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知识库 > 怎么找自己课题组最新发表的论文

怎么找自己课题组最新发表的论文

发布时间:

怎么找自己课题组最新发表的论文

问题一:在知网怎么查询已经发表的文章 登陆ki,点击左上角“旧版入口”,弹出页面后在“检索项”选择“作者”,在“检索词”中输入自己的名字,点击检索即可。 问题二:已经发表的教学论文怎样查找 首先您要看您发表的期刊的名称 还有就是你发表的期刊是否被相关收录网站收录 比如被知网收录 您可以到知网查找 问题三:已发表的论文怎么在网上查字数 80分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问题四:已发表的论文如何查询? 去中国新闻出版总署查询一下是否有这本期刊。九品论文网。 问题五:怎么在网上查询自己发的论文 我具体一些回答吧,你要看你发的期刊是什么级别的,再看这个期刊被那些检索网站收录。如果是正规期刊,你去知网,万方,维普都能查到,优助医学是医学期刊的委托服务商,有问题随时咨询。 问题六:已发表的论文如何查询? 要看你发表的论文被收录没、 问题七:怎样查找自己发表的论文? 您好,您的文章发表了有多久了,是什么期刊,要是会正常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或者是龙源期刊网的,您只要在各大期刊网上输入您的姓名和文章题目,以及您所发表的期刊就可以了哦,一般出刊后2个月左右才能在网上全文检索到的哦,祝您好运! 问题八:如何在"中国知网"上查询自己发表的论文? 前提是你要在正规的期刊上发表过,然后你打开知网就能看到检索栏。输入你的名字或者论文的题目就可以了。九品论文发表助您学业事业步步高升 问题九:如何在网上查看自己的论文别人有没有已经发表? 好奇怪,是你自己的论文吗?是你自己的论文别人怎么能发表呢?还是说你做的论文课题是别人做过的?不明白

龙源期刊网查自己的论文的方法如下:

1、第一种方法是在龙源期刊网站选择文章选项,在检索栏输入文章题目,再点击查找按钮(放大镜图标)、然后在检索结果中,就可以看到论文摘要,论文出处。

2、第二种方法是在龙源期刊网的龙源文库中查找论文。选择龙源期刊网导航栏中的龙源文库输入论文题目,检索结果出来后,选择文章即可。

3、第三种方法是从龙源期刊网期刊目录中查找论文。也就是在龙源期刊网查询,自己所投稿的期刊,第几期中的论文。选择杂志选项,在检索栏里输入期刊名称,点击查找按钮。然后选择右侧的查看所有期刊号,最后选择哪一年的第几期就可以查看那期文章了。

龙源期刊网简介

龙源期刊网创建于1998年,是中国领先的人文大众期刊数字发行平台。全文在线的综合性人文大众类期刊品种达到4200多种,优质版权文章数量超过2500万篇,内容涵盖时政、党建、管理、财经、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普、军事、教育、家庭、体育、休闲、健康、时尚、职场等全领域。

课题组师兄的论文自己发表

算学术不端,采用不当手段,窃取他人的观点、数据、图像、研究方法、文字表述等并以自己名义发表的行为都是算学术不端。而目前这种也属于一种不好被查处的学术不端行为,因为都列入了,确实从期刊的角度来看并不违规。

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预测性上具有的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上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讨论或学术刊物上发表,或用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

学术论文的写作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衡量一个人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志。在学术论文撰写中,选题与选材是头等重要的问题。一篇学术论文的价值关键并不只在写作的技巧,也要注意研究工作本身。

在于你选择了什么课题,并在这个特定主题下选择了什么典型材料来表述研究成果。科学研究的实践证明,只有选择了有意义的课题,才有可能收到较好的研究成果,写出较有价值的学术论文。

不合适,除非你师兄的文章未发表,并且你们商量好了才可以。当然了,这样也有一点点违背学术精神,不过,都懂得

首先要征得他人的同意,其次不可以重复太多。

杨晓伟课题组最新发表论文

本来想回答的- -现在被LS吓得不轻就不买弄了。。。

如何管理才能处理好与员工的关系管理者的管理方法好坏,直接影响着上下关系。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与你的下属保持适当的距离,以正确引导双边关系的良性发展。这个距离分寸的把握,与领导者平衡能力密切相关。距离大了,就有可能成为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距离小了,就有可能成为哥们义气的朋友文化。管理既是科学,更是艺术,由此更见一癍。没有任何具体的规则流程可供我们遵照执行;唯一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最大的责任者在于领导本身。在处理领导与员工关系中,领导是主动的,员工是被动的。领导疏远了员工,员工也必然疏远你;领导拉近了距离,员工也会拉近距离。所以,我们可以想见,问题肯定出在领导自己的身上。领导风格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家公司的文化氛围。因此,当感觉到这样的疏离感时,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反省自己,是否在日常工作中已经与员工拉开了莫大的距离?如果是,他应该主动走进员工,增加沟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很大层面上是出在沟通上。曾经有一个管理学家说过,如果一个经营者听不到来自员工的声音,那么这家公司的文化就很危险了。必要的有效的沟通能够传递心声,更让领导者能够懂得换位思考。如果领导者对于自己的上级也是下属的话,不妨从自己作为下属的角度考虑希望什么样的领导才能让自己积极进取。“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领导与员工关系处理的第二条黄金定律即“不要等价价值观”。什么是等价价值观呢?就是领导者将自身的价值观等同于员工的价值观,而要求员工按领导者的价值观行事。这样的表现最集中在加班问题上。比如一家公司的两位股东,他们两个人为了公司业务发展,可以算得上呕心沥血,以公司为家了;甚至两个人都离了婚,全身心扑在企业中。他们以为荣,认为我老板都这么拼命了,你员工有什么理由不拼命;我老板每天都加班,你员工有什么理由不加班。那么倒要试问一句:你老板都离了婚,是否员工也应该去离婚呢?老板的价值观和员工的价值观并没有形成交叉,而老板又用自己的价值观去等价了员工的价值观。

领导吃饱了没的事.要我们写演讲稿.在网上节录了些有用的. 责任名言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丘吉尔【英】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刘易斯【美】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维克多·费兰克【英】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林肯【美】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梁启超【中国】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列夫·托尔斯泰【俄】要使一个人显示他的本质,叫他承担一种责任是最有效的办法。——毛姆托尔斯泰:“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梁启超:“这个社会尊重那些为它尽到责任的人。”歌德: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威尔逊 :责任感与机遇成正比.杜鲁门:“责任到此止步(The buck stops here)。”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陶行知:“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IBM公司:“员工能力与责任的提高,是企业成功之源。”英国王子查尔斯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这就是责任。”(提出论点)责任不是一个甜美的字眼,它仅有的是岩石般的冷峻。一个人真正地成为社会一分子的时候,责任作为一份成年的礼物已不知不觉地卸落在他的背上。它是一个你时时不得不付出一切去呵护的孩子,而它给予你的,往往只是灵魂与肉体上感到的痛苦,这样的一个十字架,我们为什么要背负呢?因为它最终带给你的是人类的珍宝——人格的伟大。(责任的重要性)(20世纪初的一位美国意大利移民曾为人类精神历史写下灿烂光辉的一笔。他叫弗兰克,经过艰苦的积蓄开办了一家小银行。但一次银行遭抢劫导致了他不平凡的经历。他破了产,储户失去了存款。当他带着一个妻子和四个儿女从头开始的时候,他决定偿还那笔天文数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劝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件事你是没有责任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许我没有责任,但在道义上,我有责任,我应该还钱。”偿还的代价是三十年的艰苦生活,寄出最后一笔“债务”时,他轻叹:“现在我终于无债一身轻了。”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完成了他的责任,而给世界留下了一笔真正的财富。)(例子)责任的存在,是上天留给世人的一种考验,许多人通不过这场考验,逃匿了。许多人承受了,自己戴上了荆冠。逃匿的人随着时间消逝了,没有在世界上留下一点痕迹。承受的人也会消逝,但他们仍然活着,死了也仍然活着,精神使他们不朽。(分析)我们都知道那个天黑了还不肯回家,站在路边哭泣的孩子。因为他要站岗,别的孩子早散了,可他为了坚守岗位宁愿站着哭泣,因为这是他的责任。愿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有这样的心灵,责任从小就在那里成长。愿我们所有的人都把责任之心携带在人生的道路上,让人生散发出淡淡的,金子般的光辉。(总结全文)尽管责任有时使人厌烦,但不履行责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废物。——刘易斯【美】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维克多·费兰克【英】每个人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林肯【美】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梁启超【中国】人应当努力减少痛苦与残忍,这是我们最重要的责任。——罗曼.罗兰【法】一切责任的第一条:"不要成为懦夫."——罗曼.罗兰【法】在这个世界上,最渺小的人与最伟大人同样有一种责任。——罗曼.罗兰【法】责任并不是一种由外部强加在人身上的义务,而是我需要对我所关心的事件作出反应。——弗洛姆【美】责任感常常会纠正人的狭隘性。当我们徘徊于迷途的时候,它会成为可靠的向导。——普列姆昌德【印】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歌德责任感与机遇成正比。—威尔逊 近日工作之余,认真地阅读了《责任胜于能力》这本书。这本书针对企业员工的职业精神与价值观念进行了系统的讨论,深刻地剖析了在工作中“责任胜于能力”的行为准则,是一本鼓励人勇敢地承担起责任,走向成功的难得的好书。 在这本书中,对责任做了非常精辟的阐释,责任首先是一种使命,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伴随着每一个生命的使命。事实上,只有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有可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首先会失去社会对他的认可,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甚至失去自身的立命之本。工作意味着责任。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无论做什么工作,敢于承担责任的人,就会出色地完成任务。就会发挥自己的价值;反之,不能承担起自己责任的人,就会懈怠自己的责任,就可能给别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给别人带来生命的威胁。以我们供电企业来讲,从安全生产到市场营销,安全生产每一个小局部百分之百的准确无误,才保证了大电网的安全运行;每一个用电户几十元电费的准时收缴,才构成电费结零的基础。供电企业不是所有的专业都需要高学历、高能力,但所有的专业都需要高度的责任心、责任感。从这个意义来看,我们每个人,无论在那个岗位,都要看重自己的工作,进而增强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一个对自己的工作有高度责任感的人,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寻找更多机会和可能性,更值得信任。同时,他因此得到更多人的信赖,更多地把握了掌控自己命运的机会和能力。一个对工作负责的人,更是对自己命运负责的人。从这个角度来看,工作是为自己做的。责任胜于能力。在现实生活以及工作中,责任经常被忽视,人们总是片面地强调能力。一个员工能力强是件好事,但是,如果他不愿意付出,他就不能为所在企业创造更多价值。而一个愿意为事业全身心付出的员工,即使能力稍逊一筹,也能够创造出最大的价值来。当然,责任胜于能力,并不是对能力的否定。一个只有责任感而无能力的人,是无用之人。而责任需要用业绩来证明,业绩是靠能力去创造的。责任体现忠诚。忠诚是一种职业的责任感,是一种对职业的忠诚,是对从事职业的敬业精神。一旦养成对事业的忠诚和责任感,我们即使面对逆境,也会鼓足勇气;面对诱惑,也会不为所动。会克服艰难险阻,执著勇敢,发挥潜能,奔向成功并乐在其中。是企业养育了我们,是企业给了我们成长的空间,是企业给了我们成功的机遇。当我们对企业怀感恩之心,对企业的忠诚将变成自觉的行动。对企业、职业的忠诚,也将唤醒我们的责任感、自信心,激发人格的力量。我们会因为要担负的责任而变得更加勇敢和坚强,会调动起所有的潜能,发展自己的能力。责任不允许寻找借口。借口与责任心有关。一个有高度责任心的人,是从来不找借口的。即使工作遇到困难,他努力寻找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是认定了目标后的百折不挠。而一个缺乏责任心的人,考虑更多的是“尽力就可心安”,而对于完不成任务,因为找到了自以为合情合理的借口,可以向领导交差,就放弃了追求成功的努力。常此以往,因为缺乏成功的体验,在企业受损失的同时,个人的自尊心、自信心也逐渐萎谢,难以有追求成功的愿望,难于获得成功的人生。再以我们电力行业为例,每一起事故、故障,都会威胁职工的生命安危,威胁电网的安全运行。人命关天不是儿戏,电网安全影响万户千家。几个自以为充分的理由和借口,在事实面前,会是多么的苍白和无力。学习使我懂得:工作意味着责任,工作呼唤责任,工作需要忠诚,工作要做到更好 爱默生说:“责任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它是一种伟大的品格,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置。”科尔顿说:“人生中只有一种追求,一种至高无上的追求——就是对责任的追求。” 有人说,假如你非常热爱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非常讨厌工作,你的生活就是地狱。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有大部分时间是和工作联系在一起的。放弃了对社会的责任,就背弃了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信守。责任就是对工作出色的完成,责任就是忘我的坚守,责任是人性的升华。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工作就意味着完成自己的份内事,然后心安理得地拿自己那份薪水。过去,我也一直这样认为,工作既是自己的谋生手段,也是个人对社会的一份责任。一个平凡人,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上班下班总是忙忙碌碌,似乎也找不到多少不平凡的业绩。最近,我通过阅读《责任胜于能力》这本书,思想激荡,感触颇深,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点。 一、工作要有使命感,才能永葆工作激情。 比尔·盖茨在19岁的时候决定了他的人生目标,要让每一个家庭的桌子上都有一台电脑。他如果为了金钱而工作,他的动力不会持久。直到今天,他的财产已经多到花都花不完的程度,他还肯拿出那么多的时间去工作,因为他有完成工作的使命感。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薪水,更重要的是体现自身的价值。乍一看到《责任胜于能力》的书名,便得到心灵上的认同。是啊,对于我们来说,无论是领导还是平民,无论身在操作岗还是管理岗,或许存在能力高低的不同,但是可以具有同一样高度的责任感!在我看来,这是作为一个身在职场上工作着的人的首要素质,是必须具备的,这是一种态度,一种对待工作应有的态度。而看完全书,让我对“责任”二字的含义有了更深的领悟。跟身边的同事、朋友聊天发现,很多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并不满意。对我们来说,大多数人是当初无目的地选择了自己不甚了解的学校和专业,尔后又被动地接受了组织的工作安排,而等自己真正发现了兴趣所在后,那份心仪的工作已经远远离开,终究成为了一个不可触及的梦。因此,在许多人看来,是工作选择了自己,而不是自己根据兴趣和意愿去选择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工作只是谋生的一种方式。而我认为,不管是以一种何样的心态来到这个岗位,也不管是否对自己的工作有兴趣,只要是自己的工作,就应该责无旁贷地去完成,且完成好,这是自己的责任。换句话说,这本身就是自己分内的事情。什么是责任?我以往的理解是:责任当然是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但是认真负责标准是什么,没有仔细琢磨过。而看过这本书后,发现自己对“责任”二字的理解还是偏颇或浅薄。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例子是两个青年去非洲某岛推销公司生产的皮鞋。在我看来,第一个青年也是有责任感的,虽然没有推销出去,但他也尽力去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而看了第二个青年的做法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责任的含义,他不但尽了力而且还尽了心,他正视现实,勤于动脑,着手完成工作,不强调理由,将任务进行到底,最终成功达到了目的。有人说这是因为第二个青年更有能力,我理解这是基于能力之上的责任感,是更深层次的责任感,对一个企业来说也是员工最可贵的品质。这让我学到:责任是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信守,责任是对自己工作的出色完成,责任是忘我的坚守,责任是人性的代价,责任是一种使命! 尽职尽责看似简单,但是要年复一年的做好作细每一件事也并不简单。最近高中同学聚会说了这样一件事,同学甲目前在塘沽开发区做了一家公司的老总,将一家200多人公司打理的有模有样,同学乙毕业十多年也在不断的打拼,做过公司的中层管理者却成绩平平,开过自己的小公司但终于赔得一塌糊涂,几乎到了无法生存的地步。无奈之下,同学乙找到同学甲,相求谋一职位。同学甲在与乙交谈了两个小时后,最终收留了他。同学们都认为甲够义气,没忘同学一场,甲却说:我用人必须要有他可用的一面,在两个小时的交谈中,我发现他的失败在于他的管理能力弱,且好高鹜远,但从他做过的一些工作中能看出他还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人,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我给他的这份工作是最普通的工作,让他从基础做起,做好最基础的工作,在基础的工作中锻炼他的能力。是的,书中也这样告诉我们:脚踏实地,勤奋苦干,尽职尽责,工作无小事。我们每个人做的工作,有很多看似都是一些小事,把每件小事做好,体现的才是责任感,而只有具备了责任感的人,才能铸造完美的细节。就像今年公司的三会,大家的分工都是一个或几个零星的小片段,而正是有了每个人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超前考虑、踏实工作,把每个小事当成大事来策划,最终才能环环相扣,整体和谐顺畅。说到尽职尽责,还让我想起了对迪士尼的美好印象,在那里敬业精神无处不在,即便是在离开后仍心存感动,依依不舍。无论是盛大游行时每个人物夸张到位的表情,偶像明星身着厚重的衣服顶着近40度的酷暑却仍与游人快乐顽皮地合影,还是霏霏细雨过后清洁工人马上就擦干的座椅,舞台剧道具中数以万计的小灯泡竟然无一损坏的完美,都让我们感受到了责任所展现出来的璀璨光芒。正是有了每一个员工对自己岗位的尽职尽责,才成就了迪士尼的美好声誉。让我们都来承诺:我是100的承担责任者,我是问题的源头,责任止于我!初读《责任胜于能力》,让我有了以上初浅体会,让我对责任的含义有了更深的理解,有机会会多读几遍的,也许会有更多的收获! “责任:对使命的忠诚和信守”、“责任胜于能力”、“承担责任,充分释放人生潜力”、“尽职尽责,让责任成为习惯”、“细节体现责任,责任决定成败”、“拒绝借口,勇于负责”…… 这一个一个责任的背后,阐释的理念,深深地触动我,近处看家庭,远处看社会,处处都能体现出每一个人所肩负的责任重大,我们无时无刻不是在生活与工作中周而复始地渡过?责任不也充斥在每一个角落?似乎每一个责任都在提醒着我,无论何时何地做何事都要心存忠诚、感恩、努力、不畏缩、不放弃…… “放弃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生存的机会。”(引自《责任胜于能力》) 责任就是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信守。世上只有不想做的事,没有做不好的事,只要你愿意,你一定会做得很好,我坚信这些有责任心的人能勇敢承担起自己的职责。很多工作并非要求员工的能力要有多强,只需要认真负责的态度,这种态度体现在工作中:是否有热情、是否有积极性、是否有主动性、是否有责任心。当然,这并不诋毁能力强的员工有更出色的另一面。工作性质不同,担当的责任不同,均要因人而异,终归要对社会负责、对企业负责、对自己负责。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不是靠油腔滑调、阳奉阴违取悦上司或笼络下属,而是靠自己的能力、责任心、敏锐的思维、快速的决策深得上司的赏识,从而得到提拔或重用;靠自己平和心态,鼓励、赞赏、信赖别人而赢得下属的拥护和尊敬。这样一个有责任心的员工,在工作中一定有立足之地,也一定有发展的空间。 “人生所有的履历都必须排在勇于负责的精神之后。” (引自《责任胜于能力》) 不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同样,没有责任感的员工不是好员工。一个企业不缺少有能力的员工,再强的能力,如果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表现出懦弱或畏惧;如果工作中办事拖拉、推诿,认为理所当然;如果因工作中的过失或失败而不尽力去弥补等等,总以看似合理的种种原因或理由找借口,开脱自己应尽的责任,没有感知到责任的呼唤,这样的员工能成为优秀的员工吗?工作中一味强调能力而忽视责任,哪怕工作能力再强,也许会给企业带来灾难,甚至毁灭。也许,有人认为言过其实,其实不然,“12.23”井喷事故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如果员工不是习惯性的违章操作、如果大家多一点责任心,如果……没有如果,我们只能从中深刻的吸取血的教训,不再让悲剧重演。想想,我们每一个人不都在这历史大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吗?我们都应该认真负责地演好自己的人生戏,不要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回忆起淡淡的往事还留下遗憾。 我联想到近期播放的影片《士兵突击》,其中有两个鲜明的人物:许三多与成才。几乎所有的人都把许三多当傻子,瞧不起他,而他自己也宁肯做傻子不做尖子,他傻吗?他“傻”,当他成为“钢七连”的一名士兵时,“钢七连”这个光荣的称号唤起了他对军人的责任感,他要“好好活着,做有意义的事。” 这就是他的傻。他从一名不闻的小士兵成为特种部队里一名优秀的老A,这期间所经历嘲弄与磨练、艰苦与努力,只为“好好活着,做有意义的事。”简单的一句话,成为他的精神支柱,一直激励着他不停地奋斗,这就是一个士兵所肩负的责任。而成才是个非常聪明有才智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他第一次放弃了“钢七连”、为了进入特种部队,第二次放弃共同拼搏的战友“伍六一”、为了排除竞争对手,第三次放弃表现突出的“二十七”号战友、在执行一项事先没说明真相的任务中,在生死关头,他害怕了退缩了,逃离战场,第四次放弃一路并肩作战的战友“许三多”,同时也放弃了自己一直追求的理想。特种兵的选拔是残酷的,尽管他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狙击手、各项考核也非常优秀,他还是被淘汰出局,为何?因他一次次放弃帮助或拯救战友、一次次丢失自我,他不懂得“钢七连”内涵中的六个字“不放弃、不抛弃”,他没有肩负起一个士兵应具备的责任。 “责任能激发人的潜能,也能唤醒人的良知。有了责任,也就有了尊严和使命。” (引自《责任胜于能力》) 在我们的工作或生活中,很多事都非常简单而易做,为何很多人都不愿做这举手之劳的事?那就是缺少责任感,认为只要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的就行,其它的工作与我无关。为何份外的工作不能积极协调配合完成?人应该有主动性、进取心,不能受利益的熏使、权衡利弊、反复斟酌才做出决定,要认清自己的责任,勇于承担责任。当我们明确自己的责任,就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每一项工作,当然,在工作中难免不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甚至,有时要坚强地忍受误解与苦楚,这时,我们要笑着面对生活,让自己在困境中成熟起来。一个有工作激情的人,随时感染其身边的同事,共同释放出潜在的能量,可以想象,企业因有这样优秀员工而感到自豪、因具有活力的团队而发展壮大。 再说,影片《士兵突击》中的人物成才,从老A回到草原上的五班后,在冷静中思考,悔过中明白了“不放弃、不抛弃”的内涵,懂得了一个士兵不管任何时候都应履行自己的责任,从哪儿跌倒就从哪儿爬起来,经过种种考验,成才最终以他顽强忍耐力和精湛的实力得到老A队长的认可,成为特种部队老A中的一名优秀士兵。很多事实都能充分说明,人无完人,只要找出病症,及时排除病变,不颓废、不丧气,用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待面临的任何事,肩负起自己的职责,努力完成任务。有了责任,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主动、热情投入工作中,责任能激发人的潜能,不同的工作岗位,散发出不同的光芒,体现出有意义的人生价值。 “忠诚是一种职业的责任感,是一种职业的忠诚,是你承担某一种责任或者从事某一职业所表现的敬业精神。”(引自《责任胜于能力》) 阿尔伯特.哈伯德所写的《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书,倡导的理念:对工作的积极主动、自动自发。为什么这些书畅销不衰,至今仍然散发出理性的光辉?那就是因为这些书灌输忠诚和敬业思想,能激励人的斗志,树立一种工作态度,这种敬业、主动、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精神让我们思想更开阔,工作变得更崇高,从而让我们重新发现:我们没有理由拒绝生活的乐趣、工作的美妙。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在工作中都能向罗文那样“把信送给加西亚”,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每项工作,爱岗敬业,工作就是为自己而工作,都能齐心协力为企业出谋划策,而不是心存杂念,误把这些理念当作管理者愚弄员工的工具,我想,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有付出就有收获。当然,有时付出不一定能得到收获,只要尽自己的责任,努力地去做了,让责任成为习惯,我们应问心无愧。 我们读书,就要学会读书,把书中积极向上的理念灌输于我们的大脑,把曾有过的懒散思想,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种消极的人生态度弃之。一本好书能净化我们的心灵、能鞭策我们永不放弃追求人生奋斗的目标,书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指引我们不断前进、努力向上,书已成为我们受益终身的良师益友。 ...... 我们应该感谢企业推荐这些优秀的读本,对没有激情的员工是一种启迪,对过分贪婪的员工是一种拯救,深切领悟书中的真谛,受益匪浅,让我清晰地认识到面对未来的路,坚定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敢于承担责任,忠诚于企业,与企业同甘共苦并肩迈向成功的彼岸。2007年11月6日读《责任胜于能力》有感[日期:2007-07-16] [字体:大 中 小]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完成自己的份内事,然后心安理得地拿自己那份薪水,就是工作。过去,我也一直这样认为。工作既是自己的谋生手段,也是个人对社会的一份责任。一个平凡人,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上班下班总是忙忙碌碌,似乎也找不到多少不平凡的业绩。读了《责任胜于能力》这本书,使我受益非浅,此书运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体现了求真务实精神,其深刻的内涵,浅显易懂的道理,特别是其中一系列的案例,有很强的说服力,阐明了责任有无直接决定事物的成败,也让我对文中的“责任”二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那责任到底是什么? 我认为,“责任”从大道理说,就是最基本的职业精神,从小的来说即一个人做事的基本准则。记得看过一个专题片,侯先生谈起自已的父亲侯宝林大师对他的影响,一段文革期间的往事,侯老先生当时由于受到冲击,被分配扫厕所。但他毫无怨言,整日乐呵呵的将厕所打扫得干干净净,逢人还主动招呼,一点不因扫厕所感觉低人一等或不好意思。侯耀文当时不理解,就问他的父亲,父亲告诉他“既然分配我扫厕所,那么这就是我的新工作,我就必须要做,还要做的比别人都好”。这种宠辱不惊的精神,一直铭记于侯耀文的内心,并一直激励着他日后漫长的艺术生涯。这个故事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只有负责任的人,才有资格成为优秀团队中的一员;缺乏责任心的人,也就没有了发挥才能的舞台,成就不了事业的同时,只能整日沉溺于“怨天尤人”之中。 一个人的工作做的好坏,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有没有责任感,是否认真履行了自己的责任。人的一生必须承担着各种各样的责任,社会的、家庭的、工作的、朋友的等等。人不能逃避责任,对于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要勇于承担,放弃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时,就放弃了生活,也将被生活所放弃。责任可以使人坚强,责任可以发挥自己的潜能,能力,永远由责任来承载。责任可以改变对待工作的态度,而对待工作的态度,决定你的工作成绩,正如书中所说的“假如你热爱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天堂,假如你讨厌工作,那你的生活就是地狱”。我们在工作中,就是要清醒、明确的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发挥自己的能力,认识到、了解到自己的责任,清楚自己的职责,并承担起自己所在工作岗位的责任,那么工作就由压迫式、被动,转化为积极主动,并享受工作乐趣,取得成绩的快乐。 有些事情并不是需要很费力才能完成的。做与不做之间的差距就在于——责任。简单的说,按时上班开会等一些工作上的小事,真正能做到的并不是所有的人。违反单位制度,说到本质就是一种不负责的表现,首先是对自己单位和职业的不负责,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的人。责任承载着能力,一个充满责任感的人,才有机会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 “每一个能够成功发展的优秀企业都非常强调责任的力量。可以说一个人的成功,与一个企业和公司的成功一样,都来自于他们追求卓越的精神和不断超越自身的努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责任,已经成为人的一种立足之本,成为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重要能力。人活在这个社会上,即使是一个自由职业者,他也会和各种团队、组织和人员发生往来,在这个过程中,责任感是最基本的能力,如果你缺乏责任,组织不会聘用你,团队不会让你加盟,搭档不愿意与你共事,朋友不愿意与你往来,亲人不愿给你信任,你最终将被这个社会抛弃。在这个世界上,有才华的人太多,但是有才华又有责任的人却不多。只有责任和能力共有的人,才是企业和公司发展最需要的。

阎锡蕴课题组最新发表论文

内蒙古民族大学是一本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位于内蒙古东部通辽市,是一所综合型民族大学,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支持高校,入选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系欧亚-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

内蒙古民族大学始建于1958年,2000年由原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内蒙古蒙医学院、哲里木畜牧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也是国家“十三五”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经过63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累计培养各类人才19万余名,为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坐落在被誉为“科尔沁草原明珠”的通辽市,拥有霍林河、西拉木伦2个校区,占地面积3314亩,校舍建筑面积41.50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79万余册。

学校设有23个教学单位、8个教辅单位、1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开设本科专业79个,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省部级重点和重点培育学科16个。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24134人,其中普通本科学生21287人、普通专科学生202人、硕士研究生1989人、博士研究生24人、成人本专科生497人,留学生135人。

办学理念

学校坚持务实办学、创新办学、开放办学、特色办学理念,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项目专业1个,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专业6个,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4个,品牌专业18个;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29门,优质精品课程3门;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9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基地1个;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39项,国家民委民族院校教学成果奖12项。

获得荣誉

近年来,学校获得多项荣誉。2009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12年被评为“全区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先进单位”,2017年被评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2014年附属医院和蒙医药学院分别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8年学校被评为教育部信息化试点高校优秀单位。2021年,学校以优秀等次通过自治区直属高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评估验收。

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1961人,其中专任教师1197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58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73人。另有附属医院职工1894人,其中医生569人,具有正高级职称109人。在教师队伍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1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学校实施了“柔性引进人才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146人次,其中院士5名、社科院学部委员2名、国家杰青1名;实施“科尔沁学者”计划,评选十届“科尔沁学者”共441人次;实施了“示范课教师计划”,已评选四届38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内蒙古自治区教学团队10个,内蒙古自治区名师13名,自治区教坛新秀5名。

双聘院士:王红阳(中国工程院院士)、阎锡蕴(中国科学院士)、樊代明(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级教学团队:世界史教学团队.

院系专业

截至2017年3月,学校设有27个教学单位、6个教辅单位、1个附属单位,开设本科专业74个,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7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项目专业1个、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基地1个,有内蒙古自治区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重点建设专业4个、品牌专业20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精品课程41门,校级精品课程37门。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汉语言文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药物制剂、农学.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化学、汉语言文学(蒙授)、临床医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教学成果

截至2017年3月,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实验室资源的合理配置研究与实践》 ,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共29项。

学科建设

截至2017年3月,学校有国家特殊需求人才项目博士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涵盖了73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有省部级重点学科(含重点培育学科)16个。

学位授予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药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民族学、中国史、作物学、草学、临床医学、中国语言文学 、物理学、蒙药学、蒙西医结合医学、化学、兽医学、教育学、世界史、数学、生物学、中医学。

专业学位授权点:教育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农业推广硕士、体育硕士、临床医学硕士、中药学硕士、法律、新闻与传播、电子信息、兽医、护理、艺术。

科研机构

截至2017年3月,学校有省部级科研平台17个,其中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教育厅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科技厅重点实验室6个,自治区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重点培育实验室1个、自治区发改委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1个,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1个,国家体育总局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研究基地5个,71个校级研究所。有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4个。

国家发改委创新能力建设项目:蒙药研发工程实验室。

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蒙医药研发工程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蒙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肉牛疾病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乳源性致病菌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饲用作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蒙药心脑血管药理学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毒物监控及毒理学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纳米碳材料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天然产物化学及功能分子合成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蓖麻育种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内蒙古高校毒物与动物疾病监控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自治区工程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蒙药研发工程实验室。

内蒙古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高校蓖麻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研发科技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计划、蒙药研发创新团队、内蒙古自治区蒙药系统生物学科技创新团队。

内蒙古自治区“2011协同创新培育中心”:内蒙古自治区蓖麻产业协同创新培育中心。

科研成果

项目承担

内蒙古高校科学研究项目23个,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9个,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1个,内蒙古蒙古语言文字科研资助项目1个,内蒙古民族文化建设工程项目5个,科技创新引导奖励资金项目5个,内蒙古社会科学研究课题4个,内蒙古科技计划项目4个,自治区高校科技英才支持计划3个,自治区财政厅决策咨询研究课题1个。

论文发表

截至2017年3月,学校被SCI、EI、CPCI检索论文760篇。2016年,全校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共1365篇,被SCI收录102篇,EI收录29篇;获授权专利77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通过科技成果鉴定5项。

科研获奖

截至2017年3月,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自治区级各类科研奖励47项。2016年,学校获省部级成果奖励11项,其中二等奖7项,三等奖3项,内蒙古自治区文学创作“索龙嘎”奖1项。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7年4月,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有馆藏图书158万册,中蒙文古籍14 000余册,中外文报刊3000余种,中文外数据库近30个,形成以蒙古学及科尔沁文化研究文献、蒙医药学文献、地方志文献为特色的、多学科、多层次、多载体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合作交流

截至2017年3月,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单位,与俄罗斯布里亚特国立农业大学、蒙古国国立医科大学、美国杰克逊威尔州立大学、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日本上越教育大学、韩国江原大学等28所国外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其中与蒙古国国立医科大学在蒙古国共建了蒙药研发工程重点实验室、蒙药制药厂、合作国际蒙医医院和蒙药联合研究中心。学校是国家留学基金委“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SEC)”项目培养单位,开设“ISEC”项目专业3个。与美国托马斯大学开展了护理学本科专业双学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

1) Amorphous SnO2–SiO2 thin films with reticular porous morphology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J. Zhang, L. B. Chen, C. C. Li, and T. H. Wang, Appl. Phys. Lett. 93, 264102 (2008).2) Edge-truncated cubic platinum nanoparticles as anode catalysts for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s, Y. G. Liu, S. L. Shi, X. Y. Xue, J. Y. Zhang, Y. G. Wang, and T. H. Wang, Appl. Phys. Lett. 92, 203105 (2008)3) Degenerate doping induced metallic behaviors in ZnO nanobelts, Qing Wan, Jin Huang, Aixia Lu, and Taihong Wang, Appl. Phys. Lett. 93, 103109 (2008)4) Branched SnO2 nanowires on metallic nanowire backbones for ethanol sensors application ,Qing Wan, Jin Huang, Zhong Xie, Taihong Wang, Eric N. Dattoli, and Wei Lu ,Appl. Phys. Lett. 92, 102101 (2008)5) Intrinsic peroxidase-like activity of ferromagnetic nanoparticles, LIZENG GAO, JIE ZHUANG, LENG NIE, JINBIN ZHANG, YU ZHANG, NING GU,TAIHONG WANG, JING FENG, DONGLING YANG, SARAH PERRETT1 AND XIYUN YAN, Nature Nanotechnology, 2, 577(2007)6) Controllable Fabrication and Electrical Performance of Single Crystalline Cu2O Nanowires with High Aspect Ratios,Yiwei Tan, Xinyue Xue, Qing Peng, Heng Zhao, Taihong Wang, and Yadong Li, Nanoletters 7,3723(2007)7) Shot Noise with Interaction Effects in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F. Wu,P. Queipo, A. Nasibulin, T. Tsuneta, T. H. Wang, E. Kauppinen,and P. J. Hakonen, Phys. Rev. Lett.99,156803(2007)8) Degenerate doping induced metallic behaviors in ZnO nanobelts, Qing Wan, Jin Huang, Aixia Lu, and Taihong Wang,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93, 03109, 20089) Anomalous photoconductivity of CeO2 nanowires in air,X. Q. Fu, C. Wang, P. Feng, andT. H. Wang, Appl. Phys. Lett. 91, 073104 (2007)10)Surface-depletion controlled gas sensing of ZnO nanorods grown at room temperature, C. C. Li, Z. F. Du, L. M. Li, H. C. Yu, Q. Wan, and T. H. Wang, Appl. Phys. Lett. 91, 032101 (2007)11)Extremely high oxygen sensing of individual ZnSnO3 nanowires arising from grain boundary barrier modulation,X. Y. Xue, P. Feng, Y. G. Wang, and T. H. Wang, Appl. Phys. Lett. 91, 022111 (2007)12)Room-temperature oxygen sensitivity of ZnS nanobelts,Y. G. Liu, P. Feng, X. Y. Xue, S. L. Shi, X. Q. Fu, C. Wang, Y. G. Wang, and T. H. Wang, Appl. Phys. Lett. 90, 042109(2007).13)Highly sensitive ethanol sensors based on {100}-bounded In2O3 nanocrystals due to face contactP. Feng, X. Y. Xue, Y. G. Liu, and T. H. Wang, Appl. Phys. Lett. 89, 243514 (2006)14)Vertically aligned tin-doped indium oxide nanowire arrays: Epitaxial growth and electron field emission properties Q. Wan, P. Feng, and T. H. Wang, Appl. Phys. Lett. 89, 123102,200615)Achieving fast oxygen response in individual -Ga2O3 nanowires by ultraviolet illumination, P. Feng, X. Y. Xue, Y. G. Liu, Q. Wan, andT. H. Wang, Appl. Phys. Lett. 89, 112114,200616)Extremely stable field emission from AlZnO nanowire arrays X. Y. Xue, L. M. Li, H. C. Yu, Y. J. Chen, Y. G. Wang, and T. H. Wang, Appl. Phys. Lett. 89, 043118,200617)Electrical transport through individual nanowires with transverse grain boundaries, X. Y. Xue, P. Feng, C. Wang, Y. J. Chen, Y. G. Wang, and T. H. Wang, Appl. Phys. Lett. 89, 022115,200618)Comment on “A transparent metal: Nb-doped anatase TiO2” Q. Wan, and T. H. Wang, Appl. Phys. Lett. 88, 226102,200619)Synthesis and ethanol sensing properties of indium-doped tin oxide nanowires,X. Y. Xue, Y. J. Chen, Y. G. Liu, S. L. Shi, Y. G. Wang, and T. H. Wang, Appl. Phys. Lett. 88, 201907,200620) In situ synthesis of In2O3 nanowires with different diameters from indium film,Y. X. Liang, S. Q. Li, L. Nie, Y. G. Wang, and T. H. Wang, Appl. Phys. Lett. 88, 193119,200621) Electronic 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individual ZnSnO3 nanowires, X. Y. Xue, Y. J. Chen, Q. H. Li, C. Wang, Y. G. Wang, and T. H. Wang, Appl. Phys. Lett. 88, 182102,200622) In2O3 nanowires grown from Au/ In film on glass, S. Q. Li, Y. X. Liang, C. Wang, X. Q. Fu, and T. H. Wang, Appl. Phys. Lett. 88, 163111,200623) IndividualGa2O3 nanowires as solar-blind photodetectors, P. Feng, J. Y. Zhang, Q. H. Li, and T. H. Wang,Appl. Phys. Lett. 88, 153107,200624) Linear ethanol sensing of SnO2 nanorods with extremely high sensitivity,Y. J. Chen, L. Nie, X. Y. Xue, Y. G. Wang, and T. H. Wang,Appl. Phys. Lett. 88, 083105,200625)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wler–Nordheim plot for field emission from In2O3 nanowires grown on InAs substrate,S. Q. Li, Y. X. Liang, and T. H. Wang,Appl. Phys. Lett. 88,053107, 200626) Synthesis and ethanol sensing characteristics of single crystalline SnO2 nanorods,Y. J. Chen, X. Y. Xue, Y. G. Wang, and T. H. Wang,Appl. Phys. Lett. 87,233503, 200527) Contact-controlled sensing properties of flowerlike ZnO nanostructures, P. Feng, Q. Wan, and T. H. Wang,Appl. Phys. Lett. 87,213111, 200528) Electric-field-aligned vertical growth and field emission properties of In2O3 nanowires, S. Q. Li, Y. X. Liang, and T. H. Wang,Appl. Phys. Lett. 87,143104, 200529)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ZnO nanotetrapods, Q. Wan, T. H. Wang, and J. C. Zhao, Appl. Phys. Lett. 87,083105, 200530) Anomalous electrorheogical behavior of ZnO nanowires, P. Feng, Q. Wan, X. Q. Fu, and T. H. Wang,Appl. Phys. Lett. 87,033114, 200531) Abnormal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Conductance of Single Cd-Doped ZnO Nanowires,Q. H. Li, Q. Wan, Y. G. Wang, and T. H. Wang,Appl. Phys. Lett. 86,263101, 200532)Synthesis and ethanol sensing properties of ZnSnO3 nanowires,X. Y. Xue, Y. J. Chen, Y. G. Wang, and T. H. Wang,Appl. Phys. Lett. 86,233101, 200533)Optoelectronic characteristics of single CdS nanobelts Q. H. Li, T. Gao, and T. H. Wang,Appl. Phys. Lett. 86,193109, 200534) CdS nanobelts as photoconductors,T. Gao, Q. H. Li, and T. H. Wang, Appl. Phys. Lett. 86,173105, 200535)In situ growth of nanowire on the tip of a carbon nanotube under strong electric field, Y. G. Wang, Q. H. Li, T. H. Wang,X. W. Lin,V. P. Dravid ,and S. X. Zhou, Appl. Phys. Lett. 86,133103, 200536)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oxygen probed from ZnO nanowire films by transient photocurrent measurements, Q. H. Li, T. Gao, and T. H. Wang, Appl. Phys. Lett. 86,123117, 200537)Oxygen sensing characteristics of individual ZnO nanowire transistors,Q. H. Li, Y. X. Liang, Q. Wan, and T. H. Wang,Appl. Phys. Lett. 85(26),6389-6391, (2004).38) Field-Emission from Long SnO(2) Nanowire Arrays,Y. J. Chen, Q. H. Li, Y. X. Liang, T. H. Wang, Q. Zhao and D. P. Yu Appl. Phys. Lett. 85,5682-5684, (2004).39)Single-crystalline tin-doped indium oxide whiskers: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Q. Wan, Z. T. Song, S. L. Feng, T. H. Wang, Appl. Phys. Lett. 85(20) 4759-4761, (2004).40)Sonochemical synthesis of SnO2 nanobelt/CdS nanoparticle core/shell heterostructures, Tao Gao and Taihong Wang Chem. Commun. 2004,2558-2559,41) Metastable Vanadium Dioxide Nanobelts: Hydrothermal Synthesis, Electrical Transport,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Junfeng Liu, Qiuhong Li, Taihong Wang, Dapeng Yu, and Yadong Li, Angew. Chem. Int. Ed. 43, 5048 – 5052, (2004).42) Thin film transistors fabricated by in situ growth of SnO2 nanobelts on Au/Pt electrodes, Q. H. Li, Y. J. Chen, Q. Wan, and T. H. Wang, Appl. Phys. Lett. 85, (10), 1805-1807, (2004).43) Low-resistance gas sensors realized from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coated with a thin tin oxide layer, Y. X. Liang, Y. J. Chen, and T. H. Wang, Appl. Phys. Lett. 85, (4), 666-668(2004).44) Stable field emission from tetrapod-like ZnO nanostructures, Q. H. Li, Q. Wan, Y. J. Chen, T. H. Wang, H. B. Jia and D. P. Yu, Appl. Phys. Lett. 85, (4), 636-638(2004).45) Catalyst-assisted vapor-liquid-solid growth of single-crystal CdS nanobelts and their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Tao Gao and Taihong Wang, J. Phys. Chem. B 108,20045-20049(2004)46) Electronic Transport Through Individual ZnO Nanowires,Q. H. Li, Q. Wan,Y. X. Liang, and T. H. Wang,Appl. Phys. Lett. 84, (22), 4556-4558 (2004).47) Fabrication and ethanol sensing characteristics of ZnO nanowire gas sensors, Q. Wan Y. J. Chen, S. D. Luo, and T. H. Wang, X. L. He, and J. P. Li,C. L. Lin, Appl. Phys. Lett. 84, (18), 3654-3656 (2004)48) Current saturation in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by large bias, Y. X. Liang, Q. H. Li, and T. H. Wang, Appl. Phys. Lett. Appl. Phys. Lett. 84, (17), 3379-3381 (2004)49) Microwave absorption properties of the ZnO nanowire-polyester composites Y.J. Chen M.S. Cao, T. H. Wang ,Q. Wan, Appl. Phys. Lett. 84, (17), 3367-33369 (2004)50) 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resistance and humidity sensing properties of Cd-doped ZnO nanowire, Q. Wan, Q. H. Li , Y. J. Chen ,T. H. Wang ,X. L. He, X. G. Gao, and J. P. Li, Appl. Phys. Lett. 84, (16), 3085-3087 (2004)51) Room-temperature hydrogen storage characteristics of ZnO nanowires, Q. Wan, C.L.Lin, X. B. Yu, W. L. Liu, and T.H.Wang, Appl. Phys. Lett. 84, (1), 124-126 (2004)52) Low-field electron emission from tetrapod-like ZnO nanostructures synthesized by rapid evaporation, Q. Wan, K. Yu, T.H.Wang, and C.L.Lin, Appl. Phys. Lett. 83, (11), 2253-2255 (2003)53) Characteristics of a field-effect transistor with stacked InAs quantum dots , T. H. Wang, H. W. Li, and J. M. Zhou, Appl. Phys. Lett. 82, (18), 3092-3094, (2003)54) Synthesis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semiconducting beta-FeSi2 nanocrystals,Q. Wan, T. H. Wang, C. L. Lin, Appl. Phys. Lett. 82,(19) 3224-3226, 200355) Structural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e nanoclusters embedded in Al2O3 gate dielectric, Q. Wan, C. L. Lin, W. L. Liu, and T. H. Wang, Appl. Phys. Lett. 82,(26) 4708-4710, 200356) Memory and negative photoconductivity effects of Ge nanocrystals embedded in ZrO2 /Al2O3 gate dielectrics Q. Wan, N. L. Zhang, W. L. Liu, C. L. Lin, and T. H. Wang, Appl. Phys. Lett. 83,(1) 138-140,200357) Linear and third-order nonlinear optical absorption of amorphous Ge nanoclusters embedded in Al2O3 matrix synthesized by electron-beam coevaporation, Q. Wan, C. L. Lin, N. L. Zhang, and W. L. Liu , G. Yang and T. H Wang, Appl. Phys. Lett, Vol. 82, 19, (2003) 3162-316458) Synthesis of large-area germanium cone-arrays for application in electron field emission, Q. Wan, T. H. Wang,T. Feng, X. H. Liu, and C. L. Lin, Appl. Phys. Lett. 81,(17), 3281-3283, (2002).59) Resonant tunneling of Si nanocrystals embedded in Al2O3 matrix synthesized by vacuum electron-beam coevaporation, Q. Wan, T. H. Wang, M. Zhu, and C. L. Lin, Appl. Phys. Lett. 81,(3), 538-540, (2002).60) Single-electron transistors with point-contact channels,T. H. Wang, H. W. Li, and J. M. Zhou,Nanotechnology 2002, 13, 221.61) Designing two-dimensional electron gases in GaAs/InGaAs/AlGaAs, d-doped AlGaAs/GaAs, and AlGaAs/InGaAs/GaAs heterostructures for single electron transistor application. Y. Fu, T.H.Wang, and M. Willander, J. Appl. Phys. 89(3),1759-1763, (2001).62) Formation and charge control of a quantum dot by etched trenches and multiple gates,Y.Fu, M.Willander, T.H.Wang,Appl. Phys.A,74(2002) 741-74563) High-vacuum electron-beam co-evaporation of Si nanocrystals embedded in Al2O3 matrix,Q.Wan, N.L.Zhang, X.Y.Xie, T.H.Wang, C.L.Lin,Appl. Surf. Sci. 191(2002)171-17564) Charging effect in InAs self-assembled quantum dots, T. H. Wang, H. W. Li, and J. M. Zhou, Appl. Phys. Lett. 79, (10), 1537-1539, (2001)65) Mismatch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analysis of vertical InGaAs quantum-dot arrays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Q. Zhang , J. Zhu, X.W Ren, H.W. Li, and T. H.Wang, Appl. Phys. Lett. 78(24), 3830, (2001)66) Etching trenches to effectively create quantum wires for single-electron transistor applications Y. Fu, M. Willander, and T.H.Wang, Appl. Phys. Lett. 78(23), 3705, (2001).67) Si single-electron transistors with in-plane point-contact metal gates. T. H. Wang , H. W. Li, and J. M. Zhou, Appl. Phys. Lett. 78(15),2160, (2001).68) Single-electron charging in a parallel dot structure, T. H. Wang and Y. Aoyagi, Appl. Phys. Lett. 78(5) 634(2001).69) Large optical third-order nonlinearity of composite thin film of carbon nanotubes and BaTiO3, Guowei Lu, Bolin Cheng, Hong Shen, Yujin Chen, Taihong Wang, Zhenghao chen, Huibin Lu, Kuijuan Jin, Yueliang Zhou, Guozhen Yang, Chemical Physics Letters, 407(2005)397-40170) Large-scale controlled synthesis of silica nanotubes using zinc oxide nanowires as templates Yujin Chen, Xinyu Xue and Taihong Wang, Nanotechnology 16(2005)1978-198271) Single-crystalline Sb-doped SnO2 nanowires: synthesis and gas sensor application, Q Wan and T. H. Wang Chem. Commun. 2005, 3841-384372)Vapor phase growth of ZnO nanorod-nanobelt junction arrays, Tao Gao and Taihong Wang, J. Nanosci. Nanotech. 2005,5(7)1120-112473)Substrate-free growth, characterization nd growth mechanism of ZnO nanorod lose-packed arrays,Zao Yang, QuanHui Liu, HongChun Yu, Binsuo Zou,YanGuoWang and T H Wang,Nanotechnology 19 (2008) 03570474) ltralow threshold field emission from ZnO nanorod arrays grown on ZnO film at low temperature,L M Li, Z F Du, C C Li, J Zhang and T H Wang, Nanotechnology 18 (2007) 35560675) Photocurrent characteristics of individual ZnGa2O4 nanowires,P. Feng, J. Y. Zhang,Q. Wan and T. H. Wang,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102, 074309 2007 专利号专利类型 申请日 授权日 专利名称 发明人 证书发明专利2004-12-242007-10-3 碳纳米管的生物学应用 阎锡蕴、高利增、王太宏、聂棱 1发明专利03136606.6 2003-5-192006-8-23 一种纳米孔氧化铝模板的生产工艺 符秀丽、江南、王太宏 1发明专利03131082.6 2003-5-142006-4-12 一种提高纳米材料电性能的方法 李秋红、王太宏 1发明专利03136105.6 2003-5-142006-8-9 一种高性能纳米晶体管的制备方法 李秋红、王太宏 1发明专利02149405.3 2003-2-142006-9-13 基于库仑阻塞原理设计的单电子三值存储器及其制备方法 孙劲鹏、王太宏 1发明专利02149483.5 2002-11-21 具有多个稳定存储状态的单电子存储器及制法 孙劲鹏、王太宏 1发明专利02131272.9 2002-9-242006-1-11 用垂直结构的碳纳米管晶体管设计的单电子存储器及制法 孙劲鹏、王太宏 1发明专利02131274.5 2002-9-242006-6-28 两端垂直结构的碳纳米管晶体管做的单电子存储器及制法 孙劲鹏、王太宏 1发明专利02125967.4 2002-8-72005-11-23 以库仑阻塞原理设计的单电子存储器及其制备方法 孙劲鹏、王太宏 1发明专利02125880.5 2002-8-1 基于碳纳米管单电子晶体管设计的单电子存储器及制法 孙劲鹏、王太宏 102123969.X 2002-7-112006-6-28 可在室温下工作的单电子存储器及制备方法 孙劲鹏、王太宏 1发明专利02123970.3 2002-7-112006-4-26 具有高集成度的单电子存储器及其制备方法 孙劲鹏、王太宏 1发明专利02123661.5 2002-7-82006-3-29 碳纳米管半加器及其制备工艺 赵继刚、王太宏 1发明专利02123860.X 2002-7-52006-1-11 碳纳米管式集成场效应管及其制备工艺 赵继刚、王太宏 1发明专利02123862.6 2002-7-52006-3-29 碳纳米管逻辑“或”门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赵继刚、王太宏 1发明专利02123863.4 2002-7-52006-1-11 利用碳纳米管制作的逻辑“非”门器件 赵继刚、王太宏 1发明专利02123864.2 2002-7-52006-4-19 利用碳纳米管制作的随机存储器及制备方法 赵继刚、王太宏 1发明专利02123865.0 2002-7-52006-6-28 具有单壁碳纳米管结构的“与”门逻辑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赵继刚、王太宏 1发明专利02123861.8 2002-7-52006-1-11 碳纳米管“或否”逻辑器件 赵继刚、王太宏 1发明专利02123459.0 2002-6-282005-7-6 复合量子点器件及制备方法 竺云、王太宏 1发明专利02123464.7 2002-6-282005-7-6 量子点器件的三端电测量方法 竺云、王太宏 1发明专利02120849.2 2002-6-52006-8-16 利用碳纳米管设计的非挥发性随机存储器及制备方法 孙劲鹏、王太宏 1发明专利02120847.6 2002-6-52006-4-19 具有碳纳米管结构的单电子存储器及制备方法 孙劲鹏、王太宏 1发明专利02120848.4 2002-6-52006-6-28 利用碳纳米管制备的单电子存储器及制备方法 孙劲鹏、王太宏 1发明专利02120850.6 2002-6-52006-6-28 利用碳纳米管制备的单电子存储器及制备方法 孙劲鹏、王太宏 1发明专利01101944.1 2001-1-182004-10-6 对电荷超敏感的库仑计及其制备方法 王太宏 1发明专利01101945.X 2001-1-182004-10-6 有自校准功能的对电荷超敏感的库仑计及其制备方法 王太宏 1发明专利01100835.0 2001-1-152004-8-4 点接触平面栅型单电子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一) 王太宏 1发明专利01100834.2 2001-1-152004-8-4 点接触平面栅型单电子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二) 王太宏 1发明专利00133517.0 2000-11-92004-7-28 一种单电子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王太宏 1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号专利类型申请日 授权日 专利名称 发明人 证书实用新型01200510.X2001-1-152002-6-19 单电子晶体管 王太宏 102285490.82003-2-142004-3-10 单电子三值存储器 孙劲鹏、王太宏1实用新型02289264.82002-11-222003-8-13 使用多隧穿结结构的单电子晶体管的多值单电子存储器 孙劲鹏、王太宏 1实用新型02257077.22002-9-242003-9-3 用碳纳米管晶体管设计的高集成度单电子存储器 孙劲鹏、王太宏 1实用新型02257080.22002-9-242003-9-24 利用两端垂直结构的碳纳米管晶体管设计的单电子存储器 孙劲鹏、王太宏 1实用新型02244310.X2002-8-72003-8-20 用碳纳米管单电子晶体管和碳纳米管晶体管设计的存储器 孙劲鹏、王太宏 1实用新型02244235.92002-8-12003-8-20 基于碳纳米管单电子晶体管设计的单电子存储器 孙劲鹏、王太宏 1实用新型02240127.X2002-7-112003-7-23 可在室温下工作的单电子存储器 孙劲鹏、王太宏1实用新型02240125.32002-7-112003-8-13 一种平面磁控溅射靶 马利民、王太宏、张德安 1实用新型02240126.12002-7-112003-8-13 可在室温下工作的具有高集成度的单电子存储器 孙劲鹏、王太宏 1实用新型02239614.42002-7-52003-8-20 碳纳米管“或”门逻辑器件 赵继刚、王太宏 1实用新型02239615.22002-7-52003-6-18 碳纳米管式集成场效应管 赵继刚、王太宏 1实用新型02239613.62002-7-52003-8-13 具有碳纳米管结构的随机存储器 赵继刚、王太宏 1实用新型02239612.82002-7-52003-8-13 单壁碳纳米管“与”门逻辑器件 赵继刚、王太宏 1实用新型02238032.92002-6-282003-4-23 具有复合结构的量子点器件 竺云、王太宏 1实用新型02237210.52002-6-52003-4-23 具有碳纳米管结构的非挥发性随机存储器 孙劲鹏、王太宏 1实用新型02237211.32002-6-52003-5-21 具有碳纳米管结构的单电子存储器 孙劲鹏、王太宏 1实用新型01201857.02001-1-182001-11-28 对电荷超敏感的库仑计 王太宏 1实用新型01201858.92001-1-182001-11-28 有自校准功能的对电荷超敏感的库仑计 王太宏 1实用新型01200511.82001-1-152002-6-19 点接触平面栅型单电子晶体管 王太宏 1实用新型申请了59项专利(已授权50项),在应用物理研究最权威的期刊Applied Physics Letters上就发表了80多篇的高水平论文。大部分实验结果都已被国外实验室重复和验证,每年文章的单篇引用率达50次。超敏感探测文章被26篇专著引用,SCI他引超过3000次

课题组发论文怎么发表的

研究生怎样发表论文呢,下面给你一些建议:1.首先确定选题。选题很重要,看一下是否适合自己去做,ok! 2、查阅资料,列提纲确定论文的内容。 分析阅读你论文的对象,他们的目的 善于应用图表表达完整信息 先列提纲(用来反应你的思路结构,征求别人意见) 写出草稿,写作时从最容易的地方入手(比如:仪器材料,实验方法,结果) 抽取有价值结果放入讨论,完成讨论,结论,引言 3、查阅资料,做试验,收集数据,写论文。 越早开始写越容易 有些研究可以先写文章,结果空留,等到实验有结果填入即可 再次强调: 实验开始,写作开始 绝不等所有结果出来再做 (尽可能)将实验结果列成图表(图表制作表达明了)草稿---不能太草如何避免太草:先阅读杂志的投稿指南 --图表要求--参考文献格式--排版格式--字数要求这样做的结果节省时间,避免迷失方向下笔:第一稿要完整,但不要过分追求完美前言:表明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别人已经做了什么,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不是拼凑!)我的研究做什么整个部分简明扼要,突出自己的重要性材料和方法清楚,突出可重复性详细比较好,利于以后学位论文的写作结果先制图表,然后由图表进行解释说明用图表突出最重要的部分讨论:讨论是建立在大量阅读文献,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概括主要发现提出局限性,以供别人进一步参考最后再总结突出我研究的重要性不重复前言与结果,引用支持你论点的文章,但不影响或降低文章的创新4、写完论文,找导师查阅,修改。文章修改(需要多次,这里第一次是概括的讲可以包含几次直至达到目的)第一次:自己修改明确:是否表达完全,别人能不能看懂,语句通顺,格式,标点等第二次:打印稿重点:结构与内容协调性,摘要是不是能够独立支撑文章内容,摘要和图表可否表达研究的大概内容第三次:请别人修改明确:不能让别人将精力花费在修改错别字和格式上面,考虑别人从另外角度给出的意见后期修改:检查文章的完整性和逻辑性再强调:文章的顺序不是完全照搬实验顺序,要考虑论文的整体结构框架敢于舍弃不必要的数据5、论文定稿后找一家刊物出版社发表论文 。

核心期刊其实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北大核心,现在核心期刊越来越难发了,很多高职单位的文章投出去,看都不看就拒稿,因为一看学校单位出生不好,就不要文章。建议可以考虑发表EI级别的论文,当然如果是EI期刊的话,很难录用,EI会议论文相对容易些,你可以百度搜下:EI学术会议中心,有很多关于EI会议的咨询和学习材料。

现在高校的科研设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本科生接触到了科研,搞科研也不再是研究生的专利了。一些本科生做的论文质量和不比研究生差,甚至会超过一部分研究生。在本科期间发表高大上的学术论文,对将来找工作,申请国外研究生,评奖学金,都很有帮助,关于这一点,我就不赘述了。只要遵循一定的方法,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不难。第一步:和专业课的教授搞好关系这句话说白了也就是套磁,为什么要和教授套磁呢?因为你想进实验室搞科研,必须得经过教授的同意。一般情况下,只有教授的直属研究生才有资格进实验室,接手课题,本科生大多数是没有资格的,为了能够进实验室做研究,所以必须和教授套磁。和教授套磁其实很容易,因为教授都是高学历的知识分子,很容易打交道。我自己的硕导和博导就属于特别和蔼的人。按照下面3点,就能和教授搞好关系了。(1)上课的时候坐前排,认真听讲,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要想去哪个教授的实验室,在上这个教授的课程时,就一定要在教授面前刷脸和刷存在感,让教授对你有印象,这样你去找教授的时候,教授才会搭理你。最好的刷脸和刷存在的方法就是上课坐在前排,认真记笔记,老师提问时,积极回答问题。这样,老师打心眼里会比较喜欢你。毕竟很多人上课睡觉和玩手机,老师一旦发现有人认真听讲,就会特别关注。(2)专业课的成绩在全系前列;光是刷脸和刷存在感还不够,还得考个好成绩,大学的专业课考试,只要你上课认真听了,考试前花点时间,背背历年的考题,考个好成绩不难。但是,如果想进这个教授的课题组,他的专业课起码得考个高分,至少90分吧,拿着好成绩加上刷脸,教授对你的印象一定很好。如果这门课还没考试,你就想去实验室,那也没关系,把第一步刷脸和刷存在感做好也可以。(3)下载一些教授的学术论文看看;有了好成绩和存在感,在找导师之前,还得做一点工作,毕竟不能什么都不懂,就跑去说想跟着教授做科研,显得不真诚。在找教授之前,要做准备,需要看看教授的论文,看不懂没关系,知道个大概就行,这样教授问起来,你也有话说。看论文主要看教授的两类论文:成名论文,最新论文。每个教授都有一个特别厉害的研究方向,什么是成名论文呢?一般看文章的引用率就可以窥见一斑,引用率最高的几篇,就可以算作是他的成名作了。看了教授的成名论文,就能知道这个教授最擅长什么。然后再看看最新论文,最新发表的论文就是目前课题组正在研究的东西,也是你进了实验室要做的东西,所以很有必要了解。(4)向教授表明你很想做科研的愿望。前面3个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就可以去找教授了,向教授说你如何如何迷恋科研,很想跟他学习研究,希望教授给你机会。到了这个阶段,就是表决心的时候,只要强调自己很想做科研就行了,一般情况下,只要你刷了存在感,成绩也考的好,同时又花了时间了解了课题组研究的东西,教授一般情况下不会拒绝你。第二步:在实验室做个勤快的小弟,多帮师兄师姐干活教授允许你进实验室,只是完成了第一步。要想真正接触科研,靠的还是师兄师姐。实验室有硕士,有博士,甚至还有博士后,作为本科还没毕业的你,如何才能接触到科研项目,甚至是核心实验技术,就得看你的表现了,如果实验室的师兄师姐根本不让你插手课题,你就算进了课题组也是白搭。(1)找牛人,抱学术特别厉害的师兄师姐的大腿;一个课题组,可能会很大,有许多的硕士和博士,但是,有一些研究生自己都水的一塌糊涂,就别指望能指点你了,一定要去找特别厉害的师兄师姐。并不是所有的研究生都有好的课题去做,并不是所有的研究生都能出成果,一部分研究生白白荒废了三年时间,最后只能拿出一篇水论文应付毕业。所以,进了实验室,一定要找学术牛人作为榜样。什么样的师兄师姐是牛人?有心观察几天就能发现,经常和教授讨论问题的师兄师姐,还有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的师兄师姐,就是牛人。找准目标,就要主动点,主动接近师兄师姐,你如果不去搭理别人,别想着别人有空搭理你。(2)勤快,主动,用心做好交代的任务。刚进实验室,你可能什么都不懂,没关系,先听从师兄师姐的安排。拿做实验举个例子,一般做实验之前和做实验之后,要清洗试管,要洗刷各种实验器材,这样的小活,师兄师姐一旦交给你,你不要拒绝,不要认为没有技术含量就不去做。首先,洗试管,虽然很简单,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好的,我曾经洗碎了好几根试管,这些小活都是做实验的基本功。其次,核心实验,你还没有能力去做,所以刚进实验室,师兄师姐是断然不会让你单独做实验的,就拿我做的实验而言,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弄不好就是安全事故,所以必须先带着师弟师妹一段时间。最后,做这种杂活,也是师兄师姐考验你,如果这点活都做不好,或者不愿意听从安排,就别打算他们能教你实验室的核心技术了。

如何发表期刊论文?这个问题简单粗暴!但我想题主想问的是,一篇文章从无到有然后最终在期刊上见刊的整个过程。滚叔在硕士期间有过发表期刊论文的经验,所以可以给你提供一些意见。滚叔通过三个方面给你进行解释:

1,首先根据你的研究内容,写一篇学术论文

你的第一步就是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期刊论文。你可以根据你想要投的那个杂志,多研究一下那个杂志的要求和特点,找准难易程度。然后根据你所研究的领域,写出一点创新的论文,经过格式的调整,达到与你所想发表的杂志要求一致后,就可以完成第一步了。

2,论文修改

当你提交了论文之后,往往会在三个月之内会收到论文编辑给你的反馈,这个反馈是基于你的论文的质量得来的。也就是说如果你的论文需要修改的地方很多,但是基本创新点还是可以发表的,那么编辑就会告诉你你需要对你的论文进行修改,然后当你修改完了之后,还需要进一步提交。所以这个过程会反反复复持续一两次,最终编辑认为你的文章符合要求了,他才会接收!

3,论文发表

论文被接收了也就是表明你的论文可以发表了,但是所有期刊都是有出刊计划的,所以往往会排期发表。但是你可以放心,一经接收就可以在日后的期刊中发表啦!

  • 索引序列
  • 怎么找自己课题组最新发表的论文
  • 课题组师兄的论文自己发表
  • 杨晓伟课题组最新发表论文
  • 阎锡蕴课题组最新发表论文
  • 课题组发论文怎么发表的
  • 返回顶部