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袁隆平发表的第一篇论文是

袁隆平发表的第一篇论文是

发布时间:

袁隆平发表的第一篇论文是

1953年8月,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农学系。服从全国统一分配,到湖南省怀化地区的安江农校任教。同年被分配到偏远落后的湘西雪峰山麓安江农校教书。

1953年8月—1971年1月,袁隆平任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教员。

1960年7月,袁隆平在农校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他利用该株水稻试种,发现其子代有不同性质。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的,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他推论该为天然杂交水稻。随后他把雌雄同蕊的水稻雄花人工去除,授以另一个品种的花粉,尝试产生杂交品种。

1961年春天,袁隆平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创业试验田里,结果证明了1960年发现的那个“鹤立鸡群”的植株,是“天然杂交稻”。他当时是一个安江民校的教师,但面对当时严重饥荒,他立志用农业科学技术击败饥饿威胁,从事水稻雄性不育试验。

1964年7月5日,袁隆平在试验稻田中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人工授粉,结出了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种子。

1964年2月22日,袁隆平与农技干部邓则结婚。

1964年到1965年,两年的水稻开花季节里,袁隆平与科研小组在稻田进行杂交育种试验。后在稻田里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的植株。经过两个春秋的观察试验,对水稻雄性不育材料有了较丰富的认识,根据所积累的科学数据,在大学毕业工作12年左右的他,发表在1966年第17卷第4期《科学通报》上。

1965年7月,袁隆平又在安江农校附近稻田的南特号、早粳4号、胜利籼等品种中逐穗检查14000多个稻穗中逐穗检查到6株不育株,并在此后两年播种中,连同上年发现的不育株,共计找到6株。经过连续两年春播与翻秋,共有4株成功繁殖了1~2代。

其研究彻底推翻由传统经典理论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并推论水稻亦有杂交优势。通过培育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的三系法途径来培育杂交水稻,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

1966年2月28日,袁隆平发表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刊登在中国科学院主编的《科学通报》半月刊第17卷第4期上。

5月,国家科委九局局长赵石英同志,获悉袁隆平发表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一文后,高度重视,以科委九局名义致函湖南省科委与安江农校,支持袁隆平的水稻雄性不育研究活动,指出这项研究的意义重大,如果成功,将使水稻大幅度增产。

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袁隆平遭受冲击,水稻雄性不育试验被迫中断。

1967年4月,袁隆平起草“安江农校水稻雄性不孕系选育计划”,呈报省科委与黔阳地区科委。6月,由袁隆平、李必湖、尹华奇组成的黔阳地区农校(安江农校改名)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组正式成立。

1968年4月30日,袁隆平将珍贵的700多株不育材料秧苗,插在安江农校中古盘7号田里,面积133平方米。5月18日晚上,中古盘7号田的不育材料秧苗,被全部拔除毁坏,成为未破的谜案。袁隆平心痛欲绝。事发后第4天才在学校的一口废井里找到残存的5根秧苗,继续坚持试验。

1969年冬,袁隆平、李必湖、尹华奇等到云南省元江县加速繁殖不育材料。

1970年夏,袁隆平从云南引进野生稻,拟在靖县(安江农校又搬迁到了靖县)做杂交,后因没有进行短光照处理而未成功。秋季,袁隆平带领科研小组李必湖、尹华奇来到海南岛崖县南江农场进行三季水稻实验条件良好的海南,进行研究试验,向该场技术员与工人调查野生稻分布情况。

1971年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成立杂交稻研究协作组,袁隆平调省农业科学院杂交稻研究协作组工作。

1973年,协作组通过测交找到了恢复系,攻克了“三系”配套难关。10月,袁隆平在苏州召开的水稻科研会议上发表了《利用“野稗”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已经配套。

1975年,袁隆平攻克了“制种关”,摸索总结制种技术成功。11月,袁隆平和李必湖(右一)在观察杂交水稻生长情况。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全国有19个省、市、自治区先后组成科研协作组,开展群众科学实验,成功地育成了杂交水稻。

1976年,杂交水稻成功推广。

1977年,袁隆平发表了《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与《杂交水稻制种与高产的关键技术》两篇重要论文。

1980年10月,我国第一个研究杂交水稻的育种家、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袁隆平,经过10多年刻苦的研究实验,在有关科研单位的协作下,攻克了制种关,使杂交水稻的研究获得全面成功,为水稻增产开辟了新的途径。

2010年3月,袁隆平院士团队和张启发院士团队合作,共同研究转基因水稻。在合作交流会上,袁隆平称,为了消除公众对转基因抗虫稻米安全性顾虑的问题,他愿意作为第一个志愿者来吃!

3月12日,袁隆平在报告会上就转基因抗虫水稻的安全性实验、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为什么能够减少除草剂用量等问题与张启发院士进行了讨论,并表示支持政府关于转基因作物研发的决策。

2017年9月,在2017年国家水稻新品种与新技术展示现场观摩会上,袁隆平宣布一项剔除水稻中重金属镉的新成果:“近期我们在水稻育种上有了一个突破性技术,可以把亲本中的含镉或者吸镉的基因‘敲掉’,亲本干净了,种子自然就干净了”。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及其团队培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又创亩产纪录,经第三方专家测产,该品种的水稻在试验田内亩产1149.02公斤。

2020年3月,袁隆平院士选址、谋划和题名的“隆平国际现代农业公园”在广州市黄埔区启动建设,一期项目大吉沙岛水稻公园水稻种植工作启动。

2020年6月,袁隆平团队在青海柴达木盆地盐碱地里试种的高寒耐盐碱水稻(又称海水稻)长出了水稻。

研究品种

1、二系杂交水稻

1987年,他提出“杂交水稻的发展战略”,即三系法为主的器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为主的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用;一系法为主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1987年7月16日,袁隆平学生李必湖、邓华风,在安江农校籼稻三系育种材料中,找到一株光敏不育水稻。

历经两年三代异地繁殖和观察,该材料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了100%,并且育性转换明显和同步。这一新成果,为杂交水稻从“三系法”过渡到“两系法”开拓了新局面。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成功,普遍比同熟期的三系杂交稻每亩增产5%-10%

2、超级杂交水稻

1997年,袁隆平再次发起研究超级杂交稻。2000年,超级杂交稻实现百亩示范片亩产700公斤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超级杂交稻实现百亩示范片亩产800公斤的第二期目标。

除了增产外,袁隆平表示新型的超级杂交稻将更重视水稻营养,其研究团队已经致力于试验新品种中增加维生素A、蛋白质、淀粉及其他营养含量,以期减少贫血和视觉疾患。

2003年中国大陆一半以上的水稻都为袁隆平的杂交品种;在世界范围,20%的水稻采用袁隆平的杂交技术。2007年,中国大陆的水稻产量为5亿吨。其杂交水稻技术已经在中亚、东南亚、北美、南美试验试种,杂交稻已引起世界范围的运用,继续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及短缺做出卓绝贡献。

3、沙漠种植杂交水稻

2014年10月18日,国家杂交水稻中心副主任马国辉受袁隆平委派,到湛江海水稻发源地考察陈日胜的工作,并申请海水稻项目国家立项。

2017年5月7日,由青岛市人民政府、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政府和袁隆平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的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揭牌,袁隆平任中心主任,该中心总部位于青岛市李沧区国际院士港,海水稻研发实验基地位于李沧区白泥地公园。

袁隆平在2017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黄岛论坛上发表《海洋科技与粮食安全》主题演讲,称将在3至5年内选育出在盐分浓度3-8‰海水灌溉种植条件下,产量300公斤/亩以上的耐盐碱水稻新品种;

他还表示全球有盐碱地9.5亿公顷,其中亚洲3.2亿公顷占全球的1/3以上,中国大陆有盐碱地1亿公顷,其中2.8亿亩可开发利用,其中2亿亩具备种植水稻潜力,如果试种和推广成功以后,按每亩产值200至300公斤计,可增产500亿公斤粮食,多养活约2亿人。

2017年9月28日,由袁隆平挂帅的“海水稻”项目在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的试验基地以及金口镇海水稻稻作改良国家示范基地进行实地测产。2018年,海南南繁基地从上千份海水稻材料中选出176份优良品种,全国大范围试种。

同年,袁隆平带领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团队对在迪拜热带沙漠实验种植的杂交水稻进行测产,最高亩产超过500公斤。

4、基因改造水稻

2000年以后,袁隆平成立了基因改造应用研究室、分子育种研究室,从全国招聘了数十名高级专业人才。同时把他的儿子袁定阳送到香港中文大学专攻转基因。2003年,袁隆平指导博士生开展远缘物种基因组DNA导入水稻的研究,将一批外源基因转入水稻。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袁隆平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袁隆平在国内率先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在他撰写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中,提出了:“要想利用水稻杂种优势,首推利用雄性不孕性”。他的理论与研究实践是对经典遗传学理论的挑战,否定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传统观点,极大地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

袁隆平解决了三系法杂交稻研究中的三大难题。一是提出用“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远缘杂交”的技术方案,终于找到了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有效途径。

于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二是育成强优势的杂交水稻“南优2号”等一批组合,并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三是突破了制种关,制种产量逐渐提高,现在高的已达亩产300公斤以上。

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发展战略,这项战略构想的提出,为中国已取得三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开发成功后开展杂交水稻新探索指明了方向。

同年他提出“杂交水稻的发展战略”,即三系法为主的器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为主的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用;一系法为主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

袁隆平研究水稻的艰辛历程如下:

1960年7月,袁隆平在农校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他利用该株水稻试种,发现其子代有不同性质。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的,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他推论该为天然杂交水稻。随后他把雌雄同蕊的水稻雄花人工去除,授以另一个品种的花粉,尝试产生杂交品种 。

1961年春天,袁隆平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创业试验田里,结果证明了1960年发现的那个“鹤立鸡群”的植株,是“天然杂交稻”。

1964年7月5日,袁隆平在试验稻田中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人工授粉,结出了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种子  。

1964年到1965年,两年的水稻开花季节里,袁隆平与科研小组在稻田进行杂交育种试验。后在稻田里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的植株。经过两个春秋的观察试验,对水稻雄性不育材料有了较丰富的认识,根据所积累的科学数据,在大学毕业工作12年左右的他,发表在1966年第17卷第4期《科学通报》上。

1965年7月,袁隆平又在安江农校附近稻田的南特号、早粳4号、胜利籼等品种中逐穗检查14000多个稻穗中逐穗检查到6株不育株,并在此后两年播种中,连同上年发现的不育株,共计找到6株。经过连续两年春播与翻秋,共有4株成功繁殖了1~2代。其研究彻底推翻由传统经典理论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并推论水稻亦有杂交优势。

1966年2月28日,袁隆平发表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刊登在中国科学院主编的《科学通报》半月刊第17卷第4期上。

5月,国家科委九局局长赵石英同志,获悉袁隆平发表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一文后,高度重视,以科委九局名义致函湖南省科委与安江农校,支持袁隆平的水稻雄性不育研究活动,指出这项研究的意义重大,如果成功,将使水稻大幅度增产  。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袁隆平遭受冲击,水稻雄性不育试验被迫中断。

1967年4月,袁隆平起草“安江农校水稻雄性不孕系选育计划”,呈报省科委与黔阳地区科委。6月,由袁隆平、李必湖、尹华奇组成的黔阳地区农校(安江农校改名)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组正式成立。

1968年4月30日,袁隆平将珍贵的700多株不育材料秧苗,插在安江农校中古盘7号田里,面积133平方米。5月18日晚上,中古盘7号田的不育材料秧苗,被全部拔除毁坏,成为未破的谜案。袁隆平心痛欲绝。事发后第4天才在学校的一口废井里找到残存的5根秧苗,继续坚持试验。

1970年夏,袁隆平从云南引进野生稻,拟在靖县(安江农校又搬迁到了靖县)做杂交,后因没有进行短光照处理而未成功。秋季,袁隆平带领科研小组李必湖、尹华奇来到海南岛崖县南江农场进行三季水稻实验条件良好的海南,进行研究试验,向该场技术员与工人调查野生稻分布情况。

1971年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成立杂交稻研究协作组,袁隆平调省农业科学院杂交稻研究协作组工作。

1973年,协作组通过测交找到了恢复系,攻克了“三系”配套难关。10月,袁隆平在苏州召开的水稻科研会议上发表了《利用“野稗”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已经配套  。

1975年,袁隆平攻克了“制种关”,摸索总结制种技术成功。11月,袁隆平和李必湖在观察杂交水稻生长情况。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全国有19个省、市、自治区先后组成科研协作组,开展群众科学实验,成功地育成了杂交水稻。

1976年,杂交水稻成功推广。

1977年,袁隆平发表了《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与《杂交水稻制种与高产的关键技术》两篇重要论文。

1980年10月,攻克了制种关 。

1980年10月,我国第一个研究杂交水稻的育种家、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袁隆平,经过10多年刻苦的研究实验,在有关科研单位的协作下,攻克了制种关,使杂交水稻的研究获得全面成功,为水稻增产开辟了新的途径。

2010年3月,袁隆平院士团队和张启发院士团队合作,共同研究转基因水稻。在合作交流会上,袁隆平称,为了消除公众对转基因抗虫稻米安全性顾虑的问题,他愿意作为第一个志愿者来吃!

3月12日,袁隆平在报告会上就转基因抗虫水稻的安全性实验、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为什么能够减少除草剂用量等问题与张启发院士进行了讨论,并表示支持政府关于转基因作物研发的决策。

2017年9月,在2017年国家水稻新品种与新技术展示现场观摩会上,袁隆平宣布一项剔除水稻中重金属镉的新成果:“近期我们在水稻育种上有了一个突破性技术,可以把亲本中的含镉或者吸镉的基因‘敲掉’,亲本干净了,种子自然就干净了” 。

袁隆平:顶着离经叛道和对遗传学无知的帽子,开始研究杂交水稻

袁隆平发表的第一篇论文

在国外杂交水稻未能取得成功的背景下,开始研究杂交水稻的。

杂交水稻的基本思想和技术,以及首次成功的实现是由美国人Henry Beache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由于Henry Beache的设想和方案存在着某些缺陷,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推广。

后来日本人提出了三系选育法来培育杂交水稻,提出可以寻找合适的野生的雄性不育株来作为培育杂交水稻的基础。虽然经过多年努力日本人找到了野生的雄性不育株,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另外日本人还提出了一系列的水稻育种新方法,比如赶粉等,但是最后由于种种原因没法完成杂交水稻的产业化。

袁隆平于1971年2月调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专门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1973年,以他为首的科技攻关组完成了三系配套并成功培育杂交水稻,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1984年6月成立了全国性的杂交水稻专门研究机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后又成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均由袁隆平任中心主任。

在他的率领下,先后于2000年、2004年和2011年实现了超级稻亩产700公斤、800公斤和900公斤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目标,亩产1000公斤的第四期目标也于2014年10月实现历史性突破,为进一步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奠定了基础。

袁隆平去世

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2021年5月24日上午,袁隆平同志遗体送别仪式在长沙明阳山殡仪馆举行。袁隆平同志逝世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对他的逝世表示深切悼念,向其家属表示亲切问候并送花圈。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王晨、刘鹤、孙春兰、李希、杨晓渡、陈希、陈全国、陈敏尔、胡春华,江泽民、胡锦涛、朱镕基、李瑞环、吴邦国、温家宝等分别发来唁电或送花圈表示悼念。

泰王国公主玛哈扎克里·诗琳通,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马达加斯加共和国农业、畜牧业和渔业部长拉纳里韦卢,东帝汶民主共和国农业渔业部长佩德罗·多斯雷斯等送花圈或表示悼念。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袁隆平、百度百科-杂交水稻

袁隆平研究水稻的艰辛历程如下:

1960年7月,袁隆平在农校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他利用该株水稻试种,发现其子代有不同性质。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的,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他推论该为天然杂交水稻。随后他把雌雄同蕊的水稻雄花人工去除,授以另一个品种的花粉,尝试产生杂交品种 。

1961年春天,袁隆平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创业试验田里,结果证明了1960年发现的那个“鹤立鸡群”的植株,是“天然杂交稻”。

1964年7月5日,袁隆平在试验稻田中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人工授粉,结出了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种子  。

1964年到1965年,两年的水稻开花季节里,袁隆平与科研小组在稻田进行杂交育种试验。后在稻田里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的植株。经过两个春秋的观察试验,对水稻雄性不育材料有了较丰富的认识,根据所积累的科学数据,在大学毕业工作12年左右的他,发表在1966年第17卷第4期《科学通报》上。

1965年7月,袁隆平又在安江农校附近稻田的南特号、早粳4号、胜利籼等品种中逐穗检查14000多个稻穗中逐穗检查到6株不育株,并在此后两年播种中,连同上年发现的不育株,共计找到6株。经过连续两年春播与翻秋,共有4株成功繁殖了1~2代。其研究彻底推翻由传统经典理论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并推论水稻亦有杂交优势。

1966年2月28日,袁隆平发表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刊登在中国科学院主编的《科学通报》半月刊第17卷第4期上。

5月,国家科委九局局长赵石英同志,获悉袁隆平发表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一文后,高度重视,以科委九局名义致函湖南省科委与安江农校,支持袁隆平的水稻雄性不育研究活动,指出这项研究的意义重大,如果成功,将使水稻大幅度增产  。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袁隆平遭受冲击,水稻雄性不育试验被迫中断。

1967年4月,袁隆平起草“安江农校水稻雄性不孕系选育计划”,呈报省科委与黔阳地区科委。6月,由袁隆平、李必湖、尹华奇组成的黔阳地区农校(安江农校改名)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组正式成立。

1968年4月30日,袁隆平将珍贵的700多株不育材料秧苗,插在安江农校中古盘7号田里,面积133平方米。5月18日晚上,中古盘7号田的不育材料秧苗,被全部拔除毁坏,成为未破的谜案。袁隆平心痛欲绝。事发后第4天才在学校的一口废井里找到残存的5根秧苗,继续坚持试验。

1970年夏,袁隆平从云南引进野生稻,拟在靖县(安江农校又搬迁到了靖县)做杂交,后因没有进行短光照处理而未成功。秋季,袁隆平带领科研小组李必湖、尹华奇来到海南岛崖县南江农场进行三季水稻实验条件良好的海南,进行研究试验,向该场技术员与工人调查野生稻分布情况。

1971年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成立杂交稻研究协作组,袁隆平调省农业科学院杂交稻研究协作组工作。

1973年,协作组通过测交找到了恢复系,攻克了“三系”配套难关。10月,袁隆平在苏州召开的水稻科研会议上发表了《利用“野稗”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已经配套  。

1975年,袁隆平攻克了“制种关”,摸索总结制种技术成功。11月,袁隆平和李必湖在观察杂交水稻生长情况。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全国有19个省、市、自治区先后组成科研协作组,开展群众科学实验,成功地育成了杂交水稻。

1976年,杂交水稻成功推广。

1977年,袁隆平发表了《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与《杂交水稻制种与高产的关键技术》两篇重要论文。

1980年10月,攻克了制种关 。

1980年10月,我国第一个研究杂交水稻的育种家、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袁隆平,经过10多年刻苦的研究实验,在有关科研单位的协作下,攻克了制种关,使杂交水稻的研究获得全面成功,为水稻增产开辟了新的途径。

2010年3月,袁隆平院士团队和张启发院士团队合作,共同研究转基因水稻。在合作交流会上,袁隆平称,为了消除公众对转基因抗虫稻米安全性顾虑的问题,他愿意作为第一个志愿者来吃!

3月12日,袁隆平在报告会上就转基因抗虫水稻的安全性实验、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为什么能够减少除草剂用量等问题与张启发院士进行了讨论,并表示支持政府关于转基因作物研发的决策。

2017年9月,在2017年国家水稻新品种与新技术展示现场观摩会上,袁隆平宣布一项剔除水稻中重金属镉的新成果:“近期我们在水稻育种上有了一个突破性技术,可以把亲本中的含镉或者吸镉的基因‘敲掉’,亲本干净了,种子自然就干净了” 。

袁隆平我们虽然没见过,但是我们都很熟悉,因为他生产出了杂交水稻,这个发明造福了我们全人类,自从有了杂交水稻,我们中国就没有挨饿的情况了,因此他也被我们尊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袁隆平 励志 故事 ,供大家参阅!↓↓↓点击获取更多关于“袁隆平”的内容↓↓↓ 袁隆平摘抄语录有哪些 袁隆平的事迹简介和突出贡献 袁隆平伟大事迹介绍与语录摘抄 关于袁隆平的五则小故事 袁隆平励志故事篇1 1949年8月,19岁的袁隆平高中 毕业 ,他决定离开南京,励志回重庆去读农学院。到了西南农学院,他更是过得自在,期间只有一次辉煌:救过一个人。他编的考分歌谣在班上流传:"三分好,三分好;不贪黑,不起早;不留级,不补考。" 1953年8月毕业,全班同学都被分到了全国各地,最远的是到新疆去研究哈密瓜。袁隆平到湖南省农业厅报到后,就坐着烧木炭的汽车一路颠簸,到了离黔阳县城安江镇4公里外的安江农校。 这一呆,就是16年。 这个从大城市来的年轻老师上的课让学生喜欢。"他上课上得好,下课还跟学生玩,"当年的学生回忆说,"他不讲究那么多,黑板写满了,他把手一缩,抓起袖子就擦。" 试验逃过劫难 1960年7月,袁隆平曾经在学校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天然杂交稻",鹤立鸡群,穗大粒大。但是,第二年,"大水稻"的种子播下去,结果,高的高,矮的矮,产量都很低。 但是,这株天然杂交稻启发了他:用人工杂交的办法,可以培植高产的杂交稻。 勾腰驼背埋在稻田里的袁隆平,在1964年和1965年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稻株。 在60个瓦钵里面倒腾了两年,培育成功"雄性不育系"后,1966年2月,在中国科学院的院刊《科学通报》上,他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这是中科院《科学通报》在"“”"停刊前的最后一期。恰好给国家科委九局的一个领导看到了,就发函下来,要求湖南省科委和安江农校支持袁隆平的试验。 "“”"开始不久,"白专典型"袁隆平未能幸免,他的几十个"资产阶级的坛坛罐罐"被"彻底砸烂",捡回来的几兜秧苗就悄悄藏在学校后面的臭水沟里。 就在要被抓进"牛棚"的时候,工作组却从学校档案里面找到了那封公函。 袁隆平因此化险为夷,反倒成了保护对象。更令他惊讶的是,省科委还将"水稻雄性不育"列入科研课题,拨给他科研经费600元,两名"社队来社队去"的学生也被同意留校当他的助手。 但秧苗却再次被毁。1968年5月的一天,试验田被人踩得稀烂,秧苗被拔光。从田埂边的污泥里,他又捡回了5根半埋着的秧苗。让助手尹华奇感到惊讶的是,袁隆平继续干活,丝毫没有追究是谁干的,"他是那种摔摔打打都不记痛的"。 等到第二年6月,他又被派往100公里外的溆浦县低庄煤矿"宣传毛泽东思想"。两个月后,因为两个助手写信向上面反映,引起省科委和农业厅重视,专门成立了一个科研协作组,才把他调往长沙工作。 开放的科研 从这年10月,袁隆平他们开始到气候炎热的云南和海南去南繁。 遍寻资料,他发现海南的野生稻资源最多,所以,1970年秋天,几个人的科研小组又到了海南岛崖县的南红农场。 这时候刚好《人民日报》发表《农业学大寨》评论,后来袁隆平得意地说,"在外面搞科研,成了“逍遥派”,两头都不管。" 南红农场技术员冯克珊上了袁隆平的课,就意识到农场附近的"假禾",很可能就是他们要找的野生稻。它们一大丛匍匐着,穗粒又小又少,一碰就掉,看起来就像野草。他约了袁老师的助手李必湖一起去辨认,然后挖回了一兜雄花异常、花药细瘦没开裂的稻穗。 这株被取名"野败"的野生稻后来成了所有杂交稻的母本。 1971年初,国家科委和农业部又组织了一个全国性协作组。3月下旬,全国18个科研单位的一百多名农业科技人员都来到了南红农场。 此时"野败"的杂交第一代正在抽穗,还没有人知道其科研价值,但袁隆乎却毫无保留,把"野败"材料分送给大家做实验。 "他这个人做什么都很坦荡,最恨那种保守、自私的做法,"湖南农学院教师罗孝和也是1970年才进入这个科研小组的,他发现,袁隆平从来不搞"山头","只要表现出对课题感兴趣,他就欢迎,给外单位的讲课也一点都不保留"。 人多力量大,很快,在用上千个品种与"野败"进行上万次回交转育后,结果,湖南组和江西组、福建组都培育出了几个优良的不育系和保持系。 1974年,袁隆平育成中国第一个强优势组合"南优2号"。经试验 种植 ,两季水稻产量都比常规水稻增产30%以上。 随后,他又设计了父本与母本分垄间种的栽培模式,还创造出用竹竿"赶花粉"的土办法,将种子产量从亩产5。5公斤提高到40公斤以上。 1976年是很特别的一年。稻田边的广播里,不时播出周恩来逝世、唐山大地震、毛泽东逝世等大事件。稻田里面,稀稀疏疏的杂交水稻却长出了粗壮饱满的颗粒。这年,全国大面积试种,208万亩杂交水稻,增产??热?吭?20%以上_。 杂交稻面积开始急速推广,到1998年,全国有一半的稻田都在栽种杂交稻。 等到1981年6月,推了一个光溜溜的小平头的袁隆平上了北京,领了我国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特等发明奖。 自在随意的老头 现在,他的办公室里面已经摆满了各种奖牌和证书。但老头子还是坚持在第一线做科研。每年一到冬天,他都要到三亚基地去。 有次他爬田埂,旁边人想扶他一把,被他一下挡开了,"你以为我老了啊,我蹿田埂比你年轻人还快当!" 成名成家的袁隆平好像仍然喜欢自在随意的生活。 他偶尔出差逛街,看到便宜衣服,就先在自己身上比试一下,然后又在助手身上比试一下,买上一大堆,回来就人人都发一件。有次到香港中文大学去作 报告 ,他就扎了条刚在街边用10元钱买的领带。 1998年,湖南一个事务所评定"袁隆平品牌"价值一千亿元,杨澜到海南去采访他:"您回家跟自己的太太谈论这件事的时候,她有什么看法?" 结果,他的回答是,"从来没有谈。"他后来跟助手说,"我就是个过路财神。"还在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给他1。5万美元奖金,他全部拿出来,设立了一个杂交水稻基金,专门奖励有成就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 他经常跟人说起他曾经做过两次的梦:田里的水稻长得像高梁一样高,稻穗像扫帚一样长,颗粒像玉米一样大,他和助手们走累了,就在稻子下面聊天乘凉。 刚开始,周围人呵呵的笑,时间长了,才发现他满脑壳就惦记这个事情。他把身边英语好的年轻助手都尽量送 出国 去深造,为的是他的第二个理想:要让杂交水稻推广出去,"造福全世界"。 他的助手廖伏明感慨说,"袁老师又有追求又能自在,是个幸福的人。" 袁隆平励志故事篇2 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一个个蜡黄脸色的水肿病患者倒下了……隆平的5尺之躯也直接经历了饥饿的痛苦。 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睡。他想起旧社会,人民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受战争的痛苦,缺衣少食,流离失所。今天,人民当家作主,但仍未摆脱饥饿对人们的威胁。他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800斤、1000斤、2000斤的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 袁隆平赞成这样一个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他依据对遗传学已有的较深的认识,对试验田里的退化植株仔细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不仅论证“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天然杂交稻”,而且从其第一代的良好长势,充分证明水稻也存在明显的杂交优势现象,试验结果使他确信,搞杂交水稻的研究,具有光明的前景! 可是,杂交水稻是世界难题。因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自花授粉,难以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花搞杂交。这样就需要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稻株,即雄性不育系,然后才能与其他品种杂交。这是一个难解的世界难题。袁隆平知难而进,他认为,雄性不育系的原始亲本,是一株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也能天然存在。中国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蕴藏着丰富的种子资源,是水稻的自由王国,“外国没有搞成功的,中国人不一定就不能成功”。 袁隆平迈开了双腿,走进了水稻的莽莽绿海,去寻找这从未见过、而且中外资料没见过报道的水稻雄性不育株。时间一天天过去,袁隆平头顶烈日,脚踩烂泥,驼背弯腰地、一穗一穗地观察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第14天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袁隆平欣喜若狂。 1964年6月到1965年7月,他和妻子邓则,又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成熟时,分别采收了自然授粉的第一代雄性不育材料种子。经过两个春秋的试验和科学数据的分析整理,撰写出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1966年《科学通报》第17卷第4期上。文中还预言,通过进一步选育,可以从中获得雄性不育系、保持系(使后代保持雄性不育的性状)和恢复系(恢复雄性可育能力),实现三系配套,使利用杂交水稻第一代优势成为可能,将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大面积、大幅度的增产。这篇重要论文的发表,被一些同行们认为是“吹响了第二次绿色革命”的进军号角。 又经过8年历经磨难的“过五关”(提高雄性不育率关、三系配套关、育性稳定关、杂交优势关、繁殖制种关),到1974年配制种子成功,并组织了优势鉴定。1975年又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获大面积制种成功,为次年大面积推广作好了种子准备,使该项研究成果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 1975年冬,国务院作出了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杂交水稻的决定,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年三代地进行繁殖制种,以最快的速度推广。1976年定点示范208万亩,在全国范围开始应用于生产,到1988年全国杂交稻面积1.94亿亩,占水稻面积的39.6%,而总产量占18.5%。10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面积12.56亿亩,累计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以上,增加总产值280亿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群众交口称赞靠两“平”解决了吃饭问题,一靠党中央政策的高水平,二靠袁隆平的杂交稻,人们用朴实的语言,说出了亿万中国农民的心里话。 随着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和在全国大面积推广,袁隆平名声大震。在成绩和荣誉面前,袁隆平公开声称现阶段培育的杂交稻的缺点是“三个有余、三个不足”,即“前劲有余、后劲不足;分蘖有余,成穗不足;穗大有余,结实不足”,并组织助手们,从育种与栽培两个方面,采取 措施 加以解决。 80年代初期,面对世界性的饥荒,袁隆平心中再一次萌发了一个惊人的设想,大胆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课题,试图解决更大范围内的饥饿问题。 1985年,袁隆平以强烈的责任感发表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探讨》一文,提出了选育强优势超高产组合的四个途径,其中花力气最大的是培育核质杂种。可是多年的育种实践,却没有产生出符合生产要求的组合。他便果断迅速地从核质杂种研究中跳了出来,向新的希望更大的研究领域去探索。 袁隆平凭着丰富的想象、敏锐的直觉和大胆的创造精神,认真 总结 了百年农作物育种史和20年“三系杂交稻”育种 经验 ,以及他所掌握的丰富的育种材料,于1987年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高瞻远瞩地设想了杂交水稻的二个战略发展阶段,即三系法为主的器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为主的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用;一系法为主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这是袁隆平杂交水稻理论发展的又一座新高峰。 在袁隆平的战略思想指引下,继湖北石明松1973年在晚粳农垦58自然群体中发现一株不育的光敏核不育材料之后,1987年7月16日,李必湖的助手邓华风,在安江农校籼稻三系育种材料中,找到一株光敏不育水稻。历经两年三代异地繁殖和观察,该材料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了100%,不育期在安江稳定50天以上,并且育性转换明显和同步。 这一新成果,为杂交水稻从“三系法”过渡到“两系法”开拓了新局面。关于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的进展,也使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研究的前景,充满必胜信心。 随着杂交水稻在世界各国试验试种,杂交稻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袁隆平近年来,先后应邀到菲律宾、美国、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埃及、澳大利亚等8个国家讲学、传授技术、参加学术会议或进行技术合作研究等国际性学术活动19次。自1981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成果在国内获得建国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之后,从1985~1988年的短短4年内,又连续荣获了3个国际性科学大奖。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袁隆平,从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里走来,从一个山村中等农校的青年教师,成长为举世瞩目的名人,登上了“杂交水稻之父”的宝座。杂交水稻研究事业方兴未艾,正朝着袁隆平新的战略设想的方向迅猛发展! 袁隆平励志故事篇3 1942年初秋,袁隆平从重庆市龙门浩小学毕业,进入复兴初级中学。 在学习中,袁隆平有个特点,就是喜欢思索,爱提问。 一节数学课上,讲“有理数”这一章。老师讲了一条乘法的重要法则:同号相乘的数取“+”号,并把绝对值相乘。老师进一步解释说:“这就是说,正数乘正数得正数,负数乘负数也得正数。” 袁隆平边听边想,正数乘正数得正数,这好理解;负数乘负数也得正数,这是为什么呢?于是就发问:“老师,负数乘负数,为什么得正数?”袁隆平尽管没有从老师的回答中得到满意的答案,但却使他对这些抽象难懂的概念产生了兴趣,增强了 逻辑思维 能力。 有一次,老师讲到一个世界难题:一角不能三等分。袁隆平觉得不好理解,他认为一个角应该可以三等分,比如一个90度的直角,分成各30度,不是分得规规矩矩的吗?但是老师说,这样分不对,就是不能三等分。 为什么一角不能三等分呢?袁隆平感到里面肯定有道理可讲。他自己想不出来,老师又没有把其中的道理讲清楚,他的心中留下了一个大疙瘩。 这些留在心中的疑惑,实际上是袁隆平思维发展和心灵成长的标志。他开始对抽象的概念发生兴趣,开动脑筋进行思索,强烈的求知欲,使他学到了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d2d64e1d428f1dc475649040a60c7657";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1953年8月,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农学系。服从全国统一分配,到湖南省怀化地区的安江农校任教。同年被分配到偏远落后的湘西雪峰山麓安江农校教书。

1953年8月—1971年1月,袁隆平任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教员。

1960年7月,袁隆平在农校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他利用该株水稻试种,发现其子代有不同性质。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的,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他推论该为天然杂交水稻。随后他把雌雄同蕊的水稻雄花人工去除,授以另一个品种的花粉,尝试产生杂交品种。

1961年春天,袁隆平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创业试验田里,结果证明了1960年发现的那个“鹤立鸡群”的植株,是“天然杂交稻”。他当时是一个安江民校的教师,但面对当时严重饥荒,他立志用农业科学技术击败饥饿威胁,从事水稻雄性不育试验。

1964年7月5日,袁隆平在试验稻田中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人工授粉,结出了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种子。

1964年2月22日,袁隆平与农技干部邓则结婚。

1964年到1965年,两年的水稻开花季节里,袁隆平与科研小组在稻田进行杂交育种试验。后在稻田里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的植株。经过两个春秋的观察试验,对水稻雄性不育材料有了较丰富的认识,根据所积累的科学数据,在大学毕业工作12年左右的他,发表在1966年第17卷第4期《科学通报》上。

1965年7月,袁隆平又在安江农校附近稻田的南特号、早粳4号、胜利籼等品种中逐穗检查14000多个稻穗中逐穗检查到6株不育株,并在此后两年播种中,连同上年发现的不育株,共计找到6株。经过连续两年春播与翻秋,共有4株成功繁殖了1~2代。

其研究彻底推翻由传统经典理论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并推论水稻亦有杂交优势。通过培育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的三系法途径来培育杂交水稻,可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

1966年2月28日,袁隆平发表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刊登在中国科学院主编的《科学通报》半月刊第17卷第4期上。

5月,国家科委九局局长赵石英同志,获悉袁隆平发表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一文后,高度重视,以科委九局名义致函湖南省科委与安江农校,支持袁隆平的水稻雄性不育研究活动,指出这项研究的意义重大,如果成功,将使水稻大幅度增产。

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袁隆平遭受冲击,水稻雄性不育试验被迫中断。

1967年4月,袁隆平起草“安江农校水稻雄性不孕系选育计划”,呈报省科委与黔阳地区科委。6月,由袁隆平、李必湖、尹华奇组成的黔阳地区农校(安江农校改名)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组正式成立。

1968年4月30日,袁隆平将珍贵的700多株不育材料秧苗,插在安江农校中古盘7号田里,面积133平方米。5月18日晚上,中古盘7号田的不育材料秧苗,被全部拔除毁坏,成为未破的谜案。袁隆平心痛欲绝。事发后第4天才在学校的一口废井里找到残存的5根秧苗,继续坚持试验。

1969年冬,袁隆平、李必湖、尹华奇等到云南省元江县加速繁殖不育材料。

1970年夏,袁隆平从云南引进野生稻,拟在靖县(安江农校又搬迁到了靖县)做杂交,后因没有进行短光照处理而未成功。秋季,袁隆平带领科研小组李必湖、尹华奇来到海南岛崖县南江农场进行三季水稻实验条件良好的海南,进行研究试验,向该场技术员与工人调查野生稻分布情况。

1971年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成立杂交稻研究协作组,袁隆平调省农业科学院杂交稻研究协作组工作。

1973年,协作组通过测交找到了恢复系,攻克了“三系”配套难关。10月,袁隆平在苏州召开的水稻科研会议上发表了《利用“野稗”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已经配套。

1975年,袁隆平攻克了“制种关”,摸索总结制种技术成功。11月,袁隆平和李必湖(右一)在观察杂交水稻生长情况。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全国有19个省、市、自治区先后组成科研协作组,开展群众科学实验,成功地育成了杂交水稻。

1976年,杂交水稻成功推广。

1977年,袁隆平发表了《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与《杂交水稻制种与高产的关键技术》两篇重要论文。

1980年10月,我国第一个研究杂交水稻的育种家、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袁隆平,经过10多年刻苦的研究实验,在有关科研单位的协作下,攻克了制种关,使杂交水稻的研究获得全面成功,为水稻增产开辟了新的途径。

2010年3月,袁隆平院士团队和张启发院士团队合作,共同研究转基因水稻。在合作交流会上,袁隆平称,为了消除公众对转基因抗虫稻米安全性顾虑的问题,他愿意作为第一个志愿者来吃!

3月12日,袁隆平在报告会上就转基因抗虫水稻的安全性实验、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为什么能够减少除草剂用量等问题与张启发院士进行了讨论,并表示支持政府关于转基因作物研发的决策。

2017年9月,在2017年国家水稻新品种与新技术展示现场观摩会上,袁隆平宣布一项剔除水稻中重金属镉的新成果:“近期我们在水稻育种上有了一个突破性技术,可以把亲本中的含镉或者吸镉的基因‘敲掉’,亲本干净了,种子自然就干净了”。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及其团队培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又创亩产纪录,经第三方专家测产,该品种的水稻在试验田内亩产1149.02公斤。

2020年3月,袁隆平院士选址、谋划和题名的“隆平国际现代农业公园”在广州市黄埔区启动建设,一期项目大吉沙岛水稻公园水稻种植工作启动。

2020年6月,袁隆平团队在青海柴达木盆地盐碱地里试种的高寒耐盐碱水稻(又称海水稻)长出了水稻。

研究品种

1、二系杂交水稻

1987年,他提出“杂交水稻的发展战略”,即三系法为主的器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为主的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用;一系法为主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1987年7月16日,袁隆平学生李必湖、邓华风,在安江农校籼稻三系育种材料中,找到一株光敏不育水稻。

历经两年三代异地繁殖和观察,该材料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了100%,并且育性转换明显和同步。这一新成果,为杂交水稻从“三系法”过渡到“两系法”开拓了新局面。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成功,普遍比同熟期的三系杂交稻每亩增产5%-10%

2、超级杂交水稻

1997年,袁隆平再次发起研究超级杂交稻。2000年,超级杂交稻实现百亩示范片亩产700公斤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超级杂交稻实现百亩示范片亩产800公斤的第二期目标。

除了增产外,袁隆平表示新型的超级杂交稻将更重视水稻营养,其研究团队已经致力于试验新品种中增加维生素A、蛋白质、淀粉及其他营养含量,以期减少贫血和视觉疾患。

2003年中国大陆一半以上的水稻都为袁隆平的杂交品种;在世界范围,20%的水稻采用袁隆平的杂交技术。2007年,中国大陆的水稻产量为5亿吨。其杂交水稻技术已经在中亚、东南亚、北美、南美试验试种,杂交稻已引起世界范围的运用,继续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及短缺做出卓绝贡献。

3、沙漠种植杂交水稻

2014年10月18日,国家杂交水稻中心副主任马国辉受袁隆平委派,到湛江海水稻发源地考察陈日胜的工作,并申请海水稻项目国家立项。

2017年5月7日,由青岛市人民政府、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政府和袁隆平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的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揭牌,袁隆平任中心主任,该中心总部位于青岛市李沧区国际院士港,海水稻研发实验基地位于李沧区白泥地公园。

袁隆平在2017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黄岛论坛上发表《海洋科技与粮食安全》主题演讲,称将在3至5年内选育出在盐分浓度3-8‰海水灌溉种植条件下,产量300公斤/亩以上的耐盐碱水稻新品种;

他还表示全球有盐碱地9.5亿公顷,其中亚洲3.2亿公顷占全球的1/3以上,中国大陆有盐碱地1亿公顷,其中2.8亿亩可开发利用,其中2亿亩具备种植水稻潜力,如果试种和推广成功以后,按每亩产值200至300公斤计,可增产500亿公斤粮食,多养活约2亿人。

2017年9月28日,由袁隆平挂帅的“海水稻”项目在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的试验基地以及金口镇海水稻稻作改良国家示范基地进行实地测产。2018年,海南南繁基地从上千份海水稻材料中选出176份优良品种,全国大范围试种。

同年,袁隆平带领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团队对在迪拜热带沙漠实验种植的杂交水稻进行测产,最高亩产超过500公斤。

4、基因改造水稻

2000年以后,袁隆平成立了基因改造应用研究室、分子育种研究室,从全国招聘了数十名高级专业人才。同时把他的儿子袁定阳送到香港中文大学专攻转基因。2003年,袁隆平指导博士生开展远缘物种基因组DNA导入水稻的研究,将一批外源基因转入水稻。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袁隆平

袁隆平发表第一篇论文

袁隆平研究水稻的艰辛历程如下:

1960年7月,袁隆平在农校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他利用该株水稻试种,发现其子代有不同性质。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的,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他推论该为天然杂交水稻。随后他把雌雄同蕊的水稻雄花人工去除,授以另一个品种的花粉,尝试产生杂交品种 。

1961年春天,袁隆平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创业试验田里,结果证明了1960年发现的那个“鹤立鸡群”的植株,是“天然杂交稻”。

1964年7月5日,袁隆平在试验稻田中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人工授粉,结出了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种子  。

1964年到1965年,两年的水稻开花季节里,袁隆平与科研小组在稻田进行杂交育种试验。后在稻田里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的植株。经过两个春秋的观察试验,对水稻雄性不育材料有了较丰富的认识,根据所积累的科学数据,在大学毕业工作12年左右的他,发表在1966年第17卷第4期《科学通报》上。

1965年7月,袁隆平又在安江农校附近稻田的南特号、早粳4号、胜利籼等品种中逐穗检查14000多个稻穗中逐穗检查到6株不育株,并在此后两年播种中,连同上年发现的不育株,共计找到6株。经过连续两年春播与翻秋,共有4株成功繁殖了1~2代。其研究彻底推翻由传统经典理论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并推论水稻亦有杂交优势。

1966年2月28日,袁隆平发表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刊登在中国科学院主编的《科学通报》半月刊第17卷第4期上。

5月,国家科委九局局长赵石英同志,获悉袁隆平发表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一文后,高度重视,以科委九局名义致函湖南省科委与安江农校,支持袁隆平的水稻雄性不育研究活动,指出这项研究的意义重大,如果成功,将使水稻大幅度增产  。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袁隆平遭受冲击,水稻雄性不育试验被迫中断。

1967年4月,袁隆平起草“安江农校水稻雄性不孕系选育计划”,呈报省科委与黔阳地区科委。6月,由袁隆平、李必湖、尹华奇组成的黔阳地区农校(安江农校改名)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组正式成立。

1968年4月30日,袁隆平将珍贵的700多株不育材料秧苗,插在安江农校中古盘7号田里,面积133平方米。5月18日晚上,中古盘7号田的不育材料秧苗,被全部拔除毁坏,成为未破的谜案。袁隆平心痛欲绝。事发后第4天才在学校的一口废井里找到残存的5根秧苗,继续坚持试验。

1970年夏,袁隆平从云南引进野生稻,拟在靖县(安江农校又搬迁到了靖县)做杂交,后因没有进行短光照处理而未成功。秋季,袁隆平带领科研小组李必湖、尹华奇来到海南岛崖县南江农场进行三季水稻实验条件良好的海南,进行研究试验,向该场技术员与工人调查野生稻分布情况。

1971年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成立杂交稻研究协作组,袁隆平调省农业科学院杂交稻研究协作组工作。

1973年,协作组通过测交找到了恢复系,攻克了“三系”配套难关。10月,袁隆平在苏州召开的水稻科研会议上发表了《利用“野稗”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已经配套  。

1975年,袁隆平攻克了“制种关”,摸索总结制种技术成功。11月,袁隆平和李必湖在观察杂交水稻生长情况。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全国有19个省、市、自治区先后组成科研协作组,开展群众科学实验,成功地育成了杂交水稻。

1976年,杂交水稻成功推广。

1977年,袁隆平发表了《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与《杂交水稻制种与高产的关键技术》两篇重要论文。

1980年10月,攻克了制种关 。

1980年10月,我国第一个研究杂交水稻的育种家、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袁隆平,经过10多年刻苦的研究实验,在有关科研单位的协作下,攻克了制种关,使杂交水稻的研究获得全面成功,为水稻增产开辟了新的途径。

2010年3月,袁隆平院士团队和张启发院士团队合作,共同研究转基因水稻。在合作交流会上,袁隆平称,为了消除公众对转基因抗虫稻米安全性顾虑的问题,他愿意作为第一个志愿者来吃!

3月12日,袁隆平在报告会上就转基因抗虫水稻的安全性实验、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为什么能够减少除草剂用量等问题与张启发院士进行了讨论,并表示支持政府关于转基因作物研发的决策。

2017年9月,在2017年国家水稻新品种与新技术展示现场观摩会上,袁隆平宣布一项剔除水稻中重金属镉的新成果:“近期我们在水稻育种上有了一个突破性技术,可以把亲本中的含镉或者吸镉的基因‘敲掉’,亲本干净了,种子自然就干净了” 。

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袁隆平5月22日,13点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杂交水稻至今,袁隆平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 2014年5月26日,丰台区青龙湖国际文化会都,袁隆平出席2014年世界种子大会开幕式。 在晚年的自述中,袁隆平多次提到:“科学探索无止境,在这条漫长而又艰辛的路上,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梦想尚未实现,不会停歇的老人却离开了。 就在不久前,这位在我国乃至全世界杂交水稻事业发展中,做出了最杰出贡献的伟大科学家,还带病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坚持科研工作。他与他的团队人员一起,探讨双季稻亩产3000斤攻关项目的实施方案。 今天,老先生带着对他人生中最后一个科研目标的希冀,以及对其钟爱一生的杂交水稻事业的无限眷恋,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粮食关系国家安危、人民幸福。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中国的粮食安全发展之路令世界瞩目,共和国粮食之基更牢靠、发展之基更深厚、社会之基更稳定。 近14亿中国人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贡献着中国方案。 猗猗嘉禾,今盈我仓。粮丰农稳,盛世和安。 01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1930年9月7日,袁隆平在北京协和医院诞生。 1949年,袁隆平高中毕业后去西南农学院念了遗传育种专业。 1952年,他曾报名参加空军,但因在校大学生更需参加经济建设未入伍,于是继续在校学习。 1953年,袁隆平刚毕业,被分配到了一个穷乡僻壤的安江农校,担任教师。 在这里,袁隆平做了16年的教师。 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袁隆平守着农业试验田,却依旧吃不饱,常常挨饿。 于是,他暗暗许下了“ 让所有人都不再挨饿 ”的信念。 要解决粮食问题,得从水稻种植着手,当时盛行搞嫁接,袁隆平却屡试屡败。 正在他愁眉不展之际,房东大哥,挑回一担从别村换来的稻种。 这激发了袁隆平的灵感,“施肥不如勤换种”,不正是条可以走的路吗? 虽然有人嘲笑他,提出杂交水稻课题是对遗传学的无知。 但袁隆平还是决定坚持做实验。 他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在稻田里整整找了两年,苦心人天不负,终于在1961年7月的一天,他找到了第一株壮实“天然杂交水稻”。 可是,试验还是失败了,他依旧没有灰心, 他坚信“ 杂交水稻”这条路是对的。 02  16年的坚守,终于成了 后来,袁隆平每天都面朝黄土背朝天地专注于稻田里,大海捞针般,在14000多个稻穗里,发现了仅有6株的雄性不育稻株。 1966年袁隆平在中科院的《科学通报》上,发表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向世界权威发出挑战,认为水稻可以杂交。那时是个不迷信权威的时代, 这个事居然就成了, 并开拓了当时全国的杂交水稻研究新局面。 本以为柳暗花明,未曾想,波折不断。试验田被人恶意破坏,多年积累下来的珍贵不育秧苗也全被拔光,几年的心血和成果几乎被“毁尸灭迹”。 “ 那都是我的孩子啊! 多年培养、仅有的一点心血毁于一旦, 简直觉得天都要塌了。 ”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他哭着从烂泥地里寻找残存的秧苗,不吃不喝,连夜发着高烧做噩梦,嘴里不停地念叨着: “你们还我珍贵的雄性育秧苗”。 皇天不负有心人。他在学校一口废井里找到了仅剩的5根秧苗,袁隆平揪紧的心才得到了一丝的宽慰。 面对这样的“天灾人祸”, 倔强的袁隆平还是咬牙继续坚持做杂交水稻研究。 1968年,因为科研环境的需要,他来到了到云南和海南岛。 在无数个烈日下,他带着干粮来到田间,在稻田水里一泡就是几个小时, 渴了、饿了,就坐在田埂上喝几口水、啃几口馒头,因为积劳成疾,袁隆平患上了慢性肠炎。 在云南,又遭遇了里氏7.2级的滇南大地震,别人忙着逃命,他和团队却忙着到危房中抢救种子,他说“我的试验田就在这,我往哪走?” 一个人,一张棚子,他就这样守着试验田。 因为他的不要命, 终于在1970年11月, 找到了那株杂交水稻的母本"野败"。 当时谁能想得到这个世界性的难题,最终被一个叫做袁隆平的中国人解决了。 那一年,他正好四十。 所谓的而立之年早已过去了十年,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也持续了16年。 03  名利对我没什么用处,能下田就是最好的 杂交水稻的成功,给袁隆平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联合国“科学奖”、“世界粮食奖”……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9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 2006年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0年荣获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2014年,他又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 …… 他带领的团队,还为我国杂交水稻的选育成功,开辟了水稻增产的新途径,被外国专家惊呼为“奇迹稻”、“冲击波”。 在外人眼里,袁隆平功成名就,应该隐退,颐养天年,可他却从未停止前行, “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里,钱够用就行, 最值钱的是脑袋里的东西。” 1987年,袁隆平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励1.5万美金,全部拿来成立了杂交水稻基金,奖励有成就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国家奖给他的豪宅,用来做研究的基地。 袁隆平对自己,真的很抠,“ 我现在不愁钱,但我的性格过不了奢侈生活, 我讲究朴素大方 。” 穿35元的衣服,一辆车开很多年,理20元的头发,因为在他心里“ 名利对我没什么用处,能下田就是最好的。 ” 04  永远年轻的“90后” 袁老不怕老 ,不服输, 永远在和生命共舞。 他曾说过,“人的脑细胞是用不尽的,人到老年更应该用脑。” 袁老每天挤时间学英文,80多岁时,他已经能用流利的英语和外国朋友交流。 2005年生病时,他让家人别把他当病人,他说自己有着70多岁的年龄,50多岁的身体,30多岁的心态,更有20多岁的肌肉弹性,颇显可爱风趣。 袁老和妻子邓则相识在艰苦的岁月,老两口风雨同路几十年,他知道她喜欢旅游,每次应邀出访都会带着她出去走走,主动给她当翻译和导游。 “ 即便没有机会带她去,也会给她买一些礼物, 我能记得她穿的衣服、裤子和鞋子的型号。 ” 袁老在生活中,也特别平易近人。 他常去的理发小店,一去就是十几年;他喜欢拉小提琴、下象棋,和家人一起表演小节目;有空他还会去打排球、游泳。 袁老常常自称为“90后”,他对年轻人的寄语是“首先要注意身体,这是基础。” “90后”老先生,身体大不如从前,但依然管不住他那迈向稻田的腿,收不住那颗向着水稻的心。 “没有谁,比他对杂交水稻更执着。”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院士办主任辛业芸说。 为了方便行动越来越不便利的老先生科研,湖南省农科院在先生住宅旁安排了一块试验田。自有了这块“自留地”后,袁老就得了“心病”——只要在长沙,每天都得看上好几遍。 火炉城市长沙,夏季太阳毒辣,酷热难耐。可不管多炎热,老先生起床后第一件事,不是洗脸、刷牙、吃早饭,而是下田。每天的第二次“问诊”,是大家都只愿躲空调房里的“烈焰”中午。第三次、四次下田,则在晚饭前和晚饭后。 自1996年中国实施超级稻项目以来,我国杂交水稻从每公顷9.0吨,在老先生所制定的一个个严格目标下,不断朝着更高质、更高产的目标前进。 不管工作,还是生活,袁老是一个不服老的人,他曾表示: 鼓起勇气,继续干下去, 从“90后”一直搞到“百零后“。 05  国士无双,一路走好 他的世界很大,享誉世界、跨越时空。 他的世界也很小,在稻田里,在一粒种子里。 他从泥土里 来,到白云中去。 如今,他进入了一个梦乡,那里的稻穗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 风轻轻吹过,他戴着草帽, 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国士无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那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那一阵阵飘扬的稻香,就是他留下的足记。 “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节约每一粒来之不易的粮食,才是对袁爷爷最好的告慰! 袁老一路走好!您将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袁隆平发表的一篇论文是

袁隆平研究水稻的艰辛历程如下:

1960年7月,袁隆平在农校试验田中意外发现一株特殊性状的水稻。他利用该株水稻试种,发现其子代有不同性质。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的,不会出现性状分离,所以他推论该为天然杂交水稻。随后他把雌雄同蕊的水稻雄花人工去除,授以另一个品种的花粉,尝试产生杂交品种 。

1961年春天,袁隆平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创业试验田里,结果证明了1960年发现的那个“鹤立鸡群”的植株,是“天然杂交稻”。

1964年7月5日,袁隆平在试验稻田中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人工授粉,结出了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育株种子  。

1964年到1965年,两年的水稻开花季节里,袁隆平与科研小组在稻田进行杂交育种试验。后在稻田里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的植株。经过两个春秋的观察试验,对水稻雄性不育材料有了较丰富的认识,根据所积累的科学数据,在大学毕业工作12年左右的他,发表在1966年第17卷第4期《科学通报》上。

1965年7月,袁隆平又在安江农校附近稻田的南特号、早粳4号、胜利籼等品种中逐穗检查14000多个稻穗中逐穗检查到6株不育株,并在此后两年播种中,连同上年发现的不育株,共计找到6株。经过连续两年春播与翻秋,共有4株成功繁殖了1~2代。其研究彻底推翻由传统经典理论米丘林、李森科的“无性杂交”学说,并推论水稻亦有杂交优势。

1966年2月28日,袁隆平发表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刊登在中国科学院主编的《科学通报》半月刊第17卷第4期上。

5月,国家科委九局局长赵石英同志,获悉袁隆平发表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一文后,高度重视,以科委九局名义致函湖南省科委与安江农校,支持袁隆平的水稻雄性不育研究活动,指出这项研究的意义重大,如果成功,将使水稻大幅度增产  。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袁隆平遭受冲击,水稻雄性不育试验被迫中断。

1967年4月,袁隆平起草“安江农校水稻雄性不孕系选育计划”,呈报省科委与黔阳地区科委。6月,由袁隆平、李必湖、尹华奇组成的黔阳地区农校(安江农校改名)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组正式成立。

1968年4月30日,袁隆平将珍贵的700多株不育材料秧苗,插在安江农校中古盘7号田里,面积133平方米。5月18日晚上,中古盘7号田的不育材料秧苗,被全部拔除毁坏,成为未破的谜案。袁隆平心痛欲绝。事发后第4天才在学校的一口废井里找到残存的5根秧苗,继续坚持试验。

1970年夏,袁隆平从云南引进野生稻,拟在靖县(安江农校又搬迁到了靖县)做杂交,后因没有进行短光照处理而未成功。秋季,袁隆平带领科研小组李必湖、尹华奇来到海南岛崖县南江农场进行三季水稻实验条件良好的海南,进行研究试验,向该场技术员与工人调查野生稻分布情况。

1971年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成立杂交稻研究协作组,袁隆平调省农业科学院杂交稻研究协作组工作。

1973年,协作组通过测交找到了恢复系,攻克了“三系”配套难关。10月,袁隆平在苏州召开的水稻科研会议上发表了《利用“野稗”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已经配套  。

1975年,袁隆平攻克了“制种关”,摸索总结制种技术成功。11月,袁隆平和李必湖在观察杂交水稻生长情况。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全国有19个省、市、自治区先后组成科研协作组,开展群众科学实验,成功地育成了杂交水稻。

1976年,杂交水稻成功推广。

1977年,袁隆平发表了《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与《杂交水稻制种与高产的关键技术》两篇重要论文。

1980年10月,攻克了制种关 。

1980年10月,我国第一个研究杂交水稻的育种家、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袁隆平,经过10多年刻苦的研究实验,在有关科研单位的协作下,攻克了制种关,使杂交水稻的研究获得全面成功,为水稻增产开辟了新的途径。

2010年3月,袁隆平院士团队和张启发院士团队合作,共同研究转基因水稻。在合作交流会上,袁隆平称,为了消除公众对转基因抗虫稻米安全性顾虑的问题,他愿意作为第一个志愿者来吃!

3月12日,袁隆平在报告会上就转基因抗虫水稻的安全性实验、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为什么能够减少除草剂用量等问题与张启发院士进行了讨论,并表示支持政府关于转基因作物研发的决策。

2017年9月,在2017年国家水稻新品种与新技术展示现场观摩会上,袁隆平宣布一项剔除水稻中重金属镉的新成果:“近期我们在水稻育种上有了一个突破性技术,可以把亲本中的含镉或者吸镉的基因‘敲掉’,亲本干净了,种子自然就干净了” 。

劳模人物事迹袁隆平

劳模人物事迹袁隆平,在学习或者工作中,要用到事迹材料的情况还是蛮多的,而袁隆平无疑是我们国人的骄傲,他的光荣事迹是非常多的,下面为大家分享劳模人物事迹袁隆平。

所有最普通的中国人,都知道袁隆平。袁隆平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而在许多人的心里,他更是一种精神的化身。在共和国的脊梁人物中,袁隆平是极具标志性的存在,是中国数十亿人深情爱戴的“国民英雄”。袁隆平的去世,是中国和世界科学界的巨大损失,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巨大损失。

1966年,袁隆平发表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他日夜操劳在杂交水稻科学研究一线,只为14亿中国人有饭吃。

在普通中国人的认识中,“袁隆平”三个字是一个充满意义和情感的象征,象征着一个国家的人民从饥饿走向温饱,从贫穷走向富强,从赶上时代走向引领时代。从“两弹一星”“超级杂交水稻”,到今天“天问一号”跨越行星际,共和国的科学家们向真理之路不断探寻,靠着自力更生、顽强执着和大胆设想、认真求证,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这是袁隆平的话。袁老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的一生都在追梦,在大地上追梦。袁老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科研工作不只是仰望星空般高深莫测,还有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人类福祉的使命追求。

杂交稻研究是具有开创性的,是对真理的渴望和向往,是对中国人民的负责。袁老用双脚丈量写在大地上的真理,他的“实验室”就是国民经济主战场,他的科研目标很纯粹,就是解决吃饭问题。

袁老是共和国最不平凡的农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个曾经历过旧中国贫穷落后年代的人,内心烈的愿望是用自己的科研,播下改变中国的`种子。

这位老人也是最伟大的农民,他留给青年人的话是:你们是新时代中国青年,我相信你们必定会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躬行实践、厚积薄发并将不会辜负时代的担当。他躬身力行,在农田里做实验,90岁高龄的时候还在坚持做科研,实现“高产更高产”。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是他心头的重中之重,他要解决的不只是当代人的吃饭问题,他想永远解决中国人的饭碗问题。

今天的中国,一项项代表着人类科技前沿的成果频频凝聚全球关注的目光。我们深知,没有科技自立自强,在国际竞争中腰杆子就不硬,正如“两弹一星”“杂交水稻”让中国人民的腰杆子挺起来。今天一位科学巨擘走了,但他的精神还在,还在深深濡染着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我们必将其代代传承。

出生在1960年的曹宏球,是湖南郴州市北湖区华塘镇塔水村农民,因为出生在粮食大饥荒的年代,小时候吃了不少苦。自从改革开放的春风拂暖大地,脑子活络的曹宏球率先在村里种起了杂交水稻,他家职责田的粮食产量,年年都有好收成。

此外,他种的蔬菜瓜果也比别人好,还培育出无籽苦瓜新品种。20世纪90年代以后,他将田里的活交给妻子打理,他则改行专门养蜂,口袋渐渐鼓了起来,不久就被郴州地委表彰为科技致富典型人物。

他对袁隆平心怀感激和敬重,萌生了自费为袁隆平雕塑一尊汉白玉塑像的`念头。为了弄到袁隆平的照片,他给袁隆平写了一封信,收到曹宏球情深意切的信后,袁隆平请同事回了封信。

袁隆平在回信中说,“你和广大农民的心愿,在我看来,比诺贝尔奖还更荣耀。你们的这份情我就领了,但我为人民为国家做一点贡献是就应的……因此,请你千万不要把钱浪费在为我塑什么石雕像上,我实在受不起你的这种厚爱。请你尊重我的意见,并恕我不给你寄照片。”

之后,曹宏球为了表示对这位“米菩萨”的崇敬之情,他自己拿出五万元的积蓄,请人为袁隆平雕塑了一尊真人大小的汉白玉雕像。在竣工时乡亲们放鞭炮,扭秧歌,还在雕像前供上象征长寿与祝福的寿桃果品。

在乡亲们眼中,袁隆平是恩泽乡里的米菩萨。袁隆平听闻之后很不高兴。但之后听说曹宏球家因为自然灾害而陷入困境时,袁隆平赶紧让人给他送去了两万元钱。而因为日晒雨淋,曹宏球无力维护雕像,这位老实的农民只好又跑来长沙,期望袁隆平能资助一下,但这回他却碰壁了,袁隆平听说是要钱维护雕像,他坚决不同意给一分钱。

这两天的天气格外阴沉,云浓得像是要滴出水来而却迟迟不下。使人的心上莫名蒙上一层压抑,在这种日子里又听见袁隆平院士去世的消息,不禁感受心中空落落的,像是少了点什么似的。

袁隆平院士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可以说没有他,我们老百姓还是吃不饱,还是会挨饿,但是为了让人民吃饭,他付出了多大的努力,你知道吗?

1960年7月他发现一株“天然杂交稻”,从此便开始独自研究杂交水稻,那时他的家人都不支持他,认为他一个大学生去种什么田。后来1997年,她才有了自己的团队来研究。而1960年——1997年这37年间,他都独自一人奋斗,在稻田与实验室间。

听过一个故事,就是在的文革时期袁老将他保护级的实验品种在4分田中,后来,稻株被收,他看见一口深井中,竟还有几株竟奋不顾身地跳下去。可以说没有这几株实验稻就没有今天的杂交水稻,袁老奋不顾身可以说今天的粮食是袁老拿生命换来的呀。

袁老在采访中说: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简简单单几句话虽使用了夸张却难看出他的雄心壮志。袁老,您逝世了,我们一定会完成您未完成的梦想的!

采访中,记者问袁隆平“如果您再次看饥荒您会怎么做……”主持人话音刚落袁隆平院士便马上说:“不可能了,不可能了!”

这是一个人对他产品的最大自信,也足以看出,他对杂交水稻的用心良苦体现了他的初心。

2021年5月22日13时17分32秒袁隆平院士在长沙湘雅医院逝世。当时许许多多的人站在医院门口目送车对远去路过之处设有几辆车,就算有也是停下鸣笛致敬。场面,一度十分壮观。本来我还想什么时候能见他一面,因为离得比较近吗?这下,可是再见不到了。

雨,落下来,又慢慢下大。这场雨带走了袁隆平院士,都将他印在了我们的`心底。

袁隆平没发表过一篇论文

歌德曾说过:“志向和热爱是伟大行为的双翼”。作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有太多荣誉等身,他曾受邀担任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甚至在我国,有一个小行星还以“袁隆平”命名。毫不夸张地说,袁隆平凭一己之力,养育了大半个中国。

但这位把一生倾注在土地上的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其实对于这些头衔并没有过多关注,就连外界对他屡次落选中科院院士的事而愤愤不平,袁隆平本人也只是淡淡地回应:“不要再搞啦,把注意力放在地上。”

如今的袁隆平虽然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但并不妨碍这位伟大的杂交水稻专家在其专业上继续开疆扩土。

当我们看待事件,绝不能以片面、主观臆想去揣测事情的本质。并不是我国不善待袁隆平老先生,恰恰相反,中国政府对袁隆平,无论是在水稻研究、生活安排,还是科研项目上,都尽可能满足。

他的助手曾问过他,是否需要将没有担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件事写进自传中,他表示,并不想将这种事放进自己的履历生涯中。在他看来,只有专注在土地上搞研究,才能真正出成绩。

对于这个问题,他也正面回答过:“我本人所从事的应用科学,而中国科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是基础科学,两者所评判的标准并不在一个体系。”原来,被外界揣测得云里雾里的事情,其实本质上就是研究方向的不同。

当时甚至有不少记者为了这件事为袁隆平鸣不平,认为以他对中国的贡献,怎么可能当不了院士。而袁隆平对此事并不愿再多做解释,只是谦虚地说:“没当上院士,说明我水平不够,今后还要加强学习。”

一句简短的话语,包含了袁隆平谦逊的性格。我想,在袁老心里,真正所向往的并非这些荣誉、头衔,而他所说的加强学习,并不是为评选院士,而是将更多精力放在科研成果上。

而中科院本身的规定,也并没有错。“中科院院士”评选资格中就有规定,年龄一般在65岁以下,但当时的袁隆平老先生早已88岁。另外,对于院士的评选,如果碰到特殊情况,可以由原先的6个院士提名。

但不巧的是,中国科学院中的院士,其中规定其中必须要有4个同专业的院士提名,而袁隆平所研究的杂交水稻种植在中科院内属于极小的专业体系,实在无法从中找出4个院士。正因如此,袁隆平才无法被评为中科院院士。

作为常年在地里奔走的农业人,在中科院的评选上就显得过于唐突。毕竟这个全国为数不多的职称,是许多人为之奋斗的目标,而现实总是掺杂着许多上不来台面之事。作为一介朴实的农民,他并不习惯这种生活,这也导致他在评选过程中的几率很小的原因之一。

其实对于袁老先生来说,荣誉不过是过眼云烟。在他多年的研究生涯中,他曾受邀担任过多个集团、公司的主要开发领导,其工资待遇水平是常人无法企及的,但袁隆平对此却从未答应过。

对于袁隆平的评价,作为助手的辛业芸最有发言权。她所接触到的袁隆平先生,学术研究上精益求精,对任何细节都不肯放过,可在生活中却是一个不拘小节,甚至可以用落伍来形容。

在一次前往汕头大学为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后,他和李嘉诚见面后,两个成绩卓越的老人居然在下榻的酒店房间内,吃起了稀饭配咸鱼干。

在袁隆平先生看来,物质的享受并不是自己奋斗的目标,只要能够吃饱穿暖就可以,对所谓的名牌并不在乎。这一点和一向为人谦逊低调的李嘉诚不谋而合。难怪两个老人如此投缘,他们在生活上的朴素颇有几分异曲同工之处。

人们对袁隆平的认识过于片面,认为他拥有如此荣誉,生活品质上应该更会享受。其实袁隆平的在日常中如同我们身边所接触的老人同样亲切,对于所谓的荣誉,并不感冒。

如今已经步入老年生活的袁隆平,很多时候实地的研究依旧坚持亲力亲为。在他心中有个信念,任何事情都可以嘻嘻哈哈,唯独科学研究不行。正是这样的信念和态度,让这位土生土长的中国老人,在世界范围的科学领域内声名鹊起。

在袁隆平心中,外界对他的评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目之所及的工作区域内,植物对自己的反馈才是其一生奋斗的焦点。在他的工作理念中,科学研究必须要做到,做出动作,必须快速得到回应,这样才能体现我们科研工作者对杂交水稻上的作用。

袁隆平是一个矛盾体,他既保持了中国人特有的谦逊、低调、宽容,却又在工作上坚持严苛、谨慎、雷厉风行。也许正是这种“双面”性格,才造就了伟大的“杂交水稻之父”。

职称的评选只是一个人事业上的锦上添花,对于袁隆平而言,内心早已容不下那些过于正经的“杂务”,只有眼前的工作才是他最为上心的东西。这也是常年游走在天地间的庄稼人最质朴和纯真的一面。

因为他的年龄已经大了根本不能够担当持大任,还有就是他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了年轻人的身上,想让年轻人去当这个院士。

袁隆平此人一生没有研发出任何一种可供推广的杂交稻,更没有任何一亩农田种植他的合法水稻种子,水军不服可以举例推广品名打脸。 鉴于挺转水军的知识水平怕是不知道什么叫推广品名,我简单的介绍一下,国家每审核通过一种种子,为其颁发种子商业化推广文件,都会赋予其一个独一无二的推广品名,常见格式为汉字加阿拉伯数字,比如玉米中的龙单15,这是必须的,而且是肯定的,否则就是非法。 袁隆平所谓的产量都是他自己蹲在试验田摆拍自吹自擂,根本没有推广的东西,何来产量? 袁隆平的水稻虽然没有推广,但其它的东西干的不错,比如公司上市圈钱了,陈日胜的海水稻成了他的了,跑黑龙江非法销售转基因种子被抓获,手下被刑拘。 1.袁隆平是脚踏实地、不图名利、耐得住寂寞的科学。为百姓能吃饱肚子,敢为人先,苦心孤诣地在农业科学领域默默无闻地研究、试验、工作,艰苦奋斗了几十年;取得了丰硕成果,赢得了天下人的称赞。2.他的主要成果体现在以低研发成本投入,使农田水稻增产增效,从而实现了专项向土地多要粮、要好粮的目标!粮食的丰产高效,增加了农民收入,确保粮仓丰盈,对国家有战略意义,是祖国的大功臣。3.国人有记忆:二十多年前水稻亩产三百多公斤,自从他带领自己的科研团队通过杂交实验,对水稻进行改良后,新品种发头率多、穗头饱满、抗倒抗伏,亩产翻倍、高达七到八公斤,使全人类受益,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4.作为农科院士,他生活朴素,为人谦逊低调,于浮躁的 社会 中自成风景,尽管为国为民做出了显著的成绩,但从没居功自傲,堪称科研人员的典范!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与尊重! 要问这个世界上我们吃谁家的米了,我会毫不犹豫的说到没有其他人只有袁隆平的,可以这么讲袁隆平老爷子一个人养活了偌大的一个中国,最近听到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袁隆平老爷子培育水稻突破了亩产1203公斤突破了整个世界的记录,对此惠农圈有这样的看法。 首先第一点就是也不要去充满什么所谓的明星还有大佬啥的了,我从此以后最崇拜的人就是袁隆平老爷子,没有其他只是因为他老人家可是我的衣食父母,我可是吃的他家的大米不崇拜他能行吗,尽管袁隆平老爷子的年龄大一点,但是老当益壮吗! 第二就是当水稻亩产达到了1203公斤以后,中国无疑为成为全世界上得粮食大国,对比很多的国家有着广阔的土地却是怎么叶种植不出好的庄稼来讲,我们亩产1203公斤简直就是创造了一个奇迹! 第三就是我希望袁隆平老爷子,能够 健康 长寿在粮食研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我也相信终有一天我们国家粮食的亩产量还是能够继续增加的,前段时间看到袁隆平老爷子已经无法走路必须得坐在轮椅上,让我感觉到了特别的心疼,以上的这些看法仅仅的代表惠农圈自己,如果大家还有其他的看法的话,请多多的给我评论和点赞并且把你的想法也分享出来,谢谢大家! 回答,袁隆平是一位名负其实的农业科学专家,天下人称赞,他的专业技术,科学实验,科学种田,科学管理,刨造研发杂交水稻,为民增产增产增效,解决了全国人民的生活中重大体系,专项土地要粮,年年丰产高效,为农民增加了翻倍约的收入,吃不完用不尽,确保粮仓存,备战备荒,高端的科学技术,一流的农科院士,他的农业技术是农民的导航,是天下人们的总脊梁,农业的发展,体系改革和刨收,都离不开他的专业技术,二十年前每亩水稻三百公斤,自从他研发的杂交水稻,推广 社会 ,弟一年买种予苗四十天,栽插苗壮,发头率多,穗头大,籽粒多,抗倒扶,亩产高达七到八公斤,农民的土地突然天翻复地增倍,增产高效,不愧于是土地的专家,不愧于是农科院士,只要有人提到袁老,人人都申出母指为他称赞,他是全国人民的典范,为土地刨粮,为粮刨优,为民刨效,为全国人民做出了显著的成绩,为国为民做出了具大的贡献,他的农业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独一无二,全国人民为他点赞,农业科学在世界上唤发出他的技术高端,他是世界上农业专家最核心技术。 袁隆平是我国优秀的科学家,也是对中国和世界粮食作出重大贡献之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安全问题关系到我们未来的发展,袁隆平作为我国杂交水稻的总设计师,一生致力于水稻研究,由他创造的杂交水稻体系已成为我们国内外公认的杂交水稻育种指导思想。 其实袁隆平主要贡献不仅仅只是研究了杂交水稻,关键他有一颗造福世界人民的爱心,1980年杂交水稻成为我国出囗第一项农业技术转让美国,当时受到了国际 社会 的广泛关注,为我国在外交方面作出巨大贡献。 目前全世界仅有9.5亿盐碱地,我国就有三点多亿。而海水稻的研发是一项世界超级工程,这次袁老海水稻的研发成功,意味全球只有中国完成了让盐碱地变成良田的壮举。而且飘出稻花香,这成为了一项不可思议的奇迹! 综上所述,袁隆平不愧为对世界作出重大贡献的农业科学家,可以讲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已推向全世界,现在全世界尤其是非州的水稻产量成倍地增长,解决了全球近十亿人的温饱问题。另展望未来,我国将有2.8亿盐碱地能种海水稻,到那个时候中国可多养活两亿人囗。对于袁隆平这样的科学家,我们只能怀着敬意。一介农夫,播洒智慧,收获富足,这就是袁隆平大爱无彊的表现!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老把毕生的心血和精力都投入在了我国的科研上。水稻研究成了袁老毕生奋斗的理想。他为多少人解决了温饱问题和吃饭问题。他对祖国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和他的科研团队所创造的,科研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他是受祖国人民尊敬和爱戴的科学家。我们的新闻媒体,应多宣传为国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们,为他们歌功颂德,摇旗助威。要少为演艺圈的明星们作宣传。为科学家歌功颂德。这是民心所向,众所盼望。在此向袁老学习,并向袁老致以最崇高的敬礼。人民热爱你,尊敬你。 袁隆平? 贡献巨大 。杂交水稻无疑是个划时代的事件,全球瞩目,惠及国计民生,也有益于人类和平发展。 人格伟大 。不记名,不牟利。袁隆平发现水稻不育材料以后,立即公开,供全国育种家使用,其他育种家育成的品种,他一挂名,二不提成。 学术平平 。袁隆平没有建立起自己多独特的理论体系,很少发表论文。没有评上科学院院士,外界抱不平,业内很平静,他自己也心知肚明。 饱受争议,但身不由己 。最近几年,因其儿子做转基因研究、本人对转基因的表态、宣传海水稻,受到了部分人的诋毁。但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他的公司搞生物技术研究、他本人发表了对转基因不能一概而论的看法、被作为海水稻研究项目的主持人,再正常不过了。要求他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太过份。 人民心中的粮神,杂交水稻的创史人,解决亿万人民的温饱,让人民免受饥饿的科学家,请问五六七十年代,中国水稻400斤一亩,七十年代后期,杂交水稻800至1000斤,八十年代1200到现在1500斤,没有他带领的团队能成吗?他老说功劳是他们团队的,没有占为己有!五六十年代饥荒,饿死千千万人民,你们爷爸一群蠢猪

第一,袁隆平已经过了评选院士的年龄(65岁),第二,袁隆平没有发表过理论论文,而评选院士需要很多理论论文,方便把知识传授下去,第三,评选院士需要同专业至少四人提名,而袁隆平的专业找不出四个人一起提名

  • 索引序列
  • 袁隆平发表的第一篇论文是
  • 袁隆平发表的第一篇论文
  • 袁隆平发表第一篇论文
  • 袁隆平发表的一篇论文是
  • 袁隆平没发表过一篇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