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生态农业地质期刊投稿经验

生态农业地质期刊投稿经验

发布时间:

生态农业地质期刊投稿经验

农业科学,是武大rccse收录的一个核心,相对其他的,这种开源的也是容易点的

中国农业信息 农业与技术 农业科技与信息 南方农业 河南农业 这些都可以 不过自己投稿审稿周期都比较长

首先你得知道你想发表的期刊呗~像(农业科学)也是不错的~~外国期刊

期刊有很多,但是要看你是发表什么专业方向的论文,期刊杂志还有栏目分类,如果实在搞不清楚的话那就去找壹品优刊网发表论文吧,那里会告诉你你论文适合投什么样的期刊。

生态农业地质期刊投稿

期刊有很多,但是要看你是发表什么专业方向的论文,期刊杂志还有栏目分类,如果实在搞不清楚的话那就去找壹品优刊网发表论文吧,那里会告诉你你论文适合投什么样的期刊。

1.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一般4年更新一次,科技核心期刊目录近年来均每年更新一次。2.因科技核心期刊目录每年更新,在发表前要认真确认,一般连续三年以上都在科技核心目录内,可投稿发表。论文以出版时是否属于核心期刊作为认定标准,如某期刊2014年属于科技核心,但文章是2015年发表出来,2015年目录取消该期刊,则该论文认定为非核心期刊论文。3.论文或论著须是在合法期刊上已经正式发表或正式出版的本专业学术论文或论著,增刊、专刊、综合卷、会议专集、校样、文章证明等均无效。4.论文或论著需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清华同方中国知网”等国内主流数据网站上进行检索,检索结果须是期刊论文,检索结果为会议论文等情况不属于正规期刊,不能作为晋升聘任依据。

首先你得知道你想发表的期刊呗~像(农业科学)也是不错的~~外国期刊

推荐《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核心期刊,以下是关于杂志的简介,希望有所帮助: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ISSN 1672-2043,CN 12-1347/S)是农业生态环境领域的全国性学术类科技期刊,由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和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联合主办。月刊,大16开,208页。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国各地邮局征订,邮发代号6-64。

历史沿革:

原名《农业环境保护》,于1981年试刊,1982年正式按季度出版,1983年改为双月刊,2003年更为现刊名,2009年变更为月刊。

内容形式:

主要刊登农业生态环境领域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包括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文章类型包括专论与综述、研究报告、研究快报、学术争鸣等。

主要栏目:

专论与综述、污染生态、土壤环境、水体环境、畜禽环境、水产环境、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碳氮循环、面源污染、分析方法、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农业地质期刊投稿要求

《生态学报》编辑部网站上有个投稿须知,但是没有对标题字号和摘要字号做具体要求。 因为一般科技期刊最初的投稿是送审稿,主要做到清晰明了,便于审稿人审稿,而文章录用后都需要经过专业排版的。 或者可以参考一下以往《生态学报》已发表的文章,看一下格式,其实标题和摘要字号不是主要的,重要的是参考文献的格式,每个期刊都不尽相同,所以尽量做到投稿时即符合投稿期刊规范,以免后续修改工作量大。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已进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地质学和建筑科学)、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和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在国外检索系统中,已被俄罗斯《文摘》检索系统、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和材料信息系统(MI)收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于1957年创刊,由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主办,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专业领域权威性、综合性学术刊物之一。 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建设,及时反映国内外本专业发展的最新理论与技术方法和水工环与其它学科交叉、渗透研究的新动向,促进学科的发展、交流与推广。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 (1)水文地质学科基础理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地下水资源评价模型、同位素技术在水文地质学科中的应用、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地下水开采诱发环境地质问题(2)工程地质学科基础理论、重大工程地址区域稳定性研究分析、重大工程场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重大工程场址区地(坝)基工程处理、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等的试验与分析、地质灾害监测与预测预报理论及应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地质遗迹旅游开发与保护、工民建中地基处理、基坑支护、桩基础设计与应用、信息系统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3)城市环境地质、矿山环境地质、农业地质、废弃物卫生填埋的环境地质、特殊生态区(湿地、三角洲、沙漠等)开发中环境地质(4)物化探技术在水工环专业领域中的应用等。 (1) 论文题目明确、精练,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可加附标题,英文题目不超过10个实词。(2) 论文属基金项目资助时,应注明资助项目名称(编号)。(3) 作者信息齐全:姓名(生年-),性别、职称、从事工作或研究方向,联系方式(Tel、E-mail)。(4) 中文摘要:一般应写成报道性文摘,简明扼要交待清楚论文的目的、主要研究方法、主要证据、研究结果和结论,不超过500个汉字,英文摘要视具体情况可适当增加。但综述、论评性论文可写成指示性文摘。(5)关键词:必须是意义明确的术语,中、英文对照关键词3-5个。(6) 正文字数一般不超过8000汉字(4个版面,包括图、表,重大基础与专题类论文可不受版面限制)。论文主要结构应有地质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结论等几个部分。(7) 论文写作要求:符合科研论文体裁,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述严谨,结论可信,语句通达,逻辑严密。(8) 正文采用3级标题,即,一级标题如“2 模型建立及计算方法”;二级标题如“2.1 模型建立”;三级标题如“2.1.1 模型建立基本原则”或“(1)模型建立基本原则”。 按正文中引用顺序,用[序号]形式标注于引用之处。(1) 专著、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专著[M]、学位论文[D]、报告[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2) 期刊文章:[序号]主要作者.论文题目[J].期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3) 论文集、会议文集:[序号]论文作者.论文题目[A].论文集编著者(任选).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 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5) 各类标准:[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 [S].(6)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 (1) 自收稿日起3个月内,书面通知作者论文处理结果。来稿一经录用,作者需按要求修改论文。作者收到修改通知1个月内返回修改稿。超过1个月,编辑部催问1 次,催问1个月后仍未返回修改稿,视为自动撤稿(特殊原因且已向编辑部说明者除外)。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2) 录用稿件将酌收版面费,稿件一经刊用,即付稿酬(含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赠送当期刊物2份,超过2位作者,每位作者一份。来稿请寄: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辑部,邮编:100081(投稿邮箱请点击下面的链接,这里百度不允许放投稿邮箱和查询电话)

投稿要求对字号是没有非常苛刻的要求的,正文五号字,标题三号字,这是非常普遍的一个格式。学报也好,期刊也好更看重的是文章的质量,学术价值的高低,祝好运。

期刊论文要想发表成功,首先文章质量得有所保证,才可以进入到投稿发表环节,从而达到成功发表的目的。我们需要先全面了解其格式要求,各部分怎么规范完成,字体、排版等等要求有哪些,这样做是为了保证普通期刊论文整个过程规范完成,从而保证最后的定稿质量。一篇在结构上已经成型,内容上已经完整的论文,在向期刊投稿时,格式也是编辑关注的重要因素之一。一篇内容再好,质量再高的论文,投稿时如果格式混乱,或者与期刊要求差异很大,那起码从视觉上就会让编辑感觉到没有“诚意”。因此,按照要求修改格式后再投稿,非常必要。那么,期刊对投稿论文的格式要求在哪里找呢?01第一种方式是查找期刊的官方网站。建有官方网站的期刊,一般都会在网站中有“投稿须知”栏目,这个栏目中会比较详细地说明对字体字号的要求。比如,《社会学研究》就在官网的“投稿要求”栏目中,明确的要求了对论文在结构、标题、表格、图、公式、脚注等内容的详细要求。《财政研究》的官方网站“投稿须知”中,虽然仅提出了字数要求、结构要求,对其他方面没有提及。按照期刊的要求编排论文格式后再投稿,真的必要!比如,《财政研究》就明确提出“不符合要求者本刊视同废稿处理”。02第二种方式,是从中国知网获取目标期刊发布的“投稿须知”等内容。比如,《中国青年研究》就发布过关于投稿论文格式的详细要求。03部分期刊对稿件的要求,可能不会像《财政研究》、《中国青年研究》这么细致,涉及到字体字号等方面。但对于参考文献,一般都会有要求。虽然按照《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中的,对于参考文献著录方式有统一标准,但是期刊对于参考文献的标注方式却并不统一,甚至差距很大。比如,《财政研究》的参考文献就是按照《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要求的。而《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则有很大的区别。《政治学研究》的参考文献,不仅在标注方式上,不同于其他期刊,而且不采用文末标注,而是采用了引用文献当页脚注的形式。04不少期刊没有官方网站,或者官方网站没有明确提出格式要求,在中国知网中也查询不到期刊公布的详细要求。这种情况怎么办?可以通过知网查询期刊最新发表的几期文章,下载一篇论文,了解已经发表的论文在框架、内容、字数、字体字号、参考文献等方面是什么样的要求。尤其注意的是,如果自己论文中有图表、公式等特殊内容,则最好也能找到期刊已经发表的论文中的对应内容有什么要求。比如,通过《远程教育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我们大致能够了解到:标题层级,使用的是“一、(一)”。如果投稿时使用“1 1.1 ”这样的格式,则不太妥当;论文正文接近10页,则字数在万字左右了。如果投稿论文几千字,肯定也不合期刊“胃口”;论文尾部有英文摘要和关键词,可见该刊对此有要求。因此投稿时要准备好英文摘要和关键词,同时按照该论文样式,把英文摘要和关键词部分放到文末。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的字体为楷体,与正文字体不同。上述信息,通过观察该论文就可以较为明确的了解到。在投稿前,做好对照性修改后再进行投稿。

生态农业地质期刊投稿邮箱

《现代农业科学》投稿须知《现代农业科学》杂志是教育部主管、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教育部直属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原《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改名, 11月首刊。国内统一刊号 :CN42-1359/S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5-4650 邮发 :38-185本刊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农业科学,相关栏目设置有:畜牧兽医、生物技术、资源与环境、园林科学、食品加工、水产养殖、植物保护、生态农业;第二部分是农业教育教学,相关栏目设置有:教育教学管理、教育发展研究、高校领导论坛、比较教育、学生工作;第三部分是三农问题研究,相关栏目设置有:农业农村经济、农村法制进程、农村金融、农民素质、农村城镇化、粮食安全与农业补贴、农业科技进步。*来稿要求一 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二 论文3500—5000字符数为宜,来稿请使用word排版,并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通讯地址、邮编、电子信箱、联系电话等。三 论文的基本要素齐全,文章标题、作者单位、作者姓名、关键词、摘要(中英文)、结语、参考文献等。四 本刊被中国期刊全文收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收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收据库全文收录。若不愿收录的作者请在文章注明。所投稿件请保证文章版权的独立性,无抄袭、署名排序无争议、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来稿请通过邮箱发送,我们将在一周内给您答复,请您及时打开邮箱查看回复及修改意见。*本刊现特邀一些高校老师为特约编辑,负责文章初审和杂志发行工作 ,有意者请与本刊编辑部联系,经审核合格者,可设为当地工作站负责人(需寄申请书)欢迎高校老师推荐、自荐。作者自留底稿。6、 投稿信箱:通信地址:湖北武昌(华中农业大学院内)《现代农业科学》杂志社邮编:430064

目前,农业生态地质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七个方面。

1.名优特农林作物的生态地质环境的评价与开发

名优特农林产品产出的最佳农业生态地质环境勘查研究方面,有四川柑橘,涪陵榨菜,广西沙田柚,浙江玉环文旦,山东肥城桃,新疆吐鲁番葡萄,河北沧州金丝小枣、元氏石榴,广西荔枝,云南、贵州、河南和山东的烟草,滇西和浙东的茶叶,广西柳江的甘蔗,南宁的香蕉以及山东泰山(东北麓)、河北迁安、北京昌平的板栗、安徽砀山梨等等约40~50种,通过对广大经济农林作物的农业生态地质评价,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名优特产经济;并且各地已积累了大量资料数据,总结了不少理论认识,利用这些数据资料及其规律,人们正在寻找或发现了许多新的农林优势区,扩大种植,以及用以推动改造当地劣势区的农林业发展。

2.中低产田及牧区草埸的生态地质环境的研究与改造

对中低产田及牧区草埸的改造,地质和农业部门近年来积累了许多经验,如在宁夏的银川平原(低洼盐碱地),河南平原商丘地区沙僵黑土,河北平原的黑龙港地区(低洼盐碱地)等,人们为了提高作物产量,改善质量,从改良土壤、地质环境的角度入手,在系统研究区域生态地质结构及进行了农业环境地球化学调查和生态水文地质结构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井灌、井排,井渠结合方式排盐,降低地下水位或施加岩矿添加剂(如河北农业大学用沸石等)改良土壤,效果显著。前地质矿产部物化探研究所通过1∶20万区域化探扫面资料,研究了Zn、Cu、Co、Mo、B等在不同地区的含量与作物产量的对应关系,总结分析元素含量与标准值的对比,寻找产生生物生长缺陷和低产原因,总结提出当地某些元素与相应作物生长的正常、过量或缺乏的阈值,类似研究的进展为微肥配制与田间投放提供了技术依据,有力地促进了当地中低产田及草埸的改造。

此外,在控制水位,充分利用浅层地下水与水资源的持续发展利用方面,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河北地勘局在河北衡水地区开展了“农业—水资源—地质环境”系统工程技术方法的研究,为提高海河平原中部广大中低产区产量及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开展节水农业提供了示范,效果比较明显。

3.农业地质环境的调查与保护

由于农业地质灾害原因或人为活动影响,各地尚有不少废旧矿坑和塌陷区、平原区的砖坑地以及干涸坑塘,此外,还有一些荒山、荒坡、荒地。对此,近年来已引起山东、河北、湖南等地农业地质研究的重视。

许多单位对有关区域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荒漠化)、沼泽化、盐碱化、冷浸田、岩土崩塌、泥石流与洪泛淤积,以及工业三废与生活污水及化肥和农药投放过量对土地的污染等等,进行了大量的农业生态地质调查和分析评价,其中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省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及武汉水利水电大学三家合作,成功地研究了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的防治问题,正确指出地质构造沉降、泥沙淤积与筑堤围堰是造成渍涝严重、洪灾频繁、生态环境全面恶化的主导因素,建议实行“淤陆扩湖”的方法顺应自然,采取相关工程措施营造新的协调发展的“人工-自然复合地质环境系统”,为有关方面提供了必要的决策依据。

4.农业生态地质区划与农业生态地质调查

近年来,各地农业生态建设的形势大大促进了当地农业生态地质区划研究的开展,先后有四川、广西、湖北、山东、河北、河南、江西、广东、安徽、江苏、吉林、浙江、云南、贵州、辽宁等省(区)进行了不同级别的农业生态地质区划。主要以行政区划为基础,以涉及气候、地形地貌及岩土结构(个别以地球化学和水资源环境)等影响开发利用农林牧土地资源(特别是有关农业生物生产适宜性)的因素作为区划依据,为科学地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利用区域水土资源提供决策依据,如四川盆地植棉的调整和河北献县枣林种植区划,都曾产生了极大经济效益。

原地质矿产部为促进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九五”期间专门在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开展了农业生态地质调查,并在东部地区对低山丘陵、山前平原和中部平原直到滨海平原地区开展了专门的调查试点。目前,也已取得很好的成效,如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在河北中部平原测区,填制了十分富有创意的农业生态地质图,探索了一条与基础性、公益性区域地质调查相结合的调查路子,总结了一套调查内容、方法以及工作具体部署。

5.岩矿的农业利用

由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农用岩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目前国内常用的农用岩矿有沸石、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凹凸棒石粘土、海泡石、海绿石、蛭石、石灰石、白云岩、石膏、麦饭石、磷灰石、硅藻土、菱镁矿、蛇纹石、褐煤、草炭、绿豆岩、珍珠岩、凝灰岩、火山渣、浮石、火山熔岩等20多种。分别选作矿物肥料、饲料、农药及其载体,或用于改良土壤。

河南、云南、山东、浙江等地矿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和中国地质大学开发的沸石粉肥及其他专用岩矿微肥,使玉米、烟草、辣椒等作物增产,同时提高了产品质量;使金丝小枣及烟台苹果,玉环柚等提高了产量及糖度,减少了病害。

岩矿饲料的研制近年来进展较大,浙江、江苏、湖南、河南、山东、四川等地矿局利用沸石、海泡石、麦饭石、粘土等非金属岩矿研制猪、鸡、鸭、水貂、牛等饲料及对虾、鱼饵料的添加剂,大大提高了产量和质量,并缩短了饲养期。

中低温地热水的利用,与其他农用岩矿一样,已被广大有关农业部门所认同。地矿部门协助有关农业单位在华北地区初步建立了20多个蔬菜种植、水产养殖和禽蛋孵化育雏为主的地热农业基地。河北沧州用地热水成功解决鱼、虾、蟹越冬问题,并用4口热水井建立越冬大棚35个,每年催育上百万斤食用菌进入国际市埸;雄县、高阳、固安、河间共建220个地热温室、120多个大棚,其中河间市据粗略统计每年冬春供应200多万斤蔬菜、5万多斤食用菌;天津建立地热孵化鸡埸近万平方米,北京也用来建立大面积农业温室和地热养鱼,获得可观经济效益。

6.农业生态地质工程设计与实践

在农业生态地质调查的基础上,以促进区域农业及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综合开展农业生态地质工程设计,促使农业生态地质研究成果更加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如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在河北元氏地区开展了农业生态地质工程设计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和经验。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

7.农业生态地质的理论研究与新技术应用

十多年来,农业生态地质研究已使人们深刻认识到:①这个研究领域是地学和农学各自延伸而交叉的结合部,它蕴育有极大生产潜力。它研究“人调控下农业生态系统与地质环境系统间的关系”。研究区域生物生产对地球表生带的最佳改造、利用以及对生物生产的保障和促进关系。②系统论、信息论等现代科学技术理论,以及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和法则正深刻影响着传统地质学与农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产生、发展和丰富了农业生态地质学或农业生态地学的概念、内涵。③其研究内容包括生态地质结构、生态地球化学和生态水文地质以及生态经济地质的研究。与过去的侧重点不同,它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开发利用,是最好的环境保护。④大量的农林名优特产地的生态地质规律的总结认识,以及对已有地质资料的再认识和国家对农业生态地质调查的重视,这些极大地推动和丰富了地学与农学的交叉渗透及其内涵,并促进了农业地学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一批专著陆续出版,如《新疆塔里木盆地西部平原生态环境地质综合研究》(林年丰等,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云烟生产的土壤地质背景》(曾群望等,云南科技出版社,1993);《果林农业生态地质研究——金丝小枣农业生态地质环境》(邵时雄和侯春堂等,科学出版社,1995);《区域地球化学在农业和生命科学上的应用研究论文集》(李家熙,地质出版社,1996);《岩土-植物大系统研究》(李正积等,科学出版社,1996);《元素生态地球化学及其应用》(商翎等,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邵时雄、侯春堂主编(1999)的《中国农业地学研究新进展》(Scientist Press International Inc.)等等。

在研究的新技术手段方面,值得注意的是遥感技术在农业地学中的应用已收到极大效果。其中有北京地矿局应用具有经济、快捷、精度高特点的彩红外航片在北京地区进行1∶2.5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利用遥感技术在黄土高原研究了水土流失规律,岩溶地质研究所采用陆地卫星TM资料和计算机技术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岩溶地区进行土地资源调查及农业地质研究等技术,在研究水土流失、宜农草地及再生稻资源的开发、茶园和柑橘等经济作物的选区方面显示了强大的功能,引起国外同行注目,在维也纳召开的国际会议上获奖。河北遥感中心利用遥感技术对河北地区进行了农业地质背景调查,山西、天津、江西结合扶贫工作都曾利用遥感技术进行了类似的农业地质等调查,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利用计算机技术在农业地质的地球化学调查中,处理有关的图象及化学元素数据(如在河北承德地区),研究稀土元素丰度(吐鲁番盆地),枣果、枣树叶等元素与土壤元素对应关系等等(河北献县),又如1∶20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资料在农业科学上的应用研究(中国地质科学院测试所)以及建立相应的农业生态地质环境数据库,也都收到良好的效果,正在积极推广应用。

此外,中子水分仪在地下水动态中的观测,利用稳定同位素15N技术观测肥料吸收效果等技术,正在有关农业及地质科研部门逐渐应用、推广。

另外可喜的是,农业生态地质研究也逐渐建立了野外试验基地,如河北景县王瞳水资源农业综合利用试验埸、沧州献县枣林生态地质试验埸、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试验埸等。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已进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地质学和建筑科学)、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和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在国外检索系统中,已被俄罗斯《文摘》检索系统、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和材料信息系统(MI)收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于1957年创刊,由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主办,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专业领域权威性、综合性学术刊物之一。 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建设,及时反映国内外本专业发展的最新理论与技术方法和水工环与其它学科交叉、渗透研究的新动向,促进学科的发展、交流与推广。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 (1)水文地质学科基础理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地下水资源评价模型、同位素技术在水文地质学科中的应用、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地下水开采诱发环境地质问题(2)工程地质学科基础理论、重大工程地址区域稳定性研究分析、重大工程场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重大工程场址区地(坝)基工程处理、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等的试验与分析、地质灾害监测与预测预报理论及应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地质遗迹旅游开发与保护、工民建中地基处理、基坑支护、桩基础设计与应用、信息系统在工程地质中的应用(3)城市环境地质、矿山环境地质、农业地质、废弃物卫生填埋的环境地质、特殊生态区(湿地、三角洲、沙漠等)开发中环境地质(4)物化探技术在水工环专业领域中的应用等。 (1) 论文题目明确、精练,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可加附标题,英文题目不超过10个实词。(2) 论文属基金项目资助时,应注明资助项目名称(编号)。(3) 作者信息齐全:姓名(生年-),性别、职称、从事工作或研究方向,联系方式(Tel、E-mail)。(4) 中文摘要:一般应写成报道性文摘,简明扼要交待清楚论文的目的、主要研究方法、主要证据、研究结果和结论,不超过500个汉字,英文摘要视具体情况可适当增加。但综述、论评性论文可写成指示性文摘。(5)关键词:必须是意义明确的术语,中、英文对照关键词3-5个。(6) 正文字数一般不超过8000汉字(4个版面,包括图、表,重大基础与专题类论文可不受版面限制)。论文主要结构应有地质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结论等几个部分。(7) 论文写作要求:符合科研论文体裁,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述严谨,结论可信,语句通达,逻辑严密。(8) 正文采用3级标题,即,一级标题如“2 模型建立及计算方法”;二级标题如“2.1 模型建立”;三级标题如“2.1.1 模型建立基本原则”或“(1)模型建立基本原则”。 按正文中引用顺序,用[序号]形式标注于引用之处。(1) 专著、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专著[M]、学位论文[D]、报告[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2) 期刊文章:[序号]主要作者.论文题目[J].期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3) 论文集、会议文集:[序号]论文作者.论文题目[A].论文集编著者(任选).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 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5) 各类标准:[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 [S].(6)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 (1) 自收稿日起3个月内,书面通知作者论文处理结果。来稿一经录用,作者需按要求修改论文。作者收到修改通知1个月内返回修改稿。超过1个月,编辑部催问1 次,催问1个月后仍未返回修改稿,视为自动撤稿(特殊原因且已向编辑部说明者除外)。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2) 录用稿件将酌收版面费,稿件一经刊用,即付稿酬(含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赠送当期刊物2份,超过2位作者,每位作者一份。来稿请寄: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编辑部,邮编:100081(投稿邮箱请点击下面的链接,这里百度不允许放投稿邮箱和查询电话)

地震地质期刊投稿经验

因为地幔的状态不是所谓简单的单一判断,而是一个复杂的,不均一的状态。地幔可根据性质特征的差异进一步划分为上、下地幔,而上地幔又进一步划分为岩石圈地幔和软流圈地幔,这其中岩石圈地幔为固态;软流圈地幔则多为亚固相的状态(但不绝对,既存在固相,也存在部分熔融产生的液相,总的来说很复杂不可简单一概而论),通常是高温高压使得该区域地幔物质接近熔点但未达至熔点的过渡相,因此会在地震波测速上呈现不同的特征,而这里也多为岩浆的发源地;更深的下地幔则是位于更高压环境物质密度更大的液-固相,因此地震波速更大;地震横波在地下2900km消失是因为核幔间-外核的液态层,而不能证明你说的地幔不是流体(实际上地幔中是包含流体的)。而且板块学说是建立在众多大洋科考、钻探、古地磁、岩石学、古生物学等证据之上的,它不完美,尚有一些不能说明的问题(如近些年提出的地幔柱学说就是为了解释传统板块学说不能较好解释的部分问题,如LIPs的形成等),但它确实是近代地球科学的伟大革命与进步,并非像你一言而断的那般不堪,如果你真的对板块学说感兴趣,建议你多读读相关文献,例如郑永飞院士19年在JAES期刊上发表的俯冲带地球化学一文,这还仅仅只是对板块学说其中的俯冲作用的综述,不包含威尔逊旋回中其他的几个过程。如果你不了解它,那就不要武断地去批判他,除非你取得了推翻它的铁证,这个铁证铁到能无视我上面提到的众多地质领域的证据。

地心说到板块学说的500年历史轮回地心说是世界上第一个行星体系模型。地心说中的本轮均轮模型,毕竟是托勒密根据有限的观察资料拼凑出来的,他是通过人为地规定本轮、均轮的大小及行星运行速度,才使这个模型和实测结果取得一致。但是,到了中世纪后期,随着观察仪器的不断改进,行星位置和运动的测量越来越精确,观测到的行星实际位置同这个模型的计算结果的偏差,就逐渐显露出来了。但是,信奉地心说的人们并没有认识到这是由于地心说本身的错误造成的,却用增加本轮的办法来补救地心说。最初这种办法还能勉强应付,后来小本轮增加到80多个,但仍不能满意地计算出行星的准确位置。这不能不使人怀疑地心说的正确性了。到了16世纪,哥白尼在持日心地动观的古希腊先辈和同时代学者的基础上,终于创立了“日心说”。从此,地心说便逐渐被淘汰了。[2] 板块学说把地球划分为6大板块,认为山脉是板块碰撞形成的。大陆边缘的山脉用板块碰撞形成的理论可以解释得通,但大陆内部的山脉用板块碰撞形成的理论就无法解释。为了解释大陆内部的山脉是板块碰撞形成的,板块学说的专家们又把大陆划分成近百个小板块。仅中国就划分成华南板块、华北板块,羌塘板块、西藏板块等板块,而且还划分出许多微陆快和地体。尽管板块划分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小,可是随着发现的蛇绿岩带越来越多,山脉的形成,变得越来越复杂和难以解释。板块学说作为板块碰撞的重要标志蛇绿岩带不是出露在造山带的隆起带,而是沿河谷分布,这是板块碰撞形成山脉的理论无法解释的,连有些板块学说的专家都感到勉为其难了。从地心说把小本轮增加到80多个仍不能满意地计算出行星的准确位置,到板块学说把大陆划分成近百个板块也不能解释大陆内部的山脉是怎样形成的仅经过了500年,历史就是这样的巧合。这难道仅仅是历史的巧合吗?地球膨裂说认为这是历史的必然,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规律。自然科学的实践证明,一个理论只有对发现的所有事实作出合理的解释,才能称其为理论。板块学说不但不能解释大陆内部的山脉是怎样形成的,对大陆内部的地震是怎样形成的,板块漂移的动力都不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因此板块学说必然象500年前的地心说一样被历史所淘汰。科学史就是新的理论代替旧的理论的发展史。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的,都受到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不可能超越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也会不断加深,新的理论必然会代替旧的理论。地球科学的发展史也是如此,一个能对所有事实作出合理解释的地球膨裂说必然会代替板块学说,这就是历史的必然。作者:赖柏林

防灾减灾救灾的刊普有《防灾减灾工程学报》,《震灾防御技术》,《地震地质》。《防灾减灾工程学报》刊期:双月刊。是由江苏省地震局主管,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主办的核心期刊。《震灾防御技术》刊期:季刊。是由中国地震局主管,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主办的核心期刊。《地震地质》刊期:双月刊。是由中国地震局主管,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主办的核心期刊。

【地质资料】是指在地质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电磁介质等形式的原始地质资料、成果地质资料和岩矿芯、各类标本、光薄片、样品等实物地质资料。

【区域地质调查资料】是指在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地质资料,包括各种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资料。

【矿产地质资料】是指在矿产地质工作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地质资料,包括矿产勘查和矿山开发勘探及关闭矿井地质资料。

【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地质资料】是指在进行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地质工作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地质资料,包括石油、天然气、煤层气资源评价、地质勘查以及开发阶段的地质资料。

【海洋地质资料】是指在海洋地质工作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地质资料,包括海洋(含远洋)地质矿产调查、地形地貌调查、海底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调查及海洋钻井(完井)地质资料。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是指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地质资料,包括:区域的或者国土整治、国土规划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和地下水资源评价、地下水动态监测的地质资料;大中型城市、重要能源和工业基地、县(旗)以上农田(牧区)的重要供水水源地的地质勘察资料;地质情况复杂的铁路干线,大中型水库、水坝,大型水电站、火电站、核电站、抽水蓄能电站,重点工程的地下储库、洞(硐)室,主要江河的铁路、公路特大桥,地下铁道、6千米以上的长隧道,大中型港口码头、通航建筑物工程等国家重要工程建设项目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地质资料;单独编写的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地下热水、矿泉水等专门性水文地质资料以及岩溶地质资料;重要的小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资料。

【环境地质、灾害地质资料】是指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工作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地质资料,包括:地下水污染区域、地下水人工补给、地下水环境背景值、地方病区等水文地质调查资料;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面开裂及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调查资料;建设工程引起的地质环境变化的专题调查资料,重大工程和经济区的环境地质调查评价资料等;地质环境监测资料;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资料。

【地震地质资料】是指在进行地震地质工作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地震地质资料,包括:自然地震地质调查、宏观地震考察、地震烈度考察地质资料。

【物探、化探和遥感地质资料】是指在进行物探、化探和遥感地质工作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物探、化探和遥感地质资料,包括:区域物探、区域化探地质资料;物探、化探普查、详查地质资料;遥感地质资料及与重要经济建设区、重点工程项目和与大中城市的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工作有关的物探、化探地质资料。

【地质、矿产科学研究成果及综合分析资料】是指在地质、矿产科学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成果及综合分析资料,包括:经国家和省一级成果登记的各类地质、矿产科研成果资料及各种区域性图件;矿产产地资料汇编、矿产储量表、成矿远景区划、矿产资源总量预测、矿产资源分析以及地质志、矿产志等综合资料。

【专项研究地质资料】是指在专项研究地质工作过程中所形成的地质资料,包括:旅游地质、农业地质、天体地质、深部地质、火山地质、第四纪地质、新构造运动、冰川地质、黄土地质、冻土地质以及土壤、沼泽调查和极地地质等地质资料。

【矿产资源勘查成果档案资料】是指运用地质理论,通过勘查工作后,用文字、图表、数字、实物等形式表示的,反映一定时期内该地区矿产资源客观情况的物质工作成果和智力成果。包括矿产勘查原始地质资料和矿产勘查成果地质资料。是探矿权人完成勘查项目设计任务取得的成果的集中反映,是制定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规划和计划的科学依据。国家规定对矿产资源勘查成果档案资料实行统一的管理制度。

【矿产勘查原始地质资料】是指在矿产勘查包括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普查和矿床勘探过程中所形成的原始地质资料,包括文本式地质资料如野外地质记录和图件、原始编录、底稿底图、化验分析报告等,以及实物资料如岩心、矿心、测试样品和各种标本、勘查标志等。对矿产勘查原始地质资料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保护和保存。

【矿产勘查成果地质资料】是指地质人员根据在矿产勘查包括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普查和矿床勘探过程中所形成的所有原始地质资料,经过综合整理、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后编写的地质勘查报告,包括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矿产资源普查报告和矿床勘探报告等。

【矿产勘查报告】是指根据《矿产资源法》及有关法规,由探矿权人提交的经国务院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矿产储量审批机关批准的可供矿山建设的矿产资源勘查报告。是整个矿产勘查工作过程中所获得的全部地质矿产资料,经过综合整理与分析研究后形成的工作成果报告。勘查报告包括普查、详查和勘探三个不同工作阶段的报告。

【矿山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指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行业开发规划或者地区开发规划的要求,对矿山建设项目的技术和经济上是否合理和可行进行全面分析、论证,作出多方案比较,提出评价结论的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含有资源利用方案和矿山环境影响评价等内容。是矿山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基本建设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编制和审批计划任务书的依据。

  • 索引序列
  • 生态农业地质期刊投稿经验
  • 生态农业地质期刊投稿
  • 生态农业地质期刊投稿要求
  • 生态农业地质期刊投稿邮箱
  • 地震地质期刊投稿经验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