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学科英语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学科英语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发布时间:

学科英语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在还没有发英文的文章前,总觉得写一篇英文的文章是艰难万分,再加上道听途说,听那些有经验的人说审稿周期多长啦,审稿意见多难回答啊,整个过程多么复杂啊,所以对发英文SCI文章总是有一种恐惧感。有一段时间都心里安慰自己,这辈子就发发中文的文章吧,只要研究结果好,中文的照样可以引起别人的关注。再后来,身在国外,不得不用英文写文章,一段时间下来才发现,其实发英文文章不难,完全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请看在下的分析:

首先,大部分的英文期刊(在英国、美国出版的)都是被SCI收录的,这个要比入选SCI的中文期刊占所有中文期刊的比例大很多,所以在投稿的时候,基本上是不用考虑所选的英文期刊是不是被SCI收录的。只要是经常看的文献所在的期刊,基本上都是的。

在国内,有中文核心期刊跟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要比科技核心层次上高一点。中文核心有一部分是SCI收录的,而科技核心的期刊给收录的非常少。那么换成英文期刊,就成了高影响因子的SCI期刊跟低影响因子的SCI期刊,只存在期刊水平的差别,不存在SCI跟非SCI的差别。

SCI一共收录3700多种期刊,所以按照研究领域划分的话,一篇文章可以找到几十个个可供投稿的期刊。如果是跨领域的文章,适合投稿的期刊的数量更多。反观中文的期刊,每一个领域一流的期刊的期刊也就是4-5个的样子。每期刊登的文章的数量受限,于与此同时,国内很多单位都有发文章的要求。在这种科研人员数量众多,一流期刊数量有限的僧多粥少的局面下,文章录用率是大大降低的。因此还不如主动出击,直接投英文的期刊。写英文的文章刚开始的时候是苦了一些,但是换来的将是更宽广的道路。

在审稿周期上,综合上看英文期刊的审稿周期反而是要比中文的短。当然,这里比较的是普通的SCI期刊跟国内一二流期刊的比较。国内的一些二三流的期刊的以收版面费为生。对文章的质量控制不严格,编辑觉得差不多的文章就录用了,文章的修改主要靠作者完成,这样的审稿周期确实很短。但是国内一流期刊的审稿周期都比较长,主要也是因为学术能力强的学者通常都兼带一些行政职务,平时都比较忙,审稿的事情自然是拖得比较久一点。

在审稿意见上,国外的审稿意见的确是要更加专业一些,要更难回答一些。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这何尝不是一个提高自己能力的一个好机会。一个一针见血的意见要比那种笼统的审稿意见好多了。而且国外期刊的审稿意见基本上是不会出现同行相轻的恶意评价。

再说了,这些投稿步骤,都可以交给专业的论文公司如英论阁www.enago.cn处理。总结来说, 发表英文论文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你好投稿要求是什么?

找个水刊就行了呗。现在多的很。你百度jissr就知道。800块一篇,还上知网检索。每个月月底就出版最新一期。录用快,见刊快。

1、不要用中国式的思维去写英文句子。2、套用老外的写作思路(比如前言第1段写对疾病的认识及重要性,第2段对基本背景知识的介绍,第3段如何引出研究问题。讨论部分往往每一段第一句为该段的中心句)。3、格式一定要严格按照所投杂志的要求来排版(可以参考投稿须知的要求和该杂志最近发表的文章,要做到一模一样,这样编辑认为你是认真对待的)。4、避免使用首次发现,该研究特别有意义的语句(老外喜欢你陈述事实,是不是首次发现由别人说了算,有没有意义需要时间来检验)。5、首页有什么特殊要求?比如是否写清了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和页眉标题(Running title),Running title是否符合字符数要求,一般50个字符以下。首页是否要求标明全文字符数(The number of characters must be listed on the title page)。首页是否要求提供关键词(Key words),现在很多杂志在正式出版的时候是看不到关键词的,他多数目的是为了编辑好选择审稿专家。6、摘要是否为有特殊格式(比如格式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是否有字数限制。7、注意参考文献(References)一定要符合杂志的格式,参考文献的数目是否有限制。是否不能引用正在出版的(In press)文章或未公开的(Unpublished data)数据。8、是否引用了较多著名杂志的文章为参考文献(大家看影响因子超过10的杂志文章,他们引用的文献多数也是来自10以上的杂志,也就是说你投高影响因子的杂志就尽量不要引用低档杂志的文章,这是一条潜规则)。9、引用了几篇该杂志的文章作为参考文献(有的杂志有明确要求要引几篇,有的没有要求,但是编辑在还是喜欢你多引他们杂志的文章)。10、写完后最好先找一个在国外呆过几年的中国人修改第1次(这样能纠正明显写作错误和表达,又明白你的写作意思),然后再找一个英语为母语的人修改(最好是学医的,这样能够纠正一些微小错误和表达习惯)。最终的目的是即使退稿也不是因为语言问题。人家修改完了注意在回信中致谢(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he excellent and professional revision of our

学科语文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何江燕:下面我们有请《小学语文教师》编辑朱文君老师来跟我们谈一谈如何撰写教学文稿,以及在投稿、发表文章方面的诀窍,她作为一名“业内人士”,一定能给我们许多的指点。另外,朱老师当过语文老师,做过语文教研员,现在成了语文杂志的编辑,可以说她把从事语文工作的角色一一体验过来了,所以她来讲的话,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朱文君:考虑时间关系,我还是站着说吧,另外当惯了老师,不习惯坐,喜欢站(笑)。何江燕老师说我体验过多种角色,怕大家有误解,以为我总是喜新厌旧(笑),所以得解释两句。我是学教育理论的,在教育局里做了几年教育管理工作,然后就到了学校教书,先教自然,然后教语文,和孩子们在一起,我找到了我的价值。在学校一呆就是十年,乐在其中,意犹未尽。98年因工作需要,我做了我所在的区的语文和自然两学科的教研员,这个教研员一做就又是五六年,尤其是对语文教学教研情有独钟。而今我又跨入了出版行业,成为一名杂志编辑,当然,置身的小学语文教学领域没有变。在决定转行的时候,我一度很犹豫,在一次会议上,遇到我们武进区教育局的沈克强局长,一位博览群书、学养深厚、视野宏阔、见解独到的文化学者和教育专家,他鼓励我去迎接挑战,他说,真正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地带,不是行业内经过反复爬犁的熟地,而是行业与行业,领域与领域的交界地带。他的话我一直牢牢记着,在新的工作领域中践行着。 说到生机,我想说,因为沈局长的缘故,我对武进充满向往。到了武进,我时时被洋溢出的勃勃生机感动着。今天一大早起来,阳光灿烂,我从住的地方出来,沿着宽阔的马路走一段,我看到路边林立着正在建设中的高楼,看到路边青翠欲滴的草木,开得正艳的杜鹃,空气中更充满了芬芳的草木生长的气息,我不禁感慨,武进是一片非常充满希望的土地。来到星辰实验学校,我没有想到星辰这么大,是我所见到的规模最大的学校。在这样浩如星空的学校,怎能不让人浮想连翩呢?怎么不让人从心底里溢出希望呢?及至走进教室,听到年轻的小周老师这样的一节课,沉浸其间,我再一次感受到那宁静中洋溢出的生机,一种充满力量的蓬勃的希望。我被这一切感动着,我一颗渐乎老去的心受到了激励,我想,我不用多说什么,见到大家,相视一笑,表达我的感激,足够了。 但奉江燕老师之命,我得说说如何投稿,怎么投稿命中率高一些?说真的,我做编辑才两年,经验并不多,但是这两年下来,感触很多,这些感触里,更多的是依旧从一个老师的角度产生的。我于心里常常作着一个老师和一个编辑的激烈辩论。那我就把我零零散散粗浅的感受说一说,没有准备,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请大家原谅。 我想把“投稿”两个字拆开来说。先来说怎么投。 第一、给一份刊物投稿,之前一定要了解这个刊物的特点。 不要盲目地投,哗一下子发出去,像天女散花那样,可不行。我常常看到我的邮箱里,有的老师给我投稿的同时,还有同时发向很多杂志,抄送栏里密密麻麻的地址,这样不好,编辑最忌一稿多投。每一种刊物都有鲜明的办刊特色,你的稿子不可能“放之四海皆可用”。比如说《小学语文教师》这个刊物的特点就很鲜明,它特别关注基层一线老师的教学,注重呈现教师的实践智慧。刊物的广告这么说:哪里有小学语文教师,哪里就有《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师》发短小精悍的文章,发最贴近课改一线的文章,发信息含量大的文章,让老师们繁忙的工作之余,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信息。我这可不是做广告(笑)。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师》这本刊物的用稿特点是非常强调实践性,操作性的文章。比如课堂实录、课例研究,案例反思,教材研读,再比如教学随笔,园丁故事等等。而有些刊物则不同,可能更关注理论研究,比如人教社的《课程、教材、教法》,那就是一本很强调教育前沿理论的刊物。老师首先了解了刊物的特点,才能有的放矢。 第二、要了解栏目的特点。 既然设了栏目,那么不同的栏目对文章内容和形式的要求就不同。栏目也是特点的。老师们可能也经常看各种各样的杂志,不知你们是否注意了,办得比较好的一些杂志,例如《读者》,它的每一个栏目从内容到篇幅,从版式到插图都有鲜明的特点,随手打开,熟悉它的读者立刻知道这是什么栏目。 我做这本《小学语文教师》也尽量地保持不同栏目的不同风格。 比如教学论坛,主要是发一些教学理论性的文章,体现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文章。钱老师是我们的老作者,他作为一名资深的教育专家,站在理论的高度,密切关注实践,以其融通理论与实践的视阈撰写了很多指导实践的理论文章,几乎每一篇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还有我们的“备课参考”栏目,今年,我把这个栏目名改了,叫做“备课室”。希望能更多地体现教师的备课过程,而不是仅仅提供资料性的参考。那么“备课室”里需要的文章如:教法尝试、教材解读、备课思考等等。最常见的文章,如教学设计,教材的重难点分析及教法等等。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整节课的教学设计篇幅太长,所以我们往往选择一些好的、有新意的片段设计。例如,今天小周老师上了这节课,导入很有特点,就可以把它写下来,题目可以是“谈谈《古诗两首》教学的导入,不用写很多,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两千字,就可以写得明明白白,放在备课室里最合适。这样的文章,给老师提供的是“半成品”似的“操作模块”,便于读者将其融入在自己的教学中,灵活运用。 “案例反思”栏目,其实也是为老师直接提供教学实践信息的栏目,和备课室相比,它侧重于教学案例的呈现和教师对教学行为的反思研究。比如今天大家听了小周老师的课,有一些想法,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记录下课堂片段,然后写出自己的反思,我们的“案例反思”栏目的文章形式就是片段实录加上反思。 我也会为大家精选一些名家的课堂实录,完整地全课呈现,供老师们学习,这就是“精品课堂”栏目。不仅仅是名师的课,我还注意发掘一些在课型上、内容上、设计理念上有创意,有突破的课。或许这样的课在目前的条件下还不太具操作性,但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不是有“概念车”吗?课堂是否也可以提出“概念课堂”这一说?加上少许点评,让老师们通过这个课例,受到启发,激起思考,语文教学,再往前,我们该怎么走。 你看,这就是不同的栏目的不同特点。再说我们的“教学随笔”栏目,随笔和“备课室”里面的文章要求就不一样了。随笔更强调一种叙事风格的文章,文章不要长,就抓住一个事例去叙说,不见得是教学的,也可是语文教育方面的。也就是说,用叙事的方式和大家去叙谈,这就是教学随笔。老师们如果抓住了不同栏目的特点,你投稿就有的放矢了。写了一篇的文章,看看吻合哪个栏目的要求,投过去,正中编辑下怀,命中率当然大大提高。 第三点,要了解编辑的流程。 编辑期刊有一个流程。从收到稿件到选稿编稿,再到审读校勘、付印出刊,要经历好几道工序,要有两三个月的时间跨度。你看,今天我下午赶回上海立刻要做的工作是把第六期已经三校的稿子最后验清后发到印刷厂出片。那么这第六期的稿子是什么时候开始着手的呢?春节前后。那时开始策划、组织这期稿子。三月份编稿,四月份审稿、清样、三校。一期稿子编辑们要一个字,一个标点反反复复看上三四遍,尽可能地将错误率降到最低。四月底送到印刷厂出片付印,从印刷到邮局六月一日发到读者的手里,一个月时间,也不宽余。了解了这个过程,老师们投稿,特别是投备课类的文章,就要注意时间的提前量了,至少提前教学进度两个月,具体地说,比如这学期我上了一节很成功的课,课的设计很有新意,课后我把设计和实录整理出来,但现在投来的稿子,编辑肯定没法用,你是按正常的教学进度上的,刊物两个月之后登出来,已经事过境迁了。 你说,没关系嘛,我先发给编辑,他放着下学年再用好了。那样当然也可以,但毕竟像食品放陈了,不那么新鲜了。怎么才能“保鲜”?我建议老师们写好一篇稿子,先“雪藏”一段时间,给自己进一步思考的过程。钱正权老师就是这么做的。所以他的文章刊出来,经得起推敲,且历久弥新。同样,老师们现在上了的课,感觉不错,往往过了一段时间又发现问题了,这时候如果能改进一下,一定会比现在完美得多,经得起时间的推敲。把当初写的稿子拿出来,臻于完善,自己满意了,编辑拿到手也会如获至宝。这是我说的时间问题,老师要把握这样一个流程,你的投稿命中率的“血”又上升了几格。这是第三点。 第四点,你要学会跟编辑交流。 经常发表文章的作者,大都很善于跟编辑交流,他们在投稿前后,会给编辑打电话,交流沟通一下:朱老师,我有一个想法,我写了一篇稿子,您看看,给我提提意见,我过一段时间再给你打电话。但不能像前段时间我遇到的一位作者,他非常热切地想投稿,给我打来电话说:“老师,我昨天给您发了一篇文章,我2007年最大的心愿,也是唯一的心愿就是发这篇文章,您一定要给我发呀。”我一看他的稿子,不行,可怎么说呢?我只好给他打电话:“我想问问,你2007年还能有别的心愿吗?”(笑) 不能用这种方式来交流。要相信编辑们是会非常重视老师们投来的每一篇稿子的。我和你们一样是老师,我完全可以体会到老师们投出这篇稿子的满心希望。所以我这里详细讲一下投稿方面的注意事项。普通的纸质信件投稿,只要注意一点,在稿子上写清联系方式:电话,单位、地址、邮编。 电子投稿有这样几方面需要注意: 一、一稿一投,切忌利用网络的便利一稿多投。同样的稿子,好几本刊物上都有不是件光荣的事,反而会引起编辑们的反感。 二、稿件以附件形式发送,不要直接贴在“正文”上。下载起来麻烦不说,原文格式也无法显现。稿件里一定要写清联系电话、通讯地址,邮编。便于我们和你联系,便于稿件刊用之后给你邮寄稿费。 三、邮件名称不要只有“投稿”两个字,最好直接写明文章标题,所投栏目。也就是把文章标题作为信件名称,写在地址下面的“标题”栏里。让编辑检索时一目了然。最后一点还请大家原谅,老师们投稿后,都非常希望能尽快得到回复,但我们大部分情况下是没有时间回复的。除非这个稿子需要修改,需要跟作者交流。如果不需要修改,一般会在稿子审定后通知你,或发用稿通知。这是投稿的基本常识,由于时间关系先简单跟大家说说,挂一漏万。其他有什么,会后再交流。 接下来,我要说说“稿”,怎么写稿,什么样的稿才能入编辑们的“法眼”。 我确实很想和老师交流这个问题。我们刊物每天的来稿量很大,但不需要怎么修改,拿来能用的不算太多。原因在哪里?我一直在想。原先当老师,或做教研员的时候,没有这样的感觉。走出来再看,看出点问题:咱们教育系统内部的论文喜欢求全、求大。喜欢追求宏大的题材,喜欢新名词,新概念。我们的文章通常是这样:一个宏大的标题,如《论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这样的题目,恐怕不是你三五千字能说透的;或者一个不知所云的标题,如《文化生命的课堂》,听上去更像一本书的名字。 文章什么样呢?必定有小标题一二三四五个,没有五个,至少也得凑齐三个。字数相等,句式相同。为此,少不了一番推敲,颇费些工夫。很多小标题放到哪篇文章用似乎都可以。框架搭好开始填内容,我之所以说“填内容”,就有“填空”的意思在里面。为了既定的框架填内容,甚至为了框架凑内容,而非为了内容结构文章。这样的文章看起来四平八稳,不鲜活、不灵动,毫无生气,好像都说了,其实什么都没说透,读起来味同嚼蜡。一些老师写例谈类的文章,有时候仅仅以一节课为例,也得弄出三、四个小标题,然后再把一个完整的课例一块一块地贴到这个标题下,再贴到那个标题下。课例变得支离破碎,好像都说了,好像都没说。原本可能是很有价值的东西,也被弄得面目模糊了。这样的文章,可读性差,编辑不喜欢。老师也最好不要写。即使教育部门论文评比需要,也尽量少写些,它会写坏自己的文风,耽误自己宝贵的生命时间。 那么写什么? 第一,用鲜活的事例说明问题。 前面我说了,一些小标题往往是一些概念的表述。你提出这些概念,如果不用鲜活的事例来验证,那么这些概念什么也说明不了。鲜活的事例哪里来?从我们老师的实践中来,研究理论的专家也得向你讨教实践,你是最有发言权的,在实践中你每时每刻经历着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具体事例,为什么不把这些记录下来呢?在这里,我想说一个让我深受启发的例子。前段时间我有幸聆听了一位德国著名汉学家的讲座,他对中国文学的研究让世界瞩目,他是一位值得中国敬重的人。那天他的报告是关于中西方精神与身体关系的文化差异,标题很有意思,好像叫“中国人不散步吗?”报告开场半个多小时,他一直在讲述他和中国人交往中,发现中国人都不愿意无目的地走路(散步)的事例。先讲在中国的校园里遇到的学生如何,再讲他的中国朋友去德国如何,类似的例子一个接一个,先生操着不太流利的中文,不厌其烦地讲述一连串琐碎的细节,显得散乱而没有条理,全然没有通常所见的报告者无懈可击的推理和不断抛出的,令人眼花缭乱的观点。难道这是一位大学者的研究?散步不散步能说明什么?这些个别的例子又能说明什么?看看他庄重严肃,若有所思的神情,我真有些诧异。 然而,一个个细节,甚至细节中的细节,不断地叠放,镜头开始聚焦,共性的东西逐渐显现出来,中国文化中对待身体与精神的态度,在“散步”这一生活细节里得到印证。此刻的我,不能不随着他的讲述思想开去,头脑里不是被告知,而是被质疑,被激活,被开辟出一片片新的空间留待充盈。散步与不散步所体现出的文化差异孰优孰劣,这位汉学家直到报告结束也没有作结论。随后的交流,在座的很多学者从历史、社会、文化、人类学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提出完全不同的理解。一些问题又引出了新的问题。中西文化在这里碰撞,不同学科在这里交错,“散步”的价值显现出来。研究,就此开始。这段场景我终身难忘。 反观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研究,却鲜见这种针对细节的实质性研讨。更不用说我们空洞的,充斥着课程理论名词,甚至哲学名词,却鲜有说服力的语文教学论文,好像不这样,就无法显示我们学问的“高深”。 学问在哪里?学问在细节中。哲学家叶秀山先生说:“没有细节,你的学问到底有多少就很难说,因为学问要解决实际问题,而不仅仅是有一些想法,提出一些概念名词。”事实就是如此,理论如果没有穿过这些细节,就无法真正抵达实践层面;而对理论的理解如果没有透过这些细节,就不可能是全面的,是纯粹的。历史学家陈春生先生提出历史研究要“回到历史现场”,他认为,真正深刻的有价值的研究作品,不是我们归纳出的所谓“特点”,不是主观臆想出的所谓“观点”,而是所能提交和呈现的个案,具体事件等等。 听讲座回来,我写了篇随笔,名叫《散步与细节》,我说,研究文化的,能从“散步”这个寻常的生活细节着眼;研究历史的,力求“回到历史现场”去关注细小的具体事件,这应该给我们的新课程语文教学研究一些启示的。教学也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的,恰恰是这些人们司空见惯的细节里,蕴藏着丰富的具有共性的观念或行为特征,如果我们能聚焦细节,放大细节,就可能使教学研究摆脱在理念的圈子里打转的窘困,走向实质性的突破。平凡的细节被理论穿越才会发出耀眼的光芒,而理论,只有穿越了一个个细节,才能成为指导实践的理论。真正的研究就从眼下的细节开始。 老师们,珍惜我们身边每一个细节,把你的细节用你的笔头表达出来,也许事例之后你没有说什么,但是,事例本身就是最好的说明。这就是我说的第一点,文章首先要有鲜活的细节。 第二,要实实在在地说理。 一段时间,我们小语界兴起这样一种文风,文章中大量引用理论,堆砌概念新词的现象尤为严重。比如说,“言语是存在的家”“言语生命的精神欲求”之类,这些词语倒并非生造,而是一些哲学范畴的概念。我以为,不同范畴的概念拿到我们教育里面,不是不可以,而是一定要慎重,更不能滥用。当然,我们思考教育问题,教学问题达到一定深度的时候,会需要哲学的介入,会走向哲学层面的思辨。但是,哲学范畴的东西拿到教育实践里面,拿到教学当中,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可自己也没弄明白,还要拿出来唬人,以己昏昏,使人昭昭。 既然如此,倒不如我们就来实实在在地说说道理,用最通俗的话,最朴实的话说道理。这一点我们的钱老师,于永正老师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老师们可以去关注一下他们的文章。你们绝对找不到流行的新词汇和新概念,但是,他们说出来的道理却那么深刻,那么透彻。让我们看到了,读懂了语文最本真的东西。真正的大家的文章就是这样,读过朱光潜、丰子恺、季羡林、老舍文章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他们不是盛气凌人的说教,你要怎样,应该怎样,而是像一位和蔼可亲的朋友、长者在和你攀谈,商量,你看这样如何?是不是这个理儿? 所以,不必去追求那些时髦的名词术语,我们用最朴实的话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我们以最朴实方式呈现自己最本真的东西。昨天听我们严晓东校长说,我们的学校正在倡导“自己的课堂,本真的课堂”,这是做到点子上的。进而再倡导“自己的文章,本真的文章”,教风、文风势必相得益彰。 倡导开门见山的文风,是我要说的第四点。 虽然我们是语文教师,但我们的学科刊物还是以庄重理性的叙事研究风格为主的。有的老师文笔很好,擅长抒情,写文章一吟三叹,柔肠百转。但我们需要的大部分稿子还是开门见山为好,干干净净的文字最说明问题。有的老师读了许多理论专著,写文章时喜欢引用,我以为,理论的东西不要照搬,要内化成你自己的东西,用你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很多老师写文章,开头不说“《语文课程标准》云如何如何”,就没法说话。结尾的时候不说,“让我们一起在新课程的路上奋勇前进”,好像就没法收尾(笑)。而这样的文字在编辑看来,既不中用,又浪费宝贵的版面。肯定删掉——挤干水分。干干净净地说话,就像今天最后小周老师的说课:今天我上了一节课,我有几点新体会——直接开始说。开门见山、干干净净。这样的文字到了编辑那里,是赏心悦目的,是很“养人”的。 投稿的事情就说这么多。有道是作文如做人。投稿也一样,透过稿子,能真真切切地看到你这个人。我做过老师的,做过教研员,我不仅从一个编辑的角度看待一篇稿子,更从一个教师的角度看到你的教学思想和教育情怀,看到你在课堂上的样子。读你的教学设计,教例反思,我仿佛身临其境你的课堂。当你讲述你的教学经历的时候,我仿佛能感受到你一颗真挚的心。穿越文章,我看你这个人,你就站在我面前。你真心地和大家交流,从你自己的教学实践来,真正发自内心希望跟大家交流的时候,我便能感受到你文章的温度,我能看文章背后一双热切的眼睛,一颗真挚的心。一定不能为了投稿而投稿,那样的文字再多再美再抒情,也挡不住文字背后一双冷冷的眼睛。老师们,让我看到你的心,看到一位老师捕捉到教学实践的智慧,急切和同行们分享,急切希望得到同行们帮助的热切的心。 比投稿更重要的是养成动笔的习惯。武进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有着很好的读书的氛围,老师们的学养深厚,有着浓郁的书卷气息。但是,书读进去,内化之后,还要转化出来。否则你只能是个书篓子,你所读的书只能作为你茶余饭后的谈资。转化出来,一个办法就是动笔。事实上,阅读就是思考,只有将阅读、思考的内容变成文字的时候,你真正才走进自己的内心,真正把书里作者的思考变成自己的思考,系统成熟的思考,而非零散的思想的碎片,进而落实到实践行为中去,获得再创造的快乐。昨晚临睡前我看的一本书名叫《幻想之眼》,作者张文质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是一名教师,他教学,践行着他的生命教育理念,也时常参加一些活动,作作讲演。但他更会静下来阅读、反思、写作。他说,如果一个人不时时反思的话,那么,他的灵魂是粗糙而躁动的,他的一生是飘零而混乱的。我觉得很有道理,有一句话说得更好:我们要时常停下来,等一等自己的灵魂。老师们,如果我们能够养成动笔的习惯,把看到的、想到的、做到的及时地记下来,你可能更多地走进了自己的内心,守住自己的灵魂,在丰厚的思想积淀中,体会一份来自灵魂的充满希望的沉静与安详。 第三,养成动笔的习惯很重要,和编辑交朋友也很重要,尤其是和我这样的编辑交朋友(笑)。这么说,是觉得在跟星辰几位老师交谈时,我们共同捕捉教学中的智慧。比如,金磊老师对语文课上的一些所谓“非语文”问题有自己不同的想法,他就跟我聊聊。我就说,金磊,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你就把这点写下来,咱们在刊物上做个茶座。这个茶座引起了很好的反响。和何江燕老师聊,她说,朱老师,我觉得“文本研读”很有意思,我也写了几篇“教材研读”的文章,不知道这样读可不可以。我听她一说,觉得何老师研读教材的角度很新,于是很快刊出了她的研读。周艳霞老师在一次闲谈中,和我谈到了最近一次教研活动的“同课异构”,我觉得这样一种教学比较,更能体现备课研究的过程,内容的可信度和形式的操作性都能给更多的语文备课以启发。于是我立即约周老师写出来,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刊用了这篇文章。大家一起聊一聊,一起共同揣摩,这样你的文章可能写起来更有目的性,也能较快地在刊物上刊出。同时,也能通过和编辑的交流,你了解到现在整个学科界在关注什么,刊物正才策划哪方面的稿子等等,如果这方面我正好有所思考,和编辑交流一下,按照要求写一写。这绝对没有开后门的意思(笑),写得不好照样不用。不过,如果星辰实验学校的老师们要向我投稿,我看见稿件上写着星辰学校某某向朱老师投稿,我感情的天平是会向这边倾斜的(笑)。 最后,非常感谢大家。我更希望《小学语文教师》这本刊物能成为一个平台,为星辰实验学校做一点事,让更多的人了解有这么一所学校,有这样一个充满希望的团队,有这么多洋溢活力的老师。我想,一方面,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做学问,另一方面,为了我们的成长,我们更需要放开自己。你想成长吗,首先你要向大家敞开自己。开放的心态是获得成长的前提。就像我今天,不管我说的观点对也好,错也好,我站在大家面前了,我向大家敞开自己了。我真诚地和大家交流,激起思想的火花,而我便在这样的火花中得到淬炼。我也希望星辰学校的老师向我,向更多的同行敞开你们自己。谢谢大家! 何江燕:朱老师讲话真的非常实在,但是又很受用。她是在教我们怎样投稿,但又不仅仅在说投稿,她还在说语文,在说文学,在说人学。我觉得投稿是一门学问,我们的教学更是一门学问。两位专家的讲话里面有大学问,学问、学问要边学边问。但是遗憾的是,今天的时间不允许了,好在两位专家的讲话我们安排了现场记录,一字不漏。我们可以在这次活动以后去好好咀嚼,慢慢消化,否则会消化不良的。因为时间关系,千言万语我们只能化作最热烈的掌声,向两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了。好在我们这次活动只是一个好的开端,这次活动虽然划上了一个句号,但我希望它是一个逗号,后面将会有更多的机会,欢迎他们再次走进我们校园,走进我们的课堂;更希望它是一个顿号,隔的时间再短一些,来的频率再高一些。相信两位专家肯定会欣然应允的。

投稿有两种方式:\x0d一是邮件投递.就是将自己的作文用稿纸誊写好,装在信封里,到邮局买张足额邮资的邮票贴上,通过邮局将稿件寄到你要投递的作文报刊.在写信封时,一定要写清楚报刊的邮编、地址及栏目,也要写清楚自己的地址,还要留下电话号码.\x0d二是电子投递.就是通过自己的电子邮箱将报刊的伊妹儿填进地址栏,填上主题,将自己的作文贴在内容栏内或用上附件,就可以将自己的作文发到对方的邮箱了.\x0d投递后,你的作文质量好的话,你就在家等着用稿通知以及收稿费啦!

你要发在哪个就去找那个的地址,邮寄过去

直接向需要投稿的媒体编辑部电子邮箱投稿就行了,如果文章写的好的话,很快就会被选用的。

《语文报》系列报刊投稿邮箱号码如下:语文报-初一版--,练习-测试平台,

语基-汉语魔方,书法-初中生作品 ,实践-高兴活动

如果说投稿的话,最好投当地的报刊、网络或者是从事的职业报刊发表,要投哪个媒体首先要研究哪个媒体,看媒体需要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什么格式的稿件,“对症下药”,这样会更轻松一些、方便一些,命中率会更高一些。

扩展资料:

近年来,在新闻出版署所组织的全国教育教辅类报纸质量审读工作中,《语文报》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006年,“语文报”商标还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媒体界第一件“中国驰名商标”。《语文教学通讯》是全国中语会会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对外交流首选语文期刊。

党和国家领导人王震、方毅、许德珩、周谷城、费孝通、雷洁琼、钱伟长,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原署长于友先,国家教育部原总督学柳斌,著名科学家华罗庚、苏步青,著名文学家冰心、臧克家、王蒙,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都曾给语文报社题词。

有的还亲自参加了报社所举办的大型活动。2004年8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等领导在山西考察期间,第一站就来到语文报社,对报社的办报理念、经营思路等予以了高度肯定。

2012年5月25日,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在北京举行全国教辅类报纸管理工作会议,并颁发了《教辅类报纸2011年度出版质量综合评估情况通报》(新出厅字[2012]246号文件),各有关省、市、自治区新闻出版局新闻报刊处和报刊社负责人参加了会议。《语文报》被评为一级报纸,语文类报纸中位居第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语文报

英语教育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可以在三个大的方向中进行,即英语文学,语言学和翻译学。各个大方向中又可以选择小的方向。最后小编汇总两篇适合发表英语论文的期刊:1.新东方英语《新东方英语》大学版月刊,2003年5月创刊,由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与《海外文摘》杂志社联合推出,主要读者对象是在校大学生、部分高中生以及广大的英语爱 好者,是国内英语学习类期刊中品质、内容俱佳的双语杂志。2.时代英语《时代英语》坚持“英汉并进,以人为本”的办刊理念,以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读者综合语言水平为宗旨。注重突出刊物的时代性、知识性和趣 味性。刊物推行三大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双语互动、情景学习、阶梯记忆,吸引读者参与其中。刊物特色:考试指导性、语言应用性、读者参与性和教学辅导性。

英语是世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汉语是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世界通用语言,就拿全球范围的歌曲来说吧,偶尔音乐是世界的主流,主要以英文歌为主,在期刊论文业,英语论文的写作,主要用于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促进中外学术文化交流;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在国际上共享科研成果,英语论文也是达到学术交流的目的。 英文论文有什么好的投稿几率高的方法 一、如果读者只有十秒,他只会读ABSTRACT. 这个东西极端重要,首先它是论文的第一段,读者这时候注意力还集中着,脑子还转着。一般而言,读者在读完三段以后注意力就散的差不多了,所以头三板斧(段)很重要。其次它一般也是论文的最后一段,读者读完这段才决定是不是往下看,大部分时候就不继续看了。 所以ABSTRACT要把所有重要的内容表述出来,不能超过150字。对empirical的论文来说,这段要包括研究的问题,使用的数据,identification,和所有重要的估计结果,带数字的。 要投出去的论文,不管是学报也好,JMP也好,应该尽量没有因为写作而造成的水分。 二、如果读者有30秒,他会在看完ABSTRACT之后迅速浏览论文的章节结构,这时候章节的标题怎么写就很重要了。 原则是:章节的标题要传递信息,除了Introduction和Conclusions之外,所有的标题都应该有内容。 比如,如果一个章节叫“Data”, 那就没有内容。如果叫“Data: CPS 1990-2000”,这就是有内容。或者删掉“data”这个词,直接用数据名称做标题,别担心,傻子也会知道那是数据名称,干嘛还非得写”DATA”这个词儿呢? 再比如写作估计结果时,如果那部分标题就叫”Results”, 那就没内容,或者叫“Effects of X on Y”,也没有内容。有内容的写法大概类似于“Higher X, Higher Y”。就像做slides的标题一样,每个标题都直陈了结果。 标题要用几个字来传递具体的信息,所以浏览一遍标题之后,读者就应该具体的知道更多的信息,并且能够准确的找到他感兴趣的内容在哪里,然后读下去。 如果标题仅仅是“data”,“Specifications”,“Identification”之类的单词,那就没有内容,那就是逼着读者往细了看。没人愿意被逼着往细了看,所以人家干脆不看。 三、如果读者有一分钟,他应该能读完这篇论文每一段的第一句话。每一段的第一句话都要“管用”,如果读者只读第一句话的话,我必须保证他不会错过最重要的内容。 具体操作上有三点:1)第一句坚决不是铺垫,然后第二句用什么HOWEVER转回来。又不是玩儿躲猫猫,没什么好转来转去的。第一句就是直接表达本段的意思,本段的其他内容都是细节,没有多于第一句所陈述的内容;2)第一句一定要短,不得不用从句的话,不用多于一个的从句,否则就没意思了;3)单句不成段。论文不是小说,更不是现代诗一路回车。 基本上读者能在一分钟内浏览完了每一个第一句,论文80%的内容他就应该知道了,想再读的话,去读INTRODUCTION吧。 四、如果读者有三分钟的话,INTRODUCTION就是他要读的全部了。 商务英语论文写作这个相对简单多了,因为三分钟差不多能读一千字,周旋的余地能大很多。怎么写INTRODUCTION的经验之谈有很多,我不重复。我个人认为重要的方法有:1)不超过三页;2)文献尽量放在脚注中,第一不占地方,第二不阻隔遣词造句,一会儿一个括号一会儿一个人名的,看着和狗皮膏药似的,难看;3)先写要解释的现象本身,再写怎么解释的,最后谈贡献;4)不要出现类似“it is important”的字眼,一件事儿重要与否不取决于你自己说“这是重要的”,直接说事儿,让读者自己判断重要不重要。只有底气不足或者没话可说的人,才隔三岔五就来一句”it is important”,吆喝卖大力丸似的。 五、如果读者是审稿人,真的需要花几十分钟细读的话,写得好点儿,短点儿,短点儿,短点儿,短点儿,再短点儿。 不要相信这世上有“客观存在的真理”,不管你做的是物理化学还是社会科学,都不过是看问题的角度和论述的技巧。哈佛经济系给研究生的“第二写作定理”就是:你的论文质量只取决于你是怎么写的。再牛逼的想法,写砸了就是砸了,没救。(“第一写作定理”是:你的论文多半得不了诺贝尔奖。) 最让人受益的写作建议来自Deirdre McCloskey教授:写完每一句之后都紧接着问一个“SO WHAT?!”(那有如何呢?),然后往下接,如果接不下去,刚写完那句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删掉。采纳哦

英文论文的话可以考虑去投一些国外的期刊,如果写的好的话,可以考虑去投SCI级别的期刊。

发国家级教育期刊《国际英语教育研究》!权威正刊,中英文均可!全文上网!投稿信箱:

英语老师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你可以试试看,先把稿件整理好,带上作者简介,然后直接给杂志社投稿,投稿后给杂志社打电话询问审稿情况。这样其实也比较快。不过要看你们文件中要求什么级别的期刊,如果你们需要普通期刊,你投稿到核心期刊,那肯定是没戏的。首先核心期刊审稿本身就慢,而且对作者身份 以及单位级别是有一定要求的。建议明确文件内 的要求后,找准期刊在下手。这样比较稳妥,至于怎么写壹 品 尤 刊看看吧,里面很多范文而且还可以帮助你需求。。

我有个投稿邮箱:tzc@,把电话留上,他们会跟你联系的

格式要规范 唐诗宋词元曲都有固定的格式,主要是因为其格式规范,易于评选出优秀作品。学术论文也有固定的格式。便于验证和交流。3.2 何为规范的格式? 科技论文不能写成三维,要遵循国际学术期刊的要求,以本领域著名的学习期刊文章为模板。其“八股”格式如下: 标题——摘要——引言——正文——结论——致谢——文献——附录3.3 标题title 标题要能概况全文要旨。同时要吸引人,抓眼球,引人注目。 标题的撰写注意一下几点:一是不宜过长、过短。合适的长度大约是中文10-15个字,英文12-18个词;二是切记啰嗦荣成,抽象空泛,要一语中的;三是尽量不用缩写词,少用专业特殊符号。扩展:参见科学网相关博客,如 摘要abstract概述方法与结果:100-150词,需要注意一下几点:一是不要写的太短;二是不要在这里大段叙述工作的意义;三是要突出工作进展和贡献;四是尽量不要引用文献、引述公式、方程。3.5 引言introduction一要论述工作的缘起和意义。逐一说明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方法、所得结果的创新之处。切记重复摘要中的叙述,同样的内容选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不要过于简短,篇幅约占权威的1/5。二要阐述前人的思路和成果。不要忽略前人的进展,尤其关注该问题的代表性研究。三要提及本人的发展。切记忽略本人工作的继承性和创造性。3.6 正文Main Body正文是成果的全面铺叙。包括实验、观测的设施,过程;建模的假定、表述;研究方法;演绎过程和结果分析。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切记忽略工作的前提条件;二是切记过于细腻、拖沓;三是切记混淆本人和前人的工作;四是切记单纯公式或图表陈述,忽视分析、深化,要从中归纳出结论性的东西;五是在指出前人工作不足时,要尽量客气。3.7 结论Conclusion&Limitation 结论是综述本文成果并展望未来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切记简单地重复摘要和引言中的语言; 二是切记武断、草率、目空一切。”填补空白”之类的语言千万不要写在文中; 三是在展望中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不要将自己的下一步计划全盘托出; 四是要说明研究的局限性。3.8 致谢Acknowledgment 致谢是感谢资助单位和帮助过你的主要人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标准资助项目的编号。这个有老师来做,将资助项目的表述完全统一,如This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grants from the NSFC (71332001、71201062、7161160505) and the Specialized Education (20120142110042). Thiswork was also supported by the Moder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Research Centre atHUST、National 985 Project of Non-traditional Securityat HUST and TD-SCDMA Joint Innovation Lab, Hubei Mobile Co., China MobileGroup. 二是感谢帮助过你的人; 三是感谢匿名评审人和AE。3.9 参考文献Reference引用足够数目的文献(一般论文:20-40篇),且必须在文章中提及; 注意参考文献的代表性、经典性,新颖性(最好是近三年的文献); 学会用Endnote等编辑工具,做好EndnoteLibrary。3.10 附录Appendix 附录主要是研究的调查量表,文中重要的、须陈述的演绎过程和公式推演、重要程序。4 投稿与改稿 4.1期刊的评估 对期刊进行摸底,了解本专业的国际国内的相关期刊。 文章内容与刊物的“口味”相匹配; 要选择你引用的那些论文所出现的刊物; 了解刊物的出版周期、数量、是否检索(SCI,SSCI); 了解主编、副主编、编委所从事的研究工作。4.2 期刊的选择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家。如果贡献高,则投高档刊物;若贡献小,投抵挡一点的刊物;按照UTD——FT45——领域排序。投给国际刊物,是参加“奥运会”;投给国内一级刊物,是参加“全运会”;投地方刊物,是参加“省运会”。4.3 如何投稿导师准备一封标准模板的投稿信,学术按照杂志仔细裁剪;学术投稿要有耐心。第一次投稿需要花几天的时间,要仔细阅读所投刊物的投稿指南,严格按照要求准备论文。4.4 改稿Revising让你修改已经是很好的结果,有50%-60%的希望。绝不要轻易放弃,一篇论文是你很长时间研究和思考的结晶,到了收获的时候,要非常仔细的准备论文,认真修改稿件。轻易地放弃,等于所有的前期投入化为乌有。要认真应对审稿人的意见,准备完整的论文修改报告,Point by point回答审稿人提出问题。修改尽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般为3个月)。敢于回驳不正确的审稿人意见。4.5 正确对待和处理退稿要有正常心态,好刊物都只有10%-20%的录用率,退稿指正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稿件贡献不够,质量太低,也可能是论文太超前,审稿人不识货)。退稿不要不加修改就改投其他刊物,否则旺旺再次遭受挫折,还会损害剩余(浪费审稿专家的时间,在同行里留下不好印象)。必须是仔细修改、扩充后,在等一段时间投出去。5 国际合作 5.1国际合作的必要性语言问题,需要合作。效率问题。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修改文字表达,不如一个地道的来外几天时间的修改。建立稳定的Research Networks。5.2 如何进行国际合作 如何选择合作对象?选择资深学者,往往选题和投稿由他来定,周期也比较长;选择年前助理教授,选题、投稿和署名都有自己来顶,周期也相对短很多。5.3注意事项建立互信,中途不要换人;杜绝抄袭,尤其注意国际期刊的版权意识很强,原文引用须格外注意。国际合作者的忠告:Do not copy someone else’s sentenceHow to cite referenceYou cannot start a sentence with anumberHow to abbreviate(缩写)When referring to a t

英语教师发表论文的时候会写一些英语教学上的文章,这类文章并不一定要是研究英文的论文,很多都是在教育方面的文章。比如刍议英语教学与文化的结合这样的文章。很多老师在发论文的时候不知道该投稿到哪,下面就来介绍几个优秀的论文发表期刊:核心期刊《外语教学与研究》 周期:双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1251/G4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0-0429主办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主管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与国际学术前沿接轨,审稿制度和编辑体例均严格遵从国际惯例,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编委会,由北外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和语言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负责编辑,并实行同行专家匿名审稿。本刊由北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排印出版,邮局订数长期保持1万份以上,近年平均每期印数1.5万份,在全国各类学术期刊中首屈一指。省级期刊《英语教师》 周期: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12-1319/G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9-8852主办单位: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主管单位:天津市新闻出版局《英语教师》系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是一本面向基础教育英语教师、兼顾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英语教学专业期刊。为给所有英语教师搭建相互了解和相互学习的平台,从今年开始,《英语教师》将论文覆盖的范围从中小学英语教学扩展到了包括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和公共英语教学在内的各级各类英语教学。核心期刊《外语界》 周期:双月国内统一刊号:CN:31-1040/H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5112主办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主管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外语界》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高等院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协办,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是目前国内唯一集中反映外语教学和科研最新成果与动态、探讨外语教学理论、交流外语教学实践经验、评介外语教学和科研图书资料的综合性刊物,深受广大读者的好评和欢迎。是了解外语教学界动态的窗口,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外语教学理论、方法和经验的必备读物。

新闻英语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在还没有发英文的文章前,总觉得写一篇英文的文章是艰难万分,再加上道听途说,听那些有经验的人说审稿周期多长啦,审稿意见多难回答啊,整个过程多么复杂啊,所以对发英文SCI文章总是有一种恐惧感。有一段时间都心里安慰自己,这辈子就发发中文的文章吧,只要研究结果好,中文的照样可以引起别人的关注。再后来,身在国外,不得不用英文写文章,一段时间下来才发现,其实发英文文章不难,完全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请看在下的分析:

首先,大部分的英文期刊(在英国、美国出版的)都是被SCI收录的,这个要比入选SCI的中文期刊占所有中文期刊的比例大很多,所以在投稿的时候,基本上是不用考虑所选的英文期刊是不是被SCI收录的。只要是经常看的文献所在的期刊,基本上都是的。

在国内,有中文核心期刊跟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要比科技核心层次上高一点。中文核心有一部分是SCI收录的,而科技核心的期刊给收录的非常少。那么换成英文期刊,就成了高影响因子的SCI期刊跟低影响因子的SCI期刊,只存在期刊水平的差别,不存在SCI跟非SCI的差别。

SCI一共收录3700多种期刊,所以按照研究领域划分的话,一篇文章可以找到几十个个可供投稿的期刊。如果是跨领域的文章,适合投稿的期刊的数量更多。反观中文的期刊,每一个领域一流的期刊的期刊也就是4-5个的样子。每期刊登的文章的数量受限,于与此同时,国内很多单位都有发文章的要求。在这种科研人员数量众多,一流期刊数量有限的僧多粥少的局面下,文章录用率是大大降低的。因此还不如主动出击,直接投英文的期刊。写英文的文章刚开始的时候是苦了一些,但是换来的将是更宽广的道路。

在审稿周期上,综合上看英文期刊的审稿周期反而是要比中文的短。当然,这里比较的是普通的SCI期刊跟国内一二流期刊的比较。国内的一些二三流的期刊的以收版面费为生。对文章的质量控制不严格,编辑觉得差不多的文章就录用了,文章的修改主要靠作者完成,这样的审稿周期确实很短。但是国内一流期刊的审稿周期都比较长,主要也是因为学术能力强的学者通常都兼带一些行政职务,平时都比较忙,审稿的事情自然是拖得比较久一点。

在审稿意见上,国外的审稿意见的确是要更加专业一些,要更难回答一些。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这何尝不是一个提高自己能力的一个好机会。一个一针见血的意见要比那种笼统的审稿意见好多了。而且国外期刊的审稿意见基本上是不会出现同行相轻的恶意评价。

再说了,这些投稿步骤,都可以交给专业的论文公司如英论阁www.enago.cn处理。总结来说, 发表英文论文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时间线

总结:期刊处理的很快,历时 4 个月主要是因为我修的久。一审一个月,二审半个月。三审一般不返回给审稿人,主编直接接收

关于审稿人:我看其他人分享的,意见一般都很多,30-40个意见很正常。

我是 4 个审稿人 33 个意见。审的很仔细,比如

使用的数据集是否获得了机构授权?我用的CT数据集,叫提供更详细的成像参数:层厚,分辨率,视野。

用了数据增强,还要提供具体的参数, 比如旋转多少度等细节问题。

审稿人指出我背景介绍过短,还给我列举了一些其他相关的文献。

文中的几处单词拼写错了都被发现了。在某一个地方把 后处理写成了预处理 都被发现了。你说得有多仔细~

由于我是做分割,审稿人会去搜最新的分割文献,问你为什么不和它比?所以后面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做对比实验。

另外,还问提出很多没有讨论的问题让我去讨论。

总结下来:审稿人真的很懂,本以为可以逃避的问题,都被问到了,还新增了很多我没想到的问题。 [图片上传失败...(image-b12d42-1630889226458)]

我的文中有个指标是用的别的文献提出来的,针对这个指标,提了很多问题。

并且在二审的时候,审稿人特意去看了原文献提出的这个指标,并给我指出:原作者不仅用了这个指标,还用了另一个指标,你应该也一起讨论。

从最新的评价来看,该期刊的处理速度确实不慢,感兴趣的可以试一试

哦,对

该期刊没有 出版费

大家快来接好运~~

找个水刊就行了呗。现在多的很。你百度jissr就知道。800块一篇,还上知网检索。每个月月底就出版最新一期。录用快,见刊快。

英语是世界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汉语是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世界通用语言,就拿全球范围的歌曲来说吧,偶尔音乐是世界的主流,主要以英文歌为主,在期刊论文业,英语论文的写作,主要用于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促进中外学术文化交流;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在国际上共享科研成果,英语论文也是达到学术交流的目的。 英文论文有什么好的投稿几率高的方法 一、如果读者只有十秒,他只会读ABSTRACT. 这个东西极端重要,首先它是论文的第一段,读者这时候注意力还集中着,脑子还转着。一般而言,读者在读完三段以后注意力就散的差不多了,所以头三板斧(段)很重要。其次它一般也是论文的最后一段,读者读完这段才决定是不是往下看,大部分时候就不继续看了。 所以ABSTRACT要把所有重要的内容表述出来,不能超过150字。对empirical的论文来说,这段要包括研究的问题,使用的数据,identification,和所有重要的估计结果,带数字的。 要投出去的论文,不管是学报也好,JMP也好,应该尽量没有因为写作而造成的水分。 二、如果读者有30秒,他会在看完ABSTRACT之后迅速浏览论文的章节结构,这时候章节的标题怎么写就很重要了。 原则是:章节的标题要传递信息,除了Introduction和Conclusions之外,所有的标题都应该有内容。 比如,如果一个章节叫“Data”, 那就没有内容。如果叫“Data: CPS 1990-2000”,这就是有内容。或者删掉“data”这个词,直接用数据名称做标题,别担心,傻子也会知道那是数据名称,干嘛还非得写”DATA”这个词儿呢? 再比如写作估计结果时,如果那部分标题就叫”Results”, 那就没内容,或者叫“Effects of X on Y”,也没有内容。有内容的写法大概类似于“Higher X, Higher Y”。就像做slides的标题一样,每个标题都直陈了结果。 标题要用几个字来传递具体的信息,所以浏览一遍标题之后,读者就应该具体的知道更多的信息,并且能够准确的找到他感兴趣的内容在哪里,然后读下去。 如果标题仅仅是“data”,“Specifications”,“Identification”之类的单词,那就没有内容,那就是逼着读者往细了看。没人愿意被逼着往细了看,所以人家干脆不看。 三、如果读者有一分钟,他应该能读完这篇论文每一段的第一句话。每一段的第一句话都要“管用”,如果读者只读第一句话的话,我必须保证他不会错过最重要的内容。 具体操作上有三点:1)第一句坚决不是铺垫,然后第二句用什么HOWEVER转回来。又不是玩儿躲猫猫,没什么好转来转去的。第一句就是直接表达本段的意思,本段的其他内容都是细节,没有多于第一句所陈述的内容;2)第一句一定要短,不得不用从句的话,不用多于一个的从句,否则就没意思了;3)单句不成段。论文不是小说,更不是现代诗一路回车。 基本上读者能在一分钟内浏览完了每一个第一句,论文80%的内容他就应该知道了,想再读的话,去读INTRODUCTION吧。 四、如果读者有三分钟的话,INTRODUCTION就是他要读的全部了。 商务英语论文写作这个相对简单多了,因为三分钟差不多能读一千字,周旋的余地能大很多。怎么写INTRODUCTION的经验之谈有很多,我不重复。我个人认为重要的方法有:1)不超过三页;2)文献尽量放在脚注中,第一不占地方,第二不阻隔遣词造句,一会儿一个括号一会儿一个人名的,看着和狗皮膏药似的,难看;3)先写要解释的现象本身,再写怎么解释的,最后谈贡献;4)不要出现类似“it is important”的字眼,一件事儿重要与否不取决于你自己说“这是重要的”,直接说事儿,让读者自己判断重要不重要。只有底气不足或者没话可说的人,才隔三岔五就来一句”it is important”,吆喝卖大力丸似的。 五、如果读者是审稿人,真的需要花几十分钟细读的话,写得好点儿,短点儿,短点儿,短点儿,短点儿,再短点儿。 不要相信这世上有“客观存在的真理”,不管你做的是物理化学还是社会科学,都不过是看问题的角度和论述的技巧。哈佛经济系给研究生的“第二写作定理”就是:你的论文质量只取决于你是怎么写的。再牛逼的想法,写砸了就是砸了,没救。(“第一写作定理”是:你的论文多半得不了诺贝尔奖。) 最让人受益的写作建议来自Deirdre McCloskey教授:写完每一句之后都紧接着问一个“SO WHAT?!”(那有如何呢?),然后往下接,如果接不下去,刚写完那句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删掉。采纳哦

  • 索引序列
  • 学科英语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 学科语文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 英语教育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 英语老师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 新闻英语期刊投稿经验分享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