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江西高校发表nature论文

江西高校发表nature论文

发布时间:

江西高校发表nature论文

该院现有“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三个本科专业,“理论物理”、“光学”和“物理教育硕士”“凝聚态物理和光学工程”等四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光学”专业是江西省“十五”“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承担了培养学科教学(物理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任务,2012年增加学位工程硕士(光学工程领域)。上世纪 90 年代,先后成立了江西师范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现代光学研究所、凝聚态物理研究所。另外,江西省光电子重点实验室挂靠在该院。该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截止到2012年,有教职工80余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和高级实验师24人,讲师,助教39人;其中,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21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33人。同时,聘请了多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为本院的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形成了一支校内与校外、老中青相结合的较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 通信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创办于1994年10月。截止到2012年,该专业有专任老师24人,教授4人,副教授5人,高级工程师1人,讲师6人,其中2人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有8位博士,8位硕士,5位在读博士。该专业拥有光纤通信实验室、综合通信实验室、软件开发实验室等数十个专业实验室,以培养能在电子与计算机通信方面从事设计、开发的“综合性、技术性、应用性”人才为宗旨,现已形成了信号与信息处理、光通信网络与器件、信息安全与量子通信与信息对抗与射频技术四个主要研究方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办于2000年。截止到2012年,该专业有专任教师19人,教授4人,博士4人,硕士6人,其中2人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1人为江西省教学名师。该专业拥有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室、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室等多个电子基础实验室和传感器技术实验室、ARM和可编程控制器等多个专业实验室,并拥有大学生电子科技创新创业实验中心,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和实验能力提供了平台。 物理专业物理学专业源自1942年8月成立的中正大学师范专修科理化组,是我校发展史上创办最早的系科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办学经验。截止到2012年,该专业有教师36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7人,博士16人。该专业先后于 1986 年和 1993 年获得理论物理和光学硕士学位授予权,为省内最早。现硕士学位招生专业有“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和“光学工程”,其中光学硕士点是江西省“十五”重点建设学科。 理电学院实验中心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实验中心成立于2004年12月,由普通物理实验室、近代物理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通信实验室和开放创新实验室组成。截止到2012年,中心有800元以上设备2335台套,资产1062万元,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在管理模式上实行校、院两级管理,采取中心主任负责制,统筹安排、调配、使用实验教学资源和相关教育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实验中心形成了一支省学科带头人负责,热爱实验教学、教育理念先进、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实践教学丰富、熟悉实验技术,勇于创新的实验教学队伍。截止到2012年,中心有教师30人、实验辅助人员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11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学历者18人。 光学工程学科光学工程学科于2006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有江西省光电子与通信重点实验室作为研究平台,2011年本学科组成员王燕博士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Nature Photonics》上发表首次成功验证红外光波段逆多普勒效应的研究论文。截止到2012年,光学工程专业有专任老师24人,教授4人,副教授5人,高级工程师1人,讲师6人,其中2人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有8位博士,8位硕士,5位在读博士。该专业已形成了激光传输控制、光信号与信息处理、光通信网络与器件、量子保密通信与光子晶体技术五个主要研究方向。以陶向阳教授、袁彩雷教授、徐波博士等领衔的团队在激光等离子体中自生间歇磁流和相对论非线性效应、强激光传输通道的线性和非线性效应、强激光热畸变和光束质量控制技术及部分相干光束的空间整形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学院在Opt.Commun、Optik、物理学报、光学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SCI、EI收录20余篇次),主编出版教材一部。以张祖兴副教授、桑明煌副教授、况庆强博士等领衔的团队在光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领域在江西省内处于领先地位,该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基金等多项基金资助,在《Optics Express》、《Optics Letters》、《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Optics Communications》、《光学学报》在内的国际国内一级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3篇,其中18篇被SCI收录,8篇被EI收录,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多项,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2009年获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二等奖。以叶志清教授、饶春芳副教授、刘木林博士等领衔的团队在光通信网络与器件方向开展研究工作,该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工业攻关项目多项基金资助,获2007年省自然科学三等奖。以聂义友教授、王资生教授、段正路博士等领衔的团队在量子保密通信方向开展研究工作,该方向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研究项目等多项基金资助,近五年该研究方向在《Phys. Rev. B》等在内的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7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论文39篇。以骆兴芳教授、王燕博士、刘桂强博士等领衔的团队在光子晶体研究方向取重大突破。首次成功验证红外光波段逆多普勒效应,该团对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发表包括《Nature Photonics》《Phys. Rev. A》在内的高水平论文多篇。 理论物理专业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理论物理学科硕士点于1986年获批。截止到2012年,共有指导教师11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人,具有博士学位8人。本学科要求掌握理论物理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研究方法和计算方法,具有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理论物理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有:统计物理、非线性动力学及复杂系统理论,凝聚态物理理论,量子物理、量子信息理论及其应用等。主要的研究内容集中在经典统计模型的相变、复杂网络的统计力学,新材料基础理论研究、新材料制备,量子物理基础理论及其在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的应用等。 光学专业该专业于199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为江西省“十五”和“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该专业下设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激光物理与光通信、光学材料与器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四个研究方向。所授主要课程有:高等量子力学、高等电磁场理论、光学原理、高等激光物理学、计算物理、量子光学、量子电子学、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非线性光学、纳米材料与纳米光子学、非线性光纤光学、物理学中的几何相、光学前沿研究专题、物理学专业英语等。本专业人才适合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生产管理、高等院校教学。 信号检测与处理专业信号检测与处理是现代光学、电子学、信息传感、材料学等基本理论及相关应用技术的一门新兴学科,涉及到信息采集、分析与处理、加工、传播、存贮与显示等多学科为一体的现代科学技术。本专业侧重把光、电子学原理与传感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相结合,研究光纤通信技术、光电信号的检测、获取、传输与处理、光纤传感技术以及光电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等。201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研究方向:信号变换与处理,信号检测与传感器,系统分析与设计,光纤通信技术。 无线电物理专业江西师范大学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于2011年获无线电物理硕士学位授予权。无线电物理学学科的研究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分别为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超导电子学和电磁信息检测与处理,主要研究内容为: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该专业主要研究复杂系统电磁辐射与散射的规律、数值计算方法及其在遥测遥感、目标特性、电磁兼容、通信和人类电磁环境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微波、毫米波传输理论及其在通信、雷达、遥感和测量中的应用,研究微波毫米波信息获取、处理与成像技术。该方向应用多在手机终端、无线通信、RFID等领域;军用则涉及到国家安全、装备的方方面面,雷达、导航、卫星等等,海陆空天都需要,是国家急需的专业。超导电子学:本专业方向是超导体物理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一门科学,以超导体的约瑟夫逊效应等为基础,主要研究物体处于超导状态下超导电子所具有一系列效应的理论、技术和应用。我校该方向主要研究基于低温技术的超导量子逻辑器件和电路的设计、分析及制备工艺;研究超导量子电路中的隧道效应及其应用、长相干超导量子逻辑器件和电路的设计与操纵。电磁信息检测与处理:该专业方向主要研究图象算法、运动图象捕捉与识别、Linux硬件测试和嵌入式系统、 电子设计自动化和DSP。我校该专业主要从事将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传感器技术的研究,建立智能化检测系统的理论及工程方法,根据不同工业生产过程的要求研制出先进的工业过程检测及自动化控制装置。 凝聚态物理专业江西师范大学凝聚态物理学科硕士点于2005年获批并于2006年开始招生。截止到2012年,该学科形成了多个具有一定实力的学术团队,共有教授5人,副教授4人,博士12人,博士其中4人具有两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45岁以下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凝聚态物理专业的研究生招生方向有:无序与强关联体系;介观物理与低维系统;新能源材料及其相关物理问题;计算材料学;计算凝聚态物理;相变与临界现象;统计物理理论等。

北京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清华大学、深圳大学和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清华大学、深圳大学和浙江大学5所高校,分别在全球顶级科研期刊Nature杂志发表了最新的科研成果。《Nature》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自从1869年创刊以来,始终如一地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江西高校论文发表

一般公开发表就是需要有ISSN号或者CN号,就只有这一个要求,一般正规的出版社——汉斯出版社,他们的期刊都是公开发表的,

网络也是人维护的好吧,没有人上传的话。当然就找不到啊。

有的江西理工大学(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共建的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重点建设高校。简称江理(早期简称冶院),是坐落在中国历史名城江西省赣州市和南昌市的老牌本科高校。

nature发表论文高校

本周《自然出版指数2012中国》(Nature Publishing Index 2012 China,网络下载地址:)发布,这个指数是以Nature系列期刊在2012年所发表的论文为基础,衡量不同国家和研究机构的科研实力。

RNAscope ISH技术可在完整组织原位将单个细胞中的单个RNA可视化,维持组织微环境并提供空间表达相关信息,多重分析高灵敏且稳定可靠简单易行。领取详细信息

生物通报道:本周《自然出版指数2012中国》(Nature Publishing Index 2012 China,网络下载地址:)发布,这个指数是以Nature系列期刊在2012年所发表的论文为基础,衡量不同国家和研究机构的科研实力。

这一报告指出,在2011-2012年期间,中国各高校及研究机构发表的Nature及其子刊论文数量增幅为35%,这比较于2011年的11.3%,有了长足的进步,从总量上来看中国学者共发表了303篇Nature及其子刊论文。相关人员推测到2014年,中国有望成为第二大科技强国。

同时这一报告还排列了在过去一年里,国内研究机构Nature及其子刊论文排名情况,排在前十位的分别是: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大基因、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和香港大学。(这里指的Nature子刊包括: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Cell Biology、Nature Chemical Biology、Nature Chemistry、Nature Climate Change、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Genetics、Nature Geoscience、Nature Immunology、Nature Materials、Nature Medicine、Nature Methods

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Neuroscience、Nature Photonics、Nature Physics、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

南京大学排名世界排名如下:

南京大学全国排名第5(2021年软科排名)。

南京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也是中央直属大学。被列为“双一流”A级“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被选为“珠峰计划”、“强基础计划”、“111计划”和“2011计划”。截至2020年11月30日,学校有仙林、鼓楼、浦口、苏州四个校区;设有31个直属院系,88个本科专业;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博士后流动站38个。现有本科生13196人、硕士研究生16072人、博士研究生7693人、外国留学生1415人。

南京大学的科研成果:

南京大学建立了中国最早的现代科学研究实验室。截至2010年5月,南京大学共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2项,名列大陆高校第一。

在最能反映基础研究水平的SCI论文榜上,发表论文数连续7年第一,被引用次数连续8年第一;在国际顶尖杂志《Science》和《Nature》发表的论文数全国第一。

南京大学也是江苏省的龙头老大,所以能排在首位当然无可厚非,它可是不管省内或省外的学生都争相想要报考的一所大学,但它的录取分数线也不低,学生没有十足把握报考也不容易。

南京大学重点学科

1、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16个):哲学、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江西高校发表论文数量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是一所很好的学校,校风淳厚,学习氛围也很好,学校主要以财经类专业为特色,所以国贸专业也是该学校很好的专业。学校共有38个招生专业,其中会计电算化专业和税收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会计、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金融与证券、报关与国际货运等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

“成本核算实务”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际贸易实务”、“纳税会计与纳税申报实务”、“中小企业网络构建与管理实务”、“会计基础与操作”、“人身保险实务”等32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运输作业与组织”、“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等4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其他情况简介。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在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521篇,其中20篇论文被世界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收录,编写教材132部;主持完成150余项省部级立项课题研究,其中国家级课题6项。承担横向研究课题161余项。学院连续7年被评为“江西省财政科研工作先进单位”。

学院是财政部干部培训基地、工信部中部地区教师ERP培训基地、江西省财政干部培训基地、江西省税务干部培训基地、江西省高职高专经济管理和现代服务业师资培训基地。

以上内容参考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学校简介

学校校风还不错 我就是那里的 主要特色就是会计专业的 教学质量也没问题 老师都还是不错的, 至于学校学生想什么 不一样把 如果硬要是说的话 我的话就是考试了,当然还有其他的,,嘿嘿 国际贸易 自己认为适合 喜欢就行

学校就是垃圾,以为在专科在学好专业其实就是几门与本专业相关的,几门思想政治方面的,专业的几门,之后就是一些实训,长的10天,短的一个礼拜,上午不来,最好的就是会计,校方吹牛逼是全国最大的会计培训基地吧好像,谁他妈知道,反正平时没什么别的事,不挂科,如果当班级干部就忙一些杂事,学生会社团都说一点用没有,我也不知道,我觉得你的这门课平时上的课应该会穿插着相关的课程,大二才有本专业相关的,本专业的课应该没多少,因为你是财务管理,大一一年都没事本专业课,不过到了大二谁都认为无所谓了,不挂科就行,教学质量和设施都齐全,可以说是该有的都有,算凑合,因为这个专业是会计,所以没有什么好玩的科学方面的东西,氛围不错,校内的图书馆自习室人都不少,校风忽略,最牛逼的专业就是会计,最应该考虑的就是国家二级计算机,英语四六级,初级会计,可能会有人考证券和教师资格证,专升本,国二初级专升本是学校周边有辅导班的,便宜,什么时候拿证什么时候完。如果你是北方人,那么一定要学会自我调节,因为这里的人比较冷漠,没有人情味,不是那么善良,说话很冲没有礼貌,爱玩心眼,小心眼,谈的都是做买卖,抠。

不错。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是一所隶属于江西省财政厅的财经类全日制国家骨干高职普通高等专科院校。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排行榜中,排名第68位。

学院有专职教师839人,其中专任教师562人,外聘兼职教师576人,教授、副教授168 人,93%的专业教师具有双师素质,38%为硕士学历,4%是博士学历,除2人为专科学历,其他皆为本科以上学历,另有外籍教师4人。

扩展资料: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王牌专业

省级教学团队:会计教学团队(负责人梁瑞红)、税收教学团队(负责人谭国云)、经济数学教学团队(负责人李扬林));省级特色专业:报关与国际货运、金融与证券、物流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

省级精品课程:会计基础与操作、人身保险与实务

江西省发表nature的论文

该院现有“物理学”、“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三个本科专业,“理论物理”、“光学”和“物理教育硕士”“凝聚态物理和光学工程”等四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光学”专业是江西省“十五”“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承担了培养学科教学(物理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任务,2012年增加学位工程硕士(光学工程领域)。上世纪 90 年代,先后成立了江西师范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现代光学研究所、凝聚态物理研究所。另外,江西省光电子重点实验室挂靠在该院。该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截止到2012年,有教职工80余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和高级实验师24人,讲师,助教39人;其中,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21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33人。同时,聘请了多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为本院的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形成了一支校内与校外、老中青相结合的较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 通信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创办于1994年10月。截止到2012年,该专业有专任老师24人,教授4人,副教授5人,高级工程师1人,讲师6人,其中2人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有8位博士,8位硕士,5位在读博士。该专业拥有光纤通信实验室、综合通信实验室、软件开发实验室等数十个专业实验室,以培养能在电子与计算机通信方面从事设计、开发的“综合性、技术性、应用性”人才为宗旨,现已形成了信号与信息处理、光通信网络与器件、信息安全与量子通信与信息对抗与射频技术四个主要研究方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办于2000年。截止到2012年,该专业有专任教师19人,教授4人,博士4人,硕士6人,其中2人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1人为江西省教学名师。该专业拥有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室、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室等多个电子基础实验室和传感器技术实验室、ARM和可编程控制器等多个专业实验室,并拥有大学生电子科技创新创业实验中心,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和实验能力提供了平台。 物理专业物理学专业源自1942年8月成立的中正大学师范专修科理化组,是我校发展史上创办最早的系科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办学经验。截止到2012年,该专业有教师36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7人,博士16人。该专业先后于 1986 年和 1993 年获得理论物理和光学硕士学位授予权,为省内最早。现硕士学位招生专业有“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和“光学工程”,其中光学硕士点是江西省“十五”重点建设学科。 理电学院实验中心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实验中心成立于2004年12月,由普通物理实验室、近代物理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通信实验室和开放创新实验室组成。截止到2012年,中心有800元以上设备2335台套,资产1062万元,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在管理模式上实行校、院两级管理,采取中心主任负责制,统筹安排、调配、使用实验教学资源和相关教育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实验中心形成了一支省学科带头人负责,热爱实验教学、教育理念先进、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实践教学丰富、熟悉实验技术,勇于创新的实验教学队伍。截止到2012年,中心有教师30人、实验辅助人员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11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学历者18人。 光学工程学科光学工程学科于2006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有江西省光电子与通信重点实验室作为研究平台,2011年本学科组成员王燕博士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Nature Photonics》上发表首次成功验证红外光波段逆多普勒效应的研究论文。截止到2012年,光学工程专业有专任老师24人,教授4人,副教授5人,高级工程师1人,讲师6人,其中2人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有8位博士,8位硕士,5位在读博士。该专业已形成了激光传输控制、光信号与信息处理、光通信网络与器件、量子保密通信与光子晶体技术五个主要研究方向。以陶向阳教授、袁彩雷教授、徐波博士等领衔的团队在激光等离子体中自生间歇磁流和相对论非线性效应、强激光传输通道的线性和非线性效应、强激光热畸变和光束质量控制技术及部分相干光束的空间整形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学院在Opt.Commun、Optik、物理学报、光学学报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SCI、EI收录20余篇次),主编出版教材一部。以张祖兴副教授、桑明煌副教授、况庆强博士等领衔的团队在光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领域在江西省内处于领先地位,该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基金等多项基金资助,在《Optics Express》、《Optics Letters》、《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Optics Communications》、《光学学报》在内的国际国内一级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3篇,其中18篇被SCI收录,8篇被EI收录,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多项,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2009年获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二等奖。以叶志清教授、饶春芳副教授、刘木林博士等领衔的团队在光通信网络与器件方向开展研究工作,该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工业攻关项目多项基金资助,获2007年省自然科学三等奖。以聂义友教授、王资生教授、段正路博士等领衔的团队在量子保密通信方向开展研究工作,该方向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研究项目等多项基金资助,近五年该研究方向在《Phys. Rev. B》等在内的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7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论文39篇。以骆兴芳教授、王燕博士、刘桂强博士等领衔的团队在光子晶体研究方向取重大突破。首次成功验证红外光波段逆多普勒效应,该团对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发表包括《Nature Photonics》《Phys. Rev. A》在内的高水平论文多篇。 理论物理专业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理论物理学科硕士点于1986年获批。截止到2012年,共有指导教师11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人,具有博士学位8人。本学科要求掌握理论物理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研究方法和计算方法,具有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理论物理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有:统计物理、非线性动力学及复杂系统理论,凝聚态物理理论,量子物理、量子信息理论及其应用等。主要的研究内容集中在经典统计模型的相变、复杂网络的统计力学,新材料基础理论研究、新材料制备,量子物理基础理论及其在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的应用等。 光学专业该专业于199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为江西省“十五”和“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该专业下设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激光物理与光通信、光学材料与器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四个研究方向。所授主要课程有:高等量子力学、高等电磁场理论、光学原理、高等激光物理学、计算物理、量子光学、量子电子学、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非线性光学、纳米材料与纳米光子学、非线性光纤光学、物理学中的几何相、光学前沿研究专题、物理学专业英语等。本专业人才适合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生产管理、高等院校教学。 信号检测与处理专业信号检测与处理是现代光学、电子学、信息传感、材料学等基本理论及相关应用技术的一门新兴学科,涉及到信息采集、分析与处理、加工、传播、存贮与显示等多学科为一体的现代科学技术。本专业侧重把光、电子学原理与传感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相结合,研究光纤通信技术、光电信号的检测、获取、传输与处理、光纤传感技术以及光电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等。201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研究方向:信号变换与处理,信号检测与传感器,系统分析与设计,光纤通信技术。 无线电物理专业江西师范大学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于2011年获无线电物理硕士学位授予权。无线电物理学学科的研究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分别为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超导电子学和电磁信息检测与处理,主要研究内容为: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该专业主要研究复杂系统电磁辐射与散射的规律、数值计算方法及其在遥测遥感、目标特性、电磁兼容、通信和人类电磁环境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微波、毫米波传输理论及其在通信、雷达、遥感和测量中的应用,研究微波毫米波信息获取、处理与成像技术。该方向应用多在手机终端、无线通信、RFID等领域;军用则涉及到国家安全、装备的方方面面,雷达、导航、卫星等等,海陆空天都需要,是国家急需的专业。超导电子学:本专业方向是超导体物理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一门科学,以超导体的约瑟夫逊效应等为基础,主要研究物体处于超导状态下超导电子所具有一系列效应的理论、技术和应用。我校该方向主要研究基于低温技术的超导量子逻辑器件和电路的设计、分析及制备工艺;研究超导量子电路中的隧道效应及其应用、长相干超导量子逻辑器件和电路的设计与操纵。电磁信息检测与处理:该专业方向主要研究图象算法、运动图象捕捉与识别、Linux硬件测试和嵌入式系统、 电子设计自动化和DSP。我校该专业主要从事将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传感器技术的研究,建立智能化检测系统的理论及工程方法,根据不同工业生产过程的要求研制出先进的工业过程检测及自动化控制装置。 凝聚态物理专业江西师范大学凝聚态物理学科硕士点于2005年获批并于2006年开始招生。截止到2012年,该学科形成了多个具有一定实力的学术团队,共有教授5人,副教授4人,博士12人,博士其中4人具有两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45岁以下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凝聚态物理专业的研究生招生方向有:无序与强关联体系;介观物理与低维系统;新能源材料及其相关物理问题;计算材料学;计算凝聚态物理;相变与临界现象;统计物理理论等。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USTC):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它在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都有很高的研究水平和声誉。近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 Nature 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2. 清华大学 (Tsinghua University):清华大学是中国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它在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都有很高的研究水平和声誉。近年来,清华大学在 Nature 上发表了多篇论文。3. 北京大学 (Peking University):北京大学是中国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它在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都有很高的研究水平和声誉。近年来,北京大学在 Nature 上发表了多篇论文。4. 中国科学院 (CAS):中国科学院是中国最高的科学技术研究机构之一,它在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都有很高的研究水平和声誉。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在 Nature 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5. 上海交通大学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上海交通大学是中国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它在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都有很高的研究水平和声誉。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在 Nature 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因为他对自己的要求很严,做什么事情都有始有终,让自己的既定目标都会一一实现。

中国人在Nature发表的第一篇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论文,出现在1930年, 作者是YH Woo。这当然是大名鼎鼎的物理前辈吴有训先生了,时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以系统、精湛的实验为康普顿效应的确立做出了重要贡献,却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而这篇论文所研究的,正是他以此出名的X光散射问题:至此,第一位发表Nature论文的中国学者,就水落石出了。不过既然已经走了这么远,不妨顺便再查一下解放后新中国发表Nature的第一人:这篇论文到1979年才出现,来自邹承鲁先生。而这,是检索出来的自1900年以来来自中国的第24篇Nature论文,包括那些读者来信。而截至2017年,以China为地址检索出来的Nature论文,已经有1231篇:虽然说Nature论文只是一个缩影,从中也也可看出我们走过的百年历程。

  • 索引序列
  • 江西高校发表nature论文
  • 江西高校论文发表
  • nature发表论文高校
  • 江西高校发表论文数量
  • 江西省发表nature的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