应是就业增长的基础和主要动力。??? 所谓中国的就业问题我认为主要是在三个方面:??? 第一:为什么中国的失业率稍稍上升,社会的敏感度迅速提供呢?不是失业机制的作用,而是社会保障政策的滞后,毫无疑问,与oecd国家相比,中国的就业率还是属于一种良性循环过程。??? 第二:统计工作的滞后,本来中国的统计工作刚刚起步,而这时正是中国就业结构性调整非常动荡的时期,这样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所以在没有确实数据的前提下,各种各样的,好的坏的,失业率都计算出来了??? 第三:中国的失业问题不是属于失业率高,至少重点不在于失业率高,而在于失业持续期间太长,其实很多人已经属于dropout的部分了,而正是这一部分是中国目前最头痛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主要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福利保障系统的完善,一种是active labor policy,作为一个只有二十多年市场经验的国家,这是一个强大的挑战,美国的失业率比中国高多了,但是他的失业率主要体现在短期失业上面,美国每个月能够处理500万个失业再重新就业,这样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匹配效率就远远低于美国,这才是问题所在。澳大利亚中国新移民 平均失业率百分之五点九? 2003-10-16????澳大利亚联邦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最近由亚洲抵境的新移民在澳就业情况严峻,来自中国的新移民的失业率高达百分之十五点八。 ??? 澳大利亚联邦统计局称,所谓最近抵境者,乃指由一九九六年以来到达澳大利亚的新移民。据部分移民社区反映,这部分人寻找工作较其他人更为困难。 ??? 这项关于新移民就业情况的最新统计数字反映,澳大利亚新移民的平均失业率为百分之五点九,总体上要比澳大利亚本土出生的人的失业率百分之五点五要高。 ??? 不过,来自不同国家的移民的失业率相差很大。其中失业率最高的是来自北非和中东的移民,失业率达百分之三十。失业率最低的是来自英国和爱尔兰的移民,失业率为百分之三点四。 ??? 来自北亚的新移民失业率为百分之十三点八,而就业参与率最低的是来自东北亚的新移民。?移民不足5年 失业率达30% ??? 会上该机构公布了一份名为“建设未来劳动力”(Building Our Future Workforce)的报告,引述了不同报告的数字。 ??? 报告指出 到加国不足5年时间的新移民,失业率较本地出生的人士高,新移民整体失业率达30%,而25至44岁主要工作年龄组别中,新移民的失业率达12.1%,本地出生同龄人士失业率为6.4%,显示此年龄组别中,新移民失业率比土生者高出近—倍。 ??? 很多移民到来前,当中有约30%在原居地是任职专业、行政及管理工作,但到来后仅有约10%可以再次担任同类工作,更有高达73%的移民,称原来的学历不被承认。新移民赚取的薪金也较土生人士为低,女性新移民的情况尤其明显。?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正发生改变,社会矛盾呈现上升趋势,社会冲突日益显性化,给改革和发展带来不和谐和不稳定因素。一个社会应该保持开放、灵活、包容的状态,通过可控制的、合法的、制度化的机制,让各种社会紧张得以释放,社会诉求得以回应,社会冲突得以消解。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寻求解决方案,设立化解社会危机的“安全阀”,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仅仅从现象来看,可以说,当前是我国各类社会矛盾比较集中的爆发期。农民失地、城市贫困、劳资纠纷、大学生就业难、群体性上访事件增多、矿难事故频繁、艾滋病发病率上升、毒品泛滥等等。在社会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已经开始影响到经济的健康发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部部长丁宁宁说,这些问题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显现出来的,是市场体制改革推向纵深的结果。他强调,中央处理社会问题的方针从“两个确保”,上升到“五个统筹”,继而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注重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缓解各类社会矛盾明确了方向。他认为,目前中国社会领域影响最大且将长期起作用的问题有三个:就业、收入差距和社会保障。就业是个人和家庭谋生的基本手段,也有利于防止个人游离于社会之外。必要的收入差距可以提高微观组织的运行效率,收入差距过大则不仅违反公平原则,而且使部分社会成员的生活陷入困境。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体系是维护社会公正、缓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措施和最后一道防线。就业困难不容低估中国经济时报:我们感觉,目前就业之难几乎显现在各个行业和各类人群,连不少寒窗十余载的大学生毕业生们也求职无门。这种现象在五年前、十年前出现过吗?丁宁宁:这和改革开放初期有很大不同。就业困难是所有国家现代化过程中都难以避免的现象,中国人口增长先于工业化的国情加重了这一危机。导致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就业困难的因素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劳动适龄人口居高不下。根据测算,虽然2010年以后,我们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将会缓慢下降,但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依然很大;其次是城市化过程中,每年都有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地区寻找工作,加剧了初级劳动力市场的总量过剩;第三是高速工业化过程中,产业、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带来了中、高级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矛盾。这三个因素在2020年以前不会发生根本的改变。至于大学生就业难,除了劳动适龄人口增加外,和教育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有直接关系。中国经济时报:应该说,保持一定的失业率是市场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形态,也有利于人才竞争,从而提高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只是我们的失业、半失业人口过多。丁宁宁:就业是工业文明出现以来,困扰人类社会的一个历史性难题。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出生率下降以后,西方各国失业问题才有所缓解。在大量劳动力已经转移到第三产业的情况下,西方后工业社会依然存在大量的失业者。直到今天,就业还是西方政治家竞选中的主要话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曾经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但那是以牺牲经济效率和个人自由为代价的。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进的时候,我们应当注意到:充分就业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失业后备军的存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重要前提。近代以来的所谓工业化、现代化,本质上就是一个资本、技术不断替代劳动力的过程,是一个在物质生产领域不断减少就业的过程。我国当前面临的就业问题,要比西方世界历史上困难得多。19世纪的整个欧洲�包括俄罗斯西部�人口不到2亿人。我们改革开放初期,人口已经超过了10亿。虽然经济保持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每年都增加几百万个工作岗位;却仍然无法满足城市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需要。加之包产到户以后,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入城市。其结果是:劳动力市场的总量过剩与结构矛盾并存。近期内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就业促进政策,也无法实现西方经济学意义上的充分就业。中国经济时报:依您的分析,解决就业困难,目前能做些什么?丁宁宁:除了进一步扫除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障碍,增加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透明度,加快全国就业服务中心的信息联网,为失业人员提供免费的再就业培训服务外,还应当把政策着力点放在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上。可以将普及义务教育作为长期性的就业促进政策,同时鼓励已就业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和在职培训。鉴于失业问题将会长期存在,失业保险制度在经济上的困难会越来越大,建议把“雇主赔偿+社会救助”作为今后处理失业问题的基本政策出发点。以保证失业者家庭的基本生活,使其不要对未来失去信心和希望。收入差距扩大威胁社会稳定中国经济时报:“弱势群体”是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新名词,它与“精英阶层”相对应,这两类人群不单是社会地位、政治权利、话语权不同,关键是持有的财富有着天壤之别。多数学者认为,目前我国收入差距拉大是不争的事实。您认为,这一趋势还会愈演愈烈吗?丁宁宁:在目前的体制框架下,收入差距还会继续扩大,而且可能对社会的稳定造成威胁。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客观上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别和城乡差别。因此,不能简单地根据基尼系数超过了0.4就认为社会不稳定了。但是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内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原有的人口流动障碍的不断消除,大量的失业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加之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过低,收入差距扩大对社会稳定的威胁,逐渐成为各级政府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改革开放之初的80年代,拉开收入差距是提高微观经济效率的重要措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推行工资加奖金的物质刺激政策。但由于社会上的绝大多数成员或多或少地分享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当时的收入差距扩大并没有影响社会的稳定。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居民收入分配格局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分配领域的两头,即与官员腐败相联系的非法高收入问题,以及城市和农村中低收入群体的赤贫化问题。改革开放以来,老百姓的公民权利和民主意识大大提高。腐败官员及其同伙的非法高收入,动摇了群众对党的信任,威胁到政府的执政能力。因此,必须提高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堵塞各类非法收入的渠道,坚决打击官员中的腐败行为。同时鼓励高收入者扩大投资和捐助社会公益事业,并对其消费行为进行必要的引导。底层民众的生存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基础的稳定。近年来相当一部分底层群众的收入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政府对此是不能掉以轻心的。因此,在目前“两个确保”的基础上,必须尽快将城市低收入阶层纳入社会救助体系。包括失去收入来源的下岗失业人员、滞留城市的农民工等。此外,过去农村的“五保户”政策,要逐渐转变为政府出资的、规范化的社会救助制度。政府要承担社保的经济责任中国经济时报:解决两极分化的可行办法是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丁宁宁:社会保障是改革开放中首先进入政府视野的社会问题。但我们在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中不仅忽视了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居民;城市户籍人口也只覆盖了不到一半,且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之间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农村“包产到户”以后,随着集体经济的衰落,农村原有的保障体系迅速瓦解。财政“分灶吃饭”以后,社会统筹变成了地方统筹,落后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很快陷入了困境。在这种情况下,仅仅根据80年代西方经济学界的一些设想,来设计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目标,只能使上述局面进一步恶化。那种过分强调以缴费为基础的社会保险方式,恰恰把最需要救助的弱势群体排斥在外;在强制性的基本�养老、医疗�保险中引入个人账户,不仅削弱了必要的“社会共济”,也混淆了政府和个人的责任。中国经济时报:怎样建立一个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丁宁宁: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体制,一般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政府财政出钱的社会救助(福利政策)、以缴费为基础的强制性社会保险(基本保险)、享受政府优惠政策的自愿补充保险。最后一部分�补充保险�可以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中间部分�基本保险�是基于市场原则,政府强制执行。第一部分�福利政策�则主要是政府的责任。在失业率居高不下,收入差距难以缩小的情况下,改革的首要问题,是政府要承担,而不是推卸自己在社会保障问题上的经济责任。我认为,政府可做的是,在“两个确保”的基础上,将失业保险与社会救助并轨,建立以政府税收为基础的、覆盖城乡绝大多数居民的社会救助制度。在加强城乡疾病防疫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建立以政府财政为依托的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及医疗救助体系。在政府承担已退休人员社会保障责任的基础上,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率,把覆盖面扩大到城市所有的工薪收入者。政府出台税务优惠措施,鼓励工薪收入者参与补充养老保险计划,可以把过去试点中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转为补充养老保险账户。在所有雇用临时工的单位推行强制性的工伤保险。社会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任何一个突发事件,都有可能把潜在的社会矛盾引发出来,威胁整个社会的安定。各级政府固然需要建立起自己的危机处理机制,但更重要的是加强调查研究,及早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所谓建立危机处理机制,并不是要重新设立一个什么应急事件委员会之类的政府临时机构,而是要明确突发事件情况下,各个政府机构之间的分工、责任和工作程序,以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和对经济、社会生活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讲,政府面对突发事件的危机处理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常设机构官员的素质和工作效率。二战以后,西方国家之所以没有发生大的社会危机,是因为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增加了每一个公民的归属感。在恢复社会信用和增加公民归属感问题上,老年人要比年轻一代有更大的影响力。因此,决不能为了减轻现政府的财政负担,而拒绝兑现以前政府的社会保障承诺。否则就会付出政府信誉降低的代价。近年来各地区拖欠退休干部、职工医疗费的问题,已经引发了职工对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的不满,降低了民众对各级政府的信任。今后不管社会保障制度如何改革,都应当保证已退休人员原来享有的待遇水平不降低。这是老百姓对新制度建立信心的基础。中国经济时报:在您看来,社会的稳定除了取决于政府面对突发事件的危机处理能力,还有哪些因素?丁宁宁:长远来看,社会的稳定取决于各阶层之间流动机制的畅通。中国历史上之所以能够维持较长时间的稳定,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育观念上的平等和“宰相出于青衣”的制度设计。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虽然户籍制度隔离了城乡居民,但招工、考大学、当兵提干,还是给农村青年开放了一条进城的路。市场经济本来是强调“机会均等”的,但近年来城市中小学对农民工子女的入学歧视,以及大学以改革的名义大幅度提高学费,则断了农村贫困家庭子女的大学梦,堵塞了正常的社会流动渠道。此类错误政策应当及时纠正。我们的社会政策应当顺应历史潮流,不要让底层民众丧失改变其子女社会地位的希望。(记者柏晶伟) 中国经济时报 在西方经济学里,“需求”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购买愿望,二是购买能力,缺一不可。国外使用工资能买房、买车和出国旅游。除了工资高外,整个的社会保障体系很健全。而国内工资只有国外的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如果必须从别的地方“来钱”,或者灰色、甚至黑色,这种扩大“内需”的方式是需要认真考虑的。另外,中国目前的失业问题也是限制“内需”的一个重要因素,应当引起严重关注。阿根廷骚乱的教训,有人认为是“偿还外债的能力不足”,有人认为是“金融体系”有问题,联系汇率制限制了比索。我认为都没有打中要害。这种骚乱的根源就是贫富问题。许多抢东西的人手里拿的是吃的食品或日常用的小商品,没有“贫困”在其中作祟是不可能的。类似的骚乱最深的根源和最直接的起因,往往都在于贫穷和分配不公。国际债务要直接影响到普通百姓头上,还有一段距离。贫困是可怕的,国家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虽然取得了较大进步,但问题还不少。据《半月谈》报道,中国目前有城市贫困人口1500万,至2001年8月“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仅覆盖604万人,我们还不知道这“保障”究竟是多少钱。虽然“失业救济”也能转化为“扩大内需”,但这是我国经济学家们从不喜欢考虑的问题。

2021年5月20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自此,浙江先行探路,向着共同富裕大步迈进。杭州也朝着共同富裕目标大步迈进,打造共享幸福的新天堂。共同富裕,重要的一条是群体共富,即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过上更好的生活,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今年,杭州市就业援助精准帮扶计划实施5周年,帮助“一部分人”再就业成效显著,努力让共同富裕不落一人。多5年来,全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重点群体公益服务3921人次,帮助30余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超20万人;各类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321.7万个,50余万人达成就业意向;各类就业创业社保补贴惠及78万人

苏州行业现状分析论文发表

截止2023年3月9日,这两种行业发展现状良好。苏州市政府大力支持广播电影电视和音像业的发展,投入了大量资金,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鼓励企业投资新技术、新产品,推动了广播电影电视和音像业的发展。苏州市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广播电影电视和音像业为主的文化产业集群,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劳务派遣员工人力资源流动状况的分析管理论文

摘要: 本研究基于苏州某人力资源公司提供的劳务派遣员工花名册,通过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揭示出劳务派遣员工的人力资源流动状况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人力资源流动呈现出高流出与高流入的态势;

二是离职率与新进率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

三是人力资源流动呈现不平衡的趋势;四是性别和代际因素,对离职率和新进率都有着显著影响。

关键词: 人力资源流动、劳务派遣、离职率、新进率

一、问题的提出

人力资源流动是指人力资源在不同国家、地区、城乡或行业、企业之间进行的流入或流出,可以划分为宏观人力资源流动和微观人力资源流动两类。其中,宏观人力资源流动主要是指人力资源在国家之间、国家内部地区之间、国家内部城乡之间的流动;微观人力资源流动则主要是指人力资源在不同行业之间、企业之间或企业内部所发生的流动。企业保持适度的人力资源流动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适度的流动,会给企业带来新鲜的血液,并有助于保持活力。但是,如果人力资源流动不平衡或人力资源流动水平过高,就会给企业带来诸多的挑战。其中,最重要的挑战有两个:

一是,人力资源流动的不平衡可能会导致企业用工短缺。

反映人力资源流动最常用的指标一般有两个,一个是离职率,一个是新进率。当离职率等于或小于新进率时,组织的人员规模可维持平衡或不断扩大;反之,当离职率大于新进率时,企业就会出现人员规模的萎缩,并会出现“用工短缺”的问题。一般的情况下,企业出现少量员工的离职,完全可以通过招聘及时补充。但是,如果短时间内员工离职过多、离职率过高,企业补缺工作的难度就会增大,乃至招聘任务无法完成、“岗位空缺”持续存在。

二是,人力资源流动的水平过高会给企业带来“高企不下”的人力资源成本。

人力资源流动,特别是员工的离职会带来额外的成本。离职带来的成本,一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员工离职带来的显性成本,如直接的经济损失,会侵蚀企业营业利润,造成企业营业利润下滑。隐性的成本往往都是一些间接的损失。这些间接损失造成管理上的风险有时会更高于其直接经济损失。总体而言,人力资源流动的水平越高,空缺的岗位和拟招聘的人数就越多,而相应的成本也就越高。

由此可见,企业要维持可持续性发展,内部的人力资源流动必须要保持在适度的水平上,并能维持动态的平衡,否则企业就会遭遇“用工短缺”及“人力成本高企不下”的问题。企业若是长期新进率小于离职率,人员规模必然会不断萎缩,最终就会“无人可用”而倒闭破产。也正因如此,企业有必要建立一套有关人力资源流动的指标监测体系。这套体系,监测的内容应包括人力资源流动的水平以及人力资源流动的平衡性,监测的对象可以是全体员工,也可以是一些重要岗位或重点群体。

而鉴于成本的考虑,这套监测体系的建构,最好能基于既有的数据,而不需要投入额外的资源进行采集。如果能基于既有的数据,经过数据挖掘、统计分析技术来建构这样的指标监测体系,这项工作将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考虑到在企业各种类型的员工中,劳务派遣员工的人力资源流动水平更高。为此,本研究拟从该群体着手,分析该群体的人力资源流动水平及平衡状态,并积极探索相关指标背后的内涵及潜在的影响机制,如性别、代际等人口等变量对人力资源流动性的影响,以为企业开展人力资源流动性的管控提供决策依据。

二、研究方法

1、分析材料及数据挖掘步骤

为了实现上述研究目标,本研究以苏州地区某7、力资源公司为例。经该公司许可,本研究选取了该公司在苏州地区制造型企业八个劳务派遣项目,这八个劳务派遣项目自20XX年7月以来便存在,并延续至今。本研究选取了这八个项目自20XX年7月至20XX年3月期间合计21个月的员工花名册,并以此为分析材料。该公司提供的每个月份的员工花名册都包括了如下几个共同的字段信息:

①身份证号(以下简称ID);

②性别;

③入职时间;

④离职时间(未离职记录为“空”)。

根据这四个字段,并按如下步骤分析,可挖掘出如下一些数据信息:

第一,利用ID的唯一性,可合并21个月的数据,生成每个ID一行数据的文件。每行数据均包括:

①ID(身份证号);

②性别;

③入职时间;

④离职时间。

此外,根据ID,还可提取出“出生日期”这一变量,基于“出生日期”这一变量,确定出员工的“代际”信息(1=90后,2=90前)。

第二,利用“入职时间”和“离职时间”这两个字段的信息,可判断每个员工自人职以来,在每个月份中的工作状态。在每个月份中,都可用如下四个变量来表征员工的工作状态:

①新进员工(1=是,0=否),是“入职时间”为当月的员工;

②离职员工(1=是,0=否),是“离职时间”在当月的员工;

③月初在岗员工(1=是,0=否),是入职时间在本月第1天之前、而离职时间在当月第一天之后或值为空(20XX年3月31日仍在岗)的员工;

④月末在岗员工(1=是,0=否),是入职时间在本月最后1天之前、而离职时间在当月最后一天之后或值为空(20XX年3月31日仍在岗)的员工。鉴于统计期为21个月,按前述操作规则,重复21次,共获得21组(每月1组)员工的工作状态。

第三,分别以“全体员工”、“男性员工”、“女性员工”、“90后员工”(1990—1999年出生的员工)、“90前员工”(1990年前出生的员工)为分析对象,根据员工在每个月里的工作状态(是否为“新进员工”、“离职员工”、“月初在岗员工”和“月末在岗人员”),可分别统计出“全体员工”、“男性员工”、“女性员工”、“90后员工”、“90前员工”在21个月份中的新进人数、离职人数、月末在岗人数、月初在岗人数,并根据“离职率一离职人数/[(月末在岗人数+月末在岗人数)/2]”和“新进率一离职人数/[(月末在岗人数+月末在岗人数)/2]这两个公式,计算出“全体员工”、“男性员工”、“女性员工”、“90后员工”、“90前员工”在每+71份里的新进率和离职率。

2、样本特征

统计期初(20XX年7月1日)的在岗劳务派遣员工有2663人,经过21个月的人力资源流入与流出,到统计期末(20XX年3月31日)还剩在岗劳务派遣员521262人,员工净流失1401人,规模减少了52.6%。在21个月的统计期内,先后离职的劳务派遣员工有17562人,平均每月离职836人,加上期末在岗的劳务派遣员工1262人,本研究涉及到的劳务派遣员工(包括离职和在岗人员)合计18824人。

三、结果

1、人力资源流动水平的分析

离职率和新进率是反映人力资源流动水平的最主要指标。为了描述全体劳务派遣员工离职率与新进率的水平,并分析二者之间内在联系,本研究对这两组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如表1所述):

①全体劳务派遣员工的离职率最小值为29.2%,最大值为88.2%,平均值为42.1%;

②全体劳务派遣员工的新进率的最小值为9.3%,最大值为103.6%,平均值为38.5‰

③全体劳务派遣员工的离职率与新进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443,p=0.044);

④全体劳务派遣员工平均每月离职率与平均每月新进率相差3.6个百分点(MD=3.6%),但这一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t=0、707,df=20,p=0.488)。

2、差异性比较

(1)人力资源流动水平在性别上的差异性比较

为了分析不同性别的劳务派遣员工在离职率、新进率上的水平差异及内在关系,本研究对男性、女性劳务派遣员工的离职率、新进率分别进行了描述性统计以及相关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如表2所示):

第一,男性劳务派遣员工的离职率最小值为33、0%,最大值为109、3%,平均值为47、1%;女性劳务派遣员工的离职率最小值为22、2%,最大值为55、3%平均值为34、4%;男性劳务派遣员工的离职率与女性劳务派遣员工的离职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757,p<0、001);男性劳务派遣员工平均每月的离职率与女性劳务派遣员工平均每月的离职率相差12、7个百分点(MD=12、7%),二者之间的差异达到了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t=5、225,df=20,p<0、001)。

第二,男性劳务派遣员工的新进率最小值为9、2%,最大值为116、0%,平均值为43、7%;女性劳务派遣员工的新进率最小值为6、2%,最大值为83、1%,平均值为37、0%;男性劳务派遣员工的新进率与女性劳务派遣员工的新进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942,p

(2)人力资源流动水平在代际上的差异性比较

为了分析不同代际的劳务派遣员工在离职率、新进率上的'水平及内在联系,本研究对90后、90前劳务派遣员工的离职率、新进率分别进行了描述性统计以及相关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如表3所示):

第一,90后劳务派遣员工的离职率最小值为29、9%,最大值为89、1%,平均值为44、0‰90前劳务派遣员工最小值为21、3%,最大值为85、5%,平均值为37、0%;90后劳务派遣员工的离职率与90前劳务派遣员工的离职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791,p<0、001);90后劳务派遣员工平均每月离职率与90前劳务派遣员工平均每月离职率相差7、0个百分点(MD=7、O%),二者之间的差异达到了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t=3、438,df=20,P=0、003)。

第二,90后劳务派遣员工的新进率最小值为8、9%,最大值为103、7%,平均值为39、7%;90前劳务派遣员工新进率最小值为28、9%,最大值为103、7%,平均值为35、5%;90后劳务派遣员工的新进率与90前劳务派遣员工的新进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953,p<0、001);90后劳务派遣员工的新进率与90前劳务派遣员工的新进率相差4、2个百分点(MD=4、2%),二者之间的差异达到了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t=2、113,df=20,P=0、047)。

四、主要结论与讨论

根据上述的结果,可以概括出如下一些主要结论:

1、目前劳务派遣员工的人力资源流动水平高,基本呈现出“高流出”与“高流入”的态势

根据上述结果可以看到,在21个月中,劳务派遣员工的离职率最小值为29、2%,最大值为88、2%,平均值为42、1%,而新进率的最小值为9、3%,最大值为103、6%,平均值为38、5%。换言之,在低峰期时,每个月也有将近29、2%的人流失、9、3%的人流人,而在高峰期时,每个月可达到88、2%的人流失、103、6%的人流入。就以最低值为29、2%的离职率来看,企业往往也会觉得难以承受。如果没有人员的流入,29、2%的离职率意味着企业的员工,仅需3、425个月就会全部流失完;而以42、1%的平均离职率来计算,2、375个月就可能流失完所有的员工。这些数据充分反映了,目前劳务派遣员工的人力资源流动水平较高,换句话说,这一群体面临着严重的就业不稳定性问题。

2、离职率与新进率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

这意味着二者存在相伴相生的关系,企业旺盛的招工需求(高新进率),其背后可能存在着一个较高水平的离职率。近些年来,一到特定的时间点上(如每年的9、10月份,以及春节前后),一些沿海发达城市就会出现“用工短缺”的现象。很多媒体会将之归结为人口红利的殆尽——即人力资源市场不能提供足够的供给。事实上,导致“用工短缺”现象产生的原因,人力资源市场供给减少并不是最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企业的“用工需求”突然增大。“用工需求”的突然增大,无非两类原因。

一是企业订单增加或规模扩大

而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企业因员工的“高离职率”而产生了大量的岗位空缺。企业要维持动态的、平衡的发展,就必然会在短时间内招聘大量的人。如果人力资源市场在短时间内不能提供充足的供给,“用工短缺”问题就会持续存在;如果人力资源市场在短时间内能够提供充足的供给,“用工短缺”问题就会得到缓解,但缓解的同时,也会伴随着较高的“新进率”。正如本研究上述结果显示,劳务派遣员工平均每月新进率为38、5%明显小于平均每月42、1%的离职率。这意味着,该劳务派遣机构目前在员工的招聘上,几乎全部都是为了补充人员的流失。

3、目前的人力资源流动呈现不平衡的趋势,人力资源流出略高于人力资源流入

尽管21个月中,平均每月离职率与平均每月新进率并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但是平均每个月3、6个百分点的差异,也不能忽视。若长此以往,该机构的劳务派遣员工规模必将逐步萎缩掉。事实上,这一趋势正在发生。该机构在21个月期间,7个项目上的劳务派遣员工的规模已经从最初的2663人萎缩到1262人,净流失了1401人,人员规模减少了52、6%。这对于以劳务派遣为主营业务的人力资源机构而言,这一趋势若持续下去,最终结局只能是项目终结、企业关门。而对于一个用工企业而言,如果新进率持续小于离职率,结果只有一个,就是企业持续“用工短缺”,并最终“无人可用”。反言之,如果企业不存在员工“高离职率”的问题,那么,“新进率”也不会那么高,而“用工短缺”问题自然就不会存在。当然,新进率略小于离职率,也可能是企业业务调整或转型升级的结果。比如,用工企业缩减了劳务派遣员工的用工规模,或者是企业通过转型升级提高了自动化生产水平或员工生产效率而减少了用工的需求。因此,当平均每月新进率小于平均每月离职率的时候,也要分析—下原因。如果不是因为这些因素,而是企业招聘需求旺盛,但自身或合作机构的招聘能力跟不上或吸引不到足够多员工的时候,企业就要格外警惕,及时提出因应策略。

4、性别因素和代际因素,对劳务派遣员工平均每月的离职率和新进率都有着显著的影响

男性员工相对女性员工、90后员工相对90前员工,有着更高水平的人力资源流动。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男性劳务派遣员工的离职率、新进率都显著高于女性;而90后劳务派遣员工的离职率、新进率则高于90前。这一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人力资源实务工作者长久以来的印象——男性员工、90后员工更不稳定、更倾向于离职。导致男性员工相比女性员工更倾向于离职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两性在自我概念、职业性格、职业兴趣和职业价值观等方面上的差异。而对于90后员工而言,则可能是因为初入职场,本身就处于一个职业尝试期。处在这个阶段的人,往往更倾向于不断更换工作以谋求更多的尝试、体验或经历。而“男性员工的新进率要高于女性”、“90后员工的新进率要高于90前”这两个结论则可能说明:目前的人力资源市场中,男性员工与90后员工相对比例较多。

目前,人力资源市场看似供需两旺,有企业大量招人,也有大量的人要找工作,但是这未必意味着区域范围内的人力资源市场就健康、可持续,或是经济回暖、欣欣向上的反应。这很可能意味着,目前区域范围内的人力资源市场更多处于一种内部流转、自我循环的状态。员工只是从本区域范围内的一家企业流出,然后又流入本区域范围内的另外一家企业,而企业新进的员工,也只是从另外一家企业流出的员工。于是,流出的男性员工越多,新进企业的男性员工也就越多;流出的90后员工越多,而新进企业的90后员工也就越多。这种内部人力资源市场的高速流转,转看似造就了旺盛的人力资源市场,但实则企业生存环境和员工就业环境恶化的一种征兆。

五、小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利用每个月的员工花名册,经过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可以有效监测企业员工或重要员工群体的人力资源流动水平及平衡状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离职率与新进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内在联系,以及性别、代际因素对人力资源流动水平的影响。就本研究分析的劳务派遣员工这一群体而言,他们的人力资源流动呈现如下特点:

一是人力资源流动呈现出高流出与高流入的态势;

二是离职率与新进率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

三是人力资源流动呈现不平衡的趋势;四是性别和代际因素,对离职率和新进率都有着显著影响。

第一章:总 则

太平街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为指导,通过对太平街历史街区的文物古迹及传统民居的实地调查,在详细考察街区的历史变迁,综合分析街区区个性特征,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按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制定。

保护与整治规划的目的在于指导太平街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工作全面展开,统筹安排历史街区内的各项建设工程,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保持历史街区的社会经济活力,在整体保护的基础上积极推进特色文化旅游的开发和经营。

本规划受长沙市人民 *** 委托,由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心和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编制任务。

1.规划依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

1.4 《湖南省文物保护条例》

1.5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1994)14号令

1.6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建设部、国家文物局(1994)533号文

1.7 《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19号)

1.8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

1.9 《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送审稿)(2004年)

1.10《长沙市中心区E片控制性详细规划》

1.11长沙市规划管理局《长沙市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设计要点》(长规函〔2004〕65号)

1.12长沙市文化局《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要点》

2.规划范围

2.1 本次规划的范围北至五一路、南到解放路,西至卫国街,东到三泰街、三兴街,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2.57公顷。

2.2 其中重点规划地段为沿太平街、西牌楼、马家巷、孚家巷、金线街、太傅里两侧的历史街区核心保护区,用地面积为5.07公顷。

3.规划原则

在全面保护太平街历史街区风貌的前提下,发挥历史街区的潜在优势,突出特色,充分利用现存的历史遗产、人文资源,综合发展旅游事业,发展城市经济,彻底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水准。

通过本次规划,促进太平街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和协调发展,统筹安排各项开发建设项目,为改造更新提供技术指导。

3.1 文化内涵导向原则

充分挖掘太平街历史街区和长沙的传统民俗文化,建立民间文化保护机构,全面提升太平街历史街区的文化吸引力。

3.2 地域特色原真性保护

对传统建筑的修复以及新建建筑的设计,应建立在对本地建筑文化严谨调查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地域文化真实而的独特魅力。

3.3 保护与发展互动原则

在对历史街区的物质性遗产保护的同时,应充分利用对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并积极进行文化产业的挖掘,对传统建筑进行积极有效的保护性利用,在一定程度发掘历史遗产的社会经济价值。

4.规划目标

4.1 规划确定太平街历史街区是以生活居住、旅游观光、商业服务、文化经营为主要职能,集中体现长沙民国传统人文风貌的历史文化街区。

4.2 本次规划主要保护太平街历史街区的清代街巷格局,民国的民居风貌,长沙市街的生活气息,充分体现太平街历史街区的三大文化特征:

屈贾文化纪念地:主要通过对贾谊故宅保护与贾谊祠园林的恢复建设,以及相关文化设施如太傅书院等的建设,展现楚辞汉赋博大精深及屈原、贾谊、陶侃三人事迹中的人文魅力。

商业民俗传承地:通过保护太平街、西牌楼的传统商业建筑,恢复若干老字号,以及对金线街两边长沙民俗作坊的开发展示来体现太平街历史街区商业民俗的文化内涵。

辛亥革命策源地:保护太平街历史街区中与辛亥革命有关的文物古迹,挖掘其在长沙近代史上的重要意义,建立建设小型的博物馆。

5.规划内容

5.1 本次规划的内容包括保护与整治两大部分。

5.2 保护规划主要包括:分级保护的范围划定与保护要求,历史街区的风貌景观保护,历史街区建筑高度控制、各级文物古迹及传统民居宅院的保护、土地利用与道路交通调整规划等。

5.3 整治规划主要包括:保护与更新模式、沿街重要界面立面整治、重点地段详细设计等。

6.保护框架的构成要素

太平街历史街区保护框架的构成要素由人工环境和人文环境两部分组成。

归纳如下表,需要针对各自的特点进行相应的保护。

太平街历史街区保护要素构成表

人工环境 街巷格局 主要街道成鱼骨状,街巷普遍较窄,保持民国初年格局。

文保单位 贾谊故居、“四正社”旧址、鲁班庙旧址、辛亥革命“共进会”旧址、孚嘉巷42号、乾益升粮栈

历史建筑 老通义油漆号、杨福和豆豉鞭炮庄、利生盐号、杨隆泰钉子铺、洞庭春茶馆等

特色构筑 金线街麻石路面、常怀井

景观大树 散布在各条街巷上的胸径超过20厘米的大树

人文环境 节庆习俗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过小年、除夕、春龙节、花朝节、观音菩萨诞辰、上巳节、龙王节、天贶节、乞巧节、中元节、灶王节、老郎神寿诞

革命事迹 两湖暴动、长沙起义

地方特产 湘绣、湘菜、湘莲、湘粉、菊花石雕、浏阳豆豉、菌油、棕编、白沙液酒、铜官陶瓷、浏阳夏布、浏阳纸伞、浏阳花炮、红继木

历史人物 屈原、贾谊、陶侃、焦达峰

奇闻掌故 吕洞宾与金线街、陶侃射蟒

7.保护框架的空间构成

根据太平街历史街区的价值及其环境要素构成,可以将太平街的空间框架划分为“五街三片一点”,即以五条特色街道串起来的三片传统居住街坊(见保护框架规划图)。

“五街”是指:

太平街传统商业街、金线街传统风貌街、西牌楼传统餐饮街、马家巷和孚嘉巷传统居住巷。

“三片”是指:

马家巷孚嘉巷传统居住街坊:以马家巷、孚嘉巷为中心,东面到太平街,西面到卫国街,南到金线街的以传统居住风貌为主要特色的地块。

三泰街传统居住街坊:此居住街坊位于太平街以东,西牌楼以北,三泰街以西。

太傅里传统居住街坊:此居住街坊以太傅里位于太平街以东,西牌楼以南,西兴街以西。

“一点”是指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贾谊故居。

第三章:保护等级与范围

8.历史街区分级保护

根据现状特征以及国家对历史街区保护的相关规定,在本次规划中,将太平街历史街区的保护范围划分为二个层次:历史文化风貌区(包括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

8.1历史文化风貌区

历史文化风貌区根据保护对象性质和措施的不同分为两部分: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

8.1.1 保护范围

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区是指从沿太平街(北起长沙食品城,南至金线街口)、马家巷(东起太平街,西至卫国街)、孚嘉巷(东起太平街,西至长沙港务招待所)、西牌楼(西起太平街,东至三泰街)、太傅里两侧传统民居集中的区域。

以“保护范围规划图”上的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区范围划定为准。

本次规划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区面积为5.07公顷。

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包括北至五一路、南到解放路,西起卫国街,东达三泰街、三兴街的整个太平街历史街区,以“保护范围规划图”上的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划定为准。

本次规划建设控制地带面积为12.57公顷。

8.1.2 保护要求

对于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区,要求确保此范围以内的建筑物、街巷及环境不受破坏,如需改动必须严格按照保护规划执行并经过上级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审定批准。

各种修建需在城镇建设部门及文管会等有关部门严格监督下进行,其建设活动应以维修、整理、修复及内部更新为主。

其建设内容应服从对文物古迹的保护要求,其外观造型、体量、色彩、高度都应与保护对象相适应,较大的建筑活动和环境变化应由上级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会通过方可执行。

1) 古街市应保持原有的空间尺度,地面铺装应逐渐恢复传统特色,采用麻石条铺砌;原有电线杆、有线电视天线等有碍观瞻之物应逐步转入地下或移位;街道小品(如果皮箱、公厕、标牌、广告、招牌、路灯等)应有地方传统特色,不宜采用现代城市做法。

2) 街巷两侧建筑功能应以传统民居和传统商业建筑为主,鼓励发展传统商铺茶肆和产商结合的手工作坊,建筑的门、窗、墙体、屋顶等形式应符合风貌要求,色彩控制为黑、白、灰及黄褐色、原木色。

3) 传统民居选择相对完整地段成片加以维修恢复,保持原有空间形式及建筑格局,古井、古树及反映居民生活之特色庭院、应予以保留并清理恢复,不符合风貌要求的建筑应予以改造或拆除。

4) 对本区内保留的传统民居建筑应加强维修,建筑色彩应取黑、白、灰、黄褐色等其他长沙传统民居的色彩加以统一控制,建筑装饰、建筑形式应采用民居形式的坡顶青瓦白脊房,建筑门、窗、墙体、屋顶及其它细部必须严格按规划管理确定的长沙传统民居特色细部做法执行。

建筑功能主要为居住建筑或民居旅馆。

5) 建筑物一层檐口高度控制为2.8~3.5M,二层檐口高度控制为6.5 M。

对于建设控制地带,此范围内的各种修建性活动应在规划、管理等有关部门指导并同意下才能进行,其建筑内容应根据文物保护要求进行,以取得与保护对象之间合理的空间景观过渡。

在此保护范围内的一切建设活动均应经规划部门、文物管理部门等批准,审核后才能进行。

1) 建筑形式以坡屋顶为主,体量宜小不宜大,色彩以黑、白、灰为主色调,最大建筑高度为四层;对任何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新旧建筑必须搬迁和折除,近期拆除有困难的都应改造其外观和色彩,以达到环境的统一,远期应搬迁和拆除。

2) 该范围内各种修建性活动应在规划、文物管理部门指导并同意下进行,其建筑内容应根据文物保护要求进行,建筑功能应以居住与公共建筑为主。

8.2环境协调区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太平街历史街区历史风貌地完整性,根据历史街区四个方向的不同情况,划分出环境协调区。

8.2.1 保护范围

环境协调区的范围规划为:西起湘江之滨,东到三泰街、三兴街道路红线外50米,北起五一路南侧红线,南至解放路红线外50米。

具体保护范围以“保护范围规划图”上的环境协调区范围划定为准。

本次规划环境协调区面积为23.98公顷。

8.2.2 保护要求

在此范围内的新建建筑或更新改造建筑,必须服从“体量小、色调淡雅,不高,不洋、不密、多留绿化带”的原则。

其建筑形式要求不破坏古镇风貌的前提下,可适当放宽,该保护范围内的一切建设活动均应经规划部门批准、审核后方能进行。

对整个区域协调区,新建筑应鼓励低层,原则上不超过6层,街坊内部建筑高度应严格按照“高度控制规划图”执行,禁止不符合上述要求的任何新的建设行为,对不符合要求的已有建筑,应停止其建设活动,并在适当的条件下予以改造。

9.建筑及院落分级保护

经过对太平街历史街区现存建筑的详细调查和评估后,将太平街历史街区的优秀建筑及宅院分为三级进行保护:一级——文物保护单位、二级——不可移动文物、三级——优秀历史建筑。

9.1文物保护单位(一级)

9.1.1 保护范围

保护等级为一级保护的范围:划定已经公布批准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本身和其组成部分的四至界线以内为绝对保护区。

太平街历史街区内目前共有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贾谊故居。

9.1.2 保护要求

所有的建筑本身与环境均要按文物保护法的要求进行保护,不允许随意改变原有状况、面貌及环境。

如需进行必要的修缮,应在专家指导下按原样修复,做到“修旧如故”,并严格按审核手续进行。

绝对保护区内现有影响文物原有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必须坚决拆除,且保证满足消防要求。

建筑形式:不能随意改变现状,不得施行日常维护外的任何修建、改造、新建工程及其它任何有损环境、观瞻的项目。

在必须的情况下,对其外貌、内部结构体系、功能布局、内部装修、损坏部分的整修应严格依据原址原样修复,并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其它有关法令、法规所要求的程序进行,并保证满足消防要求。

高度控制:保持现状或根据原状恢复。

9.1.3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

不容许在建设控制地带内有超过文物保护建筑的一般建、构筑物,现状存在的应坚决拆除。

该范围内各种修建性活动应在规划、管理等有关部门指导并同意下才能进行,其建筑内容应根据文物保护要求进行,以取与保护对象之间合理的空间景观过渡。

在此保护范围内的一切建设活动均应经规划部门、文物管理部门等批准,审核后才能进行。

9.2 不可移动文物

根据长沙市不可移动文物和长沙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单位的划定,及现场对历史建筑的调查审定,本次规划共划定不可移动文物6处。

分别为马家巷17号(共进会旧址)、孚嘉巷12号(四正社旧址)、太平街67号(乾益升粮栈旧址)、孚嘉巷14号(鲁班庙旧址)、孚嘉巷42号、金线街麻石路面。

9.2.1 保护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对于不可移动文物建筑的立面、结构体系、基本平面布局、建筑高度和有特色的内部装饰不得改变,其他部分允许改变。

建筑维护修缮应优先采用旧料来更换损毁构建,修缮的原则是“只修不建,修旧如旧”。

附表:太平街历史街区不可移动文物汇总表

编号 名称 地址 建筑面积 建筑年代 房屋性质 进数 备注

13 共进会旧址 马家巷17号 450 公私合用 二

18 四正社旧址 孚嘉巷12号 260 公房 二

09 乾益升粮栈旧址 太平街67号 500 公房 四

16 鲁班庙旧址 孚嘉巷14号 270 清末民初 公房 一

14 孚嘉巷42号 孚嘉巷42号 480 民国 公房

37 金线街麻石路面。

金线街

9.3 优秀历史建筑

经过对太平街历史街区的历史遗存详细踏勘和审核后,本次规划共划定优秀历史建筑25处。

9.3.1 保护要求

对于优秀历史建筑建筑的立面、结构体系和建筑高度不得改变,建筑内部允许改变;建筑修缮的重点是恢复其传统建筑与院落的布局,在细部做法上采用长沙地区的典型做法、样式材质等,可以在对当地建筑的特色提炼下,对无法恢复原样的部分做一定的创意性设计。

第四章:高度控制规划

10. 高度控制

为维护街区的历史文化风貌,需要对街区的建设进行高度控制。

具体如下:

文物保护单位:维持原有建筑高度,不容许在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有超过文物保护建筑的一般建、构筑物,现状存在的应坚决拆除。

重点保护建筑和优秀历史建筑:维持原有建筑高度。

周边20米范围内有高度超过重点保护建筑和优秀历史建筑的建、构筑物,应降低层高或拆除。

控高二层区域:建筑高度控制为二层坡屋顶传统建筑。

建筑二层檐口高度不超过6.5m,屋脊总高不超过8m;结合现状特点,允许建国以前传统风貌建筑维持原高。

控高四层区域:位于本次历史街区规划范围内,建筑高度控制在四层及四层以下,四层檐口高度在12.5米以下,总高度不超过14米。

控高六层区域:规划范围西向外至湘江岸边,北至五一路南侧红线,东、南道路红线外50米范围内,建筑高度控制在六层及六层以下,总高度不超过20米。

各控高区域的具体范围详见高度控制规划图。

附表:高度控制区域汇总表

区域名称 面积(hm2) 比 例

维持原高 1.04 4.04%

控高二层 8.43 32.73%

控高四层 8.19 31.79%

控高六层 8.10 31.44%

11. 景观视廊控制

为了保证湘江风光带与太平街历史街区的交融,新开辟的通向湘江的回龙街两侧应控制高度为二层。

为了保证金线街传统风貌的完整性,金线街南侧的新建建筑须有一定的高度控制,即沿街道红线南侧15米的范围内控制高度亦为两层。

第五章:土地利用规划

12.用地调整目标

根据保护与发展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原则,通过对现状土地使用的合理调整,以达到科学合理地使用土地,从而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同时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发展文化及旅游事业,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

从用地功能结构上将整个规划区划分二个节点、三条轴线、五个区域。

节点:规划有两处,分别位于太平街的南北两头入口处。

北节点规划为公共服务中心节点,结合救火会旧址,设立一处“文夕”大火纪念广场;南节点规划为文化休闲广场,主题为长沙市井万象。

轴线:一条是太平街特色商业轴,以经营长沙传统特产和展示太平街传统特色经营为主;一条是金线街地方文化轴,以经营长沙传统文化产品和手工作坊参与展示为主;一条是西牌楼休闲餐饮轴。

区域:分为三片传统居住街坊,一片传统园林区,一片文化创意区。

传统居住街坊有马家巷传统居住街坊、三泰街传统居住街坊、太傅里传统居住街坊。

传统园林区为结合贾谊故居进行更新复原的旅游区。

文化创意区为结合孚嘉巷西口的整治而新建的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的商业区位。

详见功能结构规划图。

13.用地调整措施

太平街历史街区仍以居住用地为主,恢复传统民居街坊,商业用地主要沿太平街、西牌楼两侧布置。

文化娱乐用地主要沿金线街两侧、孚嘉巷西侧布置。

广场空间主要设置在太平街北头、南头。

公共绿地均布于各居住街坊内部,调整设立一处新的幼儿园,各居住街坊内部设置托儿所和老年人活动中心,在太平街北部东侧设小区级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和诊所一处。

附表:规划用地平衡表

用地性质 面积(m2) 比例

居住用地 38864 30.91%

商住用地 8088 6.43%

餐饮服务业用地 3659 2.91%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1437 1.14%

公园 2019 1.61%

医疗卫生用地 450 0.36%

商业用地 17853 14.20%

金融保险业用地 7320 5.83%

旅馆用地 3146 2.50%

文化娱乐用地 6663 5.30%

影剧院用地 656 0.52%

图书展览用地 3166 2.52%

科研设计用地 913 0.73%

文化创意产业用地 3534 2.81%

文物古迹用地 9058 7.21%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431 0.34%

绿化用地 2833 2.25%

广场用地 2128 1.69%

道路用地 11429 9.09%

社会停车场库用地 2072 1.65%

合计 125719 100.00%

第六章:社会生活规划

14.人口规划

太平街历史街区现有常住人口7359人,暂住人口1569人,共2953户,居住用地面积约5.7公顷,人均居住用地面积只有约14.1平方米,居住密度偏大。

住宅建筑面积约142000平方米,居住人口密度为6.3人/100平方米,达到了居住舒适标准中的经济型标准:4-7人/100平方米,但偏拥挤。

用地规划中约五分之二的街区作为市级公共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和绿地,保留其它部分历史街区作为居住用地,仍以居住为主,考虑到街区居住建筑保留现状多为二层,另有较多居住用地控高为四层,按容积率为1.5,人均居住建筑面积25平方米(处于经济型与舒适型标准之间,为4人/100平方米)的标准进行规划,则街区人口规划为约4500人,1500户,人均居住用地面积约为16.8平方米。

根据规划需迁出居民约4400人,1450户。

15.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规划对原来建筑外部空间功能进行梳理打通,构成多级网状的外部交往空间,形成主要道路 巷道 内部小广场 私人院落的公共空间结构。

规划安排一处新的幼儿园、一处新诊所、一个老年人活动中心、一处小型影剧院。

同时加强垃圾箱、公共厕所等公共设施的统一管理和标准化设置。

太平街和西牌楼街作为主要旅游服务性质的商业街道,同时要保持一定的为居民日常生活服务的商业设施。

风貌的要求。

本着“方便居民生活、有利旅游发展、提高环境质量、促进持续发展”的规划思路考虑技术要求。

结合长沙的历史街区特点,因地制宜,寻找最佳的技术途径,节省用地和投资及运行费用。

技术上安全可行,维护管理方便,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便于专业部门实施。

况统零售商业风貌轴、西牌楼为传统餐饮服务风貌轴、金线街为传统商业居住风貌轴。

强化历史街区的入口标志空间,保护街区内部的标志性景观。

在西牌楼东口与三泰街交接处恢复原有的明藩王府西牌楼,孚嘉巷西巷口复原太平门,马家巷和金线街的街巷口建坊门,太平街南、北入口建设广场空间,作为历史街区标志性入口。

街区内部利用救火会旧址建设“文夕”大火纪念广场,突出朱昌琳故居和贾谊故宅作为街区内部的标志性游览景观特征。

第十章:建筑保护与更新模式

30. 保护更新模式

建筑的保护与更新模式规划是本着保护太平街历史街区风貌和传统空间格局的要求,充分考虑现状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按建筑的等级分类及其质量、风貌等的综合调查评估,对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建(构)筑物提出分级保护和整治的方式措施:

修缮:针对文物保护单位和不可移动文物,对其残缺损坏的部分进行修补,对文物整体进行日常的维护保养。

原则是修旧如故、只修不建。

具体办法参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办法。

修护:针对优秀历史建筑,对其进行不改变外观特征和内部结构格局的修理维护,其使用性质的改变需报上级 *** 部门组织的专家评审通过方能进行。

改善:对一般历史建筑和历史环境要素进行不改变其外观特征的维护、改建活动。

整修:针对一般建筑中与历史风貌有冲突的建构筑物和环境要素进行的改建活动。

暂留:针对质量较好,但与古镇风貌冲突很大且不处于核心风貌保护区的紫线范围内的一般建筑,由于经济社会原因而暂时无法更新拆除的,暂时保留,建议远期更新拆除。

拆除:针对风貌极差、质量极差的一般建筑,或该建筑原址曾经有重要的古迹遗址,则根据规划需要将其拆除,进行新的建设活动或对古遗迹进行复建,或开辟为绿化及开敞空间。

对文物建筑(包括文物保护单位和不可移动文物)、优秀历史建筑、一般历史建筑、一般建筑、障碍建筑等相对应的保护和整治措施列表如下:

附表:保护与整治策略表

类型 文物建筑 优秀历史建筑 一般历史建筑 一般建筑 障碍建筑

保护与整治

方式 修缮 修护 改善 整修 暂留、拆除

附表:核心保护区范围内的保护与整治模式

31. 规划原则与目标

本着在社会中确认、尊重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则,对享用这些遗产的特殊习俗做法予以尊重,努力确保和支持创造、保养和承传这些遗产的社会群体以及物质性的承载环境,保证这些遗产不仅作为历史资料得到静态的保存,还要使其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得到应用与发展。

31.1 规划原则

作为人类特殊的文化遗产,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目标,其保护应遵从以下原则:

1) 原真性原则,作为盛行于特殊历史时期被特殊群体所珍视的文化遗产,因其独特的内涵而受到人们的关注和保护,只有保证其内涵包括与内涵统一的形式的历史真实性即原真性,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存在的依据。

2) 发展性原则,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社会性,在其保护过程中必须注重遗产随社会环境条件的变迁而进一步得到发展,从而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3) 尊重性原则,需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所依托群体的特殊性,在进行保护时,必须尊重享用这种遗产所必须遵从的习俗和仪式。

采纳把 谢谢

苏州现状分析论文发表

一、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 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广为覆盖的气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地面监测和观测网,建立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系列,并正在建设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在气象监测预报方面,建成了较先进的由地面气象观测站、太空站、各类天气雷达及气象卫星组成的大气探测系统,建立了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现代化的气象通信系统和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全国已形成了由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分工合理、有机结合、逐级指导的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体系。为了监测江河洪水,国家组建了由数目众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组成的水文监测网,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区洪涝灾害易发区警戒水域遥感数据库,将遥感技术在“八五”期间应用于洪灾监测。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些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另外,利用现代科技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如农区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这些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防灾减灾发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地震监测和抗震方面,组建了400多个地震观测台站,“十五”期间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由48个国家级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国家数字测震台网和由300多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20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网以及若干个流动数字测震台网、数字强震台网构成了中国数字测震系统,建立了大震警报系统和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监测预报系统,编制了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震害预测图,确定了52个城市作为国家重点防震城市,对全国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区的工程建筑,实施综合性震害防御,对城市和大中型工矿企业的新建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完成了多条铁路干线、主要输油管线和多座骨干电厂、大型炼油厂,一批重点骨干钢铁企业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库的抗震加固。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加强了对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质灾害的勘查防治工作,采取了包括工程防御体系、生物水保防御体系、管理防护体系,社会管理体系和预测及报警体系在内的综合防御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把生态建设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田还草和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地质灾害的危害和损失。全国已建立了25片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实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一万多条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开展了山水田林综合治理。先后确立了包括“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淮河太湖流域防护林、珠江流域防护林、辽河流域防护林、黄河中游防护林和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的十大林业生态工程。此外,还发射了“资源一号”、“资源二号”卫星,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查、防灾减灾、地质灾害监测和科学试验等领域。 二、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缺乏综合协调 长期以来,我国的灾害管理体制基本是以单一灾种为主、分部门管理的模式,各涉灾管理部门自成系统,各自为战。由于没有常设的综合管理机构,各灾种之间缺乏统一协调,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联动,造成了许多弊端,如缺乏综合系统的法规、技术体系政策与全局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规划;缺少系统的、连续的防灾减灾思想指导,不利于部门之间协调;缺少综合性的防灾减灾应急处置技术系统;缺少专门为灾害救援的综合型救援专家、技术型队伍;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防灾减灾科学技术体系;信息公开和交流渠道不顺畅;资源、信息不能共享;科学决策评估支持系统与财政金融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等等,直接影响防灾减灾实效。 2.投入不足 资金渠道单一 全国每年投入到防灾减灾科技研发和应用的经费十分有限,在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科研设备购置、防灾工程建设、防灾减灾基础研究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等多方面投入不足。主要是因为我国防灾减灾科研基本依赖于财政拨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由于防灾减灾科研具有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近期经济效益,很难吸引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主动投入,造成防灾减灾科技发展和技术推广滞后。另外,缺少科研成果推广的中间环节与适合防灾减灾工作规律的运行机制,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低,一些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率不足10%,严重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入进行,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 科技资源尚待优化配置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气象、地震、地质、环保等领域,由于缺乏宏观协调管理及传统的条块分割现状,一方面各领域主要关注本领域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研发工作主要局限于解决本领域存在的技术问题,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科技开发与应用水平发展很不平衡,在基础地理信息、救灾设备和队伍建设方面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另一方面,仪器、设备、资料、数据等都由部门、单位甚至个人所有,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共用,资源条件不能系统整合形成高效、共享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无法形成合力和整体创新优势。 4.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缓慢 一是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发展与应用水平很不平衡;二是各灾种的应急研究和操作水平差别较大,低水平重复研究较多;三是技术手段和装备落后,监测能力不强,短期预测预报能力还较低;四是缺乏各类灾害的科学评估模型和方法,灾害信息共享应用和评估的技术急需完善;五是对一些重大灾害的认识与防治技术,长期徘徊不前;六是现有科研结合国情实际不够密切,科技整体支撑能力有待提高等。 5. 防灾减灾高水平科技人才匮乏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专业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中,基层防灾减灾机构普遍缺少技术应用人才,与我国防灾减灾工作重点结合不密切,特别缺乏防灾减灾领域的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工程技术应用人才。另外,研究经费、待遇等方面条件较差,影响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人才队伍的稳定与发展。 6. 科普宣教力度不够 缺乏统一的防灾减灾科普规划,没有固定的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也缺乏经常性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使防灾减灾科普缺乏系统性、连续性,致使我国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知识、防灾减灾意识的科普教育水平较低,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差,最终影响我三、我国防灾减灾科技支撑的对策建议 1.建立统一综合的防灾减灾组织保障体系 设置统一的具有危机管理性质的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大政方针做出决策,逐步实现从部门为主的单一灾种管理体制向政府和部门联动、条块结合的综合应急管理体制转变。 加强科技主管部门与涉灾管理部门的协同,形成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多层次、分布式的协同管理职能和机制。 成立集合各灾种、各专业及相关管理部门专家的顾问团体;建立防灾减灾决策的专家咨询系统,为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提供智力支撑。 2. 完善防灾减灾科技进步政策与创新机制 制定科技支撑防灾减灾办法与政策,增加科技投入,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人才培养选拔等方面给予支持;将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工作计划,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在大中小各级学校教育中适当引入防灾减灾课程及读物。 建立高效、合理的防灾减灾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机制、科技投入机制、成果转化机制、政策激励机制与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在防灾减灾领域的推广应用。 3. 多渠道增加对防灾减灾的科技投入 将防灾减灾发展所需投入纳入每年科技经费预算,按照一定的使用比例,支持研究开发工作、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技术装备、参加国际交流等。并使防灾减灾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低于科技经费增长的总体水平。 建立社会防灾减灾基金,吸收企业、社会团体、公民及海外人士对防灾减灾的捐赠,按比例将部分基金用于科技投入。 用给予引导资金的方式,促进地方政府增加防灾减灾科技投入,引导技术开发机构与企业投资防灾减灾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4. 促进防灾减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 借助全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整合全国各灾害管理部门的分类灾害信息资源,全天候运转监测网;以网络技术为纽带,积极推广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控系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建设覆盖至全国各乡村的主要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充分应用数字化技术及网络技术,综合集成防灾减灾各单位上报的灾情信息,构建包括灾害应急响应、灾害信息分析、灾害救援决策、救援信息反馈等在内的防灾减灾技术及信息资源平台。 5.加强防灾减灾科技能力与科技队伍建设 通过科研体制改革和现代院所制度建设,进行课题制、首席专家负责制和科研经费预算等防灾减灾科技机构科研管理制度建设;鼓励科研与地方防灾减灾需要紧密结合,开展自然灾害综合研究和治理;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研发防灾减灾技术和装备,实现产业化;与管理部门合作,尝试推广先进的防灾减灾技术和管理方法,探索区域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模式;参与重点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试验示范区建设。 在培养选拔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上,大力培训一线工作的防灾减灾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改善基层技术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通过科研项目、激励措施、分配制度、考核选拔等吸引和稳定人才队伍,培育有竞争力的研究群体,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培养防灾减灾后备人才,逐步在我国高校中开办防灾减灾专业教育。 6. 加强国内外防灾减灾科技交流与合作 鼓励防灾减灾科研机构、管理部门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获得先进的应用技术及管理经验,追踪最新技术。在跨国、跨区域的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中,政府应积极协调,为项目实施提供帮助和保障。

苏州华杰公司营销环境的分析论文

近年来,营销战略研究成为企业研究的热点。通过SWOT分析方法,明确了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及自身优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制定营销战略组合奠定基础。

关键词:

营销环境,SWOT分析,竞争

一、华杰公司内部条件

分析苏州华杰电子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电源开关、电源插座、电动工具开关、连接器等产品的研发、制造和服务,产品已通过多个国家的安全认证,在其中很多细分行业中位于行业首位。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中国电子元件企业百强评比第63名。

1、华杰公司的经营现状

华杰公司主要从事电子开关的研发、制造和服务,主要产品有连接器、家电开关、电动工具等。公司的三大产品采取需求先导的方式,根据顾客的需求进行定制。同时针对产品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相结合的促销方式,在公司的内部实行全员营销并通过媒体进行宣传,增加公司的美誉度。

2、华杰公司存在的问题

一是企业的管理效率还有待提高。华杰公司营销组织结构表面看来分工明确,实际造成了效率低下,管理层处理事务的方式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营销专业人员数量少。论文参考网。营销人员数量显得捉襟见肘,且营销人员很多是高中学历,使得华杰公司在竞争中显得后劲不足。三是营销渠道不完善。华杰公司建立了自己的销售网络,但是销售网络不健全,在销售上发挥作用有所偏向大项目,在与大公司争夺客户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销售费用。

二、华杰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1、政治环境分析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出台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这无疑会对该行业的发展十分有利。《国家产业技术政策》以推进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为核心,促进相关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技术升级,进一步带来了机遇。

2、经济环境分析

随着宏观经济稳定增长,GDP年均增长率达到8%—10%,人民收入不断提高,作为消费品的电子产品,如电子开关,消费量也会增加。受金融危机影响,为了保持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我国近一段时间的经济政策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电子产业作为拉动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必将激活电子开关市场的需求。论文参考网。

3、社会环境分析

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高质量、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受到人们的青睐,人们愈加重视消费品的个性需求,这也进一步的促使电子开关的设计要具有独特、个性的要求。华杰公司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根据需求进行产品设计,符合社会需求。

4、技术环境分析

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网络已经逐渐被人们接受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应用。各大电子产品生产和销售商都建立自己的网站,网上交易成为现实,这进一步的把电子产品生产企业推向国际化运作方式转变。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参与行业网络经济的发展将会对电子产品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华杰公司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1、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电子开关作为一个现代化社会所必需的产品倍受人们的青睐。它大致经历了三大拐点,拉线式开关、平板式开关、智能触控式电子开关。纵观电子开关行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一个发展方向:一是电子开关功能多样化;二是电子开关科技含量高;三是电子开关材料好、质量高;四是电子开关的环保、绿色、低碳发展。

2、五种因素分析

(1)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威胁。由于电子开关行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企业,电子开关需要很高的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道进入壁垒,潜在进入者的威胁相对比较弱。

(2)替代品的替代威胁。电子开关这种产品所固有的特性,其替代品的威胁相对与其它产品十分微小,其替代品的威胁可以不用考虑。

(3)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华杰公司作为处于发展中、次于国际大公司的企业,其能与供应商形成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其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还是很强的。

(4)买方的议价能力。买方议价能力是在增长的,主要基于几方面原因:一是供买方选择的供应商越来越多;二是竞争的白热化促使买方提高议价能力;三是生活水平的提高造成买方消费倾向的转变。

(5)产业内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华杰公司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竞争对手有德丰和马夸特。在电动工具开关行业,马夸特全球的市场份额接近40%。德丰具有强大的研发和生产能力,产品已拥有多国强制性认证及一些国际专业认证。

四、华杰公司SWOT分析

1、具有优势一是服务意识强。

华杰公司本着“贴近客户,永续经营”的理念,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为顾客提供优质高效的产品,在一些细分的领域,公司产品市场份额很高,这从某种程度上显示出消费者对公司服务的认可和肯定。二是研发能力强。企业具有独立的产品研发能力,目前有100余名中高级研发工程技术人员。截止2008年底共获得93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1项,国际专利1项,并拥有UL认证的WTDP实验室。这为为公司保持核心竞争力,获得长期竞争优势提供了保障。

2、存在劣势

一是销售激励政策死板、不灵活。奖惩方法不能够跟随时代的进步而改善,不能够坚持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重物质奖励轻精神奖励。二是营销队伍不健全。华杰公司的企业员工较多,但是企业的营销队伍却不健全,在公司的营销队伍中,大学学历的人数只占营销人员的20%,而公司的员工也缺乏全员营销的意识,这会大大削弱企业的竞争力,不利于公司的发展。论文参考网。三是专利意识薄弱。电子产品行业竞争愈演愈烈,行业的利润率呈现下降趋势,企业的`研发成为竞争的关键,掌握领先技术的企业将采取专利保护策略,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华杰公司在专利产出方面显得较为薄弱,专利意识不强,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3、发展机会

一是国家的宏观经济走势良好,宏观政策进行调整,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国家采取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战略和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电子市场更加活跃,为电子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进入信息化社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势必在保证基本生活条件的情况下,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电子产品成为人们的首要选择,同时,个性化也将倍受人们的青睐,这将形成对电子产品的巨大需求,给电子生产企业带来更大发展机遇。

4、面临威胁

一是华杰公司目前还是区域性品牌,其主要的市场是在华南一带,其主要的竞争对手都是比较强的国际大公司,实力比华杰公司雄厚,对竞争对手的敏感度很高,市场份额稍微上升,很可能将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打击反应,甚至会引起“价格战”。二是家电电子行业的兴衰与电子开关行业密切相联系,而家电电子行业利润已经十分薄弱,因此这种企业经营对行业的依赖性,一旦行业状况发生变化,企业将会受到很大影响。

通过以上分析:

随着电子开关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现有企业应该进行科学的市场环境分析,准确的进行市场定位,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才能在现代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最近,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的汪胜教授团队在高水平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Hybrid nanogenerator for simultaneously harvesting sun and rain energy”的一篇论文。该研究团队成功地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混合纳米发电机,可以同时从太阳和雨水中收集能量。该混合纳米发电机采用了多层结构,包括由半导体纳米线、珍珠岩和碳纤维布组成的柔性基板和由钛酸锶、银、氧化锌和聚丙烯腈等复合材料制成的光电极。在实验中,该混合纳米发电机可以同时输出太阳能和雨能电能,达到了不错的能量转换效率。这项研究的成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在实现清洁能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还证明了科学家们通过将不同技术结合在一起,可以开发出更加高效的能源转换装置。

近期,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的汪胜教授在国际重量级学术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Ultrastrong and Tough Graphene Aerogel Fibers with Hierarchical Architecture”的论文。该论文报道了一种新型石墨烯气凝胶纤维,该纤维具有超强和韧性的特点,并且具有分层结构。这种新型石墨烯气凝胶纤维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所得纤维具有超高的拉伸强度和韧性,并且具有显著的储能能力和超高的导电性能,因此在柔性电子、高强度材料和先进能源储存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这项研究成果的发表不仅提高了我国在新型高性能材料领域中的国际影响力,而且也为石墨烯气凝胶纤维的制备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广州税收现状分析论文发表

本文核心数据:广州GDP、广州货物出口额、广州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广州固定资产投资额

1、广州经济发展总体概况

广州在全国城市中GDP排名第四,但低于一线城市均值。此外,广州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居全国第一。2021年广州货物出口额赶超北京,成为一线城市第三。但2021年广州货物出口额依旧仅是一线城市货物出口总额排名第一的上海的七分之一,并且广州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低于一线城市均值,税收收入远低于上海和北京。

分区域看,2021年天河区GDP最高,增城区GDP增速最高。在固定资产投资额方面,2021年南沙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最高,黄浦区、白云区、海珠区、南沙区和花都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速高于广州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速。广州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如下:

将广州各区的GDP、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货物出口额进行对比可发现,黄埔区GDP、货物出口额和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均处于全市较为领先的地位。从化区GDP、货物出口额和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在全市中均较低。

注:坐标轴中心点为(920.23,573.83)。

2、生产总值

(1)广州GDP位居全国第四,增速高于一线城市GDP增速均值

广州是粤港澳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经济发展质量高。2017-2021年,广州GDP逐年增长,2021年广州GDP位居全国第四,为28231.97亿元,比上年增长8.1%。

此外,2019-2020年,广州GDP同比增速高于全国GDP同比增速和一线城市GDP同比增速均值。2021年广州GDP增速与全国GDP增速持平。

(2)天河区GDP最高,2021年增城区GDP增速最高

分区域看,2021年,天河区GDP全市最高,为6012.2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其次是黄埔区和越秀区,GDP分别为4158.37亿元和3629.4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2%和6.1%。另,番禺区GDP超过广州各区GDP均值。

从增速上看,2021年增城区、南沙区、海珠区和番禺区GDP增速超9%,其中增城区增速最高,为10.8%。

整体来看,天河区和南沙区人均GDP较高且近年GDP增速较快,2021年两区的GDP也较高。黄埔区和越秀区人均GDP较高,但是近年GDP增速较慢。从化区和荔湾区人均GDP较低且近年GDP增速较慢。白云区和花都区虽然人均GDP较低,但是近年来GDP增速尚可。

注:坐标轴中心点为(16.78,6.41%)。

3、固定资产投资额

(1)广州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高于全国及一线城市均值

广州固定资产投资额规模在全国排名靠前,且广州固定资产投资额2018-2021年的同比增速远高于同一时期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速和一线城市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速。2021年广州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8502.8亿元,同比增长11.7%。

(2)2021年南沙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速最高

分区域看,2021年,除了黄浦区、白云区、海珠区、南沙区和花都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速高于广州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速,其它区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速均低于广州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速。其中,南沙区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速高达22.3%。

4、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1)2021年广州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低于一线城市均值

2017-2021年,广州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整体增长(除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下有所下降)。2021年广州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122.56亿元,同比上升9.8%,涨幅较全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以及一线城市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小。并且,2021年广州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低于一线城市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均值。

(2)2021年天河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位居全市之首

分区域看,2021年天河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仍远高于其它地区,为2050.6亿元。从化区的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全广州最低,为166.8亿元。值得关注的是,南沙区的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速最高,达到28.2%。

5、货物出口额

(1)2021年广州货物出口额再创新高,但与排名第一的上海仍有较大差距

广州在全球外贸形势总体回暖的背景下,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步伐,提高加工贸易的质量和附加值,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推动加工贸易从“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2021年,广州货物出口总额再创新高,为6312.17亿元。

不过,广州货物出口总额仅为一线城市货物出口总额排名第一的上海的七分之一。

(2)2021年黄埔区货物出口额全市TOP1,增城区货物出口额增速最高

从区域上看,2021年黄埔区货物出口额全市排名第一,为1773.9亿元,其次是南沙区、番禺区、花都区,这几大区2021年货物出口额均超过均值。2021年荔湾区货物出口额最小,仅为93.8亿元。2021年仅有越秀区的货物出口额为负增长。

注:截止目前,广州天河区暂未公布2021年货物出口额数据,前瞻依据2021年其他各区出口情况计算。

6、税收收入

(1)广州税收收入位于全国第一梯队,但与上海北京仍有较大差距

广州税收收入位于全国第一梯队,但是与上海、北京税收收入仍有较大差距,并且低于一线城市税收收入平均水平。2021年,广州税收收入为5783.3亿元,而上海税收收入和北京税收收入均超过1.3万亿元。

注:北京不含海关代征。

(2)2021年黄埔区税收收入最高,白云区税收收入增速最高

分区域看,2021年黄埔区税收收入遥遥领先于其它区域,为1003.8亿元。税收收入排名第二的是天河区,其税收收入为879.2亿元。另外,南沙区和越秀区2021年税收收入超过广州各区税收收入平均值,分别为504.4亿元和481.3亿元。从化区2021年税收收入最少,仅为60.2亿元。

不过,从增速上看,白云区和海珠区税收收入实现大幅增长,增速分别高达18.8%和18.3%。花都区和荔湾区2021年税收收入出现下滑趋势,其中花都区税收收入降幅最大,降幅1.9%。

注:区域税收统计口径与全市统计口径不一,区域税收仅包括了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广州市数字经济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广州作为中国南方经济中心城市之一,拥有众多知名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使税收成为其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杭州是浙江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国重要的数字经济中心,不过其税费负担相对较高。造成税收差异的原因,与两个城市的经济结构和资源有关。广州的国际经济贸易以及先进的制造业发展相对成熟,而杭州则更注重发展新兴产业,例如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此外,税收水平还与地方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等因素有关,综合因素造成了广州税收比杭州还少。

随着我国财政、税收体制的完善和会计职能的变革,税务会计与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之间的分工越来越明确。鉴于我国税法越来越健全、税收管理越来越严格、计算要求越来越细化。本文作者认为,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将企业税务会计从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中分立出来,不仅有可能,而且很有必要。一、企业税务会计的发展、作用及特征企业税务会计逐渐从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中分立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会计分支,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开始的。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企业税务会计被人们当作一门学科加以研究。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指出:“很多小企业,会计的目的是为了编制所得税申报表,甚至不少企业若不是为了纳税根本不会记账。即使对大公司来说,纳税也是会计师们的一个主要问题。……税法对于提高会计实践水准具有极大影响,并促进一般会计实务的改进及一致性的保持。……通过税法还可以促进会计观念的发展。如促进寻求更好的折旧方法和存货计价方法,澄清了计税收益的实质和所应包括的,范围等等。”可见,企业税务会计对于企业利用税法取得合法利益以及确保不固纳税方面的任何疏漏而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具有重要作用。我国从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税务管理得到加强。增值税凭专用发票抵扣税额方法的实行,使应纳税额的核算逐步走向规范化。对此,各地税务机关试行了在企业财务会计人员中培训办税员,指定取得办税员合格证的会计人员办理纳税事项办法。这一办法,完善了企业涉税事项的会计核算,可以说是建立我国企业税务会计的初步探索。与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相比较,企业税务会计的特殊性体现在三个万面:(一)企业税务会计要在税法的制约下操作对于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方法、处理方法等,企业可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并结合自身生产经营实际需要加以选择。但作为企业税务会计,必须严格按照税法(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运作,受税收规定制约,不能任意选择或更改。例如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在固定资产的折旧上、可在现行财务制度规定的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限总和法等几种方法中选择,采用其中一种;在存货核算中,企业可在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先进先出法等五种方法中选择。但企业税务会计只能依照税收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方式及存货核算方法进行核算,并需报税务机关批准或备案。也就是说,企业的经济行为和财务会计核算涉及到税务问题时,应以税收规定为依据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财务会计制度与税收规定要求不一致时,应以税收规定为准绳,进行必要的调整。(二)企业税务会计是反映和监督企业履行税收义务的工具企业税务会计作为会计学科的一个分支,对企业以货币表现税务活动的资金运动过程进行系统。全面的反映和监督,具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因为税收规定的计税依据与企业会计记载反映的依据并不总是一致的,处理方法、计算口径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差异。对此,企业税务会计应有一套自身独立的处理准则,通过税务会计工作所反映出来的情况,保证企业的税务活动按照税收规定进行,使应纳税金及时、足额地解缴,防止偷、逃、、欠税问题发生,保证企业认真、完整、正确地履行纳税义务,避免因不熟悉税收规定、未尽纳税义务而受处罚所导致的损失。(三)企业税务会计具有税收筹划的作用企业税务会计不仅仅是对税务资金运动的反映和监督,而且能通过税负因素分析等方法,使纳税人更加明确地利用合法手段来达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目的。具体地说,是指企业税务会计依据税收的具体规定和自身生产经营的特点,筹划企业的经营方式及纳税活动,使之既依法纳税,又可享受税收优惠,实现企业不多缴税、减轻税负的目的。二、设立企业税务会计的必要性(一)设立企业税务会计是税收制度与会计制度的差别日趋明显的必然要求目前,企业纳税仍然依赖于财务会计的账簿和报表,其财务人员在申报纳税时,头脑中往往没有税务资金流动的清晰、完整,系统的观念,导致在多层次、多环节、多税利的复合税制下显得无能为力。在较多的情况下只能机械地接受税务机关的指示或处理。在现实情况下,企业税务会计只能成为财务会计的简单附属,而财务会计又不能全面行使税务会计的职能,二者互相牵制,影响了各自职能的充分发挥。现行的税制已日趋完善,它与会计制度的差别越来越明显。(l)目的不同。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信息,除了为综合部门及外界有关经济利益者 服务外,更主要的是为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服务;而企业税务会计则要根据现行税收规定和征收办法计算应纳税额,正确履行纳税义务。例如纳税申报和税款解缴是税收资金运动的结果和终点,是税务会计应反映和监督的重要内容。由于各税种的计税依据和征税方法不同,同一税种在不同行 业的纳税人之间的会计核算方法也不尽一致,所以反映各种税款缴纳的方法各不相同。企业应按税收规定,结合本行业会计特点进行正确的核算。(2)核算基础、处理方法不同。当前企业会计准则 和财务通则规定,企业的财务会计必须在“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中选择一种作为会计核算基础,一经选定,不得更改。而企业税务会计则不同。因为根据税收规定,在计算应税所得时既要保证纳税人有立即支付货币资金的能力和税务机关有征收当前收入的必要性,又要考虑征收管理方便,所以税收制度是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的结合,是实施会计处理的“联合基础”。例如房产税,商品房一经售出,即使购买方未付清房款,房地产商都得按“权责发生制”记入收入;但税法考虑到房地产商支付税款能力,规定根据房地产商是否收到房款来确定纳税时间,即以“收付实现制”作税务会计基础。又如企业计提上缴主管部门管理费时,先按权责发生制加以提存,到年终时,如未付出,按税收规定则应按收付实现制予以冲回,并入本年损益,缴纳所得税。(3)计算损益的程序和结果不同。企业税务会计从经营收入中扣除经营成本费用的标准与财务会计不同。如财务会计把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折款从营业外支出科目中列支,即准予在利润结算前扣除,但税收规定则不允许在计算应税所得时扣除。(4)企业税务会计坚持历史成本,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而这种价值正是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进行核算的重要内容。(5)企业税务会计要对纳税申报、税款解缴、税款减免、税收筹划进行专门核算。而企业财务会计则把以上项目作为附属,这些差异,成为税务会计单独设立的前提条件。(二)设立企业税务会计是完善税制及税收征管的必然选择一是企业配备既懂税收规定、又精通会计业务的专门税务会计人员,根据税收规定和生产经营情况及时计算、申报纳税,及时、正确履行纳税义务,有助于保证国家税款及时、足额上缴。二是有利于分清税企权责,使税务人员从繁杂的财务账簿、报表检查中解脱出来,利用更少的人力全面高效地履行税务机关应有的职责。三是有利于税制结构的完善。企业税务会计相对独立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之后,企业税务人员能对企业税务资金的运动情况进行潜心研究,有助于税务机关发现税收征管的薄弱环节及税制的不完善之处,从而促进税收征管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进一步加速税制完善的进程。(三)设立企业税务会计是企业追求自身利益的需要企业作为纳税人应忠实地履行纳税义务,不得片面地为了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和纳税额的最小化而乱挤成本、扩大费用开支范围、扩大或多报免税产品、转移销售收入、多提专用基金、搞两套账、私设小金库等,更不能搞明拖暗抗、明漏实偷。企业在自身法人地位得到承认的前提下,一方面要认真履行纳税义务,另一方面也应充分享受纳税人的权利,如有权申请减税、免税、退税;有权请求税务机关解答有关纳税问题;有权对税务处罚要求举行听证;有权向上一级税务机关提出复议;对上一级税务机关的复议决定不服时,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对税务人员营私舞弊的行为,有权进行检举或控告;有权在税收规定容许的前提下确定企业类型、企业经营方式,以减轻自身税负等。要充分享受纳税人的权利,必须熟知税收规定,不仅要熟知税法原理,更应精通各税种的实施细则、具体规定和补充规定等;不仅要站在征税人角度熟知税收规定,还应站在纳税人角度正确进行有关纳税的会计处理,并适时做出符合企业利益的、明智的财务决策。(四)设立企业税务会计是企业正确处理企业与国家之间分配关系的最佳途径企业因自身利益的需要在企业会计学科领域中研究企业纳税及其有关的财务决策和会计处理,首先,是为了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执行税收规定。不能片面地只为缓缴税、少缴税、不缴税。纳税人应树立牢固的纳税意识和责任感,正确处理企业和国家之间的分配关系。在政策允许下,企业争取获得纳税方面的优惠待遇则属常理。其次,如果现行税收规定中存在某些“灰色地扩,纳税人从自身利益出发,采取避重就轻、避虚就实等 策略也属合乎情理和法规之举。目前,国际上合理避税已很普遍,纳税人树立避税意识,既是明智之举,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当然税务机关在税务实践中,对发现的税收立法、执法中存在的漏洞和问题,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堵塞漏洞。从这个意义上说,设立企业税务会计是强化征纳双方的管理意识和竞争意识的有效途径。三、建立我国企业税务会计应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一)我国企业税务会计应遵循的原则1.遵循税法的原则。企业税务会计所反映的企业的税务活动是否合法、正确的标准只能是国家税法。因此,在企业税务会计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税法中有关计税依据与会计处理的规定,这些规定涉及到账簿、凭证、会计基础、会计年度、计算单位和申报制度,特别是涉及到资产会计处理”,这方面的规定更加详细。企业税务会计活动的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税收法规。2.灵活操作原则。这里所说的“灵活操作”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企业在进行税务会计活动中,对于那些与企业纳税关系相对重要的会计事项,应分别核算、分项反映,力求准确;而对于那些与企业纳税关系相对次要或无关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纳税资料真实性的情况下,则可适当简化或省略。二是指核算与监督相结合。因为纳税申报期一般是在企业会计核算终了之后,如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从事生产、经营的机构、场所应当在每次预缴所得税的期限内,向当地税务机关报送预缴所得税申报表;年度终了后四个月内,报送年度所得税申报表和会计决算报表。”因此,企业既要在日常的会计活动中正确核算各种应纳税金,又要做到核算和监督相互配合,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不符合税收规定的行为,以免企业遭受处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3.寻找适度税负原则。税务会计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为企业管理人员、投资者及债权人提供准确的纳税资料和信息,以促进企业生产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对此,企业的税务会计人员应深刻理解现行税收规定的有关精神,在符合或不违反的前提下,进行税收筹划。国家的税收政策是根据全国的经济情况制定的,具体到某一地区、某一行业、某一产品、某一项目,可能因主、客观原因而使经济状况相对悬殊,有的可能获得推迟纳税期或减免税照顾,有的就可能不予照顾。企业一方面要综合权衡各种投资方案、经营方案与纳税方案,使其形成最佳组合,从而达到利润最大化或每股收益最大化的目的。另一方面,企业税务会计活动,从企业经营收入的取得到利润的形成以及计税、纳税都要真实反映、正确核算,不允 许任何隐匿收入和利润的现象发生,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及时、足额地向国家缴纳税款。4.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即会计核算总体上的客观性、可比性、一贯性原则,会计资料信息质量方面的相关性、及时性、明晰性原则,会计修订方面的谨慎性、重要性原则。它们体现着社会化大生产对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是对会计核算基本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二)我国企业税务会计的对象、内容及核算方法具体地说,企业税务会计的对象就是纳税人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可用货币表现的与税收相关的经济活动。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税务会计应包括以下内容:1.确定企业税务会计的纳税基础,即税务登记、变更登记、重新登记、注销登记和纳税申报。2.流转税、所得税两大税金的会计处理及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环节应纳税种的会计处理。3.企业纳税申报表的编制及分析等。(三)我国企业税务会计应遵循的基本制度1.财务会计制度是根据《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及《企业财务通则》的要求制定的,与其它专业会计一样,税务会计也必须遵照执行。只有当这些制度与税收规定有差别时,才按税收的规定执行。2.纳税申报制度。纳税申报制度,是企业履行纳税义务的法定程序,按规定向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应缴税款的制度。企业税务会计应根据各税种的不同要求真实反映纳税申报的内容。3.减免税、退税与延期纳税的制度。企业可按照税收规定,申请减税、免税、退税和延期纳税。按照税务机关的具体规定办理书面申报和报批手续,应附送有关报表,以供税务机关审查。批准前,企业仍应申报纳税;减免税到期后,企业应主动恢复纳税。4.企业纳税自查制度。企业纳税自查,是企业自身监督本单位履行纳税义务,防止和纠正错计税、少缴税、欠税的一种手段。企业内部对账务、票证、经营、核算、纳税情况等进行自行检查,以避免应税方面的疏漏而给企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四、对设立企业税务会计的几点建议要把企业税务会计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中分立出来,其中虽然涉及许多方面的问题,有些甚至还要补充和修订《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等等。但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日益完善和普及,企业税务会计的具体操作并不是一件繁琐的工作。田会计电算化给税务会计所带来的便利、快捷和高效必将成为税务会计迅速普及的巨大推动力。目前,企业税务会计在我国基本上还处于构想阶段,如何让其初具雏型,笔者认为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一)人才方面如果说税务会计的最重要的目标是促进企业生产发展,提高经济效益,那么税务会计的业务素质则是税务会计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核心和保证。税务会计作为融会计知识、税务知识、法律知识及其相应的实际工作经验为一体的高智能活动主体,首先需要社会为其提供充足的业务培训机会:l.在高等教育中开设与“税务会计”相关的课程,培养具有较深会计理论、税收理论及法律理论功底的专业人才。2.税务机关应给企业税务会计常年提供咨询服务和培训的机会,以使企业税务会计及时掌握最新的税收规定和征管制度。3.企业应树立正确的纳税观念,选拔符合税务机关和企业要求人员担任税务会计,并为其提供培训、调研机会,保证税务会计质量的不断提高。(二)组织方面健全的组织形式是保证企业税务会计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的必要条件。就我国现状来看,要设立企业税务会计,还必须建立注册税务会计师协会,定期组织税务会计资格考试,保证企业税务会计具有一定水准的执业素质;并对税务会计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为完善税收规定和企业决策提供参考。另外,还应制定约束企业税务会计行为的条例或规定,以减少企业税务会计不合法行为的发生。(三)法治方面随着税务会计的诞生,企业会计可能会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如何在合法或不违法的情况下为企业制订出最佳的纳税方案上。这便对企业管理及税收征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企业用制度的形式规定税务会计必须遵循的准则,规定企业的其他管理人员不能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强行要求税务会计做出违法行为,从而为企业税务会计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另一方面要求税务人员要在有法可依的基础上,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减少税务管理上的人治现象。

徐州黑人现状分析论文发表

提供一些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供参考。语言学研究英语在香港的传播英语在中国文化中的重生英语帝国:是现实还是神话二战后英语发展的非正式化趋势英语的全球化和区域化英语中的性别歧视英语中的女性歧视现象英语中的性别歧视和西方妇女的社会地位女性语言特点及其社会根源论广告英语的语言特点浅析商务信函的文体特征源自英语的汉语表达为汉语和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一个社会语言学调查语音与语义---音义关系中的非任意性笑话致笑的原因论幽默的因素英语幽默中的语用学幽默的跨文化障碍分析拉丁文对英语词汇的深远影响英语发展史中法语对英语的影响初探网络英语词汇和构词方式网络语言对日常语言的渗透英美民族文化心理及其在词汇中的映射翻译研究浅谈中文标牌语的英译商标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耶希斯图尔特的短篇小说《劈樱桃树》的翻译与评析意志的力量--短篇小说《无视失败》的翻译与评析英语谚语在口语中的运用及其翻译怎样翻译英语习语隐藏的主角们——《我们的生存之道》的翻译与评析短篇小说《我的俄狄浦斯情结》的翻译与评析跨文化在中菜西译的体现文化差异对旅游翻译的影响论译者主观情感在作品中的体现科技英语中词汇翻译的技巧与策略英汉基本颜色词汇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浅谈机器翻译文化感知与文化翻译翻译中双关语的处理在新的语言中新生---翻译中的转类跨文化研究从“赵燕在美被打”事件看跨文化交际的失败中英科普文章对比研究教育使美国移民融入主流社会:比较犹太家庭与亚裔家庭对子女的教育理念从《成长的烦恼》看中美家庭教育模式之差异奥普拉和陈鲁豫的成功范例给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启示现代中西方家庭淡化的透视中英姓名文化内涵比较中西文化礼仪的异同及其反映的文化内涵冲突与融合——好莱坞与亚洲电影的互动跨文化在中菜西译的体现中西方商务礼仪的比较中美跨文化商业行为比较国际商务礼仪中的文化冲突商务礼仪差异对中国涉外商务洽谈的影响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决策因素浅析礼貌原则的不同视觉中西方广告的差异中西方时间观差异对比中美婚姻观新视角中美性状比较从文化象征意义、宗教信仰及例行仪式看中西婚礼论中西方恐怖电影的差异论英国骑士精神与中国武侠主义中希腊神话中女性形象的比较研究英汉基本颜色词汇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中英色彩文化与语义对比的研究美国生活方式对中国年轻一代的影响及其原因论跨文化价值观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从养生观看民族特性从电影角度看决策中的文化差异幽默的跨文化障碍分析美国文化霸权下的民族文化保护策略---法国叫板美国"文化帝国主义"从<围城>看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从王家卫电影看中西方文化交融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作品中的中美文化冲突与融合文化意识与跨国交流中国古代太学与欧洲中世纪大学之比较——兼论现代大学的起源从中美英语教学的差异谈如何改进中学英语教学英语教学研究浅谈语境引入在中国高校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法意识合作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从多元智力原理分析中学生课堂英语学习策略的个体差异性交互式语言教学在乡村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关于多媒体课件对大学英语教学影响的思考构建课堂英语教学新模式——从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入手英语习语的理解和教学论外语习者与二语习者英语词汇扩大的途径教师在英语网络教学中的角色网络教育资源和高校英语写作教学浅谈教师在教学中的中介作用外教在当代中国英语教育中的作用背景知识和听力教学通过问卷调查对农村中学生听力问题的分析和展望英语词汇教学的问题和应用论记忆的联想策略少儿英语教育的问题及策略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优势第二语言从儿童学起的意义寓英语教学于游戏论中国大学生英语阅读技能的提高词汇在阅读理解中的作用非英语专业大学新生的英语学习策略——一项基于实证的研究新加坡与中国在推广双语教学中具体措施的比较与分析英语演讲中的艺术与技巧大学英语写作的措辞缺陷及解决方案大学生英文作文中的中式英语现象从中美英语教学的差异谈如何改进中学英语教学“注意”的规律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意义英国儿童文学的特色与贡献文学研究从《飘》到《冷山》:看美国南北战争文学作品的变迁俄狄浦斯情节初探论《呼啸山庄》艾米莉勃朗特的哥特情结评呼啸山庄中Katherine自我意识与传统道德间的冲突浅析艾略特诗歌的转变解析《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逃离“社会”----《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主题分析荒诞与理性---论《第二十二条军规》宿命与现实——从《苔丝》看哈代的宿命论从拉尔夫埃里森的《看不见的人》看美国黑人现状从《隐身人》中看爵士乐在黑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脆弱的心灵,虚伪的面孔--简析《红字》中蒂姆斯韦尔的悲剧命运《紫色》中的女性主义:至等待解放或为解放而论狄金森诗歌独特优美的意境《MrsDalloway》看VirginiaWoolf的意识流写作存在的代价---解读海明威作品中的女色意识海明威作品悲剧因素分析从《白象似的群山》谈海明威的写作风格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争平等意识从SthphenCrane看美国自然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论后现代主义中的女性主义—看美国影片《时时刻刻》从“指环王”到“龙与地下城”-奇幻作品所反映的欧洲中古文化浅论《远大前程》的理想主义倾向从“自愿贫穷”到“返朴归真”—重新发掘梭罗在瓦登湖的生活《一报还一报》——莎士比亚问题剧新解《伟大的盖茨比》:美国梦的破灭安徒生童话故事对中国儿童的影响追求自由的灵魂遭到宗教的扼杀:裘德的悲剧从《飘》的人物分析看开拓不屈的美国精神及其现实意义从雪莱的诗看英国浪漫主义福克纳献给艾米莉一朵什么玫瑰——谈威廉姆福克纳的《献给艾米莉的一朵玫瑰》文学叙事形式在侦探悬念片中的运用论《红字》中的性别错位从<围城>看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作品中的中美文化冲突与融合苔丝的悲剧和它的社会原因英国儿童文学的特色与贡献文化研究中东文化与其商业行为民族动物与民族精神一路上的疯狂——从《在路上》看“垮掉一代”的精神实质冲破枷锁,自由呼吸—从西方服饰演变看妇女解放运动从“指环王”到“龙与地下城”-奇幻作品所反映的欧洲中古文化殖民地时期英国文化对美国的影响欧洲人的城堡心结:通过对城堡文化的研究看欧洲社会的变迁和特点美国文化霸权下的民族文化保护策略---法国叫板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绝望的主妇》中的妇女形象分析——西方男权社会中女性的妥协与抗争对骑士文化的研究浅析哥特文化中的浪漫主义色彩英美民族文化心理及其在词汇中的映射论地理、政治、宗教对文化的影响韩流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朋克音乐对社会文化的影响香水文化在社会交际中的作用

徐州这么多黑人是因为有徐州医科大,矿大,江苏师大的交换生,国家优惠补贴他们过来,帮助第三世界国家,另外徐马上的那些黑哥们他们不是在徐州久待的,是全国各地跑马拉松赚奖金的,还有一些是美国佬,当外教。

20世纪50在经济上,黑人与白人同工不同酬。二战以后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工人工资逐步得到提高,但黑人工资与白人工资的差距反而越来越大。1949—1959:《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参见黄绍湘:《美国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70均工资由90美元增至20美元,而黑人仅由00美元增至75美元在居住上,黑人被隔离在白人社区之外。

美国20世纪50年代黑人和白人的经济地位。在美国历史上,各族裔集团在移民美国之初,往往是聚族而居,但一旦站稳脚跟,这种居住上的界线就会被打破。而黑人却不同,从他们大批进入城市起,聚居的方式保持至今。据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的统计资料表明,60%以上的黑人生活在大城市,而且是高度聚居,他们生活的社区内五分之三的人是黑人,社区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 众所周知,黑人聚居区在当今美国城市里是所谓的"问题街区",普遍存在着贫穷、失业、犯罪、单亲家庭等社会问题。本文拟通过对黑人聚居区形成和现状的分析,阐述其产生的原因,探索其治理的出路,黑人聚居区的治理也是美国目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

  • 索引序列
  • 杭州失业现状分析论文发表
  • 苏州行业现状分析论文发表
  • 苏州现状分析论文发表
  • 广州税收现状分析论文发表
  • 徐州黑人现状分析论文发表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